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正方形课件(通用8篇)
  • 正方形课件

    发表时间:2023-10-02

    正方形课件(通用8篇)。

    相信大家都看过很多范文,学生多看一些范文对学习帮助很大,阅读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平复心情,让自己冷静思考。对于一些人来说,多看一些范文能增进知识,您是否正在考虑怎么样才能写好优秀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正方形课件(通用8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正方形课件【篇1】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一、教材分析:

    1、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以及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平面图形打下了基础。学生已具备最初步的直观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能力,和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来判断直角的能力,这些能力都为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根据以上的分析,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①、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辨认生活中表面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物体。

    ②、通过观察、测量动手和小组合作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抽象能力。

    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3、其中重点:探究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

    难点: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二、接下来说说教法和学法:

    我充分认识到有效的教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本节课我以尝试探究教法为主,精心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的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最后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设计的思想指导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测和自主探索,使其积极地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我将全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谈话:今天朱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老朋友,你们看它们是谁?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吗?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面也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这样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欲望,顺利进入探究新知的教学。

    活动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步骤:

    1、观察长方形和正方形图形,大胆猜测它们的特征。

    2、猜想证明自己发现的方法。

    3、先独立操作证明自己的猜想再在小组内交流探究方法及发现。

    4、小组汇报探究方法及结论,教师引导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特征。

    5、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每条边的名称。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观察正方形、长方形,对它们的特征有一定的思考和猜测。最后,让学生验证猜想验证概括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遵循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概括,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丰富学生的表象思维,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

    活动三:应用拓展,巩固新知。

    1、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另外几条边的长度。

    2、动手在订纸板上围一围长方形和正方形。

    3、动手用三角尺拼一拼长方形和正方形。

    4、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5、用纸折长方形和正方形等。

    6、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

    通过层层有序的练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贯穿始终,注重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合作意识!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正方形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让幼儿知道纸可以折出不同的作品。

    2、愿意和教师一起参加活动不哭不闹。

    教学准备:彩色正方形纸(若干)

    教学过程:1、手指游戏,做指五官的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

    2.教师出示折好的正方形,引导幼儿注意力。

    教师: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呀,你们知道这些彩纸是干什么用的吗?

    3、发给每个幼儿彩色纸一张,使幼儿能大胆的动手活动。

    4、教师每折好一步,都要给幼儿时间,让幼儿自己动手折一折。

    第一步:将彩色纸的一边和另一边对齐折好。

    第二步:然后将彩色纸短的一边和另一边对齐折好。

    第三步:已完成正方形

    5、鼓励幼儿并带领幼儿边欣赏边玩。

    延伸活动:彩色纸可以用来折好多的东西,(如小鸡,小狗、小白兔、飞机、船等)

    正方形课件【篇3】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冯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三年级数学上册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

    一、情境创设引入比较新颖,吸引学生的兴趣。

    教师能够充分利用教材且又有自己的创新,将龟兔赛跑引入本节课中,让学生感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以问题“谁跑的路程长?”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做到了问题导学,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探究新知简洁明了,以学生探究为主体,对比概括计算公式。

    设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通过测量出每个边的长度,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周长的方法。通过学生列出的不同计算方法,引导每个算式中不同的数代表不同的含义,最后得出最简单的一个作为周长的计算公式。

    三、练习题设计有始有终,层次清晰,由易到难。

    概括出本节课的新知后,首先解决了本节课一开始的龟兔赛跑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并练习用公式计算。又采取了不同形式巩固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判断中有易错点和难点,突出了本节课中的重点内容。最后又以计算拼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的周长提高训练,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周长的本质和计算周长的方法,并且强调了重合的边。

    四、教师的讲解清晰,重难点强调比较突出。

    长方形周长公式中小括号的作用,正方形周长和边长的倍数关系,单位的统一,拼接方法和周长不能相加的原因等等,几个突出的重点都做到详细讲解和强调,提高学生的认识意识。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

    1、对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解释不够透彻,它是两组领边的和或者是两组长和宽,这一点王老师做到了很好强调和摆图。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比较可以举一些实际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周长的大小和不确定性,增强学生生活感受意识。

