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总结
  • >导航
  • >我设计的船教学反思1500字模板
  • 我设计的船教学反思1500字模板

    发表时间:2023-01-28

    设计教学反思。

    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学生。作为教师必须了解教案的作用之大。教案,即为完成单位学时教学内容的教学预案,如何写出一篇据有个人风格的教案呢?下面由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帮大家编辑的《我设计的船教学反思》,我们后续还将不断提供这方面的内容。

    我设计的船教学反思 篇1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2、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计算的方便与快捷,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步和只有同一级运算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通过计算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上课同学们都带了什么呀?(计算器)今天计算器要和大家一起上一节特殊而有趣的数学课。出示课题:用计算器计算。

    二.认识计算器

    1、大家在哪些地方见过计算器?人们为什么要用计算器计算?

    指名交流。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计算器最主要的功能是帮助人们进行计算。当人们遇到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使用计算器计算不仅准确而且速度快、节省时间,因此在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的使用。

    2、很多同学已经使用过计算器了,对它一定有所了解,想不想把你知道的和其他同学来交流一下。

    小组交流。

    谁愿意当一回计算器推销员,介绍一下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

    指名学生在投影上介绍,其他学生补充。(重点让学生一起来操作一下开机和关机以及改错键的使用)

    教师结合图片简单介绍计算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计算器外型不一样,功能也不全都一样,但是一些基本的功能它们都是具备的。计算器一般包括显示屏、键盘(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在小学阶段,我们只要掌加减乘除这些最基本的运算就可以了。

    三、学用计算器

    1、教学例题。(1)、出示题目,请学生说说运算顺序。(2)、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3)、学生汇报计算过程。(4)、教师用计算器演示计算过程

    2、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看来同学们都会使用计算器了,有几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我们一起来看:

    (1)太平洋的面积是17968万平方千米,大西洋的面积是9336万平方千米。它们的面积一共是()万平方千米。

    (2)一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滴水12千克,按照一年365天计算,这个水龙头一年会浪费()千克的水。

    (3)学校9月份用电3496千瓦时,10月份用电3485千瓦时,11月份用电3502千瓦时,三个月一共用电()千瓦时。

    让学生先列式再用计算器计算。

    3、辨证看待计算器

    大家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使用计算器了,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比赛,看看谁最快算出这些得数。

    3363÷27=

    0×4586×23=

    300—3=

    25×77×4=

    72+129+28=

    比赛结束后,让获得第一名的同学介绍得胜秘诀。

    通过这轮比赛,你对使用计算器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什么情况下不需要使用计算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到计算器呢?)

    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给你一个小小的提示: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当我们遇到一些比较特殊的数据,可以用学过的口算和简便运算来解决,遇到数目比较大的计算可以请计算器帮忙。

    四、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有了计算器,可以让人们从繁琐的计算中摆脱出来,有更多的精力去从事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用计算器去探索数学中的一些奥秘,大家愿意吗?

    1、用计算器算出下面各题,看看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小秘密?

    142857×1=

    142857×2=

    142857×3=

    142857×4=

    142857×5=

    142857×6=

    先让学生用计算器分别算出结果,

    再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142857乘上不同的数,积还是1、4、2、8、5、7这几个数字组成,只不过它们的排列发生了变化,这个规律是不是很有趣呢?142857是一个特别的数,大家留心一下,以后我们还会遇到!

    2、数字“1”也给我们带来了一道题目:1111111×1111111=?

    让学生试着用计算器算一算。

    交流结果

    提问:为什么你们得到的结果有不同呢?是不是计算器出错了呢?

    指出:计算器也有它的局限性,当遇到很大的数目它可能显示不出,即使显示也不是正确的结果。一般只能显示8到10位的数。

    出示:

    1×1=

    11×11=

    111×111=

    教师:这个算式的特点是7个1乘7个1,我们可以先研究一些和它类似的、比较简单的算式,再想办法得到它的结果。

    算一算这几个算式,看看有什么发现?

    交流得数,说说发现。

    提问:如果是6个1乘6个1结果会是多少?8个1乘8个呢?

