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圆周长课件
  • 圆周长课件

    发表时间:2023-09-15

    圆周长课件。

    下面是教师范文大全的编辑整理的“圆周长课件”类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的重要部分,准备教案课件的时刻到来了。 教案的完善,是新老师让课堂更加生动的步骤。把我的回答收藏起来以便你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

    圆周长课件 篇1

    【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以前已经学过直线图形,上节课又学习了“圆的认识”,这些知识为本课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教材通过一系列问题情境、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以及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通过圆周率的形成过程,圆周长公式的推导、应用,让学生掌握圆周长的计算。从而为下节课学习利用圆的周长公式,反求圆的直径或半径,作好了理论上的准备。应该说,这堂课起承前启后作用。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动手绕一绕、滚一滚,找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什么是圆周率。掌握圆的周长公式,并会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 通过对圆周率π值的探求,培养学生科学的和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及数学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研究的贡献,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对圆周率的认识。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直径为5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圆片各一个,有圆面的物体各一个,线,直尺,每组准备一只计算器。

    2、教师准备课件、带绳小球,圆规,尺子,保温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复习:圆心、半径、直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略去)

    2、课件出示问题情境:龟兔赛跑

    师评价:你们对圆的认识很到位,下面我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哪个同学愿意说说故事的大概意思?(学生说)

    师:兔子因骄傲自大输了比赛,过后很不服气,于是想出一个办法,进行第二次比赛(课件出示),你们猜,这次谁会输?

    提问引导:

    (1).沿着正方形路线跑实际就是求正方形的什么?(正方形的周长)

    (2).正方形的周长怎么求?用字母怎样表示?

    (3).正方形的周长与谁有关?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有关。周长是边长的4倍。

    (4).兔子沿着圆形的路线跑实际上就是求圆的什么?(圆的周长)

    3引出课题:

    那到底什么是圆的周长,怎样求圆的周长?圆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到底哪个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的周长。上完这节课后,我相信同学们都会解答这个问题了。(板书: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设置问题情景,引发求知欲望,引出新课,同时为后面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教学做好铺垫。]

    (二)教学新课

    1.认识圆的周长。

    (1)请同学们拿出学具中最大的圆用手摸一摸哪个是圆的周长?指一名到前面摸一摸。注意起点、终点。

    (2)同桌互相说一说:什么是圆的周长?

    生: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3)电脑出示圆的周长概念 ,读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摸,动画看,动嘴说,引出圆周长概念。]

    2.化曲为直,引发求知欲。

    (1)我们想知道你课桌的周长怎么办?

    生:用直尺量出课桌的长和宽。

    (2) 实物演示:老师这有一个杯子,用它喝水有时烫手,我想编一个隔热套, 用直尺测量它的周长方便吗?

    生:不方便,因为直尺是直的,而圆的周长是曲线围成的。

    (3)用什么办法化曲为直测量出圆的周长呢?(学生讨论)。谁来说一说?

    ①用围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围)

    问:要注意什么?

    生:先拉直后,只能量围的一周的长度。

    ②用滚的方法。指名演示。(板书:滚)

    问:要注意什么?

    生:在圆上先作了记号,沿直尺滚动一周。

    师:你们棒极了。用围和滚的办法可以把圆的周长转化为直线来测量。是不是所有圆的周长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测量呢?

    (4)谁能用围的方法量一量黑板上圆的周长?

    两名学生量。说一说自己的感觉。

    (5)老师拿一条绳子,在绳的一端拴上一个小球,甩动绳子使小球转动起来。

    问:小球转动时走过的路线成什么图形?这个圆的周长能用围、滚的办法测量吗?这说明不是什么样的圆都可以用围、滚的办法测量。因此我们需要探讨出一种计算圆的周长的方法。(比如像正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操作,如:量桌面周长,测量保温杯隔热带,如何测量黑板圆的周长,如何测量带绳小球绕成的圆等,将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在教给学生围、滚的方法同时,引起学生思维冲突吗,激发求知欲。]

    3寻找关系,创设情景,测量圆的周长

    (1)出示探究:a:正方形的周长和谁有关?有什么关系?

