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学计划
  • >导航
  • >最新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汇总9篇)
  • 最新教学计划初中数学

    发表时间:2024-03-01

    最新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汇总9篇)。

    写好教学计划,才可以更好的总结和归纳教学工作,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又是一学期到了,教师们开始制定新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学科教学计划一般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您可能会对“最新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有些好奇不妨阅读本文了解更多,希望我的分享能够让您在工作与生活中更加顺利!

    最新教学计划初中数学【篇1】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计划初中(6篇),供大家参考。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那关于计划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计划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计划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数学教学计划初中篇一

    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思路,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书香强校、集团治校”的发展思路,致力打造“书香北小、锐进北小、优质北小、幸福北小”,努力开创城北小学教育集团新局面。

    1、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教科研模式,全面提升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意识与能力,为实现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新突破奠定良好的师资队伍基础。

    2、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锻造一支和谐发展的高素质的数学教师团队。

    3、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和学校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并以增强科组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争在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得荣誉。

    4、加强教材、教法、学法的研究,探索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快速、持续提高学校数学教学质量。

    5、完善出台“情智交融、深度高效课堂”的数学学科操作方案,让北小的数学课堂做到“理念先进,方法鲜活,课堂生动”。

    6、做好珠心算教学实验的研究工作,迎接无锡市、江苏省珠算团体和个人教学比赛。

    1、夯实教学常规。

    (1)抓实备课。备课要提前一周,精心备好每一课,在年级组集体备课基础上突出备课的个性化,以适应不同教师、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数学集体备课不能走过场,要突出对每一个单元教学目标的把握、重难点的突破,个性化备课要适应班级学生的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练习的设计。

    (2)抓活课堂。结合学校“锐进”课堂的模式深度推进和校本化落实,做好数学组“三课”研究:夯实常态课。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摈弃沉闷的教学方式,建立学生探讨的平台,创设学生思考的空间,确保学生练习的时间,强化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合作交流。打磨精品课。通过课题引领,专题研究,主题活动等形式,聚焦课堂,扎实教研,逐步形成各学科的“锐进”课堂基本样式和同一学科不同课型的不同范式。各教研组精心打磨一节课,按照“集体备课—抽签上课—教者说课—同伴评课”的流程进行研究展示。发挥集体智慧,深入研究,一课多磨,力求体现先进教育理念,获得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创新示范课。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进行课堂研讨沙龙等系列活动,展示师生风采,积极参与市级及学区联盟课堂展示交流活动,扩大学校“锐进”课堂文化的效应。学校将分学科、分时段安排主要学科精品课的展示。加强听课签到制度的执行,以便有更多教师能参与听课、议课,同学习、共发展;评课要深入做到“三个一”(即发现一个亮点、找出一个问题、提出一条建议),扩大评课的参与面,提高评课的思维深度。

    (3)抓精练习。对于平时练习,教师要精选习题,严禁“拿来主义”,教研组长要做好教研组练习安排的统一。教师批改作业要做到及时认真,作业批改坚决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切实提高学生作业反馈矫正和评价的有效性。对于单元练习,教研组教师要通过集体研究,共同命题保证单元练习的质量。在每次单元练习之后,组内教师要针对普遍出现的问题,找原因,寻对策。通过优质练习,切实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

    (4)抓勤辅导。期初,各任课老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好培优计划,选好培优对象,科学辅导,培优主要以扩大学生知识面,以班级课堂授课形式为主,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及发展多种能力为目标,为一些特别聪明的学生提供专门的学习资源,以满足他们特殊的发展需要。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提高培优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在期初,教师要积极建立“学困生”转化档案,摸清致差原因,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多鼓励、少批评,多辅导、不放任,可以采取分层、分组的方式,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发展。通过有效提优补差工作力争班级学生的优秀率、合格率达到目标要求。

    2、探求高效课堂。

    (1)扎实培训求提升。通过教师理论培训和课题研究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师参与教科研的意识与能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教研科组的能动性,使其成为引领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促进者和主阵地。

    (2)扎实活动求提高。本学期的科组活动时间和备课组活动时间都是每两周一次,科组活动的形式主要是:理论学习,观课、议课、示范课、观摩课、展示课,学习交流等。备课组活动的形式主要以研讨本年级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突破,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主。

    (3)扎实研究求发展。大力开展教科研活动,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本学期学校将完善出台“情智交融、深度高效课堂”的各科操作方案,要让北小的课堂做到“理念先进,方法鲜活,课堂生动”。理念先进:以生为本,学为主体,精讲多练,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方法鲜活:积极倡导生动合作探究性学习,优化教学方式,信息多向畅通;课堂生动:多激励鼓舞,多扬长避短,多互动活跃,多智慧灵动。研究中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合理开发有效的校本资源,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特点,进行有效优化整合,丰富现学的内容,提高课堂的效率和教学效果。通过各学科“情智交融、深度高效课堂”的研究,积极带动个人小课题研究,以课堂为实践点,以问题为出发点,以课题为生成点,推进学校“情智交融、深度高效课堂”的纵深发展。

    3、打造学科亮点

    学科活动是学科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校各学科组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精心思考,周密安排,带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丰富学科体验,强化学科感悟,提升学科素养。

    (1)每日一题夯实根基。坚持每日一题训练,形成学校常态化提优举措,并结合每日一题训练,举行学科小竞赛活跃学生思维,创建学校提优训练题库。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以比赛促进教师对每日一题训练的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数学周”活动提供展示的舞台。结合学科特点,设计数学阅读为主的读后感交流,数学能力为主的计算、口算、思维竞赛等,结合学生数学兴趣培养的,数学广播,数学手抄报展示,通过丰富活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提升数学素养。

    (3)学科竞赛丰富多样,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低年级口算比赛、中高年级计算比赛、聪明题比赛、小论文评比、数学报纸作比赛等。通过小型多样的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练。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4)珠算教学再创佳绩。加强一到三年级珠算教学的监控,尤其是三年级学生的珠算学习的管理,做好充分准备,期初开始,选拔优秀三年级珠算选手进行针对性训练,为参加省珠心算比赛做准备。

    九月份:

    1、制定计划,做好开学常规工作检查;

    2、开学工作检查前,协助上课老师做好备课工作;

    3、召开教研组长会议;

    4、做好数学教师教研活动和备课组活动;

    5、教学九月份常规月考核工作;

    6、暑期数学阅读思维小比赛。

    十月份:

    1、低年级口算比赛,中高年级计算比赛;

