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方程教学课件
  • 方程教学课件

    发表时间:2023-05-30

    方程教学课件。

    欢迎您阅读我准备的“方程教学课件”相关内容,一同奋斗,变得更优秀吧。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在备课和上课中必须的准备物品。需要老师们抽出时间去完成,教案也是展现教师专业素质与知识水平的重要工具。

    方程教学课件 篇1

    设计说明

    1、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本教学设计没有将等式、方程的概念强加给学生,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解释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按照教材上的连环画,通过教师反复操作,一步一步观察,思考每一步骤的数学含义,让学生逐步理解式子中的“=”就是天平的平衡,从而让学生初步体验和感受方程的意义。2。引导学生辨方程、写方程,重视学情反馈。

    数学学习重要的是巩固和应用,因此学习后的学情反馈是很重要的。本设计在学生明确方程的概念后,引导学生自己写方程,识别方程并说出理由的练习,进一步掌握方程的意义,明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的两个要素: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数。通过应用反馈,加深对方程特点的理解,提高了学习效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课堂活动卡

    学生准备:小黑板、练习卡片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体会“等”与“不等”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足球比赛又如火如荼地开始了,昨天的比赛是五(1)班对战五(3)班,由于上半场五(3)班发挥出色,上半场的比分为1∶4,中场休息后,五(1)班马上调整了战术,下半场五(3)班没得分,五(1)班连追了x分。

    师:两个班最后的比分是几比几?(学生回答,教师板书:x+1∶4)

    师:哪个班赢了?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吗?

    (学生回答:x+1>4,x+1<4,x+1=4;并注意提问式子的意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是可以用数学式子来表示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方程的意义)

    设计意图:用学生经历的真实活动为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同时通过熟悉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更易理解,更深刻地感受“等”与“不等”,为后面理解方程的意义作铺垫。

    情境呈现,抽象模型

    1、自学方程的意义,初步感悟新知。(课件出示教材62页情境图)

    自学提示:

    (1)理解教材62页每幅图画及对应式子的含义。

    (2)标示出你认为重要的内容。

    (3)思考:方程应该具备哪几个条件?

    (4)结合你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完成教材63页“做一做”1题。

    2、合作学习。

    (1)你能自己写几个方程吗?小组内互相订正。

    (2)组内交流收获。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由组长带领组内成员集体订正教材63页“做一做”1题的答案,说清理由,并将小组内认为不是方程的算式记录在小黑板上。

    (3)全班交流。教师展示学生的完成情况,先把答案相同的进行分类,再从答案最少的一块着手分析。遇到问题,学生之间互相解答,加深对方程的意义的理解。

    (此环节教师要随机应变,注意提问学生“方程应该具备哪几个条件”。如果出现了对方程理解有困难的同学,再次为学生讲解)

    预设:

    ①全班同学的答案一致,全对。

    ②一部分小组全对,一部分小组有错误。

    这时教师可以先找有错误的一个小组到黑板上汇报讲解。讲解时随时和下面的同学互动交流,在学生的争论中,教师适时引导、提问,指导学生判断正误的方法。

    3、整理分类,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

    (1)组织学生分组活动,根据黑板上的算式特点进行分类。

    (2)交流汇报,说出分类依据。教师板书。

    4、独立完成教材63页“做一做”2题,汇报,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教材66页1题,集体订正,并加以补充:判断0=5z-15是不是方程。

    方程教学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等量关系。

    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吗?对,大熊猫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更是我国外交活动中表示友好的形象大使。动物园的叔叔正在科学的喂养大熊猫呢!

    出示信息窗一,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阅读文字信息。

    学生观察主题图,认真阅读信息。

    活动二:借助天平理解等式。

    分组实验:①天平左盘放一个10克的砝码,右盘放一个20克的砝码,天平不平衡,可以用式子10

    分组实验:天平左盘放一个20克的砝码和一个不知重量的方木块,右盘放一个50克的砝码,一成天平平衡,用等式20+=50表示。

    小结:等式表示相等的关系。

    活动三:概括方程的意义。

    师:观察黑板上的三个式子:+20=70、2=150、3+10=100,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由谈想法??

