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劳动教案
发表时间:2023-04-26三年劳动教案7篇。
基于您的需求教师范文大全编辑为您提供了一份全面的《三年劳动教案》。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教案的制作体现了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精神。相信您在阅读网页内容后有所收益!
三年劳动教案 篇1
第一单元:纸工初步
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贴、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编制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了解纸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
2、了解我国早期的造纸术和造纸方法。
3、介绍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教具准备:各类生活中常用的纸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纸——纸工制作的基本材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纸,纸的类型很多,它的用途十分广泛。你知道一些关于纸的知识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介绍收集的关于纸的图片、资料,互相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
三、集体学习
1、造纸术的发明。
2、早期的造纸方法。
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4、介绍几种常用的纸。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并会使用。
2、了解纸工制作的符号并掌握一些纸工的基本技法。
3、制作纸工时的安全防护。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根据制作符号制作纸工。教具准备:常用的纸工工具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做纸工要用什么样的工具呢?你知道图上的虚线、实线、密集的小点子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组讨论)
二、认识纸工工具
1、剪刀:是最方便的裁剪工具。
2、美工刀:切刻的工具。
3、胶水: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
4、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
5、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三、认识纸工制作符号
1、山线-------------------
2、谷线
—-—-—-—-
3、剪切线
4、粘贴面
5、挖切
四、教学纸工的基本技法
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剪、刻、贴、撕、拼、插、卷、编、植、山线切折、谷线切折、压引法。
五、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
教师讲解,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制作折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山线和谷线。
2、能看懂制作步骤,并根据图例和说明学会制作“折扇”。教学重点、难点:山线和谷线的划痕折叠。
教具准备:折扇成品、制作步骤、纸工符号、消毒棉球、创可贴。学生准备:
(1)了解纸的相关知识,收集一些不同种类的纸制品或图片。(2)纸工工具。
(3)每人一张01号纸工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活动前的教育
1、教师强调纸工制作时的安全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2、提醒学生山线、谷线折叠之前的划痕可以用针、刀,或者用没有油的圆珠笔芯刻划。
3、做纸工时剪切下的边角料要及时处理干净,装入垃圾袋。切刻材料时要垫上垫板,以免损坏课桌。
二、学生操作
1、学生尝试,小组合作,自主操作;
2、教师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三、评一评
在完成作品后,可按照“方法正确,作品美观,团结互助,粘贴严整,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评价。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拼接玩具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拼接玩具。拼接玩具就是运用剪切、组拼、粘贴的击发制作各种几何图形,再拼出各种形象。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制作出不同形态的小鸟和自己设计七巧板、八巧板等,进而启发学生剪切制作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并把他们拼摆组合成动物、人物、花草等有趣的图形。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其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审美情趣。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十五巧板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十五巧板”。
2、根据图例制作“十五巧板”。
3、学会使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教学重点、难点:动手动脑,发展思维。教具准备:投影仪、十五巧板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直尺、剪刀、胶水和劳动制作材料02号,令备方形或圆形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了解十五巧板的历史,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做过哪些拼图玩具,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七巧板等)是啊!七巧板是我国传统的益智玩具,大家都玩过了,那么你们玩过十五巧板吗?课前,大家已经查阅了关于十五巧板的历史,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十五巧板呢?同学们想自己做一做、拼一拼十五巧板吗?
二、指导学生制作十五巧板
指导学生按照图样,用正方形纸剪切出大小三角形4块,梯形2块,平行四边形1块,半原形2块,折尺形2块,不规则图形4块。制作完十五巧板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制作的体验,并推选代表介绍本组的制作经验,展示制作成果。
三、拼图,体会创造性游戏的快乐
怎样才能拼摆好十五巧板呢?这儿有一首儿歌: 十五块小板都用到,不能多来不能少。不能重叠,不能离,十五块小板紧紧靠。先想想,再拼拼,拼拼、想想有创造。多动手,多动脑,看谁拼得多又好!
