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精华15篇)
  •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

    发表时间:2023-06-26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精华15篇)。

    教案课件在课堂上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教学工具,因此老师要花心思好好撰写自己的教案课件。若是教案课件能够写得精细,老师就能够避免遗漏重点内容。通过阅读“多边形的面积课件”这篇文章,相信您不仅能够更深刻地认识这个问题,也能够在本文中获得更多收获!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1)

    复习要求: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够计算它们的面积。

    复习重点:熟悉各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加深对公式的理解。教具准备: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和梯形、剪刀。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三)。

    0.10.024.20.1990.35

    120.31.250.80.50.90.01

    1.50.4161.63.5+3.53

    64.32160.050.81.233

    0.651.028.82.22.42.5

    4.23.57.20.3+2.80.3

    2.870.7(1.5+0.25)4

    6.40.2+3.60.2

    二、复习指导

    1.复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⑴请大家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经过平移、旋转等方法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⑵根据学生的回答,投影出示每个公式的推导过程。如图:

    2.生独立做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一讲为什么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中要2?

    三、课堂练习

    1.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6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2.练习二十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并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3.整理和复习的第3题。

    首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发表各自的看法,然后教师适当举例说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跟它的底边和高的关系。当高一定时,底边越长它的面积越大。而三角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四、作业

    练习二十第2、3、4题。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做第10题。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2、体验图形的平移、旋转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3、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数学美感。

    教学重点:

    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会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数学美感。

    教法学法:

    1、尊重需要凸现主体。

    教学中,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面积公式的复习内容,让学今被动接受。而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回忆己学过的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予以汇报、展示成果。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于转化这一重要数学思想有更深理解,从而进行学法指导。

    2、激励创新加强整合。

    精心设计练习,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打破求多边形面积一贯方法的定势,力求实现数学教学的开放性、发展性,使学中能动地构建知识体系,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充分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引起讨论、展望未来、抒发豪情,既在数学课中渗透了德育,又使课堂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走向多学科、多功能的整合。

    3、亲身体验培养美感。

    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是小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充分让学生去想象,把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构造成一编幅优美的图画,使学生在愉快的数学活动中发掘美、欣赏美、创造美。当然,通过指示学生习惯于思维定势下的机械计算在现实生活中未必就美,体现出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新世纪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与发展方向。

    教学过程:

    1、教师用启发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顾本学期已学过的多边形的面积有那些?学生在回忆中交流,并结合对面积的推导过程的观察,进一步理解这三种面积公式的由来。

    2、引导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要求面积,必须知道什么?

    (2)三角形、梯形为什么要2.

    (3)已知面积和高,如何求底?等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面积中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3、及时练习:(多媒体出示)

    (1)填表,计算面积。

    (2)明辨是非。

    (3)求阴影部分的面。

    (4)解决问题(2个)重在引导学生进行审题训练,使学生在进行解决问题时要认真、仔细,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并采取恰当的方法进行解决问题。

    4、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在独立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其中进行辅导。随后进行集体订正。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

    5、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3)

    本单元教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这是在学生认识了这些图形的特征,掌握了面积的意义和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安排的。全单元内容在编排上有四个特点。

    第一,先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以它为基础教学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因为把三角形、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比较化成长方形简便,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理出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比较容易。

    第二,加强练习,突出知识的实际应用。为了使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全单元安排了三个练习,分别巩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并在简单的情境中应用这些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设计了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除了知识的巩固性练习和应用性练习外,突出了对知识的整理和结构的建立,并引导学生开展自我学习评价,小结自己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方面、学习活动的开展方面、习惯与态度等情感方面的表现与收获,力求把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落到教学的实处。

    第四,安排了一次实践活动。在本单元结束时,利用已经掌握的五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通过割、补等操作活动,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计算稍复杂的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从而提升对常用面积公式的掌握水平。

    你知道吗介绍了我国古代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从而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历史记载。不仅弘扬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还让学生体会转化策略的具体应用是多样而灵活的。在此基础上,编排了第25页的思考题,让有兴趣的学生学习使用。

    1.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探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教材希望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等图形的面积公式。因为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价值,不只是知道几个公式和进行求积计算,更在于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观念,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热情和信心。

    研究并推导三角形等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途径是多样的,教材选择了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等方法。这些方法与思路比较贴近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易于操作,适宜大多数学生应用。

    教材通过引导方向、提供条件、安排交流、组织思维这样的线索支持和帮助学生探索。

    (1)创设启动学生探索的情境。

    研究新的数学问题,需要明确的方向和清晰的思路,这一点在教学中尤为重要。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第12页的两道例题起帮助学生确立研究思路的作用。例1通过每组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吗唤醒把图形等积变换的思想方法一个复杂的图形可以转化成面积相等的、比较简单的图形,这是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策略。例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为学生明确了探索活动的思路和方法。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把它剪成两部分,是实现图形有效转化的关键。为此,教材一方面把平行四边形置于方格纸上,便于学生沿着高剪。另一方面提出它们都是沿着什么剪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注意自己的剪法,交流各人的剪法,体会沿着高剪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第15页的例4用图呈现了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它所在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个十分重要的数量关系。学生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从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各是几个小方格,推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也可以先通过底高算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两种方法结果相同,印证了两种方法都是正确的。而后一种方法比前一种方法方便,避免了数方格时的一些麻烦。由此产生研究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向和思路:能否从平行四边形面积算出三角形的面积

    (2)为学生提供操作的物质条件和方法指导。

    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问题,要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研究三角形面积计算,要把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些研究活动都在相应的图形上进行操作,教材第127页有许多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第129页有许多梯形,为学生开展操作活动提供需要的图形。

