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登高课件9篇
  • 登高课件

    发表时间:2023-06-28

    登高课件9篇。

    根据已备好的教案课件,老师向学生讲解课程内容。每位老师都会认真思考自己的教案课件,因为教案是一个重要的自我认知和管理工具。那么,老师们如何才能做出优秀的教案课件呢?教师范文大全编辑推荐了一篇名为“登高课件”的文章,相信对您一定很有益处!希望您在本网页上能获得更多收获!

    登高课件 篇1

    一、教材分析

    《登高》这首诗是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唐诗单元第五课《杜甫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诗。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形成健全人格。唐诗作为中国文学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诗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操。

    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据此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把握诗歌中景、境、情三者的关系,而本课的教学难点则是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的同时,最根本的一点是悲国家之秋、社会之秋也就是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这也是本诗的关键。

    下面我将从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的设计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想进行说明。

    三、说教法

    诗歌讲究韵律和节奏,只有通过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所以我将采取诵读法,通过多种方式的反复吟诵,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使其进入诗歌的情境。在本诗的鉴赏中,由于学生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将运用讲析法和点拨法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所以我还将使用讨论法使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四、说学法

    学生也将采用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开展学习活动。

    五、教学程序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要求,我将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的教学过程我将设计为如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将用这样一段话: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九月九日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刺骨的寒风凛冽地吹着,江边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浑浊的江水滚滚翻腾,向前奔涌。几只孤鸟在天空中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走来。他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满身疾病,步履蹒跚……

    重阳节,本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与亲人一同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半生怀才不遇,晚年穷愁潦倒,孤独在外漂泊,已然走到了他生命的秋天。而让他时刻不忘的国家此时也是战乱频仍。重阳佳节独自登上高楼,面对万里江天,面对一片衰败,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共同去领略诗圣的才情,触摸其慷慨的灵魂。

    (二)整体感悟,把握诗歌

    在整体感悟环节,将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首先我会配乐范读诗歌,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并给他们提出一个问题: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样的?学生听读后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体味,就能对《登高》一诗的悲哀的情感基调有个感性的整体认知,并在诵读的过程中培养其语感,体味诗歌的音韵美。

    (三)研读写景的诗句,品味深邃的意境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应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首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悲”,诗人“悲”什么?此问题设计承接上环节顺势而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阅读经验、知识积淀有限,大多数学生只能理解到悲自然之秋,生命之秋,而理解到社会之秋、国家之秋这个层面则存在困难。因此,我先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自然之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诗人悲国家、社会之秋的情怀。

    具针对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我从文本出发,设计如下的两个问题:

    首联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广阔深远的图景,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这幅登高秋景图。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以上的两个问题设计解决诗歌是怎样写景的问题。学生通过联系和想象,把枯燥的文字还原成立体可感的画面,领略诗中天地萧飒悲凉、凄清的景像,品味其深邃悠远的境界,从而把握诗人的情感,体会诗人登高望远时内心的无尽的悲凉,并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基本上解决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

    (四)研读抒情的诗句品味深沉的感情

    关于诗人悲己、悲生命之秋这个层面,可在学生结合文本研读颈联的基础上,适时的提出这样两个问题:诗人仅仅悲叹大自然的秋吗,所悲之秋还有没有别的意味?宋代罗大经指出此联有八层意思,你能读出几层呢?

    此时可结合多媒体展现杜甫生平及此诗的写作背景: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二年,晚年的诗人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多病,登台赋诗,想岁将百年,生命将尽,而命途多舛,壮志难酬,而对于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无异于要了诗人的性命,今诗人头发花白,命将尽而事业无成,不由悲从中来,悲叹个人生活的困顿同时,更加悲叹政治生命的困顿,实为悲叹个人人生之秋。此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体会和深切的感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于第三个层面,即诗人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中鉴赏文本应把握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核,情感内涵的要求,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由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小组讨论:诗人悲秋,悲自然之秋,悲生命之秋,这些也许都不是“悲秋”的根本,研读尾联思考“悲秋”的根本是什么?

    此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在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抓住尾联中的“艰难”一次并结合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讨论、分析。艰难在这里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初中时所学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表现了诗人流寓蜀中生活的艰难,更写出了诗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推己及人的伟大胸怀。由此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悲秋”不仅是悲自然、悲个人,更深层的是悲国家、悲社会,相对于国家的风雨飘摇,破败不堪,诗人自己的生活困顿、年老多病,大自然的秋风萧飒,即个人之秋、自然之秋只不过是文本的表层罢了。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作为平等主体参与讨论,最后只进行简要的梳理。

    (五)课堂小结

    在最后,我将对本课进行总结:“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自然秋景的悲伤,有对自身命运的嗟叹,更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读这首诗,应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明代胡应麟推此诗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确实如此。”

    (六)作业设计:

