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师范文
  • >导航
  • >2023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发表时间:2023-05-30

    2023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

    教案课件是老师必须精心准备的,如果没有准备好,老师需要赶紧完成。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可以反映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所以老师应该从哪个角度来准备教案课件呢?经过严谨的筛选,教师范文大全小编为您推荐“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希望它能对您有所帮助!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篇1】

    第二章第三节河流

    【课题】义务教育教科书广东人民出版社地理八上第二章第三节河流【所需课时】3-4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课标分析:

    1、本条标准是在运用《中国水系图》,了解我国主要河流的位置、流向、最终归宿,能根据我国主要河流的最终归宿判断河流所属的水系,并将其分为外流河和内流河两类。结合《中国内、外流区分布图》,归纳其分布特点。

    2、本条标准是分别运用长江和黄河的水系图,了解长江和黄河的基本概况。其次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整理、归纳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理解长江、黄河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开发利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利、弊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湘教版八年级中国地理下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的内容,在本册书中上承地形、气候,启下水资源。

    本节教材从我国的河湖概况、母亲河——黄河、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等三大方面介绍中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对人类的影响,体现了河流在中国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展现了地形、气候及人类活动与河流之间的相互影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注。

    教材在介绍长江、黄河时,采用了例举现实材料的方式,能从实际生活出发,清楚的表现长江、黄河的问题所在。对于课文中所给材料虽然典型,但不够新颖,可适当补充一些近年的相关资料,来让学生意识到河流流域环境岌岌可危。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思想开放活跃,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已掌握一定量的世界地理知识和中国地理基本概况,能从网络、电视、科普书籍等信息渠道,对中国的河流有一定的了解。在中国自然地理的学习中,学生较为熟练的掌握了学习自然地理的方法,具有一定归纳总结自然地理知识的能力,并能初步分析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然而,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认识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还有一定困难,需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入手进行推理分析。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根据河流的归宿区分外流河、内流河,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运用资料,比较我国南、北方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以及各河段的主要特征。4、举例说出长江、黄河的开发

    利用;感悟它们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5、通过对现实问题的分析,知道长江、黄河存在的问题与治理的对策,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特征;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和利用。难点:长江、黄河开发和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式与方法】启发式教学、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在结构安排上,主要分为我国的河湖状况、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我国最大的河流——长江三大部分。在学习新课中首先是通过直观材料来激发学生对本节知识的学习兴趣。并围绕内、外流河分布、长江黄河特征及开发利用等核心内容整合相关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源于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情境体验和合作探究中认识我国的河流的分布特点,及河流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感悟合理利用和保护河流的重要性。每节的课后拓展借助热点问题,引发学生对我国环境的关注,培养学生思考、探究能力和关注现实的精神。使学生的认知过程是由浅到深,由基础到提高,循序渐进,逐步突破的。

    【教学资源】课本、图册、多媒体课件、空白水系图。【教学过程设计】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篇2】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下面是一篇八年级上册地理一单元教案,欢迎各位老师和学生参考!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

    3.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重点难点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

    导入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指的就是我国的地理位置。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

    2.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少部分位于___带,没有带。

    3.我国位于_____洲的东部,东部濒临_______洋,有许多的海岛,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平方千米,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位。

    6.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从所属地区的气温对农业影响去思考)

    7.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从海陆位置对国家对外贸易、海洋事业及国土范围的影响去思考)

    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9.在图1.4中国疆域示意图找出陆上邻国、海上邻国,其中陆上邻国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海上邻国中亚州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___________。

    10.阅读图1.5、1.6,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的季节差异,试分析原因。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篇3】

    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征。

    2、了解我国各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通过读“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北纬36?剖面)”图,了解我国地势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我国地势特征,了解我国国情,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纵横交错的山脉之间镶嵌着众多的地形区。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哪边高,哪边低的问题。读我国地势分布图,分析我国地势有何特点。

    读图讨论:读图2.9“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北纬36?剖面)”,讨论以下问题:

    (1)这是一张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海拔大约是多少?

    (2)请同学们读图分析中国地势哪边高,哪边低。

    (3)谈谈你是如何分析的。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请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指导订正,学生派代表展示讨论的成果。

    学生:西部棕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米以上,中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20xx米,东部绿色的区域代表海拔500米以下。西部的海拔高,东部的海拔较低,所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教师总结:西高东低就是我国的地势特点。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教师用学生的教材展示说明西部高,东部低)。

    本节课主要学习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通过读图分析、探究讨论,大家掌握了读图的方法,理解了我国地势的特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中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中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中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中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中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手段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习指导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中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中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中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

    一、从世界看中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中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中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中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中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承转】中国的面积很大,中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中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中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中国的疆域示意图)。

    请同学在图上依次指出中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请若干学生依次说出习题答案,教师辅导。

    【提问】请你算一算中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中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中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中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中国的南部。中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北寒带。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图。

    【提问】2月份,位于中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归纳】中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组讨论】分析中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中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中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进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中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中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5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中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中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练习】

    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中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中国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

    【归纳】中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第二课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习提问】中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中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中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

    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中国的临海示意图)。

    【提问】由北向南中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篇5】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教学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教学手段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一套四张,同一底图),地球仪(学生每人一个,并附有彩色胶带),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习指导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

    一、从世界看中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相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我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

    二、辽阔的国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承转】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中国的疆域示意图)。

    请同学在图上依次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请若干学生依次说出习题答案,教师辅导。

    【提问】请你算一算我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北寒带。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图。

    【提问】2月份,位于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因此当祖国北方处于冰天雪地的隆冬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进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5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练习】

    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

    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约多少千米。【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第二课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板书】

    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中国的临海示意图)。【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至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投影】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③(中国的岛屿、半岛和海峡示意图)。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大西洋)西(太平洋)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著名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多千米的陆上疆界。【板书】

    四、陆上疆界和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④(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结合投影片④,总结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练习】看投影片④,完成练习2和练习3。

    练习2.对照《中国地图册》的“中国政区图”,把“中国疆域图”中的邻国按编码写出国名:陆上接壤的国家:①朝鲜、②俄罗斯、③蒙古、④哈萨克斯坦、⑤吉尔吉斯坦、⑥塔吉克斯坦、⑦阿富汗、⑧巴基斯坦、⑨印度、⑩尼泊尔、(11)锡金、(12)布丹、(13)缅甸、(14)老挝、(15)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①韩国、②日本、③菲律宾、④文莱、⑤马来西亚、⑥印度尼西亚。

    练习3.与我国有两处接壤的邻国有俄罗斯和印度。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我国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位置,并且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正确填图。

    教学重点

    1.准确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2.培养填绘地图确认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及空间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方法

    学习指导法。教学手段

    每人一份“中国政区图”,黄、绿、橘黄、粉四色彩色笔,剪刀,若干单个省区政区轮廓图,8开大的中国空白政区图(每个学生一张)、“中国政区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的疆域十分辽阔,为了便于管理好这样大的国家,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讲授】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 【承转到省级行政区的学习】

    【板书】

    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

    (出示“中国政区挂图”,同时学生将书翻到第6页)

    【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活动】

    下列行政区,按(1)至(3)的教学步骤进行。山西、湖北、广东、云南、青海、黑龙江、沿海岸线的行政区

    (1)认形状:教师出示一个轮廓图,让学生在课本的政区图上找出该行政区的名称,掌握轮廓的特征,如山西像平行四边形,湖北像民警的帽子等;(2)定位置:在空白地图找到该行政区的位置,并涂上颜色,写出名称,注意该行政区与长江、黄河的位置关系;

    (3)找邻居:从北部顺时针找起,每找出一个,都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轮廓的典型特征,涂上颜色,写出名称。

