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最新合欢树课件(收藏12篇)
  • 合欢树课件

    发表时间:2023-07-08

    最新合欢树课件(收藏12篇)。

    教师们在开学之前必须准备好教案和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仔细地设计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教案的编写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合欢树课件”的内容,并且将其呈现在这里,希望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合欢树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

    合作探究“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

    教学工具:录音机、投影仪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意蕴深厚的叙事散文,它以深沉的笔触,记录了一个母亲对儿子所付出的艰辛,塑造了一个感人至深的伟大的母亲形象,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眷恋和思念。

    教学过程:

    导入

    导语:有这样一位母亲:每天,她总是伫立在门前,看着儿子摇着轮椅远去的背影,一动不动地站着,无论风霜,无论雪雨,这份爱恋绵长而悠远,对于儿子,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记忆。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走进这对母子,故事中的儿子就是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

    学生自由回答有关作者的知识,教师适当补充

    了解作者及背景,帮助理解主题

    感知课文

    请同学自由读课文

    1、 勾画生字词

    2、 引导提问

    (1)课文都写了哪些事?

    (2)通过这些事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①我作文比赛得奖,引来母亲对儿时作文的表白。

    ②我腿残废,母亲帮我寻医问药。

    ③我想写作,母亲给我借书。

    ④母亲照料合欢树。

    ⑤我不敢看又想去看合欢树。

    母亲对我的爱及我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理清文章思路

    品味语句,品味感情

    勾画最令你感动的语句,体会作者是如何在叙事中传达感情的。

    [示例]

    1、常去侍弄它,不敢太大意。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

    2、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3、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4、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5、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还比较茂盛。母亲高兴了好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

    师生互相交流

    1句:“全副心思”“到处”“总能”体会母亲为了治疗而奔波不厌其烦的态度。

    2句:“惊惶”“昼夜守着”及语言描写的语句都很好地表现“我”病情不好时母亲的心情及她奋力同病魔抗争的形象。

    3句:“到处”“顶着风或冒着雪”表现母亲看到“我”对生活有了新的企盼,又是希望又是无奈。鼓励我写作,也是对人生的激励和劝勉,只不过能让我摆脱精神上的痛,一切的努力都值得。

    4句:“她心里太苦了”表现了母亲的艰难,母爱的伟大,同时也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深深的理解、思恋和怀念。

    5句:此时合欢树是“我”的化身,是母亲希望的寄托,对生命的期待和憧憬。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感受母爱

    看书质疑凿深作品

    老师师引导补充:

    1、母亲去世后,为什么“我”开始不愿看合欢树,后来又想去看合欢树?

    2、如何理解“悲伤也成享受”这句话。

    3、课文写合欢树的树影,写刚刚出生的瞪着眼睛看树影的孩子有什么作用?

    4、有同学说既然写的是母亲,干脆就以《我的母亲》为题好了,你怎么看呢?(合欢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1、“我”此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想去看看合欢树,但是又怕睹物思人,几次都借故走开了。最后终究抵挡不住对合欢树的牵挂,对母亲的怀念,又去看了合欢树,从这一“离”一“去”的过程中折射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那份深深的眷恋。此时的合欢树已经成了母亲的化身。

    2、母亲的爱、母亲的意志、母亲的命运、母亲的苦难,让作者明白了生存的意义,生存的价值,也让作者在逆境中更坚强。

    3、有衬托渲染的作用,衬托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树影会触发童年的记忆,混合着幻想的诗意,关联着难忘的亲人!

    4、合欢树寄托了母亲对生活的热爱、对母子同欢的期望,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追忆和思念。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实施情感教育

    拓展延伸

    “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母爱,她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我们的记忆中,赞扬母亲的故事、诗文、名言警句有哪些?

    故事: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名言警句: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诗句:《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培养学生多搜索、多积累的习惯

    歌曲升华主题

    《烛光里的妈妈》

    欣赏歌曲

    情感教育

    布置作业

    屏幕显示保加利亚作家海托夫的文章:《趁双亲还在》。

    直到中学毕业,我才意识到父亲为我所做的一切,对他充满感激和惋惜之情。因此,我下定决心,只要拿到我挣来的第一笔钱,我就给他买些苹果。因为他需要这样的营养品,在我家居住的巴尔干山村是买不到苹果的。我今天推到明天,明天推到后天,终于在一个春日,得知了父亲于夜间逝世的噩耗……直到现在,在我父亲逝世二十多年以后,那些未买的苹果依然如鲠在喉。

    面对至爱自己和自己至爱的亲人,你想说什么想做什么,要趁早。

    作业:结合学习本文的感悟,写一篇《重读的爱》的随笔,500字左右。

    生读海托夫文章

    课下完成随笔

    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

    提高写作能力。

    合欢树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合欢树》教案。

    2、从细节描写中体味母亲对我的深情。

    3、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4、基于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采用由散入整的组合法,在内容主旨理解的同时,对散文写作有初步的认识。

    5、品味文中细节的内涵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感受爱、表达爱、珍惜爱。而作者在对往事的追叙中,也完成了自己对亲情的感悟,这种感悟除了通过细致的细节来表现之外,都集中在合欢树这一象征物上。所以,要把握文章深刻的内涵,就必须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内涵,这样也能帮助学生感悟亲情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人类心灵的一道美丽的风景。合欢树在史铁生的心中挥不去、抹不掉,永远烙在他的心中。

    二十岁,对你意味着什么?

    二十岁,对史铁生意味着什么?

    二十岁的儿子瘫痪了,对母亲意味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题目为合欢树,那么作者有没有一上来就写合欢树呢?哪些地方提到了合欢树?

    提示:作者一共四次提到合欢树:(7--12自然段)

    (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

    3、后半部分才提到合欢树,那么前半部分写些什么内容?仔细阅读1-6自然段,圈画出描写"我"和母亲的句子。

    我母亲性格

    十岁作文比赛得第一最美的女人聪明争强好胜,率真可爱

    二十岁两腿残废后母亲有了白发处处对儿子隐忍退让,坚强

    三十岁小说发表母亲已经去世早早的离世因操劳而早逝

    母亲的变化:

    从一位"好看的母亲"变成早生华发的母亲,从一位能为自己作"蓝底白花的裙子的母亲"变成了生活中只有儿子的母亲,从一位争强好胜的母亲变成处处对儿子隐忍退让的母亲。

    4、开头写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冲突,从这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1)、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起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显得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

    (2)、展现母子间曾经有过的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合家欢乐的生活,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夺魁的气氛形成对照。

    (3)、回忆母亲,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感染力。

    6、还有哪些事情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爱呢?