    小结:像+20=70、2=150、3+10=1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活动四: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想一想,等式和方程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小结:方程的范围比较小,等式的范围比较大,方程只是等式的一部分。 活动七:自主练习

    1、判断哪些式子是方程。

    师:你认为一个式子是方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小结:同时具备“含有未知数”、“相等的式子”这两个条件才是方程。 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引导学生在判断对错的同时,说出判断的依据。)

    2、看图列方程。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要求学生先找出图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独立列出方程。(集体交流)

    3、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让学生独立写出等量关系式并列出方程,再进行交流。)

    活动五: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谈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谈收获,并找出不懂的地方。

    方程教学课件 篇3

    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式,并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初步理解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2、通过创设情境,经历从具体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渗透代数化思想,并通过验算,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3、在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1、研究例1:

    猜球游戏:出示一个乒乓球盒,猜里面有几个球?引导学生用字母来表示球数?

    x

    导语:要想精确知道多少个球?再给大家一些信息(课件出示:天平左边盒子和二个球,右边有七个球)

    设问:你们知道x等于多少吗?那这个答案4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吗?说说你们的想法?

    预设:a、7-4=2;b、4+2=7,所以x=4,c、左右二边都拿掉二个乒乓球,右边还剩下4个,所以x=4

    追问:你怎么想到是拿到二个乒乓球,而不是拿到一个或者三个呢?

    尝试验算:板书:左边=4+2=6=右边,所以我们就说x=4是方程的解,板书方程的解,尝试说说方程的解;刚才我们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可以自学书本)

    小结:刚才我们用了好多方法来解方程,重点研究了第三种解方程的方法,这种方法我们用到了什么知识?课件再次演示后,得出方程的两边同时去掉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相等。

    想一想:如果要用天平的乒乓球,如何来表示出这个方程?

    用小棒操作后交流后想法:方程的左右二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左右二边仍旧相等。

    展示,课件演示后小结:方程的左右二边可以同时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左右二边仍旧相等,追问得到还可以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

    总结:解方程时,我们都是想使方程的一边只剩下一个x,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使方程保持平衡,我们可以采用……

    2、后面括号中哪个是x的值是方程的解?

    四、总结:

    五、机动:研究练习2中的第二题,怎么用今天的方法来解方程。

    《解简易方程》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代数”教学的起始单元,对于渗透与发展学生的代数化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教材在编写上为了实现中小学的衔接,改变了以往利用“加减法逆运算和乘除法逆运算”而是利用天平原理即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逆运算)来解方程,对于今天运用天平的原理来解方程,造成了极大的干扰,所以在本节课中我力图直观,让学生在直观的操作与演示中自主建构。同时借助观察、操作、猜想与验证,一方面来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方程,同时也让学生抽象方程,解释算理中来经历代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感及数学素养。

    方程教学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活动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方程与等式的关系,能正确判断方程。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等量关系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方法及价值,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和应用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合作探索,小组交流、观察、分析、概括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认识它吗?(出示天平)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然后说明天平用途和原理。

    (二)观察现象,抽象概括

    1.平衡现象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

    师:我这里有2个25克的果冻,把它们放在天平的左边,右边再放一个质量为50克的砝码,天平怎么样了?

    师:你能用一个数学式子表示你看到的现象吗?(生:25+25=50或25×2=50。)

    师:用这个简单的式子就能表示天平的这种平衡状况,那么左边表示的是什么?右边表示的又是什么?

    2.不平衡到平衡现象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

    师:我这里还有一个大果冻,不知道是多少克,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我们把这个重X克的果冻放在天平的左边,右边放一个克的砝码,这时天平平衡吗?

    师: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现在天平的这种不平衡状况?(生:X<)师:那我们怎样才能让天平平衡呢?(生:往左边盘中加砝码)我们往果冻

    这边加150克砝码,观察天平平衡了吗?

