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断琴读后感(通用四篇)。
伯牙断琴读后感 篇1
清晨,琴楼里传出一阵令人陶醉的琴声,演奏完毕,紧接着又是一阵掌声与喝彩声。“好!弹得太好了,伯牙兄的琴技果然名不虚传呢!”一位穿着打扮潇洒的人拍手称赞。
“唉!”伯牙只是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接着弹奏下一首曲子。“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能听懂我的琴声,明白我的心思呢?伯牙心里想着,弹出的曲子自然是忧郁寂寞的。
“给这些不懂音乐的'人弹琴还不如给山中的鸟儿,高山,野兽,树木花草弹琴呢。”念头一出,他便把琴收了起来,向山上走去。在一棵百年老松树下,有一块儿宽敞的地方,伯牙盘腿坐下,摆出爱琴。阳光透过树缝斑斑驳驳地照射在琴上,鸟儿应声歌唱。背后是高大而雄伟的山峰。伯牙略加思索,手指轻轻拨动着琴弦。
一个正在山腰卖力砍柴的山野樵夫听到这悠扬的琴声,放下了手中的砍刀,被琴声牵引到松树下。他看伯牙弹得入神,不愿打扰他,便在松树后面说道:“啊!弹得太好了,好像雄伟的高山映入了我的眼帘。”突然,伯牙曲风一转,轻轻好似泉水,那人有说:“啊!弹得妙极了,好像一股清泉沁入我的心扉。”伯牙的手指在琴弦上飞舞,欢快又多姿的曲风传入那人耳里:“啊!好像依依的柳树在风中舞蹈,真是阿娜多姿呀!”伯牙虽闭着眼睛,但是却越弹越激动,“啊!仿佛潇潇的春雨滋润着大地!
那人正沉浸在令人如痴如醉的琴声中,忽然琴声听了,伯牙站起身走到那人面前。“请问,您是?”“在下钟子期,在山中砍柴,听见您的琴声,便过来了,多有冒犯。”伯牙携钟子期走到琴旁,然后仰天大笑:“哈哈哈……我伯牙终于在有生之年找到了一个真正懂琴的知音!”钟子期也庆幸遇到了一位能用琴声抒发自己心中喜怒哀乐的乐师。
“子期,今年的八月十五日,我们一起赏月弹琴,就在此地。”伯牙与子期约好,“好,不见不散。”说罢,钟子期就下山去了。
七月的一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雨,钟子期像往常一样上山砍柴。在他每天都要经过的悬崖时,由于路滑,他失足掉下山谷。临死前,钟子期对他父亲说:“父亲,八月十五日晚上,山顶老松树下,一定要去呀”说完,他永远地睡了过去。
八月十五日晚上,博雅如约来到山顶的松树下,左等右等,眼看月亮都圆了,却迟迟不见钟子期来,“莫非他忘记了?”伯牙喃喃自语,“不会,再等等吧。”他刚准备弹奏,却听到了脚步声,“子期!子期!”他以为是钟子期来了,可出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你是?”“我市钟子期的父亲。”“那子期他”“他…他死了。”老人含着泪把事情讲了一遍,而伯牙已是泪流满面了。
第二天,伯牙与老人来到子期的墓前,伯牙什么都没说,只是为钟子期弹奏了一首《高山流水》,那曲子里却分明透露着伯牙的心情,悲伤、遗憾,他心如刀绞、生不如死,竟抽出刀子割断了琴弦,把琴摔成了两半。“你这是何苦呀!?”老人问伯牙,伯牙说:“既然子期已死,世上再没有我的知音,我再弹琴也就没什么意思了。”
从此,伯牙隐姓埋名,隐居在深山老林里,终生不再弹琴了。
伯牙断琴读后感 篇2
我叫俞伯牙,生活于春秋时代,官至上大夫。我还精通琴技,每天都有一大堆人一脸讨好地说:您的琴技真好!要不就是:若您的琴技在天下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可是全国上下的人都不了解我曲中所蕴含的意思。我便出门游历,以望能觅得知音。
我来到了一处山林的'悬崖上,弹了一首《高山流水》。一个山村樵夫听后说:好啊!我投以不屑的目光说:你也能听懂我弹的曲子?那个山村樵夫说:当然!我又弹了一首关于芳草的曲子,他说:善哉!萋萋兮若芳草。我又弹了一首关于清风的曲子。他说:善哉,徐徐兮若清风。我相信了他能听懂我弹的曲子,当下欣喜若狂。但我突然认识到自己有失礼数,便对他行了一个揖礼,他也对我行了一个揖礼。我说:你贵姓?他说:免贵,姓钟,字子期。