1、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完成十五巧板的拼图,看哪一组拼地最多做好。拼完后,给拼图赋予一定的意义,准备交流。
2、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所拼的图案,向老师、同学们说明自己所拼图案的意义。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制作十五巧板,并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那么,学会了十五巧板、七巧板。你们能设计出其他的拼板吗?(五巧板、六巧板、八巧板)回家之后,自己尝试着做一做,拼一拼,发挥你们的创造力,看谁拼得多、拼得好。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快乐的小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拼出不同形态的小鸟。
2、结合制作内容,对学生进行要保护鸟类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发挥想象,拼出不同的小鸟形态。教具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和03号制作材料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鸟或者自己养鸟的趣事,想象森林中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鸟飞翔的各种姿态,从而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制作
首先指导学生剪贴。其中,头部的剪贴是难点。头、眼睛等圆形部分的剪切,意在训练学生的双手及眼的协调性。一般左手拿纸样做圆形移动,右手拿剪刀沿边线做弧线运动,注意剪圆滑,不剪破,培养学生做事时耐心、细致的良好品质。粘贴时,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顺序:翅膀——身体——头——尾巴——翅膀,胶水要适量地涂在反面,按先后顺序贴。应鼓励学生粘贴出各种姿态的小鸟——翅膀向上,翅膀向下,低头,回头的等等。摆放位置、版面设计也不拘一格,让学生自由发挥。
三、展评 作品完成后,比比谁贴的画面最生动有趣。几个同学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成了一幅美丽的“百鸟飞翔图”了。根据画面,看谁能编出动听的故事。这样,既动手,又动脑,发挥想象力,培养合作意识,训练表达能力,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
四、作业
回家后,自行设计制作用其它材料制作的小鸟。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猫头鹰 教学目标:
1、根据图例和文字说明学会制作“猫头鹰”。
2、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技能加以巩固。
教学重点、难点: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猫头鹰”。教具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和04号制作材料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小朋友见过猫头鹰吗?在哪里见过的?它长得怎么样?你对它还有些什么了解?
二、制作
1、自学图例,说说制作“猫头鹰”的步骤。
2、老师相机指导制作的难点。
3、学生自行制作。
三、展评
作品完成后,比比谁制作的最生动有趣。几个同学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成了一个美丽的“猫头鹰乐园”了。根据画面,看谁能编出动听的故事。这样,既动手,又动脑,发挥想象力,培养合作意识,训练表达能力,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给节日增添欢乐
本单元围绕“给节日增添欢乐”这一主题,安排了学习制作团蛤、边花、拉花、四角彩灯手工制品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饿热爱;同时,还可以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教师,给国庆节和元旦等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剪纸团花、边花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的剪纸工艺。
2、学会剪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
3、用剪出的团花和花边装扮自己的教室。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剪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教具准备:各式团花、花边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设备 学生准备:剪刀、小刀、彩色纸、针、直尺、笔等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制作兴趣
可以先和学生一起欣赏团花、边花作品。观察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做什么用?曾经在哪见过?进而介绍剪纸,还可以引导学生奥妙卡纸上提供的网址,查找、学习剪纸小常识。
二、设计图样
剪团花、边花,设计图案是关键。剪团花,首先要掌握彩纸的对折方法。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学生可多准备几张彩纸,折叠好后,先设计外框,然后在外框内设计图案。设计图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醒学生画图时要留有挖空的部分,线条要富有变化,设计的图案才精美。
三、剪贴
剪时,手要捏紧,否则图案不容易完全对称,并且必须注意,不要剪断周边连接处,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剪,如果要挖去中间的一部分,可以用剪刀尖在中间轻轻穿一个小孔,然后插进剪刀尖沿图案轮廓剪。确实难剪的部分也可用刻刀刻。剪完之后,轻轻地按顺序展开,平整地粘贴在底板上,作品就成功了。
四、展示作品
五、欣赏、思考
欣赏彩色剪纸图片,思考、探究美化剪纸的方法,创作出更美观、更具有应用价值的剪纸作品。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拉花(彩练)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制作拉花时是融折、剪、拉等几种技法为一体的。
2、学会制作拉花的基本步骤。
3、发挥想象力,制作出漂亮的拉花。
教学重点、难点:在学会制作拉花的基础上,会自己设计制作拉花。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彩纸拉花成品、半成品
学生准备:六色彩纸、金纸、一米长彩线、剪刀、固体胶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蜡光纸)一张纸,不仅能写字、作画,还可以做成剪纸作品,彩纸拉花就是其中的一种(出示彩纸拉花作品)。在节日到来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用它来装点教室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彩纸拉花。
二、讨论制作拉花步骤
1、究竟怎样做拉花呢?(出示团花和拉花的单张)制作团花和拉花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组讨论。结论:先折叠,再设计图案,最后剪贴)
2、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小组讨论。结论:拉花是好多张粘贴连接起来的)
3、总结拉花制作过程:折叠---设计图案---剪---粘贴连接---串线。
三、实践操作
1、折叠。剪团花时我们学过折叠,下面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折纸。(可以用十字格折叠,也可以用米字格折叠)
2、设计纹样。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纹样呢?大胆想象,怎样美观就怎样设计。(学生设计,暂时不用)
3、教师巡视,找出设计中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分析可能带来的后果。
4、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呢?(中心点留得适当,花纹可以用笔描得粗些,或者在剪口处用笔做记号)
5、修改纹样,动手剪一个拉花单位。小组里比一比,看谁的拉花展开后最漂亮?
