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我爱我的祖国教案系列11篇
  • 我爱我的祖国教案

    发表时间:2023-07-22

    我爱我的祖国教案系列11篇。

    教师范文大全小编认为“我爱我的祖国教案”这篇文章非常值得留意强烈推荐给您,请勿遗忘收藏本页的链接以便下次浏览。老师每一堂课都需要一份完整教学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将教案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教案是教师思想与行动的有机统一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我爱我的祖国教案【篇1】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语言材料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文章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词。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预习内容】

    (一)我会读

    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雾霭 疾驰 催人奋起 呐喊 消逝 肺结核病

    雾霭 弥留之际 悲愤欲绝 与世长辞

    (二)我会填

    通过对课文的预习,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 ( ),表达了 ( )。

    (三)我的搜集

    我搜到了有关肖邦的资料。听一听肖邦的《革命练习曲》

    (四)我质疑

    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三、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感知并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小组合作 深入探究】

    1、 从肖邦的举动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是从哪些此句中体会到的?

    2、默读第二段,弄清文中写了告别的哪几个场景。划出有关句子,谈体会。

    【精讲点拨,升华认识】

    1、肖邦在生命弥留之际哪里的力量“紧紧握着”姐姐的手?

    2、想象此时肖邦在想些什么?

    四、课堂检测

    1、写出下列词中加点字的意思。

    弥漫( ) 咏唱( ) 溢满( ) 疾驰( )

    2、这段文字对所写的事情交代得很清楚,你一定能从中找出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以及所写的事情________。这件事中又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三个送别场景。

    老师“赠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作者在文中借景抒发了肖邦________的心情。

    4、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临别赠言的含义及前后两句话之间的关系,填充句子。

    因为我们希望你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所以________________。

    我们之所以把祖国波兰的泥土作为特殊礼物送给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5、课文写出了埃斯内尔说话时的动作“________”和神态表情“________”,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

    6、想一想,回答问题:

    ⑴根据这段文字写的送别内容,你认为埃斯内尔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中,会有“________”的词句。

    ⑵读着课文中送别的感人场面的文字,你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古诗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后作业

    1、把课本生字生词摘抄10个,写两遍。

    2、肖邦弥留之际为什么饶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

    六、板书设计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送行----咏唱----叮嘱----赠土

    我爱我的祖国教案【篇2】

    教师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情感。

    2、指导学生学习作者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场面描写。

    3、指导学生读写迁移,能完成小练笔。

    学生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肖邦强烈的爱国情感。

    2、学习作者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场面描写。

    3、读写迁移,能完成小练笔。

    教学重点、难点:

    送别时老师的叮嘱以及肖邦的情感变化,教学时,要通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等方法带领学生质疑、理解体会。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3课,齐读课题《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对于这样一位伟大人物的刻画,文中却只有一句对他的语言描述,细心的你能快速找到它么?

    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祖国沦陷→离别祖国→思念祖国→难忘祖国

    2、明确目标: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离别祖国,感受离别的动人场面

    3、效果预期:

    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完成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有信心么?准备好了么?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离别的场景,

    梳理全段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策略:默读课文2自然段这段写了告别的哪三个场景?哪个场景深深地打动了你?为什么?圈出关键词语,并在旁边批注感受。

    以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2)四人小组交流:

    (内容包括:1、读懂了什么?2、是从哪里读懂的?3、是怎么读懂的?4、想到了什么?5、还有哪里读不懂?)

    自主学习: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受,各成员进行整理和分工。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交流:

    四人小组上台交流,重点引导汇报以下几点:

    (1)赠送银杯

    (1)(结合文中句子“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交流时引导学生作者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刻画了这个感人的场景。

    补充时,学生交流出了“宁恋家乡一抔土,莫恋他乡万两金”

    (2)吟唱送别曲

    (结合文中句子“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

    交流时拓展《即使你远在他乡》歌词,深化学生情感。

    (3)老师叮嘱

    师相机评点:你们很会读书,善于从书中得出自己的见解;你们能从课外资料中应证自己的观点,真了不起!

    指导朗读:让我们把这浓浓的师生离别情,爱国情读出来吧!

    教师小结作者的表达方法。

    任务二:

    快速浏览第4段,肖邦用怎样的方式表达着对祖国的日夜思念?有感情地读一读,交流读书的感受,看看作者的叙述有什么特点?

    (2)四人小组交流:

    (内容包括:1、读懂了什么?2、是从哪里读懂的?3、是怎么读懂的?4、想到了什么?5、还有哪里读不懂?)

