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1篇
  •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发表时间:2023-04-25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1篇。

    我们特意搜集并整理了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教案一直保存在“他”的脑海里,为了进行良好的教学,教案是必不可缺的。一份教案可以反映教师的个性。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售”“驮”“卖”等14个生字,积累“买卖”“出售”“栩栩如生”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初步体会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合作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非洲小朋友、动物、大瀑布和木雕的有关图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非洲儿童图片)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孩子都是什么地方的吗?(非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黑色的皮肤)你们想和他们做朋友吗?今天梁老师就带着大家走出亚洲,走进非洲,来认识一位非洲的少年。

    2、板书揭题:《卖木雕的少年》区分“买”和“卖”,并指导书写。

    3、从课文的题目中,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大家?

    生:买木雕的少年是谁?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是怎样的木雕?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世界地图还有非洲小朋友的图片,直观形象的让孩子们初步感知非洲的情况,之后板书课题,让学生质疑,让孩子们提出由课题想了解的问题,为下一环节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认真听课文范读。

    (1)注意读准字音,把本课的词语或是自己难以理解的词语标记出来。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提问: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我”和非洲少年)

    (2)小组合作讨论,

    我到非洲旅行时,开始想要(),但是因为(),只好放弃了,最后( )。

    (3)课文围绕木雕写了哪些事?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3、交流反馈

    在班内交流,个别同学试说,教师相机评价

    (设计意图:初步朗读课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参与讨论,通过教师出示的总结提纲完成内容填写,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三、再读课文、识记字词

    1、幻灯片出示本课词语:

    买卖 出售 驮着 构思新奇 五官端正 掏出 饭馆 一堆 一模一样 付钱 标准 牙齿 莫西奥图尼亚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栩栩如生

    2、开火车试读词语。

    3、整体读词语。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本课生字并试着分析识记方法。 强调:“售”字书写时要注意隹字右边有四横;“驮”字右边是大;“馆”食字旁右边不要写成宫;“辨”字的辨析;“齿”的笔顺书写。

    4、考考你

    大瀑布真是(),那里(),景色()。摊点上的木雕()、()坐凳(),大象雕的(),我一看就()。

    (设计意图: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从字的读音、词语的认读,个别生字的辨析书写等方面让学生认读生字和词语,以个别读、开火车读、整体读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识记,加

    强学生对生字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四、品读课文、升华情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由朗读。

    2、指名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

    3、通过朗读,你觉得少年是一个这样的人?少年身上有哪些你学的地方?

    (少年对中国人很友好,朋友之间很尊重对方,热情、充满关爱,少年把中国人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4、教师总结:本课我们了解了大瀑布的美丽和木雕的精美,也知道了作者首先听朋友介绍木雕、然后挑选木雕,接着放弃木雕,最后少年赠送了木雕。认识了一位把中国人当成是朋友的非洲少年,那么,非洲少年为这么说这样做呢?我们下节课来共同学习。

    (设计意图:本课为第一课时,所以要加强学生朗读的训练,只有熟读课文,才能正确把握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感悟少年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初步体会非洲少年与中国人之间的友谊,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五、作业布置

    认真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把词语抄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课后认真搜集有关非洲的资料图片,并把自己搜集的信息和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2

    【教学目的】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习用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资料,了解在这次战争中侵略者犯下的罪行,弄清课文所牵涉的历史背景。

    2、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听写词语

    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烧灼 偷袭 间歇 耸立 匍匐 颤巍巍

    僵硬 舀水 腋窝 揣在 屏障 肃穆 精疲力竭

    二、导入

    1、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2、作者:西蒙诺夫(1915~1979),苏联作家。

    三、阅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撒伐河岸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军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时的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

    2、默读课文,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注意:人物的动作和心理。

    这个南斯拉夫母亲在战争中饱受苦难,她把苏联红军战士当作自己的亲人,她的爱和恨是鲜明、深沉的。作品刻画老妇人没有语言,只有动作,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老妇人美好的心灵,表达了这位南斯拉夫母亲对红军战士的爱,让读者感知到这位母亲伟大的内心世界。

    3、揣摩人物心理练笔:

    阅读这段文字,设想下段落中的老妇人会有怎么样的心理活动,写下来,一二百字。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只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用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注意引导从老妇人对战士的崇敬和热爱,以及对失去战士的悲痛心情把握。

    四、问题研讨

    1、文中的“蜡烛”有何作用?

