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余弦定理教案优选
  • 余弦定理教案

    发表时间:2023-05-21

    余弦定理教案优选。

    编写教案课件是老师们进行教学准备的重要环节,如今开始着手准备也不为晚。精心编写的教案和课件不仅有助于教师形象的提升,而且还能够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编写一份出色的教案课件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经过多方筛选,为您推荐一篇题为“余弦定理教案”的文章,欢迎分享给您的好友!

    余弦定理教案(篇1)

    如右图,在ABC中,三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 . 以A为原点,AC所在的直线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于是C点坐标是(b,0),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得B点坐标是(ccosA,csinA) . ∴CB = (ccosA-b,csinA).

    现将CB平移到起点为原点A,则AD = CB .

    而 |AD| = |CB| = a ,∠DAC = π-∠BCA = π-C ,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知D点坐标是 (acos(π-C),asin(π-C))

    即 D点坐标是(-acosC,asinC),

    ∴ (-acosC,asinC) = (ccosA-b,csinA)

    由①得 asinA = csinC ,同理可证 asinA = bsinB ,

    ∴ asinA = bsinB = csinC .

    由②得 acosC = b-ccosA ,平方得:

    a2cos2C = b2-2bccosA + c2cos2A ,

    即 a2-a2sin2C = b2-2bccosA + c2-c2sin2A .

    ∴ a2 = b2 + c2-2bccosA .

    同理可证 b2 = a2 + c2-2accosB ,

    c2 = a2 + b2-2abcosC .

    正、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强有力的工具,关于这两个定理有好几种不同的证明方法.人教A版教材《数学》(必修5)是用向量的数量积给出证明的,如是在证明正弦定理时用到作辅助单位向量并对向量的等式作同一向量的数量积,这种构思方法过于独特,不易被初学者接受.本文试图通过运用多种方法证明正、余弦定理从而进一步理解正、余弦定理,进一步体会向量的巧妙应用和数学中“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c2=a2+b2-2abcos C,

    b2=a2+c2-2accos B,

    a2=b2+c2-2bccos A.

    AD=bsin∠BCA,

    BE=csin∠CAB,

    CF=asin∠ABC。

    =casin∠ABC.

    AD=bsin∠BCA=csin∠ABC,

    BE=asin∠BCA=csin∠CAB。

    的直径,则∠DAC=90°,∠ABC=∠ADC。

    因为AB=AC+CB,

    所以jAB=j(AC+CB)=jAC+jCB.

    因为jAC=0,

    jCB=| j ||CB|cos(90°-∠C)=asinC,

    jAB=| j ||AB|cos(90°-∠A)=csinA .

    过A作 ,

    法一:证明: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A=(0,0)、B=(c,0),又由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C=(bcos A,bsin A),以AB、B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C′,则∠BAC′=π-∠B,

    ∴C′(acos(π-B),asin(π-B))=C′(-acos B,asin B).

    根据向量的运算:

    =(-acos B,asin B),

    = - =(bcos A-c,bsin A),

    (2)由 =(b-cos A-c)2+(bsin A)2=b2+c2-2bccos A,

    又| |=a,

    ∴a2=b2+c2-2bccos A.

    同理:

    c2=a2+b2-2abcos C;

    b2=a2+c2-2accos B.

    ,设 轴、 轴方向上的单位向量分别为 、 ,将上式的两边分别与 、 作数量积,可知

    化简得b2-a2-c2=-2accos B.

    这里(1)为射影定理,(2)为正弦定理,(4)为余弦定理.

    余弦定理教案(篇2)

    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余弦定理,说课的内容为余弦定理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详细说明:

    《余弦定理》是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前面已经学习了正弦定理以及必修4中的任意角、诱导公式以及恒等变换,为后面学习三角函数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是解决有关斜三角形问题以及应用问题的一个重要定理,它将三角形的边和角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了“边”与“角”的互化,从而使“三角”与“几何”产生联系,为求与三角形有关的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判断三角形形状,证明三角形中的有关等式提供了重要依据。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以及新课程标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余弦定理可以解决某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运用余弦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通过本节的运用实践,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是:运用余弦定理探求任意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与之有关的计算问题,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一些与测量以及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关键是: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余弦定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从知识层面上看,高中学生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余弦定理及其推导过程;从能力层面上看,学生初步掌握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斜三角形问题的技能;从情感层面上看,学生对教学新内容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在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发展不够均衡。

    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下面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由于本节课是余弦定理的第一课时,因此先领着学生回顾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采用提问的方式,找同学回答余弦定理的内容及公式,并且让学生回想公式推导的思路和方法,这样一来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来也为新课作准备。