    师:左边盘中物体质量的可以怎样表示?(生:X+150)

    师: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现在天平的这种不平衡状况?(生:X+150>)

    师:刚才往左边盘中加的物体多了,现在我们拿掉50克,现在天平的左边怎样表示呢?

    师:谁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现在天平的这种平衡状况?(生:X+100=)

    3.不确定现象数量关系的抽象概括

    师:我这里还有两瓶矿泉水,红色的有380克,蓝色的有350克,如果将这两瓶矿泉水放到天平左右两边,天平会怎么样?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将这瓶矿泉水喝掉一些,谁来?(请一位同学喝)

    师:这瓶矿泉水被喝掉了多少克?(生:不知道)

    师:可用什么来表示喝了的克数?(生:用X来表示喝了的克数,即X克)

    师:这瓶矿泉水剩下的质量可以怎样表示?[生:(380-X)克]

    师:如果现在把这两瓶矿泉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边,天平会出现什么状况?(生:可能平衡,可能左轻右重,可能左重右轻,分别用380-X=350、380-X<350、380-X>350来表示)

    (三)观察分类,抽象概念

    1.观察分类。

    师:大屏幕上出现的这些数学式子,你能按照这些数学式子的不同特征分类吗?请孩子们自己独立思考,按自己的方式进行分类。(自主学习)

    2.展示分类。

    ①交流分类情况,说明分类理由。

    ②揭示“等式”与“不等式”的概念

    师:像这样的含有等号的式子,数学上称之为等式。像这些含有不等号的式子,我们都称之为不等式。(课件出示相应的分法。)

    3.抽象概念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等式,它们有什么不同?

    师:这些等式中的字母表示“未知数”,像这些“X+10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之为方程。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方程?(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四)应用新知,加深理解

    1.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2.创作方程。

    3.问题质疑,揭示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①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方程?

    ②“方程一定是等式,等也一定是方程?

    (五),巩固练习。

    师: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还想学习有关方程的什么内容。

    师:我们一起来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吧!

    方程教学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的涵义,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

    通过练习、讨论,初步学会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一种方法——最小公倍数法;

    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究及合作精神。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式子。其含义有二,其一可以表明反应物、生成物是什么,其二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依据的原则:

    ①客观性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一定的顺序,才能保证正确。其顺序一般为:“反应物”→“—” →“反应条件” →“生成物” →“↑或↓” →“配平” →“=”。

    2.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难点,配平是通过在化学式前加系数来使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以确保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配平的方法有多种,如奇偶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

    3.书写化学方程式为了能顺利地写出反应物或生成物,应力求结合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现象来记忆。例如,镁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为,银白色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粉末。白色粉末为氧化镁(),反应条件为点燃。因此,此反应的反应式为

    有些化学方程式可以借助于反应规律来书写、记忆。例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因为有规律可循,所以根据反应规律书写比较容易。例如酸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两两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盐和水。以硫酸跟氢氧化钠反应为例。反应方程式为:

    教法建议

    学生在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知道了一些化学反应和它们的文字表达式后,结合上一节学到的质量守恒定律,已经具备了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

    本节教学可结合实际对课本内容和顺序做一些调整和改进。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去分析、解决问题,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宽松又紧张有序的学习气氛。

    教学时要围绕重点,突破难点,突出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双为主”作用。具体设计如下:

    1、复习。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培养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的'意识。其中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是最为重要的:化学方程式体现出质量守恒,而其微观解释又是配平的依据。

    2、概念和涵义,以最简单的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例,学生写:碳+氧气―→二氧化碳,老师写出C + O2 — CO2,引导学生通过与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比较而得出概念。为加深理解,又以 S + O 2 — SO2的反应强化,引导学生从特殊→一般,概括出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3、书写原则和配平(书写原则:1. 依据客观事实;2.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学生常抛开原则写出错误的化学方程式,为强化二者关系,可采用练习、自学→发现问题―→探讨分析提出解决方法―→上升到理论―→实践练习的模式。