    2、文中多次提到“德国人的炮火轰响”有何作用?

    3、文章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二。

    2、联系课文内容,描写一段老妇人的外貌。

    3、预习下一课。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3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全国首届少年儿童歌曲卡拉OK大赛组委会推荐的歌曲。歌曲通过富有诗意的歌词十分形象地把儿童比拟成一只快乐的小鸟,把少年儿童纯真的童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反映了他们活泼向上、充满朝气的精神风貌。歌曲为大调式,3/4拍,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共有四个乐句,采用了排比句式,节奏基本相同,曲中含有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极富有特点,使得旋律欢快、跳荡,将我们带入了诗一般美丽的孩子天地里,表现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幸福快乐、甜美生活的心情。中间插入了4小节衬词“啦啦啦”是上下段的连接,曲调轻盈跳跃,进一步抒发了孩子们喜悦欢乐的心情。紧接着第二乐段在节奏上作了变化,旋律变得优美而舒展,唱出了少年儿童无比欢乐的童年生活,尾声结束在主和弦的五音上,给人以余音缭绕、回味无穷之感。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通过四年多音乐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初步形成了自己喜好的风格,他们求知欲较强,好奇心重,接受能力、模仿能力、理解能力较强.但是由于年龄的增长,在歌曲表演上表现欲不强,对乐理知识也普遍感觉比较枯燥。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在音乐素质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对于一些对音乐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的孩子,我在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以合作探究法、快乐探究法、直观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手段,并及时地以语言来启发和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于那些有一定音乐基础,悟性较高的孩子,我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大胆想象、讨论、参与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理念]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遵循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为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本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人参与。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教学中紧紧围绕“童年”为主题,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创设闯关游戏,寓教于乐,在游戏中解决了歌曲第一乐段的节奏难点,同时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努力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表现音乐的能力。通过视、听、说、唱、演结合的活动,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使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欣赏,积极参与音乐体验,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始终以音乐为主线,满足学生的审美需求努力努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和谐、愉快、互助的真情空间。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习休止符的巧妙运用;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节奏。

    二、能力目标:启发学生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3/4拍的节奏特点,表现出学生愉快、充满朝气的精神面貌。

    三、情感目标:通过学唱、表演歌曲,体验四季中的欢乐情绪,体会无拘无束、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从而珍惜幸福的童年时光,能用童心去观察生活、感受生活。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情绪,用轻盈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和休止符的演唱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钢琴、课件、表演星奖章等。

    [教学过程]

    一、描述童年趣事,感受童年快乐。

    1、课前播放视频《难忘的回忆——童年》,学生欣赏。

    过渡语: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名叫《童年》,也是老师童年的真实写照。童年是美好的、幸福的同时也是难忘的,对于老师来说童年是我难忘的回忆。

    2、小组之间讨论,互相说说心中的故事。(背景音乐播放《童年》)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现在就处在老师当年最快乐的童年时光,童年是快乐的,四季是多彩的。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故事,孩子们,在你心中最喜欢哪一个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谁来说说,与大家一同分享你的快乐。

    [设计意图] 通过课前欣赏老师难忘的童年回忆,随着媒体播放,让学生视听结合,深入了解到老师的童年,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创设出童年欢乐、幸福的氛围,迅速拉近师生距离,为学生踊跃参与活动做好准备。

    二、师生和谐互动,学唱童年的歌——《童心是小鸟》。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的故事太有趣了!老师从你们明亮的眼睛,微笑的脸上看到了快乐。而且老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能干,为了考验你们,老师特意安排了一个闯关游戏。你们有信心接受老师的挑战吗?那就请同学们进入第一关--“快乐智多星”(点击进入--媒体出现两颗星及题目)。

