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四年级下册绿的教学设计1500字通用
  • 四年级下册绿的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3-05-02

    四年级下册绿的教学设计1500字通用。

    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作为教师是相当有必要提前准备好教案的。教案的制定可以锻炼老师的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确保教学内容的严谨性。以下内容标题为《四年级下册绿的教学设计》,是栏目小编为您特意收集,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四年级下册绿的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2.利用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历探索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当被除数是小数时,如何试商,尤其是遇到还有余数和整数位数不够除时。

    教学设计:

    一、出示情境图:明确问题。

    二、学生尝试解决,探索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先独立尝试,再汇报交流,提出疑问。

    交流方法:

    1.估算:11.2<82

    2.积的小数位数:一位小数

    3.元转化为角,转化整数乘法。

    习题:甲商店8瓶牛奶11.2元,乙商店买四赠一,四瓶牛奶7.2元。问哪家商店卖的便宜?

    甲商店11.5元=112角11.28=1.4(元)

    乙商店7.25=1.44(元)

    答:所以甲商店卖的便宜。

    4.商不变的规律。

    讨论:

    问题1.小数点的位置怎么办?

    问题2.除不尽怎么办?

    3.总结:只要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行了。

    三、巩固练习

    第61页试一试: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讲评,有问题及时解决。

    四年级下册绿的教学设计(篇2)

    说教材

    《一碗水》是语文A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3单元的第3篇课文,该单元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题展开。《一碗水》是军旅作家吴然发表在《儿童文学》中的一篇抒情短文(文章体裁)。他讲述了密林中有一眼小小的泉水,它一年到头都不干涸,总是满满的一碗,为人和动物提供了甘甜的泉水,带来了生活的欢乐,(主要内容)表达了作者对“一碗水”的喜爱、赞美(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是:文章生动流畅,充满情趣,特别是描写小动物来泉水边喝水的那段,写得很有感染力。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景色美,人情美,文字美。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碗水”给人和动物带来的方便和乐趣。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用“虽然……可是……”、“那么……那么……那么……”造句;

    能根据课文进行片段仿写。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说教学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依据这一理念,设计本课教学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潜能,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习课文内容,掌握技能,进行能力训练,切实体现了“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体会“一碗水”给人和动物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确定为:为什么说“一碗水”是一眼灵泉。

    说教法和学法(教学重点、难点突破的设计)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很重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来突破本文的教学重点。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儿如一个神话般的世界。今天我就做一次导游带大家去看看。多美的大自然呀!密密的树林里,阳光透过树叶,照亮了爬满石壁的过山藤,照亮了石壁上潮湿的苔藓。在密林深处的石壁下有一眼很小的泉水,人们给它取了一个独特的名字叫“一碗水”。(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是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前提,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一开始就被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所吸引,再直奔主题,使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回顾课文,找准中心

    过渡:这一碗水人们不但名字独特,老人们还给了它很高的赞誉呢!读读课文,看看人们是怎么称赞他的?用书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设计意图】将教学的切入口放在此处,由它为起因创设一个个生动的解读情境,抓住了脉络清晰地教学主线,以便于讲解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细读研讨,理解课文

    过渡:“灵泉”中的“灵”你是怎么理解的?(灵性)一碗水灵性体现在哪?它有有什么特点?

    1.学习第1、2自然段,了解一碗水的神奇。

    轻声读课文,画出描写一碗水特点的句子。交流、有感情读。

    2.默读学习3-6自然段,感受这一碗水给人们、小松鼠、山喜鹊带来的快乐,并标画出相关词句。学生自读标画。

    3、品读、感悟。

    (1)一碗水给小伙伴带来那些快乐?(课文第3自然段)

    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感悟。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及时评价。

    (2)读第5、6自然段,体会小松鼠、山喜鹊的快乐。

    抓住动作和叫声体会一碗水给小松鼠、山喜鹊带来的快乐。指导朗读。

    (3)指导写片段。

    4.还有谁会到这一碗水边喝水?它又是怎样表现自己的快乐的?

    5.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

    看到这一幕,我们都不忍心去打扰他们,只好躲得远远的,和他们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6、探究:为什么老人们说他是一眼灵泉?

    7、想想说,你喜欢的动物或植物喝了一碗水会怎么样?

    四、总结升华,激发情感

    五、拓展训练,解说文本

    一碗水出名了,许多的游客都要到这儿来观光。请你以小导游的身份把这一碗水介绍给游客吧!

    六、拓展延伸:

    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有许多人也想前来看看一碗水,请你给他们介绍介绍!试着写导游词。

    四年级下册绿的教学设计(篇3)

    教学内容:

    p.13、14

    教学目标:

    通过对一些常见容器的实验,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

    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

    每生自带2件左右常见的容器。

    教学过程:

    一、检查

    完成口算本上的校对工作,检查学生的口算完成情况。

    二、交流检查学生昨天回家的实践作业

    比如:1升水可以倒4杯水,可以倒20个小酒杯,可以倒2大碗(比较小的容器)

    1个电饭煲是2升多,1个大油桶是5升,一个水池30升,一个脸盆5升(较大的容器)

    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做到:(1)想象,也可用手比划该容器的大小;(2)继续补充