    要求学生课下研读杜甫的其他诗作,并以小课题的形式写出一篇关于杜甫专题的研究小论文。

    布置这项作业,一是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二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培养学生培养学生求知欲望和真正的主动意识。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主要体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路。

    首联哀婉孤独

    颔联沉郁高昂悲自然之秋

    颈联愁苦沉痛悲人生之秋

    尾联忧愤无奈悲国家之秋

    总之,这堂课将在美妙的诵读中开始,在学生的思考中结束,我将尽全力去创设温馨、和谐而又创新、热烈的课堂氛围,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登高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感受诗人深沈的苦痛与忧思。

    学习设想

    1.朗读吟诵。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

    2.情景再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情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3.加强背诵指导。

    4、学以致用,进行诗歌创作练习

    教学时数一课时

    新课导入:(投影画面)

    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吧?

    (音乐起)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长江边上的夔州,江流奔涌,秋风萧瑟,万木凋零,凄冷的风中,一只孤鸟在高空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老人朝山上走去。这位老人,曾经豪情万丈,志在报国,曾经渴望“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他无论穷达,都不忘兼济天下。然而苍天弄人,他一生数起数落,郁郁不得志。重阳节,本是登高祈寿家人团聚的节日,而年过半百,满身疾病,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的他却面对处在战乱之中的国家,面对万里之遥的故乡,面对漫天飘洒的落叶,面对滚滚翻腾的江水,不禁百感交集,放声高吟: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满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是的,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这位老人,走近他的生活,一起来欣赏1200多年前他为我们留下的这千古传唱的著名诗篇《登高》(投影课题)

    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再来诵读一遍!(音乐起)

    指导诵读

    学习诗歌重在诵读,诵读能更好地领会诗的主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更好地鉴赏诗歌。

    那么怎样才能诵读得更好呢?(投影诵读要领)

    1、理性的把握:理解诗的作者,理解诗的内涵,必须走进作者的内心中去,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2、感性的表现:语音、语调、表情、动作、音乐

    为了更好地诵读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作者,然后具体分析一下这首诗。

    谁能介绍一下杜甫的生平经历?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此期诗作现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

    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

    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

    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

    写作背景:

    杜甫写这首诗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分析鉴赏:

    有人认为杜甫的《登高》是“古今七律之冠”,那么,它在艺术表现方面有什么独到之处?(大家讨论)

    分析:从艺术表现角度上看,本篇的独到之处至少有如下两点:

    一是对偶工稳,音调铿锵,琅琅上口。全诗八句皆对。诗一开头就以对仗领起,对得自然、工整,尾联两句的对偶一般两种看法,一种认为“苦”做甚,极讲,诗副词,与对句的“新”正好相对,“繁”和“霜”是使动用法;一种认为尾联属宽对,只“苦恨”与“新停“不对。这种结构上井然有序的排列,不仅符合于美学上的所谓均齐,给人以一种神清目爽整饰对称的美感,而且使全诗曲折顿挫,在抑扬有致的韵调中,表达出诗人需要抒发的感情。

    同时诗中又多用双声迭字,旋律优美,音节和谐,大大加强了诗的音乐美。如尾联“艰难苦恨”四字,在句法上是并列结构,在声调上却具有抑扬顿挫四声的特色,读时应一字一顿;“潦倒”“新停”为双声迭韵,在声调上又有“上”“平”之分,故音节显得特别铿锵嘹亮,读时应两字一顿。“繁霜鬓”对“浊酒杯”,其声调的.妙用,也在所谓“抑扬抗坠之间”。读者密咏恬吟,就能在深沉重浊的韵调之中,体味出诗人颠沛流离的痛苦心情。

    二是情景交融,笔法错综变化却又相互照应。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

    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联的“无边”与“不尽”相互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因“悲秋”而勾引起“苦恨”,因“多病”而造成“停杯”,在诗的内容上又是互相紧密联系的。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如此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直下,造成了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宋人罗大经评论此诗颈联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又可见其笔法之凝练。

    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诵读此诗。

    指名背诵。

    学以致用:

    律诗,我们从小至今也学了很多首了,从理论上我们对诗歌的写法也做了分析指导,那么下面我们就该牛刀小试一下了吧!

    自行创作律诗一首,题目自拟,内容不限。要力求符合律诗的平仄押韵、起承转合,要求格调清新向上,不做无病呻吟。

    布置作业:

    1、背诵《登高》

    2、修改自行创作的律诗。

    登高课件 篇3

    一、导入

    1.考查格律诗文学常识。

    2.检查《使至塞上》的背诵情况。

    二、作者与背景简介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因任检校工部员外郎,而又被称做杜工部。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杜甫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一生坎坷,终不得志。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誉为“诗圣”。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落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便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他在这里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

    杜甫一生潦倒,“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但死后受到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不过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学的范围。

    写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机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可惜严武不久病逝,使他失去了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这首诗就是56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三、朗读课文

    1.听范读。仿读。

    2.学生自由读。

    3.全体学生齐读诗歌。

    四、理顺诗意

    1.结合注释,试译诗歌。

    2.交流难点,理顺诗意。

    参考: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五、整体感知

    本诗诗眼为哪一字?

