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小数乘小数教案如何写(系列12篇)
  • 小数乘小数教案如何写

    发表时间:2023-05-09

    小数乘小数教案如何写(系列12篇)。

    老师在上课前需要有教案课件,就需要老师用心去设计好教案课件了。若老师写的教案非常优秀,也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一个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样的?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小数乘小数教案如何写(系列12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小数乘小数教案如何写 篇1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宋冲冲。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小数乘法》。我将从说教材地位和作用、说教学目标、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要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乘法》是人教版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整数乘法,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框题前面承接本教材的整数乘法,后面是本教材的小数除法,所以学好这个课时为学好以后的小数除法打下牢固的知识和技能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内容和结构分析,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一个数乘以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类推能力、判断能力等。

    3.渗透理论来源于时间和转化的思想。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小数乘法意义和小数乘法法则

    2.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为了讲清楚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在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逻辑的学科。因此我的课堂能使学生的逻辑能力增强。

    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现状,我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的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这也是新课改精神的体现。

    五、说学法

    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做到条理清晰、紧凑结合、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导入新课。

    由学过的知识和材料开头情景设置导入新课。导语设计的依据:一是概括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温故而知新,使学生能够知道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二是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讲述的知识,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

    2.讲授新课。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设备情况,选择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认识。同时注重对学生的练习,让他们能够熟练运用,并能用于社会实践。

    3.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可以把我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理论和实际生活的应用。

    4.板书设计。

    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这有利于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5.作业布置。

    针对五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设计了分层练习,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减负的目的。

    七、结束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本节课我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学。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在教学中要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地学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中,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并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小数乘小数教案如何写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②理解小数的意义。③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②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②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独立学习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3份呢?

    2、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3、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多少?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4、思考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小数?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二、协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习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习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2、交流小数的意义。

    (1)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2)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3)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4)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交流小数的计数单位。

    三、达标训练

    1、填空。

    (1)0.1是( )分之一,0.7里有( )个0.1。

    (2)10个0.1是( ),10个0.01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2、课本做一做。

    3、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 ( )

    (2)35克=0.35千克 ( )

    4、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 0.09 0.0359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与读写》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意义与读写》教学设计课堂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还有问题吗?(学生总结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适当补充总结)

    四、堂清检测

    (一)出示堂清检测题。

    1、填空题。

    (1)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小数的( )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它的( )部分。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计数单位是( )。

    (3)一个小数,它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

    (4)千分位在小数点( )边第(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5)有一个数,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十位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2、读出下面各数。

    0.78 5.7 0.307 8.005 6600.506 88.188

    3、写出下面各数。

    零点一二 七点七零七 二十点零零零九

    四千点六五 零点九一八 五十三点三五三

    布置作业:教材P55页 1、2、3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与读写

    十分之一---------------- 0.1

    百分之一----------------0.01

    千分之一----------------0.001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乘小数教案如何写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出版的'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第38—39页的"文具店"―――小数乘法意义。该内容的呈现与过去的教材呈现有区别,没有细分为"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小数"两个部分,而是删繁就简,重点体会"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具体情况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从多角度想出简单小数乘法的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说教学重点、难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难点是使学生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二、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复习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自主研究发现小数乘法意义,用已有知识来求解简单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组织进行: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②合作探究,明理获知,③深化运用,巩固新知,④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这个环节中,我分两步组织教学。一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具体情境,拉近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我首先出示课件①,即欣欣文具店全景图。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提问"如果你来买某种文具,怎样才能知道你该付多少钱呢?"旨在让学生明白要知道购物中需要付多少钱,必须知道物品的单价和所购的数量。待学生回答后,紧接着出示课件②,即文具专柜。在学生观察中提问"你从这个文具柜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让学生从直接的生活经验与背景中,亲身体验情境中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从学生提的数学问题中,选择"买3支钢笔需要多少元?"让学生自主解答,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算式2 3表示什么意义?从而为后面小数乘法意义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明理获知

