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切线长定理
  • 切线长定理

    发表时间:2022-02-11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怎样写好自己的初中教案呢?本站收集了《切线长定理》,供您参考。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及其应用.因再次体现了圆的轴对称性,它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属于工具知识,经常应用,因此它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与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如120页练习题中第3题,它不仅应用,还用到解方程组的知识,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把知识连贯起来.

    2、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一个课时.

    (1)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观察、猜想、证明,并深刻剖析的基本图形;对重要的结论及时总结;

    (2)在教学中,以“观察——猜想——证明——剖析——应用——归纳”为主线,开展在教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式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切线长的概念,掌握;

    2.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3.通过对定理的猜想和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的灵活运用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猜想、证明,形成定理

    1、切线长的概念.

    如图,P是⊙O外一点,PA,PB是⊙O的两条切线,我们把线段PA,PB叫做点P到⊙O的切线长.

    引导学生理解:切线和切线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切线是直线,不能度量;切线长是线段的长,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圆外一点和切点,可以度量.

    2、观察

    利用电脑变动点P的位置,观察图形的特征和各量之间的关系.

    3、猜想

    引导学生直观判断,猜想图中PA是否等于PB.PA=PB.

    4、证明猜想,形成定理.

    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证明.

    组织学生分析证明方法.关键是作出辅助线OA,OB,要证明PA=PB.

    想一想:根据图形,你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OPA=∠OPB(如图)等.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5、归纳:

    把前面所学的切线的5条性质与一起归纳切线的性质

    6、的基本图形研究

    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直线OP交⊙O于点D,E,交AP于C

    (1)写出图中所有的垂直关系;

    (2)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

    (3)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4)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

    说明:对基本图形的深刻研究和认识是在学习几何中关键,它是灵活应用知识的基础.

    (二)应用、归纳、反思

    例1、已知:如图,P为⊙O外一点,PA,PB为⊙O的切线,

    A和B是切点,BC是直径.

    求证:AC∥OP.

    分析:从条件想,由P是⊙O外一点,PA、PB为⊙O的切线,A,B是切点可得PA=PB,∠APO=∠BPO,又由条件BC是直径,可得OB=OC,由此联想到与直径有关的定理“垂径定理”和“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于是想到可能作辅助线AB.

    从结论想,要证AC∥OP,如果连结AB交OP于O,转化为证CA⊥AB,OP⊥AB,或从OD为△ABC的中位线来考虑.也可考虑通过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来证,可获得多种证法.

    证法一.如图.连结AB.

    PA,PB分别切⊙O于A,B

    ∴PA=PB∠APO=∠BPO

    ∴OP⊥AB

    又∵BC为⊙O直径

    ∴AC⊥AB

    ∴AC∥OP(学生板书)

    证法二.连结AB,交OP于D

    PA,PB分别切⊙O于A、B

    ∴PA=PB∠APO=∠BPO

    ∴AD=BD

    又∵BO=DO

    ∴OD是△ABC的中位线

    ∴AC∥OP

    证法三.连结AB,设OP与AB弧交于点E

    PA,PB分别切⊙O于A、B

    ∴PA=PB

    ∴OP⊥AB

    ∴=

    ∴∠C=∠POB

    ∴AC∥OP

    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以上证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例2、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分析和解题略)

    反思:(1)例3事实上是圆外切四边形的一个重要性质,请学生记住结论.(2)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对角互补.

    P120练习:

    练习1填空

    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3厘米,PO=6厘米,PA,PB分别切⊙O于A,B,则PA=_______,∠APB=________

    练习2已知:在△ABC中,BC=14厘米,AC=9厘米,AB=13厘米,它的内切圆分别和BC,AC,AB切于点D,E,F,求AF,AD和CE的长.

    分析:设各切线长AF,BD和CE分别为x厘米,y厘米,z厘米.后列出关于x,y,z的方程组,解方程组便可求出结果.

    (解略)

    反思:解这个题时,除了要用三角形内切圆的概念和之外,还要用到解方程组的知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通过对本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小结

    1、提出问题学生归纳

    (1)这节课学习的具体内容;

    (2)学习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3)应注意哪些概念之间的区别?

    2、归纳基本图形的结论

    3、学习了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

    (四)作业

    教材P131习题7.4A组1.(1),2,3,4.B组1题.

    探究活动

    图中找错

    你能找出(图1)与(图2)的错误所在吗?

    在图2中,P1A为⊙O1和⊙O3的切线、P1B为⊙O1和⊙O2的切线、P2C为⊙O2和⊙O3的切线.

    提示:在图1中,连结PC、PD,则PC、PD都是圆的直径,从圆上一点只能作一条直径,所以此图是一张错图,点O应在圆上.

    在图2中,设P1A=P1B=a,P2B=P2C=b,P3A=P3C=c,则有

    a=P1A=P1P3+P3A=P1P3+c①

    c=P3C=P2P3+P3A=P2P3+b②

    a=P1B=P1P2+P2B=P1P2+b③

    将②代人①式得

    a=P1P3+(P2P3+b)=P1P3+P2P3+b,

    ∴a-b=P1P3+P2P3

    由③得a-b=P1P2得

    ∴P1P2=P2P3+P1P3

    ∴P1、P2、P3应重合,故图2是错误的.

    jk251.cOm扩展阅读

    切线长定理初中教案精选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及其应用.因再次体现了圆的轴对称性,它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属于工具知识,经常应用,因此它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与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如120页练习题中第3题,它不仅应用,还用到解方程组的知识,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把知识连贯起来.

    2、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一个课时.

    (1)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观察、猜想、证明,并深刻剖析的基本图形;对重要的结论及时总结;

    (2)在教学中,以“观察——猜想——证明——剖析——应用——归纳”为主线,开展在教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式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切线长的概念,掌握;

    2.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3.通过对定理的猜想和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的灵活运用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猜想、证明,形成定理

    1、切线长的概念.

    如图,P是⊙O外一点,PA,PB是⊙O的两条切线,我们把线段PA,PB叫做点P到⊙O的切线长.