    2、常规考核一月一重点抽查:备课;

    3、举行数学组精品课系列活动——上课;

    4、学校珠算交流展示活动。

    5、六年级数学质量检测

    十一月份:

    1、期中质量调研,期中检测分析研讨会;

    2、举行数学组精品课系列活动——说课、评课;

    3、六年级质量检测、分析会;

    4、常规考核常规一月一重点检查:作业批改

    十二月份:

    1、举行数学周系列活动;

    2、常规一月一重点抽查:提优补差辅导;

    3、数学骨干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

    4、开展各年级期末复习研讨;

    一月份:

    1、精心组织数学期末测试和分析工作;

    2、做好各教研组总结工作;

    3、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4、常规考核工作。

    数学教学计划初中篇二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本册教材注重生活性、趣味性、活动性、过程性和开放性原则,关注儿童心理特点,让学生喜欢数学,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愿意学数学,利用真实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成为愉快生活。

    (一)长度单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习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习。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表内乘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习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习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六)统计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教学计划初中篇三

    本册修订后的教材,一共有十个单元。与实验教材相比,主要是有以下几个调整和变化。

    1.重新整合年、月、日和24时记时法的认识

    24时记时法的内容原本是安排在三年级上册进行教学。但在教材实验过程中,不少教师反映学生解决这部分内容中“求经过时间”的实际问题有一定困难,建议适当后移。考虑到“课标20xx年版”把24时记时法安排在第一学段,所以教材修订时将这部分内容与年、月、日的知识加以整合,集中安排在本册教材的第五单元。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充分利用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常用的时间单位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也方便教师组织演示、操作以及相应的实践活动。

    2.提前安排两步混合运算,鼓励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标20xx年版”把两步混合运算的教学内容由第二学段移至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小括号,能进行简单的正数四则混合运算(两步)”。为此,教材在修订时作了相应的安排。尽管学生在此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两步式题(含同级运算式题和乘加、乘减式题),但这些式题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逐次计算”。本册教材安排的两步混合运算式题涉及两步混合运算的各种情形,自然也就涉及运算顺序的各项基本规定,因此它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需要我们给予必要的关注。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还第一次要求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两步混合运算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更加宏观地把握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引导他们把解题思路与相关运算顺序的规定有机结合,从而促进数学思维能力,尤其是分析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3.按“解决问题策略”内容板块的整体规划,教学从问题出发进行思考的策略

    从所求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先找出与这个问题直接相关的两个条件,再把上述条件中的未知项作为新的问题,并继续寻找与它直接相关的另外两个条件……像这样执果索因、逐步推理,直到所需要的条件都能从原题中全部找到的思考方法,我们称之为从问题出发思考的策略。与三年级上册安排的从条件出发思考的策略一样,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体验并掌握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经验,而且有助于他们逐步加深策略体验,不断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并为综合运用学过的策略以及继续学习其他策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4.后移平均数的认识,重新设计简单数据统计活动内容

    根据“课标20xx年版”的要求,第一学段的统计教学,重点应让学生了解统计活动过程、积累初步的统计活动经验,不要求认识正式的统计图表,也不要求认识平均数以及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为此,教材把原来安排在三年级下册与平均数有关的内容后移至四年级上册,同时,引导学生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继续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进一步体验数据中蕴含着信息,感受数据分析的意义和价值。与二年级上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相比,本册教材一方面帮助学生进一步积累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经验,了解并初步掌握数据的简单汇总、排序和分组方法;另一方面,则引导他们对收集和整理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初步体会分析数据时不仅要关注个别数据,也要关注一组数据的方方面面,概括简单分布情况,这样才能从数据中获得更多也更有价值的信息。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下册共安排了九个单元,分四个领域编排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领域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7个单元,包括“两位数乘两位数”、“千米和吨”、“解决问题的策略”、“混合运算”、“年、月、日”、“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小数的初步认识”。

    2.“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3.“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综合与实践”领域一共安排了2次活动,包括:“算24点”和“上学时间”。第十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还增设探索“有趣的乘法计算” 专题活动。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适用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甚至三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中去。因此,在整数乘法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把它组成一个单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本单元安排了6个例题,具体如下:例1:两位数乘10的口算(包括几十乘几十)

    例2: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例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例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例5:两位数乘几十的笔算

    例6: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建议

    1.教学两位数乘10,鼓励学生探索算法,在交流中相互印证,从中选择比较方便的方法。

    例1教学12×10,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从这些菜椒的堆放方式得到算法的启发。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探索算法。

    2.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估算,体现估算的意义;创设需要估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估算的过程。

    例2的编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关于估算的教学思想,即估算不单是一种数学计算方式,更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教学估算不是学生被动接受怎么算,而是主动探索新算法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解决怎样的问题用到了估算,体会是如何估算的,还要体会到估算都有什么作用。

    3.意义建构笔算的竖式,首先要解决分几步乘以及每步乘的结果写在哪里的问题,然后要解决如何进位的问题,最后形成完整的计算法则。例3和例4都是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例3着重教学竖式的结构,包括乘的步骤以及每一步乘得的结果的书写位置;例4着重教学乘法过程中的进位,并形成计算法则。这样安排分散了难点,有利于课堂教学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点并有效地解决难点。

    4.教学两位数和几十相乘,不仅要让学生知道简便的竖式怎样写,还要他们体会这样写的合理性。本单元计算两位数乘几十,一般采用笔算,尤其是像37×30这样需要进位的乘法,不要求学生口算出得数。两位数乘几十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特殊情况,它的竖式在遵循计算法则的前提下,有特殊处理的方面。例5教学的这些乘法,使学生掌握简便形式的笔算技巧。

    5.教学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重视解题思路的形成,发展推理能力。

    6.结合乘法计算,渗透乘法运算律和积的变化规律。

    配合例5的“想想做做”第5题以及单元复习中的第8题、第10题、第11题都是结合乘法笔算,在渗透乘法运算律和积的变化规律。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一)教学内容

    千米和吨不与其他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一起教学,是因为认识千米和吨需要相应的生活经验支持,要在现实的情境里体验1千米是多长、1吨是多重,要联系万以内数的知识进行千米和米、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低年级学生一般不具备认识千米和吨的条件,所以教材在三年级下册教学这两个计量单位。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分别是:

    例1:认识千米

    例2:认识吨

    (二)教学建议

    1.因地制宜,安排学生感知1千米的实际长度。

    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尽管有些学生会听到或看到这个长度单位,但并没有形成1千米的长度概念。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低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缺少感性认识来支持概念的形成。二是千米无法像较小的长度单位那样,在直尺上直接感知。

