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荐]单元教学设计模板(合集7篇)
  • 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发表时间:2023-04-03

    [荐]单元教学设计模板(合集7篇)。

    单元教学设计模板是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花时间整理的内容,敬请您阅读本文。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作为教师就要极其认真的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

    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篇1

    教学内容:

    第2-3页练习一第6-13题。

    教学目的: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同时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提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对策:

    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解方程(练习一第6题的第1、3小题)

    4x+12=502.3x-1.02=0.36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学生板演并讲评,集体订正。

    二、尝试练习

    师:刚才的两道题同学们完成得很好,这道题你们还能自己解决吗?试试看。

    出示:30x2=360

    学生独立尝试完成,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解这个方程是第一步需要做什么?这样做依据了等式的什么性质?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一第7题。

    (1)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谁来说说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S=ah2.联系这个公式你能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指名口答。你觉得在这些数量关系中,哪一个等量关系适合列方程?根据这个数量关系我们可以列出怎样的方程?板书:1.3x2=0.39.

    第⑵题生独立思考并列出方程,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后全班交流。板书:3x+18=19.8.

    (2)学生独立计算,并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全班核对。

    小结: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可能会有几个不同的等量关系,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2、练习一第8题。

    学生读题后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将与杨树和松树有关的信息分别列表整理(如列表,作标记等)

    学生独立解决后再说说数量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是根据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列出的方程,最后核对解方程的过程。(提示学生可从得数的合理性来初步检验)

    3、练习一第9题。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分析数量关系,教师结合学生回答画出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解方程再集体订正。

    4、练习一第10题。

    教师简单介绍相关天文知识后,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及时交流,教师及时讲评。

    5、练习一第11题。

    学生读题后教师提问:在本题中出现了两个问题,那么我们在写设句时要注意什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字母分别表示小亮出生时的身高和体重)

    学生独立解决,集体核对。结合学生板演情况进行讲评,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书写格式。

    6、练习一第12题。

    提问:你能看懂这张发票上所提供的信息吗?数量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呢

    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同桌同学互相检查,再集体订正。

    7、练习一第13题。

    学生阅读第13题,理解后独立解决问题,再交流。

    教师再补充几题,如:98.6、212华氏度相当于多少摄氏度等。

    四、全课小结

    说一说你这一节课的学习收获及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配套习题。

    教后反思:

    本课时是一节练习课,练习目标有两个,一是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形如ax+b=c和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二是借助一些对比练习,让学生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课前,我学习了高教导的课前思考,在今天的练习课中补充了两组题目,让学生进行对比练习。题目是这样的:(1)果园里有桃树60棵,比梨树的3倍少6棵,梨树有多少棵?(2)果园里有梨树60棵,比桃树的3倍少6棵,桃树有多少棵?课堂上,我先请学生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答。学生们经过分析、比较,发现类似第1小题这样的题目适合用方程解,类似第2小题这样的题目适合用算术方法解。另一组补充的题目是:(1)王老师买了3个足球,付了200元,找回8元。每个足球多少元?(2)水果店运进5箱苹果,卖出56千克,还剩34千克。每箱苹果多少千克?对于这两题,我请学生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而且如果是列方程的话,试着列出不同的方程;如果是用算术方法解的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在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后列出了不同的方程或算式。

    通过本节练习课,我想教师在教学中要更多地指导学生关注怎样从一个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分析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关注怎样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从而在经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获得对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策略的体验,进一步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加深学生对方程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

    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篇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

    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

    2、学生举例。

    3、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身边去发现除法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展开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

    (1)、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进一步理解图意,正确写出除法算式,重点区别两种不同的分法和得数后面单位名称的写法。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9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的思考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

    (2)、全班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题。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圈一圈物品的方法进行平均分。分后填写算式。让学生在独立写除法算式中熟悉除法算式的读法、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分橘子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1.用竖式计算。

    56÷7 42÷6 32÷8 35÷5 81÷9 21÷3 16÷2 63÷9

    2.谈话导入课题,并板书课题。分橘子有余数的除法

    二、互动解疑平均分后有时会出现余数。

    1.课件显示14个橘子画面。

    2.组织小组讨论:有14个橘子,如果每盘放4个,可以放几盘?请每个同学用代表橘子的圆片实际分一分,在小组内讨论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

