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总结
  • >导航
  •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精选
  •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发表时间:2024-02-11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精选。

    从某件事情上获得新的感触时,此时是很好的写作时机。心得体会在记录我们新的想法的同时,也会帮我们不断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栏目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篇讲述“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的文章,祝您从本网站中收获满满获得您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1

    一、会学生,发现写作素材。

    农村小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内容:学校里的各项文体活动;家里的各种家务劳动;农田里的各种农作物生长状况……有些素材是城里的孩子无法见到的。但要让学生将这些内容用作文的方式表达出来,必须让他们实践。例如:秋天到了,我让学生们写一写秋天,但有的孩子用优美的形容词堆积了一篇。华而不实,空洞无物。后来,我利用一个星期天机会,让孩子们同家长一起去地里干活,并把所看到、听到的、想到的记下来。第二天上作文课时,我先让学生们交流昨天劳动的感想,孩子们交流得热火朝天,接着我说,想听听昨天同学们都有什么收获,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足足说了近10分钟。最后,我才说,把刚才你说的写下来吧!结果这这篇作文孩子们写得很开心!所以我总结出一条: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实践!

    二、具体事中,悟出“真情”。

    小学高年级习作中,要求学生要表达情感。但学生在习作时往往是直接写一句话表达情感,这种情感给人的感觉是“假”。习作中,不能反映内心世界的作文,也就失去了作文的本质意义。因此,要想让学生认真习作,必须激发学生的“真”感情。

    要让学生在习作中,把他们的个性、情感得以发展、想象、语言表达等各种心理能力得到最佳训练,教师就要做到童言无忌,呵护真情。老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在课堂上,在课外,在学生作文的批语里,在进行口语交际对话教学时……向他们表达我们的“真”情感,真实地流露我们的喜怒哀乐,让学生逃出“四角天空”的困境,创设一定的课堂练笔情境,激发出他们的“真”情来。前段时间,我们学校组织看电影《柳月弯弯》,这部电影很有教育意义,影片中流露出的真情实感也着实感人。看完影片后,我并没有要学生马上写观后感,而是让学生回忆哪些场景让你流泪,让你感动。结果学生们在课堂上不断地回忆,不断地体悟影片中真情,甚至有些学生又一次落泪。完成写作后,我从孩子们习作中,读出了“真”情。

    三、加强课外积累,扩充素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广泛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更为重要。但农村学生由于条件限制,阅读面很窄,除了课本和读本外,几乎没有课外书。基于这种情况,我利用学校阅览室的资源,扩充学生的阅读量,并都会学生随时摘抄那些动人的画面,精彩的描绘,形象的比喻等优美的词句、语段。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对于不同的层次的学生,我会做到推荐阅读。基础较差的学生,我推荐他们读童话、寓言、小故事。基础较好的学生,我建议他们阅读中外名作、名篇。

    四、评价作文与鼓励相结合,让学生尝试成功,激发习作需要与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各种行为都是因心理上的欲望而产生的。教师与学生就像“渔”与“鱼”。而评价就像“饵”。学生爱吃的“饵”,绝非劈头盖脸的训斥和没完没了的批评。专挑毛病的做法,这样只会扑灭学生习作的欲望。因而,我在批改作文时,总是采用鼓励、交流的方法。我要么对文章的内容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要么就与小作者本人产生一下情感上的共鸣;或者抓住他文章的闪光点大大地欣赏一番……什么“你的妈妈真是位慈爱、勤劳、严谨的好妈妈,我也同样敬佩她”;“你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呀,仿佛把我们每个人都带到了这个梦幻般的世界”……这些评价使学生“能够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学生有了这种想获得精神愉悦的愿望和动机,何愁不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呢?

    小学生作文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反复的练习,循序渐进,日积月累。作文教学就像一朵待放的花蕾,只要我们精心地去呵护和培育,改进作文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相信一定会在语文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2

    语文学科的心得体会

    [第1条: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心得体会]

    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心得体会教育

    贵阳市石林木小学李小珍

    教学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下:

    1.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真挚情感,使之成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1.华语题材的文采兼备的文学作品,只是情感世界的片断。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文章所蕴含的真善美,从而充分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积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2.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使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得到思想道德的熏陶。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体验人间真情,激发亲情、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精神。

    3.激发学生内心真诚的情感,使学生逐渐摆脱低层次的兴趣,产生高尚的情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4.在教学中,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总结等方法,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思想教育教学的效果才能更具体、更形象地获得。 感受作者宽广的胸怀、宏大的精神、坚定的信心,从而树立远大的志向。让学生体会到成长是多么美妙的过程。它往往充满了辛酸,充满了痛苦,充满了成长,并付出了代价。青少年应该勇敢地面对困难,而不是回避它们。如果你坚持并最终获胜,就会有一种自豪感。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学习技能,而且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5.我的学生,独生子女,都被宠坏了,习惯了接受爱。 父母的辛苦,他们视其为应有的,心安理得,很少欣赏父母的辛苦,所以很难有一颗感恩的心,所以感恩教育很重要。

    6.高尚的行为。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修养的殿堂。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体验高尚品德生活、丰富生活的过程。让知识成长,也让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品格。事实上,德育渗透的形式和方式多种多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立足于文学课教学,积极探索,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优势,探索语文课本德育因素,认真教学。 ,积极渗透德育,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培养更多的学生成为学业优秀、人格健全的社会小公民。

    二是抓好字字教学,渗透德育。

    思想教育渗透到汉语的方方面面。在汉语教学活动中,通过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的字、词、句,了解句型在句中的作用和转化,修辞和标点在课文中的运用,使学生体会到无与伦比的表达能力。祖国语言的力量,通过感受祖国语言优美、简洁的美,让学生在分析有趣的文字和结构时,掌握书写规律,理解做人的道理。通过欣赏文章生动、生动、贴切的语言,我们可以深刻领会祖国山河的壮丽,唤起人们对生活和生活的思考。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材料,才能加强德育的渗透。

    三、在语文活动中渗透各种形式的德育

    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

    1.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类语言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接龙比赛、简报征集、手报、研讨、讲座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积极情绪。

    2.朗诵经典诗歌,讲成语故事,让学生不仅掌握阅读和口语的技巧,还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精致形象,以及祖国灿烂文化的悠久历史,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国主义。

    四、引导情感阅读,体验文章中心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领悟文学的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背诵理解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朗读技巧,更要多读多想,专心读,读内涵,读感情,读心得。意义。

    V.通过写作训练培养良好的素质

    让学生在日记中写下他们的节日活动,看看谁的时间最重要。一些学生描述了他们如何在假期帮助父母做家务,以及他们在分娩后的感受。一位学生写道:“??没想到做家务这么难,现在才知道父母为我付出了多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把父母养大我的方式报告出来。”善良”。话虽简单,却表达了孩子的真心。我在课堂上阅读了这些日记,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和孝顺父母的品质。

    六、重视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

    小学生自控力差,善变,思维能力和辨识力差。我们要从一些最起码的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比如写作习惯、生活习惯、文明语言习惯等等,应该是细微的,久而久之,会增强辨别真、善、美、假、丑、恶,获得“随风潜入黑夜,默默润物”的教育效果。

    总之,要通过语文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潜在的感性和理性能力,发挥其作用,将德育渗透到听、说、读写。 ,用学生喜欢听和看的形式,使之和谐统一,让学生在接受语言训练的同时,体验作品的内在意义,培养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达到教与学的目的。讲道。愿一代文明品格、健康品格、高雅品格、高素质的学生在我们的努力下健康成长。

    【第二部分: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每学期开始,我总是在认真总结上学期得失的基础上,根据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学生的知识状况,制定教学计划,并根据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实施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确保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让学生从繁重的学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教师要把握好减轻课业负担与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我意识到,最重要的是在40分钟内要求效率。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建立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的能力。 ,寻求并善于捕捉新信息,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为此,我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老师成了学生的挚友,教室也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乐园。学生不再是刻板刻板的模范观众、教师和学生。互动,生生不息的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表达,课堂上没有阴冷的“死角”。

    教学有方法,但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我采取了生动活泼、扎实、系统、有序、不断训练等方法,让学生独立探索,分组合作,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技能。

    学习效率,初步掌握语言实践能力。1.激发兴趣——愿意学习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题目,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

    低年级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时,生词可以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变成了结交朋友或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标题自然会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也调动了学习的兴趣。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到情绪因素的影响。适应孩子的心理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巧妙地创造各种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以极大的兴趣积极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

    1.改变形式——“玩”中学

    特点和注意特点,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巩固识字练习。在复习生词笔顺时,可以使用“匹配密码”游戏。比如“斗”字的笔顺,密码如下:“斗”字怎么写? “斗”字是这样写的:横竖点。这是“配对密码”。您可以使用“找朋友”、“词开花”、“摘苹果”等游戏来查看单词的分组。

    我认为中文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今后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更好地为汉语服务。教学服务。

    【第三部分:中国教师的教学经验】

    教与做的结合是陶行知老师教学理论中的一大妙招。陶老师认为,做就是教学中的实践,只有采用这样的实践环节,教与学才能融为一体。陶老师的“教行合一”思想对汉语综合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汉语课程标准》指出:汉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汉语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汉语实践。也就是让学生在大量丰富多彩的做、感知、习得中,逐步掌握语言的规则。可以说,汉语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将教师在应用中学教授汉语知识技能的过程与学生获取新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整合为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活动。首先,汉语练习活动是汉语活动的一种,与汉语教材紧密结合的各种活动应该是汉语综合活动的基本内容。其次,汉语实践活动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汉语活动,各学科与汉语相关的活动应该是汉语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第三,汉语练习活动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汉语综合活动。各种贴近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活动,也应成为汉语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下面谈谈以做为中心的三年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1、紧跟教材,开展综合汉语实践活动。汉语综合实践活动的新内容在三年级首次出现。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却是完全陌生的。此外,三年级的学生往往对问题的意识较弱,主动思考问题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教师应首先紧扣教材,巧妙设计和安排各项活动,拉近学生与汉语综合实践活动的距离,唤起学生对活动内容的高度重视,从而将汉语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 .每一本课改实验教材都是精挑细选的杰作,也是学生学习汉语的最重要途径。综合汉语实践活动可与每篇课文紧密联系。 1. 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表演活动 行知先生指出,当一个人产生兴趣时,愿意全力以赴做事,所以学习和快乐是分不开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各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根据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直觉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我们定期安排一些紧跟课文内容的表演活动。例如,在《为成长相融》、《鹞蚌斗》、《隐耳偷铃》等多篇课文的教学中,以及《西湖》、《东方明珠”等文本。 .这些综合性的汉语实践活动集知识、趣味、娱乐于一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达欲,锻炼学生的胆识和气质,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审美情趣。 2、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生产活动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双手和思想。各种与课文内容息息相关的趣味制作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年级课文中有很多制作活动的切入点,比如学习“五月在淮乡”课,可以指导学生写一篇关于我们可爱的家乡的文章等。活动期间,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了锻炼,审美、鉴赏能力和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拓展活动 课改实验教材中的课文不是以传统课文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课文组的形式出现。一组文本和一个主题与每个文本组合在一起。按照这样的安排,综合汉语活动的内容既可以紧扣一个课文,也可以紧扣一组课文的主题,展开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2、整合教材,丰富汉语综合实践活动 汉语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很强。因此,要树立大汉语教学理念,将汉语综合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谋求各学科的融合。设计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性活动不仅量大,而且质量提高,极大地丰富了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的内涵。 3.连接生活,激活综合汉语实践活动 陶老师认为,生活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我们的教育不局限于学校的形式,整个社会就是我们的学校,所有的生活都是我们的课程。他极力主张,让学生从学校的鸟笼里放归大自然,自由飞翔,在生活的风浪中接受生命的洗礼。的确,生活是汉语的源泉,选择贴近学生自身和社会生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必然会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并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三年级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环保主题的课文。为了促进羌族学生从小保护环境,我们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安排了以关爱周边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汉语实践活动。首先,让学生自由分组,商定一个活动计划,思考如何实施。和内容,然后每个人都分裂了。一些小组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记录:他们称量了他们家每天产生多少垃圾,并计算了他们家一年使用了多少吨水。活动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们精力充沛,积极性得到充分体现。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3

    写字教学心得体会

    曹红英

    17、12

    写字是一种技能,任何技能都是要经过一系列的训练才能形成的。小学写字教学,收效总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指导较少,那么,怎么加强写字指导呢?

    一、追求良好的教学方法 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学习书法不仅能磨练人的意志,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人的内在素养。如果书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只顾自己横竖撇捺地演练一番,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学生写字技能的形成、字写得好坏,关键在于是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其中,写字姿势的正确与否是影响写字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不正确的姿势还影响学生身体的发育和成长。由于习惯是需要重复或练习才能巩固下来的行为方式,除了明确讲解、严格要求外,我又采取了多种形象的方法进行强化。我借助挂图、图象,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可参照的“书写形象”,把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的挂图贴在墙上,时时提醒学生:和这个同学比一比,谁做得和他一样棒。为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姿势正确的重要性,我告诉他们坐不好脊柱就会变形,拿笔不正确手指就会成为畸形。

    在写字指导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少用或不用涂改液,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培养责任感。干净的纸面就像我们漂亮的小脸,怎么能乱写乱擦呢?提笔便是练字时,我引导学生养成用眼用心去写字的习惯,用眼观察,看清笔画、结构、比例;用心去记、去分析,然后尽力做到一气呵成、不涂改。

    学生练习写字,大多是在印有田字格或米字格的练习本上进行。教材中田字格或米字格里的范字如果不作指导就让学生仿写,其难度较大。学生写起来标准难以掌握,不是靠上了,就是靠下了;不是偏左,就是偏右。而且,大多数学生习惯把字写小。久而久之,学生的坐姿易变样,眼睛与书写本的距离越来越短,面部几乎贴在纸面上。所以学生练习写字时,一开始应要求他们观察字的笔画偏旁在格子中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才进行仿写,并要求他们把字尽量写大,要写满格子。这样写的好处有两个:一是培养学生读帖习惯,可以从整体布局上纠正学生不能把字写在格子正确位置上的毛病;二是促使学生习惯写大字,这样指关节、腕关节运动幅度大,能增强手指、手腕的灵活性,有利于他们写字水平的持续提高。

    三、让学生把握汉字的间架结构。

    俗话说:“写字没有巧,笔画安排好。”“点、横、竖、撇、捺”五种基本笔画便构成了庞大的汉字体系,我想这也正是中国文字的神奇、伟大之处。可见写好基本笔画很重要,笔画安排妥帖,结构平正、匀称极为重要。汉字的形体特点为方块形,独体字较少,合体字可分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和全包围结构等几种类型。写独体字,把主笔写好了,字就见端正。写合体字,把几个部分的位置和关系处理正确了,字也就不难看了。左右结构的合体字数量最多。写这类字要求学生做到左右宜占位相等,且左紧右舒。

    四、激励评价,作品展览。

    激励是激发鼓励的意思,激励性评价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提高自身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质,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我在写字教学活动中,以亲和、信任和期待的态度对待学生,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寻找学生在习字过程中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激发练习书法的兴趣。每节写字课后,将所有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请学生进行评价,学习别人的优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jK251.com其他人还在看

    [心得借鉴]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最新范文


    时间如白驹过隙,新学期正在不远处等着我们。此时可以再次回忆自己教学的工作情况并且做个总结,通过一篇教学总结看看自己在这一学期有哪些成长,那么有哪些优秀的教学总结是能给我们参考的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心得借鉴]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最新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这几年的教学常有一种感觉:孩子们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一个问题,一件事,

    要反复说很多次,还有不少孩子听不见。我们大家清楚孩子的学习不比学前学习,增添了很多的内容,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孩子们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就拿语文来说,包括四方面的要求:听说读写和习惯。我们一直都觉得读书、写字很重要,至于听说,孩子们不教也会,其实不然。对孩子来说,怎样把话听明白,说清楚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看聪字,怎样才能“聪明”?“耳”听才是聪明的根本。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非常重要。现在我们有很多孩子和家长都在受不会倾听的苦。看因为不会倾听,作业不知道做哪里,回家忙活了半天,到校后还要重写。因为不会倾听,老师上课讲的不会,于地回家加倍补习,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等等。这些家长和老师是深有体会的。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呢?