    【转入行政区简称的教学】

    【板书】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请学生将书翻到本节的附表。【讲授】

    简称的由来

    学生在已上色的地图中填写简称。【展示投影】

    简称和全称连线。学生练习。课后练习

    练习1.拼图:把上好颜色的地图粘在硬纸片上,分行政区剪下制成拼图练习2.不看政区图,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按沿海、沿江、沿陆上国境线(底图上画有长江和黄河)拼图;(2)按课本本节末“课堂活动

    (一)”的要求,进行拼图游戏比赛。

    中国的民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并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培养学生阅读民族分布图的能力。3·养成正确的民族观。教学重点

    我国的民族政策与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教学方法

    谈话法、自学法教学媒体 挂图“中华民族分布图”。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前边我们学习了我国的人口特点与分布等内容。在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中,除了汉族以外,还有不少兄弟民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民族。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彩图“我国的民族大家庭”,了解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板书】第二节

    中国的民族

    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有56个民族

    教师给出数据(汉族占总人口的92%,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

    【学生活动】让学生画出“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扇形图,使学生确认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但各民族不论人数多少,在祖国大家庭中是一律平等的。引导学生回忆历史课上讲过的:19世纪我国云南的少数民族抗击法军的英勇事迹和广西的少数民族在抗日战争时期,英勇抗击日寇的侵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这些典型事例都说明了各民族人民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共同缔造新中国。为祖国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

    【板书】2.各民族共同缔造和建设新中国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华民族分布图”,并设问:

    (1)指出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地区(按地理方位)。

    (2)找出居住在五个自治区的主要少数民族和居住在云南、黑龙江、吉林省的主要少数民族。

    由学生根据地图提供的信息,归纳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其中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板书】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下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增长情况)教师提供以下信息:

    (1)我国在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先后成立了内蒙古、新疆维吾尔、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西藏等五个自治区。还在部分地区成立了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

    (2)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0多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字,他们可以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通信联系、学习、出版以及社会交往中,可以自由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6(3)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教师设问】根据以上的资料和信息,分组讨论我国的民族政策有哪些具体措施? 【学生活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由小组代表归纳总结本组的结论,经过全班评议,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以下几点意见:

    【板书】

    二、我国的民族政策(1)各民族一律平等。

    (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比发展。(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总结了我国的民族政策,总结得很好。我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平等互助,亲密团结,为国家的统一和中华民族的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复习巩固】同学回家以后。收集资料组织一次图片展览,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居民生活的变化。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的国土有960万平方千米,人口有l1.6亿。在这辽阔的祖国大地上,居住了汉、蒙古、西藏、维吾尔、高山等56个民族。祖国不仅人口多,民族复杂,地形也是复杂多样的。今天我们学习自然环境要素之一的地形。

    师:地形是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它在地理环境中起着基础的作用。掌握了它,才能进一步理解其它自然要素和各地区自然环境基本特点以及如何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和发展生产等情况。

    评: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揭示学习内容的有机联系。师:学习地形,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即地形和地势。请同学们翻书P.33、P.34。

    师:什么叫地形?什么叫地势?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一、地形与地势(板书)

    生:地形是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师:对,答得很好。由于地形表示地表形态(字下有圈者板书,以下同),地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总趋势。所以,地形的概念比较大,地势状况是地形特征之一。评:加以比较,明确两个关键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师:地球表面的形状多种多样,为了更好区别,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

    二、五种地表形态(板书)

    (学生翻中国地图册P.8,教师出示五种地形景观图。)师:这五种地的外观有哪些不同呢?

    (学生小声讨论,教师进一步讲。)

    师:我们可以从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地表起伏状况等方面加以概括。(学生边对照五种地形的景观图,边思考并进行讨论。教师边讲,边板画、填表。)(出示五种地形比较简表。)五种地形比较表

    (上表有划线处,均系空白,经边讲、边画、边填,最后内容如上列)评:概括完整的知识结构,图文并茂地列表比较,清晰而易掌握。边问边讲边填,利于启发。

    师:从地表起伏状况来看,平原和高原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看中国地图册P.8册下方的①、④图。)一般说来,平原、高原地面广阔,起伏较小(填表),但也有的高原地表起伏很大(指青藏高原)。平原和高原地表起伏都很小,我们从垂直高度上讲就是海拔或者相对高度(停顿)较小?

    生:相对高度小。(教师板书,在表中相对高度栏上填下小字。)评:针对初中学生在比较时不易区分相似者,再分组对比,有利理解。师:这两种地形从形态、相对高度来看较为相似,那么区别它们的关键应看海拔,(略停顿)还是相对高度?

    生:海拔高度。

    师:海拔高度不同是区别它们的重要标志。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教师填表及绘表中图并指图,如华北平原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高原海拔大于200—600米(填表及绘表中国,并指图如内蒙古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

    评:边讲边填绘,图形典型、简明、印象深。

    师:(引导学生看中国地图册P.8下方的②、③图)评:利用地图册中的图,表现力较强。

    师:山地、丘陵地表起伏都大,但有显著不同的特点。(教师边指图观察,边说这可以从顶和坡(板书)两个方面来辨认。山地:一般顶尖坡陡(教师填表,及绘表中图),丘陵一般顶浑圆,坡缓(教师填表,及绘表中图)。

    除顶、坡之外,丘陵和山地它们在海拔和相对高度上有什么不同?

    从海拔看:丘陵一般在500米以下(填表)山地在500米以上(填表),但有的丘陵(指图)如黄士高原上的黄土丘陵,海拔有的就达到1000米。

    师:所以判定丘陵和山地最主要的标准,是海拔(停顿)还是相对高度? 生:相对高度。

    师:对。山地相对高度较大(填表)丘陵一般在100米以下(填表)。(引导学生看中国地图册P.8下方的⑤图。)

    师:盆地在五种地形中一般是哪两种地表形态的组合? 生:山地和平原。

    师:对。它在地表形态上看有什么特征呢? 生:四周高,中央低。(师填表,并绘图)

    评:将盆地作为山地和平原的组合,利用巳知推导未知,方式新颖有效。师:在相对高度上,四周相对高度比较大,底部较小。(师填表),像脸盆一样。我们福州就是一个小盆地,它底部是一个平原,如果我们站在平原的高处,可以看到它的东、西、南、北分别被鼓山、旗山、五虎山、莲花峰所围绕。所以福州盆地有:“东鼓、西旗、南虎、北莲”的说法。

    评:联系乡土地理,具体生动。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五种地形的区别方法,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可用一幅综合的剖面图来表示。

    (教师边画综合剖面图边说明。)

    评:用一幅剖面图综合表现五种地形的特征,既直观集中,又便于相互联系。如此小结方式新颖。

    师:请同学们看中国地形图,我国地形有哪些特征呢?

    三、我国地形、地势概况(板书)

    师:从地形类型上看,它有什么特点?(学生一下子可能答不清楚,教师指出)1.特点:(板书)

    (1)地形多种多样交错分布(板书)

    评:朱启发提问,后板书结论,留有思考余地。

    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图册P.8,中国地形图,指出:注意地图上的颜色。)

    师:(边指图边说明)如四川盆地中有丘陵,青藏高原上有山脉和盆地等,图中黄黄绿绿交错分布着。所以说,祖国地形多种多样,交错分布。

    评:经常用到分层设色地形图,多图配合。

    师:从地势高低起伏总趋势来看,它有什么特点?注意观察地图上的颜色和高度表。

    评:运用已学技能,启发读图,比直告结论好。(学生议论并作答,教师总结得出:)

    (2)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板书)师:大体可分为几级?。生:可分为三级。

    师:这是第一级阶梯(示复合幻灯片,片上画出第一级阶梯的边界山脉和青藏高原)它位于祖国的西南部。海拔4000米以上,是祖国地形最高部分,叫青藏高原。阶梯边界的山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评:利用幻灯片分解、组合,将死图变活,逐步展示,符合认识心理过程。这是第二级阶梯(复上幻灯片第二级)。从第一阶梯往北、往东是我们祖国高原和盆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它与第三级阶梯的边界山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脉一巫山一雪峰山,海拔100Q—2000米之间,主要地形区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

    这是第三级阶梯(复上幻灯片第三级)。从第二级阶梯往东是祖国第三级阶梯,它的海拔多在500米以下,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评:将地势阶梯与地形单元相联系,并突出地理界线,很有必要,为后续地形分布奠基。

    师:为了更好地说明祖国地势从西往东的起伏状况,我们可以用已学过的哪种地图来表示呢?