    (一)第一颗星——节奏练习。

    过渡语:“快乐智多星”有两颗星,我们先进行第一颗星的挑战。 (多媒体课件展示歌词:我把小树苗栽到春天的故事里,我把小蜻蜓送回夏天的目光里,我把小鸽子放飞在秋天的歌声里,我把小雪人堆在冬天的童话里。)

    1、读一读。

    (1)师配乐范读歌词,激发学生兴趣。(背景音乐播放《童心是小鸟》)

    (2)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

    过渡语:这么美的诗句,你们也试着读一读,看谁读的最有感情?

    2、按节奏读。

    过渡语:老师把这些句子加上节奏,你们还会读吗? X X X X X ︱ XX0 ︱ XX·X ︱ X X X ﹣︱

    我把 小树 苗栽 到 春 天的故事 里 ,

    (1)生尝试读。

    (2)介绍附点四分音符。

    过渡语:同学们知道知了是怎么叫的吗?模仿一下。为什么知了的歌声这么动听呢?因为在他的歌声里,有一位好朋友叫附点四分音符,它让知了的歌声更动听、更有韵味,我们一起来认识它吧!(师板书“X .”)

    师:附点是附点四分音符形影不离的好朋友。通常在歌曲中会有一个八分音符一起出现。(师板书“X”)演唱时前面的音唱长、后面的音唱短,就像知了唱歌那样。

    (3)请学生找出附点四分音符,并读一读。

    (4)完整按节奏读。

    (5)介绍休止符。

    过渡语:哎呀!这下可糟了,有个小家伙他可不服气了!他说:你们怎么能只顾着附点四分音符,却把我给忘了啊,我们快来看看到底是谁!(板书“0”)是啊,在音乐里他叫休止符,遇到休止符应该怎么样呢?怎么读呢?谁来试试?(请个别学生读、“0”处加拍手读、集体读)

    (6)完整出示四句歌词,解决八分休止符“0”的难点。

    ①学生自由读,找出不同的地方。

    ②练习难点“放飞 0在”,教师加上手势提醒,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③师生接读第三句。教师读上句,学生读下句。

    ④指导学生完整地按节奏读歌词。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是针对歌曲中附点四分音符以及休止符的难点教学。教学中打破以往机械传授的模式,创设闯关游戏,寓教于乐,在游戏

    中轻松解决了歌曲第一乐段的节奏难点,特别是把附点四分音符、休止符拟人化、形象化,加上老师肢体语言的提醒,让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难点。

    3、唱一唱。

    过渡语:看来同学们有点厉害,这个休止符难不倒大家,现在老师要增加难度了。请看大屏幕,老师给每句诗加上了动听的旋律,你们会唱吗? 3 1 5 1 3 ︱ 65 0 ︱ ⅰ 6 . 4 ︱ 6 5 5 – ︳ 我把 小树 苗栽 到 春 天的故事 里 , 3 1 5 7 2 ︱ 43 0 ︱ 65.2 ︱ 4 3 3 – ︳ 我把 小蜻 蜓送 回夏 天的目光 里 , 3 1 5 1 3 ︱ 65 0 5 ︱ ⅰ 6 . 4 ︱ 4 5 6 – ︳ 我把 小鸽 子放 飞在 秋 天的歌声 里 ,

    5ⅰ 5 5 3 ︱ 420 ︱ 7 5 ︱ 2 1 1 – ︳ ... 7我把 小雪 人 堆 在 冬 天的童话 里。

    ①指导学生找出相似乐句视唱旋律。

    过渡语:唱之前,老师要看看哪位同学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找出其中相同或相似的乐句,说说它们相同与相似之处并唱一唱。

    ②教师弹琴范唱,学生模唱。

    ③学生跟琴轻声完整视唱旋律。

    [设计意图]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尤其我们面对的是小学阶段的孩子,感性大于理性, 枯燥的识谱教学常常会冲淡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不利于音乐审美教育的实现。所以我要求学生从找相同入手,降低学习难度,变难为易,使学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掌握歌曲旋律的音准,为下面的歌曲学唱设下铺垫。