    一、让孩子明白倾听的重要性。

    孩子们从心里明白了学会倾听是学习的第一步后,从心底里就想要做到,那么良好的习惯就容易养成了。

    今年重新从一年级带起,就下决心,一定要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第一天起,我就以趣解“聪”字引出“学会倾听”是变得聪明的首要条件,企图以此来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平时的课堂上我时常以孩子们都想成为一个聪明的孩子为诱饵,来引导孩子们听讲。想以此激发学生的学生的要好心,让良好的习惯能常驻他们心中。

    二、 教给孩子倾听的方法。

    孩子们明白了倾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听,还要教给他们倾听的方法。大部分孩子是不会倾听的,他们往往只听一字半句就走神了或插上自己的想像的翅膀神游太空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告诉孩子:听别人说话时,要眼睛直视对方,聚精会神地听清楚听明白,在别人还没讲完时,不要着急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完以后要想一想,他说的或问的是什么?如果自己没有听清楚,可以再问一问,如果听清楚了,自己会回答,再说出自己的意见。

    我在布置作业,作业时首先让所有的小眼睛都看着我,然后再说清今天的作业,最后还请个别小朋友提问,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另外我们有些家长也做得非常好,他们自己站在外面听,放学后问孩子今天的作业是什么。如果孩子说得对,就表扬他是个会听讲的好孩子;如果说得不对,自己并不忙着告诉他,而是带着孩子让他再回班问老师,问明白后,告诉孩子要认真听讲。如此几次后孩子一定会进步的。

    教会孩子学会倾听,不仅在学习中注意培养,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经常引导孩子认真倾听别人的话,长期以往,孩子一定能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三、 孩子的榜样。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仅仅教给方法是不够的,还需要我们给孩子做好榜样。在和孩子交谈时,我们要平视孩子即所谓的蹲下倾听,其实也不必蹲下,只需要自己和孩子保持同一高度,认真听孩子讲话即可。要注意自己的说话与听话的方式,让孩子感觉你在认真地听,给孩子树个好榜样。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要从引导疏通的角度去帮助孩子,给他提供解决的方法或建议。这样的话,孩子就愿意和我们交谈了,他自己的习惯也就容易养成了。如课堂上我会认真倾听每一个小朋友的发言,同时也要孩子们模仿老师,做到认真听讲。以此让孩子们学有榜样,在如此的熏陶下,孩子们会有进步的。

    四、以亲身经历让孩子们体会认真听讲的好处。

    让孩子们亲身感受到倾听的好处,有助于孩子们更努力地调整自己,努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如我经常对作业做得又对又好的孩子进行表扬,对那些做得不对的孩子,让他们重做,做完后,告诉他们造成今天个结果的是因为他没有认真倾听。想以此引发孩子们认识到倾听的重要性。

    五、抓住各种机会培养孩子听的能力

    倾听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在课堂上时常教育引导,在课间的与小朋友的谈话中,我也会

    引导他们意识到倾听的好处,以期养成良好的习惯。

    课间我在改作业,时常有小朋友围到我身边问这问那。

    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并不是一促而就的,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下去,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一定会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的。

    从生活中写起,从细微处入手:

    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当然离不开作文教学,不过我的作文教学实在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也没有什么很突出的指导,一般以学生自己写为主,然后从生活中,从细微中着手,让孩子们乐于表达,乐于写作,我常对孩子们说:“我们的作文写下来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只是为自己的成长留下一点记忆,等我们稍大一点,拿出它来读时,会觉得自己那时候多有趣,达到这一目的就好了。当然如果有写得好的,与同学与老师一起分享,那就更好了。”本着这一思想,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学生自由写、多写为主。

    让他们每天写日记,记下当天最有趣的事,有则长,无则短。每天选出几篇较好的,读给孩子们听听,有时会把孩子们的作文收集汇编成册,在班级中传看。他们听到、看到自己的生活被同学写进了作文那是一种幸福。那么写作的兴趣也就被调动起来了。

    二、抓住各种机会渗透写作方法

    刚开始要求写日记时,每天放学,我会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今天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大家说说聊聊,一方面帮助孩子们回忆,也拉近自己对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帮助孩子对当天发生的事进行一个梳理,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可以写些什么。

    经常给孩子们读到一些好文章,我们会共同探讨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了,他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它给了你什么启发。如果我们碰到这样的事,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呢。这些都是我给孩子们创造的一些机会。

    对于一些偶然的机会,我也会紧抓不放,如今天数学课上一个看图作业(一年级):龟兔赛跑。

    我们小朋友以后说话时要注意说清别人的神态,再加上自己的想象,那一定会很吸引人的。看来我们平时生活中不仅要会用(我手指耳朵)耳朵听,还要会用(手指眼睛)眼睛看,再动(指大脑)脑筋想想才能收获更多!”

    其实这样渗透着,对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暂时是不会有什么明显的用处的,可是我想,如果长期以往,抓住一切可抓住的机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学习方法,写作技巧,对提高孩子们的习作兴趣,习作能力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三、关于评价

    一般来说我对孩子们的作文改得不是很多,大多尊重其原貌,以鼓励为主,发现其中的一段或一句出色,我都会加以表扬,所以我读的作文有时只读一句,有时会读一段,当然全篇好的,我绝不会吝啬时间,通篇全读,以此来调动孩子们的习作兴趣。

    总之,我觉得作文我们在定位时不要给孩子过高的要求,只说是写出自己所想所感,平时再注意一些写作方法的指导,学生多写,老师多鼓励,孩子们一定会爱上作文的。

    有时候觉得让学生理解那么深有些拔高了,不过如果按高老师所说的那样,我们有责任帮助学生在跳一跳的基础上理解儿歌、童话,小短文,那么儿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来有感情地朗读就存在着可能性。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1500字


    教师范文大全栏目精选:“小学语文心得体会”、“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感言包括优秀团员获奖感言、科技先进集体获奖感言等,当我们在某些比较重要的时刻的时候。都会去发表关于当下那个时候的一些心情感悟,感言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有多大,如何写好个人感言?以下是由教师范文大全为你整理的《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敬请您浏览本页内容!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1

    研讨会上,我认真听讲,认真作笔记,认真研讨,从而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使我从根本上认识到了自己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现我将本次学习研讨的心得体会作如下阐述,与大家一起分享,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如何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如何让学生轻松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是当前我们要狠抓的重点。

    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学习,我才知道,什么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以前我总做一个固步自封、不求上进的人,认为自己很前卫,然而,通过学习以后,我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所谓学无止境,作为教师,应该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素质,就像周益民老师说的那样,要不断地通过阅读来充实自己,要与学生一起进步,其实,老师的进步是通过学生的进步来体现的,学生可以完全成就一个老师,可以帮助一个老师在专业成长方面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因此,不仅要学生进步,而且要伴随学生一起成长;

    其次,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备优良的师德修养,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因为只有热爱自己职业的老师,才会从心底里踏踏实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时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不断地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

    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在学习方面,我们要成为学生的领路人,要用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去影响学生;

    第三,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要以一种锐意改革的精神去对待我们的教学,要把以前的陈旧观念通通去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并把它们有机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执教,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的知识。因此,我们要借鉴他人的方法,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在扩充知识结构的同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第四,要结合当前的形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如何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研讨会,我认识到真正有效的方法是要热爱学生,要关心爱护后进生,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真正成为学生的学科带头人,要让学生尊敬我们,喜欢的我们,才会从心底里喜欢我们的课,在教学中,我们要肯定学生的成绩,不要随便动不动就批评学生,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要把他们的潜能充分地激发出来,把他们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老师教学的工具,我们要考虑学生的思绪方式,站在学生的立场,帮助他们,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有他们的身边,与他们一道克服困难;

    另外,通过本次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它既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帮助老师进步,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老师不能是旁观者,要与学生一起,成为忠实的参与者,时时刻刻站在学生的身边,与他们同甘共苦,成为他们学习的好朋友、好伙伴,

    这样,我们就能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无限的乐趣。

    总之,无论怎样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我们都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刷新自己,保持终身学习,直到终老,并且,我们要把这种终身学习的理念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也从小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为之不断地奋斗终身。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2

    本学期,我担任万里小学五年级(2)班的语文教学。任教一学期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特别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是语文课堂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上课时我充分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如上课时的小组内质疑解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让集体来解决;小组合作,让学生不但理解了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中心。这样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快乐,感受学习的乐趣。

    另外,在课堂上也特别重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较差,比如说常写错别字,写文章病句多,表达不清晰等等。本学期我注重了这方面的训练。训练时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再如对生字的教学方法多样,有比较法,有重点突破法,有归类法等等。总之是想办法让学生记住易错的字。在整个过程中都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研究。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指导学生朗读不到位。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感受和积累。朗读就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文章中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出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缺乏朗读指导,所以学生通过学习后朗读水平没有得到大的提高。在平时上课时的备课设计中没有朗读指导的设计。通过这学期的教学后,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渐加强朗读训练这一环节。学生的朗读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

    1、缺乏朗读技巧的指点。课文朗读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如何通过朗读来体会,除了理解课文内容外,应该要有朗读技巧运用的问题,比如说逻辑重音的处理等。学生对重音的处理也是五花八门。而我平时忽视了对学生的指导,默认了学生各种各样的处理方式。这样,学生的朗读水平势必得不到提高。

    2、缺乏示范。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老师的示范往往收效很快。但是在课堂上我经常忽视了这点,几乎没有示范读,学生自然收效甚微了。

    二、指导学生写作不理想。

    作文是用文字或口头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综合训练的重要方式,也是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的重要方式引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创造性思维,用新方式表达新思想。它要求老师通过创设的情境,使学生能有话想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作文的基础是生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学生往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因而写起作文来就难免空泛。细致的观察带来了学生具体的描写,不同角度的观察产生了不同的形象创造。想象是由当前的人或事物,想到其他的人或事物的过程。它是探索和创造的一把重要钥匙,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联想开始的。联想对排除墨守成规的思维定势、开阔思路有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联想能力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也是提高中作文教学质量的迫切要求。许多学生的作文,思路狭窄、语言干瘪。与他们的联想能力薄弱有一定关系。从多角度有体裁上的、内容上的、主题上的。许多事实证明,变换角度能导致发现和创新。多角度作文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想象丰富,学会全面地考察事物。

    教学是艺术,反思是为了明天,是为了学生,为了自己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下个学期,我将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过程,继续学习新的教学理论,继续新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相长,乐此不疲。其具体打算是:

    1、教学中,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3、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作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4、很好的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3

    怀着一颗激动无比的心,揣着对名师、大家的仰慕,以及企盼汲取营养的憧憬之情到华南师大手球馆参加“第七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我有幸聆听了十三位老师的课或报告,受益匪浅。特别是被窦桂梅、孙双金、陈金才和王崧舟老师的教学魅力、教学方法所震撼和折服。

    孙双金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的《老人和海鸥》,这节课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是本色课堂。孙老师的语言感染力很强,语言功底深厚。课的伊始,就教学生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内容;接着,详细讲了长文章的学习方法:文路、文题、文眼、文采,使学生在阅读体悟中习得读书的方法,感知“老人和海鸥”的深情厚谊,并在其中畅游;体会“人、鸥”心灵的交融和碰撞,与“人鸥”、文本、作者进行交流。朴实中显阅读教学的真谛——教会学生读长文章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新课标阅读目标中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

    窦桂梅老师本次执教的是六年级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慢慢地读,细细地品”是窦老师教学的法宝,巧“授渔”——“批注”:把自己的感受慢慢的读,细细的品,并记下来,这就是批注。讲解批注的方法:可用“△”标出重点词,“~”画出感受深的句子,并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去理解。讲解批注的内容:①批注——重点的字词,感受深刻的句子。②批注——还可以是对比的句子。③批注——标点也是着眼点。④批注——还要整体地梳理。⑤批注——可以是追问。⑥批注——关注“对应的句子”。总之,本节课窦老师不但教学生读文字背后的信息的方法,又教学生像串珍珠一样把“小女孩”的“悲痛”与“幸福”串起来,还教学生从“小女孩”身上学到对幸福的不懈追求。并且教给了听课的老师们教语文的方法——多读书。真正践行了窦老师的“我是教语文的,是教人语文的,用语文教人的”这句格言。

    陈金才老师的课也很朴实,问题设计精心是突出的特点之一。整节课围绕“为什么要轻轻打小女孩的小手?”“祖父是怎样管的?”以及“这是谁的园子,为什么要写这些动植物?”三个问题来研读文本,挖掘情感,习得写作的方法——衬托。重点词句的找出、朗读、体会又是突出的特点之一。如,找出小女孩的淘气:踢飞菜种,摘黄瓜,铲地,捉蜻蜓,浇地等。又如,圈出祖父有几个“笑”?分析比较其不同的情境下祖父不同的反应和祖父是一个慈爱的祖父。说话、练笔又是突出的特点之一。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祖父的园子是一个自由快乐的园子,就进行了:“假如你是祖父园子里的一棵树、一朵花,你会怎样?”读文后交流,“我”怎么快乐,怎么自由。还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和创意,以达到领悟“寓情于景”的效果。又如,想象写话:假如你有这样一个园子,你想有什么就有什么,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快速地写园子里的景物和你的自由与快乐。入境入情地读又是突出的特点之一。如,用你的声音读出“小女孩”的淘气,假如你是园子里的黄瓜你会怎样,用你的读表现出自由与快乐等。并让学生进行比较、想象,结合自己生活谈等。总之,陈老师的课使人感觉轻松愉快,学生乐学。

    王崧舟老师平易近人,《枫桥夜泊》这节课十分精彩。他深刻挖掘文本的深刻涵义,紧扣“对”字,对出诗人的苦闷和忧愁,对出千古绝唱。把“钟声”定为“诗眼”,这“钟声”沉淀出我们悠悠华夏五千年的文化,折射出中国古典文化迷人的风采,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首《枫桥夜泊》是“经典”,千古流传,让人赞叹;王老师的这节课也是“经典”,让人拍手叫绝,让我觉得深已至而意犹远,充分体现了诗意语文的独到魅力,展示了大语文的深刻内涵。

    几天的教学观摩研讨会,使我受益匪浅。从吴永军教授的报告中,我懂得了什么是“精读”——仔仔细细地研读,完全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和见解,咬文嚼字、结合联想、想象,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的判断与评价。知道了对于文本,要抓“大”放“小”,即抓重点难点,帮助学生体验领悟。还知道了精读教学的策略:

    1、设计一两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领悟、理解全篇内容。

    2、要让学生以读为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读”来判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信息(说了什么,有什么含义或综述大意)。

    3、训练学生的“思路意识”,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思路梳理清楚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的“所以然”的价值、作用。

    4、引导学生品味、鉴赏语言文字本身的美及运用之妙是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

    5、修辞的生动。从孙双金老师的《老人与海鸥》的课中,知道了什么是文眼——情义,知道了阅读教学的真谛——教会学生读文章。从王崧舟老师《枫桥夜泊》课中,我明白了什么是老师的教学魅力,什么是语文素养。从陈金才老师《祖父的园子》一课中,我深刻领会了,语文是母语教学,终极目的是学会阅读、学会表达。从窦桂梅老师《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课上,我明白了什么叫深挖教材,什么叫研读文本,什么叫感情升华。从苏兰老师的课中,我明白了什么叫关注全体学生……从薛瑞萍老师的报告中,明白了要多读书,多好书,好读书。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4

    寓言中的故事是形象地描绘,道理是抽象的概括。小学生思维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所以寓言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寓言形象。这方面可从四个方面引导。

    1、领会寓言里形象的语言。

    寓言和其它的文体一样,也是用形象的语言来描绘的。因此,要引导学生理解寓言。例如《亡羊补牢》,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后悔”“还不晚”、 “赶快”、“结结实实”、 “再也没丢过”等这些形象的词语的含义,说明它的作用,从文字中掌握养羊人知错就改的形象。

    2、想象寓言里的艺术形象。

    寓言有明显的比喻性,作家总是把所包含的整个事件当作一个比喻,运用讽刺、夸张的手法,塑造生动的寓言角色,狡猾的狐狸、井底的青蛙、掩着耳朵盗铃的人等都是可笑而又发人深思的人物或角色。我们要引导学生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进行想象: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发展经过、事件高潮、结果。我们要利用寓言运用的这种表现手法,再现寓体生动的情境,要让学生仿佛看到寓言中的角色,但在引导学生想象时,不宜再扩充创造。

    3、用朗读增强形象的鲜明性。

    寓言故事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在寓言教学中。我们可借助朗读手段来增强形象的鲜明性,寓言是一个很有情趣的小故事,所以朗读寓言时应用日常讲故事的口吻即可,语调轻松、幽默中带有讽刺意味。例如,我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指导学生抓住教材中的人物语言特点,如狼的蛮横,小羊的善良等等,用有感情的朗读去突出狼和小羊的形象,去加强儿童对形象的理解。

    4、观察插图深入画面的意境。

    寓言故事常常配有插图,寓言作家所创造的插图具有幽默、风趣、童话般的意境。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要重视把观察和想象结合起来,深入画面的意境,认识事物的本质意义,为揭示寓意做好准备。例如,我在教《狼和小羊》一课时,让学生联系插图朗读课文,想象当时小溪边的情景。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加强教学的形象直观性,让学生感知狼和小羊的个性特点,狼的声音粗暴、凶残和蛮横无礼,小羊的软弱温驯,从而对小羊产生同情,怜悯。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5

    很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分享与交流工作中的一些感想和体会。我加入教师这个队伍已经有几十年了,在这些年里,静下心来仔细回味这些年来的教学情况,有苦、有甜,而更多的是思考和收获。今天,借此机会把我的一点浅薄的见解和大家谈一谈,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

    首先,培养语文学习兴趣,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我认为,课堂教学来得最快,也最直接。如果语文老师功底深厚,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同时又幽默风趣,课堂设计新颖、灵活,再辅之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利用声音、图片、视频等,学生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长期坚持做下去,学生会一直喜欢语文的。

    其次是良好的习惯,主要有正确的读写姿势、积极发言、专心听讲、主动识字、认真完成作业等习惯。课堂还要培养学生“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习惯。会听:上课时专心听课,细心地听同学们的发言,边听边思,精力集中。勤思: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们的解答情况,要在学习过程中边操作边思考,边观察边思考。敢说:上课要大胆发言,敢说话,敢大声说话,敢于反驳别人乃至老师的意见。善问:没听懂的内容和在练习反馈中遇到的不会的问题,要善于问。我们一旦决定要坚持实施,就不能松懈,否则学生也会恢复老样子。这些习惯的养成都可以帮助学生能更好的学习。

    二、重视语文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载体。在每一节课前,我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在备课时,我坚持做到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看每单元的单元主题,训练学生哪方面的技能,培养学生那些情感等,多方参阅各种资料。首先,我把自己置身于读者的位置来阅读将要学习的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自己有哪些疑问,一一记下来。我想,我有疑问的地方,学生一定也很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所以,我尽可能地去查阅相关资料,然后琢磨浅显、明了的方法教给学生。按新课程的要求课堂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坚持“学、探、练、展”与“导、学、悟、练”教学模式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他们既注重知识的落实,也努力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朗读对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也是赋予作品以生命的过程。

    训练朗读,要做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即正确、流利、有感情。在朗读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审美能力等都可得到相应的提高。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

    四、重视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

    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古诗、名言谚语、课外阅读等方面的积累。新课改提倡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多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说多练。有的老师会有一旦将课堂放开,会收不回来,会影响教学进度,会扰乱课堂秩序等顾虑。其实,我们只要将课堂内容设计好,将课堂中对于学生的要求明确清晰,甚至是小组的任务分工明确,由易到难的逐步进行练习,学生会很快适应,形成习惯,也会非常愿意进行这样的教学活动。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形式很多,关键是教师能够坚持不懈的进行下去。

    五、重视作文教学。

    (一)强化单元作文教学:

    每一单元的写作任务都是与单元学习主题相一致的,我们在教学课文的时候,在写作方法,表达特点,观察方法等方面要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为学生本单元的写作铺好路子。

    (二)进行作文系列化训练

    想提高作文水平仅靠教材上的单元习作训练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系列作文训练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又一有效办法。包括生活中的作文训练、不同题材习作系列训练、情境作文系列训练。在作文教学中我注意创设写作情景,把孩子们内心的宝藏挖掘出来,从而激发他们本身具备的写作能力。

    以上是我的几点教学体会,工作中是千头万绪,实践中也是仁者

    见仁,智者见智,关键还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全面制定教学计划,并做到有针对性,落实过程要扎实到位,因材施教,检查工作更要及时、耐心。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6

    每一位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都把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小学作文教学。但是,“教师教学难、学生作文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小学作文教学。如何在困难中不断学习实践探索提高们的小学作文教学呢?