    三、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

    1、用自己制作的量器盛1升水,分别倒入下面的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

    比如:煲的1/2,锅的差不多,脸盆的1/5

    可继续让学生估一估,整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几升。

    2、下面的容器里大约各能盛多少升水?在合适的答案下面画

    这里的4张图,可以让学生先挑一个最有把握的说,并说清楚理由。

    再以此为参照,进行推算其他的容器。

    也可用排除法进行,但都要学生充分说理,不能是简单的凭感觉。

    四、指导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四年级下册绿的教学设计(篇4)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以春潮为题,描写了春潮的形成过程和磅礴的气势。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首句总起,写山的背阴处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冰封的大江变软了,这一切都预示着将要发生什么。这一部分是春潮的序曲,春潮还在孕育、积累、蓄势。第二部分由弱到强,春潮逐渐宏大,直至不可抗拒。这一部分紧承上文,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的手法,描写了气势磅礴的开江场面。通过本课的学习,让我们深切的感受春天的力量――不可抗拒。

    学校及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条件,配套的硬件设施给教学带来许多方便。但学生来自全省各地,因此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不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阻力。但是部分学生已经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他们能够带领全体同学一起学习,提前搜集资料等等,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衰竭、山涧、崩溃、禁锢、喀嚓、驯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3、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只作简单了解)。

    4、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寒风凛冽,向往春天

    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大地上万物跃跃欲动,将要爆发出埋藏了一冬的活力,势不可挡!

    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在我们这里难以见到的奇景――春潮。(板书课题)

    二、暖风习习,走入春天

    1、同学们,你们见过潮吗?谁能把你所知道的或想象到的情景告诉大家?(学生交流)

    2、作家冯德英在他的作品《苦菜花》中就描绘了那波澜汹涌的春潮来临的情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潮》。(指名读课文,找朗读较好的学生,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3、听完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说说知道了什么或有什么感受,也可以提出疑问。

    4、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潮的形成和春潮的不可抗拒的威力。)

    三、溪水淙淙,观察春天

    1、英国诗人雪莱有句诗是这样说的: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就让咱们像作者那样仔细的观察春天吧。(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

    是啊,寒冷的冬天已在撤退,而温暖的春天正在进攻。你能在文中找出描写春天在进攻的词句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读,并说一说春天在进攻表现在什么地方。)

    (1)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

    (2)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

    (3)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冲到山下,流进大江。

    (4)那冰封的大江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为什么不说大江上的冰面变薄了,慢慢开始融化了,而是说变酥了,变软了,变暗了呢?(学生讨论,体会用词的巧妙。)

    教师小结板书: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了

    读完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看到溪水淙淙,感觉春天即将到来啦!)

    2、指导朗读第二段。

    (1)再试着自己朗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描写的景象。

    (2)指名读,指导朗读时要用慢语速和低语调。例如: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等。

    (3)自己练读,小组赛读。(以活泼的形式给孩子们充分朗读的时间去体会和感悟春潮的刚刚形成时的微弱和蕴含着的具有生命力的春的气息。)

    3、引导背诵:

    (1)出示: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________,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______。朝阳处_______,雪水顺着__________,冲开了______________。那巨大的______________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_______________,最后成为一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冰封的大江在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逐渐_______,________,颜色也__________。

    (2)自己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话背下来。

    四、大江复活,欣赏春天

    1、春潮就在慢慢地孕育着、积累着,期待时机成熟的时刻的到来,那时它要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释放出来!终于有一天,在寂静的黎明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引读第三自然段。)

    2、读完这一段,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表示。(学生可能说出波澜壮阔、气势宏伟、势不可挡等等。)

    3、指导读。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和第二自然段相比,在语速和语调上会有什么不同?(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朗读指导,学生更容易体会文中描写的情景,也更能够体会到朗读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

    (1)读感悟,练读课文。

    (2)播放排山倒海的潮水的声响,让孩子们想象春潮宏大的气势与壮观的景象。

    (教师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这样更容易进入情境,进而感悟文章,读好文章。)

    朗读并想象以下词句:

    ①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体现出迎接春的来临的那种美好的心情,应用高兴的语气来读。)

    如果把挤了进来换成钻了进来行吗?为什么?

    ②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

    ③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喀嚓喀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把当时的情景写得如此形象生动。)

    (本段处理,主要以朗读为主,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春潮的声势浩大和不可抗拒。)

    4、配乐朗诵(以潮水汹涌澎湃的声音作为背景音乐),辅助感悟。(引诵,帮助学生背诵本段,积累语言。)

    5、发挥你的想象力,如此有爆发力的春潮使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度,教师可给孩子们简单介绍《苦菜花》的写作背景。这里不但使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发挥,更重要的是侧重在爱国教育上。)

    五、春潮澎湃,赞美春天

    1、出示课件:春天刚刚逼近,雪水融化,溪水淙淙,大江开冰的奔腾汹涌的情景。

    2、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能用自己的话赞美一下美好的春天吗?

    3、带着你的这些感受再去读读这篇课文,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拓展阅读,比较春天

    给同学们推荐三篇文章:

    1、郁达夫的《古都的秋》(这篇文章表现了秋的萧瑟、凄凉和阴霾的情景。)在读时,和我们学过的《春潮》比较,看有什么不同。

    2、朱自清的《春》,读后看它让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3、冯德英的《苦菜花》,它能帮助你更深刻的了解《春潮》的含义。

    板书设计:

    春潮

    春在进攻: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化着

    大江复活:坚冰崩溃波涛汹涌呼叫撞击驯服地远去

    四年级下册绿的教学设计(篇5)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

    首先,说说我对都教材的理解。

    《我们爱祖国》是西师版四年级(下)的一首现代诗。全诗共有8小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1—4节,围绕“什么是祖国”这个问题,诗人以行去流水般的文字,展现了祖国各个方面的风貌,视野开阔一气呵成;第二部分为5—8节,围绕“什么是对祖国的爱”这个问题引导我们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细节中去捕捉,实现自己对祖国的爱。全诗语言优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极富感染力,易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

    其次,谈谈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设计。

    本课教学分为两课时,我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中年级学生的学段目标,结合新教育有效课堂教学框架,我为第二课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A类:熟读诗歌,理清诗歌的结构。

