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平均数课件范文
  • 平均数课件

    发表时间:2023-09-16

    平均数课件范文。

    为了解决您的问题编辑为您献上一篇可行的“平均数课件”。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教案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工具。为便于日后查阅请您收藏此页面!

    平均数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 经历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特征的过程,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2. 自主探究移多补少及先合后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会估计平均数的范围,能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求平均数的实际问题。

    3. 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在运用平均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应用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对一些简单事件做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自主学习:

    1.创设问题情境:

    师: 在光明小学举行的趣味运动会上,二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套圈比赛.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比赛情况.(课件演示,引导学生观察)

    a.问题:观察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b.设疑:你认为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

    c.说明:要想判断谁套得准一些,为了体现公平性,就要用到平均数.

    2.揭示课题:认识平均数明确学习目标:

    a.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b.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预习交流:

    [小组内简单交流对平均数含义的理解和求平均数的方法,提出质疑.]

    过渡:

    回归课前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去探究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4.自主预学:

    a.男生队套圈总数:6+9+7+6=()个

    b.女生队套圈总数:10+4+7+5+4=()个

    思考:

    a.比较男女生套圈总数,这样比,你认为公平吗?为什么?

    b.怎样比才够公平?

    学情分析:

    [能否从男女生参赛人数上的不同去衡量.]

    二.小组合作探究:

    问题:

    1.怎样求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呢?

    2.你认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法指导:

    a.明确总数份数和每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b.根据求每份数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展示交流,点拨提升:

    1.探究展示:

    学情预设: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说明:7和6就是男女生套圈个数的平均数,它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并不表示每个人套中的实际个数.

    2. 质疑:

    分别用套圈的总个数去除以他们的什么?(总人数).

    3. 精要点拨:

    明确:求平均数,要找准和总数对应的份数.

    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过渡:

    师:除了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还有其他求平均数的方法吗?

    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方法.

    说明:

    先合后分和移多补少都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计算时,我们可以选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而移多补少的方法适合于操作时使用.

    4. 平均数的范围:

    观察与思考:

    平均数7和6,相比它们所在的一组数据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重难点突破:

    明确::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四.训练检测,总结反思:

    小华家1月~5月用水情况统计表

    1月2月 3月 4月 5月

    13吨 10 吨 11吨 9吨 12吨

    (1).小华家平均每月的用水量在( )吨和( )吨之间.

    (2).算一算:平均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

    想一想:

    1. 怎样确定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2. 求平均数的方法是什么?你先求的什么?

    归纳与总结:

    a.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

    b.平均数等于总数除以对应的份数

    五.综合实践与应用:

    1.想一想,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简单说明理由。

    ①、小明期中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均分是95分,那么他的三门功课一定都是95分.()

    ②、小马过河:河的平均水深为130厘米,小马身高140厘米,小马过河不会有危险。( )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里交流判断依据]

    重点明确:

    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并不表示:1.每门的成绩都是95分,有的高于95分,有的低于95分.

    2.处处水深130厘米,有的低于130厘米,而有的地方比130厘米深的多.

    2.知识达标:

    同学们收集标本,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丽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标本?

    [进一步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3.智能积累:

    三年级的8名同学分两组向灾区捐款,一组捐了220元,二组捐了180元。

    ①、平均每名同学捐款多少元?

    ②、平均每组同学捐款多少元?

    思考:两道题在解答时,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重点明确:

    相同点:都是先求捐款的总数.

    不同点:各自对应的份数不同.

    知识延伸:

    小力前5次英语测验的平均分是91分,第6次得了97 分,他6次测验的平均分是多少分?

    六.全课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当堂检测:

    有3条彩带,长度分别是9厘米,17厘米,10厘米,平均每条彩带长多少厘米?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数

    (一)1.移多补少

    2.先合后分 男生:6+9+7+6=28(个)

    28÷4=7(个)

    女生:10+4+7+5+4=30(个)

    30÷5=6(个)

    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二)平均数的特点

    最大的数>平均数>最小的数

    教学反思:

    “平均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统计》里面的内容,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上,而难点则是运用平均数的意义分析数据,从而体会到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如何让学生初步理解它的概念并掌握正确的求平均数方法?我一开始就设计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熟悉的活动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获得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自主预学和小组合作探究来解决数学问题,掌握问题解决的多种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较好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中去,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平均数课件(篇2)

    题目 某公司某年需要某种计算机元件8000个,在一年内连续作业组装成整机卖出(每天需同样多的元件用手组装,并随时运出整机至市场),该元件向外购买进货,每次(不论购买多少件)须花手续费500元,如一次进货,可少花手续费,但8000个元件的保管费很有观,如果多次进货,手续费多了,但可节省保管费,请你帮该公司出个主意,每年进货几次为宜,该公司的库存保管费可按下述方法计算:每个元件每年2元,并可按比例折算成更短的时间:如每个元件保管一天的费用为 元(一年按360天计算)。每个元件的买价、运输费及其他费用假设为一常数。

    解:设购进8000个元件的总费用为F,一年总保管费为E,手续费为H,元件买价、运输费及其他费用为C(C为常数),则

    如果每年进货 次,则每次进货 个,用完这些元件的时间是 年。进货后,因连续作业组装,一天后保管数量只有 个( 为一天所需元件),两天后只有 个,……,因此 年中 个元件的.保管费可按平均数计算,即相当于 个保管了 年,每个元件保管 须 元,做这 年中 个元件的保管费为

    当且仅当 ,即 时,总费用最少,故以每年进货4次为宜。

    说明 这道寻求最佳进货次数的问题,是北京市首届“方正杯“中学生数学知识应用竞赛初赛试题(1993.11),求解的关键数学知识是“ 的极小值是 ”

    平均数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简单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简单的统计表求平均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操作能力.