    生:地形剖面图。师:我们以沿32°N纬线作一地形剖面图。(示幻灯片,先展示书P35上图,再展示该面的下图)从剖面图上,我们更清楚看到祖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这种西高东低地势分布特点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产生什么影响? 2.西高东低的地势的有利影响(板书)

    (引导学生先观察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后阅读课本P.35第二段文字,结合讨论,最后教师指出)

    ①气候上,西高东低地势使海洋上湿润空气深入内地,供给大量水汽(边讲边画)有利于农业生产。复杂多样的地形,也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性。

    ②交通上,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方便了我国东西交通,也方便了我国沿海和内地的联系。长江(指图)干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

    ③水力资源上,许多大河从高一级阶梯流入低一级阶梯,水流湍急,(边讲边画)水量又丰富,这样水能就十分巨大了。

    评:整理课文要点,理清了头绪。板画简明有效。

    师:我国为世界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国家。震动世界的著名的三峡工程的兴建,就要在第五次人大会上通过,而正式确定下来了,它是全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它是祖国的荣誉和骄傲。它就位于祖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之间(指图)。也由于河流流经不同的地形区,使各大河上、中、下游的河段特征也不相同了。

    评:联系重大时事的地理背景,适时进行国情教育,强化学习动机。师:西高东低的地势还有什么影响?

    (学生感到兴趣,七嘴八舌地答出各式各样的问题)

    师:对这些你们可以答很多,课后你们还可以商量讨论,但最主要还是上面这三点。

    评:提供发散思维机会,留有课后思考余地。

    师:想一想,如果我国地势西低东高对水汽会有什么影响?(教师边讲边画)生:东面太平洋来的水汽就难进入内地。

    评:利用逆向思维和相反想象,是巩固正面理解、培养应变能力的好方式。师:对水能资源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评:逐步引导推理。生:由于水汽减少,水能资源也大大减少了。师: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生:从西到东的河流交通也不方便了。

    师:这些都对。现在再从地形图上看出我国哪种地形面积最大、分布最广? 评:越往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的机会越多,符合认识过程规律。生:(大体可以答出)高原、山地面积大。

    师:对,所以,我国山区面积很大,我国也是世界上有名多山的国家。多山的地形特点,对我国农业生产有何不利影响?

    生:(大体可以答出)耕地面积小。

    师:所以耍“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评:适时自然地进行国情、国策教育。

    师:我国大陆上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面以下延伸,就是大陆架部分。所以有人把它称为第四级阶梯。

    四、大陆架(板书)

    评:这样归纳,更有利于系统掌握。

    师:大家看祖国地形图,大陆架是什么颜色?生:浅蓝色。师:(指图说明)从祖国地形图上可以明显地看到我国地形图上浅蓝色部分面积是很大的。

    师:请同学们看书P.36第三段。大陆架概念。概念:(板书)师:关于大陆架概念,我们要注意:(教师边强调要点,边画)①它是大陆领土向海洋自然延伸部分。(板书)②深度不大。(板书)③坡度平缓。(板书)

    评:用此板画,有效地说明大陆架概念诸内涵。

    师:大陆架在大陆边缘通航条件好,浅海地区矿产资源,如石油等容易开发;浅海地区阳光容易透彻海底,鱼产丰富,且作业条件好;由于大陆架有这么丰富的资源,被称为“聚宝盆”(板书),正因为如此,现在世界上关于大陆架的争端也越来越剧烈。

    2.我国的大陆架;(板书)评:自然地寓爱国主义教育于知识教学之中。师:谈到大陆架,我们应当感到自豪,我国是世界上大陆架面积最宽大国家之一。指图说明:渤海和黄海海底全部是大陆架,东海海底大部分和南海海底一部分也是大陆架。它们是祖国的巨大财富,这也引起了有些邻国对它的觊觎。关于祖国大陆架的情况,以后再结合有关内容对大家介绍。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有:

    1.地形和地势的概况。2.五种地形的区别。

    3.我国地形特点、地势三级阶梯及其意义。4.大陆架的概念。

    评:让学生明确重点所在。

    六、课后作业:

    1、认真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平凉和高原,丘陵和山地的主要区别。(2)祖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范围和意义。(3)大陆架的概念。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导入:“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的地区差异”一节是人教版义务教材第一册第

    四章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讲述气候知识的关键所在,理论性、概括性较 强、难度较大。我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采用讲解图表、联系实际、巩固练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归纳如下:

    一、利用图表形式,提炼教材内容,让学生较快地掌握学习内容。

    1.影响气候的因素

    这张联系图表,简明扼要,层次清楚(幻灯片放映)

    2.气候的地区差异

    通过此表使学生了解由于影响世界各地气候的因素不同,不同地区的水 热情况不一样,气候就出现了地区差异。

    二、列举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亲身体验到的事例,让学

    生进一步理解和牢固记忆教材内容。

    讲纬度因素时,列举我国冬季南北气候相差很大的事例。向学生提出问 题,为什么冬季时人们在黑龙江省的室外一般要穿皮衣,戴皮帽才能御寒; 而海南岛人穿夹衣就行了?学生回答后,教师再帮助完善答案。

    讲海陆因素时,列举学生在海水中游泳的事例(我校地处北部湾畔,学 生大都在海水里游过泳)。提问学生为什么夏季(白天)在海水中游泳时,海水的气温比陆地气温要低;晚上游泳时,水中比岸上要暖和。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一年或一昼夜的气 温变化,陆地大于海洋,内陆地区大于沿海地区,这时受海陆因素影响。

    讲地形因素时,列举学生爬山的事例。爬到山顶上感觉到凉快,说明地 势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 米,气温下降0.6℃。并列举我校 所在地东方县的年降水量很少,不及海南岛中部琼中县的年降水量的一半的 事例。

    讲洋流因素时,列举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事:把热水倒进冷水中,冷水变热;把冷水倒进热水中,热水变冷。如把热水比做暖流,冷水比做寒 流,那么可以说明:暖流使沿岸地区气温升高,寒流则使沿岸地区气温降低。

    三、设计配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讲完课文后,我设计了配套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让学生进一 步巩固和消化当堂课所学的内容。

    练习一: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我国黑龙江省最北部的漠河镇,是我国有名的“北极村”,每年在9 月初就进入冬季,一月平均气温在-30℃以下,这是为什么?

    2.为什么俄罗斯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被誉为北极圈内 的一颗明珠;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位于40°N 以北,纬度要低,但 冬季时该港却全部封冻了?

    3.青藏高原所处纬度同长江中下游平原大致相当,但青藏高原是我国夏 季气温最低的地区,这是什么原因?

    4.大西洋中爱尔兰岛上的瓦伦西亚与欧洲中部的波兰首都华沙差不多处 于同一纬度,但瓦伦西亚的一月平均气温为7.2℃,年降水量为1436 毫米; 华沙的一月平均气温为-3.3℃,年降水量为564 毫米。为何会出现这些差异 呢?

