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11篇
  •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

    发表时间:2023-06-19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11篇。

    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已经为您准备好了“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的相关资料敬请查收,欢迎您参阅读本网页。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 课堂上的学生反应是衡量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 篇1

    问:函数概念是中学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函数定义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演变过程,您可以谈谈函数定义的发展历史吗?

    ▲史教授:是的,函数定义的形成确实经历了较长的时间。即使在今天,在我们数学教科书中,函数的定义在初中、高中、大学还是有所不同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函数定义的发展历史。

    最初,是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Leibniz)在他的一部手稿中,用到了Function一词。是用来表示任何一个随着曲线上的点变动而变动的量,例如,切线、法线、次切线等的长度和纵坐标等,那是在17世纪(1673年)。

    到了18世纪(17),贝努利(Bernoulli)给出了函数的解析定义:是由变量x和常数组成的式子。

    欧拉(Euler)首先给出了函数的变量定义(1755年):“如果某变量以如下方式依赖于另一些变量,即当后者变化时,前者本身也发生变化,则称前一个变量是后一些变量的函数。”可以看到,我国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关于函数的定义就采用了这一说法。

    后来,黎曼(Riemann)给出了函数的对应定义(1851年):“我们假定Z是一个变量,如果对它的每一个值,都有未知量W的一个值与之对应,则称W是Z的函数。”这可以被看作我国高中数学教科书中关于函数定义的雏形。

    到了上个世纪(1939年),布尔巴基学派认为,函数的定义应当强调关系,于是借用了笛卡儿积:若X、Y是两个集合,二者的笛卡儿积是指集合{(x,y|x∈X,y∈Y)},笛卡儿积中的子集F被称为x与y之间的一种关系。如果关系F满足:对于每一个x∈X,都存在唯一的一个Y,使得(x,y)∈F,则称F是一个函数。在美国中学的一些教科书中就采用了这种定义, 我国的一些大学数学教科书也有采用这种定义的。

    有时,分别称上述三种定义为变量说、对应说和关系说。

    问:既然函数的定义可以是多样的,那么函数定义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

    ▲史教授:我认为,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数学的核心是研究关系,具体来说研究三种关系,即数量关系、图形关系和随机关系,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谈到这一点。 函数研究的是两个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一个变量的取值发生了变化,另一个变量的取值也发生变化,这就是函数表达的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有三点是重要的:一是变量的取值是实数;二是因变量的取值是唯一的;三是必须借助数字以外的符号来表示函数。我想,这些就是函数定义的核心思想。关于符号表达,无论是借助解析式,还是利用图像或者列表都是可以的。

    问: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您能否谈一下在中学学习函数的重要性?

    ▲史教授:在中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要突出函数的内容,这是数学家们长期实践后得出的结论。克莱因(F.Klein)在为中学数学教学起草的《米兰大纲》(19)中明确提出:“应将养成函数思想和空间观察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基础。”在他的名著《高观点下的初等数学》中,他进一步强调用近代数学的观点来改造传统的中学数学内容,主张加强函数和微积分的教学,改革和充实代数的内容。 (19—21)

    刚才已经谈到,要表达函数必须借助数字以外的符号。利用符号表达是具有一般性的,因此函数表达是数字表达的抽象和深化。同时,利用符号进行运算和推理所得到的结论也是具有一般性的,正因为这一点,使得人们能够借助函数构建模型,能够更好地刻画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并且通过数量关系的研究来解释现实世界。这不仅仅体现在自然科学、体现在工程技术上,也逐渐广泛地体现在人文社会科学上: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与变化都有可能以各种不同的函数作为它们的数学模型。这些,又促使数学家们深入地研究各种函数的性质、运算以及与空间形式的关联,使得数学经历了从常量到变量、从有限到无限、从低维到高维的发展,一批新的数学分支应运而生。因此,无论是从数学的应用还是从数学本身的发展上,函数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

    问:函数、方程、不等式都是中学代数的重要数学内容,您能否谈一谈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史教授:函数、方程、不等式是从不同角度刻画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它们之间是有关联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比如,令f(x)=x2-3x-4,这是一个函数。表面上看,f(x)=0与方程x2=3x+4是等价的,但是二者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前者表示函数取0值,而后者表示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同样,f(x)>0与不等式x2>3x+4所表达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应当注意它们之间的关联,比如,在求不等式的解的过程中,可以先求出等式的解,借助等式的解画出函数的图像,然后通过函数的图像写出不等式的解。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训练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2.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3.进一步训练利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通过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方案,来培养其数学的应用意识和能力,进而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来激发其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教学重点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对于开放性问题的解决,即如何设计方案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二张

    第一张:练习(记作投影片2.2.3A)

    第二张:实际问题(记作投影片2.2.3B)

    教学过程

    Ⅰ.巧设情景问题,引入新课

    [师]通过上两节课的研究,我们会用配方法来解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复习巩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出示投影片2.2.3A)

    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x2+6x+8=0;

    (2)x2-8x+15=0;

    (3)x2-3x-7=0;

    (4)3x2-8x+4=0;

    (5)6x2-11x-10=0;

    (6)2x2+21x-11=0.

