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初中美术课件范本
  • 初中美术课件

    发表时间:2023-08-05

    初中美术课件范本。

    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一部分,相信老师对要写的教案课件不会陌生。教案的编写需要细致入微和耐心,如何做好教案课件的编写呢?为了更加贴合您的需求我们编辑了“初中美术课件”,如果我的解决方法能够帮助你请将它收藏起来以备查看!

    初中美术课件 篇1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本课以校园风景画写生为主题,让学生运用掌握的铅笔淡彩画的技法,系身体会、接触大自然,展开想象和观察能力用心描绘给我们还不熟悉的美丽校园。在绘画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我校的发展史,写生完后能够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和成功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中热爱生活的道德美育。

    2.教学目标:

    A.让学生学会风景画的选景构图方法。

    B.定稿后铺一层素描大体明暗

    C.熟练的把握好水分上好淡彩

    3.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好淡彩的水 ,以及色彩的感觉度,要求学生在给画过程中,上色彩要大胆自然、明块,体现出水彩特有的透明感,选景上要求发自内心的。技法表现要求学生有朝气蓬勃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教学难点是怎样结合素描关系上好淡彩。

    二、说学法

    美术课的教学和其他课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它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动心,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感悟,结合技法描绘写生。

    三、说教法

    新课改理念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同学之间的互相学习共同合作,教与学是互相联系的,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搜集材料作品的示范形式来进行教学,以学校的发展历史介绍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心里倾向,从而热情的参与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在我们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美好的东西,我们生活在其中也没有完全感觉得到。那是我们缺少了一双善于观察美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开始接触新鲜的事物都十分感兴趣,只要我们善诱的引导和启发他们接受是很快的。因而我对本节课进行以下设计。

    A.谈话法引入

    先介绍学校的发展史,以学校的景象质度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B.教师示范、引发学生兴趣、信心

    从选景、构图、定稿、上明暗、详细分解介绍技法。

    C.学生实践,教师巡视指导。

    D.总结

    师生互评。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艺术与科技交融的美》——第一课《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启示》。下面是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美术鉴赏课,本课作为初中整个美术鉴赏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学习本课知识使学生学习欣赏、评述古代经典艺术品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到艺术与科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个方面,追求艺术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来进行发明与创造,是人类从古至今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艺术家、科学家以及民间的能工巧匠,创造了无数审美价值和实用价值相结合的工艺品、科学仪器、建筑等,充分反应出劳动人民创造世界的智慧。为以后学习、欣赏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美术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特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原理和造型风格。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我国古代的工艺美术品,科学观测仪器,桥梁建筑等范例,通过小组讨论、师生对话等不断递进的互动探究学习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古代经典文物的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观察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精神和审美情感。通过对古代艺术与科技结合的范例赏析,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以上分析,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特制定如下教学重难点:

    1.艺术与科技结合的特点。

    2.理解古代经典的文物既是工艺品,同时也是科技产品,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ppt)课件、课本等。

    学生准备:美术教材、收集的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根据“以生为本”、“先学后教”的美术新课程标准理念来 组织课堂教学。

    我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练习、作业展示、小结、拓展。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1.首先课件出示打火机一支向学生提问,现代是用打火机取火,那么古代呢?学生谈古人取火的方式。 (以提问导入课题。)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那么有谁知道古人最早将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例子吗?(设问形式制造悬念。)

    (二)讲授新课 教师演示

    1. 教师讲解,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欣赏与探索:从出土的无数珍贵文物中,我们可以发现,古老的文物既是规范性的工艺品,同时也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你们发现了它们的共同特性吗?

    2.出示大量的中国古代与科技有关的艺术品的图文资料,由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讨论曾侯乙编钟、四羊方尊、长信宫灯、浑天仪、赵州桥、唐三彩等古代艺术品的艺术结晶与科技的某些联系。

    3.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各范例,然后老师逐个讲解分析各范例实用功能、美观特征和科技含量。

    长信宫灯

    实用功能:灯具,灯盘可以转动,灯罩还可以开合,更能够巧妙的将烟尘收纳到宫灯体内。 美观特征:造型及装饰风格舒展自如、轻巧华丽。

    科技含量:高超的冶金铸造技术。

    4.在讲解各范例的时候,同时结合这些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对于作品的造型特点、表现手法、艺术风格,更加深入详细给学生讲解。

    5.教师讲解完一个范例之后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分析其他几个范例的艺术性和科技性结合的启示。然后师生再共同讨论。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欣赏可分为:描述其外形与特征、分析其美学价值与科技含量、判断其视觉美感与科技功能。

    (三)学生练习 教师指导

    1、完成课本上的思考与评价练习,以小组为单位,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范例进行填表分析。

    2、其后可另加一些课外的图片,尝试对不同的艺术形式,围绕艺术与科技结合的主题,发表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四)总结

    这一环节,我将通过提问方式来完成本课的总结部分,目的是通过学生来回顾本课内容,尊重个人感受,从而实现本教材的人文性特点,同时又起到巩固今天所学知识的作用,为今后学习美术做铺垫。(本节学会了什么?体会是什么?你喜欢今天这堂课吗?)