    引导学生理解:切线和切线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切线是直线,不能度量;切线长是线段的长,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圆外一点和切点,可以度量.

    2、观察

    利用电脑变动点P的位置,观察图形的特征和各量之间的关系.

    3、猜想

    引导学生直观判断,猜想图中PA是否等于PB.PA=PB.

    4、证明猜想,形成定理.

    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证明.

    组织学生分析证明方法.关键是作出辅助线OA,OB,要证明PA=PB.

    想一想:根据图形,你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OPA=∠OPB(如图)等.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5、归纳:

    把前面所学的切线的5条性质与一起归纳切线的性质

    6、的基本图形研究

    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直线OP交⊙O于点D,E,交AP于C

    (1)写出图中所有的垂直关系;

    (2)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

    (3)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4)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

    说明:对基本图形的深刻研究和认识是在学习几何中关键,它是灵活应用知识的基础.

    (二)应用、归纳、反思

    例1、已知:如图,P为⊙O外一点,PA,PB为⊙O的切线,

    A和B是切点,BC是直径.

    求证:AC∥OP.

    分析:从条件想,由P是⊙O外一点,PA、PB为⊙O的切线,A,B是切点可得PA=PB,∠APO=∠BPO,又由条件BC是直径,可得OB=OC,由此联想到与直径有关的定理“垂径定理”和“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于是想到可能作辅助线AB.

    从结论想,要证AC∥OP,如果连结AB交OP于O,转化为证CA⊥AB,OP⊥AB,或从OD为△ABC的中位线来考虑.也可考虑通过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来证,可获得多种证法.

    证法一.如图.连结AB.

    PA,PB分别切⊙O于A,B

    ∴PA=PB∠APO=∠BPO

    ∴OP⊥AB

    又∵BC为⊙O直径

    ∴AC⊥AB

    ∴AC∥OP(学生板书)

    证法二.连结AB,交OP于D

    PA,PB分别切⊙O于A、B

    ∴PA=PB∠APO=∠BPO

    ∴AD=BD

    又∵BO=DO

    ∴OD是△ABC的中位线

    ∴AC∥OP

    证法三.连结AB,设OP与AB弧交于点E

    PA,PB分别切⊙O于A、B

    ∴PA=PB

    ∴OP⊥AB

    ∴=

    ∴∠C=∠POB

    ∴AC∥OP

    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以上证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例2、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分析和解题略)

    反思:(1)例3事实上是圆外切四边形的一个重要性质,请学生记住结论.(2)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对角互补.

    P120练习:

    练习1填空

    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3厘米,PO=6厘米,PA,PB分别切⊙O于A,B,则PA=_______,∠APB=________

    练习2已知:在△ABC中,BC=14厘米,AC=9厘米,AB=13厘米,它的内切圆分别和BC,AC,AB切于点D,E,F,求AF,AD和CE的长.

    分析:设各切线长AF,BD和CE分别为x厘米,y厘米,z厘米.后列出关于x,y,z的方程组,解方程组便可求出结果.

    (解略)

    反思:解这个题时,除了要用三角形内切圆的概念和之外,还要用到解方程组的知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通过对本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小结

    1、提出问题学生归纳

    (1)这节课学习的具体内容;

    (2)学习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3)应注意哪些概念之间的区别?

    2、归纳基本图形的结论

    3、学习了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

    (四)作业

    教材P131习题7.4A组1.(1),2,3,4.B组1题.

    探究活动

    图中找错

    你能找出(图1)与(图2)的错误所在吗?

    在图2中,P1A为⊙O1和⊙O3的切线、P1B为⊙O1和⊙O2的切线、P2C为⊙O2和⊙O3的切线.

    提示:在图1中,连结PC、PD,则PC、PD都是圆的直径,从圆上一点只能作一条直径,所以此图是一张错图,点O应在圆上.

    在图2中,设P1A=P1B=a,P2B=P2C=b,P3A=P3C=c,则有

    a=P1A=P1P3+P3A=P1P3+c①

    c=P3C=P2P3+P3A=P2P3+b②

    a=P1B=P1P2+P2B=P1P2+b③

    将②代人①式得

    a=P1P3+(P2P3+b)=P1P3+P2P3+b,

    ∴a-b=P1P3+P2P3

    由③得a-b=P1P2得

    ∴P1P2=P2P3+P1P3

    ∴P1、P2、P3应重合,故图2是错误的.

    切线长定理相关教学方案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及其应用.因再次体现了圆的轴对称性,它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属于工具知识,经常应用,因此它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与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如120页练习题中第3题,它不仅应用,还用到解方程组的知识,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把知识连贯起来.

    2、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一个课时.

    (1)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观察、猜想、证明,并深刻剖析的基本图形;对重要的结论及时总结;

    (2)在教学中,以“观察——猜想——证明——剖析——应用——归纳”为主线,开展在教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式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切线长的概念,掌握;

    2.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3.通过对定理的猜想和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的灵活运用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猜想、证明,形成定理

    1、切线长的概念.

    如图,P是⊙O外一点,PA,PB是⊙O的两条切线,我们把线段PA,PB叫做点P到⊙O的切线长.

    引导学生理解:切线和切线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切线是直线,不能度量;切线长是线段的长,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圆外一点和切点,可以度量.

    2、观察

    利用电脑变动点P的位置,观察图形的特征和各量之间的关系.

    3、猜想

    引导学生直观判断,猜想图中PA是否等于PB.PA=PB.

    4、证明猜想,形成定理.

    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证明.

    组织学生分析证明方法.关键是作出辅助线OA,OB,要证明PA=PB.

    想一想:根据图形,你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OPA=∠OPB(如图)等.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5、归纳:

    把前面所学的切线的5条性质与一起归纳切线的性质

    6、的基本图形研究

    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直线OP交⊙O于点D,E,交AP于C

    (1)写出图中所有的垂直关系;

    (2)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

    (3)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4)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

    说明:对基本图形的深刻研究和认识是在学习几何中关键,它是灵活应用知识的基础.