6、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组拉花。
7、展示:各小组把制作好的拉花挂起来。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拉花最漂亮,剪贴得最整齐。
四、总结
1、今天,我们教室真漂亮!
2、我们用灵巧的双手、辛勤的劳动装扮了我们自己的教室。
3、课后,有兴趣,我们再试试,一定越做越好。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四角彩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
2、了解“四角彩灯”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装饰工艺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教具准备:四角彩灯作品
学生准备:针、线、剪刀、05号制作材料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指导、连接
指导学生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哟内个彩线制作穗子——剪下材料——折叠山线、谷线——将穗子和彩灯各部分连接起来。
二、重、难点讲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如何把弧形的“山线”和“谷线”折叠整齐,使之美观。教师不必把方法直接教给学生,可以事先发给学生一张画有直线、弧线的纸,让学生联系怎样折叠“山线”“谷线”。练习中启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开始很可能折叠得不整齐,很快,他们会想出不少办法,最后让学生总结,用哪种方法最方便,效果最好。
三、动手操作
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在学生碰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帮助解决,可以试着把问题摆在全班学生面前,让大家共同想办法。这样,效果要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好得多。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动物世界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操作方面进一不提高动手能力,并学会一些技术探究的方法,能自主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二课时)设计制作“动物世界” 教学目标:
1、巩固剪、刻的技法,逐步学会粘贴和插接的技能。
2、引导学生在制作时养成细致、耐心的良好品质。
3、通过自学图例,学会四种动物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用粘贴和插接的新技能,制作四种动物。
教具准备:制作好的动物造型作品及半成品各一份,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06、07、08号、小刀或针、直尺、剪刀、固体胶、彩纸、卡纸 教学时间:()月()日()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谈话为主,了解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尤其是对动物的形体特点能作简要说明,为后面进行创作做好铺垫。
二、制作材料06号
1、观察制作材料,仔细观察制作符号,同桌说说每个符号的意思。
2、学习材料上的制作符号及制作步骤,教师板书:剪——刻——折
3、学生操作,小组互助。
三、制作材料07号
1、出示成品,观察、思考:这头牛的制作主要分为几部分?在进行制作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示范,学生操作。
四、制作材料08号
1、出示成品,激发学生的兴趣,观察,思考:为什么鸡头会动?
2、小组讨论,回答。
3、提示制作要点,引导学生自己按步骤图制作一只摇头公鸡。
五、组合、讨论
组合“动物世界”。讨论: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该生活在哪里呢?让我们用彩笔、卡纸为小动物设计营造一个美丽的家园,让它们在那里生活得更加快乐。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再设计制作一件作品 教学目标:
1、通过上两节课的制作,自己设计一个动物造型。
2、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自己设计的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己设计制作动物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具准备:一些制作好的动物造型
学生准备:卡纸、剪刀、固体胶、小刀、彩笔、动物图画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由前几节课的授课内容导入,激发学生主动要求制作的愿望。提出:“我们制作了一些可爱的动物造型,今天,饿哦们要来自己设计动物造型,还要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小组做得好。”
二、制作指导
1、提问:前几节课,我们都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制作动物造型的?
2、指导学生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不同类型的动物。
适时用实物投影出示一些动物造型供学生参考、借鉴,降低操作难度,鼓励学生尽量自己动脑筋进行创作。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指导。
三、合作创作。学生互相配合,设计创作。
四、评价作品
自评与互评结合,渗透爱护环境、爱护动物等方面的教育。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纸编的乐趣
本单元共介绍了三种编织的方法,通过本单元的练习,让学生对编织的击发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些激发进行编织练习,编织出美观实用的物品,并在编织的过程中训练学生耐心、信心、做事有恒心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能自主进行一些简单的编织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对编织方法的讲解配以实物的展示,效果才会更好,因为这些编织激发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若讲解不清楚,学生很难完成作品,要创作就更难了,最好能让学生边学边做,这样容易巩固。教学安排:5课时
教学内容:(第1—4课时)学习纸编 教学目标:
1、了解编织的基本技法。
2、会利用学会的编织技法,制作材料中的四件纸编作品。教学重点、难点:自学图例,学会制作纸编作品 教具准备:制作好的编织品及半成品各一份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09、10、11、12号,小刀、直尺、剪刀、固体胶、纸条 教学时间:()月()日()月()日
()月()日
()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编织的认知,可以讲述编织的历史,所用的材料知识等。
二、制作材料09号
1、剪下头部部件,裁纸条。
2、编辫子
3、粘贴,完成。