    除了提供操作的图形,教材还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操作活动给予支持:一是告诉学生到哪里去选取操作的材料。第13页例3和第15页例5都清楚地指出从第127页选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剪下来,第19页例6的操作材料是方格纸上的梯形。二是指导学生怎样操作。在三道例题中分别有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看看与(例题中)哪一个三角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拼一拼看看哪两个梯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拼一拼。三是指出通过操作应初步知道些什么。如通过长方形的面积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先求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再求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先求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再求出每个梯形的面积。教材希望这些方法指导,使操作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为进一步的数学思考积累感性材料。

    (3)在个体操作的基础上安排合作学习。

    在三道研究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例题中,每个学生都只进行了一次图形的割补或移拼活动。同一小组的学生,在第123页里选择了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因此具有相互交流的需要与可能。通过交流,学生能知道,任何形状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长方形,只要是完全相同的两个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样,他们对图形变换的认识不再是个案的体会,而是对图形本质联系的体验。这对形成图形的面积公式是十分重要的一步,也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严谨性与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在每道例题中都设计了一张表格,这是在交流后每名学生都要填写的。表格的内容都是两部分:一部分是转化后的图形的有关数据,如转化成的长方形的长、宽与面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与面积;另一部分是转化前的图形的有关数据,即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与面积,原来一个三角形(梯形)的底、高与面积。把这两部分内容设计在同一张表格里,能引导学生从数量的角度,体会图形转化前后在长度与面积上的对应联系。表格里先填转化成的图形的数据,后填转化前的图形的数据,出于两点原因:一是学生通过操作,已经实现了图形的转化,新图形的边的长度可以用尺量得,面积能够算得,完成表格的左半部分比较容易。二是原来图形的面积是依据图形的形状变了、大小不变推导出来的,没有转化后的图形的面积就得不到原来图形的面积。至于原来图形的底、高的长度,学生有条件通过推理得到。在填写表格右半部分时,学生对转化前后两个图形的联系有所理解。

    (4)组织推理,建立数学模型。

    在教学面积公式的三道例题中,都设计了三个讨论题,这些讨论题的任务是组织起面积公式的推理活动。其中前两个讨论题是关于转化前后两个图形的比较研究,归纳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包括面积之间的联系以及线段间的对应联系。这些联系,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已有初步感知,又通过填写表格有了比较清楚的体会,通过讨论,可以把具体现象上升为理性认识。第三个讨论题是从转化后图形的面积计算得出原来图形的面积计算,是对已有的面积公式进行等量替换得出新的面积公式。教材里没有写出这样的替换,把它留给学生进行。学生从中不仅认识了新的面积公式,而且在数学思考,特别是开展推理活动方面,将得到一次很好的锻炼。本单元教学的三个面积公式,既用文字表达,也用字母表达,都是具有普遍规律和应用价值的数学模型。公式的得出是建模的过程,只要学生经历了探索公式的全过程,一定能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

    2.在练习中加强对面积公式的体验。

    本单元结合面积公式的练习是比较充分的,配合每个面积公式各安排了一道试一试、少量的练一练以及一个练习。试一试是学生首次应用新学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练一练和练习中一般都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强对面积公式的理解,突出公式中最关键的成分,二是应用公式求图形的面积,三是解决与面积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这里对第一方面的内容作一些说明。

    教材十分重视学生对面积公式的理解,在得出面积公式以后,仍然给学生许多机会,让他们的体会逐步深刻。

    第14页第1题在方格纸上画两个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有两种思路。一种是画出面积为15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可以是底5厘米、高3厘米,底3厘米、高5厘米应用这种思路能更熟悉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另一种是画出底5厘米、高3厘米而形状不同的平行四边形(因为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这种思路能更好地认识平行四边形与相应长方形的联系,又一次体会这两种图形面积公式的关系。

    第14页第5题拉动细木条钉成的长方形框,它的周长始终不变,面积变得越来越小。原因是图形变了,先是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再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越来越短。学生从中区分平行四边形的边与高,体会到它的底虽然不变,由于高变小了,面积也小了。

    第16页练一练、练习三第1题都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一个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分成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能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或已知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能求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这些题突出了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面积的关系,能减少学生求三角形面积忘记除以2的错误。练习三第10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关系,只要它们等底等高,无论三角形在平行四边形的哪里,它的面积总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第17页第5题判断方格纸上哪几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其中最左边的那个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都是3、高都是4;最右边的那个三角形刚巧是底4、高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4,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42。这样,学生不仅作出了判断,而且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更灵活了。

    第17页第6题在方格纸上画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三角形,也有两种思路。一种是根据底高2=9,假设底是2厘米,则高是9厘米;假设底是3厘米,则高是6厘米另一种思路是先画出面积是18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如29、36等),再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从中选取一个。两种思路都能加深学生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体验。

    第20页练一练第1题,练习四第1、2题的设计都与前面相似,不再重述。

    3.整理与练习以及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化面积》的编写,充分考虑了学生学习的需要,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内容多了,可应用的范围广了。因此,及时整理学到的知识,经常调整认知结构;回顾学习过程,积累继续学习的资源;联系实际,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知识都是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编写全单元的整理与练习,安排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考虑,满足他们的需要,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