    明确:悲。

    六、研读诗歌

    1.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首联写了几种景物?诗人借助这些景物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人选择了凄冷的秋风、空旷的天空、凄厉哀怨的猿声,以及凄清的江水、白茫茫的沙滩、回旋飞翔的鸟群等六个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悲凉的画面。无穷无尽的漂泊流离失所、老病孤独的复杂情感,为全诗定下了哀婉凄凉、深沉凝重的抒情基调。

    2.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联系杜甫的此时此境进行联想,面对此情此景,诗人想到了什么?

    明确:

    落木萧萧——①杜甫看到落叶飘零,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②也许会加重乡愁,他会问自己,这常年漂泊的生活何时能结束?

    不尽长江——是时间的无穷,是历史长河的永不停息的感觉。他会超越时空的限制,联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生发出壮志难酬的苦痛。

    (2)把这联上下两句的意思联系起来总结一下,使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

    对比、衬托。人的生命越短暂,历史和时间越显得悠长;或者反过来说,历史和时间越悠长,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3.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诗中的“作客”是否和现在的“做客”相同?

    明确:不同,这里的“作客”是指杜甫漂泊他乡、流浪他乡的意思。而现在的“做客”是指访问别人,自己当客人的意思。

    (2)“登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登台?它又蕴涵着怎样的情感?

    明确:登台,是九九重阳节的一种习俗。古人登台,是为了祈求长寿。多病愁苦之情。

    4.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是国难,是连年的战乱。由于艰难困苦和仇恨,使他两鬓斑白。

    (2)杜甫为什么“苦恨繁霜鬓”,“新停浊酒杯”呢?

    明确:国家的艰难,人民的苦难,激起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无奈年老多病,无能为力,这种忧伤只能郁结在诗中,郁结在心头。

    七、主旨归纳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浑涵汪茫的七言律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八、拓展积累

    杜甫名句

    1、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5、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6、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兵车行》

    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1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12、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

    1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14、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15、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五首》

    16、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五首》

    17、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18、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19、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2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其一)》

    22、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3、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25、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7、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28、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29、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3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31、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秋兴八首(其一)》

    3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3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九、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积累拓展的诗句。

    登高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诗歌,领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赏析诗歌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杜诗蕴含的深沉忧思。

    教学重点:掌握由诗歌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技巧,赏析该诗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忧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有人对唐诗中出现出现最多的季节、词语、颜色、场景、情感等词进行过统计,分别是秋、不(无)、白、江边、孤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歌《登高》涵盖了以上所有因素。古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也非常高。明代胡应麟《诗薮》:“风急天高”一章五十六,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这首诗好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登高》。师:学习诗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生:学生齐读师:学习诗歌讲求知人论世。首先我们来了解诗人杜甫。同学们对杜甫可以说耳熟能详了,并且课下做了课前导学案,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填空。生:学生填空,齐答。

    二、整体感知

    1、初读,读准节奏师:请同学们出声自由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读音和节奏。生: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师:指明学生来读,读时注意读音和节奏。其他同学注意听,看其是否存在读音和节奏上的错误。生:学生纠正读音或节奏。师:教师正音并明确节奏。同学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字的读音和写法:渚(zhǔ),“潦“为多音字,潦(liáo)倒,潦(lǎo)水。同时注意“鬓”的写法,由髟加宾组成,为形声字。节奏方面,七言诗一般有四个节拍,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不可以单看句式,要联系意义的表达。

    师:请同学们齐读该诗,读准字音和节奏。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默读诗歌,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提出疑难词句,小组讨论解决。

    生:该诗主要写了作者登高时的所见所感。重点疑难词有:回:回旋萧萧: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百年:借指晚年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繁霜鬓:像厚重白霜似的鬓发。

    师:大家再听一遍范读,感受诗歌的节奏美、情感美。

    3、再读,读出情感

    师:听完范读以后,大家能否用诗中的一个字或词,概括本首诗的感情基调?