    (板书:c=4a)

    b、那圆的周长与谁有关呢?有怎样的关系?(课件出示验证)

    c、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圆的周长 直径

    (2) 问题情景:是不是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也像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之间那样存在着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呢?同学们今天也当一次数学家,看看我们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下面我们进行一组实验,看看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到底又怎样的关系。

    (3)小组合作,测量数据。

    ①拿出你们的学具圆,汇报一下,直径分别是几厘米?(5cm、10cm、15cm)

    ②下面以小组为单位用围或滚的方法量一量圆的周长,并算一算,周长与直径有怎样的关系?请小组长负责分工,看哪一组量得准,算得快。结果填在表格中。

    (4)比较验证,揭示规律:

    ①汇报交流:通过测量和计算,你发现什么规律?

    生:直径不同,周长也不同,但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②问:是不是所有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呢?

    电脑演示围、滚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看看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小组实验操作与计算、电脑演示验证等,让学生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4.介绍圆周率,推导公式,探求新知(重点和难点)。

    (1)引导得出圆周率概念:

    师:看来圆不论大小,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是个固定不变的倍数关系。(师质疑:为什么我们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会不一样?解释:测量误差)。数学上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这个固定不变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用式子表示是:

    补充板书: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固定)

    教师讲解:π=3.141592653 ‥‥(无限不循环小数)

    π≈3.14

    (2)引导自学圆周率小资料:其实,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这个问题了,关于这方面知识,我们可以在课后自学书上p63表后相关介绍。

    师:现在,我们根据这个规律能否探究出圆的周长公式呢?

    (3)公式推导:

    师指圆周率公式:刚才我们通过自学知道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用字母表示是:

    板书:C÷d=π

    师:已知圆的直径怎样求圆的周长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板书:C=πd

    师:已知半径怎么求圆的周长呢?

    板书:C=2πr

    问:知道什么条件就可以计算圆的周长?(强调:d、r)

    师:这样,今后我们要知道圆的周长不但可以用围或滚的测量,现在我们还可以用公式计算了,下面我们就应用这两个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解决龟兔赛跑问题:

    问:学了周长公式,现在你们会解决龟兔赛跑问题了吗?

    ? 学生尝试解答

    ? 指名板演,

    ? 集体订正,问:这位同学是利用什么公式做的?需要什么条件?

    ? 教师课件演示规范步骤。

    (2)实际应用:汽车车轴距离地面0.4米,车轮滚动一周是多少米?如果车轮滚动了1000周,那么汽车行了多少路程?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在应用环节设计了两个例题,一是解决课前的问题,是已知d求c。二是小车轮胎问题,是已知r求c。这是两个学生经常接触的数学问题,具有代表性。]

    (三)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出示填空)

    1、基础练习:(略)

    2、知识延伸:(略)

    3、课后思考:(略)

    [巩固练习设计三个层次:基础题是解决当堂重要知识和易错点;提高题是让学生能综合利用;课后思考是为下节课承前启后.]

    (五)作业:

    1、花瓶最大处的半径是15厘米,求这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口的直径是16厘米,求花瓶瓶口的周长是多少厘米?花瓶瓶底的直径是20厘米,求花瓶瓶底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钟面分针长10厘米,求针尖一天走过多少厘米?

    3、喷水池的直径是10米,要在喷水池周围围上不锈钢栏杆2圈,求两圈不锈钢总长多少米?

