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关于分数的意义教案(精选6篇)
  • 关于分数的意义教案

    发表时间:2023-05-08

    关于分数的意义教案(精选6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而课件内容需要老师自己去设计完善。只有教案课件老师写越充分,课堂氛围当然也会更好,好的教案课件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呢?经过收集并整理,教师范文大全为你呈上关于分数的意义教案,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关于分数的意义教案【篇1】

    一、说教材

    (1)教学资料:浙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p69——72

    分数的意义。这部分资料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是:先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演变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说出自学课本后又明白了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接下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经过一系列的不一样类型的题目,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从而自然而然的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分数的产生,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观察本事和抽象概括本事。

    (3)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学法相结合,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获取新知。

    三、说学法指导

    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的方法,使其养成自学习惯,获取知识的同时,进行总结归纳,多层次练习构成技能。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出示分数演变过程图,引出分数。

    2、说说关于分数已经明白了些什么。

    3、还想明白些什么。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改变传统的概念教学

    “复习---引新---练习---巩固”的程式化教学。)

    (二)自学课本,了解新知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自学课本后又明白些什么?

    2、说说自学课本的过程中有什么不明白的。

    (设计意图:课本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中介物,它对教学起着指导作用。自学课本,使学生真正走近了“分数”,《分数的意义》一课中,学生对于单位“1”的理解是一个难点,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本、提出问题、辨析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帮忙学生实现思维的“加速”。

    这跟单纯的讲理论完全不一样,自学课本后,学生很愿意把自我从课本上得到的知识告诉大家,和大家交流、分享。)

    (三)多层次题目,深化新知。

    1、猜一猜

    (1)出示一个13的长方形的阴影部分,问:阴影部分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2)出示一个38的圆的阴影部分,学生猜可用什么分数表示。

    (3)露出的部分是整体的14,学生画这个整体。

    (设计意图:虽然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明白了分数的意义,但这只是表面的知识,设计猜一猜这个环节不再是分数意义的定义的简单模仿与套用,而需要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本质把握,真正的理解分数意义,才能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题目将抽象的分数建立与之相对应的表象模型,这个构建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富有挑战意义的,因而也是最深刻、最有效的。)

    2、快速抢答

    (1)将6支、8支、10支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几支?

    (2)将一盒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能够用3支表示吗?

    (4)再加2支还能用12来表示吗?

    3、6支铅笔拿出它的23

    4、拿粉笔,三盒分别拿出1支、2支、3支都占这几盒粉笔的15,每盒有几支粉笔,每份有几支?比较三个15的共同点和不一样点。

    (设计意图: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

    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我没有把书本上现成的分数的意义告诉学生而设计了这些环节的教学,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就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习,引导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动手画一画,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向学生供给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忙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让他们明白不一样物体所表示的整体平均分成2份后,其中的一份都能够用12表示;反过来,同样是15,由于单位“1“不一样,实际上表示的铅笔的枝数却不一样。整堂课由于设计了不一样类型的教学环节,学生始终坚持高昂的情绪,使他们在不经意间,建立了数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5、分一分:按教师的要求拿出12根小棒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会分数意义中“平均分”、“分几份”、“取几份”的含义,这比枯燥的死记硬背条文要趣味的多,印象也深刻的多。同样,在分与拿中,学生初步感知了分数意义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当中的应用价值,这对学生的后续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6、概括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过前面的自学、一系列的不一样层次的练习,充分感悟分数的意义,从而自然得出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

    关于分数的意义教案【篇2】

    一、说教材:

    《分数的意义》是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坚定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

    纵观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

    1.借助直观操作和展示,在说说、分分、画画、写写、折折、涂涂等活动中经历“分数意义”的建构过程,理解单位”1”,沟通分数和整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及分子、分母表示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丰富的现实情境,通过具体的数量感知分数的丰富内涵。

    能力目标:

    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通过同学间的合作,进而促进学生的倾听、质疑等优秀学习习惯的养成。

    情感目标:

    了解到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感和成功感。

    (二)教学重点

    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抽象。

    (三)教学难点

    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二、说教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创设情景、启发诱导、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等教学法,并穿插直观演示。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

    圆饼模型、正方形纸、四个苹果、一米长的绳子,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剪一剪表示四分之一。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图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一天,行至途中,都感到又饥又渴,师傅吩咐悟空找些吃的东西。不一会儿,悟空抱回一个大西瓜。师傅吩咐悟空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分吃一份。刚一分好,猪八戒就迫不及待地抓了一块。这时,师傅问:“八戒,你能说出你手中的西瓜是多少个吗?你能用一个数把它表示出来吗?”八戒抓耳挠腮,怎么想也想不出来该怎么表示。

    聪明的同学,你们能帮八戒说出他手中的西瓜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吗?该是多少个吗?

