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件汇集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件

    发表时间:2023-07-29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件汇集。

    经过我们的检索已经找到符合您需求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件”资源。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教案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在这里我们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供大家借鉴!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件 篇1

    《小青蛙》是一首儿歌韵文。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本课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同时采用归类识字、字谜识字、组词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识字,能主动识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并有意识地将识字教学引向课外,让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在生活中识字。

    1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12歌生字,会写7歌生字,认识新笔画“横折提”和新偏旁“病字旁”。

    2、 了节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会给基本字加偏旁组成新字,正确区分形近字。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是益虫,我们应该爱护它。

    辨析形近字,正确认读和使用形声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猜谜语——交流资料——赛读课文——识字——写字——总结

    1、猜谜激趣。

    师说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青蛙)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板书:小青蛙)生书空,齐读课题。

    3、课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

    导学:同学们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

    4、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

    5、青蛙穿着绿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的是绿色的意思吗?(青)

    6、导入: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看,小青蛙还为咱们带来一首儿歌呢!(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小青蛙的距离,既让学生感到新奇,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为整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一)初读课文。

    1、生自由读,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请你们把圈画出的生字、词读三遍。

    3、检查读文。教师相机正音。

    (二)学习课文。

    学习第一句。

    1、指生读第一句。

    4、相机出示生字“清、晴、眼、睛”。让学生读读这几个字。

    学习第二句。

    1、指生读第二句。

    3、相机出示生字“保、护、害、事、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4、指导朗读。

    学习第三句。

    1、指生读第三句。

    2、指生评议朗读。

    4、相机学习生字“请、让、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2、学习新偏旁“病字旁”和新笔画“横着提”,范写、找范字巩固记忆。

    3、识字归类。

    (2)指生认读,问:你是怎么记住并且区分这几个字的?(他们左边的偏旁不一样,不同的偏旁表示不同的含义。)

    导学:“清、晴、睛”三个字的读音有点像,字形里面都有“青”字。带“三点水旁”的字表示与水有关; “晴”:太阳出来就表示天气晴,所以是“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有关;“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与眼睛有关。我们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请”的部首是言字旁,表示和说话有关,我们平时说话要讲文明。

    (3)师小结:这就是“青”字族的字,左边表形,右边表声,叫“形声字”。

    2、学生读字。

    3、 根据结构特点,重点指导“青”字的写法,教笔顺,生书空。

    “清、晴、情、请”的写法指导,重点是左边的偏旁书写,范写竖心旁、言字旁。

    (1)教师指导书写“生、气”笔顺,强调“横斜勾”的写法。

    (2)组词。

    (3)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指导书写“气”。重点强调第四笔的写法。

    (4)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设计意图:一年级是书写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要抓住每一次时机指导学生写字。在进行写字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读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笔画的书写,提升学生的汉字审美能力,再通过书空、描红等美观地书写生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1、同学们,学了这首儿歌,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交流怎样保护小青蛙)

    2、总结:对呀,青蛙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更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要一起保护小青蛙。(出示另外两首儿歌,生读,了解更多青蛙的习性。)

    设计意图: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在学生识字学文之后问“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为什么?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这几个问题,让学生更加明晰“青蛙是益虫,我们应该保护它”。而课外儿歌的.学习,让学生有了更广阔的知识面。

    1、背诵课文。

    2、熟读儿歌,并了解青蛙的成长过程。

    3、读读有关青蛙的小故事。

    板书设计: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件 篇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一年级学生的认字、识字能力不强,而本课识字量较大,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依据儿童心理特点,本课教学设计采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抓住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做到识用结合。同时依据教材图文并茂,内容活泼形象的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富有情境的图画,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启迪孩子的灵性!在教学中体现三个结合:把阅读和巩固识字相结合,阅读和培养语感相结合,阅读与促进学生的发展相结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学:(教师边讲故事,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孩子们快看,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呀!下雨了!这时,从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它要给我们写诗了!