    B类: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所展示的诗情画意,仿写诗句。

    C类: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明和蓬勃的发展,激发孩子们爱祖国,为祖国骄傲、自豪之情。

    教学学重点:

    通过诵读、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所展示的诗情画意,并有意识地学着仿写诗句。

    教学难点:

    将优美的诗句通过积极的体会、想象转化为对祖国的全新认识,激发学生对祖国澎湃的爱。理解诗歌词句、体会词句的美,诗歌的美。

    第三、说说教法学法

    德国教育学蒂惠斯说过教育的艺术是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本课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语言描迷法、质疑引探等教学法,学生采用读中感悟,自主创造的学习方式来提高自己写作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第四、说说教学程序

    《语文课标》指出: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我以学生为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重诵读,重感悟、重探究、重创新。整个教学,以“爱”为基调进行着。

    四年级下册绿的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囊、级、露”等13个生字,会写“念、级、段”等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5.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老虎的图片)(课件出示2)

    师:同学们都认识着这张图画吗?

    师:老虎有什么本领?

    (学生自由说。)

    (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

    师:(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

    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课件出示3)

    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结果演砸锅了。

    师小结: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关键词。

    2.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课文中的词语)(课件出示4)

    演技 撤换 砸锅 笨拙 逗乐 殷切 半晌 豁虎跳 撇嘴 头罩 羡慕(易读错)

    角色 四脚着地 直冲脑门 露脸 哄堂大笑(多音字)(课件出示5)

    窝囊 糨糊 亏得 窟窿 比划 将就 打瞌睡(这组加粗字)(轻声词)(课件出示6)

    接连不断 唉声叹气 垂头丧气 踱来踱去 通情达理(成语)(课件出示7)

    3.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因为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

    4.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猜猜是什么意思?换个别的意思相同的词试试。

    (生说,互相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囊、级、露、角、羡、殷、豁、撇、霉、亏、哄、拙、砸”(课件出示8)

    “囊”应读一声,不要读成二声;“角”是多音字,在“三角”中读“jiǎo”,在“角色”中读“jué”;“豁”应读一声,不要读成四声。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念、级、段、俩、练、裤、改、逃、亏、挖、堂、砸、锅”(课件出示9)

    指导书写:“念、堂”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要中间宽一些;“级、段、俩、练、裤、改、挖、砸、锅”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都是左窄右宽;段”的第一笔是撇,不要写成横。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四、布置作业,巩固所得

    1.熟读课文。

    2.把每个字认真写三遍,同桌互相检查纠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3.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4.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字词,掌握内容

    1.听写词语。(课件出示11)

    班级 一段 兄妹俩 排练 连衣裤

    改变 亏得 挖了 哄堂大笑 砸锅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体会心理

    1.(出示提示句)(课件出示12)学生根据事情的发展,边读画出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看着同班小朋友在台上又唱又跳,我……

    老师挑选演员分派角色的时候,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不好时,我……

    老师鼓励我说演老虎不用豁虎跳时,我……

    在老师指导我怎样演老虎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还是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演得窝囊时,我……

    演出时,我听到台下一阵哄堂大笑时,我……

    演完时,我……

    演哥哥的小朋友又笑话我不会豁虎跳,我……

    我至今还不明白……

    2.请你用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说一说演出前后我的几次心理变化。

    (板书:期待自信紧张不明白)

    3.为什么演出的过程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了”,你有过紧张得的时候吗?回想一下,你有过这种经验吗?

    三、创设情境,仿写心理

    1.心理活动是指我们的心情和心里的想法,故事中的小作者把自己演出前后的心理活动变化写得丰富而生动。喜怒哀乐都是我们心情,你能说出一些表示心情的词语吗?两字、三字、四字看谁说得多?(难过后悔快乐激动兴奋得意美滋滋垂头丧气兴高采烈……)

    2.下面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又会想些什么?(说一说)(课件出示17)

    试卷发下来了,我只考了86分,而且错得都是计算题,我……

    放学路上,我……妈妈做了许多好吃的菜,可我……妈妈问:“期中试卷发下来了吗?考了多少分?”我……我慢吞吞地把试卷拿给妈妈,妈妈一看不禁皱起了眉头,我心想……可没想到妈妈看了我一眼,并没有批评我,而是安慰我说:“这次没考好不要紧,自己找找原因,争取下次进步!”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

    四、变换题目,开导作者

    1.作者一直觉得自己演砸了锅所以不开心,你觉得“我”真是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吗?谁能把题目改一改。你想怎么开导“我”呢?(引导学生说:“我”是一只可爱、有趣的大老虎,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2.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不论是高兴的,还是难过的,不论是好事,还是傻事,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我们最美好的回忆。平时同学们要多留心生活,把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及时记下来。

    五、作业

    写读后感或者写自己亲身经历的这样的事情。

    四年级下册绿的教学设计(篇7)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及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计算。

    2.经历小数加减法的复习整理过程,了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比较,感受整数加法运算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这些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4.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整理与复习知识的重要性,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进行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会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小数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复习和整理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的整理与复习)请打开课本,回顾一下,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打开课本共同回顾:信息窗1:小数的口算,以及位数相同和位数不相同的小数笔算。信息窗2:小数连加、边减、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小数的简便运算。

    师:请同学们根据以下问题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回顾与整理,好吗?在整理知识之前,请思考你打算采取哪种整理方法进行整理,如大括号式、集合图式、表格式、树形式、其他形式等,在整理过程中可以参考课本,整理后让别人看了既美观又清晰,一目了然,时间为5分钟,5分钟后准备汇报。

    课件出示问题引领:

    (1)小数加减法口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2)位数相同与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怎样的?(3)小数的混合运算与整数的混合运算有哪些相同点?怎样计算?(4)小数的简便运算与整数的简便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怎样计算?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分工要求:

    1号:检查知识整理有无错误,遗漏的地方。

    2号:标出单元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易混不懂的地方。

    3号:对整理的形式及美观度提出修改方法。

    4号:综合组员意见,整理出一份优秀的知识整理卡准备展示。

    学生分组合作整理知识网络,老师参与其中。教师巡视时,根据每个小组不同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和建议,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全班汇报交流。

    汇报交流:

    展示两组学生作品,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师生给予适当的评价。

    师:刚才同学整理的知识网络都很有特点,并且知识点也比较准确全面。老师也整理了一个知识网络。(出示知识网络)针对每种方式整理出来的内容,教师从下表中的几方面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由于内容较多,只板书部分内容)项目计算方法计算时的注意事项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利用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添0大小不变,把小数位数对齐,再相加减。

    认真,仔细,容易对错数位。

    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法及演算(进位、计算结果要化简)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的(小数点)对齐,再从(末)位算起,得数的小数点要和(加数或减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计算结果是小数,且小数末尾有0时,一般要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化简。

    ①小数点对齐②从末位算起③别忘记化简④竖式要写得美观⑤计算要细心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减法(添0占位)及演算。

    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小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带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然后算括号外边的。

    小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顺序相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相同。

    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3.提升认识师:通过我们的整理和复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你认为本单元的重点是什么?哪些是易错或不懂的,以及同学们应该注意的问题?预设:

    ①运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是重点。

    ②重点是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和简便算法…………小结: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同学们不仅在整理知识方面有了进步,还能整体把握一个单元的重难点,我们要在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之上再进行简便计算和解决问题。下面我们就来检测一下,看看这个单元我们掌握的如何?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1.口算。

    4.5+5.5=1-0.25=5.4-0.7=12.7+7.3=7.3-0.98=7+0.7=9.8-7.9=0.02+7.98=指名直接说得数,全班集体判断对错。并说一说小数的口算需要注意什么?教师强调:小数的口算首先要看清楚算式中的两个数分别是几位小数,在心中口算时一定要对齐数位,其次要注意进位和退位问题。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21.35+2.65=6.7-5.02=10-0.8=9.7+12.34=(1)独立计算,同时指名板演。

    (2)集体更正答案,并且让板演的同学分别说一说计算过程。

    (3)指名说一说竖式计算和验算需要注意的事项。

    (4)教师结合学生的练习情况总结强调:

    计算时首先要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

    然后当数位不相同时,要利用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再进行计算;

    接着在计算时跟整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一样加法满十向前一位进一,减法,不够减的向前一位借一当十;

    最后要把得数的最简形式写到横式的后面。

    验算方法也和整数的验算方法一样:加法可以互换加数计算或者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进行验算;

    减法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或者差加减数进行验算。

    3.算一算,填一填。(新课堂95页第1题加补充题目)(1)8.64比1.28多(),0.34比5.58少()(2)甲数是4.2,比乙数多1.4,乙数是()(3)3千米500米比2千米50米多()千米。

    (4)2.25+0.72+0.75+0.28=(+)+(+)(5)比5小0.5的数比4大()(6)17.5-()=15.05()+0.8=3.93(7)2.73.44.1()()学生在练习本上只计算不抄题,找生汇报,集体更正。教师重点关注后进生,给予指导。

    3.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64.45-14.3-32.19②12.25+36+7.75③5.83+3.6-4.79④159-(62.39+58)⑤13.05+12.38-4.05⑥5.6-0.71-0.29⑦65.3-(5.3-1.24)(1)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更正,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能简算的说一说运用什么方法进行简便计算的。

    (2)第5小题和第7小题是简算的一些变式练习,学生易错,容易与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律搞混,教师注重指导后进生的做题情况。

    (2)教师强调: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进行简便计算时一定要先观察算式中各数的特点和联系,然后再利用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知1.教师总结:你对本节课自己的评价满意吗?你能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五五个方面评价一下自己吗?学生评价。

    2.提升认识:我们通过整理与练习进一步巩固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应用,课上,大家不仅能灵活地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问题,还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触类旁通、学以致用,老师为大家感到特别高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相信同学们一定能用今天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更多的数学问题!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口算:数位对齐竖式计算:小数点对齐,末位算起,化简混合运算:与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简便计算:整数的运算律适用小数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整理有序。上课时发现很多同学整理知识找不着头绪,而且整理的知识比较乱,不清晰,用时较多,不知采取何种方式去整理,针对此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课本,以问题引领的形式,让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以哪些问题开始整理思考,并在整理之前思考采取哪些方式进行整理并提出整理要求,怎样整理既美观又清晰,给学生提供一个支架,合理科学的把知识形成网络,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进一步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

    (2)用心练习。除了知识的整理与归纳之外,练习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练习的设计很全面,涉及到各个知识点,层次性较强,由基本的小数加减法的练习、混合运算、利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循序渐进,沟通了小数与整数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形成技能,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把所学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信。

    2.使用建议。

    在整理知识时,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整理方法,注意把握小数与整数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练习要适量适当,尽可能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学生,不仅体现在知识上,还要体现在情感态度上,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年级下册绿的教学设计(篇8)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出示:

    1.口算:

    73+27138100

    100-64641

    89125

    (4+40)25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02=300+□

    (300+2)43=300□+2□

    20xx=2000+□

    (2000+3)14=2000□+□□

    二、新授

    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今天继续研究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出示102()

    学生任意填上一个两位数。

    老师迅速说出它的得数,而不用笔算。

    出示:

    计算10243

    小组讨论完成。

    学生可能出现:

    (1)(100+2)43

    (2)102(40+3)

    在对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题目的特点,以及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从而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小练: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00184=□84+□84

    92203=92(200+□)

    =92200+92□

    (2)计算10224

    出示:937+963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1)937+963

    =333+567

    =900

    (2)937+963

    =9(37+63)

    =9100

    =900

    找出不同的方法,进行板演。

    引导学生对比两种方法,重点理解、说明第二种方法。

    小结: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的特点是算式的运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两个积的和。

    在两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也就是两个数的和要乘那个数。

    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一般是两个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小练:(80+8)25

    32(200+3)

    3537+6537

    3829+38

    讨论:这个题目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结构形式吗?你能把它转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吗?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

    订正时,说明怎样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

    引导学生小结: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间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观察算式的特点,有的不能直接简算,只要将题型稍加改变,就能进行简算。

    三、巩固练习

    1.师生对出题。

    我们运用刚才学过的知识对出题,你出一个乘法算式,我出一个乘法算式,但这两个算式合起来要能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2.根据乘法分配律把相等的算式用=连接起来。

    2312+2388

    (35+45)12

    (1125)4

    25(4+40)

    讨论:2、3题为什么不相等?要使等号两边的算式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应该怎么改?

    3.P38/5

    四、小结

    谈收获。

    五、作业:P38/6-8

    板书设计:

    四年级下册绿的教学设计(篇9)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中彩那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五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的是一名修理厂的技工,无意中抽中了大奖,但是抽中大奖的彩票却是他帮同事代买的。经过思想斗争,他把大奖送给了同事。作者赞扬了这种诚实、守信的品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

    ①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课文中的父亲、母亲的人格魅力,做一个诚实、有信用的人。

    (三)教学重点:理解父亲从不愿意把大奖还给同事,到最后还给同事的矛盾经过。

    (四)教学难点: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二、说教法

    本课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文字感染力,蕴含着一个做人的道理,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训练的好文章。 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采用了对比朗读、自由读、尝试性读、带着疑问去读、比较读、互问互读、分角色表演读等多种方法,让生在反复读,反复感受文中的人和事的过程当中,从而领悟课文,感知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尤其是本课的重点,要让学生理解父亲从不愿意把大奖还给同事,到最后还给同事的矛盾经过。因此,我决定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神态的句子反复读、体会、交流,感受父亲的高尚品质,在感悟语言的同时受到崇高人格的熏陶和感染。

    三、说学法

    识字教学仍然是中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与低年级有所区别,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运用查字典自主识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因此,在教学本课之前,我安排学生预习生字新词,为读好课文作好铺垫。

    教师不再用自己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去取代学生自身的主体感受,而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我活动,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议论,参与交流,使他们能更充分、更直接、更自如地接触课文,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只有让他们多读读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从读中理解内容,从读中领悟父亲前后两次不同的心情。让学生自己去发挥想象,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讨论,在读中不断去体会。而且,我设计这节课主要采取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相宜的课堂学习“自由度”,给学生“自主感受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块”,给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读,读中思,思中悟,体会课文中父亲高尚的品格。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学生思维浪花相互激趣、强烈碰撞的信息交换场。

    四、说教学设计

    这篇课文所展示的社会和人生画卷,能启迪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入思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我将引导学生在读、思、想、说的教学活动中受到思想教育,去体验、去感受、去领悟人格美。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1、启疑,导新课,初读感知

    一开课,教师便出示一个模型,通过识字比赛的方式奖励给一位同学,并让他谈谈得到这份奖品的心情。随后,教师便引出“我们中奖了都会很高兴。可是有一个人,他虽然中奖了,但是他神情严肃,没有一丝喜悦,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从而揭示课题《中彩那天》。接下来,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课文,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在初读中感知了课文内容。随后再采用多种识字方法检查学生预习的生字新词的情况,使学生感到老师是尊重他们的劳动的。

    2、解疑,看插图,细读理解

    本文共有两幅插图,一幅画的是父亲中彩后却神情严肃,看不出一点高兴。另一幅画的是父亲打电话给库伯,要把车子还给他,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两幅图其实也就是表现了父亲中奖后的思想变化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句子读一读,边读边想。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神态的句子反复读,并把自己读后的体会、想法与周围的小伙伴进行交流,在交流合作中实现了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学习。

    3、争论,抓重点,精读欣赏

    为了激发学习的参与兴趣,我将安排一个“小小辩论会”,让认为车子应该还给库伯的同学作为正方坐在右边,认为可以留下车子的同学作为反方坐在左边。先让他们在组内讨论,准备充分的理由,可以在课文中找,也可以自己想像。在争辩过程中,当觉得对方言之有理时,可以改变选择,变动座位。让学生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在争辩、交流中得以反映,在争辩中进行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

    4、表演,看动画,分角色读

    学生在自由争辩的过程中逐步感受到父亲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此时,教师播放课文内容的动画,让学生为其中的人物配音。这样,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去贴近人物的心灵,入境动情,获得了思想启迪,而且有助于创造力的培养。

    5、想象,解难点,畅谈体会

    课文语言有一些未定点,教师应凭借这些未定点,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拓展学生心灵的空间。如库伯派人把汽车开走后,“我”和爸爸、妈妈是怎样的心情,可能有些什么对话。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摹拟对话,引导学生感受人物的形象美,从而使思维动起来,体验真起来,语言活起来。

    四年级下册绿的教学设计(篇10)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异国的田园风光。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4.搜集查阅有关荷兰的图片及资料。

    5.实物投影仪。

    A案

    第一课时

    导题

    荷兰以郁金香、风车、牧场和运河而闻名天下。同学们,你们了解荷兰吗?

