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民俗作文
  • 民俗作文

    发表时间:2024-03-02

    民俗作文。

    考虑到您的兴趣爱好教师范文大全推荐一本“民俗作文”,建议将这个链接保存以便以后阅读。通过写作文可以提高沟通能力,写作能够抚平我们内心的波澜和情绪从而变得更加内心平静和自信。优秀的文章中需要丰富的知识。

    民俗作文 篇1

    我在先容傣族民居之前,我来说一下我们的民居。现代的屋子连传统的都没有,都是什么高楼大厦,连一点特色都没有。有一些古老屋子都被那些开发商给建成高楼大厦。有一些可恶的开发商为了钱,竟然不管别人的死活,强行霸占。

    傣族在气候变化较大,平坝少山地多,依山麓而居的地区,代之而起的是厚重、结实的平顶土掌房。土掌房系土木结构,一般为两层,一楼住人,二楼堆放粮食和杂物,牲口单独建圈。土墙有两层,厚达三尺,对防热保凉防寒保暖起到了独特的功效。土木夯实的平面屋顶厚达五至十寸,夏夜可在平顶上纳凉,秋收时又可在顶上翻晒谷物,有效地利用了空间。

    佛寺建筑是信奉小乘佛教的傣族地区建筑的一大特色,以落地重檐多坡面平瓦建筑为主。由大殿、僧舍和鼓房组成,中央佛寺外加一座戒堂、一座藏经楼、一座佛塔。主殿外观一般是单檐或重檐歇山式屋顶,或悬山式顶、多角或亚字形重檐歇山式顶。

    民俗作文 篇2

    民俗作文

    民俗,是指社区、地区、民族或国家特定的习俗、风情和传统,它蕴含着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瑰宝。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各个地方都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在我国的北方大地上,有着独特而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北方的冰雪民俗。

    北方地区的冰雪民俗源远流长,这一方面是由于北方的气候条件特殊,受寒冷气候的影响,冰雪资源非常丰富;另一方面是当地人民对冰雪的特殊热爱和崇尚。北方的冰雪民俗可谓独具特色,其中最为有名的要数许多寒冷的冰雪节庆活动。

    一提到冰雪节庆活动,首先想到的便是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每年的冬季,哈尔滨市的冰雪大世界会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赏。在冰雪大世界,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精雕细琢的冰雕和雪雕作品,它们犹如天然的艺术品一般,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当夜幕降临,整个冰雪大世界都会被美轮美奂的灯光照亮,各种灯光秀会为这里增添一分神秘和浪漫。在这里,游客们还可以尽情地进行各种冰雪娱乐活动,如冰滑梯、冰龙船、冰雪体验园等,让人体验到无与伦比的冰雪乐趣。

    除了冰雪大世界,北方还有许多其他的冰雪节庆活动。例如,吉林市的龙狮灯会是北方另一个著名的冰雪节庆活动。龙狮灯会是吉林市每年农历正月初二举办的盛大活动,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这个活动的特点在于,整个城市都会被各种各样精美的冰雕和灯笼点缀,在夜晚显得格外璀璨夺目。人们还可以欣赏到精彩纷呈的龙狮舞表演,听到嘹亮的锣鼓声,感受到喜庆的气氛,这使得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北方冰雪节庆活动值得一提,如河北的冰雪狂欢节、内蒙古的冰雪嘉年华等。这些活动不仅让人们欣赏到了北方独特的冰雪景观,更让人们对北方地区的民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这些节庆活动,人们能够感受到北方人民对冰雪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些都是北方地区独特的冰雪民俗文化的体现。

    在北方的冬季,冰雪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北方人民喜欢利用冰雪丰富的资源,举办各种各样的节庆活动,使得冰雪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冰雪民俗既是北方人民独有的一种习惯和风俗,也是他们对冰雪这一自然资源的一种热爱和崇尚。无论是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还是吉林的龙狮灯会,每一场冰雪节庆活动都是北方人民智慧和创意的结晶,也是他们独特的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为我们展示了北方地区独有的魅力,让我们更加热爱这片土地,珍视这份民俗传统。

    民俗作文 篇3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

    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夜,大家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日,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大家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大家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俗作文 篇4