    (二)第二颗星——学唱《童心是小鸟》。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4

    一、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教材后面还编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附录部分包括生字表(一),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二),要求会写的字;词语表。教材共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感受大自然的美好;爱护周围环境,怎样看待总是、怎样想问题;丰富多采的儿童生活;可贵的亲情、友情;神奇的科技世界;国际理解和友好;神话故事、传说。每个专题人文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本册要求认200个字、写300个字。本册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2、结合专题继续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和目标。3、大量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加贴近儿童生活。4、着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习的编排,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5、保持语文园地的框架结构,加强内容的整合和创新。6、完善图像系统,注重图文并茂。

    二、学习目标

    1、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家乡的可爱;了解周围环境,为保护家乡环境出谋献计;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理解亲情、友情的可贵,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留心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增强探索和创造的意识;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会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情谊;阅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了解传统文化,丰富想象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有所发现和创造的能力。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 200个字,会写1 6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继续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仿影。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继续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诵读优秀诗文,练习复述课文。

    10、继续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1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理解的意见与人商讨。继续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能逐步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

    13、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上述目标有的是在低年级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教学中,要注意不同目标的起始及程度和要求的差异,注意与三年级上册教材的衔接。

    三、教学与学法

    1.精读课文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

    (2)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

    (3)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4)精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阅读、感悟的过程。要尊重学生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理解能力。

    (5)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质颖问难。

    这是落实自主的、独立的、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

    (6)开展合作学习。

    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就大家提出的疑或惑,展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贵在通过交流、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认识的交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把学习引向深入。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果。

    (7)组织好全班交流。

    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装的想法。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人物,学生装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感受和反映。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教师就应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2.略读课文的教学。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理解词句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装参照提示语独立阅读、思考,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全班学习讨论、交流,还可以用指名朗读的方式,检查读书的效果。略读课文,不必把每一句话都搞清楚,大的方面搞清楚了,有些问题没有完成搞清楚,留着今后解决。

    3.选读课文的教学

    教材后有8篇选读课文,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决定是否选用。如果选用,可根据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单元,也可在期末集中安排,作为综合复习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装自己阅读、自我检测为主,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

    (三)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1.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培养能力。

    教师要从启发兴趣、激发交际的欲望入手,使学生装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或辩论。

    2.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情境的创设,要有层次性,不能是一个水平上的循环。可以是语言表达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达内容的丰富,还可以是思维水平的增强。

    3.全员参与

    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装都积极参与,人人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提高学生装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读书笔记吧 WWW.DSbJ1.coM]

    4.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开展简单的评价活动,并逐步提高要求,引导学生装进行自主评价。学生参与评价,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和批评。

    5.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实践,不作过多的指点。

    6.学生装口语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领带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装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应鼓励学生装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四、教学准备

    在上课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上课需要准备生字卡片、课件等。

    五、学情分析

    我班现有37人,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爱学习,并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仍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贪玩;不能主动用心的学习,教学中要坚持 正面引导的原则,因材施教,努力转化学生。

    六、教学时间安排

    精读课文 80课时

    略读课文 20课时 总计132课时

    语文园地 32课时

    七、作文计划

    本学期安排了8篇习作,每次习作安排在语文园地中,时间大约是每两周一篇,具体内容安排要求: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和一些句子的浅层意思。

    2、感知内容,理顺思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想象当时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周总理的课文?