    (请2~3名同学交流有关荷兰的图片或资料)

    的确,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让我们随作者一同走进这优美、恬静的地方吧!

    读文

    1.边看插图,边读导读。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说说牧场之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默读课文,重点读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想一想为什么这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画出你不理解的地方。如:课文第一自然段与全文是什么关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交流

    1.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指名板书。

    品味

    1.带着你个人的感受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

    2.试着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积累

    抄写你最喜欢的词句,并试着背一背。

    运用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用是也是仿佛悠然自得写一句话。

    3.找一篇优美的文章读给爸爸、妈妈听。

    (内蒙古包头市姜杰)

    B案

    谈话导入

    1.板书课题。

    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牧场之国是哪个国家吗?(荷兰)

    2.荷兰,她为什么被称之为牧场之国呢,大家了解荷兰了吗?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

    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去感受真正的荷兰。

    整体感知

    1.指名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把喜欢的词句画下来再读一读。

    3.小组合作,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碧绿草原、黑白花牛

    成群骏马,膘肥体壮

    绵羊猪群,悠然自得

    晚霞满天、牛羊歇息

    诵读体验,进行实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有读懂。

    2.小组交流。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讲述时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3.以解说员的角色,向游人介绍你最喜欢的那方面的内容。(大家相互评议)

    拓展迁移,发展语言

    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的相关资料,展开想象,把下面的话写具体。

    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荷兰是牧场之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祖国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蒙古包钢实验一小李智)

    《牧场之国》教学建议

    1.课前动员学生查阅有关荷兰的图片及有关资料,以便使学生对荷兰有个整体的了解。

    2.本文是略读课文,应该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然后初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解课文内容。再引导学生认真地读书,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交流。

    在学生交流读书收获时,可以先从理解内容入手,说说牧场之国荷兰留给你怎样的印象,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接着要求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教师适时作有感情朗读指导。然后教师要继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如作者写牛、马、羊、猪、鸡在碧绿草原上的活动,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体现了荷兰以畜牧业为主的特点,更突出了动物与环境与人和谐的统一。然后再从写法上指导,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为什么?让学生从写法上来谈,感受语言的优美,尤其是拟人手法的运用。

    3.文章语言生动,意境开阔优美,适合学生朗读。教学时,要通过有感情的、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特点,感悟荷兰牧场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课文中处处流露出作者对荷兰牧场,尤其是对生活在其中的悠然自得的牛、马、羊、猪、鸡这些家畜家禽的喜爱之情,朗读时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心融入到课文描绘的意境中去,仿佛自己也走在荷兰的牧场上,正在欣赏着美丽的画面,自己也像作者一样,被眼前的景致所陶醉,发出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由衷感慨。朗读时注意语调的变化,要有高低缓急,尤其是第五自然段,写夜晚的荷兰,语调应放轻,语速稍慢,读出安谧静美之感。

    4.做好语言、知识的积累。本课虽是阅读课文,但有些语段采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句式优美,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段自觉摘抄。还可以把收集到的荷兰的有关内容整理到资料袋中。

    《牧场之国》教学案例(片段)

    体会荷兰牧场白日的生动和谐

    师: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牧场是动物们的自由王国?

    生:我从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长,无比尊严。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这两句话中感觉到的。给人感觉是,只要你站在绿色低地上,视线能看到的地方,就全都是黑白花牛,整个牛群如同一个大家庭,在没有人的低地上,老牛像一个威严的家长似的,管理着草地上的牛群。整个低地似乎就是它们的天下。

    生:我从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这儿感到的。赞许的意思是因为感到好而加以称赞。他肯定是在绿草地上生活的自由、快乐、满足才赞许的吧!

    师:你体会得真好。那如果猪会说话,它会怎样加以赞许啊?

    生:他一定会点着头说:多么广阔的绿草地啊,你是我们快乐的家。

    生:它也许会说在这里,没有人类来打扰我们,也没有敌人威胁到我们的安全,我和朋友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一起,多么幸福啊!

    生:它可能没说那么多,只是一个劲儿地像个粗汉子似的嘟囔:哦,我的家,我的家!

    师:你为什么认为他会这么说?

    生:因为书上不是说: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呼噜就和我们人喃喃自语差不多吧!

    师:从你们丰富的想象中,我不仅感到猪的快乐,也看到了动物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真是一幅生动和谐的家畜家禽游憩图呦!谁来读读第四自然段,要让我们能从你的朗读中体会到绿色低地上的动物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

    四年级下册绿的教学设计(篇11)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让我们来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描写猫的。

    二、自学第一自然段。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猫的性格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你能从哪些语句中读出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古怪性格呢?

    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并用“____”划出有关语句。

    2.朗读交流。

    注意读出词语和句子语气:

    (1)“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重点词:“屏息凝视”写了猫捉老鼠的专心负责、全神贯注,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猫尽职精神的赞扬之情。

    (用“词素合成法”理解“屏息凝视”)

    (2)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重点词:任凭:写了猫的古怪。

    3.引读: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它老实在——

    它贪玩在——

    它尽职在——

    4.小节:“老实,贪玩,尽职”集于猫的一身,的确写出了猫的性格古怪。

    5.你能用“虽然……但是……”这个转折关联词或“不但……而且……”这个递进的关联词把这三个或其中两个词语连起来说说大猫的古怪吗?

