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之二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之二

    发表时间:2022-12-08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

    我们在上学时也会去读一些范文,优秀的范文能让我们感到受益匪浅,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经常阅读范文能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你是否在寻找有关优秀范文的模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之二》,欢迎阅读,希望您能够喜欢并分享!

    一、教材

    《赣南游击词》是语文A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是陈毅元帅1936年春写的一组词。它记下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段难忘的史实,真实地描述了主力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赣粤边区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员的艰苦斗争生活。教材选编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熟练诵读诗词,理解诗词的含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说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

    1、本篇课文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是本班学生的学情、课程标注及编者意图。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小学高段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作品的感情。本篇课文的编者意图是书写生字,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熟练朗读诗词,理解诗词内容,能够说出自己的感想并能够体会诗词的情感。

    2、依据以上几个方面我制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了解作者陈毅及诗词的创作背景,认识诗歌中的生字“陈”“肠”“”“”“”,并且规范书写“肠”“淫”“嗽”“兼”,并能够借助课下注解来理解诗歌的内容。

    过程和方法:运用已有方法(查字典,互相帮助)自己或者同桌之间合作解决诗词中的不认识的生字;通过反复有目的的诵读,借助课下注解的方法,讨论课文的含义,想象文中的情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选择自己喜欢的章节,来说说对课文表达情感的理解,并且能够带着情感去朗读课文。

    3、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找班级里的能力较强的学生范读,教师顺势纠正读音,读不通顺的句子要反复诵读,因为课文比较长,可以分章节朗读,并且初读课文要落实到位,不熟练要反复读;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含义,比如理解第一节诗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播放战士们在草地上露营早晨刚刚起来时候的图片,视觉上更加直观的理解文字的意思;在学生理解情感不到位的时候,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渲染情景,重现历史,让学生通过间接的途径回到那个年代,充分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情由心发,话从口出,避免出现伪抒情的现象;教学当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教师要亲自带着情感范读,用自己的情感理解,引领学生走进诗歌的情景。

    三、说学法

    1、小组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解决诗词中的生字障碍及理解诗词内容的困难。

    2、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诗词中喜欢的章节,来分析诗词的内容,谈论从诗词中得到的体会和感受。

    3、讨论学习:通过学生和教师的讨论互动,总结诗词对于今天的意义是什么。JK251.com

    Jk251.coM编辑推荐

    [热搜课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示范版)


    作为学生,阅读大量的范文是必不可少的,一篇优秀的范文是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的,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多阅读范文还能帮助我们加深阅读写作的认识,你会借鉴优秀的优秀范文模板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热搜课件]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说课稿(示范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教材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社九年制义务教育十一册里的一篇讲读课文。它是一篇寓言故事,文章叙述古时候两个孩子凭着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持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做出判断,这个故事说明为了认识自然,两小儿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的品质,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二、说教案

    《两小儿辩日》一课是培养学生的初步感知文言文的好课例,因此我教授本课时训练重点确定为:

    1.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疑难字词,能根椐课后注释疏通文意。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两小儿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预习:

    1.熟读课文大概了解文意。

    2.搜索关于孔子的资料(生平、言论)。

    3.思考课后练习题。

    三、说教法

    本堂课因为是孩子们初学古文,所以在本文教学中,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乐读趣学,自主感悟。通过借助课后注释理解文章,教师适当点拨,讲解。重视古文的读,要求学生读出古文的韵味,读懂文章的意思进行语言积累的训练,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四、说学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主要以教师的导,学生的学习为教学主线,去营造一种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以接受变探究的演化形式,逐步深入,让学生在学习中解惑,积累。从而解决出学生学习古文的困难,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学法,快乐轻松地学习古文。

    五、说过程

    (一)引导释题,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复习旧知引入新课的方法,由“辛”字入手,加部首说“辩”字导入课题,解释“辩”字的字义,从而以“辩”字贯穿全文,让学生明白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两小儿辩论太阳,此时教师则引导学生再一次读课题,然后层层深入、质疑,两小儿辩论太阳的什么呢?让孩子深入思考,以此交待了学文的目的,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文。

    (二)指导学法

    由于学生初学古文,所以困惑重重,在此我让学生充分交流初学古文的感受,从而总结出古文不好读,不好懂,明确了学习古文的方向和目标,紧接着老师配乐范读让学生充分感受古文的美,学生通过倾听总结读法。学生自由练读,并由此解决了古文不好读这一难点,就是让我们多读,反复读,紧接着教师趁热打铁牵出古文不好懂的这一难点,学生各抒己见,自己总结出学习古文的方法,老师再一次强调出学习古文的目的就是读懂意思,读出韵味。

    (三)依照学法逐步解文

    在学生读通顺的基础上,我进一步质疑:这篇文章到底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学生概述的过程中,交流孔子这一人物,为后面学习文章,揭示人文内涵,做好铺垫,并且在学生概述故事内容的同时,又紧接着质疑:孔子在什么情况下遇见两小儿的?无形中对文章第一节内容就在老师质疑,学生解疑的过程中完成了学习。并在此强调“斗”的含义,过渡到第二节的学习,明确两小儿辩论的观点,通过分析“也”字,重点指导学生的朗读,由此以“辩”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先独立学习,后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三四节的学习,通过抓重点字词、分析句式、课件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体会两小儿辩斗时各持的理由是那么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的,以理解促读,读出道,读懂意思,老师在这则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重点把握住了文本的内容,体现了文本的工具性。

    (四)研读课文,读后明理

    最后,我重点抓住孔子“不能决”,让学生体会人文内涵,让学生交流孔子的言论并结合搜集孔子的资料,体会孔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学无止境的道理,学习两小儿勇于探索,善于观察,勤学好问的精神,并将两小儿提出的问题设计成以教师提供资料,学生课后解决的方法,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

    (五)总结拓展,延伸课外

    初次学古文不能只学不积累,积累什么?积累的就是我们的学法,“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让学生感受古文与现代文不同的基础上,老师总结出学习古文的方法,对学生今后学习古文打下基础,这样从开始学生讨论学法,到教师最后总结学法,无时不体现,我们学的主动不仅在学内容,还在学方法。也正体现老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这一理念,最后布置学生回去讲故事,排课本剧的形式,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巩固,整堂课最终做到的是以理解促读,以读明理的办法,一步步扎扎实实学好古文。

    六、说板书

    从字数上看板书有些繁琐,但我认为板书总是为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服务的,为了让学生能直观的理解,我从题眼“辩”字为主线到两小儿辩论的观点,理由最后结果,让学生观其则明文意,梳理出文本的内容。

    总之,初次尝试文言文的教学,我的这堂课中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略,根据课堂反馈定论),但是,我最终能较好地体现了我此次课堂教学要达成的目标,就是学生要学的有收获,而我教的要扎实,也希望各位老师能为我提出宝贵的意见。

    [推荐]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说课稿2000字精选


    日常工作中需要拟写大量文档,写文档时需要借鉴范文作为示范,范文的逻辑框架对我们来说很有启发,您是不是正在寻找范文的模板呢?下面是教师范文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说课稿”,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识

    本单元练习共5题。第1题读准多音字的音。先让学生自己看拼音读准多音字,再比较每组词语中多音字的不同读音。通过比较,让学生将多音字的音和义联系起来记忆,加以巩固。第2题是读格言,想想它们的意思再抄下来。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积累内涵深刻的格言,从中接受东方文化的熏陶教育,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第3题要求初步辨析四对近义词的异同,并能根据具体的语言选词填空。第4题是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这是让学生懂得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句式表示,并懂得陈述句和反问句表现作用的不同,及两种句式互换的规律。第5题是阅读短文。既有查字典,理解内容的问题回答,更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要项目--正确划找短文中心句,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训练。这题是让学生运用本单元学会的方法独立划找中心句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读懂短文主要内容,独立地划出中心句,借助中心句体会中心思想,说出短文所告诉我们的道理。

    2.读准多音字4字,提高据词定音的能力。

    3.初步分清四组近义词的意思和用法,并能正确地选词填空。

    4.读懂两句格言的大意并摘录积累;会正确地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第5题

    难点:第4题。

    教案实例

    一、教学准备:补充习题灯片。

    二、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指导完成1-3题,并完成相关知识要求。

    (二)教学过程

    1.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1)教师指导多音字的音和义:

    模(mm),只有在模子、模样、模具时读m,其余的词中均读m。分(fēnfn),表示分开的意思时,如分散、分开以及化学中的分子等读fēn,其他,如表示成分、职责和权利限度的意思,如分子、分内、分外等读作fn。似只有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像,构成......似的时才读sh,其余均读s。转,表示旋转、绕着某物体转的时候念zhun,转椅、转炉、高速转动等;表示改变方向、位置、情况的意思时,念zhuǎn,转变、转身、转向、转让等等。

    (2)读准第(1)题中的多音字,并给下列词的多音字选音,用线相连。

    M模范水分fēn相似的s旋转zhuǎn

    M木模分粮fn似是而非sh转向zhun

    大喝一声hē调节dio载歌载舞zǎi

    吆喝h调查tio三年五载zi

    2.指导第2题

    (1)回忆前几册学过的格言,读格言对自己的帮助。

    (2)读格言,说格言。

    第1句是明朝东林书院的一副对联,意思是说读书人要关心国家大事。

    第2句是说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匹夫原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

    (3)指导第3题。

    (1)辨析四对近义词。

    感动与感激:感动指思想有所感受,引起同情或向往。感激是指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产生感谢之情。

    简单与简朴:简单指单纯、不复杂,反义词是复杂。简朴是褒义词,指简单而朴素,反义词是奢侈,常用于指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方面。

    审阅与浏览:审阅指审查阅读。浏览指大略地看,使用范围广,可用于阅读、观景和参观等方面。

    (2)自由读题并独立选词填空。

    (3)任选两组近义词写句子。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第4、5题,守铖相关知识要求。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出示第1题检查多音字认读;指名读第2题中的格言,并说出格言意思;指名口头有近义词造句。

    2.指导并完成第4题。

    (1)读例句,分析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规律。

    陈述句改成反问句:陈述句用的肯定词会、是、能改成反问句时应改为否定词不会、不是、不能,并将句号改成问号;陈述句用的否定词不会、不是、不能,改为反问句时应改为肯定词,删去否定词,并将句号改为问号。

    (2)学生读习题,独立修改,注意第2句中只改第2个否定词不会。

    (3)出示列句子,让学生练习改反问。

    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

    他的话真使我感动。

    (4)学生作业交流评进修改。

    3.指导并完成第5题。

    (1)默读短文,完成第1小题。

    (2)自由阅读短文,讨论第2小题。

    小蝴蝶花开始骄傲,是因为它只看到自己能发出淡淡的清香,逗得蜜蜂、蝴蝶从远处飞来,而周围的是些平平常常的小草,有的不开花,有的开出一朵半朵不惹眼的小花。后来自卑的原因是小蝴蝶花到了花园里,看到周围的是牡丹、芍药是名花,相比之下,小蝴蝶感到自己不如名花。

    (3)默读课文,独立划出短文的中心句。

    (4)指导从体会中心句到正确表术短文表达的道理。

    作者借花说理。想想:这小草小花指的是什么?名花又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启发?

    独立思考--四人讨论--指名回答--评议纠正。

    短文告诉我们: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不骄傲,在比自己强的人面前不必自卑,而应该努力追赶。

    (5)完成第5题3个小题的书面作业。

    (6)超额题:小蝴蝶花的启发(片断25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说课稿 篇2

    第一单元导读

    本组课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回忆革命先烈的文章,有诗,有词,还有毛泽东主席的著名演讲。要充分利用课文的可读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经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本组课文,要尽可能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并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在同学间交流,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同学讨论。

    建议本组教学14课时,课文8课时,积累运用5课时(读读背背、阅读1课时、习作3课时,实践活动1课时),机动1课时。

    卜算子咏梅

    1961.12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一、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骆宾王诗用数名,人称卜算子。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取卖卜算命的意思。

    风雨送春归: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二、教材说明

    这首词题为《咏梅》,作于1961年12月,曾先后在干部中传阅,用意在于鼓励大家敢于蔑视困难,敢于战胜困难。

    毛泽东此词的创作,是对南宋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的反其意而用之。陆游是个酷爱梅花的人,在他的诗稿文集中,梅花诗、词不下百首。陆游的那首梅花词表现了受到挫折而不屈节的品质,但也流露着伤感,表现出脆弱。毛泽东的这首梅花词,表现的也是受到挫折而不屈节的品质,但充满昂扬的斗志,谦逊的态度,创造出时代先驱者的崇高意境。

    气魄宏大,文词俏丽,并且处处蕴含着强烈的对比,是这首词表达上的主要的特点。

    抓住词中的对比(如,悬崖百丈冰与花枝俏的对比,不争春与报春的对比,山花烂漫与丛中笑的对比等),和在朗读中想象体会词中梅花的特点和品格,是教学上的重点。

    选编这首词,一是用梅花的高尚品格感染学生,二是让学生对毛泽东的词作有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

    三、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卜算子、烂漫。

    2、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3、理解词中梅花的特点,学习梅花的品格。

    四、教学建议

    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描写梅花的文章、图片,在班里交流。教师准备课文挂图,或把课文插图、重点词句制成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2、这首词字面意思较为浅显,教学时先让学生自己多读几遍,读得有点熟了,再用普通话把每句词句的意思说出来,然后用对比的方法,理解词中梅花的特点和品格。最后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读成诵,当堂默写。

    3、学生用普通话表达每句词句的意思,可先自言自语,再与同桌交流。

    这首词用普通话表达,大致是:

    风风雨雨刚把春天送走,漫天大雪又把春天接回来了,悬崖上已经结下百丈坚冰,仍然有梅花盛开,花枝俏丽。

    俏丽的梅花不同桃李争春,只是把春天的消息向人间报告。等到山花灿烂开满山野,那梅花早已隐在花丛中露出微笑。

    4、用比较的方法领悟梅花的特点和品格,老师可提示:词中处处用对比,把它们找出来,加以体会。先让学生独立勾画、思考,然后交流。交流时,老师适时给以有效的指导。

    词中的对比。

    (1)送春归与迎春到的对比。送春归是伤感的,迎春到是喜悦的。漫天飞雪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字里行间流露喜悦的心情。

    (2)不争春与报春,山花烂漫与丛中笑的对比。梅花开得早,却只报春不争春,山花开得灿烂时,它早已结成梅子隐于花丛中,梅花那种谦逊的品德和伟大的胸怀令人感动。

    在用对比的方法领会梅花的特点和品格后,可让学生连起来说说;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什么品格。

    5、思考练习的编辑意图是用画画帮助理解诗意,可在学生自读词作时进行。也可放在用对比的方法领会词中梅花的特点时进行。简笔画画得好不好不是特别重要的,主要看能否把词句的意思表达出来。

    6、这首词的朗读基调应是豪放的、乐观的,词中的处处对比,朗读时要适当加以强调。

    7、课外可引导学生读读毛泽东其他诗词,有条件的,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一次毛泽东诗词朗诵会、演唱会。还可让学生读读背背陆游的咏梅词。

    五【附】陆游原词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说课稿 篇3

    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识

    本单元练习共5题。第1题读准多音字的音。先让学生自己看拼音读准多音字,再比较每组词语中多音字的不同读音。通过比较,让学生将多音字的音和义联系起来记忆,加以巩固。第2题是读格言,想想它们的意思再抄下来。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积累内涵深刻的格言,从中接受东方文化的熏陶教育,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第3题要求初步辨析四对近义词的异同,并能根据具体的语言选词填空。第4题是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这是让学生懂得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句式表示,并懂得陈述句和反问句表现作用的不同,及两种句式互换的规律。第5题是阅读短文。既有查字典,理解内容的问题回答,更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要项目--正确划找短文中心句,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的训练。这题是让学生运用本单元学会的方法独立划找中心句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读懂短文主要内容,独立地划出中心句,借助中心句体会中心思想,说出短文所告诉我们的道理。