    (二)应用、归纳、反思

    例1、已知:如图,P为⊙O外一点,PA,PB为⊙O的切线,

    A和B是切点,BC是直径.

    求证:AC∥OP.

    分析:从条件想,由P是⊙O外一点,PA、PB为⊙O的切线,A,B是切点可得PA=PB,∠APO=∠BPO,又由条件BC是直径,可得OB=OC,由此联想到与直径有关的定理“垂径定理”和“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于是想到可能作辅助线AB.

    从结论想,要证AC∥OP,如果连结AB交OP于O,转化为证CA⊥AB,OP⊥AB,或从OD为△ABC的中位线来考虑.也可考虑通过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来证,可获得多种证法.

    证法一.如图.连结AB.

    PA,PB分别切⊙O于A,B

    ∴PA=PB∠APO=∠BPO

    ∴OP⊥AB

    又∵BC为⊙O直径

    ∴AC⊥AB

    ∴AC∥OP(学生板书)

    证法二.连结AB,交OP于D

    PA,PB分别切⊙O于A、B

    ∴PA=PB∠APO=∠BPO

    ∴AD=BD

    又∵BO=DO

    ∴OD是△ABC的中位线

    ∴AC∥OP

    证法三.连结AB,设OP与AB弧交于点E

    PA,PB分别切⊙O于A、B

    ∴PA=PB

    ∴OP⊥AB

    ∴=

    ∴∠C=∠POB

    ∴AC∥OP

    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以上证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例2、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分析和解题略)

    反思:(1)例3事实上是圆外切四边形的一个重要性质,请学生记住结论.(2)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对角互补.

    P120练习:

    练习1填空

    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3厘米,PO=6厘米,PA,PB分别切⊙O于A,B,则PA=_______,∠APB=________

    练习2已知:在△ABC中,BC=14厘米,AC=9厘米,AB=13厘米,它的内切圆分别和BC,AC,AB切于点D,E,F,求AF,AD和CE的长.

    分析:设各切线长AF,BD和CE分别为x厘米,y厘米,z厘米.后列出关于x,y,z的方程组,解方程组便可求出结果.

    (解略)

    反思:解这个题时,除了要用三角形内切圆的概念和之外,还要用到解方程组的知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通过对本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小结

    1、提出问题学生归纳

    (1)这节课学习的具体内容;

    (2)学习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3)应注意哪些概念之间的区别?

    2、归纳基本图形的结论

    3、学习了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

    (四)作业

    教材P131习题7.4A组1.(1),2,3,4.B组1题.

    探究活动

    图中找错

    你能找出(图1)与(图2)的错误所在吗?

    在图2中,P1A为⊙O1和⊙O3的切线、P1B为⊙O1和⊙O2的切线、P2C为⊙O2和⊙O3的切线.

    提示:在图1中,连结PC、PD,则PC、PD都是圆的直径,从圆上一点只能作一条直径,所以此图是一张错图,点O应在圆上.

    在图2中,设P1A=P1B=a,P2B=P2C=b,P3A=P3C=c,则有

    a=P1A=P1P3+P3A=P1P3+c①

    c=P3C=P2P3+P3A=P2P3+b②

    a=P1B=P1P2+P2B=P1P2+b③

    将②代人①式得

    a=P1P3+(P2P3+b)=P1P3+P2P3+b,

    ∴a-b=P1P3+P2P3

    由③得a-b=P1P2得

    ∴P1P2=P2P3+P1P3

    ∴P1、P2、P3应重合,故图2是错误的.

    数学教案-切线长定理教案模板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切线长定理及其应用.因切线长定理再次体现了圆的轴对称性,它为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弧相等、垂直关系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它属于工具知识,经常应用,因此它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与切线长定理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如120页练习题中第3题,它不仅应用切线长定理,还用到解方程组的知识,是代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学生往往不能很好的把知识连贯起来.

    2、教法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一个课时.

    (1)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观察、猜想、证明,并深刻剖析切线长定理的基本图形;对重要的结论及时总结;

    (2)在教学中,以“观察——猜想——证明——剖析——应用——归纳”为主线,开展在教师组织下,以学生为主体,活动式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切线长的概念,掌握切线长定理;

    2.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3.通过对定理的猜想和证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切线长定理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切线长定理的灵活运用是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观察、猜想、证明,形成定理

    1、切线长的概念.

    如图,P是⊙O外一点,PA,PB是⊙O的两条切线,我们把线段PA,PB叫做点P到⊙O的切线长.

    引导学生理解:切线和切线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切线是直线,不能度量;切线长是线段的长,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别是圆外一点和切点,可以度量.

    2、观察

    利用电脑变动点P的位置,观察图形的特征和各量之间的关系.

    3、猜想

    引导学生直观判断,猜想图中PA是否等于PB.PA=PB.

    4、证明猜想,形成定理.

    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证明.

    组织学生分析证明方法.关键是作出辅助线OA,OB,要证明PA=PB.

    想一想:根据图形,你还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OPA=∠OPB(如图)等.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5、归纳:

    把前面所学的切线的5条性质与切线长定理一起归纳切线的性质

    6、切线长定理的基本图形研究

    如图,PA,PB是⊙O的两条切线,A,B为切点.直线OP交⊙O于点D,E,交AP于C

    (1)写出图中所有的垂直关系;

    (2)写出图中所有的全等三角形;

    (3)写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4)写出图中所有的等腰三角形.

    说明:对基本图形的深刻研究和认识是在学习几何中关键,它是灵活应用知识的基础.

    (二)应用、归纳、反思

    例1、已知:如图,P为⊙O外一点,PA,PB为⊙O的切线,

    A和B是切点,BC是直径.

    求证:AC∥OP.

    分析:从条件想,由P是⊙O外一点,PA、PB为⊙O的切线,A,B是切点可得PA=PB,∠APO=∠BPO,又由条件BC是直径,可得OB=OC,由此联想到与直径有关的定理“垂径定理”和“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等.于是想到可能作辅助线AB.