    依据以人为本,用于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交流,以愉悦的心情体验课堂,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初中美术课件 篇2

    今天,我讲的是书法欣赏的《书法的结构之美》,下面我将从书法欣赏、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讲述。

    1.书法欣赏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而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以“欣赏·评述”为主,并结合“临写”于一体的综合课型,主要让学生感知、学习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采用自然万物和建筑

    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2.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书法教学的实际情况,我将欣赏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①认知目标: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②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按照要求用硬笔尝试临写不同书体,并能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③情感目标:通过赏析“形似物象”的例字结构的巧妙之处,结合临写和交流,让学生感受书法结构的美感,领悟“艺术源于人们对生活的体验”之真谛;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知识,

    养成平时自觉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等。

    3.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让学生认知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等的结构之美。

    ②教学难点:让学生在临写时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在课堂欣赏课的教学中,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欣赏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

    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是:问题发现法,比较分析法,示范指导法,临写体验法,直观展示法,欣赏评述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由音乐韵律的动感情景导入教学,再由“整体感受”,让学生在书法练习纸中临写“中、盖、人、台”等例字,较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求知欲望。在合

    作探究环节,通过课件展示,加深了学生对“均衡对称之美”和“疏密匀称之美”的认识。在展示交流环节,要求掌握初步的临写技能,挖掘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本节课的基本教学流程如下:

    第一部分:导入目标。用《高山流水》的音乐韵律之美来导入展示课题《书法的结构之美》,后分步展示本课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

    为下面设计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环节做好铺垫。

    第二部分:自主学习。首先,让学生结合问题“中国书法与中国建筑的结构规则有何联系”,随后播放形似物象的“高、台、至”的课件,整体感受“中国书法与中国建筑有着

    一致的结构规则”。其次,导学“端正平稳之美”:让学生“独学”后回答所选字“中、盖、人、台”都通过什么对照,体现了书法结构中什么位置起到的端正平稳的作用?再次,让学生

    欣赏感受课件“端正平稳之美”两张的图片,在练习纸中临写“中、盖、人、台”,体验楷书的笔画特点,养成“练字先练眼”和“自觉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第三部分:合作探究。导学“均衡对称之美”:首先,让学生欣赏课件前两张图片“山、莫、暴、无、奉、禁”,思考“图片所选字体为什么,其结构有何特点,字形呈啥状?”

    这一问题。其次,教师深入各学习小组督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代表对学习成果发表看法,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再次,播放课件例字“禁、及”,师生一同分析“禁、

    及”的结构,教师临写示范。

    导学“疏密匀称之美”:首先,依次播放课件“登、群”“妙、张”,让学生思考“重复笔画的排列分布应怎样,左右部件的向背应做到怎样?”这一问题,在赏析中领悟“疏

    密匀称”结构之美,并形成“看法”上的共识。其次,播放课件“妙、张”,让学生思考“下面两个字哪个向而相犯了?哪个背而相离了?”这一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归纳、评述能力。

    第四部分:展示交流。首先,以《高山》作为背景音乐,播放课件“临写提示”和例字“古、六、自、高”,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例字“古、六、自、高”的比列、位置、重心和

    外形,让学生养成“练字先练眼”的良好习惯。其次,进行临写指导;②再次,教师巡导、组织学生“互评”,在增强学生的“互动”意识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明确笔画的典型特征。

    第五部分:达标提升。首先,提出“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些书法的结构之美?”这一问题,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使学生的知识体系系统化,力争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其次,让学生思考课件中的书法的结构之美外,并在愉悦中感受“书法的结构之美”,激励他们品尝收获、体验成功,进一步强化他们积极奋发进取的价值取向。

    书法课的板书应融书法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将书写过程与板书相结合,将范帖与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直观清楚,突出主题,照顾全面

    >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有些深奥,对12/13岁七年级学生理解力和认识水平达不到。为了化难为易,教材出示了大量建筑图片和自然景观摄影照片,如: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滕王阁、天安门、故宫太和殿、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有企鹅、鸭子、朱、白头翁、蜻蜓等具有和谐之美生存法则之自然景观予以佐证,帮助学生理解对一个个汉字的分析、欣赏评述。 对我们基础学科教育较薄弱的学生,故教材内容略显深奥,七年级学生们达到会欣赏评述、会书写美观还有些欠缺,因此教学中必须针对实际,化难为易,在有限的40分钟分析30多个字纯粹不可能,因此老师必须很好地整合教材、制作课件、组织课堂,精讲多练。

    《书法的结构之美》效果分析

    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按照要求用硬笔尝试临写不同书体,并能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通过赏析“形似物象”的例字结构的巧妙之处,结合临写和交流,让学生感受书法结构的美感,领悟“艺术源于人们对生活的体验”之真谛;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平时自觉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等。

    让学生认知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等的结构之美。 让学生在临写时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在课堂欣赏课的教学中,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欣赏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是:问题发现法,比较分析法,示范指导法,临写体验法,直观展示法,欣赏评述法。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由音乐韵律的动感情景导入教学,再由“整体感受”,让学生在书法练习纸中临写“中、盖、人、台”等例字,较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求知欲望。在合作探究环节,通过课件展示,加深了学生对“均衡对称之美”和“疏密匀称之美”的认识。

    让学生结合问题“中国书法与中国建筑的结构规则有何联系”,随后播放形似物象的“高、台、至”的课件,整体感受“中国书法与中国建筑有着一致的结构规则”。其次,导学“端正平稳之美”:让学生“独学”后回答所选字“中、盖、人、台”都通过什么对照,体现了书法结构中什么位置起到的端正平稳的作用?再次,让学生欣赏感受课件“端正平稳之美”两张的图片,在练习纸中临写“中、盖、人、台”,体验楷书的笔画特点,养成“练字先练眼”和“自觉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让学生欣赏课件前两张图片“山、莫、暴、无、奉、禁”,思考“图片所选字体为什么,其结构有何特点,字形呈啥状?”这一问题。其次,教师深入各学习小组督导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代表对学习成果发表看法,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再次,播放课件例字“禁、及”,师生一同分析“禁、及”的结构,教师临写示范。