    2.读准多音字4字,提高据词定音的能力。

    3.初步分清四组近义词的意思和用法,并能正确地选词填空。

    4.读懂两句格言的大意并摘录积累;会正确地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第5题

    难点:第4题。

    教案实例

    一、教学准备:补充习题灯片。

    二、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指导完成1-3题,并完成相关知识要求。

    (二)教学过程

    1.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1)教师指导多音字的音和义:

    模(mm),只有在模子、模样、模具时读m,其余的词中均读m。分(fēnfn),表示分开的意思时,如分散、分开以及化学中的分子等读fēn,其他,如表示成分、职责和权利限度的意思,如分子、分内、分外等读作fn。似只有表示跟某种事物或情况相像,构成......似的时才读sh,其余均读s。转,表示旋转、绕着某物体转的时候念zhun,转椅、转炉、高速转动等;表示改变方向、位置、情况的意思时,念zhuǎn,转变、转身、转向、转让等等。

    (2)读准第(1)题中的多音字,并给下列词的多音字选音,用线相连。

    M模范水分fēn相似的s旋转zhuǎn

    M木模分粮fn似是而非sh转向zhun

    大喝一声hē调节dio载歌载舞zǎi

    吆喝h调查tio三年五载zi

    2.指导第2题

    (1)回忆前几册学过的格言,读格言对自己的帮助。

    (2)读格言,说格言。

    第1句是明朝东林书院的一副对联,意思是说读书人要关心国家大事。

    第2句是说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匹夫原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

    (3)指导第3题。

    (1)辨析四对近义词。

    感动与感激:感动指思想有所感受,引起同情或向往。感激是指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产生感谢之情。

    简单与简朴:简单指单纯、不复杂,反义词是复杂。简朴是褒义词,指简单而朴素,反义词是奢侈,常用于指语言、文笔、生活作风等方面。

    审阅与浏览:审阅指审查阅读。浏览指大略地看,使用范围广,可用于阅读、观景和参观等方面。

    (2)自由读题并独立选词填空。

    (3)任选两组近义词写句子。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说课稿 篇4

    本组是本册的第一部分看图学词学句,共有五篇课文。本组安排了单幅图的三篇:《春天》《泉水小溪》和《热爱中国共产党》;多幅图的两篇:《花园果园》《祖国多么广大》。还有一个基础训练。

    本组的课文和图画的内容,接近小学生的生活环境,多是他们熟悉的事物,便于学生利用图画展开想象,培养观察能力及思维能力。

    本组的课文内容及编排,尽可能地体现了自然界事物之间的联系;体现了文与句、词与字、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便于向小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的教育。

    本组课文多是采用了拟人和对偶的手法,读起来上口、有趣,适合儿童的学习心理,便于学生以愉快的心态积极获取知识,发展语言。

    教学本组课文,要让学生学会36个生字和36个词,学会9种新偏旁,复习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教学本组课文,要让学生认识三种句式,并练习说话写句子。一是主谓结构的基本句式,如冰雪化了(《春天》),雪花多么白(《祖国多么广大》);一是较复杂的主谓结构的句式,如江水和河水都流进海洋里(《泉水小溪》),鸟儿在天上飞(《热爱中国共产党》);一是简单的复句,如桃花开了,苹果花也开了(《花园果园》)。

    教学本组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图,阅读课文和观察自然景象,认识春天的特征,认识一些自然现象,懂得一些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着的,初步渗透一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教育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大自然。

    教学本组课文,要让学生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长句子的朗读;练习用适当的语气读对话。

    看图学词学句中图、句、词关系密切。教学这组课文主要是借助图画,把语言文字和具体事物结合起来,把词和句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学习字、词、句,进一步建立词和句的概念,懂得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都是具体事物的反映;懂得学习语文时,要掌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这类课文的教学目的是进行初步的阅读训练,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发展思维。

    这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词和句的训练。

    首先要从图入手,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图画,不仅要学会观察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更重要的是把图画的内容和语言文字联系,准确地理解词句的意思。如《泉水小溪》一课,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图画,从图中小溪、江河、海洋的水域来区别认识这些词。

    还要利用汉语拼音反复读短文,加深对词句的理解,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如《春天》一课中,什么一词的理解,要先让学生结合图,联系每小节第二节中的化了绿了开了具体理解春姑娘跟冰雪、小草、花儿说了什么话,再概括理解什么是代表某一具体内容的词。

    最后在读懂短文的基础上再学习提出来的词和字。运用已经学过的汉字知识分析、记忆字形,弄清字的音、形、义和词语在句子中表达的意思。

    教学本组课文,还要注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图,懂得拟人的写法是怎么回事,找一找具体体现拟人写法的词语。

    教学本组课文,建议用13课时。15课各2课时,基础训练3课时,其中说话、写字各占1课时。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说课稿 篇5

    识字1

    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把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教具准备:录音机、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词语----出示在图中相应的事物旁)

    1、春姑娘是位神奇的魔法师,她能把大自然打扮得非常美丽,你看(课件出示春光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并伴着《春之歌》的音乐)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

    春风(1)注音春的读音,谁能读准它?指名读、齐读。

    (2)春风跟其他季节的风有什么区别呢?

    (出示)春风像

    (3)真好!那我们一起把这轻柔的春风读一读。

    春雨(1)齐读词语两遍。

    (2)春雨有是什么样的?

    (3)出示春雨像,像,又像。

    同桌讨论,指名读。

    (4)通过课外阅读,你知道哪些有关春雨的诗句?

    (5)有感情读一读词。

    柳树(1)注意两个生字的声母,谁来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2)看,在春风吹拂下,柳树在干什么?真像什么?

    出示春风一吹,柳树。指名读。

    嫩芽(1)注意嫩的声母和韵母,谁能读准它?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请小朋友们再仔细看一看图,找一哪些是嫩芽呀!

    (3)嫩芽是什么样儿的?

    (4)看来大家都明白了,齐读这个词。

    小草(1)读准草的声母,一齐读两遍。

    (2)你们看到小弟弟在干什么?它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往外钻呢?

    (3)说的真棒!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词。

    布谷(1)齐读词语。

    (2)它是什么样的?它是怎样叫的?你能学一学吗?

    (3)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布谷的叫声吧。

    (4)初夏时,布谷常昼夜不停地叫,它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杜鹃。布谷能吃许多害虫,我们可要保护它。

    燕子(1)小燕子穿什么衣服呀?

    (2)你对小燕子有什么了解?

    (3)齐读词语两遍。

    梨花、杏花、桃花

    (1)把这些花儿的名字读准,指读,齐读。

    (2)你是怎样辨认它们的?

    (3)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美丽的花是怎样开放的?

    (4)除了上面这些花外,还有哪些花也是春天开放的?

    (5)齐读三个词语。

    二、图文结合,巩固词义

    1、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采用图文结合方式,将词语和图画对位。将12个词语的卡片分给学生,老师点出课件上某个景物,拿相应词卡的学生上来,带领同学们齐读词语两遍。

    3、班一起读12个词语。

    三、齐读词语,体会特征

    1、读词串,说一说每一组词串与春天的什么有关?

    2、除此之外,你在春天里,还观察到过什么?

    教学后记:学生乐学,喜欢学习对春天的特征。

    20xx年2月20日第一周星期四第一节

    识字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绳子,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2、借助插图,理解本课词语,了解一些运动知识,积累词汇。

    3、教育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认识本课所有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内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获奖运动员手拿鲜花致意图)并放国歌。

    同学们,这幅图画了什么?

    2、是的,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为国争光,那么你们了解哪些体育项目呢?今天,我们来学识字2(板书课题)

    二、图文结合,学词语

    1、(出示挂图)看一看,图上的运动员在进行什么运动项目呢?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熟悉的其中一项体育项目吗?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在挂图旁贴上相应的词卡。

    篮球(1)读准生字的字音,篮是边音。指名读、齐读。

    (2)介绍一点相关的篮球知识。

    足球(1)读准足的声母,是平舌音,齐读。

    (2)爱踢足球吗?知道20xx年,我国男子足球对实现了什么梦想呢?

    排球(1)齐读词语两遍。

    (2)你了解些有关排球的知识。

    竞走(1)读准生字的字音,竞是后鼻音,走是平舌音。

    (2)什么是竞走呢?竞表示比赛的意思,那么竞走就是什么?

    (3)简单介绍一点有关竞走的小知识。

    跳高、跳远

    (1)读准生字的字音,齐读词语。

    (2)高的反义词是什么?远的呢?它们都是速度为主,是径赛。

    铁饼、铅球、标枪

    (1)自读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尤其是饼、枪都是后鼻音。

    (2)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3)这三种是田赛项目,是以力为主的体育项目,属于田赛。

    游泳、射击、登山

    (1)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你了解这几种体育项目吗?

    三、朗读词串,积累词汇

    1、打开书,读一读这些词串,把字音读准。

    2、归类朗读词串。

    四、教学生字

    1、今天,我们学习4个生字,还要学习它们的偏旁。

    2、竞:是立字头,怎样记住竞呢?你能用它扩词吗?

    跳:是足字旁,跟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有足,跟有什么有关呢?

    远:是走之儿,分三笔写成。泳:跟水有关,想一想,还有什么三点水旁的字?注意右边永的笔顺。

    3、学生描红。

    五、指导写字

    1、怎样才能把4个生字写美观呢?仔细观察一下,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2、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3、老师范写,学生仿影,临写,放录音。

    教学后记:1.学会了本课生字8个,能够根据拼音识字。

    2.嫩字有一部分学生较难读准。

    3.能够有感情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了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说课稿 篇6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羞、遮、嫩的识记,摇、溪的书写。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歌曲《春天在哪里》、古诗《早春》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春天的美景。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激趣。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让学生听听旋律,做做动作,说说感受。

    2、导入课题。

    让我们到课文里去找找春天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1、教师读课文。要求:老师在读时,是什么样的感情?

    2、自学

    记(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并想办法记住它们)

    读(读通、读准、读熟课文)

    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3、小组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三、师生交流

    1、指读课文,正音。

    2、指读生字。

    3、重点识字:(学生自学时记不熟的字)

    4、同桌互读,打五角星。

    5、读词

    羞羞答答害羞遮遮掩掩遮挡掩盖掩饰

    探头探脑试探躲躲藏藏嫩绿嫩芽音符

    符号触手触觉喜鹊解冻脱衣溪流

    小溪田野野外摇动摇摆化解棉花

    6、齐读课文

    四、再读课文,感知发现

    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

    五、指导写字

    1、观察字的结构特点。

    2、你要提醒同学什么?

    3、教师书写,生看后抄写生字。

    六、总结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9个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

    羞羞答答害羞遮遮掩掩遮挡掩盖掩饰

    探头探脑试探躲躲藏藏嫩绿嫩芽音符

    符号触手触觉喜鹊解冻脱衣溪流

    小溪田野野外摇动摇摆化解棉花

    2、说说课文中小朋友的发现。

    二、朗读感悟

    1、快速读读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呢?

    感悟冲出、奔向蕴含的意思。

    (指读挑战读)

    2、指读第三自然段,从第1句话中你能够体会到什么?

    (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指读模仿读)

    3、作者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呢?边读边用波浪线划出。

    (体验发现的乐趣)

    (指读示范读挑战读)

    4、他们找到了春天,心情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带着欣喜高兴的心情来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从课文结尾的省略号出发,说说我的发现。

    三、选读课文,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背一背。

    2、展示成果。

    3、配乐朗读课文。

    四、迁移使用,拓展想象

    1、画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然后写一句话。

    2、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在想象中结束。

    教学后记:

    2、古诗两首

    学习目标:

    1、会认7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

    2、难点:体会古诗蕴含的情感;篱、疏的识记,追、烧的书写。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个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小草》,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小草?小草在一年当中有什么变化?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草的古诗。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介绍作者)

    3、看古诗课件,初步感知。

    二、自主学习

    1、按照自学方法四步骤预习古诗。

    2、检查自学情况。

    ◎个别读,正音。

    ◎个别读,比比谁读准、读通、读顺了。

    ◎齐读

    ◎组内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

    三、朗读感悟

    1、全班交流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当引导点拨。

    ◎如: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指草长得很茂盛。

    ◎如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随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枯、荣是一对反义词,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什么时候是荣?

    ◎尽可用箭笔画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2、朗读指导

    3、情境背诵

    我们来做个游戏,你放学回家把这首古诗背给家人听,我们一起来演一演。

    ◎师生情境表演

    ◎生生之间互演。

    ◎齐背古诗

    4、小结

    四、比赛背诵

    五、指导书写

    1、观察字型及结构特点。

    2自主试写未、店、枯、荣、菜,评价再写

    3、教师指导书写追、烧。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个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背诵课文,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词语枯木逢春枯树光荣

    2、听写:未来追赶枯树烧火光荣洗菜青菜店门

    3、背诵古诗《草》

    4、我们接着来学习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介绍杨万里。

    二、自由朗读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

    三、小组朗读

    1、个别读,正音。

    2、个别读,比比谁读得好。

    3、小组齐读。

    4、组内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疏疏、未、走等词语的理解)

    四、小组赛读

    1、认读生字住宿徐徐篱笆稀疏未来

    2、赛读古诗(师读生读小组读)

    五、畅谈发现

    1、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

    2、你对春天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3、小结: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

    六、比赛背诵

    七、指导书写

    1、观察字型及结构特点。

    2、教师指导书写徐、宿。

    3、学生抄写生字。

    八、迁移使用,拓展想象读了《宿新市徐公店》,看了插图,我能编个故事。教师作业布置:搜集有关春天的古诗

    教学后记:

    3、笋芽儿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体会科学童话中蕴含的意义。揉、漆、辫、的识记,喊、笋、唤的书写。

    教学准备:投影仪、卡片、笋芽儿、竹子的图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说课稿 篇7

    一、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选词填空。

    果断武断夸奖夸耀严肃严厉

    1.我们班的张强同学每次考试都得优,受到老师的()。

    2.张强同学虽然各方面都很不错,但从不()自己。

    3.工作()的人,别人很难与他合作,工作很难做好。

    4.叔叔工作能力很强,办事很(),受到领导的表扬。

    5.今天晓军又没完成作业,张老师()地批评了他。

    6.我校每周的升旗仪式都很隆重,升国旗时全校师生都很()。

    四、解释画线的字词。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五、照样子扩写句子。

    例如:太阳升起来了。

    (鲜红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了。

    1.神舟号宇宙飞船飞上太空。

    ()神舟号宇宙飞船()飞上太空。

    2.草原上奔驰着骏马。

    ()草原上奔驰着()骏马。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的家乡武进市有一种专利特产蒿笋,它有一个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产于江阴到丹阳之间沿长江的地段。过了这个地段,穿乡过村,也难于寻觅它的踪迹了。家乡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王母娘娘下凡云游人间,来到我们这鱼米之乡时,看到这儿物产丰富,风景秀丽,人民善良,心里留恋不舍,离去时便把头上的银簪留在了江边。从此以后,这里就有了洁白美味的蒿笋。

    每年初春,江边的芦苇刚刚透芽,蒿笋便随之探出了小脑袋,到了春夏之交,芦苇在河滩上织成青纱帐,蒿笋经过一个春天的生长,变得白白胖胖了。它们把身子隐藏在芦苇丛中,等待人们去采集。人们把新鲜的蒿笋剥去了一层外皮,里面便露出了洁白无瑕的笋芯,鲜嫩得仿佛吹弹得破这便可以用来制作鲜美的菜肴了。

    蒿笋的吃法很多,()每种做法各有各的妙处,()总少不了鲜、嫩、香、脆这四大特点。

    这个季节,正值长江边上又一特产籽虾上市的时候。于是,蒿笋烧籽虾也就成为家乡的一道名菜,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银条托金虾。瞧,白嫩嫩的蒿笋上托着鲜红金亮的籽虾,红白相间,看一眼就会使人心醉;扑鼻的浓香沁人心脾,仿佛渗入了每一个细胞,使人胃口大开,垂涎欲滴;夹一段放入口中,只那么轻轻一咬,随着咔的一声脆响,一股奇特的鲜味从舌尖渐渐扩散开来,一直鲜到心里。

    蒿笋()香浓味鲜,()美味可口,有着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多种微量元素,还有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的功效呢!