    2.创设学习“吨”的情境,帮助学生体会1吨有多重。

    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1吨的物体很重。学生认识吨,不可能像体验1克、1千克那样直接拎一拎、掂一掂,也不能像感知1千米那样直接看到,只能间接体会。

    3.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千米和吨”的实际应用,并进行简单的计算或估计。

    练习三中第3、第4题都是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学生困难不大;第5题不必算出精确得数,通过估算就能解决。教材还安排了填表和测量的活动,如第8题,了解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的长度;第9题按自己走1千米所用的步数或时间,推算出从学校门口到哪里大约长1千米。这些培养学生能力的活动,切不可忽视。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具体安排如下:

    例1:初步体会从问题出发的推理过程,解决有三个已知条件的,求还剩多少的两步计算问题。

    例2:利用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解决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求一共多少或相差多少的两步计算问题。

    (二)教学建议

    教材安排遵循“策略”的教学规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学习策略:先体会策略,再运用策略,逐步达到掌握策略的目的。教材主要安排求一共多少、还剩多少、相差多少的两步计算问题,是因为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适宜从问题出发进行推理,学生很熟悉这些数量关系,有助于他们初步学会从问题向条件推理的思考方法,从而形成思路、掌握策略。

    1.首次教学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加强对学生引领的力度,凸显思路的特点和方法。

    2.解答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从问题想起的好处。

    3.编排必要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要在练习中逐渐完善和稳定。教材编排的练习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针对策略的特点而进行的专项训练,二是应用策略解答的两步计算问题。根据问题先说出数量关系,再说说缺少什么条件。利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推理分析两步计算问题的数量关系。

    第四单元:混合运算

    (一)教学内容

    在教学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统计的两步运算,还初步接触了乘加、乘减的计算。本单元教学混合运算,把计算从加减或乘除的同级运算扩展到加(减)乘(除)不同级运算,要求学生体会并掌握运算顺序,学会使用递等式表示运算过程与步骤,初步运用混合运算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水平,本单元只教学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安排了三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

    例2: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

    例3: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材把不同级的混合运算分成了“有乘法也有加减法”和“有除法也有加减法”两段,各安排一道例题教学,降低了认知难度,能方便教与学。

    (二)教学建议

    1.联系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运算顺序

    运算顺序是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应遵循的规定,为什么要有这样的规定?教材让学生结合现实的素材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这就是把运算顺序的教学与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相结合的主要原因。

    2.在教学运算顺序的同时,教学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初步体会列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算式,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列出分步算式再通过“代入”,把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另一种是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式直接列出综合算式。逐步体会 教材突出列综合算式要依据问题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先思考问题的数量关系,在列综合算式的习惯。3.学会思辨

    3.精心安排题组练习,使全单元的教学效果更好。

    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需要掌握多种类型计算的运算顺序,有同级的、不同级的、有小括号的,如何把这些运算顺序构建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结构,便于学生及时提取,正确使用呢?教材安排了一些计算题组,通过比较相同和不同之处,帮助学生熟悉并全面掌握运算顺序。如p35/4尽管数据相同,数的位置相同,但是运算符号不同,运算顺序也不同。相类似的安排还有p37/3、p39/3、p40/2。

    第五单元:年、月、日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的计量单位中,时间单位比较抽象,难以体验一个单位具体有多少,而且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也不完全一致。所以,教材把时间单位的教学分成两段安排。本单元是教学时间单位的第二段,在二年级教学的时、分、秒的基础上,再来教学年、月、日的知识,以及24时记时法。全单元安排四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认识年、月、日

    例2:认识平年和闰年

    例3:认识24时记时法

    例4: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二)教学建议

    1.安排学生在年历上收集、整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比较不同年份二月的天数,教学平年和闰年的知识。

    平年和闰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它的二月份。教材把平年和闰年二月份的月历作为学具,指导学生认识平年和闰年,体会有关闰年的规律。

    3.联系生活常识,利用图形直观表示24时记时法的原理与方法。

    4.解决“求经过时间”的问题,放开思考与算法。

    日常生活中常有“求经过时间”的问题,其难易程度差异很大。本单元教材通过解决比较简单的问题,使学生懂得“经过时间”的含义,初步学会求经过时间的思考方法。例4:例题安排的是求整点与整点之间的经过时间,要求独立思考,允许解法多样。问题要求“《动画剧场》从14:00开始播放,16:00结束,播放多长时间”。这个问题不是很难,教材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学生可能看着钟面思考,也可能仿照例3的直条思考,然后教材指出,还可以用减法计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经过时间”的含义。其实,在钟面上或直条上直接数出播放时间,与列式计算,其思考过程是一致的,都是从16小时里去掉14小时,只是它的表现形式不同,教学时要沟通它们的相同点。“试一试”是求非整点时刻之间的经过时间,教材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思考。用一条线段表示从8:00到9:00,再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6份,每份表示10分钟,在8:10下面标注开始,在8:40下面标注结束,学生直接看着线段图计算播放时间。学生可以直接数,也可以列式计算。

    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安排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些知识是平面图形面积的起步知识,在以后教学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全单元安排七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例2:认识面积

    例3:认识面积单位

    例4、例5、例6: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例7: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二)教学建议

    1.加强直观感受,在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上抽象出面积的意义。

    过去的小学数学教材里有“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叫作它们的面积”这句话,本单元没有这样写出。而是联系具体材料,以丰富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的自主抽象与概括。

    2.教学常用的面积单位,加强操作活动,形成面积单位的初步观念。

    与面积单位的基本概念有关的知识是:什么是面积单位、有哪些面积单位、各个面积单位分别是多大、怎样使用面积单位等。

    3.通过测量,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4.通过计算正方形的面积,推算出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把面积单位的进率安排在本单元最后教学,可以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通过计算推理出相关的进率。

    5.适时安排关于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于两类不同的量。周长和面积都存在于平面图形上,学生容易混淆求周长和求面积的问题。所以,及时安排周长和面积的比较,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不同的教学内容,是教学不可疏忽的任务。(1)比较计量单位及其使用。(2)比较概念及其算法。(3)体会周长相同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同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6.编排“动手做”,激发对图形的兴趣,培养探索精神,渗透图形的运动。