    启发回答:《温暖》、《飞机遇险的时候》、《难忘的泼水节》

    我们都知道周总理一直以他崇高的品格,博得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1976年1月8日,周总理因病逝世。1月11日,首都人民自发地聚到长安街送总理,场面十分感人。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指名读本课的生字词:柱着、洋槐、耐心、装饰、腮边、陪着、矫健、检阅、五洲四海、不约而同、挽幛。

    3、学生互相提示书写易错的字

    槐:易丢撇折点

    饰:左面不是“布”,也不是“市”。

    4、区分同音、形近字,口头组词:

    柱()州()陪()检()矫()

    拄()洲()培()捡()骄()

    5、解释词语的意思

    矫健:强壮而有力。

    肃穆:严肃而恭敬。

    五洲四海:指世界各地。

    (三)默读课文

    1、看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

    小组讨论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

    第一段(1)等灵车,心沉痛。

    第二段(2—3)望灵车,忆总理。

    第三段(4)送总理,心相随。

    2、划出不理解的词和句子,在小组里讨论学习后,把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3、指名按段落读课文,要求熟练通顺。

    (四)作业

    1、熟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2、把你认为的好词佳句摘抄下来。

    附:板书设计

    8 十里长街送总理

    第一段(1)等灵车,心沉痛。

    第二段(2—3)望灵车,忆总理。

    第三段(4)送总理,心相随。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的含义。

    2、体会人民群观众对总理崇敬爱戴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

    1、抓重点词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976年1月8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了。1月11日,当首都人民听到总理遗体火化的消息时,上百万群众冒着严寒,聚集在长安街至八宝山的路旁,默默地等待着,等待着最后送别自己的总理。只见长安街两旁,万民肃穆哀泣。让我们再一次回到当时的长安街上,与首都人民一起送一送总理。

    (二)回忆

    上节初读课文时,各段各写了什么?(板书)

    (三)新授

    人们在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时心情怎样?

    板书:悲痛

    的确,首都人民为自己失去这样好的总理而痛心。

    1、提问:从送总理情景的描写中,你体会到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用笔画出来,再读一读。

    2、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划出表达对总理热爱的词句,并说说这些词句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先通过小组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师生共同品析关键性的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体会以下几句:(投影出示句子)

    (1)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

    这两句话是写来送总理的人多。“挤满了”形容人行道上的人密密麻麻,非常多;“男女老少”说明来的人年龄不同性格不同;“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说明站在长安街两旁送别总理的队伍很长。这么多人自发地到长安街来送别总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崇敬与敬爱之情。

    (2)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将三个“都”字抽出来,让学生比较两种说法的表达效果。

    (3)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说明老奶奶年老体衰,但她仍要来向总理告别。“焦急而又耐心”写出了老奶奶盼望早点看到灵车,哪怕等的时间再长。这句话以老奶奶为代表进行具体描写,反映了人民群众等待总理灵车的心情。

    (4)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老人、青年、小孩,都不约而同地站直了身体,摘下帽子,眼睁睁地望着灵车,哭泣着,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

    让学生抓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体会思想感情。

    (5)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这句话写的是灵车过去了,人们的心跟灵车紧紧相连,不忍总理离去。“希望时间能停下来”为的是多看一眼总理的灵车。表达了人们迫切希望能看一看总理的强烈愿望。

    注意:在品味句子的含义和情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在学生交流体会的同时,要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1)指导朗读,注意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语速要慢,语调要低沉。

    (2)教师范读,个人读,集体读,师生对读,配乐读。

    (四)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在熟读的基础上自己试着背诵,然后分段指名背诵。

    附:板书设计

    等灵车

    十里长街送总理 望灵车 无限悲痛

    送总理 无限怀念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6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体验元宵节的民俗风情,感受生活的美。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重叠折剪的技能制作花灯。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灯。

    2.《手工》幼儿用书、剪刀、胶水、针、线、花灯范例。

    教学流程:

    一.以"元宵闹花灯"为题,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花灯师:你喜欢哪一盏花灯?为什么?(让幼儿互相交流感受)

    二.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制作花灯的兴趣组织幼儿讨论:你想怎么制作花灯?(鼓励幼儿大胆讨论、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想出的制作花灯的方法)

    三.教师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教师按范例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重点强调沿虚线折时要用手将折痕按平,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

    四.交代要求:

    1.折时要对齐、按平。

    2.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五.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幼儿的制作情况。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着重帮助他们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指导并观察幼儿重叠折剪的方法,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提醒幼儿折时要对齐、按平,并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4.将幼儿制作的花灯悬挂起来。

    六.幼儿互相欣赏、评价,结束

    1.幼儿欣赏同伴制作的花灯,感受成功的喜悦和生活的美。

    2.组织幼儿评价同伴的作品,教师围绕"重叠折剪的技能"进行小结、评价,结束。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7

    第二单元 太阳与时间

    认识太阳

    一、教学目标:

    1.在交流有关太阳的信息资料的过程中体会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想法;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

    2.在搜集及交流信息资料的过程中体会合作与交流的愉快。

    3.初步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知道太阳是一个温度很高的大火球。

    二、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知道太阳是个温度很高的大球体。

    三、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教师:搜集有关太阳的视频、图片、文字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教师叙述谜语内容:劳动英雄面孔红,天一亮来就出工。从东到西忙不停,直到傍晚才收工。

    2.学生说出谜底,教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1.提出问题:关于太阳,你都知道些什么呢?

    2.组内交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交流,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师巡视,注意倾听,适时指导。)

    3.汇报交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各小组互相补充。

    4.思考与总结

    各小组根据交流情况进行总结。

    5.展示交流

    学生再次进行汇报。

    6.师生共同总结。(可投影太阳的相关图片或制成课件)

    (1)太阳的外观和银河系

    (2)太阳的结构

    (3)太阳表面的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

    (4)太阳的大小、体积、质量。

    (5)太阳与地球的比较

    7.对搜集信息资料的方法进行总结交流。

    (三)自由活动:

    1.说一说太阳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假如没有太阳,会怎么样?

    3.评价:从我学到的知识.学习的方法.表达与交流方面让学生进行自评。

    (四)拓展活动:

    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来创作有关太阳的科幻小说或科学童话。或者让学生继续查阅相关的资料,将对太阳的研究继续进行下去。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8

    【教材分析】

    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厘米的实际长度。并能够在实际中应用。教材先说明尺子的用处,之后让学生看着自己的小尺子,认识1厘米、2厘米……的长度。例1,是用尺子录图钉的长度。使学生初步感知1厘米的大致长度。例2.安排了让学生录一条线段和录自己手指宽度的实际动手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长。以加深学生对厘米的认识。例3.是量纸条的长度。使学生知道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例题和综合应用练习。使学生初步学会量物体的长度。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本课的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顺应学生认知规律。渗透学法。

    本课认识I厘米和几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用厘米量三个知识点的教学。我都按照“观察感知、操作成像、抽象概括、实践创造”的模式进行。创设一系列的情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水到渠成地掌握新知。

    2.教师指导学生操作细致、到位。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形成技能。

    3.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

    【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用厘米录。学生对物体的长度己有初步的认识。但这节课是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必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长度概念。

    学会录长度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并能够在实际中运用。教学难点是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筛得测最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并学会用厘米录比较短(整厘米长)的物体的长度。

    2.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初步感受知识来源于实践并应用于实践的观点。

    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学生尺子。学生指、比、找所用的卡片。

    学生准备:学生尺子、剪刀、图钉、线、宽I.厘米的白纸条、小棒、彩条卡片(黄彩条长8厘米。红彩条长5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小方块、数字卡片、反馈牌等。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电脑显示:两条线段。一根长10厘米。竖放;另一根长11厘米。横放。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条线段。哪根长?哪根短?

    学生可能猜竖放的长。也可能猜两根一样长。

    设问:用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地知道它们的长度呢?