    △ABC的顶点为A(6,5),B(-2,8)和C(4,1),求(精确到)。

    已知三点A(1,3),B(-2,2),C(0,-3),求△ABC各内角的大小。

    通过利用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的思想,来对这两道例题进行分析和讲解;本环节的目的.在于通过典型例题的解答,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深化对于余弦定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题计算能力。

    在本环节中,我将找学生到黑板做题,期间巡视下面同学的做题情况,加以纠正和讲解;通过解决书后练习题,巩固学生当堂所学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步调。

    在本环节中,我将采用师生共同总结-交流-完善的方式,首先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余弦定理可以解决哪些类型的问题,再由师生共同完善,总结出余弦定理可以解决的两类问题:⑴已知三边,求各角;⑵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本环节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总结;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知识的形成、发展、完善的过程。

    基于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把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要求所有学生全部完成,选做题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提纲式的板书设计,因为提纲式-条理清楚、从属关系分明,给人以清晰完整的印象,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

    余弦定理教案(篇3)

    凤凰高中数学教学参考书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1.2 余弦定理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张跃红

    教学目标:

    1.掌握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

    2.能够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重点是余弦定理及其证明过程.

    教学难点:

    难点是余弦定理的推导和证明.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问题1:修建一条高速公路,要开凿隧道将一

    段山体打通.现要测量该山体底侧两点间的距离,即要测量该山体两底侧A、B两点间的距离(如图

    1).请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学生身边的实际应用问题,在其解决的过程中得到余弦定理,自然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

    2.构建模型,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提出的方法有,先航拍,然后根据比例尺算出距离;利用等高线量出距离等;也有学生提出在远处选一点C,然后量出AC,BC的长度,再测出∠ACB.△ABC是确定的,就可以计算出AB的长.接下来,请三位板演其解法.

    法1:(构造直角三角形)

    如图2,过点A作垂线交BC于点D,则

    |AD|=|AC|sinC,|CD|=|AC|cosC,|BD|=|BC|-|CD|=|BC|-|AC|cosC,所以,|AB||AD|2|BD|2|AC|2|BC|22|AC||BC|cosC.

    C

    法2:(向量方法)

    如图3,因为ABACCB,22 所以,AB(ACCB)

    22ACCB2ACCBcos(C),即 |AB|AC|2|BC|22|AC||BC|cosC.

    法3:(建立直角坐标系)C建立如图4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A(|AC|cosC, |AC|sinC),B(|BC|, 0),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

    |AB|(|AC|cosC|BC|)2(|AC|sinC0)2,所以,|AB|AC|2|BC|22|AC||BC|cosC.

    活动评价:师生共同评价板演.

    3.追踪成果,提出猜想.

    师:回顾刚刚解决的问题,我们很容易得到结论:在△ABC中,a,b,c是角A,B,C的对边长,则有c2a2b22abcosC成立.类似的还有其他等式,a2c2b22cbcosA,b2c2a22cacosB.

    正弦定理反映的是三角形中边长与角度之间的一种数量关系,因为与正弦有关,就称为正弦定理;而上面等式中都与余弦有关,就叫做余弦定理.

    问题2:刚才问题的解题过程是否可以作为余弦定理的证明过程?

    设计意图:作为定理要经过严格的证明,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

    学生活动:经过思考得出,若把解法一作为定理的证明过程,需要对角C进行分类讨论,即分角C为锐角、直角、钝角三种情况进行证明;第二种和第三种解法可以作为余弦定理的证明过程.

    教师总结:证明余弦定理,就是证明一个等式.而在证明等式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一般三角形的问题通过作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还可以构造向量等式,然后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将其数量化;还可以建立直角坐标系,借助两点

    间的距离公式来解决,等等.

    4.探幽入微,深化理解.

    问题3:刚刚认识了余弦定理这个“新朋友”,看一看它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 反过来也可以说,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当角C为锐角或钝角时,边长之间有不等关系 a2b2c2,a2b2c2;c2a2b22abcosC是边长a、b、c的轮换式,同时等式右边的角与等式左边的边相对应;等式右边有点象完全平方,等等.

    教师总结:我们在观察一个等式时,就如同观察一个人一样,先从远处看,然后再近处看,先从外表再到内心深处.观察等式时,先从整体(比如轮换)再到局部(比如等式左右边角的对称),从一般到特殊,或者从特殊到一般(比如勾股定理是余弦定理的特例,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

    问题4:我们为什么要学余弦定理,学它有什么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余弦定理的必要性.同时又可以得到余弦定理能解决的三角形所满足的条件,以及余弦定理的各种变形.让学生体会在使用公式或定理时,不但要会“正向使用”还要学会“逆向使用”.