    来吧,请到我的家乡来作客,勤劳淳朴的家乡人民一定会让您尝尝家乡的珍品蒿笋!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洁白无瑕:

    寻觅:

    3.蒿笋生长在哪里?蒿笋做的菜有哪些特点?

    4.你认为文中写那个美丽的传说目的是什么?

    5.请给短文加一个恰当的题目。

    答案:

    一、

    二、军阀、娱乐、僻静、恐怖、宪兵、苦刑、彻底、鸿毛、兴旺、送葬

    三、1.夸奖2.夸耀3.武断4.果断5.严厉6.严肃

    四、或:有的人。于:比(重)。待:等待。她:指梅花。

    五、略。

    六、1.尽管可是不但而且2.洁白无瑕:文中指笋芯白净鲜嫩;寻觅:寻找。3.蒿笋生长在武进市江阴到丹阳之间的沿长江的地段;蒿笋做的菜有鲜、嫩、香、脆四大特点。4.为了表现蒿笋的神奇,表现家乡的可爱。5.蒿笋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说课稿 篇8

    语文第一单元过关测试班级姓名得分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端正美观。buguangaiyuanshidi()育()深()()世荡()二、形近字、多音字组词。邦()勺()埃()薄bo()帮()句()挨()bao()三、词语训练。1、填字成词,并写出它的近义词:视死如()勤勤()()卓尔不()万古长()2、成语接龙:赴汤蹈火。四、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减负()为孩子们赢得课外时间,()有益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2、()生活富裕了,()不能铺张浪费。3、()坐以待毙,()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4、()坐以待毙,()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五、修改病句。(在原句上修改)1、虽然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的无数同胞,因此这两个日本孩子是无辜的。2、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只好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3、我紧紧地这只因为紧张而不停地发抖的手。4、我们有了缺点,要及时解决。六、积累与运用。1、《长江之歌》赞颂了长江的,表达了我们对长江感情。请默写这首诗的第二小节://///////面对这样的长江,我们可以用、等成语来形容。古诗中也有许多和长江有关,请写出两句:,。2、开饭的时间到了,,可亲热啦!读了这段话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聂将军的品质。3、埃斯内尔送给肖邦的特殊礼物是,请默写出送礼时埃斯内尔说的一段话:这时肖邦的心情可以用、等词语来形容。4、羌笛何须怨杨柳,。出自写的。,万里长征人求未还。出自写的。这两首诗都属于诗。请再写出这样的一首诗,题目:,。,。5、学校准备举行庆国庆广场文艺演出,你参加了其中的一个节目的表演,妈妈说:天天练节目,成绩搞不上去怎么办?我不同意你参加演出!你应该对妈妈这样解释:七、阅读理解。汉字与中国心1998年春在美国纽约,一位美国青年问我: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那么强?我戏答曰:第一,我们都吃中餐;第二,我们都讲中文,用汉字。汉字,确实是人类一绝。其形声义俱全,信息量远远大于拼音文字。汉字又整齐又灵动,特别是适宜于表达一种微妙的、诗意的情感,一些普通的字词,往往联结着久远的文化底蕴:例如中华、神州、大地、海内、天涯、芳草、知己都能使受过中华文化教育的人浮想联翩,心潮难己,这是翻译稿读中为文学作品的人所无法体会的。最最能体现汉字中文的这些特别的首推中国的古典诗词,一个中国的孩子,甚至在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能够背诵许多古典的诗词了。过年时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雨时吟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秋时吟几时有;送别时吟劝君更进一杯酒;喜悦时吟漫卷诗书喜欲狂;慷慨时吟大江东去;激越时吟凭栏处潇潇雨歇古典诗词已经规定了、铸就了中国人的心理结构。我曾经对于文字改革持激烈的反对态度。现在,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了。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戏答:筹就:心潮难己:2、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汉字中文的特点是什么?(2)中国古典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3、为什么人们渐渐明白汉字是不应该也不可能废除的?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一说为什么中国人的凝聚力会那么强?5、选做题(以下两题中共有8个填空,任选其中的4个填空做即可)(1)文中提到的大地、海内、天涯知己等词语分别指什么?大地指:海内指:天涯指:知己指:(2)写出文中下列几句诗的后半句:清明时节雨纷纷,明月几时有,劝君更进一杯酒,大江东去,八、作文。通过几年的学习,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你一定养成了不少良好的习惯,请选择其中之一,以《我养成了好习惯》为题,介绍一下你养成了什么好习惯,又是怎样养成的。写的时候要有具体的事例,450字左右。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说课稿 篇9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第4、5题,守铖相关知识要求。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出示第1题检查多音字认读;指名读第2题中的格言,并说出格言意思;指名口头有近义词造句。

    2.指导并完成第4题。

    (1)读例句,分析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规律。

    陈述句改成反问句:陈述句用的肯定词会、是、能改成反问句时应改为否定词不会、不是、不能,并将句号改成问号;陈述句用的否定词不会、不是、不能,改为反问句时应改为肯定词,删去否定词,并将句号改为问号。

    (2)学生读习题,独立修改,注意第2句中只改第2个否定词不会。

    (3)出示列句子,让学生练习改反问。

    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

    他的话真使我感动。

    (4)学生作业交流评进修改。

    3.指导并完成第5题。

    (1)默读短文,完成第1小题。

    (2)自由阅读短文,讨论第2小题。

    小蝴蝶花开始骄傲,是因为它只看到自己能发出淡淡的清香,逗得蜜蜂、蝴蝶从远处飞来,而周围的是些平平常常的小草,有的不开花,有的开出一朵半朵不惹眼的小花。后来自卑的原因是小蝴蝶花到了花园里,看到周围的是牡丹、芍药是名花,相比之下,小蝴蝶感到自己不如名花。

    (3)默读课文,独立划出短文的中心句。

    (4)指导从体会中心句到正确表术短文表达的道理。

    作者借花说理。想想:这小草小花指的是什么?名花又指的是什么?有什么启发?

    独立思考--四人讨论--指名回答--评议纠正。

    短文告诉我们: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不骄傲,在比自己强的人面前不必自卑,而应该努力追赶。

    (5)完成第5题3个小题的书面作业。

    (6)超额题:小蝴蝶花的启发(片断25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说课稿 篇10

    一、《养花》作者是-----------。他是-----------著名作家,原名-----------,字-----------。满族,北京人。他的作品很多,代表作品有-----------------------------------------------------------------------------等,获得----------------------的称号。

    默写末段:----------------------------------------------------------------------------------------------------------------------------------

    二、《古诗二首》(《四时田园杂兴》一、二)作者是-----------诗人----------------------。

    默写:(一)----------------------------------------------------------------(另积累春天的诗)

    (二)----------------------------------------------------------------(另积累夏天的诗)

    积累:A、(三)---------------------------------------------------------------------

    B、春天的诗:------------------------------------------------------------------------------------------------------------------------------------------------------------------------------------------------------------------------------------------------------

    C、夏天的诗:------------------------------------------------------------------------------------------------------------------------------------------------------------------------------------------------------------------------------------------------------------------------------------

    三、《山中杂记》作者是-----------代著名作家-----------,她原名-----------,福建长乐人。她为儿童写了许多作品,如-----------------------------------------------------------------------------等。

    冰心的名言:1、-----------------------------------------------

    2、-----------------------------------------------

    3、-----------------------------------------------

    四、《美猴王》作者是-----------代文学家-----------。本文节选自---------------------------------

    四大名著有关知识:

    《水浒传》作者-----------。作品主要人物有--------------------------------------------等。

    《西游记》作者明代----------------------。作品主要人物有--------------------------------------------等。

    《红楼梦》作者清朝-----------。作品主要人物--------------------------------------------等

    《三国演义》作者是明代-----------。作品主要人物---------------------------------等。

    第二单元:遗迹

    一、《长城赞》是一副对联,作者是-----------。万里长城是----------------------时期,诸侯各国为了防御别国各族入侵而最早修建的。长城东起-----------,西至-----------,全长约----------------------里,称作万里长城。

    默写全联:---------------------------------------------------------------------------------------------------------------------------------------------------------------------------------------------------------------------------------------------------------------------------------------------------------------------------------------------------------

    写两句你收集到的古迹上的对联:

    1、-------------------------------------------

    2、-------------------------------------------

    二、默写《索桥的故事》中的重要句子:---------------------------------------------------------------------------------------------------------------------------------------------------------------------------

    本文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作品主要有-----------------------------------------------------------------------------等。文中的索桥在-------------------------------------

    三、《我站在铁索桥上》一文与故事或课文----------------------相关。文中的铁索桥是---------------------------------。

    选背一:---------------------------------------------------------------------------------------------------------------------------------------------------------------------------------------------------------------

    四、白鹤梁是一座天然-----------,在----------------------。长约1600米、宽约15米的袖珍小岛。

    五、兵马俑在---------------------。堪称------------------------------------------。(七大奇迹分别是:吉萨金字塔、宙斯神像、罗德岛巨像、巴比伦空中花园、阿提密斯神殿、摩所拉斯王墓庙、亚历山大灯塔)

    【课件收藏】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之二


    我们在上学时也会去读一些范文,这些范文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帮助,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把我们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多阅读范文还能帮助我们加深阅读写作的认识,你是否在寻找有关优秀范文的模板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课件收藏】 七年级语文说课稿之二”,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课文是反映精神文化生活的,共有两篇讲读课文,三篇阅读课文。《安塞腰鼓》以铿锵磅礴的语言,张扬激荡的句式,瑰丽奇伟的想象,急促暴烈的节奏,用一个个宛如鼓槌的汉字,在那天地之间,雄浑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为我们鼓荡起一场惊心动魄、惊天动地的安塞腰鼓,那生命滔滔的激流,仿佛汹涌的黄河夺路而出,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澎湃激扬的活力。新课标在实施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本文充分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厚博大,充盈着生命的宣泄与活力,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上的影响是深远的。同时,本文在写作上,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气势恢弘,有阳刚之美,是学生学习、感悟的好素材。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阅读感悟能力,但有些感悟层次尚浅,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点拨、培养,特别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不是很紧密的文章,学习起来更是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朗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能力目标:立足课文,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体会文章的形式美与内在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开放课堂,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的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来表现我们中华民族的阳刚之美的。

    教学流程:

    动画导入,激发兴趣1欣赏安塞腰鼓的表演,说说看后的感觉或者让你想起了些什么?2简介安塞腰鼓3简介作家刘成章及其作品

    一、初涉文本,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说说这是怎样的安塞腰鼓。用“——的安塞腰鼓”对其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是课文中的内容,让学生自主研读,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2四人小组分工朗读,右上角的学生担任组长,边读边寻找文章的美点。读完后在组内用“我觉得这篇课文很美,美在——”的句式叙述出来,再推选同学准备全班交流。这个环节中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学习。比如,课文的第二部分是从四个方面来描绘安塞腰鼓的,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最喜欢的来学习,一切以学生为主。

    二、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主要是采用"朗读"策略,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合作探究,解决文章的重、难点。侧重实现能力目标与情感目标。

    1指导学生采取"替换式品读",目的是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所谓替换式品读,就是将文章中的典型的句子形式变为别的形式再读,比较、品味其中的美。)如将文中的排比句改写成内容相同,但形式一般的句子,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体味。

    2指导学生采取"评点式品读",目的是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学生可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要求用"好,好在……"这一句式进行评点。可从字、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点,体会作者对语言的锤炼。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评价,并引导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对同学的回答进行一定的点评。

    三、拓展延伸,内化语言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读背背2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试着用上排比、反复等修辞。

    四、总结升华,布置作业1学生总结:说说自己的收获2教师总结,提出要求,布置作业

    设计理念: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我努力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品味语言,开展研究性阅读,以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实践新课标的理念。

    1、突显主体地位,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任务是引导、点拨、扶助,尽量为学生的有效学习创造条件。比如,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艺术,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我们南方的学生来说,大都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对课文的理解可能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参与学习实践活动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发现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欣赏,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与喜悦,能更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如朗读课文,学生感情不到位时,可以鼓励说:“你读得很认真,如果能把自己内心的感受也读出来,肯定能更好,不信,你再试试!”当需要学生齐读时,又可以鼓励:“老师始终相信,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感受其神奇的魅力。”我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的成功而快乐,为他们的困惑而出谋划策,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有了安全宽松的学习氛围,学习效率也就事半功倍了。

    2、化烦为简,构建简明的教学主线

    课堂上的时间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定量,烦琐的提问应答,冗长的情节分析,会失落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学时,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变“烦琐”为:“简易”,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去读去练,有更广阔的空间去思去想,有更大的学习能动性和自主性。《安塞腰鼓》一文,我设计了两个中心问题:

    (1)作者向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安塞腰鼓?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目的是让学生初读课文时,紧扣课文语言,说说对安塞腰鼓的初步感受。

    (2)你觉得这篇课文美吗?美在哪儿?目的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感受课文。这两个问题串成一条比较简明的教学主线,从而支起整个教学框架,给学生以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还课堂的主动权于学生。

    3、板块化软性设计,体现教学弹性

    板块是指在一篇课文中比较集中而又相对独立的大部件。软性设计是指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并不一定是按事先的教学设计而一成不变的执行的,而是充分考虑到师生生命活动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多变性,根据课堂的实际进展,及时反馈、调整教学设计,进行教学过程的现场生成。《安塞腰鼓》的第二部分(主体部分)分别是从“宏伟的场面、雄壮的鼓声、击鼓的后生、奇丽的舞姿”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每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理解能力,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板块研读,而且选择同一板块的学生可以一起学习研讨,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的感悟。交流时,也不一定要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依次交流。学生对哪个板块最感兴趣、感悟最深,就先交流哪个,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现教学设计的弹性。

    4、以读为本,读悟结合,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

    语文是有声的艺术,不只是死寂的字符。学语文就要朗读,对于文章中的情趣,也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朗读是理解、感悟、积累语言的前提。《安塞腰鼓》是一篇气势恢弘的散文诗,对这样的文章,首要的就是要指导学生朗读,从诵读中体会它的气势,实现整体感悟。对一些精美的语句,可采取“替换式品读”、“评点式品读”,从而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意蕴美、情味美。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排比与反复,每一句“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出现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内涵、新的情景,这些需要在一次次的朗读中产生共鸣,得到提升,从而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界。

    板书设计: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本着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清晰、美观、提纲挈领的反映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1500字通用8篇


    我们经常在各类报告、心得等材料上耗费大量时间,范文的重要性也是越来强了。毕竟范文的意图就在于为大家提供写法上的帮助,你拟写过多少次关于范文的文档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 篇1

    一、教材说明

    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第二部分讲石猴和群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竟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写群猴进入水帘洞,拜石猴为王。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读懂课文是教学的重点。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芝、獐、猕、禽、瞑、窍六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石猴敢作敢为的特点。

