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小数乘小数课件13篇
  • 小数乘小数课件

    发表时间:2023-07-21

    小数乘小数课件13篇。

    以下内容是栏目小编为您整理的与您需求相关的信息:“小数乘小数课件”,如果您认为这篇文章很有用请将本网页网址收藏下来以便日后查看。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是课堂教学流程的规范化体现。

    小数乘小数课件(篇1)

    一、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基于以上理念,我们必须改革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出了"引导探索学习,促进主动发展

    "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的基本教学模式

    二、设计思路

    (一)关于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93-99页的直线和线段的认识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而直线和线段是几何初步知识中的起始概念,也是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在这一学段的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关于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直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特征,初步学会画直线和线段

    2、使学生学会量线段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学难点是理解直线的特征

    (三)关于教学流程

    为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我自主构建了探索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即"设疑激情---引导探索---应用提高---交流评价"

    1、设疑激情: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容易引发学生的兴趣和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在导课中出示学生生活的校园环境的一角的简笔画,组织学生给简笔画中的线条归类,引出课题"直线"

    2、引导探索: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所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并且强调学生建立空间感、符号感、数学感及鉴别结构和规律的能力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在新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理解直线和线段的特征及两者的异同,并通过自主操作、交流,掌握画直线和线段、量线段的方法

    3、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知道遇到问题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探索问题和解决的途径,以逐步形成独立探索的习惯和大胆探索的精神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找生活中的线段,分辨出某一物体由哪些线段组成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问题

    4、交流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如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

    三、教学过程(相关图形参见课件)

    (一)设疑激情(利用生活情境,引出数学问题)

    1、多媒体出示描绘校园一角的画面,有假山、流水,还有太阳、小鸟、教学楼以及小树、各种花

    2、引导学生欣赏图画,感受校园美景,激发热爱学校的情感然后去掉颜色,成为一幅线描画

    3、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这幅画是由什么构成的?这些线有什么区别?你能给它们分分类吗?(小组讨论完成)

    4、汇报:以一株花为例,请学生给线分类多媒体显示花变大,各线条间稍分开指名分类,随着学生的指点,线跳入相应的框中,框下分别注有直的线、曲的线

    5、引出课题:像这样笔直的线,是直线(板书),今天的课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直的线

    (二)引导探索

    1、认识直线:

    (1)认识直线的特征:

    课件出示妈妈织毛衣的场景的照片,突出散落在地上的绕来绕去的毛线问:它是什么形状?老师把它这样(用手把线拉直)(变直了),这种线你能给它取个名称吗?(板书:直线)这是一条直线,它有什么特征?教师把毛线一点一点拉长问:"还可以拉长吗"(可以)现在老师一个人不能把它拉长,谁来帮老师拉一拉?请两位同学上来拉教师问:"还可以拉长吗?如果它不断地拉长,请你想象一下,它可以拉到哪儿?"从中引出直线的一个特征:无限延长(板书:无限延长),那它有尽头吗?引出直线的另一个特征:没有端点(板书:没有端点)

    (2)画直线:既然直线那么长,我们能把它全部画下来吗?学生回答:"不能"所以我们画的只是直线的一部分请同学们试着画一条直线

    (3)学生汇报交流画直线的工具、方法教师总结

    (4)判断直线(课件出示):请你认真观察哪条是直线?哪条不是直线?

    (5)在生活中你见过直线吗?

    2、认识线段:

    (1)认识线段的特征:

    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许多物体的边是直的,但它有端点,那它是什么呢?课件出示杨浦大桥上一根根斜拉的钢索的照片(有的说是线段,那么板书:线段如果没有人回答,那么教师说)

    请看大屏幕:这是一条直线,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个点之间的一段叫线段(板书:线段)教师画一条线段

    (2)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线段和直线比较有什么相同点?(直)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点?得出线段的特点:有限长、有两个端点

    (3)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

    3、量线段

    (过渡)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画了线段,知道线段有长度,它可以用尺子等工具来测量

    (1)请你量一量数学书有多少长?先别忙着量,你先估计一下这本书有多长,把它写在旁边(教师请几位小朋友说估计的长度)那么它到底是几厘米呢?我们就动手量一量吧

    小数乘小数课件(篇2)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

    说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分数除法》中例6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经验的基础上教学的,这样的问题如果用算术方法解决,需要逆向思考,比较抽象,思维难度大,容易出错,列方程解决更符合顺向思维。学习的过程中用到了转化、比较,归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结合以上的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我拟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1、掌握用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这两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的实际问题。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体会解法的多样性,并能优化解题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这两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两个未知数的关系设未知数。

    说教法与学法:为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始终使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与“等量关系式”,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在发挥直观形象思维对于抽象逻辑思维支持作用的同时,让学生逐渐感受数形结合的优势。根据高年级儿童已初步从抽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的认知特点,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比较,发现、总结、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使学生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对如何确定单位“1”进行复习,为新知识的构建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