    学生活动:解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夹角的三角形;如果已知三边,可以求角,进而解出三角形,即

    b2c2a2a2c2b2a2b2c2

    cosA,cosB,cosC. 2bc2ac2ab

    5.学以致用,拓展延伸.

    练习:

    1.在△ABC中,若a=3,b=5,c=7,求角C.

    2.(1)在△ABC中,若b1,c6,A450,解这个三角形.

    (2)在△ABC中,b,B600,c1,求a.

    学生活动:练习后相互交流得出,解答题1时,利用的是余弦定理的变形形a2b2c2

    式cosC;而题2既可以利用正弦定理,也可以利用余弦定理解决. 2ab

    思考: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间是否存在着联系呢?你能用正弦定理证明余弦

    定理,用余弦定理证明正弦定理吗?请同学们课后思考.

    余弦定理教案(篇4)

    如何证明余弦定理

    步骤2.

    证明a/sinA=b/sinB=c/sinC=2R:

    如图,任意三角形ABC,作ABC的外接圆O.

    作直径BD交⊙O于D.

    连接DA.

    因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所以∠D等于∠C.

    下面在锐角△中证明第一个等式,在钝角△中证明以此类推。

    由勾股定理得:

    c^2=(AD)^2+(BD)^2,(AD)^2=b^2-(CD)^2

    正、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强有力的工具,关于这两个定理有好几种不同的证明方法.人教A版教材《数学》(必修5)是用向量的数量积给出证明的,如是在证明正弦定理时用到作辅助单位向量并对向量的等式作同一向量的数量积,这种构思方法过于独特,不易被初学者接受.本文试图通过运用多种方法证明正、余弦定理从而进一步理解正、余弦定理,进一步体会向量的巧妙应用和数学中“数”与“形”的完美结合.

    c2=a2+b2-2abcos C,

    b2=a2+c2-2accos B,

    a2=b2+c2-2bccos A.

    AD=bsin∠BCA,

    BE=csin∠CAB,

    CF=asin∠ABC。

    =casin∠ABC.

    AD=bsin∠BCA=csin∠ABC,

    BE=asin∠BCA=csin∠CAB。

    的直径,则∠DAC=90°,∠ABC=∠ADC。

    因为AB=AC+CB,

    所以jAB=j(AC+CB)=jAC+jCB.

    因为jAC=0,

    jCB=| j ||CB|cos(90°-∠C)=asinC,

    jAB=| j ||AB|cos(90°-∠A)=csinA .

    过A作 ,

    法一:证明: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A=(0,0)、B=(c,0),又由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C=(bcos A,bsin A),以AB、B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C′,则∠BAC′=π-∠B,

    ∴C′(acos(π-B),asin(π-B))=C′(-acos B,asin B).

    根据向量的运算:

    =(-acos B,asin B),

    = - =(bcos A-c,bsin A),

    (2)由 =(b-cos A-c)2+(bsin A)2=b2+c2-2bccos A,

    又| |=a,

    ∴a2=b2+c2-2bccos A.

    同理:WWW.JK251.com

    c2=a2+b2-2abcos C;

    b2=a2+c2-2accos B.

    ,设 轴、 轴方向上的单位向量分别为 、 ,将上式的两边分别与 、 作数量积,可知

    化简得b2-a2-c2=-2accos B.

    这里(1)为射影定理,(2)为正弦定理,(4)为余弦定理.

    参考文献:

    【1】孟燕平?抓住特征,灵活转换?数学通报第11期.

    余弦定理教案(篇5)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余弦定理,本节内容共分3课时,今天我将就第1课时的余弦定理的证明与简单应用进行说课。下面我分别从教材分析。目标的确定。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这四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江苏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五的第一章第2节,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勾股定理。平面向量、正弦定理等相关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实质是学生已经学习的勾股定理的延伸和推广,它描述了三角形重要的边角关系,将三角形的“边”与“角”有机的联系起来,实现边角关系的互化,为解决斜三角形中的边角求解问题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同时也为在日后学习中判断三角形形状,证明三角形有关的等式与不等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在本节课中教学重点是余弦定理的内容和公式的掌握,余弦定理在三角形边角计算中的运用;教学难点是余弦定理的发现及证明;教学关键是余弦定理在三角形边角计算中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基本理念,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