    三、教学建议

    1.这篇略读课文,内容比较浅显,要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学读好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讲讲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检查他们对内容的掌握情况。

    2.在学生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后,可组织学生分组交流讨论不懂的问题。对于不理解的词句,可引导学生通过多读课文和查字典解决。值得注意的是,课文中有些词句,要想全部弄懂不大可能,也没有必要。如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一句,使学生大概知道这块石头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时就有了,日久天长,有了灵气这个意思就行了。

    3.课文比较短,语言精练,节奏感强。要让学生充分朗读。教师还应在关键之处加以引导,使学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感受祖国文化之灿烂,语言之丰富优美。如课文中的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的动作描写突出了胆小猴子丰富而又复杂的个性;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移,把众猴找到了安身之处的欣喜若狂的心情和顽劣的猴性,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4.对于西游记故事,学生大多并不陌生。这部带有童话色彩的神话小说,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非常鲜明的人物形象,备受儿童喜欢。学完课文后,可开展语文活动,让学生把从书中读到的、电影、电视剧中看到的西游记故事,讲给大家听。在进一步体会孙悟空英雄形象的同时,激发学生课外读好书、读成本的书的兴趣。

    5.下面的词语解释,供教师备课时参考。

    名曰:名字叫做。曰,叫做。

    围圆:文中指仙石的周长,围一圈的长度。

    灵通:文中指仙石有了灵气,通了人性。

    耍子:玩。

    石碣:石碑。碣,石碑。

    瞑目:闭上眼睛。

    造化:福气;运气。

    天造地设:自然形成的。

    序齿:同在一起的人,按年龄长幼来排列顺序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 篇2

    本单元包括《坐井观天》、《狼和小羊》两篇讲读课文,《谜语》一篇阅读课文,以及《基础训练》一个较为独立的综合性训练。

    《坐井观天》是一篇寓言。它是讲一个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的大小的故事,告诉人们像青蛙一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正确是不对的。使学生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比喻什么。这就是本课的思想教育内容。文以载道,以文悟道。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本课生字及其重点词语,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狼和小羊》也是一则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掉小羊而故意找碴儿,小羊据理申辩、反驳狼,结果仍被狼吃掉的故事。它说明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一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除了思想教育的内容之外,还有朗读训练,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特别是课文中的对话,充分刻划了狼和小羊说话时的不同神态,是分角色朗读的重点。

    《谜语》这篇课文,包括两则谜语,第一则谜语谜底是雪,第二则谜语谜底是世界地图。教师要帮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理解词语,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握事物特点,猜出谜底,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基础训练3,包括认读大写字母,区别它们的字形,根据偏旁写字,看图读词分类抄写;读字、读词、读句并练习抄写;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并朗读;练习写字,初步认识、掌握竿、客、岁一类字的间架结构及其书写规律。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要求是:

    1.认读大写字母,学会本单元生字,掌握其音、形、义,借助汉语拼音读准二类字的字音,理解坐井观天、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明白坐井观天、狼和小羊两则寓言的寓意,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3.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练习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5.认识部分上下结构的字上小下大的书写规则,并进行练习;懂得独体字充当合体字偏旁时做笔画改变的规律。

    对本单元教学有如下建议:

    1.要突出语文学科特点,紧抓语言文字的学习,把每节课都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以字词句为重点、训练为主线,安排教学的全过程,强化朗读训练,特别是要加强文中对话部分的指导;强化词句的理解,以文悟道,坚持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初步提高学习的认识能力。

    2.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训练中要渗透对学习方法进行规律性指导。如字的书写规则上小下大、笔画避让,以及怎样读文中对话部分、怎样猜出谜底等,都需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做些切实的指导。

    3.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课本插图和电化手段,把教学组织活跃些,力争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一些,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

    教学中注意防止只讲不练,只答问不读书、只要求不落实的倾向。要紧抓词语的理解不放。如谜语一课,不能只是单纯从兴趣出发让学生猜来猜去,要着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从语言因素中去理解。其次,教学要紧紧围绕重点进行,抓准、抓实、抓出实效。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 篇3

    教材分析

    一、背景知识

    本单元5道习题。第1题读拼音写汉字。本题是训练学生熟练的拼读能力,让学生独立地完成。第2题是让学生认识数字的不同作用。有地表示确数,有的表示序数,还有的表示概数。让学生认识有的数字表示实在的数目,有的数字却是虚指,不实指具体数字。第3题是缩写句子。这缩句练习过去已经进行过多次。本次练习要提高学生缩句的正确率,资助通过第4句的作业,懂得补语可以缩去,只留主语和谓语就行。第4题是给句子正确添加标点符号。这个练习第1题是让学生认识并列分句,能正确地使用分号,答案应是;:;,、;、。第2题是让学生给设问句添加标点,进一步了解设问句的特点和作用。第5题是对本单元重点阅读训练项目的巩固和检测。训练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能正确抓住写激光特点的词句,进行概括,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熟练地读拼音写汉字。

    2.了解表示数字不同作用的词的几种类型,能在具体句子中指出确数、序数和概数,区分实指和虚指。

    3.正确缩句和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4.独立阅读科普短文,理解内容,体会用词的准确。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独立阅读科普短文,理解内容抓住要点,体会用词的准确。

    难点:正确判断句子中数字的不同用法,对带补语的句子正确缩句。

    教案实例

    一、教学准备:作业设计灯片。

    二、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1-3题,掌握有关知识要求,提高拼读与缩句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听写本单元生字词。

    荡然无存野性难驯不计其数千里迢迢泛滥成灾适应

    菜肴扰乱承受覆盖

    听写--出示听写灯片--自批订正。

    2.看拼音写汉字。

    注意反馈时振兴的正确率,当堂订正。

    3.指导完成第2题。

    (1)自由读习题2,思考在不同的句子中,数字有哪几种不同的作用。

    (2)讨论小结。

    确数:表示确定的数字;序数:表示有序次的数;概数:表示一个大约数;数字实指:数字表示的是实在数目;数字虚指:数字并不是指具体数字,只是泛指、虚指。

    (3)独立完成习题2的判断,交流说理。

    两三--概数;7--确数;第二天--序数;200--实指;万物--虚指。

    (4)出示灯后,延伸作业。

    下列句子的数字各是什么数?

    ①我们班有21个男同学。()

    ②为希望工程捐款的人有八九百人。()

    ③这书是21元一本。()

    ④今天上课李军第5次举手发言。()

    下列句子中的数字是虚指的在括号内打.

    ①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②一月有31天。()

    ③飞流直下三千尺......()

    ④离别时,志愿军和朝鲜老乡千言万语说不完。()

    4.指导完成第3题。

    (1)回忆缩句的意义、要求和方法。

    意义:培养概括能力,检查判断病句。

    要求:留下句子主干--主语、谓语、宾语。

    (2)出示应删去补语的缩句练习。

    ①快迟到了,王平在车站急得团团转。

    ②终于得奖了,张宁兴奋得流下欣喜的眼泪。

    ③湖里的荷花饱胀得像快要炸裂。

    指导学生明白得后面是补语,应该完全缩去。

    (3)完成作业本上第3题。

    (4)有余力的可以做下列缩句。

    ①他那白发苍苍的头俯在小孙孙的黑头发的小脑袋上面。

    ②我们像小松树在幸福地成长。

    ③那一颗颗晶莹悦目的雨花石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美丽可爱

    ④满载旅客的列车飞一般驶过偏僻的小站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 篇4

    训练内容:

    大作训练是写读后感,小作业围绕着读后感进行加深巩固。

    训练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把读后的体会写下来。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还可以增长知识,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乐于表达,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2、引导学生对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根据提示选取有意义的内容进行表达,能结合具体事件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对习作进行修改,养成习作之后认真修改的习惯。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在阅读一篇文章、一本书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通过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且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读后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观点、看法。因此本单元设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说真话抒真情,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第三单元小作训练

    训练内容:《西游记》读后感

    设计理念:

    阅读一篇文章、一本书后将自己的感受、心得、体会写下来形成文字,就是读后感。要先有读,而后才有感可言,它是将阅读与写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读后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观点、看法。本节课我将指导学生运用阅读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畅谈《西游记》,激发学生热爱神话小说的情感,使他们说自己想说的,最感兴趣的内容,畅所欲言。

    2、通过阅读写出自己对《西游记》看法和感受。

    课前准备:

    组织阅读《西游记》主要章节,进行读书交流会。

    教学过程:

    一、明确写作要求

    上一次我们组织同学们进行了阅读《西游记》交流会,相信大家的印象一定很深吧。今天我们就组织同学们一起写一些对这个神话小说的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感想。

    二、习作指导

    1、抓住几个人物,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或者就课文《三打白骨精》写一写自己的感想和看法。读懂原文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要引导掌握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西游记》或者《三打白骨精》主要写了什么?哪些地方给我的印象最深,我想到了什么?有了什么收获等等?然后就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来写。

    3、正确处理读和感的关系。在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想法?

    4、紧扣原文,结合实际说实话。在学生的畅谈中,感受到孙悟空拥有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并且赞扬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5、读后感的一般结构。

    ①简介读原文的时间,原文的作者篇名,概括主要内容以及自己读原文后的总体感受(这一部分要略写)

    ②引用原文观点或中心句或精彩佳句,联系自己的生活,思想实际,谈自己的体会。(这一部分要详写)

    ③引用原文的句子,要用上引号,并在它与所谈的体会之间用上合适的过渡词或过渡句,可稍对原文加以分析或肯定,再联系实际进行体会,叙述时,可以边叙边议或先叙后议两种方法结合使用。

    ④以总结中心或有启迪作用的句子结尾。

    二、学生习作,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的内容构思好后自主习作,教师对写作较差的同学个别辅导(如:整段、整段抄原文的,联系实际空洞的和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学生动手写自己的习作,互相评议,修改自己的作文。

    兴趣练笔:

    题目(一)

    课题:8、三打白骨精

    训练内容:你还知道《西游记》中的哪些故事,与同学交流交流。

    教法提示:

    一、明确写作目标,在课前读相关书籍。

    二、回忆阅读过的《西游记》故事的内容。

    三、根据课前收集有关资料,交流,形成自己的介绍内容。

    四、练说,把《西游记》故事讲具体形象。

    五、练写,加入自己的感受。

    六、改草稿。

    题目(二)

    课题:9、词两首

    训练内容:

    从《如梦令》或者《渔歌子》中任选一首想象它所描绘的景象,想一想,把他写下来。

    教法提示:

    一、教学时,对诗词进行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理解两首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可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或在学完全诗后进行。

    二、结合课文插图进行想象。

    三、同桌互说,并相互补充。

    四、小组内练说相互补充。

    五、教师针对学生练说过程中出现的情况进行小结,并指导学生将诗人的神态、动作、心情写详细,同时还可以想象他的家人的表现,但不必太过详细。

    六、学生再行练说。

    七、写作定稿。自行修改。

    题目(三)

    课题:10、螳螂捕蝉

    训练内容:读后感

    教法提示:

    一、可以在课文结束后先进行说话训练。如:这篇课文学完了,你最想说些什么?文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也可以在学完全文后进行深层次的写作训练。

    二、引导学生对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的人或事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如何进行劝解。

    三、引导合作探讨,并将自己的想法作记录,然后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并修改定稿。

    题目(四)

    课题:11、读书要有选择

    训练内容:

    写一写自己以后该怎样选择读物。

    教法提示:

    一、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几点意思。明白课文所要表达的基点内容。

    二、结合文中的相关内容,评议课文是怎样写的。注意写的内容应该和课文有联系并不脱离文章原有的立意。

    三、问题作过渡,总领下文,接着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讲选择读物的范围和选择读物的好事。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以后该怎样选择读物,并把它写下来。

    四、学生练说。

    五、写作定稿。

    习作三:写一篇读后感

    设计理念: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因此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和思想的实际,抒真情讲真话,自由表达,写出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作前准备:

    收集古今中外名人惜时、勤学的事例或找一些具有感人事例的小故事。

    教学目标:

    1、任选一篇读过的文章写读后感,根据提示选取有意义的内容进行表达。

    2、能结合具体事件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

    教学重点:

    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事件表达清楚自己的感想。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堂导语

    引导回忆:同学们,你们最近看过哪些课外读物,看后有什么感受吗?(抽几名同学谈)

    点拨话题:刚才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今天我们就根据自己的体会,写一写读后感好吗?什么是读后感呢?(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二.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1.一本好书,你读后一定会有很多感受,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写出来,要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写自己的真实看法,也可以对其中某些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2.读一读例文《从〈海伦.凯勒传〉想到的》,想一想,小作者是怎样写读后感的?(注意分清哪些句子是复述,哪些句子是写感想)

    3.题目可以用《****》读后感或《****》有感,也可以根据写的内容拟定题目。

    三.习作指导

    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

    必须是从原文引发出来的感想、体会,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应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两点上来发表议论。

    2、联系实际,情感真实。

    这个实际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也可以是社会实际,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写并结合切身体会,体会才真切,文章才具有说服力。

    3、读感结合有侧重。

    正确处理好读感的关系。读是感的前提和引子。感是读的结果和目的。因此要有读有感,读感结合,比例协调。不能只读不感,一味抄写课文,没有体会,也不能只感不读,离开原文意思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通常情况下,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

    当然交代所读文章的名称和主要内容是必写的。

    4、引导探究,总结写法:

    夹叙夹议,叙中有感,感应中有叙。

    四、学生选材,互说。

    五、打稿。

    第二课时

    一、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2、投影出示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习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 篇5

    教材分析:

    积累运用三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练习。

    教学目的:

    1、朗读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春夜喜雨》,了解主要内容,通过读背,积累古诗。

    2、阅读短文,明白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

    3、口语交际是正反方辩论,通过辩论,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使学生明白好读书,更要读好书,才真正开卷有益。

    4、习作练习。结合学生即将离开母校的契机,真诚的请学说留下自己的意见。创设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教学课时: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读背背

    一、介绍诗人杜甫。

    二、自读这首诗,了解大致的内容。

    (诗人通过刻画雨景,抒发内心的喜悦之情。)

    1、读这首诗,利用字典理解词意。

    俱:全、都。

    晓:早晨。

    红润处:枝头的花,红润一片。

    花重:被雨水淋湿后的鲜花饱满沉重。

    乃:当即、就讲。

    潜:悄悄地隐藏。

    润物:滋润万物。

    野径:原野中的小路。

    2、理解诗的大意。

    好雨就像懂得季节,正当春天降临,万物生长的时候,边下了起来。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间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原野中的小路上空一片漆黑,只有那江河中的船上还有一闪一闪的灯光。早晨起来看那成都的花儿,经一夜春雨,显得那么饱满,那么鲜艳。

    3、指导朗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是诗人描写春雨的诗。诗人盼望、喜爱这场春雨,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把无比喜悦的心情生动的表达出来。

    三、积累杜甫其它的作品。

    四、巩固练习。

    1、有感情的朗读。

    2、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阅读短文

    一、阅读短文。

    1、自学短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

    (2)短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吴王下了狠心要攻打楚国;年轻的侍卫官想办法让吴王打消了攻楚的念头,同时又避免了杀身之祸;引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

    2、讨论问题。

    (1)年轻的侍卫官是在什么情况下为什么连续在后花园里转了三天?

    (2)侍卫官讲在花园里看到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这个故事里都有谁?它们都在干什么?

    (3)蝉、螳螂、黄雀各自面临的危险是什么?

    (4)吴王听了这话,恍然大悟中的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吴王明白了什么?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巩固练习。

    1、积累有关历史故事的成语。

    2、准备一个历史成语的故事进行演讲。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围绕开卷有益无益进行辩论。

    1、什么是辩论?

