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周长的课件(汇编12篇)
  • 周长的课件

    发表时间:2024-01-06

    周长的课件(汇编12篇)。

    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范文,优秀的范文能让我们感到受益匪浅,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思考。优秀的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你是否在寻找有关优秀范文的模板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现“周长的课件(汇编12篇)”,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周长的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想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系绳的小球。

    学具准备:塑料圆片、正方形纸板、圆规、剪子、直尺、细绳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复习正方形的周长。

    ①复习周长的意义。什么叫周长?(学生汇报后,课件演示周长的意义)。

    ②复习正方形周长的意义。(课件演示小花狗围着正方形跑一圈正方形的周长闪动红色)要求小花狗所跑路程,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

    2.揭示圆的周长。

    (1)(课件演示小白狗围绕圆形跑一圈圆形的周长闪动黄色)要求这只小白狗所跑的路程实际上又是求这个圆的什么?(圆的周长,揭示课题)你能说说什么叫圆的周长吗? (教师完成板书,学生读书)

    (2)同位用自己带来的圆形实物互相口述圆的周长。

    二、探索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师问: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圆的周长,那么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呢? 可以用什么工具来测量?

    ①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带来的测量工具,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想办法测量你手中圆的周长并做好填表记录,(边量边交流测量方法)让我看哪个小组做得最棒。(教师巡视操作过程)

    周长(C)直径(d)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

    ②请四人小组上台演示操作过程,边操作边说方法。

    2、探索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课件演示填表)

    (1)请同学们看屏幕的表格,认真观察比较一下,想一想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2)讨论:究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汇报)引出圆周率

    任何圆的周长总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板书)

    3、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1)师:科学家的大量准确测量和精确计算得出,表示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这个固定不变的数叫什么?请自学99页第二自然段。(叫做圆周率)什么叫圆周率呢?用哪个字母表示。谁能说一说(指导读写π。)

    (2)了解圆周率的历史。(课件演示圆周率的历史,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关于圆周率还有一段历史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99页下面小的方字,想: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方面做出了什么贡献?这个结果比外国数学家得到这个结果整整早了一千多年,可见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外国数学家利用计算机已经计算到小数点后一亿多位,我国现在又落后了。哪我们还有机会超过外国人吗?没错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将来一定会让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3)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师:通过刚才的探索,我们已经知道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了,你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那么要求圆的周长,你必须知道什么?(直径或半径)你会求吗?

    4. 应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简单的应际问题。

    出示例1(学生自学并独立完成)。教师检查自学情况,请一名同学上台板演。教师评点。

    5看书、质疑

    (1)若将例1的直径改为半径,会求它的周长吗?

    (2)及时反馈,完成第100页(练一练1、2)。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下面的说法对吗?并说明理由。

    (1)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π倍。()

    (2)大圆的圆周率大于小圆的圆周率。()

    (3)π=3.14()

    2.解答练习二十一第2题(课件演示)

    3.测量一圆形实物直径,计算它的周长。

    4、扣展练习

    (1)画一个周长12.56厘米的圆

    (2)思考题。(课件出示两只蜜蜂分别在一个大圆和两个小圆上走一圈)大圆的周长和两个小圆的周长之和同样长吗?为什么?

    四、总结全课,学生互评。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谁的表现最佳?

    板书设计:

    圆 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任何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圆周率)

    例1、一块圆形铝片的直径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周长的课件【篇2】

    “圆的周长”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圆面积及圆柱、圆锥等几何知识的基础。

    教材从生活情境入手,先让学生思考自行车绕圆形花坛骑一圈大约有多少米,从而引出圆的周长的概念。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在实践中逐渐体会到有些圆不能测量出周长,怎么办?在此基础上,探索圆周率,并归纳总结计算公式、运用公式解题。为了有效内化计算公式,教材安排了相应的变式应用练习。

    笔者以为,本教材有以下特点:一是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逻辑性较强;二是特别重视实验操作,突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三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和发现规律的能力;四是通过圆周率的介绍,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熟练掌握了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材直观的情境导入,让学生理解圆周长的概念会很容易。学生已具备测量圆周长的基本技能,关键是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什么样关系学生难以想到;或者容易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影响,以为圆周长与直(半)径也一定成整数倍关系。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引导、点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测量、计算、比较分析等探究活动,找出规律,总结特征。

    知识与技能: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其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手段,通过测量、计算、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1.复习圆的认识。

    2.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及几个不规则图形,让学生指一指它们的周长,明确其计算结果用的是长度单位。

    以上两步同时进行,为理解圆周长的含义做好铺垫。

    (1)具体感知圆周长的概念。

    出示情境图(小蚂蚁在正方形和圆形路口爬行),谁能说说小蚂蚁走哪条路近一些?

    说明,小蚂蚁走过的路程实际上就是圆的的周长。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测量圆的周长。

    用绳测和滚动测量法,测量自己的学具圆获圆形实物的周长。

    学生测量了这些圆的周长以后,教师进一步提问:“要是有一个很大的圆,怎么测量它的周长呢?如学校的圆形花坛。”如果学生说用卷尺绕花坛一周进行测量,教师可以举出更多的圆的例子,如空中划出的圆形,引导学生寻求更为一般化的方法。

    学生猜想圆的周长是否也有计算公式时?