    指出:当我们遇到一些复杂问题的时候,可以从简单入手,化难为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生活中很多问题都可以这样去思考。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今天我们不仅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还能运用它去探索奇妙的数学规律,相信只要你们勇于探索、勤于思考,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体会到更大的乐趣!

    教学反思:

    计算器给人们解决生活中的具体计算问题带来了方便,使用计算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在课的开始,让学生交流生活中见到的使用计算器的场景,体会计算器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并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和操作经验,相互交流、指名介绍来初步认识计算器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功能。

    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利用计算器计算后,设计了一组竞赛题,里面有数据较大需要计算器计算的、有直接口算、有简便运算。让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学会辨证地看待计算器。认识到要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运用。

    我设计的船教学反思 篇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枫叶如丹的三层含义。

    3、了解借物喻理、借物悟理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枫叶如丹的三层含义。

    教学过程:

    一、阅读全文,回顾课文内容,勾画出文中含有枫叶如丹这个词组的句子。

    二、理解枫叶如丹的第一层含义:成长过程。

    1、读文中第一个含有枫叶如丹的句子。

    2、朗读课文1——4段,了解枫树的生命轨迹。

    3、朗读课文1——4段,感知枫树成长过程的不易。

    4、引入冰心的语言,学生感知枫叶成长经历的艰难历程。

    5、读课文5、6段了解枫树与人成长过程的相同之处。理解枫叶如丹的第一层含义:成长过程。

    三、理解丹的第二层含义。

    1、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概括第二部分的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枫树美景的描写。

    3、理解枫树如凄苦的老人的含义。

    (1)知道枫树和老人的相同之处。

    (2)通过作者的经历理解作者将枫树比喻为老人的原因。

    (3)读课文中丽贝卡出现的部分。

    (4)将丽贝卡与植物的成长阶段进行比较,知道秋天仍旧蕴含生命。

    (5)出示作者的经历,理解生命的丰富内涵。

    (6)理解枫叶如丹的第二层含义。

    四、理解枫叶如丹的第三层含义。借用杜牧的《山行》以及枫树成长的四季循环,理解枫叶如丹的第三层含义:长久的生命力。

    五、教师介绍作者的写作手法。

    六、齐读课题。

    教后反思:

    拨开景语看情语

    “霜叶红于二月花”,待到凉风又起,秋天又到,看那满山红叶,一树的红艳早已超越二月的红花。

    这一树的红叶是什么?是经历春、夏、秋的洗礼迎来的硕果,是跳跃、欢乐的生命,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是化作春泥护花的长久的生命力。

    可见这一树的红叶蕴含了作者多少人生感悟,多少个人情感……

    作为教师,如何借助这一树的景让孩子走进作者的情怀呢?我尝试着在课堂上拨开景语看情语。

    一、借助冰心的语言,体悟成长过程的艰辛。课文伊始,作者利用了四个自然段,以抒情的形式分述了枫树由春到秋,由绿到红的全过程,作者究竟需要说什么,丢弃纷繁的分析,用冰心的语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让学生体悟到作者原来是要告诉我们丹是来自不易的,他仿是人的成长过程,必须经历必要的挫折与磨难才能成长。

    二、借助作者的人生经历,理解作者眼中那一棵凄苦的枫树。

    作者在文中的第二部分写道: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垂头无语。

    为什么一树的红艳却成为凄苦与孤独的代名词。在课堂上我出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照片,让学生走进作者的世界。作者写此文时已进入花甲之年,斑白的双鬓,深锁的皱纹,一下子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已经走入了人生的尽头,他的悲秋情怀赋予了枫树,此时眼前的枫树就是他自己,他就是枫树,枫树就是他。景与人的相通之理即是世间万物都是相通之道。

    三、借助人与树的相同之处,理解枫叶如丹就是跳跃、欢乐的生命,就是富有内涵的生命。

    课文第二部分出现了丽贝卡,这个富有生命力的孩子的出现,给了作者最多的人生感悟。

    我让学生尝试着将丽贝卡喻成植物的发芽阶段,于是在秋天生命的初始之期仿佛又重新降临。

    接着我又让学生将作者与植物的成长阶段进行比较,引入作者的生活简历,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生命虽然到了尽头,但是回顾这一生是精彩的,恰如那如丹的枫叶。这样的富有内涵的生命在今天是没有遗憾,不该凄苦的。

    那一树的红叶依旧,但是在一树的红叶上我们分明看见了作者如丹的人生情怀!