    生:悲师:因为整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悲的,所以大家读时语气要缓慢、沉重,大家以缓慢沉重的语气齐读一遍诗歌,读出“悲”的感情。

    三、文本赏析4、品读,读准诗情师:听完大家的朗读,老师认为同学们读的感情并不到位,原因在于大家并没有深入理会作者的悲情。下面我们就深入杜甫内心,感悟其心中深沉的悲慨。师:《登高》这首诗写了作者登高时的所见所感,前两联为所见,后两联为所感。后两联直接抒发作者内心的悲慨。请同学们思考后两联写了作者的几种悲,你从那些字或词中读出的?在思考的同时,注意圈点勾画做批注。(学生思考3-5分钟,同时多媒体呈现杜甫生平及此诗的创作背景,以便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情感。)师:请大家根据下面例子仿写,对诗人的悲进行总结概括,“诗人悲在重阳节登高,倍感思亲”。生:诗人悲在百年多病,年老又身缠重病。生:诗人悲在独登台,倍感凄凉。生:诗人悲在万里常作客,客居他乡,浓重的漂泊孤苦之感。师:杜甫从48岁开始,一直到点58岁去世为止,十一年中,一直在外漂零。写这首诗时已是漂泊在外的第八个年头了,所以一个“常”字倍显漂泊流浪之悲感。......

    师:诗人还悲在艰难苦恨。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一是指个人的艰难,生活困顿、壮志难酬:诗人遭受物质上和精神上双重打击。二是国事艰难,连年的战争,国家一片混乱,黎民百姓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诗人自身处境艰难,还处处为国为民忧心,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品质。苦恨是指极度的悔恨,悔恨自己年事已高,无法挽救国家危难,壮志难酬,情感抒发达到了高潮。

    师总结:个人的多病、羁旅的艰辛、壮志的未酬、时代的苦难共同构成作者的悲慨,情感愈加低沉,尾联更是一字一顿,形成了情感抒发的堵塞之感,这就是老杜沉郁顿挫的诗风。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

    师:用缓慢、沉重的语气读出这种为己为国的愁苦忧闷之情。

    生:齐读。

    师:把握了诗人的情感之后,同学们感情更加饱满,读出了诗歌的沉重悲慨之情,很不错。5、赏读——缘景明情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作者以悲情看到的景物会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朗读前两联,找出作者写了哪些景,这些景分别传达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小组探究合作。

    生:风急: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急风凛冽,诗人内心更加悲凉。天高: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师:正所谓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生:猿啸哀,猿猴的叫声凄厉悲惨,更加重了诗人的悲哀之情。师:诗人当时身处夔州,境内巫峡的猿啼以凄惨闻世,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悲哀之情可见一斑。

    生:渚清沙白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生:萧萧,树叶纷纷落下,自然界已进入了秋天,诗人也是年事已高,由此感受到生命的短暂。生:长江滚滚显示出历史和时间的悠久。

    师:短暂的生命面对永恒的长江,诗人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

    师:前两联通过诗人登高所见,将情蕴含在景物之中,营造了一种广阔雄浑、沉郁而悲凉的意境,传达出悲秋之情、壮志未酬之感。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生:情景交融。师:再把这四句齐读一遍,加深对意象的理解,领悟景中之情。注意重读和语气。

    生:齐读后两联。

    师:同学们对全诗的意境和情感有了进一步的掌握,我们能否把这首诗读的更好呢?

    生:齐读

    师:这次同学们的语调更低沉哀婉、情感更加悲慨,看来已经把握了《登高》的内涵。

    6、总结:《登高》一诗写作者登高所见所感,后两联直接抒情,前两联写景,因作者以悲慨之心境观物,所以景物都染上作者的主观情绪,景中含情。达到了情与景的完美融合,整首诗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抒发了对自身和国家命运的悲慨之情。四、拓展延伸任务三:梳理杜甫晚年漂泊时期创作的有关登高的作品,找出其共同点,思考其带给我们的价值和启示。明确:

    766夔州《阁夜》

    767夔州《登高》

    767岳阳《登岳阳楼》

    769湘阴《登白马潭》

    769长沙《楼上》

    共同点:自身处境艰难,仍不忘国家和百姓。忧国忧民。启示:古人云:“无事莫登高”,登高会触及诗人内心的伤痛,晚年漂泊生活中,杜甫屡屡登高,站在时空的高处,倍感自身的渺小与虚弱,感伤时事的艰难和民生的苦难,在登高诗中展现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担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正是我们当代青年所应具有的品格。我们要学习杜甫的这种品格,勇担时代重任,争做有为青年。

    五、课堂检测背诵《登高》

    六、作业1、熟背并默写全诗。

    2、完成巩固案习题。

    评测练习

    一、情境性默写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从高处着笔写夔州的特定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飘泊无定的悲苦生涯。

    (2)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3)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俯仰结合,动静相映,声色并茂,对仗工整,字字精当,堪为典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4)杜甫在《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用了六个意象,写出了夔州秋天萧瑟的景色。

    (5)在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环境描写,以猿与鸟的活动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无限悲凉。(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6)《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悲凉而又壮阔的景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这两方面写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声音哀怨凄惨,色彩冷艳清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

    (8)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描绘出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图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9)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岁暮