    从结论想,要证AC∥OP,如果连结AB交OP于O,转化为证CA⊥AB,OP⊥AB,或从OD为△ABC的中位线来考虑.也可考虑通过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来证,可获得多种证法.

    证法一.如图.连结AB.

    PA,PB分别切⊙O于A,B

    ∴PA=PB∠APO=∠BPO

    ∴OP⊥AB

    又∵BC为⊙O直径

    ∴AC⊥AB

    ∴AC∥OP(学生板书)

    证法二.连结AB,交OP于D

    PA,PB分别切⊙O于A、B

    ∴PA=PB∠APO=∠BPO

    ∴AD=BD

    又∵BO=DO

    ∴OD是△ABC的中位线

    ∴AC∥OP

    证法三.连结AB,设OP与AB弧交于点E

    PA,PB分别切⊙O于A、B

    ∴PA=PB

    ∴OP⊥AB

    ∴=

    ∴∠C=∠POB

    ∴AC∥OP

    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以上证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例2、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分析和解题略)

    反思:(1)例3事实上是圆外切四边形的一个重要性质,请学生记住结论.(2)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对角互补.

    P120练习:

    练习1填空

    如图,已知⊙O的半径为3厘米,PO=6厘米,PA,PB分别切⊙O于A,B,则PA=_______,∠APB=________

    练习2已知:在△ABC中,BC=14厘米,AC=9厘米,AB=13厘米,它的内切圆分别和BC,AC,AB切于点D,E,F,求AF,AD和CE的长.

    分析:设各切线长AF,BD和CE分别为x厘米,y厘米,z厘米.后列出关于x,y,z的方程组,解方程组便可求出结果.

    (解略)

    反思:解这个题时,除了要用三角形内切圆的概念和切线长定理之外,还要用到解方程组的知识,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计算题.通过对本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小结

    1、提出问题学生归纳

    (1)这节课学习的具体内容;

    (2)学习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3)应注意哪些概念之间的区别?

    2、归纳基本图形的结论

    3、学习了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思想方法.

    (四)作业

    教材P131习题7.4A组1.(1),2,3,4.B组1题.

    探究活动

    图中找错

    你能找出(图1)与(图2)的错误所在吗?

    在图2中,P1A为⊙O1和⊙O3的切线、P1B为⊙O1和⊙O2的切线、P2C为⊙O2和⊙O3的切线.

    提示:在图1中,连结PC、PD,则PC、PD都是圆的直径,从圆上一点只能作一条直径,所以此图是一张错图,点O应在圆上.

    在图2中,设P1A=P1B=a,P2B=P2C=b,P3A=P3C=c,则有

    a=P1A=P1P3+P3A=P1P3+c①

    c=P3C=P2P3+P3A=P2P3+b②

    a=P1B=P1P2+P2B=P1P2+b③

    将②代人①式得

    a=P1P3+(P2P3+b)=P1P3+P2P3+b,

    ∴a-b=P1P3+P2P3

    由③得a-b=P1P2得

    ∴P1P2=P2P3+P1P3

    ∴P1、P2、P3应重合,故图2是错误的.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案模板


    知识结构: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及其应用.它可用边的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为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依据.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的应用.在用时,分不清哪一条边作斜边,因此在用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而出错;另外,在解决有关综合问题时,要将给的边的数量关系经过代数变化,最后达到一个目标式,这种“转化”对学生来讲也是一个困难的地方.

    教法建议:

    本节课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及“类比”的教学方法.通过前面所学的垂直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做类比对象,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造成“情意共鸣,沟通信息,反馈流畅,思维活跃”,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具体说明如下:

    (1)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利用类比的学习方法,由学生将上节课所学习的勾股定理的逆命题书写出来.这里分别找学生口述文字;用符号、图形的形式板书逆命题的内容.所有这些都由学生自己完成,估计学生不会感到困难.这样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及能力.

    (2)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判断上述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会感到有些困难,这里教师可做适当的点拨,但要尽可能的让学生的发现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并会证明;

    (2)会应用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3)知道什么叫勾股数,记住一些觉见的勾股数.

    2、能力目标:

    (1)通过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比较,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2)通过勾股定理及以前的知识联合起来综合运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2)通过知识的纵横迁移感受数学的辩证特征.

    教学重点: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及其应用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探索法

    教学过程:

    1、新课背景知识复习(投影)

    勾股定理的内容

    文字叙述(投影显示)

    符号表述

    图形(画在黑板上)

    2、逆定理的获得

    (1)让学生用文字语言将上述定理的逆命题表述出来

    (2)学生自己证明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有下面关系: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强调说明:(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区别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①角为、②垂直、③

    2、定理的应用(投影显示题目上)

    例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则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

    ∵∠C=

    第12页

    定理与证明


    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真命题的证明步骤与格式.命题的证明步骤与格式是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数学必具备的能力,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会有大量的证明问题;另一方面它还体现了数学的逻辑性和严谨性.

    难点:推论证明的思路和方法.因为它体现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由于学生对逻辑的理解不深刻,往往找不出最优的思维切入点,证明的盲目性很大,因此对学生证明的思路和方法的训练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建议

    1、四个注意

    (1)注意:①公理是通过长期实践反复验证过的,不需要再进行推理论证而都承认的真命题;②公理可以作为判定其他命题真假的根据.

    (2)注意:定理都是真命题,但真命题不一定都是定理.一般选择一些最基本最常用的真命题作为定理,可以以它们为根据推证其他命题.这些被选作定理的真命题,在教科书中是用黑体字排印的.

    (3)注意:在几何问题的研究上,必须经过证明,才能作出真实可靠的判断.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个命题,如果只采用测量的方法.只能测量有限个两平行直线的同位角是相等的.但采用推理方法证明两平行直线的同位角相等,那么就可以确信任意两平行直线的同位角相等.