    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余弦定理的内容及公式,能初步应用余弦定理解决一些有关三角形边角计算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掌握余弦定理的两种证明方法,通过探究余弦定理的过程学会分析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与方法,提高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余弦定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严谨的数学思维方式,培养用数学观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基于本节课是属于新授课中的数学命题教学,根据《学记》中启发诱导的思想和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我将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性教学”的教学方法即从一个实际问题出发,发现无法使用刚学习的正弦定理解决,造成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产生疑惑,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新知的欲望,之后进一步启发诱导学生分析,综合,概括从而得出原理解决问题,最终形成概念,获得方法,培养能力。

    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其快捷、生动、形象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为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材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和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四个阶段: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探索研究、构建新知;例题讲解、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具体过程如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利用多媒体引出如下问题:

    A地和B地之间隔着一个水塘现选择一地点C,可以测得的大小及,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c。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刚学过正弦定理,一定会采用刚学的知识解题,但由于无法找到一组已知的边及其所对角,从而产生疑惑,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2、探索研究、构建新知

    (1)由于初中接触的是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所以我将先带领学生从特殊情况为直角三角形()时考虑。此时使用勾股定理,得。

    (2)从直角三角形这一特殊情况出发,引导学生在一般三角形中构造直角即作边的高,从而在构造的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边之间的等式关系、

    (3)考虑到我们所作的图为锐角三角形,讨论上述结论能否推广到在为钝角三角形()中。

    通过解决问题可以得到在任意三角形中都有,之后让同学们类比出……这样我就完成了对余弦定理的引入,之后总结给出余弦定理的内容及公式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探究出余弦定理这一数学体验,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余弦定理的认识、

    在学生已学习了向量的基础上,考虑到新课改中要求使用新工具、新方法,我会引导同学类比向量法证明正弦定理的过程尝试使用向量的方法证明余弦定理、之后引导学生对余弦定理公式进行变形,用三边值来表示角的余弦值,给出余弦定理的第二种表示形式,这样就完成了新知的构建。

    根据余弦定理的两种形式,我们可以利用余弦定理解决以下两类解斜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三边,求三个角;

    (2)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

    3、例题讲解、巩固练习

    本阶段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对例题和练习的思考交流、分析讲解以及反思小结,使学生初步掌握使用余弦定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例题先以学生自己思考解题为主,教师点评后再规范解题步骤及板书,课堂练习请同学们自主完成,并请同学上黑板板书,从而巩固余弦定理的运用。

    例题讲解:

    例1在中,

    (1)已知,求;

    (2)已知,求。

    【设计意图】例题1分别是通过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夹角求第三边,已知三角形三边求其夹角,这样余弦定理的两个形式分别得到了运用,进而巩固了学生对余弦定理的运用。

    例2对于例题1(2),求的大小。

    【设计意图】已经求出了的度数,学生可能会有两种解法:运用正弦定理或运用余弦定理,比较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发现使用余弦定理求解角的问题可以避免解的取舍问题。

    例3使用余弦定理证明:在中,当为锐角时;当为钝角时,

    【设计意图】例3通过对和的比较,体现了“余弦定理是勾股定理的'推广”这一思想,进一步加深了对余弦定理的认识和理解。

    课堂练习:

    练习1在中,

    (1)已知,求;

    (2)已知,求。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余弦定理的两个形式,巩固学生对余弦定理的运用。

    练习2若三条线段长分别为5,6,7,则用这三条线段()。

    A、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B、能组成锐角三角形

    C、能组成钝角三角形

    D、不能组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与例题3相呼应。

    练习3在中,已知,试求的大小。

    【设计意图】要求灵活使用公式,对公式进行变形。

    4、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先请同学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教师再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1)余弦定理的内容和公式;

    (2)余弦定理实质上是勾股定理的推广;

    (3)余弦定理的可以解决的两类解斜三角形的问题。

    通过师生的共同小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也能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

    布置作业

    必做题:习题1、2、1、2、3、5、6;

    选做题:习题1、2、12、13。

    【设计意图】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各位老师,以上所说只是我预设的一种方案,但课堂是千变万化的,会随着学生和教师的临时发挥而随机生成。预设效果如何,最终还有待于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

    本说课一定存在诸多不足,恳请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余弦定理教案(篇6)

    《余弦定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及作用 “余弦定理”是人教A版数学必修5主要内容之一,是解决有关斜三角形问题的两个重要定理之一,也是初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直接延拓,它是三角函数一般知识和平面向量知识在三角形中的具体运用,是解可转化为三角形计算问题的其它数学问题及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 课时安排说明

    参照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以及学生的现实情况,本节内容安排两课时,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一课时。3.教学重、难点