    [师]我们分组来做,第一、三、五组的同学做方程(1)、(3)、(5),第二、四、六组的同学做方程(2)、

    (4)、(6).

    [师]各组做完了没有?

    [生齐声]做完了.

    [师]好,我们来交叉改一下,看看哪位同学批改得仔细,哪位同学的方程解得全对.

    [生甲]我改的是__同学的,他做的是方程(1)、(3)、(5),方程(1)解对了,答案是x1=-2,x2=-4.解方程(3)时,在配方的时候,他配错了,即

    x-3x=7,

    x2-3x+32=7+32应为(-23

    2)2.

    [师]很好,这里一次项-3x的系数-3是奇数,所以应在方程两边各加上(-3)的一半的平方,那方程(3)的正确答案是多少呢?

    [生乙]方程(3)的解为x1=

    [师]好,继续.3?237,x2?3?237.

    [生丙]方程(5)的二次项系数不为1,所以首先应把方程化为二次项系数是1的形式,然后再应用配方进行求解.__同学解的对,其解为x1=52,x2=-32.

    [生丁]__同学做的是方程(2)、(4)、(6).他解的完全正确,即

    方程(2)的解:x1=5,x2=3,

    方程(4)的解:x1=2,x2=

    方程(6)的解:xl=32,12,x2=-11.

    [师]利用配方法求解方程时,一定要注意:

    ①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不为1时,首先应把它化为二次项系数是1的形式,这是利用配方法求解方程的前提.

    ②配方法中方程的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的前提是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

    另外,大家在利用配方法求解方程时,要有一定的技能.这就需要大家不仅要多练,而且还要动脑.尤其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

    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Ⅱ.讲授新课

    [师]看大屏幕.(出示投影片2.2.3B)在一块长16m,宽12m的矩形荒地上,要建造一个花园,并使花园所占面积为荒地面积的一半,你能给出设计方案吗?

    [师]大家仔细看题,弄清题意后,分组进行讨论,设计具体方案,并说说你的想法.

    [生甲]我们组

    的设计方案如右图

    所示,其中花园四

    周是小路,它们的

    宽度都相等.

    这样设计既美观又大方,通过列方程、解方程,可以得到小路的宽度为2m或12m.

    [师]噢,同学们来想一想,甲组的设计符合要求吗?如果符合,请说明是如何列方程,又如何求解方程的;如果不符合,请说明理由.

    [生乙]甲组的设计符合要求.

    我们可以假设小路的宽度为xm,则根据题意,可得方程(16-2x)(12-2x)=1

    2×16×12,

    也就是x2-14x-24=0.

    然后利用配方法来求解这个方程,即

    x-14x=-24,

    x2-14x+72=-24+72,

    (x-7)=25,

    x-7=±5,

    即x-7=5,x-7=-5.

    ∴x1=12.x2=2.

    因此,小路的宽度为2m或12m.

    由以上所述知:甲组的设计方案符合要求.

    [生丙]不对,因为荒地的宽度是12m,所以小路的宽度绝对不能为12m.因此甲组设计的方案不太准确,应更正为:花园四周的小路的宽度只能是2m.

    [师]大家来作判断,谁说的合乎实际?

    [生齐声]丙同学说得有理.

    [师]好,一般地来说: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只要题目、方程及解法正确,那么得出的根便是所列方程的根,一般也就是所解应用题的解,而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根,这些根虽然满足所列的一元二次方程,但未必符合实际问题.因此,解完一元二次方程之后,不要急于下结论,而要按题意来检验这些根是不是实际问题的解.这一点,丙同学做得很好,大家要学习他从多方面考虑问题.接下来,我们来看其他组设计的方案.

    [生丁]我们组

    的设计方案如右图.

    我们是以矩形

    的四个顶点为圆心,以约5.5m长为半径画了四个相同的扇形,则矩形除四个相同的扇形以外的地方就可作为花园的场地.

    因为四个相同的扇形拼凑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圆,即四个相同扇形的面积之和恰为一个圆的面积,假设其半径为xm,根据题意,可得

    πx2=22

    1

    2×12×16.