    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做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发生战事的消息,看似平淡的叙述中,包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境。

    B.颔联一个“犯”字,一个“动”字,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跃然纸上。

    C.颈联“朝廷谁请缨”一句,是杜甫对当时那些贪禄恋位、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讽刺和责问,表现了他深深的失望和愤怒。

    D.尾联先来一个设问句:“济时敢爱死?”点明心境,接着以“寂寞壮心惊”收束全诗,“寂寞”二字,旨在表现诗人此时独自客居阆州,孤单寂寞之情。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登高课件 篇5

    《登高》选自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深邃的人生感悟。本诗是作者晚年流落夔州,重阳节登高远眺的感怀之作,饱含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感慨。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体会作者沉郁顿挫的词风。本课计划用时1课时。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古诗文知识,但鉴赏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品读语言,学习诗歌的鉴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词作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赏析语言,体悟情感。教学难点:通过意象鉴赏词作。

    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文化,因此,本课将采用情境教学,以情促读、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法、问题探究法完成学习目标。

    为实现高效课堂,课前准备多媒体、微课视频。

    本着“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拟定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用时约3分钟

    古人云:“未见兴趣,必不乐学。”多媒体播放一段秋日悲歌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展现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景象,马致远的《秋思》描绘了古道西风瘦马的萧条,那么,杜甫笔下的秋日又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顺势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初读品析,用时约10分钟,分2步展开

    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我将对易读错、易写错和难理解的字词进行讲解。

    2.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我将播放一段名家范读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思考: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师生讨论,共同明确,本诗是作者晚年流落夔州,在祈求长寿的重阳节登高远眺,国势艰危,身世飘零,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这位曾高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人,不禁生发无限感慨,极为沉郁。

    第三环节:精读探究,用时约20分钟,分2步展开

    1.读中悟情,深入文本。我将播放一段微课视频《诗歌中的意象》,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共描写了哪些意象?小组讨论、展示,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补充:这首诗前两联写景,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而颔联只选取了落木和长江,由落木联想到自身孤苦伶仃,人难免一死,而滚滚长江又摆脱了上联悲哀之调,显出豁达、开阔的意境。

    2.以情促读,探究文本。本诗的文眼是“悲”字,是什么使诗人感到“悲”呢?小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加以分析。

    第四环节:拓展升华,课堂小结,用时约5分钟

    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通篇关目,全在一“悲”。古往今来,身世家国,荣辱人生,沉浮世态,得失人心,杜甫一肩挑起了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的千斤悲愁。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怎样的体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预留3分钟,让学生回顾当堂所学。我将进行课堂巡视,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整堂课,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作用,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完成课前预设,促进精彩生成。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比较赏析本诗与《沁园春·长沙》的异同。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板书设计如黑板所示。课后我将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擦黑板,道别)

    登高课件 篇6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近体诗六首》一课中杜甫的两首诗《登高》《蜀相》。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课堂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近体诗定型于唐代,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包括律诗、绝句和排律几种。这种新诗体的出现,给诗人们驰骋才力、抒发性灵开辟了新的途径,也大大地拓宽了诗的题材。本课所选的六首诗是唐宋著名诗人的名篇。

    杜甫的《登高》被人赞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流、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蜀相》是杜甫的又一名作。诗中借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抒发了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

    二、教学目标

    从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出发,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特点,确定本课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杜甫及诗歌的写作背景。

    2.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方法。

    3.了解诗歌的常见表现手法。

    4.掌握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特风格。

    能力目标

    1.多诵读,多推敲,理解诗中的言外之意。

    2.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并运用其解读古代诗歌、体味意境。

    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

    德育目标

    1.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2.感受诗人的高尚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3.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4.了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及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5.学习借古人抒发自己情怀的写法。

    四、教学与教法

    古代诗歌特别是近体诗的诵读与鉴赏常常是合二为一的。教学时应特别注意让学生作好课前预习,在反复诵读中自行揣摩诗句含义及艺术特色,为课堂教学作好准备。另外,在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基础上,给学生讲一些诗的句法和章法,格律常识等,但不讲的过多、过深。

    1.反复吟诵,细细品味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感知诗歌的声韵美。

    2.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3.运用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突破教科书、黑板、粉笔的局限,加大课堂的信息容量,渲染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声像创设的情景中得到感染,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课堂设计

    (一)导语设计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诗人灿若星河,作品浩如烟海,风格异彩纷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感受他们卓尔不群的艺术才情。

    (二)学习《登高》

    1) 解题(多媒体显示有关知识)

    1.杜甫介绍、创作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2.写作背景介绍

    2)诵读指导

    多媒体显示诗歌内容

    1.播放诵读录音,学生初步感知。

    2.正音指导。

    3.介绍诵读技巧,介绍七言句的朗读节拍。

    4.学生诵读。

    3)品读鉴赏

    1.疏通诗意。

    2.体会诗歌意境。

    3.体会诗人感情。

    4.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5.理解诗人的高尚情怀和思想境界。

    一共设计五个问题,学生逐个讨论,教师分别归纳明确。(课件演示归纳结论)

    4)小结.