    激思: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与直径到底有什么关系?

    同桌两人一组,正确测量学具圆(实物)的周长和直径。并逐一汇总填表。

    分别引导学生竖向和横向看表格,比较找规律,计算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最后比较、分析、归纳出圆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

    介绍圆周率和祖冲之的故事。

    推导公式:圆周率=圆周长/直径;推出圆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长=2×圆周率×半径。

    基本练习。判断题,直接求周长。

    变式练习。在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内化画一个最大的圆,再求周长。

    1课前预设的学生活动太少,数学上没有从活动中探究新知;

    2课前对学生原有任职的单位太简单,没有具体到学生。

    周长的课件【篇3】

    教材分析:

    “认识周长”这一课题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学习了长度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一周;

    2、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

    3、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表象。

    1、从“一圈”抽象到“一周”。

    情境:在元旦活动中,我们班的相片需要将合影贴上花边,我们来看看怎么贴。

    课件演示贴法一(花边贴在相片中间),学生发表意见,贴对了没有?应该怎么贴?根据学生的意见演示贴法二(花边贴边缘但不封闭),学生再踊跃发表意见,学生边在图上指认位置边口述:花边应该贴到起点,才是贴了一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一圈演示完全,并指出围着相片一圈也可以说成围相片一周。(板书:一周)

    同时出现上述两种贴法,组织学生辨认:相片的一周是不是这样的呢?学生指出不是一周的原因,并提出修改方法。

    2、累加长度,明晰相片的周长。

    提出问题:把这张相片贴一周花边需要多长的花边呢?为此老师量了一下这相片的四边的长度,课件依次呈现数据:长20cm,宽10cm。要求学生计算花边的长度,分享计算方法。教师再问:60cm是表示相片哪里的长度?(相片一周的长度),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二、整体理解周长的本质。

    1、辨析一周,物化为形。

    课件呈现实物:树叶、三角板、数学书、时钟。提问:这些物体表面有没有一周?要求学生在练习纸上把四种事物的一周用水彩笔描出来。个别展示,课件重演描绘过程。

    2、操作演示,体会“周长”的本质。

    提问:要想知道这个三角板的一周有多长,怎么办?(用尺子量)课件出示三角板三边的长度:10cm、14cm、10cm。三角板一周的长度到底是10cm还是14cm?学生辨析后计算三角板一周的长度。师生互动,辨析34cm的意义。

    以钟面为例,问学生怎么测量钟面一周的长度,对学生提出的合理方法一一肯定,引导学生使用软绳和直尺进行测量,并问学生如何测量树叶一周的长度。

    3、辨析并概括概念。

    师:刚才我们选研究了什么是一周,这是相片、树叶表面、三角板、数学书封面和钟面的一周。接着我们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到了相片一周的长度是60cm,三角板一周长度是34cm,钟面一周的长度是xxcm,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测量树叶一周的长度,每一个图形的一周都有自己固定的长度,我们把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板书)

    课件出示平行四边形、五角星、角、饼形,组织学生辨析。提问:这些图形都有周长吗?如果没有?说明为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补充板书。学生齐读。

    三、内化巩固,解释应用概念。

    2、教材P84第3题;下面每组图形的周长一样吗?通过测量每条边的长度再相加的方法,发现第1组的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长。第2组中右图的周长比左图的周长要长。如果学生有更好的方法加以肯定。

    3、教材P88第9题;下图的长方形被分成两部分,哪个部分的周长长?通过辨析总结出周长的大小与图形的大小没有关系,不是图形大周长就大。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周长的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能

    正确计算圆周长。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圆周长的'公式推导。

    1、探索学习。

    (1)你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一个圆的周长是多少?

    (2)学生各抒己见,分别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法:

    A、“滚动”--把实物圆沿直尺滚动一周;

    B、“缠绕”--用绸带缠绕实物圆一周并打开;

    C、“折叠”--把圆形纸片对折几次,再进行测量和计算;

    用滚动,绳测的方法可测量出圆的周长,但是有局限性。今天我们来探讨出一种求圆周长的普遍规律。

    2、动手实践。

    (1)4人小组,分别测量学具圆,报出自己量得的直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2)引生看表,问你们看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3)你有办法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吗?

    (4)阅读课本P63,介绍圆周率,及介绍祖冲之。

    3、解决新问题。

    (1)教学例1: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轮 大约转动多少周?

    再求绕花坛一周车轮 大约转动多少周?

    答:它的周长是62.8米。绕花坛一周车轮 大约转动40周。

    三、巩固练习。

    1、P64“做一做”

    周长的课件【篇5】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圆的周长”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掌握圆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实践第一”观点的启蒙教育及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录像、投影片、3个大小不等的圆、分别在一端系上红、白小球体的绳子各一根。

    学具:圆、直尺、小绳。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认识圆的周长。

    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它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它的周长和边长有什么关系?

    (师出示正方形的图形。)

    学生指着图形回答上述问题。

    生:这是一个正方形的图形,这四条边的长度的总和就是它的周长。周长是边长的4倍。

    教师当场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以两条折线的交点为圆心画了一个最大的圆。提问:圆的周长指的是哪部分?谁能指一指。

    师:通过手摸正方形周长和圆的周长,你发现了什么?