    首先是在合作交流中,初步感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在学生回顾整数乘法意义之后,提问"买三块橡皮需要多少元?",学生自主思考如何解决,学生这时应该不难就能列出算式0.2 3,随即追问"为什么要这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在学生充分回答的基础上初步感知0.2 3表示的意义。紧接着设问"0.2 3的结果是多少?",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计算0.2 3的方法。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又增强了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学会了运用已学的小数意义、小数加法和将小数转化整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随机渗透了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

    再就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能用自己的话阐明小数乘法的意义,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揭示课题并板书。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知识不断出现,知识固然重要,但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更为重要。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钱伟长先生亦说:"教师的教主要不是把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处理知识的能力教给学生,这是关键的。"《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数学要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深化运用,巩固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四组闯关题。第一关是试一试:①买3支铅笔需要多少元?②买两把直尺需要多少元?这关是模仿性练习,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关是涂一涂,即根据算式涂涂得出结果。第三关是填一填,即根据加法算式写乘法算式和根据乘法算式写加法算式,这两关是提高性练习。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第四关是想一想:0.2 3=0.6,3 0.2=?这关是深化性练习,一是让学生明白整数乘法的交换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二是让学生体会一个整数乘小数的意义也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通过这样闯关练习,不仅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层次练习中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体会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喜悦。

    (四)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帮助学生整理,解决疑惑问题。

    本节课这样设计是基于让学生能够实实在在从课堂学习中感受到、体验到、领悟到、思考到新知的获取,建立数学模型。

    小数乘小数教案如何写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操作、观察、类比等活动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归纳能力。

    3.在学习小数意义过程中,培养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具准备:米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读一读信息(课件出示)想一想,这样写符合实际吗?

    (1)老师的体重是565千克。

    (2)小明的身高是145米。

    (3)笑笑的数学测验成绩是935分。

    2.这些数据都少了“一点”,那你知道小数由几部分组成吗?比如这里,51.5这个小数,里面的51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这个5就是小数部分。那这两个5所在的数位一样吗?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3.那这小数部分的5所在的数位是什么呢?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又是多少?学了小数的意义这节课,你就能找到答案。

    二、探索新知识

    1.过去,我们学习长度单位时,都测量过自己的课桌高度,那么你们想知道老师的讲桌的高度是多少吗?

    指名测量,其他同学观看。

    2.汇报测量结果。

    3.在日常生活中,测量一个物体的长或高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结果,这时,我们就要用到小数。那么,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

    4.出示米尺图。

    上图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份在尺子上是多少米?写成分数是多少?

    5.请同学们看米尺:从0到30,从0到70,应该是几分米,十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呢?

    十分之几的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那么,请同学们猜一猜,两位小数与什么样的分数有关?

    6.出示米尺。

    指着板书:有什么新发现?学生汇报。

    7.提问:如果我们把1米平均分成1 000份,每一份是多少?从0刻度线到第一条短刻度线表示1毫米,它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呢?

    让学生说出两个用毫米作单位的长度,并请自己的同桌把它用小数表示出来。

    学生交流,并汇报结果。再次提问:从这里你们又发现了什么?汇报。

    8.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知识,你都发现了什么?同桌先交流,后汇报。

    小结:分母是10、100、1 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进一步提问:在分数中,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请同学们想一想,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多少?归纳整理。

    三、巩固练习

    第一层练习:分数小数互化。

    第二层练习。

    1.填空

    (1)0.8表示( ),它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2)1里面有( )个0.1和( )个0.01。

    (3)0.52是由( )个0.1和( )个0.01组成的。

    2.判断:

    (1)0.8是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表示这样的8份。 ( )

    (2)1毫米写成小数是0.01米。 ( )

    第三层练习: 猜数游戏。

    小明和小红的数各是多少?