    正方形课件【篇4】

    一、说教材

    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2-83页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知道了面积的含义,初步认识面积单位,以及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方法。这节课就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打下坚实基础。于是,我对教材进行了认真地研究。

    2.本课教材主要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例1通过先让学生用若干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3个不同的长方形,并填好表格,让学生通过这个操作初步体会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例2通过测量面积及试一试,探索并归纳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第三部分从正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第四部分练一练主要目的在于巩固新知,让学生能利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的思维。

    3.由此我根据教学内容把推导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作为教学重点,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过程又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没有把它作为例题来教学,而是在练习中,先计算长方形面积,再演示宽不变,逐次缩短,最后演变成长与宽同样长。学生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迁移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教学目标

    基于本课的教学内容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①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发现、验证并归纳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利用知识的迁移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②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去发现问题的意识,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③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教法与学法: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操作、多媒体等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手、眼、脑)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我尽量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去归纳,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启发者、引路人,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导者。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在这里我安排了3道题,第1题用数面积单位的方法求面积。

    第2题用面积单位去量的方法求面积。第3题出是一道既难数有难量面积单位的情景下引入新课,这样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层层导入,引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

    第二个环节

    (二)实践探究,发现方法

    1.动手操作。

    先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小组合作,在纸上摆一摆,摆出3个你们最喜欢的长方形,并填写下表。

    2.反馈交流。

    填完表后,老师带领学一起观察摆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用了多少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老师着重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的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怎样的联系?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初步发现

    学生通过观察初步发现:长与宽积正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评析:这里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观察思考,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师抓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这个发现进入第三个环节。

    (三)动手实验、验证方法

    师:这位同学的发现对不对呢?下面我们再来做第二实验。

    请各小组测量例2的第一个长方形的长、宽,预留位置

    正方形课件【篇5】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8—6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知并初步整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认识图形的学习方法,增强空间观念,提升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及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观察情境,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到处都能见到。(出示教室场景图)你能很快找出图中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吗?

    学生交流时,课件相应地显示学生说到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之后,完整地显示图中能看到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揭示课题:这些图形都是正方形或长方形。这节课我们进一步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再现由具体实物抽象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中的平面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二、由表及里,自主探究

    1、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数量。

    谈话:(指课件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看起来给你怎样的感觉?

    引导:这种感觉实际上是由它们的基本特征决定的。要研究一个图形的基本特征,一般可以从组成这个图形的边和角来考虑。每个人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说一说它们是几边形?有几个角?

    【设计意图】教师的设问颇具启发性,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直观感受,意在激活学生经验层面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感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由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首先表现在边和角的数量上,因此,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多边形的认识,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开始探究。

    2、猜想长方形和正方形边、角的特点。

    提问: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和四个角。仔细观察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猜一猜,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这里,学生猜想的基础是观察。猜想的结果其实并不重要,激发学生观察的内在需要显得更有必要。

    3、验证长方形边的特征。

    引导:刚才你们认为长方形上下两边相等,左右两边也相等,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

    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谈话:老师在学具袋里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试着用刚才说的'这些方去验证你们猜想。

    小组活动后汇报,估计学生可能采用以下方法:

    (1)用直尺测量。

    演示:指定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测量的过程,并告诉大家测量的结果。

    提问:通过测量,你们发现了什么?

    强调:通过测量,这个小组发现这个长方形的上下两边相等,左右两边相等。

    (2)用折的方法。

    演示:学生上来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折”的过程。

    提问: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将上下两条边对着折,左右两条边对着折)通过折,你们发现了什么?

    如果学生还有其他的方法,也鼓励他们进行展示和交流。WwW.Jk251.COm

    引导:刚才我们验证了两个长方形,发现──长方形的上下两边相等,左右两边也相等。其他小组也发现这个结论了吗?有没有哪一个小组的同学发现长方形上下两边或者左右两边不相等的情况?

    小结:如果仅仅研究一两个长方形,可能还不能下结论。我们全班研究了十几个大小不同的长方形,都发现长方形的上下两边相等,左右两边也相等。(板书)

    介绍:(边说边指)长方形上下两条边的方向是对着的,这两条边可以说成是“对边”,左右两条边也是对着的,这两条边可以怎样说?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刚才得到的结论改为

    正方形课件【篇6】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43页例2、例3以及第44页练习十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通过探究理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做周长?