    2、怎样进行辩论?

    (1)首先要明确是围绕什么进行辩论的。

    (2)辩论双方观点要明确。

    (3)要用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驳斥对方的观点。

    3、具体做法。

    (1)围绕辩论的问题,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

    (2)根据不同的观点分成两个组。

    (3)辩论双方展开辩论。

    (4)辩论后共同进行总结。

    第四课时

    习作指导

    这次习作练习是以写信的方式对母校留下良好的祝愿和建议。

    1、作文前,可以到母校的各个地方走一走,看看还有那些不如意的事情;回忆近年来的学校的生活,找一找学校或老师没有想到的或没有作好的事情;向在校班级的同学了解以下对学校工作的意见。

    2、挑选一两件重要的事情,想一想应该怎样解决,为学校出谋划策。

    3、给母校的校长或老师写封信,谈谈自己的建议和对母校祝愿。

    4、应主意的问题。

    (1)把自己的想法要写清楚。

    (2)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注意写信的格式。(称呼、内容、祝词、署名和日期。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 篇6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口语交际:《我的理想》习作指导教案

    习作目标:

    1、引导学生畅谈理想,展开想象,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美好的憧憬。

    2、指导学生有条理的表达和写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的需要分段表述。

    3、激发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一、诗歌导入: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

    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二、畅谈理想

    1、理想是我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每个人都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因为有理想就有成功的可能,一个人的理想,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许是源于一个感人的故事,也许是受某个人的影响,也许是看了一本书,甚至是受到了一句话的影响。

    少年周恩来,看到中国人在自己的国土上受洋人的欺侮而无处伸冤,深感中华不振,从而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愿,孩子们,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是怎样树立这一远大理想的呢?请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不会说的同学可以模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来说。

    2、常立志,不如立长志。司马迁,从小受父亲司马谈的影响,立志要编写一部史书,在撰写《史记》的第七年,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受刑之后,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xx,终于写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共526500字。开创我国纪传体通史的先河,史料丰富而翔实,历来受人们推崇。

    贝多芬,从小就显示出超人的音乐天赋,可是在他双耳失聪后,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坚持他的音乐创作,耳朵聋了又听不见,就用筷子插进钢琴的发声器,以震动来辨别音调,最终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你肯定遇到许多的困难,你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呢?也许你还会遇到许多的挫折,你打算付出怎样的努力呢?

    三、大家说的真好。但是从说到写,还需要有一个构思的过程,你想好自己的习作提纲了吗?请看这是老师列好的习作提纲,谁来说一说,老师的这篇文章是什么样的结构方式?详略又是怎样安排的?

    四、习作提纲是文章的框架,有了框架只是习作成功的第一步,老师找了这样几个精彩的开头、结尾和内容。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有所启发。

    五、现在就请同学们拿起笔来,把我们刚才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让我们心中的理想流淌于笔端吧。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 篇7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指导完成4、5两题,独立阅读科普短文,抓住知识要点。体会用词准确。

    (二)教学过程

    1.重读《看不见的大力士》中神奇的飞毯,用~~~~划出带分号的句子,用划出设问句。

    各自读划--指名回答--小结归纳--齐读。

    顿号、用在并列词语之间。分号;用在并列分句之间。

    设问句自问自答,起衔接作用,能吸引读者。

    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

    独立做--出示作业灯片--反馈校正。

    3.指导完成第5题。

    (1)先读短文后的题目,再独立阅读,在短文中寻找答案。

    (2)用笔在第1小题的词组间连线。

    (3)独立阅读完成第2小题填空。

    (4)短文中哪些地方说明用词准确?

    各自思考自说--小组互说--指名说--全班评议--各人学说。

    4.超额作业(有余力的任选一题作业。)

    (1)我知道的激光用途(200字左右。)

    (2)用如果......能......、除了......还......写两个句子。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 篇8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

    萁:豆秸。此句一作煮豆持作羹。

    漉:过滤。

    豉:豆豉,一种把大豆加盐磨碎后做成的干酱。

    本是:一作本自。

    这首诗在有些书中没有第一、二句或二、三句,全诗由四句组成。

    【鉴赏】

    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之子,且都为卞太后所生,是真正的同胞手足。曹操曾一度想立曹植为嗣,因其才智高于其兄曹丕。后曹丕登基(始称魏文帝)仍忌曹植之能,加以迫害,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豆,豆萁,豆豉,都是豆这种植物的各种形态,可以说本是同根生。首句为我们描绘了煮豆的场景,以豆萁为燃料制作豆汁。第三、四句进一步揭示这两者间的关系。豆在锅中忍受豆萁的煎熬,咕嘟的声音仿佛在哭泣。这暗指兄长对自己的迫害以及自己悲愤的心情。末两句卒章显志,既是控拆,也是反抗。

    整首诗据说在七步之内完成,诗人的情感也经历了一个由平缓到迸发的过程。名为吟物,实则是一首带有讥讽的寓言诗。然而由于诗人与其谴责对象的特殊关系,因而诗人的口吻是委婉又深沉的,讥讽之中有提醒和规劝。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

    曹植才高八斗,文风俊逸刚健。这首诗在情感上层层推进,且运用了比兴手法,从中也可发现乐府诗歌的影响。有的选本没有二、三句,但这种风格仍是显而易见的。

    课件精选: 语文说课稿之二


    我们经常会在阅读时读到一些优秀的范文,学生多看一些范文对学习帮助很大,阅读范文可以锻炼我们的文笔,提高表达能力。经常阅读范文能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你有没有看过的优秀范文的参考范文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课件精选: 语文说课稿之二”,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一、课文内容、特点分析

    这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篇幅很长,也很感人,讲述了接线员苏珊用心灵倾听我的困难,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帮助我的真情故事。在这堂课中,我主要紧扣一点:我把苏珊当作自己的母亲,苏珊具有母亲般的爱心。让学生发散,找到重点句子,进行朗读感悟,感悟到她的乐观、耐心善良、温柔、细心、她就像母亲一样在关心我、爱我。从而提升到,苏珊是在用爱心在倾听,用心在歌唱一首爱的歌曲,回归到课题,点题。学生能够紧跟老师思路进入文本,和文中主人公一起欢笑、伤心,有时会有惊喜。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苏珊对死亡的乐观主义态度,她对待鸟儿和自己的死亡都很从容,“到另一个世界唱歌去了。”多么美好的意境,这种态度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称道的。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用心的倾听者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正确朗读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着迷、耐心、修理”等词语。

    2. 能力目标:领会文章的前后呼应的写作手法,领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 情感目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

    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领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我采用“自读-——交流——拓展”三大环节。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用心灵去倾听》同时用一首《感恩的心》入手,让学生进入课题,进一步入情入境,为感悟人间真情做好情感铺垫。

    2、以问讯处图片导入,简单介绍问讯处。今天我们就一起用心去倾听一个与问询处的真实感人的故事,从而导入课题。这样设计导课,主要是让对生活中的问讯处有初步的了解。

    (二)、统揽全文,理解大意

    1、听课文范读,扫清字词障碍并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让学生轻声反复读文,课文的主要讲了那几件事情。

    (这一环节的设计,我主要培养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总结概括课文大意的能力)

    (三)、精读课文,交流感受最深的地方

    品文悟情。在学生交流自己读书体会的环节中,我也很好的领会了略读课文教学的精髓,那就是——突出重点。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感动?”学生可以从文章中找到很多感动人的词句。对这么多词句的体会,在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说说感动的地方,抓住重点的几句话来品读:“小精灵用悦耳的声音问我。”、“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苏珊想了想”、“ 随后,

    她给我读了纸条上的留言: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2.交流最受感动的地方(重点关注描写人物言行、心理的语句):

    学生交流另自己感动的语句,教师要尊重孩子的独特体验,并给予肯定和鼓励。学生交流到的课文中前后对应的语句教师要给予点播,并尝试着运用于平时的写作之中。

    (1)小精灵总是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2)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同时我用一首感人的背景的音乐,让学生们在音乐中慢慢体会!

    (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善良、乐观)

    (3)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境界。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我设计这样的问题,是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和独特感受。在学生交流另自己感动的语句时,苏珊的人物形象也就跃然纸上。引导学生抓重点语句体会苏珊美好的心灵:即用学心去倾听一个孩子的心声,给“我”安慰进而感受人间美好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重难点。)

    (四)、总结 拓展

    这是一篇感人的文章,所以我也较注重写作的指导。学习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写作,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一到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采用前后照应的写法。达到写作的目的。

    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引导学生深读了课文, 深刻地体会到 “我”与苏珊在交往的过程,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用心灵沟通让他们在交流中彼此感受幸福,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我想,学生在学完课文后,内心一定涌动着许多属于自己的感想,大有不说出来不快的感觉。在学生朗读他们内心的感受时,我再配合感人的音乐《让世界充满爱》,效果比较好。但是那天的课堂上,由于时间的把握非常欠缺,导致这个环节的效果差强人意。

    实用课件: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之二


    相信我们大家都是有读过一些范文的,闲暇时看一些范文是对自己有好处的,通过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尽快将心情平复下来。阅读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阅读,那么,你知道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实用课件: 小学语文说课稿一年级之二”,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小池塘》是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本组课文都是描绘了无限美好的祖国春光的。主要让学生在感悟课文内容中,积累语言,陶冶爱美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小池塘》是一篇形象生动、内容新疑、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散文。写的是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明丽景象。全文共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醒来的小池塘像明亮的大眼睛。第二自然段写白云、太阳、月牙、星星倒映在小池塘里的景象。第三自然段概括写小池塘的美。课文运用拟人化的写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给人一种美的愉悦,赋予静态的池塘以动感和生命。插图精美,富有儿童情趣。图文的协调配置还具有引起想象、启发思维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

    本课共用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会7个生字。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背诵课文。

    (三)教学目标

    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根据新的教学大刚对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及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第二课时的教学

    目标定为: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感受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词语、课文。

    (五)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二、说教法

    这一课时,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以读代讲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

    由于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不易持久,容易被一些新鲜奇异的东西所吸引。根据孩子的这些年龄特点,这一课我主要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中还适当地运用贴画的形式进行教学,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一个非常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

    2、以读代讲法

    叶老曾经说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美文尤需美读。”可见“读”的重要,读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手段。新大纲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节课教学我以读为主,通过比赛读、男女分读、师生对读、表演读等,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感悟能力。

    3、情境教学法

    本节课我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我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创设情境的:其一,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进行补白练习来帮助学习语言。其二,利用挂图通过老师的表达和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文,深入体会春天到来时小池塘的明丽,从而使学生受到美好的熏陶,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说学法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课时主要指导学生借图朗读助解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在朗读中也培养了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良好学习习惯,并且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说教学程序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词。

    这一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生字的掌握情况,以便发现错误能及时给予纠正。

    (二)、诵读课文,体验感悟

    过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小池塘有了一些了解,课文把小池塘比作什么?

    板书:大眼睛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小池塘是一只什么样的大眼睛呢?

    指导读好第一自然段。要求:大家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过电影。”再到插图中找一找,看看像不像。

    利用挂图形象地理解了“池塘”像“明亮的大眼睛”,“芦苇”像“长长的睫毛”。进而体会出小池塘的明亮。

    ②齐演读。

    小朋友真了不起,我的眼前的确出现了一个清清的小池塘,一只明亮的大眼睛。

    通过表演读,即以演促读,以读促演,让学生体会到小池塘的美。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小朋友,仔细观察同桌的眼睛,你能在小朋友的眼睛里看见谁呀?(我)

    你们知道吗?小池塘这只大眼睛也会看。不信,赶快读一读第二段。

    ①自由读。

    ②贴画。(白天,小池塘看见了什么?到了晚上,小池塘又看见了谁?)

    贴画形象地再现了语言文字所指向的事物,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实际事物相联系,增加了学生的直观感受。

    ③指导朗读。

    这些小池塘的眼睛里可美啦!分句诵读,让学生感受白云、太阳、月牙、星星倒映在小池塘中的美。

    ④反复诵读表现美。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这里通过让学生多诵读几遍自己喜欢的句子,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情绪化的“场”,让学生主动地去读,并在读中有所感悟。

    ⑤指导学生看挂图背诵这一自然段。

    小朋友,你们知道还有什么也会倒映在池塘里吗?

    ⑥句式训练:( )倒映在池塘里,像( )。

    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让学生想象还有什么倒映在池塘里,像什么,给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模仿文中句式进行说话训练,进行了语言的积累。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能映出这么多景物,真是 (引读句子)。

    三、总结全文

    小朋友,小池塘美在“明亮”,大自然是美的,要靠我们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

    四、诵读课文,积累内化

    1、利用插图指导背诵。

    2、闭眼想象背诵。

    五、拓展延伸,自主探究

    1、让学生画一画小池塘的美景。

    2、在晴朗的夜晚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观察池塘、小河的景色,说给大家听。

    这一设计体现了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表达能力,同时也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的理念。

    六、说板书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我运用形象的画面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将课文的主要内容列出来,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样也突出了本课的重点、难点。

    值得参考!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篇二)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范文是一种积累,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思考。经常阅读范文能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那么,优秀范文的优秀模板有哪些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值得参考!四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篇二),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21课《乡下人家》。本次的说课我设计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各方面。

    一、说教材:

    《乡下人家》编排在第六组,本组主题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乡下人家》是本组第一篇精读课文,起到初步实现并辐射这一主题的作用.文章语言质朴,采用白描和勾画的写法,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这既是一篇美文,也是一组美画,读之,正如作者所言“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我把本课的三维目标确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认知目标:学习作者抓住乡村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物、最普通的场面,描写乡村生活的方法。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想象能力,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情感,发挥想象,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随文想象画面,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体会乡村生活的美。

    二、说教法:

    朱熹《孟子集注》中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因此我选择了导读法、图示法、情景教学法等来组织教学,指导学生充分体会乡下人家自然、质朴的美,从而激发他们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三、说学法

    终身教育的理念并非要求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而是让学习者更多的掌握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真正使他们学会学习。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学生掌握以下方法:自读感悟法、合作探究法、对比法、读说结合法、读写结合法。

    四、教学过程:

    语文教育界前辈刘国正老师提出语文训练要讲求“实”与“活”。所谓“实”指教学体现务实态度,扎实教风,学生在不同阶段学有所得,从而使课程目标落到实处。所为“活”,指教学要目中有“人”,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从而使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创设情境,顺势导学。

    学习写景的文章,直观的视觉感受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加深对文本的感受。上课伊始,我创设了一个乡下游的情境,用多媒体展示乡村生活画面,使学生再次感受到乡下美景,为后面想象画面做好了铺垫。

    (二)默读课文,整体把握。

    本课分为两课时,经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本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我围绕“课文向我们描绘了哪些乡村美景?”这一问题提出阅读期待,引导学生潜入文本,默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感悟美景。

    1、读文想像画面

    “读一读,说一说”,感受文中的画面美。

    (1)采取多形式朗读,如学生自由读、教师示范读、个别展示读、小组比赛读、配乐朗读等,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读中品味,从读中感悟。

    (2)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做到读说结合。

    2、凝练概括画面

    (1)教师进行学法指导,示范为画面取名。

    (2)生生互动,合作取画名。

    3、动情欣赏画面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欣赏画面。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出示句子,让学生读一读,体会句中哪个字用的好,为什么?学生通过读,可以体会到“探”字用的好,因为“探”字让人感到嫩笋的长势之迅速,展示出了勃勃的生机。

    引导学生运用对比法进行体会。

    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引导学生将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的瓜藤与高楼门前的石狮子作对比,通过具体事物的想象,一动一静,乡下人家瓜藤的可爱与独特便留在了学生的脑海里。

    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情境体验法”进行体会。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他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必备」六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模板(合集8篇)


    教师范文大全专题“六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推荐内容。

    因各种需要,我们会撰写一些文案,范文作为模范的文章,写作前都会下意识的参考。范文真正的有用之处在于其逻辑,你正在尝试写范文吗?为此,我们花时间整理了六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模板,感谢您的参阅。

    六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模板(篇1)

    一、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散文,文笔流畅,语言优美,意境高远,把读者引入了无边的遐思和精神享受之中因此本文的教学目的为:1.体会学习本文的写景状物的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2.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3.对学生进行适当的人文主义教育,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

    教学过程中本课宜采用朗读体会法、导读法等。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大家都有许多好朋友吧?谁来说说你的朋友都是些什么样的朋友?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大家的朋友都各有各的特点,有的活泼开朗,有的沉默寡言,有的做事雷厉风行,有的考虑周到,遇事沉稳。今天我们来看看作者李汉荣到山中访问了许多好朋友,它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朋友呢,和我们的朋友一样不一样)

    (二)学习感知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提问:

    (1)作者访问的是些什么样的朋友?