    第三节,河流

    教学目标

    1.阅读有关地图,使学生熟悉我国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及分布,知道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记在我国主要湖泊。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在地图上查找主要河流和湖泊,并将水系图与气候图、地形图对照使用,培养学生依照地图分析理解河流水文特征的能力,培养学生用知识的横向、纵向关系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众多的河流、湖泊,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不断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地关系教育。

    教学重点

    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名称、位置。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教学难点

    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教学手段

    录像机、实物投影仪、投影片、景观图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与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板书】第五章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启发提问】说出你所知道的中国河流、湖泊的名称,并说出河流、湖泊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教师总结】出示表1:中国河流、湖泊的数量。我国是一个河流、湖泊众多的国家,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分布状况和利用状况,这一章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首先我们来学习第一节——河流和湖泊概况。

    【板书】第一节

    河流和湖泊概况

    让学生看中国水系图

    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启发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大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 查找塔里木河、弱水河。

    【启发提问】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

    【教师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出示投影片】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 【板书】

    一、内流区和外流区 1.概念:内流河、外流河 内流区、外流区

    【转折过渡】设问:内流区和外流区是如何划分的呢? 【板书】2.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划分及分布

    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复合投影片。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讲过的哪些气候分界线位置相似?

    【教师总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启发提问】分析内流区和外流区水量的大小及原因?

    【教师总结】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水量大;内流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少,水量小。

    让学生看我国的外流区和内流区图。

    【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面积各占我国总面积的百分比是多少? 【教师总结】出示表2:中国河川流域面积。

    同学们想一想,回答问题:为什么我国西北部多内流河,东部多外流河?

    【教师总结】这与我国西高东低地势及所处的海陆位置和气候条件有关。西北部距海远,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所以多内流河;东部距海近,气候湿润,降水多,所以多外流河。

    【转折过渡】由于内流河、外流河所处的位置、气候条件、地面植被状况等不同,导致内流河、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变化规律不同,我们称其为水文特征不同。

    【教师画板图讲解】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流量、含沙量、水位、结冰期等。流量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流体积,它反映河流水资源多少,通常以米3/秒为单位。水位指河流在某地某时段的水面高程,它是反映水体水量大小的最直观的重要标志。含沙量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结冰期指河流封冻的时间长短。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板书】

    二、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出示“我国主要河流的年流量变化比较图”。让学生填空。

    学生总结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填表,教师补充。让学生总结影响外流河水文特征的主要因素。

    【教师总结】河流的水文特征与气候、地面状况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气候条件不同,河流的水量、水位、结冰期也不同,地面植被不同、河流的含沙量也不同。由引可见,各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一)《长江》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中主要安排了“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黄金水道”四部分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长江在我国水系中的地位、水文特征及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利与弊,并通过对中国第一大河的学习来掌握认识一条河流应了解的几个方面,从而在强化忧患意识的同时,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在中国地图上指出长江的源头至河口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并了解沿途水文特征的变化;

    2、使学生认识长江在我国生产、生活中的巨大贡献,增强爱国之情;

    3、使学生了解长江水患及其治理,使学生学会辨证地看问题,并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

    各河段水文特征及长江的利用和治理保护。[教学难点]

    河流特征与地形、气候等的关系;长江水患与分布河段的关系。说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通过直观的电脑媒体投影,强化视觉,注重启发诱导,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出学生间“合作学习”的优势,开展讨论,体现“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思路。

    说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力,读图分析能力。

    2.以图忆文,培养记忆力。

    3.指导学生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教具]

    电脑多媒体+自制的CAI课件 [教学设想]

    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调动学生的激情,并导入新课;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文;教师展示媒体投影,学生分组讨论,发言交流,教师总结归纳,深化提高;讲授过程中,穿插课堂练习,强化落实。[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播放《长江之歌》,伴以奔腾的长江录相、长江流域景观展示,调动学生的激情,并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课堂小练习] [板书纲要] 长江的水文特征

    1、上游:峡谷多,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

    2、中游:多支流,水量大,地势低多湖泊,多曲流。

    3、下游:江阔水深,终年不冻。长江的功与过

    1、长江的奉献 水能 供水 水运

    2、长江的水患 成因 治理

    (二)黄河 引言

    1.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请一学生朗诵《黄河颂》

    “啊,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全文见参考资料]

    2.黄河——举世闻名的“害河”

    宣读史料记载:解放前的2000年间,黄河溃堤决口1591次,较大改道26次。提前看黄河泛滥图,北面殃及海河,经海河大沽口入海,南面曾夺谁入江,这条变化无常的大河,滚滚浊流不知冲毁了多少良田沃土,吞噬了多少生命财产。3.我们将怎样看待黄河的“功”与“过”呢?

    一、中国第二长河

    1.读“黄河水系图”找出:(1)发源地;(2)流经省、自治区;(3)源头卡日曲和支流渭河、汾河;(4)划分上、中、下游的河口、旧孟津及所在的省区;(5)注入海洋。

    2.编顺口溜,背记流经省区

    建议:“巴(颜喀拉)山泉水卡日曲,五千五百(千米)流程长,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穿过黄土区,豫、鲁淤成地上河,向东缓流入渤海。”

    3.通过对比,完成“想一想”一题

    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国第2长河,而不说黄河是中国第2大河?[按径流量黄河排第8位,流域面积排第3位。]

    二、母亲河的奉献

    1.指中国地形图

    提问:你记得宁夏、内蒙古(指位置)这两个地方位于什么干湿地区吗?[干旱区]你还记得这一大片华北平原是怎样形成的吗?[黄河等河流泥沙冲积形成的]

    2.讲述引黄灌溉的历史

    从秦代(公元前215年)起,我国劳动人民开凿引水渠(秦渠)之后,汉朝、唐朝相继引黄灌溉农田。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教学目标

    1. 态度目标:

    使学生能通过了解我国资源的国情,懂得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自身养成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为习惯,并能实施具体行动督促他人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2. 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能够经过讨论后制定本组、本班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具体措施。(2)使学生明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之间的辨证关系。3.知识目标:

    使学生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说出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明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之间的辨证关系(2)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教学难点:

    1.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2.使学生明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及其相互作用的辨证关系。教学方法:讲解法、图表法、比较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教具:自制图表(我国自然资源国情基本特征示意表)、小黑板(环境意识测试题、课堂练习题)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

    [教师讲解]

    前几章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它们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知道,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自然资源状况如何呢?我们又怎样利用它们为人民生活和经济建设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板书】 第六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复习提问】1.在初一时我们曾经学习过自然资源,请大家回忆一下,自然资源分为几大类,是哪几大类?(两类,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请大家再回忆,自然资源又具体分为哪几种?(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多种)我们也知道学习地理应遵循 总——分——总 的学习顺序,所以,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板书】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 2.讲授新课

    【出示图表】请大家先看下面的图表,你能否根据该图表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吗?(1)当前土地资源利用多,爱惜保护不够,造成耕地日益减少,水土流失严重。(2)用水量大量增加,水资源遭到污染,浪费水现象严重。

    (3)对森林滥砍滥伐,使地球上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森林)失去调节作用,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4)对矿产资源乱采乱弃,既浪费矿产资源,又破坏环境。

    (5)生活中的有害废物(如:废旧电池、塑料袋等)乱丢乱放,造成环境污染。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本来就很少,再加之对资源利用不当或管理不善,还有些资源遭到了破坏和浪费,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不能合理开采和利用,不仅使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导致资源短缺,而且还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这样就更加重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板书】 2.利用不尽合理

    【提问】针对你身边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污染环境的现象?我们自身的环境意识如何呢? 【出示小黑板】下面请大家通过以下几个问题自测一下。遇到以下情况,你将如何做 【教师归纳总结】

    根据刚才的自测情况,请大家讨论一下,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师归纳总结】根据学生的讨论归纳如下:(练习题)

    17(1)第二节土地资源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 3.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教学过程:

    一、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提问】

    1.请同学们想一想,土地有什么用途?