    在各种艺术形式中,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应该是京剧。京剧主要的特色常被称为综合戏剧,因为京剧的创作是完全地揉合了舞蹈、歌曲、话剧、默剧、武术及诗词的艺术精品。它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艺术形式,它包含了风格化及强烈节奏感的动作、简洁而精确的曲谱、想象力丰富的情节及引人入性的角色人物。唱功、节奏、及旋律也随角色的思想感情的差异而转变。京剧独特地融合了现实性和抽象性手法,创出一种精妙的、充满浓厚戏剧意念的方程式。

    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变而来的。到了晚精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在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民俗作文 篇5

    端午节快到了,龙舟鼓咚咚地响了,大人小孩的心怦怦地跳了。

    我们的龙舟,是指我娘家浙江乐清柳市一带的龙舟:雕刻得非常精致的龙头龙尾,彩绘得五彩斑斓的龙身龙鳞;36个座位36把短桨,头尾各配长艄一把,还有司锣、司鼓、司旗各1人,共41人。

    长艄是特别长的桨,并不划,只是架在船后当舵用,保证龙舟稳稳地前进。持长艄的人,兼做“蹿龙头”的工作。蹿龙头是高难度动作,得有极好的弹跳水平和平衡能力。他每一蹿都得蹿得高高的,这时龙舟已前进几米,他得计算好这个距离再稳稳地落下。蹿起,落下,再蹿起,再落下,那是给龙舟发力,让龙舟如虎添翼,飞快地向前射去。司旗之人也绝非寻常。那旗很大,旗杆很长,还吃着风,照理说扛着它站立在船头都困难,可司旗却还能把旗帜打出花样,打得猎猎作响。他左边一划,右边一兜,那面旗比一支桨还管用,拨着龙舟向前蹿去。

    龙舟出行,有作独龙表演的,有双龙争强三龙斗胜的,也有四龙五龙战得难舍难分的。最排场时,十条龙舟齐头并进,龙头高高昂起,龙尾潇洒飞扬。健儿们奋力地举桨落桨,动作整齐划一,掀起了惊涛骇浪,水起雾缭得连人影也看不清了。两岸则人山人海,摇旗呐喊的,欢呼雀跃的,那种盛况可以和世界上最为激烈的竞技运动相媲美。记得一年端午节回娘家,车子经过一座公路桥时忽然走不动了,前面是一溜长蛇般的车队。原来,桥下的龙舟鏖战正酣,司机们停了车争先恐后地扑向桥栏欢呼着,庆幸自己遇上了这样壮观的场面。

    我们的龙舟,的确比别处的要彪悍矫健得多。我在南京秦淮河看到的龙舟,像一口碗,才12把桨,好像一个还未断奶的孩子;三亚的龙舟是14把桨,虽然披红挂绿,却像是一个小儿出来玩玩而已;韶关的龙舟有20把桨,龙身倒也不短,但总嫌瘦弱纤巧,不堪委以重任;香港的龙舟人数不少,但龙头龙尾被简化了,看上去不太像龙。在其他地方也看到过24把、28把桨的,有的造型简单,色彩灰暗,而且没有司旗司锣,显得有些冷清,更没有蹿龙头的弄潮儿——请原谅我对自己家乡的偏爱!

    每年过了春节,我们的龙舟就会从“龙舟屋”里给请出来,进行一番仔细的检修。等到农历四月,龙舟训练就开始了。下水的那天,锣鼓喧天,炮仗动地,人们点香燃烛,祭拜天地以及河神和龙王。有结婚、添丁或考上大学等喜事的人家,还要扯上两丈红绸,给龙头龙尾披红挂彩,把龙舟打扮得喜气洋洋的,祈求快乐和吉祥。

    划起龙舟来,司鼓是总指挥。来不及出门观战的人,在家里只要听着鼓点就知道龙舟们在干什么:咚,咚,咚咚,鼓声平淡,龙舟只是在赶路;密密的一串长音,是龙舟转桨了——龙舟从不调头,只是转桨,健儿们齐刷刷地抬身、转身、落座,龙尾朝前,逆向前进;鼓声越来越激,如马蹄,如急雨,我们就知道是斗得如火如荼了;鼓声如狂飙,如雷霆,那就是我们的龙舟大获全胜了。我们的龙舟划到哪里,那里的村民就放起炮仗来迎接,还用几个大盘子把酒、菜、粽子、香烟等送到河埠头来,慰劳健儿们。