    2.同桌摸一摸课桌的周长。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分别叫做什么?有什么特点?

    二、新授

    1.出示两张卡片,如图:

    2.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有什么办法证明你的判断是正确的?

    3.学生探究

    ⑴学生独立思考计算:要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首先要知道什么?你怎样算出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⑵四人小组交流

    ⑶全班汇报: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还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

    ⑷思考: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4.算法概括

    ⑴长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⑵正方形周长的算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⑶你喜欢哪种算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只要你算的又快又准。

    5.巩固

    ⑴6分米8厘米2厘米1厘米

    3分米8厘米

    ⑵一块长方形的台布,长5分米,宽4分米,在它的四周绣上花边。花边长多少分米?

    ⑶一个正方形的镜框,四周钉上木条,镜框的边长是4分米。至少需要木条多少分米?

    ⑷一个长方形花坛的长是5米,宽是3米,这个花坛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哪些本领?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

    四、机动发展题

    ⑴要计算下图的周长,你准备量哪几条边?最少量几条?为什么?

    ⑵计算下图的周长呢?

    正方形课件【篇7】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是西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选择、学法指导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它为以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以及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作奠基。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教材一开始就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然后,教材创设两个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边、角的特征。接着,安排课堂活动巩固学生对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建构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空间观念。最后,教材安排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开放性、挑战性的习题,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渗透数学美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教学难点:小组合作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

    计算机软件、实物投影仪、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

    直尺

    学具准备:

    小棒、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钉子板、三角板、直尺、实验报告单。

    第二部分 教法选择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括这一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掌握知识。

    第三部分 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 、“量一量” 、“折一折” 、“比一比” ,有序地进行操作、观察、探究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真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第四部分 教学程序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

    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上课我就对学生说: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图形在装扮着我们的学习与生活。看,这是我们的新教室,多漂亮啊!你知道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吗?学生观察后会说黑板的面、课桌和讲台的面是长方形;钟表的面和地板砖是正方形等等。这时我再对学生说: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已经能辨认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那么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接下来就很自然的引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然后再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求大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这一环节的设计利用了学生所熟悉的物体,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探索学习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要求各小组在学具中选用所需的材料,开始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请小组长做好分工,把研究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上。

    边 角

    长方形 有( )条边,

    对边( ) 有( )个角,都是( )角

    正方形 有( )条边,

    每条边( ) 有( )个角,都是( )角

    2、学生开始活动时,我到学生中去巡视指导,并鼓励学生选用不同的材料和方面进行研究。学生也可以到其他组去看一看,学一学,交流一下。

    3、小组汇报。

    请各小组汇报各自的实验情况。要求汇报时说清楚选用的实验材料、方法和研究结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这里我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汇报。

    首先是探讨边的特征,学生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直尺。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条边。

    通过用直尺量,发现长方形相对的两条长边一样长,相对的两条短边一样长。正方形的4条边都一样长。

    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两条较长的边和两条较短的边,它们的位置都正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对边。从而得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第二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了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

    在研究长方形时是通过折纸得出来的。学生这样折:

    先上下对折,发现长方形上下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这两条边一样长。

    再左右对折,发现长方形左右两边重合在一起,说明左右边也一样长。

    从而得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

    在研究正方形时学生这样折:

    把正方形纸片先对角折,再对角折,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重合在一起,说明正

    方形4条边都一样长。

    第三种情况:学生选用的是钉子板。

    通过数格子,发现了长方形长边都占了6格,短边都占了4格;正方形4条边都占了5格。说明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

    当学生汇报完,我对学生能想出多种方法来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给予肯定和表扬,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边总结边板书)

    接着是探讨角的特征,学生的汇报也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选用长方 形纸片、正方形纸片、三角板。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

    再用三角板的直角在每个角上比一比,发现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个角也都是直角。

    第二种情况:在做实验时,学生也是选用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和三角板。

    通过数一数,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角。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别量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纸片的一个角,它是直角,然后把长方形纸片对折再对折,发现4个角重合在一起,说明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也一样把纸片对折再对折,发现4个角重合在一起,说明4个角也都是直角。