    2.读某县土地利用图,根据图例说出这个县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总结】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

    二、土地资源的分布大势

    【读图】“世界土地资源利用图”、“世界地形图”、世界自然带图” 【提问】

    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为什么面积较大的耕地多分布在温带平原及大河流经过的地区? 3.目前哪几个自然带仍保留有大片原始林地?

    4.世界上草原面积广阔的地区分布在哪两个自然带内? 【总结】

    耕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平原和大河流经地区 林地:主要分布在温带森林和热带雨林地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温带草原和热带草原地区

    温带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土层深厚,有利于作物生长。大河流经地区,由河流带来的泥沙在大河两岸形成冲积平原,同样土质肥沃,上层深厚,而且灌溉便利,有利于农业发展。

    三、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

    土地抚育着人类,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生存条件。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特别是首先人类生存离不开粮食,粮食生产又离不开耕地,而目前耕地却在不断地减少。看71页两幅漫画,说明耕减少的原因?

    原因:a.人口增长、计算从1960年到1987年人口从30亿增加到50亿,假如锐地不减少,保持15.8×106km2,则人均耕地减少了多少?实际上由于人口的增加,大量建房、修路,使耕地日益减少

    b.水土流失,沙漠扩大。近年来,各国正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地资源。第三节水资源及其利用

    教学目的

    1.掌握我国水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掌握水资源的分布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掌握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

    2.在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培养学生使用图表资料分析水资源特点的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地理分析能力。

    3.使学生认识水资源的珍贵,培养他们树立珍惜水资源的思想观念,促进他们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重点: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途径。本节难点: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教学方法

    主要应用谈话法。教具

    我国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投影片)课时 1课时。讲授提纲

    一、我国水资源的利用

    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 1.地区分布状况及其成因 2.季节分配状况及其成因

    3.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对工业、农业和城市的影响

    三、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

    1.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跨流域调水 2.解决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措施——兴修水库 3.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源,防止水污染

    四、水能的分布与开发 1.我国水能的分布

    2.葛洲坝和龙羊峡水电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1.什么叫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水。就目前状况来看,主要指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水资源是可更新资源还是不可更新资源?为什么?(属可更新资源。因为水是可以不断循环和更新的。)

    大家知道水资源对人类十分重要,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三、解决水资源问题的途径[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分析课本第68页„南水北调”路线示意图。思考如何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l.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方法是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工程、引滦入津、引黄济青等。[板书] [读图练习]指导学生分析课本第69页“对不稳定径流改造”示意图,思考如何解决我国径流季节变化这一问题。

    2.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方法:兴修水库,建设水利工程。[板书] [计算练习]计算课本第69页“做一做”这三道题,然后思考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问题。

    3.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源防止淡水污染。[板书] [学生讨论]请学生举例说明如何节约用水,防止水源污染?

    四、水能的分布与开发[板书] 1.在世界上的地位:我国水能蕴藏量达6.8亿干瓦,居世界第一位。[板书] [提问]根据己学过的知识分析我国哪些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为什么?(西南、中南地区,这些地区河流水量大,落差也大)

    2.我国水能的分布[板书] [教师归纳]我国水能主要分布在西南和西藏地区,长江水系水能最丰富,其次是雅鲁藏布江水系。另外黄河和珠江水系水能也较多。这些水系河流的上游河段,流经我国地势变化剧烈的地区,而且水量又比较丰富,因此这些河段水能很丰富。

    [读图练习]读“我国水电站分布”示意图,说出长江、黄河、珠江等水系上各有哪些水电站?(长江上有:丹江口、葛洲坝、龚嘴等;黄河上有: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珠江上有:岩滩、龙滩等水电站。)

    3.葛洲坝和龙羊峡水电站[板书] [教师讲解]我国水能资源极其丰富,在全国兴建了很多座水电站,其中长江上的葛洲坝和黄河上的龙羊峡发电量最大。但到1987年底为止,全国已开发的水能资源还不到可开发总量的10%,尚未开发利用的占绝大部分,因此我国水电的开发潜力还很大。

    复习巩固

    1.思考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

    第四节海洋资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海洋中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渔场分布。3.使学生了解我国海盐和海底石油资源开发利用、分布状况。

    4.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1.认识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2.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媒体

    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我国近海主要渔场和海流分布图,渔场的形成示意图,我国沿海主要渔场与近海石油资源分布图。

    教学方法

    讲述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大海是生命之源,它不仅美丽,而且富饶。21世纪将是海洋的世纪。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

    【板书】

    第四节 海洋资源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讲述】

    我国国土辽阔,海陆兼备,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有6500多个岛屿,除了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外,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可归我国管辖的海洋面积约有300万平方千米,这一片宝贵的海洋国土。随着科技的发展,它将成为我国开发利用的新领域。那么海洋有哪些资源呢?

    【指导】

    阅读课文第一段,你能理解文中这几句话的含义吗?

    学生阅读后,讨论回答。这几句话分别指的是:海洋有丰富的水产资源、石油资源、海盐资源、海洋能源。

    【小结】

    我国有辽阔的海域,丰富的海洋资源。

    【指导提问】

    请同学们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回答:(1)我国从北问南濒临哪几个近海?

    (2)你认为我国海岸线的长度是长还是短?大陆架的分布是否宽广? 【提问】

    我国的海洋资源是否丰富? 学生读书,讨论。

    【指导概括】

    根据课文中介绍的我国鱼类、虾、蟹、贝、藻、海洋石油、海洋能源、滩涂等数据,我们可以分析、概括出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的特点。

    【板书】

    1.丰富的海洋资源

    【讲述】

    我国海洋资源虽然丰富,但目前开发利用的程度很低(我国陆地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人类面临着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等等。人类赖以生存的陆地空间已不堪重负。地球上生物资源的80%分布在海洋里,海洋给人类提供食 21 物能力是陆地的1000倍。在海洋生态不受破坏的情况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30亿吨水产品。因此,海洋的开发利用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向海洋进军,让海洋资源服务于人类,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板书】

    2.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意义

    【引导】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常吃一些什么海产品,其产地在哪里? 【板书】

    二、主要渔场和海洋水产

    【指导启发】

    读我国近海主要渔场和海流分布示意图,及相关的课文和图片,思考我国发展海洋水产的有利条件。

    【板书】

    1.我国发展海洋水产的有利条件 学生讨论后发言,最后教师小结。

    【小结】

    从宽浅的大陆架;陆地江河汇入带来的丰富饵料;近海从低纬北上暖流和从中高纬南下的寒流交汇所带来的暖水性鱼类和冷水性鱼类。这三方面说明我国具有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并同时说明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它是多种经济鱼类洄游的必经之处,每年有小黄鱼、墨鱼、带鱼等几次大鱼汛。渤海渔场是对虾的产区。我国近海的经济鱼类有近200种,其中带鱼,大、小黄鱼,墨鱼,对虾等水产品产量极为丰富。

    【板书】

    2.我国最大的渔场

    【讲述】

    除捕捞外,我国在近岸线海滩涂发展了大规模的养殖业,如对虾、海带、紫菜等。

    【看景观图】

    海带养殖、对虾养殖。【板书】

    3.海水养殖业 【讲述】

    针对上述问题,请讨论海洋污染有什么危害?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你自己能为海洋资源保护做些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①加强立法管理;②建设一支开发、利用海洋的科技队伍:③增强全民海洋意识。

    【板书】

    2.防止海洋污染

    【小结】

    以海洋资源为开发对象,以各种先进的科技为手段,在海洋进行各项经济活动将是21世纪的工作之一。你们作为21世纪的建设者,一定要有海洋环境意识,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好海洋资源,把祖国的明天建设好。

    第四章 农业

    学习目标

    1、知道农业生产的部门构成,理解种植业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部门。

    2、记住农业的概念,理解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

    3、知道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4、理解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5、学会阅读“中国农作物分布”图,并能指图说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特点。

    6、通过分析我国南北方土地资源的差异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说明我国粮食作物、油料、糖料等作物的南北差异,提高分析地理问题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7、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以农业为基础的重要性,树立科教兴农的观点,并对学生进行尊重劳动、爱惜粮食等思想教育。教学

    重难点 重点:用实例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难点: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课前熟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 学 活 动 预 设 时间 教师活动

    引入新课:

    “要想富,先修路”,有了路,就可以发展各种产业,对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发展农业就特别重要了。请同学们判断以下产业哪些属于农业?种植水稻、伐木、饲养牲畜、捕鱼、采草药、生产桌椅。我们归纳一下,什么是农业?