    先分析整理与练习。回顾与整理已经学过的面积计算公式,包括本单元教学的三个公式以及三年级(下册)教学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这个栏目在编写上有两个特点:一是鼓励学生自己整理,在回忆知识的时候,用适合自己的形式把全部知识理一理。教材中呈现了两种整理形式,即列表整理和画图整理,前者理出了有什么知识、是什么知识,后者理出了面积公式间的关系。教学时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对有条件的学生,应鼓励他们自己整理,并加强交流,体会整理方法是多样的,各种整理形式都有其特点。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先看看教材中的整理,然后选一种形式自己也来理一理。二是突出对学习过程的回顾与学习策略的提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通过寻找相同的地方提炼转化策略,都是把新的图形转化成已能求面积的图形,都是利用已有的面积公式推出新的面积公式。转化策略支持了本单元中对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还能广泛应用于其他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问题的解决。练习与应用栏目有三个编写特点:一是通过第1题、第4题的判断与画图,继续加强对各个面积公式的理解以及公式之间联系的体验,如第1题里的四个图形的底相等、高也相等,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三角形、梯形的面积都是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一半。所以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里都有2。二是以练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为主,带着练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帮助学生全面地掌握知识。三是在稍复杂的情境中解决与求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如第3、7、8、9题。这些题比前面练习中的实际问题复杂,但更贴近实际生活,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和挑战性。探索与实践栏目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进生活,寻找并解决与面积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栏目里设计的两道题都富有教育、教学的价值。第1题求一堆钢管的根数,学生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是把各层的根数连加,还能应用加法运算律使连加计算简便。教材引导学生从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角度体会自己的算法,进一步理解梯形的面积公式,获得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技巧。第2题安排学生自行开展小型的实践活动,把图形的认识、测量长度的方法和计算面积的公式等多方面知识融为一体,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是十分有益的。评价与反思是教材新开辟的教学活动栏目,以这个栏目推动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教材中的这个栏目,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学习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作出主动、客观、有积极意义的评价,从而促进更好地发展。这个栏目里的内容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知识与技能的习得是评价内容之一,但不是惟一。把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能力和对数学活动的体会作为评价的重要方面,努力体现新课程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通过评价,使学生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学习数学。第二,尽力调动学生开展评价的积极性,以自我评价为主,配置有趣的评价表达方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能得几颗星,就把几颗星涂上颜色,从而清楚自己在学习时的表现以及以后应该怎样做。

    再分析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化面积》。编排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丰富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知识的思想方法,培养估计、测量等应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想像和创新精神。在想想算算里计算稍复杂的图形的面积,这些图形都可以分解成两个基本的图形,它的面积或是两个基本图形的面积之和,或是两个基本图形的面积之差。教材把分解与组合作为一种思想方法,通过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凸现出来。呈现华风小学校园里的草坪的平面图,由大卡通提问你准备怎样算在小组里交流,引导教学把重心放在思想方法上。呈现了学生交流的场面,交流的内容也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对计算校园里两块花圃的面积,也应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在分别求出各个基本图形的面积时,找到相关的长度数据是教学的难点,如从草坪图分解出来的梯形的底和高,左边花圃图分解成的长方形的宽或长等,这些都需要联系图形的特征通过推理和计算才能得出,应该给学生适当的指点。量量算算在校园里找一块合适的草坪或花圃,先估计,再测量计算面积。合适的意思是,形状为已经学过的图形,并且不太复杂,最好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小,便于估计和测量;测量长度方便、安全。学生估计花圃或草坪的面积可能出现两种思路:一种是凭借头脑中对1平方米的表象,直接估计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另一种是先估计有关的长度大约是多少米,再应用面积公式算出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两种思路都是可以的。估计面积允许有较大的误差,重要的是估计时的思考。实际测量计算面积所要的长度,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小数,花圃、草坪的面积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所以只要量得大约长几米就可以了。对于面积较小的花圃用平方分米作面积单位也是允许的。画画算算里为华风小学设计一个花圃,它的形状、大小都是开放的,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设计,把自己的个性特点、丰富的想像、创新意识充分地表现出来。在方格纸上进行设计,便于画图,也容易算出面积。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4)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教学完五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后,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教学设计是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来安排教学内容的。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改革要以反映未来社会公民所必须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因为数学的思想与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学生一旦拥有它,将终身受益。为此,我在这节课上,首先以学过的五个多边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为载体,让学生回忆整理其中所应用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然后,我设计了四道实际应用的题目:(1)实际操作题;(2)观察发现题;(3)先估后验题;(4)解决“买地”题。我不以得出答案为满足,而以学生能否应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自我评价等过程,提高学习的能力,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情感性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方法和思想的重要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对数学学习的热爱。

    2、探索性目标:通过操作、讨论、合作等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探索灵活应用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技巧。培养学生探索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

    3、知识性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已学图形各面积公式,能灵活地应用多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第一阶段:回忆整理所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导入新课: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这个单元,你们说说学了这个单元

    有什么用呢?(可以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实践活动课?(电脑了出示课题。)

    1、逐个出示各种图形学生用字母公式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出示图形和面积公式。)

    2、逐个梳理推导过程。

    (1)小组活动:他们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每一组选一种图形,利用桌面上的学具说一说它们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2)汇报:在师生共同口述推导时电脑出示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从三个方面来回答:①推导什么图形,②用什么方法③它的面积公式是。例:我推导的是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用数方格的方法推导出来的,它的面积公式是s=ab。)

    3、整理完善知识结构。

    (1)你们推导这些面积公式最初是从哪一个图形开始的(长方形)它可以推出哪些图

    形的面积公式,接着又从哪个图形继续推导。(电脑出示网络图如下:)

    (2)引导观察,体会:现在老师把这幅图转过来看就象一棵大树,而长方形就是这棵大树的 “根”(电脑出示网络图)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这些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我们都运用了哪些数学方法?{(割补法、平移法)比如平行四边形到长方形。(拼合法、旋转法)比如三角形到平行四边形。}(迁移法:如: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与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转化思想:如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课件出示以上所归纳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学生齐读思想与方法。运用刚才所学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阶段: 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结合情景,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大家观察一下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上

    有我们学过的图形?(黑板、书画等。)以小组为单位,请你们在教室里找到一种物体它的面上有我们学过的图形,测量出它的必备条件,求出它的面积。(注意测量时只要取整数)

    汇报:①测量什么图形?②测量什么条件?③面积多少(读算式)(学具:卷尺、计算器)

    2、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知道了:长、宽、底和高,以及它们的面积。发现了:①相同点:②不同点)

    小结:刚才这些同学发现了这么多,是因为同学们运用了观察对比的方法找这些图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先估后算:

    (1)、在图中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厘米。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小平

    行四边形的底是大平行四边形的一半,高相等。你怎么知道它是等底等高的呢?)