    这里安排的“动手做”,分别把一个较大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成若干个较小的长方形,通过在大长方形和正方形里画小长方形,得出最多能分成的个数。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不用计算和考虑图形的周长或面积,只要关注图形的形状特点,思考怎样把小长方形“放”在大图形里面,可以横着放,也可以竖着放,可以思考怎样放正好,怎样放还会有剩余,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的基础上编排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个物体、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在直观图形的帮助下比较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能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继续教学分数,把若干个相同的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本单元一共编排5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例1、例2: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例3:“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例4: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例5:“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建议

    1.教学整体的几分之一,创设有趣的情境,引发认知需要;借用集合圈,把若干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凸显几分之一的本质特征。

    2.教学整体的几分之几,突出它与几分之一的关系。

    3.求整体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是多少,加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4.把几厘米改写成十分之几分米,把几角改写成十分之几元,为教学一位小数作准备。

    5.编排“动手做”,开展形象思维,体验分数1/4的意义。

    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学习小数是认数的一次重要扩展,在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往往采用小数表示。本单元初步教学小数的知识,也为第二学段系统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基础。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例2:认识小数

    例3:小数的大小比较

    例4: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二)教学建议

    一位小数的含义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联系实际初步体会一位小数的含义,是本单元在知识技能方面最主要的教学任务。至于比较小数的大小和计算小数加、减法,都在初步感受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进行,都为深入体验一位小数的含义而安排。

    1.联系实际事例引出一位小数,初步揭示一位小数的概念。

    “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是小学数学对一位小数意义的概括性表述,学生需要在丰富的感性认识中逐渐形成这个概念。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里,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初步认识一位小数以后,例3安排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例4计算一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都可以看做是小数意义的实际应用,也是小数概念的继续加强。

    3.精心编排练习题,加强概念,发展数感。

    练习十一是全单元的综合性练习,在扎扎实实练习有关一位小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十分重视一位小数的概念的进一步强化,以帮助学生发展数感。(1)数形结合,加强一位小数的概念。例如练习中的第1题、第3题、第5题。(2)感受数之间的关系,发展数感。例如练习的第10题。

    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

    (一)教学内容

    例1:简单的数据汇总

    例2:分析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排序和分组

    (二)教学建议

    1.把各个小组的数据合并,是常用的汇总方法;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是常用的数据整理方法。

    2.分析数据、引发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

    统计教学要体会数据里蕴含着信息,既然是“蕴含”,就需要挖掘、加工和利用数据里的信息。学生开展统计活动,不仅应得到有用的数据,还要对数据进行深入的思考,发挥数据的作用与价值

    全册教材共安排53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还安排了5课时的全册内容的整理与复习。全学期大约还有20%左右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的安排教学。

    数学教学计划初中篇四

    在学生的数学知识上看,小学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习习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习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习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习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很感兴趣的,尽管成绩较差,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谈数学而色变,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同时,小学六年,使用的是原来的教材,对于学习新教材,学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个研究新教材,新标准,扩充教材的过程,对于我仍然是一个挑战。

    本期教材任务为完成沪教版七年级上数学“走进数学世界”、“有理数”、“整式的

    加减”、“图形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与表示”的章节内容教学。并进行两次月考一

    次三校联考和一次期末统考。

    第一章有理数这部分的内容不仅是为下一部分内容“整式的加减”的学习作好

    一个铺垫,而且是整个初中(7~9年级)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数”的学习的

    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一个重点。

    第二、三章整式的加减与一次方程与方程组,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在学习有理

    数的基础上,引入字母表示有理数,实现由数到式的飞跃,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数与代数”内容中关于“代数”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整个中学阶段“代数”内容的重要

    1

    基础。掌握好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分式、一元二次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等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教学内容的又一个重点

    第四章直线与角是几何入门教学。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数据的收集、数据的表示、可能还是确定。这部分内容的引入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可以帮助人们对大量的数据作出合理的推断与预测的一种新的研究工具——统计与概率。

    1、教师要认真学习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全过程。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展示和学习方法的提炼;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情感的陶冶、学习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教师要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2.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学习观。学习要转向受教育者,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即把活跃在教学舞台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教育的方式要由接受转向“学教”,即提倡学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师的指导、帮助在后,要给学生“悟”的时间与空间。教师的“教”应由学生的“学”来确定。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3、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知识观。人的知识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它们是浅层次的知识,是比较易于遗忘的东西。隐性知识是学生发现学习得到的知识,如通过体验、顿悟、自省、直觉而得到的,极易保持的、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东西。教师要摒弃以“量”为主的知识观,树立以知识的“质”和“结构”为主的观念,关注学生的隐性知识的摄取,注意渗透人文知识并努力使“教师”这一隐性课程知识美好地呈现给学生。

    4、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由教“学答”转变为教“思维”,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数学教学计划初中篇五

    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传授学生数学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本班共有学生26多人,其中男生10人,女生16人。从去年一年的教学情况来看这个班的学习习惯较差,困此必须对其进行培养。另外,个别学生的家长由于在外工作对学生缺乏教育指导,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因此对学生的关心和思想教育也十分重要。

    1.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2.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5.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6.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平时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习。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第一周

    位置、分数乘法

    第二周

    分数乘法、解决问题

    第三周

    解决问题、倒数的认识

    第四周

    整理复习、分数除法

    第五周

    分数除法

    第六周

    解决问题

    第七周

    比和比的应用、整理复习

    第八周

    圆的认识

    第九周

    整理复习、确定起跑线

    第十周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及百分数、小数、分数的互化

    第十一周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第十二周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第十三周

    整理复习及单元测试

    第十四周

    统计及数学广角

    第十五周

    总复习

    第十六周

    复习备考

    数学教学计划初中篇六

    本班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独立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查、和自改。

    但个别学生基础知识非常差。学习不主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连简单的整数加、减、乘、除计算都很困难

    本学期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

    与数和代数这方面有关的,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力求学生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与空间和图形这方面有关的,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教材体现出: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使学生在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另一方面,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

    1.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提倡学法的多样性、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倡导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

    一单元:位置...........2课时

    二单元:分数乘法……..13课时

    三单元:分数除法……..14课时

    四单元:圆……………..11课时

    五单元:百分数………………..14课时

    六单元:统计…………6课时

    七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

    八单元:总复习..............5课时

    最新教学计划初中数学【篇2】

    初中数学生本教学计划

    为了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学生的学习效率,我制定了以下针对性教学计划。

    一、目标

    1.1 知识目标

    1)掌握初中数学课程的核心知识,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等内容。

    2)建立数学思维的框架和基础,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数学,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1.2 能力目标