    (2)作者为什么把看这些景物说成是拜访朋友?

    (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拜访自己的这些朋友的?

    【设计说明】此题旨在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的好习惯,一步步深入课文,体会作者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心情,适时地进行人文主义教育:万物皆有灵性,美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去体验,一棵树,一片云,一座古桥,甚至是一只小蚂蚁都可能触动你的情思,拨动你的心弦。使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满怀激情,满怀喜悦,用一颗虔诚的心去感悟大自然,赞美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

    3.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

    (1)作者是如何描写自己山中的朋友的?

    (2)作者的朋友们各有怎样的特点?

    【设计说明】以问题的形式使内容一步步深入,学生的思想也一步步地在发展。意在使学生明白作者是怎样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的对话式描写(充满深情),在写作中要注意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掌握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4.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1)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5)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

    (3)你好,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

    (4)我轻轻地招手,告别了山里的众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顺便还带回一路月色

    【设计说明】体会作者将要溢出来的满怀的真诚和喜悦。体会作者用语的亲切,恰当。全文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出现的。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留意,都用心去谱写心中的赞歌,读文章时,就好像我们在跟好朋友面对面地叙旧般自然、亲切。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细腻的感情,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5.回忆课文内容,并说说你对这篇文章感触最深的一点:

    【设计说明】此题旨在使学生在理解文章,掌握文章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去感知课文,体会作者融入大自然,领悟大自然的奥妙,接受大自然的恩赐。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美的熏陶,使学生同作者一起领悟大自然,热爱生命,感悟生活的真谛。

    6.闭上眼睛,用心去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设计说明】教师可选择表现大自然美妙声音的音乐,如林涛、鸟鸣、海浪、潺潺的水声内容,把学生再一次带入充满温馨和感情的大自然中,使学生真正用心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同作者的感情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三)拓展课文内容

    假如你是某一景物,面对来来去去不同身份、特点的游人,面对游人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神态,以及他们在你身边的不同表现,你想跟游人说说你的心里话吗?

    【设计说明】当你怀着一个好心情看这个世界时,你会发现世界原来如此妙不可言,大自然原来如此神奇,令人陶醉,不禁想做大自然的一员,去亲身感受大自然脉搏的跳动,用大自然的语言去跟游人进行一次心灵的交谈。当然也不排除反面的例子。此题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并能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也可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愉悦中体会大自然的语言,加强同学的集体主义感和合作意识。

    (设计者马丽艳)

    四、课堂实录(片断)

    师:只要你用心去体会,你就会发现周围的一切都那么可爱,那么奇妙。你不禁从内心喊出大自然原来如此多姿多彩。现在,假如你是大自然家族的一员,面对你的游客朋友们,你将向他们倾诉怎样的心声?

    (讨论后,同学们纷纷举手)

    生1:(先介绍自己的身份)嗨!朋友,你好!我是你的大树朋友。你每次来的时候,我都用绿色的笑脸迎接你,但是,你知道吗?这种快乐的日子快到头了。由于你们不注意爱护树木,走到这里时,不是在我身上刻字,就是折断我的胳膊,现在的我已是遍体鳞伤了。我的兄弟姐妹们也都活在痛苦之中。求你捎个信吧,为我们的生存留一方空间,也为你们的生活多一份绿色,行吗?

    (同学们为他精彩的发言,丰富的表情鼓掌)

    生2:喂!小朋友,请不要把垃圾袋扔到我身上,好吗?小河脸色沉重地说:我以前是多么的干净,皮肤是那么清爽,声音也优美动听哗,哗,哗,每天都有许多小朋友,跟我玩耍,可现在呢?美妙的声音不见了,白皙的皮肤变黑了,清澈的眼睛变得浑浊了。你们从我身边经过时,还会捂住鼻子,说我是臭水沟,可这些能怨我吗?我多想和你们一起玩耍呀!

    师:同学们,对以上两位同学的发言,你们心里怎么想的?(因势利导,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生3:我们要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生命。

    生4:我们每个人都要起来加入清理河流这一行动之中。

    生5:

    师: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水平都比较高,大家想想有的地方也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假如你是其中一景,你将对你的朋友说些什么?

    生6:嗨,我的恩人,我的知己,记者姐姐!还记得我几年前送给你的诗吗?从前有座山,山上长满树。人们为致富,上山砍伐树。腰包渐渐鼓,山上光秃秃。自从你向社会呼吁了要爱护森林以后,大家开始植树造林了,你看我现在生活得多好,我的身边没有了可怕的砍伐声,有的是朋友的问候,花草的陪伴。当然喽,我们不辜负你们的厚爱,我们会做环境的保护神,绿的天使,为人类的生活贡献一片绿茵。

    生7:早上好,亲爱的朋友,我是空气先生,让我伴着你,追随春天的气息,在宽广的田野里漫步;让我们走向山顶,眺望远方,听鸟儿的歌唱;让我们一起欣赏碧海的波涛,让我们呼吸花的芬芳

    生8:大家好,我是一朵小白云,你看我再也没有以前的烦恼,我的身边变得如此清爽,我的衣裳也不用担心被灰尘弄脏了,总是干干净净的,这都是你们大家保护环境的功劳。为了表示对大家的感谢,我给大家变个魔术吧,看!像不像棉花?看!像不像金鱼?看!像不像高耸的群山再见了,朋友,趁着秋高气爽的好季节,快快享受这美丽的风景吧!我要去拜访其他朋友了,再见!

    (许多同学还是高高地举着手,不肯放下,气氛越来越活跃)

    师:同学们的想像力如此丰富,思维也很敏捷,连老师也很佩服大家的才能。(同学们脸上是自豪的笑)你们的心声其实也是我的心声,更是广大人民的心声一一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园。希望同学们能真诚地为我们的承诺而付诸行动。(再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六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模板(篇2)

    教学目标

    1.善于和同学分享读书学文的感受,提高表达能力。

    2.交流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并进行成果展示。

    3.积累名人名言,感悟伟人的爱国情操,受到感染,积累语言。

    课前准备

    1.整理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爱国的格言、古诗词。

    2.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

    交流平台

    忆课文,交流收获

    (1)用直线将相关的词语连起来,并说说理由:

    季羡林 京张铁路

    詹天佑 《怀念母亲》

    雷达兵 蝴蝶

    小高 授粉

    (2)回忆说说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哪些事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和同桌交流,再推荐全班交流。

    (3)引导评议: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谈活动,交流感受

    (1)谈谈本次综合性学习中都开展了哪些活动?

    (2)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也可以是同一主题活动的同学进行合作交流。

    (3)引导学生说说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问题,是怎样克服、解决的?由小组内指定同学进行记录。

    (4)推荐交流活动情况,对于还没有克服解决的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提出方案。

    (5)谈谈自己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得到了哪些收获?

    (6)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成员的自我评定,然后引导全班进行互评,评比最佳活动小组、最佳活动者。

    日积月累

    1.身为炎黄子孙,我们为自己是黄种人而感到骄傲;作为华夏儿女,我们更为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而自豪。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的名人志士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对自己祖国的钟情。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人名言。

    ⑴自由朗读这些名人名言。

    ⑵选择其中的一两句名言,说说含义。

    ⑶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他们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表情?

    A.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这是选自1949年4月周恩来在《关于和平谈判问题的报告》中的一句爱国名言。主要意思是只有热爱自己的民族才能有自信心,才能有为祖国、为民族而献身的精神,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操,是在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基础上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它源于对生育自己的故土、家乡、民族的爱。

    B.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这是1981年2月14日邓小平为英国培格曼出版公司出版的《邓小平文集》英文版写的序言中一句充溢着爱国激情的话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他深爱着的祖国和人民。他这种无限高尚的爱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C.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这句话选自鲁迅的《华盖集续集学界的三魂》,文中他分析中国的国魂有官魂、匪魂和民魂三种,他认为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D.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这句话选自巴金的《随想录》,体现了巴金对祖国、对人民深沉而执着的爱。

    ⑷朗读并背诵这些名言,进行语言积累。

    3.交流自己收集的爱国格言或古诗词。

    (1)朗读自己收集的爱国格言或古诗词。

    (2)介绍所收集句子或古诗词的意思,谈谈自己的想法。

    (3)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积累

    展示台

    1.展示准备

    (1)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读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课本中这些学生分别展示的是什么?

    (2)分组,综合性活动主题相同或相近的学生为一组。

    (3)以组为单位,确定自己组内展示的内容,展示的形式,展示的特色以及分工情况。鼓励学生超越课文中展示的形式,自行设计新的展示形式。

    (4)各组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进行展示准备。(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情况,并进行协调。)

    2.举行祖国在我心中展示会

    (1)各组轮流介绍,并把自己组的作品带到展示区域进行展示、介绍。

    (2)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

    (3)评选最佳展示组,视情况评选惜时奖毅力奖才艺奖创造奖能手奖、勤劳奖等个人奖,教师颁奖。

    六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模板(篇3)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很、有、名、本、领、以、为、然、识、结、永”11个生字的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认识笔画“横折提”,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描摹“识、本”。

    2、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能按标点正确停顿,能读出“不以为然、不耐烦”等语气。

    3、在阅读中了解蝉没有好的学习态度,不愿学习,结果什么本领也没有学会。

    4、通过学习课文后,知道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学不好本领的,并能用比较规范的话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

    重点难点:

    1、在阅读中了解蝉没有好的学习态度,不愿学习,结果什么本领也没有学会。

    2、通过学习课文后,知道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学不好本领的,并能用比较规范的话把自己的感受说一说。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上昆虫的名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简介:蝉以吮吸植物的汁液为生。雄蝉能鸣叫,因为雄蝉的腹部有个音箱一样的鸣叫器官。

    3、蝉也叫知了,因为它一天到晚“知了,知了”地叫。(播放蝉鸣声)这样的叫声真难听,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想来教蝉本领。

    4、出示:许多有名的歌唱家想要教蝉学本领。

    (1)指名读,把句子读正确。

    (2)学习生字:有名 本领 正音。

    (3)自由读,齐读,把句子读通顺。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哪些有名的歌唱家想来教蝉本领呢?蝉的表现怎样?

    2、交流、板书:黄莺 画眉 云雀(可简单介绍)

    3、开放式回答:有名的歌唱家黄莺、画眉和云雀想教蝉本领,可是蝉

    三、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蝉的叫声很难听,有名的歌唱家们到底要教蝉什么本领呢?自己轻声读读课文第2节,思考。

    2、交流:(可出示句型,填空)

    (1)黄莺想教蝉发音,画眉想教蝉识谱,云雀想教蝉唱歌。

    (2)黄莺、画眉和云雀分别想教蝉发音、识谱和唱歌。

    3、板书 黄莺 画眉 云雀

    发音 识谱 唱歌

    老师给你们一个填空,请你们想一想,该怎么说?

    出示: 、 和 分别想教蝉 、 和 。

    学生思考,准备

    4、蝉学会这些本领了吗?读读课文第三节

    果然,蝉什么本领也没有学会,而且,它永远只会叫“知了,知了”。这里有个生字:永。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书空

    5、蝉怎么就没学到本领,永远只会叫“知了,知了”呢?我请一个小朋友读读第2节,其他小朋友好好想一想。

    交流、补充板书: 不以为然 摇头 很不耐烦

    6、学习:不以为然 生字:以、为、然

    7、指导朗读:

    (1)听蝉与黄莺、画眉和云雀三次对话的录音,感受蝉的语气。

    (2)出示黄莺和蝉的对话:

    黄莺飞来了:“我教你发音吧!”

    蝉不以为然地说:“知了,知了!”

    A. 指名同桌读,把句子读正确。

    B. 自由读,想想蝉是怎样说话的?

    C. 体验朗读。

    (3)同桌合作,读蝉和画眉、云雀的对话,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

    (4)分角色练读、比赛读。

    蝉对教它本领的黄莺、画眉和云雀感到不以为然、不耐烦,结果怎样?

    8、指名读,齐读课文第三节。

    9、说话练习:

    那么多有名的歌唱家想教蝉学本领,可到现在为止,蝉还是只会“知了,知了”地叫。学了课文,你想对蝉说些什么?(要求句子规范、连贯,意思明确。)

    四、复习巩固

    1、双轨火车:读字组词。

    2、欢乐蹦蹦跳:积累词语。

    3、读句子:

    蝉很不耐烦地说:“知了,知了!”

    爸爸耐心地对我说:“别着急,你能行!”

    (1)指名读,男女生读,全班读。

    (2)你能试着也用“很不耐烦”和“耐心”说一两句话吗?

    4、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指导写字

    1、认识“言字旁”,观察笔画“横折提”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了解“本”的笔顺,适时渗透笔顺规则。

    3、学生当堂描写:识、本。

    六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模板(篇4)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揭题导入

    师:我们来做一个文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杨柳依依”,你们也说几个这样的词。引导学生说词。老师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课件出示):清风徐徐 杨柳依依 明月皎皎炊烟袅袅 流水淙淙 芳草萋萋 霞光灼灼 春雨绵绵 开火车读,齐读。

    这些词都是描写什么的?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这些都是美丽的自然景物。

    师:平时如果有意识地积累这些词语,对写作一定有帮助。

    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师:课文讲了什么故事呢?请打开书。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一样吗?(这是一篇文言文)学习古文,首先要求读通读顺,请你们自己读一读课文。(出示幻灯,标注课文朗读停顿提示)老师这里标注了古文朗读停顿的标示,请用笔画在书中,再朗读课文,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指名读,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师随机称赞指导:这位同学读得多好哇,我也发现,其他同学在听的同时,也做着口型,心里与这位同学一起读着,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再请第二位同学朗读时,其他同学就读得更用心了。)

    3.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如:峨峨兮 / 若 / 泰山, 洋洋兮 / 若 / 江河, 伯牙谓 / 世 / 再无知音

    三、探究理解,感悟文本

    (一)学生自主理解内容

    1.师:我们读了几遍课文,知道了课文有几位主人公?(板书:伯牙钟子期)幻灯示两人简单资料,学生自己读。

    2、师:我们学习古文,想要理解内容,可以用什么方法学习?(预设:联系上下文;借助书中的注释;查看参考资料)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先理解古文内容。想一想,从哪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3、学生自学后汇报。

    (预设交流1:我读懂了“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这句话告诉我们伯牙很善于弹琴,钟子期很善于听。(重点理解“善”)

    预设交流2:我读懂了“伯牙鼓琴,志在高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伯牙在鼓琴的时候,心理想着高山,琴声里就会出现高山……

    预设3:我觉得伯牙弹琴的技术高超,心中想什么,就弹出什么。

    预设4:我读懂了“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就是说,他们之间心息相通,是知音。)

    (二)教师指导重点理解句子

    1.幻灯示句子:伯牙善鼓,钟子期善听。

    你从什么课文地方看出“伯牙善鼓,钟子期善听。”在书中画下来。

    2、师:我看同学们都画得是这两句,谁来读读其中的第一句。示幻灯: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师:谁能读读第一句,你从这句话中,如何能体会到“伯牙善鼓,钟子期善听。”

    师:当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再指名读句子。

    3、师:有那么多的高山,为什么钟子期只说“俄俄兮若泰山”呢?

