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精选8篇
  •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发表时间:2023-04-26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精选8篇。

    教师范文大全小编搜集了多篇文章其中《下册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最为精彩,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确保后续工作的衔接无缝,我们可以在工作计划上列出自己对工作的规划。良好的工作计划可以使工作有序顺畅。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篇1】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教材特征: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第二,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二、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三、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第1课—--第4课——-4课时

    第二单元第5课——第8课-—--4课时

    第三单元第9课——第12课----4课时

    第四单元第13课—-第16课——4课时

    第五单元第17课——第20课——4课时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篇2】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教材特征: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第二,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二、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三、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第1课——寻访大师的童年——2课时

    第2课——大师成才的故事——1课时

    第3课——大师在我身边——2课时

    第二单元第1课——班级风景线——2课时

    第2课——一次运动会——2课时

    第3课——班级小明星——2课时

    第4课——我们的班级报——2课时

    第三单元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2课时

    第2课——动物、植物和我们——3课时

    第3课——美好的家园——2课时

    第四单元第1课——我们的社区——2课时

    第2课——社区的文明——2课时

    第3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2课时

    第五单元第1课——我长大了——2课时

    第2课——成长档案——2课时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篇3】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共有两个教学班,整体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部分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表面化,为了做给别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思想不断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教材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四个主题,共12课。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我的家人与伙伴

    1、我的一家人

    2、家人的爱

    3、我为家人添欢乐

    4、我和小伙伴

    第二单元 走进大自然

    5、春天来了

    6、小苗快快长

    7、我们和太阳做游戏

    8、风儿吹呀吹

    第三单元 健康生活每一天

    9、我换牙了

    10、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11、小心,别伤着

    12、夏天,我们注意什么

    三、教学目的

    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2、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3、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感受春天的美。

    4、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培养“有好奇心、爱问为什么”的好习惯。

    5、初步了解换牙和牙齿保健的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基本方法,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篇4】

    2、 建立“我的档案袋”: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测量、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画出自己的手印、脚印等。

    3、 在儿童的手印、脚印上可写下名字和日期。活动中引导儿童相互合作,还可以请家长参加。

    4、 根据实际情况收集、保存儿童的其他作品。

    活动延伸:

    1.通过活动,让儿童记住一天中最重要的几个时间,初步形成一定的时间概念;

    1.(教师出示小闹钟)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

    2.小闹钟能告诉我们什么?

    2.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要有时间观念,我们一起来了解一天中最重要的几个时间吧!

    1.我们班里有哪些小朋友认识钟表呀?真不错,聪明的小朋友,除了认识钟表,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判断时间呢?

    2.小组交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

    中午,我 到家吃中餐, 到学校上课。

    下午,我 回到家。

    晚上,我 上床休息。

    3.小组合作表演“我的一天”。

    小结:小朋友,快快行动吧!让我们都来争当守时的好孩子!

    你能每天按时上学,不迟到吗?做到了自己奖励一颗红五星,每周评一评谁的红星多。(老师和家长共同监督学生的行为,及时给予评价。)

    1.剪刀、胶水。

    2.纸、铅笔或彩笔。

    3.红绿灯标牌,汽水、自行车头饰等。

    4.课前老师可让学生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去了解各种交通标志的样子及作用,不认识的也可以拿张纸把它画下来。

    5.教室里课桌可摆在两旁,几张桌子摆在一块,中间留出空地。

    1.学生讨论各种标志该贴在哪里。

    2.剪一个示意图,再和组内其他同学交流,看谁贴得对。

    3.学生讨论每个标志为什么会出现在此处,它的作用是什么。

    4.开展你还认识哪些交通标志的竞赛活动,比比谁认识的标志多。

    5.展开充分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遵守这些标志?

    6.画出人行道,自由组合,表演过马路的游戏。可在学生小组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让每个学生都能参加表演活动,同时还可以推选出“小交通民警”,教师可以只做一个“观众”。

    7.“小交通民警”颁发“安全小奖章”给过马路走得的同学。

    1.说说你是怎样过马路的,比比谁是遵守交通安全的孩子。

    1.表演一下你会怎样劝告不遵守交通安全的人。

    2.分小组动手做安全帽,也可与美工结合。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篇5】

    一学期的课程学习已基本结束,复习阶段即将系统展开。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复习是进行系统知识整理的过程,是查缺补漏的过程。对教师来讲,则是全面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如果复习系统性、针对性强,就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教师对学困生的辅导,如果在复习时予以足够重视,学困生在这个阶段会有一个较大的进步。为利用好这宝贵的复习时间,制定的'复习计划如下

    通过一阶段的复习,回顾这学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所学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校园,勤于思考,善于自我表现保护的优秀品质,同时掌握一定的社会常识。

    通过复习,使学生熟悉所学内容,查遗补漏,整体加强对品德与社会课学习的认识,提高知识水平。

    本主题在教学上有三个重点:一是让学生了解春天的特点。二是知道春天是植树和播种的季节。三是了解春天怎样预防疾病。

    本主题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怎样怎样保护牙齿和眼睛。二是了解吃的学问。三是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方法。

