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1-13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

    请追随我们的脚步,深入探究与“天朝的崩溃读后感”有关的更多知识。只有在阅读完作品之后,我们才能发现其更深刻的内涵。读后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帮助我们理解作品中的情感。那么,如何写出独特的读后感呢?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加丰富和实践性的内容,以供您实践并应用!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1】

    疫情期间,有幸拜读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这本书号称“鸦片战争再研究”,包含了对以往的研究的批判。阅读这本书,使我更加的了解了那个时候的历史,感觉与更真实的历史接近了。

    阅读这本书,感觉茅海建治学非常的严谨,让我从中受益匪浅。让我了解到了我以前未曾知道的历史事实。看到此书,兴奋之余还会和我的朋友分享,给他讲述书中的精彩之处。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关于三元里抗英描述。三元里今天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在1841年5月29日至31日,英军占领城北越秀山时期,爆发了一场以三元里为中心的抗英活动。三元里抗英今天的地位,已经被人为的夸大了很多次,那么当时的历史究竟是怎样的?三元里抗英究竟有多大的作用?这本书里给了回答。

    茅海建先生根据各种中方文献,对照英方的文献,探究出了当时的历史。首先是对于三元里民众抗英的直接原因进行了理清,英军的暴行激起了三元里群众的不满。之后在纷杂的材料中推理出了三元里抗英的时间经过和战果。关于是谁先挑起的战争,中英双方的文献分别指出是对方先挑起的战争,这是因为当时中英已经签订了停战协议,谁先动手谁就是理亏的一方,因此双方都不可能承认是自己先动的手。关于战果,中英双方的报告也不同,中方文献夸大了歼灭头目和歼灭人数,记载不实,传说的成分非常的大。由于这种有意的宣传,使三元里抗英的事迹不断地被神化,人们在这种宣传下,纷纷认为如果不是余保纯的阻止,那么战争的发展趋势就很可能是民众消灭了英军。但装备落后、缺乏训练,组织指挥不严密的三元里民众又怎么能打得过训练有素,装备齐全的英军呢?冷兵器如何能战胜敌军的近代化武器呢?

    但是,从以后裕谦在定海的表现可以看出,在当时天朝上国和儒家传统思想的指导下,当时的人们把战争的失败都归结于将领和士兵的不作为,不努力,归结于奸臣害国。而不是自身的实力不足,自身的兵器太弱。他们觉得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民心团结,将士拼命。因此,也不难理解当时的人们为何会把三元里抗英神化了。

    而后,茅海建先生又对三元里抗英的影响做了区分,这也是让我最为赞叹的地方。三元里抗英客观上是一次爱国行为是毫无疑义的,但主观上绝不是在爱国精神的影响下行动的。三元里抗英是一次保卫家园的战斗而不是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国历史数千年,中国的老百姓早就已经在历史的变迁中习惯了改朝换代。对于老百姓来说,谁当皇帝谁坐江山都是无所谓的。因为谁当统治者,他们都是被剥削的那个,他们的生活并不会有什么本质上的改变。只不过是交税的人从满清皇帝变成了漂洋而来的白人。只要不触碰他们的利益,他们便会成为最好的子民。因此,三元里抗英是值得百年称颂的事情,但不应该将其上升为爱国精神的高度,这与当时的时代不符。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了很多以前误解的地方,也学到了很多研究历史的方法,今后定会学习茅海建先生治学严谨的精神。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2】

    其次,它围绕一些晚清时期我们所认为的汉奸及英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它最大的亮点是阐述了真相,将教科书上的正面,反面人物都还原了最初的面貌。之前我对于林则徐的了解仅限于虎门硝烟这一事件,中却进一步写出了林则徐的真实人物性格,他只不过又是一个被清**官场蒙蔽的普通**,发配出去后仍然败在“官场”二字上,复出无力,阻挡不了英军的入侵,这“**”连最后的精良指挥都敌不过英军,大局又如何稳得住?庙堂之上,当年事可歌可颂,公却永远无法超越他所在时代,非英人所畏惧的一个汉人神话,他的眼光、知识也难以逾越**的狭隘…….

    感谢《**的崩溃》还了历史一个真相,让我们感受到演变的轨迹,对这段历史,它的综合与解释理性中含着热忱痛切,令人悚然心惊,同时它也让我认识到这样一个问题,研究历史,就是应该吸取历史所提供的那些失败的教训,进行自我批判,以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3】

    有一次在网上寻找资料时不经意之间发现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好奇心使然,我便稍微翻阅了一下,然后就被它所吸引,下边我就把《天朝的崩溃》读后的看法做一个总结。

    作者在序言中探讨了琦善的卖国问题,虽然作者一再强调并非为“奸臣”、“卖国贼”正名,但琦善作为道光朝的一名大吏,在我所读书中,未见有人表扬过他,《天朝的崩溃》上来就为他作平反,起初不能不让我觉得似有哗众取宠之心,但展卷读完,我想,在中国这样一个重视历史的国度里,没有哪个人物不在乎自己的声名,能够留芳千古是每个人的理想。所以琦善等一批“投降派”依照当时的标准竟然都是符合臣子之道的忠臣。主观上,他们绝对保持了道光皇帝的正统地位。在他们看来,他们所做的就是为臣民服务。

    从这一点出发,笔者引出了这样一个主题: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应该归咎于中国的落后和保守主义,还是应该归咎于琦善等人?当时中国的正确之途,究竟是彻底的改弦更张,还是只需要重用林则徐等力主抵抗的官僚?

    这本书的核心问题是中国能否在鸦片战争中获胜?这是一场胜负皆有可能的战争,还是注定要失败的战争?清政府有没有人能领导或指挥战争走向胜利?

    如果战争必败,我们又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笔者在当时的历史情景下不断地提出假设,因为发生的事情并不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历史学家会关注历史可能但失败的转折。

    《天朝的崩溃》从兵力、武器、指挥、战术等诸方面证明当时的清军无论如何抵挡不了英国侵略军的进攻。简要的比较一下:

    一、清朝的兵力虽在人数上占优势,但当时的清军驻防分散,难以集中,调动也很困难,除训练、打仗外,很大程度上还担负警察的职责。而且,当时的清军,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战斗力都相当差。鸦片战争后期英国军队已达两万人,堪称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军队。在大多数战场上,清军的兵力只略高于或等于对手的兵力。

    而且,这些人来自各地区、各省份,战斗力明显不如对手整体。

    二、从武器上说,清军的火器源于明朝末年,近二百年间几乎没有技术上的改进,发射的速度、准确性都比对手差,而且受资金等条件限制,难以更新,有的火枪竟是上百年的“文物”。大炮也类似,式样和当年明军阻击后金进攻时的红衣大炮差不多,铸造技术也落后,使用时经常被炸裂伤及自身,射程、准确性自然不高。许多士兵还使用大刀、弓箭,这是现代英国军队无法比拟的。

    三、历次战斗中清军的指挥者都是王朝的精英人物,像林则徐历来勤勉能干、琦善在封疆大吏中政绩最为出色、伊里布善于处理民族事务、裕谦是主战派中态度最坚决的,杨芳在嘉庆年间镇压起义屡立战功,可算当朝第一名将,差一点的奕山、奕经也是宗室亲贵中的翘楚。但结果是无一例外的惨败。