    学生课文中圈画,后交流发言。

    明确: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往往显得真实,和有感染力,1)给"我"治病:

    "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教案《《合欢树》教案》。"(动作描写)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2)为"我"借书:"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3)推"我"去看电影:"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

    4)鼓励"我"好好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

    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母爱?

    v无私无怨、v坚强执着、v宽厚仁慈、v牺牲自我的爱。

    思考下面的几个问题:1、合欢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2、为什么课文在第7段才提到合欢树?3、史铁生为什么没看成合欢树?

    4、"她心里太苦了",母亲到底苦在哪里?

    5、作者多次写到那个刚来到世上"瞪着眼睛看树影儿"的孩子,有什么作用?

    6、由题目"合欢树"的"合欢"二字,我们首先能联想到哪些词语?

    比如:合家欢、合家欢聚、合家团聚等等。

    7、文章以"合欢树"为题,却几乎处处写"悲伤"。

    那么文中有体现欢乐情绪的内容吗?有表示欢乐心情的词语吗?

    首段:母亲的率真、我的顽皮,一家人的和乐融融也莫过于此了;"悲伤也成享受"(为什么?)1234 123

    、问题:能回忆怀念母亲的物品想必有很多,史铁生这篇文章为什么选择合欢树来悼念母亲?

    明确:母亲对合欢树的精心照料是她呵护关心我的写照。

    交流要点:

    对合欢树希望的表现:

    "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会,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

    "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

    对"我"的希望表现:

    ●对治好"我"的希望: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

    ●对"我"从事写作的希望: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母亲的话中体现出的小心翼翼又满怀希望,一方面尽力维护残疾儿子的尊严,一方面激励和鼓舞儿子写作的信心。

    比较第一段和第三段母亲对我写作的表现的不同态度。

    交流后明确:母亲对"我"对合欢树都抱有无限的希望,希望合欢树能开花,希望"我"由写作闯出一条路以获得生活的信心。

    合欢树象征什么呢?合欢树其实就象征着史铁生,象征着母亲的儿子"我"。"我"的残疾,母亲的用心照顾;体现在合欢树虽然没有发芽,母亲叹过气,"还舍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合欢树茂盛了,母亲认为是好兆头,兴许儿子的病从此有希望呢?于是"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在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找到"寄托"时,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抱了希望。鼓励着"我"去做"我"喜欢的事情:"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只是担心着儿子,不知道儿子的前途在哪里,他什么时候才能走出一条息的路?她担心着,访问演出好像念叨着"合欢树几年才开花一样。"

    合欢树虽然象征看"我",都得到过母亲的喜欢,受过母亲的照顾,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我的小说如今常获奖,我"走"出了一条路了,但母亲已不在了。最想看合欢树开花的人偏偏不在,最愿意看到"我"获奖的人偏偏不在;如果说合欢树开花是对母亲的报恩,"我"的获奖不也是对母亲的报答吗?作者期望借一个小男孩长大后,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想起他自己的妈妈,跑去看看那棵树,替自己完成未了的心愿。

    3、我为什么回避一直想看的合欢树。

    要点:合欢树是母爱的象征。

    合欢树是我的象征,承载了母亲的关爱和希望,却一度让母亲失望,不理解母亲,觉得愧疚和后悔。如今,树已枝繁叶茂,我已功成名就,而昔日百般呵护我们的母亲却已撒手西归。睹物思人,近乡情怯,作者回避的不仅仅是树,更是一个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一份永远还不清的恩情。我只能用文字一遍遍忏悔,向逝去的母亲志哀。

    4、重点: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小小的合欢树,凝聚了史铁生如此深沉浓厚的情感,我们的生活里也不乏细节的感动,当心中某根柔软的琴弦被触动,不要吝惜,把情思凝于笔端,美好就会在一刹那收藏。

    《合欢树》是史铁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追忆母爱之曲。曲中音符如行云流水般演绎着,敲击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款款文字渗透着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跳动着对母亲的真切怀念之心。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

    接着,作者追忆合欢树的由来,从追忆可见,母亲无意栽种合欢树的时候是"我"已两腿残废。想来那时母亲内心的伤痛是难以言表的。她挖回这棵"刚出土的绿苗",很大程度是寄予了一种生命常青的愿望。因为绿是生命的象征。

    我们可以细细品味这段话"母亲从来喜欢这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还比较茂盛。母亲高兴了好多天,以为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甘太大意。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叼,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这似乎是母亲全心为"我"找药方到支持"我"写作的过程的写照。我想这位母亲在料理合欢树时定是充满了对儿子的痊愈的希望的。

    合欢树被弃置在路边,在被无意栽种的一年里,无人打理。然而第三年却"长出了叶子",还比较茂盛。这是一个顽强的生命,在逆境中生存了下来。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勇于面对才能拥有充满阳光的将来。

    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下的,是母亲亲自料理过的,它的身上有着母亲的影子,凝聚着深沉的母爱。母亲虽已逝去,而合欢树仍在健康生长,"年年都开花,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暗喻着母爱长青,母爱永恒。

    合欢树课件 篇3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xxx,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河北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合欢树》的课堂设计及其分析。首先我们来进行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河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所选的几篇文章表现了父女之间、母子之间、夫妻之间真挚的情感,赞美了人间真情的纯真和美好。

    史铁生的文章沉淀了他对艰难生活的解读,《合欢树》不仅符合单元的要求,而且已深沉的笔触,记录了一个母亲对儿子付出的艰辛,塑造了一个感人至深、伟大的母亲形象,更能引导学生感受史铁生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感悟人生的艰难和痛苦。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上主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对学生现状的分析必不可少。《合欢树》面对的是七年级的学生,孩子们十一、二岁,缺乏人生阅历,很难和作者产生共鸣,对本文象征义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学生群体中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层次,所以我在设置教学过程中采用灵活的方法,精心安排问题,做到兼顾全体---“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次等生吃了”。比如简单的问题,由全体学生同步完成;稍难的,学生间讨论,教师点拨;难点,则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讨。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回应学生当堂提出的各种问题,就此展开新讨论,或安排课后的活动。