    ⑴“阅读与理解”环节要引导学生找出题中的未知信息和已知信息,当学生发现有两个未知量时,会产生探究欲望。

    ⑵“分析与解答”环节要求学生透彻分析等量关系,充分利用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两个未知量之间和的.关系,至于设哪个量为未知数,用什么代数式表示另一个量。根据那个数量关系列方程,探究列方程方法的多样化。

    ⑶通过比较小结出探究出所学例题的特点和解法的特点。例题的特点:已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这两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解法特点是:用方程来解比较简便,设未知数时要同时设出两个量。

    ⑷“回顾与反思”环节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验证,包括检验方程的解,检验是否符合题中的数量关系。

    (三)说练习:本节课我安排了三个练习题目,与所学内容紧紧相连,要求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问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达到最优化的方案。

    (四)说板书:为了方便对比,归纳总结,把两种解法呈现出来,特别是设未知数。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五)课后反思:

    1.语言不够精炼,显得啰嗦。

    2.有些不放心学生,有的地方讲多了。

    3.在总结的时候才把怎样设未知数强调出来(设单位“1”为X最简便)。

    小数乘小数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经历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了解小数的产生。学生能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元角分与小数”的知识下,以已有的经验为背景,让学生经历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并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

    教学重点:认识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小数的产生。

    1、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什么长度单位?

    2、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条绳子,谁来估一估绳子的长度呢?请同学们都来量一量,验证一下结果。再来看看这根绳子,谁来估计一下它的长度,也请同学们上来量一量。刚才同学量的绳子的长度是30厘米,就是3分米,如果老师让大家用米来作单位。怎么表示呢?

    3、刚才我们在测量这条绳子的时候,如果用米作单位,就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其实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于是聪明的人们除了发明用分数来表示之外,还发明了用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就产生了。

    4、揭题。(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讨,理解小数的意义。

    (一)研究一位小数

    1、出示米尺:这是什么?这是一把一米长的尺子,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老师把这把米尺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呢?每一份是多长?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又是多少?

    这样的3份是多长?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是多少?这样的7份呢?

    2、请同学们看,这几个小数的小数部分都只有一位,这样的小数我们把它叫做一位小数。

    3、小结:我们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4、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二)研究两位小数(自助探究)

    1、如果我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了100份,1份是多长?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是多少?4份呢?这样的8份呢?

    2、像这样的小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这样的小数我们叫做几位小数。

    3、小结:我们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0份,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4、说发现。

    (三)研究三位小数。(自主探究)

    1、如果我把这每一段再平均分成10份,那么整条米尺我把它分成了几份?1份是多长?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是多少?6份呢?13份呢?请同学们再说2个用毫米作单位的长度。刚才这两位同学说出了5毫米,23毫米,请同学们拿出草稿本,把这两个长度用分数表示,再用小数表示。

    2、像这样的小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这样的小数我们叫做三位小数。

    3、小结:我们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00份,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

    4、说发现。

    (四)推导

    1、如果我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了10000份,写成分数应该是几位小数呢?看来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很强是,能够通过前面的知识,推出后面所学的知识。

    1、讨论:分数和小数有怎样的联系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概括出分数和小数的联系。

    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得出,分母是十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一千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这个就是小数的意义。

    三、合作交流,探讨小数的计数单位。

    1、填一填。

    (1)0.3里有()个1/10,0.7里有()个1/10。0.04里有()个1/100,0.08里有()个1/100。

    填一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像这样,0.3、0.7这样的一位小数,我们都可以看成是由若干个0.1来组成的,那么我们就说十分之一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读作十分之一,写作0.1。(板书: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时十分之一,写作:0.1)

    同样的道理,像这样,0.04、0.08这样的两位小数,我们都可以看成是由若干个0.01来组成的,那么我们就说百分之一是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读作百分之一,写作0.01。(板书: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时百分之一,写作:0.01)

    请同学们猜一猜,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写作什么?(板书: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写作:0.001)

    2、0.1里有()个0.01,0.01里有()0.001。小组讨论,汇报。

    0.1里有10个0.01,我们就说0.1与0.01的进率是10,同样道理,0.01里有10个0.001,说明他们的进率也是多少?

    四、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练习。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乘小数课件(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的产生和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二、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小数的意义”问题。

    2、内容分析:教材选用测量黑板、课桌,一方面这两种事物都是教室里学生非常熟悉的,另一方面学生在测量之后除了能够体会小数的产生于实际需要以外,还可以将测量结果作为一般的常识来掌握。考虑到学生对长度单位比较熟悉,教材仍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的实质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教材通过分米(厘米、毫米)改写成米数,三个层次共同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教材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的角度说明小数的含义,最后教材说明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由学生自己填出。

    3、学情分析:小数的意义属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在操作中要重过程。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概念认知的思维特点,我们在制定本课教学环节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小数意义的探究过程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米尺)。

    六、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

    1、让两名学生测量黑板、课桌长度。(用米作单位)

    2、交流测量结果,展开讨论。

    3、引导小结: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板书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黑板、课桌长度的活动,当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黑板的长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测量黑板时多出的部分不够1米,课桌也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引导探究:

    1、认识一位小数。(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结合分数的意义说明)

    ②用小数表示是:0.1米。

    ③谁来说说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分米,是米,也可以写成0.1米。)

    板书:1分米=米=0.1米。

    (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分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7分米呢?