    从这些角度看,清军的实力实无法与英国抗衡的。再者,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侵略者没有还击的力量,仍然怀有中国梦。这也是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清朝从未把英国视为平等的对手,也从未从中吸取教训。对于远来的“夷人”,“天朝”知其“船坚炮利”,但也仅此而已,他们一直认为英军不擅陆战,只要一离开军舰就好对付。

    在战争中,朝廷的政策一直在“剿、抚”之间游移,剿自不必说,所谓“抚”也并不是投降的意思,而是“安抚”,也是显示天朝威德的一种形式,是夷人接受了天朝的恩赐而罢兵。

    以作者的看法,中国应该向日本一样,不必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而应当尽快签订和约,再走自强之路。对此我不以为然,且不说日本被西方列强侵略是在中国之后,已有前车之鉴,以当时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当时官场腐败的习气,深刻的思考战败的原因,发起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是困难的。更重要的是,抵抗和牺牲是必然的代价,直接投降的作法不能从中国人民的感情上说是正当的。

    正如书中所说:历史最基本的价值是提供失败的教训。所谓“以史为鉴”,正是面对错误。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国家从失败中学到的远远超过从胜利中学到的。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

    作者: 茅海建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05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4】

    天朝的崩溃,光看其题目,就大致揣测出这是一本讲述清朝是如何走向灭亡的书,也就是告诉我们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专制主义时代是如何终结的。

    其中的“天朝”,“崩溃”用得恰到好处而别有深意。“天朝”直接指出了清政府的自大,“崩溃”却正表现出清政府无法避免的灭亡,暗含对于清政府腐败的讽刺。

    书首先对鸦pian战争中清政府与英方的实力进行了分析比较,包括兵力、武器、指挥、战术等诸方面,从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清政府无论从哪方面都弱于实力强大的英军。我曾经思考过:就是因为钦差大臣耆英与英军签署了《南京条约》,才使中国现在人对于耆英的印象变成懦弱。可是如果耆英不投降,带来的只会是更惨重的.损失,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对于清政府而言,只是面子上的过不去,可是对老百姓而言,却是生命与财产的巨大损失。但现在看来,作者的想法更符合当时的国情,他认为我们完全可以根据理性地分析比较,避免这场血的战役。我们可以直接投降,像日本一样走上自强之路。虽然如今想来,这不失为正确的策略,但历史已经成为过去,无法倒退与逆转,而清政府自认为的“天朝”就是最好的明证。当时的清政府认为自己在世界之峰,又怎肯做个缩头乌龟主动屈服呢?但试想如果当时没有打这场战役,中国走向的是像日本一样的道路,这是谁也无法预料的。当然作者的观点虽然只是假设,但仍是相当成熟的。从文中的这一段话便可以看出:“这里面有两个需要分清的问题:一是对侵略者应不应该抵抗?而是若这种抵抗注定要失败,是否仍应抵抗?前者是道德层面的,答案是肯定的,没有疑义,后者是政治层面的,结论不能从前者引申而来。思想家与政治家的区别正在于此。”

    其次,它围绕一些晚清时期我们所认为的汉奸及英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读完这本书,感触很深,最大的亮点就是它阐述了真相,将教科书上的正面,反面人物都还原了最初的面貌。之前我对于林则徐的了解仅限于虎门硝烟这一事件,认为像林则徐这样的英雄人物如果不走极端,给英军提供了鸦pian战争的导火索。自大腐败的清政府不知道自己的实力,难道林则徐也不知道吗?明明知道自己敌不过强大的英军,还要用这样的行径去惹怒对方,不光清政府不会赞颂你,老百姓之后的生命与财产的损失难道你可以补偿吗?书中却进一步写出了林则徐的真实人物性格,他只不过又是一个被清政府官场蒙蔽的普通官员,发配出去后仍然败在“官场”二字上,复出无力,阻挡不了英军的入侵,这“天朝”连最后的精良指挥都敌不过英军,大局又如何稳得住?第二次鸦pian战争的爆发,八国联军将不堪一击的清政府逼向了绝路。辛亥革命的一发动,“天朝”就此崩溃瓦解。真相与记录总有一点偏差。

    其实到了最后,慈禧太后也不似当年嚣张跋扈,倒是想改变这千年世袭的帝制。可惜孙中山等人没有给清朝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而是在改革几天后直接将其推翻。不然今天的中国可能和日本走的就是同一条道路:仍然保留皇帝这样的称号,但皇帝不掌握实权,只是类似于国家的象征。世事难料,中国曾经有那么多条路可走,一步之差,也许今天的中国就完全不同。

    之所以这么多年的帝制时代终结在清朝,细想也可以发现:是因为清政府的“天朝”之感,是因为井底之蛙的愚昧,还是因为外国的侵略?其实都不是,是历史的潮流在前进,而鸦pian战争,《南京条约》……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清政府一夜间崩溃的铺垫。我们不会再回到帝制时代,还有那些愚昧的时代。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5】

    对茅海建《天朝的崩溃》的思考

    茅海建著《天朝崩溃》系统、详细回顾了鸦片战争历史,对鸦片战争失败的诸多问题重新进行了思考,如清政府的战、和政策,并对琦善、伊里布、道光帝的责任、对林则徐的禁烟活动及其决策的失误进行了评价,但整本书似乎都在为鸦片战争中中国理应失败找原因,似乎在告诉读者鸦片战争中无论中国怎么反抗都注定要失败,清政府打不过英国侵略者,最好不战,进行妥协签约,以避免付出沉重代价。并非议主战官员,为签订卖国条约的琦善等人翻案。琦善就真的没有责任吗?

    鸦片战争中国就不该参战吗?会注定失败吗?

    一、 鸦片战争中琦善是否真的没有责任

    在书中,作者否认了琦善背叛国家的指控,也认为琦山攻击林则徐的指控没有历史依据。作者甚至认为私许香港给英国是道光的责任,而不是琦善的责任。

    作者认为琦善在禁烟活动中有着出众的表现,并以此来否认其弛禁的罪名。但事实上,笔者忽略了琦善并不真正想禁烟。琦善曾任直隶总督多年。天津是北方的一个大鸦片市场。北京是贵族官僚集中的地方,是吸烟盛行的地方,与琦善无关。

    英国人讲:“在中国方面,高级官吏与政府人员,对于鸦片走私公开地默许,过去的和现在的督抚,都从中取利,听说北京的军机处,也秘密地允许。”这种秘密允许的条件就是金银和西方奇技淫巧实物直接或者间接地贿赂。

    林则徐在南国为民族生死存亡艰辛奋斗,琦善一伙在京城暗使权术,多方掣肘,一刻也未停歇。他们先是促使道光帝下旨拿获吸烟人贩不准以缴烟膏烟具入奏,后又布下《严禁鸦片章程》三十九条,繁琐复杂,互相矛盾,使方兴未艾的全国禁烟运动陷入徘徊犹疑,无所适从的地步。

    道光帝对于禁烟,从即位起,十多年来一贯是很认真的,一直将它作为一项重要政务来处理。在这方面,只要我们读到道光元年以来的《上谕》和《竹排》,就不难得出结论。据1838年7月至1839年12月18个月的统计,道光皇帝颁布了83项禁烟奖惩令,其中军民官员奖励72人,受罚134人。