    接下来说一下本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了解有关作家作品的文学常识;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合作探究“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意义。

    3、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情深,引导学生体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当我们对教材进行了分析并且了解了教学目标之后,就不难理解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史铁生的母亲对他影响深远,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有母亲的形象和影子,例如《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等。所以“体会母亲的形象”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说学生时提到学生尚小,史铁生的人生经历是学生不曾体验到的,所以很难产生共鸣,较难体会到母亲对史铁生的影响,所以“理解合欢树所包涵的情感和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是本课难点。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来完成本节课的任务呢?下面说一下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教法:

    1、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2、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4、通过“教”“学”“放”“收”突破重点和难点。

    教学相长,本节课我所采用的学法主要有两个。

    学法:

    本课采用小组积分原则评价,在“我参与,我抢答,我挑战“环节中评出积分排名前三名鼓励,每人奖励一分;作业评价依据语文学练测测试;仿写题要重点评价,选出优秀作者,大力表扬。

    最后我们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高效课堂的标准不是看老师的教而是看学生的学,不是看老师讲得是否精彩,而是看学生学得是否生动,看老师在课堂上是否激发、开发、诱发、启发、焕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为了让学生真正实现当家作主,学生能自己完成的,老师绝不包揽,所以我设计的课堂流程基本上是有学生自己完成。

    (一)、情景导入

    (1).展示校门口马路两旁开花的合欢树照片。

    (2).有这样一位母亲,每天,她总是伫立在门前,看着儿子摇着轮椅运去的背影,一动不动的站着,无论风霜,无论雨雪,这份爱绵长而悠远。

    (板书:孩子的不幸在母亲那里是加倍的。)

    (二)、 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字词

    课前留预习作业,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圈点起来,根据字典或语境推断。

    课堂检查:(出示小黑板:1.给下列生字注音:

    呛( ) 敷( ) 熏( ) 灸( ) 虔( )诚 瞎逛( ) 2.解释下列词语:a 茂盛:b 虔诚: c安慰: d惊惶:e 侥幸:f 侍弄:)让每组6号上白板展示注音、正音,然后把字词读三遍,用手势比划,加强记忆。

    2.作者简介

    (板书: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的残极了双腿。)

    (三)、梳理课文:

    教师出示问题:

    1.速读课文看作者写了人生那几个年龄阶段哪些事,理清课文思路。

    2.分析把握母子间亲情。

    ①、速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母爱的段落

    ②、在这两段中写母亲为我做了那些事情。

    ③、这两段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

    ④、通过这些事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学生自己先用“圈点法”圈出关键词,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问题①男女生比赛读,读出情感。

    问题②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细读读这两段,不动唇、不指读边读边思考。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用简要的语言表达出来。

    问题③采用“小组抢答”的形式,回答对加星,(答题要全面,即某种描写,举出实例)。

    问题④引导学生概括。

    (四)、探究问题:

    多媒体展示问题

    1、对这样一位母亲,在母亲去世多年后,儿子对母亲又是怎样的情感?

    2、题目换成《我的母亲》好不好,你怎么看。

    这一环节我采用“我抢答,我挑战”方式来解决问题。

    (五)、延伸拓展:

    学习了这篇课文,在学生的内心深处肯定引起共鸣,学生肯定想畅所欲言,这样我设计综合性题,引发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在情感上得到升华。

    请结合这篇课文的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这篇课文对你有什么感触。

    (六)、小结:

    利用课堂小结,既可以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教学环节更完整、学生思路更清晰,从而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是这样设计的:课文以平淡朴实的语言,运用各种描写方法,以合欢树为媒介,既蕴含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又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其实母亲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我们身上,就像《懂你》歌词所唱“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 让我们珍惜这份深深的母爱吧。播放《懂你》这首歌,再次以情感收尾,留有回味。

    (七)、布置作业:

    1、从本文和《我与地坛》或《秋天的怀念》中选取两处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加以说明。

    2、学习本文朴实平淡的语言,在日记中描述一件母亲关爱你的故事。 板书是教学重难点的体现,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的反映课堂教学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我设计了一棵合欢树,把文章的重点难点内容展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我将板书设计如下:

    对于《合欢树》这篇文章,总感觉上的很草率,自己尚没有完全吃透,学生又没有完全进入到文章的氛围中。通过反复的文本阅读,我最后决定从文本出发,抓人物,分析作者笔下的母亲形象和不同时期作者对待母亲的情感历程。毕竟史铁生的文章不同于他人,每读一次总能感受到他字里行间的感情,总能悟出新的哲理。最后顺着设计好的思路上完了这节课,总体感觉还不错。惟一遗憾的地方是在课前预习的时候没能准备音频朗读和一段缅怀史铁生的视频展示给学生,

    有将学生带到我预计的一种情景中去。教学的遗憾同时也是一种及时生成的教学资源,我将以此不断地激励自己。

    总之,我在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评价的正面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真正的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爱生活、会生活的人。

    以上我对这篇课文进行的说明,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和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合欢树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引导学生研读和品味作品,体会作者沉静、淡然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3.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感受母爱、学会珍惜。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沉静、淡然的语言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教学难点】

    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教学目标

    从文章题目和文体入手把握文章内容。

    二、教学过程与教学环节

    1.导入新课。

    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李陵悲吟:“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人啊,恬然于父母铸就的港湾,便会向往外面世界的精彩;能够承欢于爹妈的膝下,谁又能够理解母爱的伟大?人们常说,“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贵”,史铁生的《合欢树》里蕴含着的,就是这样一份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

    2.快速阅读课文,初步感知。

    3.品味母亲的形象。

    问题:母亲生前的哪些话、哪些事至今还缠绕着“我”?

    (1)关于“我”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的事,母亲在“我”十岁和二十岁时有何不同的表现,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

    答: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但母亲没有表扬“我”,而是急着跟“我”说她自己小时候作文做得还要好,还说“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这让“我”听得扫兴,就装着根本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对治好“我”的腿终于绝望的时候,发现我在写小说,母亲旧话重提,“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件事?