三、制作材料10号
1、切刻
2、穿编
3、穿编
4、贴牢背面
5、调整编织条
6、粘贴背板,系丝带、完成。
四、制作材料11号
1、切割
2~~~
4、穿编、粘贴
5~~~
7、折叠、粘贴到底板上
8、粘贴手、脚,完成。
五、制作材料12号
1、穿编、粘贴鞋带
2、粘贴鞋带与鞋底
3、粘贴另一层鞋底,完成。
教学内容:(第五课时)设计制作纸编物品 教学目标:
1、通过上几节课的制作,自己设计一个纸编作品。
2、通过设计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设计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具准备:设计制作的纸编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彩色纸条若干、卡纸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节课,我们接触了用纸编织的方法制作出精美的手工作品,其实用纸编的方法能做出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用纸条还能编出什么呢?(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二、总结、创作
1、小组交流。
2、分小组尝试编织,教师巡视帮助。
三、自主评价
展示各小组的作品,请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
课时
(第一课时)剪纸团花、边花
我国民间传统的剪纸工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
团花和花边装扮自己的教室。
难点: 学会剪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
各式团花、花边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设备
剪刀、小刀、彩色纸、针、直尺、笔等
()月()日
作兴趣
和学生一起欣赏团花、边花作品。观察思品有什么特点?做什么用?曾经在哪见绍剪纸,还可以引导学生奥妙卡纸上提供找、学习剪纸小常识。样、边花,设计图案是关键。剪团花,首先的对折方法。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学生可彩纸,折叠好后,先设计外框,然后在外案。设计图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醒学生画图时要留有挖空的部分,线条,设计的图案才精美。手要捏紧,否则图案不容易完全对称,并,不要剪断周边连接处,一般按从上到下、顺序剪,如果要挖去中间的一部分,可以中间轻轻穿一个小孔,然后插进剪刀尖沿。确实难剪的部分也可用刻刀刻。剪完之按顺序展开,平整地粘贴在底板上,作品
品思考色剪纸图片,思考、探究美化剪纸的方法,观、更具有应用价值的剪纸作品。
三年劳动教案 篇2
三年级下劳动与科技教学计划
劳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因此为了搞好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工作,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
本学期三年级共有学生26人,学生普遍劳动热情不高而且思想教浮躁,虽然个别同学热爱劳动,但劳动态度不够端正,不爱动手操作。上课纪律良好,有个别学生上课纪律意识薄弱,需要老师提醒。由于劳动课受条件的限制,这些孩子缺乏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
二、熟悉教学内容、重难点、课时安排
本册劳动课共20课,内容分为三部分;①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②手工制作;③生活小常识。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三、本册劳动课的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四、本学期教学工作措施
通过我对班级情况的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熟悉,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对劳动课教学采取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4.不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能全身心的投入。
5.重视学生每一次劳动成果,在班级举行成果展示,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创造火花,体验活动乐趣。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第一课 整理教室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分工合作,一齐动手来整理教室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爱护书学生爱劳动的习惯
学习重点:让学生学会整理教室
学习难点:怎样清扫天花板和墙壁高处的灰尘
教具准备:抹布等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的教室又该打扫了,让我们一齐动手来整理我们的教室吧。
二、说一说
(一)打扫教室
1、教室整理需要做哪些事?
2、怎样能使我们的教室更加整洁、美观?
3、要清扫天花板和墙壁高处的灰尘,应该怎么做?
4、为什么要戴上帽子和口罩?
5、擦黑板、擦窗户时,应注意些什么?
6、先洒水后扫地对吗?为什么?
(二)摆放桌凳
根据你们教室的情况,怎样摆放桌凳最合适?
(三)布置教室
1、教室正面怎么布置?
2、教室后面怎么布置?
3、教室两侧怎么布置?(学生讨论解决以上问题)
三、集思广益
教室整理好了,还应注意保持,应该怎么做?
四、动手做
大家一齐动手,把教室打扫干净、布置好。
五、评比台
你们的教室整理得怎么样?小组给予评价
六、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二课 种盆花
学习目标
1、学会种盆花。
2、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
学习重点 学习盆花的种植方法。
学习难点 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
学习准备
1、各种花盆和花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春天到了,我们种点什么好呢?盆花,便于移动和管理,既能放在室 外庭院、台阶,又能摆在室内陈列展览,所以人们都喜欢种盆花。
二、看课件
学生看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盆花
三、学技能
(一)选盆
黏土盆 陶瓷盆 塑料盆
(要根据花卉的习性来选择不同的花盆,最好选用黏土盆。)
(二)装土
可用腐叶土或人工调配的培养土。
1、花盆装土前,最好用300份水加1份福尔马林配成的药水进行消毒。
2、再用瓦片把花盆底部的排水孔垫住,铺上一层粗沙作为排水层。
3、盆内所装的土要细碎、疏松,不要装的太满。
(三)播种
1、盆花一般在清明前后播种
2、播种前先用水把盆花浇透,水全部渗入后,把种子均匀的撒在土上
3、再撒上一层细土盖住种子
(四)管理
1、花盆应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
2、在幼苗成长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盆土湿润,还要注意防冻保温
四、讨论
1、花盆装土前,为什么要进行消毒?