    2.设疑导入: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青蛙写诗》。

    3.教师板书,学生跟着书写,齐读课题。

    4.学习“写、诗”这两个字。通过定位联想法识记生字并组词。同时强调:“诗”是整体认读音节,并且是翘舌音,引导学生反复认读。

    5.认识新偏旁“冖”。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犹如一台戏的序幕。利用简笔画画出本课的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讲故事般引出课题,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之中入情、移情、陶情,并认识了生字“写、诗”,分散了识字的量,降低了识字的难度。

    1.导学:借助拼音自己试着读读儿歌,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本文要求认读的生字圈画出来。

    2.学生按要求自由拼读儿歌,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圈画生字,并把生字多读几遍。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生字的读音及课文的内容。学生重点注意听清自己圈画的生字词的读音。

    4.多种形式读文。先同桌互读纠错,再组内赛读,最后指名读文,其他学生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顺两个方面评价。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环节本着这一原则,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然后与同桌、小组成员合作学习,最后班内汇报学习成果,使学生体会到自学和合作学习的乐趣。

    1.学习第1小节,认识“点、要”两个生字。

    (1)指名朗读第1小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做出评价。

    (2)指导朗读,注意感叹句的读法,要读出青蛙的喜悦之情。

    (3)识记生字“点”,认识新偏旁“灬”。“灬”有时表示尾巴,如在“燕”字中就表示尾巴;有时表示“火”,如在“热”“蒸”等字中就表示“火”。

    (4)识记“要”字,引导学生认读,并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5)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写”“诗”“点”“要”,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灵活巩固认读。(小老师领读并组词,开火车认读并组词,班内竞赛抢读,猜一猜读。)

    2.学习第2~4小节,认识“过、给、当、串、们、以”。

    (1)导学:青蛙写诗了,它是怎样写的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我们来看第2~4小节。

    (2)学生自由读文,圈画出谁来帮忙了。

    (4)出示第2小节,指名朗读。

    (5)导学:在这一节中藏着三个生字宝宝,你能找到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预设:

    当:也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当。当是一个多音字。

    ①学习“串”,可以用象形记忆法,两块肉用一根竹签穿起来,就是“串”。

    ②课件演示“串”的古今字变化。学生认真观察记忆字形,理解字义。

    ③运用:有什么东西是成串的?(一串项链、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灯笼、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芦、一串羊肉。)

    (7)谜语:门外有人--们。学习“们”字,强调读音是轻声。

    (8)用数笔画的方法学习“以”字。

    ①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形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说说谁像谁,潜移默化地学习比喻句。)

    ②导学:这些都叫标点符号。让我们用“……像……”的句式说说这些标点符号。

    预设:小蝌蚪像逗号;水泡泡像句号;一串水珠像省略号。

    ③拓展:你还知道哪些标点符号?(?;!)(课件播放:标点符号歌)

    3.学习第5小节,教学“成”字。

    (1)导读: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出示生字“成”,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记住“成”字。

    (3)指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青蛙的诗”。

    4.创设游戏情境“小蝌蚪找家”,巩固识字效果。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小蝌蚪,学生认读生字,读正确了小蝌蚪就可以回家了。

    生字回文,与阅读再次结合。

    设计意图:本文生字较多,随文识字的形式降低了学生认字的难度。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丰富了学生识字记字的经验。游戏巩固识字,寓教于乐,提高了识字教学的实效。

    1.指导书写“们”字。

    (1)引导学生观察“们”的间架结构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汇报交流,强调“们”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学写生字“下”。

    (1)引导学生观察“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汇报交流,书写。

    3.引导欣赏: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就对它笑一笑,并向同桌夸夸你写的字。

    4.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发“笑脸”奖。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写字指导至关重要。本环节在写字指导的过程中并没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所侧重。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中,“们”是难点,它是唯一一个合体字,所以在指导时重点指导“们”字,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发现合体字的书写规律。“下”字笔画较少,而且对于独体字的书写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础,所以不作为重点指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在指导书写中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评议及正确书写的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的观察体验,并让学生在扎实的书写练习、交流评议中给予“笑脸”鼓励,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1.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不懂的地方时,如果是简单的可以当堂解决,其他的内容引入下一课时教学。)

    设计意图:在本节课即将结束之时,让学生回顾读懂的内容,并对没有读懂的内容进行梳理,培养学生总结的能力和问题意识,同时也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改变以往的老师留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给自己留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作业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图画,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语。