    3.全班进行交流。指名回答:投影显示学生的圆片图,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并进一步认识余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4÷4=3盘……2个答:可以放3盘,还剩2个。4引导学生认识竖式中:“14”表示把14个橘子拿去分,“4”表示每盘放4个,“3” 表示放了3盘强调单位“盘”,“12”表示3盘共12个4×3=12。“2”表示放了3盘后还剩下2个。强调单位:“个”5说明“2”是这个竖式的余数,这2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6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启思导疑

    1.先由学生操作用圆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 “试一试”。

    2.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了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学生独立完成“算一算,想一想”,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

    四、实践应用

    “练一练”第1、2、3、4题。

    五、总结评价

    1.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2.你有哪些收获?

    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

    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篇4

    [设计思路]

    《点点滴滴都是爱》这是根据三年级下册教材,语文园地五中的作文要求而设计的。教材的编写者之所以会在让孩子们在学习了《可贵的沉默》《妈妈的账单》这样一组课文后安排学生“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必定有其深意。

    因为现在的孩子整天沉浸在爱的海洋中,已经逐渐成为了“爱的麻木者”。他们体会不到父母长辈对他们的殷殷深爱,反而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只要一让孩子们写自己的父母是怎样爱自己,学生所举的事例就是类型化的,语言则是模式化的,内容是惊人的雷同。在情感上呢,总是让人少了一份真诚和细腻。所以在经过反复的研读教材后,我将本次作文教学的重点确定为:

    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透过自己和爸爸妈妈的生活照,回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看似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从细微之处去感受到父母的爱。然后具体地记录下爸爸妈妈爱自己的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实现语言文字和道德情感的双重升华。

    本次作文的教学思路主要表现为感知爱、体验爱和抒写爱三个大的板块。这三个大的板块融合了资料展示、口语交际、习作指导、学生片断练习和学生课后独立作文和作文的讲评、修改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在课前需要做以下两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1.收集关于父爱和母爱的资料,包括诗词、格言警句或者故事。

    2.听爸爸妈妈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然后共同翻阅相册,寻找几张最能体现父爱和母爱的照片。

    [设计流程]

    一、情景创设,感知父母的爱

    (一)揭示习作内容。

    上课伊始,首先播放音乐《我爱我的家》,屏幕上滚动出现本班学生和自己爸爸妈妈的照片。教师伴随着音乐,导入:

    师:同学们,家是我们成长的乐园,是温暖的港湾。家里有疼爱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他们的爱伴随着我们成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忆并记录下父母对我们的爱!

    (二)素材交流。

    师生共同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父爱、母爱的资料。

    1.教师讲述自己收集的故事。

    我准备的是美国职业演讲者、也是多产作家马克·汉林的《地震中的父与子》。因为根据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收集信息的能力,确实需要我们教师适当补充相关的材料,尤其是关于父爱的材料。因为学生通过课前收集,可能已经注意到了这点:关于父爱的名言和故事较母爱的文章来说,显得比较少。但作为教师,我们应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并不意味着父爱就不值得歌颂,父爱同母爱一样的无私,它是一种默默无闻,寓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感情,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正如有人这样赞叹:父爱是深沉凝重的,是放在心中用一生慢慢咂摸品味的。

    教师伴随音乐深情讲述《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个故事中,父亲是如何不顾自己的安危,用手挖泥石,坚持了整整38小时,最后终于救出了儿子和他的同学,谱写了一首伟大的父爱情深的颂歌。

    讲述完故事后引导学生交流:

    (1)同学们,这个感人的故事是否也感动了你呢?

    (2)故事中的那个情节最令你感动?你由这个故事想到了什么?