    重点:余弦定理的证明过程和定理的简单应用。

    难点:利用向量的数量积证余弦定理的思路。二.学情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函数、向量基本知识和正弦定理有关内容,对于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有了较进一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利用向量方法探求余弦定理,学生已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学习兴趣。总体上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不强,创造力较弱,看待与分析问题不深入,知识的系统性不完善,使得学生在余弦定理推导方法的探求上有一定的难度.三. 目标分析

    根据新课程标准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特点,确定了本节课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推导余弦定理及其推论,能运用余弦定理解已知“边,角,边”和“边,边,边”两类三角形。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从实际问题出发,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契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四. 教学方法

    1.教法分析:

    数学课堂上首先要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既能展现知识的获取,又能突出解决问题的思维。在本节教学中,我将以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组织学生探究、归纳、推导,引导学生逐个突破难点,使学生在各种数学活动中掌握各种数学基本技能。

    2.学法分析:

    教师的“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知识”,而正确的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关键。本节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经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并通过实际操作,使刚产生的数学知识得到完善,提高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温故知新—探究新知—巩固提高—反思体验。

    1.在第一环节中,我提出问题:正弦定理及正弦定理解决的解三角形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正弦定理没有解决的解三角形问题。

    设计意图:温故旧知,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2.在第二个环节中:通过铁路规划的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给出技术人员的方法后,提出问题,激起学生求知欲.然后我将全班同学分为三个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别利用平面几何法,向量法,解析法探究余弦定理.设计意图: 从各个不同的方向探索得到余弦定理,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全班同学参与其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共同感受知识的产生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得出余弦定理公式,归纳总结定理特点,树立知三求一的思想.3.在第三个环节中,首先带领学生解决之前的实际问题,树立学生信心,使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然后设置了三道例题: 例1:已知两边及夹角,巩固新知

    例2:已知三边求最大角;由学生思考得出余弦定理推论,带动学生思考,观察推论,再次明确知三求一的思想;例3:已知两边及一边对角;引导学生发出此类问题可以通过正,余弦定理两种方法求解.这样设计由浅入深,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最后加以总结.接下来通过一道口答题,使学生回忆起勾股定理可以解直角三角形,引发学生思考勾股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关系.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余弦定理的认识,强化特殊与一般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知识的外延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力。

    通过抢答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4.在最后一个环节中,通过知识树的形式总结本节课内容,使学生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回顾与认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六.教学理念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照搬照抄。教无定法,关键是学生能不能有所思,有所得。新课程的数学提倡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本着“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原则,让学生通过分析、观察、归纳、推理等过程建构新知识,并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同时,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设计可操作的数学活动,使每个同学都参与其中,从而带动和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师生共同体验发现探索的快乐,感受合作交流的愉悦。同时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向课堂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化,从课堂的执行者向实施者、探究开发者转化。本课尽力追求新课程要求,利用师生的互动合作,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深刻地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的应用,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应用数学知识的潜能.昨天已经成为历史,今天我们在抒写着历史,愿我们的优质课竞赛成为丰富盟校教学,提升成绩的一个契机,通钢一中数学教师姚艳玲愿在这一活动中为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谢谢大家!

    余弦定理教案(篇7)

    1.1《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5)(原创)

    余弦定理

    一、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数学必修5第一章 第二节

    二、设计思想:

    1、教材分析:余弦定理是初中“勾股定理”内容的直接延拓,是解三角形这一章知识的一个重要定理,揭示了任意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关系,是解三角形的重要工具,余弦定理与平面几何知识、向量、三角形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做好“余弦定理”的教学,不仅能复习巩固旧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的有用的知识,体会联系、发展等辩证观点,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2、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正弦定理及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转入对余弦定理的学习,此时学生已经熟悉了探索新知识的数学教学过程,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

    3、设计理念:由于余弦定理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创设了一些数学情景,让学生从已有的几何知识出发,自己去分析、探索和证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教学指导思想:根据当前学生的学习实际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采用的是“问题教学法”,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提出探究性问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掌握余弦定理的内容,会用向量法证明余弦定理,能用余弦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度量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体会余弦定理的内容,经历并体验使用余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过程与方法,发展用数学工具解答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探索利用直观图形理解抽象概念,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余弦定理的应用,感受余弦定理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中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

    通过对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索,证明余弦定理及其推论,并能应用它们解三角形及求解有关问题。

    五、教学难点:余弦定理的灵活应用

    六、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课题导入:

    1、复习:已知A=300,C=450,b=16解三角形。(可以让学生板练)

    2、若将条件C=450改成c=8如何解三角形?