    (1)课件出示字词:写诗、雨点儿、我要、过来、一串水珠、可以、给你、当心、我们、成了。

    (2)自读、小组内读、全班汇报读。

    3.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词。

    4.生字回文,整体感知。

    5.导入:还记得你上节课结束时的疑问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解决这些“?”吧!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对生字记得快,忘得也快,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强,需要老师有目的地帮助强化复习字词,夯实语文基础知识。通过回读课文,不仅巩固生字词,还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此环节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注重与上节课知识间的联系,从巩固学习内容入手,抓住学生心中的疑问,实现自然过渡,导入新课。

    1.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1)(课件出示插图的动画)创设情境:快听:嘀嗒,嘀嗒……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文中哪句话也写到下雨了?(指生读句子: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你感受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小。)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2)启发想象:

    ①雨点儿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落到了……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生2:雨点儿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

    生3:水里的小蝌蚪们都来啦,它们都把小脑袋露出来了。

    ②如果你是青蛙,想想雨点儿落到了你的身上,你会是什么感觉?

    ③如果你是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

    (3)导读: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句: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4)引读:所以青蛙高兴地说--齐读本小节最后一句:我要写诗啦!

    2.学习第2~4小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3)导学:你是从哪几小节知道的?(2、3、4)自由读这三个小节,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4)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②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了?(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③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出声地读一读第2、3小节。(学生练读后指名读。)

    ④引导学生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

    预设:省略号是六个点,一个水珠不像,我觉得一串水珠排起来很有趣!水珠们很团结!

    (6)引读: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啊!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7)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8)小结: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我们和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好朋友。

    (9)依据板书,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的背下来。

    3.拓展延伸,训练语言。

    (1)导学:多有趣的诗歌呀!快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省略号和句号?

    (2)通过班级讨论得出:圆圆的( ),当个小句号;一串( ),当省略号;( )带个小尾巴可以当个小逗号。

    4.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导学: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青蛙,它终于把诗写成了(课件出示第5小节),快大声地读一读,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诗的内容只有一个“呱”字。)青蛙写诗优秀教案设计

    (2)导学:青蛙写的诗多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3)导学:“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4)学生自由猜测青蛙“呱呱”的内容。

    5.引读全文:雨天的景色多美呀!青蛙的朋友们多团结呀!所以青蛙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诗,让我们带着喜悦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

    本环节从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出发,利用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为什么小蝌蚪能当逗号,水泡泡能当句号,一串水珠能当省略号。把识字与理解诗文结合起来,同时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加上适度的拓展与想象,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感,还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启迪了孩子的灵性。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1.指导书写“雨”字。

    3.引导观察“雨”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根据学生汇报,教师范写指导。

    4.引领孩子按“一写二看三对照”的方法主动去写好字。

    5.用投影把写得好的展示给大家看。

    6.观察“个”字,自己尝试写一个。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让学生体会发现的快乐,同时也使写字教学不仅仅停留在指导的层面上,更多的是学生的积极参与。有重点地指导书写和课件演示观察仿写相结合,使生字教学扎实有效且富有趣味,不乏味。

    1.学生参看板书练习背诵课文。

    2.齐声背诵课文。

    3.师生谈收获小结。

    设计意图:在课堂的结尾让学生背诵课文谈谈收获,不仅能帮助低年级学生丰富语言积累,还能提高学生的总结和概括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快乐。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首先呈现给学生文中景物的图片,学生在欣赏中感受,在感受中认识生字,在识字中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如:猜字谜、游戏巩固识字等,学生在活动中、游戏中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课堂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追求“识字生活化、情境化、游戏化”,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课堂上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互动交际,促使他们动脑、动眼、动手、动嘴,调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件 篇3

    1、圈出文中和“青”长得很像的生字。

    (1)教师示范圈画第一句中与“青”相像的生字“清、晴”。

    (2)学生学着教师的样子圈生字。集体交流,教师随机板贴生字。

    设计意图:圈字,认读,让学生在动笔中聚焦“晴、睛、情、请”,便于学生发现它们读音上、字形上的相似和细微区别之处。

    2、生字宝宝自我介绍。

    (1)(事先在学生的抽屉里放一个信封,信封里面装着“情、请、晴、清、睛”5个生字的字卡)请学生拿出藏在信封里的字卡,读一个生字,在课桌上摆一个。

    (3)请学生帮生字作自我介绍。学生自由介绍一一指名介绍一一同桌相互介绍。

    (4)把生字送回信封。学生读一个生字,放回一个。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创设学生与生字反复见面的机会。给生字作自我介绍,既巩固了生字读音,又揭示了生字的形旁表义的特点。