    1)能够快速准确地解决各类数学问题,具备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2)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

    2.1 代数

    1)实数的加减乘除及其应用。

    2)二元一次方程式及其应用。

    3)二次函数及其图像、性质和应用。

    4)指数、对数及其应用。

    5)函数及其特征、运算和应用。

    2.2 几何

    1)几何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2)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3)三角形、四边形和圆形的性质及其应用。

    4)相似与全等及其应用。

    5)三视图和展开图及其应用。

    2.3 概率

    1)基本概念和概率模型。

    2)事件的运算规则和条件概率。JK251.CoM

    3)排列与组合及其应用。

    4)概率分布与期望。

    5)统计和统计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方法

    3.1 前期知识检测

    在每次开课之前,根据上次的知识点和本次的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测试和练习,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和补充不足,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3.2 授课方法

    通过板书、PPT、课件等多种方式,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和应用,生动形象地向学生讲解知识点,加强理论基础的讲解,鼓励学生实践和探究。

    3.3 练习和作业

    每次课后布置一定量的作业,包括预习、课后复习、练习题等,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并及时查漏补缺,难点重点及时掌握。

    3.4 互动式教学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口头答题、白板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实践和应用环节,增加学习乐趣和提高学习效能。

    四、教学评估

    4.1 测验评估

    每个章节教学结束后,进行阶段性的测验和评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掌握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悉心指导、纠正和辅导,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和学习效果。

    4.2 学情反馈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评估结果,及时向学生反馈相关的建议和指导,协助学生建立合理的学习安排和学习计划,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提高。同时,积极配合家长进行家校合作,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

    四、总结

    在愉快的学习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本教学计划将有助于初中数学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为其未来的学习,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高的学术成就。

    最新教学计划初中数学【篇3】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五班和二年六班的教学任务,现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与主动的发展,三维目标有机整合,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3、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爱于学习的科学精神,并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4、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团结合作能力。

    5、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分为五章,分别是第十六章 分式、第十七章 反比例函数、第十八章勾股定理、第十九章 四边形与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其中教学任务的重点是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掌握有关分式的四则运算法则,会用一元一次分式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会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能利用函数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会用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掌握平等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的概念,掌握特殊四边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定方法;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会算权平均数、极差和方差,会用样本平均数、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方差。

    教学资源除了教材、教师用书,还可以充分利用集体备课、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等。另外,学生也可以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制作具,这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观察能力。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六班学生大多数可以做到课上认真学习,课后完成作业,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但仍有一小部分学生上课溜号或搞小动作,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认真完成,没有学习气氛。

    四、教学方法设计

    1、在教学设计中,要让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利用分组加分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适当加分扣分,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上课充分利用好学生的好胜心理,让学生上前台讲解,其他学生补充改正,培养学生认真听讲、认真阅读思考、大胆发言、记笔记的好习惯。

    3、认真设计课前引言、课中引导用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

    4、严格要求学生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检验改错的好习惯。

    5、充分利用好学校提供的教学教具,例如:挂图、多媒体、网络,及即将安装的班班通。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六、教学评价方案

    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品行表现、校园活动参与情况、课外活动参与情况、学生互评、上课表现情况、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课后预习情况,课堂测试情况及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全方面综合评价学生。

    七、好习惯养成

    1、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3、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思考的习惯;

    4、培养学生大胆发言的习惯;

    5、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6、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

    7、认真审题的习惯;

    8、认真书写的习惯;

    9、检验改错的习惯。

    最新教学计划初中数学【篇4】

    范文网后面为你推荐更多数学教案!

    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我在数学三年级。本学期教学计划如下:

    1.教学思路:

    教育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学会执行操作正确合理,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提炼、归纳、总结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可以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推理。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实践,进而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新思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总的来说,成绩只能算一般。在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整个年级开始出现两极分化。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透彻地理解知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比较清晰。对于后进生来说,简单的基础知识是没有效果的。学生还缺乏大量的推理题,在推理的思维方式和写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害怕几何学,对相关知识学习的不是很透彻。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较差。为了减轻学生的经济和学业负担,不鼓励学生购买教具和参考书。学生自主拓展知识,深入学习知识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 .

    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鼓励有条件的孩子购买课外参考书,不一定是教具。有趣的课外数学阅读更好,培养学生课外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需要加强,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表现。适时补充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学习态度上,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全神贯注,积极投入学习。少数学生有放弃数学的心态。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完成课业,少数学生需要老师的监督。这几个学生也成为老师关注的焦点。关心的对象,课堂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应该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不理想,预习的习惯,总结的习惯,自习班专心学习的习惯,主动改正的习惯(考试和作业后)很多学生没有错误的习惯,他们需要老师的监督才能做到。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养成习惯,这是本次教学的重点。

    3.本学期教学内容共五章:

    第22章:二次部首;第23章:单变量二次方程;第24章:图形相似性;第25章:求解直角三角形;第26章:随机事件的概率。

    四、在教学过程中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 认真备课。认真学习教材和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把握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注意各章内容与前、前知识的关系及其状态,注意课后反思,并设计好每个班级的师生互动细节。

    (2) 上课45分钟。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统一备课,统一练习,统一教学,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每一个环节,力求做到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增加课堂容量和组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每个学生手、口、脑,及时反馈信息,提高课堂效率。

    (3)课后反馈。选择合适的练习题和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向学生面对面指出问题并引导学生理解理解,不留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五、继续学习业务,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

    积极参与业务学习,看书,看报,参与在学校组织的培训中,为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改革努力,掌握新技能、新技术,不断努力,取长补短,努力使教学更加务实,方法是更灵活,手段更先进。

    六。提高质量的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掌握教材。

    2.认真备课,力求充分掌握学生的动态。

    3.认真对待每一堂课。

    4. 落实每班课后辅导,查漏补缺。

    5、积极与其他教师交流,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

    6. 经常听取学生的合理化建议。

    7、“两端”和“中间”的战略思路不变,工作计划为“初三数学教学计划”。

    8.深化双相学生的教学。

    最新教学计划初中数学【篇5】

    初中数学生本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初中数学是奠定高中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掌握基本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此计划旨在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初中数学全面的学习任务。

    二、教学内容

    本课程将涵盖初中数学的以下主题:

    1. 基础代数:包括整数、有理数、代数式和方程。

    2. 几何学:包括基本图形、三角形、平面和立体几何以及初步的三角函数。

    3. 数据分析和统计学:包括概率和统计学,比率和比例以及单位换算。

    三、教学方法

    1. 交互式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解决问题。

    2. 实际例子解析:利用真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内容。

    3. 问题解决: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解决问题和答案,不断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计划

