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精选7篇)
  • 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

    发表时间:2023-03-13

    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精选7篇)。

    为了能更省时省力的完成接下来的工作,我们需要根据还未完成的工作,考虑下一阶段的工作规划。你是否清楚该怎样写好工作计划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篇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个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的加深,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更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儿童活动的兴趣被引发出来,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但是,可能由于地区的差异,本地儿童的生活与教材反映的不尽相同,个别儿童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切,这有待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全册教学内容

    1、我爱我的身体——通过引导儿童认识自己身体的整体结构及其各个组成部分,了解身体各个部分的特征和基本功能,用各种方式表现字的身体特征,不仅能进一步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还能让他们在已经知道了要怎么做的基础上,进一步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帮助儿童更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诚实的好孩子——随着儿童社会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需要让他们懂得诚实守信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规则,是每个公民的基本道德。因此,本单元着力引导儿童说实话,做诚实的孩子。

    收获中的学习与发现——通过让儿童直接参与校园、果园、农田、蔬菜大棚等的收获,使他们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收获的喜悦,增强热爱劳动的情感,有意识地学习一些劳动技能。

    3、我爱我生活的地方——培养儿童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让儿童学习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发现家乡的美,实际地感受社区、村庄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感受生活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从而能够在爱自己家的基础上,进一步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爱自己的家乡。

    4、水和我们的生活——引导儿童在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科学地认识水的基本特征和水的三态变化,知道水遇热蒸发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雨水或雪,再遇热又变成水蒸气这一循环规律,激发儿童对水的探究兴趣,引导他们尝试用多种方法去认识水,了解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感受我国水资源的稀少和宝贵,进而自觉地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和爱护水资源的初步意识。

    5、怎样做好事——引导儿童学习去做力所能及的好事,懂得好事应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不好高骛远,宾端正做好事的态度,从小主动地向那些为人民服务的无名英雄学习。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能充分感受到经过一年级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充满信心。

    2、能感受和体验到生活的温暖,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在人际交往中诚实、不说谎,珍惜劳动成果,尊敬为社会服务的劳动者。

    3、体验自主活动、探索、发现的愉快,能有意识地用各种方法去获得知识和经验,发展动手能力和社会参与能力。

    四、具体内容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第一周了解我的身体

    1.感受自己身体的基本特征,关心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的情况,发展自我意识。

    2.关爱自己的身体,能主动帮助他人。

    3.了解自己身体的各部分器官,测量自己身体的生长发育的情况。

    第二周保护我的身体1。树立健康的生活意识对自己身体主要部位的功能有观察、探究兴趣。

    2、懂得爱护自己的身体,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与卫生习惯,主动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与姿势。

    3、知道身体部位的特点、功能,获得保护身体健康的知识。

    第三周

    收获的感觉真好1、感受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能积极参加收获劳动,体验收获的喜悦。

    2、了解秋天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以及人们进行各种收获的劳动。

    3、认识和了解春种秋收农作物的特征及生长规律。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第四周粮食来得容易

    1、对农作物生长过程的了解,让学习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篇2)

    一、课程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身的选择来组织活动。

    二、课程基本理念:

    1、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

    2 、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3、 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

    4、 在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中建构课程的意义。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1、情感与态度:

    (1)教育同学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信、老实、求上进。

    2、行为与习惯:

    (1)初步培养同学形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教育同学遵守纪律,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

    (3)维护环境,顾惜资源。

    3、知识与技能:

    (1)使同学初步了解一些生活中最常见的自然、社会常识。

    (2)掌握一些自身生活中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同学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注意掌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规范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协助儿童展开活动。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协助儿童获得相互联系的、不时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获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空虚,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发明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和时的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效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时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五、教学活动形式:

    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观赏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形式。

    六、教学进度布置

    周 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3.1—3.7

    2 3.8—3.14

    3 3.15—3.21

    4 3.22—3.28

    5 3.29—4.4

    6 4.5—4.11

    7 4.12—4.18

    8 4.19—4.25

    9 4.26—5.2

    五.一劳动节

    10 5.3—5.9

    期中检测

    11 5.10—5.16

    12 5.17—5.23

    13 5.24—5.30

    14 5.31—6.6

    15 6.7—6.13

    16 6.14—6.20

    17 6.21—6.27

    18 6.28—7.4

    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篇3)

