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集锦
  •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发表时间:2024-04-05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集锦。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教案在教师的工作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教案注重的是学生知识性的传授,有请阅读我们为你编辑的“小学教学设计数学”,让我们相信这篇文章对您会有所帮助!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篇1)

    教学重难点: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画轴对称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课件、学具盒。

    学生情况分析: 从年龄上说,大部分学生都在十二岁左右,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正处在身体生长发育阶段,探求知识的积极性较高;从学习能力方面而言,无论是动手能力、分析能力,还是概括能力都相对高。

    教学目标:了解并会画简单分形图形,会计算周长。

    知识方面:利用对称原理画图。

    能力方面:学生经常在电脑上用Flash画图,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分形图形的认识,建立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逐步培养学生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并通过课件演示和观察,使学生感受分形图形的对称之美,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设计理念: 以新课改理念指导本节课教学,六年学生学习能力较高,将学具盒中提供的材料融入教学过程,最大限度的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等目标较好的完成。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增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你都喜爱绘画吗? 在神奇的数学王国里呆板的线段,生硬的铁架图形经过处理也可变成许多美丽的图案。 看:一个线段变成了一片美丽树叶。 小三角变成了晶莹,洁白的雪花。 一个圆,变成了漂亮的雏菊。 课件配乐动态显示依次呈现轴对称图形对折---打开的画面。

    [让学生在悦耳的音乐中欣赏对称美,给学生提供了“学会欣赏数学美”的机会,也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同学们,欣赏之后有什么感受?你还有什么发现?(学生自由发言,阐明自己的观点。) 通过欣赏我们了解到数学与美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门类的完美结合。发现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是轴对称图形。 生活中有很多物体是对称的,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这节课我们来用“对称”知识中的“轴对称图形”,设计《美丽的图案》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课件出示:一个边长 (A) 想一想,怎样把这个边长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全班交流作图过程,展示美丽的图案。 [在探索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潜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想象的空间,进行独立的小组合作式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设计方案和作图过程说给大家听。(展示学生设计的美丽图案) 生

    (B) 生

    生3:我们小组先找到每条边的中心,作为圆的圆心,

    取等边三角形边长的1/2为圆的半径,向外画圆与等边

    三角形的每个顶点相交。(图D)

    (D) 师:这三个小组的设计图案很有创意。 [苏霍姆霖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不失时机对学生学习行为作出积极的鼓励性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师:还有不同的设计方案和作图方法吗?

    (E) (F) (G) [利用学生爱绘画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充分利用手的中学具和已有的知识,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互相交流合作,共成完成设计图案,不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与创新能力,语言表达力和丰富的空间想象力,绘制出意想不到的图案。]

    2、算一算

    “美丽的图案”中包含着许多奇妙的知识,需要同学们去发现。

    (B、C、D、E、F、G的周长各是多少?

    (G的一条边长,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算一算、全班交流)

    师:图形A是个什么样的三角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生:图形A是一个边长。

    师:图形B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生:图形B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每条线段长3厘米,有8条一样长的线段周长是:3×8=24(厘米)

    师:图形Bxx有几条一样长的线段?

    生:共有13条。

    师: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3×8而不是3×13呢?

    生:图形B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由8条一样长的线段围成的。每条线段长3厘米,求周长是:3×8=24(厘米),而不是求图形B中所有线段的总和。

    师:仔细观察图形A与图形D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图形D的三个半圆一样大。

    生2:我发现图形A的边长和图形D的直径一样长。

    师:图形D的周长怎样求?

    生:因为每个圆的直径一样长,所以每个圆的周长也相等,图形D的周长就是,三个圆周长的一半相加。

    算式:(÷

    师:图形C、E、F、G的周长呢?

    生1:图形C的周长:9厘米

    生2:图形E的周长:9厘米

    生3:图形F的周长:12厘米

    生4:图形G的周长:12厘米

    师:观察图形A的一条边长与图形F、G的一条边长你有什么发现?

    生G一条边长的3倍。

    生G的一条边长是图形A一条边长的1/3。

    师:你能得出图形A的一条边的长与图形F、G的周长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图形A一条边的长是图形F、G的周长的1/3。

    3、如果多次重复前面生5的作用图过程,会得到右面的图案吗?看一看,它像什么?