    1. 第一学期:本部分将重点关注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包括整数、有理数、代数式和方程。

    2. 第二学期:本部分将重点关注几何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包括基本图形、三角形、平面和立方体几何以及初步的三角函数。

    3. 假期计划:教师将提供假期作业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学习内容。同时,学校还将提供数学课外活动选项,如数学竞赛、辅导课程等。

    五、评价

    1. 日常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表现出色。课堂表现所占比重为30%。

    2. 测验评价: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测验。测验占总评成绩的40%。

    3. 年度考试:考试占剩余总评成绩的30%。

    六、总结

    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基础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同时发展其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技巧,为高中数学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做好准备。

    最新教学计划初中数学【篇6】

    1.课堂作业规范的背景。

    2.学生课堂作业展览。(部分)

    3.交流课堂作业的得与失,结合平时自己的教学实践说说你是怎样要求学生作业的?有何提高和收获?今后有哪些改进措施?

    1.了解学生的口算、估算能力现状。

    2.你平时是怎样训练口算、估算的?效果如何?有什么困惑?

    3.你有什么好方法好建议?4.学生口算比赛。5.总结。

    1.谈谈本学期自己的备课情况。

    2.找找与学校要求的差距。

    3.说说班班通教学资源对自己备课教学的帮助。

    4.总结有效的备课方法。

    1.介绍本学期教材实践活动的内容。

    2.现有条件是否能开展本学期教材实践活动。

    3.如何变更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加实践活动。

    4.你有什么收获?

    1.谈谈自己期末复习安排。

    2.讲讲以往成功的复习方法。

    3.说说复习应注意的事项。

    4.写一份期末复习计划提纲。

    最新教学计划初中数学【篇7】

    进一步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化教学改革,不断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课题研究,积极开展校本研究,进一步提高我校数学整体的教学水平。

    我们教研组共4位教师,其中七年级2,八年级1,九年级1位;每位教师早出晚归,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为了教育教学工作默默奉献着。

    (一)加强理论学习

    1、进一步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目标、重难点,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法。

    2、继续开展教科研活动,各位教师要加强学习,努力实践,积极参与校本教材的研发工作,提高教科研能力。

    (二)强化教学常规的落实,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抓好“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批改”“课后辅导”等主要环节。

    1、备课:实行集体备课制,把好本组的教学质量关,每位教师应明确树立集体质量意识,切实做好备课过程中的各个细节,充分发挥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备出优质课,特色课,全力打造实用课。共同探讨“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的教学模式;同时注重发挥每位教师各自的教学特色和风格。

    2、上课: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3、作业的布置、批改: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符号要规范,点评要到位。

    4、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各位教师要定期的、有计划的、组织好学习上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尽力做到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做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法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教学常规落实的十字方针)

    (三)加强质量监测,及时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1、单元检测:抓好单元知识达标检测,严格考核,及时做好检测分析、查漏补缺工作;单元知识梳理、试卷命题要做好分工。

    2、期中、期末检测:对于学校安排的常规考试,要严把教学质量关,认真地做好试卷分析,为下一步教学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教师间互帮互学,共同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1、本学期各备课组之间教师互相听课不少于4节,每学期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10节,要边听边思,做好记录,及时评注;7级进行同课异构活动,通过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形成更为浓厚的教研风气,来不断地提高我们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

    2、本学期上好两节教学研究课,充分展示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及掌握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水平。

    (五)积累和完善教学资源,

    1、各备课组要搞好自编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各个单元知识梳理,试卷等)做到分工协作,共同收益,逐步完善本组的教学资源库。

    2、各备课组任课教师要依据自己的教学对象,要求学生准备一本错题集,把平时作业及考试中容易出错的题和典型习题收录整理到错题集中,整理的同时认真分析,寻找问题的结症:是概念不清还是因为题目灵活缺乏综合分析的能力,是理解不透还是知识应用失误。错题集是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和学习资料的宝库,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9月份主要工作

    通过教研组计划。

    2、制定备课组个人教学计划

    3、作业、教案检查。

    10月份主要工作

    1、月考2、作业、教案检查。

    3、8年级教研活动

    11月份主要工作

    七、八,九年级期中考试总结会。2、作业、教案检查。

    5、读书活动

    12月份主要工作

    1、第二次月考,总结得失

    2、作业、教案检查

    1月份主要工作

    1、各项期末检查

    2、做好期末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3、配合学校教导处做好学期期末工作。

    4、上交教研组、备课组及个人工作总结。

    最新教学计划初中数学【篇8】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数学教学计划初中(8篇),供大家参考。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计划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学计划初中篇一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第七单元“乘法口诀(二)”。在这两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4、第六单元“时、分、秒”。学生通过时、分、秒的学习,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在实际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掌握时、分、秒之间的进率,能够准确的读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三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个单元学习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2、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根据图表中的一些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x|k |b| 1 . c|o |m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节日活动”“地球旅行”“人类的好朋友”,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习中,安排了“小调查”活动和贴进生活多样化的应用性问题,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

    1、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过程,体会乘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学生经历2-5和6-9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形成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通过大量的“分一分”活动,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体会除法的意义,从生活情景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体会乘法与除法的互逆关系。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

    2、创造情境。

    3、鼓励算法多样化

    1、数一数与乘法---------------------5课时

    数一数、儿童乐园、有几块积木、动物聚会、复习各1课时

    2、乘法口诀(一)---------------------10课时

    数松果、摘桃子、做家务、需要几个轮子、可爱的小青蛙、小熊请客、回家路上各1课时,练习一3课时

    3、观察物体---------------------------4课时新|课|标|第|一|网

    看一看(一)、看一看(二)、节日广场、复习各一课时

    4、分一分与除法------------------------13课时

    分桃子、分苹果、分糖果、分香蕉、飞行表演、练习二、小熊开店、运动会、快乐的动物、文具店、花园、各1课时,练习三2课时

    整理与复习5课时 期中考试

    5、方向与位置-----------------------4课时

    东西南北、练习四、看望老人、加上复习各1课时

    6、时、分、秒------------------------------4课时

    我们赢了、一分能干什么、作息时间表、月球旅行各1课时

    7、乘法口诀(二)-------------------10课时

    有多少“粘贴画”、一星期有几天、买球、整理与复习二各2课时

    8、除法----------------------------8课时

    长颈鹿和小鸟、小兔安家、游乐场、练习五各2课时

    9、统计与猜测--------------------- 4课时

    生日、抛硬币、趣味运动会加上复习各1课时w w w .x k b 1.c o m

    10、总复习————————————————15课时

    数学教学计划初中篇二

    本班共有同学们72名,同学们基础薄弱,但通过上学期一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学习兴趣较浓,学习习惯初步形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习 :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1、使同学们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同学们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同学们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同学们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同学们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同学们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同学们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同学们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6、使同学们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同学们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8、使同学们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9、使同学们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同学们的思维能力。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同学们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同学们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同学们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一)圆柱和圆锥 10课时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15课时