    3、生字宝宝交朋友。

    (1)学生在练习纸上完成连线的练习。

    (2)口头给“请”交词语朋友。

    请学生说一说可以怎么变。

    5、问问答答。

    青加氵变什么?青加氵变成清,清水的清。

    青加日变什么?青加日变成晴,晴天的晴。

    青加目变什么?青加目变成睛,眼睛的睛。

    青加忄变什么?青加忄变成情,事情的情。

    青加讠变什么?青加讠变成请,请求的请。

    设计意图:通过问答读,进一步引导学生巩固生字的偏旁和字义的关系,帮助学生建立“音、形、义”的联系。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件 篇4

    第一课春天

    一、教学内容:

    1、聆听《杜鹃圆舞曲》

    2、聆听《小燕子》

    3、表演《布谷》

    4、表演《小雨沙沙》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聆听歌(乐)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春天。

    2、通过演唱《小雨沙沙》,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大自然。

    3、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鹃圆舞曲》相比较,说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4、能编创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三、教材分析:

    1.手风琴独奏曲《杜鹃圆舞曲》

    杜鹃圆舞曲是根据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同名钢琴曲移植的手风琴曲。本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乐曲采用三折子圆舞曲体裁,C大调,中板。由三个小圆舞曲组成。

    《杜鹃圆舞曲》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深受人们的喜爱。2.歌曲《小燕子》

    《小燕子》是故事影片《护士日记》中的插曲。自影片播出后,这支歌便飞入了千家万户,成为孩子们喜爱的歌曲,多年传唱不衰。歌曲以小女孩为主人公,动情地唱出了祖国的新面貌,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睦相处的美好感情。3.歌曲《布谷》

    《布谷》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3/4拍,大调式。歌曲以模仿布谷鸟叫声的音调开始。歌词以孩子般的童心,歌唱了勇敢报春的布谷鸟,抒发了孩子们对春天到来充满欢乐的喜悦之情。4.歌曲《小雨沙沙》 《小雨沙沙》是一首由五声音阶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2/4拍,宫调式。旋律采用了级进、同间反复及变化重复等手法,在有规律的节奏紧密配合下,生动地描绘了小雨沙沙的声音。拟人化的歌词天真而又稚气,充满了儿童情趣,歌曲既向孩子们介绍了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又提示孩子们学会细心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2、学唱歌曲《布谷》

    3、律动《布谷》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杜鹃圆舞曲》,学习用简单的节奏乐器为歌曲伴奏;并通过图形谱感受乐曲,通过画旋律线的游戏,让学生初步学习旋律线。

    2、视听结全学习歌曲《布谷》。通过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长短;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3.复习课本小知识:小图标的表示作用。

    二、新课学习:

    1.小练习:随音乐拍手:(节拍练习)歌曲《布谷》旋律熟悉。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从布谷鸟的认识导入:布谷鸟在我地区俗称为“宝宝看花”)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引导学生视谱;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 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也可用变队走的形式熟练歌曲)

    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布谷》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4.欣赏乐曲《杜鹃圆舞曲》 1)初听,(完整听全曲)。

    2)谈谈感受,同时与《布谷》比较旋律相同的地方。

    3)复听:自由活动:随《杜鹃圆舞曲》自由地进行选择活动,(画图、动作、用节奏乐器伴奏)都可。教师加以指点。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感受。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小燕子》

    2、学唱歌曲《小雨沙沙》

    3、歌表演《小雨沙沙》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小燕子》与创编动作,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小雨沙沙》,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懂得种子发芽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启发学生学会细心地观察事物。

    3、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达歌曲的意境。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较有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3.复习课本小知识:小图标的表示作用。4.复习表演《杜鹃圆舞曲》,录音伴奏。