    (学生画一画在交流)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引导学生去观察、讨论交流、比较、通过计算、获得数学信息,并能清晰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在交流xx同进步。]

    三、小结

    本节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活中处处有对称的物体,“对称”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发现美、创造美。

    四、小画家

    奇妙美丽的图案,你也能画几个,下面就开动你的小脑筋,自行或小组讨论来创作一幅吧!并涂上最美的颜色。(展示学生的作品,交流作图的方法。)

    整节课的设计,给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合理处理教材,做到以学生主体,注重小组合作学生的实效性。让课堂真正成为放飞学生思维的舞台,使学生在梳理知识中形成网络,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1、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创造力。

    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合理处理教材选准教学的切入点,培养学生创造力是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立足点。本节课的设计是利用“对称”作图得到美丽的图案,使学生对“分形几何”有所体会。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对称现象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的美感。开课时,让学生欣赏,一条线变成树叶、三角形变成雪花、一个圆变成漂亮的雏菊等一系列图案展示,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认识对称。再举例说说身边的哪些物体具有对称性。激活了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同时也点燃了学生的创作灵感。但丁说:“美是真理的光辉,数学美感可诱发出无限的创造力”。

    2、为学生提供交流环境,培养合作意识

    《新课标》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不仅为学生设置学习活动,还有意识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交流环境。如“创设情境”,动态展示一系列的对称图形,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并讲述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又如:怎样把边长展示小组内设计的美丽图案。扩充了信息交流的渠道,培养学生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充分利用学生创作的美丽图案,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遇到问题能够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篇2)

    教学目标:

    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篇3)

    教学目标:

    折一折、量一量体验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掌握画圆的多种方法,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并学会画圆。

    难点:根据圆的特征,学会画规定大小的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不同的圆形实物、圆规、直尺、圆形纸片等。

    学具准备:各种不同的圆形纸片、圆规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老师的手指绕一周,想一想手指走过的路线是什么形状的?

    其实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生活中美妙的圆。(屏幕播放课件)太美了!难怪在(

    二、动手操作,探索特征。

    预案一:没有用圆规画圆的。

    其实我们可以用一种工具画圆,知道是什么吗?(圆规)下边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圆规。

    学生用圆规试着画圆。

    预案二:有用圆规画圆的。

    说说你们第一次用圆规画圆,感觉难吗?(学生汇报情况,教师:可能是哪儿出了问题?谁来给介绍一下经验。)

    教师归结:我们在用圆规画圆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固定圆规有针尖的脚,定点;分开圆规的两脚,定距;旋转有铅笔的一只脚,画出一个圆,旋转。

    教师示范。

    想不想再画出一个圆?但有个要求,这个圆要和刚才的不同。想想看可以是哪儿不同?(位置不同,大小不同)

    位置的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针尖的位置变了,其实就是圆心的位置变了。)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

    师:圆的大小与圆规的什么有关?(圆规两脚的距离)能在你的圆里用一条线段表示现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吗?(学生操作)看一看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儿?(学生上台演示:揭示半径)在自己的圆中标出半径,并用字母r标上。半径有什么作用?(半径决定圆的大小)一个圆里只能画一条半径吗?你能再画几条吗?如果老师给你足够的时间,你觉得你能够画几条?为什么?这些线段有什么特点吗?(圆上有无数个点),圆的无数条半径都相等。黑板上的半径和你自己的半径也相等吗?还要加上个什么条件?(同圆或等圆)

    现在想不想跟老师一起玩儿一个游戏?

    找圆心:(提示:对折)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学生动手对折。找出正中心一点,把它描出来。

    找半径: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同学们真用心!

    把你们的.圆形纸片,再对折,然后用铅笔把折痕画下来。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儿?(教师示范:揭示直径。用反例,此时揭示在同一个圆中,直径最长。)在自己的圆中标出直径,我们用用字母d来表示。

    直径有什么特征呢?说出你的理由,同桌之间先讨论一下。(揭示直径特征)

    猜测一下,在同一个圆里,直径和半径可能有什么关系?用字母怎么表示?(课件揭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

    1、抢答:知道半径填直径或知道直径填半径。课件出示相应的练习。

    2、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①连接圆心和圆上的直线叫半径。( )

    ②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 )

    ③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 )

    ④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⑤两条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⑥半径

    3、自行车轮子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车轴应装在什么位置?

    4、如果要给圆形花坛安装一个喷水器,你觉得装在哪里好?为什么?

    四、课堂延伸:(

    这个发现比西方早1000多年呢!感觉怎么样,自豪吧!

    (可选)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你知道圆的半径和直径是多少吗?

    (可选)3、出示阴阳八卦图,已知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还知道些什么?