    (1)猫虽然很贪玩,但是有时也很老实,而且也很尽职。

    (2)猫虽然老实,而且尽职,但是有时候也很贪玩。

    (3)猫不但老实,而且尽职,但是又很贪玩。

    6.齐读第一自然段,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三、小组学第二自然段。

    1.过渡:猫的性格古怪表现出的第二点是它——(师指板书)

    生齐读: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吭。

    2.小组学习第二自然段,提要求:

    (1)猫的温柔可亲表现在哪些地方,请你用朗读表示出来。

    (2)哪些语句表现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请你在朗读中用语气表示出来。3.交流朗读。

    (1)猫的温柔可亲:

    ①用身子蹭你的腿,要求抓痒。

    ②跳上桌来,在稿子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③丰富多腔地叫唤。

    ④咕噜咕噜给自己解闷。

    (2)喜爱之情:

    出示: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理解“蹭”:

    ①“蹭”是什么意思?(磨、擦)

    ②请大家读句子,说说你从这个“蹭”字中读出什么味道来。

    ③刚才大家都读得很认真,这个句子的意思大家都读懂了吗?下面我们来表演一下好吗?老师来演大作家老舍先生,谁来演猫呢?生表演。

    ④你们觉得刚才那位同学演得怎样?谁愿意再来演一次。

    ⑤你们看,这只“猫”的动作是多么的温柔可亲啊,分明像一个孩子在向大人——(生:撒娇)

    ⑥师小结:是啊,当猫的身体接触到作者的腿时,作者所感觉到的不是猫碰了他,而是猫像一个温柔可亲的小孩在亲昵地蹭着他。由此可见,作者对猫是多么喜爱啊!谁能把作者的这份喜爱之情读出来呢?

    ⑦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句子。

    出示: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把猫留下的脚印比喻成“小梅花”。淘气的猫在写作的干净的稿纸上任意踩踏,老舍非但不冒火,反而赞赏它是“踩印了几朵小梅花”,表达出老舍的爱猫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小结这一自然段

    作者抓住了猫的性格中又一对矛盾高兴与不高兴的表现来写,写得细致、逼真,说明作者和猫的关系亲近,作者非常喜欢猫。

    5.齐读第二自然段,把老舍爱猫的语气读出来。

    四、集体学第三自然段

    1.师:老舍不仅喜爱猫的“老实、贪玩、尽职”,而且喜爱猫高兴与不高兴时的表现,还喜爱猫既胆小又勇敢的性格。

    2.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老舍对猫既疼爱又赞赏的感情。

    五、品词品句体会“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第二部分),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你认为这段文章哪些词句体现了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反复自由地朗读。

    2.交流:

    (1)词语:

    更——特别的喜爱,“更”在这里有递进作用。(读好词句)

    淘气——顽皮。把小猫当作了孩子。(读好词句)

    绝不会——嬉闹的猫把家里搞得枝折花落,老舍并不生气,反倒觉得它们生气勃勃,天真可爱。(读好词句)

    (2)句子:一根鸡毛……枝折花落。

    板书:

    屋里——耍个没完没了——摔、跌、撞

    院子里——花草遭殃

    请你用词素合成法理解“枝折花落”。

    3.是啊,满月的小猫是多么的淘气调皮、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所以更可爱,令人更喜欢。请同学们拿起课本自由读第四段,读出你更喜欢小猫的感受来。

    六、总结全文。

    1.老舍笔下的猫你喜爱吗?为什么?

    老舍笔下的猫不像猫,倒像——(小孩子)。老舍把猫当作小孩子来写,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它的淘气、可爱,表达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2.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的喜爱之情也表达出来。

    3.这节课,我们不是依靠老师的分析讲解,而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探讨、练习,读懂了这篇课文,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深深地被老舍那精美的语言所陶醉。老舍对生活是多么热爱啊,即使是身边最普通的小动物——猫,也是如此喜爱。

    七、布置作业。

    课外寻找有关老舍的资料,如老舍原名什么?为什么取名叫“老舍”?写过哪些作品。阅读老舍的作品。

    板书设计

    古怪

    老实贪玩尽职

    高兴不高兴

    胆小勇敢

    淘气

    屋里:耍摔跌撞

    院子里:花草遭殃

    对猫的喜爱

    教学反思

    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理解、朗读,领悟到猫贪玩、尽职之后,学生很容易能够在先前的板书中找到与之相关的对猫新的认识——古怪。这样的设计为理解猫性格的古怪作出了引导,又为更好的理解另外几处猫的性格古怪做好了铺垫。同时将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又一次延伸到学生自己对猫的喜爱,并使本节课体会到的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得到实际运用。

    四年级下册绿的教学设计(篇12)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要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因此,“张扬个性,让课堂喷涌真情”是教学追求的目标。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分三个部分。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叙述了“我”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没想到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第二、三自然段是第二部分。“我”告诉护士,记忆中的母亲总是挑着重担翻山越岭,“我”总以为母亲“力大无穷”,却不知母亲只有80多斤的身体,却承受那么重的担子。第四、五自然段是第三部分,写“我”突发奇想,想抱母亲入睡,结果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根据实际写出一段与母亲相处的精彩片断。

    教学重难点:

    1、学生通过自主提问探究文章大意。

    2、通过练笔歌颂母亲。

    教学准备:

    VCD歌碟,演示文稿

    教学时间:两课时

    二、说教法、学法。

    阅读要“披文入景,披文入情”才能产生优化的效果。我通过抓重点语段,反复品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如抓住母亲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这段描写,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语言文字呈现丰富的内心视像,将文本语言伴随着感性的形象扎根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之中,在此基础上多次朗读,揭开文本深藏的内涵。再如为了理解母亲的一句朴素话语,我通过画面、音乐的渲染,让学生对母爱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文章其实最感动的是最后一段,那是一颗对母亲感恩的心在震撼着我们。所以在处理最后一段时,我让学生深情地朗读,将自己和文本融为一体,用朗读,用思考,用言语抒发着感受。接下来拓展的小诗,又反哺了对文本的感悟,让学生走进新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