    自主学习: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感受,各成员进行整理和分工。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交流:

    四人小组上台交流,重点引导汇报以下几点:

    作者是按照先总后分的叙述特点表达的。

    指导朗读

    三、检测导结:

    想象肖邦的同学们离别时的画面是怎样的?试着写一写。

    可以从人物的对话、神态、动作几方面来写。学习作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四、总结:

    课文通过波兰音乐家肖邦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的事,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

    课题用"把心脏带回祖国"是他爱国情怀至极的表现

    板书设计

    3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

    吟唱送别曲 环境描写

    离别祖国 老师叮嘱 神态、动作

    赠送银杯 语言

    我爱我的祖国教案【篇3】

    课型:唱歌课

    课时:1课时

    教学对象:八年级

    一、教材分析:

    《我的祖国》是人音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中第一课的内容,本节课是一节歌唱课。《我的祖国》是一首根据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第二乐章《沃尔塔瓦河》部分音乐主题填词而成的合唱曲。林华所填写的这首歌词,概括了《沃尔塔瓦河》所描绘的大部分音乐内容。这首歌词犹如一首叙事诗,它用赞美的语言歌颂着斯美塔那的祖国,也倾注所有热爱祖国的人们的共同心声。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对歌曲的感知和模仿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通过本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唱《我的祖国》A段齐唱部分并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通过聆听、示范、讨论、体验与模仿等方法来学唱歌曲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唱《我的祖国》,体验其中的爱国情感及文化内涵。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唱《我的祖国》A段齐唱部分并能用舒缓的呼吸、优美圆润的歌声,满怀深情的演唱歌曲。

    2、难点:歌唱中气息的掌握和对歌曲情绪的较好表达。

    四、教具准备

    教材、多媒体、钢琴

    五、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好,现在还没开始上课,但是老师看到有些同学有点小紧张,没关系,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环节一下。请大家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纸巾,比一比谁能一口气吹纸巾让它飘的更久呢?

    生:做

    师:哪位同学跟我们来分享一下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怎样的诀窍了呢?

    生:回答

    师:对了,看来同学们都能够感受到是我们的腰部在用劲,想要我们的气再足一点那大家就要做到深吸气缓呼出,那我们再来尝试一遍。

    生:

    师:同学们的气息控制的越来越棒了,请收好手上的纸巾,带着热身游戏的状态,准备上课。

    【评委老师我们准备好了,可以开始上课了吗?】

    (一)视频导入、揭示课题

    师:欢迎同学们来到邱老师的音乐课堂。让我们先一起来欣赏一段高雅的交响乐视频,请同学们边听边感受:视频中的音乐它描绘的是巍峨的高山?还是潺潺的河流?

    生:

    师:同学们的音乐感知能力真棒。(赞)这首交响乐描绘的就是河流。旋律中级进的二度音程6717123|6717123|…(师哼唱)像流水一样缓缓向前。整首乐曲表现出的旋律流畅舒展、优美动人,富有诗情画意。这段音乐选自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沃尔塔瓦河》。从来没有一首曲子像这样细腻的描写一条河流,这条河流就是捷克民族的母亲河,让捷克人民都引以为傲的——沃尔塔瓦河。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一首以《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来进行填词创作的合唱曲《我的祖国》。

    (二)新授

    1、作曲家生平简介及代表作品

    师:那这首歌曲在什么历史背景下进行创作的,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放PPT)

    【解说: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这部巨作以捷克人民反抗异族压迫的斗争历史和传说;波西米亚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民的生活习俗为题材,经过作曲家精心的构思,以其宏伟的气质和充满诗意的笔触,描绘了捷克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风土人情。这首作品是由著名作曲家斯美塔那于1874年9月创作的。当时可怕的耳聋病魔正在残酷地折磨着作曲家,但斯美塔那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写完了这部巨作。为捷克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斯美塔那被人们誉为“捷克近代音乐之父”“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

    2。初听音乐

    师:了解了歌曲的历史背景也感受到了作曲家斯美塔那对祖国的满腔热情。接下来,让我们怀着这样的情感,来学习歌曲《我的祖国》。首先我们来完整聆听歌曲,从音乐表现形式上分析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生:(举手回答)

    师:请问你运用的是什么音乐表现进行划分的?(情绪?演唱形式?)

    生:

    (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一样的吗?)

    生:

    师:整首乐曲分为两个部分,但是根据音乐的情绪变换第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两个乐段。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第一部分的两个乐段。接下来,请同学们聆听第一乐段的音乐再次感受音乐情绪,并跟随老师一起画旋律线条在乐谱上标出换气记号。

    生:

    师:感受了乐曲的旋律线条,同学们标记出换气记号了吗?(哪位同学上来跟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标记)

    师:请说说你的依据。

    生:

    2、学唱歌曲

    师:你们赞同吗?(看来这位同学平时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知识,表现出来的音乐素养很高)这个乐段可以划分为4个乐句,请仔细观察每一个小乐句都是从第几拍开始的呢?对了第六拍,也就是弱拍起唱,所以要注意弱起的唱法(轻声演唱)。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lu随琴模唱第1、2小乐句。先听老师范唱。

    生:唱

    师:那我们来看一看这两个小乐句的旋律走向是怎样的?(在黑板上画旋律线)我们一起来看。

    (预设:节奏问题:板书6/8拍在学过的基础上讲解画拍或者合拍的方式)

    师:同学们的音准非常不错,但是在声音的表现上还不是很好。我们该用怎样的呼吸方式?怎样的声音来演唱呢?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课前的小游戏,我们的呼吸应该是怎样的呢?(深吸缓呼)

    生:回答

    师:呼吸方式是?如回答不上,提示:急促的还是舒缓的?声音的表现是:粗狂的还是圆润的呢?