    五、总结收获(

    在生活中圆被广泛地应用着,成为美的使者与化身,希望大家能从圆的认识中更加喜欢数学,感受数学那份特有的美丽,让我们伸出手指用画圆的方式为我们今天这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篇4)

    一、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一)坐标轴对称

    点P(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点P(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二)原点对称

    点P(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三)坐标轴夹角平分线对称

    点P(x,y)关于第一、三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y=x对称的点的坐标是(y,x)

    点P(x,y)关于第二、四象限坐标轴夹角平分线y=-x对称的点的坐标是(-y,-x)

    (四)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对称

    点P(x,y)关于直线x=m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点P(x,y)关于直线y=n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

    二、特殊的轴对称图形

    (一)I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①定义:垂直并且平分已知线段的直线叫做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或中垂线

    ②性质:

    a、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b、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c、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线段的一条对称轴,另一条是线段所在的直线。

    (二)II角平分线的性质

    ①角平分线上的点到已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②到已知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已知角的角平分线上

    ③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该角的对称轴。

    三、轴对称知识点总结

    1、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

    2、轴对称:

    两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其中一个图形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

    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应点。

    3、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轴对称图形讨论的是"一个图形与一条直线的对称关系";轴对称讨论的是"两个图形与一条直线的对称关系"。

    (2)联系。把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旁的部分看作两个图形"便是轴对称;把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作一个整体"便是轴对称图形。

    四、轴对称的性质

    ①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轴对称图形的两个部分也是全等图形。

    ②轴对称(轴对称图形)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③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④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⑤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一定在在对称轴上。

    通过上面对用坐标表示轴对称知识的讲解,希望同学们对上面的内容都能很好的掌握,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很好的。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篇5)

    小学数学统计ppt课件

    一、教学内容

    信息的误导

    二、教学目标

    1.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2.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三、具体编排

    1.例1。

    例1说明从信息表达比较模糊的统计图中无法得到准确客观的结论。

    教学时,引导学生分析图中其他部分的具体含义,使学生明确:其他占彩电市场份额的47%,其中可能包含有比A牌更畅销的`彩电。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制作统计图时,一定要客观准确地反映信息;在分析统计图时,不要被数据模糊的统计图误导。

    2.例2。

    例2说明利用统计图进行统计分析时,不能仅仅关注统计图的外在表象,还应了解统计图所包含的具体的统计信息,才能避免做出错误的判断。

    教学时,可先呈现这两幅统计图,让学生说说:A、B两人绘制的是同一个公司员工的月薪统计图,为什么看起来不一样呢?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并认识到:在运用统计图进行比较和判断时,一定要注意统一标准,才不致发生误判。

    四、教学建议

    1.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应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使学生学会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对统计结果做出正确解释,并能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准确的判断、预测。

    2.把握好教学要求。

    本单元教学时应注意向学生阐明以下两点:(不要被统计图表面的信息迷惑、误导,要保证所得结论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实际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谈谈直观感受和看法,再引导学生分析统计图表达和包含的数据信息,得出正确结论。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篇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经历乘法是几个相同的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的创造过程,从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地读、写乘法算式。

    能力目标:让学生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的数学问题,并在根据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的活动中,培养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初步认识乘法并应用乘法的教学中,继续培养学生数学的兴趣和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建立乘法的概念,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识别相同加数。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引入。

    1.师生谈话,通过谈话引出游乐场,并出示情景图。

    同学们,十一放假,假期你们都去哪里玩了?谁来说一说?

    同学们,有一些小朋友利用假期去了游乐场,他们玩得可开心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好,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游乐场景图。

    2.同学们,有的小朋友在玩摩天轮,有的小朋友在玩过山车,有的小朋友在玩小火车。我们先来看玩过山车的小朋友:过山车上每两个小朋友坐一个车厢,同学们看(课件演示:用红色的圆圈把过山车上的小朋友两个两个圈起来。)我们一起来两个两个的数一数(师生共数)我们数了几个2?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板书:2+2+2+2+2+2=12(边板书边问:几个2相加?6个2相加是几位小朋友?)

    3.我们再来看玩摩天轮的小朋友:摩天轮上每四个小朋友坐一个吊厢,同学们看(课件演示:用红色的`圆圈把摩天轮上的小朋友4个4个圈起来。)我们一起4个4个的数一数(师生共数)我们数了几个4?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板书:4+4+4+4+4=20(边板书边问:几个4相加?5个4相加是几位小朋友?)

    4.我们接着看玩小火车的下朋友:小火车上每三个人坐一个车厢,同学们看(课件演示:用红色的圆圈把小火车上的小朋友3个3个圈起来。)我们一起3个3个的数一数(师生共数)我们数了几个3?用加法算式怎么表示?板书:3+3+3+3=12(边板书边问:几个3相加?4个3相加是几个人?)