    3.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增强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明确求平均数与平均分的区别.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小华4天读完60页书,平均每天读几页?

    2.一个上下同样粗的杯子里装有16厘米深的水,把这些水平均倒在4个同样粗细的杯子里,每个杯子里的水深是多少厘米?

    3.小明和小刚的体重和是160斤,平均体重多少斤?

    师:上述1、2两题都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实际每一份都一样多,而第3题是把两个数的和平均分成两份,每份不一定是实际数.所以,求几个数的平均数与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是有区别的.

    二、探究新知.

    1.引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的应用题,也就是平均分的问题.

    今天我们共同研究一下求平均数问题.(板书课题:求平均数)

    2.教学例2.

    (1)出示例2.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

    (2)组织讨论:你怎样理解水面的平均高度?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一步明确:所谓平均高度,并不是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而是在总水量不变的情况下,水面高度同样的高度值.

    (4)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积木,用每块积木的高度代表1厘米,先用积木按例题的高度要求叠放四堆来表示4杯水的高度,再动脑动手操作一下,使这四杯水的水面高度相等.

    (5)学生汇报操作结果,一般出现两种方法.

    第一种:数出共有多少个积木,或把积木全部叠放在一起,共16厘米,再用

    164=4厘米,得出每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第二种:直接移多补少.从6厘米中取2厘米放入2厘米杯中,从5厘米杯中取1厘米放入3厘米杯中,就可直接得到4杯水面高度相同的水,水面高度都是4厘米.这说明原来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6)师: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了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但这里有一个问题,操作时,我们使水杯的水面实际高度发生了变化,平均高度得到了,而原来4杯水水面高度却发生了变化.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值的.例如:高个身高180厘米,矮个身高140厘米,两人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并不是把高个的身体削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杯水水面的平均高度呢?怎样计算方便呢?

    (7)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6+3+5+2)4

    =164

    =4(厘米)

    答:这4个杯子水面的平均高度是4厘米.

    小结:通过上题的计算,进一步明确:应先相加求出高度总和,再用高度和除以杯子数,得到平均高度.

    (8)看例2与复习题,两题的结果都是4厘米,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明确:复习题中,4厘米是平均分的结果,即每个杯子水面的实际高度就是4厘米;例2是求的平均数,4厘米表示的是各杯子水面高度的平均值,而每个杯中水面的实际高度并不一定是4厘米,它们的实际高度并不要求发生变化.

    (9)反馈练习.

    小强投掷三次垒球,每次的成绩分别是:28米、29米、27米.求平均成绩.

    3.教学例3.

    (1)出示例3:四年级一班第一小组有6个同学,第二组有7个同学,下面是两组同学身高的统计表(单位:厘米)

    (2)读题,组织学生讨论:两组人数不同,每人的身高也不尽相同,想要直接比较出哪一组的身高较高,怎么做比较好呢?

    (3)根据讨论结果,明确先求出每组的平均身高,再进行比较.

    (4)列式计算.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6+142+140+135+137+144)6

    =8346

    =139(厘米)

    第二小组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132+141+133+138+145+135+142)7

    =9667

    =138(厘米)

    第一小组的平均身高比第二小组的高多少?

    139-138=1(厘米)

    答:第一小组平均身高高一些,高1厘米.

    (5)反馈练习.

    一个小组有7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9千克、36千克、38千克、37千克、35千克、40千克、34千克.这个小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三、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进一步区分平均分与平均数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布置作业.

    回家后量出你家中每个人的身高,记录下来,并求出全家人的平均身高.

    平均数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习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3.感悟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

    学情分析

    通过对任教的三年级(2)班学生进行课前调研,了解到全班59.1%的学生面对“比总数不公平”的情境,能够想到“先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再比较”的建议,但没有学生能够清晰地回答“为什么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再比较就公平了?”。退一步说,就算学生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义,那么“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是否就能直接与“每人投中个数的平均数”画上等号?细微的文字表述差异的背后,又表征着学生怎样微妙的思维差异呢?

    事实上,“求出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对于一个三年级学生而言,其心理活动的表征往往是“先求总和,再除以人数”。而这一心理运算对学生而言,其直观背景十分模糊。至于其最终运算后得出的结果又是如何成为这组数据的代表的,其意义的“联结点”对学生而言更是很难直接建立。由此可见,仅仅从“比较的维度”揭示平均数的意义,潜藏着学生难以跨越、且教师也很难察觉的认知障碍与思维断点。

    于是,教师将备课的思维焦点再次落到“数据的代表”上来。能不能从“数据的代表”的角度,重新为平均数寻找一条诞生的新途径?于是,便有了本节课的尝试。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教学过程

    活动1【活动】一、建立意义

    (一)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

    1.谈话:

    (1)上个星期,于老师和体育来老师比赛投篮,1分钟看谁投得多。

    (2)想不想知道比赛结果?我给同学们提供一些数据,请你判断一下,我们俩谁投篮的水平更高一些。(课件分别依次出示来老师和于老师三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2.提问:

    (1)我们俩谁投篮的水平更高一些?为什么?

    预设:分别计算出两位老师三次投篮的总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小结: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要想比较谁的水平高我们经常先把总数算出来,看总数谁多。

    (2)观察观察数据,还有别的办法很快地比较出我们俩谁的水平高吗?(zJAN56.com 赵老师教案网)

    预设:直接将两位老师每次投篮的个数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提问:为什么直接比5和3?