    二、新课学习

    1.欣赏歌曲《小燕子》 1)初听,(完整听全曲)。

    2)谈谈感想:歌曲唱了哪些内容、小燕子在什么季节来到,你想对小燕子说点什么? 3)复听:自由活动:随歌曲《小燕子》自由地进行选择表演活动。(时间充许的话,也可让学生分组创编、教师加以指点后。再分组表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

    2.小练习:随歌曲《小雨沙沙》拍手:(节拍练习与旋律熟悉)3.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

    1)猜迷导入,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打一个自然现象„„生视谱; 2)模仿下雨练习:教师:滴答滴答,学生接:沙沙沙 3)谈话:种子与发芽的关系„„点出“春天” 4)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5)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注意沙沙沙处的唱法要轻些)6)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也可用变队走的形式熟练歌曲)

    4、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雨沙沙》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第二课放牧

    一、教学内容:

    1、聆听《牧童》

    2、聆听《牧童到哪里去了》

    3、表演《牧童》

    4、表演《放牛歌》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牧童到哪里去了》、《牧童》、唱《牧童》、《放牛歌》,感受牧童的生活,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理解牧童生活的变化。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认识三角铁,探索三角铁的敲击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

    3、准确有感情地演唱《牧童》,并试着在歌曲中加入三角铁伴奏,能在歌曲《放牛歌》的间奏处加入锣、鼓、镲的伴奏,感受为歌曲伴奏的愉快。

    三、教材分析:

    1.歌曲《牧童到哪里去了》

    《牧童到哪里去了》是近年来创作的一首具有浓郁民歌风的儿童歌曲,2/

    4、3/4变换拍子,七声商调式。全曲由两部分组成。这首歌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大背景,表现了在祖国飞速发展的时代,“上学的孩子一个也不能少”的本意,使生活在祖国怀抱里的孩子都能实现上学的理想。

    2.合唱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斯洛伐克民歌。采用2/4拍、C大调、四乐句的一段体结构。本曲像一幅田园风景画,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生活的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成为人们喜爱的外国歌曲之一。3.歌曲《牧童》

    《牧童》是一首山歌风的江苏民歌。4/4拍。歌曲的节奏舒展,旋律优美抒情。歌词以童心描绘出蓝天、白云、绿水、青草,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田野风光,抒发了小牧童悠闲放牧的愉快心情。歌曲的第三段至结束全以小牧童的吆喝声衬词为歌词,巧妙地补充了短小而意犹未尽的情境,使得歌曲的情感得以充分地抒发,给人一种完满的审美感受。4.歌曲《放牛歌》 《放牛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2/4拍,一段体结构。歌曲欢快活泼,很有朝气。有趣的是聪明的作曲家采用模仿笛声的小过门作为乐句的加花补充,使得歌曲演唱难度小,听起来还很丰满。在歌唱中,我们仿佛看到小牧童吹着小笛、骑着牛儿兴致勃勃把家回的情景,活生生地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2、学唱少儿歌曲《牧童》

    3、律动少儿歌曲《牧童》

    4、节奏乐器三角铁的认识与演奏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牧童哪里去了》,感受牧童的放牧生活,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2、视听结全学习歌曲《牧童》。通过图形谱直观感受旋律的高低、长短;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视唱能力。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认识三角铁,学习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小练习:三角铁认识。教师介绍三角铁的演奏方法与姿势,练一练。(也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演奏方法与姿势)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

    1)边随歌曲《牧童》录音边拍手边看插图,熟悉歌曲(教师可用三角铁)介绍或探讨“牧童”是做什么的?

    2)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 3)引导学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注意第三段歌词与结束句的位置。)4)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牧童》要求自创编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在表演时,选几名学生用三角铁随乐曲进行伴奏)

    3、欣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

    1)初听前,与学生交流“牧童”到底到“哪里去了?”后(完整听全曲)。2)谈谈感想:牧童到哪里去了?为什么?教育学生珍惜学习时光。

    3)复听:自由活动:随歌曲《牧童哪里去了》自由地进行选择表演活动。(时间充许的话,也可让学生分组创编、教师加以指点后。再分组表演。但在最大的程度内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创编能力。)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

