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范例十三篇)
  •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

    发表时间:2023-09-02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范例十三篇)。

    上课前准备好课堂用到教案课件很重要,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教案是促进亲师互动的重要途径。或许你需要"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这样的内容,希望此文能够为您带来一些正面的影响!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 篇1

    本课的教学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总结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其特点有一定的理解认识,并会以此为依据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由于本节课是图形课,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我让学生在预习时就能自己用各种方法做一做平行四边形,如剪一剪、折一折、做一做。上课时,我们就在边动手边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直观感知认识平行四边形,在小组合作、集体讨论中发现平行四边形边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自主操作中量出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之间的距离。由于学生已经会画从一点到一条线段之间的.距离、三角形的高,因此学生不仅能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还知道量出高度。由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因此我就问学生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高概念。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高有无数条,让学生自己能发现并解释出高有无数条的原因,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提高其知识掌握的深度。与此同时,在练习中把新授知识与学生的已有概念联系起来,达到融会贯通。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让学生比较 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时,一些学生心中明白,但语言的组织能力还有限,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针对以上不足,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可以让学生拼一拼,发现可以利用两块、四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联接三角形与平行四边行之间的关系,并在其中发现其实正方形、长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 篇2

    教学目的: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的特性。

    通过动手操作与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创设互相协作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

    师:课件;平行四边形图片;

    生:钉子板、七巧板、剪刀、平行四边形图片、小棒。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觉得我们的学校漂亮吗?今天陈老师带大家去参观一所漂亮的学校好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参观这所学校。

    出示课件: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所学校,你能找到哪些图形朋友?

    (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出现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图片。)

    小朋友找的这些图形中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现在陈老师想来考考你们,(课件)这是刚才小朋友找到的长方形,你能说说长方形有什么特点吗?

    生: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现在老师要来变个魔术,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个长方形变成了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位图形朋友。

    (板书课题)请小朋友再观察一遍,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你还发现了什么?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变化?

    生1:我发现了长方形的一组对边变倾斜了,它们的对边还是相等的。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2:我发现了平行四边形有两个钝角和两个锐角。

    刚才小朋友通过观察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这些特点,但这是用眼睛看的,是不是准确呢?你们想通过做实验来验证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实验要求:篮子里有一些平行四边形,你们可以借助剪刀、直尺、三角板、活动角等工具,想办法来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看能不能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其它秘密,比一比哪一组想出来的方法最多?

    小组实验。

    汇报:小组派代表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验证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生1:我用笔把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画在纸上,再用它的另一条对边去比,发现了两条对边重合在一起,另外一组对边我也用相同的办法去做,我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师:真聪明,真是一个好办法。

    生2:我用剪刀把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剪一条细线下来,再用这条细线去和它的对边相比,发现这两条边重合在一起,我也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师:另外一组对边也用相同的方法证明相等,是吗?(生:对)真棒,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生3:我用尺子量,也发现了对边相等。

    生4:我用剪刀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剪下来,变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把两个三角形重合在一起,我发现了它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也相等。

    师:太棒了,这种方法不仅能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板书:对边相等),还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谁还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角的特点?

    生5:我用活动角先量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再去量另一个对角,发现它的对角相等。

    生6:我用剪刀把平行四边形的一个角剪下来,把这个角和它的对角比,发现两个角重合在一起,另个一组对角也用相同的方法来做,我们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师:能想出这么棒的办法来,真不简单。

    生7:我用铅笔把一个角画在纸上,再拿它的对角来比,它们也一样大。

    师:这个办法真不错。

    (板书:对角相等) 小结。小朋友可真了不起,先观察推测出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再自己动手做实验,验证并发现了平行四边形的这些特点,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一说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8生: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看来小朋友已经和平行四边形交上朋友了,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请看屏幕(课件):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老师随意指到一个图形,如果你认为是平行四边形小朋友就做这个手势,如果不是平行四边形,小朋友就做这个手势,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反应最快?

    围平行四边形。刚才小朋友不仅反应快,而且判断准确,真了不起,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每个小朋友在钉子板上围出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边围边想围平行四边形时要注意什么?

    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展示自己围的平行四边形的?你能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围的吗?第三条边你是怎么围的?

