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一年级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 一年级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发表时间:2023-05-01

    一年级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栏目特意为你整理一年级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如果我们是船,那老师就是帆,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向前,一名优秀的教师对教案的准备是肯定会花心思的。教案可以提高老师的计划能力。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一年级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熟练地数出1~5以内物体的个数,理解1~5每个数的实际含义,会读会写数字1~5.

    重点难点:

    理解1~5每个数的实际含义

    课前准备:

    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谈话:观察第11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三、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

    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

    b.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

    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四、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来告诉你周围的小伙伴。a.小组交流,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注意表述的广泛性。

    b.请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学生汇报。

    c.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

    提问:

    a.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b.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

    c.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它数字吗?为什么?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

    师: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五、书写各数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六、完成想想做做

    1.看图连线,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连的?

    2.看数涂○,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看图写数,练习完成后分小组说一说有几个梨、几个菠萝、几根香蕉、几个草莓?

    4.排一排,读一读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5这几个数字。

    大家按一定的顺序把这几个数字娃娃排队。

    5.数一数,写一写

    先组织学生数一数,再独立写一写

    6.画出花瓶里缺少的花,按花瓶上表示应该有的朵数,分别补上缺少的花:1朵,2朵,2朵。

    一年级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0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熟悉05的顺序.

    2.初步理解并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0的含义和有关0的加减法算理.

    教学难点

    0的书写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请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把这几个数在桌子上摆出来,然后按顺序读一读,先顺读,再倒读.

    问:这几个数中,谁最大?谁最小?

    比2多1的数是谁?比2少1的数是谁?

    比1多1的数是谁?比1少1的数呢?

    最后一个问题,学生会冷场或有个别同学答出是0,老师借此机会引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

    学习新知

    1.认识0

    (1)调出学生原有知识经验

    师:谁知道0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

    师:0是不是一个数呢?

    0既然是一个数,那么它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

    (2)理解含义

    分步出示图片:茶杯图.

    问:集合圈里有几个茶杯?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2)

    这个集合圈里有几个茶杯?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1)

    这个集合圈呢?一个茶杯也没有,就要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

    学生读:0

    问:0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一说0的用法吗?

    学生举例说明.

    师:0表示一个也没有,那么你们说在数序当中,0应该排在哪?请你拿出数字卡片0,在桌上摆一摆.

    问:你把0摆在了哪?为什么要把它摆在1的前面?

    让学生按顺序读一读这几个数.先顺读,后倒读.

    师:请你拿出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

    出示图片:直尺图.

    师:0不仅表示一个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你们看,直尺上的0就作为起点,排在了1的前面.

    问:0除了表示没有和起点这两个意思以外,你还知道它可以表示什么吗?

    引导学生说出:0还可以表示界限,如:生活中常说的温度,以零度为界限,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3)指导书写,演示动画0的写法

    学生观察以后,练习描红.

    2.有关0的加减法

    师:我们了解了0的含义,学习了0的写法,你们还想研究0的什么知识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1)出示动画0的意义

    问:小男孩儿的手里拿了几个气球?现在怎么样了?(放了两个)手里还剩几个?

    结合图的意思,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列式,老师板书:2-2=0

    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减法?

    生:要求还剩几个气球,就要从原来的2个气球里面,去掉飞走的2个气球,所以用减法计算.

    问:2减2为什么等于0?

    生:从2里面去掉2,结果一个也没有了,所以等于0.

    问:你还能举出得数为0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老师板书算式.

    观察后找规律.

    问:观察这几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样的数相减,得数是0.

    (2)出示书上的蜡笔图.

    看图说图意,然后列式计算.

    小组讨论: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加0为什么还得4?如果是0+4呢?你发现了什么?

    集体汇报.

    (3)想一想:5-0=?

    小组讨论后全班进行汇报.

    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5减0就是从5里面去掉0,也就是一个也没去掉,所以还得5.

    问:谁还能举出几减0的例子?

    学生举例,老师板书.

    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

    (4)做一做

    3+0=□4-0=□0+2=□

    0+0=□5-4=□1-1=□

    小结、质疑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巩固练习

    1.看图写数

    2.排序

    3.看图列式

    4.在田字格中写数字.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找朋友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5以内各数的关系.

    2.使学生享受交朋友的乐趣.

    活动准备

    15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每6个人一组,每人胸前配戴一张数字卡片:0、1、2、3、4、5.

    2.任意两个人都可以成为朋友,但是,当你找到朋友以后,必须说出他为什么是你的朋友.如:4找3做朋友是因为3是4里的一部分,5找0做朋友是因为5和0合作,能写成一个算式5-0=5等,只要说的理由有道理,就算找到了朋友.

    3.谁找的朋友多,谁就是小天使.

    一年级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篇3】

    (一)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1~5各数的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及计算;0的认识。

    (二)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的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三)教材说明

    这一单元内容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5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

    ①义务教材第一册中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个单元,我们认为太长了,在编写实验教材时把这个单元拆分为两部分:1~5的认识和加减法及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老师们都很熟悉,义务教材中在安排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是一个数一个数地认识,而且每认识一个数都是从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等各个方面来认识数的概念的,并且在学习了加减法的含义之后,每认识完一个数就练习相应的加减法,很扎实。当时我国的学前教育还不普及,许多学生入学前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数学知识,有的根本没有学习过数学知识,这样安排,小步子地进行教学,可以说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必要的。而现在入学的儿童通过学前教育,有许多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有的孩子还认识了百以内的数,如果教材中还是一个数一个数的教学,会影响学生的兴趣,所以我们对1~10各数的认识做了调整,将1~5各数的认识集中编排。

    ②但由于各地学前教育的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掌握数学的水平也不同,虽然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但多数是在唱数,对数的概念的整体认识还不够,有的计算加减法只是在背数。基于这种现状,我们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重视数概念教学的做法,从数概念(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的各个不同方面一起进行认识。

    ③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的思想,在教学1~5各数的认识之后,教学加减法的含义和计算,将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结合起来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也有利于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减法。

    2.尊重学生个性,体现算法多样化。例如在教学计算4+1=?我们呈现了三种不同的算法,体现了三种不同的思维水平。

    (四)各小节教材说明

    1.1~5各数的认识。这一小节是将1~5各数的认识集中编排,从数概念的不同方面分别进行教学,从1~5各数的数的基数、序数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数的大小的比较,数的组成等几个方面进行认识。这一部分内容的编写,继承了义务教材中好的思想,但在编排方式和呈现形式上有一些变化。

    (1)1~5各数的基数含义及认、读。

    教科书第14~15页,这一单元的主题图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野生动物园,渗透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品德教育。主题图的教学有两部分内容:数数和认数。数数的教学:教材中用集合圈圈出各种数量的事物,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数,而且这些事物都是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来的。认数的教学包括两个方面:一认识数字,会读、知道怎么念。二看数字能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是什么。如看着1就知道表示有1个物体,在头脑中再现这个数所表示的数量是多少,并能摆出相应数量的小棒(通过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从3开始釆用几何图形,增加学生的兴趣,并为以后学习几何知识打下一个基础。如3摆出一个三角形,4摆出一个四边形,5摆出一个五边形。