    时间不过一年半,受到奖惩的达200多人。

    可以说,后来道光皇帝在禁烟运动中反复出现和徘徊,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琦善等人吓坏了。道光对外国人了解不多。正是对琦善等人的夸张描写,是道光在禁烟运动中动摇了。1840年7月初,海上沦陷已定,道光皇帝更换总督,任命使臣,调兵,先派将军到张皇。八月三日和九日给琦善二道上谕,态度转了一百八十度。

    第一道:传言夷兵船往天津,如果情词恭顺,该督当告以天朝制度,向在广东互市,天津无从办过成案,此处不准通夷,断不能据情转奏。第二道是夷船使至海口,果无维弩情形,不必逮行开枪开炮。

    倘有投递察贴情势,无论夷字汉字,即将原禁进呈。以绝顶聪明著称的琦善一眼看透了道光帝情词恭顺,心有余悸,天津要地,必须议和。抓过议和大权,这就是

    8、 九月份,琦善的主要目的是取悦英国人,吓唬道光皇帝。

    琦善是一位不称职的官员,一位真心为国家、为民族的官员,在分析敌情时,不仅要分析其优势,也应分析其劣势,并能提出起码几条应对之策,即使也许对策没有用,但绝不能只说敌人是如何强大,从军事角度来说,这其实是动摇军心,对抵抗敌人绝对不理。但我们来看看琦善是怎么做的:

    琦善八月十一日至九月十七日连上九折,大吹英人船坚炮利,如说侵略者轮中分设三层,逐层有炮位百余位,其每层前后,又各设北直隶湾,并对对道光帝大讲天津切近京畿,凡盐漕铜船皆由此来,最为咽喉重地。设使边衅一开,所关匪细,且海道处处可通,诚恐防不胜防,天津拱卫神京,已属扼要之地区,且接近盛京,尤为根本重地,欲求处处决胜,时时常胜,臣实不免隐存意外之虞。道光帝此时是唯恐英人大炮在天津打响,天津成为第二定海,只要英船南返,谁能办到就给谁头等大功。

    他对此时到来的林则徐奏折怒冲冲批示:外而断绝通商,并未断绝,内而查擎犯法,亦不能净。无非空言搪塞,不但终无实济,反而生出许多波澜,思之易胜愤愚。

    九月十七日,道光帝接到琦善奏晓赘律及英船全行南旋折,即刻朱批:朕心嘉悦之至。同时谕旨琦善作为钦差大臣,驰骚前往广东,查办事件。

    九月二十八日下旨把林则徐,邓廷祯革职,两广总督著琦善署理。至此,琦善终于抓到议和同时也是致严禁派于死地的大权。

    琦善混迹官场多年,深知皇上的权威和性格,就在临出发之前,再次故肄吹嘘英人船身坚固,作

    七、八千斤大炮不能穿其板片,炮攻未能深入,又攻击闽、粤击破的英船本非兵船,英船到天津,未必尽畏该省之防范等,为其到广州媚外卖国再造舆论。

    琦善一进广州,就问沙角堡事谁先开的枪。他想惩罚镇上的将军陈连升,并向英国侵略者承认自己的错误。同时散遣其旧雇丁勇数千,横挡前后备拒夷船之水底暗椿,悉如夷意裁之。琦善诬广东是汉奸地野,可是凡有人缉拿汉奸,他便斥责说汝即汉奸。

    有人向他报告敌情,他便大骂:我不是林总督,以天朝大吏,终日刺探外洋情事。

    琦善对政府缺乏起码的诚实,对外人卑躬屈膝,对敌方的认识除了船炮的利害之外就一无所知,对汉奸式或烟棍式的人物鲍鹏根本就不该用。琦善之未能坚持烟禁便是琦善外交的失败。琦善身为直隶总督,根本没有把加强防御放在身上,以致英军到达白海口时,陷入恐慌和妥协,应受到谴责。

    琦善在军事防卫上,是存在许多问题的。首先,直隶沿海防务废弛,琦善首应负责。根据琦善本人的奏报,1840年8月,英军出现在天津以外的海口时,直隶的防务是个什么状况呢?

    天津存兵共止八百余名,除看守仓库监狱城池暨各项差使外,约止六百余名。其余沿海之葛沽、大沽海口等三营,葛沽止额设兵一百余名,余二营均止数十名不等。天津是北京的门户,直接关系京城安危。

    兵力如此单薄,怎能御敌。另外,防卫工事也早废弛,所存大炮都是锈坏不堪用的旧炮。山海关一带本无存炮,在于报部废弃炮位内,捡得数尊,也是前明之物。

    防务废弛到这个地步,身为直隶总督已经10年的琦善,能辞其责吗? 其次,夸大敌人船炮,为妥协提供依据。当时,英国船坚炮利是事实。

    在武器装备方面,无疑英方占据优势。面对这种形势,正确的态度,应该像林则徐那样,尽量设法从他国购买船炮和加紧仿制大炮,装备自己军队,增强防卫力量;并讲求战争策略,积极谋求对策。然而琦善计不出此,自从英军1840年8月北抵天津海口,至1841年2月被革职拿问,闭口不谈怎样设法购备西洋船炮或自行仿制,以及研究对策,却无端夸大敌情,为妥协制造借口。

    再次,不依靠民众抗英,反而敌视民众。战争的胜负,人心的向背是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依靠群众,发挥他们多方面的积极性,就可以弱制强。

    仇视人民,对人民抗英的积极性大泼冷水,把人民群众看成一支敌对的力量。

    看形势,一要看世界形势,而琦善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一团漆黑,茫无所知。他和道光帝一样,连英国坐落何方也弄不清楚。林则徐则相反,他在主持禁烟抗英时,即组织人力,编译了一部《四洲志》。

    这是中国人第一部自己编译的、介绍欧洲、亚洲、非洲、美洲各国地理、政治、历史、军备、贸易等世界知识的百科全书,使国人大开了眼界。与此同时,他还组织人翻译了外人论中国一般情况、茶叶、禁烟等的资料,定名为《澳门月报》,以及《华事夷言》。他为了了解国外情况,竟然还向外人学起英语来。

    现存的林则徐的札记《洋事杂录》,就是林则徐了解世情和学习英语的最好见证。相比之下,琦善除通过白含章到英国船上,了解了英国船式和大炮等之外,更没有作过任何调查,对世界形势可说是一无所知。

    二是看形势,应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全面地看,而不能光看军事方面,更不能只看到英人的船大炮大,就吓破了胆,认为中国军力远不及敌人,于是下定决心,一意投降。而琦善犯的正是这种有严重片面性的毛病。他除了看到英人船坚炮利,以及他管辖的直隶省军备废弛到惊人的地步之外,其他几乎什么也没有看到。

    琦善了解英人情况,则是为讨侵略者欢心,是为了妥协投降。他夸大英军船上有炮300多位,意图就在让道光帝认为英人强大,难于取胜,只宜与其和平谈判,仗万万打不得。他了解英人的唯一渠道就是通过白含章、鲍鹏直接向英方打听。

    除了前面讲到的半真半假的船炮外,也打听了一些英国其他情况,但都在企图表明:英舰牢不可破,中国以往的破敌之法皆不起作用,而且英国还有很多兵舰,随时可以调来。如此,中国是万万不能对他开战的。

    二、鸦片战争中国就不该参战吗?