    解得x=±96

    ?≈±5.5.

    因为半径为正数,所以x=-5.5应舍去.因此,由以上所述可知,我们组设计的方案符合要求.

    [生戊]由丁同

    学组的启发,我又

    设计了一个方案,

    如右图.

    以矩形的对角

    线的交点为圆心,以5.5m长为半径在矩形中间画一个圆,这个圆也可作为花园的场地.

    [生己]老师,我也设计了一个方案,图形与戊同学的一样,他是把圆作为花园的场地,而我是把圆以外的荒地作为花园的场地,圆内以备盖房子.

    [师]同学们设计的方案都很好,并能触类旁通,真棒.其他组怎么样?

    [生庚]我们组

    设计的方案如右图.

    顺次连结矩形

    各边的中点,所

    得到的四边形即

    是作为花园的场

    地.

    因为矩形的四个顶点处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24m2(即1

    2×6×8),所以四

    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96m2,则剩下的面积也正好是96m2,即等于矩形面积的一半.因此这个设计方案也符合要求.

    [生辛]我们组设计的方案如下图.

    图中的阴影部分可作为建花园的场所.

    因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96m,正好是矩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这个设计也符合要求.

    [生丑]我们组

    设计的方案如右图.

    图中的阴影部

    分可作为建花园的

    场地.

    经计算,它符合要求.

    [生癸]我们组的设计方案如下图.

    2

    图中的阴影部分是作为建花园的场地.

    [师]噢,同学们能帮癸组求出图中的x吗?

    [生]能,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2×1

    2(16-x)(12-x)

    =1

    2

    2×16×12,即x-28x+96=0,

    x2-28x=-96,

    x2-28x+142=-96+142,

    (x-14)2=100,

    x-14=±10.

    ∴x1=24,x2=4.

    因为矩形的长为16m,所以x1=24不符合题意.因此图中的x只能为4m.

    [师]同学们真棒,通过大家的努力,设计了这么多在矩形荒地上建花园的方案.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设计方案.

    Ⅲ.课堂练习

    (一)课本P55随堂练习1

    1.小颖的设计方案如图所示,你能帮助她求出图中的x吗?

    解:根据题意,得(16-x)(12-x)=

    212×16×12,即x-28x+96=0.

    解这个方程,得

    x1=4,x2=24(舍去).

    所以x=4.

    (二)看课本P53~P54,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并且知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另外,还应注意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Ⅴ.课后作业

    (一)课本P55习题2.51、2

    (二)1.预习内容:P56~P57

    2.预习提纲

    如何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 篇3

    1、让学生了解鄂伦春族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性等简单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少数民族的感情。

    难点:

    2、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并尝试三个声部的敲击并能为歌曲伴奏。

    教师头戴小鹿头饰: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森林里的小鹿,今天,我想邀请大家到森林里去郊游。(课件:出示森林图片,背景音乐《小鹿,小鹿》。)

    师:森林里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我们来看看都有谁呀!

    师:我还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请小朋友们轻轻拍手为我伴奏好吗?

    师:小朋友快瞧,那里有一群我的小伙伴唱着歌向我们跑过来了。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森林游乐园,大家看,这只看门的小鹿好象有话要对我们说。

    学生戴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课件:小鹿说:“大家先别着急,我还有要求呢,你们要把歌里唱的小鹿是怎么做的跟自己平时玩的游戏结合起来,教给游乐园里的小动物,怎么样,能做到吗?)

    师:(放音乐示意大家归位),小朋友们都准备的很认真,现在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请大家来表演,好吗?希望每个小组上来表演的时候,先由小组长告诉大家你们跟什么小动物玩的什么游戏,下面的小朋友要认真地看,轻轻拍手为他们伴奏,好吗?

    学生依次展示两到三组,每组展示完可由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

    师:小朋友们玩的游戏可真精彩,我也想把自己编的游戏跟大家一起玩,谁愿意上来?(挑选10人左右上台)。下面的小朋友,请你拍手为我们伴奏,学会了这个游戏,下课后可以跟你的小伙伴一起玩呢!

    (课件:小鹿说:“小朋友们,时间过得真快,我们的郊游要结束了,可我看到咱们玩过的地方有许多小朋友留下的垃圾,如果每个人都这样不爱护环境,我的家会变成什么样子呀!”)