    就形式而言,作者采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对同一件事,母亲先后说过不相同的话,这是由于“我”的境遇不同,因此目的和用意也就很不一样。对于年少的心高气傲的急切期待母亲表扬的孩子来说,一瓢冷水可以让孩子冷静,不至于骄傲、自满;对于因残疾而绝望的青年,母亲旧话重提,“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这是激励,以此鼓励“我”振作精神,把写作的路走下去,以获得生的勇气和尊严,可见母亲用心良苦。在这一抑一扬之间,母亲的聪明和伟大展露无遗。

    就内容而言,通过这件事可以看出,至今还在缠绕着“我”的既有母亲的慈爱、教子之道,还有母亲的美丽和悲伤。正是这一切的一切,才使我在母亲去世多年后仍对她无法忘怀。

    (2)课文描述了给“我”治病过程中母亲的哪些细节?

    答:“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动作描写)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3)母亲是怎样鼓励“我”写作的?

    答:鼓励“我”好好写作:“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

    为“我”借书:“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合欢树课件 篇5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

    2.引导学生研读和品味作品,体会作者沉静、淡然的语言风格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3.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感受母爱、学会珍惜。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沉静、淡然的语言所具有的情感张力。

    2.教学难点

    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解题

    《合欢树》从一个独特的视角阐述了作者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人的残疾最可怕的不是肉体的残疾,而是精神的残疾。母亲用她人性的光辉支撑着、激励着儿子由精神的残疾走向精神的健全,迈入人生的新境界。这是一种让人刻骨铭心的深沉的母爱。合欢树是作者情感的象征。

    二、结构分析

    研讨如下问题:

    1.这篇文章用了什么手法?

    参考答案:象征手法。

    解析:“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是一种深入浅出、寄意深远的的构思方式。生活中比较复杂的又有深刻意义的,有时又是不便明说的事情,运用象征的手法,可以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让人既能体会到事物的意义,又能体味到文章语言的深刻与美好。

    2.象征手法的分类有几种?

    参考答案:一种是让读者在诗与文的不言之中去意会其象征之意,一种是直抒胸臆地点出象征之意。

    解析:这是从象征手法的表达方式的角度进行分类的。相比之下,前者更为含蓄蕴藉,意味隽永。

    3.概括这一类散文的写法。

    参考答案:以物来命名的散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物融入了一段故事,而且是一段感人的故事。

    (2)融入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在里面,是内心情感的物化。

    (3)作为一种象征,借物来表现高尚的品格。如冰心的《小橘灯》,茅盾的《白杨礼赞》。

    解析:这既是融情于物,借物抒情的散文的特点,也是我们学习本文所要明了的内容。

    4.全文可分两部分,请简要分析各部分的内容。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是写母亲生前对“我”的照料和鼓励。

    第二部分是写母亲去世后留给我的深深的爱。

    解析:第一部分(1~3段),写母亲生前对“我”的照料和鼓励。

    第二部分(4~12段),写母亲去世后留给我的深深的爱。

    三、重点问题探究

    1.关于“我”在一次作文竞赛中得了第一的事,母亲在“我”十岁和二十岁时为什么有不同的表现?

    参考答案:对同一件事,母亲先后说过不相同的话,这是由于“我”的境遇不同,因此目的和用意也就很不一样。对于年少的心高气傲的急切期待母亲表扬的孩子来说,一瓢冷水可以让孩子冷静,不至于骄傲、自满;对于因残疾而绝望的青年,母亲旧话重提,“你小时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这是激励,以此鼓励“我”振作精神,把写作的路走下去,以获得生的勇气和尊严,可见母亲用心良苦。

    合欢树课件 篇6

    一、说 教 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合欢树》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修订版《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学习重点是略读,即从文章的整体着眼,以较快的速度把握读物的主要内容,以形成对读物的概括性认识。本文是一篇情真意切的散文,也是一部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非常适合指导学生进行略读。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 引导学生对作品朴实的文风、精美的构思,以及巧妙的篇章结构等进行研读和品味。 ② 把握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目光从书本转向自我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一个自主探索和自我发现的舞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三)【教学重点】

    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四)【教学难点】

    作者并未浓墨重彩地直接描写合欢树,只是轻描淡写地通过邻人的话语和初生小孩的目光引出合欢树,此为其构思立意所在,也是文章结构的巧妙所在。

    二、说 教 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以朗读带动体会,师生共同感受。

    2、 讨论点拨,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把握文章内涵。

    三、说 学 法

    1、感受,通过认真的聆听,汲取信息。

    2、质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3、讨论,通过提问思考讨论,引导自己思考,得出结论。

    四、说 教 学 设 想

    (一)【教学模式】

    感受——引导——探究。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摆脱填鸭式教学的束缚。

    (二)【学情分析】

    每一位学生后面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因此,让学生在课堂上投入地聆听《合欢树》的全文,让学生抛开一切的分析,只默读作品,看看哪一处打动自己,甚至叫自己落泪。是在四处寻找“我”的母亲的背影?是“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的母亲的语言?是那棵枝繁叶茂,当初被母亲偶然之间当作含羞草栽下,却也能独自成荫的合欢树?还是那个“在你可以看到时,却无心情去看;等到你有了心情去看时,却再也无法看到”的莫大的人生玩笑???同学们或许什么也说不出,留下的只是似明似暗的朦胧的感觉,但却一定会有心灵的瞬间的悸动,而这,正是解读《合欢树》最好的情感积淀和教与学的契机。 更是最好的感恩教育素材。

    五、说 教 学 过 程

    (一)、 激情导入,渲染铺垫

    展示题目:合欢树(展示图片)

    大家对这种植物也许很熟悉,它就叫合欢树,它的花是淡淡的粉色,花朵毛茸茸的,给人一种温馨又亲切的感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合欢树》,它的作者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1983年全国

    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创作奖。生平介绍: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突出他母亲给他的帮助)

    (二)、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从文本出发”——8分钟的全文配乐朗读。充分利用文学的魅力吸引学生全身心地去聆听、去感受、去体会,真情就是沟通文本与学生最好的纽带。

    (三)、感受母爱,深入探究

    1、“从学生自身出发”设计学生谈自己在聆听的过程中哪一个环节最受感动。请同学们在文章中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并把它读出来。(联系写作手法)

    预设答案: 1)、作文竞赛(十岁那年)第一自然段

    2)、“我”双腿残废后(二十岁)第二~三自然段

    ①给“我”治病:(找出具体的语句)

    ▲“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动作描写)

    ▲“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心理描写)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②鼓励“我”好好写作:

    “那就好好写吧”、“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语言描写)为儿子寻求精神的支柱,希望重新燃起儿子生活的信心

    ③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动作描写)