    >的教材分析

    根据浙教版《书法》的教学大纲要求而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以“欣赏·评述”为主,并结合“临写”于一体的综合课型,主要让学生感知、学习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采用自然

    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评价。评价他任何自己的字,看到别人的优点,找到自己的不足,以评促写。

    通过写字教学,使明确教学生写字任重道远,这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需要教师的坚持,更需要学生的努力。为了把我们中国的汉字发扬光大,就让我们每一位教师做好学生的坚强后盾

    和指挥官,引领学生练就一手好字。

    >测评练习

    1让学生尝试临写“古”、“六”、“自”、“高”,并将自己的感受和临写的结果与同学相互交流。

    2思考“秒”“张”两字的向而不犯、背而不离。

    3尝试分析“欲”“额”“钟”“识”凳子的应让避就之美。 4分析“山”“出”“言”等字是主要笔画。 5分子“欣欣然,陶陶然”的形态变换之美。

    >的教学反思

    要上好写字课,首先要强调学生的双姿,只有坐端正,笔拿正,才有可能写好字。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制定写字姿势儿歌或不厌其烦的纠正学生的不良姿势。需要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其次,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注意运笔,注意笔画的轻重缓急,都要对照书本上的范字,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每次写字,都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并且边演示边讲述: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强调这个字是什么结构,这样结构的自由什么特点,主笔是什么,存在怎样的规律,使学生脱离田字格一样会写字。写完一个字后还要从整体看这个字写得是否匀称,整体感觉如何,学生再加以模仿,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再则,教师要鼓励学生学会临摹,临摹是一种练字的最好方法,学生练得多了,写得像了,无师自通。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评价。评价他任何自己的字,看到别人的优点,找到自己的不足,以评促写。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手把手教孩子写,教师要坚持每节课指导一定量的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便能体会书写的真谛。

    教师在任何时候,对学生的字都要严格要求,你对你的学生要求有多高,你的学生就能做得多好。

    总之,通过半学期的写字教学,使我明确教学生写字任重道远,这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需要教师的坚持,更需要学生的努力。为了把我们中国的汉字发扬光大,就让我们每一位教师做好学生的坚强后盾和指挥官,引领学生练就一手好字。

    >课标分析

    书法的结构就是点画组合的规范和规律。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结构”指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有结合、构造的意思。教材用形形色色的自然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并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按照要求临写不同字体,并且能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够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的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

    初中美术课件 篇3

    我今天讲的是冀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的第四课图形与联想 ,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教学结构与内容简析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图形与联想是初中美术第七册第四课的内容,这一课内容属于造型表现的内容。学习本课知识能使学生初步了解联想的方法、通过创意联想活动提高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为以后创新练习打下基础。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图形联想常见的一些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创意联想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在图形联想创意过程中,体会创造的乐趣

    (三) 教学重点:知道图形联想常见的一些方法, 通过创意联想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通过创意联想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1、采用演示法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手段,利用课件进行教学。 课件中使用大量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教师演示调动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三、学法指导:

    要求学生善于观察,积极讨论,勤于思考。培养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第6课图形与联想

    预授时间 12月1——12月4 实授时间 12月1日 授课人:吕晓珂

    教学目标1、知道图形联想常见的一些方法

    2、通过创意联想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在图形联想创意过程中,体会创造的乐趣

    教学重点:1、知道图形联想常见的一些方法

    2、通过创意联想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通过创意联想活动,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在上课之前先让大家看张图片(放幻灯片一张鸟窝),看完后你想到了什么建筑?生:鸟巢,师:说的很好,那么你从鸟窝想的鸟巢的这个过程叫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新课。出示课题:图形与联想

    二、探索求进,讲授新课

    1、什么是联想?联想是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是现实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刚才我们由鸟窝想到鸟巢的过程叫什么呢?现在知道了吗?)

    2、图形联想的常见方法:接近联想(由魔方想到手) 类似联想(由圆想到了太阳) 因果联想 (由云想到了雨) 对比联想(由红花想到了绿叶)(幻灯片展示)由学生举例

    难点的解决:联想时要找事物之间的联系点,举例说明(幻灯片7)

    三、教师示范,引导观察

    除了从形状上联想之外,还可以从色彩、味道,声音等方面展开联想,举例(幻灯片8、9、10)

    四、热身活动:图形循环联想

    由一个图形展开联想,经过几个环节最后还回到原始图形。

    五、展开讨论,激发思维

    1、创新思维培养,幻灯片展示

    欣赏利用虚拟物过山崖的动画,分析作者创意

    2、看图,画想像画

    六、奇思妙想展示

    学生互评 老师点评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创意联想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的想像力都很丰富,学生们的思维很活跃,但是当让学生动手画出自己的想像画时,问题就出现了,很多学生想的很好,可是却不能准确的画出来,这点可以看出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参差不齐。本节课的重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当学生出现画的难看时,我表扬学生的创意,鼓励学生在课下要多动手画,以提高手绘能力。

    初中美术课件 篇4

    教学背景:

    一次美术课即将结束时候,我一个不小心将墨打翻了,灵机一动组织学生们看我顺理成章的玩墨,心已经痒痒的学生不时的参与到游戏中来,我引导学生自己选择玩法,无拘无束的自由表现,一不小心玩出了令人惊奇的作品,从他们游戏时的兴奋劲和最后说感受中,我已经感受到学生已经注意到墨色的浓淡干湿的变化,线条粗细曲直的不同,我趁机强调水与墨和色是一对谁也缺不了谁的好兄弟,从而引发了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才有了后面我设计的这节彩墨活动课程。

    教学过程:

    课前我布置作业给学生,要求学生观察国画及收集它的相关知识,准备好颜料、笔、墨、纸、砚,并带到课堂备用。在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进行预习汇报:“上次我们玩了一个彩墨游戏,大家还记得那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出了文房四宝和中国画颜料。“同学们记得真是很清楚,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再上一节以“挑战”为主题的彩墨游戏课,但是,我们不打无准备的仗,要想在游戏中获胜,就先要通过练习,熟悉文房四宝,并会运用它们。”

    在请同学们在课桌上垫好毡子或废旧报纸后,我请大家仔细查看大屏幕的任务表,出示了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得任务.