    一、从低年级抓起,培养习作兴趣。

    习作虽然在三年级才开始,但是我却以为习作指导应从一年级抓起,教师应想办法让学生很自然的走进作文。要想自然的走进作文。

    (1)要加强说话训练。低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想象特别丰富,他们的思维没有任何框架,敢想敢说,因此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2)是重视写话训练。言为心声。老师要告诉学生写话就是把所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减少学生对写话的恐惧感。

    (3)是提高写话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写话训练是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基础的,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应该从低年级抓起。为了提高学生写话的兴趣,每周口语交际课抽出1节为展示课。学生把自己写得好的句子念给大家听,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好在哪里。

    二、作文教学应当加大积累,促进表达。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是语言积累内化后再创造的过程。

    (1)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它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背诵,要求学生背诵优秀诗文,背诵精彩片段,背诵好词佳句。学生背诵的都是规范的语言材料,通过大量接触语言文字规范的作品,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感性认识。

    (3)摘抄,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作文指导《小学作文教学》。学生无论是阅读教科书上的,还是阅读课外书上的,对那些优美的词、句、段,都要熟读成诵,最好能随手摘抄下来。积累丰富了,语言就会生动而丰富。

    三、实事求是,自由表达。

    (1)注重课堂的作文指导。记得有位老师曾这样指导五年级的学生写描写春天景物特点的作文。首先给学生一周的时间观察,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观察到的春天有哪些特点。接着我让学生围绕一个特点,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写一段话。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个片段训练很顺利完成了。

    (2)是营造自由、轻松的表达氛围。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去限制学生的思想,而要学会用学生的眼睛去看世界,用学生的耳朵去倾听生活为学生演奏的乐曲,让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学生的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

    四、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作文的激励性评价。

    每次在作文讲评时,老师都能从学生渴望的眼光中感受到他们希望老师肯定性的`评价。每次作文评讲,都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好作文,在评讲的过程中渗透写作方法和写作知识。因为这些好作文都是他们同学写的,离他们很近,便于他们学习、借鉴。另外,对于那些写得很好的作文,鼓励他们向学校广播站、黑板报、各地报刊杂志投稿。把学生优秀作文编辑成册。这些做法,都能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孩子们乐此不疲地积极参与到写作中来,让他们体会到作文再不是一件苦差,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

    当然,作文教学仍然是任重而道远,我们仍将上下求索!

    小学生学习语文最头痛的就是写作文。如何解决小学生写作文难的问题,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我自己觉得发现可以从下几方面的去做:

    一、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很多学生一看到作文,最头痛的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内容。记得我是学生的时候,我的老师就告诉我,要想作文写得好,就要关注身边的一切,当时就特别注意身边的事和物了,到写作的时候,好像不管什么样的作文,自己都有内容可写。今天自己当老师了,也同样把这个方法告诉我的学生。其实生活中很多的素材都是我们写作的元素,多数孩子觉得没什么可写主要是没用心去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同时我认为这样的积累,对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敏锐度也有很大的帮助,久而久之的积累,作文内容就丰富多彩了。

    二、精选材料,为文添彩。

    生活中的内容积累多了作文就有了可写的了,但在写时应该还得注意材料的筛选。有很多孩子在写作的时候,一看到写事的就把自己做的事随便找一件来写,我觉得在这时,教师应该指导孩子在自己积累的材料中去选择最贴近自己生活,最能与主题有共鸣的内容来写。同时应教给学生一些写作技法。

    如:1、学会为文章添枝加叶。

    2、小中见大挖掘平凡事物中的真谛。

    3、转换视角一料多用。

    三、教会学生联想,想象。

    在作文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经常训练学生写一些想象作文。

    首先是培养学生有依可想。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在学习到“大年夜,又下着雪,一个穿着一双很大的拖鞋的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突然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小女孩把鞋都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叫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说等他有孩子时可以拿它做摇篮。”这句时让学生谈读后感受,然后以《我就是那位小男孩》为题写一篇读后感。学生们在文章中写出了对小女孩的同情,对那个社会制度的愤恨。

    其次,给孩子们搭建想象的平台,让孩子们在写作的空间任意翱翔。如:让孩子们写《二十年后的我》、《我长大了以后》、《假如我是市长》、《我的理想》、《假如我会克隆》等这样的文章,来训练孩子们的思维,想象给孩子写作添上了翅膀,有些孩子发挥极致,洋洋洒洒上千字不成问题,有些孩子不仅能想象未来,更可贵的是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今天,要想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现在必须要好好学习,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四、常动口,常动手。

    要想让学生写出有切身感受的文章,那就必须得让学生先动手,然后再动脑。我布置学生杀过鸡,杀过鱼,上山采树叶、做过环境调查,做过手抄报,为生病的同学做过募捐活动,炒菜,包饺子,整理自己的小天地,帮助妈妈做家务,等等。由于学生亲自去做这些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就会有很深的感受,把这些感受记录下来,便是一篇篇精彩的文章。

    同时,我会让学生在写作前先动口说自己所做或看到的事,学生会说了那么写的时候才会动笔快!

    五、多读能助写作一臂之力。

    多“读”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通过大量地反复地阅读课文,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造自己的语言,规范自己的语言表达,从阅读中汲取作文的营养,为写作服务。如:我在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让学生反复朗读第一段,深刻体会人们在等候总理灵车到来时的情境。在体会的同时,学生还从中学会了不同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描写等方法,为今后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7

    听今天名师讲的《渔歌子》了解到语文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听名师讲课心得体会《渔歌子》。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有如下收获: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语文课难,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更难。经历备课转折一关的时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说,要设计好精而简的导语,设计好严而松的课堂环境,还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语文课虽然难,但是也有收获成果的乐趣。难并快乐着。

    精选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时光荏苒,一学期的教学即将在我们身后关闭。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后我们就该进行一次总结了,通过这次总结来分析出自己这一学期有哪些成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精选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篇1

    在“春的使者”招引下,4月19日至21日,受学校的派遣我前往成都参加了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在此次活动中观摩了全国特级教师贾志敏、武琼,张红,吴勇,宋运来的作文课及讲座。两天里我的心一直激荡着、澎湃着,甚至可以说是震撼,让我的心感受到从没有过的痛快淋漓,感受到上课原来可以有如此美妙的享受。一个教师原来可以如此传神的传道,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浅薄。

    一、课堂教学引导得法、精彩纷呈

    这次创新力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既有特级教师的精彩授课,又有专家独到的讲座,无论是贾志敏老师的示范课《古文今译》,还是武琼老师的的《活动作文》,或是张红老师的作文教学《观察作文》,以及宋运来老师的《新编乌鸦喝水》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对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教学语言的丰富生动,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印象最深的还是贾志敏老师的《古文今译》,从一篇37个字的古文编写出500字现代文,让我知道了原来听课也是一种享受。四十多分钟的课堂,每一个细节无不体现贾老师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关注。他不断地让学生听后复述,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他要求学生听四句话后写下来,并且有具体的要求:字要写工整,标点写完整。在学生写的时候,贾老师边巡视边说:坐得正坐得直的小朋友字写得好。马上,学生的腰板便都挺得直直的。此外,专家们的教学让我深深认识到一堂精彩的作文课还必须要层次清晰,各部分要能很好衔接,使整堂课形成为一个整体。其次,教师在教学生时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尤其是学生遇到难题时,怎样去引导学生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就能看出一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到底怎样。第三,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并能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

    二、专家报告见解独到、引人深思

    本次活动之二就是名师们精彩讲座。贾老师告诉我们,作文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的风格。在作文教学中要形成“高、真、活、实”的特色。使一节枯燥的作文课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宋运来老师在讲座中送给了我们几个耐人寻味的字“能说会道,顺意写作”,他告诉我们,首先要知道一篇作文为何写、写什么、如何写、如何评等几大特点,使我茅塞顿开。各位专家们各有特色,使我受益匪浅。

    在参加完活动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几位特级教师犹如春的使者,插下春的种子,传播春的讯息,唤醒冬眠的动物,踏破河床的厚冰,并用她那灼热的情感,融化了大地的冬雪。名师的成长道路让我深深地明白:未来的教学路还很长很长,只有自身成长起来,强大起来,前面的道路才会宽广,未来才有希望!

    小学语文教学公开课听课心得体会篇4近期,我参加了湖北省青年教师优质课观摩活动,感受颇深:这样朴实,有趣的课,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大有收获。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1、语文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更好,谁就能震慑学生的心灵。当我听到老师们的课时,感觉她们的语言亲切,自然,简洁,准确。她们大多数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带着学生在课文的创设的情境中遨游,带领学生感受课文。

    2、自读感悟,开放引导

    新课标中提到:学生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感悟,就是有所感触而领悟,就是让学生知有所获,性有所感,理有所悟。“感悟”贵在悟,而教师的引导是第二位的。着眼于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读后教,先读后导”的过程。我想老师们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模式的一个充分体现吧。这些课通常教学有这样三个层次:1、初步阅读阶段的自读感悟;深入课文自读感悟。例如,在学生自读感悟时,老师向学生提出这样要求,轻声朗读课文,遇到数字圈起来;第二个阶段的自读感悟,让学生想;老师的课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多么精湛的语言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3、处理把握教材

    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把握有其独到之处,她们都根据课文的具体要求,紧紧抓住题眼,步步深入文本。

    4、评价语言

    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老师运用“你最聪明“来鼓励学生;”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是个宝”、 “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积淀教学素养,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篇2

    在教研员的精心安排下,我们有幸观摩了102中学两位优秀教师的研讨课。通过观摩这两节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观摩这两节课后的教学收获和自我反思。

    (一)教学收获

    1、导入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为什么每位做课的老师都充分为她的课做准备,但却产生不同的效果呢?我觉得还是在导入这一环节有所不同。课程导入好的老师,能把学生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互动效果也很好。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点:引人注目的开场白和活动设计,集趣味性和启发性为一体,不仅能引人入胜,而且能发人深思。而不太成功的教师则恰好相好。一个好的导入可以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习兴趣,觉得英语课有趣,减少焦虑和恐惧心理,重塑自信。这两位老师在教学中,就做到了这点。第一堂课是刘玉涵老师讲的Module4Unit1,她巧妙地运用和本课话题NewTechnology有关的一些图片进行导入,精美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而且,让学生在感受视觉美的同时,学会了本课的新单词和了解了本课的话题NewTechnology,为下一步课文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张香格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更值得我们学习,她运用了普通的方式freetalk,却调动了全体同学的激情。一个简单问题,却让学生进行了一场Brainstorm。在阅读前部分,运用课文中的图片提出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在阅读前对文本进行了解和猜测。还有解读技巧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她的导入设计可以说为阅读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学资源选用合理

    主要表现:一是图及有关标注的使用;二是颜色及背景的合理搭配;三音乐及录音的有效使用为教学服务,为学习服务,为学生服务。刘玉涵老师把听力部分让学生自己表演并让学生把其录下就是教学资源选用合理的最好表现。四是资源是有利于教学的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3教学理念要新颖

    她们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一是注重师生情感交流,有较强的亲和力;二是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凸显刘老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操作录音机和照相机,既让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又让学生在教学成为主导;而张老师让学生的自行阅读也让学生自己学会如何学习。三是注重师生之间学习过程的互动;四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而不是灌输者、传授者;五是注重教师形象的感召力,微笑、亲切的表情让学生听不懂也喜欢听;六是三维目标的完满体现,尤其是在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上得以充分体现,让听课者觉得新课标、新资源的英语课就应该是这样教。

    4、教学设计适合学生、贴近生活

    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了继承与发扬、改革与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一是不以讲为主,以师生对话为主要学习方式;二是注重学生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尽可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三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四是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五是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如看、听、说、议、练、读等;六是创设语言学习环境,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有力支持;七是教学目标定位准确,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具体落实;八是教学源于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学生学的`有趣和轻松;

    (二)自我反思

    这次听课收获不少,但关键是学而时行之,要将这些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一、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合每个学生的发展。从这两节课中,我体会到我们的教学应注重对话课与阅读课的内在区别,阅读课文和对话课文是不同的课型,要建立不同的教学模式,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步骤。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语言基础知识是难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的。有的教师教对话课文时,体现不出对话教学的特点,却把对话课文当作阅读课文教,甚至看着书对话,等于是在朗读课文。

    对话课重在听说,听了以后,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对话内容,注重学习发展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输入知识,在设计活动时,注重其实效性,活动是否与教学有关。

    阅读课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能把听力作为重点,其中,阅读速度的培养很关键,要严格控制时间。阅读课主要是pre—reading,while—reading,after—reading三个阶段,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我本人在这两课教学中的注重就有时犯错误,通过这次看课我明白了如何去做我想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会越来越好。

    二、教师为学生创了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

    轻松的课堂氛围是一节课成败的另一个关键,也是注重学生情感的关键。如果一名教师能始终面带微笑,始终令课堂气氛活跃,可以说他的学生在享受课程,她自己也在享受课程。我在这点做得比较不错,我会保持这一优点。三、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会激发学生兴趣。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因此要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活动很好,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这就要求不仅要备课还要备学生。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懂教师的指令、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敢于开口敢于交流、都有不同的收获,这是我在自己的教学中比较弱的环节。

    环节设计,欣赏导师的艺术。

    情境教学是雷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上课伊始,雷老师首先和学生们进行交流沟通,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引导学生进行静心想象:大海的波涛声滚滚而来,好像自己就置身于大海之滨,倾听大海的声音,感受大海的壮阔。然后,雷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刚才脑海中的情境,提出自己的问题。紧跟着,雷老师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启发学生把想到的问题和数学学习相联系,尝试用数学去解决刚才的问题,这样,就把生活和数学紧紧相连了,不仅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引发的情境,带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们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兴趣油然而生,兴致高涨。教师即时又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到小岛上去玩,解决如何购票问题。这样,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一路走来,一日生活,一堂问题,解决了生活中的旅游问题,精彩!教师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串,既展现了学生一日生活的行程,又启发了学生对于问题的求知和探索,学生学的有趣,教师课上的流利、连贯、自然。这也正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三、善用教法,感悟老师的灵感。

    数学课堂教学,忌教师和学生背道而驰。雷老师的课堂,让我体会到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教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教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了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联想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我想了很多:

    1、教学备课未达精细巧妙

    对于备课,我感觉到了它的重要性,雷老师之所以课堂上运用自如,就在于她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宗旨和理念,掌握了教学内容的要旨,而我平时备课还打不到这种严谨的态度,今后我会尽力做到极致。

    2、课堂教学缺少角色换位

    平日的数学课堂上,我很少做到真正的和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很少把自己的角色当做学生去体验自己的教学过程,而从雷老师身上,我看到了这种教学态度的必要性。3、教学效果稍欠扎实高效

    雷老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收益到了很多,既学到了数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我在课堂上很少涉及这么多方面,唯恐时间和精力上不允许,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低效,今后我应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教诲学生,做到课堂教学向扎实高效迈进。文章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篇3

    语文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艺术。作为语 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应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将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一、设计好教学导语

    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那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导语呢?