    总复习 40课时

    数与代数 20课时

    空间与图形 15课时

    统计与概率 3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 2课时

    数学教学计划初中篇三

    为了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教科书突出如下特点:

    1.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构筑七点。

    2.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以展开数学探究

    3.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包括归纳法则与方法,描述概念等。

    4.演示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地信心。力图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展开。

    5.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课本中的习题分为两类:一类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熟悉和巩固新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所设;另一类则面向更多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即试一试中的题目,不要求全体学生都尝试完成。

    第一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第二章 勾股定理

    第三章 实数 第四章 概率的初步认识

    第五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六章 一次函数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

    教学重点:

    第二章 勾股定理 第三章 实数

    第五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第六章 一次函数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第二章 勾股定理

    第六章 一次函数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

    第一周:第一章第一节至第二节 第二周:第一章第三节至第五节

    第三周:复习第七章 处理习题 第二章第1节

    第四周:第二章第2节3节

    第五周:复习第二章 处理习题

    第六周;第三章14节

    第七周:第三章5节6节 复习第三章 处理习题

    第周:第四章

    第九周:复习准备考试

    第十周:第五章

    第十一周:复习第五章 处理习题 第六章第一节

    第十二周:第六章第二节至第三节

    第十三周:第六章第四节

    第十四周:第七章第12

    第十五周:第七章第34

    第十六周:复习第五章 处理习题 第十七周以后:复习考试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习。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习。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平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5、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7、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积极参加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

    2、课堂上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的容易,学的轻松,学的愉快,注意精讲精练。

    3、布置作业做到精炼,右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认真批改,同时注意分层教学。

    4、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规律,应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5、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进行。并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数学教学计划初中篇四

    【学习目标】:

    1. 让学生经历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活动,体验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2. 通过实例了解视点、视线、视角的概念,以及在现实中的应用。

    【课中实施】

    问题一:通过实例,可以总结出: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可以看到 。

    问题二:

    如图, 叫做视点,

    叫做视线,

    叫做视角。

    问题二:

    通过观察与交流,总结物体看上去的大小和高

    度由什么决定。

    【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共9分)

    1. 下面是空心圆柱在指定方向上看到的图形,正确的是?( )

    2. 一个四棱柱从上面看如右图所示,则这个四棱柱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可能是( )

    3. 不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的几何体是( )。

    (a)圆锥(b)圆柱 (c)球 (d)空心圆柱

    二、填空题(共6分)

    1. 桌上放着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柱体,

    说出下面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2. 从哪个方向看右图能够得到下列图形:

    二、作图题(共5分)

    九年级数学(下)训练巩固案(第八章)

    8.1 从不同的方向看物体

    执笔人:权柯柯 审稿人:卜祥龙

    【巩固训练】

    数学教学计划初中篇五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本学期还要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在学生学习主动性上下大功夫。

    1、作好课前准备。认真钻研教材教法,仔细揣摩教学内容与新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探究示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和作业,作好教具准备工作,写好教案。

    2、营造课堂气氛。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准备好教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温馨、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为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搞好阅卷分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当面批改的方式对学生作业进行批阅,指出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知识性错误。

    4、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及时对当堂课的教学情况、学生听课情况进行小结,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失败的原因,并作出分析和改进措施,对于严重的问题重新进行定位,制定并实施补救方案。

    5、加强课后辅导。优等生要扩展其知识面,提高训练的难度;中等生要夯实基础,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进生要激发其学习欲望,针对其基础和学习能力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6、成立学习小组。根据班班内实际情况进行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搭配,将全班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以优辅良,以优促后,实现共同提高的目标。

    7、组织单元测试。根据教学进度对每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测试,做好试卷分析,查找问题。大面积存在的问题在进行试卷讲解时要重点进行分析讲解,力求透彻。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课堂内讲授与练习相结合,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扫除学习中的障碍点。

    2、认真备课、精心授课,抓紧课堂四十分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抓住关键、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4、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业务素养。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5、教学中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以“两头”带“中间”战略思想不变。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优生辅导计划:加大难度,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班级取前10人,每周开展活动一次。

    差生辅导计划:狠抓基础,立足课本,提高信心,激发兴趣。班级取最后10名,每周辅导一次(或二次,视章节难度)。

    数学教学计划初中篇六

    五年级4班现有学生56人。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比较多,可从三年级一直到五年级,都是自己带过来的,所以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比较充足,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 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学习的动态。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观察物体、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运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现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总复习。其中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一)、本册教材的特点:

    1、优化编排结构,突出数学的文化特色,为培养学生的数感提供丰富素材。

    2、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本册教学重点: 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三)、本册教学难点:因数和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整数、小数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工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之间的实际意义。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好习惯。

    (一)常规方面:

    1、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还应同年级其他老师交换听课,及时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2、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提高要求,不购买其他复习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7、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8、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9、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二)后进生转化方面: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注意培养其兴趣的稳定性和集中性,使后进生有恒心、有毅力,在学习中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从枯燥中寻乐趣,于困难中求喜悦。

    4、老师的辅导要及时,当然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后进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三)优秀学生培养措施

    1、保护优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质疑。

    2、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指导学生自学,课外有计划对学生进行抓优指导。

    在本学期中,继续提高教学质量,我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1、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通过表扬、激励的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开展“争星榜”、发送小喜报的形式,让学生们在竞赛评比和表扬中获得进步。

    2、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以自己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虚心学习各种资料,同时争取家长的配合,共同做好对学生的培养。

    1、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做好提优补差工作。让学优生和学困生结对,达到手拉手同进步的目的。

    2、上课时对学困生多加注意,有针对性地提问,找到他们学习上的难点,予以解决。

    3、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4、重视差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5、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帮助潜能生从态度到习惯,从上课到家庭作业的指导形成合力。