    设计意图:把研究余弦定理的问题和平面几何中三角形全等判定的方法建立联系,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体会量化

    师生活动:用数学符号来表达“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解三角形”:已知△ABC,BC=a,AC=b,和角C,求解c,B,A 引出课题:余弦定理

    (二)设置问题,知识探究

    1、探究:我们可以先研究计算第三边长度的问题,那么我们又从那些角度研究这个问题能得到一个关系式或计算公式呢? 设计意图:期望能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去研究、探索得到余弦定理。

    师生活动:从某一个角度探索并得出余弦定理

    2、①考虑用向量的数量积:如图 A

    C

    设CBa,CAb,ABc,那么,cab222ccc(ab)(ab)ab2abcosCB 即cab222ab2abcosC,引导学生证明22222

    bc2bccosAca2cacosB2②还 引导学生运用此法来进行证明

    3、余弦定理:三角形中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的平方的(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补充完整)

    (三)典型例题剖析:

    1、例1:在△ABC中,已知b=2cm,c=2cm,A=1200,解三角形。

    教师分析、点拨并板书证明过程

    总结: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解三角形,基本思路是先由余弦定理求出第三边,再由正弦定理求其余各角。变式引申:在△ABC中,已知b=5,c=

    53,A=300,解三角形。

    2、探究:余弦定理是关于三角形三边和一个角的一个关系式,把这个关系式作某些变形,是否可以解决其他类型的解三角形问题?

    设计意图:(1)引入余弦定理的推论(2)对一个数学式子作某种变形,从而得到解决其他类型的数学问题,这是一种基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师生活动:对余弦定理作某些变形,研究变形后所得关系式的应用。因此应把重点引导到余弦定理的推论上去,即讨论已知三边求角的问题。

    引入余弦定理的推论:cosA=cosB=acb2ac222bca2bc2222 , , cosC=

    abc2ab22

    公式作用:(1)、已知三角形三边,求三角。

    (2)、若A为直角,则cosA=0,从而b2+c2=a2

    若A为锐角,则 cosA>0, 从而b2+c2>a2

    若A为钝角,则 cosA﹤0, 从而b2+c2﹤a2

    62,求A、B、C例2:已知在ABC中,a23,b22,c

    先让学生自己分析、思索,老师进行引导、启发和补充,最后师生一起求解。

    总结:对于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三角这种类型,解三角形的基本思路是先由余弦定理求出两角,再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角。(可以先让学生归纳总结,老师补充)变式引申:在△ABC中,a:b:c=2:让学生板练,师生共同评判

    3、三角形形状的判定:

    例3:在△ABC中,acosA=bcosB,试确定此三角形的形状。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运用多种方法求解)

    求解思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可有两种思路,一是利用边之间的关系来判定,在运算过程中,尽可能地把角的关系化为边的关系;二是利用角之间的关系来判定,将边化成角。

    变式引申:在△ABC中,若(a+b+c)(b+c-a)=3bc,并且sinA=2sinBcosC,判断△ABC的形状。

    让学生板练,发现问题进行纠正。

    (四)课堂检测反馈:

    1、已知在△ABC中,b=8,c=3,A=600,则a=()A 2 B 4 C 7 D 9

    6:(3+1),求A、B、C。、在△ABC中,若a=

    3+1,b=

    3-1,c=

    10,则△ABC的最大角的度数为()A 1200 B 900 C 600 D 1500

    3、在△ABC中,a:b:c=1:

    3:2,则A:B:C=()

    A 1:2:3 B 2:3:1 C 1:3:2 D 3:1:2

    4、在不等边△ABC中,a是最大的边,若a25、在△ABC中,AB=5,BC=6,AC=8,则△ABC的形状是()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非钝角三角形(五)课时小结:(学生自己归纳、补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教师总结)运用多种方法推导出余弦定理,并灵活运用余弦定理解决解三角形的两种类型及判断三角形的形状问题。(六)课后作业:课本第10页A组3(2)、4(2);B组第2题(七)教学反思:本堂课的设计,立足于所创设的情境,注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经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成为余弦定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切身感受到了创造的苦和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均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余弦定理教案(篇8)

    人教版数学必修5§1.1.2余弦定理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解析

    1、使学生掌握余弦定理及推论,并会初步运用余弦定理及推论解三角形。

    2、通过对三角形边角关系的探究,能证明余弦定理,了解从三角方法、解析方法、向量方法和正弦定理等途径证明余弦定理。

    3、在发现和证明余弦定理中,通过联想、类比、转化等思想方法比较证明余弦定理的不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能用余弦定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

    二、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通过前一节正弦定理的学习,学生已能解决这样两类解三角形的问题: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边,求其他两边和另一角;