    1、根据不同课文类型设计不同的形式,设计时并要围绕教学内容,学习目标来构思,突出教学重点,避免华而不实,偏离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茫然不知所云。

    2、注意简明、概括。导语应力求做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用一段简明的导语,抓住课文内涵的要点实质和学习材料的核心内容,有利于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使学生轻松掌握有关知识。

    3、要生动、有感染力。充满色彩的生动的导语,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去领略课文的风采,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其知识,人格和威信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教育震憾作用,是影响学生情感、制约课堂教育气氛的关键要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要“严”不能放任自流。当然,“严”也不能严得过度,以免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有“激情”,教师每上一堂课前应以满腔热情的积极状态,将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感而奔腾澎湃。只要我们从内心深处去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和爱护学生,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良好的课堂气氛自会形成,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思:要上一堂语文课难,要上好一堂语文课更难。经历备课转折一关的.时候,所要做好的工序多而繁,就像上面文章所说,要设计好精而简的导语,设计好严而松的课堂环境,还需要语文教师具备充沛地激情,要牢牢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将课堂教学落于实处。语文课虽然难,但是也有收获成果的乐趣。难并快乐着。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标准中又说: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要完成这一任务,光靠课内是不行的,必须借助课外阅读来完成。

    三、寻求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

    要有效地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必须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为此,教师需要经常结合阅读教学,了解学生阅读动向。

    一次,新的语文书发下后,学生新奇,从头到尾把它读了一遍。有一个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衣袋里塞满了虫子?”我翻开苏教版语文书第九册,看到了《塞满昆虫的衣袋》一文,眼前一亮。原来课外阅读兴趣的根源就在这里。于是,我让学生寻找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故事来阅读,跟学生一起,在网上观看科学家研究科学录像和影片。这样,科学家热爱科学的精神,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领悟了。

     四、形成课外阅读的氛围

    课外阅读要讲究最佳机会。这一最佳机会,因学生、教师、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一句话,教师要根据教学意境来确定课外阅读的最佳机会。这个意境的一般表象是:学生阅读兴趣应处于高潮、亢奋的时机。每天早晨,我一到学校,就去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天,我偶尔听到两位学生在争论谁学的古诗多。同学们争着朗诵,多的能朗诵三十几首古诗,还有声有色。趁此机会,我向全班学生宣布了一个好消息:从现在开始,同学们可以每周一次,去阅览室借书看。一时间,班上读书之气蔚然成风。

     五、教给课外阅读的方法

    课外阅读也要掌握方法。掌握了方法,就会解决“会学”的问题。通过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我摸索出了几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1、编写提纲法。主要给文章勾出提要,列出提纲。2、卡片摘录法。即在阅读时,把文章的要点或重点句、段摘录在卡片上。3、符号代替法。即根据自己的读书习惯,设计多种符号,在文中圈、点、勾、画。4、批语注释法。即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上批注的文字。5、索引法。即用编索引的方法来读书,记下文章篇名、作者、报刊的名称期数、页码,需要时翻索引。6、剪贴法。即把好的文章、片断剪下来,贴在剪贴本上。这几种方法均以学生“动手、动脉、动口”的实际阅读训练为主。

    总之,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其意义、作用是非同寻常的。课外阅读“天地广阔”这必将是提高语文素质的又一新篇章。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篇4

    有了这个交流的平台却没有好好的利用,也就失去了和同事们交流的机会。今天,在网上阅读了很多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面的内容,把阅读的可借鉴到的东西转发。大家共同学习。并结合到教学实践中。

    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阅读教学占了很大比重。其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新课程标准与新修改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积累语文材料。记的窦桂梅老师曾说过你想教好语文吗?那就让你的学生去读,从读中领悟、从读中发现、从读中体会!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学生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把阅读的一般过程教给学生

    例如在初步理解阶段,要了解文章内容梗概,遇到障碍自查工具书,选好注释,不能解决的划出来;到深入理解阶段,要理解文章结构脉络,弄懂重要词语的含义和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在此之后,提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跟同学互相讨论;最后是消化运用阶段,这个阶段要联系自己实际进一步吸收,学用结合。

    二、把阅读方法教给学生

    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就能独立去思考探索,把握规律,举一反三,所以教师应多从读书方法上给指导。如怎样默读、朗读,怎样理解题目,怎样读懂词句,怎样分段和归纳段意,怎样理解课文内容,怎样掌握中心等。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可教学学生弄清以标题为线索去阅读课文,让学生找出题目中“美丽”这个重点词,带着“小兴安岭是怎样美丽的?”“课文怎样写小兴安岭美丽”等问题进行自学。此外,也可以教给学生读某类文章的方法。

    三、了解阅读能力有那些

    1、认读能力。认读不是孤立的读出字音,也伴随着初步的理解。只能发出字音或者仅仅看见书面符号,就不能说阅读。教学认读,必须做到逐字逐句的认读,朗读要读准字音,默读要看清楚每个字每个词,认真的读。

    2、理解能力。它是阅读能力中最基本的成分。较好的阅读能力,不仅指能顺利的读,而且能较充分地,正确的把握阅读材料的中心。学生往往偏重对阅读材料表面含义的理解,而忽视阅读的真正目的。因此,要教儿童逐步获得理解字、词、句、篇的能力和初步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阅读能力。

    3、感受能力。在教学中,常常会发现学生简单的说:我喜欢这篇课文或者我讨厌这本书。这些情感的流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童心”。儿童常把自己当成故事中的主人公,当他读到有关小主人公说的或做的事时,只要他能够理解或认为反映他自己的思想感情时,就会读的十分起劲,甚至读上数遍,完全被书中的人和事吸引住了。这时就与书中主人公的感情沟通了。所以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把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4。记诵能力。记诵贯穿在朗读,默读和背诵过程中,在朗读和默读时,也有记忆活动参与,通过熟读,达到背诵。背诵能提高记忆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同时,背诵也是积累知识的重要方法。

    四、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

    1、营造自学的良好氛围,给每个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书,思考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传统的阅读教学无法适应这一要求,要改变老师讲,学生听记抄背这一现状,首先要还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发现,探索的时间。”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感悟是一种心理能力,是学生通过读书,凭借对语言及语境的直接感知,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能力。其次,可以改革课堂的阅读教学办法,大力提倡个别化教学,减少集体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学生个别化学习,教师个别化辅导的统一,是一种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进行个别化教学时,教师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学,自悟,自得的能力,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再次,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好全班的交流,就需要理解的重点词,句,段及课文主要呢容,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及最基本的表达方法,提出”疑”或”惑”,展开同桌或小组的合作学习。在汇报合作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进行讨论交流,甚至争论,教师加强调控引导,避重就轻。不仅使学生学有所的,而且诼渐建构知识,方法,诼渐学会学习。

    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的学习习惯有:带这问题读书的习惯;认真听话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自己我评价习惯等等。现在不少小学生到毕业时还不会读书,朗读时丢字加字,甚至读破句;看课外书籍,走马看花,不求甚解。良好的阅读习惯,必须从低年级就要主要培养。低年级尤其要重视朗读训练。

    3、坚持以读为本,重视多种形式的读

    阅读理解能力是以感悟,体验为基础的重要能力。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的熟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多年的语文教学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必须从作品分析的模式中走出来,大胆的把课堂时间换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读书中理解,体会课文的内容。一堂课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安排多种阅读方式,如:自由读,轻声读,默读,大声朗读,分角色读,分组读,吟诵,背诵,表演等等不同形式。老师灵活,充分的应用各种方式让学生读!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篇5

    3月30日,柳林中心校语文学科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在柳林七小举行。此次活动中,每一堂课都具有学习意义,每一位教师的精心展示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也令我收获颇多。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听完几位老师的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但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马荩老师在教学《世界多美呀》时,她出示了“蓝湛湛、绿茵茵、碧澄澄”,让学生结合图片理解词语,又拓展了一些ABB式的词语,这样不仅引导学生积累了词语,又使学生在词语中感受到了词语不同的特点,为学生学习新课打好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读说结合,训练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利用文本留白对孩子进行语言表达能力与形象能力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如:大松树听了小松树的话后为什么没有回答?他在想些什么?来体会大松树的谦虚。再有:惭愧的小松树会对大松树、风伯伯他们说些什么?来体会小松树认识到自己骄傲自大的错误,最后引领孩子说出自己明白的道理,孩子们在无形中语文能力得到了提升。

    第三、注重引导学生朗读。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冯盼盼老师在上《小儿垂钓》这首诗时,首先让学生大声自由的读;再分角色读古诗,让学生抓住重点词朗读,文章就是成功了一半。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开火车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精神,层次非常清晰。

    第四、亲切的评价语言。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通过此次活动,我对语文教学应是动情去读去感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去有意识的修辞炼句,善于发现、善于反省和领悟情感。这些能力的习得需要语文老师去教,去想方设法的教,多种形式,但要求实效。我想我是应该阅读更多的书,更努力地钻研教学这门学问了,还要从心底爱上这门课。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篇6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立足训练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热爱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的习惯。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爱美的情趣,健康的个性,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一、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主要是识字;中年级是词语、句子;高年级是段、篇、章。大量的识字,词语、句子的教学,段、篇、章的讲解都要在阅读中进行,故小学语文课又称之为阅读课。朗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引导学生朗读好课文,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学会说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老师范读课文很重要。要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读得响亮,读出感情来,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老师的朗读要让学生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地感觉,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在范读的同时教学生字、新词,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学认会生字、在老师的范读中理解新词。

    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老师点拨迷津很关键。要点在关键处,拨在疑难处。朗读技巧的训练是指导朗读的重点,老师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明语言的表现形式,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应当怎么读,不应当怎样读等。让学生既有情感的认识,又有情理的指导,理解地朗读课文。要让学生知道各种标点符号所表示的不同时间的停顿,知道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说话的意图、感情作适当的强调的停顿。还语音、语气声调、速度、节奏都要根据课文内涵、感情色彩有和语言结构作恰当的明确的指点。学生容易读错、读偏的字、词、句老师要拨教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读正确的、理解的、有感情的朗读好课文,才能把学生引入文之中,体会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帮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字、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

    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形式要灵活多样。小学语文教学多安排时间读书,这是个好办法,但一定要注重读的方式和方法,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课堂上除了老师的范读和引读外,应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实际,恰当运用学生默读、齐声朗读、个人朗读、分组朗读、提问朗读、扮角色朗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方法。还要把朗读和复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用课文的字、词、句说自己的话,讲自己的事,这样可以诱发学生朗读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上册第8课《我不能失信》是篇阅读课文。笔者教学时先提出“《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怎样的一个故事?”“宋庆龄小时候的这个故事使我们懂得了什么?”两个问题,范读了一遍课文,然后作了些朗读技术指导,并提醒学生阅读时注意体会“忘记”和“失信”有什么区别。

    读后,将这三个问题提问学生,几乎全班的学生都举手了。有的说:“这篇课文记述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有的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有的说:“‘忘记’是说了的话记不起来了,‘失信’是答应别人的事不去做。”学生在阅读中,该掌握的词句理解了,该懂得的道理明白了,还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文章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讲读课文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我国语文教育史上有一句千古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书读熟了,文章的意义自然就理解了。小学语文课本词语虽不深奥,却用得很到位。老师的讲解只能点到为止,讲多了学生接受不了,讲深了学生理解不了,甚至只能是老师越讲越糊涂,学生越听越朦胧。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反复的朗读,达到意会,引导进行言语的感知,使他们懂得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者情感的丰富。

    讲读课文,要以读为主,精读多读。可以这样说,课文的思想性,教育意义,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包含在课文中的。老师在讲读课文时要精讲多读,读讲结合。读中有讲,讲中有读。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意,读中悟情,读中悟语。

    因此,在要求学生朗读时应该集中注意力,用心思考,把朗读跟理解相结合起来。

    三、熟读课文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小学从三年级起开始习作,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必须思考的问题。唐代诗人杜甫自有感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后人又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说法。小学生“读书破万”、“熟读唐诗三百首”,实在没有必要和可能。但熟读课文,积累一些妙词佳句,学会谋篇布局,为写作打下基础是非常必要的。小学语文课本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出自名家之作,是引导学生入门习作的最好范文,让学生先“吃透一本”,再“触类旁通”,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就能就能触景生情,就能把文章写好。所谓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指导小学生作文要从培养学生说话开始,要把读与说,说与写有机结合起来。阅读重在吸收,说话重在倾吐,写作重在运用。读是写的基础,读是写的前提,读是写的培训。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

    综合上所述,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只有抓住以读为主,精讲多读,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进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篇7

    为了不断丰富教学比武的内容和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教学比赛,全面展示“比武”成果。由教导处牵头组织实施,教研组具体落实“备课、讲课、反思”等活动,现对我校的“比武”活动小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积极引导、周密部署

    我校在3月初制定了“课内比教学”方案,并组织全校教师学习了教育总支和本校“课内比教学”活动方案,广泛宣传动员。与此同时,学校制定了相应的考评机制,把教师教学比武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也作为推荐、评选优秀、骨干教师、评优表模的必备条件。

    二、活动基本情况

    本阶段为组内赛课阶段,语文组共有6位教师参加了比武活动,做到了全员参与。老师们经历了赛前精心备课、教研组集体研讨、教学比赛、课后反思,大家再议课等阶段。每位教师都赛出了水平,赛出了能力。

    三、真实有效开展活动,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1、精心做好课前准备

    上课前,教师们自觉查找相关的资料,教师们信心十足,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自身优势为有效课堂的创建营造氛围。

    2、实现了课堂角色转换

    在课堂中,以往那种“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方法不复存在,教师角色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展示自我的机会。使

    每一节课都成为生动、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师潜心研究,自我反思,沟通交流,同伴互动,共同发展,业务素质得到较快提高。

    3、课堂生动、有趣、有效

    10月25日,语文组“教学比武”活动第一阶段已经完成,在活动中,所有参赛教教师从备课、讲课到议课都倾力以赴。我校年轻的女教师罗春凤的《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充分调动起了在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中,她带领学生走进印第安人的原始森林,欣赏了没有受到现代文明浸染的质朴景色,感受到第安酋长对土地的深深眷恋。还有一年级胡琼芳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让枯燥的识字教学不再乏味,展示了新课改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和独具风采的教学特色,体现了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听课老师也听得入迷,大家认真做好笔记,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课后的评课中,人人发言,个个评议,做出了自己客观而善意的点评。肯定了优点和亮点,同时也指出了课堂上的不足,老师们在团结协作中增进了友谊,锻炼了业务。

    四、细化过程管理,健全档案建设

    1、一直严格过程管理。自“课内比教学”活动开展以来,学校教导处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又是指导者,在过程管理上,我们做到认真组织、热情服务、悉心指导、细致整理。教研组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全程参与听课并且参与打分。讲课结束,即开展教研活动及时总结当天的“比武”情况,并做好比武教师的教案、教学反思、比武图片的搜集与整理工作。

    2、做好“课内比教学”活动档案的搜集与整理工作。从上级通知、

    方案到学校通知、方案,从教师的教案、教学反思到比武得分表,建立个人业务档案。

    在这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们欣喜看到教师们改变了以往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角色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使每一节课都成为生动、快乐、高效的课堂。教师潜心研究,自我反思,沟通交流,同伴互动,共同发展,业务素质得到较快提高。语文组“课内比教学”第一阶段活动结束。广大语文教师都期待着第二阶段全开发区优秀教师的展示活动,这样就能向更多的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精选


    教师范文大全内容专辑推荐:“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敬请浏览。

    为了记录自己明确自己的目标,用心得体会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交流心得体会可以拓展我们的见识。我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别编辑了“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1)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于教育,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背负着历史的重托和社会的期望。“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不断探索,不能说形成了一套理论,但也积累了一点经验,供大家商榷。

    一 、学生是主体 关爱每一个学生

    常言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学生的差异性必然存在。著名教育家韩凤珍说过:“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

    1、给优生以雄心

    优秀的学生有他扎实的基本功,有他超人的智慧,甚至还有独道的学习方法,基于这些优越的条件,我要求学生拥有的是雄心壮志,要定下更远更高的目标,没有最好,只有更好。13班的李冰倩和14班的成清源是极具语文天赋的女生,她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浓烈,文笔优美,阅读鉴赏及审美能力都很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老是给她们灌输要争第一,要考高分,要有向前闯的勇气和决心,因此,在多次考试中,她们都能考出105分甚至是110以上的高分,她们的语文功底是不错的。

    2、给中等生以信心

    中等生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是吊在中间,因而好多易满足的同学也就乐于呆在这个位置,平平而过,懒懒散散,消极地对待自己的成绩。针对这种心理,我给中等生的是信心,我鼓励他们通过努力赶超优秀生,因而好多学生恢复了信心,他们努力赶超,扩大了优生的范围。原来有些人成绩平平,但到了现在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3、给差生以上进心

    一个优秀教师的眼中,应该没有“差生”,只有学有困难的学生。我尊重这类学生。努力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我并不比别人差”,“我还有优于别人的长处”我班有个李某某,学习上一窍不通,但他会些小发明,因此我常常在课堂上挤出时间,让他表演,获得大家称赞,还有一位王某某,学习极差,但他常常出其不意地回答出我的一些难题(也许是偶然),但我就趁此机会大肆渲染,鼓励他,促使他上进。这样,这些所谓的差生尝到了一点学习的甜头,也就多了一点学习的劲头了。

    二、把情倾洒给每一个学生

    1、 对好生注入严厉的情感而非宠爱。常言道,严是爱,松是害。我对学生要求严格,愈是好生,我更是当面说坏话,背后说好话。在我的班上,优生没有趾高气扬的神态和养尊处优的病态,因为他们跟所有同学是同等的,有时甚至更苛刻些。

    2、对中等生关爱并非溺爱。

    我所带的两个班级中,有这样一类女生,语文成绩较好,但理科成绩弱,总名次总是上不去,因而也没了位置,失去了信心。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于是找她们谈心,肯定她们的长处,教会她们协调各科的关系,树立她们单科精品意识。发挥自己的优势科目,不放弃自己,因此,这类同学的语文成绩往往保持优秀。

    3、对差生包容而非放弃

    王某某是个众所周知的差生,但我对他采取了包容的态度,允许他课堂上犯一点点小错误,如听课走神,作业做不完等,但我并没放弃他的求知,能少做作业但不能不交.