    中点

    (2)(如图1)梯形的面积是72平方厘米。涂色部分面积是多少?(汇报: 怎样求的?

    其实这道题我们用观察法也可以算出来的。电脑演示:)

    图2 5 6 12 10

    12厘米 4厘米

    图1

    三、发散思维:(开放性作业设计)

    某村有一块荒地,(如上图2)准备以每平方米200元的价格出售,如果买方有1.2万元你认为够不够买?

    问:(1)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求什么?

    (2)你能想出多少种求这个图形面积的解决方法?(注意只要求计算其中最简单的一

    种图形的面积,其它方法只要画出来。)(所用的方法附后)

    让学生根据分割的块数进行汇报。

    ①先汇报分割中分割成两块的有哪几种?

    ②有没有分成三块的?分成两块就能解决问题,你分成三块必须有特殊的作用。老师出示分割成三块的图形,你们观察一下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两个半的长方形,这样就能使计算简便,这就叫找等量的方法,)想想看,这题除了按长方形去找等量外,你们不可以按什么图形去找等量?

    ③有没有用补足法的?补成什么图形?

    ④刚才你们所用的方法至少都出现了两块,能不能运用你们所学的办法把它转化成一种图形,如果能的话不是更简便了吗?想想看,有没有办法。

    小结:你们做的方法肯定不止这些,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分割法、找等量的方法、补足法、移位法。)

    你们刚才已经选出最简便的一种,算出它的面积了吗?假如用这种方法算(找等量的方法)怎么算呢?如果用(移位法)怎么算?(渗透优化思想)

    2、现在你们能回答这个问题吗?如果买方有1.2万元够不够呢?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有意义吗?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回答)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5)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甘棠中心学校 吕彩虹(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教科院 高娟娟(修改)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齐胜利(统稿)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13页第2题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复习已学的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转化思想,推导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将各种组合图形的面积转化为已学的多边形面积并加以计算。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解析:本学期所学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可以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而来。理解推导的过程,对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起着重要的作用。掌握了这些,学生今后即使忘记某个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也可自行推导得出。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可以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转化思想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采用不同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每人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梯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课

    李爷爷有一块地,种了三种蔬菜,是哪三种呢?我们一起去看看(课件出示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信息与问题。

    信息:种茄子的是一块三角形的地,底长15 m,高是32 m;种黄瓜的是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地,底长25 m,高是32 m;种西红柿的是一块梯形的地,上底是15 m,下底是23 m,高是32 m。

    问题:茄子、西红柿和黄瓜各种了多少平方米?这块地共有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解决问题,复习方法 1.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15×32÷2 =240(平方米)

    思考: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为什么要除以2呢?(出示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请同学拼一拼,明白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5×32 =800(平方米)

    思考: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而不是“底×斜边”呢?(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减下三角形,就可以拼得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一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另一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3.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15+23)×32÷2 = 608(平方米)

    思考:有谁能说一说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得来的?

    (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求出李爷爷菜地的总面积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汇报。方法一:总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

    =240+800+608 =1648(平方米)

    方法二:三种图形组合成一个梯形,上底是(25+23)米,下底是(15+25+15)米,高是32米。

    总面积=[(25+23)+(15+25+15)]×32÷2 =1648(平方米)

    【设计意图】在呈现简单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顾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和推导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既巩固了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又发展了学生迁移、转化的方法和思想。带着问题动手操作,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进一步唤起对旧知的回忆。用不同的方法求菜地的总面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7题。

    (1)学生独立解题。(2)汇报评价。

    2.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8题。

    (1)学生独立解题。(2)汇报评价。

    指名说清计算过程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既可分段列式,也可以综合列式。3.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9题。

    (1)学生独立解题,教师巡视,适当指导。(2)小组交流汇报,教师评价。

    4.课件出示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10题。

    (1)题目给出什么条件,要求什么?

    (条件:小方格的边长为1 cm。要求:组合图形的面积。)(2)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后,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想的,教师评价。【设计意图】第7题与第8题属于基础题,通过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巩固平行四边形及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进一步熟练面积计算公式;第9题的难度有所加大,体现运用不同方式解决问题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开放性,既可通过“割”的方式,也可通过“补”的方式来计算,方法三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找到三角形的高,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第10题更为灵活开放,学生先确定方法,再找出相应的长度计算,通过学生汇报自己的思考方法,优化认知,形成共识。

    四、全课总结

    这堂课你巩固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将有关多边形面积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回顾,既加深印象,又将复习中获得的新知表达出来,让同学们共享,使其对知识的认知再次得到提升。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6)

    教学步骤

    一、公式的推导

    1.本学期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它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边回忆,老师边完成转化图例)

    2.再说说三角形、梯形为什么都要除以2。

    二、公式的应用(巩固)

    l.教材第136页第5题的教学。

    (1)出示第5题的表格(略)。(教学时可把这个表格的内容转化为五道式题)