    2 在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作者笔下描绘的母亲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而作者对于母亲又是什么样的情感?交流得出情感线索

    1)、作文竞赛(十岁那年)第一自然段

    母亲:“年轻”“聪明”“最好看”——热爱生活“做裙子”

    ↑(不理解)

    “我”:“扫兴”、“故意笑”、“装作”(倔强,好强 怄气)

    2)、“我”双腿残废后(二十岁)第二~三自然段

    母亲:用心良苦一心给“我”治病

    “我”:丧失生活的勇气

    3、阅读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分析在“我”的小说发表时(三十岁),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以后,作者对于母亲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找文中的句子

    母亲:早逝 “心里太苦”“受不住”;“我”:小说发表,获奖成名

    深深的思念与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理解母爱的伟大,理解母亲的苦心。

    (四)、分析主题,提示感恩

    1、请大家阅读第四至十二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合欢树的句子。

    (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第七自然段)

    (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第八自然段)

    (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以及希望去看看合欢树(第九、十自然段)

    (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第十二自然段)

    2、合欢树的由来:母亲怎么会栽了这棵合欢树的?

    她从来喜欢花花草草之类的东西(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她以为这是一棵“含羞草”,不曾想却长成了一株合欢树。在不经意间种下了这棵象征着合家欢乐的吉祥树。

    3、作者为什么在这里花了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程?

    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母亲把对儿女的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

    → 合欢树=作者自己,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象征意)

    4、在母亲逝世后,作者对于母亲亲手栽下的合欢树的态度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是怎样的变化?请找出来。

    1)在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颗小树忘记了”“没料到那颗树还活着”——搬了家,忘记了合欢树,遗忘在记忆的深处,不愿提起

    2)母亲去世后,很少再去小院,“不愿意去那个小院,推说手摇车不方便”。在大院中听邻居说合欢树开花了,劝他去看看,但是“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想起了合欢树,但是不敢去看合欢树,怕睹物思人,怕看到合欢树又想起母亲来,勾起自己无尽的悲伤。

    3)时间久了,自己的心情平复了,“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问起那棵合欢树”“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自己很想看看合欢树,看看母亲住过的小屋,看到母亲生前的事物让我感觉母亲似乎就在身边。—(原因)→“悲伤也成了享受”。看到这些事物能让我感觉到母亲好像并没有离我远去,似乎就在身旁,是小屋,是林中的风,是小院中的合欢树。

    合欢树=母亲,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呈现的另一种方式。(所以“悲伤也成了享受”)

    5、文中一共三处:第七、九、十二自然段处,提到小孩子看树影。通常说来,孩子不太会对一棵大树关注这么久。而且这个小孩子是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在他长大后还会想起树影,想起他自己的母亲。

    为什么小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孩子通常看见谁才会不哭不闹呢?自己的母亲。

    所以这个不知名的小孩子看所看到的合欢树其实还是什么的象征?

    天下所有母亲的象征,是亲情的象征。

    “文末”提到→ 合欢树=亲情的象征,是合家欢乐(树的名字的意义)的象征。

    合欢树还会是什么?(启发学生自己说)

    → 合欢树=当年母子“合欢”的人间见证,是母亲恩泽的一个生命。

    → 合欢树=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五)总结全文,拓展迁移

    史铁生的《合欢树》语言平淡朴实,感情真挚动人。生动地展现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于“合欢树”中表达了丰富的象征含义。让我们感受到了深沉的母爱。

    作业:1、 推荐史铁生作品《我与地坛》全文、《对话四则》(关于生、死、事业、平等)

    2、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可是生活中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去体会、去感受、去感恩母爱?也许更多的时候我们厌烦母亲的唠叨,心安理得的接受母亲送到我们碗里的鱼肉,毫无感觉的接过母亲递过来的生活费┅┅同学们,其实母爱是不用教的,它只需要感受;感恩、珍惜也是不用教的,它只需要提醒,今天《合欢树》就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提醒,让我们都拿起笔,捕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一篇献给母亲的文章。

    (六)教学后记

    课文内容感情真挚,容易引起共鸣,感情主题容易把握,进行顺利。遗憾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写作风格。

    (七)板书设计

    亦母亦子合欢树 一枝一叶总关情 爱子,思母

    合欢树

    我 :倔强 好强 怄气;丧失信心

    母亲:用心良苦 肖像描写

    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合欢树 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儿子对母亲的怀念

    母爱 亲情

    合欢树课件 篇7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大家好!我是来自曲靖农业学校的选手,今天我说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第一篇必读课文《合欢树》的教学设计及其分析。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合欢树》是一篇回忆母亲的优秀散文,在本单元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通过本文的学习,主要是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在感受史铁生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的同时,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训练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单元总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的实际,以及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认识作者;

    (2)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2.能力目标:

    理解“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3.情感目标:

    品味文中平淡朴实的语言,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三)教学重、难点

    《合欢树》是史铁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的一曲感人至深的追忆母爱之歌。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所以我确定的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通过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体会母亲伟大的形象,感悟文中的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四)课时安排

    鉴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计划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作者,认识生字、生词,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基本思路。

    第二课时:把握母子亲情,感悟合欢树。

    (五)学情分析

    学习主体是一年级学生,优点是:活泼、好动,喜欢合作,善于思考,学习认真踏实,缺点是:大多数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较差。所以,在教学中,应让他们多读、多思、多动,自主合作,积极探究。

    二、教法学法

    (一)教法

    考虑到本文在单元的位置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把握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前提下,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集体讨论法

    3.读书指导法

    4.任务驱动法

    (二)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根据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我确定的学法及能力培养是:朗读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学过程:

    本着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部流程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从易到难,从浅入深,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感受背景音乐(阎维文《母亲》)的同时,展示图片。同学,你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

    2.有这样一位残疾人作家,在他最狂妄的年龄却残疾了双腿,是他母亲一直用浓浓的母爱支撑着他的世界,陪伴他行走在人生的路上。这就是史铁生。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今天就让我们学习《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精神世界,感悟他为我们描写的母子深情。

    (二)走近作者,触摸文脉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xx年12月31日),21岁双腿瘫痪,曾自称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合欢树》作为史铁生歌颂伟大母爱的典型范文,文中深切的母爱,触发每一个读者的心灵。《秋天的怀念》所表达的情感和《合欢树》非常相似,有助于我们学习这篇课文。所以,请先听《秋天的怀念》朗诵。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基础知识——前提

    (学生自行朗读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圈点起来,让学生自己根据字典或语境推断。)

    生字:呛(qiàng) 逛(guàng) 诓(kuāng) 胯(kuà) 灸(ji?) 敷(fū) 生词:虔诚:恭敬而又有诚意。 惊惶:惊慌、害怕。 侥幸: 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 侍弄: 整治;料理

    2.朗读课文(采用各种形式)

    3.反复熟读课文,理清文章基本思路

    明确:全文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6):追忆母亲;第二部分(7-12):思索合欢树

    (四)读中思考,随文感悟

    1.细读第一部分,把握母子间的亲情

    (1)速读课文看作者写了人生哪几个年龄阶段的哪些事?