    ②分别说说0.3米、7分米表示什么意思?

    2、认识两位小数。(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厘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

    ②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③谁来说说0.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是米,也可以写成0.01米。)

    板书:1厘米=米=0.01米.

    (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厘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厘米呢?

    ②分别说说0.03米、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3、认识三位小数。(出示学生尺)

    (1)在尺上找出1毫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

    ②用小数表示是:0.001米。

    ③谁来说说0.001米表示什么?

    板书:1毫米=米=0.001米。

    (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毫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毫米和13毫米呢?

    ②说说0.003米和0.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照这样分下去,还可以得到万分之一米……也可以写成0.0001米。

    象刚才小圆点后面一位的小数叫一位小数,两位的小数叫两位小数_____。

    (三)概括:

    1、概括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1)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一位、两位、三位_____小数来表示?

    (2)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几分之几?举例说说。

    2、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小数的意义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因此,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理解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从具体事例推进到语言描述,这个过程需要迁移类推,更需要抽象概括,这样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展开讨论)板书:(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2)1米里有几个0.1米?0.1米里有几个0.01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师:因为整数和分数相邻两个单位间进率都是10,所以这些分数也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个位的右面,用一个小圆点(小数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设计意图】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讨论交流和概括总结,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五)巩固应用

    1、学生看书并完成例1的空白。

    2、P51“做一做”用分数、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3、闯关练习:

    (1)括号里能填几?你是怎么知道的?

    0.3里面有()个,0.09里面有()个;0.08里面有()个。

    (2)下面的括号里能填几?

    0.1米里面有()个0.01米。

    0.01米里面有()个0.001米。

    0.001米里面有()个0.0001米。

    4、说说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它里面含有多少个计数单位?

    0.3、0.18、0.25、0.036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数和分数的关系,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对计数单位的认识,让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小数的产生:在进行计算和测量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

    整数分数小数

    一位小数:1分米=米=0.1米。

    两位小数:1厘米=米=0.01米。

    三位小数:1毫米=米=0.001米。

    七、小数的计数单位:

    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八、教学反思

    1、有关小数知识,三年级学生已有了初步认识,在生活中也有所接触,如购物中的数学问题等。本节课,我通过让学生量一量来引入,从现实情景中感受小数的产生,促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引入小数意义的教学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多地通过自主探究、深入感悟开展学习活动的。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教大的学习空间。本节课学习的基础是分数初步认识,教师利用米尺,将分母是10的分数与一位小数相联系,通过学生的观察、体验,感悟新知识,掌握新知识,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二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课堂教学中始终应该关注学生的有效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课堂结构体现层次性。课堂教学安排要努力体现学生的认知规律,先易后难,先扶后放。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所采用的“一引、二放、三收获”正是体现了我的设计思想。在小数意义和小数计数单位教学中,首先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如借助于直观工具,建立一位小数的意义。我认为,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表象非常重要。在小数计数单位的教学中,我也同样如此安排。

    小数乘小数课件(篇5)

    一、课题

    人教版数学教材第五册第一单元91、92页的《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

    因为从数到分数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法和写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他们都有着差异。这一部分的认识是比较抽象,较难理解的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又是这部分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上,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直观的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学好这一部分的内容,即为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作了铺垫,更为小学生以后的学习小数和进一步系统的学习分数打下了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都必须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教学活动,才可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从以下三方面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几分之一,感悟几分之几;会正确地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

    2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分数的过程,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小组合作一系列学习活动,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 .情感与态度: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精神,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四、说教学重难点:

    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掌握简单分数的写法和读法,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完整的表述分数的含义。

    五、说教法学法俗话说: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结合这节课的具体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法与学法的设计着眼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只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并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创设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会学、爱学。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我觉得,有效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引领学生展开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说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认识分数

    1.创设情景:“分苹果”

    2.揭示课题:分数

    [设计意图:思维始于疑问,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

    因此,课始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不仅将分数产生在平均分的前提下表现出来,而且使学生探究意识也孕育而生】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教学例1;

    (1)分月饼【设计意图:学生能体会到分数的产生是来源于生活中的,并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的分数,着重突出“平均分”,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而后通过解疑感悟分数的实际意义。】

    (2)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动手操作,自主探索1/2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具体的物体图形的一半出发,沟通一半与新知1/2的联系。】

    (3)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处理,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从简单入手,属于知识性的教学。】

    (4)举例生活中的1/2

    (5)学生举例其他分数

    (6)创造其他分数

    (7)说说自己所创造分数的意义【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自己动手分图形,在小组合作中感悟、去比较、去解决新问题,将学生提升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学生的思维。】

    2.教学例2

    (1)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1/4

    (2)展示学生1/4的不同折法【活动是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尝试建构1/4的意义,整个环节从操作实践开始,以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完成,既重视操作,又重视知识点的学习,着眼于设疑和解惑,形成有意义的建构。】

    (三)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折一折。

    2.看图填分数。

    3、找一找生活中的分数。【设计意图:紧紧围绕本课的重点,分层练习,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通过各种不同层次类型的练习,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调节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同时练习注重了层次性,开放性,发展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人人都能从中有各自的收获,尽显潜能。】

    (四)质疑反馈,总结评价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综上所述,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教师遵循学生获得和应用概念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自己的具体活动中主动参与学习,经历一个“体验——感知——理解——概括——运用——提高”的认知过程。

    以上是我对《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设想,不妥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

    小数乘小数课件(篇6)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二)过程与方法

    在操作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它们间的进率。

    三、教学准备

    米尺、彩带、磁条。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还会用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一估,课桌面的长度是多少?