    四、总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内容。

    反思: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这一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要求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小数的意义是什么?一位小数、两位小数是怎么来的?这是本课中重点要解决的概念问题。本节课,教者力求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生引入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主动建构知识。

    在小数意义的教学中,教材中利用米与分米、厘米、毫米的改写,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设计了“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如果用米做单位,每份是多少米呢?能分别用分数、小数表示吗?教者在教学中直接从米尺入手,从平均分成10份、100份、1 000份入手,让学生在改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中来理解分数的意义。从而避免了教材中由于增加了米后意思上表达的不够清楚。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一位小数的意义时,当黑板上形成了下面的板书:0.1= 0.4=.7=后,让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思考“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由于有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作为支撑,学生轻易地完成了对一位小数意义的抽象过程。然后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的研究方法,是一个类推的过程,学生充分经历了一位小数的意义学习过程后,先猜测,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应该表示什么?再应用生活的例子加以说明,真正使学生卷入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最后,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观察、讨论,将小数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通过对整数计数单位的复习进行引申。使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

    反思这节课,也有一些地方预设的不够充分:

    1.在本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上要突出小数的意义,尽量做到在三年级教学内容之上进行提升。归纳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由于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错误较多,所以我花了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说思考过程,导致时间上较紧迫。

    2.练习量较大,没有考虑学生实际。

    “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学的关注点是什么?”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又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只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定能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带来课堂上难以预约的精彩!

    小数乘小数教案如何写 篇5

    一、说课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数学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圆》整理与复习的第一课时,书P109~110的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的1-7题。

    二、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的系统整理和简单的综合练习,复习与整理共2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巩固基础知识,及利用圆的周长、面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新授教学中画圆、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特征、理解圆周率、掌握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等知识都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此外,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的有关图形的学习经验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学习经验。本课的学习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为小学阶段中综合解决平面图形问题做好铺垫。但本节课的学习,还存在这样的两个难题:一是学生尚未形成知识提醒;二是学生对面积和周长公式的正确灵活运用。

    三、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分析,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技能:熟练圆规画圆,知道圆各部分名称及特征,灵活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巩固圆的有关内容,进一步积累图形认识的学习经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一步体会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加深圆的认识,周长、面积公式的理解,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难点: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根据不同情境正确、灵活选择公式进行相关计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定了四个主要的教学环节:

    (一)回顾与整理

    (二)基础练习

    (三)综合运用

    (四)全课小结

    回顾与整理环节,以小组交流、大组汇报交流的教学方式为主,引导学生有条理的交流。为了能让学生有条理的交流,我设计了一组讨论题:

    (1)本单元学习了哪些具体的知识?

    (2)经过怎样的过程获得这些知识的?

    (3)应用这些知识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4)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有什么体会和感受?

    汇报时,教师也要有顺序得让学生汇报。根据学生第一个问题的汇报,用知识点的回顾串起复习题。

    ①圆的特征,用圆规画圆

    圆的各部分名称、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提问:画圆时要注意什么?画圆的步骤?)明确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师示范画

    出示5种不同的圆,让学生明确画圆的方法、步骤以及要注意的地方。

    学生完成练习与应用第一题,画制定大小的圆。——学生画。

    ②圆的周长和面积。

    第一步:回顾圆周长和面积公式,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着重对加深对π的理解。

    用字母表示周长和面积的公式。(板书)

    第二步:计算刚才所画圆的周长和面积。

    注意选择合适的公式、合适的单位名称。

    第三步:用表格形式提供部分数据,先出示第一行。这里从上一题的直观到这里的半抽象。

    第四步:已知半径,求面积。增加难度,已经直径,求面积?明确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解释变形公式S=π(d/2)2,完成表格第2行。

    第五步:变形。出示第三行,问:已知什么?求什么?讨论:直径、半径、面积,先求什么?