    生:

    师:同学们的感知非常棒,那就带着舒缓的呼吸、圆润优美的声音状态加入歌词演唱。(注意把气吸得深一点,吸到小腹上(深吸缓呼))

    生:

    师:同学们在演唱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吗?(预设:老师发现第2个小乐句还唱的不够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的节奏是怎样的?)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面的这个乐句和前面这两个小乐句又有什么联系呢?

    生:(旋律是一样的)

    师:对了,同学们的观察能力非常强。后面这两个小乐句就是前面乐句几乎是一致的。那么,请同学们按同样的呼吸方法加入歌词演唱。先听老师范唱。(实在不能做好换气时,可偷偷换气。)

    生:

    师:接下来我们完整演唱A段,请同学们边演唱边画旋律线并结合歌词想一想这一乐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生:

    师:通过歌词我们能更深刻的感受到,这一乐段它描绘的由一冷一暖的小溪汇合而成的沃尔塔瓦河。旋律基本上是上行的状态,这样的旋律给人以亲切、柔美、歌颂式的感受。(板书:A亲切、柔美)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力度和情绪再次演唱A段)

    师:那第二乐段它在情绪的表达和演唱方式上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聆听音乐。

    生:

    师:那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感受。请同学们用Lu随琴模唱第1、2个小乐句的旋律,先听教师范唱。(提醒坐姿、深吸缓呼,气息平稳连贯。)

    生:唱

    师:我们通过旋律线条的方式一起来感受(师画旋律线在黑板上)请同学们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来感受旋律变化,这两个小乐句的旋律走向就像河流一样从高处向低缓缓流向前方,我们再次模唱这一乐句注意演唱状态。

    (预设:由于音程跨度大如果学生没唱准弹单音教唱)

    师:那么我们带着歌词用饱满的音色演唱这一乐段。

    生:唱

    师:接着我们来看第二个乐句,听老师范唱,那么请同学们跟琴演唱。(强调歌唱状态)

    师:接下来我们完整演唱B段。思考:歌曲的情绪和力度是怎样的?并结合歌词想一想这一乐段描绘了一幅这样的画面?

    生:

    师:没错!音乐情绪变得更加明朗、高昂、力度:mf。这一乐段它的旋律音程出现比较大的跳进,旋律线由低向高发展的趋势,音乐的动力增强,音乐情绪显得饱满有张力。这一乐段的旋律就像是把这条沃尔塔瓦河看作是捷克民族一样,不畏艰难险阻冲破重重难关,最后走向光明。作曲家斯美塔那对祖国的热爱与赞美的感情愈发高涨。

    3、完整演唱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情感随琴完整演唱第一部分,在演唱中再次感受两个乐段的情绪变化。

    生:唱

    4、自学第二段歌词

    师:同学们的歌声把仿佛老师带入了这个美丽的捷克。接下来请同学们聆听这一部分的音乐并随音乐自学第二段歌词。

    生:

    师:分组演唱(看时间)

    师:奔流不息的沃尔塔瓦河由两条小溪幽深的源头驶出再汇合。途径沿岸的乡村婚礼,河水湍急的冲出险峻的的峡谷穿过沿岸茂密的深林,浏览月影下的水仙女跳舞,迂回曲折的流向捷克的心脏。这首歌的歌词犹如一首叙事诗,它用赞美的语言,歌颂着斯美塔那的祖国也倾注着热爱祖国的人们共同的心声和真挚的情感。

    (三)拓展

    不同地域不同人民都深爱自己的祖国,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小组自由创编第一部分A段的歌词,用歌声来表达你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生:自由创编

    师:同学们的歌声让老师感受到了浓浓的爱国情。(预设:最后,请同学们随伴奏演唱第一部分的音乐,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堂。)

    生:和伴奏唱。

    课堂小结

    学唱了歌曲《我的祖国》就,领略了捷克的锦绣山川,感受到了作曲家斯美塔那对祖国的赞颂与眷恋之情。因此,我们也懂的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都应该深爱自己的祖国。

    我爱我的祖国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3.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过程:

    一、听赏歌曲——《我的祖国》

    1.导入新课

    师:在你的印象中,祖国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学生谈祖国留给自己的印象。轻声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师:有一位歌唱家,用自己平实的语言、甜美的歌声描绘祖国,就像在唱自己的妈妈一样。她就是的歌唱家郭兰英老师,请听她的演唱的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我的祖国》。

    2.聆听《我的祖国》

    师: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学生自由发言。课件配乐。)

    3.介绍歌曲相关知识

    (1)首唱者——郭兰英

    师:歌唱家郭兰英1930年出生在山西平遥的一个叫“香乐”的小村子里。她的嗓音甜美,音域宽阔,吐字清晰,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特色。《我的祖国》是她为电影《上甘岭》演唱的插曲。

    (2)歌曲创作的背景

    师:电影讲述1952年秋,为了夺取抗美援朝的最后胜利,志愿军某部八连忍饥挨饿,坚守上甘岭二十四天,终于迎来大x的全面胜利。上甘岭战役非常惨烈,在仅4平方公里的阵地上,敌军先后投入6万人的兵力,向上甘岭发射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舰载炮弹,最多的一天达30万发。英雄的志愿军战士抛洒热血、牺牲生命,帮助朝鲜人民打退了拥有世界上大火力的以美国为首的侵略者。换来了祖国的安全和朝鲜人民的自由、独立。(学生了解电影创作背景。)

