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分数除法课件通用
  • 分数除法课件

    发表时间:2024-03-15

    分数除法课件通用。

    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看过许多范文,这些优秀的范文里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阅读范文可以提高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和想象力。阅读范文能够更好地领悟作文书写的精髓,你会借鉴优秀的优秀范文模板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数除法课件通用”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分数除法课件(篇1)

    ( l )观察讨论。

    请学生观察1 ÷ 3 = (米)3 ÷ 4 = (块)讨论除法和分数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充分讨论后,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可以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除号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数线。

    老师讲述:分数是一种数,除法是一种运算,所以确切地说,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的被除数,分数的分母相当于除法的除数。

    ( 2 )思考。

    在被除数÷除数= 这个算式中,要注意什么问题?(除数不能是零,分数的分母也不能是零。)

    ( 3 )用字母表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老师:如果用字母a 、b 分别表示被除数和除数,那么除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怎样表示呢?

    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法,分母相当于除数。)

    老师:现在想想用这节课我们所学知识,能否解答刚上课时5 ÷ 9 的商是多少?你会做了吗?

    分数除法课件(篇2)

    撰写公开课教案是每个教师都必需熟悉的一项工作,好的公开课教案能够激发同学兴趣,培养同学多方面的能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站提供的这套五年级下册《分数除法》公开课教案符合新课标的规范,思路清晰,结构合理,适合同学的年龄特征,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吻合,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等优点。

    教学内容(课题):倒数

    教学目标和要求:

    1、在计算、比较、观察,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

    2、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

    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

    理解“倒数”是不能孤立存在的。

    教学准备: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

    师:请同学们结合语文的学习,猜几个字,中国的汉字结构优美,有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假如把“杏”上下颠倒,变成什么字了?(呆)把“吴”字颠倒呢?(吞) 那数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

    师:事实上,一个数也可以倒过来变成另一个数,比方3/4倒过来变成了4/3,1/7倒过来变成7/1。

    师:你能根据它的特性给它起个名字吗?(倒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倒数。(板书课题:倒数)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24页,在书上完成“算一算”,并认真观察考虑,看你有什么发现。

    组织同学交流自身的发现,引导同学总结几组算式的一起特点(乘积都是1),以和算式左边的两个乘数的关系(分子和分母互相颠倒),从而引出倒数的概念。

    师:你怎样描述上面算式中两个乘数的关系呢?(根据同学的回答,教师板书)

    乘积是1乘积是1

    2/3*3/2=12*1/2=1

    8/11*11/8=11/10*10=1`

    7/9*9/7=17*1/7=1

    6/5*5/6=11/5*5=1

    分子和分母颠倒分子和分母颠倒

    师: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你能说出黑板上谁和谁互为倒数吗?还能举出其他例子来吗?(同学举例,教师板书:2/3和3/2互为倒数 )

    师:你们是怎么理解“互为”这两个字的?能否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同学举例,如互为朋友是指互相是朋友 )

    二、试一试

    主要是让同学理解整数可以看作是分母为1的分数,1的倒数还是1。

    三、想一想

    教师借助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说明0没有倒数。

    四、练一练

    同学独立完成P24。

    分数除法课件(篇3)

    教材分析:

    《分数与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承接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又为今后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所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

    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是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而本节的难点是具体体会每一个商的由来,它具体表示的意义,也就是通过分数与除法之间各部分关系的教学,实际上要将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的感性认识上进行一次升华。本节课我采取利用具体实物,图形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

    教法学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与发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在体验中、在交流中发现规律。在教学的进行中,充分创设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设计生动有趣,富有个性的数学活动,在学习中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实实在在的学好基础知识,让每个学生通过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营造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针对以上的学生情况和教学设想,我设计了这样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自主建构。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在已有的知识上学习新知识,让学生感知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铺路搭桥。

    (1)学生独立完成课前练习,引入新课。

    (2)出示例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

    (3)当他们发现不能得到整数的商时,引导他们讨论应该怎样表示他的结果。

    (4)介绍分数表示除法的商的由来。

    板书课题 —— 分数与除法

    二、在目标的递进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将数学活动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遵循学生认知的特点,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创造有现实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数学活动。

    (1)出示例3: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人平均分得多少块?