    2.你们估计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用直尺来验证一下。

    3.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预设:

    学生1: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20厘米。

    学生2:我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是1米2分米。

    教师:课桌的长度如果以米为单位就是1.2米。

    (1)在生活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表示。

    (2)认识小数吗?在哪儿见过小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际测量和记录的过程中发现有时得不到整数结果,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感受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尝试探究,理解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教师:出示1米长的彩条,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把1分米改写成

    用“米”做单位的分数怎么表示?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交流想法。

    教师总结: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

    教师:3分米,7分米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样表示呢?小数呢?请同学们试着写一写。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交流分享学生的思考过程。

    教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每组分数和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1个数字,这样的小数,就称为一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

    练习:用小数怎么表示?呢?0.5怎样用分数表示?

    参考答案:0.9,0.6,。

    2.认识两位小数。

    教师:我们都已经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一猜:两位小数可能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

    1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分数应该怎么表示?小数呢?4厘米呢?8厘米呢?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合作交流。

    教师:观察每组中的分数和小数,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分数的分母都是100。

    学生2:小数点的右面都有2个数字。

    教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都非常正确。类似刚刚学习的一位小数,像这样,小数点的右面有2个数字的小数就称为两位小数。也就是说,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猜想出两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小数有关,有意识地促进迁移,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3.小数的意义。

    教师:结合我们刚才对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认识,自选两位以上的小数进行研究,完成表格。

    学生先独立研究,再汇报交流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

    教师:通过你的研究,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我发现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比如: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这样的一份就是1毫米,也就是米,写成小数就是0.001米。

    学生2:三位小数就表示千分之几。

    教师:其他同学还有谁也研究了三位小数的意义?谁愿意也来说一说?

    学生预设:我选择的小数是0.023,也是一个三位小数,可用分数表示为千分之二十三。

    教师:说得非常好!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就表示千分之几。那么四位小数表示什么?五位小数呢?

    学生:四位小数表示万分之几,五位小数表示十万分之几。

    结合板书,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回忆一下我们刚才的探讨过程,和同伴交流一下,你都发现了什么?

    学生1:我认为分母是10、100、1000、10000等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学生2:我知道了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千分之几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学生3:也就是说,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小结:分母是10、100、1000……这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4.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师:大家都知道分数中,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呢?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归纳整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对“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直观认识,独立探究三位小数、四位小数、五位小数……表示的意义,最后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突破了重难点,同时也渗透了小数中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三)巩固练习,强化认知

    1.第33页做一做。

    2.第36页练习九第1题。

    3.填空:

    0.6 里面有6个( );再增加( )个 0.1就等于1。

    0.25里面有( )个0.01。

    32个0.001是( );32个0.01是( );32个0.1是( )。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小数。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再让学生汇报答案,集体评议。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设计,让学生在对比练习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有意识地结合生活实际体现知识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根据小数意义理解生活中常见的小数所表示的含义。

    (四)总结梳理,拓展延伸

    1.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2.介绍对小数发展具有杰出贡献的两位数学家。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本课所学的知识,最后通过课外延伸向学生介绍与小数发展相关的数学资料,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数乘小数课件(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法则。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从已有的知识除法,通过类比的方法得到新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通过自主的观察和思考,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总结出计算法则。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难点∶运用计算法则及正确的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三、教学过程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数学组2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题目是小数乘整数,下面我将正式开始我的试讲。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导入】

    导入: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放风筝吗?有三位小朋友也非常喜欢放风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仔细观察这张图片,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请你来说,你观察的可真认真,请坐。有三位小朋友正在买风筝,每个风筝的售价是3.5元,他们想买三个风筝,那你们能根据刚刚发现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请你来说,你提的这个问题可真有价值,请坐。他们买三个风筝一共需要多少钱?那我们该如何列算式呢?对,3个3.5是多少,就用3.5x3。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个算是它有哪些特点呀?对,是一个小数乘整数,那像这类的算是同学们会计算吗?