    【设计意图】:开课。通过比较线段的长短。使学生回忆己有的生活经验,从而得出要知道物体的长度。需要用尺子最。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刻度尺教师提出问题,折导学生分组讨论。

    电脑显示讨论题:

    1.拿出你们的尺子。认真观察。比一比、找一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2.关于这些共同点。你们想知道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到学生讨论中。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师生评价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天天使用的尺子入手。让学生看一看、指一指、比一比、说一说、找一找。指导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从变化多样的表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同时也提供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契机。便于学生进入积极探求新知的状态中。

    (二)认识厘米1.1厘米有多长?请大家尝试着在尺子上指出来。

    2.电脑显示从0到1,从1到2.从2到3……每段的长都是I厘米。通过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出:每相邻两条较长的刻度线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3.从0到2.这两条刻度线之间有几厘米?从0到3呢?从0到5呢?你的尺子上一共有多少厘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9

    为进一步加强我学区教师教学业务基本技能的锻炼,促进教师磨练教学内功,优化整体素质,提升教书育人的品位,中心学校决定开展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竞赛活动,为教师搭建一个锻炼提高、展示风采的平台。

    一、组织保障

    为了确保学区内教师教学设计技能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特成立教师教学技能竞赛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杨XX

    副组长:王XX、汪XX

    主任:李XX

    成 员:茅XX、季XX、朱XX、朱XX、朱XX、方XX、杨XX

    二、参赛对象

    全学区在编在岗教师

    三、竞赛学科:

    语文、数学

    四、竞赛时间:

    10月10日(星期三):9:10—11:40 语文

    10月11日(星期四):9:10—11:40 数学

    五、地点:

    中心学校多媒体教室

    六、活动形式:

    1、竞赛活动分学科、分年龄组举行。

    学科:

    语文、数学

    年龄组:

    男:45周岁以上学科组(含45周岁)与45周岁以下学科组

    女:40周岁以上学科组(含40周岁)与40周岁以下学科组

    2、竞赛内容为本学期个人所授语、数学科教学内容(专职常识、体艺、英语、幼教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学科专长,在竞赛语、数学科中任选一科)。课题由中心学校教导处统一确定,同年级同学科同一课题。

    3、参赛教师所需的教材与教学参考用书由中心学校教导处提供,教师用笔自备。参赛教师不准私自夹带任何与大赛有关的资料。

    4、大赛所需的教学设计用纸,由中心学校教导处统一印制。

    5、分学科分年龄段评选设奖。

    七、活动要求

    1、各学校要加强对这次活动的组织和领导,要充分发挥学校学科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要重视过程、重在参与、重在实效。

    2、在岗教师要全员参加这次大赛活动,做到互相学习、比学赶帮,岗位练兵、在职培训,通过这次活动促进全学区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的提高。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赛者,需提前向中心学校教导处请假、备案。

    3、本次活动要和构建高效课堂结合起来,要和校本研训结合起来,要和全学区的教师培养、培训学习结合起来,要和全学区教师的业务评价结合起来。

    XX中心学校

    XX-9-29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10

    活动目标:

    1.通过量一量,比多少的操作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体积。

    2.培养幼儿的估计能力,空间感知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透明小量杯(果冻壳),记号笔、记录纸、画好刻度的水瓶,人手一份。

    2.操作材料:

    红枣、花生、圣女果若干。

    3.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量一量。

    (一)介绍。

    1.师:今天乌鸦先生心情不错,给我们带来了三样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2.点击课件,并请幼儿说说它们的名字,

    3.师:(出示量杯)它还给我们带来了一样东西,看,这是什么?(小量杯)它要用这个小量杯和我们一起玩个游戏,要我们猜一猜,如果要用红枣装满量杯,需要多少红枣呢?那如果装小番茄呢?

    4.师:你们想不想试试看,你们猜的对不对吗?乌鸦先生给我们一张记录单,上面有三样东西,它要我们选择两种东西装在小量杯里。你想选择哪两种,就在那旁边打个勾。

    (活动评析:这一环节通过出示课件,以乌鸦先生带东西来引出活动主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猜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幼儿自由选择两种材料进行测量,并学着记录。

    教师指导:

    1.数出同一种粮食装入量杯。

    2.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3.大胆地向好朋友介绍自己的测量结果。

    (活动评析:这一环节,引导幼儿自主选择两种材料进行测量,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因为我们班有些幼儿还不太会正确的数字,就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再交流的时候再告诉大家,引导幼儿自主探索。)

    (三)、小结。

    幼儿展示记录,讲评测量结果。

    提问:

    1.师:你在量杯里装了什么?能装几颗?(教师把结果记录在粮食的图片上)

    2.师:谁量了花生?你是怎么量的?