    本主题教学重点有两点,一是了解儿童节。二是怎样做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

    抓住要点,利用教材,紧紧围绕课本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某些不熟悉的环节可以加强一下,对个别后进学生采取单独的复习策略,要求抓住基础内容,对领悟力较高的个别同学可以适当提高要求。

    先基础、后提升、采取两轮复习法。

    根据上课之前整理的知识重点,上课时,先概述本节课要复习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做到心中有重点,然后根据复习的知识框架,教师给学生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强化记忆,后检查提问,再考查,最大限度的提升课堂效率。

    教师自己根据考查重点,出综合题进行模拟测试,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在复习过程中,对优秀生和后进生提出较高要求,适当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平时多做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分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办法,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最大发挥。对学习自觉性差,成绩较差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及时督促他们完成任务并随时抽查、提问,让各层次学生都各有所获,各有提高。

    通过期末复习,使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能达到优秀,基础较差学生达到及格,尽最大能力使品德与社会学科的优秀率和及格率及平均分都有所提高。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篇6】

    ―第二学期一年级品德与生活 教学工作计划 台盘中心小学 王昌珍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爱国教育,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二、学生情况 全班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在各方面都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教育是件不容易的事。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共5个单元,根据小学一年级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从适应小学生活的逻辑出发,选择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切实需要得内容,按照主题进行整合。重视生活情感的陶冶。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情感。本教科书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呈现形式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 第一单元“今天吃什么”意在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调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步步深入地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有意识的把健康常识和饮食习惯有机的结合起来。第二单元“我的手儿巧”意在让学生通过学习,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在创造的过程中感受愉悦,热爱生活,做一个快乐成长的孩子。第三单元“我有许多好朋友”本单元安排的主题活动,旨在进一步引导小朋友在集体生活中正确地与同学、朋友交往,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宽厚待人、关心帮助伙伴、热爱班级体,从而感受积极愉快的快乐。第四单元“快乐的小问号”好奇是孩子的天性,面对大千世界,充满新鲜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赏识他们的探索精神、训练他们的积累知识方法等,是本单元的主要目标。第五单元“我爱美丽的生命”本单元通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动植物生命的美丽、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伟大。让他们在享受生命的快乐中,学会保护地球家园,珍爱有着美丽生命的动植物,学会对生命充满感激,知道只有心中有爱,生命才会更美丽。 四、教学目标: 1.充满兴趣地参与学校一天的生活,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快乐,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感受学习的愉快。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谢意与敬重,体会家庭带给人的快乐感受。愿意为美好的明天付出努力。 2.主动和同学交往,说简单的礼貌用语。能参与与各种和同伴合作的学习活动,遵守简单的合作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合理的课间活动习惯,初步形成“玩学结合,张弛有度”的生活习惯。 3.通过自身观察比较、归纳及操作联系,感受新学校的美好。积极地参与并体验学习过程,学会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介绍别人的方法,学会邀请同学和接受邀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 五、教学措施 1、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感受、体验和感悟“作为小学生,究竟该怎样做”,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机地蕴含在有趣的活动之中。 2、巧妙地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可利用的废旧材料,创造美好。让孩子开动脑筋,热爱生活,发现生活。 3、通过介绍自己的好朋友,名字接龙等等小游戏,通过全体同学之间的讨论让大家慢慢熟悉,建立友谊,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和长处、宽厚待人、关心帮助伙伴、热爱班集体,从而感受积极愉快的生活。 4、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一个模拟情景中,假设遇到的动植物,让孩子们讨论自己对它们的认识,并提出相应的问题。同学讨论做出解答,教师进行总结。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并且教师要介绍给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不同渠道。 5、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选取学生感兴趣的动植物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让学生感受体验大自然的美丽、神奇;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6、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六、教学进度表 周 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数 备注 2~5 一、今天吃什么 10~13课时   2-3 1、萝卜白菜我都爱吃 3课时左右   3-4 2、我设计的午餐 3课时左右   4-5 3、小心,病从口入 3课时左右   5~8 二、我的手儿巧 10~13课时   5-6 1、我有两件宝 3课时左右 清明节 6-7 2、做个小玩艺儿 3课时左右   7-8 3、打扮我的小天地 3课时左右   8~11 三、我有许多好朋友 8~10课时   8-9 1、谁的朋友多 3课时左右   9-10 2、你真行 3课时左右   10-11 3、我们一起成长 3课时左右 劳动节 11~14 四、快乐的小问号 10~12课时   11-12 1、你留心了吗 3课时左右   12-13 2、我的问题卡片 3课时左右   13-14 3、到哪儿找答案 3课时左右   14~17 五、我爱美丽的生命 10~12课时   14-16 1、让我走进你 3课时左右 儿童节 16-17 2、美丽的生命 3课时左右   17-18 3、我能做什么 3课时左右   18~19 总复习4~6课时     3月2日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篇7】