    4.跟唱《我的祖国》

    老师播放《我的祖国》音乐。

    (学生跟唱《我的祖国》,再次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二、学习《国歌》歌词。

    1.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

    师:这是一幅平静恬美的生活画面,可就在这时一场灾难发生在中国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回到1931年。

    (学生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

    2.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一——《控诉》

    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

    3.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二——《抗日x》

    学生观看电影《国歌》片段。

    4.学一学

    (1)老师领读《国歌》歌词。

    (学生学着抗日x的样子,跟读歌词。)

    老师提问:你认为哪一句体现了人民抗日的决心?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试着读歌词)

    (3)学生领读歌词

    (由一名同学带读歌词,全班学生跟读歌词)

    (4)介绍田汉

    三、学习《国歌》旋律

    1.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三

    学生观看电影。

    2.认识三连音

    (1)聆听全曲

    学生聆听《义通军进行曲》全曲。

    (2)拍一拍

    学生拍一拍两组三连音节奏。

    (3)听一听

    学生聆听全曲后,再说一说三连音在模仿什么声音。

    (4)唱一唱

    3.体验力度渐强的乐句

    (1)唱一唱

    学生视唱乐句:5 1. 1 3. 3 5-

    (2)说一说

    学生讨论这句旋律的进行方向。

    (3)再唱一唱

    学生结合歌词学唱这一乐句,注意力度变化,并讲出力度渐强的原因。

    4.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旋律

    (1)视唱旋律第一遍

    (2)提示加入附点、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

    四、演唱《国歌》

    1.齐唱《国歌》

    师:《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中国人民奋起战斗,奖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学生齐声演唱《国歌》。)

    2.跟唱《红旗飘飘》

    师:2008年的世界体育盛会——奥运会即将在中国举行,我国的体育健儿们迎接的是世界、迎战的是极限,为祖国的荣誉而战斗,是他们不来的信念。让我们唱上一首《红旗飘飘》为他们的勇敢加油喝彩吧!

    (课件播放《红旗飘飘》,学生跟唱)

    3.演唱《国歌》

    师:同学们,身为中国人,我们感到自豪。唱好国歌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应该做的。让我们热爱祖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爱唱国歌做起。

    (学生起立演唱《国歌》)

    我爱我的祖国教案【篇5】

    一、课标要求

    1.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2.领略诗歌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3.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4.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5.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二、教材分析

    诗中选取了生活中极具特征的意象,运用富于变化的句式,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与祖国不可分割的血肉联系,倾吐了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强烈愿望,表达了那个时代青年的共同心声。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一历史时期的诗歌并不了解,所以在第一课时中背景的渗透很重要。另外,学生对诗歌的意象虽然在上学期中有所接触,但还需要再拓展加深。

    四、教学目标

    1.有感情诵读

    2.找寻意象

    3.把握诗歌内容

    4.理解诗人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找寻意象

    难点:理解诗人的情感

    六、教学过程

    一、单元阅读提示的学习

    诗歌,语言凝练,形式精致,讲究韵律和节奏,其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无论是博大、深沉的情感,还是幽远、隽永的哲思,无论是对自然、社会的赞颂,还是对理想的追求、对信念的坚守,都可以用诗歌来表达。本单元的作品主要是新诗,也有以旧体表现时代内容的诗作,还有散文诗。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领略作者的情思,触摸时代的脉搏,受到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学习本单元,要在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韵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这段文字不仅告诉了我们诗歌的特点和学习的意义,同时也告诉了我们学习诗歌的好方法。这些你记住了吗?

    二、作家及写作背景的介绍

    舒婷,原名龚佩瑜,女,汉族,1952年生,福建晋江人。中国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从小随父母定居于厦门,1969年下乡插队,1972年返城当工人,1979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联工作,从事专业写作。

    舒婷初中毕业后即下乡插队,后又当过工人。在国家蒙难、人民遭殃的混乱岁月,备尝艰辛的舒婷,内心的迷惘、痛苦可想而知;痛苦时光结束了,她又是何等的满怀喜悦!

    1978年12月,中国迎来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1979年4月,诗人面对祖国摆脱苦难、正欲奋飞的情景,以自己独有的抒情方式写下了此诗。

    三、生字词的识记

    干瘪(biě)驳船(bó)蜗行(wō)

    胚芽(pēi)迷惘(wǎng)隧洞(suì)

    绯红(fēi)淤滩(yū)纤绳(qiàn)

    勒(lēi)进喷薄(pēnbó)簇新(cù)

    四、学习目标

    1.有感情诵读2.找寻意象3.把握诗歌内容4.理解诗人的情感

    五、诗歌的初步探究(诵读、意象、内容、情感)