    明确:

    (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先圈点出表示时间的关键词,再指导学生集中注意力细读,边读边思考。最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用简要的语言表达出来。)

    (2)把握母子间的亲情

    母亲对儿子:

    ①在刻画母亲这一形象时,作者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举出实例。(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②通过这些描写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无私无怨、坚强执着、宽厚仁慈、牺牲自我)(本环节采用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概括总结的形式完成。)

    儿子对母亲(怎样的一种情感变化):不理解母亲的苦心→深深的思念与愧疚

    2.分析第二部分,感悟合欢树

    任务一:找一找,说一说

    (1)找一找描写合欢树的句子。

    (2)根据提示,简要叙述合欢树的由来。为什么母亲会栽种这课合欢树?

    (设计意图:针对学生学习基础提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养成带着问题朗读文本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筛选信息,整合材料,逐渐养成带着任务主动学习的习惯。)

    任务二:论一论,悟一悟

    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感悟,让学生在交流中自悟自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三:探一探,写一写

    作者说:“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作者为什么说“悲伤也成享受”?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探究文章的细微动人之处,升华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播放背景音乐(满文军《懂你》),展示母爱图片。你为妈妈做过什么事呢?趁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快回家吧!

    (六)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总结: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作业:史铁生用一棵合欢树,凝聚了他对母亲如此深沉浓厚的情感。想一想,我们自己如何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的爱?

    四、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由文本到人生,引导学生学会感悟亲情,珍惜亲情,懂得感恩,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不断有获得成功的愉悦,不断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当然,也存在很多的遗憾、不足之处,如不能兼顾所有学生,有些教学问题分析不深入等。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还要多钻研,多请教别人,使自己不断进步。

    合欢树课件 篇8

    【设计意图】

    夏日里满树鲜艳绚丽的合欢花,以及满地的落英缤纷,总是吸引着孩子们欣喜、探究的眼球。基于他们表现出的对合欢花的浓厚兴趣,我决定安排一堂综合认识合欢的活动课。

    【活动目标】

    1.观察认识合欢的花、树、皮。

    2.简单了解其各部分的功用。

    3.培养锻炼幼儿的动脑动手及想象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查资料,搜图片,制作幻灯片。

    2.纸笔、颜料、胶水。

    3.合欢的花、叶若干(分别放在小筐里)。

    【活动方法】

    观察法、讲解法、引导发现法、操作法等。

    【活动过程】

    先放幻灯给孩子们看,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和探究欲望;然后组织全体聚到合欢树下,从观察入手,一步步来引导他们认识合欢树,了解合欢树。

    1.提问幼儿合欢树的名称,简单了解它的别名:夜合树、马缨花、绒花树、扁担树、芙蓉树。

    2.对照实物,观察、讲述、认识。

    树干:树干的颜色一般是浅灰褐色。

    树皮:树皮轻度纵裂。

    树枝:枝粗而疏生,幼枝带棱角。

    叶子的颜色:绿色;

    叶子的特性:叶奇,日落而合,日出而开,给人以友好之象征;

    叶子的生长方式:叶为偶数两面羽状复叶,互生。

    花的形状、颜色:花美,形似绒球,花丝上部为红色或粉红色丝状,簇结成球。

    花的气味:清香袭人(让孩子们亲自闻一闻,说一说。)

    果实:果实为荚果,成熟期在十月。(留下悬念:小朋友可要留心观察啊,看它什么时候结荚。)

    (对于知识点比较难的地方只让幼儿简单了解。)

    3.简述其价值。

    合欢树姿态美观,花叶清奇,绿荫如伞,气味芳香,可供观赏;

    木材坚实,纹理通直,结构细密,经久耐用,可供制家具、农具、建筑、造船之用;

    合欢树阴阳有别,被称为敏感性植物,被列为地震观测的首选树种;

    合欢皮、合欢花有很大的药用价值。

    4.捡落花。

    老师和孩子们一块捡拾落在地上的合欢花,一边捡一边数数。

    5.粘贴、添画。

    让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发挥,利用花、梗和叶片进行粘贴、添画。

    6.展评幼儿作品。

    【活动延伸】

    继续观察合欢树,并做简单记录。

    【活动反思】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是增长知识的手段,动手动脑是探索发现的途径。这次活动课,孩子们兴趣盎然,积极性极高,不但知道了合欢树各部分的名称,而且对其特点和功用也有了大致了解,更是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就是有的幼儿对观察到的不能运用比较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还有待于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说多练。

    合欢树课件 篇9

    《合欢树》教案-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摘要】本课的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作者选材组材的技巧以及过渡的处理;2.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品读淡然的叙述背后的情感张力;3.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能够理解文章蕴含的哲思。

    【关键词】语文教学;《合欢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作者选材组材的技巧以及过渡的处理。

    2.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品读淡然的叙述背后的情感张力。

    3.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能够理解文章蕴含的哲思。

    二、教学重点

    品读淡然的叙述背后的情感张力。

    三、教学难点

    能够理解文章蕴含的哲思。

    四、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品读,探讨。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文章是作者生命的转化,是一个生命体的某种欲望、情趣、意志等的表达,它带着作者可感可触的体温,响着作者或舒缓或急促的呼吸与心跳,展现着作者个性化的爱好与趣味。

    阅读则是一颗心灵与另一颗心灵的碰撞与交流。今天我们共同用纯真的心灵来感触一篇用至情写成的美文,试着去感知那静若止水的语言下蕴藏着的深厚情感与深沉的思考。让我们静静地走进史铁生的《合欢树》。

    (二)作家介绍

    同学们课下已经预习过文章了,能谈一谈你印象中的史铁生吗?

    ppT展示史铁生简介及代表作品(略)。

    (三)整体感知,感受文章真挚的情感

    1.母爱是伟大的。我们发现,文中记录的也只是生活中看似平淡的许多细节,建议同学们把课文中似乎写得平淡、但是你读了却感觉不平淡的地方找一找,读一读,感受一下作者在其中蕴含的感情,只要放进你自己的感受就好。

    请同学来谈,你读出来了什么?(不预设答案,随机点评补充学生的答案,鼓励学生体悟看似平淡琐碎的叙述与描写中所蕴含的真情。)

    2.以上是直接写母亲对儿子的感情,后文就开始写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以及通过反复写合欢树来追忆母亲。那么在这个环节,还有没有能够体现母亲对儿子的感情的地方?