    ②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其中一边的对角,计算另一边的对角,进而计算出其他的边和角。

    而在已知三角形两边和它们的夹角,计算出另一边和另两个角的问题上,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这就迫切需要他们掌握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另一种定量关系。所以,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余弦定理的发现和证明上。

    2、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学生认知比较单一,对余弦定理的证明方法思考也比较单一,而本节的教学难点就在于余弦定理的证明。如何启发、引导学生经过联想、类比、转化多角度地对余弦定理进行证明,从而突破这一难点。

    3、学习了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学生在解三角形中,如何适当地选择定理以达到更有效地解题,也是本节内容应该关注的问题,特别是求某一个角有时既可以用余弦定理,也可以用正弦定理时,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能理解两种方法的利弊之处,从而更有效地解题。

    三、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为了将学生从繁琐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将精力放在对定理的证明和运用上,所以本节中复杂的计算借助计算器来完成。当使用计算器时,约定当计算器所得的三角函数值是准确数时用等号,当取其近似值时,相应的运算采用约等号。但一般的代数运算结果

    按通常的运算规则,是近似值时用约等号。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基本流程:

    ①从一道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引入问题,如何用已知的两条边及其所夹的角来表示第三条边。

    ②余弦定理的证明: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得到余弦定理的证明,或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获得定理的证明。

    ③应用余弦定理解斜三角形。

    2、教学情景:

    ①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现有卷尺和测角仪两种工具,请你设

    计合理的方案,来测量学校生物岛边界上两点的最

    大距离(如图1所示,图中AB的长度)。

    【设计意图】:来源于生活中的问题能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进一步体

    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

    师生活动: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设计方案尝

    试解决。

    学生1—方案1:如果卷尺足够长的话,可以在岛对岸小路上取

    C一点C(如图2),用卷尺量出AC和BC的长,用

    测角仪测出∠ACB的大小,那么△ABC的大小就

    可以确定了。感觉似乎在△ABC中已知AC、BC的长及夹角C的大小,可以求AB的长了。

    其他学生有异议,若卷尺没有足够长呢?

    学生2—方案2:在岛对岸可以取C、D 两点

    (如图3),用卷尺量出CD的长,再用测角仪测出

    图中∠

    1、∠

    2、∠

    3、∠4的大小。在△ACD中,已知∠ACD、∠ADC及CD,可以用正弦定理求AC,同理在△

    BCD中,用正弦定理求出BC。那么在△ABC中,已知AC、BC及∠ACB,似乎可以求AB的长了。

    教师:两种方案归根到底都是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的问题。能否也象正弦定理那样,寻找它们之间的某种定量关系?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展示的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②求异探新,证明定理

    问题2:在△ABC中,∠C = 90°,则用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到c2=a2+b2。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最简单入手,从而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师生活动:引导学生从特殊入手,用已有的初中所学的平面几何的有关知识来研究这一问题,从而寻找出这些量之间存在的某种定量关系。

    学生3:在△ABC中,如图4,过C作CD⊥AB,垂足为D。

    在Rt△ACD中,AD=bsin∠1,CD= bcos∠1;

    在Rt△BCD中,BD=asin∠2, CD=acos∠2;

    c=(AD+BD)=b-CD+a-CD+2ADBD

    = ab2abcos1cos22absin1sin

    2=ab2abcos(12)

    ab2abcosC2222222222

    AD图

    4学生4:如图5,过A作AD⊥BC,垂足为D。

    则:cADBD

    22222bCD(aCD)

    ab2aCD

    ab2abcosC22222A图

    5学生5:如图5,AD = bsinC,CD = bcosC,∴c=(bsinC)+(a-bcosC)= a+b-2abcosC

    类似地可以证明b= a+c-2accosB,c= a+b-2abcosC。

    教师总结:以上的证明都是把斜三角形转化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化一般为特殊,再利用勾股定理来证明。并且进一步指出以上的证明还不严密,还要分∠C为钝角或直角时,同样都可以得出以上结论,这也正是本节课的重点—余弦定理。

    【设计意图】:首先肯定学生成果,进一步的追问以上思路是否完整,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严密。

    师生活动:得出了余弦定理,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联想、类比、转化,思考是否还有2 22 2 22 22 2

    2其他方法证明余弦定理。

    教师:在前面学习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种,我们用向量法比较简便地证明了正弦定理,那么在余弦定理的证明中,你会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图】:通过类比、联想,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学生6:如图6,记ABc,CBa,CAb则cABCBCAab22(c)(ab)