    (六)板书设计(略)

    圆周长课件 篇2

    《圆的周长公式推导》一课是小学数学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个知识点,适用于对圆的各部分名称已有初步认识并将学习计算圆的周长公式的学生学习。在这个知识点学习中,学生应用互动软件《圆的工具》辅助学习,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对比、分析、概括出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维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圆的周长公式推导是关于圆的知识学习中的一个重难点,理解圆的公式推导过程是帮助学生学习圆周长公式的关键。由于本班学生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体现出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于是将公式推导这一部分设计为学生应用互动学习软件,在预设的任务中以同桌俩俩合作和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活动。这样的自主学习活动更注重于学生学习内容的获取过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积极地去探究,通过“再发现”、“再创造”,建构数学模型,从而对所获得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而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则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经历数学建构的过程,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高了学习效率,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圆的周长公式推导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个知识点。为了突破这个知识的重难点,应用学习互动软件《圆的工具》辅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用交互工具建构数学模型,应用对比、分析、概括等去解决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能力发展。

    本班学生是六年级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在学生的知识系统中,对于圆的各部分名称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是要学生借助学习软件,在给出的任务和要求中自主探究完成实验活动,从而归纳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推导并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探究法。

    1、学生分组,每一组至少有一台联网的计算机。

    2、探究工具软件《圆的工具》

    3、学生探究活动纸

    这一环节主要是进行实验探究,构建模型。

    一、出示实验任务,提出实验要求。

    1、把用来记录探究数据的学生活动纸分发给学生。

    2、介绍实验软件:圆的工具

    3、出示探究活动一的任务:

    二、学生应用软件开展数学实验

    1、同桌合作,轮流进行操作和记录;

    2、四人小组进一步协作整理数据,发现规律;

    学生应用软件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将相关数据填入活动报告单,小组进行汇报交流,获得结论。

    当学生在完成作业纸时,根据需要可引导学生。例如,当问“圆的直径和周长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会不会随着周长的变化而变化”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出圆周率是固定的一个数值,从而对圆周率有一定的认识,并推导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让学生讨论并归纳:“根据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如何用半径算出圆的.周长?”

    这样的过程将探索圆周率的过程简单化,借助现代化技术提高了课堂效率,丰富了学生对圆的认识和理解。

    3、组间分享:通过组间的汇报,相互补充各组的发现,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圆周率。

    三、建构数学模型

    1、通过实验和交流,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能用直径或半径计算圆的周长。

    2、学会按顺利整理数据的实验方法。

    圆的周长公式推导过程在教学中一直是个难点,以往都是让学生拿着圆形物体进行直径、周长的测量,从数据中去寻找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这样的操作过程既耗时又费力,且容易出现测量误差导致计算结果出现较大的差距等情况。因此,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采用了计算机软件的模拟操作,使得整个操作过程的数据精确化,学生借助计算机操作获得的一系列数据,既能获得活动探究所需的数据,又能节约很多操作时间,从而使得整节课的重心放在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上,学生在一系列精确的数据中获得感知,从而顺利推导出圆的周长公式,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目的。

    圆周长课件 篇3

    教学内容:教材第62-64页圆的周长。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实践探索,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根据公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观察、试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会“由曲变直”的转化思想。

    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对圆周率七窍的史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的倍数关系和圆周率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直尺、直径分别为5、6、7、8、9、10厘米的圆纸片、绳子、表格。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创设情境,认识圆的周长。

    师:李奶奶决定让小明和小刚进行一次跑步比赛。方案是这样的:让小明沿着一个边长为d米的正方形跑道跑,让小刚沿着一个直径为d米的圆形跑道跑(假设他俩跑的速度一样);方案一公布,小明就说不公平,同学们,你认为这个方案公平吗?要想判断这个方案是否公平,必须要知道他们所经过的路程是否相等,就必须要算出各自跑道的什么?(周长)

    师:对,要知道他们所经过的路程是否相等,就必须要算出各自跑道的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圆的周长的知识。(板书课题:圆的周长)

    设计意图: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故事的引入给下面将要学习的内容做了一个情境铺垫,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自然而然地引出新知。

    引导探究,展开新课

    1.情境导入,借助教具直观感知,认识圆的周长。

    (1)出示教材62页情境图,想一想,要想计算分别需要多长的铁皮,实际上是求什么?(圆的周长)

    (2)你知道圆的周长指的是什么吗?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圆片,指出哪一部分是圆的周长?

    (3)围成圆周长的是一条什么线?