2、盆花一般在什么时候播种?
3、管理盆花,需要注意什么?
六、动手做
自己动手种盆花
第三课 做小标语牌
学习目标
1、学生学会做小标语牌来装点学校。
2、观察探究-动手尝试-展示评价。
3、通过制作小标语牌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他人、尊敬师长、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通过制作小标语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行。
学习重点 掌握小标语牌的制作方法。学习难点 创新和基本的设计技巧。材料准备
硬纸板、白纸、墨汁、糨糊、细绳。工具准备 剪子、锥子、毛笔或彩色笔。学习过程:
一、播放音乐《劳动最快乐》。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上课,我给大家带来两个好朋友,“小蜜蜂”和“小喜鹊”。大家欢迎吗?
2、“小喜鹊”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大家想听吗?(课件展示:用“小喜鹊”的语言向学生宣传关于学校要开展“告别不良行为,作文明学生”的活动,要求学生争做“文明小卫士”。)
3、师提问:要做文明小卫士,你应该为学校做些什么呢?
4、师:“学校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只靠我们一个人是不够的。我们应当应用标语牌让大家都知道,一起作好“文明小卫士”。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制作标语牌。(板书:做小标语牌)
三、探究方法,合作交流。
1、师:你们都在什么地方见过标语牌?
2、课件展示标语牌,让学生初步感知。
3、大家喜欢吗?想自己制作一个吗?
4、下面就让我们的好朋友“小蜜蜂”教你一招。(课件展示制作小标语牌的过程。)
5、请各小组讨论小标语牌的制作方法。
6、让学生感知课本,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
四、生动手实践,加强师生互动。
1、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
2、学生动手制作,要求学生使用剪子、锥子时要注意安全。(课件出示要求。)
3、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与展示。
1、组内先推选一件作品进行评价。看看谁的小标语牌既有新意又有创意。
2、挑选出各组的最好作品在全班展示评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3、教师总结评议。大家用自己的劳动制作了标语牌,大家在为学校创建文明学校的方面做出了努力,大家都是“文明小卫士”。
六、拓展延伸,实践创新。
今后,你还希望制作怎样的小标语牌?
七、实践、感想作业。
1、把你制作的标语牌挂在合适的地方。
2、以“我想制作这样一种标语牌”为题写一篇日记。
第四课 做毽子
学习目标:
1、学会几种做毽子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学会使用剪刀等劳动工具;通过做毽子,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来做毽子;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团结协作,合作交流的精神。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历,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动手解剖实物等方法来了解并总结出做毽子的一般方法。
学生学会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实践—再创造的基本学习方法。
学习准备:
1、工具和材料:鸡毛、包装带2米、垫圈、线、索线、布条、剪刀等
2、准备几种不同类型的毽子
3、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毽子的故事或相关资料。
4、课间让学生玩一玩踢毽子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踢毽子的体会。
2、交流收集的有关资料。
3、教师展示几种毽子,让学生认识,并相机揭示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索
1、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及收集所获知识,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做毽子的基本方法。
2、拆一拆,仔细观察,研究做法,让学生进一步弄清做毽子的具体步骤及不同毽子在做法和材料上的区别。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材料和方法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三、探究解决
1、让学生及时反馈在初步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予相应指导。
2、积极鼓励学生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
四、动手实践
1、在研究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劳动作品的制作。
2、教师帮助,学生相互借鉴、交流,共同提高。
五、竞赛巩固
1、组织学生进行劳动竞赛。
2、学生在竞赛后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六、总结评价
1、劳动作品展评。
2、学生谈谈自己劳动后的体会。
3、发散学生思维,思考其他种类毽子的做法并延伸到课外探究、尝试
第五课 做纸袋
学习目标:
1.让孩子们对坐纸袋产生兴趣。
2.学会制作纸袋的基本过程。
3.自主美化、自主设计纸袋。
4.让孩子在兴趣中接受环保理念。并把这种理念化作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
学习重点、难点:制作纸袋的过程
学生准备:8开的长方形牛皮纸一张(或纸质较厚的纸,如旧挂历、白白纸等均可)、胶棒或双面胶、粗一点的绳子、小刀、剪刀、彩笔。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
学习过程:
一.实物激趣导入本课内容,让孩子产生想要动手的愿望。
1.结合多媒体课件,出示做好的漂亮纸袋向同学们展示,可以让大家评价一下老师手中的纸袋:
(1)这些袋子漂亮吗?你喜欢吗?
(2)你发现了没有,这个袋子是用什么做的?
(3)使用纸袋有什么好处呢?