    师:这个“善”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前面的两个“善”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是——“善于”、“擅长”的意思,那么后面的两个“善”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啊!好啊!)

    师: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预设答案:真棒啊!了不起!真厉害!……)

    师: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

    再次引导朗读句子。

    4、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是怎样称赞的呢?(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指名读,问:你为什么要这样读?(激发学生抒发独特的感受) 生读,齐读。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引导升华,拓展探究。

    ①师:我们的课外资料里也有介绍,伯牙是音乐家,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预设答案:还会有1:鸟语花香。2:春天百花盛开。3:冬天白雪皑皑。……)

    ②师: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再次出示词语读一读)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 生答:“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③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 生答:“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④师:好一个善听的子期,好一个善弹的伯牙。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这就是——(预设答案:知音。)板书

    2.理解文本,探究知音

    (1)师:真正的知音。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预设答案: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

    (2)师:那么,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你能想象别人那种空虚的赞美吗?(学生自由说)

    (3)师:当他听不到子期的赞美时,心情会是怎样的?(预设答案:1、失望。2、寂寞。3 、忧虑。生4、渴望。……)

    (4)师:后来,终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样的?(预设答案:快乐。激动。充满希望。欣慰。……)

    (5)师:此时,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预设答案:他们还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

    (6)师:知音的相遇是心灵的交融,是快乐的,幸福的。让我们通过读书再来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学生感情读文)

    3、感悟“破琴绝弦”内容

    过渡:(激情叙述)伯牙和子期弹琴畅吟,相知相惜,结为兄度。他们相约,在第二年的八月十五再到江边相聚,再弹琴畅吟。当第二年八月十五时,伯牙带着他心爱的瑶琴,乘着一叶扁舟,乘兴而来的时候,(声音低沉)却不见子期的影子,四处打听,才知道,子期却因故不幸去世。此时,伯牙是什么心情?(悲痛万分)

    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学生读。

    钟子期临终前,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听了这些,伯牙又是怎样的心情?(再指名读句子)

    面对着子期的一座孤坟,伯牙做出了怎样的举动?(破琴绝弦)生再读这句话。

    伯牙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不能忍受无人倾诉的痛苦,无边的孤独寂寞,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伯牙用绝弦的方式表达对子期的思念。)

    4.丰富内容,拓展课文

    ①师:伯牙在“破琴绝弦”,难道碎的只是琴,断的只是弦吗?(预设答案:1、他的心也碎了。 2、断了他的心弦。 3、断了他的希望。……)

    ②师:伯牙断了琴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段话。(学生再有感情地读最后一句。)

    ③师:可以想象,当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生:峨峨兮若泰山。师: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生:洋洋兮若江河。

    (出示幻灯片)拓展课文,师:当伯牙志在——。没有人会像子期说——

    5、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导练笔。

    如果你是伯牙,面对着钟子期的孤坟,你想对钟子期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下来——

    学生写完后汇报。再读课文句子。

    6、师:有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你们想知道吗?(配乐,教师深情朗诵):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póu)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五、积累背诵,深悟知音

    1.师:课文短短的74个字,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道是“无琴”却“有情”(板书)

    高山依旧,流水依旧,子期已死,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流传于高山流水之间!

    《高山流水》的原曲据说已经失传,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播放乐曲,学生欣赏)伴着那一曲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学生再读课文,试着背诵)

    2、作业:课外收集积累。

    【板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模板(篇5)

    一、教学内容

    《索溪峪的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教材将学生带入了大自然的怀抱,让学生去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而本篇课文则描写了张家界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愉快的心情。

    二、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加上本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楚,且可在网络中查到大量的资源,因此可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增加直观体验,在此基础上,运用在前几篇课文中所学到的方法充分地去阅读,去体验,去感受,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另外,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不需要面面俱到,逐段分析,本文中描写索溪峪的山这一段文笔非常优美,条理清楚,想象丰富,写法值得学生模仿借鉴,所以我将本段设为学习的重点,其它段落则一略而过。

    三、教学目标

    1、能准确认读本文的生字新词,增加对好词佳句的积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达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表达对索溪峪美的独特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展开想象和联想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的。

    五、教学准备

    师生上网搜集有关张家界索溪峪的相关图片资料。

    六、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去游览过哪些风景名胜?能给大家简要地描述一下那里的景色吗?有去过张家界索溪峪的同学吗?谁来说一说这里的景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交流)

    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展示、欣赏一下课前我们搜集的有关索溪峪的资料或图片。(师生展示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交流自己曾欣赏过的美景,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共同欣赏索溪峪的相关图片,增加对索溪峪的直接感受,为下面学习课文打好基础。]

    (二)明确要求

    齐读连接语,思考本文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习要求?

    (三)自由品读

    1、初读课文,感受题目中的野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你从课文中哪些描写中能感受到索溪峪的野?(学生自读自悟,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做做批注)

    2、小组讨论交流。

    (四)集中品评

    1、野在本文中的意思是索溪峪的山水没有人工修饰的痕迹,是纯天然的自然美。(与我们身边的景物作对比,进一步去感受索溪峪那种天然去雕饰的美好)

    2、索溪峪的野主要表现在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四方面。

    3、重点感悟山的野。细读第二自然段,思考:

    (1)索溪峪的山总体来说有什么特点?

    天然的美,野性的美。

    (2)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图片感受)

    惊险:一线天、百丈峡

    磅礴:十里画廊、西海峰林

    随心所欲、不拘一格:直插云天、横拦绿水、旁逸斜出、相对相依、婷婷玉立

    (3)作者展开了怎样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将索溪峪的山描绘的如此让人陶醉?(比喻、拟人、排比)

    (4)我们通过怎样的读能体现出索溪峪山的野与其千姿百态?读中感悟(个人读、小组读、集体读、引读)

    4、略读感悟:作者又怎样写出了水的野动物的野游人的野的?找出你最感兴趣的一部份交流。

    5、小结:正是由于索溪有这样的山,这样的水,这样的动物,所以来此观光的游人也变得野了起来。索溪,净化了人们的心灵,荡涤了人们的心怀,畅游其间,会令人忘却烦恼,心旷神怡,这正是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所以,请同学们经常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欣赏,用心去感受,你会体验到无穷的乐趣。

    (五)感悟写法

    1、本文在结构上,作者主要采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全文如此,四个分段也是如此)此种写法给人以怎样的感受?

    2、作者采用了怎样的方法将索溪峪的景色写得如此诱人?(主要是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六)拓展迁移

    在我们的家乡中,也不乏美丽诱人的景色,哪处美景也让你印象深刻?请用你学到的手法来写一写。

    作业:任选一题

    1、找出文中优美的句段读一读,背一背,抄一抄。

    2、画一画索溪峪的优美风光。

    3、用你在本文中学到的手法写一处家乡的美景。

    六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模板(篇6)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六

    [教学思路]

    《山中访友》是一篇极具情趣,颇有童话色彩的写景散文。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点,教读本课时,先创设情境,帮助学生领略课文诗化的意境,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接着引导学生与文本交流,通过诵读,品味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在领悟文章本身及获得美的享受和启迪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品味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珍惜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一、品析优美的语言,体味新奇浪漫的想象美。

    二、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用心体会大自然的美。

    [教学方法]

    情景法、点拨法与诵读法相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自然风景的图片,做好相关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步骤]

    一、课前设计(播放歌曲《朋友》,激活气氛)

    二、情境导入:

    1、导入:

    有人说,没有朋友的人生是一片荒漠。

    在春光明媚,草长莺飞,百花争艳的时节出去踏青访友,更有一番好心情,有时还会留下一个好记忆。因此,我特地为大家请来一位导游,他是李汉荣作家。(课件显示作者姓名)今天,李导满怀好心情带我们到山中访友。(课件显示课题)

    2、播放课件《山中访友》,学生观看。(提示学生于图文并茂的朗读中随作者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此环节设置目的: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走进文中所描绘的画面中,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为下环节与文本交流打下基础。)

    三、研读品析

    1、快速阅读课文,思考:(课件显示问题)

    (1)作者满怀好心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是谁?(学生答,师板书:古桥、树林、山泉、溪流、白云、悬崖、瀑布、云雀、落叶、老柏树、归鸟等本题主要是让学生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点,理清思路。)

    (2)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学生畅谈看法,师再小结:作者访问的朋友是自然界的景物,不是人类。文中运用拟人手法,想像丰富,构思新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本题主要是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写作技巧。)

    2、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提示:可以从修辞方法、遣词炼字、表达方式等方面说说喜欢的理由。此环节意在让学生于诵读中,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学生可能找到的好词好句有:

    (1)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

    (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二人称。用第二人称,好象面对面地与老桥交谈、倾诉,使得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更亲切、更自然、更强烈。)

    (2)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彼岸,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躬着腰,俯身吻着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

    (躬、俯二字用得好,拟人手法,既抓住古桥形状的特点,又写出古桥鞠躬尽瘁为人类服务的奉献精神。)

    (3)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是一去不返的逝川,惟有你坚持着,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拟人手法,动静结合,饱含深情地赞美,写出古桥的古老而又坚韧的精神。)`

    (4)有许多鸟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拟人,唤和交换眼神,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感觉特别的亲切。)

    (5)我闭上眼睛,被鸟儿衔向远山远水。

    (想像手法,与树融为一体,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感情。)

    (6)瀑布大哥!雄深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从古唱到今。

    (写出瀑布雄深的气势,用男高音和歌唱家来形容它,赞美了他的奉献精神。)

    (7)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喝醉了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又感动人又有些吓人。

    (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出雷阵雨给人既感动人又吓人的感受。)

    (8)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拟人,写出了溪流声的悦耳动听。)

    (9)惟我站立在地方没有雨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反问,突出了老柏树慈祥地为我挡雨,给我恩泽。)

    3、指导学生朗读美句佳段。

    四、总结归纳(课件显示板书设计)

    (1)内容归纳:

    本文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像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许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方法归纳:

    发挥想像,运用拟人等多种修辞方法,赋予自然万物以人的感情。并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五、拓展延伸(课件显示)

    李作家把去访友时的好心情带回了家。为答谢山中好友,他准备举办一个朋友联欢会。为此,他特邀记者参加并准备会前接受采访。如果你是记者,你有什么问题想采访李作家?

    (教师扮演李作家,学生扮演记者开展采访活动此环节设置目的:一教师因势利导,适当渗透思想教育---要热爱大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二活动中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六、布置作业(课件显示)

    任选一题:

    1、请任选一位你喜欢的大自然的朋友,模仿本文的风格,也可按自己的风格,为她写几句赠言。

    示例:

    雨从高空坠下,落到地面溅开花,他虽走得急速与暗淡,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走出了光彩,走出了潇洒。

    2、假若多年后山中环境发生了变化,你是山中朋友中的一员,请你向作者倾诉一下自己的心声。或是以作者的身份写一篇《再访山中朋友》的短文。

    六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模板(篇7)

    教材简析:

    《夹竹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以淳朴恬淡的语言、比衬的手法,描绘了在万紫千红的花季里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花影的有趣动人,全文流淌着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能找出直接描写夹竹桃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文本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情感:感悟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和奇幻动人,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感悟夹竹桃花期和花影所呈现出的可贵韧性和奇幻动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文本对比、映衬手法的作用,从中感悟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引导学生抓住语言表现力强,抒发作者强烈感情的重点词句,以此为切入点,引学生透过语言表象看语言本质,使受到情感感染,习得语文技能,实现工具和人文的统一。本教案正期待引导学生借语言文字技能习得与人文生活素材感悟的有机融合,来实践人文性的开掘是从对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流淌出来,学生是自然而然地吮吸到的这一新课标理念。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季羡林老先生的《夹竹桃》。(板

    书课题)

    二、引导质疑

    1、通过上一节的学习,知道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吗?哪些

    自然段是直接描写夹竹桃的?(2、4、5自然段。)

    2、指名读课文的1、6自然段。

    3、自由读1、6自然段,质疑。(预设:既然夹竹桃不是名

    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为什么季老先生却爱上了夹竹桃?)

    4、带着问题默读课文,从文中找答案。(学生默读、思考,教师

    巡视。)

    三、交流感悟

    交流季老先生为什么爱上了夹竹桃?这一问题,根据学生回

    答,相机讲读相应的内容。

    (一)花色

    1、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出示红色、白色两盆花)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说得越详细越好。

    3、火和雪是不相容的,可是你看,(出示两盆花融洽地开在一起)看到这种景象,你有什么感觉?(相机板书:奇妙有趣)

    4、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种奇妙有趣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过渡:夹竹桃奇妙有趣的花色让季老先生喜欢,那他还喜欢夹竹桃的什么呢?我们继续交流。

    (二)花期

    1、自由读课文第4自然段,画出表现夹竹桃韧性的词句。

    2、交流:

    悄悄地、一声不响可以看出夹竹桃的默默奉献;

    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看出夹竹桃顽强的生命力;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无日不迎风吐艳。看出夹竹桃的顽强;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看出夹竹桃的始终如一和坚持不懈。

    3、相机出示两个双重否定句,理解它们的作用。

    4、指导读好这两个双重否定句,读出季老先生对夹竹桃的赞叹之情。

    过渡:无论是气候的变化,还是季节的更替,唯有夹竹桃始终如一。它的花期之长,没有任何一种季节性的花朵能与之相比,所以季老先生这样赞叹道:(课件出示,齐读)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5、默读第3自然段:这段都写了什么?一百多字,十四种花,却没有一个字是写夹竹桃的,季老先生是不是写跑题了?(理解这一段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6、在对比和朗读中突出夹竹桃的特点和韧性:

    春天,迎春花、桃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花开得花团锦簇,但很快就凋谢了,而(课件出示,齐读)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夏天,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夜来香等开得是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可是很快就黯然失色了,而(课件出示,齐读)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等到玉簪花和菊花在秋风中怒放的时候,它依然(课件出示,齐读)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7、在朗读中进一步感悟夹竹桃的韧性。

    无论从春到夏,从夏到秋;无论艳阳高照,还是暴雨倾盆,夹竹桃(课件出示)

    无日不迎风吐艳。

    无不奉陪。

    所以,我们这样赞叹它(课件出示)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夹竹桃目睹了百花争艳的繁华美景,又亲见了百花的无奈凋零,它始终如一,它的坚强,它的持之以恒,它的默默奉献以及它顽强的生命力,都让我们感动,那让我们读出发自内心的赞叹(课件出示)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过渡: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花期长,韧性可贵,学到这里,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夹竹桃?其实,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那么,它还有哪些妙处呢?

    (三)花影

    1、季老先生为什么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月光下的夹竹桃为什么能引起季老许多的幻想?

    2、出示课件,创设情境,理解叶影参差、花影迷离。

    3、自由读第5自然段,完成填空。

    4、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你还可以幻想到什么?