    师:那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还小动物们一个美丽的家吧!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 篇4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教学目标:

    (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  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

    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 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作,验证。

    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较,得出结论:

    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40°、60°、80°,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一下。举例说明:

    如老师上课用的三角尺与同学用的三角板三个角分别对应 相等,但一个大一个小,很显然不全等;

    再如同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不等,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等等。

    (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板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实物演示:

    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图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3、(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过程。对一般学生要求口头表达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

    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索过程,小结方法及结论,提炼数学思想,掌握数学规律。

    在教师引导下回忆前面知识,为探究新知识作好准备。

    议一议: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受教师启发,从最少条件开始考虑,一个条件;两个条件;三个条件…经过学生逐步分析,各种情况渐渐明朗,进行交流予以汇总,归纳。

    想一想:

    对只给一个条件画三角形,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画一画:

    按照下面给出的两个条件做出三角形:

    把所画的三角形分别剪下来。

    比一比:

    同一条件下作出的三角形与其他同学作的比一比,是否全等。

    学生重复上面的操作过程,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

    学生模仿上面的研究方法,独立完成操作过程,通过交流,归纳得出结论。

    鼓励学生自己举出实例,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那出准备好的硬纸条,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四边形、五边形不具稳定性。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反思,归纳整理。

    z+z平台演示,教师加以分析。

    学生分组讨论,师生互动合作。

    经过对各种情况得分析,归纳,总结,对学生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结论很显然只需学生想像即可,z+z平台辅助直观演示。

    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自主探索、交流,获得新知。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 篇5

    一、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在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感觉初中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是无味的、是毫无实际意义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设计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初中数学的教学必须通过学生自主参加教学活动、亲身体验,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达到最终的初中数学教学目的.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能够较好地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组织教学活动是必要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不仅要做到以教学重点为核心还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适合学生发展为要求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目标.如果教学活动的设计偏离了初中数学的教学重点,那么就会造成数学教学“事倍功半”,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还会导致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原有的兴趣.活动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每个活动的毎个阶段都能有所收获,在实际活动中发现数学知识,并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让学生感到“学有所成”.当然,活动的设计不能偏离或超出学生的认知,每个活动的设计都必须有清晰明确的目标,都能做到以适合学生发展为要求,不能束缚学生的发展,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勇于探索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其根本目标还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当然这也就决定了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不能千篇一律,需要依据不同的教学重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以数学知识的发展为导向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实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那么,数学的价值又在何处?是为了攀比所记公式的多少?还是追求数学分数的高低?当然,这些都不是数学的价值.那么怎样才能有“学而能会,会而能用”呢?新课改下,初中数学的教学不再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目的.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摒弃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记住初中数学知识,可以通过教具或多媒体等工具的演示,将数学知识的发展展现给学生,以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为导向,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中蕴藏的道理,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深刻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了解所学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

    三、巧设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思考重于一切.初中数学的教学中,设计合适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会解除数学中的疑问,才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当然,合适的数学问题并不是老师信手拈来学生脱口而出的问题,需要体现学生的一个思考过程.高效的数学课堂是以巧妙的数学问题为基础的,数学问题设计得好,学生不仅能通过问题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还能提前思考理解即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也就是说,好的数学问题是贯穿整个数学教学中的主线,能让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设计数学问题时,应结合所授知识和学生能力,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总结

    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新课改下,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会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素养.通过艺术的设计初中数学教学,让学生不再为繁重的数学作业而苦恼,不再为解决不了的难题而烦心,深深爱上数学,徜徉在数学的艺术之美中.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 篇6

    1.2二次根式的性质 课时1 授课对象 八年级

    教学目标

    1、经历二次根式的性质的发现过程,体验归纳、猜想的思想方法。

    2、了解二次根式的上述两个性质。

    3、会运用上述两个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二次根式的上述两个性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上述两个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教学准备 上课教具

    教学过程

    导入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二次根式的概念:像根号内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和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都叫做二次根式。

    2、大家抢答

    填空

    教师提示:参照教材右边的图(启发诱导数形结合思想)

    教学步骤

    (重难点突破的过程、巩固方法)

    二、探索新知:

    从熟悉的知识出发先练习、再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得出性质一

    1、教师板书

    性质一:

    2、学生合作学习,完成课本P6填空

    3、教师引导学生:比较 和有何关系?当a≥0时,=和a﹤0,=

    通过练习、再观察发现总结规律得出性质二

    教师板书

    4、学生练习(利用性质二进行运算):

    梳理知识使条理清楚,及时练习巩固

    5、例1 计算

    (1)(2)

    教师强调:规范书写,知道运算程序、强调性质运用的条件,二次根式运算顺序

    6、学生完成:课本P7课内练习第2题(领悟方法,学会迁移)

    7、例2计算:

    要求比较先算括号里与直接利用二次根式性质的优劣;强调先判断中a的符号

    三、引申与提高

    例3 化简:

    (1)(2)(3)(a<0,b>0)

    (4)(a>1)

    做一做:

    你能把一张三边长分别为的三角形纸片放入4×4方格内,使它的三个顶点都在方格的顶点上吗?