    小结:如果每一次投篮的数量一样,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一次的成绩作为我投篮水平的代表就可以了。

    提问:选择哪个数量来代表来老师的投篮水平呀?那于老师呢?方便不方便?

    【设计意图:创设“1分钟投篮比赛”的情境,精心设计数据,引发学生对平均数的“代表性”的理解。】

    (二)强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1.谈话:不过,我可不服气,就找了一个理由:你是体育老师,我是数学老师,我要求再多投一次,结果来老师还真同意了,我就又投了一次。

    2.提问:

    (1)你们说于老师再投一次的话,会不会对我目前投篮的成绩有影响?

    (2)想不想知道于老师最后一次投篮的结果?(课件出示于老师第四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3)我这次1分钟投了几个?我太高兴了,我为什么高兴呀?你们认为来老师会同意我的观点吗?

    (4)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比?

    (5)我平均每次投中了几个?

    a.谈话:有很多同学有自己的想法了,请你试着在图上圈一圈、画一画,或者在图下面写一写、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b.谁愿意跟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

    预设:从第四次投的7个中拿出3个分别给前3次各1个,就得到平均每次投中4个。

    谈话:你这个办法可真好!这样一移实际就是把几次不相等的数匀乎匀乎,看起来每次都一样了。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有个名字就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设计意图:首先利用直观形象的象形统计图呈现“移多补少”求得平均数的过程,而不是先通过计算求平均数,强化平均数“匀乎匀乎”的产生过程,帮助学生进一步直观理解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方法二:先合后分

    提问:还有同学用计算的方法算出了于老师平均每次投中的个数。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预设:3+3+3+7=14(个)16÷4=4(个)于老师平均每次投中了4个。

    谈话:实际上就是把于老师四次投中的个数先全部合在一起再平均分成4份。(板书:先合后分)

    小结: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目的就是要把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一样多了,数学上我们把同样多的这个数就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3、3、3、7的平均数是4。

    提问:再来看看,来老师水平高还是我水平高,这种情况下我干嘛要用到平均数来比较我们俩谁的水平高呀?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投篮次数不同的情况下,比较总数不公平。这时就需要用平均数作为几次投篮个数的代表来反映投篮的整体水平进行比较。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的理解。】

    活动2【讲授】二、深化理解

    提问:

    1.那你们觉得于老师要是再投一次的话,这个平均数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2.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吧,如果我第五次就投了1个,你们觉得于老师投篮的整体水平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为什么?(课件出示于老师第五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3.你可没算,为什么你一下子就告诉我下降了呢?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4.那我要想让我的投篮水平再上涨一点儿,你们觉得我得投几个?算算我投篮的水平上涨了没有?(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于老师第五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5.要想让我投篮的整体水平上升点,你觉得我这次得投几个才行?(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于老师第五次1分钟投篮的成绩)

    【设计意图:初步认识了统计学的意义后,进一步设计活动让学生借助于具体问题、具体数据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敏感性,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活动3【练习】三、拓展提升

    (一)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

    1.估计平均数(课件出示)

    提问:

    (1)不能算,直接看,有这样5个数据,估计一下平均数可能会是几呢?

    (2)为什么一下就能想到平均数是5呢?平均数可不可能是2,为什么?

    (3)真的是5吗?你怎么知道是5?用计算的方法会算吗?怎么算?

    【设计意图:在估计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平均数总是介于最小数与最大数之间,强化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2.判断直条所在位置(课件出示)

    提问:

    (1)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第五个数据如果我也要画一个直条,它会在这条红线上面?还是在红线下面?请同学们用投票器进行选择。

    (2)来选一个代表,谁愿意告诉大家为什么在红线的下面?

    【设计意图:变化思路,由已知平均数逆求部分数,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利用平均数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1.平均身高

    提问:

    (1)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的队员,可是他的身高才155厘米。你觉得可能吗?

    (2)那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是每个人都是160厘米吗?

    (3)既然李强的身高是155厘米,根据这个信息猜想一下,可能有的同学身高是多少厘米呢?有可能超过160厘米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平均数的意义进行推理判断,深化对平均数的理解。】

    2.平均水深(课件出示)

    (1)提问:

    a.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冬冬身高130厘米 池塘平均水深115厘米)

    b.冬冬心想,这也太浅了,我的身高130厘米,下水游泳一定没危险。你们觉得,冬冬的想法对吗?

    c.冬冬的身高不是已经超过平均水深了吗?

    (2)谈话:想看看这个池塘水底下真实的情形吗?(利用课件,呈现池塘水底的剖面图)

    (3)小结:虽然平均水深能够很好地反映这条小河水深的总体情况,但并不能反映出小河某一处的深度。看来,平均数也不是万能的,如果使用得不恰当,也会给我们带来麻烦,甚至发生危险,今后我们还会研究中位数、众数……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还要联系实际去思考,平均数只有用在恰当的地方才能发挥它的作用。

    【设计意图:处理这一题目时,教师适时呈现小河的截面图,并标注出5个距离,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达到学生仍能借助平均数的意义理解东东下水的危险性。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感悟到平均数在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情况时存在的局限性,适时提出今后还要学习其它反映一组数据总体水平的统计量,做好统计知识由中年级到高年级的衔接。】

    平均数课件(篇5)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数

    1、周末,妈妈买了许多糖果,分给哥哥6颗,妹妹4颗,你对妈妈的做法有什么看法?你有什么办法让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一样多?是多少?