    我设计的船教学反思 篇3

    一、教材分析

    《海底世界》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十单元的一篇浅显的科普知识性课文,它从海底的光线、海底的声音、海底动物的活动、海底植物、海底矿物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神秘世界,能激发学生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海底世界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既好奇又向往。如果我们只是“照本宣科”,那么中低年级的孩子学起来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生词,理解“波涛澎湃、依然、窃窃私语”等词,学写“涛”字。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海底世界,激发热爱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五、教学策略

    1、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如:海面与海底的对比;动物们的声音;活动方式等)

    2、设计多种形式的读,并配以音乐,使学生优美的意境中去感受海底世界的美。

    六、教学资源

    1、多媒体课件 2、教师推荐的网页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说说大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

    2、那么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你们想知道吗?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放视频录象)欣赏海底世界。

    3、看完录象,你想说些什么?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书:海底世界) 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打开书第96页)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件)看看这些字词你们会认吗?谁来试一试?(指名认读) 开火车认读

    3、请大家默读课文,在书上找一找能概括海底世界的特点的词语,把它画下来。 (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三)、精读课文

    1、从哪儿可以看出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呢?同学们,让我们快快潜入课文中的海底世界去仔细看看吧!(轻声自读课文)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走)

    (1)“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宁静”

    A“依然”还可以换什么词来理解。课件理解“波涛汹涌”,学写“涛”字

    B为什么会这样呢?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你还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海底的发光鱼

    C(轻音乐)听老师读这一段,请大家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这种奇异的景象。

    D海面上波涛澎湃,海底却依然宁静;海底一片黑暗却又有一些星光在闪烁,真是奇妙无穷啊! 潜水员们,咱们再潜入神秘的海底去看看,你还发现些什么?

    (2)“――窃窃私语―――”(声音)

    A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跟你的同桌窃窃私语一下。

    B动物们在窃窃私语些什么呢?我们用水中听音器来听一听(播放课件)

    C你们听到各种声音了吗?有的像蜜蜂一样……那是动物们在窃窃私语哪!

    D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出窃窃私语的语气来。指名读,评价。

    E师生接读。(出示课件)

    F海底里静中有声,多么奇异啊! 潜水员们,你们的发现可真不少,再打开你们的慧眼去看看,你们一定会有更新的发现!

    (4)动物的活动方式……

    A指名读,其他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的活动方式?请画出来。(海参、梭子鱼、乌贼和章鱼、贝类)

    B他们是怎样活动的?同桌一起读一读再演一演。(课件演示)

    (5)海底的动物们多么有趣呀!还有哪些潜水员有更新的发现?齐读植物、矿物(5、6段)

    3、小结

    可见,海底真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其实,海底世界并不止是这些,海底是一个神秘的世界,海洋学家们也在不断地探索、研究,同学们如果有兴趣还可以通过上网去了解更多的海底知识,探索更多的海底奥秘。

    (四)、课外拓展(课件展示)

    1、我给大家再推荐一个专门介绍海底奥秘的网站:海底探秘专题学习网

    2、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或书店查阅更多有关海底的知识,办一份以“海底世界”为主题的手抄报。

    从“雾里看花”到“豁然开朗”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网络”是当今时代的代名词,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飞入寻常百姓家”,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也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看到了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看到了它对语文教学产生的深刻的影响,然而,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怎样才能有机地整合呢?在此之前,我一直都是“雾里看花”,而这一次执教了《海底世界》后,我顿时“豁然开朗”了一些。

    一、“整合”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语文教学情境。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敲门砖”。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提供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见,创设良好的情景是学习语文的必要条件。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的阅读课文,它以生动的笔法,从光和声两方面描述了海底的景象,从动物、植物、矿物三方面介绍海底的物产,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篇课文具有一般阅读课文的共性,也有其个性。海底,对于学生来说,是个神秘的领域,海底里的生物、矿物,学生更是闻所未闻。课文中所描写的漆黑的深海星光闪烁,动物们在窃窃私语,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等,学生都不清楚。因此,学生理解课文的难度就很大。如果按照传统教学,难免枯燥、抽象,学生肯定不感兴趣。而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从互联网上找到、截取并制成了具有生动、直观的视频录象,播放海底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利用视频的播放创设情境,再通过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容易被调动起来。(教学时我忽视了这一点,课始利用静态的海面创设情景,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结束时播放视频,学生的兴趣才被激发。)