    小结:量的时候要把粮食压压紧,结果才会准确。

    3.为什么同样大的量杯里,黑枣只能放一两颗,花生能放十来颗?(引导幼儿推理出粮食数量与粮食大小之间的反比关系)

    4.小结:在一样大的量杯里,越大的粮食装的越少,越小的粮食装的越多。

    (活动评析:通过交流展示,一起验证试验结果,引导幼儿了解、感知三种物体体积的不同,物体体积大的用料少,物体体积小的用料多的原理。)

    二、竞赛游戏:乌鸦喝水

    1.出示乌鸦:乌鸦先生陪我们玩了这么长时间的游戏,口渴了,找来找去找水喝。哇,这里有一瓶谁,乌鸦真高兴呀!(出示一瓶水)可是瓶太高,饮料太少,乌鸦怎么也喝不着。小朋友们,快帮帮乌鸦先生吧!(引导幼儿想出用材料投入水中,让水面升高的方法)

    2.师:你们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现在,水位在哪里?老师用记号笔做好了一个标记,想一想,用哪种材料放到水里可以让乌鸦最快喝到水?有的小朋友说是小番茄,有的说是花生,我们来比比看好不好?和你的好朋友一起拉着手,一个选择小番茄,一个小朋友选择花生,一起比赛吧。

    3.师:哪个可以让水位最快上升呢?

    4.单独出示两个,请两位幼儿上前进行比赛。

    师:每次只能放一个进去,看看到底哪个可以让水位上升最快。

    5.师小结:原来大的东西可以上水位上升的快。

    6.师:乌鸦先生喝到了水,让邀请你们一起出去玩好吗?

    (活动评析: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一起探索如何让乌鸦先生最快的喝到水,再次感知物体体积大的,水位上升的快,激发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篇11

    【课文说明】

    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先生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饰,笔调亲切、温馨、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快乐,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次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学习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或动手做一做风筝,举办一次小小风筝展览会。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

    2、难点:

    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设计意图】

    这是一篇和学生生活非常相近的文章,童心童趣是这篇课文的鲜明特色,也是需要重点引导学生细心感受的内容。风筝所带来的乐趣是从文中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看出来,这些心情变化是通过具体事例及一些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的。如,做风筝时是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快活;放风筝的时候,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线断以后,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找风筝时,我们都哭了,垂头丧气。教学时,让学生找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引导学生体会那些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及蕴含在其中的感情,以对读品读赛读等多种读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充分体会我们的快乐和伤心,感受童真童趣。其次,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注重在学生有所体验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学中较多地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如果是你,此时你会怎么想?第三,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理解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中也比较注重对字词的理解和积累。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放风筝的片断,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制作风筝的有关材料。

    3、课前上学生去放一次风筝。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了什么。

    2、认识文中生字,读准字音。

    3、精读课文1、2自然段,体会做风筝时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打开话题:

    放风筝是一项传统的娱乐活动,有很多人都喜爱。同学们,你们放过风筝吗?愿不愿意来介绍一下是怎么放的,放上去了没有,玩得开心吗?

    2、读题引入:

    有一群孩子也十分喜爱做风筝,放风筝,在他们看来这是最大的快乐,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好吗?(出示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四、细读深究,体悟情感

    学习第2自然段:

    1、读一读:

    激励学生多人次地读这一段。

    2、说一说:

    读了这一段,你知道写了些什么吗?

    3、想一想:

    角色转换,想象:如果是你在做着风筝,你心中会想些什么呢?

    4、找一找:

    同学们所想象的可以用这段内容中的哪几个词语来表示或代替(憧憬和希望)。

    师小结:原来做风筝的快乐就在于它充满着憧憬和希望。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向往、渴望、喜悦)朗读全段。

    【关于教学设计方案模板11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