    请大家聚焦文章第八段关于合欢树的由来。

    母亲对于合欢树的态度和文章第二、三自然段对于“我”的态度何其相似,无论是对于残疾的儿子,还是不发芽的合欢树,母亲都是永远饱含期望,总是执着坚定。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情到深处是执着”。

    本段中母亲对合欢树的态度其实正是母亲对儿子的态度,合欢树是儿子的化身。回到课题,这篇文章题目“合欢树”,就有了它的深一层意蕴了——合欢树象征着作者自己。

    3.在第三部分写合欢树时,作者对于看合欢树这件事的态度是怎样的?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并分析原因。

    引导学生关注两个问题:(1)为什么作者对于去不去看合欢树这个问题这么矛盾、纠结?(2)如何理解“悲伤也成享受”这句话?

    明确:(1)想看是因为合欢树是母亲的象征,总希望自己可以睹物思人,借合欢树来回忆母亲,可正是因为思念太浓,愧疚太深,害怕自己难以承受,害怕自己无法控制,所以总不敢去看,也最终没有去看。这是一种遗憾,未尝不是一种美。

    (2)这里的悲伤,是因为失去母亲,怀念母亲,回忆与母亲共处的点点滴滴,在那时,作者是孤独的,是寂寞的,却也是甜蜜的。因为他在享受那些曾经拥有的美好。有人说:“独处时的悲伤,也不失为一种享受。”我想說:“思到浓处成孤单。”

    过渡:无论是母亲还是儿子,情感是那样的深沉与厚重,可是作家却用了看似极为平淡的语言,选取了一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我们同学写散文时要明白,对于情感的表达,一切的技法都敌不过一个“真”字,“至情之文自然悲恻动人”。

    在文学创作上,有这样的一个美学主张——“文风去巧,结构尚巧”。前面我们通过朴素自然的文字感受了真情,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篇文章的结构,作者有没有悉心安排呢?

    (四)再读文章:认识文章精巧的构思

    1.文章记录了不少件生活琐事,大体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那么作者根据时间顺序记录了什么内容呢?

    明确:记录了母亲活着时与自己相处的点点滴滴,反映了母亲对儿子浓浓的关心;记录了母亲去世后自己通过合欢树来追忆母亲的点点滴滴,反映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2.我们常说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那么对于这篇文章而言,“神”究竟是什么?材料又是如何围绕“神”来写的呢?

    明确:这篇文章的主题应该是歌颂母亲,歌颂母爱。

    追问:文章的“神”就应该是母爱,这样看来,后面写母亲去世后自己做的许多事是不是就偏离主题了?你如何理解的呢?

    明确:后文写追忆母亲时最主要是通过写与合欢树有关的若干小事来完成的,

    合欢树课件 篇10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合欢树》。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与教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合欢树》位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模块(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阅读与欣赏的重点是欣赏人性美,人性之美或美在境界、或美在善良、或美在爱的付出、或美在对爱的感恩。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合欢树》是史铁生在母亲去世后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作者通过追忆母亲以及合欢树由来的叙述,表达对母亲深情的怀念和对母亲的高度赞美。这篇文章虽无华丽的辞藻,但朴素的语言中透着浓浓的母爱。

    (二)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中职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阅读能力训练要求中明确提出“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依据突出“大纲要求”,突出“课文重难点”,突出“学情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品味语言,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深刻寓意以及作者回忆往事所运用的各种技巧。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有选择的主体性研读和品味,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运用一定的鉴赏方法对散文加以赏析。

    (2)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悟母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立足文本,体会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复杂感情;超越文本,体会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母爱,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学会爱。

    (三)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合欢树》是史铁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的一首感人至深的追忆母爱之曲。曲中音符如行云流水般演绎着、敲击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款款文字渗透着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跳动着对母亲的真切怀念之心。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所以我确定了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母爱的独特感悟,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结尾中所蕴含的含蓄的深意。

    二、学情分析

    (一)职中学生普遍有厌学情绪、自我意识较浓。很多职校学生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

    (二)女生,情感细腻,缺乏感恩情怀。我所教的高一春幼(1)班的学生,都是女生,情感细腻,易于激发;但由于这些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缺乏感恩情怀。

    (三)达成目标的优势与困难。优势是学生基本上已经完整的接受了初中阶段的教育,有一定的阅读、欣赏能力;困难在于缺乏作者的情感体验。

    三、学法与教法

    (一)《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流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通过让学生阅读、师生、生生间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能力,同时完成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

    (二)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兴趣)、问题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促进思维发展)、引探式教学法(组织探究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同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本着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更多的考虑到学生对此文的感受和理解。所以,全部流程都是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及深,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热情,注重学生的分工、合作、自我体验。使学生的思维在这一节课中始终都处于激活的状态,得到思维的锻炼,享受思维的乐趣。

    (一)导入

    由于刚上课,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为了安定学生的情绪,我利用一分钟的时间播放歌曲《母亲》,并用多媒体放映突显母爱的图片,用歌曲营造气氛,启发学生。

    (二)走进作者

    重点介绍史铁生在文学上的成就以及他坎坷的人生经历。让学生了解作者,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从而初步体会作者对生命、生活的态度,启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史铁生的遭遇十分坎坷,与大部分学生的经历截然不同,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讲授新课

    1、整体感知(情境教学法)

    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思考:找出作者回忆母亲的片段,并体会情感。

    (设计意图):教师的范读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较好的情境氛围。通过问题,从他们的回答中找到学生的不懂之处,以便以下的讲解有详有略。而梳理文章内容是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础。

    明确:年龄“我”母亲

    十岁作文获奖为自己做裙子

    二十岁双腿残疾为儿子做各种事情

    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

    三十多岁聊起合欢树去世多年

    2、合作交流

    品味母亲形象(问题教学法、引探式教学法)(落实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既有利于了解学生情感体验的变化,又有利于扑捉课堂的着力点和生长点,让学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使学生对母亲的情感在交流中自然升华。

    (1)课文描述了给“我”治病过程中母亲的那些细节?