    学生动手,教师引导。

    (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使之呼应,让学生明白,我们所学的是有用的数学)板书设计 1.2二次根式的性质(教师资源网 WWw.722331.Com)

    性质一性质二

    例1例2例3

    学生版演

    教学反思

    备课中常常是把教材备得很到位,把流程写得很清楚,很多时候,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只不过是合作者,引导者,很多问题都自己包办了,学生没有经过深刻的体验,难以在头脑中合成自身的信息,导致有问题一而再的发生。

    学生的合作学习,使学生能从学生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有对比才有进步,并且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会太枯燥,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

    让学生主动上去版演,可以更直接的发现学生的不足,也可以更直观的体现他的好方法,增强其成就感和自信心。

    这次上课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操作空间,比以前有所改善。

    如果再重新上这堂课,在学生相对自由的学习中,不会忽视做题的规范,必须的格式步骤也要美观整洁。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 篇7

    实践表明,培养学生把解题后的反思应用到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养成检验、反思的习惯,是提高学习效果、培养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题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就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解题后进行反思的习惯,即可作为学生解题的一种指导思想。

    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各方面的培养都有作积极的意义。反思题目结构特征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题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组块,可提高学思思维的敏捷性;反思还可提高学生思维自我评价水平,从而可以说反思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案例:甲同学在解完“梯形ABCD中,点E是腰AB上一点,在腰CD上求作一点F,使CF:FD = BE:EA”之后在作业的反思栏内写道:“老师,如果E点在底边上,如何在另一底上找到F,我有一种方法,不知对否?作法,1.连结AC; 2.作EO // DC交AC于O; 3.作OF // AB交BC于F。AE:ED = BF:FC。” 同时,另一位学生在作业本中提出同样的问题,写道:“如果,在梯形ABCD中,点E是底边上一点,那么在另一底边找一点F,使AE:ED = BF:FC,应怎样找?” 两位学生对同一个题目,提出了相同的问题,前者解决了问题,但不能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问题,后者虽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能准确的描述问题,两位学生都良好的运用了直觉思维,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能力,我及时公布了两位的猜想,并鼓励他们的这种主动猜想的创新精神,公布之后,同学们反映强烈,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且在讨论中思维更加深刻,问题得到引伸,方法也出现了多种。第二次作业本交上来了,一位学生对在讨论中提出的新方法给出了证明,他写道:“今天乙说,如下图,已知梯形ABCD,E是底边的一点,延长腰交于F,连结EA交AB与G就是昨天甲要找的点。我觉得它说的是对的;证明如下:……(证明略)” 我也即时公布了这位学生提供的乙的发现和他的证明,并说,乙能想到这种方法,正如他在反思中所说,是他对解过的P244第22题的反思在这里起了作用,因为当时作了深刻的反思,从而对做过的题目有深刻的映象,自然很容易想到这种方法,因此,同学们应向他学习,解题以后不要停止,一定要多作反思。接下来的几天中,都有同学围绕着这个问题继续思考,并且有的同学还将此问题作了进一步引伸,如丙在反思中写道:“任意多边形,知道一边上一点,就可以由甲那种方法,在其它任一边上找到一点,使与分得的线段的比等于这点分得的这边上的两条线段的比,只要先把多边形变成三角形后就行。对吗?”我批语道:“你已推广了甲提出的命题,很好,且你是对的,请试一试能不能给出证明”。鼓励学生结合解题后的反思,提出问题,并将其指定为反思内容之一,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还能培养学生的不断探索的精神,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保护和培养。这无疑对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显”是十分有益的。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 篇8

    教材与学情: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数学问题,对分析问题能力要求较高,这会使学生学习感到困难,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信息论原理:

    将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作为已有信息,通过复习(输入),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贮存);再通过例题讲解,达到信息处理;通过总结归纳,使信息优化;通过变式练习,使信息强化并能灵活运用;通过布置作业,使信息得到反馈。

    教学目标:

    ⑶能利用已有知识,通过直接解三角形或列方程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

    ⒊情感目标: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对立统一的观点。

    信息优化策略:

    ⑵在归纳、变换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

    ⑶重视学法指导,以加速教学效绩信息的顺利体现。

    1、例1、例2图形基本相同,但解法不同;这是为什么?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探求状态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将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通过旋转、翻折等变换,使学生对问题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输入并贮存信息:

    ⑴三边a、b、c有什么关系?