    生:正方形的周长是由4条直直的线段组成的;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的曲线。

    老师请同学们闭眼睛想象,圆的周长展开后会出现一个什么图形呢?

    老师一边显示图象一边讲述:

    以这点为圆心,以这条线段为半径画圆。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现在将圆的周长展开,请观察出现了什么情况。

    圆的周长展开后变成了一条线段。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认识了圆,知道了半径、直径和周长,学会了测量和计算圆的半径和直径,那么圆的周长能不能测量和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的周长的计算。

    (板书课题:圆的周长计算)

    【评: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圆周长的计算,教师注意了必要的复习铺垫,并引导学生研究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这就为学习圆的周长计算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和心理上的准备。渗透了要求圆的周长也需从研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入手】

    2、学习新知。

    (1)学生动手实验,测量圆的周长。

    全班同学分学习小组,分别测量手中三个大小不等的圆的周长。并报出测量后的数据。

    (学生测量圆的周长,并板书测量的结果。)

    师:你们是怎么测量出圆的周长的呢?

    生1: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圈,这一圈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师:你是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如果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圆形水池,让你测量它的周长,能用这样的方法把圆形水池立起来滚动吗?

    (老师边说边做手势,同学们笑了。)

    生1:不能。

    师: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吗?

    生2:我用绳子在圆的周围绕一圈,再量一量绳子的长度,也就是圆的周长。

    教师轻轻地拿起一端拴有小白球的线绳,在空中旋转,使小白球滑过的轨迹形成一个圆。

    教师边演示边提问:要想求这个圆的周长,你还能用绳子绕一圈吗?

    生2:(不好意思地摇摇头)不能了。

    师:看来用滚动的方法或是绕绳的方法可以测量出一些圆的周长,但是实践证明是有局限性的。那么,今天我们能来能探索一种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

    【评:从滚动圆测量、绕圆周测量,到空中的小球所经的轨迹画出的圆不好测量,不断的设疑、激疑,导出要探索一种求圆周长的规律,使学生感到很有必要,诱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2)根据实验结果,探索规律。

    教师将一端分别系上小球(一个白球、一个红球)的两条绳子同时在空中旋转,使两个小球经过的轨迹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圆。

    师:这两个圆有什么不同?

    生:两个圆的周长长短不同。

    师:圆的周长由什么决定的呢?

    生:是由老师手上的那条绳子决定的。绳子短,周长短;绳子长,周长长。

    师:请认真观察,(教师再演示)这条绳子是这个圆的什么?

    生:是这个圆的半径。

    师:半径和什么有关系?圆的周长又和什么有关系呢?

    生:半径和直径有关系。圆的周长和半径有关系,也就是和直径有关系。

    师: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呢?下面请同学们动手测量你手中那些圆的直径。

    (学生测量圆的直径)

    随着学生报数,教师板书:

    圆的周长圆的直径

    9厘米多一些3厘米

    31厘米多一些 10厘米

    47厘米多一些 15厘米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计算、讨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学生讨论,教师行间指导、集中发言)

    生1:我发现这个小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

    师:整3倍吗?

    生1:不,3倍多一些。

    生2:我发现第二个圆的周长里包含着3个直径的长度,还多一点。

    生3:我发现第三个圆的周长也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板书:3倍多一些)

    师:同学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否具有普遍性呢?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滚动法验证:

    绳绕法验证:

    投影显示验证:

    直径:

    周长: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操作、计算所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是具有普遍性的。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到底多多少呢?第一个发现这个规律的人是谁呢?

    投影出示祖冲之的画像并配乐朗诵。

    “早在一千四百多年以前,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就精密地计算出圆的周长是它直径的3。1415926---3。1415927倍之间。这是当时世界上算得最精确的数值----圆周率。祖冲之的发现比外国科学家早一千多年,一千多年是一个何等漫长的时间啊!为了纪念他,前苏联科学家把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同学们的眼睛湿润了。教师很激动地对大家说:“同学们,你们今天正是走了一番当年科学家发现发明的道路,很有可能未来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努力吧,同学们!数学中还有许多未知项等待你们去发现、去探索。”

    教师继续讲到:刚才我们讲到了圆周率是什么?(引导学生看书)圆的周长总是直径长度的三倍多一些,这个倍数是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板书:圆周率)

    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时根据需要取它的近似值。一般取两位小数:3。14。

    师:如果知道了圆的半径或直径,你们能求出它的周长吗?这个字母公式会写吗?

    (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看书)

    板书公式:C =πd

    C =2πr

    【评:首先通过教师演示揭示圆周长有的长些、有的短些,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测量、计算、讨论圆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让学生充分感知,又反复加以验证,使学生对于圆周率的概念确信无疑。这一段教学设计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有利于教学重点的突出。结合认识圆周率对于学生进行热爱中华民族的教育,也是恰到好处的】

    3、反馈练习、加深理解。

    请同学们把开始测量的三个圆的周长用公式准确计算出来。

    (学生计算)

    师:通过用测量、计算两种不同的方法算出圆周长,你有什么发现?

    生:计算比测量要准确、方便、迅速。

    (1)根据条件,求下面各圆的周长(单位:分米)

    (学生计算,得出结果)

    师:为什么题目中给的数据都是10,可计算出的圆周长却不同呢?