    课件演示小结内容

    (三)学习《蜀相》

    1)介绍写作背景(课件演示)

    2)诵读指导

    1.课件演示诗歌内容,然后欣赏朗读录音。

    2.学生诵读。

    3)品读鉴赏,要求学生自学为主。步骤大致如下:

    1.分析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的大意,了解诗歌内容。

    2.名句欣赏

    品读颔联和尾联,理解诗歌的语言特色,体会诗人感伤叹婉的情调,进一步理解诗人借古抒怀的写法。

    (四)学生再读这两首诗,争取当堂背诵,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登高课件 篇7

    一、学习目标

    1、分析鉴赏是个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学习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1、听写:

    江渚 潦倒 露从今夜白,不尽长江滚滚来。百年多病独登台。

    2、请同学口答“基础早早练”3—5题。

    (二)展示目标

    1、分析鉴赏是个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2、体会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3、学习杜甫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诵读

    教师范读诗歌,学生诵读。

    指导诵读方法:

    (三)讨论

    1、分小组讨论,疏通文意。请同学展示。

    2、小组分领任务,讨论下面3个问题。

    (1)思考文中写了那些意象,各有什么特点?

    (2)讨论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

    (3)诗人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情感?请分条列出。

    3、展示目标,各小组推举人选展示。

    4、教师点拨:

    参考材料:开首两句用工笔从细处着笔,写了六件具有代表性的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飞鸟。每一种景物都杂这特定的环境下富有特别的意义。既有耳闻又有有目见,使人感到“悲哀”。

    三、四句从大处着眼。落木纷纷,可知是深秋,叶本无声,而‘萧萧’有声,其境界阔大可知了。“无边”,写出景象的壮阔,又可见秋意正深,其肃杀之气已经遍临天下了。其‘滚滚’而来的江水,是多么地一泻千里而不可阻挡啊!这两句写得境界阔大而意境深远,而气象寥廓肃杀,于苍茫之中又增添了多少的悲壮啊!

    对于颈联,直接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悲秋”及其种种原因,无一字虚设,无一字没有丰富的内涵。有人认为这两句八重悲哀,或九重悲哀。一重秋天本是悲哀的;二重他乡作客是可悲的;三重秋天在他乡作客尤可悲;四重经常作客更可悲;五重离家万里,又添悲一层;六重无亲无友,独自一人,焉得不悲;七重重阳佳节,不能饮酒,实是可悲;八重多病之身,如何不悲;九重年过半百,一事无事无成,悲不胜悲啊!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这就是杜诗的“深沉蕴藉”。

    结尾二联中的“艰难苦恨”,包含了多少时代与人生的悲辛的内容,被认为是诗歌有意露出的“马脚”,也就是所谓的“眼”。

    5、讨论:杜甫的沉郁顿挫风格。

    这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胡应麟《诗薮?内编》)。全诗写登高所览之景,雄浑苍莽;在阔大雄健的气象之中,渗透着一股勃郁之气。通篇语言凝炼,声调铿锵,气韵流转,对仗工整。抒写诗人内心郁结不舒的爱国情感和羁旅愁思,悲愤而不过分,凄苦而不消沉,在艺术上是很见功力的。

    6、小结

    请学生总结对“情景交融”的理解。

    教师点拨:情景交融,是将情感融入到景物当中,让景物具有鲜明的情感特征,情感和景物融为一体,是最常见的表现手法。

    答题格式:本诗描写了……的景物,塑造了……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三、随堂训练

    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完成“素质日日升”,找同学回答问题。

    四、作业

    1、完成《雨霖铃》学案。

    2、《导学练》49页1—6题。

    登高课件 篇8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刚刚过了中秋节,不知道大家是怎样过中秋的?(吃月饼)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除了中秋还有那些?(春节、端午、重阳等)在这些节日我们中国人分别以什幺方式来庆祝?(明确:重阳节有登高的习惯。诗歌的题目就叫《登高》)大家曾学过一首诗是与重阳节有关的,还记得吗?请大家背诵一遍。

    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它是一个登高祈福赏菊、家人团聚的日子。作者将诗歌的题目定为登高,那幺这首诗和重阳节有关吗?作者是和家人一起登高祈福吗?让我们一同来学习这首古诗。

    说明: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由诗歌的题目导入新课,使课堂气氛亲切,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为后面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诗人的情怀打下基础。

    二、介绍作者的基本知识以及本诗的创作背景。

    明确:杜甫(712—770),晚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世称杜工部。诗歌以古体、律诗见长。由于他经历的是唐由盛转衰的动荡时期因此所创作的诗歌,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被称为“诗史”,也被称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