    首先,请他们思考,列出算式。

    其次,拿出准备好的圆纸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最后,展示分法:一种是一个一个分,一种是重叠起来一块分。

    (2)课件展示完整的二种分法,引导总结3块饼的实际上是一块饼的,列出完整的算式,并用分数来表示具体的结果。

    (3)在教授完例1和例2后,不忙于理论的总结,因为在这里学生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通过 1÷3 =和3÷4=两个算式的比较,体会当得不到整数结果的时候,用分数来表示他们的商,发现分数的分子是除法里的被除数,分母是除法里得除数,在总结完各部分关系与字母公式后,通过两项不同的练习进一步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三、掌握知识技能,实现数学思想的深入。

    结合本书的重点,难点,这一部分教学的目的要是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在应用中形成一定的技能。在有层次的练习中,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建构知识的框架,实现数学思想的逐步深入。

    分数除法课件(篇4)

    分数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乘除法以及解简易方程,并且学习了分数乘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分数除法和比的初步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学习分数除法打下了基础,学习分数除法的知识对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好的作用。内容包括: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比和比例的应用。这些知识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学生一方面基本完成任务了分数加、减、除的学习任务,比较系统地掌握了分数四则运算;另一方面又开始了比的初步知识的学习,为后面学习百分数和比例提供了基础。两方面的收获,都将在进一步的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就学习分数除法而言,首先要明确分数除法的运算意义,在此基础上探究并掌握它的计算方法,然后学习分数混合运算。关于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与整数除法的实际问题相同,区别只是数据由整数变成了分数。另一种是问题情境的数量关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表现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要求这个数。这样的实际问题,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即数量关系相同,而区别在于已知数与未知数交换了位置。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2、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能够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进一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动手操作,通过直观认识使学生理解整数除以分数,引导学生正确地总结出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受到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并会分数除法解决相关的问题。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

    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我们来看这样一道乘法应用题,妈妈在超市买了3盒糖果,每盒

    如果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两道除法应用题,一起来看一下: A、 B、 (

    通过与前三道题我们可以得出: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个一个因数。都是乘法的逆运算。

    分数应用题是小学数学应用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比较复杂,学生分析起来比较困难。下面介绍几种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常用方法: 一、对应法

    通过审题正确判断单位“1”的量后,把具体数量与分率对应起来,这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如“某筑路队筑一段路,第一天筑了全长的1/5多10米,第二天筑了全长的2/7,还剩62米未筑,这段路全长多少米?”

    题目中总长度是单位“变率法

    题目中几个分率的单位“1”不相同,可先统一单位“1”的量,然后变换分率,寻找已知数量的对应分率,最终解决问题。

    如“学校买了一批图书,高年级分得这些书的2/5,中年级分得余下的1/4,低年级分得180本,这批图书共有多少本?

    该题中的“常量法

    题目中几个数量前后都发生了变化,而有的数量不变,这就是常量,解题时可把常量看作单位“1”。

    如“小华读一本书,已读页数占未读页数的1/5,如果再读30页,已读页数就占未读页数的3/5,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该题中再读 联系法

    某些题目中几个数量都与一个数量有联系,把这个数量作为桥梁,解题思路就顺畅了。 如“某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共种树576棵,五年级种树棵数是六年级种树棵数的 4/5,四年级种树棵数是五年级种树棵数的3/4,五年级种数多少棵?”

    题目中五年级种树棵数与六年级种树棵数有关,又与四年级种树棵数有关,所以,五年级种树棵数是个桥梁,把它看作单位“转化法

    将复杂问题中的某些条件进行转化,结合改变成简单的问题,从而化繁为简。

    如“某工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人数是其余两个车间人数的1/2,第二车间人数占其余两个车间人数的1/3,第三车间500人,三个车间共有多少人?

    把“第一车间人数是其余两个车间人数的1/2”转化为“第一车间人数占三个车间总人数的1/1+2”,“第二车间人数占其余两个车间人数的1/3”转化为“第二车间人数占三个车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间总人数的假设法

    对题目的某些数量作出假设,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导致运算结果与题目不相符合,然后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最终解决所求问题。

    如“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做12天完成,现在先由甲队独做18天,余下的再由乙队接着做了8天正好完成,如果全工程由甲队独做,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假设甲、乙两队都做 倒推法

    题目中几个分率的单位“1”不相同,而且单位“1”难以统一,可以先求部分量,再一步一步地逆推出总数。 如“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1/6多2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3/4少4米,还剩 16米,这捆电线有多少米?”