    (2)1~5各数的顺序。

    教科书第16页,与义务教材的编排相同,通过计数器和点子图进行数的顺序的教学。①计数器是非常好的教具,很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在这,我们把5个计数器一同放上,排列在一起,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后一个数是在前一个数加1的基础上得到的,后面的数比前一个数多1,相邻两个数的数量关系十分清楚。(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拨计数器的操作帮助学生直观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加1的基础上得到的,也可以用学具卡片做类似的操作,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数的顺序。)②点子图是在计数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得到的,将5个数的点子图同时呈现在这,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为后面用直尺、数轴表示数的顺序做准备。我们关于数的顺序的内容的编写思路是先借助计数器、点子图直观地进行教学,再借助直尺,逐步抽象到用数轴表示数的顺序。)

    (3)1~5的写法。

    教科书第16页下部,这次我们将1~5的认识集中起编排,1~5集中认数没问题,但如果集中教学1~5的写数,确实有困难。有的老师提出意见,一节课什么也干不了,只能写数。写数是一个教学难点,老师们都很清楚,学生对数字的结构、笔顺掌握很难,写3经常横过来m,0、6、8也很难,要花较长时间才能写好。而且由于儿童的手指小肌肉群还很不发达,易疲劳,写字时间长了对学生身心发育有害。由于在义务教材中是1个数1个数地学习数概念的各个方面及加减法,教学时间较长,很自然地分散了这个难点。

    这一次我们将1~5的写数集中编排,是教材的结构和编写方式决定的,并不是让老师也一定集中教学1~5的写数。实际上教学是开放的,老师们可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调整每节课的内容,使其符合实际情况。不必要一节课全用来写数,那样不仅很枯燥,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害。可以把写数的教学分散在1~5各数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的每节课中,1~5各数的认识这一部分内容会用一段时间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每节课利用十分钟来练习写数就可以了,这样就分散了教学难点。

    (4)1~5各数的大小比较。

    教科书第17页,教材中呈现了一幅三个小猴分水果的情景图,图中小猴和各种水果是散乱放置的,我们先进行分类,将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并一一对应竖直排成一列,统计出数量,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并且在这里渗透了统计的思想,给学生出示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让学生认识。引出第一批数学符号=><,介绍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的比较结果。

    在教学中,有的老师就利用主题图中的素材编了三个小猴分水果的故事,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很自然地去比较猴子的数量和各种水果的数量。还有的老师把教科书的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动态地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不看图能确定34吗?引导学生回顾1~5的点子图的排列顺序,3在4前面,所以3<4,3在2后面,所以3>2。

    抽象的数学符号是很重要的,数学的抽象、简明与其符号化是直接有关的。老师们一定都很熟悉,在义务教材中这些符号是一步步地出现的,先出现>(2的认识),再出现<(3的认识),再教学写法(6的认识)。现在考虑到学生对数的认识有基础了,花在认数上的时间少了,所以我们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认识数学符号的教学上,就一同出现了三个数学符号让学生认识。在这里先是让学生认识,以后再通过练习逐步掌握它们的用法。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经常出现错误,我们的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①有一位教师在帮助学生认识这些符号的开口方向时,是这样做的:教学=时,在=两端各画两个小方块,数量相同,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表示相等;教学>时,在>的左边画2个小方块,右边画1个小方块,教学<时,在<的左边画1个小方块,右边画2个小方块,用直观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开口方向,开口始终对着大数。②有一位老师在帮助学生记忆符号名称时,是这样做的:在>的左侧用简笔画画一条大鱼,在其内侧画一条小鱼,并给出口诀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于;在<的内侧用简笔画画一条小鱼,在其右侧画一条小鱼,并给出口诀一条小鱼和大鱼,小鱼在前读小于,帮助学生记忆抽象数学符号的名称。在教学中如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符号用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形象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是很重要的。老师们尽量用直观、生动的方法来介绍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老师们一定还有许多好的做法。

    (5)第几。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序数含义。

    教科书第18页,教材此处的处理同义务教材第一次引入序数含义相同,也是从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排队买票引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感受数不仅可以表示数量也可以表示顺序。

    我们教材呈现的是一幅静态的图,但如果只用一次这幅图就失去意义了。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将静态的教材动态化。比如有的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呈现的情境图并提问:有几个人在排队?现在小朋友排在第几位?前面有几位阿姨?学生回答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第一个阿姨买完票后,小朋友排第几?,还有一些有条件的老师将这个排队买票的过程制成多媒体课件。这样不仅符合生活实际,而且将教材中静态的情境图动态化,使教材提供的素材更活,更生动,利用的更充分。还使学生直观地通过人物位置的变化体会到顺序的变化。

    (6)几和几(数的组成)。

    我们认为数的组成作为数概念的一部分内容,是一种很直观的方式,可以用来帮助学生认识加减法,而且确实佷有作用。我们从这个角度考虑,还是将数的组成作为数概念的一部分内容在这里单独进行教学。

    这块内容包括两部分:教科书的第19页,先以4的组成为例,借助操作帮学生认识4以内数的组成,然后再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探索5的组成。都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来学习数的组成。摆小花或摆小棒,把数的各种组成形式摆出来,帮助学生记忆。

    配合教学内容,教材中安排了多种多样的练习,这些练习的要求都很明确,有一个题想请老师们注意:第22页第7题,这是有关序数的含义的一个操作活动,左边的学生说:我把红花摆在第二。右边的学生想:红花还可以摆在第几?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任意移动红色的花朵。使学生通过操作体会位置变了,顺序也会变,通过位置的变化体会顺序的变化。有的老师问:可不可以分别从两头数出两种答案?我们不主张从两头数,教材中只要求从左数。因为对刚入学的孩子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在认识左、右的时候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理解左右的相对性比较困难。教材中还没有讲左右的相对性,在二册才讲,所以不亦要求过高,只要学生能按照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读书、数数、摆放物品)从左数起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学生已经有了分别从左右两头数的经验也是可以的。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主要内容:加、减法的含义和1~5的加减法。

    (1)加法的含义。

    教科书第23页,加减法含义教学的基本思想与义务教材相同,都是先从情境引入,通过直观演示体会加法的含义,再通过过程图进一步说明加法的含义,最后通过操作逐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帮助学生列算式。但实验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更有生活气息,更有故事性和连续性。