    2、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23枝送给23男同学,学生动手分: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

    3、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

    4、学生讨论:你们喜欢刚才谁的方法?导入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4、提出问题:生活中,大家分头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大家是怎样集中过来的?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只是每个人汇报自己收集了几个?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6、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

    1、另外一个环保小组也收集了许多矿泉水瓶,小军收集15个,小伟收集16个,小朋收集12个,小新收集了13个,这个小组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几个?请你算一算。

    2、根据统计表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

    班级 三(1) 三(2) 三(3) 三(4)

    踢的次数 632 654 668 646

    3、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2、师总结。

    平均数 教学设计

    共4课时 总第23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不同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使学生认识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3、巩固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出示一杯水,告诉学生这一大杯水大约600克,而后把这杯水分别倒入4个杯子中(每个杯子的水不同)提出:你们能求出这4个杯子的水的平均重量吗?

    2、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3、六一节,老师带了许多糖果想送给大家吃,老师给奋飞组6人共分36块,给前进组8人共分了40块,给蓝天组5人共35块,你们认为哪一组的同学分到的糖果多?怎么解决?

    (1)组织交流解决的方法。

    (2)小结:象这种情况下,每组的人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拿总数来比较,而是要求出每组同学的平均数来比较。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出示情景图,告诉同学穿兰色衣服的是开心队,穿黄色衣服的是欢乐队。

    2、引导学生观察后猜一猜:你认为哪一队的身高高?并说说理由。

    3、出示统计表,组织学生收集有关数据,根据统计表估一估,欢乐队和开心队的平均身高分别是多少?并说说估的方法。

    4、同桌合作,一人求欢乐队的平均身高,另一个求开心队平均身高,然后比较哪一队高?

    5、组织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6、组织讨论:从刚才的这件事,你有什么发现?

    7、小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三、实践应用

    1、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要通过求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2、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5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2、师总结。

    平均数课件(篇6)

    (1)掌握“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这一重要定理;

    (2)能运用定理证明不等式及求一些函数的最值;

    (3)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对不等式的结构的分析及特征的把握掌握重要不等式的联系;

    (5)通过对重要不等式的证明和等号成立的条件的分析,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认识习惯,进一步渗透变量和常量的哲学观;

    本节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一个重要的不等式: ,根据这个结论,又得到了一个定理: ,并指出了 为 的算术平均数, 为 的几何平均数后,随后给出了这个定理的几何解释。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掌握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时积有最大值,积为定值时和有最小值的结论,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和使用平均值定理求某些函数的最值.为突破重难点,教师单方面强调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尝试,注意到平均值定理中等号成立的条件,发现使用定理求最值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缺一不可,才能大大加深学生对正确使用定理的理解,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全面深刻地掌握平均值定理求最值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在公式 以及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定理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以下两点:

    (1) 和 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只要求 都是实数,而后者要求 都是正数。

    例如 成立,而 不成立。

    (2)这两个公式都是带有等号的不等式,因此对其中的“当且仅当……时取‘=’号”这句话的含义要搞清楚。教学时,要提醒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当 时取等号,其含义就是:

    仅当 时取等号,其含义就是:

    当用公式 , 证明不等式时,应该使学生认识到:

    它们本身也是根据不等式的意义、性质或用比较法(将在下一小节学习)证出的。因此,凡是用它们可以获证的不等式,一般也可以直接根据不等式的意义、性质或用比较法证明。

    应用定理时注意以下几个条件:

    (1)两个变量必须是正变量;

    (2)当它们的和为定值时,其积取得最大值;当它们的积是定值时,其和取得最小值;

    (3)当且仅当两个数相等时取最值.

    即必须同时满足“正数”、“定值”、“相等”三个条件,才能求得最值.

    在求某些函数的最值时,还要注意进行恰当的恒等变形、分析变量、配置系数.

    在应用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定理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时,要让学生注意;

    (1)先理解题意,设变量,设变量时一般把要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定为函数;

    (2)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3)在定义域内,求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1)导入新课建议采用学生比较熟悉的问题为背景,这样容易被学生接受,产生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使得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自然且合理.

    (2)在新授知识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引导、启发,让学生逐步回忆所学的知识,并应用它们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形成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知识结构.对有关概念使学生理解准确,尽量以多种形式反映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比较中得到深刻理解.

    (3)教学方法建议采用启发引导,讲练结合的授课方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获取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一系列思维活动完成,启发诱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严谨、深刻等良好思维品质.

    (4)可以设计解法的正误讨论,这样能够使学生尝试失败,并从失败中找到错误原因,加深对正确解法的理解,真正把新知识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

    (5)注意培养应用意识.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源于客观世界并反作用干客观世界.为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在平时教学中就应适当增加解答应用问题的教学,使学生不禁感到“数学有用,要用数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推导并掌握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理;

    2.理解定理的几何意义;

    3.能够简单应用定理证明不等式.

    上一节,我们完成了对不等式性质的学习,首先我们来作一下回顾.

    由上述性质,我们可以推导出下列重要的不等式.

    说明:。┪颐浅 的算术平均数,称 的几何平均数,因而,此定理又可叙述为: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 成立的条件是不同的:前者只要求 都是实数,而后者要求 都是正数.

    #“当且仅当”的含义是充要条件.

    3.均值定理的几何意义是“半径不小于半弦”.

    以长为 的线段为直径作圆,在直径AB上取点C, .过点C作垂直于直径AB的弦DD′,那么

    这个圆的半径为 ,显然,它不小于CD,即 ,其中当且仅当点C与圆心重合;即 时,等号成立.

    在定理证明之后,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具体应用.