    4、书写步骤。在学生探索、练习的基础上,以学生熟悉的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为练习,巩固配平方法,使学生体会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通过练习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并由学生总结步骤。教师板书时再次强化必须遵守的两个原则。

    5、小结在学生思考后进行,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知识系统化。

    6、检查学习效果,进行检测练习。由学生相互评判、分析,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布置作业后,教师再“画龙点睛”式的强调重点,并引出本课知识与下节课知识的关系,为学新知识做好铺垫,使学生再次体会新旧知识的密切联系,巩固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及写法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方程教学课件 篇6

    2、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ax=b的方程,并能用方程的解对方程进行验算。

    1、填空:

    (1)小明有30元钱。买钢笔用了m元,买本子用了10元,刚好用完。

    (2)小红家买了50千克的大米,吃了n千克,还剩42千克。

    (3)全班a个同学,平均分成个7小组,每个小组8人。

    (4)钢笔每支4元,买X支用了24元。

    师:刚才我们列出的这些方程,你能求它的解吗?(师板书:4X=24)

    (1)自主探究求方程的解。

    (2)汇报,抽生板演。

    (3)师指导学生看书101页的内容,学习正确的书写格式,动笔勾画出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

    (4)师规范解方程的格式。

    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点和缺点,请将刚才的解题过程再按正确的书写格式做一遍。

    揭示解方程的含义;区分解方程和方程的解。

    2、方程的检验。

    刚才的几个方程,请任选一道用你喜欢的方式求方程的解,并口头检验。

    师:大家认为在解方程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在哪些方面需要提醒同学主义的呢?

    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哪些疑问?或者是不明白的地方吗?

    2、做书上104页1、2、3题。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方程的解题的依据以及书写格式,但是很多同学在做a÷x=b这种形式的方程时还是容易搞混淆。需要加强练习和多做相关的题型,特别是在前节内容据题意列方程还得多找相关等量的关系,达到复习以前的知识和巩固现在的新知识的目的。

    方程教学课件 篇7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3~5页例3、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第4~6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一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之一,初步学会运用这一性质解只含有加、减关系的一步方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等式与方程;在此之后,学生还将学习等式的另一条基本性质。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方程特点的认识,体会初步的方程思想。教材在安排这部分内容时,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等式的性质;二是对解方程的步骤及规范做了较为细致的处理。设计教学时,教材一方面注意通过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变化以及变化前后天平两边的状态,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的等式性质;另一方面则注意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他们在用不同方法求未知数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便捷,并掌握相应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这一性质解相关的方程。

    2.使学生联系具体的例子初步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知道“方程的解”是一个结果,“解方程”是一个过程。

    3.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感受方程思想,培养自觉检验的意识,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探索等式的性质,利用等式性质解相关的方程。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抽象归纳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一等式的性质。

    1.谈话: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与等式和方程有关的知识。

    引导:现在的天平是平衡的。如果在天平的一边添上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会怎样?(失去平衡)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可以怎么办?(在天平的另一边也添上一个10克的砝码)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第二幅天平图。

    提出要求:现在天平平衡吗?你能再用一个等式表示现在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同桌同学先互相说一说。

    启发:请同学们比较这里的两幅天平图和相应的两个等式,想一想,第二个等式和第一个等式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这样的变化中你能想到什么?

    3.出示例3第二组天平图,提出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里的两幅天平图,说一说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

    学生回答后,进一步要求: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变化情况,分别列出一个等式吗?

    启发:比较这里的两个等式,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4.启发猜想:如果等式两边同时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结果会怎样呢?你能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吗?分小组讨论讨论。

    出示例3第三组和第四组天平图,启发学生观察比较,分别说一说这两组天平中物体的质量各是怎样变化的。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用等式分别表示每个天平两边物体变化前与变化后的关系。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并板书相应的等式:

    x+20=70,x+20-20=70-20。

    启发:请同学们比较这里的两组天平图和相应的两组等式,它们的变化有什么共同特点?

    明确: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5.提出要求: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天平图,得到了两个结论。你能把这两个结论用一句话合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交流后揭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6.做教科书第4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填空的依据。

    1.出示例4的天平图,提出要求:你能根据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吗?