    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小数的世界,去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新授】

    活动一:

    像这个算式我们该如何计算呢?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老师相信小组的力量是强大的,老师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赶紧开始吧。好时间到,哪位同学愿意向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讨论成果?老师看一组的同学手举的像小树林一样,那就一组的三号同学请你来说。

    你这方法可真不错,是运用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来计算的。三个3.5,我们用加法来表示就是3.5+3.5+3.5等于10.5元。那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来三组2号同学请你来说,你这方法也非常棒,是运用转换单位来计算的。将3.5元拆分成三元和五角,三元乘三等于九元,五角乘三等于15角。15角就是1.5元,所以九元加1.5元等于10.5元。

    六组同学请你来说。非常不错,是用列竖式来计算的,赶紧来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思路非常清晰,请坐。用3.5元乘3,末尾对齐。然后我们该如何计算,谁来说一说?请你来说,思路非常清晰,请坐。将3.5元转化为35角,也就是35角乘3,得105角。最后将得到的结果105角,换算为以元为单位,就是10.5元。同学们,你们都是这样计算的吗?那我们带来看一看这个过程,它是首先用单位换算把元转化为了角,通过这样一转化,把小数转化为了整数,又用整数乘法竖式计算,最后再转化为以元为单位。同学们为什么能想到这个方法呢?对呀,通过这样一转化,我们将我们是没有学过的小数乘法转化为我们之前学过的整数乘法来运算,难度降低,更容易计算了。同学们可真棒这么快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

    活动二:

    我们带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个方法,因数中的小数与我们的积中的小数有什么共同点呢,谁来说一说?请你来说,你的目光可真敏锐。对呀,我们积的小数是一位小数,因数中的小数也是一位小数,所以因数的小数位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是相同的。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规律呢?如果我们的这个小数不代表的是钱数,我们又该如何计算?

    活动三:

    同学们请看这道算式,0.72x5,我们该如何计算呢?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讨论开始。谁来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请你来说,你的思路可真清晰,我们再来一些计算一下。

    首先,0.72x5,末尾对齐,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计算?谁来说一说?请你来说,哦将0.72乘100,小数点儿向右移动两位,变成了整数72。所以用72x5变成了整数乘法,结果是360。那是不是0.72x5的结果就是360呢?对呀,根据积的变化规律,我们0.72乘100,积也乘100。要想回到原数,我们需要将它的积除以100。所以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变成了3.60,最后我们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将小数末尾的0去掉。变成3.6。我们看一看这个算式的因数与积有什么关系啊。对呀,因数的小数是两位小数,积也是两位小数。

    那根据这两个算式,你能试着懂结出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请你来说。说的头头是道,真像一个小老师,请坐。

    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我们要先把小数转化为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再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也就是先按整数乘法先来计算,一算,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出结果,最后再看因数中一共是几位小数,二看,再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三点。最后积的小数部分的末尾的0能去掉。整数部分的0不能去掉。

    观察一下黑板上这些内容,以上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巩固练习】

    这么自信,敢不敢接受老师的挑战?请看大屏幕。第一题谁说出他的答案,请你来说,同学们,你们都同意他的答案吗?看来同学们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非常扎实了。

    【课堂小结】

    不知不解本节课已经接近了尾声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本节课都有那些收获呢?班长你手举得最高你来说,他说啊通过本节课学习了一种新的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式,就是运用竖式进行计算,计算的过程中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和数位对齐。看来啊本节课上特听讲非常认真,请坐!

    【作业布置】

    那接下来老师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小任务,课下去利用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帮助爸爸妈妈解决一个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下节课一起来交流讨论一下。

    本节课就先上到这,下课,同学们再见!

    尊敬的各位考官,我的试讲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考官的耐心聆听!

    小数乘小数课件(篇8)

    说教材。

    能制定较为完满的教学方案,为数学课堂教学的改进提供前提条件。这主要包括:

    介绍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课中教者首先要阐述所备、所上的数学课在整个的一节、一章乃至整个小学数学全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而不是孤立地看待某课时教学内容。这是由数学教材环环相扣、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序列性所决定的。

    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时备课中所规划的课时结束时要实现的教学结果。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反映教者的备课认识越充分,教法的设计安排越合理。说课中要注意避免千篇一律地提出“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习题”一类的套话,要从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上分析教学目标。课时目标制定中还要提出思维能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培养目标,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和兴趣、习惯培养目标。

    说说本课教学内容包含哪些知识点,教例是如何展示教学内容的,教材叙述语言与例题怎么俗配,按计么顺序展开的例题与习题的分布类型,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是什么。

    说教学程序。

    程序是否合理,符合认知规律,也是课堂教学是否优化的标准之一。数学说课中的教学程序有点近乎教案上的教学过程安排。在教案过程自己能清楚的可不必都写出来,而说课中不谈清楚,别人不一定都了解,详略、繁简不同;教案上重视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而说课介绍重视教学环节的次序和方式。备课只要备出是什么,说课不但要说是什么,还要说说为什么,让别人接受信服,内容构成不同。说教学程序,还得注意运用概括和转述的语言,不必直接照搬教案,要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

    说教法。

    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所采用的主要方式。这是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面。比如,教学思路和策略上,可以选择目标教学的方法,尝试教学的方法,发现教学的方法,阅读自学的方法,组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等;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选用题组呈现或一题多变的方法,投影、录音的方法,教具模型演示的方法;在思维活动的组织上采取由实例列算式抽象的方法,从个别到一般的概括方法,由此及彼的类比推理方法,比较对照、区别异同的方法等等。指导学法方面,有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方法。有组织学生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的方法,有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有安排学生操作、演示的方法等。叙述教法和学法,要注意坚持使教法学法有利于突出教材重点、突破难点,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不是为了翻花样,图形式花哨。