    明确圆的周长的概念:围成圆的封闭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2.测量圆的周长。

    (1)滚动法。

    拿出一元硬币,提问: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一个圆的周长呢?(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考虑)学生把圆放在直尺边上滚动一周,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的周长。

    滚动法:把圆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圆的周长。教师强调:用滚动法进行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三点:①要做好标记;②不能滑动,要滚动;③要滚动一周,不能多,也不能少。

    小结:对于较短的圆形物体的周长,我们可以用滚动法测出圆的周长。

    (2)绕绳法。

    课件出示:一个圆形水池,提问:要测量这个水池的周长用滚动法可以吗?那你们想出了什么好办法呢?(学生提出可以用绕绳法测量)

    绕绳法:用一根绳子绕圆形水池一周,剪去多余的部分,再拉直量出绳子的长度,即可得出圆形水池的周长。提醒学生用绕绳法测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一定要将绳子拉直再测量;②绳子是无弹性的。

    (3)是不是所有的圆的周长都可以用滚动法和绕绳法测量呢?

    教师甩动一端系着线的小球问:你们看到了一个什么图形?这个圆的周长能用上面提出的方法测量吗?

    经过对比,感受滚动法和绕绳法两种测量方法的局限性。

    3.操作实验,探究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

    (1)观察猜想: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

    学生猜想:可能与它的直径或半径有关。

    课件演示:圆的周长随着直径或者半径的变化而变化。

    (2)动手操作,找出规律。

    四人一组,合理地分配任务,分别量出圆片的直径和周长,并用计算器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逐项填入表中。例如:

    周长c(cm)直径d(cm)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

    3.14213.14

    9.533.17

    12.643.15

    15.853.16

    31.4103.14

    (3)观察表中记录的测量数据和计算结果。

    ①你发现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比值都是三点几)

    ②你认为每个圆的周长和直径是什么关系?(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板书: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4)进一步验证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下面我们共同来验证一下之前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课件出示:圆的周长随直径的变化而变化,而周长和直径之间的比值却是一个定值)

    (5)认识圆周率。

    ①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有谁知道它叫什么?(圆周率)

    ②圆周率的概念是什么?(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③关于圆周率,你们还知道什么?(圆周率用希腊字母π表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它的值是3.1415926535……在实际的应用中,一般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

    ④感受文明,激发情感。

    结合教材63页的资料介绍《周髀算经》中“周三径一”的说法,介绍祖冲之在求圆周率中做出的贡献。

    (6)总结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①根据刚才的探索,你能总结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圆的半径×2×圆周率)

    ②如果把圆的周长用字母c表示,你们能总结出求圆的周长的字母公式吗?(c=πd或c=2πr)

    ③小结: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π倍。

    (7)进一步明确复习题答案。

    结合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说一说小明和小刚谁先跑完?小明跑完一圈的路程是4d,小刚跑完一圈的路程是πd,4比π大,所以小刚先跑完。

    4.学以致用。

    课件出示例1,这辆自行车轮子的半径大约是33cm,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多远?(结果保留整米数。)小明家离学校1km,轮子大约转了多少圈?

    学生读题后自己完成。让学生板演。

    c=2πr

    2×3.14×33=207.24(cm)≈2(m)

    1km=1000m

    1000÷2=500(圈)

    答:这辆自行车轮子转1圈,大约可以走2m。小明从家到学校,轮子大约转了500圈。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做例1,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点拨引导,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巩固练习,提升能力

    1.完成教材64页1题。

    2.判断。

    (1)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14倍。( )

    (2)圆的周长等于圆周率与直径的乘积。( )

    (3)当半径为3cm时,圆的周长为18.84cm。( )

    (4)半圆的周长是圆周长的一半。( )

    3.爸爸用卷尺量得圆桌面的周长是4.71m,这个圆桌的直径是多少?