    4.  例题讲解:

    例1 已知 都是正数,求证:

    (2)如果和 是定值S,那么当 时,积 有最大值 证明:因为 都是正数,所以

    上式当 时,取“=”号,因此,当 时,和 有最小值 .

    上式当 时取“=”号,因此,当 时,积 有最大值 .

    说明:此例题反映的是利用均值定理求最值的方法,但应注意三个条件:

    (1)函数式中各项必须都是正数;

    (2)函数式中含变数的各项的和或积必须是常数;

    (3)等号成立条件必须存在.

    接下来,我们通过练习来进一步熟悉均值定理的应用.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掌握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应用它证明一些不等式,但是在应用时,应注意定理的适用条件.

    ……                )    ……         练习

    #    ……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均值不等式定理;

    2.会应用此定理求某些函数的最值;

    3.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上一节,我们一起学习了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定理,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定理内容及其适用条件.

    利用这一定理,可以证明一些不等式,也可求解某些函数的最值,这一节,我们来继续这方面的训练.

    例2 已知都是正数,求证:

    分析:此题要求学生注意与均值不等式定理的“形”上发生联系,从而正确运用,同时加强对均值不等式定理的条件的认识.

    例3  某工厂要建造一个长方体无盖贮水池,其容积为 ,深为3m,如果池底每 的造价为150元,池壁每 的造价为120元,问怎样设计水池能使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多少元?

    分析:此题首先需要由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即建立函数关系式,然后求函数的最值,其中用到了均值不等式定理.

    解:设水池底面一边的长度为xm,水池的总造价为l元,根据题意,得

    因此,当水池的底面是边长为40m的正方形时,水池的总造价最低,最低总造价是297600元.

    评述:此题既是不等式性质在实际中的应用,应注意数学语言的应用即函数解析式的建立,又是不等式性质在求最值中的应用,应注意不等式性质的适用条件.

    为了进一步熟悉均值不等式定理在证明不等式与求函数最值中的应用,我们来进行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进一步掌握利用均值不等式定理证明不等式及求函数的最值,并认识到它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均值不等式                  例2 §6.2.2      例3         学生

    定理回顾                    ……           ……

    ……                        ……           ……         练习

    ……                        ……           ……

    平均数课件(篇7)

    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姜鸥

    教学内容:

    《求平均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的内容。本设计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改编。

    设计理念:

    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师生地位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应该被动的学习,而应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老师不应在课堂里居高临下,而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本课程正是基于这一理念来设计,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活动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平均数的数量关系

    2. 掌握求平均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会列式解答简单的平均数应用题.

    3. 渗透“移多补少”“估算”等数学思想,并能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数学意识. 通过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4通过小组学习和积极探索,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

    活动准备:

    多课件,3组小立方体和96个小立方体,学生分组实验报告等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刚过了一个愉快的儿童节,还记得六一表演的节目吗?(多**出示1)下面是学校领导给3年级和4年级打的分,到底奖品该发给谁呢?同学们意见很不统一,你认为该发给谁呢?

    四年级:总分364

    三年级: 总分276

    学生回答,形成两个相反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过渡:向谁合理? 了解平均水平的知识

    2、 通过运算,构造了平均数的概念

    1教师引导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平均数的知识,(板书:求平均数)你想了解关于平均数的哪些知识呢?

    生猜想(什么叫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平均数有什么用?求平均数有什么简便方法和技巧?)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什么叫平均数”请同学们看屏幕.(多**出示2)

    2分组操作、讨论和理解概念

    这3堆正方体个数平均吗?(不平均)那你认为什么叫平均呢?

    学生发言:把每一份分得同样多.

    请你们分组按照实验报告上的要求摆一摆,说一说(见实验报告) (教师完成板书的正方体图的粘贴)学生完成以后,“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移的”学生发言

    教师黑板书写数量的增减

    我们一起来完整的看一看(多**演示一遍移多补少的过程) 想:我们在移动的过程中,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 引导归纳,建立概念

    总数不变

    (反馈,出示多**总结):不相等相等

    移多补少

    (板书: 移多补少)

    配合板书讲解

    像这样,几个不相等的量,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移多补少,使它们成为相等的几份,我们把这个相等的数叫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你知道平均数是多少吗?

    谁来说说这三道例题的平均数,

    (看板书)3.1.2.6的3和平均数3有什么不同?

    介绍:3.1.2.6的3只能代表第一堆是3个正方体,代表个体的情况.而平均数3可以反映四堆整体的情况.

    如:我国地下水有8300亿吨,河流流量2.7亿吨,总数量居世界前列,但是人平均却只有2600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学们感到水不够用了吗?(没有)因为……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平均数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不得不用平均数来衡量许多问题。

    4. 深化概念,探求解法

    a. 为什么3.1.2.6和2.2.1.7两组平均数都是3呢?(总数.份数同)

    b. 为什么3.1.2.6和5.2.5总数相同,但平均数不同呢?(份数不同)

    这说明求平均数和总数与份数有关, (多**出示:)下面这道题你能够找出总数与份数吗?

    c. 出示铅笔图, (课件9出示)说明除了直接移多补少,还要用其他方法才行.

    d. 归纳:总数÷份数=平均数(课件10出示)和同学说说三道例题的总数、份数、平均数(教师板书关系式后抽学生说)

    e. 讨论:你喜欢哪一种方法?教师说明其实要用哪一种方法不是固定的,只是一般情况下用:总数÷份数=平均数

    x同学,你知道怎么求平均数了吗?复述两种方法。

    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基本的平均法,下面老师来考大家

    三、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 出示例题(课件11出示)读题

    2学生尝试独立完成。问:加法的结果是什么?除法算式又求的什么?