    讲授新课:

    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方面的产品大多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农业。

    观察图片“主要农业部门”,从反映的内容看,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

    什么是农业?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称为农业。

    [提问]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发展农业非常重要,你能说一说发展农业的重要性吗?

    这么多人需要吃饭、穿衣,粮食、棉花生产很重要;

    工业生产也需要大量的原料;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活动1]请你按照下面的提示再补充例证,具体说明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用畜牧业的产品作原料制成的衣物

    用畜牧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用林业产品加工制作的日常生活用品

    [过渡]我国是一个大国,东部、西部、南方、北方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的地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通过查找资料,并结合读图“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你能归纳出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的差异造成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吗?

    在读这幅图时,可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我国农业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哪两个部分?(2)它们的界线在哪里?(3)东西两部分各有哪些农业类型?(4)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在 降水稀少的西部地区,种植业分布在哪些地区?为什么会在这些地区发展种植业?(6)在东部地区,各种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7)林业集中在我国的哪些地区?哪些属于天然林?哪些属于人工林?(8)我国哪个地区的淡水渔业最发达?

    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热、水、土条件的配合上有较大缺陷,绝大部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农业发展历史较晚,人口稀少,劳动力不足,天然草场广布,大部分地区以畜牧业为主。那里有我国四大牧区。因为降水稀少,农区小而分散,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

    东部地区:热、水、土条件有较为良好的配合,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是我国绝大部分耕地、农作物、林、渔、副业的集中地区。其中,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种植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北方与南方地区:东部秦岭一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以旱地作为基本耕地形态,发展了一套旱地农业生产制度,是我国各种旱粮作物的主产区。秦岭一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以水田作为基本耕地形态,发展了一套水田农业生产制度,是水稻以及各种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的主产区。

    [阅读] 读图“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图”,认识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农作物包括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和棉花等主要类型。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的影响,我国农作物的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

    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的地区分布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

    油料生产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棉花生产,北方以棉花为主,形成了x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活动] 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区中,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随海拔高低的不同而不同。请你在教材图“山地垂直气候景观”中的适当部位填上如下四组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为什么该地会呈现这样的分布规律?

    [结论] 山区的农业是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呈带状有规律的分布的。

    [小结] 我国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造成农业生产和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有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说出影响农业发展与分布的主要因素;

    2.说出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的基本标准。

    【教学准备】

    自制相关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结论: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废物,对环境没有损害。

    (1)“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

    4.说出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中部地区建立高产高效的农产品基地;西部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两个对策: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提高粮食生产的能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第二节《工业》

    【教学目标】 1.列举身边的工业产品,了解工业的重要性。2.掌握我国工业的分布状况。3.了解高新技术的贡献。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难点:观察我国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图进行技术处理,把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做成闪动,使学生观察更清楚。学生准备:以《我的小天地》为题照出自己居室的工业产品相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 第三节 工业

    一、工业及其重要性 教学引入:提问学生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或学习用具,使学生清楚工业产品是由众多的工厂生产的被称为工业部门。观察图“什么是工业”,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二、板书

    二、我国工业的分布 教师幻灯片展示《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让学生观察、讨论、归纳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特别是沿铁路线、沿海、沿长江分布。我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可由学生讨论总结,后由老师做出总结。明确:

    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通过观察,同学们了解了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并集中了主要的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分布稀疏。再由教师展示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区域图,可进一步对每个区域进行介绍,如各个区域的位置、主要工业城市等。(此为扩展性的内容,老师可依据学生情况进行斟酌。)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未来。让学生举例你所知道的和了解的高新技术产业或产品等内容,让学生了解有关高新技术产业的知识,畅所欲言。教师:我国的各类高新技术产业正在迅速发展。请同学观察图4.25“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讨论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分布特点。学生:讨论回答分布特点: 1.主要分布在沿海和大城市。

    2.沿海、沿边、内地依靠各自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教师:我国的一些老工业基地正在以调整工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方向,使老工业基地出现心的活力。举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事例,并让学生阅读教材相关资料,用事实说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老工业基地发展的方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为我国工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课后活动: 学生搜集、整理自己所感兴趣的高新技术产品(如机器人、电子产品等),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人们生活的贡献。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能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南北、东西向的铁路干线,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及命名方法。认识部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并能利用地图等资料分析它们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以上知识的学习,能够结合实际需要合理安排交通运输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交通发展对于经济建设、人们生活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熟悉铁路干线、铁路枢纽。教学准备:

    (1)准备全国矿产资源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农业作物分布、人口流动图等。(2)准备全国铁路干线的地图与图像资料、做成教学积件。(3)准备中国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图。

    (4)准备几张火车票与列车时刻表及网上的列车时刻查询地址。(5)调查学生在铁路交通运输方面感兴趣的话题。教学设计图示: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与意图

    学生活动 活动一:合作自学“中国铁路干线”

    1、阅读地图册“中国主要铁路”图,找出我国“五纵三横”南北、东西走向的铁路干线(板书:五纵三横铁路网)

    2、仔细阅读这些铁路干线,看他们的名称有什么规律可循?

    3、提供铁路干线分布的教学积件,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先作示范。

    4、转承: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为旅客、货物办理中转、发送、到达等业务。(板书:交通运输枢纽)

    1、读地图按要求找出主要 铁路干线,并填写到空白图上。

    2、小组合作讨论,进一步熟悉铁路名称,寻找命名规律。

    3、展示自学的成果,相互点评。

    4、转向铁路枢纽的学习

    活动二:认识铁路枢纽

    1、读“全国主要铁路图铁路”,说出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枢纽城市各位于哪些铁路的交会处?

    2、分析武汉和青岛的地理位置,说明这两个交通枢纽各有什么特点。

    3、北京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之一,展示“北京交通枢纽组成”材料,分析它的构成。

    小结:交通枢纽的类型:有单一交通枢纽和综合交通枢纽之分。

    4、(转承)有了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和灵活转换的交通枢纽,给我们的出行提供了很大方便。

    1、读图回答。

    2、对比分析,并回答

    3、分析北京交通枢纽,总结交通枢纽的种类型。应用与拓展

    开展旅游方案设计,要求:

    写出目的地、经过的铁路干线及中转的城市,特别是铁路枢纽。选择部分作品交流。老师点评。

    在实际生活中还需要考虑到列车运行的车次与时刻表,展示列车时刻表,向学生讲解它的用法。

    参照列车时刻表修正旅游设计方案。(如果时间允许)

    参考“全国主要铁路图铁路”,小组合作设计,并交流。

    布置自主探究作业

    1、主动为父母亲的出差作一次参谋,参照列车时刻表等,设计一份周到的出行方案。

    2、或者为家庭制订一份假期旅行计划。

    课后完成,自愿交流。

    第四节民俗与旅游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说明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介绍了我国的民族构成、分布特点、各民族风土人情等知识。我国民族众多,由此个民族组成,其中汉族占90.6%,但我们不能有“大汉族”思想,要知道是各民族共同缔造了新中国,因此要尊重少数民族,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各民族团结平等是国泰民安的保证。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各族人民要和睦相处,为建设我们的祖国统一而共同奋斗。

    2、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我们各民族要和睦相处,为建设好我们的祖国而共同奋斗。学情分析 1.地理课在学生眼里是副课,不被重视,底子差。

    2、认知分析:本节课知识简单,层次清晰,便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重在培养学生的总结分析能力。

    3、障碍点:民族风情,是本节课的难点,利用多媒体,帮助理解。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情况。

    2、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

    3、知道我国独特的民族风情。

    能力目标:

    1、运用民族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表的能力。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比较、归纳、综合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树立各民族一律平等、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难点 民族风情的各自特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篇6】

    1.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 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

    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

    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其优越性。

    1. 地理位置空间感的建立。

    提问:回顾七年级地理学过的知识,还记得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吗?