    第一节

    考虑用怎样的正确的方式去读?这节诗恰当的诵读方式是低沉的、缓慢的。理由何在?我们来看一下,在这一节诗当中出现了几个对我们来说很有距离感的专有名词,比如说老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这些可以说是在经济发达的现代都市中很难再见到了,我们看看它们的真实面貌。这些是专属于那段艰难困苦的历史岁月的,作者复杂的情感恰恰就是通过这些具体物象传递的,这些物象就是我们所说的的意象。在这些意象前,作者又加了一些修饰词,比如老水车是破旧的,矿灯是熏黑的,稻穗是干瘪的,路基是失修的,泊船则是淤滩上的,这些形容词的运用,表明了我们国家在农业和工业上的滞后。而且这种状态是长期以来的,比如有数百年、历史的隧洞这样的字眼。让我们顿时感觉到第一小节就笼罩着一种压抑的沉闷的氛围。所以我们最初的推断,低沉缓慢的处理方式是正确无误的。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处理诗歌朗读方式除了靠感性认知外,还可以运用意象去反推或是印证。这节诗的内容讲的是什么呢?还是可以从意象入手,仔细分析这些意象,不难发现它们所构成这幅画面,实际上就是中国过往历史的一个缩影,而如果要让大家给这段历史前面加修饰词,你能想到些什么呢?此刻,距离感和沉重感是不是扑面而来?面对着数百年来一直多灾多难的祖国。她的贫穷和落后令诗人痛苦,悲哀。但是祖国又是那么坚毅,顽强。任那纤绳勒进臂膊也前行不辍。在为祖国感到悲伤担忧之余也有对她的一种深深的叹服之情。

    第二节

    是有一个小小的转折的。我们看前面有贫困的字眼,这种贫困不仅仅是指中国长期以来在封建专制下人民物质生活上的'贫困和匮乏,也指人民生活在精神的贫困中,双重的贫困,使他们祖祖辈辈一直沉溺在悲哀之中。我们要读得低沉,延续第一节诗的风格。但,后面我们又看到了希望,又看到了花朵,情绪应该是上扬的。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有希望,却又说是痛苦的呢?因为我们看到作者把她比作是飞天袖间千百年里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说明这个希望有,很美好,但又很飘渺,一直就够不到,一直无法实现。岂不增加了痛苦的程度?所以后半部分朗读是要稍微有一些急促的,这样才能表明诗人波动的的情绪。这部分的意象是什么呢,是一个具体事物,花朵。那么这一节诗在内容上有对过往贫困的令人悲哀的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希望的一种幻想。对情感上也是复杂的,既有悲怆感,又有对未来的憧憬。所以我们能感觉到这一节诗是一个过渡,既有第一节诗的风格,又同时看到了诗人情感的走向,是要逐渐推向高潮的。

    第三节

    我们看到诗句拉长了,节拍增多了,这种起伏变化,决定了我们应该读得更抑扬顿挫些,也为第四节情感推向巅峰创造了一个条件。那这一节诗当中的意象都有哪些?大家可以仿照第一节诗讲述的方法自己找找看。那这一节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呢?你有了自己的答案吗?这是在讲现实。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现实。如果在这现实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的话,是什么呢?是在与时间赛跑的崭新的社会现实。祖国正在发生着变化,摆脱了束缚,正在腾飞,蒸蒸日上的状态不禁让诗人喜悦激动!隔着屏幕你感受到了吗?

    第四节

    不知不觉中我们遇见了全诗的高潮,第四节。这一节诗的诵读方式大家可以课下思考。主要内容讲的是什么呢?富饶、荣光、自由,是诗人对祖国美好未来的一种展望。当然,我们现在正在肆意享受着祖国的富饶、荣光和自由。但在那个年代来说,这是一种希冀!是不是此刻有满满的幸福感?!作者在这节中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将全诗推向了高潮。那到底包含了哪些的情感呢?大家课下继续思考。

    六、作业布置

    1.诵读诗歌2.完成表格

    七、欣赏视频

    七、教学反思

    1.在诗歌赏析上利用表格确实能起到一目了然,便于把握的作用,但未免落于俗套,没有实现更新的突破。

    2.时间限制导致指导诵读的环节做得还不够深入。

    教材册别及单元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我爱我的祖国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我国南北温差、东西时差的了解,南北距离、东西距离的计算,以及和世界主要国家国土面积的对比,感受我国的幅员辽阔。

    2、能在中国政区图中找到我国的四至点。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3、在了解祖国辽阔海陆疆域的过程中,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准备:中国地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祖国美丽风光的图片。(课件出示:祖国风光图片配大中国)然后想一想: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是的,我们的祖国不仅风景秀丽,而且幅源辽阔,那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三单元第一课《我的祖国多辽阔》(板书课题)(通过欣赏祖国美丽风光的图片,并配上音乐《大中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祖国的地大物博、美丽风光、幅员辽阔,从而带着激情、带着热情、带着疑问和兴趣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二、新课

    1、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呢?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一些资料,那现在谁能用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来说明我们祖国疆域的了辽阔呢?(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检查既能督促学生是否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把问题抛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南北温差、东西时差

    (课件出示图片)在同一时间北方在滑冰、南方却游泳,北方白雪皑皑、南方却鲜花盛开。(课件出示海南、哈尔滨天气预报)从同一天两地的天气预报,你发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