    三、把业授给每一个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世界。”因此,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创造者。

    1、课堂进度顾及每个学生

    我通常上课的进度不快,我的每堂课要能使每个同学听懂,每个同学有所得。

    2、课堂提问针对每一层学生

    提问中我因势利导,难题抛给优生,而易题留给了中下等同学,这样优生感觉有挑战性,而差生也不会因答不上而尴尬,失去学习的信心。

    3、课后辅导落实每一类学生

    培优补差是落实的重点,对待优生我在课堂上进行拔高训练,比如写作技巧的指导,阅读的综合能力的提高,让这类学生真正优起来,而对于差生则注重基础的训练,有关语文知识,学习方法,浅易的阅读等达到一个巩固过程,这样因地制宜,适得其所。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2)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一条鲜明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教学过程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有学有教,不学则不教。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可见,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预习是上好语文课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途径。本学期我对学生进行了课前预习的研究。

    1、在教学中,我根据自己的语文教学经验,再结合班上的学生实际情况,主要采用了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

    所谓常规预习,即学生上课前,都必须解决读、画、查。

    读:学生自读,基本达到熟练、连贯,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画:读中把自己不理解、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来。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将画出的疑点结合课文尝试解答,这些要求是学生每课前必须预习的,不必老师布置。老师只要作一些检查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就可以了。

    所谓重点预习,即根据所学课文的不同体裁和知识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除常规预习外,老师要在课前对学生布置自己去探讨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讲《桥》一课前给学生布置如下预习题:(1)文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说说老汉的品格?(3)桥在文中只是现实生活中用于交通的桥吗?(4)“桥”的内涵是什么?(5)本文为什么以“桥”为题?说说课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预习的开始,布置的问题简单些,随着阅读的深入,提出问题的难度不断加大,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文,这样学生就能通过预习逐步掌握各类文章的规律,进而提高自学能力。让他们先扶着老师伸出的探路拐杖,逐步走向自学之路。

    2、课前预习的其它方式

    课前预习,除了上述的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还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归类式预习、合作式预习、开放式预习等。归类式预习是指对于同一体裁、篇章结构相似,写作方法相同的文章,教师可先以一篇作为范例指导如何预习,然后再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自主预习其他文章。指导预习的范例则起到种子、酵母的作用。归类式预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从课题、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重点段落、中心句和中心词等方面进行归类,再设疑解答,既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又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锻炼。合作式预习一方面指对于一些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困难,学生之间可互相切磋、交流;另一方面指针对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课文,让学生合作分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共同完成预习任务。合作式预习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放式预习是指让学生到不局限于课本、工具书以外的大课堂中去寻访、解疑。学生在预习实践中,培养了自身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另外课前预习要有一定的指导原则。

    1、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原则上,由易到难,由扶到放,进行课前预习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预习并不意味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教师有目的地指导、精心设计预习题、有效地检查评价措施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其目的是使学生得到更切实的收获。

    2、教师根据材料和学生的特点所制定的课前预习内容要“具体化”,而学生课前预习的过程则要“精思化”、“求异化”。所谓“具体化”,不是指翻书式的预习,而是指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教师要给学生具体的预习提示,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口、手等器官。所谓“精思化”,是指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不是为了预习而预习,而是要学会思考,学会质疑,让大脑充分运转,使学生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预习时,可把自己的想法、怀疑一一提出来,多问几个为什么。听课时,通过老师、同学们的讨论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相吻合,心中便有了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思维兴趣;当发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符合时,在讨论过程中就应集中追求解答问题的注意力,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课前预习的效果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对部分学生来说,课前读书的作业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作业。其实,课前预习如果能读上三遍课文,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在探讨如何提高课前预习这条道路上,我要继续学习和探索。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3)

    古典诗歌的教学目的是传承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明确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喜好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自觉性,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通过朗读,体会古典诗歌的节奏、韵律和音乐性,把握诗歌形式特征,体验诗歌表达的情感.赏析作品重点是领会诗人的情感,掌握表达情感的表现方法。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古诗就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理应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架起这道通往文学圣殿的桥梁。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有厚实的语文功底,用对古诗词的喜爱,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带着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带着对古诗词的崇敬之情,去学习、口评、赏析,从中汲取文学营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理解、运用,就要靠教师用情感去点燃。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是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可以实际的课堂中,教师总是以理性俯视学生,以漠然试图激起学生的情感。通过实践,我觉得“倡导背诵,实现‘量’的积累,增进朦胧理解”的做法确实不错。可以说是“粗”中有“细”。在此,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和见解。

    一、以读为主,体验情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对理解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不仅可以感悟诗中情感,还要把握诗的内容。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在朗读中的理解可以充分展现自我观点。这就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自我发现的平台,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了充分体现。当然,读也要注意方法。首先,要读得“忘情”。在把握重音、情感、节奏的基础上,尽情、尽兴地朗读,从而获得整体感悟。其次,要读出“花样”。如果一味用某种形式读,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比如:个体读与集体读相互映衬、男生读与女生读相映成趣、学生读与老师读相互比较……还比如配乐读等等,都能激活思维,调动兴趣。 实践证明,这样读不但激发了学生兴趣,还成功地将他们带入了诗的情感世界。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还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也可达到激活情感的目的。

    二、准确感悟、培养素养

    在诗歌教学中,教者设计问题多、杂。这样会让学生无法获得一个整体感受,而且课堂重点也模糊,老师自己也讲得很累、很辛若,课堂效果也不会好到哪儿去。所以,设计问题一定要少而精,可以围绕三方面来设计问题,即内容(事物、事件)、画面、情感。 但是,要做好“用精美语言描绘画面”,学生的语言组合能力及词汇量毕竟有限,老师的语言示范非常重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由于古诗短小精悍,有好些诗在孩提时代学生已会背诵,教师应充分利用孩子已有的积累,加以引导,激活兴趣。如鼓励学生主动背诵,开展“每日一诗”活动;偶有学生用上一、两句诗词,大加褒扬;采用讲诗词故事,诵诗接龙,出游诵诗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背诗的积极性,开展诵诗擂台赛,评选背诗小能手。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不仅训练学生记忆力,还积累了众多的佳句、绝唱,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心魄相系的古诗文的独特美质。

    三、淡化诗意,尊重理解

    有位哲人说: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诗性性格,他们的智慧即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借助注释大体理解即可,在诗意理解上要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但是诗人寥寥数语要表达的情怀却在字里行间,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美最好的表现方式,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诗情画意尽在学生脑海中。如何去展现,诵读是最好的方式。只有有感情地诵读,才能体会出诗的真味。学生吟诵诗文,抑扬顿挫,韵味无穷,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言的音律之美,诗文意境之美,形象之美,还可以积累语言,受到熏陶和感染。

    四、多元教学,入情入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是艺术创作的结晶,它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教学的难点,因此这就要靠语文教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古诗教学丰蕴起来。好的语文课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好的古诗教学同样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令学生回味无穷、余音绕梁。例如,教学中师生依靠诗意情境作画,教师的深情范读,相配的古典名画,师生诵读时配以古乐激情,欣赏现代作曲家演绎的古诗词等等,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文中的诗情画意,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敬仰之情。教师只有通过多种手段、媒体才能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

    五、拓展阅读,积淀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走进诗词歌赋的王国,享受美感体验和挥洒才思的愉悦与幸福,是师生共同生成的大课堂,这是最令人欢欣鼓舞的成功的古诗教学。

    总而言之,在古诗词的欣赏中,要抓住“读”与“想”,在“读”中感悟情感,在“想”中体会意境。因此要想使学生具有激情,教师首先要做到有热情,教师理应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力戒刻板,张扬创新,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每一课,都应找准激情点,以此做契机。教师只有以情激情、找准情感基点,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语言,才能使学生从中获取情感与人文精神的养料,起到丰富他们的感情世界,开启艺术想象力,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性格、气质和语文品质。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4)

    教科书中,学生最喜欢看什么书?你看发下来新书时,学生首先翻开什么书读得津津有味就知道了。那肯定是咱们语文老师引以自豪的语文书。一节节一年年的课堂学习中,学生最轻视的是什么课?看看不少学生读到初中甚至高中依然分不清修辞方法、说明方法、表达方式等就明晓了。那肯定也是咱们语文老师汗颜心痛的语文课。文章是浑然一体的精美艺术品,学生自然喜欢。那学生为何轻视语文课呢?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是面对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学生而言,按部就班、支离破碎的课文解读应该是其中一个原因。再看看名师的课堂,再回想自己某些师生群情激昂的课堂,就会发现学生也是喜欢语文课的,不过他们喜欢的是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的课堂。那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注重课堂的绾合,用浑然精彩的课堂把学生们紧紧绾合在你的课堂里。那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能否绾合、怎样绾合呢?本文将根据笔者学习听课以及上课的经验尝试着梳理一二。

    一、重绾合是初中生对语文课的心理需求

    初中生年龄大约在12—15周岁,心理上认知、情感及个性虽然发展到了一定程度,自我意识较强,但学习动机还不够稳定,意志品质也不够成熟。你问小学生你将来干什么,他们会告诉你他们的远大志向;你问高中生的人生目标,他们可能会告诉你明确的目标。惟有初中生,当你问他们的目标时,他们往往是沉默的,因为他们觉得说得太大可笑了;说得具体也不可能,因为他们几乎还没有考虑过。一个人意志力的强弱与其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很大的关系,当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确立起来时,责任心、坚韧性、自制力等意志品质就不可能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他们大多还是喜欢谁就学谁的课,喜欢这节课就全身心投入,不喜欢他们会游离在课堂之外。特别对于看似谁都能听得懂的语文课堂,如果你仅是按部就班学习课文或者一块一块地肢解课文,破坏了他们对这篇文章的美感或者你没能上出超越他们理解的新颖内容,都不足以吸引住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所以重视语文课堂的绾合是初中学生对语文老师的基本要求,老师设计的内容及课堂的呈现要能紧紧地抓住他们的心。

    二、重绾合是语文学科对语文老师的需求

    重绾合也是语文学科对语文老师的需求。《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它多达十项。在总的教学建议中,它也列举了六大建议。在课程理念中它也强调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作为母语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语文与其它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面对同一篇文本,不同的语文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语文素养确定出不同的教学内容。而这也正是语文教学的魅力,语文本身就是博大精深的,语文课程的丰富性以及其多重功能、多样策略为每位语文老师发展教学个性奠定了基础。这样就可以产生语文教学的丰富内涵、多样形式,可以使得每一节语文课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无限的张力,因此自觉自主地绾合好每一节语文课就成了语文学科本身对我们语文老师的必然需求。

    三、巧设计是语文课堂教学绾合的基石

    教母语的语文老师拥有可以自由绾合教学内容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但也最容易上得支离破碎、不知所云,因此,设计教学预案对于语文老师而言特别重要。教学预案的设计一般有两种构思方式,一种是板块结构,一种是线性结构。两种方式很难说孰优孰劣,一般优秀的设计倒多是两者的紧密糅合。比如你在教案设计上看到的可能是“导入”“整体感知”“具体品味”“拓展延伸”“作业布置”等几个板块,但是,好的设计一定是有一条线贯穿了所有板块的,而决不会让每个板块是断裂开来的。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领军人物余映潮也经常采用板块结构来上课,但是他设计的板块看似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几个板块之间还是形成了层层递进式的教学思路的。比如他的《济南的冬天》一课,就用“三读”(一读,了解文章大意;二读细细品味了精彩段落;三读就是课后作业的背诵)串起了从导入到感知再到品味和巩固的几大板块。

    那么常态课中,采用那种形式较好呢?可能采用板块结构的老师不在少数,因为觉得它思路清晰,容易操作,不用费尽心思怎么去设计过渡绾合的问题及语言,用“接下来我们做什么”就可以顺利上完一节课。但也正是因为此,语文课往往上得波澜不惊,味同嚼蜡。因此,越是平时的常态课,笔者认为越应该采取的是线性结构。虽然设计时需要找到好的切入点,备课的难度增加,时间延长,但是一旦你设计好了宛如一篇精美文章的教学预案,那么当你走进课堂时,胸有成竹的感觉和你上课过程中如行云流水的教学流程会抵消掉你课前备课时所有的辛劳。作为老师,还有什么比看到学生全情投入的神情更满足自得的呢?

    比如,《那树》是台湾当代散文家王鼎钧的作品,文章通过描写一棵大树的命运,含蓄地表达了对自然界宝贵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和忧虑,是一篇难度颇大的散文。我校夏老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以“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这一句子为文本鉴赏的主干,探究老树的命运,引发都市文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这一句子在文中的重要性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只要找到了这一句,全文的脉络就非常清晰了。夏老师为学生寻找了一片利于放飞的天空,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整节课由于有这条线的串联,听、说、读、写相结合,环环相扣,让学生的感悟和发现变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进入课文到深入课文最后到探寻主题并自我发现,最终顺利完成整个预设。师生共同投入感情的一节课,学生是系着线的风筝,高飞于蓝天,学生自己去发现,而不是系着牛绳的耕牛,听所谓的答案,默默记笔记。再说,新课程的实施,试卷上很少是书上直接学过的答案,让学生被动地记笔记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素养丝毫没有帮助。

    郦道元的《三峡》是一篇优美的文言写景散文,在设计时我想把文意疏通放在语言品析的环节里,于是我从“峡”字形入手设计:“‘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所以要写三峡风光,当然要从三峡的哪两个方面入手来描写?”“在作者描写的山山水水中,你喜欢什么呢?”“你喜欢山的什么呢?”“那么你喜欢三峡水的什么呢?”在字形的引领下,层层追问,在学生找说的同时融进字词的疏通和美文的诵读,一气呵成,学生也感觉酣畅淋漓。《落日的幻觉》是一篇说明文,但第一段又比较生动形象,因为描绘了落日的幻觉,后几段文字是揭示幻觉的原因。抓住这个特点,我设计时构思了“艺术让我们沉醉,科学让我们清醒”的教学思路,引领学生品味了说明文中描写的精妙及这类事理说明文写作的顺序。整节课,由于遵循了由现象到本质的行文顺序,达到了步步深入而又井然有序的效果。

    其实,就是因为每一篇文章都是浑然一体的艺术品,所以几乎每篇文章也都能找到巧妙设计的那个点,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如《湖心亭看雪》中的“痴”字,《孔乙己》中外貌描写的那句话或者引人深思的结尾,《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出大乱子了”的关键句,《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讽”和“纳”字等等。还有看名师的课堂实录时就发现,被名师演绎过的经典文章莫不是浑然天成的艺术品。名师特别注重教学预案的精妙浑然设计的原因就是因为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实现课堂教学科学管理的根本。语文教学活动必须是教师有意识的控制活动,是有目的、有方向的运动。课前符合学生思维层次、思维规律的精心预设才可以实现课堂上的定势控制。老师的设计像攀登阶梯一样,步步升高,逐渐推进,才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攀登,并向纵深处发展,这样学生才能时刻获得一种动力准备状态,以便于迅速转化为高效的学习功能。

    四、妙语言是绾合成为常态的教育智慧

    老师要能像盐一样融入孩子的身体里,学生才能和你在课堂里产生紧密的连接,形成有效的互动,达成学习的最大效果。课前精妙的设计是很重要的基础,但也只是基础。在真正的课堂教学现场,最浑然一体的绾合还特别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智慧。而课堂调控的课堂智慧更多地体现在教师巧妙的提问语言和衔接过渡的语言。

    提问语言很忌讳说“接下来请同学们回答老师的这个问题”等很直白的话,似乎把一节课变成了练习讲评课。除掉课文的主问题是自己课前精心预设好的之外,课文的追问问题在课前预设的基础上会随着课堂的进展有一定的变化。这时候巧妙巧妙的衔接语十分重要,它可以不着痕迹地把问题引向纵深。比如被大家津津乐道的余映潮的《济南的冬天》中当余老师感觉到学生的表述还没有到位时,不是说“其他同学还有没有补充?”“还有吗?”“只有这一点理解吗?”等不少人常有的引导方式,他总是悠悠地说:“对,下面还应该有话说。”用这种方式来重新启迪学生思维、挖掘学生潜能、规范学生的学习方法。严强在上《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当发现学生结合王熙凤的外貌描写分析性格陷入瓶颈时,严老师用“大家知道清朝妇女服饰美的标准吗”引导学生轻松地解读到了王熙凤华贵美丽外表包裹下的多重性格。

    在提倡语文教学重视人文性的今天,衔接点评的语言被越来越多的老师重视,但是在改变只用“好”或“不对”之类过于简单的评语一评了之的情况的同时,有些评价又走入了虚假的误区。比如,“真好,你回答的真不错。”“你真棒!”“大家掌声鼓励一下!”因为当你说这些时语调很平淡,没有惊喜的眼神和语气时,初中学生决不会因为这些所谓的表扬而激动,从而提高课堂的投入度的。其实只要你老师是真诚,全情投入的,不用直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额外的点评,而只要在逐渐推进的教学流程中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客观点评并引领深入就可以了。嘉兴名师姚培红老师在上《生物入侵者》一文时,姚老师针对学生的回答都作了点评,但丝毫都没有哗众取宠的生硬之嫌,就是因为姚老师都在解读质量的本身上进行点评,说出了学生优秀的地方以及不足的地方。比如在进行说明文片断练习时,有一个学生开头那句话是用记叙文的表述方式介绍了自己喜爱的花瓶。姚老师及时抓住这一细节,在肯定她说明方法用得好的同时,校正了开头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在没有练习过说明文写作的前提下对说明文的语言表述问题有了最及时地对比感知,效果很好。再如钱梦龙老师在教学《论雷峰塔的倒掉》时,当一个学生提出疑问说本文写得有些杂乱时,钱老师把问题抛给了学生来讨论。由于学生都知道鲁迅的文章肯定不会乱写的,当站起来说时“我……我想鲁迅写文章是不会乱来的”的无效答案自然出现。但是,钱老师抛出问题的目的肯定不是这个,而是引导学生读进去,读懂。当发现目的没有达到时,钱老师的处理非常高明,他继续笑着把问题引向了深入:“当然,鲁迅如果乱写的话,那就不是鲁迅,而是一名水平不高的中学生了。但不能把这个作为理由。要用文章本身来说明。”在钱老师不动声色而又积极的引导下,学生慢慢走进了文本。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5)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过困惑,有过思考,也取得了必须的提高。现把自我平时的一点心得拿出来“晒晒”,期望大家能给予指导与帮忙。

    在我个人认为,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比较枯燥乏味,还记得我上小学时就经常在语文课堂上“溜号”或困乏了。可是,如果能把音乐,美术和表演带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毕竟小孩子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对音乐和表演的兴趣远比学习语文的兴趣浓厚。

    一、巧用音乐渲染课堂气氛。

    音乐能发展人的思维,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联想空间,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添加些音乐元素,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就不仅仅能调动课堂气氛,还能调动学生的进取性。如:在教学《锄禾》这一课中,我教学生改读为唱,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安排绘画加深直观认识。