    老师们一定都很熟悉,在义务教材中教学加法含义时,是一个小朋友每只手里各拿着一个气球,然后将两只手合在一起,1加1等于2。这个活动虽然简单,但形象、直观地表明了加法的含义--把两个数和在一起,解决这样的问题用加法算。在教学建议中我们还特别建议老师用手势表示,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是加法的基本含义,在头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①我们很喜欢这幅图,但考虑到如果作为主题图放在这里有些单薄,因此这一次我们设计了一个更有故事情节,含义更丰富的素材。左边的1个男孩拿着1只粉色的纸鹤和右边的1个男孩、1个女孩各拿着1只蓝色的纸鹤走到了课桌前,都把手里的纸鹤放在了桌面上,放在了一起。1只粉色的纸鹤和2只蓝色的纸鹤飞到一起,是一个合并的过程,可以用1+2=3来表示。我们的情境图中还提供了其它的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如左边的1个学生和右边的2个学生走到了一起,是一个合并的过程,可以用1+2=3表示;一个女孩和2个男孩走到一起,是一个合并的过程,也可以用1+2=3表示。在此处渗透了三个具体问题的含义,只用1+2=3一个算式就可以表示了,渗透了不同的含义的事情可用一个抽象的算式来表达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抽象的作用及数学的简洁美。(老师们可以看到本书的封面就是釆用了加法含义的主题图。)②接下来还是小丑合气球的过程图(与义务教材中小朋友合气球图的思路是一样的)来进一步直观形象地表达、说明加法的含义,让学生对加法的含义有更深一层的理解。③第23页的做一做,通过操作,帮助学生说出算式。①②③

    在教学中,有的老师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活动:首先将教科书第25页第一幅图的情节做成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反复观察,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充分感知从日常生活的事例中抽象出数和符号及加法算式的过程,理解加法的含义。然后,出示教科书第25页的第二幅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联想,看图说出加法算式,从中体会加法的含义。教师还引导学生用语言、手势(如手拿铅笔、苹果、梨等普遍性的素材)表示合并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直观理解。最后老师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通过边摆边说的操作活动去感悟、去体会,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

    (2)减法的含义。刚才我已经介绍过了,这一部分内容与义务教材相比在呈现方式上更有故事性和连续性。减法含义教学的情境与加法含义教学的故事情节就是连续的,老师们可以看一下教科书第25页。教学加法含义的故事情节是三只纸鹤飞到了一起,合在一起,用加法,教学减法含义时我们设计了一个小男孩拿着1只纸鹤走开了的连续的情节,飞走了一只蓝色的纸鹤,飞走了,用减法。同样教学加法含义的过程图是小丑将气球合在一起,用加法,教学减法含义时的过程图是小丑的气球飞走了2只,飞走了,用减法。这样做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连续的故事情节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自然而然地学习数学。

    (3)加法的计算。

    教科书第24页,算法多样化是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理念,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们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对计算部分所做的最大的改革,就是突出算法多样化。老师们一定都有印象,过去在教材中出现大量数的组成的练习,在计算时也是先出数的组成,再计算,很明显是要求学生借助组成来计算。实验教材中不再这样呈现,老师们可以看一下,在计算4+1=5时,教材中给出了从头点数1、2、3、4、5;接着大数点数4、5;借助数的组成来计算等三种方法,呈现了三种不同的思维水平,突出算法多样化。表明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不暗示或要求学生一定要用哪一种方法,学生只要能够正确解答就可以了。在教学中老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不要对学生的算法做过多评价和暗示。

    (4)减法的计算。减法计算与加法计算的编排是相似的,老师们可以看一下,第26页计算5-2=3,教材中给出了从头点数1、2、3;倒着数5、4、3(在学习数的顺序时,学生已经有了前一个数比后一个数少1的知识,去掉1个少1个,可以采用往前数1个数的方法);借助数的组成来计算等三种方法,同样突出了算法多样化。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教科书第29页,这一部分内容的编排与义务教材相比变化不大。

    (1)0的认识。

    ①用小猴逐次吃桃子的情境图教学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②出示直尺图,教学生活中0还表示起点,并通过直尺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

    (2)0的加减法。根据没有可以用0表示来计算。

    ①教材用3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走了的情境图,教学得数是0的减法的意义。

    ②通过两片荷叶上的青蛙图教学有关0的加法。

    ③在讲有关0的减法时,让学生独立思考。

    没有太多要说的,只有一点需要说明。在没有可以用0表示的教学中,义务教材中呈现的是三个静态的图,第1个圈里放着2个杯子,用2来表示其个数,下面写2;第2个圈里放着1个杯子,用1来表示其个数,下面写1;第3个圈里1个杯子也没有,没有用0来表示,下面写0,很形象而且很直观。在实验教材中,我们继承了这一好的思想,并做了一些改进,设计了小猴子吃桃子的情境(盘子中有2个桃子,小猴吃掉了1个,还剩1个,小猴忍不住又吃掉了,全吃光了,没有了用0表示)。虽然只增加了一个小猴和两个箭头,就把原来教材中的3个静态的图动态化了,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体会从有到无这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更好地理解没有可以用0表示,也使教材显得十分生动活泼。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充分利用了教材的资源。有的老师讲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小猴吃桃子的故事,有的老师根据这个情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展示桃子的个数由2-1-0的变化过程。

    以上就是这一单元的具体分析,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在教学加减法计算时,应提倡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算法,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一年级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篇4】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和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序数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的次序。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主题图:

    1、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

    如果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聪聪后面的解放军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

    d.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师提问: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谁排第一?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叔呢?让学生再一次在具体环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二、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多媒体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2.出示第21页的第4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

    三、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

    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

    四、引导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五、拓展应用知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3.引导学生明白: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六、全课小结

    板书设计:

    一年级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篇5】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4页,练习五的第1~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

    2.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茶杯图,直尺图,画着放大的写字格的小黑板,学生放气球圈,蜡笔盒图。学生准备0~5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35-14+14-25-3

    2+23-23+11+23+2

    5-41+44-35-21+3

    2.从1数到5。

    3.看图写数。在黑板上出示下一图。

    二、新课

    1.认识0

    接着复习中的看图写数。

    提问:如果我把每个圈里的茶杯都拿走3个,想一想,每个圈里还剩几个茶杯?

    教师从左边的集合圈中拿走3个茶杯。

    提问:现在这个圈里有几个茶杯?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集合留下面板书:2。

    教师从中间的集合圈中拿走一3个茶杯。提问:还剩几个茶杯?学生回答后,教师在集合圈下面板书:1。

    教师从右边的集合一圈中拿走3个茶杯。

    提问:现在这个圈里有几个茶杯?(没有了)用什么数表示呢?