2.谈话导入:“同学们,既然使用纸袋有这么多的好处,让我们一起动手学学制作方法好吗?学过这节课之后,你就能自己动手做出这样的漂亮纸袋。说不定有的同学做的比老师的更漂亮呢!”
(设计意图:让孩子对纸袋产生制作兴趣。并让孩子知道,制作纸袋,不仅可以学会它的制作,还能上升到环保的高度。)
二.学习制作纸袋的基本过程。
1.多媒体出示制作纸袋需要准备好的东西,让孩子们自主检查是否准备齐全。
2.多媒体出示纸袋制作步骤:
(1)把长方形的牛皮纸(或其他纸质较厚的纸)对折,在一端留下宽约1.5厘米的边,以便粘贴。
(2)把留下的边缘折叠,粘贴在另一端边缘上。
(3)把粘好的纸折成方盒行,上下都留下开口。
(4)顺着上图虚线把纸盒两边向内折,老师演示折后的形状。
(5)把口袋的另一端折压成老师示范的样子,再沿虚线向上折叠,折成船行。
(6)顺着老师指定的位置画虚线,然后沿虚线相对折叠,粘贴住,做纸袋的底部。
(7)在纸袋开口处两边各打两个孔,分别穿上绳子,固定好。做纸袋的提手。
(设计意图:我采用课件出示纸袋每一步的制作过程,就是为了让孩子更清晰,一步一步按照要求做。)
三.观察比较自己和周围同学做的是否一样,并讨论自己在制作过程中觉得哪一步较难,是怎样克服的?
1.把自己做好的纸袋和同桌还有周围的同学比较一下,看和别人做的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仔细观察究竟是谁做的不正确,修改一下。
2.小组讨论:哪一步制作较难完成,是怎样克服的。
(设计意图:让孩子做好之后自己仔细观察,是为了培养他们细心的习惯。讨论的过程则是加深对较难完成的一部的制作过程的印象。)
四.讨论交流:
用什么办法加固袋口,让提绳不容易吧袋口拉破?
(设计意图:让孩子动脑筋想一想好办法。让孩子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也在这项设计中曾经纸袋的实用和耐用性。)
五.让孩子自主设计制作一个纸袋。并且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让纸袋漂亮、与众不同。
六.展示学生们好的创意作品,让大家来欣赏学习。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孩子们的独创性,鼓励孩子创新。)
七.课后实践。
把做好的纸袋选一个最漂亮的送给妈妈,让妈妈购物使用。并记录下妈妈使用过程中对纸袋优缺点的说明,自己想办法改进缺点,让纸袋成为代替塑料袋的购物用品。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掌握正确择菜和洗菜的方法。
2、培养动手、动脑 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正确择菜和洗菜的方法 学习难点:摘掉不宜吃的部分和杂质,洗干净。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第六课 择菜、洗菜 蔬菜在食用前,都要经过择和洗。蔬菜的种类很多,我们应该学会不同的择法和洗法。
二、让生尝试,选择择菜方法
1、带着问题独立看书
(1)蔬菜分为哪几类?各类蔬菜的择菜方法是什么?(2)洗菜的方法有哪几种?
2、指名回答问题1
3、四人一个小组,分工试着择菜
4、师桌上分四类蔬菜及工具,每类指名上台示范边择边说方法
5、师小结:可见不同种类要用不同的方法
6、小结注意事项:一定要把不宜吃的部分和杂质摘掉
三、1、指名回答问题
2、每组习自己择好的菜
3、请一人上台择、洗菜
4、小结:择菜的注意事项
四、开展“我是妈妈的小帮手”家务劳动大比武
五、师生共同说收获
第七课 洗茶具、餐具
学习目标:
1、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餐具的方法。
2、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学习重难点: 学习洗茶具、餐具的方法。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生准备:茶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等。学习过程 洗茶具
一、导入,出示课题。
⒈看洗茶具的图片,弄清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⒉让学生小结清洗茶具的主要步骤,教师板书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①浸泡茶具; ②擦洗茶具; ③冲洗茶具; ④擦干、摆放。
二、讨论学习,确定洗茶具各步骤的操作要领。
⒈分组讨论,根据洗茶具的主要过程,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的要领。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⒉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⒊投影出示填写情况,师生评议。⒋小结:⑴浸泡茶具:加1~2滴洗洁精。
⑵擦洗茶具:不要用力过猛。有茶垢,可用牙膏擦。
⑶冲洗茶具:从里到外,逐一冲洗。注意节约用水。
⑷擦干、摆放:用净布擦干水,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三、研究性学习: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去茶垢的几种方法。
⒈在洗茶具时,最需要清除的是积在茶杯上的茶垢,除了用牙膏擦除,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⒉让每组学生分别用自己准备的辅助材料,擦洗一个有茶垢的杯子。⒊各小组代表介绍所用方法,并展示洗涤效果。⒋提问:能不能用洗衣粉?为什么?