    生: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是10,但第一个图中的10表示直径,第二个图中的10表示半径。因此选择的计算公式就不同。给了直径,可直接和圆周率相乘,得出周长。给了半径,就要先乘2,再和圆周率相乘,得出周长。

    【评:教师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给了两个数据,一个直径是10分米,一个半径是10分米,让学生计算后区分不同。这样可以弄清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有利于揭示本质属性,能有效地促进知识技能的正迁移。】

    (2)判断正误。(出示反馈卡)

    ① 圆周长是它的直径的3。14倍()

    ② 圆周率就是圆周长除以它直径的商 ()

    ③ C =2π r =πd()

    ④ 圆周率与直径的长短无关 ()

    ⑤ π> 3。14()

    ⑥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一部分同学认为第⑥题是错误的。

    教师举起了表示半圆的模型,(如图)

    请判断失误的同学们亲自指一指半圆的周长。

    在操作中,同学们恍然大悟,发现半圆的周长

    比圆的周长的一半多了一条直径的长度。

    (3)抢答。直接说出各题的结果。(单位:厘米)

    ① d =1 C =

    ② r =5 C =

    ③ C =6。28d =r =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报出自己算出的答案)

    (4)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口述:在一个金色的秋天,我和同学们来到天坛公园秋游,一进门就看见一棵粗大的古树,我问大家: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测量到这棵大树截面的直径?当时张伟同学脱口而出:好办,把大树横着锯开,用直尺测量一下就可以了。

    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摇摇头,表示不赞赏。

    一位同学站了起来:“张伟锯古树该罚款了。”

    教师补充了一句:“是啊,你们有什么比张伟更好的办法吗?”

    教室里热闹起来,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生1:“不用锯树,只要用绳子测量一下大树截面的周长,再除以圆周率就可以计算出大树截面的直径。”

    (同学们笑了,鼓起掌来,表示赞赏。)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请打开书----看书。

    教师再一次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贴着的三个圆,提出问题:“这三个圆什么在变,什么始终没变?”

    师:同学们通过圆的直径、周长变化的现象,看到了圆周率始终不变的实质。同学们能经常用这样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会越来越聪明的。

    (板书:变----不变)

    师:下课的铃声就要响了,最后我留一个问题,请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试一试。

    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怎样画?

    【简评:这节课的设计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目的明确,能从知识、能力、思想品德教育三个方面综合考虑,明确、具体,教学过程很好地完成了教学要求。

    2、能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呈现过程层次清楚,能组织学生积极投入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当中来。教学要求符合学生实际,环节紧凑,密度得当。

    3、教学方法既灵活多样又讲求实效。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程序设计比较精细,或由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或教师演示直观教具,学生不止一次地操作学具,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情境,并能适时地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培养思维能力。整节课始终注意以教师的情和意,语言的生动、形象,富有逻辑性来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感知,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4、能精心设问,问题能从多角度提出,正反向进行。问题提得准,导向性强,设问有开放性,语速恰当,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

    5、练习的安排计划性强,有针对性,先安排了一些巩固新知的基本练习,又安排了判断练习,口算练习,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练习有层次,形式多样,学生愿意做、愿意学。安排操作性练习,能启发学生的创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周长的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辨、指、描、补等活动,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感官认识,理解并内化周长的概念。

    2、通过量、算、拉、撕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探索不同图形周长测量的策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质疑辨思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周长概念本质的理解。

    3、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渗透变与不变、对应思想、化曲为直思想。

    师:同学们,你们想让听课的老师认识你吗?认识一个人首先要了解他的名字,谁想让老师来认识一下你并说说你名字的意思?

    师:这节课我们要来认识数学中的一个新朋友,看它的名字叫什么?板书:周长。看它的名字你觉得什么是周长?同学们的理解都很不错。周长指的就是一周的长度。板书:一周的长度。我们通过名字简单的认识了周长,下面我们就来展开对周长的研究。

    师:看,这些小羊大家认识吗?小羊们要上一节体育课,村长给它们布置了一个任务:围操场跑一圈。想知道它们是怎样跑的吗?我们来看。这是三只小羊的跑步路线图,观察一下,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生1:我觉得懒羊羊跑的不对,它跑到操场里边去了,它应该沿着操场的边线来跑。板书:沿边线。

    生2:暖羊羊跑的也不对,它虽然沿操场边线跑了,但它没有跑完,它要再跑回起点的位置。板书:回起点。

    生3:喜羊羊跑对了,它是沿着操场的边线跑的,而且还跑回到了起点。

    揭示:像喜羊羊这样所跑的一圈,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一周。谁再来说说,怎样才是操场的一周?来伸出手从这一点出发描出操场的一周。

    师: 知道了什么是操场的一周,想知道操场的一周到底有多长吗?我们来看:操场的直道长度是110米,弯道是90米。那么操场一周的长度就是多少米?400米。这400米是操场一周的长度。也就可以说操场的周长是400米。操场一周的长度就是操场的周长。

    师:了解了操场的周长,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是有周长的。看,老师这里有一片树叶,谁来给大家指指它的周长在哪里?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

    三角板的周长在哪里呢?来指指吧。三角板一周的长度就是三角板的周长。这里是不是三角板的周长?为什么不是呢?