    师:像这样一个也没有,我们就用零表示。在集合因下面板书:0。(注意写得慢一些。)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数字。带着学生念几遍。说明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表示。

    师: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个数字的形状像什么?学生回答可能会有许多种,教师肯定其中比较合适的,如:0像个鸡蛋。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数字0和上面的集合圈的形状一的关系_。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并渗透空集思想,可以形象地说。0就相当于把上面的圈竖起来。因为把茶杯都拿走了,所以圈是空的。

    2.认识直尺。

    师:同学们想一想,你们以前见过0吗?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教师出示直尺图。然后让学生先在直尺上找到0,再找到1,说明0到l是一段。用1表示;接着我2,说明0到2是两段,用2表示一段一段地数到5。说明0是开始,是起点。0在1的前面。带着学生从0到5数几遍。

    3.0的写法。

    教师先在放大的写字格里板书,来示范0的写法。边示范边讲清笔顺的要点;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上线中间偏右一点,向左下写,在中线附近与左线接触,然后向下拐,与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再向右上拐,到中线附近与有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连。要特别提醒学生,0写得要圆滑,尤其在拐弯处不能有棱角。

    带着学生书空2~3遍。

    打开教科书第24页,看写0的笔顺示意图。然后让学生按书上的虚线字描写数字0。

    4.巩固练习。

    (1)做练习五的第1题,教师说明要求后,让学生自己填()。做完后指名订正。

    对要填0的,问一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五的第2题。教师巡视,对书写不正确的要进行纠正。

    (3)做练习五的第3题,拿出0~5的数字卡片,把卡片的顺序弄乱,做游戏。

    师:把这些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队,看谁排得又对又快。

    订正后,再问一问0的含义,以及为什么要把0排在第一个。

    (4)做练习五第9题。教师往意巡视,对笔顺写得不对的要及时纠正。

    课间活动。

    一年级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篇6】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学难点:学生会正确书写数字6。

    教具、学具准备: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数学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学习了哪些数字?0、1、2、3、4、5(学生齐数)。

    2.你想知道更多的数字吗?你想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吗?猜一猜我们今天学习什么?(板书:6、7的认识)

    学生活动:领读、齐读。

    二、新授:

    (一)教学数数

    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

    生:图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图上有多少人?

    生:(学生报得数)。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5添上1是6。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人。

    师:还可以怎样数?

    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

    师: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搬来的1把。6个再添1是7。

    师: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指名回答)

    学生活动:同位互相数一数。

    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二)教学认数

    师:同学们再数一数第42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

    生:(学生报得数)。

    教学活动:贴出数字卡片6和7。

    学生活动:齐读并从数字卡片中找6和7。

    师: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指名回答)

    活动:同桌互相说一说。(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镰刀)

    师:请你分别数出6根和7根小棒。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分别数一数,摆在桌子上。

    师:用你手中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活动:学生摆一摆,并到投影器前面演示摆的图形。

    (三)教学数序

    教师活动:(用计数器)先拨1个珠子。

    学生活动:齐数1、2、3、4、5。

    师:5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生:5添1是6(齐读)。

    师:6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

    生:6添上1是7(齐读)。

    师:(用直尺图)只写出0、1、2、3、4、5、()、(),你知道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生:填6和7,6写在5的后面,7写在6的后面。

    师:谁能从1正数到7,从7例数到1?

    学生活动:指名数,拍手数。

    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

    学生活动:6、7、6抢答。

    (四)比较大小的教学

    学生活动:从学具袋里先数5个图片,再数6个图片,最后数7个图片。

    师: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比比看,谁比谁小?

    生:5比6小,6比7小。

    教师活动:板书:5○66○7。

    师: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

    学生活动:填符号:5667。

    教师活动:板书:5<66<7。

    师:谁比谁大呢?谁会说呢?

    生:6比5大,7比6大。

    教师活动:板书:6○57○6。

    师: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

    学生活动:填符号:6576。

    教师活动:板书:6>57>6。

    (五)教学序数

    教师活动:教师奖励学生红花,先发5朵,再发1朵,问学生是几朵。

    学生活动:6名学生到前面。

    师:从左数6个同学指的是谁?从右数第6个同学是谁?

    生:

    教师活动:(出示图)左数第6瓶有□条鱼,有6条鱼的是第□瓶,第7瓶有□条鱼。

    学生活动:数一数,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六)指导书写

    师:6的写法,下半圆要圆起来;7比较好写(板书6和7)。

    学生活动:学生填在书上。

    三、游戏

    教师活动:小刺猬送给小朋友7个苹果,每个苹果中都有一个问题,让学生任选一个号码出示一道题目。

    ①号23()5()();

    ②号5○66○7;

    ③号()()5();

    ④号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

    ⑤号6○57○6;

    ⑥号数一数有几朵花?3、2;

    ⑦号从左数第6朵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活动:学生做以上题目:

    234567;

    5<66<7;

    7654;

    67;

    6>57>6;

    6;红色。

    四、小结:根据今天学习的内容,用数字说一个故事,四人小组说一说。分组说说,指名回答。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6和7的组成及其加减法

    教学内容:第45-46页做一做练习七,第4-8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副图写出两到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计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6、7的组成及加减法

    一、6和7的组成:

    (1)拿出6个门个类似学具,让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个人分一分,另一个人写一写,写出6的组成,然后集体汇报。

    (2)教师提供1至7的物体图片,让学生将合起来是6的图片用线连一连,如1和5合起来是6。然后再小结6的组成。

    (3)教师提供点子图,有的有1点,有的有3点,让学生继续画点子,要合起来是6。然后再小结6的组成。

    注意:在小结6和7的组成,要简洁有序。

    练习巩固:

    (1)师生对口令。

    (2)同桌互相拍手,记组成。

    (3)在方块里填数

    (4)填表:

    小明参加套圈比赛,每人6个圈,套上的如下表,请学生说说没套上的。

    套上的圆圈数35124

    没套上的圆圈数

    二、6和7的加减法

    (1)复习6和7的组成

    (2)请学生拿出总数是6(7类似)的红花、黄花

    以小组为单位,看图相互说说得数是6的加法。集体汇报

    (3)根据6的组成直接说得数是6的算式。

    (4)从数字卡片中找数字,编编得数是6的加法算式。

    注意:学生的汇报,教师要引导他们有序地说,同样教师的板书也要简洁有序

    在加法的基础上,再来写减法算式

    三、练习巩固提高:

    1、(1)看图,说说图意,再写算式。

    (2)口算,其中抽取几题让学生说说算理。

    (3)游戏:找朋友等

    (4)听算式,举得数卡片。

    (5)同桌相互出题,考考对方

    2、写算式:教师范写,学生在本子上练习。

    四、实践活动:老师请7个学生上台,请他们去给花圃的花浇水,锄草等,想一想有几种分法?