    (课件出示东、西方作息时间表)你发现了什么?师:说明东西方的跨度也非常大。(通过出示南北地区同一时间的图片、南北两座城市同一天的天气预报以及东西方不同的作息时间表,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南北地区非常鲜明的温差特点和东西方不同的时差特点,使学生从整体感受到祖国的辽阔、祖国的广袤。)(2)那谁知道我国南北方相距多少?东西方相距多少?(课件出示南北相距:5500千米东西相距:5200千米)

    下面咱们同学算一算:如果一个人每天步行8小时,以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从南往北走,大约要走多少天?(约138天,要四个多月)

    师:从计算的结果来看,你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

    (通过算一算的方式,让学生在求解的过程中对祖国东西、南北跨度之大有一个更准确、更深入的认识,从数据上分析给学生更科学、更有力的解释。)

    (3)谁还能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说明祖国疆域的辽阔呢?(学生:面积大小)是的,咱们先看看齐齐哈尔市的地图,这是黑龙江省的地图,这是我们祖的地图,这也仅仅才是祖国的一小部分。(课件出示三地地图)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一个数字:我们祖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板书: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师: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欧洲地图、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中国地图、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中国的面积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但欧洲有42个国家,这也让我们再次真切感受到: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辽阔。(通过与欧洲面积相比,使学生又一次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此环节学生为祖国自豪的情感油然而生。有效的体验活动应该是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完整的、深刻的体验,从而产生实质性的效果。因而我采用选点串线层层深入的方式来呈现祖国疆域的辽阔。)

    (4)以小组为单位看地图找出中国的'四至点。学生汇报时播放课件,教师相机介绍四个端点。祖国的版图像什么形状?

    (本课教学仅仅靠书中的图文、教师的语言是无法言尽祖国山河之壮丽、地域之辽阔的,为使教学内容更加厚实,我把信息技术手段融入教学,使本课教学更加充实、更有实效性,大大提高了本课的教学效率。)

    2、我国不仅仅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还有着辽阔的海域面积,下面请同学们在书中49页的地图上找一找它们的具体位置,并说说我国四大海洋的名称。(课件出示:地图、文字:自北向南依次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板书:我国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在我国许多人的头脑中,对中国的疆域面积存在着一个误区,仅知道960万平方千米的黄色国土,不晓得过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因而,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上环节,使学生知道中国不仅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祖国疆域如此辽阔,为了便于管理,我国设置了34个省级行政单位,都包括哪些呢?请同学们阅读49页第一自然段内容。(板书:行政区划:34个省级行政单位)

    我爱我的祖国教案【篇7】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诗歌感情(我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把握和朗读的方法(深沉而悲痛、舒缓、低沉);

    2、朦胧诗的写作特点(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曲折委婉地抒情)。

    【教学设想】

    1、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品读、析读中通过文中把握诗歌的`内涵,可以个别读,男女生对读。

    2、联系九年级上册学过的《星星变奏曲》来理解朦胧诗的特点。

    3、引导阅读一些朦胧诗派的诗作,培养兴趣。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⑴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尝试用/和·标出节奏和重音。

    ⑵在诗中,诗人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了?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⑶朦胧诗的特点就是曲折委婉的抒情,这首诗哪些地方体现这样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有感情地朗诵(比赛)(男女生各读一节)

    四、拓展阅读

    其它朦胧诗作,如舒婷《馈赠》、《致橡树》。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诗人通过老水牛矿灯稻穗等众多具体事物来表现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感,使诗具有美的意境。请你模仿本诗,创造其它的事物,构成相应的意境,仿写其中一节。

    我爱我的祖国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知道祖国的全称和首都的名称,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出中国。

    2、知道能代表祖国的标志,增强做中国人的自豪感。

    3、尝试当小导游,能大胆的向他人介绍自己的祖国,初步激发爱国热情。

    世界地图的图片、中国地图。

    1。 请小朋友当导游。

    师:暑假里许多小朋友都与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去了许多好玩的'地方旅游,今天我想请我们小朋友们来做个小导游!

    2。 引出本次活动重点,了解祖国的知识。

    师:做导游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先接受培训,学习有关我们祖国的知识,才能让外国朋友更好的了解我们中国。

    1、知道导游需要做什么,产生当小导游的兴趣。

    2、了解祖国的知识。

    用当小导游导入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开展小导游“培训”活动,引导幼儿多方位了解祖国。

    出示世界地图。提问:我们中国在哪里?中国在地图上像什么?红星标志的地方是哪里啊?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中国在地图上像一只公鸡,她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首都在北京。

    播放课件,提问:小朋友们,有没有什么东西让你一看到就会想到中国的?

    教师小结: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多啊。的确,国旗、国歌、国徽、华表和大熊猫等只有中国才有的东西都会让人想到中国。

    出示各名族友人集体照图片,引导幼儿了解虽然各族人民在衣着、习惯方面有很多的不同,但是他们都是我们中国大家庭中的一员。

    1、能在世界地图上找出中国,了解中国在地图上像一只大公鸡,知道北京的位置。请个别幼儿练习介绍祖国的位置。

    2、幼儿自由讨论讲述,说出一些中国的`代表动物、图案,如:熊猫、国徽等。了解中国人的特征,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了解各族友人的图片。