    第六步:完整观察这张表,思考:给你什么数据,你也可以求出其他三个量?适当补充已知面积,求半径、直径和周长。明确,关键要先求出半径。这里,从半抽象到完全抽象成文字。第七步:练习与应用第三题。

    ③综合练习。

    第一步:解决讨论题三。

    第二步:出示生活中圆的应用:树的投影、震区、陨石坑及补充知识。

    第三步:还有类似与圆有关的自然现象吗?

    第四步:练习与运用7。确定解题步骤,利用分析法和综合法,明确求什么?必须要知道什么?(每分钟行驶的米数,也就是速度。)

    ④课堂小结。

    由练习与应用7引出,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圆的周长和形成问题)

    六、板书设计。

    整理与练习

    特征:师师范画的圆,标注圆心、半径、直径。

    d=2r,r=d/2

    圆 圆周率:π=周长/直径 π常取3.14

    周长:C=πd或 C=2πr

    面积:S=πr2或S=π(d/2)2

    小数乘小数教案如何写 篇6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下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例4(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4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2、本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指出:要确立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2)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通过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协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3、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并结合解决问题教学的特点,我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课程标准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我将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习,也有发展性练习,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得重要方式。转变老师的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第三环节:多层训练、拓展创新。第四个环节:小结质疑、自我评价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还记得“冰雪天地游乐场”吗?前两天我们曾去过滑冰区,也到过滑雪区,在那里探索过不少的数学问题。今天咱们到冰雕区走一走,一起去研究一下冰雕区里的数学问题好吗?(课件出示冰雕区的场景)

    你从图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给出的信息是:冰雕区上午有游客180位,下午有270位,每30位游客需要一名保洁员。)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有:冰雕区上午需要多少名保洁员?冰雕区下午需要多少名保洁员?冰雕区今天一共有多少名游客?冰雕区下午比上午多多少人?冰雕区下午比上午多几名保洁员?

    (对于前面的几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在学生边提出问题的时候边请其他学生解决,最后的一个问题需要好几步才能解决,那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使学生对探究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了学习的心理高潮。)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这是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自主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维的时空,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结构。

    通过怎样解决“下午要比上午多几名保洁员?”这个问题呢?

    同学们能不能通过算式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表示出来呢?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算式。这时候教师通过巡视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请学生上来板书算式,出现的算式可能是:

    (1)270÷30=9(2)270÷30-180÷30(3)(270-180)÷30(4)270-180=90

    180÷30=6=9-6=90÷3090÷30=3

    9-6=3=3=3

    然后请板书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可以请其他的学生来猜猜这位同学的思考过程。

    比较2和3两个算式:这两个算式的不同?请学生具体解释一下270-180为什么要用括号?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计算的步数也是不同的。

    (再请学生分别说说这两个算式的计算过程,每一步的含义。)

    小结:括号是用来改变运算顺序的。当你列出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实际需要的运算顺序不相符时,就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比如(擦去(270-180)÷30中的括号)这样的算式中先算什么?按照混合运算顺序的规定是不能先算270-180的,要想先算这部分就要用括号把这一步括起来。这个算式才正确表示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阐述自己得出的结论探究过程及疑难问题。然后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辨析评价,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稳定和完善。)

    第三环节:多层训练、拓展创新

    此环节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

    练习形式:

    一、巩固练习

    1、11页做一做请同学们认真看题,弄清楚题中的信息和问题,分析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再列式计算。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交流反馈

    2、错例分析,提高解题的能力

    二、变式练习

    把下面的三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

    120+180=300300÷6=5050×26=1300

    三、发展练习

    拓展:在一道算式不同的位置添上括号,运算顺序得到改变,在改变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140÷4+3×2

    (1)使运算顺序为加法、除法、乘法,在什么位置添上括号。

    (2)使运算顺序为乘法、加法、除法,在什么位置添上括号。

    (设计意图:旨在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知识,强化重点、突破难点)

    第四个环节:小结质疑、自我评价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揭示课题)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时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你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