    (教师补充、归纳)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包括半球位置与五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有时还从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来描述。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猜一猜:“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请同学们猜一猜:描述了我国的哪些位置?

    2、“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1)在地图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2)在地图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3)观看教材第3页图1.2标出的五个国家,说说从东、西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从南、北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

    (学生回答、更正)(1)俄罗斯、蒙古、日本 (2)俄罗斯、加拿大、蒙古、日本

    3、综合比较以上五个国家,说说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者来看,最能体现我国位置优越性的是什么位置?

    4、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及北纬30°、60°纬线的大致位置。探讨下列问题:

    (1)在地图上指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的纬度范围。

    (2)在地图上指出五带的划分界线,说出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

    5、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分析纬度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6、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哪个大陆?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方位如何?

    7、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分析海陆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D.我国领土跨纬度近50度,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经济条件

    5.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东西半球的界线为 。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 半球。

    1、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2、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

    3、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记住并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要求学生理解我国产生的晨昏差异和季节差异的原因。

    1.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 )平方千米,仅次于( )和( ),居世界第( )位。

    2.我国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__________千米,相邻的国家有_______个。

    3.自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有 海、 海、 海、

    海。

    4.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________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_____个。

    2.当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还是繁星满天,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2、在图1.4中国疆域示意图找出陆上邻国、海上邻国,其中陆上邻国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海上邻国中亚州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___________。

    3、阅读图1.4、1.5,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的季节差异,试分析原因。

    4、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大陆濒临的四大海洋、两个海峡、两个内海及三大半岛和主要岛屿、群岛。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南海、东海 D.渤海、琼州海峡

    A.马来西亚和越南 B..朝鲜和韩国 C.柬埔寨和文莱 D.日本和菲律宾

    4.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洒满了阳光。说明我国( )

    我国陆地面积达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 和 ,居世界第三位。陆上国界线长 千米,大陆海岸线长 千米。

    1、知道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2、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维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导入:这么大的面积,中国又是如何划分行政区划进行管理的呢?

    1.我国采用的是哪三级行政区划?

    省级包括 、 、 。

    县级包括 、 、 、 。

    乡级包括 、 、 。

    2.写出你的户口所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共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

    4.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1.读图1.7中国政区图,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可以归纳为: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

    请在图中找出“两湖”、“两广”、“两河”、“两山”、“五江(疆)”、“二宁”分别指哪些省级行政区?

    2.在图1.7中国政区图中指出:

    (1)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2) 临海的省级行政区;(3)江苏周围省级行政区

    6.填图游戏:每组准备5分钟后上填中国政区图,并计时,根据时间长短评出一、二、三等奖

    7.竞猜答题:每组准备5分钟并根据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出六道题提问其他组同学,答对加一分,答错扣一分。

    二、读下图完成作业:

    1.四个省中,有热带分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省名)

    3.②南临___________海,流经③境内的河流为_________。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阅读和绘制我国人口增线长曲线图,并分析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

    2、分析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通过上一节对我国辽阔的疆域的学习,使我们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众多的人口。

    1、第 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 亿,占世界人口 ,是世界上人口最 的国家。

    2、为了使 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利用下图表提供我国人口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原因是什么?

    3、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5、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全国各地送来了17副春联,其中一幅春联:“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下联: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这幅春联对应的两个省区是( )

    1、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大家回忆我们中国有多少人口呢?这众多的人口在我国又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人口分布。

    1、人口密度是指 。

    2、据20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我国总人口数为 ,总面积为 ,其平均人口密度为 ,世界平均人口密度为 。

    3、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人口分布 ,如果以从 到 一线为界,则 部人口稠密, 部人口稀疏。

    1、比较并计算下列各国家的人口密度。

    •摩纳哥15790人/平方公里,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仅1.98平方公里)

    •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达4400多人,是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毛里求斯,面积2040平方公里。人口110万。人口密度为550人/平方公里。是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美洲最大的是百慕大。

    •孟加拉国是世界上人口在1亿人以上的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2、我国上海人口密度约为3630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另外,我国人口密度在600人/平方公里以上的的省级行政区除港、澳、台外,还有北京、天津、 , , , , , 等省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人口密度大约为2.1人/平方公里,另外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公里以下的省级行政区还有 省。人口密度在100人/平方公里以下的有 , , , , 等省级行政区。

    3、试分析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东部地势平坦,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生产粮食多,加上交通便利,工业发展迅速,经济发达,城镇多,所以聚居大量的人口。

    西北内陆地区自然条件差,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耕地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因而人口稀少。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知道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

    1.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是哪三级?

    2. 说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构成情况。

    3. 写湖南省邻省(市)的简称。

    4. 写出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

    1. 我国大家庭中共有( )个民族( )个少数民族。

    2. 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 )%,其他民族人口的比例是( )%,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人口有( )。

    3. 各民族不论大小,( )。

    4.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 ,以利于保障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物的权利,利于加快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5. 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民族的( )和保持自己( )的自由,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7.读图1.16“我国几个少数民族的体育、艺术、民居和传统节日”说一说下面各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你还了解该民族的哪些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请你补充说明。

    8.读图1.17“我国民族的分布”,P19表思考、回答:

    ①汉族主要分布在( )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 ) 、( ) 、( ) 地区。

    ②分布最广泛的民族是( )族,傣族主要分布在( )省。

    ③( )省是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

    1.让学生认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地形的分布规律,以及我国地形的主要类型及其相关比例。

    2.让学生理解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3.让学生初步掌握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地图的读图方法,学会从这些

    活动1:阅读 “中国地形”图,明确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

    活动2:进一步阅读 “中国地形”图,根据颜色的分布总结我国地势的特点。

    活动3:展示图A和图B,两图所显示的地势特点均为西高东低,我国属于哪种情况呢

    ?

    教师:请同学们欣赏“我国东西向(北纬32º)地形剖面”动画来验证大家的结论。

    活动4:读教材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找出三级阶梯的界线、每一阶梯以什么地形为主?完成下表格。

    学生:在教材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上填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名称。

    教师:(简单地向学生补充介绍)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称为大陆架。我国近海的大陆架比较广阔,渤海和黄海面积小,海底全部是大陆架,另外东海的大部分(约有2/3)、南海的一部分(约有1/2)是大陆架。

    活动5:小组讨论:地势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给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带来哪些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

    对河流的影响:

    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水流在各阶梯的过度地带形成巨大落差。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用来发电,同时注意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

    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导入新课:复习填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我国的地形类型。

    从上表看出,我国的地形类型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学生答)五种基本形态——比较齐全。他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世界,下面咱们就共同去领略多姿多彩的地形吧!

    活动1:阅读教材的景观图片,了解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顶部高耸,坡度很陡。

    江南丘陵——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辽阔,水草丰茂。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面广阔平坦,“水乡泽国”。

    四川盆地——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

    活动2:读教材图“山脉走向示意”,熟悉山脉走向的含义。

    活动3:读教材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完成下表。

    活动4: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交织成网,高原、盆地、平原就镶嵌在网格中。阅读教材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中找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填在表格中。

    教师:(补充介绍)以上的山脉构成了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界线,有时山脉还是人文地理的界线,如: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与江西的界山。

    活动5:阅读教材关于“地形与民俗”的文字资料,讨论: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简要介绍黄土高原窑洞图片,讨论地形与建筑的关系。

    地形对民俗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很多风俗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都会发生变化,如:新建的南昆铁路对云贵高原的对外交通就起了很大作用。

    教师归纳: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同影响,人类巧妙利用和改造着自然。这些例子也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阅读“中国地形图”,请大家猜一猜每一种地形在我国陆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多少吗?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大呢?