    一、所教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54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30人,他们都是一年级小朋友喜欢学习,热爱劳动,关心他人,活泼好动,充满活力的孩子。

    二、所教学科教学目的及要求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具有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好品质。

    三、所教学科教材内容分析及学生状况

    本册教材包括五章,其中第一章是“今天吃上什么”又分三个小节,共6课时。第二章是“我的手儿巧”分三个小节。第三章是“我有许多好朋友”分三个小节。第四章是“快乐的小问号”,地五章是“我爱美丽生命”。

    这五章从不同层次,不同方法,培养训练孩子们的表达,动作,创作,思考,行为能力。学生学习起来劳逸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手脑共用,十分愉快。

    四、本学期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着重培养学生能力。

    2、转变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动脑,劳逸结合。

    3、钻研教材,作到备好课,上好课。

    4、多参加户外活动。

    五、本学期教学内容具体安排

    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篇4)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个学生,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科文化课学习非常投入。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四个单元,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2、突出养成教育的要求。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

    4、突出图画、图片在呈现教材内容方面的特殊作用。

    5、体现一定的开放性。

    三、教学具体目标

    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方面

    1、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2、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3、自然、诚实、求上进。

    (二)、行为与习惯方面

    1、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

    2、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3、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4、保护环境,爱惜资源。

    (三)、知识与技能方面

    1、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

    2、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

    3、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

    (四)、过程与方法方面

    1、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四、教学措施

    1、充分体现教学的生活性,遵循儿童生活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和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体现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理念。

    2、遵循教材开发性的特点,重视本课程面向儿童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在教学中积极探索教材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他生活空间的方法,使其教学寓于生活。3、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对儿童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价值观打下基础。

    4、积极鼓励儿童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它实践活动,使儿童通过活动、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5、珍视儿童的生活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与学生和平相处,以诚相待,使学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严的`学校生活。

    附:二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教学计划安排

    单元主题活动主题活动内容课时备注

    我生活的地方1、我爱家乡山和水A、了解家乡自然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感情。

    B、记下对家乡的感受。

    c、了解家乡文化。2

    2、家乡的物产多又多A、了解家庭资源

    B、了解家乡矿产

    c、同学交流2

    3、我家门前新事多A、观察周边生活变化。

    B、高兴的事

    c、家乡明天更美好2

    二、让家园更美好1、我们的在地妈妈A了解家园环境环境状况及其变化

    B、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意识2

    2、花草树木点头笑A、说出常见的植物名称

    B、爱护花草2

    3、我和动物交朋友A、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B、善待动物3

    4、美化家园A、垃圾处理

    B、垃圾分类

    c、私用废旧物品3

    三、快乐的少先队员

    1、鲜艳的红领巾A、热爱组织

    B、知道红领巾来历

    c、前辈猪儿时封励3

    2、红领巾胸前飘A、少先队活动

    B、诚实守信互相努力3

    3、快乐的六一A、知道“六一”儿童节日

    B、参加儿童节活动4

    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篇5)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能感受到经过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生活后的进步和变化,并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怀有美好的向往。随着对《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了解的加深,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他们已开始运用讨论、观察、调查、实验等多种方式去学习而且我班学生41人,男生比女生多15人,好动的学生较多,教材以图画的形式呈现更可以开展的活动、游戏及其活动的过程,学生活动的兴趣被引发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而非教师给予的现成结论去获得知识。但是,可能由于地区的差异,本地学生的生活与教材反映的不尽相同,以及教材中的活动性较强,由于学生学习环境及条件的限制,个别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不够透切,这有待今后教学中扬长避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二.全册教学内容

    1、我爱我的班集体——本单元设计了“集体生活真愉快”“班集体真温暖”“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我为集体添光彩”四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在一年多集体生活的基础上,通过体验老师、同学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能够进一步意识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体验到共同生活的愉快;同时通过开展为集体做好事、为班级做贡献的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