    小数乘小数教案如何写 篇7

    一、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例2。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加深对小数内在含义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小数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比较的过程,学会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合作交流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经历比较的过程,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小数比较大小策略的多样性。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30组小数卡片;课件等

    学生准备:练习本、白纸3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游戏:抓硬币,理解各个数字的意义

    1、要求:请两名同学抓一把硬币并用小数表示出所抓的钱数。

    2、想要知道谁抓的钱数多,其实就是在比较这两个小数的大小,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找一找一位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二)新课部分

    1、教学例2

    A、提问:大家都很喜欢体育运动吧,如果让你参加运动会,你想报什么体育项目?(引出4名同学的跳高成绩,让大家当裁判)

    B、课件出示4名同学的跳高成绩,指名读小数

    C、先自己比较,用自己的方法将四名同学的成绩排出名次。

    D、小组合作探究找到一位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①换算单位进行比较

    ②比较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D、汇报总结,并在软尺上进行验证。

    2、巩固练习

    A、课件出示习题(先出示有单位的、带几何图例的,再出示单独的小数比较)订正时请孩子说出自己比较的方法。

    B、写数游戏

    写一个比0。1大比9。9小的数

    C、拍卖游戏

    老师规范的写一个一位小数,请6名同学给评分(10分制),然后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余4个小数按从大到小排列。

    D、抽数游戏(男女生比赛)

    ①先放在小数部分

    ②一起摸两张,自己决定怎么放

    (三)课堂小结

    今天的数学课开心吗?关于小数的知识你有什么想跟大家分享的?

    小数乘小数教案如何写 篇8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练一练,练习八第1~5页。

    (二)、教材地位和作用

    乘法运算的范围从整数、小数扩大到分数,其意义、算法以及实际应用都有较大的发展。分数与整数相乘是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掌握了分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编排的。能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教学分数除法打下基础。教学要求是理解分数与整数相乘的算理、掌握算法,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去;在探索算法、总结法则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实际入手使学生掌握分数和整数相乘可以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知道计算时能约分的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2、过程目标

    通过探索、交流、比较。培养学生的类推、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义。

    3、情感性目标

    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数和整数相乘的意义、计算法则。

    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五)、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练习纸

    二、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在教法的运用上,我以新课标的理念为指导,并结合本节课的实际,我采用观察比较法,实践操作法,合作交流法,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的辅助教学。

    (二)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进而内化为已有,并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这节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组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涂一涂看一看比一比等有趣的活动,在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体现做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数学教学从以获得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以关注人的发展为首要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我特设计以下的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前几天国庆节的时候,我们王秀小学的六(1)班同学为了美化自己的教室,开始动手制作绸花。(出示学生制作绸花的照片)

    1、已知制作一朵小绸花用3分米绸带,小军做4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多少分米绸带

    师:可以怎样列式?

    生1:3+3+3+3=12(分米)

    师:还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吗?

    (设计意图:鼓励算法多样化,又要追求算法的优化)

    生2:34=12(分米)

    生3:43=12(分米)

    师:为什么可以用乘法列式呢?你能说说它的意义吗?

    生:34表示4个3相加。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

    师:在整数中,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设计意图:归纳提炼加法与乘法的联系,为分数的意义做铺垫。)

    2、出示例1图,标出长是1米。

    做一朵小绸花用米绸带,小芳做3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的绸带?

    师:表示啥意思?

    生:把1米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三份。

    师:你能在图中涂出表示米吗?

    (生涂色、交流)

    师: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做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吗?

    学生涂色,表示出3朵绸花所用的米数。

    师: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的绸带,你准备怎么列式?

    生1:++

    师:还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吗?

    生2:3或3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3表示3个相加

    师:求3个相加的和,可以用加法计算,也可以用乘法计算。这是什么数与整数相乘?