    任务三: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一画,效果如何?

    任务四:同学们还有什么奇思妙想,请大胆尝试!然后记录,以备交流。

    大家根据分工进行活动,活动气氛相当的热烈,同学们兴趣高涨,有的同学画出了浓淡,粗细不同的点和线。有的先蘸满淡墨,再用笔尖蘸一点浓墨,卧笔侧锋画出一笔双色的效果。有的同学大胆挥毫,使用了许多侧锋画出花朵,有的小心翼翼用笔尖仔细的勾勒,点画??

    通过刚才的实践,孩子们意识到用毛笔画得画和平时在绘画纸上画得画不同,并分析出了毛笔很软,由于加水的不同,可以画出浓淡不同的作品;生宣纸

    有吸水性,由于用力不同可以画出粗细不同的线条等。我进行了简单的归纳,毛笔画主要有:浓淡、干湿、点染、勾勒、没骨等。

    然后我在刚才实践的基础上组织挑战赛,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还需要小组的倾力合作,共同完成,我宣布了活动规则以后,出示了挑战题目:首先,分别在每组的宣纸上任意画相同的一大笔,接着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这一笔引发的联想,选出最有创意的答案,确定出本组的绘画主题,然后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将本组的联想用画笔表现出来。同学们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各组确定主题,第一组:在河中游泳的小蝌蚪;第二组:一片树林;第三组:一个插满花朵的花瓶;第四组:一组高高低低的楼房。学生们挥笔作画,用小小画笔把把想象变成真实的美术作品,相同的笔墨在每个人的眼中和手中,所呈现的却是不同的画面,换了不同的人来添画,最后的效果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为了使学生们能更好的表现自己的主题,我适时的引导他们欣赏前辈们作品的表现方法,首先,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中著名画家张桂铭的《觅》,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使这幅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再看,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的作品《人之家》,画面上只是使用了极为简单的点、线、面,但由于墨色浓重的变化,大块面的错落安排,使画面具有独特的韵味。最后,请同学们再欣赏一下张大千《泼墨山水》这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运用了特殊技巧-------泼墨。在欣赏过这些艺术大家的作品之后,同学们又有了新的创作灵感,他们窃窃私语,跃跃欲试,我趁热打铁,请他们把刚才的作品进行修正,完善!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画面饱满,要有大小、浓淡、粗细等变化;

    2)要运用多种技法来表现;

    3)分组合作,看看哪一组合作最愉快。

    当学生完成的作品摆在桌面时,我利用大屏幕展现互评标准:画面饱满;画面中有大小,浓淡,粗细变化;画面整体美观等,要求学生展出并介绍本组作品,然后请同学们将自己手中的满意卡,贴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

    初中美术课件 篇5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第13册中的第9课,属欣赏评述单元内容。

    本课的内容是近距离的,因为它是最为生活化的,从“衣、食、住、行”四个生活的基本框架里来谈,跟生活有关的艺术,学生有足够的生活经验以供运用;但它的内容又是遥远的,泱泱五千年的文化历程,离我们生活是如此的久远。

    这一“近距离”应对这“远风景”,无疑给执教的老师有很大的空间去想象和发挥。

    让学生从古人的角度来理解古人,从生活的角度来理解古人的各种艺术存在的形式,初步懂得跟“衣、食、住、行”有关的'艺术发展脉络及艺术存在的多样性,调动他们现有的经验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共同探讨“衣、食、住、行”这些人类生活中最为常态的组成部分的历史演变、观念的变化,以及人文精神的体现。从而使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了解本民族艺术伴随历史发展的概况,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就生活谈艺术,让学生加深理解艺术应当是为生活的艺术,是大众生活的艺术,它贯穿了人类发展始终,贯穿于衣食住行的点滴。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刚刚从小学毕业,对于他们而言坐在那儿规规矩矩地欣赏、理解、评述……恐怕教学知识是可以传播下去,但其效果可能会导致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也会很快消失的结果。也许那种形式对“小初中生”而言,他们并不太有兴趣。在初中阶段义务教育的美术欣赏课程新课标中我们倡导的似乎更应是注重感受和愉悦,在愉悦中感受、记忆,融入血液。

    课时安排:

    2课时之1

    本节课的时间跨度导致内容含量很大,所以安排二课时完成。

    “衣、食”放在一个课时,“住、行”一个课时完成。

    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

    通过对中国古代与衣食相关的艺术形式的学习,使学生对其中著名的作品有所认识和理解,并对那个时代的艺术概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技能领域

    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对各个不同时期的与衣食相关的艺术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情感领域

    通过对作品的赏析,增强学生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创造领域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不同的民族艺术品面前,有一个较为客观、正确的评价,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

    赏析与衣食相关的艺术,体会古人的生活方式,理解服饰艺术的渊源及布料的品种、“鼎”的认识、陶、青铜、瓷器等质地的工艺器皿有一定认识。

    教学难点:

    因和“衣食住行”相关的艺术体系过大,牵涉的历史知识较多,认知面较广,所以较难把握住整个课程的教学重点。故在设计中以点盖面,在本课中平衡好重点、难点选取历史的几个片断,重点讲述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因为针对初一年级的学生,所以教师在知识的难易度上要把握好,不必太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