    4.完成教材66页7、8题。

    课堂总结,评价拓展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教材66页9、10题。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

    圆周率: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比值。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通常取3.14。

    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圆的半径×2×圆周率。

    圆周长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已知一个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过程,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 能熟练运用圆周长的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已知一个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直径、半径之间的关系,能熟练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圆形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提问

    1.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

    2.把圆规两脚尖分开4厘米画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直径呢?周长呢?

    指名回答,明确计算方法。

    3.口答,求下列各圆的面积。

    (l)r=2cm r=3cm r=5cm

    (2)d=2cm d=3cm d=5cm

    4.引入:知道圆的直径和半径,我们能很快算出圆的周长。如果只知道圆的周长,我们能算出它的直径和半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圆周长的知识。(板书:圆的周长计算的实际运用)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6。

    (1)出示例6的情境图,指名读题,并且找出条件和问题。

    (2)讨论:如何准确地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

    (3)交流后,明确:先测量出这个花坛的周长,再利用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计算

    花坛的直径。

    (4)出示测量结果:花坛的周长是251.2米。

    (5)学生独立完成。

    (6)集体订正,教师板书

    方法一:列方程解答。

    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

    3. 14x=251.2

    x=251. 23. 14

    x=80(wwW.zW5000.COM 作文5000网)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方法二:算术方法解答。

    251. 23. 14 =80(米)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7)师: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喜欢什么方法?

    2.小结。

    (l)提问:已知圆的周长,如何求圆的半径或直径?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①列方程解答。

    ②d=C r=C 2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完成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1)借助圆柱形教具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树干横截面,,。

    (2)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

    (3)集体交流。

    3.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1)理解拱门的高度的含义。

    (2)学生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集体交流,明确:可以通过计算来比较,也可以根据周长的计算公式来直接比较。

    5.作业:练习十四第6、7、10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板书设计:

    圆的周长计算的实际运用

    方法一:列方程解答。

    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

    3. 14x=251.2

    x=251. 23. 14

    x=80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方法二:算术方法解答。

    251. 23. 14 =80(米)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d=C r=C 2

    圆周长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⑴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计算圆周率的必要性;通过合作交流计算圆周率,并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会利用公式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⑵通过学生的合作操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精确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⑴猜测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⑵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二、确定探索新知的方向。

    ⑴观察课前画在黑板上的两幅图。

    分别指出正方形、圆形和正六边形的周长。

    ⑵沟通联系。

    找出正方形和圆形联系的地方(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找出正六边形和圆形联系的地方(圆的半径就是正六边形的边长,圆的直径就是2个正六边形的边长)。

    ⑶比较周长的长短。

    以直径为基准,正方形的周长相当于直径的4倍,圆形的周长比它小;正六边形的周长相当于直径的3倍,圆形的周长比它长;所以,圆形的周长在直径的3倍与4倍之间。

    ⑷确定探究方向。

    量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算出它们之间的倍数。

    ⑸准备数据采集。

    序号

    周长(c)cm

    直径(d)cm

    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三、合作探究新知。

    ⑴学生操作活动。

    小组合作:量出所带圆形物体周长和直径,采集数据,填入上表。

    教师观察:各组量周长和直径的情况,量周长有用线围的,用圆片滚的;量直径不成问题,上一节课的知识已经迁移、内化为学生的技能。

    教师在分组活动中采集到的数据。(是后加的,时加的)

    序号

    周长(c)cm

    直径(d)cm

    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⑵合理,得出公式,

    看教材第99页,感受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就是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保留两位小数是3.14;表中的数据,3.10最接近,操作中的误差最小;根据周长是直径的π倍,得出公式c=π或dc=2πr。

    ⑶介绍祖冲之。

    四、利用新知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⑴说出计算周长的算式。

    ⑵口答练习十八1~2。

    ⑶作业练习十八3~4。

    圆周长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圆周率的意义,能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主动研究、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

    3.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思想方法。

    4.结合圆周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教学难点: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套、系绳的小球。

    学具准备:塑料圆片、正方形纸板、圆规、剪子、直尺、细绳。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我们学过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回想一下,它们的周长各指的是什么?