    师:找了身边物体的周长,下面拿出你的练习页,观察练习页上四个图形,把你认为有周长的图形用水彩笔描出它的周长。

    交流辨析:看黑板上这位同学的作品。他描的对不对?对比你自己描的来说说你的看法。

    预设:

    生:我觉得3号图形的周长他描的不对,当中的线不能描,因为周长指的是一周的长度,不包括里边的'线。

    那1号和2号图形他描的对吗?像这样一周的长度就是心形的周长。这里一周的长度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周长。

    揭示:像这样不封口的图形叫做不封闭图形。前面的三个图形就叫做封闭图形。

    师:角知道自己没有周长很不愿意,你能想办法补一补让它变得有周长吗?看谁补的有创意。展示欣赏不同补法。

    大家的补法都很有创意。下面来看这两种补法。比较一下,你觉得这两个图形谁的周长长?2号。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同学们的比法各不相同。再来看3号图形。比较一下1号和3号图形谁的周长长?

    预设:生1:1号,因为1号图形大,3号图形缺了一个角。

    质疑:到底谁的对呢?我们再来看。课件演示只留下图形边线。

    明确:看来比周长时要比的是它一周边线的长度,而不是图形的大小。

    师:我们比较了三个图形的周长。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但要会比较周长,而且还要会测量周长。想不想自己动手来测量一下周长?在学具框里有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测量工具和需要测量的三件物品以及记录单。请小组四人合作完成测量,看合作要求:1、选择合适工具进行测量。2、测量结果取整厘米数。3、算出周长并记录在记录单上。我们比比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完成的最快。开始动手吧。

    预设:

    生1:我们先用直尺测量出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再相加得到了三角形的周长是( )厘米。

    生2:我们用绳子围了杯口一圈,再把绳子拉直,用直尺量出绳子的长度,得到杯口的周长是( )厘米。

    生3:我们用软尺围了杯口一圈,知道了杯口的周长是( )厘米。

    生4:我们用直尺量出正方形一条边的长度再乘4知道了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师:通过不同工具的测量我们得到了物品的周长。看老师这里有一个五角星,要想知道它的周长,我们需要测量它的几条边的长度?五角星的一条边的长度是10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100厘米。这是一个有魔力的五角星,看,它变形了,变成了一个五边形,那么这个五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呢?再来让它变,现在它的周长又是多少呢?

    质疑:为什么它的形状一直在变,周长却一直不变呢?

    明确:只要一周边线的长度不变,无论变成什么形状,周长永远不变。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这是一张长方形纸。假如现在要把这张纸分成周长相等的两部分,大家会分吗?来展示一下你的想法。

    展示:师:先来说说你想怎么分,演示给大家。撕好的两部分的周长分别在哪?他这样分行吗?

    生指各部分周长,再分别比较各边线长度。

    发现:当撕成的两部分形状大小相等时,它们的周长就相等。

    质疑:那如果撕成的两部分形形状大小不相等时,它们的周长还会相等吗?我们来看。

    生判断说比较过程。

    得出结论:看来图形形状大小不同时周长也可能相等。比较周长时千万不要被图形大小迷惑,应该比较一周边线的长度。

    师:相信通过我们的学习,对周长这个朋友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下面让我们到生活中去了解一下它的应用吧。生欣赏图片。周长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远不止这些,让我们带着数学的眼光去发现更多的周长的应用吧。

    周长的课件【篇7】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将知识同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从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思维能力。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89-91页《圆的周长》

    学情与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及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获得了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认识:它们的周长就是围成它一周的长度,这为学生认识、概括、归纳圆的周长提供知识技能基础。在教法上,以“铺垫孕状――新知探究――新知运用”为主线,又在各个环节中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各个击破、呈现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情上,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主全的能动性,经历探究、合作交流、自学等方式自主构建知识。

    教学目的:

    1、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实践,自计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理解圆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3、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增强信心。

    4、结合圆周率的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直尺、纸剪的圆、系有小球的绳子两具啤酒瓶、绳子。

    学生:2个大小不同的硬纸圆片、直尺、彩带、学具。

    1、课件播放:机器人轿车和跑车在两个赛道上比赛,轿车沿着正方形路线跑,跑车沿着圆形路线跑。

    (1)要求轿车所跑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求这个正方形的什么?要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只要量了它的什么就可以?能说出你的依据吗?

    (2)要求跑车所跑的路程,实际就是求圆的什么呢?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3、从图上可以看出,圆的周长是一条什么线?谁来说说什么圆的周长?

    二、引导探索,展开新课。

    (1)师演示用直尺测量圆的周长,你觉得怎样?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测量圆的的周长呢?

    (2)利用学具操作,用不同方法测量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本设计为学生的操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从各自不同的操作实践中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考方法,感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

    (1)猜一猜:(老师拿出一个一端系有小球的绳子,手执另一端并不停地转动形成一个“圆”),你们还能利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圆的周长可能与它们有关?

    (2)比一比:同桌合作,用绕圆一周的彩带跟学具的圆的直径比一比,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3)算一算:小组合作,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5)、得出结论:通过以上活动,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个固定不变的数,称之为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字母∏表示。

    (2)指导阅读第90页方框中的文字,了解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历史,介绍近代大于圆周率的研究成果。

    (1)问:已知一个圆的直径,该怎样计算它的周长?板书:C=∏d,学生任意挑选一个圆片的直径,计算出它的周长,然后跟测量的结果比比看,是不是差不多?