    意在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父亲是怎样爱自己的。

    2.组织学生交流、朗诵课前收集到的歌咏父爱、母爱的诗词和文章。相机进行指导,让学生认知父爱、母爱的内容和形式。

    因为正好“语文园地五”中就有唐代诗人孟郊写

    ——点点滴滴都是爱——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的《游子吟》,相信会有学生交流这首诗。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师相机引导:母爱是什么?在这首诗中,母爱就是游子临行前,母亲在灯下为儿子密密的缝制衣服。

    然后教师追问:这种事情,这种母爱是惊天动地的吗?但是你能说它不伟大吗?这一针一线都饱含着母亲对儿子的深情祝福与无尽的牵挂。诗人孟郊就选择了自己临行前,母亲为自己缝补衣服这样一件小事,表达了母亲对自己的深深爱意。

    就这样,在同学们每交流一则材料后的,教师都要对每一则材料用准确恰当的的语言加以点评。并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如果学生收集的材料很贫乏,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回忆学过的相关课文,如《妈妈的账单》中,母爱就是不计回报的为子女付出;《给予树》中的母爱就是尽管经济拮据,也把辛苦攒下的100美元分给五个孩子,让他们购买礼物相互赠送;《可贵的沉默》中,父母的爱就是每年都会记得为孩子庆祝生日,送上精美的礼物,而忽略了自己的生日。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

    师:其实,在很多时候,父母的爱都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有时,爱就是一个温柔的眼神;有时,爱就是一杯暖暖的牛奶;有时,爱就是一个鼓励的微笑;有时,爱就是雨中高擎的雨伞……

    [环节设计意图]

    写作是情感的外射。激情可以直接引发作文的欲望和冲动。所以在“感知爱”这个板块中,我利用音乐欣赏、照片展示和资料的分享,让学生感知父母的爱,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唤醒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互动交流,体验父母的爱

    (一)首先以学生的一张旅游照片为重点,指导学生主动发现照片后的感人故事。

    因为根据课前的了解,我掌握到学生们准备的照片有的是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照片,有的和父母一起过六一儿童节,但更多的是旅游时照的照片。乍看之下,觉得这些照片似乎和父母的爱之间好像没有太大联系。但其实仔细想来,带孩子去旅游,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却本身就是父母爱孩子的一种表现。而且,在旅游路上一定有许多父母照顾孩子的细节。这些细节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却饱含着父母对子女的一片深情。所以我在说课前提前了解了我班几个学生旅游路上发生的故事,中从选择严御寒在哈尔滨的这张照片。因为据严煜寒介绍,她刚到哈尔滨就发烧了。妈妈对她是呵护备至,平时十分严厉的爸爸也温柔了许多,定时喂她吃药。因为严御寒觉得头痛得厉害,她的父母为了她放弃了一两个景点,一直守在她身旁。第二天,她好些了,但爸爸还是执意背她走路。玩儿的时候,爸爸还一直想办法逗她开心。这个故事很具有典型性,于是我决定以这张照片为突破口,请严煜寒讲述这张照片的故事,以启发学生主动发现凝聚在照片中父爱和母爱。

    在严煜寒交流后,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其实在每一张看似平常的照片后面,都可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现在,让我们好好的看看照片,仔细地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做了哪些看起来是微不足道,却又饱含深情、饱含爱的事呢?

    给一两分钟让学生静静地回忆、思考,然后组织学生进入第二个环节——交流互动。

    (二)交流互动。

    首先,介绍活动要求: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带来的生活照片,用这些照片作为钥匙,打开记忆的大门,回忆自己和父母

    ——点点滴滴都是爱——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之间最温馨的瞬间,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同学交流。

    活动要求是弹性的,学生可自选活动方式。

    1.激情解说——如果爸爸妈妈的爱就凝固在你手中的某张照片上,(就象严煜寒的这张照片一样)就请你仔细回忆当时的一切,然后为这精彩的照片配上生动的解说词。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如果带的照片还不足以表达父母对自己的爱,就可以采用第二种方式。

    2.故事派对——也许有些感人的瞬间没有用影像资料的形式保存下来,但老师相信当时的一幕幕一定时常浮现在你的脑海里。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当时的情景,还可以加上自己的身势动作,形象地再现这感人的瞬间。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相互启发,充分练说,再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在学生交流时,教师相机利用追问的形式指导学生按顺序把事情说清楚,尤其是最能体现父爱和母爱的细微之处。

    [环节设计意图]