    说课练习作业的安排和板书设计。练习作业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活动,犹如工业生产中的“产后服务”。说课就要谈谈是如何安排练习作业的,比如从内容上围绕重点,巩固新知;从层次上逐层深化、拾级而上;从数量上适度适量,紧凑而可以完成等等。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和集中反映,板书要醒目突出,具有内在合理性,要让人体察到教学的“序”,这就有必要在说课中予以陈述。当然有些数学课的板书并不都显得十分重要和突出,也可不必说。一般数学说课材料都可从这四个方面去准备,但也不是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总得有详有略,有的部分突出一些,篇幅多点,多说几句。

    教师招聘面试:说课评价标准各要素的含义及比分

    ㈠教材分析15%

    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涵义:阐明本节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或本册教材或本章中的地位。学生在刚刚学到哪些知识的基础上讲解这段内容,前后知识的联系。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能力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等。5分

    ⑵教学目标及确立目标的依据

    涵义:确立教学目标,它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知识目标、思维能力目标及思想教育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应充分遵重大纲及教材对学生的基本要求。目标要切合实际,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确定目标的依据要具体阐述。5分

    ⑶重点、难点及确定重点、难点的依据

    涵义:重点、难点确定准确。确定重点要联系教学目标,确定难点要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阐述解决重点、难点的目的意义。5分

    ㈡教材处理10%

    ⑷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

    涵义:针对本节内容,阐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思维结构,能力层次,对掌握本节内容有哪些不利因素,重点应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对策。5分

    ⑸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涵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阐述在处理本节内容时,为完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教学材料的挖掘,教学内容的安排,顺序的调整,材料的补充等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针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结构的协调发展以及思想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体现做了哪些具体工作。特别是对材料的安排,内容结构上能提出一些创造性的意见。5分

    ㈢教学方法分15%

    ⑹教学方法及选择的依据

    涵义:阐明本节课所用的教学方法,所选择的教学方法的依据,要达到什么目的。5分

    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实用性

    涵义:所选用的教学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内容、学生实际,要灵活、实用。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立足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不脱离教学实际,体现用性特点。5分

    ⑻学法指导

    涵义:通过教学,将指导学生学会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哪些能力?科学的学法指导是智能发展目标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5分

    ㈣教学手段10%

    ⑼教学手段新颖

    涵义:教学手段一般包括:图表、模型、投影、录相、计算机等。提倡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阐明本节课上课时所用教学手段,说课时所用教学手段。5分

    ⑽实验教具、电化等教学手段的应用、演义是恰当的应用这些手段,明确这些手段的作用及见解。5分

    ㈤教学程序30%

    ⑾新课导入

    涵义:能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能积极思维,配合教师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教学。5分

    ⑿新课讲解

    涵义:阐明教师怎样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所讲的内容按怎样的程序进行处理,采取什么方法、手段,重在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怎样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教师的任务重在“导”字上,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切实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做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10分

    ⒀反馈练习

    涵义:练习可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阐述练习题的来源,练习题的功能,练习题的操作,练习题的变化。练习要有目的,有成效,量要适中,难度要适当。所选练习题要体现出层次性、系统性、联系性、针对性。5分

    ⒁归纳总结

    涵义:本节结束后,要总结哪些内容,其目的是什么,如何总结,如何将本节内容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5分

    ⒂板书设计

    涵义:这里的板书是指就这节内容,如果是在上课时,你的板书是如何设计的。板书设计布局要合理,能反映一堂课的梗概和黑板上所出现的主要内容。5分

    ㈥教学基本功20%

    ⒃语言

    涵义:语言要清晰、简练、确切,讲话的速度要适中。5分

    ⒅板书

    涵义:这里的板书是指教师在说课时所写的板书,字数一般不得少于30个字。板书要醒目,字迹要工整、美观、大方,设计要合理。5分

    ⒅教态

    涵义:教师在说课时教态要自然、亲切、大方,衣着朴素、整洁,动作协调。5分

    ⒆教案

    涵义:这里的教案是指说课的教案,说课的教案要体现说课的原则,集说课内容,上课内容于一体,项目要全,重点要突出,说理要简明扼要,设计合理。5分

    小数乘小数课件(篇9)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装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抽象小数的意义。

    知识教学点是: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

    米尺、课件.