    五、课后延伸:找找生活中的6和7

    六、课后小记

    第三课时: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页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练习七第13、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有关7的加、减法的正确率和速度。

    2.使学生知道图上加括号和问号的用意,能从图里看清告诉了什么,要求什么,并能列式计算。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教科书第36页上两道例题的挂图(兔图、青蛙图),让学生每人准备0~7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有关7的加、减练习

    1.做移动卡片的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上,将数字卡片由放在方格上面随意移动位置,让学生说出加上下面方格中的每一个数的得数。

    教师把依次换成、,随意移动,让学生说出加上下面方格中每一个数的得数(移动时,只能移到03的上方;移动

    时,只能移到0~2的上方)。

    2.让学生填写第11题的得数。

    3.做第12题。

    让学生用07的数字卡片,两人一组做第12题。一个学生随便举起两张数字卡片,另一个学生从较大数里减去较小数,很快说出得数。练习5次后,交换角色再练5次。

    4.做第13题。

    教师说明题意:每组有4道式题,有4个得数。要把式题和得数用线连起来。例如,7减2得5,找到5,把72和5用线连起来。然后,让学生在书上连线,集体订正。

    5.做第14题。

    让学生拿好铅笔,同时开始计算,教师按半分、l分、l分半、2分报时,让做完的学生举手,以便了解学生的计算速度。然后对得数,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表扬。

    课间活动。

    二、教学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

    1.教师挂出教科书上第47页的金色的秋天的收获图。

    提问: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

    教师画括号、在括号下面加写?只。边画边说明:括号表示让我们把两群小兔合起来,下面加一个?只表示让我们求出一共有多少只小兔。

    提问并指名回答:

    括号表示什么?

    ?只表示什么?

    谁能完整地说出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指定两、三名学生回答。

    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要把4只和3只合起来,求一共有多少只,用加法。)

    2.教师挂出教科书第51页上的青蛙图。

    让学生仔细看图,想一想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分组讨论,然后回答。

    提问:括号下面写着7只表示什么?(一共有7只青蛙)在荷叶上的青蛙上面写着?只表示什么意思?(求在荷叶上的青蛙有几只。)

    那么图里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分别指名回答。谁能完整地说出来?指定三、四名学生回答。

    怎样列式计算?填在书上。

    为什么用减法?(要从7只里去掉2只,求剩下几只,用减法。)

    3.做教科书第47页上做一做中的两题。

    第1题,先让学生看图,想一想:图里告诉了我们什么?括号下面的?条表示什么?指名回答。然后,让学生在教科书上填写算式,集体订正。

    一年级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篇7】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及10的加减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的:

    1、熟练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联系。

    2、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

    教学重点:

    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瞧,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松鼠今天我们就到松鼠家里云做客吧。课件出示小松鼠

    二、合作练习

    1、课件出示松鼠过早看,松鼠妈妈有6颗松子,小松鼠有4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那你能算出来吗?

    2、你们可真聪明,小松鼠们要出门去采果子了,他们要动脑才能拿到自己的篮子,出示题卡。小松鼠手上的数用10去减,得到的结果就是篮子上的数。比一比,哪个同学做的快?

    3、小松鼠提着篮子高高兴兴地出门去,在路上遇到了美丽的孔雀,花孔雀正在整理自己的羽毛。

    课件出示P68孔雀图

    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算算孔雀身上的羽毛是多少?

    4、松鼠妈妈和儿子比赛捡松子,捡完了他们摆在地上比谁捡的多。

    课件出示P688独立看图并填空

    5、P687看邻居小白兔在忙啥呢?数一数屋后的冬瓜

    三、练习

    第68面的第9、10题看松鼠来到了学校,你看图中哪些可用7+3=10来表示。

    一年级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0的含义,会读写数字0,熟悉05的顺序.

    2.初步理解并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0的含义和有关0的加减法算理.

    教学难点

    0的书写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数?请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把这几个数在桌子上摆出来,然后按顺序读一读,先顺读,再倒读.

    问:这几个数中,谁最大?谁最小?

    比2多1的数是谁?比2少1的数是谁?

    比1多1的数是谁?比1少1的数呢?

    最后一个问题,学生会冷场或有个别同学答出是0,老师借此机会引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课题)

    学习新知

    1.认识0

    (1)调出学生原有知识经验

    师:谁知道0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

    师:0是不是一个数呢?

    0既然是一个数,那么它究竟表示什么意思呢?

    (2)理解含义

    分步出示图片:茶杯图.

    问:集合圈里有几个茶杯?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2)

    这个集合圈里有几个茶杯?用数字几来表示?(板书:1)

    这个集合圈呢?一个茶杯也没有,就要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

    学生读:0

    问:0表示什么意思?你能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一说0的用法吗?

    学生举例说明.

    师:0表示一个也没有,那么你们说在数序当中,0应该排在哪?请你拿出数字卡片0,在桌上摆一摆.

    问:你把0摆在了哪?为什么要把它摆在1的前面?

    让学生按顺序读一读这几个数.先顺读,后倒读.

    师:请你拿出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

    出示图片:直尺图.

    师:0不仅表示一个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你们看,直尺上的0就作为起点,排在了1的前面.

    问:0除了表示没有和起点这两个意思以外,你还知道它可以表示什么吗?

    引导学生说出:0还可以表示界限,如:生活中常说的温度,以零度为界限,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3)指导书写,演示动画0的写法

    学生观察以后,练习描红.

    2.有关0的加减法

    师:我们了解了0的含义,学习了0的写法,你们还想研究0的什么知识呢?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1)出示动画0的意义

    问:小男孩儿的手里拿了几个气球?现在怎么样了?(放了两个)手里还剩几个?

    结合图的意思,你能列出算式吗?

    学生列式,老师板书:2-2=0

    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减法?

    生:要求还剩几个气球,就要从原来的2个气球里面,去掉飞走的2个气球,所以用减法计算.

    问:2减2为什么等于0?

    生:从2里面去掉2,结果一个也没有了,所以等于0.

    问:你还能举出得数为0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老师板书算式.

    观察后找规律.

    问:观察这几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样的数相减,得数是0.

    (2)出示书上的蜡笔图.

    看图说图意,然后列式计算.

    小组讨论: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加0为什么还得4?如果是0+4呢?你发现了什么?

    集体汇报.

    (3)想一想:5-0=?

    小组讨论后全班进行汇报.

    问:你是怎么想的?

    生:5减0就是从5里面去掉0,也就是一个也没去掉,所以还得5.

    问:谁还能举出几减0的例子?

    学生举例,老师板书.

    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个数减0,还得这个数.

    (4)做一做

    3+0=□4-0=□0+2=□

    0+0=□5-4=□1-1=□

    小结、质疑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巩固练习

    1.看图写数

    2.排序

    3.看图列式

    4.在田字格中写数字.

    一年级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篇9】

    教学要求:

    1、认识数0,掌握数0的两种含义,会读、会写0。

    2、理解和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含义。

    3、正确地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4、简单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数0的两种含义。

    2、正确地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具准备:茶杯图、直尺图、学生放气球图、蜡笔盒图、摘苹果图。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35-14+14-25-32+23-23+11+23+25-41+44-35-21+3

    2、拍手数数:从1数到5,从5数到1。

    3、看图写数:

    二、新课:

    引入新课:小朋友,前面我们学习认识了1─5各数,小朋友学得不错,今天我们继续认数。

    ㈠教学0的认识。

    1、教学没有用0来表示这一含义:

    教师接着复习中的3题问:如果我把每个圈里的茶杯都拿走了3个,想一想,每个圈里还剩几个茶杯?