    1、欣赏童声合唱歌曲《牧童》

    2、学唱歌曲《放牛歌》

    3、歌表演《放牛歌》

    4、认识双响筒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牧童》,并学习用双响筒与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用听唱法学唱歌曲《放牛歌》,指导学生用活泼亲切的情绪演唱歌曲。

    3、通过教师范唱,让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自编动作表达歌曲的意境。

    4、通过为歌曲伴奏的过程中学习认识双响筒,学习其演奏方法,掌握其演奏姿势。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小练习:双响筒认识。教师介绍双响筒的演奏方法与姿势,练一练。(也可与学生共同探讨其演奏方法与姿势)2.欣赏童声合唱《牧童》 1)初听,(完整听全曲)。2)谈谈所听内容;

    3)复听:自由活动:随《杜鹃圆舞曲》自由地进行选择活动,可用双响筒与三角铁为歌曲作伴奏。

    3.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牧童生活入歌曲《放牛歌》)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引导学生视图形谱; 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可加上锣鼓的伴奏学习与运用)

    4.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放牛歌》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第三课手拉手

    一、教学内容:

    1、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2、聆听《鸭子拌嘴》

    3、表演《一对好朋友》

    4、表演《数鸭子》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让我们手拉手》、《鸭子拌嘴》,唱《一对好朋友》、《数鸭子》,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本课歌曲。

    3、能结合聆听歌(乐)曲,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表现小鸭的生活。

    4、能准确地读出两声部带词的节奏。

    三、教材分析:

    1.童声独唱《让我们手拉手》

    《让我们手拉手》是一首朝气蓬勃的创作歌曲。歌曲以昂扬的音调,欢快的旋律,富有特点的节奏构成。

    2.民间打击乐《鸭子拌嘴》

    本曲是由作曲家安志顺编创的打击乐曲。乐曲一开始,用小钹的独奏来模拟鸭子冲破黎明时的宁静引颈鸣叫,顿时听众带入可爱的鸭群之中。人们仿佛看见一只调皮的小鸭,拍着翅膀飞出鸭棚,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

    该曲作于1982年,用在《仿唐乐舞》中。该曲于1983年被第六届亚洲音乐论坛评为优秀音乐作品,并荣获1984年全国民族器乐作品创作比赛二等奖。3.歌曲《一对好朋友》

    《一对好朋友》是一首采用民间音调写成的创作歌曲。歌曲的旋律活泼,节奏紧凑,描述了小伢伢和小妞妞一块去放鸭和牛,一块唱着歌回家的情景。歌颂了小朋友间真挚朴素的友谊。4.歌曲《数鸭子》

    《数鸭子》是一首具有说唱风格的创作歌曲。歌曲说唱结合,旋律的音调主要以级进为主,接近语言的韵律,极富童趣。歌词描写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反映了富裕了的农民的幸福生活。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

    2、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

    3、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

    4、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让我们手拉手》,感受生活中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听唱法学唱歌曲《一对好朋友》,引导学生探索歌曲应以赞美的情感完整地演唱,声音要亲切自然,并用动作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3、通过自编动作与活动,引导学生自创动作和在歌曲的空拍处加上小动物的叫声,使歌曲的演唱更为生动有趣。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音乐课堂小常识:坐姿、歌唱的常规等。3.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二、新课学习: 1.听歌曲录音《让我们手拉手》;(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创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心情怎样? 2)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2.听歌曲录音《一对好朋友》;第二遍教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听。听后谈歌曲内容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一对好朋友》要求自创动作(引导学生在乐句结束处加上牛或鸭的叫声),从学生的自创运用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小结: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第二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2、学唱歌曲《数鸭子》

    3、表演歌曲《数鸭子》

    4、节奏编创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乐曲《鸭子伴嘴》,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强弱所带来的变化,以及感受音乐作品中鸭子的生动形象。

    2、听唱法学习歌曲《数鸭子》,引导学生能以歌声、动作来表现自己热爱生活,喜爱小动物的情趣。感受不同音乐要素的表现的不同动物的形象及场景。

    3、通过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4、通过节奏读拍编创活动,进行简单的二声部练习。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选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2.复习前课内容。(唱游为主)

    3.二声部节奏编创活动:先分别学习吹口哨“du”和鸭子叫“g a ”;后全起来。

    二、新课学习:

    1.欣赏乐曲《鸭子伴嘴》 1)初听,(完整听全曲)。并提示小鸭与老鸭叫的地方。

    2)谈谈所听内容;故事描述(集体)并谈谈每个情景所用的打击乐器是怎能样配合的。3)复听:自由活动:随《鸭子伴嘴》,引导学生自由地进行编创活动,以走路、鸭叫等。2.歌曲学习:(出示投影片)(由乐曲《鸭子伴嘴》入歌曲《数鸭子》)1)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2)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3)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

    3.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数鸭子》要求自创运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第四课长鼻子

    一、教学内容:

    1、聆听《小象》

    2、聆听《大象》

    3、表演《小象》

    4、表演《两只小象》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护动物。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3、能够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材分析: 1.管弦乐《小象》

    《小象》是美国亨利·曼仙尼乐队演奏的爵士风格的乐曲。乐曲轻松活泼,形象地表现了小象们玩耍嬉戏的情景。2.管弦乐《大象》

    《大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五首。这是一部形象生动、充满幽默谐趣的管弦乐组曲。3.歌曲《小象》

    《小象》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采用由一个问答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的旋律抒情而优美,节奏配合歌词的语气重音,词曲结合紧密,唱起来流畅上口。歌曲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了两个小动物之间的友好交谈,一问一答之间表露了小象以长得酷似自己的妈妈而引为自豪,歌唱了小象爱妈妈的真挚情感。4.歌曲《两只小象》

    《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的创作歌曲。亲切的旋律可以使人感受到幼象玩耍的姿态,生动而形象。歌词用儿童的语言描述了一对好朋友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的友好情景。好像在告诉同学们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件 篇5

    课时目标:

    1、正确美观书写“清、晴、情、请”四个汉字。

    2、理解儿歌内容,让学生树立保护益虫的观念,渗透情感教育。

    3、通过对“青”加上偏旁组成的新字进行比较,初步感受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重点:

    朗读并背诵课文,正确书写本课汉字。

    教学难点:

    进一步认识形声字的特点,能在生活中根据形声字的狗子特点进行识字。

    1、师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师导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这篇有趣的儿歌,认识可爱的小青蛙。

    1、学生自主朗读儿歌,说说从儿歌中都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2、指名学生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教师适当小结。

    予学生直观感受。

    (2)第二句中,明确青蛙吃田里的害虫,保护庄稼生长。教师适当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加深对青蛙是补充能手的认识。

    (3)第三句中,学生自主交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青蛙。

    3、全班齐读儿歌。

    1、 师过渡、;小青蛙师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小青蛙的“青”字也是一位爱交朋友的汉字呢!同学们在儿歌里找一找,“青”字都和哪些偏旁交上了朋友,又变成了哪些新字呢?

    2、生边读儿歌边找出由“青”字组成的汉字。

    4、引导学生观察这五个汉字,说说自己在读音和字形上的发现,教师根据交流情况适当小结:这五个字的读音都与“青”很接近,字形上都是由“青”加上不同的偏旁构成的。

    5、师出示这五个偏旁:氵、日、目、忄、讠,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名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五个偏旁和“青”组成的汉字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能组成哪些词语?

    6、指名学生交流,师适当小结:三点水旁的“清”一般表示喝水很干净,与水有关;日字旁的“晴”是指天气晴朗,和太阳有关;目字旁的“睛”表示的是眼睛;竖心旁的“情”表示心情、事情,和人的感情有一定的关系;而言字旁的“请”表示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很有礼貌,与说话有关。

    7、师小结:像“清、晴、睛、情、请”这样的汉字一般有两部分组成,其中的“青”字表示读音,而另一部分的偏旁表示这个字的意思,这样的汉字就叫“形声字”。

    8、 适度拓展:鼓励学生想一想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自己认识的汉字中又哪些字是形声字,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形声字板书在黑板上。

    2、学生自主观察这四个汉字的书写要领,并与同位相互交流。

    3、指名学生交流,根据交流情况教师小结,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做到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要写紧凑一点。

    4、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和可爱的补充能手——小青蛙交上了好朋友,而且还认识了一组由“青”字组成的形声字,发现了这些汉字的有趣之处,学习汉字,真的是太有趣了!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课件汇集】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