我们当下就成为了知音,一起谈天说地,讨论琴技。不久,晋国有事发生需我回去。我很清楚,自己这一走就是一年,便留书信一封。第二年,我来到了信上约定的地方,却不见子期兄,只见一块墓碑。我跑到墓边发誓:我俞伯牙至死也不再弹琴!立完誓言,我在钟子期的墓前猛然将琴摔破。
在我走之前,我留了一首诗: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伯牙断琴读后感 篇3
那日,一群人花重金求我演奏一曲。演奏完,只听到有人说:好啊!妙啊!却不说好在哪里?妙在哪里?罢也,罢也,待我前去无人之地痛快演奏一曲。
来到江边,我自言自语说:身在人世间,知音太难寻。我放下爱琴,盘腿坐下,心里面想着高山,演奏许久,只听一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只看见一人,身着简朴,看着像一个山野柴夫。那人双手一拱说:小生姓钟,名子期,砍柴路过此地,听见一首曲子,实在是妙,太妙了,让我眼前仿佛有一座峨峨大山。敢问先生大名?我站起来说:我姓伯名牙,叫作伯牙,喜爱乐器。子期可否与我再切磋切磋。
我盘腿坐下弹起来,心里想着:江河。钟子期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我又弹一曲,心想:白雪。只听钟子期说:皑皑兮若白雪!我又弹一曲,心里想:杨柳。钟子期说:善哉,依依兮若杨柳!我开心地说道:知我者钟子期也。往后的'日子,我们天天相见。时光流逝,我和子期约定下一年来我们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一年过去了,我来到老地方,只看见子期的坟。我非常伤心,自断琴弦,摔破这琴,许诺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断琴读后感 篇4
自从学过《伯牙绝弦》一文之后,我心中便有一丝惋惜久久无法散去。因为知音的逝去,伯牙就毅然放弃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再也不用他那双妙手奏出天上仙音,真是个重情重义的音乐家!
本文记叙了春秋时期俞伯牙与钟子期之间的故事: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欣赏,即使两人并没有相识多久,但是却像相处多年的老友一般。钟子期虽是一介樵夫,但伯牙琴声中的远大抱负,他都能听出来。只可惜来年相约之时,钟子期已经归于九泉。伯牙悲愤不已,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断琴绝弦。
一首绝妙的曲子,只要有一位名家演奏一次,便能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流传千古。伯牙这位当时的.音乐大家,只因一介山野樵夫的逝去,便将自己的第二生命——琴摔得稀烂!让我不禁感叹真是“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啊。人一生会有很多朋友,有些是相识很久的,有些是曾经相识的,有些是现在未曾相识的。但真正能称之为朋友的,却寥寥无几。“一生中交一个朋友谓之足,交两个朋友谓之多,交三个朋友谓之难得。”“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名人所言并非无一丝道理!
而在我看来,知音可以不分性别,同性朋友异性朋友都可以选择;也可以不划分年龄,可以是同龄相交,也是可以是忘年之交;甚至不分距离——可以是远隔千山万水,也可以是近在咫尺。终究是可以随缘而遇,不可强求的。知音到底是什么?它可以穿越古今——你或许能和一位古人产生共鸣。它可以不拘一格——你甚至能从一件物品中,一只动物身上,找到你想要表达的心意。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正因为知音难觅,才能凸显出知音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