    22ab2ab

    222即cab2abcosC

    cab2abcosC222A

    图6

    教师:以上的证明避免了讨论∠C是锐角、钝角或直角,思路简洁明了,过程简单,体现了向量工具的作用。又向量可以用坐标表示,AB长度又可以联系到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你会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由向量又联想到坐标,引导学生从直角坐标中用解析法证明定理。学生7:如图7,建立直角坐标系,在△ABC中,AC =

    b,BC = a.且A(b,0),B(acosC,asinC),C(0,0),则 cAB22(acosCb)(asinC)

    2222 ab2abcosC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平面几何知识、向量法、解析法引导学生体会证明余弦定理,更好地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深度和广度。

    ③运用定理,解决问题

    让学生观察余弦定理及推论的构成形式,思考用余弦定理及推论可以解决那些类型的三角形问题。

    例1:①在△ABC中,已知a = 2,b = 3,∠C = 60°,求边c。

    ②在△ABC中,已知a = 7,b = 3,c = 5,求A、B、C。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余弦定理及推论解决两类最基本问题,既①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②已知三角形三边,求三内角。

    ④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余弦定理的证明,从平面几何、向量、坐标等各个不同的方面进行探究,得出的余弦定理无论在什么形状的三角形中都成立,勾股定理也只不过是它的特例。所以它很“完美”,从式子上又可以看出其具“简捷、和谐、对称”的美,其变式即推论也很协调。

    【设计意图】:在学生探究数学美,欣赏美的过程中,体会数学造化之神奇,学生可以兴趣盎然地掌握公式特征、结构及其他变式。

    ⑤作业

    第1题:用正弦定理证明余弦定理。

    【设计意图】:继续要求学生扩宽思路,用正弦定理把余弦定理中的边都转化成角,然后利用三角公式进行推导证明。而这种把边转化为角、或把角转化为边的思想正是我们解决三角形问题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

    第2题:在△ABC

    中,已知abB45,求角A和C和边c。

    【设计意图】:本题可以通过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求解,让学生体会两种定理在解三角形问题上的利弊。运用正弦定理求角可能会漏解,运用余弦定理求角不会漏解,但是计算可能较繁琐。

    余弦定理教案(篇9)

    一、说教材  《余弦定理》是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是解决有关斜三角形问题以及应用问题的一个重要定理,它将三角形的边和角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了“边”与“角”的互化,从而使“三角”与“几何”产生联系,为求与三角形有关的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判断三角形形状,证明三角形中的有关等式提供了重要依据。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⒈知识与技能:掌握余弦定理的内容及公式;能初步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一些斜三角形; ⒉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余弦定理可以解决某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运用余弦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扎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通过本节的运用实践,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 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余弦定理探求任意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与之有关的计算问题,运用余弦定理解决一些与测量以及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⒌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灵活运用余弦定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⒍本节课的教学关键是: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余弦定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余弦定理教案(篇10)

    教材分析这是高三一轮复习,内容是必修5第一章解三角形。本章内容准备复习两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标要求本章的中心内容是如何解三角形,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工具,最后应落实在解三角形的应用上。通过本节学习,学生应当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

    (2)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判断三角形形状的问题。本章内容与三角函数、向量联系密切。

    作为复习课一方面将本章知识作一个梳理,另一方面通过整理归纳帮助学生进一步达到相应的学习目标。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必修5的学习,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内容已经了解,但对于如何灵活运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怎样合理选择定理进行边角关系转化从而解决三角形综合问题,学生还需通过复习提点有待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余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会运用正、余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面积公式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2)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合理选用定理解决三角形综合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正确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合情推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生活实例探究回顾三角函数、正余弦定理,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讲练结合

    重点难点

    1、正、余弦定理的对于解解三角形的合理选择;

    2、正、余弦定理与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综合运用。

    教学策略

    1、重视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整合;

    2、重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

    3、重视加强前后知识的密切联系。

    4、重视加强数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5、注意避免过于繁琐的形式化训练

    6、教学过程体现“实践→认识→实践”。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必修5的学习,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内容已经了解,但对于如何灵活运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怎样合理选择定理进行边角关系转化从而解决三角形综合问题,学生还需通过复习提点有待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作为复习课一方面要将本章知识作一个梳理,另一方面要通过整理归纳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合理选用并熟练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三角形综合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加深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虽然是复习课,但我们不能一味的讲题,在教学中应体现以下教学思想:

    ⑴重视教学各环节的合理安排:

    在生活实践中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对新知进行探究,然后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与方法,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新知的欲望,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呈一个螺旋上升的状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⑵重视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整合,以讲练结合法、分析引导法、变式训练法等多种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⑶重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

    【余弦定理教案优选】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