    作者的整本书似乎都在为鸦片战争中中国理应失败找原因,似乎在告诉读者鸦片战争中无论中国怎么反抗都注定要失败,清政府打不过英国侵略者,最好不战,进行妥协签约,以避免付出沉重代价。我想说当时清政府所处的时代并不是作者所处的时代,一致认为是世界中心的天朝上国是绝不容许外敌入侵的。况且,作为一个民族国家,即使知道要战败,但面对外国入侵,抗战是第一选择。

    但凡是一个名君都想在其统治时期甚至其儿孙统治时期国内都没有战乱,永远保持和平,道光也不例外。道光从即位起就一直坚持禁烟,其既想解决海口鸦片走私问题,又不想启边衅。应该说这是人之常情,没有达到这一理想目的,并非这一理想错误,而是采取的手段和方法错误。

    应对侵略者挑起战争,对中国来说,就不是想不想战的问题,而是如何抗战的问题。英国侵略者既发动战争,就不会轻易停战,清朝与英国侵略军首次武力较量,胜负难料,面对挑战者,举手反抗是人的本能反映。只有抗战,才能通过交手,认识挑战者。

    清朝作为天朝上国,传统观念驱使必然做出抗战选择,对满意妥协退让是不切实际、难以想象的。

    敌强我弱也并非不能抗战。贯穿茅著的思想路线是中英双方,敌强我弱,清朝不能抗战。谁坚持抗战,谁就犯了错误、不明智。

    既然正义的反抗不能取胜,那么无谓的牺牲也是可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伊里布的消极避战不应当视为错误。也就是说,茅认为伊里布的消极避战并无错误,那些临战脱逃的将士也是在避免无谓牺牲,他们没有犯错,犯错的反而是抗战了,也很显然,这完全颠倒了是非。如作者强调是否中国有更多林则徐一样的人物就能取胜了。

    但是面对外敌入侵即使没有林则徐一样的人物就要毫不反抗了吗?面错外敌入侵人民渴望有更多林则徐一样的人物有错吗?

    而且从义理层面上讲,敌强我弱并非不能抗战,也并非抗战必败。古今中外军事史上,弱胜强的情况实例就有很多,淝水之战,赤壁之战等,就鸦片战争而言,三元里抗战,台湾姚莹等也并非失败。清军失败并非纯军事上敌强我弱,而是由各方面的综合因素导致的。

    如组织力差,地方上随意议和,将领临战逃跑,炮弹掺假,汉奸出卖等。敌强我弱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总体上敌强我弱,但局部上、具体战役上可以改变。由于组织力差,清朝的一些独特优势没有发挥,如本土抗战,地形民情熟悉,有利攻守;人口众多,有利动员;英军后方遥远,有利清方断其后援等等。

    何况抗御侵略是基本的民族道德要求。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基本道德要求就是要捍卫国家不受侵犯,捍卫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这是对所有官民的基本道德要求。面对外国入侵,主张不抗战,或行动上抗战不力,都是与基本的民族道德要求相悖的,假如可以以敌强我弱为由而不抗战,那么,国家必亡,民族必灭,人人必成为亡国奴。

    如果没有百多年来的反侵略斗争,中国早已亡国,中国就不会有今天的独立和富强。当侵略强盗打进门来的时候,奋起抵抗是完全正当的,也是每个中国人为保卫社稷家园应尽的义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之林,必须有一种精神,一种在强敌面前无所畏惧、敢于抗争的精神。

    有了这种精神,再加上科学的态度,坚韧不拔的毅力,就可能逐渐由弱变强,由落后变先进。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有了希望。林则徐自始至终坚决反抗英国侵略,正体现了中华民族这种可贵的精神。

    这种精神是我们民族最宝贵的财富。反侵略即使一时遭到失败,甚至多次遭到失败,但失败中已孕育了胜利的因素,积累了由败转胜的经验,只要坚持反抗,最终胜利总是属于中国人民的。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6】

    人文性学科研究的一个问题在于其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不同立场的人往往能够从同一样事物当中得到截然相反的两种结论,而使得历史本来的面目变得更加模糊。鸦片战争,就是这样一个被涂上了浓厚的主观色彩而变得面目全非的事物。

    读《天朝的崩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茅海建先生在全书结尾时的一段文字。在这段文字里,先生将鸦片战争和日本的明治维新进行了一番简单的对比,看上去似乎并不起眼,其意义却是极为深刻。1853年7月,就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硝烟过去11年之后,日本的横须贺港迎来了美国的黑船,这一不速之客的到来,在当时意味着欧美列强全面侵占东亚地区的开始,然而任谁也不会想到,就在美国黑船迎着风浪驶入日本之时,这一浪潮掀起了日本的剧烈变化。

    和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的长期沉沦相比,日本的崛起让人大为惊叹。尤其是在黑船事件过去40多年之后,曾经被日本人奉为师长的中国遭到了近邻的强硬入侵,中日甲午海战因此爆发。这一剧烈的颠覆,让中国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然而即便是到了此时,我们仍然没有清醒的认识。我们依然纠结于在战争失败的后果中寻找替罪羊,将清政府视为万恶之源,将慈禧太后视为巨奸大憝。而在过去的40多年当中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巨大差距,我们却丝毫不觉。

    这显然与现实相违背。大量对当时中国现实力量的考证,和身处其境当中的人物们的反应已经告诉我们:鸦片战争从一开始,就是一场中国不可能获胜的战争。这种不可获胜,从政治上而言是制度上的落后,从军事而言,是古老战争模式面对现代化战争的全面失败。然而国人长久以来积累的优越感,使得我们不愿相信地大物博、人才辈出的大国,对付不了欧美的蛮夷。长久的闭关锁国锁住了国人的眼界,也造成了之后天朝在这场战争中错误频出、荒唐连连的现象。

    单是对这场战争的定义,已经可见一斑。直到今天中国人对于这场战争的认识,依旧停留在虎门销烟的民族自豪感上,因此我们将这场战争称之为“鸦片战争”,潜台词是假如没有鸦片的进入,没有中英贸易的逆差,便不会有战争的到来。这种荒唐的认知一直蔓延至今,“落后即要挨打”的背后,骨子里却是中国人自负的情感。

    这种自负,从其时龙椅上坐着的道光皇帝而下,蔓延至整个中国。没有人相信“蕞尔蛮夷”会是泱泱中华大国的对手,尽管从知己知彼的角度来说,国人对于英国的认知少之又少。因此道光皇帝轻率地为战争定下了基调,在一种惩敌以扬威的思想之下,他坐在紫禁城里连下圣旨,指挥着千里之外的战争。甚至直到战争结束之时,他连广州城的地形如何都没有亲自考察过,就在上谕之中言辞激烈地批评琦善“被人恐吓,奏报粤省情形,妄称地利无要可扼”,“不知是何肺腑?”这番表达了皇帝强烈不满的上谕,成为了琦善一生的转折点。他不但在此后被革职抄家,更是背上了卖国的骂名。事实如何?顶替琦善的杨芳等人为了安抚皇帝,谎话连连,整个广东战场不再是清军和英军的战斗场所,反而变成了杨芳和奕山等人哄骗皇帝,以辞锋交战的瞒骗地。甚至就连“三元里抗英”的民间故事,都是夸大出来的。中英两国的战争,变成了清王朝上下的交锋,岂不是荒唐?