    二、“整合”能有效突破知识难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海底世界》一文的重难点是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三年级的学生还是处于思维、理解能力的培养阶段,对这些概括性强的知识并不能深刻地理解。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就以突破这些教学难点为内容,把学生带入神秘的海底,亲耳听听奇妙的声音,亲眼看看丰富的物产,从而有效地突破难点。

    1、化虚为实,启发学生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

    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学生对海面上“波涛汹涌”,海底却依然“宁静”不太理解,通过课件的演示,学生不仅理解了“波涛汹涌”一词,而且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黑暗的海底却有亮光这一奇异的景象,而后,教师配乐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以加深理解。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通过课件中动物声音的播放,把课文中一行行独立的词句形象地连贯起来,生动再现,再通过朗读去体会“窃窃私语”一词,边读边体会语言的生动。

    2、化静为动,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领悟。

    学生对第四自然段中举例描写的几种动物: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的样子、特点和活动方式都不是很熟悉,于是,我借助课件演示了各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使它们栩栩如生,趣味盎然。这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当然,这一节课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教学调控能力欠缺,评价方式单一,缺乏语言文字的训练等,我将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不断努力,在课程整合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我设计的船教学反思 篇4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揭示课题

    哈默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同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今天,我们学习《将心比心》,能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吗?课文写了哪些将心比心的事情呢?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

    2、前后四个同学按段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句子。

    3、课文写了哪两件将心比心的事?

    细读课文,探究情感

    1、自学第一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想想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在书上做些批注。

    3、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重点探究以下问题:读母亲平静的话,思考:母亲的“宽容”体现在哪里?母亲又是怎么鼓励护士的?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节。

    5、学习第三节: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一节的理解吗?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课堂练习:写一段话,以生活中的一个事例来说明“将心比心”。

    教学反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物我一体,将心比心”显然,“将心比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本文以此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想尽量想做到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在体会了文章中感人的语言,了解了文章思想后,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将心比心”的含义,情绪也上来了。可是时间在启发诱导中被浪费了,没有时间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课文的语言文字。更别说联系实际来谈体会了。只有课后通过练笔去了解学生的思想了。

    在教学本文时,我放手让学生自渎自悟,遇到不理解的词句时,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在初读时,引导学生复述“我”所经历的两件事,再读时,重点引导学生思考:你是这位阿姨会怎么做?如果你是被扎针的母亲,会这样做吗?从而进行移情体会,并创设其他情景,让学生展开想象,模仿课文的语言描写写几句人物的对话。

    课后,我不由得也反思起来,作为老师在与学生相处时,在我们要求学生时,将心比心也尤为重要。我们也做过学生,也知道当学生的辛苦,也有令老师头疼的时候,现在角色转换成老师了,站在讲台上我们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教好他们,从我们的立场出发告诉他们那样做不对,应该这样。而孩子不一定理解,接受。

    我设计的船教学反思 篇5

    “找质数”这一部分知识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不多,所以学生十分困难用自己的经验进行知识的建构。因此,为了在教学中使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质数、合数的概念,本节课的设计以数学活动为主。

    1.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认知活动将受课堂情绪因素的影响,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在教学中,建立师生间的平等、和谐的友好伙伴关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创新。因此,本课以做拼图游戏引入,学生很快地进入了角色,通过评选冠军,让学生产生争议,“我们组有11块小正方形,只能写出一个乘法算式。只有一种设计方案。”说明比赛不公平,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为什么有的组设计多,而有的组只有一种设计方案?”使学生在活动中引出质数、合数的概念,教学反思《《找质数》教学反思》。

    2.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为思维的发展提供前提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探索中,充分留足学生的思考时间,让他们在联想猜测,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得出正确结论。小组合作不要仅仅流于形式,要有详细的分工,真正达到合作交流的目的。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避免一问一答。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良好合作习惯的培养。