    ⑵两锐角∠A、∠B有怎样的关系?

    ⑶边与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由投影给出,便于学生贮存信息

    二、实例讲解,处理信息:

    例1.(投影)在水平线上一点C,测得同顶的仰角为30°,向山沿直线 前进20为到D处,再测山顶A的仰角为60°,求山高AB。

    ⑴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Rt△ABC,但两三角形中都不具备直接条件,但由于∠ADB=2∠C,很容易发现AD=CD=20米,故可以解Rt△ABD,求得AB。

    ⑶解题过程,学生练习。

    ⑷思考:假如∠ADB=45°,能否直接来解一个三角形呢?请看例2。

    例2.(投影)在水平线上一点C,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30°,向山沿直线前进20米到D处,再测山顶A的仰角为45°,求山高AB。

    分析:

    ⑴在Rt△ABC和Rt△ABD中,都没有两个已知元素,故不能直接解一个三角形来求出AB。

    ⑵考虑到AB是两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而CD是两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而CD均不是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但CD=BC=BD,启以学生设AB=X,通过 列方程来解,然后板书解题过程。

    在Rt△ADB中,∠B=90°∠ADB=45°

    例2的图开完全一样,如图,均已知∠1、∠2及CD,例1中 ∠2=2∠1 求AB,则需解Rt△ABD例2中∠2≠2∠1求AB,则利用CD=BC-BD,列方程来解。

    (投影)练习1:如图,山上有铁塔CD为m米,从地上一点测得塔顶C的仰角为∝,塔底D的仰角为β,求山高BD。

    练习2:如图,海岸上有A、B两点相距120米,由A、B两点观测海上一保轮船C,得∠CAB=60°∠CBA=75°,求轮船C到海岸AB的距离。

    仰角为30°,在塔的正南方向B点处,测得顶端P的仰角为45°且AB=60米,求塔高PQ。

    教师待学生解题完毕后,进行讲评,并利用教具揭示各题实质:

    ⑴将基本图形4旋转90°,即得图5;将基本图形4中的Rt△ABD翻折180°,即可得图6;将基本图形4中Rt△ABD绕AB旋转90°,即可得图7的立体图形。

    ⑵引导学生归纳三个练习题的等量关系:

    练习1的等量关系是AB=AB;练习2的等量关系是AD+BD=AB;练习3的等量关系是AQ2+BQ2=AB2

    《几何》第三册P57第10题,P58第4题。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 篇9

    摘 要:本着对课堂练习分层教学设计的要求与目的,本节课设计了三个层次。针对学困生的特殊情况,课堂练习通过诵读定理和抄写例题来使其加深印象;在巩固练习中中等生要求书面写出步骤并进行展示;对于优等生在快结束本节课时抛出变式让他们进行思考,并交流思路。这三个层次都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使每位学生上课都有事可做,根据自己的能力来解决能力范围内的问题。

    关键词:相切;环节说明;分层体现;

    一、案例背景介绍

    (一)教学环境

    在我们着手进行课题《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方式与策略研究》的研究开始后,大家齐心协力探索、研究方法,组内各种分层招数可谓是百花齐放,为此我代表课题组上了一节分层教学的展示课,以供同仁观摩点评,为促进数学教学的分层设计向更好的方向前行作贡献。

    (二)学生情况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韩庄镇不同的自然村,由于小学地域的不同,所以学生的基础各不相同,很多学生的基础还相当薄弱。因此这种情况特别适合分层教学。

    (三)教材情况

    本课是人教版初三数学上册第24章圆第2节点和圆、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的一个课时:直线和圆相切的情况。学生已经有了点和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以及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数量的认识,本节课研究直线与圆的特殊位置关系相切,将相切从位置到数量的逻辑自然过渡,进而引出圆的切线的判定和性质。重点是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难点是判定定理的理解和性质定理证明中反证法的理解。

    二、案例内容设计及说明

    环节一:复习引入

    通过回顾旧知再次加深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全班集体朗读中体会d与r的关系,并顺势将位置关系量化这一问题显化,同时自然引出特殊情况――相切

    环节说明:俗话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数学概念在朗读中更能逐渐理解其本质,因此不光语文需要朗读,数学也要朗读。而且针对我班学困生上课听不懂,不会做的现象,这样来设计复习方式更能调动我班学生学习的动力,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也是这个环节分层的体现。