    下面我们阅读教材的“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图,验证自己的结论:

    (学生很快找出结论)山地33%、盆地19%、平原12%、高原26%、丘陵10%;其中山地比例最大。

    活动1:根据地形面积比例数据,计算对应圆心角,绘制我国地形面积比例饼状图。

    教师:请大家根据饼状图,把山地、高原、丘陵的面积累加起来,算一算占陆地面积的比重。

    教师:观察教材图中山地、高原、丘陵的景观素描画,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答:地表起伏比较大。)人们习惯上把山地、比较崎岖的高原、丘陵统称为山区,山区的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3。所以我国是一个山区面积比较广(引导学生答)的国家。

    讨论要点:

    ①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②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教师归纳:

    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资源不足,耕作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活动3:阅读教材图“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观看关于地质灾害的图片,了解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教师:自然灾害可以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同样人类在开发山区,发展经济时,如果开发不合理也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

    讨论要点:

    坡度较大的地区是发展林业还是耕种区,为什么?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发展林业区。原因是:随着人口增加,居民区扩大,划为耕种区可以增加粮食生产;但坡度较大,不适宜耕种,且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整个区域环境,发展林业为宜。)

    教师:可见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阅读等温线,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知道0℃等温线的分布位置与地理意义。

    2.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学会分析气温特点的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

    2.我国1月0°c等温线的分布。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喜爱的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中的角色来假设:寒假来临,刘星的妈妈准备带上刘星去北极村感受北方千里冰封的景象;夏东海准备带上夏雨、夏雪“下南海”到海南旅游。一家人在讨论准备行李的时候犯愁了:听说两个地方的气温相差很大,于是想请同学们一起帮忙出谋划策:该如何准备去两地旅游的衣物呢?

    师:看来,北方的冰雪让人期待,南方的沙滩也很火热。为什么冬季的南北方景观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

    二、读图比较,认识规律:

    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图”(p31)。学生读图、分析、讨论,同时思考问题。

    1、看图例和气温数值,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

    2、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用彩笔描出来,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

    3、1月0℃等温线以北、以南的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

    (小结:1月0℃等温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此线南北的植被、农业生产状况及河流水文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例如,1月0℃等温线以北的河流会有什么现象?结冰)

    4、在图中找出我国气温最低、最高的等温线在哪里?计算两地温差多少?(漠河:-32℃、海口:16℃,温差近50℃)

    (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样大呢?

    那么,我国夏季的南北温差怎样?气温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

    三、小组互动、探究学习:

    组织学生读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学生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

    2、漠河、海口的平均气温值大约是多少?两地的温差是多少? (漠河:16℃, 海口:28℃, 温差12℃)

    3、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是哪里?

    4、图中什么地形区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为什么?

    可见,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除青藏高原等地区)普遍高温。

    为什么纬度位置不变,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却不大呢?

    (师演示讲解: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越往北去,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光热越少;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获得的太阳光热却越多,减小了南北的温差。)

    5、阅读材料: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极端最高气温曾高达49.6℃,戈壁地表温度高达82℃以上,可以晒热鸡蛋。西游记中有一处位于吐鲁番。[课件:吐鲁番]火焰山真的是熊熊烈火吗?火焰山山体为红色砂岩,对太阳光的反射能力极强。在强烈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弯弯曲曲的沟壑,宛若烈焰腾升,故名火焰山。

    (转)近几年来,由于气温的一些变化,“三大火炉”城市也有了小插曲。我们来了解一下。

    大家还记得初南方雪灾吧?我们通过资料和图片简单回顾一下。 [南方雪灾图片;]

    (师小结)在面对灾难时,我们始终众志成城。由此可见,我们今天学习的南北气温的差异只是一般规律。影响气温分布与变化的原因有很多。

    那么,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气温分布特征给我们的生活、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影响呢?

    南北衣食住行的不同:生活中,体育运动(滑冰、游泳);饮食(冷饮、火锅);服装(夏装、冬装); 住房(北方土炕、暖气、地炉、双层窗——取暖保暖;南方——高大宽敞、注意通风);交通(暴雪封路、河流结冰),农业生产方面:作物种类、熟制、播种时间等也有很大差异。

    指导学生读图观察,看教材33页图2.15“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图[课件:温度带]

    1、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2、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 (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

    什么是活动积温?(作物生长温度不够不行,旺盛生长需要≥10℃,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过渡)根据我国各个地方活动积温的大小,气温的高低状况,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

    3、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大体与“1月气温分布图”中的哪条等温线一致?(o℃等温线)

    使学生明确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既是1月o℃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5、那么,我国各温度带主要包括哪些地方呢? (地形区、省级行政区)请同学们仔细看图说明。

    (教师小结)学生观察判断后,教师归纳小结:

    6.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图片欣赏)引导学生观看有关图片,了解南北方不同温度带内生长的不同水果及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如下:

    (1)不同的温度带,地面的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

    (2)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

    (3)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高低差异很大,因而民居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

    (4)不同的温度带,所处的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接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气温高低不同,因而农作物(小麦)播种时间也不同。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秋季播种春季收,比如我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六、练习巩固,及时交流,,

    1、课堂小结。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2.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东西干湿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提问]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冰城”是哈尔滨,那有谁知道我国的“水城”是哪一座城市呢?······大家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构成一地气候的两个重要的因素。上节我们已学习了我国气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基本特点。

    (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板书]

    [提问]我们平时经常会说下雨了,那是不是下雨就是降水呢?(区分降水与下雨的差别,明确降水的概念)

    [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的练习:

    (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相同?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秦岭、淮河附近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0摄氏度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市、兰州市、拉萨市至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5)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5页阅读材料“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并且在图2.16中找到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台湾的火烧寮和年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把它们连线,看看降水量是如何变化的。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板书]

    [教师总结] 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的规律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活动]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比较教材第37页图2.18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二)干湿地区 [板书]

    1.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 [板书]

    [教师讲述]一个地区是湿润还是干旱,不仅取决于降水的多少,还取决于该地区的蒸发量的大小。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空气湿润;反之空气干燥。人们依据这一关系把全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

    2.干湿地区的名称[板书]

    [读图练习] 在“干湿地区分布图”中读出干湿地区的名称。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3.干湿地区的分布 [板书]

    [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识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2)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各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们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条等降水量线?

    (4)从上述分析看,我国干湿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 从总体看,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大体一致。但又有区别。例如,东北三省的湿润地区,有些地区的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可是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也属湿润区。正是因为各干湿地区的水分条件不同,所以它的分布状况对各地农业生产和自然景观也产生显著的影响。

    4.干湿地区对自然界景观和农业的影响 [板书]

    [教师讲解] 湿润区、半湿润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自然条件优越,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南方湿润区主要是水田,北方半湿润区主要是旱地农业区。湿润和半湿润区自然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较差,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地区多以荒漠为主,半干旱区以草原为主。

    根据以上内容,完成下表:

    【2023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相关推荐
    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 【精】

    时间弹指一挥间,中考学生们的初中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中考是一个公平竞技的平台,是改变命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在临近时中考亲戚好友也都想把祝福送给中考学生,有哪些关于中考祝福语模板呢?教师范文大全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常用的对学生中考的祝福语集锦”,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单篇精选: 数学日记700字》,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今天是20xx年的春节,早晨一起床,我们一家三口就穿上了各自的新衣服,开始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