    语言文字是一种抽象的符号形式,美术却是直观的艺术形式,并且美术在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本事和抽象概括本事等方面有其独到的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不仅仅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性,并且能更深地理解课文的资料。例如:在教学《云房子》这一课中,我让学生根据自我的印象画出心中的“云房子”,加深了学生对“云”的直观认识和这一课的理解。

    三、即兴表演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流,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好坏,关键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孩子有一种先天的表演欲望,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利用这一点做文章,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学《秋姑娘的信》这一课中,我让孩子分主角进行了表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课堂的资料如果换一种生动可见的形式,将会更地深刻留在学生脑海。

    教育呼吁创新,打破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加强语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联系,把读与唱、画、演等有有机结合,让语文课堂“动”起来,是一个重要的趋势。不仅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6)

    一、认真实习、熟悉学生

    作为一个语文实习老师,我谦虚谨慎,认真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并谦虚地向她学习。见习的一周里,我认真听好她的每一节课,并做好听课笔记,了解老师的上课风格和学生的课堂反应情况等,学习老师上课的教学方法。指导老师告诉我:初二(7)班(我所任课的班)的学生很活跃,课堂上要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每一节课都让学生学有所得。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知道了要上好一节课,必须做到几点:一要明确教学目标,抓住重点、难点、考点;二要理清思路,合理分配时间;三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等。

    见习的时候,我不仅通过听课去了解自己所实习班的学生,还通过自习看班时间和课后的接触,去了解、熟悉每个学生的性格、爱好,并且通过批改他们的周记、作文,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语文水平和内心世界。经过细心的观察和认真研究,得知自己所实习班初二(7)班的整体语文水平还可以,不过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还不够扎实。他们的课堂纪律和学习氛围比较好,课前预习也比较自觉,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喜欢传统的教学,喜欢独立思考、互相讨论。了解了这些情况,我知道,面对这一班学生,讲课不能讲得太深,要注重基础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照顾整体,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他们上课比较积极发言,气氛活跃,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 联系生活、认真备课

    经过见习,我对组织教学有了一定的把握,更重要的是熟悉了学生的相关情况。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切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开始写教案,做到“因材备课”,不但注重课内知识和教学方法的传授,还注重引导他们把语文的触角伸向广阔的天地,开拓自己的视野。

    我利用学生军训一周的时间,认真钻研了语文教材和翻阅了大量资料。首先,我根据“课标”的理念去观照语文教学,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研究教材,反复阅读、领悟教材,对教材中不合理的内容大胆批判,合理取舍教材内容,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次,翻阅大量资料,去伪取精,拓展课外知识,让学生能多一点接触鲜活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在实习备课过程中,做到备“两头”,吃透教材,熟悉学生,认真备好每一环节。第一,根据新课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纬度”去确定教学目标。第二,理清教学思路。遵循教材的特点和学生语文水平,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第三,精心设计探究的问题。问题是打开思维的钥匙,是展开合作交流的导索,有问题才有创造、发现、体验。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去寻找切入点,认真设计每一个问题。第四,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考虑到我所任班的学生比较活跃,喜欢互相讨论,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开展多-维的、立体的对话,预测学生可能遇到情况,做好准备,灵活处理。

    三、 活跃课堂、注重生成

    有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信心自然也有了。不过,上好一节课真不容易,既要让学生学地轻松愉快、生动有趣,又要让学生学有所得。为此,我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学生的反映,灵活调动教学内容。

    (一) 活跃课堂

    为了上课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我采取了多种比较新颖的导入方式。例如,在上《最苦与最乐》的时候,我让学生齐声高唱《军中绿歌》,让他们振奋精神,然后乘机抓住歌中所表现的军人职责为切入点,导入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最苦与最乐》,看看梁启超先生怎样看待责任的。而在上《记承天寺夜游》时,我让学生回顾以前所学诗歌中有关月亮的诗句,他们很快就说出了一大堆,我让他们尝到一些甜头后马上导入:不同的赏月者有不同的心理感受,我们一起来看看苏轼在夜游时看到的月亮寄寓了他怎样的情感。

    为了能与学生进行良好的对话,我精心设计好每一个问题,力求具有可行性、启发性。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整个学习气氛。总之,尽量使整个语文课堂充满着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小眼发亮,小脸通红,小手频举,小口常开”,让学生在课堂上或“砰然心动”或“豁然开朗”或“浮想联翩”,使课堂充满着真诚的对话,热烈的讨论,琅琅的书声,愉快的笑声。通过良好的对话,和学生进行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从而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还学着去调动自己的热情与激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借助幽默的语言,使课堂充满着轻松和趣味,活跃课堂气氛。

    (二) 注重生成

    我深深明白:好的语文课应该充满着个性的气息,语文课堂不是教师对教案的复制过程,也不是教师把别人的教法在自己的课堂里再现的过程,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好的语文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有效组织下自然生成。

    我根据学生上课的反映以及他们的心理、情感、知识的需要,随时作出恰当的调整。同时,我倡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并且尊重他们的体验,这有利于课堂的自然生成,收到一些意外的效果。如,在上《纪念白求恩》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有些学生说“号召我们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这是和教案一致的答案,我满意地点点头。不过有些学生却反对,认为“我们没有必要向白求恩学习,因为谁也做不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做到的都是傻瓜、笨蛋”。我首先肯定了反对意见的合理性,并表扬了提出独特见解的学生,再联系课文的写作背景、读者对象去分析,最后让学生讨论在今天的社会应该怎样看待“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加深他们的思想认识。只有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多元见解,让学生在自由的天空下放歌,才能实现师生平等对话,才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 认真反思、加强辅导

    每上一节课,我虚心地听取指导老师、同学的意见和接受学生的建议,认真地反思自己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发现问题及时改正。通过学生的反映和练习,检查教学质量,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还通过写教学后记,不断地发现问题,总结问题,思考问题,并为弥补不足制定有针对性的行动计划。

    根据学生基础不够扎实的实际情况,我注意加强课后辅导。我充分利用自修课、早读时间,给予他们适当的辅导。针对我们班语文水平两极分化,差生比较多的现象,我制定了具体的辅导计划。我将基础差的学生分为三个组。第一组是有能力提高的,但平时懒动脑筋不学的学生,针对他们,我采取集体辅导,给他们固定的任务,不让他们有偷懒的机会,让他们发挥应有的水平。第二组是肯学,但能力不强的学生,针对他们,我适当耐心引导,多鼓励他们。第三组是纪律松散、学习不认真、基础又不好的学生,针对这些学生,进行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总的来说,一个多月的实习,让我得到了很好地锻炼,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明白了:语文教学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准确目标,找准切入点,设计好问题。同时,要上好一节课,就要顾及全体学生,而不单是个别学生参与课堂。短短的一个多月,让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也深切地体会到:只要下定决心认真去做一件事,你就会成功。当听到指导老师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肯定,看到学生都乐意听自己的课时,我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说不出的感动与欣慰。有了这些,即使再苦再累也值得。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汇总11篇


    这篇文章将带您领略“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的不同角度和方面,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生活中经常会发生或大或小的事,我们总能从中领悟到什么,其实我们可能会想将自己的心情变化写成心得体会。心得体会的写作需要总结归纳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1

    经过本单元的学习,大家一直沐浴在浓浓的家乡情里面。这次口语交际活动,我们就来一次大比拼──动情你我他,你来我也来。设置的奖项与注意事项如下:

    a、以组为单位,齐心协力来比拼。

    b、单项记分,计算总分。

    c、每组参赛项目不少于两个,每个项目参与人数不少与四人。

    d、围绕“浓浓乡情”表演,形式不限。

    e、按照序号表演节目,每组先表演一个,再等第二次轮回。

    f、评分标准以掌声与泪水做唯一参照。

    (提示:形式可以是古诗诵读牵情思,可以是歌曲演唱道情思,可是挥毫泼墨画情思,可以是匠心独运写情思等等)

    [说明:在之前,就发动学生课下进行资料搜集与节目彩排,以组为单位独立进行]

    组长抽签决定顺序,组员同时准备,时间不过三分钟。

    上节课,我们通过“动情你我他,你来我也来”的活动,纷纷抒发了自己的浓浓家乡情。你们是否想过长大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

    a、以“以二十年后回故乡”写题目,展开想象,来完成一篇作文。可以侧重一方面来写,比如侧重变化写,可以写房屋道路变化,可以写家乡伙伴的变化;比如侧重场面描写,可以写与好朋友久别重逢的场面;可以写回家的历程;还可以家乡的某处景观……大胆想象,不拘形式。

    b、注意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抓住一个人、事、物来完成文章。(回顾内容)

    c、先自行阅读“日积月累”中的古诗,再在大体讲述的基础上尝试适当地加以运用。

    b、同桌交流。借鉴经验。

    c、自由阅读文后“趣味语文”中的《“推敲”的来历》,体会语言文字运用的奥妙,将体会内化为习作的行动中

    抓住学生的独特视角进行积极评价;

    抓住学生的非凡而合理的想象进行评价;

    抓住学生的准确语句进行积极评价;

    6.展示: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2

    众所周知,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孩子们到三年级下期已经掌握了20xx左右的生字,生字教学法已不再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同时,作为过渡性的一个阶段,阅读和写作教学作为初步的渗透,课标中也未将其列为教学的重点。但是,鉴于语文课程兼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教学中必须坚持“兴趣先导,学会学习,整体推进,螺旋上升”的指导思想,以保证知识的连贯性和滚动提高的特殊性。教学中我牢固坚持以词句教学法为重点,以生字,阅读、写作教学为依托,贯穿始终,环环相扣,互为促进,滚动提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做好“五四三二一”。

    第一“五”即强化“五字训练法”。

    五字就是“读、标、注、划、思”即读五遍课文,标出自然段,把生字条和田字格里生字的拼音注到文当中,划出不理解的词和句,思考课后问题。这是我对课前预习提出的要求。我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真正做好预习,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效率。

    第二“四”即每天积累四个好词语

    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好词好句摘抄本。每天摘抄四个好词语,要求会背,理解意思,初步会用该词语说一句话。对程度好的同学,外加好句子两个。允许在课文中摘抄,鼓励在课外抄录。这样做既给了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又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大大增强。

    第三“三”即强化“三步生字学习法”。

    此前所述,生字已不是三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但仍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步生字学习法”的.第一步是“识别字音,字形,这都在预习课文里进行,使学生对生字的正确读音和写法有了初步的感知。第二步是在“课堂中辨形辨意”,坚持“字不离词”的原则。结合文中的词语分析字意,初步学会口头应用。第三步是“单元巩固法”。这是纠正错别字的重要阶段,运用形近字、辨析,句中改错字等多种灵活方式,检验巩固学生对文中字形,字意的理解和掌握,对本阶段中不能掌握的生字,采用在书上用红笔圈记的方法,缩小复习范围,不定时抽查。

    第四,“二”即坚持每天20分钟课外阅读

    要求学生每天晚上坚持20分钟阅读,内容不限,可以是优秀作文,童话故事,也可以是报刊杂志。读后填写读书卡,家长签字,每周老师进行检查评比。在评比中,结合好的阅读典型,逐步向学生渗透精读、略读、速读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先从精读做起,一字字,一句句认真读,懂得每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字词及时找工具书解决,对不理解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发问。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在班级中形成了浓厚的读书氛围,对学生词语的掌握,理解和应用能力产生了极大的提升作用。

    第五“一”即每天一篇日记,每周一篇作文

    归根结底,学生写作能力的展示,是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最直观的体现,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所以,尽管新课标对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但结合学科特点和新教材的需要,从孩子们入学之日起,我就把作文教学始终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常抓不懈,实践证明其辐射带动全面提升的作用十分有效。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3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就是给了什么样的生活。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统一的要求,划一的指导,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重理解轻感悟,重分析轻运用,费时多而收效微,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得阅读教学缺乏灵动与生气。《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新课程下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第一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老师们在指导学生咀嚼、推敲语言文字,探究语言文字的美妙神奇,并没有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水平、需要在调整,教学非常真实。她们或通过句式的变换训练来体会重点词语,或运用对比法让学生品词品句,体会词句的细微差别,学会准确地运用词句,或在想像体验中感悟品味语言……反思我们,为了追求把课文讲透,围绕情节内容进行提问分析和讨论谈话,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这些琐碎的提问和多余的分析,取代了我们的语言文字训练,影响了我们的教学成效。

    那么,如何在我们的课堂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呢?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的点。具体的讲,就是在一篇篇课文中选定几个语言文字训练的点,我们没必要教学生学习课文中所有的知识,只能根据既定的训练目标,精选几个训练点,即选几个供学生训练用的“例子”,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逐渐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第二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落到了实处。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完全看得出学生由表及里的理解,看得出学生对语言品味的提高,在教学中重视了学法指导,在读中领悟了方法。在这里,省小语理事会理事长于老师提到:教课文,老师要少讲少问,将活动时间多留给学生。确实,老师再高明的`教也代替不了学生亲自体验的过程,老师的讲也不能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练习,所以我们不妨放心的将时间留给学生多读一些,多说一些,多议一些,哪怕是说得不够好不够完整,这有什么呢?这毕竟是学生自己的学习成果啊。如何将老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落到实处?于老师提到:首先要明确目标,紧扣单元训练点,关注课文的导读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随时注意听,说,读,写,思的训练,关注学生要用心。其次是步骤环节要到位。

    第三注重课堂细节。首先,老师的评价语言非常真实,不做作,充满“语文味”,她们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理解,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自我解读,即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偏差,老师也不直接给与否定,而是让学生继续探究文本,在文本中主动获得答案。其次,老师没以成人的理解表演教学,而是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辅导,帮助孩子们学习,语气、尤其是那些被我们遗忘的弱势群体,我们的一个抚摸,一个握手,一个鼓励的眼神,对他们是一个多么大的呵护!参赛老师们不仅仅领悟到了“以生为本”“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理念,并且她们已将这种理念化为了一种实际的行动。

    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将课文教给学生,还得思索:如何让课堂生成更多的东西?在这个问题上,崔峦老师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这个简单,是指教学内容要简约,教学环节要简化,教学方法要简便,教学态度要亲和,教学语言要质朴,教学鼓励语言要灵活多变,百花齐放。同时,崔老师还提到:语文教学要依托语文教材,落实语言训练,讲究诵读感悟,丰富语言积累,加强语言运用,关注语言形式。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落到实处,处处讲究一个“实”字。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4

    作为一名多年教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低年级教学时识字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多认少写,及早阅读”,即把“认写同步、全面要求”调整为“认写分开、多认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识字提速”,有利于小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及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的阶段。近几年,我有幸教一年级语文,一段的识字教学我感受颇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看起来很容易,其实并不然。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阅读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我要想让孩子更多的识字量,在教学中要多种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性,使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识字教学,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调动学生生活经验,联想识字。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应该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记效率,还可以使他们灵活运用。例如,教学“玉米”的“玉”字时,我问:“你们认识这个东西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我知道,这是玉米。它在春天播种,到夏天就可以吃了。”“玉米味道很好,又香又甜。”“玉米还可以磨成面蒸成馍,还可以做成爆玉米花??”这个教学过程涉及到了学生的生活领域,调动了学生对“玉米”的感性经验,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地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5

    通过学习《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我收获了很多,原来上口语交际课总是一问一答式,学生进不了情景,很多时候,口语交际课变成了作文指导课,只注重学生的写,没有起到锻炼学生口语表达的目的。出些题目让学生练习,然后告诉学生答题方法,比如:注意礼貌用语,有几问就答几问等,我发现这样教下来,学生是会做题目,但到了真正的交际氛围中,却不会说。学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后,我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有了新的看法。

    要上好一节口语交际课,老师要把握以下几方面:

    一,要准确理解口语交际的内涵,口语交际是“口语”的交际,核心在于交际。口语交际课是同学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愉悦的。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还要学会倾听、补充和帮助,让学生在融洽的气氛中合作交流。

    二、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贯穿于语文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准确把握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留意,挖掘教材的语言要点,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语文教材中,童话、寓言、故事都是有人物或拟人化的角色活动,都有对话。从具体的对话语言中,可以让学生领悟到对话的'应答性,体验到人物对话由于情境、身份、说话内容的不同,而变换语气、语调。在经过模仿、体验,以后再逐步让学生通过想象,向创造性对话推进。

    三、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交际空间。精心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能力的口语教学过程,做到层次清楚,要求明确。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把表演、游戏、角色扮演等引进课堂,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如:讲故事、演讲、表演课本剧等形式。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它直观形象,达到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

    四、创设适合的交际情境。尽量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建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开放型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到无拘无束,消除心理的紧张感,畅所欲言。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大胆地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培养和训练学生敢于表达。

    五、正确处理口语交际课中的师生关系。在口语交际课上,老师的指导要适度,尽量不要当“第三者”,不要插足,要放手让孩子自己主讲,自己主持。教师一定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

    六、注重口语交际评价的角度多元化。评价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立足学生,评价的内容要全面,评价方式要多样化,充分考虑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要,科学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实事求是,以评促教。评价是一件严谨的事,在制定评价原则、实施方法,确定评价内容,做评价分析时都要有科学性。而在评价形式和组织方式上又可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要创设民主、轻松的测试氛围。鼓励为主,以评导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由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参与学习成绩的评价,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总之,让每一个孩子敢于当众发言,善于当众发言,是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目标。我要把学到的理论知识用到教学实践中,我的口语交际课堂会更精彩。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6

    《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渠道,而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是很重要的。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观念一直在束缚着很多的小学教师,教师无论从备课、授课还是批改作业、课外辅导、课堂考查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很难顾及学生的个性差异,致使教师总是在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上做文章,使优秀学生难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后进生难以跟进教学制度。到了中学之后,学习的课程明显增多,很多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这种变化,有些原来学习不错的同学,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滑坡,究其原因,那就是学生的个性智能在学习任务加重的情况下,其差异明显地显现出来了。在这种形式下,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长,教师就要针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分层次地实施教学和辅导。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分层教学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教师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在面向多数前提下照顾少数,对学生的差异赋予不同的要求,使所有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高。