    3.新颖的活动设计

    本节课的练习也采用了游戏的形式,目的性强,学生乐于参加。“叫号游戏”促进学生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能正确的区分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自我介绍游戏”使学生全面认识一些自然数的特性,如:我是20号。它是偶数,也是合数,既能被2整除,又能被5整除。“动脑筋出教室”也使学生的下课形式变得新颖。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归纳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证明,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及数学结论的确切。

    我设计的船教学反思 篇6

    一、教材分析

    《一次有趣的观察》是第四册的一篇文章,整篇文章从题目到内容体现一个“趣”字:首先,这个题目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其次,“听大人说,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个问题的提出很有趣;其三,我种扁豆,特意把蔓儿从竹竿的左边绕缠,而蔓儿偷偷绕到了竹竿的右边。这太有趣了!于是“我”便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细心的观察,终于相信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

    教学本课,要着重引导学生自己默读,发现并提出问题,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保护学生自己读书的热情。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好奇心强,又身处农村,对身边常见植物有比较多的了解和较浓厚的兴趣,教学中很容易在教师引导下对课题产生好奇心,对生发较强的读书热情。加上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默读能力,课文语言又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学生在默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并不难。

    三、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

    2、练习默读课文。

    3、喜欢观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探究的热情,肯动脑筋想办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②在默读课文过程中感悟课题的“趣”。

    2、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探究欲望。过渡:

    同学们,刚才老师发现,大家对课文的朗读和词语掌握的不错,那么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深入文本,学习感悟。

    1、同学们,作者在对扁豆进行观察的过程中都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呢?现在请大家按照自学提示学习课文。请看大屏幕:

    现在请大家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_”出画出作者观察扁豆时有趣的发现。多读几遍,和同位交流自己的感受。

    2、感悟有趣发现:

    句2: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起床了,跑去一看,扁豆蔓儿偷偷地绕到了竹竿的右边。

    引导感悟趣二: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发现很有趣?

    是啊,有趣的是我特意把蔓儿从竹竿的左边绕着缠上去,结果第二天,蔓儿 偷偷的跑到了右边。它是怎么从左边转到右边的呢?是啊,这是一个多么有意思的发现?你们能读出有趣吗?

    句3: 星期天,我又把扁豆蔓儿从左边绕着缠在竹竿上,还在竹竿上用红墨水做了记号。 我紧盯着它。过了半个小时,扁豆开始离开了记号,向右边移动。又过了两个小时,扁豆蔓儿离记号更远了。我还注意到,每隔一小时左右,扁豆蔓儿就突然抖一下。四个小时以后,扁豆蔓儿又转到竹竿右边,绕着缠上去了。

    感悟趣三:为什么这个发现很有趣,您能具体说说吗?

    原来扁豆蔓儿竟然会抖动,还会自己改变缠绕方向!扁豆蔓儿真的是向右绕着爬的呢。大家说,这样的观察有趣吗?你能试着通过朗读,读出扁豆生长的有趣吗?

    3、孩子们,这样有趣的发现,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呢?请大家用波浪线画出写小作者认真观察的词句。

    半小时 两个小时 每隔1小时 四小时

    作记号 紧盯着 还注意到

    4、交流画出来的词语,现在让我们抓住这些词读出自己的体会。谁来读?

    5、孩子们,你们看,作者为了发现扁豆蔓儿到底是怎么爬的,他不仅细心观察,而且连续观察了很久,最终解决了心中的疑问。小作者的观察过程多么细致啊。

    6、这样细致地观察,我们一起练习复述吧。那现在,请大家按照老师的复述提示,同位合作练习复述这一段。

    交流复述。

    7、欣赏着大家精彩的复述,老是觉得小作者的观察真是一次 有趣的观察。然而这样的结果是作者亲自观察得到的,此刻,他的心情会怎么样呢?(高兴)现在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读出小作者高兴的心情。

    二、复述练习

    孩子们,著名的雕塑大师罗丹说过:“ 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小作者发现了扁豆的生长特点,那你们在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呢?课前大家做了准备,谁想来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过程?