    通过创设情景引入,不仅对分数有了再现,同时也使学生明白分数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使学生在故事中产生满足感,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从而自然而然的点题。

    揭示课题: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二) 了解分数的产生史:

    分数起源于分。在原始社会,人们集体劳动要平均分配果实和猎物,逐渐有了分数的概念。以后在土地计算、土木建筑、水利工程等测量过程中,当得不到一个整数的结果时,便产生了分数。

    这一环节的设计,展现了分数的发展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积极传播了数学文化。

    (三) 动手操作

    操作分数

    1、 感知单位“1”

    (1)画一画,涂一涂,涂画出圆饼模型的四分之一。

    (2)折一折,将正方形纸折成相等的四份,并把其中的一份上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分一分,四个苹果分给四个同学。

    (4)剪一剪,1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四份,表示出它的一份。

    学生动手操作完之后,抛出问题,让生展示激烈的讨论:

    在表示四分之一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以看作一个整体),通过知识经验的迁移,明白许多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从而突显单位“1”的丰富含义。

    1、理解意义和分数单位。

    此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充分感知单位“1”的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形象地感知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同时通过具体的操作明白由于分的份数不相同,因而分数单位也不相同,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的数学结论。同时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概念的理解。

    (四) 学以致用: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1、基础知识练习: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说生活中的分数:此题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五、板书设计:

    板书的设计是一个整体,从而彰显本节课的重难点:“单位1”,其实旨在向学生说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东西皆可被看作一个整体,即单位“1”。

    关于分数的意义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

    (1)在12届亚运会中,各国金牌情况如下:中国占40.3%,韩国占18.5%,日本占17.4%,其它国家占23.8%。

    (2)五(三)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85%的人获优秀成绩,15%的人成绩达标。

    提问:谁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

    师:这就是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什么是百分数?怎么读写百分数,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内容。

    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在学习新课之前,我们还要来复习有关知识。

    提问:这两道题的结果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是一个分率。)

    导入新课:由上面两道题可以看出,分数既可以表示量,又可以表示两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请你们看看下面题中的分数表示什么?我们今天学习的百分数又表示什么?

    (二)讲授新课

    (投影)

    1.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六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

    提问:第一问怎么列式解答?

    提问: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人数的几分之几?怎么做?

    提问: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三好生人数的比例高吗?你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讨论:怎样做才容易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根据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师小结: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比较时,一般要进行通分,使分母相同。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通常把分母化成是100的分数,这样便于比较。下面我们把这两个数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几,也表示三好生和年级总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练习。(出示投影)

    (1)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500件,经过检验,有490件合格。合格的比率是多少?

    品与产品总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学校图书馆有文艺书900本,有故事书450本,故事书占文艺书的几分之几?

    3.概括百分数的意义。

    什么?(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提问:请你们想一想,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什么关系?(分组讨论)

    小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就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提问:百分数表示两个数之间什么关系?(倍数关系。)应不应该有单位名称?

    4.学习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提问:百分数和分数比,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相同点:都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不同点:形式不一样。)

    百分数应该用什么形式表示呢?

    (1)写法:写百分数时,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采用(%)表示。写百分数时,去掉分数线和分母,在分子后面添上百分号。例如:

    (板书)百分之九十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2)读法:读百分数时,只要把百分号看作分母是100,百分号前面的数看作分子,就可以和分数一样读了。例如:

    17%读作百分之十七;

    0.03%读作百分之零点零三;

    15.2%读作百分之十五点二。

    5.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讨论)

    百分数是分数中的一种情况。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数量,又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所以分数后面既可以有计量单位,也可以没有计量单位;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所以没有计量单位。

    (三)巩固练习

    1.第125页做一做,在书上做,然后订正。

    2.第126页第1,2题,做在练习本上。

    3.(投影)判断:

    (1)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

    ()

    (3)百分数的分母一定是100。

    ()

    (4)五(三)班45人,体育全部达标,达标率100%。

    ()

    4.填空:

    (1)一本书看了40%,表示()占()的40%。如果书是100页,看了()页;书是200页,看了()页。

    (2)一条公路,修了25%,还剩()%没修。

    (3)火车的速度比汽车快25%,火车的速度是汽车的()%。

    这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因为有了分数应用题的基础,可让学生讨论后解答。

    5.一个工厂十月份的产值相当于九月份的百分之一百零八,写出这个百分数。十月份的产值比九月份的多了还是少了?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百分数的意义、读法和写法。)