    这题中两个分率的单位“方程法

    一些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用算术方法难以解答,不便于理解,如用方程可顺向求解,容易掌握。 如“一项工程,甲、乙两人合做乙各做多少小时? 设甲x小时,则乙做(18-x)小时,根据两个人的工作量之和为1,可列方程:1/14x+(1/8—1/14)×(18-x) =1,解得×=2,18-2=16(小时)。

    分数除法课件(篇5)

    内容:

    本册教科书第28页例2和练习八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出下列各分数的分数单位,每个分数中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并说出每个分数的倒数。

    9/9

    2、口算下面各题。

    6/7÷2

    提问: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用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

    3、解答应用题。

    一辆汽车

    提问:这道题要求的是哪个数量?(求速度。)根据已学的数量关系怎样求速度?(板书:速度=路程÷时间)

    指定一名学生列式解答。

    二、新课

    揭示课题:我们已经学过分数除以整数,如果除数是分数,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题。

    一辆汽车小时行驶18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提问:这道题要求哪一个数量?根据已学过的数量关系,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指名列出算式,教师板书:18÷。

    2、教学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然后提问:在图上怎样表示“小时行驶先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每份表示小时行的;在这样的两份下面注明“小时行驶18千米”。

    提问:“因为1小时是5个小时,在这条线段的5份上面注明“1小时行驶?千米”。

    提问:要求

    提问:图上哪一段表示小时行驶的路程?(教师在图上左边的一份上面注明“小时行驶?千米”。)

    提问:怎样求出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启发学生说出小时里有

    提问:

    提问:现在已经求出小时行驶的千米数,怎样求出然后教师在“18”后面再写“5”。

    提问:想一想,根据乘法结合律,教师板书:=185=18。

    提问:“由上面的推想过程,18÷转化成什么样的计算了?”学生回答后,教师边重复学生的回答,边写出下面的计算过程:

    写出答案“答:汽车1小时行驶45千米。”

    3、引导学生小结。

    “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上除数的倒数。”

    三、看教科书中新课内容后试算

    全体学生独立计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

    12÷ 24÷

    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及结果,并提问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法则。

    四、课堂练习

    在练习本上计算练习八第1、2题,然后订正计算结果。

    五、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

    计算整数除以分数应注意什么?

    六、布置作业

    1、阅读教科书第28~29页的内容。

    4题。

    分数除法课件(篇6)

    各位老师,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除法(二)。

    一、说教材:

    分数除法(二)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时。它是分数除以整数的后继性学习,为分数除以分数及后面的分数混合运算提供认知和学习基础。

    教材对本课时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多次观察,从中归纳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我称这为倒数计算法。然而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学困生并不能正确运用倒数计算法,为了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并能正确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学中我引进了通分计算法。

    为此,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条:

    1、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猜测、验证和归纳的过程,利用通分法计算的结果来推理出倒数法计算的过程。

    3、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体会“转化”的数学思维方法。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是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时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看图观察,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和归纳的学习过程,使他们通过小组合作理解计算法则。

    三、教、学具准备。

    老师准备平均分成2份、3份和4份的圆纸片各4张,为学生准备一张练习纸,练习纸上画好三组没有平均分的圆纸片和书第27页上画一画的题目,把书中已画出的部分隐去,让学生亲自去画。

    四、说教学过程:

    1、复习铺垫,提供猜测基础。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学生的经验基础和认知水平,为了让学生能正确理解本课时内容,我首先出示复习题1:“把 1/2 张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张饼?” 学生根据前一课时所学方法分别用倒数法:1/2 ÷4 = 1/2 ×1/4 =1/8 (张)或者用通分法:1/2 ÷4 = 1×4/2×4 ÷4= 1/8 (张)通过列式计算。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法则。

    接着出示题2:有4张同样大的饼,每2张一份,可分成多少份?

    在解答这两题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猜一猜4 ÷ 1/2 等于几?由于受到上一课时的负迁移,部分学生仍然会用一个分数乘整数的倒数,算成:1/4 ×1/2= 1/8 ,当然也可能会正确计算出结果。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白:判断一个猜想是否正确,需要通过科学地验证。

    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新知识的经验基础,又能激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验证猜想,理解计算过程。

    为了让学生更易理解题意,我把书中情境图改成具有生活气息的题目:有4张同样大的饼。每个小朋友吃 1/2 张,可分给几个小朋友吃?