    能力训练点是: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为达到上述目标,我在这节课的主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采用“一引、二扶、三放”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眼、脑、手同时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 第一层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米尺图,在教师启迪下,学生积极思维,根据严密的逻辑性,探索出规律。第二层次先出示米尺让学生感知,然后提问,不直接回答,留 给学生思考余地。再通过填空的形式把思考过程反馈出来。第三层次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观察、讨论、语言叙述,将规律灵活运用的过程,达到进一步清晰 表象的目的。

    二、运用分数的有关知识作迁移,类推出小数的意义,揭示其本质特征。如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结合板书讨论问题: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然后结合板书讨论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音乐、动画等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以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等多种感观,使学生的内心体验推向高潮,使他们产生一种学习的冲动,求知的欲望。如一开始让学生听课件中的读一读。小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是有体验的。这样设计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认识,消除抽象的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感。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猜一猜,量一量,这两条带子有多少长,不能得到整“米”数时,须用其它数来表示,教学小数的产生。

    3、结合课件教学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教学小数的义意。

    4、完成填一填,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进率是10。

    5、完成连线题,

    6、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提出问题。

    7、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8、练习“思维训练”。

    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小数乘小数课件(篇10)

    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我的说课包括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五大板块。下面我来详细的说一说各个板块:

    一、 说教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第五册第七单元乘法部分的第二课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教材安排主要是呈现一个与体育运动有关的生活情景,提供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情境。理解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并掌握计算方法。产生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形成思考和解题的策略。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二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之基本相同,所以,本单元教材的设计思路是:关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熟悉的情境和事物,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的知识自主学习和与同伴的交流过程中学习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初步的思考方法和解决策略。 因此,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过程中需连续进位的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迁移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遵循生活性、知识性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有扶有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在具体的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自主探究活动,通过比较、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说教学过程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比较、综合的意识。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根据此特点,我想通过四个环节来完成本课时的教学。

    一、基本练习:复习所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为学生向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迁移做好准备。

    二、激情导入、自主探究、体会领悟

    1、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多观察,多留心,就能发现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出示主题图)

    2、学习例题

    3、学习“试一试”

    4、讨论:三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教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入,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所以我有扶有放,使学生经历探究新知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教师只在关键处启发,点拨,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的全过程。我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并参与他们的讨论,对学生中出现的各种合理的想法,给予肯定、鼓励和扶持]

    三、巩固应用,深化发展新的学习成果的强化,主要是通过练习实现的,但练习不等于机械地作出某一种重复的反映,练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富有成效的,并且能让学生感到有乐趣的。在练习的设计中,我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认知特点,注重了形式多样性、内容趣味性。主要安排以下练习:(1)基本性计算练习。(2)应用知识练习。(3)思维拓展练习。在练习中分别运用了“啄木鸟诊所”“口算接龙”、“我当售票员”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练习热情.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较大的空间,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掌握重点,这样,既能强化已学的知识,又可以培养应用的技能,更给了学生一个思维拓展的空间。

    四、总结提高,质疑反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提醒同学们什么? 这部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仅起到点拨启发的作用。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感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这节课的设计,我尝试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力图营造一种积极愉快而又富有智慧的教学环境,更好地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感受与理解,学生的主体与教师的主导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通过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智能整体而和谐地发展。

    小数乘小数课件(篇11)

    教材分析:

    教材利用青蛙吃害虫的一幅主题图引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数学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利用情境图渗透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学生分析:

    学生喜爱小动物,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通过计数器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加、减法的问题,在小组内合作交流,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感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设计理念:

    由情境图引出问题后,组织学生分组探究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青蛙吃害虫》的情境图,计数器、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谜底是个小动物,你若猜对了,它就出现在课堂上,愿意猜猜它是谁吗?(大眼睛,阔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

    (用猜谜语的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瞧,两只青蛙来到了我们班上,它们正在比赛吃害虫呢,我们快来看看!(教师粘贴青蛙吃害虫情境图)

    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指名提问题,并列出算式。

    大青蛙和小青蛙一共吃了多少条害虫?56+30=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几条害虫?56—30=

    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几条害虫?56—30=

    2。谁愿意帮助小青蛙解决这些问题?

    用计数器拨。(边演示边说:先拨上56,再在十位上拨上3,表示30,计数器上的是86。)

    3。交流方法。

    三、实践应用

    1、练一练第1题

    除了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还有许多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啄木鸟就是大树的好朋友,它能给大树治病,帮大树找虫子,并吃虫子,你们看,这两只啄木鸟也在比赛吃虫子呢,你们谁愿意说说大啄木鸟吃了多少条虫子呢?

    学生看图思考,独立列式计算,指名学生公布算式,教师板书。

    教师:青蛙每天吃害虫吃累了,就会到荷叶上去休息,这不,正好有38只青蛙在荷叶上做游戏呢!谁能看着这两幅图,给大家讲个故事呢?