    生:分数与整数相乘

    师:从这节课起,我们将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

    (设计意图:从涂色练习开始,即从形抽象到数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为什么是这个结果,也为将来学习分数乘以分数的涂色练习作铺垫。)

    二、方法探索

    1、尝试计算3。

    师:想一想,3的积应该是多少?(学生口答)

    师:你能联系已有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说说3积为什么是吗?

    生1:根据图

    生2:根据加法

    教师相机板书:++===

    师:根据上面的发现你认为3时应该怎样算?

    生:计算3时,可以用33的结果作结果的分子,分母不变。

    (设计意图:让学生研究分数乘整数的算法,把分子相加、分母不变加工成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获得新的计算方法。尤其是在方框里填数:3/10+3/10+3/10=□+□+□/10=□□/10,经历分子相加转化成分子与整数相乘的过程,建构了新的计算方法。)

    2、做一朵大绸花用17/24米绸带,小华做12朵这样大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尝试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师:你准备怎么列式?(让学生感受到先约分再乘,计算简便)

    生:17/2412=

    师:你能说说它的意义吗?

    生:表示相同12个17/24相加。

    师:下面请同学们独立解答这一题。(教师巡视找出不同的做法)

    师:你是怎么解的。

    生1:先约分再乘的。

    生2:先计算出结果,然后约分。

    师:你们认为哪种计算简便呀?

    生:先约分再乘简便

    总结: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计算。

    (设计意图:在第二问中把教材例题中3/10改为17/24,是因为想让学生感受到先约分带来的简便,而不是教师强加的要求,这也是提倡算法的多样化,又优化算法的要求。)

    指出:计算分数乘法时,可以先约分,再算出结果,这样简便计算

    3、比较归纳。

    比较刚才两道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

    在小组中说一说,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相同点时可能首先汇报,这两题都是用分数乘整数)

    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4、完成练一练。

    (1)完成第1题。

    按要求在长方形图形中涂色,列式计算。

    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再利用图形进行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2)完成第2题。

    独立完成计算,展示作业,集体评价。

    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三、巩固练习

    练习的设计从打开月饼盒后看到的礼物中国结,到月饼盒正方体盒子,再到里面的月饼,随着一层层包装的打开,把三道练习题巧妙地串联起来

    1、中秋节那天,小明的父亲买了一盒月饼,打开月饼盒后看到中国结,做这样一个中国结需要23/25米的材料,做2个中国结要多少米的材料?

    师:你准备怎么列式?

    生:23/252

    师:你能说说它表示的意义吗?

    生:2个23/25相加

    师:独立完成计算

    2、出示:小明和父母3个人,每人吃块月饼,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评价。

    师: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3、这个正方体月饼盒的底面积是平方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师: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么求?

    生:底面积乘以6。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价。

    4、改错题:

    师:为什么出错?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五、作业设计

    1、3/4+3/4++3/4=有200个3/4(提示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来计算这个算式)

    2、幼儿园有3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吃块月饼,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3、14个47/28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分数与整数相乘

    分数与整数相乘,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用加法算:++===(米)

    用乘法算:3==(米)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小数乘小数教案如何写 篇9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重点难点:

    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黑板有多长

    1、教师拿出米尺量黑板的长度。

    2、教师将实际所量长度写在黑板上。课本上黑板长度为2米36厘米。

    3、教师提出问题:黑板长多少米?

    4、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先小组交流,各小组选代表汇报。

    5、教师公布答案。

    三、精讲例题

    1、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一份就是1厘米,36厘米就是100分之36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36米。

    2、黑板总长等于2米+0.36米=2.36米

    3、自学回答,鹌鹑蛋和鸵鸟蛋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千克?