    (2)母亲是怎样支持我写作的?

    (3)通过这些细节,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母爱?

    明确:母亲对“我”无私的爱。

    3、深入探究

    (问题教学法、引探式教学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设计意图)围绕重点、难点,通过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升华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1)母亲为什么要栽这课合欢树呢?

    (2)如何理解“悲伤也成享受”?

    (3)文章为什么不以“我的母亲”为题?以“合欢树”为题,什么寓意?

    明确:象征————合欢树的成长经历与作者的成长经历有类似之处。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

    (四)拓展延伸

    多媒体展示一组表达母爱的图片,并配诗朗诵《母亲》,让学生通过文字和图片,感受从小到大享受到的无私母爱,从而激发学生学会珍惜、学会感恩、学会爱。

    (五)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利用课堂小结,既可以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使教学环节更完整,学生思路更清晰,从而使课堂教学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感谢母亲,是她以坚韧的母爱支撑着史铁生走出人生的“雨巷”,开启了史铁生的文学人生。

    感谢《合欢树》,是它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希望、母爱的延伸。

    感谢史铁生,是他用痛苦的经历再次提醒我们要用心去理解母爱、珍惜母爱、回报母爱,不要失去了才感叹“子欲养而亲不待”“只是当时已惘然”。

    (六)作业布置

    为母亲写一首小诗,可以配上合适的旋律,朗诵或演唱出来。(可用已有的歌曲旋律,更鼓励原创)整理好全班的作品以后,邀请我们的妈妈来参加以“母爱”为主题的诗歌朗诵音乐班会。

    (七)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有效地调动了学生阅读散文的积极性,使学生初步掌握了鉴赏抒情散文的方法和技巧,并对母爱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教学启示:用情景营造氛围,感染学生;用情感扣动心弦,感动学生;用心灵真诚呼唤,感悟于心。

    存在问题思考: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个别学生没能更深刻地体会合欢树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复杂情怀,课后还要注重个别指导。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

    合欢树课件 篇11

    先放幻灯给孩子们看,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和探究欲望;然后组织全体聚到合欢树下,从观察入手,一步步来引导他们认识合欢树,了解合欢树。

    1.提问幼儿合欢树的名称,简单了解它的别名:夜合树、马缨花、绒花树、扁担树、芙蓉树。

    2.对照实物,观察、讲述、认识。

    树干:树干的颜色一般是浅灰褐色。

    树皮:树皮轻度纵裂。

    树枝:枝粗而疏生,幼枝带棱角。

    叶子的颜色:绿色;

    叶子的特性:叶奇,日落而合,日出而开,给人以友好之象征;

    叶子的生长方式:叶为偶数两面羽状复叶,互生。

    花的形状、颜色:花美,形似绒球,花丝上部为红色或粉红色丝状,簇结成球。

    花的`气味:清香袭人(让孩子们亲自闻一闻,说一说。)

    果实:果实为荚果,成熟期在十月。(留下悬念:小朋友可要留心观察啊,看它什么时候结荚。)

    (对于知识点比较难的地方只让幼儿简单了解。)

    3.简述其价值。

    合欢树姿态美观,花叶清奇,绿荫如伞,气味芳香,可供观赏;

    木材坚实,纹理通直,结构细密,经久耐用,可供制家具、农具、建筑、造船之用;

    合欢树阴阳有别,被称为敏感性植物,被列为地震观测的首选树种;

    合欢皮、合欢花有很大的药用价值。

    4.捡落花。

    老师和孩子们一块捡拾落在地上的合欢花,一边捡一边数数。

    5.粘贴、添画。

    让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发挥,利用花、梗和叶片进行粘贴、添画。

    6.展评幼儿作品。

    合欢树课件 篇12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合欢树》教案。

    2、从细节描写中体味母亲对我的深情。

    3、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4、基于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采用由散入整的组合法,在内容主旨理解的同时,对散文写作有初步的认识。

    5、品味文中细节的内涵能够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感受爱、表达爱、珍惜爱。而作者在对往事的追叙中,也完成了自己对亲情的感悟,这种感悟除了通过细致的细节来表现之外,都集中在合欢树这一象征物上。所以,要把握文章深刻的内涵,就必须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内涵,这样也能帮助学生感悟亲情的美好。

    一、知识与技能: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技巧,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深刻寓意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具体深入理解文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探讨合欢树丰厚的象征意义,解读作者复杂的心理变化。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2、品读淡然的叙述背后的情感张力。

    教学方法:

    以朗读带动理解;师生共同研究、探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

    双腿瘫痪史铁生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创作奖。那么他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二、(1)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主题是什么?

    明确:两部分 母爱

    (2)思考:哪一处细节最让你感动?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母爱?

    明确:无私无怨 坚强执着 宽厚仁慈 牺牲自我的爱。

    三、文章是写母爱,为什么以《合欢树》为题?思考下面的几个问题

    1、合欢树是怎么来的?经历了怎样的生命历程?

    2、为什么课文在第7段才提到合欢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明确:母爱树 希望树 思念树

    3、作者多次写到那个刚来到世上“瞪着眼睛看树影儿”的孩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文中三次提到那个“刚来世上的孩子”,前两次说他“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这里的“树影儿”,这里的“树影儿”就是合欢树的影子,合欢树上处处是母爱的影子,作者始终对合欢树怀着一种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找借口不肯去看,另一方面“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也许是他不知如何去面对失去这一份厚重的母亲吧。也许他只想把这一切深深地藏在心底,独自咀嚼,“悲伤也成享受”吧。

    四、小结: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小小的合欢树,凝聚了史铁生如此深沉浓厚的情感,我们的生活里也不乏细节的感动,当心中某根柔软的琴弦被触动,不要吝惜,把情思凝于笔端,美好就会在一刹那收藏。

    《合欢树》是史铁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追忆母爱之曲。曲中音符如行云流水般演绎着,敲击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款款文字渗透着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跳动着对母亲的真切怀念之心。亦母亦子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

    五、作业:

    【最新合欢树课件(收藏12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