    学生准备:

    事前预习课文,随堂测试纸。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路

    谈话导入:

    游戏竞猜谈话导入

    谁的生活能离开衣食住行呢?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这些古代的实用美术,至今还散发着熠熠光彩。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近古人生活

    初中美术课件 篇6

    教材分析:

    中国民间美术种类繁多,寓意深刻,文化内涵深厚,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美术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而民间剪纸是这个体系中的一朵奇葩。本课的设置是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制作方法及艺术特点,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情分析:

    我们面对的大多数是天津市西青区本地的学生,而西青区的杨柳青是远近闻名的文化古镇,也是这一地区民间剪纸艺术的发源地。因此,对这一教学内容学生都不陌生,甚至可以举出多个实例,并且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让学生了解民间剪纸的发展史、种类、风格、装饰手法等知识,还要学习民间剪纸的制作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民间剪纸知识及丰富的精神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简史和基础知识了解其艺术特点。

    2、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资料、资料整理、制作课件更好地了解民间剪纸知识,通过实践练习掌握民间剪纸的制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

    感。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剪纸作品能力。

    教学难点:

    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的连接与完整性。

    教具准备:

    剪纸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一把,刻刀一套1开白纸三张。 教学媒体:

    计算机、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

    一、组织导入

    教师展示剪纸作品,并提问: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回答问题。(民间剪纸作品)教师讲述:这些作品出自农民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些和剪纸有关的基础知识。(板书课题:民间剪纸)

    二、学习新课

    1、剪纸作品的发展历史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知道剪纸作品是怎样产生的?(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信息搜集和整理,并制作成课件,课上进行展示和讨论交流,教师进行补充.)

    2.剪纸作品的表现题材

    欣赏由学生搜集和整理的不同题材的剪纸作品,体会中国民间剪纸题材的丰富。

    3.剪纸作品的艺术风格

    结合剪纸作品欣赏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犷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剪纸的样式很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4.剪纸作品的造型特点

    欣赏剪纸作品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归纳这些作品的造型特点?(夸张、变形)

    5、剪纸作品的分类(重点)

    结合课件中的图片进行重点讲解,利用图片的直观性帮助学生区分剪纸作品的不同种类。(单色剪纸、彩色剪纸,阴刻法、阳刻法)

    6、剪纸作品的装饰手法(重点)

    结合课件中的图片进行讲解,每一种装饰手法都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小圆孔、月牙形、柳叶形、锯齿形、花瓣形、逗号形、水滴形等)

    三、探索实践(本课难点)

    教师示范剪纸作品的制作方法,示范时配以讲解,注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然后再动手实践。(要求:能灵活运用各种装饰手法独立设计完成一幅剪纸作品,做到造型简洁、富有剪纸情趣,注重创新。)

    四、成果展示

    分组展示学生作品,请部分学生阐述表现意图,进行作业点评,评出最佳作业。

    五、课堂小结

    师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剪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营养,多看,多想、多动手,一定会创作出好作品。作为一种充满

    民族意识和人情味的文化现象,民间剪纸早已走出了农家小院走向了世界,名扬四海,成为全人类的文化财富与艺术瑰宝。愿这棵古老的艺术之树常绿常新。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将它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作业设计:

    练习用刻纸的方法创作一幅剪纸作品。

    要求:造型美观、装饰手法丰富,阴阳刻法不限

    板书:

    课后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这就为本课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课前学生准备比较充分,制作的课件在课前已经进行了整合,使本课教学更系统更流畅。本课教学的不足之处:学生在进行作品创作时,思路还应该开阔一些,胆子再大一些,要充分体现个人的风格特点。

    初中美术课件 篇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色彩心理》是选取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高级中学美术课本》(试用)第三章《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部分内容。这一章包括形体、明暗、色彩、空间和肌理共五部分,我从中选取色彩这一节加以扩展,成为本节课的内容。本课从首先回顾色彩的基础知识,然后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色彩心理的作用,并联系生活去感受色彩心理。采用Authorware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既加强了课堂的交互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对他们进行艺术熏陶。

    2、教学目标:

    美术欣赏课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方法,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高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掌握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A.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

    B.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

    (3)发展目标:

    A.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B.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C.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1)常见色的心理效应

    (2)常见色的色彩联想

    教学难点:常见色的心理效应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在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教学中,教师习惯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讲典故、说故事、聊趣闻,逗得学生哈哈大笑。但学生终究处于被动灌输的地位,他们不会主动去体会艺术作品的魅力、不能将课堂中学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一节课下来,除了大笑外,别无收获。因此本节课的基本设计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知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乐中体验——讨论探究——知识扩展——情感升华

    互动

    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两个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来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每参予一个游戏,都会思考完成游戏的办法,学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感受到色彩的魅力,然后在游戏中体验,在讨论的环节中联系实际,自由发挥,对讨论结果探究验证,最后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知识扩展。教师从学生遇到的问题入手,引出学习任务,然后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对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学生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最后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设计游戏时要注意游戏的趣味性,以活跃课堂的气氛。

    初中美术课件 篇8

    尊敬的评委、老师:

    您好!今天我说的课题是“手绘线条图像——物像的多视角表达”。这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四册中的第二课。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 教材分析

    手绘线条图像的表达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学习手绘线条图像能够促进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以简单会意的方式表达出来,达到自我表现、自我展示、交流和抒发情感的目的。本课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方面,虽然比以往学过的课程有一些难度,但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由浅入深、由深及透、由透激活的教学思路,能够使学生理解形态与结构的关系,掌握立体图像的呈现规律和表现手法,能够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掌握表达立体图像的各种方法。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丰富线条的表达方法,理解物像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关系。能准确客观的、忠实的传达物像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由浅入深、由深及透、由透激活的教学思路。