    一.全册教学内容

    1、我爱我的班集体——本单元设计了“集体生活真愉快”“班集体真温暖”“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我为集体添光彩”四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一年多集体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体验老师、同学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能够进一步意识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体验到共同生活的愉快;同时通过开展为集体做好事、为班级做贡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2、我们的.动物朋友——本单元设计了“我最喜欢的动物”“可爱的小动物”和“我们的好朋友”三个主题活动。以引导学生注意通过实际的调查、访问、饲养等活动发展爱护动物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珍爱,并由此树立动物是人类好朋友的观念,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爱心和责任心。

    3、纸和环保——本单元围绕纸的问题设计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纸从哪里来”“保护森林,节约用纸”三个主题活动,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纸的来源,了解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奇妙的光——本单元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影子的探索开始,引导学生获得有关影子的知识,探索和认识光的一般特性,激发学生对光的浓厚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5、我们都有一个家——本单元设计了“好大的一个家”“好壮丽的一个家”和“我们的家在哪里”三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了解祖国主要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了解有关长江、黄河的基本知识,并为此而感到自豪。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能了解班上同学的特点,对自己充满信心,与同学团结友爱。

    2、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的同时,认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从而主动地用实际行动为集体增光。

    3、了解关于中国的基本知识,知道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并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而感到自豪。

    4、能注意到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愿意用各种方法去学习和探索,在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的同时,提高活动技能和能力。

    三、具体内容

    周 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第一周 集体生活真愉快

    1、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能够与老师、同学共同学习、劳动、游戏,相处和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3、懂得集体生活的规则及交往的相关知识。

    4、掌握同学之间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介绍自己及好朋友的方法与能力。

    第二周 班集体真温暖

    1、 感受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真情。

    2、 养成与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3、 认识到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也要帮助别人。

    4、 掌握交流集体生活感受的技能;帮助同学的相关技能。

    第三周 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

    1、感受团结、合作的愉快;体验到合作的力量大。

    2、能与同学团结合作,共同做事。

    3、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各人有特点,能力各不同。

    4、掌握要别人了解自己的方法;合作的技能和方法。

    第四周 我为集体添光彩

    1、体会每个人的言行都会对集体荣誉产生影响;形成对集体的责任感。

    2、认识到集体中每个人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能用实际行动为集体争光彩。

    3、认识到集体的进步需要大家共同争取。

    第五周 我最喜欢的动物

    1、喜欢动物、关爱动物的情感。

    2、珍爱生命,保护动物。

    3、了解一些动物的基本常识。

    4、知道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发展初步的生态意识。

    第六周

    可爱的小动物

    1、有爱心并精心饲养小动物,关爱小生命。

    2、初步学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3、了解动物的特性,能正确喂养小动物,防止受到动物的伤害。

    4、培养观察能力,学写饲养日记,掌握饲养某种小动物的技巧。

    第七周 我们的好朋友

    1、不伤害动物,自觉保护动物。

    2、珍爱生命,拒绝吃国家保护的动物,并学习努力劝阻他人的不良行为。

    3、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为人类作出贡献。

    4、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动物的事情。

    第八周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

    1、感受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纸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九周

    纸从哪里来

    1、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2、初步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篇8】

    一、班级情况分析

    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习,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生普遍都能尊师守纪,团结友爱,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但有时有点过于活跃,需要老师适时调控。

    二、教材内容分析

    1、第一单元《春天的歌》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朗诵、绘画等方式让儿童感受春天给予人类的无限生机,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生活的美好情感,完成新课标要求的“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人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能欣赏和感受自然的美”;“从不同途径收集信息”;“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并愿意与他人交流分享”等目标。

    2、第二单元《今天我当家》抽取学购物、进厨房、对待生病、接待客人四个方面来具体地构建儿童当家的过程。

    3、第三单元《我在班级中》从“我们分享,我们快乐”、“我帮你,你帮我”、“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家”、“我们共庆六一节”四个方面来立体地呈现班集体生活的乐趣。

    4、第四单元《快乐的学习生活》在设计上以学习兴趣为中心,并试图打破将学习仅限于课堂的狭义学习观,侧重对儿童进行愉快积极、负责任、有创意的生活主题教育,从而完成课程标准要求的“做事用心”,“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高兴地学”,“养成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等目标。

    三、本学期教学的总目标

    1、热爱大自然,能主动到大自然中观察春天的特征,对自然现象有探究欲。知道春天动植物的变化,人们衣着的变化,学习有关儿歌,知道种子发芽生长的条件,了解植树节的相关知识,能在活动中初步认识春天的花及野菜,练习综合的观察、绘画、朗诵能力,培养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

    2、乐于参与班级的各项集体活动,能感受集体活动的美好,积极参与班级的卫生值日和保结工作,能为班级庆祝“六一”活动布置教室。懂得要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道理。

    3、能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快乐,从而激发对学习生活的爱与乐趣。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本单元的学习中通过寻找校园内、生活中的有趣丰富的学习活动,体验学习的快乐。了解多渠道的学习方法,了解丰富的学习途径。

    四、教学措施

    1、加强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习惯和能力。

    2、提高学生的有效性。

    3、加强课堂评价,提倡多元化评价。

    五、教学时间:

    34课时。

    【下册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精选8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