    4、教师叫学生回答。

    四、当堂训练。

    1、复习导入,判断对错。(小黑板出示)

    (1)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10份是1角。( )

    (2)把1000千克平均分成1000份,5份是0.005千克。( )

    (3)百分之十二就是0.02。( )

    (4)十分之七米用小数表示是10.7米。( )

    (5)0.05表示百分之五。( )

    (6)3.21是三位小数。( )

    (7)0.034写成分数是 ( )

    2、写出下面的小数。(9分)

    (1)蜂房的容积几乎都是零点二五立方厘米。写作: __________

    (2)人的眼睛大约能分辨只有零点零六毫米的物体。 写作:_________

    (3)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米。

    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个数,十位、十分位、千分位上的数字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0,它是( ),读作( )。(8分)

    4、请你用0、3、6、9四个数字(每个只能用一次)按要求组数。

    (1)整数部分最大,而小数部分的千分位是6的数是( )。

    (2)0不读出来而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的是 ( )。

    (3)0读出来,而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小数且不是0的是( )。

    五、作业布置

    作业本做2、4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1、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三道练习题。教师集体订正答案。

    2、独立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三)

    小数乘小数教案如何写 篇10

    教学目标

    掌握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并能正确改写。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改写方法,正确改写。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小黑板出示光的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千米,谁能写出这个数?

    (1)学生通常会写作每秒300000千米。

    (2)教师写作30万千米。

    (3)让学生读一读,两个量是否一样。看一看,两个量写法哪个方便。

    2.导人揭题。

    为了读写的方便,我们常可以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出示课题: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多位数。

    (二)尝试活动

    1.出示例6(1),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3000040320000

    (1)学生尝试解答。

    (2)反馈:230000=23万40320000=4032万

    (3)师生小结: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去掉个级的4个0,写上万。

    2.例6(2),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以亿作单位的数。

    3000000001100000000

    (1)学生尝试。

    (2)学生归纳方法: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只要去掉个级和万级的8个0,写上亿。

    3.试一试,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4000000()万70840000()万

    500000000()亿2300000000()亿

    (三)归纳小结

    1.回顾例6,小结改写方法。

    2.提出改写注意点。

    (1)去掉万级或亿级后面几而不是去掉末尾所有的0。

    (2)不要忘记添写级名亿或万。

    (四)反馈调节

    1.练习练一练第1、2、3题。

    2.在下面○里填上>或<(练一练第4题)。

    18460○19802990000○300000

    75443○7632059800000○60000000

    填好后说说比较方法:(1)位数多的比位数少的大。(2)位数相同,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比较。

    (五)课堂总结

    1.用万、亿作单位写数有什么好处?

    2.怎样改写?

    3.想一想有没有学过类似的例子。

    (二)作业:

    《作业本》

    6、用四舍五人法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

    小数乘小数教案如何写 篇11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70~74页。

    教材简析:《面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被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这一单元具体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四部分。本课是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它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和长度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其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从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空间形式“由线到面”的一次飞跃。学好本课,不仅是学习面积计算的基础,更是小学阶段几何教学的基础知识。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概念,教材在编写上非常重视展现面积概念的形成过程、注重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注重在直观操作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验。教材按照先认识面积(包括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封闭图形的大小),然后归纳面积的概念,再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包含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为什么用边长是“1”的正方形作面积单位及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二、说前测:

    关于面积和面积单位学生知道些什么呢?对三年级两个班学生的前测结果统计表明:

    关于面积,87%的学生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一词,13%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5%的学生对“面积”的含义有错误认识,56%的学生认为“面积”和物体的大小有关,29%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关于面积单位,69%的学生表示通过其他渠道或自学课本知道“面积单位一词”,31%的学生表示从未听说;10%的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含义有错误认识,47%的学生认为面积单位和物体的大小有关,43%的学生表示说不清楚。

    据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关于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难点: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四、说教学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米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教具。

    小数乘小数教案如何写 篇12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能正确笔算小数乘小数,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3.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并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小数点的定位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小数乘小数”是《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并能对其中的处理做出合理解释。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不但要让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还要引导学生再次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通过引导学生有序地总结小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二、复习导入

    1.组织学生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0.86×7 3.5×16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生板演。

    (2)反馈,校对答案,并请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和算理。

    2.揭示课题:继续学习小数乘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激活学生的原有认知,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清晰阐述小数乘整数的算法和算理,为探索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和算理做好铺垫。

    三、探索新知

    1.投影呈现例3主题图。

    (1)引导学生独立审题后指名列式:1.2×0.8.