    师从左圈中拿走3个茶杯。

    问:现在这个圈里有几个茶杯?用几来表示?生答,师板书:2。

    师从中圈中拿走3个茶杯。

    问:现在这个圈里有几个茶杯?用几来表示?生答,师板书:1。

    师从右圈中拿走3个茶杯。

    问:现在这个圈里有没有茶杯?用什么数表示呢?

    生答后,师强调指出:像这样一个东西也没有,我们就用0表示。在集合圈下板书:0。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数字。带着学生念三遍,说明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什么东西也没有就用0表示。

    练一练:

    ⑴师手里拿3支粉笔,问:老师手中拿了几支粉笔?用几来表示?

    老师手中拿1支粉笔,问:老师手中拿了几支粉笔?用几来表示?

    师手中不拿粉笔,问:老师手中有没有粉笔?用几来表示?

    ⑵看数举棒:2、0。

    2、教学0表示起点这一含义:

    (过渡语)刚才我们知道一个也没有用0来表示,那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下边我们继续学习。

    幻灯出示直尺,问:这是什么?(生答)

    师:对,这是直尺,直尺上有很多刻度,这里只取了前面的一部分,(指着起点)请看这一点是直尺上开始的一点,我们把它叫做起点(念三遍起点),看看起点是用什么数表示的(起点用0来表示)念三遍。既然0表示起点,所以0在1的哪边?(前面)生打开书24页,找到书上的直尺,用右手食指指到起点0处,象老师这样一段一段地数,数二遍。

    3、教学0的写法:

    ⑴说明0象鸡蛋;

    ⑵师示范写0;

    ⑶生书空练习;⑷生在书上描写0。

    课间游戏: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数0,理解了0的两种含义,谁能说说我们今天学习的在哪两种情况下用0来表示?生答后,师强调0的两种含义。并指出:下面我们接着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㈡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

    1、教学得数是0的减法。

    出示幻灯,师边演示边问:

    小朋友拿着几个气球?放走了几个气球?小朋友手里还有没有气球?怎样列式?生答,师板书:2-2=0,指名说算式意思,请学生根据要求摆小棒,说算式:

    ①摆3根小棒,然后将这3根小棒拿走,桌面上还有多少小棒?怎样列式?板书:3-3=0

    ②摆4根小棒,然后将这4根小棒拿走,桌面上还有多少小棒?怎样列式?板书:4-4=0

    观察:2-2=0得出两个相同数相减等于03-3=04-4=0

    练一练:1-1=5-5=

    一年级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篇10】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是《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29页的教学内容。

    数字0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有关0的加减法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本节课教学目标有下:

    1.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了解数的顺序。

    2.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练计算。

    3.通过在数学活动中的观察、思考、讨论、探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初步的推理应用能力。

    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活动中认识0──关于0的含义和书写

    1.排排队──复习数的顺序。

    师:这节课,数字王国有几位小客人要到咱们教室找朋友。他们来了。(敲门声)

    (师开门)。

    <几个头戴数字头饰的小朋友争先恐后地涌进教室。>

    师:小客人迫不及待地要找到自己的朋友。请你们作个自我介绍吧。

    生:我是数字3。

    生:我是数字2,我是数字5

    师:欢迎你们来到一(2)班。

    (学生鼓掌)

    师:谁来帮这几位小客人排排队?

    (请一位学生上前,帮五位数字朋友排队。)

    结果如下:5,4,3,2,1

    师:为什么这样排队呢?

    生:我是按顺序排的,从大到小的顺序。

    师:你的小手举得真高。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还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1,2,3,4,5。

    师:真不错。

    <教师把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从左往右贴在黑板上。>

    有不同想法就要这样勇敢地说出来。大家一起数。(顺数,倒数。)

    [评析:学生通过活动给数字排序,没有指令,但不失规则,自主而多样。熟悉而有趣的活动,活泼而真实的情境,让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多彩。学生在活动中复习,教师在复习中埋下伏笔,引导学生轻松自然地融入课堂学习,进入发展状态。]

    2.找朋友──认识0的含义之一:0表示没有。

    <黑板上有以下几副图画:1只小猴,2只桃子,3只小鸟,4朵红花,5个气球>

    师:他们的朋友在哪呢?谁愿意帮忙?

    <学生把数字小客人拉到的相对应的图片下,将数字卡片粘在图画下方。>

    生1:1只小猴就用数字1表示。

    生2:2只桃子就用数字2表示。

    生3:5个气球就用数字5表示。

    师:说得真好。有几个就用数字几表示。

    当1只小猴遇到2个桃子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呢?猜猜看。

    学生自由发言:小猴会把桃子吃掉。

    师:是吗?请看──大屏幕。

    <CAI播放小猴吃桃子的动画:小猴从盘子里拿起一个吃掉,又吃掉一个。>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盘子里本来有2个桃子,小猴吃了1个,还有1个。它又吃了1个,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

    <CAI再次演示小猴吃桃的过程,每个环节配合学生叙述暂停。>

    师:一个桃子也没有,用哪个数字表示呢?1?2?3?4?5?

    生:用0表示。

    师:为什么?

    生:因为盘子里的桃子吃光了,一个也没有了,也就是0个。

    师:哦。明白了。01,2,3,4,5一样也是数字。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数字王国的新朋友──0。

    板书课题:0的认识

    [评析:找朋友的游戏中,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迁移学习,理解0也是一个数,表示一个也没有。一句猜猜看,巧妙地处理小猴吃桃的教学素材,激发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使0的产生自然而必然。不必教师推动,学生在求知欲的刺激下主动发展探索,感受0的动态形成过程。]

    3.猜硬币──生动认识0表示没有

    师:生活中有好多关于0的故事。现在请大家听一听,猜一猜,这个盒子里装了几枚硬币?用哪个数字表示呢?注意听──

    <教师轻轻摇动装有硬币的盒子,发出声响。学生纷纷猜测──>

    生:2枚。

    生:1枚。

    生:1枚。

    师:盒子里到底有几枚硬币,用几来表示呢?我们──看一看。

    <教师倒出盒中的硬币,放在手心。>

    生:1枚!!!

    生:用1表示。

    师:现在呢?再猜猜看。

    <教师轻轻摇动盒子,听不到任何声音。学生私下猜测──>

    生:0。

    生:盒子一个硬币也没有。

    生:我认为用0来表示。

    师:<打开盒子,向外倒>

    生:Yeah!0个。

    师:真的一个也没有,是0个。

    4.关于0的故事──说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

    师:还能说几个要用0表示的故事吗?