    (2)让学生根据公式计算,把所得的结果填人表内。(可指定五名学生板演,针对性评议)

    注意解题的程序指导:

    一想,是什么图形;二定,用什么公式;三算,按公式列式计算;四查,公式是否正确,得数、单位名称是否正确。

    小结:

    ①在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中,2很容易丢,计算时要特别留心。

    ②逐步脱式,不可急于求成,导致失误。

    三、练习

    教材第139页练习三十四第5~8题。

    作业辅导

    ⒈阅读第二单元,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有关公式及其推导,搞清公式之间的联系。

    ⒉.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⑴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⑵两个面积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正方形。()

    ⑶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但形状不一定相同。()

    ⒊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能拼成()。

    ①平行四边形②长方形③正方形

    ⒋两个梯形,只要它们的上下底之和相等,那么高的值越大,面积就越大。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5.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高32米,面积是0.48公顷,菜地的底边长多少米?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7)

    教学内容:(机动1课时)

    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2课时)

    3.梯形面积的计算(3课时)

    4.实际测量(1课时)

    5.组合图形的面积(1课时)

    6.整理和复习(2课时)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计算它的面积。

    2.使学生初步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定直线和沿着直线测量指定的距离;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能够计算常见的规则形状的土地面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正确地应用各种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求它们的面积和解决有关面积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认识常用的测量工具及其用途;掌握测定直线和沿直线测量指定距离的步骤和方法;初步学会测定直线和沿着直线测量指定的距离;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初步学会步测和目测。

    3.使学生能够正确计算常见的规则形状的土地面积,并会解决有关土地面积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知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各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灵活地应用它们解决有关面积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定直线和沿着直线,测量指定距离的方法。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积极参与、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

    、方格纸、剪刀、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趣导课

    1、情景引入(出示) 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很多图形,请看大屏幕。你发现了哪些图形?你能计算哪些图形的面积?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相机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 =边长×边长

    2、从平行四边形的花坛中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生自由说)。 提出问题:你确定哪一个面积大吗? 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怎样算呢? (生可能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试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这节课主要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3、揭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联想、猜测。(用数格子的方法) 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请大家猜测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生 1:底和高,底乘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生 2:相邻两边的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归纳意见,提出验证。(用剪、拼的方法) 能不能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计算它的面积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同桌交流,并动手用学具试一试。

    ⑴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⑵演示操作过程。(演示) 同学们真聪明,在操作过程中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转化”,都是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转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以后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例 1:一块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是 6 米,高是 4 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S=ah=6×4=24( 2), 6×4=24( 2)

    〔评析:根据刚才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初步感知,先让学生猜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然后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利用长方形面积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从而验证了学生的猜测是正确的。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了猜测—转化—验证等数学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做了充分准备。〕

    三、反馈练习,发展思维。

    练习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通过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底 × 高

    S = ah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9)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及长方形和正方形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立体图形的基础。

    教学重点:

    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使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水产养殖场中虾池的场景。包含的信息有近似平行四边形的虾池及其平面示意图等。旨在引导学生提出有关虾池形状和面积的问题,展开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及计算的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推理和概括能力,渗透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能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探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经历推导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谈话:喜欢吃海产品吗?现在正是螃蟹,龙虾上市的季节.今天让我们先去水产养殖场看看好吗?

    (出示信息窗中的虾池图片)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水产养殖场的情景引入新课,学生比较感兴趣,乐于探究,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

    二、解决问题,探究新知

    (一)虾池的形状

    1、从情景中我们知道虾池是什么形状?(板书:平行四边形)

    2、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还见过平行四边形?

    3、关于平行四边形你想知道些什么?

    4、我们先一起研究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好吗?

    5、谁想根据你以前研究平面图形方法,说说我们应该从那些方面研究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借助情景图中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进而产生探究欲望,确定本节课的研究问题,并引导学生说出应该从边和角两方面研究平行四边形.

    (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谈话:要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有平行四边形,运用学具盒中的材料小组合作先动手创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比一比那个小组创作的又好又快!先在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自己的做法和收获。

    通过动手做,现在来猜一猜这些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会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测.

    3、下面咱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学具盒中的学具进一步验证大家的猜想的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将探究的结果整理到下表中

    4、交流探究结果(小组间质疑补充)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用直尺量的方法来验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用画平行线的方法来验证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用量角器的方法来验证

    5、通过探究现在你能说说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吗?

    小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关于什么叫平行四边形你有什么问题吗?(如果学生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组对边也分别平行,教师就点出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在猜一猜、量一量的过程中,加深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认识。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各部分的名称

    1、谈话:养殖工人要从虾池的一边到对边去,怎样走最近?

    2、设计:拿出练习纸在上面画一画

    3、汇报:怎样设计的?为什么这样画最短?有多少种画法?

    4、认识高和底: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的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用字母h表示;这条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用字母a表示。

    5、提问:这条底上有多少条高?教师介绍另一组对边上的底和高。

    6、小结:平行四边形的一条底边上可以画无数条高,底和高要相对应。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既学到了知识又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巩固练习,加强应用

    1、自主练习第1题:你能从下图中找到平行四边形吗?

    2、补充练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在四边形中两组对边分别相等,则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3、自主练习第8题中的要求改为:先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再测量对应的底和高。

    4、玩一玩:自主练习第2题,同桌合作,用4根硬纸条定成一个长方形框架,然后用手捏住它的两个角,向相反的方向拉动,你有什么发现?