    (2)问:告诉你一个圆的半径,会计算它的周长吗?怎样计算?板书:C=2∏r

    (4)小结:要求圆的周长,一般需要知道它的直径或半径。

    (1)在生读题后,问:求这张圆桌的周长是多少米?实际上是求什么?

    (2)学生尝试,反馈评价。

    3、完成第91页中间的“做一做”。

    四、全课总结、

    1、请学生说说收获。

    2、回放两车比赛的课件;算一算,哪辆车跑的路程长?

    师演示;把两个啤酒瓶捆扎在一起。啤酒瓶的直径是T厘米,如果只扎一圈,至少要多少厘米绳子?(接头处不算)

    着名教育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本设计求为学生创设“探究――发现”的空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探究中发现,在交流中升华。

    一、在操作中感悟。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把人类的知识成果转为个体认识的过程,

    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操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本设计为学生的操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从各自不同的操作实践中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考方法,感悟“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关系”。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本设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量一量、想一想、猜一猜等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操究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这样学生获取的并非纯粹的知识本身,更主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

    三、在经历圆周率的研究历史中,渗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

    在教学设计中,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进而介绍祖冲之的研究成果,最后,介绍看守代关于圆周率的研究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经历了圆周率的研究史,渗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周长的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直观认识圆的周长,知道圆的周长的含义;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求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能力目标:通过对圆周长测量方法和圆周率的探索、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团结合作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认识圆的周长。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课件:两只小狗在草地上跑步,小黄狗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小灰狗沿着圆形路线跑。它们每跑一圈的路程各是多少?

    (二)迁移类推,认识圆的周长。

    1.要求小黄狗每跑一圈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什么?什么叫正方形的周长?怎样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可见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系?

    2.要求小灰狗每跑一圈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板书:圆的周长)什么叫圆的周长?

    (三)实际感知,触摸圆的周长。

    1.师拿出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这个圆的周长就是指哪一部分长?

    2.同桌之间相互边指边说自己的圆片的周长就是指……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发现规律。

    (一)测量圆的周长。

    1.怎样能测量出圆的周长?请用你想到的方法跟同桌合作动手测一测你们的一个圆片的周长并记录下来。(师巡视指导)

    2.生边汇报方法边演示,接着媒体演示(分别为测绳法和滚动法),引导学生发现测量时的操作要点及两种测量方法的相同点。

    3.生再尝试与同桌合作测一测刚才测过的一个圆的周长,以加深认识。

    4.小结: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你发现了两种测量方法的相同点吗?是什么?同桌交流后汇报。(都是把圆周长这条曲线转化成了线段,然后通过测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就得到了圆的周长)

    5.通过测量花坛及物体转动的曲线,让学生发现刚才的两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我们去探究出一种既简便又准确的`计算圆周长的方法。

    (二)引导学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探讨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1)设疑启发思考: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系,那么圆的周长跟它的什么有关呢?猜猜看。

    2. 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自己的圆的直径和周长,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后汇报。

    (2)动手测量计算。

    明确要求:同桌之间相互合作,用新学的方法测量出自己手中两个不同圆的直径和周长,并计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并把相应的数据填在表格中。(师巡视指导) (3)指名小组汇报相关数据,师依次填写在黑板表格中。

    (4)观察这些数据,四人小组交流自己发现了什么?然后汇报。

    (5)小结:现在谁能说说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有什么关系吗?

    三、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1.根据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你能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吗?(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 )

    2.现在你能计算出刚才小灰狗每跑一圈的路程吗?只要测量出它的什么就可以?师报出其直径数据让学生尝试计算。

    3.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标出半径长度,会计算它的周长吗?试试看。汇报订正后小结出已知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的公式。

    四、介绍圆周率和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作出的贡献。

    (1)揭示圆周率的概念:表示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能用式子来表示吗?请试一试。

    (2)介绍圆周率的表示字母π及其读写法。

    (3)介绍祖冲之及圆周率的有关知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同时指出圆周率的数值及小学阶段计算时所取的近似值π≈3.14。

    五、回顾课堂,谈收获。

    (一)请回顾这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

    (二)引导质疑。

    (三)看书99页内容,内化新知。

    六、初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巩固新知,形成能力。

    周长的课件【篇9】

    一、说教材

    《圆的周长》选自湘教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第三节。本课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对前面所学“圆的认识”的深化,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本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意图,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力目标:会初步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思想目标:通过祖冲之与圆周率故事的介绍,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圆的周长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我首先采取课件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周长,渗透转化思想;然后利用实验法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圆周率,并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的能力;最后运用自学辅导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测量、计算,最终发现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从而学生提高自学水平。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小组交流,交互运用各种学习形式,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⒈多媒体课件。

    ⒉每个学生都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直径为整数的圆片,一根线条,一把直尺。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课件出示阿凡提的小黑驴与国王的小花驴赛跑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要求小花驴所走路程,实际是求圆的什么?让学生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⒈教具演示,直观感知,结合认知认识圆的周长。

    (学生独立实验,用绕线法、滚动法量出圆的周长,教师指导操作要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a.量一量、记一记:学生测量圆的周长、圆的直径,然后记下数据,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b.比一比: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学生继续实验并算出每个圆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把商记录下来。通过计算学生发现:这三个圆中,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得出结论:所测量的其他圆的周长也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的能力。)