    说明:通过介绍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学知识,了解作者生活的大的历史背景的同时也了解作者创作的基本风格。

    三、听录音或老师范读,初步感受诗歌。

    明确:七言律诗以及首、颔、颈、尾四联的划分。

    说明:通过声音让学生受到感染。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诗歌的氛围。划分好首、颔、颈、尾四联为下文的分析做准备。

    四、从诗歌的首联出发,分析首联。

    1、设置环环相扣的小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

    ①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六种)

    ②十四字写六种景物所体现出来的.古代诗歌的语言的特点是什幺?(凝练)

    ③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分别给人一种什幺样的感觉?

    明确:风急:秋天的萧刹身冷心更凉

    天高:因天空空旷的而渺小、孤独

    猿啸哀:声音凄厉,让人倍感悲凉

    渚清、沙白:冷色调、画面惨淡凄清

    鸟飞回:无家可归

    2、合作探究,主动表达。

    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可以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请你将你心中所想像的画面描述出来。

    注意:在勾勒画面时空间上的有序变化以及视觉角度的变化。(仰视——俯视)

    说明: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学会寻找诗句中关键的字词。体会和总结古代诗歌凝练的特点。化整为零,以分解的方式感受构成画面的景物。让学生体会诗歌以意象营造意境的方式,初步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为下面的活动打下基础。将前面所感知的整合起来,设置一个小的表达交流的环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去发挥想像和联想。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附:有背景图为参照

    诵读1:有了这样的体会你觉得应该怎样诵读?请示范。

    齐读,做首联的诵读练习。

    让学生自己根据作者情感找到诵读的方法。适当做一些诵读技巧的指导。

    五、进一步分析颔联。

    1、颔联中写了几种景物?(两种)

    2、。能否将“落木”换成“落叶”?两者有什幺不同?这两个词用在这首诗中哪个词更好?为什幺?

    明确:落木更好。“木”字更有质感,有枯木干燥的感觉。

    3、这句诗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夸张)

    4、夸张手法以及两组叠词运用烘托出怎样的场景?

    明确:萧萧:茫无边际 滚滚:奔流不息

    场面宏大但诗人的思绪浩茫而纷乱

    5、整句诗中作者心中的想法如何?说说你的体会。

    ①愁绪就象无边的木叶和不尽的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

    ②韶华易逝、人生短暂。

    说明:设置一个小的辩论环节,允许学生以自己的理由来支撑自己的观点。通过比较让学生领会诗词炼字的巧妙。从修辞入手,利用颔联中的叠词来分析作者想表达的内容,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情感。

    诵读2:结合对首联和颔联的分析,将两者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提倡学生当场背诵。

    明确:诗文的特点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感情基调为沉郁、凄清、悲怆。

    说明:趁热打铁,将对诗文的理解和背诵结合起来,进一步强调诗文的特点: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六、最后分析颈联。

    1、比较首联、颔联和颈联、尾联,如果说侧重的话哪一部分侧重于写景?哪一部分更侧重于抒情?为什幺?

    明确:上半部分侧重于写景,下半部分侧重于抒情

    找出颈联、尾联中与情有关的词语。

    注意:苦恨:甚恨。

    2、“万里”和“百年”分别与上半部分中的哪两个词相照应?这两组相互照应的词说明作者分别从哪两方面着笔。(无边、不尽 ;空间、时间)

    3、作者用“万”和“百”这样的数词来修饰空间和时间究竟想突现什幺?(距离遥远;时间长)

    4、诗文中的“作客”和我们平常说的“做客”有什幺不同?

    明确:诗文中的“作客”是客居他乡的意思。

    5、作者在点明时间时用的是“悲秋”,“秋”之所以“悲”的原因是什幺,请在本句中找出来?(常作客、多病、独登台)

    明确: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天,不由想起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说明:通过学生自己的比较,比较出诗文不同的侧重并找出颈联、

    尾联中与情有关的关键词语。让学生关注作者着笔用词的巧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的指导。提取或比较关键词中的特殊用字,通过特殊用字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特殊心境。

    七、以老师颈联的提问为例,以小组为单位相互提问、回答并更正。

    举例:

    6、究竟是什幺造成了作者“艰难”的处境?(结合背景)

    明确:国难,动荡的时代,连年的战乱。

    7、“繁霜鬓”透露着什幺信息?作者为什幺要“苦恨繁霜鬓”?

    明确:想为国出力,却年事已高,老了。作者忧国忧民。

    8、“潦倒”和“新停浊酒杯”有什幺关系?