    在“体验爱”这个板块中,我利用直观的照片作为打开学生回忆之门的钥匙,通过参与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交流表达父母对自己的爱。让作文训练更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内容可表达,有内容想表达,有内容能表达。帮助学生解决“具体写什么”的问题。

    三、自由表达,抒写爱

    (一)习作指导。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但怎样把我们嘴说的话用笔记录好,就需要掌握一定的表达方法了。所以我采用了让学生对比两个片段的方式来学习写作方法。

    1.请学生对比阅读下面两个片断。

    (1)我坐在车上,父亲说要给我买几个橘子。他走到那边月台,跳下去,穿过铁道,又爬上来,买到橘子后按原路返回,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然后,转身消失在人群中了。

    (2)父亲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很胖,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选自朱自清的《背影》

    2.交流:你认为哪个片段能更好的表现父亲对儿子的爱?(学生肯定会选择第二段)然后进一步追问:这两个片段都是写父亲在给我送行时为我买橘子的事,可是为什么第一段读过之后,总让人觉得写得还不够具体。这是什么原因呢?

    3.请学生勾画出你认为写得比较具体的语句。然后分析这些语句描写了父亲的什么。

    学生通过勾画,就会发现,写的具体的地方其实就是在详细描写父亲的语言、动作、外貌,还有自己的感受。

    4.教师作必要讲解:我们之所以会觉得第一段写得不具体。这是因为它只是简略地写出了爸爸为自己做了什么,而把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忽略了。要想把文章写具体,就必须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详细地写下来。

    ——点点滴滴都是爱——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把故事写“具体”呢?首先我们要明确所谓“写具体”不是字数多就是写具体了。而是要写清楚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特别是最令你感动的地方。比如朱自清的《背影》在这个片断中,就重点抓住了父亲为他买橘子的一系列动作来表现父亲对他的爱。这也就是说,我们要注重细小的环节的刻画。具体该怎么写呢?老师教给大家一个方法,就是要“步步追问”加上合理的想象。拿这个片段来说吧。

    (出示)一天夜里,天气很热。我怎么也睡不着。妈妈就为我扇扇子,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裳。

    我们至少可以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那天天气到底有多热?我总也睡不着觉,心里感觉怎么样吗?妈妈见我睡不着,对我说了些什么呢?妈妈是怎样为我扇扇子的?具体动作如何?我热,妈妈也热,看到妈妈这样照顾我,我的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只要这样一步一步地追问下去,并能展开合理的想象,自然就能把文章写具体了。

    请学生按这个思路,口头补充这个片断。然后出示补充后的范例:

    (范例)

    妈妈的爱就像是一阵阵清凉的风。一天夜里,天热得让人觉得脑子里总是“嗡嗡”地叫,哎!怎么熬得过去呢?这时妈妈好像猜出了我的心思,说:“晓晓,睡着了就觉得清凉了。”我听了后,乖乖地点点头。刚睡了几分钟,我就被一阵阵扇子扇风的声音惊醒了,原来是妈妈坐在床沿上,轻轻地给我打着扇子,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裳。

    [环节设计意图]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大概分辨出哪些文章写具体了,哪些文章没有写具体。但要求他们说怎样才能把习作写具体就很难了。所以我利用对比片断的方式,加上教师必要的讲解,帮助学生学习“如何把事情写具体”的表达方法。习作指导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解决“怎样写”的过程。

    (二)真情表达。

    1.学生进行当堂的片段练习。

    要学生利用“步步追问”的方法写一个片段,来表达妈妈或者爸爸对自己的爱。写清楚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

    2.评说片段。

    教师巡视抓典型:将写得较为具体的习作进行示范性点评。

    3.课后习作。

    要求学生把课堂交流的故事写具体,也可以重新翻阅自己的相册,聆听父母讲述关于照片的故事,再用一两件具体的事来表达父母对自己的爱。

    (三)习作后的讲评修改

    1.全方位点评:

    (1)教师将学生的习作全部浏览后,选出优秀习作进行示范性点评。

    (2)在四人小组内,由小组长具体负责,围绕训练重点“如何写具体”进行点评,鼓励学生多发现别人的优点。

    (3)教师参与到小组中进行随机性点评。

    (4)请学生习作带回家,请家长参与点评。

    2.学生二次修改习作。老师根据学生二次修改的情况,给学生一个较好的成绩。让学生意识到好文章是在大家帮助和自己努力下改出来的。

    [环节设计意图]

    修改习作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根本途径之一。但习作修改的内容很多,不能一味求全,因此,我采取了有所侧重的办法。组织学生围绕训练重点“如何把文章写具体”来进行修改训练。整个修改评价的过程,既有老师、同学参与,还邀请了家长参与,对修改的好的范文作肯定性、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获得成功感。从而逐步培养学生修

    ——点点滴滴都是爱——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

    改习作的能力。

    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篇5

    一、单元教材分析与解读 六年级

    第二单元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

    回顾革命岁月,感受革命精神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

    课文七律长征2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时代背景,感受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伟大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2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提高表达能力;体会五壮士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开国大典2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感情;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灯光1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理解郝副营长所“憧憬”的内容与他的英雄壮举之间的联系。

    口语交际演讲1语气、语调要适当,姿态大方;利用停顿、重复或辅以动作强调要点,增强表现力。

    习作多彩的活动2写清活动的过程,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写出活动的体会和收获。

    语文园地交流平台2体会场面描写的作用,交流写法;

    体会“重复”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

    学会用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描写;

    掌握硬笔书法的要领,提高书写水平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本单元围绕“革命岁月”这个主题,编排了《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四篇课文,其中前三篇是精读课文,灯光是略读课文,四篇文章反映的是不同革命斗争阶段的事情,但其表现的精神主旨是统一的,旨在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者英勇斗争、不怕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旨在体会文章在写场面时,既注意整体面貌的勾勒,也注意局部细节的刻画,感受二者是如何有机结合的。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这与本单元课文的写法一脉相承。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课文虽然题材、体裁不一,但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是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通过感受中国近代史上中华儿女奋力抗争、为革命胜利前仆后继的一幕幕感人画面,学生能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教学重点:了解并学会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图片视频等资料

    五、教学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篇课文都要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教材是以宽泛的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内容的,每个单元一般有两篇课文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设计课后思考题,有的课后思考题或相关栏目迁移运用之前学习的语文要素出题和设计内容,意在巩固提升,体现目标的发展性。比如本单元“口语交际”和语文要素关联不大。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执行主编陈先云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这样说:“教师在理解把握统编教材编排意图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语文要素、人文主题和单元内容之间的联系,又要考虑到口语交际等内容的相对独立性,不局限于每课都要体现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可以灵活掌握。”

    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整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双线并举,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对作品的品读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启迪和感染,并抓住语文要素“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通过有效的训练,引导学生由初步感知到体会理解,再到实践运用,循序渐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六、教学安排:

    (一)整体预习课(2课时)

    教学目标:

    四篇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会写32个字,会写40个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层次。

    搜集相关背景资料,了解相关背景。

    (二)导读训练课

    《七律长征》(1课时)(首读经典,初识“点面结合”)

    《开国大典》(2课时)(精读引领,了解“点面结合”)

    《狼牙山五壮士》(2课时)(读写结合,运用“点面结合”)

    教学目标:

    1.读出诗歌的磅礴气势,背诵《七律长征》。

    2.结合相关背景资料和课文重点语句,感受革命先烈热爱祖国、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

    3.体会课文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三)自读训练课

    《灯光》(1课时)

    教学目标:

    领悟“灯光”与“火光”的联系,体会情感。

    结合阅读链接开展专题阅读活动。

    (四)口语交际课

    “演讲”(1课时)

    教学目标:

    1.围绕话题拟定演讲题目,根据要求写好演讲稿。

    2.用适当的语气、语调进行演讲,态度大方。

    (五)习作指导课

    “多彩的活动”(2课时)

    教学目标:

    1.写清楚活动过程,将重点部分写具体。

    2.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

    3.写出活动中的体会。

    4.学习用反复的手法写句子,用多种形式来替代说,让表达更生动。

    (六)基础训练课(1课时)JK251.Com

    教学目标:

    1.欣赏作品,能做到规范书写,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

    2.朗读并背诵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

    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操作活动认识几分之几。会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几。

    教学难点:认识分子的含义和几分之几与几分之几的比较。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一)认识几分之几

    1、出示:分西瓜场景图(用圆片代替西瓜)

    (1)问:他们一家打算干什么?