    当学生汇报完后,我与学生一起总结出: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边总结边板书)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然后汇

    报交流,一方面体现了数学的民主性,我给每个学生创造了均等的学习、参与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经历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生成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让各个组对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交流,体验成功,从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能使情感的数学目标落到实处。

    三、应用拓展

    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本节课练习的设计着重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灵活性三个特点,分为基本练习和扩展练习。

    1、基本练习

    (1)围一围

    照下图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和正方形。(图略)

    (2)拼一拼

    用两副同样的三角板分别拼出1个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然后根据拼的情况进行展示和交流。学生这样拼(演示课件)

    (3)、摆一摆

    用同样长的小捧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4)涂一涂

    在方格图上涂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图略)

    (5)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这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通过围一围、拼一拼、摆一摆、涂一涂、量一量、填一填多种形式的基本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并且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2、扩展练习

    (1)把一张长方形纸片折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道题有一定的挑战性,怎样才能得到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呢?我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哪条边可以当作正方形的边?

    (2)画一条线,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3)、右图中有( )个长方形,( )个正方形。

    这里我引导学生有序地数图形。

    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感觉。把刚刚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扩展延伸,使学生灵活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空间观念得到加强。

    四、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我先引导学生重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再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正方形的共同点是都有4条边,4个角都是直角,不同点是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2)家里客厅地板铺的砖为什么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而不是圆形的呢?

    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见解。

    这一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将数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真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五、课外延伸

    充当小小设计师,用长方形和正方形为学校新操场设计花池、羽毛球场、篮球场、沙池。

    正方形课件【篇8】

    活动目标:

    1、在生活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正方形。

    2、体验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洗手用的毛巾每人一条。

    2、正方形饼干若干、圆形饼干若干。

    重点与难点:

    1、认识正方形。

    2、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设计思路:在平时的生活中幼儿会接触到很多很多正方形的物体,如正方形的手帕、手工纸、盒子、窗户、桌面等。在幼儿丰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幼儿已经具备认识正方形的认知基础。

    课程的综合化是当前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主流,也是“二期课改 ”的'基本理念。综合课程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幼儿的发展尚未完全分化,软化学科界限,实施综合化、生活化、游戏化的课程,使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快乐,产生有意义的学习。这次活动是在二期课改的精神指导下,在生活活动中开展数学活动的一次尝试。

    活动流程:感知讨论――操作练习――巩固应用――活动延伸

    活动过程:

    一、感知讨论:

    1、生活活动常规介绍:怎样洗手。

    2、重点讲述怎样擦手,出示小毛巾。

    师语: 用小毛巾擦擦手心、擦擦手背。请小朋友看看毛巾是什么形状?(幼儿回答正方形)对折后是什么形状?

    看看两条边是不是一样长?(幼儿观察回答:一样长)

    再对折后看看是什么形状?(小的正方形)

    二、操作体验:

    1、师语:今天请我们小朋友擦完手后,把小毛巾叠一叠,两次对折后,看看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变成了小的正方形,四条边是不是一样长。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观察。

    三、巩固应用:

    1、教师语:a小朋友你们看看今天我们盘子里的饼干有什么不同?(幼儿回答有两种,圆形和正方形)

    b 今天我们吃点心有个要求,请小朋友拿正方形的饼干吃。

    2、幼儿吃点心:

    a观察指导。(个别指导)师语:你是从哪里看出来是正方形的。

    b 请小朋友数一数正方形宝宝有几条边?摸一摸正方形的角,什么感觉。

    c今天小朋友有没有都吃到正方形饼干呀?(集体)

    有:师小结,正方形是方方正正的,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

    没有:区分正方形和圆形。

    四、活动延伸

    1、请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正方形宝宝。

    师语:小朋友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没有正方形。(幼儿找)

    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是正方形的。

    小结:我们小朋好本领真大,找到了窗户…那么多的正方形。

    2、请小朋友在家里、马路上找一找有没有正方形,明天来园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正方形课件(通用8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