    生:树上本来有3只小鸟,飞走了3只,树上1只小鸟也没有了,就是0只。

    生:森林里有一只老虎和一只兔子,老虎把兔子吃了,兔子就是0只了。

    生:我吹了4个泡泡,后来泡泡破了,一个泡泡也没有了,就用0表示。

    生:花园里有4朵花,小朋友摘了4朵,还有0朵。

    师:哦。花儿很美,不过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能随便摘花的。但是,老师这里的4朵大红花,可以全部送给大家。之后还剩几朵?

    生:一朵也没有。

    生:0朵。

    [评析:教师借助猜硬币活动,巧妙地创设关于0的情境,学生通过听、猜、看、说等多种方式,感受0,理解0,寻找0的生活原型。数字0因为学生的想像和富有个性的理解与诠释变得丰满而生动起来。课堂中没有教师刻意的表扬和说教,却有学生发自内心的感叹,有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有学生对自我的肯定,对他人的倾听和尊重。]

    5.直尺上的0──认识0的另一含义:表示起点。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也没有就用数字0表示。0该排在数字队伍的什么位置呢?为什么?

    生:0排在1的前面。因为0表示一个也没有,0比1小。

    师:是吗?你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排序?

    生:在直尺上。

    师:是嘛。你看到了什么?

    <实物投影仪放大直尺>

    生:我看到了直尺上有0。

    生:我看到直尺上有0,1,2,3,4,5。

    生:我发现它们一个比一个大。

    生:我看到0在直尺的最前面。

    生:我看到直尺上有一格一格的。

    师:观察得真仔细。像这样一格一格的是尺子上的刻度,以后会专门学习的。

    0在直尺上到底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开始。

    生:表示起点。

    师:不错。0在尺子的最前面,表示起点。

    6.书写0。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你能说说0长什么样吗?

    生:0像个鸡蛋。

    生:0像鸭蛋。

    师:0像老师手中拿的圆片(教具)吗?

    生:不像。0没有那么圆,有一点长,有一点扁,像个椭圆。

    师:观察得真仔细。我们给0编首歌吧,就说──

    数字0,像鸡蛋,

    上下长,左右扁。

    想知道0到底怎么写吗?

    <CAI演示写0的动画,教师讲解,强调注意的地方:从右上角起笔,向左,向下,收笔,和起笔相连。看,写出来的线多圆滑呀。>

    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0的样子。然后伸出手指,跟着大屏幕在桌子上写一个0。

    <学生在桌子上书空。>

    师:请大家在方格中写两个0,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漂亮。

    <学生在方格中练习写0。写好后,教师请一名学生在投影仪下展示自己写的0,其余学生评价。>

    [评析:对0的排序是前文数字排序的自然发展。没有教师的讲解,只有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和探究。教师充当课堂中平等交流的首席,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认识0表示起点,记住0的样子,学会0的写法,在闭眼想像的活动中,0的形象深深刻于学生心中。数学课堂充满趣味,理性中透出感情的美。]

    二、情景中体验0──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1.同数相减等于0。

    师:你的0写得真棒。这两个桃子送给你吧。请问,老师手中现在还有几个桃子?

    生:0个。

    师:能列一个数学算式吗?

    生:2-2=0

    生:老师手中本来有2个桃子,送给小朋友2个,老师手中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所以2-2=0。

    师:你把话说得这么清楚。真是好样的。

    板书:2-2=0

    师:接着还有更好玩的事儿。请看──

    <CAI播放3只小鸟从树上飞走的动画>

    师:你看到了什么?能提一个问题吗?

    生:我看到有树上有3只小鸟,后来小鸟也想到我们教室来,就飞走了,请问树上还有几只小鸟?

    师:说得真好。树上还有几只小鸟呢?

    生:0只。

    生:3只小鸟全飞走了,树上一只也没有了,就是0只。

    生:3-3=0

    板书:3-3=0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仔细,说得像故事一样好听,还列出了算式。还能说几个这样的算式吗?

    生:我们家有1苹果,我把苹果吃了,还剩0个。1-1=0。

    板书:1-1=0

    生:还有,教室里有5个朋友,下课了他们都出去了,教室里还剩0个小朋友。就是5-5=0。

    板书:5-5=0

    师:你还知道这样的算式吗?

    生:4-4=0

    生:0-0=0

    师:写了这么多。一起读一读。

    <学生拍手打节奏,齐读算式。>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我发现它们都是减法。

    生:我发现得数都是0。

    生:我觉得这些算式很有意思。

    师:同学们的发现可真不少。的确,我们现在学习就是关于0的减法,等会还要研究关于0的加法。还有什么发现吗?

    板书:关于0的加减法

    生:我还发现前面是5,后面也是5。

    师:能说得更清楚些吗?

    生:就是说减号前面是2,减号后面还是2。都是几减几得0。

    生:这些算式都是自己减自己,所以都等于0。

    生:一个数减去它自己,就等于0。

    师:同学们可真棒,把藏在算式后面的小秘密全都发现了。原来一个数减去它自己,就等于0。也就是说,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那我可要考考大家,9-9等于多少呢?

    生:0!!!

    师:同学们真聪明。没学过也会计算吗?为什么?

    生:因为9-9就是减自己,所以就等于0。

    <教师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

    [评析:教师的随机奖励不仅给学生以情感态度的肯定和认可,更随时随地创设动态真实的问题情境,刺激学生的思维,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进而由学生自己创设一系列源自生活的数学情境,课堂呈现出生成发展态势,数学中再现生活,问题中感悟数学。教师有序的板书,不露声色地引导学生整理思路,深层次地思考数学的本质,也为下文的迁移学习埋下伏笔。]

    2.有关0的加法。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棒!三朵大红朵奖给大家,放在这个盒子里。请注意──

    <教师先从黑板上取下3朵大红花,放入一个盒子中。稍后,又从黑板上取下1朵大红花,慢慢地放入盒子中。>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老师把3朵大红花放到盒子里,后来又放了1朵。

    师:能提一个问题吗?

    生:盒子里一共有几朵大红花?

    师:几朵呢?

    生:4朵。

    生:3+1=4。一共有4朵大红花。

    <学生判断,教师点头微笑表示赞许。>

    师:你又看到了什么?

    (教师左手端着放有4朵红花的盒子,右手举着一个空盒子,两只手慢慢*拢合并。)

    生:我看到一个盒子里有4朵大红花,老师又拿来一个空盒子。

    师: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生:两个盒子里一共有多少大红花?

    师:一共有多少朵呢?

    生:一共有4朵。

    师:怎么计算的?

    生:本来有4朵,又拿来的是空盒子,也就是一朵也没有,是0,所以还是4朵。

    生:4+0=4

    板书:4+0=4

    师:看老师变个小魔术──

    <教师从背后把左右手中的盒子交换位置,两个盒子*拢合并。>

    现在两个盒子一共有几朵大红花?