    环节二:新知探究

    活动

    1、引导学生从直线与圆相切的位置及数量关系上来深入探究,通过动态演示来理解一条直线何时变成圆的切线。

    环节说明:上节课得到的圆与直线相切是数量上的关系,通过动态的演示让学生明确位置的变化,从而总结出切线的判定。但是引导很重要,从两个方面去观察:直线经过哪里?与圆的半径有什么位置关系?需要老师点拨。并要等待学生来总结,不能操之过急。分层体现1对观察的结果分别让两位程度较差的学生回答,再让中等程度的学生来总结;体现2对定理的数学表达让全体学生写在练习本上,老师选择展示,并修改;体现3对总结出的判定进行朗读。

    活动

    2、将判定的题设和结论互换后的探究。

    环节说明:反证法在过三点做圆时已有所涉及,所以在这里用反证法证明切线的性质时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然后进行汇报就行,不要进行过多的引申,否则淡化了主题。分层体现1讨论交流时采取师傅和徒弟在同一组,师傅负责解释证明的方法;体现2数学语言的书写让学生自己写并派代表写在黑板上。

    环节三:巩固和应用

    通过判断题加深对切线的判定和性质的理解。通过师生共同分析解决几何解答证明题,并由学生书写证明步骤。

    环节说明:判断题中设置了3道小题,并给出了反例,能使学生更加明确定理的意义。这里教学的分层体现在针对反例来问学困生为什么不对,让学生说出违背了所需条件的哪一条,强化切线判定条件在这部分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例题的分析采取了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与环节二中的分组一样,分层体现在“师带徒”弄清解题思路,师傅增强了解题的逻辑性,更严密,徒弟学会了解题的分析,拓宽了视野,打开了思路。在有思路的前提下,全班安静书写步骤。还可以展示在投影下,由学生来评判书写的是否清楚。

    环节四:课堂小结

    在小结中,除了总结出本节课所学的判定和性质外,将相关的判定和性质做一归纳很有必要,“在不断的总结中收获、进步”不是吗?同时提出下节课要学习的相关性质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环节说明:在小结的分层中判定由程度稍差点的学生总结,哪怕照着书上找都行,并进行诵读,使其再次熟知所学知识。在性质的总结中,老师抛出两条本节未涉及的性质给学生,让学生课后思考证明,在下节课时可由学生简要发表见解并证明。

    环节五:拓展练习

    通过引导学生添加辅助线,点拨学生圆中常用辅助线的做法,分情况添加恰当的辅助线。这两个练习旨在拓展尖子生的思维。

    环节六:作业布置

    通过分层布置,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巩固练习。

    环节说明:作业

    1、重点面向学困生考察其掌握基础的程度。作业

    2、针对待优生夯实基础的基础上,提高其运用能力。作业

    3、是设计的培优计划,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

    三、案例分析与反思

    实际上本节课中圆的切线的判定定理是为了便于应用而对直线和圆相切的定义改写得到的一种形式,而圆的切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仅仅要求学生再次感受反证法,并不要求会应用,所以本节的设计在分层中很注重理解和感知,通过互帮互助和朗读感知达到难点的突破,另外圆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曲线形,由直线形到曲线形,在知识上是一个飞跃,本节利用图形运动变化过程发现其中图形的性质,做好了知识前后的衔接,同时加强了新旧知识的联系,发挥出了知识的迁移作用。类比也是本节课所用到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而且在教授过程中难度的控制非常适当,分层的影子处处可见。纵观整节课的分层之处进入都很自然,也落到了实处,但分层效果的检测没有体现出来,这也是遗憾之处。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 篇10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2、理解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和相关的性质;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3、弄清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4、掌握直线的平移法则简单应用;

    5、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构建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体系,能应用本章的基础知识熟练地解决数学问题。难点:对直线的平移法则的理解,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三、教学媒体:大屏幕。

    四、教学设计简介:

    因为这是初三总复习节段的复习课,在这之前已经复习了变量、函数的定义、表示法及图象,而本节的教学任务是一次函数的基础知识及其简单的应用,没有涉及实际应用。为了节约学生的时间,打造高效课堂,我开门见山,直接向学生展示教学目标,然后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复习目标进行联想回顾,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在“图象及其性质”环节中,老师让学生自己说出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位置及增减性,不完整的可让其他学生补充纠正。这样,使无味的复习课变得活跃一些,增强学习气氛。随后教师就用大屏幕展示出标准答案,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以比赛的形式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为了巩固知识点,学生解决每一个问题时都要求其说出所运用的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

    1、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定义 :

    一次函数:一般地,若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那么y是x的一次函数 正比例函数:对于 y=kx+b,当b=0, k≠0时,有y=kx,此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k为正比例系数。

    2.一次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1)从解析式看:y=kx+b(k≠0,b是常数)是一次函数;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数,显然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的推广。

    (2)从图象看: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而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过点(0,b)且与y=kx平行的一条直线。