    2、我们的动物朋友——本单元设计了“我最喜欢的动物”“可爱的小动物”和“我们的好朋友”三个主题活动。以引导学生注意通过实际的调查、访问、饲养等活动发展爱护动物的情感和对生命的珍爱,并由此树立动物是人类好朋友的观念,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爱心和责任心。

    3、纸和环保——本单元围绕纸的问题设计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纸从哪里来”“保护森林,节约用纸”三个主题活动,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纸的来源,了解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4、奇妙的光——本单元从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影子的探索开始,引导学生获得有关影子的知识,探索和认识光的一般特性,激发学生对光的浓厚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5、我们都有一个家——本单元设计了“好大的一个家”“好壮丽的一个家”和“我们的家在哪里”三个主题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了解祖国主要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了解有关长江、黄河的基本知识,并为此而感到自豪。

    三.全册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能了解班上同学的特点,对自己充满信心,与同学团结友爱。

    2、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的同时,认识到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的责任,从而主动地用实际行动为集体增光。

    3、了解关于中国的基本知识,知道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并为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而感到自豪。

    4、能注意到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愿意用各种方法去学习和探索,在获得有益的知识和经验的同时,提高活动技能和能力。

    四、具体内容

    周 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第一周 集体生活真愉快

    1、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能够与老师、同学共同学习、劳动、游戏,相处和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3、懂得集体生活的规则及交往的相关知识。

    4、掌握同学之间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介绍自己及好朋友的方法与能力。

    第二周 班集体真温暖 1、 感受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真情。

    2、 养成与同学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习惯。

    3、 认识到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也要帮助别人。

    4、 掌握交流集体生活感受的技能;帮助同学的相关技能。

    第三周 人人有长处,合作力量大 1、感受团结、合作的愉快;体验到合作的力量大。

    2、能与同学团结合作,共同做事。

    3、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各人有特点,能力各不同。

    4、掌握要别人了解自己的方法;合作的技能和方法。

    第四周 我为集体添光彩 1、体会每个人的言行都会对集体荣誉产生影响;形成对集体的责任感。

    2、认识到集体中每个人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个集体;能用实际行动为集体争光彩。

    3、认识到集体的进步需要大家共同争取。

    第五周 我最喜欢的动物 1、喜欢动物、关爱动物的情感。

    2、珍爱生命,保护动物。

    3、了解一些动物的基本常识。

    4、知道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发展初步的生态意识。

    第六周

    可爱的小动物 1、有爱心并精心饲养小动物,关爱小生命。

    2、初步学会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3、了解动物的特性,能正确喂养小动物,防止受到动物的伤害。

    4、培养观察能力,学写饲养日记,掌握饲养某种小动物的技巧。

    第七周 我们的好朋友 1、不伤害动物,自觉保护动物。

    2、珍爱生命,拒绝吃国家保护的动物,并学习努力劝阻他人的不良行为。

    3、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为人类作出贡献。

    4、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动物的事情。

    第八周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纸 1、感受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纸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九周

    纸从哪里来 1、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

    2、初步养成节约用纸的良好习惯。

    3、理解爱护树木对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作用。

    4、掌握调查、收集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和技能。

    第十周

    保护森林,节约用纸

    1、体验参与节约用纸、保护环境实践活动的乐趣,培养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

    2、热爱自然,保护树木,爱护环境,提高环保的自觉意识。

    3、了解学校和社区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4、了解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第十一周

    影子的探索 1、对光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的兴趣。

    2、会自己安排时间,坚持、主动地完成活动。

    3、能在生活中正确利用影子。

    4、探索影子的特点和光与影子的密切关系。

    第十二周

    我们来造彩虹 1、对光的色彩有浓厚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2、坚持不懈、不怕失败进行探索的科学精神。