    三。生说怎么看?还有别的办法吗?

    学生找出用移多补少更简便。(课件12出示)

    您在阅读时还有其他不明白的问题吗? 谁能帮助他?

    过渡期:学生学得真的很好,老师有更难的问题,你有信心完成吗?

    四、 综合练习(课件13出示)

    1. 南山实验学校4个班同学做好事,第一天做了75件, 第二天做了80件, 第三天做了85件,平均每天做了多少件? 平均每班做了多少件?(第一问完成以后出示问题2)

    解答过程:读题》估算》 列式》 问题2》 列式》比较》小结

    学生:从题目可以知道:一定要找到对应股数的股数

    2. 奖品发给谁? (课件14)

    现在你们明白该把“奖品发给谁? ”了吗?该用什么来评奖更合理呢?

    求出平均数,发奖品,学生庆祝三年级获得奖品。

    平均数的知识可以大有裨益,在老师的统计结果中,每次都要用到它,不相信一起去看看吧!

    五、 延伸练习

    (课件15)下面是我班4人半期考试的成绩,请你帮老师算出每个人三门学科的平均分,看谁算得快?

    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多传少补、总印数=平均数、观察法(部分学生在课堂上采用调整基数的方法)

    你还能问平均数的问题吗

    六、 思考题

    一个水池平均水深1米30厘米,小明身高1米30厘米,他不会游泳游泳,他下池游泳安全吗?(课件16)

    七、 总结:

    你学道了什么?你知道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

    计算每组平均回答问题数,并对获奖班级进行评价(若上课前分组人数不相等,则每组通知组长统计答题数)

    案例评述:

    本节课是一节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课中以学习数学知识为契机,首先本课主要体现了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理念。课始从创设情景让学生明白数学问题产生在生活中,在找到解法以后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这堂课为学生的活动和展览搭建了舞台,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大师。从问题情景产生问题开始,就让他们投入到了自己提出的问题中,历经探索、验证、归纳、应用,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了一个探索者、发现者,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再次本课体现了数学的思维美。

    从发现问题到猜想,从探索到验证,体现了数学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

    资料链接:

    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

    平均数课件(篇8)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该复习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复习这个概念的好处有两个:一则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关于平均数的概念加以巩固,二则便于学生理解用数据与其权数乘积后求和作为加权平均数的分子。

    在教材P136讨论栏目中要讨论充分、得当,排除学生常见的思维障碍。讨论问题中的错误做法是学生常见错误,尤其是中差生往往按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生搬硬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学生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又是什么?学生由前面复习平均数定义可答出分子是数据的总和、分母是数据的个数,这时教师可递进设疑:那么,题目中涉及的每个数据是每个占有耕地面积还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呢?数据个数是指A、B、C三个县还是三个县的总人数呢?这样看来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充分思考和相互讨论交流就铺好了台阶。

    平均数课件(篇9)

    本节课是《数据的分析》中第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数据统计中基本统计量,是一堂概念性较强的课,也是学生学会分析数据,作出决策的基础。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能直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

    知识目标:理解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含义,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明确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会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渗透诚实、进取观念,培养吃苦创新精神。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的重点是:

    教学重点: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以及其计算和确定方法。

    (1)小学已学过平均数。

    (2)生活接触过平均数。

    (1)他们一方面好奇心强,爱说爱动、争强好胜、学习的动力多来自兴趣激情,收获多来自“无意注意”。

    (2)另一方面,他们的自觉性差、自控能力弱、情绪起伏较大,动力和效果都不稳定。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主要是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以生动有趣的实例吸引与激励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小组协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学生“探究思考~小组讨论~相互学习”的学习方式而进行。采用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式学习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转变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方式的转变。我采用着重于学生探索研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在课堂结构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以下6个成次的学法:

    ①引入概念;

    ②形成概念;

    ③例―深化概念;

    ④巩固新知;

    ⑤总结反思;

    ⑥自主探究,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为什么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数学,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事实上,数学学习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 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

    首先由学生的平均成绩、平均年龄引入,复习算术平均数的求法,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计算出以上问题的平均数后,小组讨论研究,看谁做的对,学生得出自己的见解后,老师提问,然后引导对比分析以上两个问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讨论归纳出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接着以所学知识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一个很贴近实际的应聘问题,第一问设计很简单,用算术平均数易求,接着出示第二问,给每个数赋上“权”,让学生探讨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学生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通过学生的讨论研究,真正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加深了对新知识的巩固和提高。

    由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和确定方法。

    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生经过以上五个环节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和确定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因此我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设计了有层次的训练题,其中包括了必做题和选做题,留给学生课后自主探究,这样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余地,这样也充分反映了新课改的精神,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上是我教学的设计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让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这些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能加以解释和应用它,真正体会数学的实际作用。

    平均数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1、掌握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的方法.

    2、会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内容的重点是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难点是准确操作计算器.

    2、计算器上的标准差用 表示,和教科书中用S表示不一样,但意义是一样的.而计算器上的S和我们教科书上的标准差S意义不一样.在计算器上S和 是并排在一起的,按同一键,都是统计计算用的.因S在前, 在后,这样要想显示出标准差 ,就需要发挥该键的统计功能中第二功能,于是就得先按 键,再按 键.

    教学设计示例1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认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四)养育渗透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渗透了用高科技产品求方差值的简单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具有数学美的底蕴.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步骤.

    2.教学难点:正确输入数据.