    生:4朵。还是4朵。

    师:怎么列算式呢?

    生:0+4=4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吗?

    生:加号前面的数和后面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师:说得真好,以前学习的知识今天又出现了。

    敢不敢接受老师对你们的挑战?

    生:敢!!!

    师:请看大屏幕──

    <有3只青蛙蹲在荷叶上,又漂来一片荷叶。>

    能根据动画提一个问题吗?

    生:本来有3只青蛙在荷叶上玩,后来又漂来了一片空荷叶。问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一共有3只。

    生:3+0=3。所以一共有3只青蛙。

    师:还能怎么列算式呢?

    生:0+3=3

    师:为什么?

    生:加号前面和后面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板书:3+0=30+3=3

    师:还能写出这样的数学算式吗?

    生:2+0=20+2=2

    生:5+0=50+5=5

    生:1+0=10+1=1

    生:0+0=0

    生:6+0=6

    教师板书以上算式。

    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又有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呢?

    生:这些算式都是加法。

    生:我发现这些算式里面都有0,都和0有关。

    生:都是一个数加上0,得数是它自己。

    生:我发现0加上一个数,也等于它自己。

    生:我还发现两个算式里面的数交换位置,得数不变。

    师:同学们越来越厉害了。小秘密藏都藏不住。把大家说的综合起来就是,我们学习的是关于0的加法,一个数加上0或者0加上一个数,都等于这个数本身。

    师:9+0=?

    生:还等于9。

    师:真棒。再次竖起大拇指。

    3.一个数减0,等于这个数本身。

    师:还敢接受我的挑战吗?

    生:敢!!!

    师:5-5=?

    生:0。

    师:为什么?

    生:盘子里有5个苹果,我吃了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吃,所以盘子里还有5个苹果。所以5-0=5。

    生:我也认为5-0=5。因为,老师有5朵大红花,老师送给我们0朵,也就是一朵也没送给我们,所以还有5朵。所以我也认为5-0=5。

    师:哦,在提老师意见呢。好,马上就会给大家发奖品。因为同学们说得实在太好了。我也同意5-0=5。其他同学呢?

    生:同意!!!

    板书:5-0=5

    师:还能再说几个像这样,用一个数减去0的算式吗?

    生:1-0=1

    生:4-0=4

    生:3-0=3

    生:2-0=2

    师:这些算式看起来也很有意思。它们又藏着什么小秘密呢?

    生:我发现这些算式都是减法。

    生:都是减去0。

    生:我发现5减0还等于5,4减0还等于4,也就是等于它自己。这几个算式都是这样的。

    生:这些算式都是关于0的减法,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它自己。

    师:说得很好。现在大家知道了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这个数本身。

    师:还有吗?

    [评析:学生在教师无声却真情的微笑、眼神和手势的鼓励下,感受挑战成功的喜悦,在迁移中轻松地理解和探究新知识,在宽松的课堂中张扬着个性,讲述着关于0的故事,阐述着对0的理解,解答着关于0的算式,发现着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探究着数学的奥秘,享受着数学的价值和学习的快乐。]

    生:0-0=0

    生:对。

    生:0-5=5

    生:不对

    师:到底对不对?说说看。

    生:我认为不对。因为0比5小,不能减。

    生:我也认为不对。因为0就表示没有,用0个减去5个,不够减,没法减。所以不对。

    师:可以怎么说呢?

    生:5-0=5

    生:对!!!

    师:9-0=?

    生:9!!

    师:为什么?

    生:因为一个数减0,还等于这个数自己。

    [评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是极其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放手让学生评价,由学生论证,在生生互动中学生得到发展,不仅是知识的,更是对自我的肯定和信心的树立。]

    三、回顾反思──总结学习所得,深化对0的认识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生:认识了数字王国的新朋友──0

    生:知道0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生:还学习了怎么写0

    生: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

    四、巩固练习──应用所学有关0的知识

    A、<CAI>出示有关0的加减法的算式,学生抢答。

    B、学生作小考官,说几道关于0的口算题目,其余学生口答,判断。

    [评析:教师手中无教材,心中有学生;学生面前无教材,却时时创造着丰富的学习素材。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先例题再练习的数学课堂模式,学生在教师放手的自由课堂中,碰撞思维,迸发智慧的火花,在活动中铺垫,在故事中渗透,在想像中丰富,在生活中应用,在挑战中提高。学生经历着富有个性的数学学习过程,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提高,信心和自我的肯定。学生是快乐的,学习是有价值的。]

    一年级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篇11】

    第九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0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

    2、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4、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

    教学准备:

    1、三只小猴图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没有桃子的图片

    2、实物投影仪,活动灯片二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谁?看他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一猜,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同时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学生描述三只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

    二、揭謎底,教学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师: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为什么有那么丰富的表情?让我们数数看

    1、提示第一种含义―――什么也没有

    出示2个桃子,问:用几表示?(小猴看到2个桃乐呵呵)学生举起数字卡片2

    出示1个桃,问:用几表示?(小猴吃了1个桃,嘴巴鼓鼓的)学生举起数字卡片1

    出示空盘子,问:用哪张卡片表示?有吗?

    师:什么也没有用:0来表示。

    板书:0的认识

    板书0并领读0

    2、发散思维,充分想像

    1)老师竖起2根手指问学生读几

    2)老师握起拳头,一根手指头也没有,这时一个指头出没有伸出来,谁知道可以用几表示?

    3)请说一说有关0的物体。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种含义

    1、揭示第二种含义――――起点

    出示直尺图

    师:表示什么也没有时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

    (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数越大,离0就越远)

    利用这个原理可以用直尺量东西,这时0就表示起点。要用0对齐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数几,达到的数越大,东西就越长。

    强调:量东西长短时,0就是起点

    2、学生活动,体会起点

    师:见过运动会上赛跑吗?运动员跑步的起点就相当于0。见过跳远吗?0也可以表示跳远的起点

    教师可以示范性的量,说出大概远近

    强调:尺子的0起点要对齐跳远起跳的0起点

    学生活动:说一说在测量的时候,就注意什么?

    3、发散思维,充分联想

    想:生活中还有什么用0表示起点?

    四、教学书写0

    1、学生说说怎样写好0?应该注意什么?

    2、师示范,学生认真观察,然后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

    3、学生写0在书中第29页描红,另请两位同学上台写,写完后,全班评从优缺点。

    4、在准备好的空白卡片上写0

    五、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第30页的第1题

    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第一个鱼缸:5第二个鱼缸:2第三个鱼缸:0

    2)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

    2、摆一摆

    要求:

    1)学生分组活动按顺序排列0―――5的数字卡片

    2)排好顺序的派代表上台演示

    3)鼓励不同的排法

    4)按要求把4、3、1、0、5、2从小到大排一排。

    六、调查:0到底是双数还是单数,请大家回家查一下资料或问一问家长。

    板书设计:0的认识

    【一年级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