    3、认识太阳的七种颜色。

    4、学习一些制造彩虹的方法。

    第十三周

    太阳光的利用 1、积极尝试在生活中更好地利用太阳光。

    2、学习避免光的伤害,学会保护自己。

    3、知道可以利用光丰富自己的生活,为人类的生活服务。

    4、了解光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第十四周

    好大的一个家 1、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家庭;感受我国民族文化我丰富多彩。

    2、初步形成尊重和团结少数民族的意识和行为,学会尊重不同的文化。

    3、知道我国共有56个民族;初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风俗习惯。

    4、了解少数民族聚居地、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城市的气温变化,东西两端城市相距较远等相关地理知识。

    第十五周

    好壮丽的一个家 1、感受我国山河的壮美秀丽,体验家乡生活的愉快与幸福。

    2、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爱祖国的山河。

    3、初步了解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名胜古迹,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

    4、了解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和入口;知道我国的一些名胜古迹并对其有一定的了解。

    第十六周

    我们的家在哪里 1、初步理解世界是我们更大的家,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大家园。

    2、与少数民族小朋友和外国小朋友和睦相处。

    3、学习与外国小朋友交往的礼仪。

    4、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相邻国家等简单地理知识。

    五、对本学期的期望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希望能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使他们能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和对待各种社会现象;用学过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能够明辨是非,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风气,对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有积极探索的兴趣,喜欢动手动脑,想办法解决问题。

    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篇6)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一、教材特征:

    1.生活性。

    第一,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

    第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第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第四,本课程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2.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

    第一,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

    第二,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

    第三,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

    第四,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3.活动性。

    第一,课程形态以主体参与性活动为呈现方式,强调做中学。强调儿童直接参与,强调全员参与;

    第二,课程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

    第三,儿童本身实地参与活动,老师指导活动,把教材内容转化主题活动。

    二、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这是本课程的宗旨和价值导向。分目标的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全面地、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2.转变教师角色。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该导不导,该点不点,不符合课程改革要求,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3.加强教学活动的指导。

    本课程的活动以落实课程目标为目的,以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中的某一内容或几个内容的融合为主题,以儿童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和学习兴趣等为设计基础,将知识、技能教育的要求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指导教学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应注意把握儿童的实际情况,根据课程标准的各项规定制定教学计划和活动设计,帮助儿童展开活动。活动设计和活动指导应具有计划性和灵活性。

    (2)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3)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4)本课程的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的,它是教师引发儿童活动的工具,是儿童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资源。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当地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提高整个教育的质量。

    4.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

    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教学活动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形式服从内容,可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类型。教学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比较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安排必要的课前准备活动或课后延伸活动来配合。

    5.注意与其他学科、教育活动的结合。

    本课程教学活动应注意利用其他学科或教育活动的成果,与其他学科和教育活动,如少先队、班会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

    三、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第1课——寻访大师的童年——2课时

    第2课——大师成才的故事——1课时

    第3课——大师在我身边——2课时

    第二单元第1课——班级风景线——2课时

    第2课——一次运动会——2课时

    第3课——班级小明星——2课时

    第4课——我们的班级报——2课时

    第三单元第1课——美丽的大自然——2课时

    第2课——动物、植物和我们——3课时

    第3课——美好的家园——2课时

    第四单元第1课——我们的社区——2课时

    第2课——社区的文明——2课时

    第3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2课时

    第五单元第1课——我长大了——2课时

    第2课——成长档案——2课时

    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篇7)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本学期共有学生16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通过学习,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认知生活,感知生活的能力,能对劳动行为有所了解,能比较有兴趣地参与到老师预设好的一些实践活动中来,但个别学生需要加强锻炼与培养。

    二、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儿童观、教师观、教材观。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五个单元,主要以儿童生活的时空线索安排活动主题,形成灵活、有序发展的主题。本册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负责,学会探究,热爱科学,形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

    三、教学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

    2、培养学生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4、培养学生愉快开朗的胸襟和有应付挑战的勇气。

    5、培养孩子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诚实友爱,遵守社会规范,爱家乡,爱祖国。

    6、教育学生爱护公共环境,热爱劳动,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四、采取的教学方法及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及教材重难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讨论、资料收集、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

    3、通过图标和文字提示活动的准备和活动过程,使儿童喜欢本教材和课程的学习。

    【品德生活教学工作计划(精选7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