    我们村里有个豆腐佬阿三,每天总是戴着一顶破草帽,挑着他的豆腐担子,走村串巷地叫卖。在龙舟比赛的日子,他不走大路专走河岸小路,我们村的龙舟划向哪里,他就跟到哪里。听到有人喊买豆腐,阿三就放下担子,一边划拉豆腐,一边吹嘘我们的龙舟如何如何雄壮。可我们的龙舟也并非百战百胜,赢了,豆腐佬就把草帽推到背后,扬起一张意满志得的脸;输了,他连豆腐也没心思卖了,把那顶破草帽扣得低低的,灰溜溜地回村来。所以,我们的龙舟这天在外胜败如何,只要看豆腐阿三的破草帽就知道了。

    划龙舟的时节,是村子里最和谐最团结的日子,哪怕恨得几年不说话的,哪怕刚刚打得头破血流的,只要上了龙舟便拼尽全力,同仇敌忾。男人在外头赛龙舟,女人自觉地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大太阳烤着,热吧?一天到晚拼命划桨,累吧?争强斗狠,上火吧?还有那坐久了皮开肉绽的臀部,发炎吧?女人就在家里早早地熬好绿豆汤,加了冰糖,放凉了,等丈夫、兄弟或者是儿子们回家,狠灌一气。

    那一天,焕嫂正在临河的窗下搅着一大锅波浪滚滚的绿豆汤,我们村的龙舟和邻村的龙舟拼上了,相持着不相上下,她的丈夫和两位弟弟都在船上。焕嫂那个着急啊,她一边挥舞着勺子,一边呐喊:加油!加油!再再加油!龙舟是划过去了,可一大锅绿豆汤也全被她泼到地上了……

    如今,我们的龙舟划向了全国,划出了国门,并在各种大赛中屡屡获奖。这就是我们的龙舟,可爱的龙舟,骄人的龙舟!

    民俗作文 篇6

    我的家乡过春节时有很多习俗。每年到要过年的这一个月,就成为腊月。腊月里的每一个节气都和过年有关系。腊月初八的这一天,就是喝腊八粥的日子了。这一天每家都要做一种粥,而且都要在粥里放八样东西,有红豆、绿豆、江米、麦仁、黑米、莲子和百合,还有好吃的葡萄干,熬出来的粥稠稠的、甜甜的,好吃极了!不但要喝粥,每家还要泡腊八蒜呢!听老人说,喝了腊八粥就要花钱准备年货了。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要贴红红的对联和放长长的鞭炮。知道为什么要贴对联、放鞭炮吗?传说,有一个叫年的头生独角、凶猛异常的怪兽,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就要出来捣乱,夺走了很多人的性命。但它最害怕声音和红颜色。一天晚上,年又出来吃人了,他在一家人门口看见这家人正在用竹子搭起的火堆取暖,燃烧的竹子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把年给吓跑了,人们兴高采烈地欢呼起来。这就是过年贴对联、放鞭炮的习俗。这就是我的家乡过年时有趣的习俗。

    民俗文化节篇四:有趣的年俗

    北京人除夕之夜全家吃完年夜饭后会尽情地玩上一夜,到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大年初一吃饺子”就开始了。“年初一的饺子”可不在初一白天吃,而是年三十的晚上零点一过就端上桌的。

    待到天明,家里的晚辈都要给长辈拜年、祝福。初一到初五则是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聚会的日子,或者是出门逛庙会。那时街上随处可见头插红花的姑娘、手举风车的小伙儿,还有身挂大串山里红、手里抖着空竹的孩子,过年那几天,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过年时,街上所有店铺都停业休息,只有卖鞭炮的商店开着门。

    上海年俗

    除夕夜,合家团聚,吃年夜饭,席上菜肴一般是十分丰盛的。夜间通宵不睡,市民一般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名曰守岁,当新的一年钟声敲响时,霎时鞭炮齐鸣,迎接新春。初一拂晓,人们都穿戴整齐,合家向长辈拜年,平辈间相互拜年。长辈还要给孩子们送红纸包的压岁钱,祝贺他们增加一岁。初一下午以及初二、初三出外向亲友贺年。初四,不少人都买了活鲜鲤鱼接财神。因鲤和利读音相近,再因从水里抓出活鲤鱼穿丝绳贴红纸的时候,头尾翘起,像大元宝似的。初一到初五,街巷十分热闹,往寺院进香或逛庙市者络绎不绝。