    正因为如此,当事实已然瞒不住,清军一败涂地,被迫签下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时,道光皇帝悲从中来,在圣旨中郁闷地写道:“朕自愧自恨,为什么事情会发展到这样的地步呢?”他显然弄不明白,以我天朝上国的实力,到底为什么竟然被这群“蕞尔夷民”逼迫到如此地步?

    其实这件事原本也很好明白,道理就在清政府本身。首先是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中提出的大量事实证明,道光皇帝的剿匪灭英,根本就是纸上谈兵,胡吹大气。不要说是知彼,就是连知己都没有做到。这一点单从广东战场一隅的变化就可知。他痛斥琦善卖国,不知道是什么居心,但偏偏顶替琦善的杨芳、奕山、伊里布没有一个不是和琦善抱着一样的想法。相反恰恰是因为琦善的直言让他们揣摩到了上意,所以才会有道光皇帝接连受骗而不自知的局面出现。最后到任的伊里布更是完全忤逆了上意,不但不和英国人打,反而一到广州就开始求和。难道真的是因为清王朝的官员们腐败堕落,天良泯灭,到了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了吗?

    不是。一个琦善的出现,勉强可以算做是“卖国”,但连续几任都是一样的态度,只能说明伊里布们和琦善一样看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这场战争根本就打不赢。打不赢的战争还要打,只能是自寻死路,所以从琦善到伊里布,都主张求和,区别只在于琦善直言进谏,伊里布等人阳奉阴违而已。既然如此,问题自然就出在了道光皇帝的身上。因为他是这荒诞一幕的总导演。是他痛斥琦善“卖国”,勒令奕山“战(英军)而胜之,务使该夷片帆不返”,又让杨芳等人痛剿英匪。他在下发的上谕当中轻蔑地称英国人为“蛮夷”、“滑虏”、“性等犬羊”,可见高坐龙椅上的道光皇帝,根本就对事实的情况一无所知,一点不把英国人放在眼里。初到广州的杨芳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给道光的奏折当中大谈自己在广州何处何处布防,因为知道皇帝看不懂广东的地理,所以胡吹海吹,不怕被戳破。结果果然不错,一篇奏折看得道光皇帝一头雾水,只能安慰性地称赞杨芳说“看了你的奏章,朕心里的烦闷稍解。”事实上他压根就不知道杨芳提到的地名都在何处,只能在遥远的北京凭借自己的想象去操纵这场战争,把军事斗争变成了行为艺术。这样的仗能打得赢,那才是怪事。

    事实上在整个鸦片战争的过程当中,道光皇帝表现出的,都是一种无知和颟顸。他本身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主子,也缺乏分辨思考的能力。英国人的鸦片来了,他安然享受,甚至是颇为恋栈,给全国的臣民们开了个坏头;等到林则徐力主禁烟,以现实的分析来让他清醒的时候,他又力主禁烟,并且给予林则徐极大的信任;英国人的船舰来了,一路开到了天津,他又觉得大事不妙,又推翻了林则徐的理论,把他革职查问,让琦善去谈判;等到琦善谈判不成,他又觉得有失国统,于是下令开战。如此反反复复朝令夕改,如何能够让大臣们能够一心一意地为国家办事,为皇帝办事呢?所以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归根结底其实是帝国皇权走到了尽头的标志。帝国的一个问题是:皇帝不灵光,大臣们就只能跟着不灵光,这叫“顺应上意”。大臣们一旦不灵光了,国家机器也就自然而然要出问题。所以战争的失败,其实就是皇权的失败、制度的失败。如果不是中国的地方大,池子深,外国人不知道怎么趟过,再加上各国之间彼此如何分配没有定论,需要一个代理人暂且管理住地方,大清帝国怕是早就要完了。

    当然道光的问题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因为他缺乏实际经验。这种实际经验的缺乏,是制度的原因,与他本身的智商无关。帝国的皇帝们连出趟紫禁城都难,更何况是考察其他省份?所以他不知道广州是什么情况,不知道军队是什么情况,更不知道战争是什么情况。他的所有认知,都来自下面的臣子。偏偏这样一个缺乏视野、缺乏实践的人物,正是帝国一切事务的最终定夺者。皇权制度的荒诞,注定了帝国不能长久。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的贤君,大多来自开国的前几代皇帝的原因。因为他们见识过现实,了解现实,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有励精图治的想法,也有治国平乱的经验和本事。但一代代再往下,就只能是坐井观天,胡思乱想了。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在于中国的全面落后。在这种落后的局面下,失败不可避免。清政府的无能是毋庸置疑的,闭关锁国的现实让国人完全不知英吉利,不知道世界已经运行到了工业时代。这种无能来自于封建制度的累积,也不能全盘算到清政府的身上。以清政府的无能来做道德上的批判是苍白无力的,战争的结果本就是国力的比拼,既然没有任何赢的可能,求和就是最好的出路。鸦片战争之后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人没有对此进行深刻的总结,换而言之没能全面推翻清政府,彻底将封建君主制打入到历史的角落。于是就有了日本在之后全面超越。

    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的炮火中飘摇不定,又撑了70多年的时间。这70多年的时间,在今天看来是一段极为黑暗的时光。有意思的是,当日本社会的中下层武士们积极地组织力量推翻幕府推动日本维新之际,中国的义和团却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勉力地支撑摇摇欲坠的清政府。这并不是民众的错,而是知识界的原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背后,依旧是守旧的力量在作祟,将清政府将塌的危墙扛在自己肩上。由此来看,孙中山先生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伟人。假如没有他的出现,中国的黑暗,还不知道要存在几许。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7】

    最近,在学校的要求之下,我阅读了茅海建先生的《天朝的崩溃》。读完这本书,发现这是一本写的很好的书,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枯燥,和那些历史专业书完全不同。通过这本书,我更加了解清政府,更加明白那段黑暗的历史,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慨,不吐不快。对我们来说,我们总是有意无意的想去忽略这段历史,毕竟它并不光彩,这是充满屈辱、血泪、伤逝、仇恨的二百年,一个人,如果有选择,总不愿意面对不堪的情形。而我,总在怀疑,为什么一二百年里,皇帝个个都是昏君、大臣个个都是奸臣、吏治一黑如墨、经济一贫如洗,虽然也有好人,但一定是生不逢时,不得重用或遭人迫害;而那些奸诈的官吏,却总能如鱼得水?此时的清政府,此时的中华民族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许许多多的人认为鸦片战争中的失利是由于奸臣所致,而只要重用忠臣即可取得战争的胜利。这种想法是否正确?