    二、自主探究,认识乘法。

    1.观察写出的所有算式,启发学生发现相同加数算式的特点。

    同学们,真了不起,解决了游乐场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请同学们观察我们写出的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会说出不同的意见,如果学生发现不了特点,教师可引导:第一个算式每个加数都是几?第二个算式,第三个算式,每个加数都是几?)教师概括: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小结:像这样算式中,每个加数都一样,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加数叫:“相同加数”(板书),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我们可以简单地说成“几个几相加”。

    2.让学生找一找每个算式中的相同加数。

    3.引导学生用几个几来表达相同加数相加的加法算式。

    第一个算式,相同加数是谁?有几个2相加?(板书:6个2相加)第二个算式有几个相同加数?(一起数一数)相同加数是谁?那这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板书:5个4相加)第三个算式是几个几相加?(板书:4个3相加)问:相同加数是几?(我们一起数一数)几个3相加?

    4.由困惑引发思考。

    引导学生观察6个2相加的算式:同学们,这是6个2相加,如果有100个2,加法算式怎么写?(学生可能说出把100个2加起来)想象一下,100个2相加,写起来会怎样?

    那我们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表示这样的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呢?你能用更简便的方法表示这个加法算式吗?(这里说的算式是:2+2+2+2+2+2=12)

    动脑想一想,同桌互相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方法,指名板演。(对于合理的方法给予鼓励)如学生能写出乘法算式6×2或2×6,教师给予鼓励表扬:你真了不起,和数学家们想的一样,数学家们就是这样表示的。

    如学生说不出,教师直接告诉学生:6个2相加,还可以这样表示:6×2=12(板书)

    5.揭示课题,顺学而导(了解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

    这是一种新的方法,乘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板书课题)。

    6个2相加我们可以用6×2=12来表示,那这里的6表示什么?2又表示什么?它们和原来的加法算式有什么关系呢?(看着加法算式想一想,说一说)

    小结:对,2就是原来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2,6表示有6个2,也就是2的个数,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这个算式就表示6个2相加(教师手指着前面板书的“6个2相加”来说)

    谁能向老师这样再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多指几名同学说一说)

    6个2相加还可以这样表示:2×6=12

    这里的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谁再来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小结:这两个算式中的2都表示原来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2,这两个算式中的6都表示相同加数2的个数,有6个2,这两个算式都表示6个2相加(教师手指着前面板书的“6个2相加”来说)

    这两个算式中间的符号叫什么?谁知道?(板书:乘号)

    乘号像什么呢?

    小结:乘法和加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乘法就是有这样的加法得来的,所以,数学家们把加号一斜就创造出了一个新的符号--乘号。

    乘号怎么读呢?读的时候就读一个字“乘”,这个算式(6×2=12)怎么读呢?谁来试一试?(板书:6乘2等于12)

    第二个算式(2×6=12)怎么读呢?谁来试一试?(板书:2乘6等于12)

    同学们注意:乘号只读一个字“乘”,一起把这两个算式读一遍。

    同学们看,用乘法来表示这样的加法,感觉怎么样?

    小结:对,用乘法来表示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非常简便。也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比较简便。

    6.鼓励学生把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空间,巩固所学知识。

    你能把黑板上其他几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交流学生学习的成果,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个算式中的因数表示什么意思?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再次强调:像这样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用乘法计算非常简便。(板书:简便)

    三、简单应用,形成能力

    同学们,操场上可热闹了,有的同学在玩跷跷板,有的同学在玩荡秋千,我们一起去看看有没有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的问题。

    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46页的“做一做”(小朋友荡秋千的情境图):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明确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荡秋千?”的问题之后,独立填写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自己写的算式和想法。集体订正。

    思考问题。

    3.课件出示练习九的第四题(熊猫图):先让学生观察图,说出是几个几,再根据图意填写乘法算式和读法。然后,让同桌互相读一读填写的乘法算式,并互相检查是否全填写正确。

    4.课件出示判断题:

    4+4+4=4×3 ( )

    6+6+6+6=6×4 ( )

    3+3+3= 3 ×3 ( )

    7 +7+5=7×3 ( )

    (学生判断时,让学生说想法,说到3+3+3= 3 ×3时,让学生说一说两个3表示的意思,并说说为什么只能写一个算式?最后一题7 +7+5=7×3 让学生说错的理由,从而明确只有相同加数相加的算式才能写成乘法算式。)

    5.能力提高:能照样子用画一画的方法表示出另一个算式吗?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篇7)

    一、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面积=底高 s=ah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体积=侧面积2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三、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集锦】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