    3.教学疑点:学生容易把计算器上的键S主认为是书上的标准差S,教科书中的符号S与CZ1206计算器上的符号S的意义不同,而与计算器上的符号 相同.

    4.解决办法:首先使计算器进入统计计算状态,再将一些数据输入,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我们已学过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过哪些运算?(求数的方根、求角的

    三角函数值等),那么用计算器和用查表进行这些运算在运算速度、准确性等方面有什么不

    同,(计算器运算速度快、准确性高,查表慢,且准确性低).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它会使我们更能充分体会到用计算器进行运算的优越性.

    这样开门见山的引入课题,能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进行统计运算,是科学计算器的重要功能之一.一般的科学计算器,都含有统计计算功

    能,教科书以用CZ1206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为例说明计算方法.用CZ1206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一般分成三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输入数据,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这些统计量除了平均数 、标准差 外,还有数据个数n,各数据的和 ,各数据的平方和 .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另一个量S.计算器上的键S,并不表示教科书上的标准差S.

    (三)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讲清解题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方法:在打开计算器后,先按键2ndF、STAT,便使计算器进入计计算状态.第二步输入数据,其过程一定要用表格显示输入时,每次按数据后再按键DATA.表示已将这个数据输入计算器.这时显示的数,是已输入的数据的累计个数,表中所有数据输入后显示的数为8,表明所有数据的个数(样本容量)为8,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如有7个数据是3,那么输入时可按37(前面是输入的数据,后面是输人数据的个数).第三步按一下有关的键,即可直接得出计算结果.

    在教师讲情操作要领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自己操作,用计算器求14.3节例1中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每输入一个数据,就检查一下计算器上的显示是否

    与教科书的表格一致,如发现刚输入的数据有误,可按键DEL将它清除,然后继续往下输

    入.

    教师还要指出教科书上的符号S与CZ1206型计算器上的符号S的意义不同,而与该计

    算器上的符号 相同,在CZ1206型计算器键盘上,用 表示一组数据的标准差.由于这个计算器上未单设方差计算键,我们可以选按键 ,然后将它平方,即按键 = ,就得到方差值 .

    让学生把表5、表6与前面的笔算结果相比较,结论是一致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计算器与笔算两种算法,总结出计算器有哪些优越性;(省时,省力,计算简便.)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参与教学过程,不仅便于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

    行统计运算的步骤和要领,而且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计算器的优越性,更有利于科学计算器

    在中学的普及使用.

    课堂练习:教材P177中1、2.

    (四)总结、扩展

    知识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用科学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在运算中,要注意操作方

    法与步骤,由于数据输入的过程较长,操作时务必仔细,避免出错,在用计算器进行统计计算的前提下,可通过比较两组数据的标准差来比较它们的波动大小,而不必再转到相应方差的比较.

    方法小结:用CZ1206型计算器进行统计运算.一般分成三步:建立统计运算状态,输入数据,按键得出所要求的统计量.

    布置作业

    教材P179中A组

    板书设计

    随堂练习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标准差

    1.60,40,30,45,70,58

    2.9,8,7,6,9,7,8

    教学设计示例2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计算器上有关统计计算的符号.

    2.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3.使学生体会到用计算器统计的省时、省力的优越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方差的方法.

    难点:计算器上符号的准确识读与应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我们学过哪些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

    2.我们学过哪些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的方法?

    引入新课

    随着科学的进步,一些先进的计算工具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可以用这些计算工具来进行计算.本课我们学习用计算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的方法.

    新课

    让学生阅读并在教师指导下计算教材例中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同时,通过应用计算器,了解 的作用.

    接下来让学生作如下练习:

    填空题:

    2.计算器中,STAT是____的意思,DATA是____的意思.

    3.计算器键盘上,符号与书中符号____意义相同,表示一组数据的____.

    4.在CZ1206型计算器上设有标准差运算键,而未设____运算键,一般要通过将标准差____得到____.

    选择题:

    1.通过使用计算器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只需通过比较它们的____即可 [ ]

    A.标准差 B.方差

    C.平均数 D.中位数

    2.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比如有10个数据是11,那么输入时可按 [ ]

    3.用计算器计算样本91,92,90,89,88的标准差为 [ ]

    A.0 B.1 C.约1.414 D.2

    4.用计算器计算7,8,8,6,5,7,5,4,7,6的平均数、方差分别为 [ ]

    A.6.3,1.27 B.1.61,6.3

    C.6.3,1.61 D.1.27,1.61

    教师可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或示意图纸)写好操作效果图和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接下来师生共同继续作课本上练习

    小结

    1.熟悉计算器上各键的功能.

    2.学会算(用计算器)平均数、标准差、方差.

    四、教学注意问题

    1.本课教学内容关键是动手,要让学生动手作,为帮助学生中动手能力差者,要提倡互相帮助.

    2.学生做作业时可提示他们可核对以前的题目的准确性.