    学生在练习纸上画出平均分的过程,并通过小组合作形式理解计算的过程。反馈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清计算的思路,大部分学生会认为1张饼里有2个1/2 ,可以分给2个小朋友吃,4张饼就能分别8个小朋友吃,列式为:4÷1/2 =4×2=8(个)。但这个过程并不能使学生自然过渡到对倒数法解题的理解,也就是说,学生通过4÷1/2 =4×2=8(个)并不能理解4 ÷1/2可以用4×1/2的倒数来计算。这时我引进了通分法来计算:让学生观察示意图,理解4 ÷1/2 就是求4里面含有几个1/2。而4就是8/2 ,根据学生以前知识结构,学生易于知道 里有8个 ,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计算方法, 4÷ 1/2 = 8 ÷ 1/2 = 8; 追问:8是怎样算出来的?学生再次从计算的角度去思考:当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时,只需要用被除数的分子除以除数的分子就能求出商。

    由于通分法计算遵从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易于被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理解,而倒数法的意义很难被学生理解,但它简洁的计算过程又是今后学习不可或缺的。所以在教学中我把两种计算方法同时渗透,力求使让通分法成为理解倒数法的基石。

    这个教学过程完成了教学目标中的“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和归纳的过程,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体会“转化”的数学思维方法。”

    3、大量练习,使用计算方法。

    数学的归纳过程不是把一个单一的数学现象,而是把一系列有相同特点的数学现象抽象成具有代表意义的符号特征,这就是建模过程。

    为了让学生能充分感知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过程,我先出示了两道变式题:每个小朋友吃 1/3 张、1/4 张饼,可分给几个小朋友吃?让学生模仿前面的例题进行实际操作,独立完成计算,教师巡视中加强学困生的辅导。

    由于前面几个除数的分子都是1,学生还不会去有意识地总结计算方法,仍会去想:只要看看一张饼里有几个这个分数,然后再用4去乘个数就行了。所以此时让学生归纳倒数法计算的方法还为时过早,为了使学生摆脱这种思维的束缚,真正从倒数的角度去观察和体会除数的变化,我又引进了变式题:每个小朋友吃2/3 张饼,可分给几个小朋友吃?

    这时学生通过画图不再能看出一张饼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吃了,引起学生认知经验的冲突。教师要求学生以合作的形式根据黑板上的板书去解答,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思考的?由于倒数法计算很难说清算理,反馈时学生大多会借用通分法来说明:4÷ 2/3 = 12/3 ÷2/3 = 6。根据教学目标对通分法运用的定位(是为了使学生相信倒数法计算结果是正确的。),此时一定要让学生再次进行尝试:你们能用倒数法进行计算吗?边计算边观察:什么在变?什么不变?让学生独立计算,如果他们把被除数变成了倒数,肯定与通分法计算的结果不同,这时会自行修正,并体会老师提出的问题:什么在变?什么不变?

    接着出示书中“画一画”的练习,以同桌合作的方式,再次让学生体会借用图形来理解计算的优势,认识数形结合对数学解题的帮助,从而完成这三个教学目标。

    在大量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算式,然后用自己的话归纳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4、观察比较,选择计算方法。

    让学生观察用通分法与倒数法的计算过程,体会倒数法在计算中简洁优美。但让学生体会:如果觉得通分法更适合,也可以使用通分法进行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于数学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允许他选择并不优化的方法,等知识水平有了进步再来运用其他更有利的方法进行学习。

    5、归纳总结,完善计算法则。

    通过前面多次的叙述和大量的计算,计算法则已是呼之欲出了,但学生的语言不够简洁扼要。这时我提出:看谁说的计算方法与数学家说的方法最接近?并说出前一部分:“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让学生接着完成后面的部分。最后出示书中的计算方法,并对学生的归纳总结提出鼓励性评价——太棒了,你们大多数都有数学家的天份。

    五、说板书:

    板书内容较多,从学生的猜测到验证过程,一步步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为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提供了直观可靠的依据。

    【分数除法课件通用】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