    基础训练一:

    1、指出下列函数中的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①y = x +1;②y =2X-2 不经过第 象限,y随x的增大而。3.如果P(2,k)在直线y=2x+2上,那么点P到x轴的距离是。4.已知正比例函数 y =(3k-1)x,若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取值范围是。

    5、过点(0,2)且与直线y=3x平行的直线是。

    6、若正比例函数y =(1-2m)x 的图像过点A(x1,y1)和点B(x2,y2)当x1<x2时,y1>y2,则m的取值范围是。

    7、若函数y = ax+b的图像过一、二、三象限,则ab 0。

    8、若y-2与x-2成正比例,当x=-2时,y=4,则x= 时,y =-4。

    9、直线y=-5x+b与直线y=x-3都交y轴上同一点,则b的值为。

    10、将直线y =-2x-2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 ;

    将它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直线。

    综合训练:已知圆O的半径为1,过点A(2,0)的直线切圆O于点B,交y轴于点C。(1)求线段AB的长。(2)求直线AC的解析式。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我这学期做的一节汇报课。教学任务基本完成,最后剩下一道综合训练题没来得及探讨,留作了课后作业。从本节课的设计上看,我自认为知识全面,讲解透彻,条理清晰,系统性强,讲练结合,训练到位,一节课下来后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不会有什么漏洞。因为复习课的课堂容量比较大,需要展示给学生的知识点比较多,训练题也比较多,所以我选择在多媒体上课。应该说在设计之初,我是在两种方案中选出的一种为学生节省时间的复习方法,课前的工作全由教师完成,教师认真备课,查阅资料,搜集有针对性的训练题,学生只要课堂上能按照教师的思路去做就很高效了。可没想到,在课的进行中,我就听到有的教师在切切私语,都是初三学生了,怎么好象没有几个学习的。我也感觉到这节课确实有一大部分学生注意力涣散,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致于面对简单的问题都卡,思维不连续。纠其原因,是我没有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学生没有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课堂训练以竞赛的形式进行,似乎有一定的刺激性,但缺少后续的刺激活动,学生没有保持住持久的紧张状态。

    通过这节复习课的教学让我从另一个角度体会到了减轻学生负担的深刻含义,不单指减少学生课后学习的时间,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效率,我的这节课失败之处就是过分的注重了前者,而忽略了实效性。那么在今后的复习课教学中我要多思多想、多问多听(问问老师、听听学生的想法),力求在真正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打造高效课堂。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 篇11

    教材分析

    1.这节的重点为:去括号。因此,本节所学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和深化,要突破这个重点,只有在掌握方法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练习来掌握。

    2.去括号是整式加减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今后继续学习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方程,以及分式、函数等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

    1.去括号法则是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时会经常出现错用法则的现象。实验表明:完全可以用乘法分配律取代去括号法则.这是由于:(1)“去括号法则”,增加了记忆负担和出错的机会,容易出错;(2)去括号的法则增加了解题长度,降低了学习效率;(3)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的学习是同化而非顺应,易于理解与掌握;(4)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是回归本质,返璞归真,且既可减少学习时间,又能提高运算的正确率。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

    2.能正确运用去括号进行合并同类项;

    3.理解去括号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

    难点

    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时符号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问题

    青藏铁路线上,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形式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

    请问:(3)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列车通过冻土地段比通过非冻土地段多用0.5小时,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小时,则这段铁路的全长可以怎么样表示?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多少千米?

    解:这段铁路的全长为100t+120(t-0.5)(千米)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100t-120(t-0.5)(千米)。

    提出问题,如何化简上面的两个式子?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探索新知

    1.回顾:

    1你记得乘法分配率吗?怎么用字母来表示呢?

    a(b+c)=ab+ac

    2-(-2)=(-1)*(-2)=2+(-3)=(+1)*(-3)=-3

    2.探究

    计算(试着把括号去掉)

    (1)13+(7-5)(2)13-(7-5)

    类比数的运算,去掉下面式子的括号

    (3)a+(b-c)(4)a-(b-c)

    3.解决问题

    100t+120(t-0.5)=100t-120(t-0.5)=

    思考:

    去掉括号前,括号内有几项、是什么符号?去括号后呢?

    去括号的依据是什么?

    三、知识点归纳

    去括号法则: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注意事项

    (1)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

    (2)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四、例题精讲

    例4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五、巩固练习

    课本P68练习第一题.

    六、课堂小结

    1.今天你收获了什么?

    2.你觉得去括号时,应特别注意什么?

    七、布置作业

    课本P71习题2.2第2题

    【初中数学教学课件教案11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