    平均数课件(篇11)

    2、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和数学本身的发展,统计学已成为现代数学方法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应用数学的重要领域。大到科学研究,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统计无处不在。新《数学课程标准》中也将“统计与概率”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统计的初步知识的。本课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后进行教学的,它包含两部分,即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求平均的方法。

    3、教学重难点:

    平均数是统计工作中常用的一种特征数,它能反映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用途很广泛。所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教学的重点。而“平均数”又和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不同,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和应用就是教学的难点。

    4、教学目标:

    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学中我们就不能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应充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帮助他们认识到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与广泛应用,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为此,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解释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能力目标: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二、说教法:

    由于“平均数”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求平均数”作为一类应用题,而现行教材中应用题往往脱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识规律和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和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积极创设真实的、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活动为主线,以创新为主旨”,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有效手段,以引导法为主,辅之以直观演示法、设疑激趣法、讨论法,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我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安全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主动探究,去发现、构建数学知识。通过小组合作中的互相讨论交流,让学生从中学会与他人交往,分享同伴的成功,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意见,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还要让学生进行自己我反思,自主评价,以提高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

    课一开始,我用多媒体出示这样的情景:“星期天,三个好伙伴一起去钓鱼。他们分别钓了6条、11条、4条。请你想个办法,使他们的鱼同样多。”

    接着让学生动手操作火柴棒,要求以最快的速度摆出结果,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反思刚才的操作过程,概括出“移多补少”的方法。再用多媒体继续演示“又来了一个同学,他钓了11条”,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移”的过程并交流。

    学生的认识刚刚获得平衡,我又用多媒体巧妙设置冲突:“又来了四个同学,分别钓了10条、7条、9条、8条”,仍旧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学生觉得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太麻烦了,该怎么办呢?即“先合并再平分”,并要求列式计算,

    最后,让学生为操作后得到的结果“7”起个名字,从而引出“平均数”及其含义。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后,我又联系学生熟悉的“买半票”引出身高的话题,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身高,随意抽取几位作比较。接着,我又请第一排和最后一排同学起立,比较身高并说说你是怎么比的。学生会觉得这个问题太容易了,因为坐在最后的同学往往个子比较高。我又请第3小组和第4小组同学起立,再进行比较,学生发现高矮不一,不好比,想到把每人的身高加起来再比,又发现两组人数不一样,还是无法比较。

    学生悬念顿生,思维处于欲罢不能的愤悱状态,我抓住时机设疑:“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准确地比较出这两组同学哪组更高一些?”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总结出最佳方法是通过求他们的平均身高来比较。

    明确了探究方向即求每一个小组的平均身高后,我便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要求每一小组的平均身高,要作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让学生懂得要先收集每个同学的身高才能计算。

    在音乐声中,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开始了活动。允许学生离开座位,独立收集小组内每个同学的身高填入统计表中,计算出平均身高,然后在组内交流计算方法,统一结果,由组长填入汇总表中。在投影仪上展示交流各种计算方法,一一加以肯定,鼓励简便算法,并总结基本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紧接着激发学生思考:“第1小组的平均身高为138厘米,所以他们组每个同学的身高一定是138厘米。对吗?”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比较第3小组和第4小组哪组更高,使学生体验用自己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成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继续挖掘表格中隐藏的信息,交流体会,提出新的问题“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让学生估算,再通过笔算验证,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知道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后,我又顺势出示全国四年级小学生10年前和现在的平均身高统计表,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进行比较,教育学生要积极锻炼,并且珍惜幸福的生活!

    数学于生活,又要应用于生活,才能体现其价值及魅力。在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学会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后,我又引入了以下现实情境:

    1、小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所以他的身高一定是140厘米。对吗?

    2、上明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小强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7厘米,可以说小明一定比小强高吗?

    3、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3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4、老师发现我们家第二季度用电情况是这样的(投影电费单),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本领,帮我预测一下我家这个月的用电情况,好吗?你为什么这么认为?

    为了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用途广泛,我又让学生自由交流生活中所见到过的平均数,再通过报刊新闻开扩学生的视野,体会平均数在各行各业中的广泛用途。

    课末,我让学生当评委给这节课打分,当学生为最后得分争论不休时,及时设疑:“以谁的分数为标准呢?什么分数是最公正的?”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最后,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打算如何运用。

    平均数课件(篇12)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计算器上有关统计计算的符号.

    2.使学生会用计算器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

    3.使学生体会到用计算器统计的省时、省力的优越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用计算器计算平均数、方差的方法.

    难点:计算器上符号的准确识读与应用.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我们学过哪些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

    2.我们学过哪些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的方法?

    引入新课

    随着科学的进步,一些先进的计算工具逐步进入千家万户,我们可以用这些计算工具来进行计算.本课我们学习用计算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与方差的方法.

    新课

    让学生阅读并在教师指导下计算教材例中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方差.同时,通过应用计算器,了解的作用.

    接下来让学生作如下练习:

    填空题:

    2.计算器中,STAT是____的意思,DATA是____的意思.

    3.计算器键盘上,符号σ与书中符号____意义相同,表示一组数据的____.

    4.在CZ1206型计算器上设有标准差运算键,而未设____运算键,一般要通过将标准差____得到____.

    选择题:

    1.通过使用计算器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只需通过比较它们的____即可[ ]

    A.标准差B.方差

    C.平均数D.中位数

    2.如果有重复出现的数据,比如有10个数据是11,那么输入时可按[ ]

    3.用计算器计算样本91,92,90,89,88的标准差为[ ]

    A.0 B.1 C.约1。414 D.2

    4.用计算器计算7,8,8,6,5,7,5,4,7,6的平均数、方差分别为[ ]

    A.6。3,1。27 B.1。61,6。3

    C.6。3,1。61 D.1。27,1。61

    教师可先用投影片(或小黑板或示意图纸)写好操作效果图和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

    接下来师生共同继续作课本上练习

    小结

    1.熟悉计算器上各键的功能.

    2.学会算(用计算器)平均数、标准差、方差.

    四、教学注意问题

    1.本课教学内容关键是动手,要让学生动手作,为帮助学生中动手能力差者,要提倡互相帮助.

    2.学生做作业时可提示他们可核对以前的题目的准确性.

    【平均数课件范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