    1、同学们,看来,生活处处皆学问,老师希望大家留心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相信,那样,你们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

    教学反思:

    昨天课后,我把豆种发给学生。有因课上表现好,为小组得到豆种的,这些是可以种在班里的;有因个人喜欢,得到豆种回家种的。对了,我也拿回了几粒种子回家种,嘿嘿!我也想试试呢。

    帮学生把花盆里放满土,并根据不同的豆种在每个盆里种上三到四粒种子,剩下的事儿就交给孩子们了。今天,又给每个小组发了一本本子,那是让他们写观察日记的,4月14日,是一个需要记住的日子。现在,我跟孩子们一样,在期盼着那小豆苗苗早点从土里钻出来,让我们早一点目睹它们的风采,并亲自观察它们的蔓儿是如何从可向上缠绕生长的。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想着让孩子们做点什么,曾让孩子们养过蒜苗,虽说只有一小盆,那长出的小苗苗让孩子们高兴了好几天,但后来热情过去了,他们便任那盆蒜苗干干在花盆里,最后,我连盆一起扔了出去。与些同时,我让孩子们养小乌龟。他们让家长买来了养龟的缸,也带来了龟食,最后是主角出场,一下子好几只呢,一时我一个缸里都养不下了,后来又一个孩子带来了小鱼缸,才让这些小乌龟“龟均占地”不至于太可怜。可是,可是后来,那些小乌龟一个一个地眼睛都瞎了,最后,一个接一个地去了天国。我就奇怪了,为什么我就养不好小乌龟呢?在这之前之后,我都曾自己养过,无论我如何努力,它们就是不活,让我郁闷了好一阵子。

    后来,后来就什么也没干了,也是因为我们的教室一年四季都不见阳光,养什么都赖赖叽叽的,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让我越来越没有养点什么的兴趣。

    这次与孩子们一学习《一次有趣的观察》,又勾起了我想种点什么,养点什么的心思,借18课的东风,就种点豆豆吧。不知道多少天后,那些小豆豆才会钻出来与三班的孩子打招呼。

    我设计的船教学反思 篇7

    1、使学生通过探索,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从中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数学推理。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3角=(——)元=( )元

    9厘米=(——)分米=( )分米

    5元6角=( )元

    3米8分米=( )米

    0.4元=(——)元=( )角

    0.7米=(——)米=( )分米

    8.8厘米=( )毫米

    2.5元=( )角

    二、新授

    1、创设问题情境

    出示情境图: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雪糕、蛋筒、棒冰、冰激凌的价格)

    了解了这些信息,你有些什么问题?

    (1)学生提问,师给与评价,并将问题引导到

    “雪糕和棒冰,哪个贵一些?”上

    板书:0.8 0.5

    你会比较吗?说说你的想法

    a、0.8元是8角,0.5元是5角,8角大于5角,雪糕贵一些。

    b、0.8=,0.5=,>,雪糕贵一些。

    板书中填入大于号。

    (2)你会比一比雪糕和蛋筒的价格吗?

    板书:0.8 1.2

    你是怎么比的?和同桌相互说一说。

    交流,(注意适当提高对学生表述的要求)。

    (3)你还会比一比谁和谁的价格?

    前后四人一组,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4)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板书课题),说说看,可以怎样来比较?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来说:一是整数部分都是0,二是整数部分不是0,但不要刻意抽象出法则,机械记忆。)

    三、“想想做做”

    “1”:先确定厘米数,再换成分米数,然后比较大小。

    “2”:完成后让学生说说理由。

    “3”:提醒学生看清要求,是表示涂色部分。

    “4”:完成后引导学生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5”:独立完成。

    “6”:三个数量可以引导学生从大到小排列,并用大于号连接。

    我设计的船教学反思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的能力。

    2、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教学重点:

    1、认识水的组成。

    2、电解水所得出的结论。

    3、了解化合物,单质的区别。.

    4、初步学会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问题。

    难点:化合物,单质概念的理解.。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教学过程:

    1.强化学生的“现象论证-结论推理”的能力。

    2.加深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3.要学生学会用微观的角度去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教学反思:

    1.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困此要加强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实验的结论不能直接,牵强地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他们自已根据实验的现象去分析总结.

    2.学生明白水电解的生成物是氧气和氢气后,提示他们去看P50页图3-12,可以帮助他们较快地,较直观理解水的元素组成.同时,帮助他们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3.要注意单质和化合概念的理解,有个前提,都必须是纯净物,不少同学会以为空气是一种化合物,因此,要加强在这方面的练习.