    (4)注意: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①论据必须是真命题,如:定义、公理、已经学过的定理和巳知条件;②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赖于论证的真实性;③论据应是论题的充足理由.

    2、逐步渗透数学证明的思想:

    (1)加强数学推理(证明)的语言训练使学生做到,能用准确的语言表述学过的概念和命题,即进行语言准确性训练;能学会一些基本的推理论证语言,如“因为……,所以……”句式,“如果……,那么……”句式等等;提高符号语言的识别和表达能力,例如,把要证明的命题结合图形,用已知,求证的形式写出来.

    (2)提高学生的“图形”能力,包括利用大纲允许的工具画图(垂线、平行线)的能力和在对要证命题的理解(如分清题设、结论)的基础上,画出要证明的命题的图形的能力,后一点尤其重要,一般通过图形易于弄清命题并找出证明的方法.

    (3)加强各种推理训练,一般应先使学生从“模仿”教科书的形式开始训练.首先是用自然语言叙述只有一步推理的过程,然后用简化的“三段论”方法表述出这一过程,再进行有两步推理的过程的模仿;最后,在学完“命题、定理、证明”一单元后,总结证明的一般步骤,并进行多至三、四步的推理.在以上训练中,每一步推理的后面都应要求填注推理根据,这既可训练良好的推理习惯,又有助于掌握学过的命题.

    教学目标:

    1、了解证明的必要性,知道推理要有依据;熟悉综合法证明的格式,能说出证明的步骤.

    2、能用符号语言写出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3、通过对真命题的分析,加强推理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证明的步骤与格式.

    教学难点:将文字语言转化为几何符号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命题“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题设和结论各是什么?

    2、根据题设,应画出什么样的图形?(答:两条平行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

    3、结论的内容在图中如何表示?(答:在图中标出一对内错角,并用符号表示)

    二、例题分析

    例1、证明: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已知:a∥b,c是截线.

    求证:∠1=∠2.

    分析:要证∠1=∠2,

    只要证∠3=∠2即可,因为

    ∠3与∠1是对顶角,根据平行线的性质,

    易得出∠3=∠2.

    证明:∵a∥b(已知),

    ∴∠3=∠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对顶角相等),

    ∴∠1=∠2(等量代换).

    例2、证明: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已知:如图,∠AOB+∠BOC=180°,

    OE平分∠AOB,OF平分∠BOC.

    求证:OE⊥OF.

    分析:要证明OE⊥OF,只要证明∠EOF=90°,即∠1+∠2=90°即可.

    证明:∵OE平分∠AOB,

    ∴∠1=∠AOB,同理∠2=∠BOC,

    ∴∠1+∠2=(∠AOB+∠BOC)=∠AOC=90°,∴OE⊥OF(垂直定义).

    三、课堂练习:

    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四、归纳小结

    主要通过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从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等方面加以归纳,有利于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然后见投影仪.

    五、布置作业

    课本P1435、(2),7.

    六、课后思考:

    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怎样?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的平分线位置关系怎样?

    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位置关系怎样?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教学方案


    知识结构: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及其应用.它可用边的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为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依据.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的应用.在用时,分不清哪一条边作斜边,因此在用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而出错;另外,在解决有关综合问题时,要将给的边的数量关系经过代数变化,最后达到一个目标式,这种“转化”对学生来讲也是一个困难的地方.

    教法建议:

    本节课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及“类比”的教学方法.通过前面所学的垂直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做类比对象,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造成“情意共鸣,沟通信息,反馈流畅,思维活跃”,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具体说明如下:

    (1)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利用类比的学习方法,由学生将上节课所学习的勾股定理的逆命题书写出来.这里分别找学生口述文字;用符号、图形的形式板书逆命题的内容.所有这些都由学生自己完成,估计学生不会感到困难.这样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及能力.

    (2)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判断上述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会感到有些困难,这里教师可做适当的点拨,但要尽可能的让学生的发现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并会证明;

    (2)会应用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3)知道什么叫勾股数,记住一些觉见的勾股数.

    2、能力目标:

    (1)通过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比较,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2)通过勾股定理及以前的知识联合起来综合运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2)通过知识的纵横迁移感受数学的辩证特征.

    教学重点: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及其应用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探索法

    教学过程:

    1、新课背景知识复习(投影)

    勾股定理的内容

    文字叙述(投影显示)

    符号表述

    图形(画在黑板上)

    2、逆定理的获得

    (1)让学生用文字语言将上述定理的逆命题表述出来

    (2)学生自己证明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有下面关系: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强调说明:(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区别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①角为、②垂直、③

    2、定理的应用(投影显示题目上)

    例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则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

    ∵∠C=

    例2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B=,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连结AC

    ∵∠B=,AB=3,BC=4

    ∴AC=5

    ∴∠ACD=

    例3如图,已知:CD⊥AB于D,且有

    求证:△ACB为直角三角形

    证明:∵CD⊥AB

    又∵

    ∴△ABC为直角三角形

    以上例题,分别由学生先思考,然后回答.师生共同补充完善.(教师做总结)

    4、课堂小结:

    (1)逆定理应用时易出现的错误:分不清哪一条边作斜边(最大边)

    (2)判定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种方法:结合勾股定理和代数式、方程综合运用.

    5、布置作业:

    a、书面作业P131#9

    b、上交作业:已知:如图,△DEF中,DE=17,EF=30,EF边上的中线DG=8

    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直径作三个半圆,这三个半圆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提示:设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为

    则三个半圆面积分别为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初中教案精选


    知识结构: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及其应用.它可用边的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为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依据.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的应用.在用时,分不清哪一条边作斜边,因此在用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而出错;另外,在解决有关综合问题时,要将给的边的数量关系经过代数变化,最后达到一个目标式,这种“转化”对学生来讲也是一个困难的地方.