    3、情感、态度、价值观: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观察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和提高的能力。

    三、 教学重点: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

    四、 难 点:让学生消除对复杂结构和多维物像的恐惧感。

    五、 关 键:鼓励学生有个性的表现,充分发挥想像力。

    六、 教 具:生活中的立体图像的例子。

    七、 教法与学法:

    1、教法运用:组织学生体验从平面到立体的过程,感受立体物像的结构特征,通过示范讲解每种表现方法,大量欣赏生活中的实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发现身边有关立体图像的描绘,使学生切身感到立体图像的重要性和其独特的美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引领学生步入徒手线条描绘的世界,尽情体验手绘线条造型的乐趣。

    2、学法指导:重视基础训练,讲解方法但不限制学生的发挥。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欣赏,以学生生活体验作为教学的重要辅助内容,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

    八、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给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通过添画几笔的方式,将这些平面的二维图形变成三维的立体图形。体验平面到立体的过程,激发学习热情。

    小组代表到板前绘画,限时2分钟。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讨论:什么是立体图形?大屏幕出示其概念。

    2、列举生活中的立体图像,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播放,学生欣赏立体图像精美的图片,丰富视野。加深对立体图像的认识。

    3、讨论:立体图像的表达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结合实例说明。

    总结立体图像的作用,以及特有的清爽之美和简洁之美。

    4、教师示范讲解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

    表达直观感受的方法

    表达结构分析的方法

    表达主观理解的方法

    结合欣赏使学生理解立体图像的表现方法和每种方法的特征。

    (三)、实践练习

    1、判断同一物体不同的表现方法,以竞赛的方式抢答。

    2、介绍立体图像表达在生活中的应用,展示。

    3、找出其它教材中的关于立体图像表达的例子。

    4、选择一种立体图像的表达方法画一件物品

    作业要求:线条简练概括,构图合理。

    (四)、总结

    手绘线条图像是人类除口语、文字以外的第三语言,是现代的白话文,是21世纪公民毕备的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尽快的掌握这一本领,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

    初中美术课件 篇9

    一、说教材

    《金色的鱼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时为1课时。“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通过不断练习,熟能生巧,使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得到提高。选择这篇文章的目的我认为有两个:一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二是进行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

    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接受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透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二、说目标

    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根据学生实际,围绕新课标的精神和修订教材的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和新词,理解“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词语的意思。

    2、快速默读课文,会概括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重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到文中令你感动的地方,并做上批注(重点)。

    4、抓住描写老班长的外貌、动作、语言等重点词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重点)

    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对“金色的鱼钩”的理解。(难点)

    三、说学法

    在学法指导上,一是做好课前做好预习工作:自读课文,为课文标段;借助课文内的拼音为课后的生字注音组词;画出文中的好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标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搜集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二是本课侧重指导快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结合课文导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悟出快速阅读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说教法

    本节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所以在教法上,我采取课前让学生预习字词,课上进行认读和书写;抓入导学问题,以老班长的外貌和课文中感动的地方两条主线,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会老班长的崇高品质。虽然课前进行了充分备课,但是更要注重课堂上的生成,在找学生问答问题时,以学生的回答和读贯穿整个课堂,不能牵着学生的思维走。

    五、说教学过程

    诗歌导入,情境渲染:

    1. (课前听《长征》这首歌曲)引到背诵毛泽东《长征》诗。

    长征是世界军事历的一个伟大奇迹──一个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同学们可知道,在这个奇迹的背后,是红军战士历尽的千难万险,是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老班长的故事吧。──板书:金色的鱼钩,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2、认读本课的.生字并组词,在本上书写“颧”、“鬓”。(对应目标1)

    整体感知,领悟情感:

    1、看着课题,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自由提问)

    2、认真阅读课文导读后,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想想课文主要讲谁,讲了一件什么事。(1935年秋,在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一位老班长接受党交给的任务,尽心尽力地照顾好三个红军伤员,在即将走出草地时,自己却牺牲了。)(对应目标2)

    入情入境,重点赏析:

    可以根据课文学习过程的需要,拟定两条学习主线。

    (一)以老班长为主线(对应目标4)

    1、再次默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板书:老班长)

    2、这几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有什么不同,说明了什么?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师: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五六十岁老人的外貌特征?(可以看出老班长在长征途中饱经风霜,长征的艰苦。)

    (2)“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

    (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因为找到了一个能让战士们吃上好一点的东西的办法,而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尽职尽责。)

    (3)“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沉的声音说”

    (这里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是我们可以从句子中进行拓展训练:想象老班长望着远方草地时的眼神,那眼神中一定充满忧虑。)

    (4)“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肯喝鱼汤,生怕他们饿坏了身子,他又心疼,又着急,责怪自己没能完成指导员交给的任务,因此眉毛拧成了疙瘩。

    战士们喝下了鱼汤,他的眉头舒展开,充分表现了他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5)“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

    (老班长历尽艰辛,任劳任怨,照顾三个年轻的病号。他胜利地完成了上级交给他的任务,可是自己已经衰弱到不能支撑的地步,死亡的威胁正步步朝他逼来。)

    过渡:从老班长的外貌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中只有战友,唯独没有自己的优秀共产党员。

    (二)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对应目标3)

    1、学习“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1)指名朗读,读后议论:为什么这个段落令人感动?