    (2)请学生估一估1.2×0.8的积。

    (教学预设:1.2×0.8≈1×1=1(平方米))

    (3)提出问题:1.2×0.8的积到底是多少?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么计算呢?

    学生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4)指名三位学生板书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学预设三种可能如下:)

    生1:1.2米=12分米

    0.8米=8分米

    12×8=96平方分米=0.96平方米

    (5)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积是9.6还是0.96,为什么?

    在澄清错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阐述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和算理,形成如下的完整板书。

    观察并思考生1和生3方法指间的内在联系,揭示这两种方法都体现了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方法,外显形式不同,数学本质是相同的。

    (6)引导学生观察竖式,讨论以下问题:

    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初步发现规律。

    比较积和两个因数的大小关系,发现0.96比因数1.2小,比因数0.8大。

    设计意图:由计算长方形玻璃面积引入两个因数都是小数的乘法计算,让学生感受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的乘法。同时,具体的`长度单位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思维空间,为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

    在反馈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呈现了学生不同的算法和错误,并为此资源组织学生辨析、沟通,从而让学生深刻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初步掌握了算法。

    2.基本练习:做一做。

    6.7×0.3 2.4×6.2 0.56×0.04

    (1)观察并判断:积与两个因数的大小关系。如:6.7×0.3的积比6.7小,比0.3大;2.4×6.2的积比2.4和6.2的都大;0.56×0.04的积比0.56和0.04都小。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几位学生板演。

    教师应注意收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特别是计算0.56×0.04时。

    (3)校对答案,并指名说一说算法和算理,重点讨论:0.56×0.04的积到底是0.224还是0.0224?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样点小数点?

    3.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并思考:这些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2)组织四人小组进行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面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设计意图:在整数乘法的学习经验中,学生已经建立了一种片面的认识,即“两个因数相乘(0和1除外)总是越乘越大”。教师通过小数乘法的学习使学生打破这种片面的认识,即要使学生认识到,两个因数(0和1除外)相乘,积可能比两个因数都大,也可能比两个因数都小,还有可能比其中一个因数大,比另一个因数小。在“做一做”的计算前,先引导学生判断积和两个因数的大小关系,正是为了帮助学生纠正上述错误认知。如果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了积与两个因数的大小关系,那么当学生面对“0.56×0.04=0.224”的错误时,就能自觉地进行校正。在教学时,将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判断积与因数大小关系的方法。当然,没有必要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越乘越小”的道理,因为这需要学生具备分数乘法意义的相关知识。

    四、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做一做。

    2.7×4.6 0.29×0.07 6.5×8.4

    (1)先引导学生判断“积是几位小数”,其中6.5×8.4的积是不是两位小数可能会有争议,教师不要急于下结论。

    (2)独立计算。

    (3)投影反馈

    引导学生讨论两个问题:当乘积末尾有0时,是先撇去0再点小数点,还是先点小数点再撇去0? 6.5×8.4的积为什么变成一位小数?

    2.口算训练。

    0.7×0.6 1.2×7 2.5×0.4 3.6×10

    0.3×0.2 9×0.09 0.04×0.5 1.25×0.8

    四小题一组,口算卡片依次呈现,学生独立写答案,然后校对答案,重点落实小数点的定位问题。

    3.独立完成教材反馈时选择其中三个算式说一说想法。

    五、课堂总结

    请学生再次说一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六、课堂作业

    独立完成教材

    【小数乘小数教案如何写(系列12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