    (1)交流

    (2)小结:底不变,高变了。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是有层次的。第1题判断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考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第2题重点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进行一系列练习;第3体在玩的过程中将所学的指示进一步延伸,了解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四、回顾反思,总结提升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总设计意图: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通过猜想、操作、实验、总结出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教师没有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各部分的名称等知识强加于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结合具体情景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新知,尊重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10)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认识不同图形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能正确应用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2、在整理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逐步形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解决问题后的反思意识。

    教学重点:

    建构科学完整的知识体系,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灵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多边形面积之间的联系,整理完善知识结构。

    教具准备:

    ppt课件、图片、复习单、易错题单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观察南湖校区全景图,呈现土地形状,提出问题从而唤起学生记忆,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情景,将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提出问题,自然引出了本课复习的内容,为后面的复习做好铺垫。)

    二、整理回忆,再现旧知

    师:课前我们已经对这五种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知识进行了回忆整理。请问,关于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你都整理了什么?(计算公式、公式的推导等)

    (一)展示收集到的学生自主整理的复习单,让学生体会整理面积计算公式的方式多样化。

    (二)回忆旧知

    1、忆公式。

    学生根据自主整理,汇报交流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文字表达、字母表达式)

    2、忆推导。

    (1)小组内交流公式的推导过程。

    (2)小组代表全班交流。

    (3)师引导学生小结:在推导上述图形的面积时,都用到了转化的方法。转化是一种学习的好方法。

    (三)理清联系,深化认识

    (四)公式延伸,进一步感受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

    课件动态演示:梯形上底长度渐变为0时,梯形演变为三角形。梯形的上底长度渐变成等于下底时,梯形演变为平行四边形。

    三、纠错分享,查漏补缺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升

    1、有一块草坪,求草坪的面积。

    2、有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DE=EF=FC,GB=GD,其中阴影部分种的小白菜,面积是8,求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全课总结,自我评价

    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或者感受呢?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节课复习的知识和复习方法的总结,将知识系统化,也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11)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来和联系,能熟练地进行有关面积的计算和运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具

    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图示、直尺。

    教学步骤

    一、公式的推导

    1.本学期学过哪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它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学生边回忆,老师边完成转化图例)

    2.再说说三角形、梯形为什么都要除以2。

    二、公式的应用(巩固)

    l.教材第136页第5题的教学。

    (1)出示第5题的表格(略)。(教学时可把这个表格的内容转化为五道式题)

    (2)让学生根据公式计算,把所得的结果填人表内。(可指定五名学生板演,针对性评议)

    注意解题的程序指导:

    一想,是什么图形;二定,用什么公式;三算,按公式列式计算;四查,公式是否正确,得数、单位名称是否正确。

    小结:

    ①在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中,2很容易丢,计算时要特别留心。

    ②逐步脱式,不可急于求成,导致失误。

    三、练习

    教材第139页练习三十四第5~8题。

    作业辅导

    ⒈阅读第二单元,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有关公式及其推导,搞清公式之间的联系。

    ⒉.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⑴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⑵两个面积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正方形。()

    ⑶等底等高的两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但形状不一定相同。()

    ⒊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

    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可能拼成()。

    ①平行四边形②长方形③正方形

    ⒋两个梯形,只要它们的上下底之和相等,那么高的值越大,面积就越大。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5.一块平行四边形菜地高32米,面积是0.48公顷,菜地的底边长多少米?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12)

    教学内容:

    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第12-14页)

    2、三角形面积的计算(第15-18页)

    3、梯形面积的计算(第19-21页)

    4、实践活动:校园的绿化面积(第26-27页)

    教材分析:

    教学面积计算时,不仅教会学生面积计算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能力。一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数方格、图形割补、拼、摆等小系列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是培养学生转化矛盾,探索规律的能力。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成已会计算的图形,还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所研究的图形与已学过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计算方法,这样学生的印象深刻,思维也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剪拼、平移、旋转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它们的面积。

    2、使学生通过列表、画图等策略,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及其面积计算公式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填表、讨论、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体会等积变形、转化等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4、使学生在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提高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理解三种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运用公式解决面积的计算问题。

    课时安排:9课时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13)

    教学内容:

    复习多边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多边形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灵活应用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2、通过整理,感受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完善知识结构,进一步理解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发展空间观念,渗透等积变换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整理完善知识结构,灵活运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沟通多边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构建网络,新知汇总

    师:同学们,咱们在第五单元里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及其计算,而且,还接触到了组合图形的面积,大家不仅要会利用面积公式求面积,还要掌握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学会观察组合图形的组成。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多边形面积的复习)

    师:那么我们是如何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推倒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呢?请大家从你的头脑记忆库里提取下面的知识,看看谁的记忆库最充实?

    讨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师:同位同学可以商量商量。(学生汇报:教师演示)

    师:大家在回忆推导公式的过程中,本着把新知转化为旧知的原则,找到了几个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梳理,大家对我们的面积公式是不是更加熟悉了。(边说边出示图。见板书设计)

    引导学生观察,从左往右看,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其他图形的面积公式,从右往左看,我们在探讨一种新的图形面积时,都是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

    二、查漏补缺,错误汇总

    师:现在你们的记忆库中还有内存吗?那,就请大家想一想,你们在利用公式解决问题时有什么容易出错的地方或是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1.弄清图形,选择公式。2.找对应的底和高。3.注意单位换算。4.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别忘了除以2.5.解决问题时,弄清面积与其他数量的关系。6.看清组合图形是由哪几个简单图形组成的,找简单的解决方法。7.已知面积,求底或高可以用方程解。)

    师:看来同学们都特别的善于总结和观察,下面,我们就利用前面的复习来做几组练习。

    三、综合练习,巩固提高

    (一)按要求解答。(只列式,不计算)

    1、平行四边形底是4分米,高2.7分米,求它的面积?