    2.揭示圆的周长。

    (1)同学们都有一张正方形纸板,请你们用圆规在这张正方形纸板上画一个最大的圆。然后用钢笔或圆珠笔描出圆的周长,并且沿着圆的周长将圆剪下来。

    (2)谁能指出这个圆的周长?谁能概括一下什么是圆的周长?

    二、动手操作,引导探索

    1.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1)提问:你知道了什么是圆的周长,还想知道什么?

    我们先研究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

    把你们讨论的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学生边回答边演示。

    (2)教师甩动绳子系的小球,形成一个圆。

    提问:小球的运动形成一个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

    2.认识圆周率。

    (1)探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①用绳测和滚动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太麻烦,有时也做不到,这就需要我们找到一种既简便又准确计算圆周长的方法。研究圆的周长计算方法首先考虑圆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请同学们看屏幕,认真观察比较一下,想一想圆的周长跟什么有关系?

    课件演示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圆,向前滚动一周,留下的线段长就是圆的周长。)

    提问: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圆周长跟直径有关系?

    ②学生测量圆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圆的周长跟直径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呢?圆的周长跟直径是不是存在着固定的倍数关系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用你喜欢的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并计算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将结果记录在表中。

    生测量、计算、填表。在黑板上出示一组结果。

    请同学们看黑板,从这些测量的计算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什么特点?

    ③课件演示,证明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继续演示上面三个圆,直径与周长进行比较,圆的周长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这些圆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那么屏幕上这三个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仔细观察。(这三个圆的周长也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2)揭示圆周率的概念。

    通过以上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任何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

    那也就是任何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他为圆周率。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圆周率?圆周率一般用表示。(指导读写。)

    (3)了解让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圆周率的历史。

    关于圆周率还有一段历史呢。请同学们打开书看111页方框中的方字,想: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研究圆周率到底等于多少。后来数学家们逐渐发现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现在人们已经能用计算机算出它的小数点后面上亿位。=3.141592653

    3.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根据刚才的探索,你能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圆周长课件 篇7

    一、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节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力图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结构特点的分析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认识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 能力目标: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圆周率的探索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分析、概括、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圆周率的探索,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圆是曲线图形,是一种新出现的平面几何体,这在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上又深了一层。特别是圆周率这个概念较为抽象,所以我把探索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开放的、有创造性的个体,他们会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灵感和兴趣参与课堂的师生交往。他们会用自己的猜想,验证来丰富课堂。使数学课堂充满着活力。因此,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学习充满着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结论的准确性,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的意识。这正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带着这些对新课程的认识,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我采用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具体如下:

    1、 运用猜想、验证的数学思维方法: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再用语言引导学生想办法进行验证猜想,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感知数学的严谨性。

    2、 动手操作、积极互动法:教师让学生通过测量、实验、计算等活动,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发现规律,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在探索过程中,老师给予点拨引导,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3、 观察讨论、交流合作法: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交流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有序、有目的、有方法的交流。提高交流的时效性。

    【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建立圆周长概念

    1.出示一块钟表,钟表上的小秒针顶端一分钟走的轨迹是什么图形?那么小秒针顶端一小时走多少路程?引出课题(圆的周长)

    2.让学生拿出圆形学具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圆周长指的是哪部分?自己体验、领会圆的周长的含义。(有效的触摸体验,充分的理性概括,使圆周长概念的建构过程充分而有效。)

    第二环节:动手实践,感悟测量方法

    1.提出疑问:圆的周长是曲线,该怎么来测量圆的周长?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找出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3.学生汇报并演示测量方法 。(绕绳法、滚动法)

    4.这些圆比较小,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还能用绕绳法、滚动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吗?如果不能直接测出,怎么办呢?