    数学教学计划初中篇七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高二文科生学习数学的气氛、基础参差不齐。由于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内容不及时复习,致使对高二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影响,高一数学成绩充分反映没有尖子生,成绩特差的学生也有不少,有一批思维相当灵活的学生,但学习不够刻苦,学习成绩一般,期望通过好好的引导,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带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习惯。

    1、认真落实,搞好集体备课。根据自已承担的任务,提前一周进行单元式的备课,并出好本周的单页练习。集体备课时,由一名老师作主要发言人,对本周的教材内容作分析,然后大家研究讨论其中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等。

    2、详细计划,保证练习质量。教学中用配备资料《三维设计》,要求学生按教学进度完成相应的习题,提前向学生指出不做的题,以免影响学生的时间。

    3、抓好第二课堂,稳定数学优生,培养数学能力兴趣。教学进度要加快,教学难度要有所降低,培育好本班的优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时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4、加强辅导工作。对已经出现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下班辅导十分重要。教师教学中,要尽快掌握班上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工作,既要注意照顾好班上优生层,更不能忽视班上的困难学生。

    数学教学计划初中篇八

    本学期初三数学教学工作主要学习初三《代数》的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的部分内容、《几何》第六章和第七章的部分内容。

    九义教材初三数学学科包括第三册《代数》和第三册《几何》。

    初三《代数》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函数及其图象和统计初步三章内容,其中一元二次方程一章的主要内容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的分式方程的解法;重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难点是配方法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函数及其图象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函数的概念、表示法、以及几种简单的函数的初步介绍;重点是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难点是对函数的意义和函数的表示法的理解;关键是处理好新旧知识联系,尽可能减少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困难。统计初步一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是平均数、方差、众数、中位数的概念及其计算,频率分布的概念和获取方法,以及样本与总体的关系。

    初三《几何》包括解直角三角形和圆两章内容,其中解直角三角形一章的主要内容为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也是本章重点;难点和关键是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圆一章的主要内容为圆的概念、性质、圆与直线、圆与角、圆与圆、圆与正多边形的位置、数量关系;重点是圆的有关性质、直线与圆、圆与圆相切的位置关系,以及和圆有关的计算问题;难点是运用本章及以前所学几何或代数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关键是对圆的有关性质的掌握。

    初三《代数》和《几何》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要使学生学会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饩黾虻氖导饰侍猓?嘌 ?氖?т葱乱馐丁⒘己酶鲂云分室约俺醪降奈ㄎ镏饕骞邸?/span

    本学年我担任初三年级31、33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其两班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基本情况是:大多数学生对初二学年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太差,很多知识只限于表面了解,机械记忆,忽视内在的、本质的联系与区别,不注重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特别是少数学生对某些章节(如四边形、分式、二次根式等)或者是一问三不知,或者是张冠李戴。就班级整体而言,33班成绩大多处于中等偏下,31班成绩大多处于中等层次。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 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习初二学年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 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 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 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5、 坚持以课本为主,要求学行完成课本中的练习、习题(a组)、复习题(a组)和自我测验题,学生做完后教师讲解,少做或不做繁、难、偏的数学题目。

    6、 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7、 利用各种综合试卷、模拟试卷和样卷考试训练,使学生逐步适应考试,最终适应并考出好成绩。

    8、 教学中在不放松36班的同时,狠抓35班的基础部分。

    内 容

    复习初二内容

    解直角三角形

    一元二次方程

    函数及其图像

    统计初步

    综合复习模拟训练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另外,以20xx年研讨会和相关信息为依据,带领初三全体学生密切关注20xx年动向,为迎接中考作好充分的准备。教学中 细节方面的内容还有待于在具体的工作中进一步探索、补充和完善。

    最新教学计划初中数学【篇9】

    初中数学生本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整数的概念,掌握整数的加、减、乘、除法则。

    2.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法则。

    3.学会测量长、面积、体积等物理量。

    4.掌握代数式子的简化、展开等基本方法。

    5.理解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圆及圆相关的基本概念。

    二、教学内容

    1.整数与分数

    整数的概念及加减乘除法则;分数的概念及加减乘除法则。

    2.几何

    测量长、面积与体积等物理量;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及圆与圆的基本概念。

    3.代数

    代数式子的基本概念;代数式子的简化与展开。

    三、教学方法

    1.整数与分数的教学

    教师让学生看一段整数或分数的运算的例子,然后来讲解整数与分数的概念,以及加减乘除法则。教师要进行辅导和指导,让学生试着自己解决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

    2.几何的教学

    几何中的每个基本概念教师都需要谈到,理论加练习相结合,课堂上结合真实的情况来讲解。要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认真分析和探索,发现几何问题的内在联系,掌握分析几何学的基本方法,从而掌握量角度,量边角(面),掌握长径、圆周率等概念,进而理解同学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几何问题。

    3.代数的教学

    代数式子的基本概念及其简化展开等方法教师要使用实际例子来讲解,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许多代数式子练习题。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考察,让他们在实际中发现代数方程的应用,并且让他们从多个角度去分析代数问题,从而了解代数方程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措施

    1.掌握教学内容

    每次授课前,要先准备好教案并反复读练。教师要掌握教材的内容,透彻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保证教学过程深入浅出,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2.了解学生情况

    教师要需要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能力和态度,以及思维方式和习惯。通过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师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课件、图示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通过交互式教学、讨论等,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五、教学评估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通过课堂测试、作业记录等方式实时对其进行评估。教师可以在每节课结束时进行回顾和总结,检查学生是否对所学知识点掌握熟练,并根据学生成绩和表现,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案,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结尾

    初中数学是学生数学知识中很重要的一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和学生都要加强学习和教学质量的管理。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采用科学规范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学习和发展。同时,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去,认真听讲、做笔记,完成每一次作业,并根据老师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最新教学计划初中数学(汇总9篇)】相关推荐
    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

    即将迎来新学期的工作,紧跟学校的步伐,我们要对新学期的工作进行计划。只有规划好新学期教学计划,才能使新学期的教学更加有序!教学计划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师德师风建设个人计划幼儿园范文简短 4篇,供大家参考。一、指导思想:为了树立文明的行业新风,科学规范地带好班、上好...

    [热]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

    马上就要迎接新的学习了,根据我们自身的要求,我们需要着手撰写一份教学计划。认真做好教学计划,未来教学才会更有干劲!那么如何写一份教学计划?小编为你推荐《幼儿园春季中班学期工作计划集锦450字》,希望您喜欢。春季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中班,本学期我班幼儿人数有所变动,转走5人,新来4人,共有48人。在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