    用七巧板拼出平行四边形。

    小朋友喜欢玩七巧板的游戏吗?平行四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 篇3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四则运算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含有关0的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解决问题

    三、编排特点

    1.增加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突出对知识的梳理和总结。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掌握三步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会解答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理解“0”不能做除数的道理。 2.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安排5课时(仅供参考,老师们可依据学生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建议

    1.要注意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量关系分析和解答思路的教学。由于本单元是将解决问题和四则混合运算有机结合起来编排的,因此,在教学中每节课都要注意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量关系分析和解答思路的教学,这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1)要注意加强审题和对数量关系的分析。

    ●有哪些数量?这些数量分别表示什么?

    ● 哪两个数量之间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2)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根据问题选择分析方法:

    ● 从条件入手● 从问题入手● 从关键句入手

    (3)帮助学生掌握思维的外化形式。

    ●示意图 ● 线段图 ● 枝形图

    (4)在训练课中要注意补充相应的习题进行训练。因为关于整数的三步的实际问题在本册中已达到最难的程度,进入了收尾。

    2.将探求解题思路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因此,教学中要把握好要求,即在解决问题时可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来解决问题,然后在综合算式中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与运算顺序结合起来。但老师要明确,在解决问题中并不要求学生一定列综合算式解答。

    3.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情境和空间。针对每个例题的教学,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活情境,或现实生活创设现实情境,(知识点要保留)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中研讨。在每层的教学中要注意遵循研讨的六环节。

    4.关于计算方面的训练。

    (1)加强口算的训练。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一审运算符号。

    二审数据特点。

    三定计算方法。

    (3)要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教给学生抄题、抄数的方法。

    (5)做题时速度适中,一步一回头。

    (6)关于作业的批改问题。

    (7)练习要经常化。

    (8)坚持弃九验算法。

    学情分析:

    第一课时(例1)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

    (4)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

    (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二、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 + 加数 = 和 被减数 - 减数 = 差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

    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00-350=450

    800=450+350

    350=800-450

    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吗?

    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三、练习

    1.“做一做” 2.练习一 1题

    四、总结

    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圃

    板书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数 + 加数 = 和 被减数 - 减数 = 差

    和 - 加数 = 加数 减数 被减数 - 差

    被减数 = 减数 + 差

    作业布置

    A层:练习一2、3、4、5 B层:练习一2、4、5 C层:练习一2、4

    第二课时(例2、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理解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wwW.jK251.com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

    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1.理解乘法的意义。

    出示例1(1)

    用加法算:3+3+3+3=12

    用乘法算:3×4=12

    师:为什么用乘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

    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除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

    出示例2(2)(3)

    (1)问: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列式计算:12÷3=4 12÷4=3

    (2)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

    (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概括: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3)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4)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5)练习:做一做

    三、0的运算

    1.计算:6+0、6-0、6×0、6÷0

    2.引发学生讨论:6÷0=?为什么?

    讨论:0不能作除数。6÷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6。

    讨论: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3.练习二7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最欣赏谁?

    板书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0不能作除数

    作业布置

    A层:练习二2、4、9、11、12

    B层:练习二2、4、9、11

    C层:练习二2、4、9

    第三课时(例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则运算。

    二、新知探究

    出示例4:96÷12+4×2

    1.说说运算顺序。

    2.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96÷(12+4)×2

    =96÷16×2

    =6×2

    =12

    3.如果在96÷(12+4)× 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 2],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2+4)× 2]

    =96÷ [16×2]

    =96÷ 32

    =3

    4.阅读“你知道吗?”

    5.总结: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 (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47+33÷36-16 B、(47+33)÷(36-16) 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 )

    A、(750-25)×(20+13) B、(20+13)×(750-25)C、750-25×20+13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最欣赏谁?

    板书 四则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遇到括号先。

    作业布置

    A层:练习三1、2、3、6、7 B层:练习三1、2、3、6 C层:练习三1、2、3

    第四课时(例5)

    教学目标:

    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大家好!听着动听的歌曲.伴着柔和的春风!今天老师想带着同学们一起去公园划船,你们说好吗?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例5:

    (1)师:我们来到了租船处,在这个图中你都发现了什么信息呢?

    (2)现在有了这几个数学信息,老师有个问题要让大家帮着老师解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我们去租船吧!

    (出示问题)

    2.解决问题

    分析:如果都租小船

    30÷4=7(只)……2(人)7+1=8(只)20× 8=160(元)

    如果都租大船:30÷ 6=5(只)35× 5=175(元)

    全租小船,但有1条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是不是还可以再省钱呢?

    把这2人和另一条小船的4人都安排坐1条大船,还可以省钱。

    6条小船:20× 6=120(元)1条大船:35元。

    共花:120+35=155(元)

    3.回顾与反思: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先假设,再调整)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三4题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你最欣赏谁?