    4.讲课的过程中加入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实物练习,可以加深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

    我设计的船教学反思 篇9

    本节课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利用看图片,分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特征及形成原因,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优点:

    1. 用歌曲《长江之歌》引入 课题,在播放的同时让学生欣赏长江的一些景观图片,既营造了一种欢快的学习气氛,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 利用现有的课堂资源,利用课本中提供的长江流域水系图,干流地开剖面图等到信息,为学生推理分析长江的水能资源优势创设了情景,使学生能够联系已掌握的一形知识,气候知识分析长江水能丰富的原因。

    3. 在学习长江洪涝灾害的原因时,引导学生能够结合中国人口增长后所带来的人地矛盾,分析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并提出治理的措施。使学生提高了分析能力,树立防灾减灾,变害为利,人地协调等价值观念。

    4. 通过对长江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人们创造性地劳动成果的展示,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不足:

    由于本节课所学内容比较多,所以在有些内容的教学处理显得急促,如流经地形区和长江的支流名称及位置没有拿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巩固,在讨论荆江河段的治理时学生自主时间较短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讲练结合,更好地贯彻课程改革理念,更好地处理好教学内容多与时间少之间的矛盾,适当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鼓励学生自学,能学会的不讲,提高课堂效率。

    我设计的船教学反思 篇10

    [教例]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15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看老师写课题

    (师板书:诚实和信任,写完后引导读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默读全文,找出含有课题的那句话,用~~~~~~划出。

    (生交流读句子,师出示:人与人之间还有 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评:直奔中心,既明确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又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再一次感知课文,也为更好地开讲奠定了基础。)

    师:课文中说,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我们该怎样读课题呢?

    (生再读课题)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诚实和信任真的比金钱还重要吗?请同学们轻声读1-3小节,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夜晚。

    (生自由读)

    师:谁能用简洁的话说说那个晚上发生的事?

    生:故事主要讲了我驱车从外地回布鲁塞尔的路上,不小心撞碎了停在路旁的小红汽车的反光镜。

    生:我觉得他讲得不够完整,应该把时间和造成事故的原因讲清楚。

    师:你讲得很有道理,请你来说说吧。

    生:课文主要讲了一天深夜,我在驱车回家的路上,由于天黑,能见度差的缘故,撞碎了路旁小红车的反光镜。

    生:老师,我觉得还要讲清事故发生后,我主动承担责任,留下字条,希望车主与我联系这一点。

    师:你这么补充,故事就说完整了。

    (评:注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细节虽小,但若课堂上长抓不懈,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必大有益处。)

    师:那么,在这个故事中,大家觉得我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再一次默读课文1-3段,可以在你印象深的地方圈圈划划。

    (生读后划句子,并在小组内交流,代表发言)

    生:我觉得作者很诚实,从课文第三段中可以看出。

    (读文中句子)

    生:我也有同感,如果作者不诚实,他完全可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走掉。可是他还是留下来,并写下字条,希望车主与他联系。

    师:同学们有这样的感受吗?(有)让我们来有感情地读读这段文字。

    (出示句子,生有感情地齐读,之后继续交流)

    生:我觉得作者很负责任,当他发现反光镜碎了以后,没有自顾自往前开,而是往回走了五六十米。

    生:我认为作者勇于承担责任,当他发现小红车的车主也违反规定以后,还是主动承担了责任。

    师:你从哪儿读懂这层意思的?

    生:因为这辆车的车头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但它毕竟是停着的,责任应该在我。超出停车线说明小红车主人也违规了,毕竟应该说明我把责任承担起来了。

    (生相机圈点)

    生:按照规定,应该是双方共同承担事故的责任,作者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种精神真令人敬佩。

    师:你说得真好,你能带着这份由衷的敬佩之情把这句话读好吗?

    (生读得很投入,众热烈鼓掌)

    (评:课堂上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此处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让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悟。教者充分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新课标)。因此,一个诚实的,严于律己的我的形象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

    师:就是这么个夜晚,作者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希望车主与他联系。同学们,假如你是小红车主人,当你看到这张字条时,你会怎么想呢?