    琦善、奕山、牛鉴是著名的卖国贼,如果把鸦片战争搬上京戏的戏台,他们必是曹操般的大白脸。而林则徐、关天培、葛云飞,则是一个个正气凛然的名字,虎门硝烟、三元里抗英,一派全民族上下同仇敌忾、共同对敌的架势。从现在的历史书里,我们知道鸦片战争会失败,败在昏聩的皇帝、腐朽的社会制度、无耻的卖国贼。

    但是这本书却有不同的观点:关天培、林则徐的红脸,奕山、琦善的白脸,其实是经过后人的描画,是为了意识形态的统一认识而特别实施的愚民教育的一种。关天培自己未必以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更多的可能是坚守了职位的本份;林则徐不一定是了解了世界局势因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御敌方略,更多的可能是坚持为官操守维护天朝体统;奕山、琦善都曾是主战派,惜命、爱官的毛病是有的,但要说他们都为一己之私欲卖国求荣恐怕有失公允;连道光这个老皇帝,他当不好这个皇帝、眼界不高、谋略不深都是有的,但国是他自己的,总谈不上自己出卖自己。作者通过此观点进而引出主题:鸦片战争的失败,究竟应归结于中国的落后和保守,还是应归结于琦善等人的原因?本书的核心问题,就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能否取得鸦片战争的胜利?这是一场胜或负的结局皆有可能操作的战争,还是一场必定要失败的战争?如果战争必败,我们又该如何评价这段历史?作者不断地在当时的历史场景之下,提出假设,因为已经发生之事并不是最有可能发生之事,历史学家会注意到历史可能出现但未能出现的转机。

    《天朝的崩溃》从兵力、武器、指挥、战术等诸方面证明当时的清军无论如何抵挡不了英国侵略军的进攻。文中关于中英双方使用武器、舰船、军队的编制以及作战方法,都有很细致的描述。例如对英国军舰的载炮门数,更是不厌其繁一一例举;对英军采用的战术,即战舰攻击正面陆军抄袭背后的近代军事学术,也是做了具体的分析。

    首先清朝的兵力虽在人数上占优势,但当时的清军驻防分散,难以集中,调动也很困难,战斗力相当差劲。而英军在鸦片战争后期人数已经达到两万,可以算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军队,而且在大部分战场,清军迎战的兵力仅比对手略多或持平。其次从武器上说,清军的火器源于明朝末年,近二百年间几乎没有技术上的改进,发射的速度、准确性都比对手差,而且受资金等条件限制,难以更新,有的火枪竟是上百年的“文物”。大炮也类似,式样和当年明军阻击后金进攻时的红衣大炮差不多,铸造技术也落后,使用时经常被炸裂伤及自身,射程、准确性自然不高。更有很多士兵还使用大刀弓箭,无法和近代化的英军相比。最后制海权的丧失,我觉得是清军战败的另一重要原因。近代以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英国的海军力量一直称雄世界,而在近代的战争中,谁取得了制海权,就等于成功了一大半,这就是在50年后的甲午战争中日本首先要歼灭北洋舰队的根本原因。从这几点来看,清军实力实在无法和英国相抗衡,而且清政府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侵略者大的毫无还击之力时仍然做着天朝美梦。这也是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清朝方面从来没有把英国看成一个平等的对手,战败之后也从未吸取教训。

    在作者看来,中国应该向日本一样,不必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而应当尽快签订和约,再走自强之路。对此我不赞同,我认为当时,中国的改革势在必行,而签订合约后的安逸并不适合中国,抵抗、牺牲是一个必然付出的代价,直接投降的作法从中国人民的感情上是说不过去的,虽然这样一定充满了鲜血,但也只有鲜血,才能激励国人的觉醒;只有鲜血,才能推动中国的发展。历史是不可改变的,中国发展到这个样子,应该说被列强的炮火打开国门是一个必然,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似乎也是无可挽回,真正可悲的是战败后的中国没有能够及时走上自强的道路。

    正如书中所说: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以史为鉴”,正确的看待历史。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我们要吸取教训,不断地鞭策自己,不在重复那些错误,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8】

    同时带着遗憾,让我想到另一个历史史实,就是汉武帝的改革!在汉初的时候,实行着“无为而治”的一种政治策略,这种政策对当时汉朝力量的复原,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走上了轨道后,这种“无为而治”的政策便不适用了,曾一度的给汉朝带来不必要的战争。而当时的汉武帝果断的实行了改革,不在无为而治,改而实行“退恩令”、“刺史”等政策。

    这样的新政策,给汉朝带来了一个新的繁华昌盛。

    如果汉武帝不进行果断的改革,后汉会怎么样?对于时代变迁,必须推陈出新的这种规则,汉朝的政府很是敏感,他们意识到了,实行了改革;然而清朝的皇帝和官员却没有这样的意识,一直生活在他们为自己建造的天朝上国的美梦中!

    鸦片战争的失败,是一种注定的结果。当时的清军虽然在数量上有优势,但驻军分散,难以集中,难以动员。除了训练和战斗,它还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警察的责任。而且,无论是八旗还是绿营,清军的战斗力已经相当差了。

    除了战斗力差,武器装备也很落后。清军的火器器源于明末。在过去的两百年里,几乎没有任何技术进步。射击的速度和准确性比对手差。由于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很难更新。这便是,当时军事力量的悬殊!

    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没有明确指出“天朝”失败的原因。历史学家茅海建对“鸦片战争的再研究”,让我看到了一个愚昧、狂妄又顽固的世界,在西方殖民侵略下,虽然已是遍体鳞伤,但仍在绝望中挣扎,这冷酷无情的史实令我深思……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9】

    在成为预备党员之后,我抽空阅读了茅海建先生写的《天朝的崩溃》一书,这本书带我重新认识了鸦片战争,给了我不少思考。

    这本书如同茅海建先生自己所说一样“我选择鸦片战争这一中国近代化理应发生的起点,专门分析中国人,尤其是决策者们,究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如何犯错误的,试图回答一些问题”。它以皇帝与诸位官员之间发生的故事为脉络,带我们认识了大清的政治环境,揭示了历史的必然与偶然,茅海建先生写的这本书的内容带我们设身处地地感受了那一段历史,那些在现代人看来很荒谬的事情,在茅海建先生联系了当时的历史背景之后变得非常直观,我认为这是一本非常有研读价值的历史书籍。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茅海建先生对琦善和伊里布等人的看法,在传统的主流观点中,琦善与伊里布是卖国贼,而林则徐则是大家公认的精度英雄,但是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茅海建先生从各种文献以及当时的情境出发,他设身处地地用当时的道德观念思考问题,将琦善卖国的证据一一驳倒,作者认为,琦善在促成道光帝“清缴鸦片”这一决定上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琦善的卖国说其实来源于他对待英国入侵的态度,琦善其实主张妥协,但是事情在口口相传中必定会变味,由妥协变为投降,再由投降变为卖国,这一步步的深入,使得琦善被戴上了卖国的帽子。林则徐确实值得称赞,但是林则徐致力于研究英国的历史,了解对手的实力和战术,这在当时有着极其先进的思想,这值得百年后的我们去缅怀和尊敬他,但是作为一代大师,他也不能逃出那个时代的局限性,最终还是无法阻止英军用坚船利炮打开我们中国的大门,使我们中国走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看完这本书,我有以下思考。首先是表面上的一些思考,我们在看历史的时候,必须要带着思考看历史,有时候要辅助以必要的历史文献来说事,否则有些东西可能会被歪曲。就比如:现在日本教材中有些体现出不承认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情况。这个就是歪曲历史,历史永远存在,而史学家有些东西可能是错的或者具有认识的局限性。