    3、请幼儿(结合祖国画报)大胆介绍中国的人。

    通过观察世界地图,初步了解我国在地图上的特征。通过讨论,展开联想,开发幼儿开放性思维。通过观察图片、讨论等环节,提高幼儿观察能力。

    三、情景游戏,学做小导游介绍中国,巩固对祖国的认识。

    1、结合自制祖国画报,请“小导游”上台大胆向“游客”介绍中国。教师在一旁引导补充。

    1、幼儿自由结伴,商量分配角色。当一回小导游,大胆的像班级幼儿介绍我们的祖国。

    2、欣赏歌曲,感受当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

    通过当一回小导游,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通过欣赏歌曲,提升自己的自豪感。

    我爱我的祖国教案【篇9】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对诗歌感情(“我”与祖国血肉相连,荣辱与共)的把握和朗读的方法(深沉而悲痛、舒缓、低沉);

    2、朦胧诗的写作特点(借助一些物象来暗示或间接地表现经验等曲折委婉地抒情)。

    【教学设想】

    1、以诵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朗读、品读、析读中通过文中把握诗歌的.内涵,可以个别读,男女生对读。

    2、联系九年级上册学过的《星星变奏曲》来理解朦胧诗的特点。

    3、引导阅读一些“朦胧诗派”的诗作,培养兴趣。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二、交流课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识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课文

    1、朗读,整体感知:

    学生生成问题预计:

    ⑴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尝试用“/”和“·”标出节奏和重音。

    ⑵ 在诗中,诗人抒发了对祖国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通过哪些事物来表现了?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⑶ 朦胧诗的特点就是曲折委婉的抒情,这首诗哪些地方体现这样的特点?请举例说明。

    2、就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进行质疑探究(重在读)。

    3、有感情地朗诵(比赛)(男女生各读一节)

    四、拓展阅读

    其它朦胧诗作,如舒婷《馈赠》、《致橡树》。

    五、综合创新、产生新疑

    诗人通过“老水牛”“矿灯”“稻穗”等众多具体事物来表现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感,使诗具有美的意境。请你模仿本诗,创造其它的事物,构成相应的意境,仿写其中一节。

    我爱我的祖国教案【篇10】

    1、感知中国当代诗歌物中见情、情景交融、意味隽永等特点。

    2、理解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体会意象运用的特点。

    3、初步学会欣赏诗歌的情感美、含蓄美、意境美。

    1、理解诗中的意象组合,体会诗中包孕的思想感情。

    2、把握诗中蕴涵和象征的社会内容。

    1、放录音。

    2、制作多媒体课件,重点在诗的意象理解上作一点适当的画面把诗意转换为画意。

    电脑显示卞之琳《断章》。同学们畅谈对这首诗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导出“朦胧诗”。

    1、鉴赏诗人新颖丰富的意象。

    2、理解诗人复杂热烈的情感。

    1、配乐朗诵,电脑显示全诗。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其余同学思考:在第一节中,诗人创造了几个意象?分别是什么?

    同学回答,教师明确:

    在第一节中,诗人创造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五个意象。(电脑显示)

    明确:这些意象唤起人们对往事的痛苦回忆,说明祖国长期以来处于贫穷和落后的状态。

    问: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一节中的几个意象制成 MTV 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学生畅所欲言)

    问:作者用这些带有感情色彩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沉重、缓慢、低沉。尤其“祖国啊”三字,是其感情的凝聚点,因此我们应以有声的诵读传达出这种无声的情感。

    明确:不是。本节既写出了人民的痛苦又写出了人民的希望。

    问:哪一句写希望?“是‘飞天’袖件间/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明确:“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但尚未落到地面。这希望太渺茫,但毕竟有了希望。所以比喻人民心中渺茫、难以落实而又从未消失的对幸福未来的希望。

    问:联系上下节,说说本节在全诗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明确:本节为全诗情感结构上的转折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以下的诗句开始出现亮色和激情。

    明确:诗句简短急促,把忧国忧民的情绪转化为深深的悲怆,情绪强化深切。

    第三节:

    问:第三节的感情色彩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第三节的感情色彩由悲哀愁苦一变而欣喜亢奋。与上一节形成鲜明的对比。

    明确:本诗写于1979年,古老的中国从迷梦中苏醒,从苦难中奋起。共产党领导下的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伟大斗争,正在逐步实现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希望和理想。诗人为此兴奋不已,感情由低沉叹息转向亢奋热烈。

    明确:诗人用的意象有“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电脑显示图片)

    联系背景,谈对“神话的蛛网”的理解。

    明确:读出欣喜之情,“祖国啊”三个字要读得高亢、热情洋溢、激情喷薄。(学生齐读本段)

    明确:第四节抒发的感情紧承上节,但程度有所加强,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

    明确:在本节诗中,诗人再次强调了“我”与祖国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洋溢着深沉而真挚的祖国之爱,表达的是热爱祖国这个古老的话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爱国诗人,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构成了中国诗歌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更是诗魂,例如: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郭沫若《炉中煤》、艾青《我爱这土地》、闻一多《祈祷》《发现》《一句话》、蒋光慈《哀中国》(电脑显示)

    著名杂文家、诗人邵燕祥写过这样一段话:“自然界里不能没有花。没有花的地方是荒原,是沙漠。人间不能没有诗,诗歌是人生命的花朵。”“让我们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者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泽、感情的汁液,融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通过学习欣赏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让我们向诗的知己迈进一大步吧!