    2、三角形面积是30平方米,底8分米,求它的高?

    3、梯形的面积是84平方米,高10米,上底5米,求下底?

    师小结:如果给出图形的面积,让我们去求底或高,除了可以变化公式以外,还可以用方程解答,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几道判断题。

    (二)判断题:

    1.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2.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形状是相同的。()

    3.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5.把一个长方形的木条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都不变。()

    看来,同学们的分析和表达能力都很强,现在,我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解决问题

    1.教材第113页第2题。

    出示第2题,引导学生看题。

    学生独立解答,并在小组中互相检查。

    教师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师:通过计算这些图形面积,你想提醒大家什么?

    (计算图形面积时,底和高要对应)

    2.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9题。

    (1)组织学生用剪刀把正方形纸片按题目要求剪一剪。

    (2)算一算剩下的面积是多少。

    方法一:4脳4-2脳2梅2=14(cm2)方法二:(2+4)脳2梅2+2脳4=14(cm2)

    3.教材第116页练习二十五第10题。

    (1)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呢?

    (2)组织学生汇报,并展示求面积的方法,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将方格中的图形分割成几个简单的基本图形,分别求出基本图形的面积,再求和得出所求图形的面积。

    教师强调分割的方法有多种,引导学生选择容易获取求面积时所需数据的方法进行分割。

    ②将方格中的图形添补成某个简单的基本图形,求出基本图形的面积,再分别减去各添补的图形面积,得出所求图形面积。

    ③已知小方格的边长为1cm,则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cm2,通过数方格来确定图形的面积。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关键在于熟练地运用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对于复杂的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在于巧妙地将组合图形分割或添补成若干个基本图形,进而通过基本图形面积的和或差得到组合图形的面积;对于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可以将它分割或添补成已学的简单图形,或是用方格纸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估算。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14)

    【指点迷津】

    1.一个平行四边形,经过割、补、平移只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吗?

    一个平行四边形,经过割、补、平移有的能拼成一个长方形,而底、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经过割补,能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同样能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如图:

    2.两个等底等高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句话对吗?

    这句话是不对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但形状可以是不同的,只有面积相等形状又相同的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才可以拼成一个平等四边形。

    3.利用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做逆解题时,为什么先要乘以2呢?

    我们知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或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三角形或梯形的面积是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所以在计算公式中除以2。而给了面积,用公式做逆解问题时,只有把三角形和梯形变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才能进行高或底的计算。而还原成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必须先乘以2。

    4.求组合图形的面积时的方法是什么?

    一般来说可以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识图:请学生辨认组合图形是由哪几种简单图形组成的。

    (2)分析各基本图形的组合方式。

    (3)找出各基本图形的公共边,有时需画辅助线。

    (4)找出计算各基本图形面积所需的条件,并分步算出各自的面积。

    (5)按照组合的方法,用加法或减法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二、学海导航

    【思维基础】

    1.根据条件,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并说说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1)有一个长方形,长是5分米,宽是2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解:52=10(平方分米)

    答:它的面积是10平方分米。

    (2)有一个长方形,长是4厘米,宽是长的一半,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解:42=2(厘米)

    42=8(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

    (3)如图:计算图形的面积。

    单位:厘米

    0.2

    0.2

    解:0.20.2=0.04(平方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0.04平方厘米。

    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关键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用长乘以宽就得出了长方形的面积。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S=ab。

    计算正方形的面积,关键要知道正方形的边长,用边长乘以边长就算出了正方形的面积,它的面积计算公式是S=aa。

    2.填空,并说说常用的计量长度的单位和面积的单位是什么,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1)8米=()分米

    35厘米=()米

    2米30厘米=()厘米

    =()米

    380厘米=()米()厘米

    (2)4.5平方米=()平方分米

    800平方厘米=()平方米

    3平方米50平方分米=()平方分米

    =()平方米

    360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解:(1)8米=(80)分米

    35厘米=(0.35)米

    2米30厘米=(230)厘米

    =(2.3)米

    380厘米=(3)米(80)厘米

    (2)4.5平方米=(450)平方分米

    800平方厘米=(8)平方米

    3平方米50平方分米=(350)平方分米

    =(3.5)平方米

    360平方分米=(3)平方米(60)平方分米

    常用的计量长度的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再大一些还有千米。常用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如: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常用的计量面积的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计量比较大的土地的面积单位还有平方千米、公倾。常用的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3.通过计算4.53.1的乘积,说一说数学中的转化思想。

    解:4.53.1=13.95

    4.5

    3.1

    4.5

    135

    13.95

    计算小数的乘法,利用的就是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应用转化思想,我们就可以把一道没有学过的新知识的计算小数乘法,转化成旧知识的计算整数乘法。因此,转化思想就是把新知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旧知识,使学生能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探讨、研究新的知识的一种方法。

    4.说说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三个平面图形的特点。

    (1)如图: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画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间的距离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边叫做它的底,底用a表示,高用h来表示。

    (2)如图:

    由三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从三角形的任意一个顶点向对边做垂线,由顶点到垂足间的距离就是三角形的高。

    由于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那么,向哪点边作高,哪条边就是底。因此说,三角形有三条底和三条高。

    三角形按角分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分分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不等边三角形。

    如图:

    三角形按角分:

    按边分:

    (3)如图: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用h表示。相互平行的两条边分别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上底用a表示,下底用b表示。

    梯形中有两个特殊梯形等腰梯形和直角梯形。

    如图:

    5.请你算算:小明数学第一单元测验94分,第二单元测验92分,第三单元测验95分,第四单元91分,小明单元测验的平均分是多少?说一说求平均数的方法。

    解:(94+92+95+91)4

    =2824

    =93(分)

    答:小明这四单元的平均分是93分。

    求平均数时,要找准总数量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用总数量除以总份数就等于平均数。这题的总数量就是小明四个单元的总分数,总数量就是共测验了的次数即四个单元,用总分数除以总次数就等于平均分了。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篇15)

    《多边形的面积(复习与整理)》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复习”。

    二、教学目标:

    1、回忆整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的过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会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3、渗透“联系”、“转化”等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

    回忆整理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

    四、教学难点:

    根据多边形面积之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在我们刚结束的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我们都一起研究了哪些图形的特征和面积?