    3.介绍圆周率。

    ①先介绍表示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用式子表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

    ②介绍π的读写方法。

    ③最后结合画像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同时指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小数,小学阶段取它的近似值为3.14。

    ④学生总结归纳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用字母表示为C=π×d。

    课件显示直径50米的圆形跑道和它的外接正方形跑道示意图。请学生观察思考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然后利用公式快速算一算,这两个跑道的周长是多少?看看国王和阿凡提的比赛到底是不是公平。

    4.课件出示:已知圆形草地的半径25米,计算圆形草地的周长。引发学生思考,得出用半径求周长的公式:C=2πR。

    (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使课堂信息量加大,使学生易于接受所学知识,并主动参与教学,在愉快的气氛、交互讨论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非常好。)

    5.实践应用。

    阿凡提看到自家的圆形驴栏有点松动了,就决定用些粗铁丝把驴栅栏围上3圈加固一下。阿凡提想请你们帮忙,计算这个半径是4米的栅栏需用多长的铁丝?

    学生快速计算并交流:先求出圆的周长,也就是围一周需多少铁丝,然后再乘以3,就求出围3圈共需用多少铁丝。

    (通过栅栏围铁丝的实例体现进行圆周长计算公式的实践应用价值。)

    (三)强化训练,形成能力

    课件出示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

    必做题(找学困生汇报):

    1.选择填空

    a.车轮滚动一周,前进的距离是求车轮的()

    A.半径B.直径C.周长

    b.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倍。

    A. 3.14B.π C.3

    c.大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小圆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

    A.大于B.小于 C.等于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

    d=8dm;r=5cm;d=6m; r=3dm。

    选做题(找中等生汇报):

    (1)汽车车轮的半径为0.3米,它滚动1圈前进多少米?滚动1000圈前进多少米?

    (2)花坛的周长是62.8米,你能求出这个圆形花坛的直径吗?

    拓展题(找优等生汇报):

    从一张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课件出示必做题、选做题、拓展题,针对性强,效果好:必做题有利于学困生消化所学知识,使之学有所得;选做题有利于学困生和中等生的提高:拓展题有利于优等生思维的拓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四)总结提高,指导实践

    学生汇报本节课的收获。(引导学生回顾、总结本节所学知识、学习方法及获得的情感体验。)

    四、点评

    这节课,教师通过数学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整合,使课堂信息量加大,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在教学中,教师起组织、引导作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教学效率。

    周长的课件【篇10】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出示课件乌龟和小兔比赛跑,小兔沿着正方形路线跑,乌龟沿着圆形路线跑,结果乌龟获胜,小兔看到乌龟得了第一名心理不服气,它说这样比不公平,同学们认为这样比赛公平吗?同学们会争先恐后地 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观察小兔跑的路程实际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怎么求呢?那乌龟跑的又是圆的什么呢?通过这一问题情景,让学生不仅复习到正方形周长的含义,同时,通过知识迁移,感知圆形跑到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由此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人人参与,探究新知

    我将先出示教具,铁丝圆,一枚硬币,一条绳子,让学生观察围成圆的线是一条什么线, 曲线长就是圆的什么?接着让学生动手摸圆的周长,领会周长的含义。

    (三)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1 首先让学生讨论怎样测量圆的周长?

    会出现绳测法和滚动法,教师小结:化曲为直。

    然后设疑激趣,我挥动一条带有小球的绳子,让学生说出它的周长该怎样测量,明显的绳测法和滚动法是无用的,引出矛盾,这样设计有问题引入,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后继学习埋下伏笔。

    2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认识圆周率

    我先让学生回忆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让学生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与直径,并算出周长与直径的比值,通过测量,计算,汇报,发现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完成后师生共同归纳这个结论,从而得出直径与周长的关系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自学,交流新的收获,读圆周率的历史材料,了解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周长的课件【篇11】

    尊敬的各位评委:

    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个内容——《什么是周长》。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学生、目标、方法、过程、反思六个方面对本课加以说明:

    一、教材

    1、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一节课,本节主要教学内容有:通过描一描、量一量、摸一摸等实践活动,理解周长的含义,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周长的含义,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计划一课时进行教学。

    2、教材编写特点

    本课教材有以下编写特点:首先通过蚂蚁爬过树叶的边线一周,使学生初步直观认识什么是树叶的周长;然后又通过操作活动理解周长的意义;最后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本课教材体现了“转化”“平移”等数学思想。

    “转化”方法是研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思考方法,是运用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和事物之间互相联系的观点,把未知变为已知,把复杂变为简单的思维方法。课后的练习3向学生渗透了平移的数学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力争做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学会用"转化"思想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数学能力。

    二、学生

    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并且已经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生活中会用“边线、一周”等词进行表达和交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周长意义里“长度”含义的理解可能会有困难。低年级学生对身边的、有趣的学习内容特别感兴趣,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本班学生实际,我在本课教学中注重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找到周长的生活原形,利用观察演示、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生动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

    三、目标

    1、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在“描一描、摸一摸”等学习活动中培养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估腰围、测腰围的过程中培养估测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教学难点是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四、方法

    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本班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注意创设情境,用观察演示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描一描、量一量、摸一摸、估一估”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