    5、把你想象到的这么美的画面读出来。(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四.总结拓展

    1、看着板书,总结全文。

    2、简单介绍作者季羡林。

    3、推荐课外阅读季羡林的散文集《二月兰》。

    六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模板(篇8)

    《穷人》教学设计四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顾惜、勉强、抱怨、忧虑、忐忑不安、自作自受、熬过去等词语。

    2.理解重点句

    (l)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2)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3)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2.培养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了解穷人的美好心灵,向学生进行关心他人、奉献爱心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穷人夫妇的心灵之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课文。展开想象,编故事以升华情感。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1.分析掌握桑娜内心的矛盾,体会桑娜的善良是本文重点。

    2.展开想象,续编《穷人》这个故事是难点。

    (二)疑点

    体现桑娜内心矛盾的重点语句。

    (三)解决办法

    采用抓重点词语进行品析、指导朗读来解决重难点;启发学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想象。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启发,谈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教师穿插感情描述,感情朗读课文。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读自悟,勾画重点词句,质疑问难。

    2.小组讨论重点问题。

    3.认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表述练习。

    4.感情朗读课文,表现主人公心灵美好。

    5.续编《穷人》这个故事。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学生解题。(穷人就是穷苦的人。)

    2.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本文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我们在以前曾经学过他写的《跳水》一课。他是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贵族,但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资本主义势力的种种罪恶。这篇文章写的是沙俄时期穷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几个穷人?写了穷人的什么事?你感觉这些穷人怎样?你还读懂了什么?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2.检查自学情况(同桌讨论后集体交流)。

    (1)学生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板书:桑娜渔夫

    (2)学生谈谈对课文中穷人的印象。(很善良)板书:善良

    学生谈谈还读懂了什么?(教师随机板书)

    (3)本文写作顺序?(板书:等待丈夫抱回孩子催促桑娜)

    (三)学习第一段

    1.自读等待丈夫一部分内容。读完这部分内容,你有什么感受?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

    (①感受到桑娜家境贫困、生活艰难。从补、破帆、勉强填饱肚子、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等看出桑娜家生活艰难。

    ②感受到桑娜勤劳能干。引导学生说出温暖与舒适指的是什么?

    温暖指炉火未熄,与室外的寒风呼啸相比而言:舒适指地面干净、食具发亮,孩子们安静地睡着,这是与丈夫在狂风大浪中打鱼的处境相比而言。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勤劳能干。

    ③体会到桑娜内心很善良,从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等处可以看出。)

    2.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感情,体会桑娜的家庭贫困、勤劳能干、心地善良。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课文第一部分讲的是什么?

    (二)学习抱回孩子部分内容

    (1)默读这部分内容,思考: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桑娜的善良?(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教师适时出示重点语句投影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适时点拨,可从以下几方面说出。

    (桑娜走出门去,她出去向海上张望,看不到什么,她想起了生病的女邻居,桑娜是在自己的亲人安危不知、生死难卜的情况下去关心邻居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关心她人、心地善良。)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当她看到两个可怜的孩子,她乐于助人的本性不可抑制地表现出来,她什么也没想毅然决然地把孩子抱回家里,充分体现出桑娜的善良。)

    (桑娜把孩子抱回家里后,她一系列矛盾的心理也说明了桑娜的善良,由于善良心的驱使抱回了孩子,没有征求丈夫的意见,他会同意吗?这是她第一个不安的地方。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又加上两个,今后生活怎么办?这是她第二个不安的地方。他觉得愧对丈夫,他会揍我的、揍我一顿也好!说明桑娜为救人之难,宁愿自己皮肉受苦,甘愿承担一切后果,充分体现出桑娜的善良。)

    (2)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表现出桑娜的善良。

    (三)学习渔夫回家后催促桑娜抱回孩子一部分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渔夫的善良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讨论、交流)

    (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从这句话可看出渔夫首先想到的是孩子,孩子同死人呆在一起不利于他们的健康,一事当前先为别人着想,充分体现渔夫的美好心灵。)

    (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渔夫不仅同意把孩子抱来,而且催促桑娜把孩子抱来,怕孩子醒来知道妈妈死了,心灵受创伤。母亲死后的惨相不能留在孩子们的记忆中,待醒来之后,让他们感到有一个温馨的家。渔夫完全为孩子着想,至于自己负担如何完全置于脑后,看渔夫的心地多么善良。)

    (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回到现实中一想,我们的日子的确很苦,如今又加上两口,真是雪上加霜,日子难熬,从熬字上可以看出渔夫的苦日子,度日如年,备受煎熬,同时也表达了渔夫的坚强精神,一定能战胜困难渡过难关。这些足以说明渔夫同桑娜一样有关心他人的美好心灵。)

    教师小结:这段话虽不长,但写出了渔夫由忧虑到思考最后作出决定的过程。抚养孩子成人这不是简单的接济、施舍,这是多么艰难而漫长的路啊。这期间,要消耗他多少精力、体力乃至生命,为了帮助别人,他宁愿牺牲这一切,从这里我们也看出了渔夫的善良。

    (2)指导感情朗读,注意省略号的作用。

    ①表示停顿、间歇;②内容上的省略。

    (3)师生共同总结。

    教师:在抱回孩子这件事上,桑娜和渔夫事先商量了吗?没有商量,而想法和做法完全一致这叫什么?(生:不谋而合)教师:也说明穷人和穷人的心是相通的。

    (四)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1.刚才,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到了穷人的善良。那么,作者是如何表达的呢?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最好地表达了这一点?好在哪儿?

    2.学生集体议答:

    (l)桑娜探望西蒙时在门外敲门动作的变化写得细致入微。如敲了敲门、一次又一次地敲门、猛地推开门。敲了敲门是出于礼貌做出的动作;一次又一次敲门说明心情急切,敲的遍数多,迫切想知道屋内情况;猛地推开门是桑娜意识到情况不妙,预感有所不测,集中力量猛地推开门。这些细致动作的描写,准确地突出了桑娜对西蒙的牵挂、同情、关注,很好地体现了人物的高贵品质。

    (2)渔夫听说西蒙死了,描写他的一段话写得好,从神态到动作到语言描写非常贴切,简单的几句话,渔夫的思考过程跃然纸上。

    (学生说、老师随时引导。)

    3.小结:我们在写作文时,要想把人物写活,也应像作者这样,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五)课堂训练、发展技能

    1.出示投影,发挥想象,说一段话。投影内容:课文插图(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把马灯高高地举起。只见七个小脑袋排成一排,其间两个浅黄色头发的小脑袋紧紧地*在一起。他们睡得又香又甜,呼吸均匀而平静,鼻翼在轻轻闪动,鼻尖渗出了细小的汗珠。)

    2.学生练说,班内交流。

    (六)指读课文,启发再次质疑问题(随机解决)

    (七)教学生字新词

    1.学生自己识记字形、重点辨析寡、魁的字形。

    2.听写生字,了解掌握情况。

    (八)布置作业

    1.编排课本剧,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2.预习第21课。

    [热搜课件]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优秀


    我们经常会在阅读时读到一些优秀的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阅读范文能够更好地领悟作文书写的精髓,那么,一份好的优秀范文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编辑的《[热搜课件]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优秀》,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体会到乐趣所在,有所感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作者心情,能将作者高兴处读出。

    3、找到你最能体会作者心境的句子,说说你是怎么感受到的。

    4、在阅读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要用细心的人能够将他们记录。有的时候自己高兴的事儿,越回味越觉得心情愉快,非常想告诉他人,今天这么高兴的人就是老舍。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分享他的快乐吧!!

    板书:13养花。

    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

    (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通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拼读,读生字,注意纠正错误。

    记清字形,理解词义:有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时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秉烛夜游:部首:禾或丿。笔顺:秉,与“乘”区别。词义:秉,拿。举着灯烛在夜间游赏。

    纠正字音:乐趣、计较、虽然、适当、尽管、倾盆

    2、多音字:

    3、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如有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如:置之不理,置,放。把它放在一边不去理睬。

    4、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整体感知)

    (养花给“我”带来乐趣。)

    5、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质疑。(写养花的乐趣为什么还写忧?)

    五、练习朗读课文,读熟课文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说出段意,理清线索。

    老师板书

    1、为什么养花;2、养什么花;

    3、养花要摸门道;4、养花有益身心;

    5、养花使人喜悦;6、养花使人伤心;

    7、养花的乐趣。

    七、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

    3、想想自己喜什么花草,它有什么特点和为什么喜欢,以及在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2、给课文编写提纲。

    3、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4、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2、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引入本课

    谁养过花?请举手,说说你的感受。

    老舍先生养花有什么感受呢?(乐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读讲课文

    1、请你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养花的乐趣的?(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随机解决。)请同学按提纲上的内容读一读相关的段落。二

    2、请你再默读课文,举例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自读——批注——讨论——交流)

    点拨:

    (1)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什么叫“奇花异草”?

    教师:这与老舍的性格有关,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的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奋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奋斗的一生。

    有感情地朗读。养花的乐趣是什么?(人生启迪:勤勉奋斗。)

    (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养得很好。)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用一句话归纳作者在养花中得到了什么?为什么养花能得到知识?

    (花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对自然环境与管理要求不同)养花的乐趣在哪里?(增长知识)

    (3)作者的收获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只有按规律办事,花才能养活,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摸到门道,增长知识。)

    (4)“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养花的乐趣在哪里?

    (养花须付出劳动,但有益身心,有所收获。)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板书: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5)那么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板书:有喜有忧)

    “喜悦”是乐趣,那么“忧”也算乐趣吗?

    (养花有喜有忧,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样才是有趣的人生,无忧只有喜,生活平淡无味。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

    (6)齐读最后一段,说说这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与前面几段有什么关系?(分、总),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照应)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3、自己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

    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3、投影出示本课的提纲:

    文章中心: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材料安排:

    1、把养花当作乐趣。

    2、分述养花的乐趣:

    ①养自己能奋斗的花——人生启迪

    ②养花要摸门道——增长知识

    ③养花要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④养花使人喜悦——有喜

    ⑤养花使人忧伤——有忧

    3、总结养花的乐趣。

    四、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三

    为什么喜爱它

    1、说说你喜欢的花草有哪些。

    2、说说这些花草的特点。

    3、比较一下哪种花草最有特点,然后说说你为什么喜爱它。

    4、构思。

    5、写出来。

    板书设计:1、为什么养花;2、养什么花;

    3、养花要摸门道;4、养花有益身心;

    5、养花使人喜悦;6、养花使人伤心;

    7、养花的乐趣。

    教学反思:

    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有疑”。有了“疑”,才会去探其究竟,才会获得新知。可以说,生疑是创新的开始,解疑是创新的过程,答疑则是创新的成果。因此,教者要注重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文采的.质疑,大到联系全文,探究篇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而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评价,更不可越俎代疱,应让学生去讨论,适时加以点拨,使学生获得“质疑,而后答疑”的快感。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扮演好“配角”,要起好“主导作用”,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质疑──解疑──答疑的过程中,发挥学习主动性、积极参与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反思: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规划精选一篇


    在学校,我们看过许多范文,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是有很大好处的,阅读范文可以让我们更容易渡过独处的时间。优秀的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那么,您看过哪些值得借鉴的教师相关优秀范文吗?考虑到您的需要,教师范文网(jk251.com)小编特地编辑了“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规划精选一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情分析

    共有学生58人,学生经过六年的学习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好的学习态度,特别是女生,比较活泼、聪明,发言比较积极,但男生总体都比较胆小,不善于表现自己。对于作业,大部分同学能按时完成,但阅读的兴趣不浓,习作水平还有待于加强。这学期应加大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学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写日记,提高习作水平。要加强同家长的联系,共同督促孩子完成作业,提高学习兴趣。

    本学期重点是创设乐学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情绪,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习与复习方法,使他们能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框架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二)教学要求

    1.在语言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8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碴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地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5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习中积累语文学习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习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注意点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习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下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重点和学习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习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习、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二)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8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书写练习,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对于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鼓励学生勤查字词典,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独立识字和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识字量和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习和探究。

    (四)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有的需要创设情境,如,谈自己的理想;有的需要引导回忆,如,说说自己难忘的“第一次”;有的最好能提前布置,如,谈自己了解到的民风民俗。

    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

    (五)习作教学

    本册教材的习作安排有两种形式,一是“口语交际·习作”中安排了5次习作,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了6次小练笔。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教师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教材没有在每一组中对习作修改给予提示,并不意味着某次习作可以忽视修改。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习惯。学生习作时无话可说,常常是因为平时素材积累不够。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下来。小练笔的安排使学生及时把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自然迁移到习作中,更能使动笔成为学习的一种常态,成为学生的一个习惯。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写日记或写读书笔记,这是提高习作能力的好办法。

    具体打算:

    ①注重方法的指导,按要求训练。

    ②教给学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于习作的作用。

    ③指导学生参加语文社会实践活动。

    ④用参观、外出旅游等形式,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⑤借助电教手段或图画,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以便养成观察的习惯。

    ⑥规范训练学生习作时的内容。

    ⑦严格抓好每一个环节,从字、词等基础下手。

    (六)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阅读材料后都有提示语,提示阅读要求、方法或提供相关信息。如“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有特点,我要把他们写下来”,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在写人的时候要突出人物的特点;“让我们也试着用演讲的方式,和母校告别吧”,提示学生注意写演讲稿的方式,并试着作一次演讲。教学中要落实要求,有计划地开展活动,用各种语文形式来回忆小学生活,与母校告别。两个部分的阅读材料只是给学生一些例子,从活动的角度方面给学生一些引导,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

    本单元有一些活动必须在课外完成,例如,制作成长记录袋、班级纪念册,策划毕业联欢会。教师要安排好时间,课堂上主要是布置学习内容、交流活动情况、展示活动成果,课外则要根据活动计划,一步一步地开展学习活动。最后的联欢会,先布置学生去策划、准备,汇报演出则要等到离校之前再进行。

    (七)“古诗词背诵”的使用

    本册教材在最后一组——“综合性学习”后面,安排了10首古诗词背诵,包括7首古诗和3首词。本册是全套教材的最后一册,前面11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掌握了一些了解古诗词大意的基本方法。这组中安排的古诗词,是为了体现教材的弹性和适应性而设计的,提供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利用自己在小学阶段掌握的语文能力来独立学习。因此,这10首古诗词,不要求教师像以前教学古诗那样,占用教学时间来详细讲解,只是每周1篇,抄在黑板上,利用课前准备时间背诵,理解。

    (八)“综合复习”的使用

    本册教材最后安排了“综合复习”,这既是为了给老师提供一些复习的材料,更是为了向老师提示一种复习思路和复习方法。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的复习也应注重综合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不是做那些脱离听说读写实际的单项的题目。“综合复习”提示的复习思路和复习方法是:选择贴近学生阅读能力的材料,并凭借阅读材料设计能锻炼和检测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题目,使学生在独立阅读和独立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综合复习”中选用的9篇阅读材料,内容各异,形式多样,旨在检查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凭借这9篇文章设计的题目,涉及到小学毕业生所应达到的语文能力的方方面面,主要有:能朗读、默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认字、理解词语;能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叙述的顺序;能联系实际谈谈阅读的体会感受等。还结合阅读安排了仿写、缩写、写由阅读想到的人和事、写读后的感想等多种练笔。除了利用阅读材料进行复习,还安排了“给外地亲友写封信”,这是通过实实在在的通信活动,复习写信这一最常用的应用文。希望教师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切实用好这些综合复习材料。如果有条件,还可参照这样的思路和方法,作适当补充。既然是复习,就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学自练、自测自评,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具体使用办法可参考后面的“‘综合复习’使用说明及练习提示”。

    四、相关的辅助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才。

    2、认真学习新课标,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电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5、做好每个单元的测试工作,及时反馈,补漏查缺,加强培优补差,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平时精心设计各类练习,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6、教师团结协作,经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群策群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六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之二】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