    你知道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都在什么时候用百分数吗?(在计算优秀率、合格率、体育达标率等方面。)

    师:百分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希望同学们学好百分数并学会在实际中应用。

    (五)布置作业

    (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引用日常生产、生活中运用的百分数的例子,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通过对分数意义的复习,引出百分数的意义,为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做了铺垫。同时初步渗透转化思想,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教案通过对分数、百分数的分析、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在练习过程中,重点突出了百分数意义的练习,达到了在知识点的关键处或难点处进行重点练习的目的。在教案中列举了一部分生活中使用百分数的例子,目的是引起学生对百分数的兴趣,了解百分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身边,逐步学会使用百分数。

    关于分数的意义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书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是他们在四年级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节课的学习是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习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习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理性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使具体形象向抽象转化,建立分数的概念。基于以上教学理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2.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3.让学生在练习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揭示课题,忆旧引新。

    师:关于分数,你们已知道了哪些知识?"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学生可能会谈到分数的读写法、分数的产生、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简单分数的含义等(如1/21/4),这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

    (二)提供材料,学习新知。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利用实物感知)

    根据学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分数作例子(如:1/4)让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师:你能否用学具袋中的学具(学具袋中有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多根小棒、多个正方体)来表示1/4?

    (1)小组合作分一分或摆一摆

    (2)大组汇报(边说边展示作品)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上的表示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归纳说明单位"1"的含义。

    (5)列举单位"1".

    2.利用图像,加深感知。(利用图像感知)

    (1)出示图例(略)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其中两个不能用分数表示)。

    (2)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围绕以下几点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A、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可以用"1"表示;

    B、"平均分",没有平均分就没有分数;

    C、其中的一分或几分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3.创造分数,加深理解。

    用画图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分数有:1/21/32/31/42/41/62/65/61/12等

    4.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1)师:我们已学了那么多的分数,那什么叫分数?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3)最后接着问: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会是多少呢?(自学书本书p62)

    (三)巩固练习,强化意义。

    数学练习是巩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练习的安排主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重难点。

    1.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1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2.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2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3.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3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总结课堂。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说一句话吗?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于分数的意义教案【篇5】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掌握了约数和倍数、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关于分数的意义,学生在四年级时,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根据出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是本单元的重点,它是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的重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

    三、说学情: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节课包括两块内容:分数的产生和分数的意义。分数是人类为了适应客观实际需要产生的。分数的意义从原先的把一个物体看作单位“1”拓展到把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出示一个平均分成4份的圆,其中一份涂色。让用一个数来表示涂色部分引出1/4,回忆1/4表示什么,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分数的意义。

    1、动手操作

    同桌两人合作:

    (1)从信封中选取一样材料,通过分一分、画一画等方法表示出1/4。

    (2)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是怎么表示1/4的。

    (材料:1张正方形纸片,1条绳子,4个苹果图片,8只熊猫图片)

    2、反馈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1/4的?

    (强调:无论是分纸片、绳子(一个物体)还是4个苹果、8只熊猫(一些物体),每次都是平均分成4份。)

    3、归纳小结,认识单位“1”

    师:刚才在表示1/4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像一张纸片、一条绳子我们称作一个物体,而4个苹果、8只熊猫就称作一些物体,无论是一个物体还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板书)整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但是和普通的1又有所不同,我们通常叫它单位“1”。(板书)

    师:还有什么物体可以看做一个整体/单位“1”?

    预设:一个班级,一群羊,一堆苹果……

    4、再次研究1/4和3/4

    (课件出示)露出的部分是一个整体的1/4,你能说一说它的整体是多少吗?

    预设:这个单位“1”是12个正方体。因为露出的3个正方体是这个整体的1/4,说明还有3份这样的正方体,就再摆3份,每份3个。

    师:这里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了?

    预设:12个小正方体看作单位“1”。

    师:很好!那遮住的这一部分应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呢?为什么?

    预设:3/4,因为这里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4份,遮住的是3份。

    (三)认识分数单位。

    1、自主完成P46做一做。

    师:这里把什么看做了单位“1”?

    预设:把一堆糖看做了单位“1”。

    师:像这样,单位“1”可以分成2份、3份、4份、6份等等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单位。

    请你说说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说说它们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学生分别汇报。

    (四)练习巩固。

    1、你能自己任意写出一个分数,并说说这个分数表示的意思吗?