    (2)抓住“皱紧眉头”“硬咽”等词和“我”当时的心情,体会老班长的品质。

    (3)感情朗读,注意体会人物的内心。

    2、学习“夜里钓鱼、摸野菜”片段。

    (1)自由朗读,感受老班长寻找食物的不易:白天,老班长要带着战士们行军,晚上宿营时有要忙着张罗食物,而草地上都是黑水潭,哪有多少鱼,为了钓鱼,找野菜,老班长的眼睛都瞅坏了。

    (2)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的摸”等重点词朗读。

    (3)说说此时自己内心的感受。

    3、学习“命令战士喝鱼汤”片段。

    (1)学生自由朗读这一片段内容。

    (2)观察课文插图,想象小梁和老班长的心理活动。

    (3)思考:老班长前后的表情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4)指导朗读“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到“可是我的心里好像塞了铅块似的,沉重极了。”

    4、学习“奄奄一息让鱼汤”片段。

    (1)自由轻声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自己内心的感情。

    (2)说出内心感受,并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3)指导分角色朗读。

    ①老班长“奄奄一息”,身体已经极度虚弱,同时又对战士们充满牵挂和关爱。

    ②为救老班长时的心急如焚,无尽的担心和难过。

    (过渡语:为了伤员,老班长快耗尽了自己全部的生命。如果你是伤员,面对奄奄一息的老班长,会有怎样的感受?)

    ③老班长牺牲时,战士们悲痛欲绝、催人泪下的呼喊。

    (过渡语:“老班长的手垂了下来,他耗尽了生命的全部,眼看着要走出草地,他却不能动了,也不能照顾我们了。此时,你该用怎样的感情呼唤他呢?”)

    (四)品味金色,升华迁移

    1、读最后一段,重点是“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师:为什么说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对应目标2)

    2、你觉得老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忠于革命、忠于党、舍己为人)

    (五)拓展延伸

    1、拓展阅读《草地夜行》。(如有时间分享学生们搜集的长征故事)

    2、过渡语: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士们的生命,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无私完成了党的委托。他永远地留在了那片无边无际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只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钓鱼钩。如果有一天,你在博物馆里见到了这只钓鱼钩,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在以后的学习中你要怎么做呢?请写一写。(放歌曲《十送红军》)

    (六)小结: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青春与热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初中美术课件 篇10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初中整个美术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以及学习美术的意义,由此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

    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让学生了解美术的种类,认识美术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美术的概念和认识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四)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什么是美术,第二部分说明美术的分类,第三部分是学习美术的意义。

    二、教法:

    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小组讨论法。

    三、学法:

    本课从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入手,运用学生讨论、欣赏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欣赏、讨论、憧憬中愉快地度过四十五分钟。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一、课堂讨论——你认为什么是美术?(3—5分钟)

    1.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讨论。2.教师指名让学生以举例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见解。①大部分同学只能说出画画是美术,个别同学可能会说出建筑设计、雕塑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等是美术,教师首先肯定他们的说法。②紧接着教师引导从早晨一起床开始说起。

    教师:床——家具美术、被面——染织美术、衣服——服装美术、牙膏、牙刷、梳子、脸盆、盘子、筷子等——工艺美术、自行车——工业美术、教室——建筑美术、室内装修——环艺设计。

    学生:尺子、书包、小盒、头花、手表、鞋子、冰箱、电视、书法、摄影等,这些都是美术。

    结论:大家生活中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美术。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美术的世界(5—8分钟)

    教师重点讲解并出示幻灯片(本环节以教师引线,学生举例,教师补充说明为主)。

    1.美术的含义(教师口述内容并重点解释)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齐白石的《荷花蝌蚪图》等中国画作品和蒙克的《呐喊》等油画作品。

    提出问题:完成这几幅作品的材料是什么?

    学生活动:带着问题观察展示的作品,踊跃的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大家对美术作品的这些认识,都涉及到了美术定义的问题。

    2.美术的分类(15—20分钟)。

    基本内容:美术包括:①绘画:东方绘画[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日本画等]、西方绘画(水彩、水粉、油画、素描等)②雕塑:圆雕(完全立体的可以四面欣赏的一种雕塑)、浮雕(半立体的,浮着在另一平面上的一种雕塑)。⑧工艺美术:传统手工艺(象牙雕、玉雕、金银首饰等)、工业美术(电视、洗衣机、交通工具、花布、陶瓷等)、商业美术(装潢、广告、橱窗等)。④建筑:公用建筑(学校、商场、体育馆、公园等)、民用建筑(居民楼、四合院、农舍等)、纪念性建筑(人民英雄纪念碑、纪念堂等)。另外书法、摄影、篆刻等也属于美术范畴。

    绘画和雕塑属观赏性艺术(满足精神生活需要);工艺美术和建筑属于实用性艺术(满足物质生活需要同时也可满足人们审美的需要)同样具有观赏价值。

    教师活动:(1)、分别展示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书法、摄影、篆刻的图片。

    (2)、提出问题:这些美术作品有什么不同?(提示:造型的、材料等)

    (3)、学生回答,总结有关理论和观点。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探究问题,回答提问。

    (设计理由:在欣赏图片中,逐步训练学生区分不同美术形式的能力。)

    3、美术的作用。(7—10分钟)

    总体而言,美术作品的作用包括教育作用、认识作用、审美作用。

    教师活动:(1)出示幻灯片

    提出问题:A、各个图片分别给大家什么信息?(老师给予引导。)

    B、大家为什么要学习美术呢?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

    (能力拓展:让学生开动脑筋,列举自己生活中所发现和存在的美术元素,训练主动思维的习惯)

    4、课堂回顾:(2分钟)

    这节课,大家学习了美术的概念、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以及美术的作用等,使大家从宏观上认识了美术的基本知识,为大家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打下了基础。