    第二,我认为在看待一个问题或者事件的时候一定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以那个时代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比如:我们现在去看亚里士多德关于重物轻物谁下落快这一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亚里士多德脑子一拍就得出答案了,但是我们换到那个时代去思考问题就会发现亚里士多德还是为历史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再结合测量工具的局限,我们就会发现亚里士多德的伟大之处。

    第三,每一个人都有功过是非,我们评价一个人要采取客观的态度,更多时候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尤其是在这个多媒体时代,在这个炒作横飞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冷静下来多思考消息的真假,不能一拍脑子就充当看客,传播负能量,没有一个世俗的人能超脱世俗,每个人都会受到某一个时代的局限性,正所谓“明哲保身”与“令为玉碎,不为瓦全”两者的区别,有句话讲得好,那就是“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最后一点就是:弱国无外交,发展才是硬道理,我觉得这句话是永远不变的真理,尤其是在资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这句话就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真理性。

    以上就是我看《天朝的崩溃》这本书的感想,看完此书,我最大的想法是:我成为预备党员之后,要多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学会科技创新,为我们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10】

    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经过对本书的部分总结,鸦片战争清朝失败的军事原因主要有:未掌握战争主动权;调兵速度慢;对于对手实力的低估及实战经验的不足导致战略错误;**技术和材料落后,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通货膨胀使得军人收入无法维持生计,因而导致贿赂成风,军纪败坏(当军队将财神像奉为战旗时,腐败已经不可逆转)一击即溃;清代武科举考试要求与近代战争南辕北辙;文官把持军队指挥权;军官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下贱;军队无合理退役年龄由于封建体制的束缚,吏治腐败,**推卸责任;清朝**对于国际事务(禁烟)的无知,外交远远没有步入近代化轨道;以“**”逻辑思考,妄自尊大;对英国力量的轻视;决策者道光皇帝的无能;统治集团对“边衅”的恐惧;英国的“殖民主义”思想,以中国禁烟为借口挑起战争。国库空虚,不足以支持长期的战争;道光帝节俭的性格使战争不可能投入大量的财力等等,所有的这些比起我们高中所学的知识更为丰富和细致,对于了解历史的真实,借鉴历史的经验更有帮助,可是也向我们提出了更加复杂与严苛的难题。

    我想,学习历史应该训练认识深度,在繁琐的事实中而不是教科书中找到真正的认识。

    作者茅海建先生是一个很有思想的人,关心历史与国家,史学知识深厚,且叙述条理分明,有根有据,我很佩服他查阅及描述细节的能力。在我读过的版本中,关键的句子或引文都是用粗体字特别标注的,这让人对突出的部分印象深刻。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看到了眼前无数次重复的场景:

    曾经强大到可以无视一切,曾经以为会万世长存的“**”慢慢走向腐化,走向落后。谎言和粉饰充斥着它的外表,它被人们随意滥用和践踏。最后,他们只能以悲剧的方式分崩离析,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不是没有挽救,也不是没有挣扎,可是现实就是这样,几个人的力量改变不了这么一个庞大的帝国的衰落,爱国主义也改变不了不可救药的无知。

    在这样一个黑暗而猖獗的社会里,爱国主义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样看来,无论什么事物都是相对的,若是封闭自我,妄自尊大,不知进取,浑浑噩噩的度日,再强大的帝国都有覆灭的一天。

    令我感到惊喜的是,作者没有用语有些过于枯燥,让一般人难有很深的阅读兴趣的现象。关于这个问题,也许学术是严谨的,容不得半点趣味的,写历史就该用刻板的,正统的学术性语言,可是要想广泛还原历史本来的面貌,让更多得多的人能了解历史的真相,私认为类似这样生动形象的语言的定然会有很大的帮助。

    最近,我对以前学过的历史有了很多新的认识:历史不是空洞的推论和规律,而是事实和无数的细节。一切都是由无数因素组成的,任何时候都可能因为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发生巨大的变化。反之,一个简单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人摸不着头脑,没有学习的欲望。WWw.jK251.coM

    历史不是童话。里面没有绝对的好人或者绝对的坏人。只能说,一些极其复杂的人改变了历史。在一定时期内,那些改变历史的人可能有他们的志向和信仰,但他们也会有无知和退却。也许今天主流文化提倡的进不并不能带来积极的结果,暂时的让步才是生存之道。

    但最终,只有一种可能性会成为现实,这种现实深深地影响着下一批无数的可能性。所以历史一直在向前发展,以它所选择的方式,后人的悲叹只能是永远的悲叹。有意思的是,历史在发展之后并不一定能被人们忠实的,分毫不差的记录下来,为了一些特定的政治目的或是其他与利益相关的理由,历史被以一种歪曲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方式在宣传,这里我想起了一句话:

    “历史是由胜利者来书写的”。我们所了解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不是我们想知道什么,而是别人想让我们知道什么,知道这样的事实可以达到怎么样的目的。《**的崩溃》中写道:

    “在空前的民族危机面前,史学家不自觉的或自觉地扮演了宣传家的角色。” 书中还描述了妥协---投降---**的“奸臣模式”作为例子。清末无数的名臣便是被套进了这个简单却有效的圈套。

    其实应该不只是在面临民族危机的时候,在任何的时候,真相只有一个,而由于种种原因,想要得到它太难太难。在时间的流逝中真实受到了多重的打磨,最终面目全非。“战争的权威性,就在于强迫对方顺从。

    ”所谓的“主战派”和“主和派”,亦或是“忠臣”和“奸臣”都只是根据形势的变化而做出的决定。确实,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不应该“断章取义”,只选取人物的一两个“代表性”决定就断言了他们一生的性质。

    突然记起中学时期的一个问答题:怎样才能制止战争?当时真不知怎么的答了很多,现在回想起来,这试题本身就很搞。

    很多伟大的政治家和国家领导人解决不了的问题都是用来问一些孩子的,有些甚至对分数和字数有限制。若是这样的难题真的可以在考卷中得到解答的话,世界和平怎么还会成为那么艰难的梦想呢?

    关于近代中国的没落是由于人们的麻木不仁,民族意识没有觉醒的说法,我认为这些观点很精辟:“**是一个梦,一个难以惊醒的梦。”“就传统的民族主义而言,中华民族并不存在着民族意识觉醒的问题。

    问题的真正要害在于,具有国际观念的近代民族主义,如何从具有‘夷夏’观念的传统民族主义的母胎中诞生。”只有树立起了平等的观念,意识到自己实力的现状并学会变强,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拯救一个危亡的国家。“失败的民族仍有机会再度辉煌,关键在于战后的奋发。

    ”以史为鉴,现今开放而友好的中国不正是在努力地在作着改变吗?无论阻力多么强劲,无论这样的改变是多么的微小,但我们进步了,不管是在思想上还是在事实上,我们正在路上!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11】

    对于鸦片战争,我想对于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不陌生的。对于鸦片战争,我只有从课本上得来的浅显地认知,只知道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成它的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其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局面,使中国由封闭到逐步向世界开放,逐步走向近代化。但由于鸦片战争的战败,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南京条约》,使得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使得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进一步了解鸦片战争,我阅读了《天朝的奔溃》这本书,让我对鸦片战争有了新的认知,收获颇深。