    明确:把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表达出来,流露出作者面对悲愁的无奈。

    9、教师总结点评。

    说明:以这样模仿的方式能让学生进行有关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扮演问题的回答者的角色而很少能做问题的提出者。通过这样的活动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合作探究。

    1、从这首古诗来看,诗中杜甫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特点?

    明确:孤独漂泊、年老多病、忧国忧民

    穷愁潦倒而又有高尚情操的伟大诗人形象

    2、归纳总结出本文的写作特色。

    明确:气象宏伟,意境开阔

    情景交融,融情入景

    字字精当,格律工整

    诵读3:齐读并背诵全诗。

    说明: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总结出古代诗歌塑造的人物形象,从诗歌的分析上升到形象归纳总结。

    九、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请你以杜甫的口吻依照全诗写一篇《重阳日记》。

    3、有时间可以阅读《说“木叶”》这篇文章。

    说明: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在已经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现代文的写作训练。

    登高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了解杜甫的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掌握由意象品味诗歌意境的鉴赏技巧;

    走进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鉴赏诗歌语言,了解此诗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在朗读背诵中,感受诗人悲凉的内心世界,领略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在经过小学、初中、高一的学习,已经具备了鉴赏诗歌的基本能力,有相当的生活经验与思考品味能力,主要用引导的方式进行,学生会在启发下完成本首诗歌的鉴赏活动。《登高》是一首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一首七言律诗。他把自己的感情集中在了秋天和大江这两个最富于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形象中,诗歌饱含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辛酸。因此,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诗人身世遭际和写作背景的前提下,品味语言,感知意象,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PPT展示描写重阳节的诗歌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年十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黄花宜泛酒,青岳好登高。稽首明廷内,心为天下劳。

    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张谔【九日宴】秋叶风吹黄飒飒,晴云日照白鳞鳞。

    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王之涣【九日送别】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朱放【九日与杨凝、崔淑期登江上山会有故不得往因赠之】

    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

    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

    注:指导学生朗读描写重阳节的诗文,并让学生找出诗文中人们怎样庆祝重阳节。(一生回答:插茱萸赏菊和菊花酒登高……)

    (教师补充导入新课)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一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一个人孤独的在外飘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这位老人就是杜甫。

    二、简介杜甫(学生填空)(PPT展示)

    杜甫(712—770)字,自号,盛唐大诗人,

    长安十年的困顿求官,安史之乱颠沛流离,他的诗歌记录了唐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其诗被称“”本人被称“”,伟大诗人。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三、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沉郁:思想内容方面的特征。“沉”即“深”,指内容的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指内容的真实,凝重、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方面的特征。字面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情感的千回百折,节奏的徐疾相间,音调的抑扬顿挫,旋律的跌宕起伏。

    沉郁凭借顿挫,顿挫服从沉郁。

    四、背景(一生介绍)(PPT展示)

    杜甫写这首诗时(767),安史之乱(755—762)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是一片混乱。在这种情势下,他只得继续“漂泊西南天地间”,在“何日是归年”的叹息声中苦苦挣扎。时代的艰难,家道的艰辛,个人的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所有这些,像浓云似的时时压在他的心头,他为了排遣郁闷抱病登台。

    五、指导朗读(PPT展示)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感受诗歌的美:节奏分明,整齐,音律和谐,平仄相间,抑扬顿挫

    结构上回环照映

    六、赏析

    首联:问:首联共写了几种景物,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学生讨论并明确答案:风天猿渚沙鸟;急高哀青;冷色调,透露灰暗、凄凉)

    颔联:问:“落木”一词让我们想到了什么?

    生答:萧条、光秃秃的视觉印象,写出了秋的萧瑟。联想到生命的短暂。杜甫生于是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它让我们有生命短暂的感慨。

    问:“不尽长江”让我们联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不尽”写出了江水广阔、绵延。“滚滚”写出了江水翻滚向前,有历史长河奔流不息的感觉,有种韶光易逝的感觉。

    颈联:问:请说说这两句有多少可悲的事情?

    (学生讨论PPT展示)

    万里”地之远也,万里之外。(四川)

    “悲秋”时之凄惨也,悲凉之秋(万木凋零)

    “作客”羁旅也,漂泊,流浪(客居他乡)

    “常作客”久旅也,长久的,不断的(为求官旅居十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漂泊十年)

    “百年”暮齿也,岁月不饶人,晚年(55岁)

    “多病”衰疾也,多病之躯(肺病、疟疾、糖尿病、风痹、右臂偏枯耳半聋)

    “台”高迥处也,寒冷

    “独登台”无亲朋也(异乡,严武、李白、高适去世)

    尾联:品味“艰难”二字的内涵。

    国运(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自身命运(事业未成,颠沛流离,多病暮年)

    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思考:为什么新亭酒杯?

    明确:抑或因病戒酒,抑或穷极买不起酒,抑或情绪不好不想喝酒。

    七:拓展: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高课件9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