    (1)学生分组讨论讲故事。

    (2)指名学生讲故事,并解决问题列算式。

    (3)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并说说理由。(33+5=3838—5=33)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指名学生谈收获)

    (设计这一环节,让学生对自己参与的整个学习过程做一个总结、反思。通过恰当的评价激励学生,让学习再次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小数乘小数课件(篇12)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小数乘法的第一教时,内容包括例1、例2、做一做和练习一(1---4)题。例1小数乘整数的引入题、例2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竖式的写法。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了整数乘法、小数加减法及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小数性质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单元的基础,学好本节内容对以后学习小数乘除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会计算小数乘整数。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方法是学习新知的工具。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难点:算理的理解和积的小数点位置

    3、关键:利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计算。

    四、教法、学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计算方法,通过有梯度的练习多样经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巩固算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五、基本思路自主探究形成算法,多样练习形成技能。

    六、教学程序

    一、探究积的变化规律,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计算并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4×2= 3×5000=

    40×2= 3×500=

    400×2= 3×50=

    4000×2= 3×5=

    (积的变化规律是本节课的算理基础,单独学习有利分散难点。)

    二、自主探究形成算法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例1 ,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2)、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列式:3.5×3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自主探究形成算法

    (1)预设

    用加法算用乘法分配律用竖式计算应用积的变化规律竖式计算

    3.5 3.5元=3元5角35 35

    3.5 3×3=9元× 3 × 3

    + 3.5 5×3=15角________ _____

    _____ 9+1.5=10.5元105 105

    10.5 105角=10元5角3.5×3=10.5

    (2)讨论交流的基础上练习4.6*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计算0 43×4并说思考过程

    (4)练习:做一做第一组题

    (5)讨论交流形成算法。用整数乘法的方法计算,再在积中点上小数点。

    (让学生自主探究,多种方法计算尊重学生的差异。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把积的未尾有0情况放在下一步学习,有利分散难点)

    三、练习

    1、先说积中有几位小数再计算

    1.25×3 0.42×7 0.123×6

    2、根据23×6=138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2.3×6 0.023× 0.23×6 230×6

    3、计算

    12.4 0.016

    × 7 × 12

    _____ ________

    4、列竖式计算(想在计算过程中碰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0.72*5 1.25*8

    5、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3.6×4=14.6 0.35×5=28 0.25×16=4

    3.6 0.35 2.5

    ×4 × 8 ×1 6

    ___ _____ _____

    14.6 280 400

    6、应用练习

    (练习有层次,形式多样,既使学生掌握了算法,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总结

    填空:小数与整数相乘,先(),再在(),因数中有一位小数,就从积的()。

    小数乘小数课件(篇1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经历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了解小数的产生。学生能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元角分与小数”的知识下,以已有的经验为背景,让学生经历认、读、写小数的学习过程并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

    教学重点:认识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1、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什么长度单位?

    2、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条绳子,谁来估一估绳子的长度呢?请同学们都来量一量,验证一下结果。再来看看这根绳子,谁来估计一下它的长度,也请同学们上来量一量。刚才同学量的绳子的长度是30厘米,就是3分米,如果老师让大家用米来作单位。怎么表示呢?

    3、刚才我们在测量这条绳子的时候,如果用米作单位,就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其实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于是聪明的人们除了发明用分数来表示之外,还发明了用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就产生了。

    4、揭题。(板书:小数的意义)

    (一)研究一位小数

    1、出示米尺:这是什么?这是一把一米长的尺子,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老师把这把米尺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呢?每一份是多长?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又是多少?

    这样的3份是多长?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是多少?这样的7份呢?

    2、请同学们看,这几个小数的小数部分都只有一位,这样的小数我们把它叫做一位小数。

    3、小结:我们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4、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二)研究两位小数(自助探究)

    1、如果我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了100份,1份是多长?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是多少?4份呢?这样的8份呢?

    2、像这样的小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这样的小数我们叫做几位小数。

    3、小结:我们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0份,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4、说发现。

    (三)研究三位小数。(自主探究)

    1、如果我把这每一段再平均分成10份,那么整条米尺我把它分成了几份?1份是多长?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是多少?6份呢?13份呢?请同学们再说2个用毫米作单位的长度。刚才这两位同学说出了5毫米,23毫米,请同学们拿出草稿本,把这两个长度用分数表示,再用小数表示。

    2、像这样的小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这样的小数我们叫做三位小数。

    3、小结:我们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1000份,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

    4、说发现。

    (四)推导

    1、如果我把1米的尺子平均分成了10000份,写成分数应该是几位小数呢?看来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很强是,能够通过前面的知识,推出后面所学的知识。

    1、讨论:分数和小数有怎样的联系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概括出分数和小数的联系。

    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得出,分母是十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一千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这个就是小数的意义。

    1、填一填。

    (1)0.3里有()个1/10,0.7里有()个1/10。0.04里有()个1/100,0.08里有()个1/100。

    填一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像这样,0.3、0.7这样的一位小数,我们都可以看成是由若干个0.1来组成的,那么我们就说十分之一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读作十分之一,写作0.1。(板书: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时十分之一,写作:0.1)

    同样的道理,像这样,0.04、0.08这样的两位小数,我们都可以看成是由若干个0.01来组成的,那么我们就说百分之一是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读作百分之一,写作0.01。(板书: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时百分之一,写作:0.01)

    请同学们猜一猜,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写作什么?(板书: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写作:0.001)

    2、0.1里有()个0.01,0.01里有()0.001。小组讨论,汇报。

    0.1里有10个0.01,我们就说0.1与0.01的进率是10,同样道理,0.01里有10个0.001,说明他们的进率也是多少?

    课件出示练习。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乘小数课件13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