    教法建议:

    本节课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及“类比”的教学方法.通过前面所学的垂直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做类比对象,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造成“情意共鸣,沟通信息,反馈流畅,思维活跃”,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具体说明如下:

    (1)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利用类比的学习方法,由学生将上节课所学习的勾股定理的逆命题书写出来.这里分别找学生口述文字;用符号、图形的形式板书逆命题的内容.所有这些都由学生自己完成,估计学生不会感到困难.这样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及能力.

    (2)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判断上述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会感到有些困难,这里教师可做适当的点拨,但要尽可能的让学生的发现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并会证明;

    (2)会应用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3)知道什么叫勾股数,记住一些觉见的勾股数.

    2、能力目标:

    (1)通过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比较,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2)通过勾股定理及以前的知识联合起来综合运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2)通过知识的纵横迁移感受数学的辩证特征.

    教学重点: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及其应用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探索法

    教学过程:

    1、新课背景知识复习(投影)

    勾股定理的内容

    文字叙述(投影显示)

    符号表述

    图形(画在黑板上)

    2、逆定理的获得

    (1)让学生用文字语言将上述定理的逆命题表述出来

    (2)学生自己证明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有下面关系: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强调说明:(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区别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①角为、②垂直、③

    2、定理的应用(投影显示题目上)

    例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则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

    ∵∠C=

    例2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B=,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连结AC

    ∵∠B=,AB=3,BC=4

    ∴AC=5

    ∴∠ACD=

    例3如图,已知:CD⊥AB于D,且有

    求证:△ACB为直角三角形

    证明:∵CD⊥AB

    又∵

    ∴△ABC为直角三角形

    以上例题,分别由学生先思考,然后回答.师生共同补充完善.(教师做总结)

    4、课堂小结:

    (1)逆定理应用时易出现的错误:分不清哪一条边作斜边(最大边)

    (2)判定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种方法:结合勾股定理和代数式、方程综合运用.

    5、布置作业:

    a、书面作业P131#9

    b、上交作业:已知:如图,△DEF中,DE=17,EF=30,EF边上的中线DG=8

    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直径作三个半圆,这三个半圆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提示:设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为

    则三个半圆面积分别为

    切线的判定性质初中教案精选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深刻理解切线的判定定理,并能初步运用它解决有关问题;

    2、通过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己实践发现定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切线的判定定理和切线判定的方法;

    教学难点:切线判定定理中所阐述的由位置来判定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两大要素:一是经过半径外端;二是直线垂直于这条半径;学生开始时掌握不好并极容易忽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发现问题

    1.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在图中,图(1)、图(2)、图(3)中的直线l和⊙O是什么关系?

    2、观察、提出问题、分析发现(教师引导)

    图(2)中直线l是⊙O的切线,怎样判定?根据切线的定义可以判定一条直线是不是圆的切线,但有时使用定义判定很不方便.我们从另一个侧面去观察,那就是直线和圆的位置怎样时,直线也是圆的切线呢?

    如图,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OA等于圆O的半径,直线l是⊙O的切线.这时我们来观察直线l与⊙O的位置.

    发现:(1)直线l经过半径OC的外端点C;(2)直线l垂直于半径0C.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从位置上来判定直线是圆的切线的方法——切线的判定定理.

    (二)切线的判定定理:

    1、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对定理的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①经过半径外端;②垂直于这条半径.

    请学生思考: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少一个行不行?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图(1)中直线了l经过半径外端,但不与半径垂直;图(2)(3)中直线l与半径垂直,但不经过半径外端.

    从以上两个反例可以看出,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的直线不是圆的切线.

    (三)切线的判定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归纳.切线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①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②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该圆的半径;③切线的判定定理.

    (四)应用定理,强化训练'

    例1已知:直线AB经过⊙O上的点C,并且OA=OB,CA=CB.

    求证:直线AB是⊙O的切线.

    分析:欲证AB是⊙O的切线.由于AB过圆上点C,若连结OC,则AB过半径OC的外端,只需证明OC⊥OB。

    证明:连结0C

    ∵0A=0B,CA=CB,”

    ∴0C是等腰三角形0AB底边AB上的中线.

    ∴AB⊥OC.

    直线AB经过半径0C的外端C,并且垂直于半径0C,所以AB是⊙O的切线.

    练习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

    (1)经过半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过直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直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4)和圆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5)以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为圆心,底边上的高为半径的圆与底边相切.

    采取学生抢答的形式进行,并要求说明理由,

    练习P106,1、2

    目的:使学生初步会应用切线的判定定理,对定理加深理解)

    (五)小结

    1、知识:切线的判定定理.着重分析了定理成立的条件,在应用定理时,注重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方法:判定一条直线是圆的切线的三种方法:

    (1)根据切线定义判定.即与圆有唯一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来判定,即与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3)根据切线的判定定理来判定.

    其中(2)和(3)本质相同,只是表达形式不同.解题时,灵活选用其中之一.

    3、能力:初步会应用切线的判定定理.

    (六)作业P115中2、4、5;P117中B组1.

    (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切线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2、通过对圆的切线位置关系的观察,培养学生能从几何图形的直观位置归纳出几何性质的能力;

    教学重点:切线的性质定理和推论1、推论2.

    教学难点:利用“反证法”来证明切线的性质定理.

    教学设计:

    (一)基本性质

    1、观察:(组织学生,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2、归纳:(引导学生完成)

    (1)切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切线的定义)

    (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

    猜想: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引导学生应用“反证法”证明.分三步:

    (1)假设切线AT不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OA,

    (2)同时作一条AT的垂线OM.通过证明得到矛盾,OM<OA这条半径.则有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中的数量关系,得AT和⊙O相交与题设相矛盾.

    (3)承认所要的结论AT⊥AO.

    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指出:定理中题设和结论中涉及到的三个要点:切线、切点、垂直.

    引导学生发现:

    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引导学生分析性质定理及两个推论的条件和结论问的关系,总结出如下结论:

    如果一条直线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中的任意两个,就可推出第三个.

    (1)垂直于切线;

    (2)过切点;

    (3)过圆心.