    以下是我对分层教学的几点感受。

    了解差异,分成建组

    学生受到“先天性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影响,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差异。因而,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合理分层。在分层前,通过平时测试的信息反馈和课堂提问了解学生的大致差异,内容大致可以从学生的智能、技能、心理、知识基础等来了解,根据学生的差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层:一是按学生现有掌握的基础知识情况;二是按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三是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将学生分成好中上、中下两个层次的学习小组,知道每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处的层次。为此,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在学习各部分知识的同时,找到自己最喜爱的部分,并在这部分知识上可以超出课本和考纲的范围。同时师生要共同树立好对教学的乐观主义态度和信心,并使学生明确这种分组方式的意义。

    针对差异,分类目标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也就是每个学生的差异,有的学生成绩好,到不擅于表达,有的学生成绩不突出,但创新思维能力强,因此,找到每个学生的差异处,并为其制定恰当的目标尤为重要。例如,三种类型的学生,A优秀学生,他们在学习中思维相对而言较活跃,因此,在目标的制定上,我要求他们熟练掌握教学知识的情况下,深入问题,引起他们的思索探讨、查询交流,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实现教学的“再创造”;B良好生,这种类型的同学处于班级的中间层,这是大部分教师在传统教育中较容易忽视的一类学生,对于这类学生而言,他们思维活跃,但竞争心不强,时而高时而低,因此我要求他们要熟练地掌握知识点,能很好地运用知识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他们达到对知识的融汇贯通,激励他们的竞争意识,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们的思维能力;C“学困生”,此类学生,是大部分教师的“头痛点”,他们思维不灵活,反应较迟钝,并不能及时的跟进教师的教学目标,处于班级下层,对这一类型的学生我要求他们要掌握基本知识点,能运用这些知识点解决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并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争取达到理解性的掌握。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这是分层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从第二点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差异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我们教学中,也就应该分层准备。首先,备课环节,在同一个教学班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接受能力及智力水平均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主动考虑这些因素,无论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还是教学内容的讲述上,都要体现划一性与层次性,并要做到两者相辅相成。接着,教学过程,提问是每一个教师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好的问题可以深化学生的知识情感,但是,一个好问题并不是适用于所有学生,它是根据学生的变化而变化的,对于优秀学生,它可以激起学生的深入和思考,对于后进生乃至“学困生”,它可以是教师明白学生的掌握程度,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也体现在问题的表现和目标的制定上。

    阶段考查,分类考核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中,采用统一测试考核,在这一方面,并没有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在分层教学中,不同的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因而,在平时的考核中,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教学目标来制定考核目标,使学生能发挥出自己的优点。因此,我将每月集中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必要的层次调整。对进步明显的学生提高要求,让他们树立更高的学习目标;对有退步的学生则提醒、鼓励、热情关心,帮助分析原因,树立信心。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看到自身的进步和不足,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根据自己水平,选择与自己相适应的层次,保护差生的自尊心,避免优等生的自大心理。分层只是暂时,对进步明显的学生可鼓励其提高一个层次,对于后退的学生,先提醒鼓励,若跟不上则指导其降低一个层次,实施动态管理。总之,实行分层教学和辅导,应该针对学生实际,挖掘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使全部学生都能主动、生动、健康地得到全面发展,从而优化教学教程,形成实施创新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种有效模式,真正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

    发展性评价,不断提高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分层教学中,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试卷、回答问题,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在第一点中,我们将学生分为三种类型,对于A优秀学生而言,采用采用竞争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更加努力拼搏,更上一层楼;对于B良好生而言,则采用激励评价,既指出不足,又指明其努力的方向,促使他们不甘落后,力争上游;C“学困生”,要多给予表扬评价,不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过多的批评。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论学生的回答情况有多么差,总是努力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使他们看到希望,逐渐消除自卑。

    人是有共性和个性的,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特点,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千篇一律,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层教学,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让每个学生“做最好的自己”。通过分层次、分阶段的指导与训练,学生能自主进行选择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获得各不同层次的良好发展,争取更大进步。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7

    摘要:作为一种新课型、新课题,口语交际教学是提高学生的日常口语交际能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一直在探索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具体策略展开论述,希望能为广大同仁提供借鉴。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单纯的知识获取外,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口语交际作为一种基本的言语交际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纵观当前的口语交际教学现状,我们发现仍然有一部分教师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口语交际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这也直接导致学生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情感、想展示的`才能没有用武之地。久而久之,学生便对口语交际课丧失兴趣,更不要说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了。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口语交际教学,促进学生积极能力的提升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很多都存在胆小、声音轻、说话不规范、怕说错话、怕被老师批评、怕被笑话等情况,有时即使想说也不知道怎样说。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及时改善,学生便会逐渐失去交际兴趣,有的甚至还会形成怯场心理,再也不敢大胆说话。鉴于此,广大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出发,多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自我介绍、介绍喜欢的节目、郊游感想等就是很好的选择,这些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大多有话可说,也更愿意与他人交流。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讲故事、奇闻异事等,这样同样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说”。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确定口语交际训练的“序”,形成阶段性教学计划,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步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在实际的教学中时刻谨记这一原则,将口语交际教学分成了朗诵复述、评论与对话、演讲与辩论三个主要阶段,结果表明,这样的训练效果十分明显,真正实现了学生从“张口说话”到“先想后说”再到“现想现说”的提升。首先,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鼓励学生“说”,更要鼓励学生“多说”。其次,严格要求,让学生先想后说。教师可以提前告知学生范围,让学生稍做准备后再当众说话。再次,让学生现想现说并且适时接话。在教学中,教师可围绕一个主题开展辩论会,让学生当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与合作,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实践表明,创设一定的口语交际情境,有利于学生言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实际的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学生创设恰当的交流情境,增强学生的体验,使学生有话可说。比如,在一节口语交际课上,我以“当我独自在家时……”为主题,让学生先体验“家”(也就是教室)的寂静,然后想一想:假如现在已经是深夜,家里空荡荡的,你会想些什么?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如果这时候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你又会怎样做?在我的启发下,学生闭上眼睛思考、想象,很快就进入了情境中,真实地体验了一把“深夜有人敲门”时的紧张感受。这样,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很快便畅所欲言地说了起来。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机会,不要仅局限于教材中安排的,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交流的机会。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如讲故事、背诗比赛、主题班会等活动,为学生创建一个能够施展口才的良好环境;其次,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适时引导学生深入社会,鼓励学生多与人接触、交流,丰富自身的交际语言,如安排学生去敬老院、商场等场所主动与人交流,从中学会如何得体地说话。

    现在的口语交际评价取向,很多时候停留于“当众说话”,满足于“说得好”,而不关注交际的效果。殊不知,“说得好”只是第一步,会说话不等于会交际,语言能力不等于交际能力。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关注在具体的语境中,学生的语言是否得体,行为是否得体。具体来讲,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评价时,教师既要评价学生听说的内容、评价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还要评价学生交际时的行为和态度。比如,有的学生能言善辩,但经常摆出一副高傲的姿态,说话时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并不是一种得体的交际。除了具备必要的积极能力,学生还必须要有恰当的语气和真诚的态度。教师在评价时应该对此给予重点关注,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学会尊重,成为有礼貌的、讲文明的现代公民。此外,评价还要关注全体,不仅要看谁说得最好,还要看谁比以前说得好,追求教育公平,让“沉默的大多数”同样有机会得到锻炼和肯定。总而言之,开展口语交际教学,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但口语交际训练是一个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能力训练,具有长期性、延续性和复杂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努力创新口语交际教学,切实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架桥铺路。

    参考文献:

    [1]邱丽勤.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方法[J].教育科研论坛,(9).

    [2]许兵.原点上的突破——口语交际教学有效性策略例谈[J].江苏教育研究,(29).

    [3]何玉芳.也谈口语交际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10).

    [4]高兰.如何提高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J].教育科研论坛,2009(12).

    [5]张治国,刘恩元.对当前小学语文听说读写存在的问题的再思考[J].教育探索,(1).

    [6]裴亚广.以活动为载体:让口语交际神采飞扬——生本理念下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与探究[J].现代教育论丛,(6).

    [7]赵春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对策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初探王共海(甘肃省高台县罗城乡中心小学734300)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8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

    遂平县 和兴后楼小学 刘晓晓

    通过这次学习,明确教师应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技术,指导学生运用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搜集、处理和运用信息,并在学习过程中合作交流,使现代技术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小学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对于深化语文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总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老师的一张嘴,学生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就会对语文产生厌学情绪。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老师和学生从这种单调乏味的教与学的环境中解脱出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和动画有目的地创造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重难点突出,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抽象为形象,化概括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突出重点、分化难点,化难为易,逐步解决问题。在《拔苗助长》一课的结束环节,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事先制作的图文并茂的动画课件,然后将画面定格于“禾苗都枯萎,种田人无可奈何”。教师转而向学生提问:“你想对这个人说什么?”让学生从中表达锻炼能力并理解成语故事的内涵。

    师在课堂上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育技术,这是时代的发展,也是时代的需要,只有在正确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不应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应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果。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口语交际课中的情境有两种,一种是课堂情境,一种是类似于现实生活的情境,即把课堂设在生活中,或者把生活引进课堂里,后者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情境。交际情境的生活化,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入情入境地品味语言文字的内涵。

    【教学片断一】:

    1.课件播放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请学生背诵第十课《北京》一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或者词语。

    2.自由组成“旅游团”,轮流当“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在介绍的时候也要用上好词佳句,看谁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吸引游客。

    3.学生结合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以及平时的一些了解,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4.上台介绍风景名胜,教师根据学生的精彩描述,归纳出好词好句,板书齐读。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既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又增加了学生对导游的感性认识,营造了旅游的良好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在学习《北京》一文的基础上,学生懂得用优美精炼的好词好句能使自己的介绍更加生动。学生交流时,教师将好词好句写在黑板上,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语言能力得到提升。

    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流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课程标准》中强调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境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重视日常生活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传授口语交际知识。教师要多多创造各种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在生活中体验,在生活中锤炼,从而达到自如运用语言的水平。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春天在哪里》时,我进行了如下教学实践:

    1.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身边的春天。

    2.师:上课前我们已经去大自然中寻找了身边的春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汇报一下大家的`成果吧!

    课件出示春姑娘:小朋友们,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快和小朋友说说吧!”

    3.学生自由说话,教师相机指导。

    4.课件出示如下句子:

    (1)春天来了,我们去公园看到了_____;春天来了,我们在田野看到了_____;春天来了,我们在_____。

    (2)春天来了,我们来到茂密的小树林,听_____;翻过小山丘,来到小河边,又听_____;还听见了_____。

    (3)一场春雨过后,我们推开窗户,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上一口气,啊!我闻到了_____。

    5.赞美春天:用优美的语言、多彩的图画来表现它、赞美它。学生依次上台展示介绍,接受其他学生的提问并回答。(说说自己的画和剪贴的内容以及为什么这么画、贴,或者听了同学们的精彩语言,有何感受,想到些什么,都可以说。)

    在这次口语交际的教学实践中,我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使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有图可画。在整个交流过程中,我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注意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交流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语言,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之养成乐于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在进行口语交际之前,让学生明确交际要求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生明确要求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在生活中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交际中学生常常犯两个毛病:一是只会“夸夸其谈”,不注意准确地运用词语及语言的规范性,交际达不到语言提高的目的;二是不能静下心来倾听,别人没有说完就打断别人的话,或者光听不补充意见,不发表想法,这样就做不到双向互动,交流沟通。因此,在口语交际前明确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说说我自己》这一节口语交际课时,我明确了以下口语交际的要求:

    内容:向别人介绍自己──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点、缺点等。

    要求:抓住自己的特点,说真话。“特点”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如:贪玩、调皮、倔强、好问、喜欢读书等。

    注意: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要注意倾听,等别人说完之后,还可以提问或做些适当的补充。

    接下来进行了小组互动交流、班级集体交流、游戏活动猜猜他是谁等一系列教学环节,之后我设计了几个通过口语交际课在写作中实际运用语言的环节,效果不错。

    1.让学生回忆口语交际,完成习作初稿──我手写我口。有了口语交际的基础,教师不需要再多说什么,让学生静下心来习作。

    2.阅读他人习作,学习作文方法──感受特别的他。

    4.誊写作文。

    通过培养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使学生明白倾听、表达和应对的重要性,并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让学生在读、说、评、议中逐步领悟,在融入生活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学会习作。

    总之,口语交际是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一项基本能力,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应该注重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掌握与人交往的方法和策略,具备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文明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与人沟通的能力,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10

    【摘要】核心素养是最近几年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但是从总体上来看,现阶段大多数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实施策略认识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首先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对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知识产出的效率也不断提升,以“书山有路勤为径”为指导思想的知识灌输教学已经无法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实际需求。因为,即使学生穷毕生之力都无法将现阶段已有的知识学完,而在未来知识产出的数量也必然明显增多,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不断增多,知识储备已经不再是影响个人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等会对学生的知识获得效率产生明显的影响。基于此种情况,我国教育部20xx年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现阶段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已经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分析

    在传统教育阶段,提升学生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的重点内容,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以知识与技能为教育目的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影响。许多学者对于教学究竟应该教什么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最终认为教育阶段必须要引导学生形成能够支撑学生情感、心理以及终生学习发展的素养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核心素养包含多个层面的内涵,例如健康生活、主动学习、科学精神、人文底蕴、社会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的概念也是最近几年才被提出来了,现阶段大多数教师对于核心素养的认识存在着较大的缺陷,而对于落实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认识也不够深入。

    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育当中知识教育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这主要是由于能力的发展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之上,而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理念与认知能力发展还不够成熟,因此,大部分教师认为基础知识教育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往往以提升学生的知识量为教?W的主要目的。为了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认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并积极主动的将学生的核心素养纳入到教学的全过程当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

    (二)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实践教学

    从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来看,涉及到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发展,其中大多数能力的培养都必须要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但是一直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课堂理论教学占据了主导地位,虽然部分教师也会为学生安排实践教学,但是实践教学的“质”与“量”往往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从而无法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基于此种情况,当前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进行缩减,并增加实践教学。在进行实践教学之前,教师还需要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将核心素养培养融入到实践教学当中,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几乎已经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唯一指标,这种评价模式对于学生的心理发育存在着一定的不利影响,最终会严重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种情况,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机制,即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实现对学生的全面评价,而不仅仅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其进行评价。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期末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学生在本学期的考试成绩、课堂表现、记录遵守情况等全方位的信息,并针对不同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对不同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调整。

    四、结语

    核心素养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要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当中。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通过小学语文教育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篇11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时代得到了普及,一些借助于计算机的技术也不断发展。

    在此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日益发展和成熟,并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当中。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全面普及,它在现代教学当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能有效的促进社会的进步。

    在这种形势之下,人们意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的推进。

    在新课改的背景之下,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和改进,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掌握知识并提高综合素质。

    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自出现以来,就得到了教师的重视,并且在教学当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笔者经过实践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性,也总结一些运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的经验。

    现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活动,谈谈自己的认识,以供大家参考。

    语文是学生从小就接触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们来说并不陌生。

    但是,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让学生在考试当中能够获胜。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之下,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主要针对字词进行讲解,对课文进行分析。

    讓学生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机械的记忆,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失去其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学生们感到语文学习也变得陌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没有兴趣。

    语文知识丰富多彩、样式众多,本应该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学科,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并非如此。

    在新课改下进行语文教学,教师要力求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使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形象,对学生充满吸引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当中。

    通过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语文知识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

    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文字、声音、视频、图片等资料的有效结合进行知识的传授,让学生通过观看栩栩如生的画面和视频,欣赏声情并茂的声音等进行文章的品味和体会。

    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过程中,不仅能够让学生通过文字的学习获得知识,而且可以通过丰富、形象的教学形式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体会,学生在声情并茂、动静结合的教学过程当中,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容易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由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生动形象性,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更强,语文的学习兴趣更浓,有了学习的动力,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这一课时,教师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感受春色的同时,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体味。

    笔者在教学中制作了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在一阵悠扬、悦耳的音乐声中,展示一副优美的春色,同时文章的'题目飘入屏幕当中。

    随后教师展示另一幅画面,同样以春色为背景,文字内容为作者相关的介绍,让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兴趣。

    接着进行文章的学习。

    在进行文章学习之前,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对学生进行提问,同时以图片的形式展示文章中对应的教学内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

    在进行文章的分析时,教师点击相应的图片,在屏幕上出现相对应的文章段落并配上相应的朗读读音。

    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感到非常兴奋,不仅很快的掌握了本课的知识,对语文学习也更感兴趣。

    2.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只有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让学生把握住教学的重点知识,深刻理解了教学的难点,才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素质教育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突破教学的难点,不厌其烦的对知识进行讲解;为了突出教学的重点,反复对知识进行重复。

    但是,这种教学形式并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作用。

    在教师反复的讲解当中,学生甚至会感到厌烦。

    在多媒体教学技术出现之后,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恰恰能够有效的解决此问题。

    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征,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具体,学生能够从感性上对知识进行感受。

    尤其是多媒体具有调动学生多个感官的优势,更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对知识进行感受,让学生得到刺激,加深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对于重点知识可以通过不同的字体、色彩、动画效果、声音等进行强调;对于难点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形象的图画、视频资料等进行介绍。

    多媒体教学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但是,在现代教学中它也存在着一些缺陷。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但是,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组织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也要做到其它教学技术的合理运用,以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状态。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系列(4篇)


    春去秋来,我们即将翻开新学期的篇章。身为一名教师在经过一学期的教学之后就可以对其做一个总结了,而我们则可以利用这次总结来对过去的教学进行一次仔细的回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系列(4篇)”,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篇1】