    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教材第48页第6题。

    3、教材第48页第6题分数的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五)了解分数的产生。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来听听小精灵的介绍吧!……看来,分数是我们在生活中测量、分物时,或者计算时得不到一个整数结果的情况下产生的,来源于生活或者数学中的客观需要,正是由于这些需要,我们以后还会认识更多其他数。

    (六)拓展备用。

    如果这表示是2/5,那么单位“1”是多少?

    关于分数的意义教案【篇6】

    一、说教材。

    本节课我教学的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概念课。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对分数深入学习和探究,认识单位“1”,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较完整建立分数的概念。通过具体的现实情境,调动学生相关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概念的内涵。教材首先揭示了概念产生的现实背景,设计了两幅插图,前一幅从历史角度,表现了古人度量物体长度时遇到的困惑,形象揭示了在测量物体时由于得还到整数结果,而产生了把一个单位等分成若干再量的需要。后一幅图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需要出发,给出了两个小朋友分一个西红柿、一块蛋糕、一包饼干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平分这一个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这样通过测量与分物两个实例,展示了分数的现实来源,引入分数,使学生感悟到分数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在建构分数意义时,教材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举例说明1/4的含义,然后运用适当的图片、图示从两方面来说明,1/4可以是一个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四等份中的一份。接着逐步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在引入分数单位这个概念时,教材是以“做一做”提供具体实例来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的。教材在揭示概念时,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逐层深入地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数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概括等活动来理解分数意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意义及分数单位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二、说教法与学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明确分数意义,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直观观察思考,让学生充分感知,再通过分析讨论,比较归纳突破了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是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把对学生学法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迁移、抽象、把握概念的本质。

    三、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努力构建和谐的课堂,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组织教学的。

    1、情境导入。

    教学中,我直接引入新课,提出“三年级对我们已初步认识了分数,那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然后创设了两个情景来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从历史的角度,先创设了古人在测量石头长度,发现剩下的不足一段,说明分数从那时就产生了。我给出了在现实生活中两个小朋友平分一个物体的情境,发现两个人来平分这一物体,每人分得的个数不能用整数表示。通过测量与分数两个实际问题,从历史的角度,从现实生活中等分量的需要出发,揭示产生分数的现实来源,使学生感悟到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教学时,我先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让学生通过回忆想象,直观操作来举例说明1/4的含义,这也是对三年级学习的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得到1/4的复习,同时也为学生创新学习作准备。新知识的生

    长点就是让学生感知也可以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后也可以得到1/4。教学时,我出示了一组一些物体的图片,让学生表示出它们的1/4。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学生会惊奇地发现1/4可以是一个物体的1/4,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的1/4。我就顺势告诉学生这上面例子中的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就用分数1/4表示。这也是对教材中小精灵提出的说明1/4的含义的一个完整概括。这种以旧知作基础,从实例引入,为后续学习提供了具体的感知材料。

    教学中,我结合前面的引入材料让学生把对“一个整体”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提出“我们身边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后,可以表示哪一个分数?”我引导学生想一想能不能举一些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的例子,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打开了,通过合作交流,找出生活中分数例子,并说明含义。接下来教学把“一个整体”抽象成单位“1”,具体来理解单位“1”的含义,这是概括和理解分数意义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我让学生把单位“1”的认识延伸到生活中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很自然完成了对单位“1”的认识。

    有了这些丰富的感性认识,我就引导学生结合单位“1”来说明什么叫分数?根据学生的认识顺水推舟地抽象概括出分数意义,完整建立了分数概念。接着引导学生对单位“1”、“平均分”,分子分母的含义进行剖析,强化了对分数意义理解,较好突破了难点。

    3、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在设计练习时我也是分层次、有梯度来设计练习。“做一做”设计有两层意义,既是对前面刚学习分数意义描述的具体化和巩固,也为以后学习分数单位提供了实例,我结合这道题,引导学生揭示出分子、分母、分数线表示含义。教学分数单位时,考虑到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让学生自学方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来掌握这一概念,培养了学生的一种自学能力。

    练习第1题两道填空题通过具体实际来巩固对分数概念、分数单位的认识,接下来的3题都是借助直观开展练习,巩固分数概念。第2题表示的是一个物体的几分之几,第3、4题是把一些物体看作单位“1”,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最后的小游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引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总之,通过本节课教学,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产生过程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课堂上,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自己建构数学概念,并能自觉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当然,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到位,没能很好处理预设学生成问题等,请领导和老师多多指导。

    【关于分数的意义教案(精选6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