    (二)归纳切线的性质

    (1)切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切线的定义)

    (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判定方法(2)的逆命题)

    (3)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切线的性质定理)

    (4)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推论1)

    (5)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推论2)

    (三)应用举例,强化训练.

    例1、如图,AB为⊙O的直径,C为⊙O上一点,AD和过C点的切线互相垂直,垂足为D.

    求证:AC平分∠DAB.

    引导学生分析:条件CD是⊙O的切线,可得什么结论;由AD⊥CD,又可得什么.

    证明:连结OC.

    ∴AC平分∠DAB.

    例2、求证:如果圆的两条切线互相平行,则连结两个切点的线段是直径。

    已知:AB、CD是⊙O的两条切线,E、F为切点,且AB∥CD

    求证:连结E、F的线段是直径。

    证明:连结EO并延长

    ∵AB切⊙O于E,∴OE⊥AB,

    ∵AB∥CD,∴OE⊥CD.

    ∵CD是⊙O切线,F为切点,∴OE必过切点F

    ∴EF为⊙O直径

    强化训练:P109,1

    3、求证:经过直径两端点的切线互相平行。

    已知:AB为⊙O直径,MN、CD为⊙O切线,切点为A、B

    求证:MN∥CD

    证明:∵MN切⊙O于A,AB为⊙O直径

    ∴MN⊥AB

    ∵CD切⊙O于B,B为半径外端

    ∴CD⊥AB,

    ∴MN∥CD.

    (四)小结

    1、知识:切线的性质:

    (1)切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切线的定义)

    (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判定方法(2)的逆命题)

    (3)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切线的性质定理)

    (4)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推论1)

    (5)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推论2)

    2、能力和方法:

    凡是题目中给出切线的切点,往往“连结”过切点的半径.从而运用切线的性质定理,产生垂直的位置关系.

    (五)作业教材P109练习2;教材P116中7.

    (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能灵活运用切线的判定方法和切线的性质证明问题;

    2、掌握运用切线的性质和切线的判定的有关问题中辅助线引法的基本规律;

    3、通过对切线的综合型例题分析和论证,激发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对切线的判定方法及其性质的准确、熟炼、灵活地运用.

    教学难点:综合型例题分析和论证的思维过程.

    教学设计:

    (一)复习与归纳

    1、切线的判定

    切线的判定方法有三种:

    ①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

    ②直线到圆心的距离等于该圆的半径;

    ③切线的判定定理.即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切线的性质:

    (1)切线和圆有唯一公共点;(切线的定义)

    (2)切线和圆心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判定方法(2)的逆命题)

    (3)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切线的性质定理)

    (4)经过圆心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切点;(推论1)

    (5)经过切点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过圆心.(推论2)

    (二)灵活应用

    例1(P108例3)、已知AB是⊙O的直径,BC是⊙O的切线,切点为B,OC平行于弦AD.求证:DC是⊙O的切线.

    证明:连结OD.

    ∵OA=OD,∴∠1=∠2,

    ∵AD∥OC,∴∠1=∠3、∠2=∠4

    ∴∠3=∠4

    在△OBC和△ODC中,

    OB=OD,∠3=∠4,OC=OC,

    ∴△OBC≌△ODC,∴∠OBC=∠ODC.

    ∵BC是⊙O的切线,∴∠OBC=90°,∴∠ODC=90°.

    ∴DC是⊙O的切线.

    例2(P110例4)、如图,在以O为圆心的两个同心圆中,大圆的弦AB和CD相等,且AB与小圆相切于点E,求证:CD与小圆相切.

    证明:连结OE,过O作OF⊥CD,垂足为F.

    ∵AB与小圆O切于点点E,∴OE⊥AB.

    又∵AB=CD,

    ∴OF=OE,又OF⊥CD,

    ∴CD与小圆O相切.

    学生归纳:(1)证明切线的两个常见方法(①连半径证垂直;②作垂直证半径.);

    (2)“连结”过切点的半径,产生垂直的位置关系.

    例3、已知:AB是半⊙O直径,CD⊥AB于D,EC是切线,E为切点

    求证:CE=CF

    证明:连结OE

    ∵BE=BO∴∠3=∠B

    ∵CE切⊙O于E

    ∴OE⊥CE∠2+∠3=90°

    ∵CD⊥AB∴∠4+∠B=90°

    ∴∠2=∠4

    ∵∠1=∠4∴∠1=∠2

    ∴CE=CF

    以上例题让学生自主分析、论证,教师指导书写规范,观察学生推理的严密性和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巩固练习:P111练习1、2.

    (三)小结:

    1、知识:(指导学生归纳)切线的判定方法和切线的性质

    2、能力:①灵活运用切线的判定方法和切线的性质证明问题;②作辅助线的能力和技巧.

    (四)作业:教材P115,1(1)、2、3.

    探究活动

    问题:(北京西城区,2002)已知:AB为⊙O的直径,P为AB延长线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O的切线,设切点为C.

    (1)当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时,连结AC,作∠AP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请你测量出∠CDP的度数;

    (2)当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时,连结AC,请你分别在这两个图中用尺规作∠APC的平分线(不写做法,保留作固痕迹),设此角平分线交AC于点D,然后在这两个图中分别测量出∠CDP的度数;

    猜想:∠CDP的度数是否随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请对称的猜想加以证明.

    解:(1)测量结果:

    (2)图2中的测量结果:

    图3中的测量结果:

    猜想:

    证明:

    解:(1)测量结果:∠CDP=45°.

    (2)图2中的测量结果:∠CDP=45°.

    图3中的测量结果:∠CDP=45°.

    猜想:∠CDP=45°,不随点P在AB延长线上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证明:连结OC.

    ∵PC切⊙O于点C,

    ∴PC⊥OC,

    ∴∠1+∠CPO=90°,

    ∵PC平分∠APC,

    ∴∠2=1/2∠CPO.

    ∵OA=OC

    ∴∠A=∠3.

    ∴∠1=∠A+∠3,

    ∴∠A=1/2∠1.

    ∴∠CDP=∠A+∠2=1/2(∠1+∠CPO)=45°.