    生: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随贴到黑板)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和解决关于这些多边形的面积方面的知识。(板书:多边形的面积复习)

    2、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这些图形的哪些数学知识呢? 学生回答

    师:你能在练习本上写出用字母表示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学生写公式。

    3、组织反馈。(课件展示)

    (二)、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师:这三个平面图形每个图形的面积公式分别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师:请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选1种你喜欢的图形,借助课前准备的学具,和你的学习伙伴交流一下面积的推导过程。

    全班交流,哪个同学愿意代表你们组上台来说一说你选出的图形的面积推导过程。

    生A: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生B:„„

    刚才这个小组的代表说的是**的面积推导过程,(课件展示)有选其它图形的吗?(课件展示)

    师:从这几种平面图形的推导过程看,你觉得这三种平面图形之间有联系吗?把你的想法说给你同组的小伙伴们听,和他们商量商量,看看你们的意见能不能得到统一。

    师:商量好没有?谁愿意将你们商量的结果告诉大家?

    生A: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出了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们都是把新学的图形转化成以前学习过的图形从而来推出它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师:说得非常好,刚才这位同学说这几个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的联系时用到了一个重要的词语——转化(板书:转化),这种把新问题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从而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学习中一种很常见的方法。

    那你能不能用简洁的几个箭头把这几个图形连结一下,清楚地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学生板演

    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连?说说你的想法。其它同学的意见和他们一样吗?

    有没有要补充的?或者你有不一样的想法想展示一下?

    师:你觉得可以按照怎样的观察顺序来帮助我们理解记忆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过程呢?

    生A:我觉得可以从左往右看:由长方形面积推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由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出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生B:我觉得可以从右往左看:求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可以转化为求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转化为求长方形的面积。

    师:现在请同学们转动观察,将这幅图竖起来观察,你觉得这幅图像什么?生:象一棵知识树。

    师:说得真好,你们看图形与图形之间的联系紧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树根是基础。基础打不好,学习后面的知识就会受到影响。师:那就请你们互帮互助,结合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推导过程之间的联系,将我们对这一单元所学内容的整理,在小组内再次交流一下,过会我们全班交流。我们看谁设计的网络图内容完整,条理清晰。生汇报小组网络图

    哪位同学说一说他整理的怎么样?

    小结:这个图示非常清晰,一目了然,你们在整理知识的时候就要学习这种方法,先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再将零散的相关知识补充进去,就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脉络图。

    (三)应用方法,立足实践

    师:那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用这些计算公式呢?接下来,老师来考考大家,看看哪些同学能学以致用。(课件出示题目)

    (四)总结评价,巩固方法

    同学们下课的铃声拉响了,有收获吗?有收获啊,今天,我们对多边形的面积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并解决了我们身边遇到的

    数学问题。在复习阶段,我们可以利用今天学习到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总结,这样不但可以梳理知识,还可以提升认识,好啦同学们感谢你们,那么今天有些同学把概念忘掉了没关系回去以后在复习复习,好不好?

    思考之一:复习课的目的是什么?

    我以为,复习课是以复习为主要内容,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再学习、再加工、再整理,来巩固加深 已学的知识,从而使知识系统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一般是以琐碎的方式进行的,平时学习中所形成的知识结构是松散的,不利于知识的检索。为能实现有效的检索,必须对所学知识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这就是复习课必需完成的重要内容和应达到的最终目的。

    思考之二:在复习之前,学生究竟对哪些知识的掌握是透彻的?对哪些知识的掌握是模糊的?还有哪些知识是学生的空缺?

    为什么要思考这些问题呢?它们是我实施教学的依据。有了这些思考,哪些知识需要重点讲解?哪些可以让学生自己整理?学生的知识结构到底建构成什么程度?学生对概念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到底达到什么水平?等等。这些都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课前的了解发现,学生的公式运用比较熟练(因为经常使用的缘故),但对公式的推导过程似乎有些遗忘,不同的个体理解水平,不同的记忆能力导致部分学生根本回忆不出公式的推导过程。所以在设

    计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在短时间内呈现大量的新课信息,以让学生再次经历公式推导的过程。

    思考之三:通过复习,需要给学生留下些什么?

    复习课,是把新课内容加以重复?还是把知识简单叠加?还是就题目讲题目?还是用一份作业先练习,再结合练习情况加以评讲?上了一节复习课,应该给学生留下些什么?是知识?是能力?还是两者兼有?还是有其他的方面?

    平面图形的面积涉及的概念很多,如面积的意义、六种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公式的推导等。这些基本的概念是学生概念系统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因此,理解并记忆基本概念是十分必要的。所以,课始了揭示面积的意义后,随即让学生回忆六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它们各自的推导过程。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在较短时间内动态展示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的环节设计,帮助学生唤醒沉睡的记忆,为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图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不足的是,我在课堂教学中,对策略注重的是提炼,在指导学生灵活运用上做的不够。

    【多边形的面积课件(精华15篇)】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