    启发:怎样才能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呢?你打算怎么做?把你的想法和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重点突出把方程两边都减去10,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

    2.介绍并示范解方程的过程:求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 时,要先写“解:”,表示下面的过程是求未知数x的值的过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在方程两边都减去10,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书写这一过程时,要注意把等号上下对齐。

    引导:x=40是不是正确的答案呢?我们可以通过检验来判断,把x=40代入原方程,看看左右两边是不是相等。

    提问:如果等式的左右两边相等,说明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如果不相等呢?(说明答案是错误的)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试着检验一下。(随学生的回答扼要板书检验过程)

    3.引导小结:像x=40这样,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进一步要求:请同学们回忆刚才解方程的过程,你认为解方程时要注意什么?强调三点:正确应用等式性质、注意书写规范、主动进行检验。

    揭示:要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可以怎么做?这样做的依据是什么?

    组织反馈时,注意提醒学生规范地书写解方程的过程。

    5.做教科书第4页“练一练”第2题。

    提问:解这里的方程时,分别怎样做就可以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

    要求: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求出每道方程的解,并进行检验。

    交流时让学生再说一说解每道方程时第一步分别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检验的。要求他们今后解方程时,都要进行检验,但检验的过程可以写下来,也可以不写。

    1.出示选择题:

    说明:在每题的括号中有两个备选答案,其中一个是左边方程的解,另一个不是。

    提出要求:你能在方程的解下面画上横线吗?学生完成后组织交流,并相机明确:做出选择时,可以先把左边的方程解出来,也可以把两个备选答案分别代入原方程从而确定哪个答案是方程的解。

    2.做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道方程中,要使左边只剩下x,应该怎样做?

    3.做练习一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解方程时分别应用了等式的什么性质。

    4.做练习一第6题。

    先指名说说图意,再组织学生交流推理过程。提醒学生:可以先在天平两边去掉相同个数的梨或橘子。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资料链接] 阿尔·花拉子米是阿拉伯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因为他在代数学方面做出过巨大贡献,后人称他为“代数学之父”。《还原和对消计算》是花拉子米著名的代数学著作。“还原”的意思是说在方程的一边去掉一项就必须在另一边加上这一项使之恢复平衡;“对消”是指把方程两端的项消去或合并。例如,对方程5x-12=4x-9两边分别加上12和9,做还原运算,得:5x+9=4x+12;两边分别减去4x和9,做对消运算,结果得:x=3。容易看出,所谓还原和对消就相当于现在解方程时的移项和合并同类项。

    方程教学课件 篇8

    《解方程》教学设计 榆树林中心小学:李艳丽 课题:解方程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7-58页 教学目标:

    1、根据等式的性质,使学生初步掌握解方程及检验的方法,并理解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天平平衡的道理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及检验方法。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复习题,指生进行判断下面各式是不是方程?

    (1)5x+1=11

    (2)8-3=5

    (3)6-x

    (4)3x+15

    (6)18x=36

    2、提问:什么是方程?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

    二、教学新课

    1、教学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师:(出示课件)老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了一杯水,杯重100克,水重X克,一杯水重多少? 生:(100+X)克

    师:在天平的右边放了多少砝码,天平保持平衡呢?(教师边讲边操作100克、200克、250克)

    师:请你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

    生:100+X=250(课件显示:100+X=250)

    师:这个方程怎么解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解方程。(板书课题:解方程)师:(出示课件)那你猜一猜这个方程X的值是多少?并说出理由。生1:我有办法,可以用250-100=150,所以X=150.生2:我有办法,因为100+150=250,所以X=150 生3: 老师我也有办法,我是这样想的,假如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100,就能得出X=150 师:XXX同学的想法太棒了!我们一起探索验证一下。请看屏幕,怎样操作才使天平左边只剩X克水,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我在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重100克空杯子,在天平的右边拿走100克的砝码,天平保持平衡。(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师:你能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吗? 生:100+X-100=250-100(课件显示:100+X-100=250-100)师:这时天平表示未知数X的值是多少? 生:X=150(课件显示:X=150)