    经过这一年的分层教学的实践,切身意识到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同时,根据我校班级学生的实情,分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采用分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因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在授课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差等生“吃得了”,这就决定了现行的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实行分层教学。

    一、采用分层教学的背景

    所谓分层教学,根据即在常规的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既注重学生在同一班级中学习的共同特征,又重视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差异性。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激发学生的活力,改变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发展的状态,努力形成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的局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并不是需要相同的思想、相同的行动,而是要有独特性和创造性来为社会服务。

    二、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授课

    备课时,对于同一教学内容,我会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制定不同的学习目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一般情况下,分层授课时,前十五分钟让A、B学习小组的学生自学新授内容十五分钟,完成课本上的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中相应的习题,完成后,同桌小声交流并相互批改练习;同时,教师给C、D学习小组的同学教学新课。接下来用十分钟给C、D学习小组的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则用这个时间听取A、B学习小组学生质疑并通过提问了解他们自学的情况。最后十五分钟,教师给A、B学习小组的学生分别布置一些开放性的、难易不同的练习题;教师就检查C、D学习小组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以相应的辅导;再给C学习小组的学生布置一定的习题,同时给D学习小组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并完成简单的练习。每个周末,每个学生在课后作业本上对本周数学方面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非常简短的书面小结,或小结自己的学习态度、取得的成绩,或介绍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方法、情感体验,或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或对教师提出教学方面的建议、要求。这样教师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信息,书面解答学生的问题,与学生进行书面的交流、沟通,加强师生间的了解和理解,并通过采纳学生合理化的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三、练习作业分层次

    练习的弹性处理,主要在于练习题设置与要求上,也就是精心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面向全体学生,重在巩固基本知识,培养初步的应用能力,达到学习的最基本要求。选做题面向优秀学生,重在发展智力和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而且有些习题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要求,对学困生可以只要求

    一题一解,就题论题,落实新课程基本要求,而对优等生则要求能一题多解,用此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以发展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在此同时,教师要不断巡视,把握信息,并作个别点拨和纠正。

    实践证明,在分层教学的练习中,对练习进行弹性处理,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四、评估测试分层

    成功的评价反馈是对学生学习的最高奖赏,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差等生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揭明不足又指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的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为了反映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帮助各层次的学生,特别是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使之以学为乐,不断进取,积小成为大成。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考查中,学困生做基本达纲题,中等生加试综合题,优等生再加试提高题,让各组学生在考查中充分发挥各自的水平和能力。允许在测验中未达标的学生在一星期内再进行第二次平行性达标测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五、多层次教学的体会与成果

    我校多层次教学改革的实验,从教学的组织形式来看,已改变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的组织形式;从教学要求来说,脱离了传统的统一化、标准化、机械化,代之以多样化、层次化和个性化,建立了以达到统一教学要求和个体优势发展为教学要求的新教学目标,各层次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正在变成现实;从教学内容来说,改变了过去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千篇一律的模式,教学内容因学生层次有了适当的变化;从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体现来看,多层次教学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更好的环境,学生能主动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兴趣、潜能规划设计自己的学习,真正体现了我们多层次教学的指导思想:能跑则跑,能飞则飞。让学生成了学习真正意义上的主人。

    1、充分调动各层学生的积极性。

    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为了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可以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夺“星”比赛,教师对不同层次进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允许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要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解法,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3、鼓励各层次学生质疑。

    我们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原则,注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质疑。

    由于全员参与,目标明确,实施规范,“多层次”教学改革已深入人心,并且日益完善,现正稳步推进“低起点、小坡度、多层次、严要求”的课题落实工作。实践证明,“多层次”教学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实施课题教学,对促进学生最优发展,增强学校教育教学活力,焕发出了教育教学新的力量源泉。

    保护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尤其是学困生。由于分层教学客观上把学生分层了不同的层次,这样的教学能够实现因材施教,较好的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数学教学是一个有机体,在整个过程中,都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分层教学的思想,使每个学生个体都得到发展,只有这样的教学才能是成功的教学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篇2】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老树的故事》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老树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位老树爷爷,然后出示老树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在此基础上,揭示课题。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像,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如在教学《老树的故事》一课时,揭示课题后,我先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把找到的问题答案用直线划出,不明白的地方用问号标出。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三、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如在教学《老树的故事》一文时,我问学生:“学了这个故事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虚心、认真地学习,才能学到真本领。可有一个学生却回答的`不同,她说我们要保护环境。他的回答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列举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最后,我在学生们讨论的基础上作了全面的总结,使他们对课文的寓意有了比较正确的理解。这样做,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张扬。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篇3】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如何教好学生,如何胜任这个使命?我深感责任重大。在这漫长的摸索和不断进步的道路上,我觉得要想教好一堂课,就应该读懂课本,读懂作者用心,锤炼学生。

    开学之初,我浏览了新书,根据教材和我班的学生,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尽量体现编辑的意图。备课时,认真研读课文,根据大纲、编者用意、本单元培训重点,按照作者思路,与作者产生共鸣。

    好课的前提是备课好,而备课好,不能只靠“教参”。要区分段落,概括段落的意思,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在这方面,我认为自己做得很好。

    二是设计教学环节。我认为,教师在制定教学环节时,应该像导演一样,精心设计出层次清晰、可操作性强、实效性强的引导学生自我实践的课堂活动方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把握教学中必须突出的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难点,以“读”二字为重点,以提问促阅读,思考阅读,认真阅读,理性阅读。学生自读、教师示范读、师生同读等形式有机地安排在初读、细读、精读等各个教学环节。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每次要求学生阅读时,都必须带着问题阅读。杜绝“小和尚念经,无心”的读法。课堂提问要有思考的能力、思考的价值、适当的深度,重点要放在文章的重点、作者的缜密构想、事物的联系、学生的意外点、情绪的发展,内容的内容。矛盾。我相信,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这将是一堂好课。在实际操作中,总是有太多不满意的地方。有时候明明是一个idea,却变成了课堂上的b方法。越想做好,越容易犯错,越不成熟,越丢脸。

    有人说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很重要。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的知识、人格和声望是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极大的震撼作用,是影响学生情绪、制约课堂气氛的关键因素。每节课前,教师要以积极热情的状态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的心随着教师的情绪澎湃。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关爱学生,关爱学生,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熏陶和感染,课堂不再空虚,学生不再空虚可怜的听着。经过。

    一位美国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延伸就等于课外的延伸。以课堂学习为核心,可以积极地延伸到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能形成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的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获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们将汉语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世界。 .通过收集和阅读,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打下基础。比如在教《九寨沟》之前,我让孩子们在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收集有关水乡的信息。并且在课堂上,不仅传授了课本知识,还讲了一些课外知识,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为阅读打下了基础。

    近一个学期以来,我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学习相关理论,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课前,从点滴做起,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找资料,认真备课,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学生知识,教他们更追求知识、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使学生学习有趣、实用、有收获,受益于40分钟。班子里的每一位成员都能扎实做好日常工作,把教学中的每一件事都做好,认真做好单元及格和单项测试,真正把考试作为促进全面发展的手段提高学生和教师的教学水平。

    一份辛苦,一份收获。教学工作是一种快乐,一种快乐。本着“勤奋、善于思考、踏实做事”的原则,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再接再厉,把工作做得更好。

    更多样文请访问网站()!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篇4】

    小学低年级语文写字教学的体会

    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小学低年级语文写字练习存在着抄写量大、内容重复、形式枯燥、评价脱离学生实际等问题。我认为,应该对低年级语文写字教学进行改进,使它成为适应学生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那么如何使学生爱写字、写好字呢?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我觉得应该从下入手:

    一、巧妙激发学生写字兴趣

    1、故事激趣。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例如讲“草圣张芝临池学书”、“王献之研尽十八缸墨汁”的故事,可以激起孩子心灵的共鸣,产生学习名人刻苦练字的愿望,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

    2、勤示范。教师可以给学生示范,让他感受到关爱,也可以给全班同学示范,创建共同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在黑板上演示,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图文结合,声形并茂给学生全新的感觉,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

    3、奖励激趣。我通常采用的奖励方式是和老师一起改作业,提高批改作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同时,也激励着其他学生,他们也渴望着体验一下当“老师”的感觉。这样,激发了学生们的写字热情,促进了学生对所学写字知识的进一步掌握运用。

    4、开展书法比赛。不但让孩子们之间比比,还让他们与老师比与家长比,使他们的欲望更强烈,尤其是听到快超过老师了,他们就练得越发起劲。

    二、讲清要领,严格指导书写

    1、熟记田字格的各个部分。我要求学生在观察时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每次写字之前,我都要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请他们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明确各部分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准确的位置,再相互讨论如何下笔,并对每一笔的位置以中线为参照进行定位。这个过程反复地训练,让学生发现笔画之间的关联,发现部件的大小、区别,发现相同结构字之间的差异,坚持训练,学生才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对生字有了整体上的认识,最终离开田字格安排好字的结构。

    2、教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写字本身是一门艺术,我们虽不按书法要求让学生写字,但也要让学生学会审美,而要“审”的前提是“美”存在。漂亮的字正是由“点、横、竖、撇、捺”五种基本笔画构建成的,所以学好笔画是基础,教学笔画一定要认真、耐心、扎实。教学笔画也要有‘定的指导方法。首先起笔、行笔、收笔方法要讲清楚,让学生多实践,多体验,老师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有具体的指导和强化训练。其次,为了帮助孩子记忆得多、准、快,减小难度,还可以编成儿歌,使学生对笔画的书写有深刻的记忆。如“横要平、竖要直、撇要锋、捺有脚”等等。

    3、写好字要紧记笔顺规则。笔顺就是写字时笔画的先后顺序。学会笔顺规则,对记忆字形,正确、美观的书写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先横后竖,现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进人后关门、先中间后两边”等笔顺规则,结合实际的例子,用生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消化着记忆,记忆得更清晰。

    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逐步提高

    1、养成每天动笔写字的习惯。写字练习是不能离开笔的。低年级学生对上语文课很好奇,但害怕写字,有这样一些原因:刚开始写感到吃力、手疼;觉得自己写得不好看,要寻求家长的帮助:觉得写字是一件枯燥的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将写字作业做了相应的调整:减少书写的量,每个生字写一遍:由老师在每一位学生的本子上做示范;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且耐心地告诉学生: “每天做作业是一种学习的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养成了每天动笔写字的习惯,哪一天老师没有布置练习,学生们还会追问:“今天写什么字?”

    2、边写边记的习惯。我采用训练学生边写边记的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加强记忆,一举两得;采用“细水长流,积少成多”的方法,每天记五个字,每个字只写一遍,这又从学生心理上降低了记忆的难度。班里学生看字记字的能力大大提升,记忆效果不比大量练习差。每当要进行书写作品展示时,学生们踊跃地争当小老师介绍写字经验和记字小窍门。虽然他们的写字练习量少了,可完成练习的劲头和质量却提高了。

    总之,指导学生写好字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坚持不懈地努力。万丈高楼从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探索,共同努力,让学生将来提笔不再有遗憾!

    优文收藏: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最新模板


    光阴似箭,新学期正在向我们招手。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后我们就该进行一次总结了,利用这次机会写一篇教学总结看看自己在一学期有哪些进步,一篇教学总结是怎么样的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优文收藏: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最新模板,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为了全面推进我校教学改革,应市教育局在全市高中全面推行河南西峡市的“三疑三探”教学法的要求,我们一行4人于20xx年10月10日——20xx年10月18日赴河南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学习“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亲身体验这种教学方法的操作流程和实际效果,领会到该教学方法的优点。

    到了西峡,我才了解到了关于西峡第一高级中学的一些历史,该校跟我们盐中一样,地理位置不占优势。20xx年以前,该校的教学质量连年在南阳市排名靠后,经常是市教育局点名批评的对象。20xx年学校实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以后,初步改革教学环节,并在全市中小学推行,改善了学生学习难的问题,学校教学质量大大提升。学校不仅摘掉了教学落后的帽子,还让学校在全国闻名遐迩,成为高考名校。我也终于明白我校领导让我们深入“三疑三探”教学课堂的良苦用心,适当的改革也许会让我们盐中向“教师高质量教学,学生高质量学习“改变。

    走到西峡第一高级中学校外,映入眼帘的是该校20xx年高考考入重点大学学生的照片,把整个校园的外围墙面都铺满了。走进西峡一高,我感觉学校整体学习气氛比较好,到处都激励学生学习的标语“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国际型人才”、“全世界都在等你成功的消息”“如果要挖井,一定要挖到水为止”……,每个班级的文化建设也很好,“班级简介”“追梦未来”“教改之窗”“学习园地”……,还有学校每次统考月考学习功勋榜都张贴在教学楼墙面上,很有激励学生“永争第一”感觉。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在西峡一高学习参观了3天,我总共听了11节课:7节新授课,1节试卷讲评课,1节复习课,2节随堂听,让我更加了解“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面就是我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认识: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老师把握整个课堂流程,这种教学法看似老师讲的少了,其实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素养要求更高,老师也要有很强的应对突发事件和学生偏难怪问题的能力,以确保课程高效的完成。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的授课步骤可以体现为:1、老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大多都是老师多媒体展示问题情境);2、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自主探究找出本节课要学习和重点掌握的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组合探(小组全部学生站立起来发挥小组智慧,补充自主探究的遗漏); 4、学生展示和评价(小组代表展示探究问题的答案,其他小组根据评分标准打分评价并补充);5、再质疑(评价不足的地方,还需要补充扩展的地方,还有的疑问); 6、拓展运用(高考题,学生自主编题,变题);7、学生总结评价课程结束。

    西峡第一高级中学根据高中上课类型,针对课堂教学研究出了新授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习题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试卷评讲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复习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

    新授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

    1、设疑自探(10—15分钟),教师设定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老师直接提出问题,学生独立自探。

    2、解疑合探(17分钟),围绕自探提纲,发挥小组智慧,对自探中的难点进行探讨整理并达成共识,来使用多媒体展示出展示小组和相应的评价小组,由规定小组完成展示(板书展示和口头展示),再由评价小组打分并强调关键点和其他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老师在奖分榜上及时给评价人记分,对提出不同见解的同学可双倍加分。

    3、质疑再探(5分钟),学生针对展示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学生争相回答,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或错误直接由老师回答。

    4、运用拓展(7—13分钟),引导学生编题或老师拓展出高考题,学生争先抢答,最后由学科班长总结评价,确定展示之星、评价之星、质疑之星、得分最高的小组和需要努力的小组。

    因为我此次参观学习听得大多都是新授课,所以对“三疑三探“新授课还是有很深的体会,首先可以感受到学生在此中教学模式下学习的热情都很高,对新知识的探究具有积极主动性,而且该校学生认为这样学习很有趣,有趣的学习才是学生学好的前提。再者,就听得几节课而言,我感觉高一学生在展示、评价、抢答环节没有高二高三的的学生表现好,所以高一的老师都在适当的提醒和训练学生“三疑三探“各个环节的应答模式。最后,我感觉学生通过这种新授课模式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小组学习和探究让学生有什么问题在小组内及时解决,没有学习负担。我觉得这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让他们有趣的学,也让老师走出了”满堂灌”、学生“学习难”的困惑,也让传统的教学模式走上改革之路。习题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1、明确课标和考纲要求(4分钟)。 2、学生编题和练习(24分钟)。3、老师出示高考题,与学生自编题作比较(6分钟)。 4、教师出示变式习题给学生解决(8分钟)5、总结与评价(3分钟)。

    虽然这次西峡一高之行我没能听到习题课的这种教学模式,但从我听到的其他课中感觉到了这种习题课肯定调动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脑能力,在新授课时学生基础知识把握得好,有些学生能很快的编出题,并说明编题意图,以及并出题所考知识点的透彻分析,真是让学生用心用脑的去学习和运用知识了。试卷讲评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1、设疑自探(6分钟);2、合探、质疑和拓展(37分钟); 3、小结(3分钟)。

    试卷讲评课时老师会分析考试的总体情况,让学生总结在本次考试时的优缺点,然后老师根据考试展示出试卷要质疑解答的题号,并让学生再充分审题,学生解答疑惑,说明并解答出该题的考点,错误点。然后老师再进行变式训练。听了这节课后,这让我想起了我教的平行班的学生,他们考完试有些同学知道答案后,只在试卷上标上正确答案就完事,没有用心、用时去想自己为什么错,错在哪里:知识点没把握好?审题出错?马虎?还是自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好?平行班学生学习很少有主动性,基本都是被动的,学各科知识结构也都是混乱的。所以真的应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入手,学生想学了主动学了他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才会运用,学校的教学质量才会提高。

    复习课“三疑三探“教学流程:1、设疑自探(5分钟);2、合探质疑和拓展(38分钟); 3、小结(2分钟)。

    学生能很快的整理出复习内容,并运用知识做典例题,或学生自主编题考其他同学,或老师出示高考题进行小组合探并抢答,这里让学生充分的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他们有趣的学习,并在学习中体会自己的优越感。

    总之,不管是新授课,讲评课,习题课,复习课,用”三疑三探’教学法上课是把课堂大胆的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趣的学习,自主的学习,合作的学习,学生长期受“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影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学习模式和思维模式,不仅会做题,还能说出题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的自学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当然学习起来轻松快乐,没负担。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心得体会精选】相关推荐
    推荐!小学生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范文优选120字

    时光飞驰,新学期即将来临。是时候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了,看自己在教师这份工作有多少成长,通过一篇教学总结看看自己在这一学期有哪些成长,一篇教学总结要怎么把它写好呢?这篇《推荐!小学生美术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范文优选120字》应该可以帮助到您。小学美术课是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重要途...

    范文参考:小班教学总结420字

    时光荏苒,我们即将翻开新学期的篇章。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后我们就该进行一次总结了,通过写一篇教学总结看看自己在思想上与工作上的变化,教学总结是怎么样写的呢?这篇《范文参考:小班教学总结420字》应该可以帮助到您。时光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现将小班上学期工作总结如下:一、保育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