学生阅读书上的内容。
四、动手实践,分组洗茶具。
教师巡视指导,并请学生说说洗涤过程和注意点。
五、根据实际情况分项目进行评价。洗餐具
一、调查情况:
平时你在家洗餐具吗?谁来说说餐具怎样洗?
二、学习如何洗餐具:
1、观看洗餐具的图片。
2、说说洗餐具的过程。
3、每个步骤需要注意些什么?(1)小组讨论。
(2)参考“技术信息”,填写书上的表格。(3)师生共议,确定注意点。
4、讨论难点。
问:如果洗的碗很油腻,该用热水洗还是冷水洗? 如果一个碗鱼腥味很重,该用热水洗还是冷水洗? 小结:(1)油腻的碗要用热水洗,用冷水不能去除油腻。(2)鱼腥味很重的碗要用冷水洗,用热水洗不能去除鱼腥味。讨论夹过糯米糕的筷子、有粘底的锅该如何洗。
5、洗餐具可以有几种洗涤方法?怎样洗既干净又方便?
三、交流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
第八课 叠衣服
学习目的:学会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学生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课前准备:上衣一件,长西裤一条,木板一块。学习重难点:学会叠衣服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根据课文开头的一段引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问:“小芳看见妈妈把晾干的衣服收下时怎么样?她为什么这样做?”
二、指导学生学会叠衣服。(本文的重点)结合图文,边讲授边示范。先教叠上衣,然后裤子。板书步骤和要领,加深学生的印象。板书:叠上衣的操作是:
1、把上衣钮扣扣好。
2、把上衣反向铺在床板上,用手抚平。
3、取肩宽的六分之一宽度,叠一条直边直到衣脚。
4、把袖子往衣背里叠。
5、叠另边的方法与2、3、4点相同。
6、以包住袖子下方为度,把衣脚往上叠。
三、进行练习叠上衣。要求学生按照板书的顺序去叠,加强堂上巡视,发现操作不当的,要求及时纠正。
四、指导学生叠裤子。(本文的另一个重点)指导方法与叠上衣的方法大致相同。
五、结合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主动做。”
六、关于想想做做。
第九课 认识几种工具
学习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劳动工具,并学会用法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几种工具的认识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锤子、钳子、扳子、螺丝刀等工具,你们认识它们吗?会用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认识。
二、学技能
(一)学生独立看课本
1、锤子
2、钳子
3、扳子
4、螺丝刀
(二)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
三、注意事项:
使用锤子、钳子、扳子、螺丝刀等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使用工具打闹或挥舞。
四、拓展
你还会使用什么工具?
五、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十课 正确使用干电池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正确使用干电池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学会正确使用干电池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各种各样的电池,你们认识它们吗?会用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认识。
二、学方法
(一)学生独立看交流
(二)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
1、认识圆柱体干电池
2、如何安装干电池
3、长期不用该怎么办?
4、如何存放?
三、拓展
和家长交流正确使用干电池的方法
四、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十一课 电风扇的使用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电风扇的使用方法 2.掌握安全使用的一般知识 3.学会自己开、关电风扇 学习重点
学会自己开、关电风扇 学习过程
一、指导学生学习课文 1.电风扇的用途。
2.电风扇的种类:吊扇、楼顶扇、壁扇、落地式风扇、台扇、转页扇 3.电风扇的操纵装置
(1)调速开关(2)定时开关(3)摇头装置 4.电风扇的使用方法
(1)插电源(2)按开关、选风速(3)使用定时开关(4)使用摇头装置(5)关风扇
二、让学生结合课文中使用电风扇时要注意的问题和有关保养的常识谈谈自己在使用风扇的做法和体会。
三、进行学习总结,鼓励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正确使用电风扇的方法。
第十二课 学查水表、电表、燃气表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查水表电表、燃气表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
学习重难点:学会查水表、电表、燃气表的方法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谁水、电、燃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会查水表、电表、燃气表,随时可以知道自己家里用水、用电、用气的数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查水表电表、燃气表。
二、认识各种仪表
三、学习各种仪表的使用方法
(一)学生独立看课本
(二)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
1、电表
2、燃气表
3、水表
四、拓展
查看自己家的水表、电表、燃气表,计算本月应缴费用
五、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十三课 养兔子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养兔子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动手、观察的习惯
学习重点:养好小兔子
学习难点:小兔子的特征及习性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兔子温顺可爱,是我国普遍饲养的草食动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养兔子。