    师:是的,XXX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100,就能得出X=150。我们表扬他。

    师:根据刚才的实验,我们来认识两个新的概念———“方程的解”和“解方程”。师:(课件显示X=150的下画线)指着方程100+X=250说:“X=150是这个方程的解。(课件显示:方程的解)师:(课件显示:方框)100+X=250 100+X-100=250-100 指着方框说:“这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解方程。(课件显示:方框的左边的箭头与解方程。)师:在解方程的开头写上“解:”,表示解方程的全过程。(课件显示:解:)师:同时还要注意“=”对齐。

    师:都认识了吗?请打开课本第57页将概念读一次,并标上重点字、词。师:你们怎么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师:谁来说说你想法? 生1:“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生2:“方程的解”是指未知数的值,这个值有一个前提条件必须使这个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师:“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两个解有什么不同? 生:“方程的解”的解,它是一个数值。“解方程”的解,它是一个演变过程。师:下面我们就来做几道练习题,考一考大家。(出示课件)

    (一)、判断题

    (1)等式就是方程。

    ()(2)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4)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意义相同。

    ()(5)X=3是方程5X=15的解。

    ()

    (二)、完成填空。

    (1)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叫做方程的解。(2)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

    (3)比x多5的数是10。列方程为()(4)8与x的和是56。方程为()(5)比x少1.06的数是21.5。列方程为()。(2)教学例1。

    师:要是老师出一个方程,你会求这个方程的解吗? 生:会。

    师:请自学第58页的例1的有关内容。

    师:四人小组讨论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师:(出示例1)左边有X个,右边有3个,一共用9个。根据图意列一个方程。生:X+3=9(板书:X+3=9)

    师:X+3=9这个方程怎么解?我们可以利用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帮助理解,请看屏幕。师:怎样操作才使天平的左边只剩X,而天平保持平衡。

    生:天平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球,使天平左边只剩X,天平保持平衡。(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

    师:根据操作过程说出等式?

    生:X+3-3=9-3(板书:X+3-3=9-3)师:这时天平表示X的值是多少? 生:X=6(板书:X=6)

    师:方程左右两边为什么同时减3? 生1:使方程左右两边只剩X。

    生2: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师:“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使方程左边只剩X,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就是解这个方程的方法。

    师:这个方程会解。我们怎么知道X=6一定是这个方程的解呢? 生:验算。

    师:对了,验算方法是什么?

    生:将X=6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板书:

    验算:方程的左边=6+3=9

    方程的右边=9

    方程的左边=方程的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师:以后解方程时,要求检验的,要写出检验过程;没有要求检验的,要进行口头检验,要养成口头检验的习惯。力求计算准确。

    3、教学例2(1)出示例2天平图

    提问:怎样才能使天平左边只剩下X,而天平仍然平衡?

    (2)学生思考后回答: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教师演示过程。

    (3)学生口述解方程过程,教师板书: 3X=18 解:3X÷3=18÷3 X=6(4)学生口述检验过程。

    (5)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以同一个数(不为0),左右两边还相等吗?

    4、小结:你会解方程了吗?解方程时需注意什么? 生述师演示解方程的步骤: a)先写“解:”。

    b)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是一个相同的数,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使方程左边只剩X,或乘上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c)求出X的值。d)注意“=”对齐。e)验算。

    三、练习

    师:现在老师看看同学们对于解方程掌握得怎么样。(出示课件)你会解下列方程吗?

    X+3.2=4.6

    x-108=4

    x-2=15

    1.6x=6.4

    x÷7=0.3

    x÷3=2.1(个别同学板演,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评价深化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 [板书设计]

    ?

    解方程

    例1:书本图

    X+3=9

    验算:

    3X=18 解:X+3-3 =9-3

    方程左边= 6+3=9

    解:

    3X÷3=18÷3 X=6

    方程右边= 9

    X=6

    方程左边=方程右边

    所以,X=6是方程的解。

    【方程教学课件】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