    (通过对两种测量方法的有意反思和自由评价,使学生辩证性地感受到了“缠绕”、“滚动”方法的局限性,引发其探索“计算公式”的积极性,为深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问题作好了“心理”铺垫。)

    第三环节:提出合理猜想,并验证猜想

    1.正方形的周长是它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是否也和某条线段有关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2.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学具,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把结果填入下表:(测量值精确到毫米)

    物品名称周长直径 1号圆

    2号圆

    3号圆

    3.学生观察比较后,可以发现不管圆的大小发生怎样的变化,

    圆的周长和其直径的比值大概都是三倍多一些。

    4.教师介绍圆周率。Π≈3.14

    5.学生阅读圆周率有关资料,教师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你能通过分析表格,得出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吗?由于

    前面的层层铺垫,学生很容易得出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C=πd C=2πr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讨,并通过观察,发现问题,参与合作交流,归纳总结,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享受了成功的愉悦。提高了学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四环节: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例1(设计目的:通过实例计算,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于生活,又能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的作用,又可为最后的实践打下很好的伏笔)

    2.现在你能告诉大家不知疲倦的小秒针顶端,在一个小时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了吗?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想得到什么样的数据 (设计目的: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此题和前面的引入题互相呼应,做到解决问题有始有终。)

    圆周长课件 篇8

    一、说教材

    这是第十一册第四单元中一个课时的内容。这是一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研究几何形体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以前学过的直线图形知识和上节课掌握了圆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力图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说学生

    六年级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善于独立思考,乐于合作交流,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本课学生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认知矛盾中去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圆周率及圆的周长的含义,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圆周率的探索,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圆周率方面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实践运用是本节课的重点,而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则是教学的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课采用引导探究法,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学法:本课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讨论,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来完成探究任务。

    六、教学所需材料:圆纸片、直尺、绳、数据统计表、计算器、课件。、

    七、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引入:熊猫明明绕圆形花坛跑了一圈(课件显示)

    2、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跑步的路线,要求熊猫明明绕圆形跑一圈的路程实际就是求什么?(从而顺势引出课题:圆的周长。)[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聊天和创设融洽的教学情景,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轻松氛围。从生活实际出发,把生活实际问题转化为教学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

    (二)主动参与,探索新知。

    1、认识圆的周长。

    教师提问:什么是圆的周长,学生回答后总结周长的概念。然后让学生拿出学具中的圆片比划一下,自己去体验、领会圆周长的含义。[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后,初步感知圆的周长就是圆一周的长度。培养了学生把思维过程转化为外部语言,更增强了对圆周长的感性认识,并形象理解圆周长的意义。]

    2、测量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首先让学生讨论:怎么测量圆的周长?都需要什么工具?然后,讨论后汇报交流并鼓励学生上台向全班同学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教师要给以指导小结滚动法、绳测法。设疑激趣:圆形花坛的周长如何测量?引出矛盾。[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由问题引入,激发认知冲突,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小组合作,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认识圆周率。

    1)回忆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关系,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可能与什么有关?板书

    2)要求每组同学用准备好的三个大、中、小不同的圆片作为测量材料,分工合作,分别测量各圆片的直径和周长,并利用计算器计算将数据填入表格中。

    周长直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3)完成后,教师点拨,学生归纳“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结论,板书圆周率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读、写“π”。

    4)进一步了解圆周率的历史,看书63页,看后交流感受。

    [设计意图:这样通过合作学习、自主探索、汇报交流,不仅可以突破难点,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也为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成就而骄傲,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

    引导学生推导出求圆周长公式C=πdC=2πr板书

    (三)层层递进,拓展创新。

    1、基础练习

    计算

    (1)一个圆的直径是1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2)一个圆的半径是1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判断题

    (1)π=3.14。()

    (2)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

    (3)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2、、提升练习

    解答例1。

    3、发散练习

    (1)求圆形花坛的周长,你打算怎样做?

    (2)我想知道一棵树的横截面的直径,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哪种方法最好?

    [设计意图:题量不大,涵盖本节所有知识点,呈现形式多样,在编排上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评价,体验成功

    我是用谈话的方式进行小结的:谈谈自己的收获?

    八、板书设计:

    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圆的周长(c)

    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π≈3.14

    有关系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

    直径(d)c=πd

    d=2rc=2πr

    【圆周长课件】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