    (2)教师口述:小红吃了一块,妈妈吃了三块。

    问:小红和妈妈各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同桌说一说

    追问:什么是3/8呢?

    (3)问:剩下的爸爸吃,那么爸爸吃了多少呢?

    追问:什么是4/8?同桌讨论一下

    (4)师:3/84/8也是分数(教师板书:分数)

    (5)师:今天学的分数跟我们以前学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2、出示:一张正长方形纸,

    要求:折成同样大小的4份,给其中的几份涂上颜色。

    展示交流:你涂的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为什么?

    3、出示:一张长方形纸

    提问:你能折出这张长方形纸的几分之几?请你折一折,并涂上颜色

    学生折一折,涂一涂

    展示交流

    4、那么,如果把一张纸平均分成10份,涂了2份,是(2/10);涂了3份呢?4份,5份呢?

    教师小结:涂了10份中的几份就是(十分之几)?

    5、出示:试一试

    提问: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你是怎样想的?

    观察判断,同桌交流想法

    独立填写,全班交流

    6、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二)分数的大小比较

    二、比较大小

    1、出示3/5和2/5

    提问:3/5和2/5谁大谁小?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

    小组讨论比较方法,全班交流

    (1)折一折,涂一涂

    (2)推理:平均分成5份,取3份

    平均分成5份,取2份

    2、练习:出示书本P103第4题

    (1)涂一涂,比一比

    (2)指明学生介绍自己的作业。

    3、如果没有图,你会比较分数的大小吗?

    出示:1/32/34/73/74/95/95/83/8

    (1)小组里交流

    (2)出示

    1/2〇1/4

    1/2和1/4分子一样大,它们相等吗?

    (3)总结方法:分母相同,就看分子。

    4、比较大小:

    5/63/62/75/73/52/53/124/129/1001/1001/61/5

    (1)和同桌比一比(2)交流

    5、出示:3/9<()<8/91/7<()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红领巾试验田)这块地的3/9种了西红柿,1/9种了茄子,4/9种了青菜。

    (1)你知道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交流。

    师:还剩下多少?你打算干什么?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除了学习了几分之几外,还学了什么?(分数的比较大小)

    板书设计:认识几分之几

    1/42/43/44/4

    2/53/5

    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篇7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若隐若现、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3.介绍有关扩展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

    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引导学生理解“奇观”的意思)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放录像(潮来时一段)。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生字。

    (1)出示“潮、浩、沸、涨”卡片,指名读,说说共同点。(偏旁相同,都是形声字。)组词:观潮、浩浩荡荡、沸腾、涨潮……

    (2)出示“犹、据、踮、恢”指名读。组词:犹如、根据、踮脚、恢复……

    (3)出示“罩、薄、崩、霎”,说说特点:上下结构的形声字。组词:笼罩、薄雾、山崩地裂、霎时……

    (4)出示“闷”:里外结构。组词:闷雷。读音:èn

    (5)说说你还有哪个字记不住?哪位同学愿意帮助他?

    如“罩”字,口诀:“桌”子缺两腿,上边变“四”盖。

    2、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

    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

    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

    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

    (时间顺序)

    教学反思:字词的理解、学习太过粗略。虽然是四年级,是向高年段过度的时期。但对于字词的理解掌握不够重视。对个别词的运用、意思理解不到位,可能失去了积累的机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

    (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近)

    (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交流学生喜欢的句子。(根据学生的交流随即通过大屏幕展示写潮水的句子,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重点语句,想象录像上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加深理解体验大潮的奇特。)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

    “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

    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整堂课中,几乎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通过学生的读来读懂、理解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和大潮的雄伟壮观。如在读、议、品的环节里,我始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线,学生喜欢哪句我便导哪句,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模式,而改为学生学,老师导,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师主导性

    【[荐]单元教学设计模板(合集7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