    《天朝的崩溃》是北京大学教授茅海建先生所著,其又称为“鸦片战争再研究”。当今社会人们关注更多的是鸦片战争的意义,而不是战败的原因。该书以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观念解析鸦片战争并着重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书中对于清军战败的原因分别从兵力、武器、指挥、战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兵力上清军人数虽然占有优势,但由于驻防分散,难以集中,因而调动起来难度很大,除训练、打仗外,很大程度上还担负警察的职责。而且当时的清军战斗能力很是差劲。在大部分战场,清军迎战的兵力仅比对手略多或持平。而英军在鸦片战争后期人数已经达到两万,可以算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军队,而且清军中的很多人是从各地、各省抽调而来,其战斗力显然不如整体编制的对手,因而两军在实力上差距很大。

    武器上,清军的火器源于明朝末年,由于没有技术上的改进,发射的速度、准确性都很差,而且受资金等条件限制,难以更新,有的火枪竟是上百年的“文物”。大炮的式样也和当年明军阻击后金进攻时的红衣大炮差不多,由于铸造技术也十分落后,使用时经常被炸裂伤及自身,射程、准确性自然不高。很多士兵还在使用大刀弓箭,自然无法和近代化的英军相比。

    从战果上看,英军每次取胜都只需付出极少的代价,损失最大的一次是在镇江,也仅有三十多人阵亡,而清军不论人力物力都损失惨重。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自杀,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水陆提督陈化成战死,江南陆路提督余步云被斩首等,这些都是最能征惯战的将领。历次战斗中清军的指挥者都是王朝的精英人物,像林则徐历来勤勉能干、琦善在封疆大吏中政绩最为出色、伊里布善于处理民族事务、裕谦是主战派中态度最坚决的,杨芳在嘉庆年间镇压起义屡立战功,可算当朝第一名将,差一点的奕山、奕经也是宗室亲贵中的翘楚。但结果是无一例外的惨败。

    由此可以看出,在战争中如果仅仅只是指挥者实力不凡,而在兵力,武器等方面与对手相距甚远,结果也只能差强人意。在兵力,武器,战术上清军都远不如英军,实在无法与对手相抗衡,因此鸦片战争清军战败是必然的。而且清政府在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侵略者打的毫无还击之力时仍然做着天朝美梦。这也是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清朝方面从来没有把英国看成一个平等的对手,战败之后也从未吸取教训。对于远来的“夷人”,“天朝”只知其“船坚炮利”。如果能从战败中分析原因,并且对英军的战术进行研究,适当改变战术,与此同时在武器上进行改进,对军队进行整治,加强训练,我想结果必然不会这般悲惨。

    说到鸦片战争会很自然的想到著名的虎门销烟事件,名族英雄林则徐,而琦善、奕山、是著名的卖国贼。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从《天朝的崩溃》中,我得知称林则徐为名族英雄,琦善、奕山为卖国贼,实则是为了意识形态的统一认识而特别实施的愚民教育的一种。林则徐不一定是了解了世界局势因而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御敌方略,更多的可能是坚持为官操守维护天朝体统;奕山、琦善都曾是主战派,惜命、爱官的毛病是有的,但要说他们都为一己之私欲卖国求荣恐怕有失公允。在我看来,在中国这样一个重视历史的国度里,没有哪个人物不在乎自己的声名,可以名垂青史、流芳百世是每个人的愿望。因此琦善、奕山等一批“投降派”,其主观上绝对是维护道光皇帝的正统地位,在他们看来,他们所做的其实就是臣子的本份所在。因此依照当时的标准都是符合臣子之道的忠臣。

    爱国派其实是主战派,投降派其实是主和派,虽然各自的主张不同,但出发点都是为了清王朝的统治。爱国派的立场未必是爱国,投降派的背景并非是卖国,如若真照爱国派的主张打下去,可能全璧江山都将失与敌手,如果上至皇帝、下至朝臣能对主和派的处境多一点了解,也许和解并不那么罪不可恕。总之,战争的失利并非因为大家爱国心不够炽热,更多似乎是安稳现世输给了船坚炮利。因此对近代史的重新认识是十分有必要的。

    正如书中所说:历史学最基本的价值,就在于提供错误,即失败的教训。我们要以史为鉴,对历史的真相有着清醒和正确的认识,从中总结经验,而后有所作为,这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关于鸦片战争,《天朝的崩溃》一书给了我们一个更深层次的真相,一个超越“爱国”和“卖国”简单道德评判的发人深省的真相。一个民族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胜利时的收获。胜利使人兴奋,失败使人沉思。一个沉思着的民族往往要比兴奋中的民族更有力量。落后就要挨打,适者生存,为了历史不再重演,中国必须要强大起来,我们要大力发展经济,加强人才的培养,加强军事国防上的建设。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身上也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我们要尽自己所能,积极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之中,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篇12】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1000字:

    当读完本书后,我对这段距今已近二百年的发生于“天朝上国”的耻辱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无疑在这段历史中应当有很多的罪人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遭受无数后人的唾弃与辱骂,但正如本书作者所言:“在天朝体制下,这种于制度,器物,士兵上面的差距,又岂是一两个人可以弥补的。”

    本书号称“鸦片战争再研究,”主要从鸦片战争出发,以历史人物的变化为主线,又从各种角度上分析了战争失败的原因,最终完整的论述了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以及结果。我对作者清晰的思路以及他能够站在一个比较可观的角度上去冷静的分析整个事件和活跃在这个舞台上的每一个人物感到钦佩。不论是主和派的琦善、伊布里或者主战派的林则徐、奕经,作者都能从人物的性格、经历等出发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纵观本书,作者对各个名词以及历史事件的注解是最令我钦佩的,这是我看过注释最多的一本书,相信作者肯定在上面花了不小的功夫。而且本书最重要的是让我们了解到了晚清的一个官场环境,从京城到地方,一个七品甚至八品的小吏到了地方甚至比一省督抚还要厉害,主政一方的总督巡抚之间粉饰之风盛行,说之为胡编乱造都不为过。

    就拿奉旨剿匪的“靖逆将军”奕山来说,在道光帝不低于六道圣旨的催促下,这位深受皇恩的康熙帝的五世孙足足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到达广东,而后手握数万大兵的奕山在对英的作战中被打的落花流水,英军一直逼到广州城下,开出了数条条约。最终交出了六百万的“赎城费”后英军才撤去。但是他是怎么汇报的呢?完全颠倒了历史舞台上的正反角色,英军反而成了祈和的一方,还借段永福之口说出一段自我表白的话“大将军奉命而来,唯知有战,”一何壮哉!再说整个战争的决策者——道光帝,这位以勤俭而著称的皇帝光是其自身对战争的态度就已经令人难以琢磨了。在英军已经进驻长江时他还不了解“英吉利”到底为何物,且其本身又在战与和之间反复,没有丝毫的坚决性。读后感·在这样的皇帝与大臣之间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大清王朝的余晖,而道光帝自己如果知道仅仅在十四年之后他的儿媳慈喜将带着一家老小匆匆逃出紫禁城奔向热河,不知又将作何感想。

    在读完本书后,我不禁也要有同作者一样的问题:中国大陆与西方的差距比起一百五十年前鸦片战争时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我相信时间终会给我们答案。

    【天朝的崩溃读后感】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