    5、课堂小结:(3分钟)由此可见,大家的生活离不开美术。当你需要穿一件漂亮的衣服时,是不是需要有人来设计?当你走进饭店吃饭时,需要不需要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呢?当你住在一间低矮的平房里,你想不想住进一座舒适美观的大楼呢?当你住在家离学校较远,你想不想骑一辆既好看又轻松的自行车呢?但是,这一切都需要有人来设计。而未来的设计者就在你们中间,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美术争取当一名美术设计师,把大家未来的生活创造得更美好。

    6、板书设计:

    一、什么是美术 二、美术作品是如何分门别类的?三、美术的作用

    绘画、 篆刻 教育作用

    雕塑、 认识作用

    建筑、 审美作用

    设计、

    书法、

    摄影

    初中美术课件 篇11

    (1)本课从选择学生熟悉的板报为切入口,把板报的设计、制作、欣赏、评说等知识元素和能力培养综合起来,激发学生对设计艺术的兴趣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以此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材第14页介绍《钱江晚报》,通过观察它的作用、结构、比例、编排方式、色彩,可以了解平面设计,认识设计中体现的形式和规律。第15-16页介绍了四种常见的字体、书写方法、各种不同的变形美术字体。第16-17页介绍了刊头设计的范例、六种标题编排的方法。第17-18页介绍了两种不同的版面编排方法。第19页介绍了编排设计在板报中的重要性以及提供四种编排的样式给学生作业时参考。

    (2)本单元分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美术字以及刊头设计和标题编排,为第二、三课时的练习铺垫;第二课时,完成版面编排,以及铅笔底稿;第三课时,完成色彩稿。

    注重直观性教学,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设计练习,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处理综合信息的能力,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本单元位于浙教版初中一年级美术13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设计课,了解字体的书写方法、标题编排、版面编排以及其重要性。也为第五单元《迎接新的一年》的设计与编排打下必要的基础。“有人的地方就有生活,有生活的地方就有美”,“艺术源于生活”。因此,本单元主要使学生通过体验生活的细节,了解板报的特点与设计方法。通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才可能结合实际,有的方矢。本次教学设计针对的是某农村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地处偏僻,因此他们的学习基础较弱,对报纸与板报的设计了解甚少,但是他们的学习兴趣浓厚且求知欲强。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他们没有学习过类似的设计课,对于本节课存在陌生感。并且处于青春期的他们仍以感性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都还比较欠缺,需要教师的引导。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提高学生处理信息资源、独立思考、抓住关键、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选择一种版面编排的形式,确立主题,收集相关素材,设计一幅有创意、有美感、有思想板报。

    教师:展示一张常见的报纸,提问:报纸设计包含哪些内容?你认为在编排中应注意什么?

    (1)教师提问:写美术字时应注意什么?如何进行刊头设计?标题编排怎样才能做得漂亮?结合课本的范

    例,学生讨论。

    (2)教师总结:隶书体:平整美观,活泼大方,蚕头燕尾。楷体:从字势看,隶书是向外扩散的,而楷书则是向内集中的。宋体:与楷书笔形相似,结构方正匀称,后来人们把它刻成书版印成书籍,成为一种规范的印刷体,横细竖粗。黑体:粗壮醒目、简洁明快。总体看,黑体所有笔画粗细均等。

    (3)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各种字体的书写方法。

    (4)刊头设计与标题编排。

    ①刊头与标题在板报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标题的位置、字体、大小、形状、方向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整个版面的视觉效果。

    学生思考:如果标题的位置、字体、大小、形状、方向改变,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②刊头和标题的内容要和板报的主题思想一致,可以采用纯文字或文字与装饰纹样相结合构成的形式。③出示多种图片,开拓学生视野。

    (1)提出作业的主题:以“我最喜爱的卡通形象”为内容,设计一个板报刊头,要求具有个性、活泼、色

    彩明快、简洁。

    (2)提供创作的建议:注重与自己的实际经验相结合,独立思考,结合板报刊头设计的知识,大胆、自由地把所想所感的事物表达出来,尽量做到与众不同。

    (1)小组内展示作业,互评作业。

    (2)选出典型作业,全班欣赏评述,教师小结。

    提供评价建议:①作品是否大胆、自由地表现出自己的感受;②作品是否有创意,与众不同;③作品的造型与色彩的表现是否和谐统一等。

    初中美术课件 篇12

    课 题:劳动——人类创造力的源泉

    课 型: 欣赏课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一部分劳动的场景,通过欣赏这些场景来认识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是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家表现的重要题材之一。

    教学方法:

    1、欣赏

    2、讨论

    3、动手画劳动场景

    一、导入新课:

    1;简介本届学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青岛实验区第一届,师生共同参与、积极配合来完成教改任务。

    2;本节课为欣赏课。

    3;观看劳动的场景画面

    4;把学生分成 四个组。

    抢答问题:观看1---2页的`五个画面

    1:你是否知道和理解这些美术作品所表现的劳动性质和情节?

    二:新授课:

    教师活动:

    1:根据座次分成四个组。

    2:提出活动一的第一个问题。?

    3:教师在黑板上分四个记分牌,分别记分。

    4:活动一(2)、(3)问题根据时间再定。

    5:教师布置画一幅“表现劳动场景的画”。

    学生活动:

    1:分成四个组,自己选队长,起队名。

    2:抢答问题。

    3:选代表作总结。

    4:学生动手画“表现劳动场景的画”。

    能力要求: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布置下节课的内容:

    对课本3、4页问题找出一、二个来论述,写成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资料来源提示:互联网、图书馆

    课后记:

    新教材的实施,新的教学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需要我们认真探索。

    1;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组织和参与讨论。

    2: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探索,注意对有创见观点的学生充分肯定。

    3:对课本中的知识点要强调清楚。

    4:师生共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学习。

    【初中美术课件范本】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