    我爱我的祖国教案【篇11】

    《我的祖国多辽阔》

    教学内容: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课。

    教学目标:

    1、会看中国地图,认识图例,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2、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情导入

    1、同学们,开学以来,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今天,老师就让大家轻松轻松,跟我随着音乐,到祖国各地去旅游旅游,感受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好吗?(播放音乐课件,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欣赏图片)好美的音乐啊!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是什么?《大中国》是啊,大中国,将其反过来念就是中国大,那么祖国到底有多大呢?现在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出示课件,板书:祖国有多大)

    (出示课件:中国版图)看,这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它像一只雄鸡傲立于世界的东方!

    二、通过活动,感受祖国面积的辽阔

    活动一:描绘祖国的版图

    现在让我们仪一起把祖国的版图画下来,共同到祖国各地去尽情遨游一番吧!(每位同学将白纸盖在地图上,描画出祖国的大体轮廓,熟悉祖国地图的形状。)

    活动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

    我们的家乡清镇大吗?(挺大的)可是能否在中国地图上找得到我们家乡清镇呢?找不到,为什么?(祖国的面积太大了)那从哪的地图能够找到我们清镇呢?(贵州地图)看,(出示贵州地图)清镇只占贵州面积的一小部分,那贵州是不是更大啊?那我们就到中国地图上看一看贵州(出示课件),贵州却也只占祖国面积的这么一小部分,可见,我们的'祖国真是——太大了!

    那么,我们的祖国到底有多大呢?找出相关数据。是啊,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足以让我们感到自豪,我们还有约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呢!我国从北向南的海域有哪些?(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相连我国海域面积是300万平方千米,再加上陆地面积我们祖国的总面积就是1260万平方千米!通过计算比较,你的感受是什么?

    活动三:比一比,从与主要国家的比较中感受祖国之大

    到世界地图上看一看我们的祖国。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较大的国家面积对比,通过观察比较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国名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巴西

    面积(万平方千米)

    1710

    997

    960

    936

    851

    居世界位次

    1

    2

    3

    4

    5

    超过中国陆地面积的只有俄罗斯、加拿大,我国的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三,(板书:世界第三)我国的面积差不多和整个欧洲40多个面积相等,学到这,你想说点什么吗?祖国真大啊!

    活动四:“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那咱们就来做个徒步旅行的游戏,我们将沿着祖国大陆的边界走一走。红色的边界线是国界线。绿色的与海洋交界的这条线就叫大陆海岸线。我们从海岸线开始的地方辽宁开始,看,辽宁在我国的哪边呀?(复习方位)沿着大陆海岸线,来到南边的海南,而我国的最南边是南海上的曾母暗沙。我们走完的大陆海岸线的路程你知道是多少吗?(板书18400千米)

    我们继续走。向西走到了祖国的最西边是帕米尔高原。经过新疆,我们到了甘肃、内蒙古,内蒙古有全国最大的草原。再到了祖国的最北边的城市(漠河),黑龙江省的漠河是我国最北边的城市。来到祖国的最东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在这里交汇。走完陆地上的国界线了。回到了我们的出发地辽宁。知道我们走的国界线有多长吗?(20000多千米)加上大陆海岸线18400多千米,我们刚才一共走了多少千米?(38400多千米!)哇!我们国家的边界线可真长啊!

    假设我们一天走8小时,平均每小时走3千米,我们按这个速度计算,走完这一圈,我们至少要花多少天?(同学们动手计算)我们至少要用1600天!整整4年多的时间啊,同学们,通过这样的计算,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我们的祖国真大啊!

    活动五: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一)路程:去首都北京-----从地图上看,北京离我们贵州很远,你们准备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坐汽车、火车?太慢了,因为距离太远了,我们的祖国太大啦!)

    (二)温差:去海口或哈尔滨,了解一下天气情况,哈尔滨12月的平均气温是零下12摄氏度,而海口12月的平均气温是19摄氏度。温度相差30多度。这一南一北温度相差那么多,为什么?可见南北隔得太远了!这说明祖国真是太大了!

    (三)时差:去新疆,新疆太阳升起来差不多九点,大约比咱们这晚两个小时,在我们这儿,早上7:30,已经看到太阳。在作息时间上,晚上7:30,他们刚下学,而我们却早就吃完晚饭,准备休息了。作息时间(时差)有那么大的区别,为什么?就是因为我国东西相隔太远了,可见我们的祖国──太大了。

    三、游戏拼图,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

    我国现在设置了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板书:行政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区)

    游戏拼图:让我们一起来拼一拼中国政区图,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将中国政区图拼出来。学生分组进行拼图游戏。(课件播放音乐《大中国》)

    四、总结升华

    好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了解了祖国到底有多大,并从心底切实感受到了祖国的辽阔,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呀?——是啊,我们的祖国多辽阔啊!那就让我们的祝福插上歌声的翅膀飞进祖国母亲的心田,

    五、活动延伸

    通过观看中央台天气预报,了解我国各省及相对应的省会名称,熟悉各省的地理位置,为下节的拼图比赛活动做好基础。

    【我爱我的祖国教案系列11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