    板书

    租般问题(无浪费,则)

    作业布置

    A层:练习三5、自己出一道“租船问题”

    B层:练习三5、自己出一道“租船问题”

    C层:练习三5

    第五课时(复习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对本单元知识形成体系。

    教学准备:

    课前学生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梳理。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体系。

    谁来说说在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内容?

    你能不能用图来表示出来。

    加减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乘除混合运算

    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两级运算

    四则运算 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式题 先算小括号

    有关0的运算 0不能做除数

    二、本单元知识重难点

    你认为本单元中,比较重要的知识是什么?

    掌握起来比较难的知识是什么?

    在知识运用中,你觉得要注意什么?那些容易错?

    四则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三、四则运算

    什么是四则运算?

    有哪几种四则运算?

    加减混合、乘除混合、加减乘除混合、含小括号

    每种运算都要注意什么?

    在脱式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四、小组合作,查漏补缺。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动手测量,使学生经历充分感知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度这一规律的全过程,并渗透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思想。

    4、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神奇和奥妙,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展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一下每个角的度数。再把四个角的度数相加,是多少度呢?这是一个四边形,其他的四边形是什么情况呢?

    小组研究,总结规律:

    1. 组内分工测量75页8题中的每个四边形的各个角的度数。

    2. 汇总填表75页9题。

    3. 共同讨论总结规律,全班汇报交流。

    出示图形,小组内可再任意画一个四边形试一试。

    小结:任意一个四边形四个角的度数之和都是360度。

    1.在表中适当的空格内画“∨”。

    2.在图中填写合适的四边形名称。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 篇5

    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探讨未知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2、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和与他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梯形。

    2、师:你们都了解有关梯形的哪些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梯形的呢?(学生说的过程中老师出示相关的图,并请学生指一指)

    (1)师:请同学们把口袋里的图形取出来,挑出你认为是梯形的图形。(口袋里只有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师:这里面没有我们想要的梯形,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从这些图形里面(只剪一刀)变出梯形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试一试,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师:你们是怎样做的?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汇报?(学生们交流剪的方法、感知梯形的特征)

    师:请各小组的同学检验一下你们剪出的图形是不是梯形。

    (1) 师:根据你们学习图形的经验,你能说说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吗?

    (2)师:阅读书上有关梯形各部分名称的内容,并在自己剪的梯形中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1)师:在你们所剪的梯形里面有没有两腰都相等的梯形呢?你能从我们学过的图形里面剪出来吗?我们给这样的图形起一个什么名字呢?(等腰梯形)

    师:我们一直是从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剪出梯形的。可见,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现在,你们能不能从梯形里面(剪一刀)剪出两个我们学过的图形?

    四、总结:

    (1)你有什么收获或有问题。

    (2)请评价一下你或你们小组的表现。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 篇6

    教学内容:教材第16-15页例2及“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能指出平行四边形和围出平行四边形。

    2.使学生经历从直观、操作中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并能操作再现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积累通过多种感官学习平面图形的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

    教具或学具准备:

    三角尺、钉子板、小棒、长方形木框(教具)

    教学过程:

    一、直观认识

    1.观察图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你准备怎样把这些图形分类?

    说明:有四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四边形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今天我们认识一种特殊的四边形(出示例2)

    2.学习例2

    1.这是生活里常见的情境。你能在这些情境中找出四边形并用手沿四条边指一指吗?小朋友在课本例2的图上用笔描出这样的四边形。

    交流:生活里一定看到过这样的四边形,你还在哪里看到过?

    2.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尺。你能拼出这样的四边形吗?

    交流:把你的拼法介绍给大家。

    说明:小朋友都拼出了生活里见到的这样的四边形,像这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

    3.抽象出图形

    引导:像这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你能在钉子板上围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操作,老师引导,让学生交流围法,老师适当引导(对边的方向、长短完全一样)。

    二、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哪些是平行四边形?第一个为什么不是,说说你的理由。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画图,老师巡视指导。

    交流所画的平行四边形,指出这些图形虽然大小不同,位置形状不一

    样,但都是平行四边形。

    3.想想做做第4题

    同桌合作,动手操作,老师指导。

    交流操作方法,想想平行四边形对边的要求。

    4.想想做做第5题

    演示,让学生注意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明:一个长方形,不管怎样拉,虽然形状、大小会发生变化,但都是平行四边形。

    三、回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请你说说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

    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四、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第 页。

    【认识平行四边形课件(范例十三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