    广州年俗

    广州美称花城,以种花为业者,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为世人所瞩目,更成为广州的一大民俗。广州新春风俗,在人际交往中,必备利是。当然,所谓利是,即为红包,亲朋相见,大人要给小孩利是。广州市民中,市民阶层十分讲究,要给双封,而内包多少纸币则不拘,但没有利是即为无礼,所以春节期间到广州人家里做客,要多带几个红包为好,免得麻烦。甚至商场门口,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利是,任人摘取,以求吉利。

    江苏年俗

    江苏春节除贴桃符、门补、春联外,还有在新年挂钟馗象,以避一年鬼祟。传说钟馗善于捉鬼。这个风俗大概始于唐代。江苏的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选在年初三。初三称为小年朝,也不能扫地、乞火、汲水、与元旦风俗相同。江苏还有一个风俗与别处略异,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寿,都在春节举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贺。初一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扫地的风俗,认为一

    扫地要把财气扫掉。年初二即使扫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门,而是堆在屋角边,一直要到正月半,称为聚财。

    山东年俗

    大年初一零点开始这个时间鞭炮齐鸣,节日的欢乐笼罩了千家万户。天一放亮,妇女们便笑

    呵呵地忙着煮饺子。煮时,有的地方要鸣放鞭炮,有的地方用芝麻秸烧火,意味着新的一年响响亮亮,节节增高。吃罢饺子,该去拜年了。一般先家拜,晚辈给长辈拜,平辈之间再相互拜;而后近拜,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

    四川年俗

    四川人对农历新年极为重视。家家户户挂彩灯、贴门神,并在粮仓、家禽牲畜圈上贴写吉祥的语言,以示来年的丰收吉祥。有条件的客家乡镇从正月到二月要耍灯舞,灯的种类有龙灯、狮灯、蚌灯等,这是四川人在原籍的彩灯习俗流传至今。此外,还要举行大型庆典活动--舞龙,有彩龙、火龙、水龙、脱节龙和和上川龙之分。

    广西年俗

    广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舞鸡的年青人提着用木头、木瓜做成的两只斗鸡,打着锣到村中各家各户去贺年。舞鸡歌吉庆幽默,使主家喜笑颜开。送给贺年的舞鸡者红包,从“斗鸡”身上拔几根鸡毛插在自家的鸡笼上,以祈求六畜兴旺。

    更有趣的是每年的除夕到正月十五,轻快悦耳的“登登打、登登打、登登打嘟打”的打扁担声,响遍了壮族山乡。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陕西年俗

    陕北的春节是炽热的,到处是红红火火。

    黄土地的百姓重视过节,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最注重的还是春节。陕西人过年都要给孩子做个“枣牌牌”。“枣牌牌”就是用红线穿上红枣、谷草秸秸,上面挂个铜钱,下面坠个鞭炮,挂在孩子的背后,这是一种避邪祝福的吉祥物。在这里,有的人家用红线穿上做针线活用的“顶针”,挂在孩子的脖子上

    ,这也是祝福的吉祥物,叫“增岁顶针”。每年增加一个,一直

    到十二岁为止。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在这里俗称“沿门子”。秧歌拜年首先是谒庙、敬神,祈祷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到各家各户拜年。

    福建年俗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厅堂中案桌摆有隔年饭、长年菜、发糕,并插上用红、黄两色纸扎的“春枝”,寓意饭菜长年丰足,吉祥发财。每家要把薯藤柴枝堆垛大门外,点燃待其烟绕火旺,男人依辈分跳

    过这堆火焰,边跳边念:“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滚滚来。”这叫“过火群”,象征烧掉旧岁的邪气,消灾过运,迎来干干净净、大吉大利的新年。“跳火群”后,就要用新扫帚打扫厅堂,扫完后扫帚畚斗搁在一起,垃圾堆放门边,希望如愿再从畚帚中走出来,帮助发家致富。同时要把跳火群未熄的余灰收集一些添于炭炉中,叫“添旺”,象征更加兴旺。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随着社会进步,生活节奏加快,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下来。特别是“围炉”在腊月寒冬,全家人围在暖烘烘的小炉旁痛饮畅谈,述旧岁展望未来,那是多么温馨,多么幸福。

    湖北年俗

    湖北团风人春节房门、厨房门,再贴犁、耙、鞍等生产工具,最后贴花草树木??歌联贴到什么东西上面,就以那种东西为主题,唱首联歌表达联意。如贴在竹枝上的是一副鞭炮的剪纸,人们唱的联歌是竹报平安值千金,清白传家振家声;东风得意花千里,红日高照万木春。这种剪纸、唱歌融为一体的歌联,堪称白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民俗作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