    五、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我创设了这样情境:图形家族的三角形、长方形、梯形一直在为“谁的`周长长”争吵不停,这时问学生“同学们愿意帮他们解决吗?”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要想帮它们解决必须有一个问题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周长”自然导入本节课。

    (二)探究新知,理解新知

    1、描一描,说一说,感知树叶的周长

    首先利用描树叶的情境,在描、说的过程中体会什么是图形的一周;再问学生:“为什么有的同学描的快,有的同学还没有描完呢?”让学生体会长度并初步感知树叶的周长;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刚获得对树叶周长的体验来做裁判,判断小蚂蚁贝贝、豆豆、乐乐谁爬过的长度是它们所爬树叶的周长呢?不仅让学生体会一周是从起点开始还要回到起点,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感知周长的概念

    在前面的基础上,提问:“图形有周长吗?”此时学生的心里也有了一个小小的问号,这时,我就告诉学生什么是三角形的周长,然后紧接着问:“那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呢?梯形的周长呢?”接着引导学生总结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初步感知周长后,请学生观察简笔画,哪个图形所有线条的长度正好是图形的周长?让学生体会只有封闭图形才有周长,对周长的含义得到完整的认识。

    3、量一量,理解周长的意义

    在学生理解了周长的意义后,帮助图形家族的几位朋友解决问题,“谁的周长长?”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另外,及时组织学生具体测量一些图形的周长,加深对图形周长的认识,多次体验,感悟周长的概念,体现学生认识的过程。在试讲时,这部分最成功的是让学生汇报不同的测量方法,拓展他们的思维,使学生体会到同一图形可能测量方法不同。

    (三)联系实际,应用周长

    1、找一找、摸一摸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再与学生一起演示,指出物体表面的周长。这样,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量、估腰围

    通过上面的活动,学生已经感受到很多图形和物体表面都有周长。这时告诉学生,周长在生活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腰围。教师首先示范测量的方法,再让学生进行估计、测量,使学生在反复估计、测量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估计的能力。通过这样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估计不是乱猜,要有据可循,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提高练习、巩固新知

    利用“图形家族出难题”的情境再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一题是用两根一样长的铁丝围成两个不同的三角形,判断它们的周长一样吗?第二题是有两根铁丝围成的图形,(P45 3(1))它们的周长一样吗?让学生明确图形形状不同,周长却有可能相同,使学生会用转化、平移的方法来解决较难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交流本节课的收获,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周长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获取的不仅仅是数学知识,而更多的是对数学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数学世界的热情。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给学生布置如下作业: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周长为12厘米的图形(每格边长1厘米)]使学生将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的知识延伸到无限的课外,从课堂走向课外,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六、反思

    在教学设计和试讲的过程中,我体会到,本教学设计和其他教学设计的相同之处有:一方面是注重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是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和其他教学设计有所创新的地方有:整体设计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理念;创设图形家族争吵谁的周长长,利用学生爱帮助别人的特点,引出问题“什么是周长”;关注学生对测量的体验,由学生自主选择测量方式,并交流测量结果和体会;布置作业为:在方格纸上画出周长为12厘米的图形(每格边长1厘米),使学生将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的知识延伸到无限的课外。

    以上是我对《什么是周长一课》的理解。请各位不吝赐教。

    周长的课件【篇12】

    预设目标:

    使学生知道和圆周率的含义,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介绍祖冲之在圆周率研究上的成就,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掌握圆的周长和和圆周率的含义及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是重点;实际测量圆的周长是难点。

    教师: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长?他们的计算结果用的是什么计量单位?然后让学生回答怎样计算周长,然后引出新课。

    1         圆的周长和和圆周率的含义。

    教师拿出直径是10厘米的纸片,边演示便说明圆的周长的含义,指出: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然后让学生也拿出直径是10厘米的圆纸板,用手指出它的周长。

    教师:我刚才用两种方法分别量了直径是10厘米的圆周长,量的的长度30厘米多一点,也就是说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那么说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是什么?我们来做个实验。

    教师让学生拿出圆纸板、铁圈、圆形铁桶、杯子,并让学生用上面两种方法分别量出纸板和铁圈的周长、直径,圆形铁桶和杯子底面的周长、直径,并把量的数据填在书上的表格里,教师可以巡视,稍作指导。

    教师:通过这些实验和统计的结果,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指名说一说自己算出的c/d的比值是什么,教师把这些数据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看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点,教师接着指出: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都是3.14倍多一点,它们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不变的数,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圆周率用字母“л”表示。人们在计算时,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如“3.14”。

    教师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页下面方框的话,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师:我们刚才学习了圆周率,谁能说一说圆的周长、直径和圆周率是什么关系?

    教师:如果用直径和圆周率来表示周长,怎样表示呢?

    叫:如果用c表示周长,л表示圆周率,d表示直径,那么圆的周长的字母怎样表示?学生说,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直径是半径的2倍,2r代替公式中的d就可以求出的周长;因为数目一般写

    在字母的前面,所以用圆周率和半径来表示圆的周长的公式是c=2лr

    教师出示例题,指名读题,直接用公式计算就可以。

    然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         做例1下面“做一做”中的练习。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含义及怎样计算圆的周长。

    创意作业:选一棵大树,在1米高的地方量出树干的周长,并计算出它的半径大约是多少米。

    【周长的课件(汇编12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