    ∴猜想正确.

    数学教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相关教学方案


    知识结构: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它可用边的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为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依据.

    本节内容的难点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在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分不清哪一条边作斜边,因此在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时而出错;另外,在解决有关综合问题时,要将给的边的数量关系经过代数变化,最后达到一个目标式,这种“转化”对学生来讲也是一个困难的地方.

    教法建议:

    本节课教学模式主要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及“类比”的教学方法.通过前面所学的垂直平分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做类比对象,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造成“情意共鸣,沟通信息,反馈流畅,思维活跃”,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具体说明如下:

    (1)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利用类比的学习方法,由学生将上节课所学习的勾股定理的逆命题书写出来.这里分别找学生口述文字;用符号、图形的形式板书逆命题的内容.所有这些都由学生自己完成,估计学生不会感到困难.这样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及能力.

    (2)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判断上述逆命题是否为真命题?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学生会感到有些困难,这里教师可做适当的点拨,但要尽可能的让学生的发现和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3)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并会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会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3)知道什么叫勾股数,记住一些觉见的勾股数.

    2、能力目标:

    (1)通过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比较,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2)通过勾股定理及以前的知识联合起来综合运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2)通过知识的纵横迁移感受数学的辩证特征.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探索法

    教学过程:

    1、新课背景知识复习(投影)

    勾股定理的内容

    文字叙述(投影显示)

    符号表述

    图形(画在黑板上)

    2、逆定理的获得

    (1)让学生用文字语言将上述定理的逆命题表述出来

    (2)学生自己证明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有下面关系: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强调说明:(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区别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逆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①角为、②垂直、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定理的应用(投影显示题目上)

    例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则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证明:∵

    ∵∠C=

    例2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中,∠B=,AB=3,BC=4,CD=12,AD=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连结AC

    ∵∠B=,AB=3,BC=4

    ∴AC=5

    ∴∠ACD=

    例3如图,已知:CD⊥AB于D,且有

    求证:△ACB为直角三角形

    证明:∵CD⊥AB

    又∵

    ∴△ABC为直角三角形

    以上例题,分别由学生先思考,然后回答.师生共同补充完善.(教师做总结)

    4、课堂小结:

    (1)逆定理应用时易出现的错误:分不清哪一条边作斜边(最大边)

    (2)判定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种方法:结合勾股定理和代数式、方程综合运用.

    5、布置作业:

    a、书面作业P131#9

    b、上交作业:已知:如图,△DEF中,DE=17,EF=30,EF边上的中线DG=8

    求证:△DEF是等腰三角形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直径作三个半圆,这三个半圆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提示:设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为

    则三个半圆面积分别为

    两圆的公切线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两圆公切线在解决有关两圆相切的问题中的作用;2.掌握辅助线规律,并能熟练应用.2、通过两圆公切线在证明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在证明两圆相切问题时,辅助线的引法规律,并能熟练应用于几何题证明中.教学难点:在证明中学生引出辅助线后,新旧知识结合得不好,难以打开证题思路.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圆的切线在几何证明中的重要作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两圆公切线在证明中的作用.实际上两圆的公切线,对两圆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首先,对于每一个圆,公切线都会产生切线的性质.另外公切线和过切点的两圆的弦,会产生弦切角定理运用的前提,从而把两个圆中的圆周角建立相等关系,我们有下面的例子.二、新课讲解:例4教材p.144如图7-110,⊙o1和⊙o2外切于点a,bc是⊙o1和⊙o2的公切线,b、c为切点.

    求证:ab⊥ac.分析:题目中已知⊙o1和⊙2外切于点a.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点,过点a我们引两圆的内公切线,产生了三种可能:①运用弦切角定理.②切线的性质定理.③切线长定理.在一道关于两圆相切的问题中,作出公切线后,还要针对已知条件,选择之,本例中已知两圆的外公切线bc,所以过点a的内公切线与之相交,必然产生切线长定理运用的前提,使问题得证.证明:过点a作⊙o1和⊙o2的内公切线交bc于点o.练习一,p.145中2如图7-111,⊙o1和⊙o2相切于点t,直线ab、cd经过点t,交⊙o1于点a、c,交⊙o2于点b、d,求证:ac∥bd.

    分析:欲证ac∥bd,须证∠a=∠b,图(1)中∠a和∠b是内错角,图(2)中∠a和∠b是同位角.而∠a和∠b从图形中的位置看是两个圆中的圆周角,必须存在第三个角,使∠a和∠b都与之相等,从而∠a和∠b相等.证明:过点t作两圆的内公切线te.练习二,p.153中14已知:⊙o和⊙o′外切于点a,经过点a作直线bc和de,bc交⊙o于点b,交⊙o′于点c,de交⊙o于点d,交⊙o′于e,∠bad=40°,∠abd=70°,求∠aec的度数.

    分析:已知⊙o中的圆周角求⊙o′中的圆周角,而两圆外切,作内公切线即可.解:过点a作⊙o和⊙o′的内公切线af.练习三,p.153中15.经过相内切的两圆的切点a作大圆的弦ad、ae,设ad、ae分别和小圆相交于b、c.求证:p.153中ab∶ac=ad∶ae.

    分析:证比例线段,一是三角形相似,二是平行线.由题设两圆相切,可作出切线,证平行线所成比例线段.证明:连结bc、de.过点a作两圆的公切线af.三、课堂小结:学习了两圆的公切线,应该掌握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自己总结,并全班交流).1.由圆的轴对称性,两圆外(或内)公切线的交点(如果存在)在连心线上.2.公切线长的计算,都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故解题思路主要是构造直角三角形.3.常用的辅助线:(1)两圆在各种情况下常考虑添连心线;(2)两圆外切时,常添内公切线;(3)两圆内切时,常添外公切线;(4)计算公切线长时,常平移公切线,使它过其中一个圆的圆心.四、布置作业:1.教材p.154中b组2.

    【切线长定理】相关推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初中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

    第 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重难点: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