    在学生的情感巨浪被充分掀起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实践——倾诉,让学生表白内心,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宣泄。

    1、巧抓兴趣点,教师“循循善诱”

    新课开始前,教师将课下收集到的有关诗句,播放音乐让学生朗读,感受母爱的伟大。接着,以阅读的方法入手,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利用学到的方法,充分的用到本节课的学习中,这样设计学生学习兴趣高,容易接受,积极的投入学习当中。

    2、巧抓互动点,教师“穿针引线”。

    在教学中,我首先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自由且充分地阅读,积极主动地感知文本,交流感受,把握情感基调。

    朗读的牵引。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篇难以理解的文章。很多地方能意会而不会言传。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反复地朗读体验,以读促思,才能获得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在本文的朗读方式上,,我们不仅采用了个别读、小组分角色读、全班齐读等方式,而且还多次采用了师生接读、合作朗读。这样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激情,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情境。

    三、说教学程序。

    教学设计:

    13〈〈第一次抱母亲〉〉(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小助手带领朗读上节课学习到的诗句。

    出示:乳哺三年娘受苦,移干就湿卧娘身。

    儿病恨不将身替,调理汤药不离身。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导入教学

    1、出示歌德的话1: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教师读。

    你懂得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句话告诉我们,如果你要读书,就要很好地去思考,字面上包含的意思要琢磨清楚,还要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这就一定要用心去想,想,不仅是思考,而且要包括想象。这是上课前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要则,希望今天上课时大家能够照着这句话说的去做。

    2、同学们,歌颂母亲一直是千百年以来传诵不衰的主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歌颂母亲的文章《第一次抱母亲》。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指导朗读,感悟深化

    1、轻轻打开课本,请一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是否读出感情。(学生评价)

    2、出示课件1指导对话。

    3、自由练读,分角色读。

    4、过渡,母亲最重的时候80 多斤,现在生病了,还那么重吗?(生齐答)母亲这么轻,作为儿子,“我”心里是什么感受?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二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

    四、评词析句

    1、出示课件2读出感觉,竟然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2、作者没有想到母亲这么轻,心里很难过,为什么难过?答案就在书中,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3、出示课件。

    4、读课件上的内容,透过图片和文字,瘦弱的母亲的肩头挑着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是怎样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

    (1)指导学生说一说。(1,从腰和腿来说明担子重不重2、从汗流浃背来说明累不累3、从挑着粮来说明难不难。)

    齐读读出母亲身上担子的重、身体的累和生活的难。

    (2)翻山越岭是什么意思?难道只是翻过一座座山,一道道岭吗?(是母亲走过生活中的一次次坎坎坷坷,一个个难关)

    师说:现在你知道翻山越岭背后的意思了吗?

    (3)出示课件4读重担是什么意思?母亲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的担子还有别的担子吗?

    师说:遇到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为什么?(板书:母爱伟大)

    (4)母爱无处不在,母爱无处不有,出示课件配乐。

    (5)多么伟大的母亲呀!多么感人的母爱呀!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请你有一句话来表达你的感受。(生说)

    (6)好吧,请同学们拿起书,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读出母亲的累,读出母亲的伟大。读句段“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过渡:母亲的一生用80多斤的身体承受着这么多的重担,而我却不知道此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生答,师出示有关课件)

    (1)愧疚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感到后悔?(母亲躺在了病床上我才来关心,伤了母亲的心)

    (2)而面对我的愧疚,母亲却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母亲一生中为我们做过那么多的事,她却提都不让提,这是一种不图回报的爱,一种无私的母爱。板书。)

    (3)同学们,母亲付出那么多,护士夸她,她笑了笑说:“提那些事情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从母亲的表情,从母亲的话当中,你看出了什么?(分析:1、提那些事情干什么2、哪个)

    (4)所有母亲都是这样做的。母爱是最无私的,是最伟大的,有人说,世界上的是海洋,比海洋大的是天空,比天空还大的是胸怀。其实不然,比天空还大的是母亲的胸怀!这就是母亲,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就连护士也为之动情。

    (5)出示6: 接读:护士动情的说:大妈,你真了不起!指导大声的读三遍

    过渡语: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听到你们的心声,也被感动了。

    (6)面对此情此境,你想为自己的母亲做点啥?(生答,师评价)

    过渡语:多么懂事的孩子呀!作者面对病床上的母亲他最想干什么?他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画出有关语句。

    生汇报。师相机,出示课件

    (7)指名读图中文字,其他同学边听边观察图画。

    师: 看到母亲眼角流出的泪水吗?为什么流泪?(边说边板书:无数次)这是什么样的泪水?(生答)

    小结:母亲的泪水是欣慰的泪水,是激动的泪水,是幸福的泪水,是又苦又甜的泪水。小时候母亲曾经无数次抱我们,作者仅仅是第一次抱母亲,母亲就那么激动,如此比较,把最想说的话写一写。以“妈妈,我想对您说——————”写一段话。出示“妈妈,我想对您说——————”(学生展示)

    过渡语:太感人了。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体会母爱的伟大。

    (8)配乐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总结课文

    1、今天我们读《第一次抱母亲》一文,用一只眼睛读课文,用另一只眼睛感受天下所有母亲无畏、博大、无私的胸怀。我们正像哥德说的那样,是用两只眼睛去读书的,我们的母亲是应该得到崇敬和爱戴,我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深深记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作业超市

    一、以“妈妈我想对你说”写一篇小练笔。

    二、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三、搜集有关母爱的资料,为“夸夸我的好妈妈”主题班会做准备。

    【四年级下册绿的教学设计1500字通用】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