    (喃喃自语,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得很热烈。)

    生:这是一个多么诚实的人啊,在没人知道的情况下,能主动承担责任,真让我敬佩!

    生:虽然我的车子被撞坏了,可这位先生对我那么尊重、信任,这是多么让我感动啊!

    生:我的车子超出了停车线,也违规了,可这位车主把全部责任承担起来,他的品格多么高贵,我一定要谢谢他!

    师:是啊,刚才同学们说的,正是小红车主人所想的。所以,事隔三天,他主动打电话与作者联系,请同桌分角色练读打电话部分。

    (评:让学生扮演文中人物,将学生引入文中,境里,发挥情境的感染效应,深化了学生对我的高尚品格的理解。设计巧妙,效果显著。)

    (生同桌分角色读)

    师:请两个同学合作分角色读第一次对话。

    (进行适当评价)

    师:读了这一次对话,有什么问题吗?

    (评:学贵有疑,有时侯课堂上教师的主动出击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生:作者把小红车的反光镜撞碎了,为什么小红车的主人还要感谢他?

    师:是啊,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读第二次对话。

    (生自由读,思考)

    生:小红车主人自己也有错,但作者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这使小红车主人很感动,所以他要感谢他。

    生:小红车主人觉得作者是个诚实的,值得敬佩的人。

    师: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这次对话。

    (生选择角色读)

    师:让小红车主人感动的仅仅是这张字条吗?

    (出示第三次对话,男女生分角色读)

    (评:文章至此,高潮凸显。教者进一步激疑、点拨,将学生的思考和认识更加引向深入。)

    生:使小红车主人感动的是作者那诚实的敢于承担责任的品质,它是最珍贵的。

    (师板:比金钱更珍贵。)

    生:小红车主人觉得作者的诚实和对人的信任是很珍贵的,比金钱更重要。

    (男女生再一次完整的分角色读对话)

    师:在对话中,我再三地表示歉意,让小红车主人深深地体会到我的诚实及对他的信任,而小红车主人所说的发自内心的话更让我感到他对我的信任。

    (师生接读第三段)

    师:同学们,这则感人的故事学完了,相信你对诚实和信任有了更深的理解,此时此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请用一句话写下来。

    (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同时,让学生把阅读后的想法写下来,是学生在读完课文后倾吐的需要。通过这个训练,相信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已融合了学生头脑中的相似块,牢牢地植根于学生的心间了。)

    (生思考,练笔,指名交流,师相机评点)

    生:诚实和信任是一对密不可分的朋友,我一定要拥有它们。

    生: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必须以诚实和信任为基础。

    生:诚信是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

    生:有了诚和信,任你走天涯;有了诚和信,伴你事成功!

    生:诚信+毅力=成功

    师:同学们一句句发自内心的话,讲得多好啊!确定,诚实和信任是人生幸福成功的重要基石,愿大家也能和作者一样,拥有他们。

    (布置课外作业:1、把自己最喜欢的关于诚实和信任的一句话写下来,做成书签,送给好朋友。2、搜集身边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事例,在小组内交流;还可以上网读一读今年高考的作文。)

    (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来自于生活实际,诚信真的这么重要,这么有感召力吗?课后留下一两道实践性作业题,体现了教者先进的教育理念,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也许比课文更具说服力,而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广阔的语文空间学习语言,进行语言的实践。益处多多,自然不言而喻。)

    [板书]

    诚实和信任

    比金钱更重要

    【我设计的船教学反思1500字模板】相关推荐
    推荐!小学生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范文优选120字

    时光飞驰,新学期即将来临。是时候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了,看自己在教师这份工作有多少成长,通过一篇教学总结看看自己在这一学期有哪些成长,一篇教学总结要怎么把它写好呢?这篇《推荐!小学生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范文优选120字》应该可以帮助到您。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

    范文参考:小班教学总结420字

    时光荏苒,我们即将翻开新学期的篇章。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后我们就该进行一次总结了,通过写一篇教学总结看看自己在思想上与工作上的变化,教学总结是怎么样写的呢?这篇《范文参考:小班教学总结420字》应该可以帮助到您。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现将小班上学期工作总结如下:一、保育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