二、学习兔子的饲养方法
(一)学生独立看课本
(二)说出饲养方法
1、兔舍的要求
2、兔子的饲养
3、疾病的预防
三、拓展
在家里养几只小兔子,并记录你的饲养体会
四、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十四课 害虫防治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习害虫的防治方法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动手、观察的习惯
学习重点:学会怎么防治玉米虫
学习难点:把害虫防治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害虫的危害,只有及时防治,才能确保农作物丰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防治玉米虫。
二、生读课本,认识玉米虫
三、防治玉米虫的方法
(一)学生独立交流
(二)说出防治方法
1、科学使用秸秆,消灭虫源
2、投放“1605”颗粒剂
3、人工扑捉
4、灯光诱杀
5、释放赤眼蜂
三、拓展 把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
四、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十五课:节日的彩带
教学目标:
1、研究彩带制作的技术原理,了解彩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初步学会彩带的编制方法,完成1-2条美丽的彩带。
3、能合理评价彩带的制作质量,并利用彩带布置教室。教学重点:学会彩带的编制方法 教学难点:完成1-2条美丽额彩带 教学准备:
铅笔、剪刀、美工刀、固体胶,各种彩色的纸。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彩带在生活中具有的广泛的使用价值。我们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彩带。模仿做彩带;
请同学动手做一个彩带,看看谁做得最好看。请同学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做这个彩带的。
教师指导学生一起做彩带。编的动作;折的动作;圈的动作示范。学生根据要求折、编一条象书上的彩带。评一评,看谁做得最好看,和书上的最象。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性做一条彩带。可以用玻璃丝、缎带、丝绒等材料。多条彩带组合,做不同的彩带。比较,怎样的手法可以做出漂亮的彩带。
4、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第十六课:迷你桌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纸杯子的剪、粘,重新组合后学习制作不同的桌子、椅子、亭子等,动手动脑,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2、培养学生变废为宝,勤俭节约的好思想,好习惯。教学重点:学习制作不同的桌子、椅子、亭子 教学难点:养成勤俭节约的好思想,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A、师:用课堂的课桌椅讲起,它是我们的好朋友,观察一下它的特点是什么?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看我们的好朋友,课桌椅,它陪伴我们真是太辛苦了。B、小朋友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课桌椅,安全、实用、美观又结实,这是共同的特点。C、师:启发小朋友说说自己还看到过哪些有趣的桌椅?
师:对,有圆的,长的,方的,扁的,各式各样的桌椅,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结实、耐用、美观、新颖。(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下国内外的新产品)
二、作品分析:
1、讨论
师:今天我们再来看看书上的作品,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后小结,这是纸杯子材料制作的工艺品。)
2、启发
师: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来玩个游戏,叫做“搭积木”。(让几位同许拿着事先剪好的杯口、杯底、杯壁等材料上来拼搭桌椅,通过实物投影仪向全班展示)
师:这几位小朋友真能干,真是能工巧匠,他们设计的桌椅太漂亮了,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开动脑筋,做出各种各样的桌椅来。
三、学生作业
(每人准备好2——3只纸杯,可以先用铅笔画,再剪,粘合。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剪刀,胶水,巧妙地引用一些碎片零料)。
A、椅子分椅背和凳子两部分。凳子可以是一、二、三、四或者更多腿的,但每一条腿的凳子下面必须有个底盘。如图
(p---22图9—2)B、对称形的椅腿可以先在杯口画点线,然后再剪缺口。
C、组合时要要注意牢固,美观,可以适当画一些图案,使桌椅更个性化。
(p---22图9---34)D、课堂教学完成的基础上,可以课外做做“我爱家乡”,“我是小木工”为主题的游戏,把全班学生的作品集中起来进行摆放展出。
四、评价:
采用学生自己评,小组长打分,教师核实的方法,美观新颖又结实的”优秀”。较次的分”良好”,”合格”。只要成形的就可以打”良好”。第十七课:吊兰的养护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空中花卉吊兰的环保意义。
2、初步学会吊兰养护中的浇水和施肥技术。
3、增添生活情趣,进行养护劳动的体验。
教学的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吊兰的养护操作。
2、教学难点:做到合理浇水。
教学准备:
百宝箱中的工具和器材。
饮料空瓶、长柄图钉。
教学过程:
一、回报、交流信息
1、学生介绍课前了解吊兰的特性、品种、养护的方法
2、学生评价谁讲得好,为什么?
3、教师小结
二、揭示课题:吊兰的养护
三、学习了解吊兰的养护
这么漂亮的吊兰,假如不合理、不科学的照顾,它会长得好吗?那怎么养护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24页修剪、喷水)
1、学生演示:谁来演示一下怎么喷水?
2、评价(向吊兰的叶面喷水)
3、怎么样给吊兰修剪?
4、怎样给吊兰施肥?
5、吊兰挂着什么地方,挂多高最合适?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十八课:有趣的蛋糕灯
教学目的:
1、学习用圆柱体的的纸盒子制作灯笼,掌握切、挖、割、粘等技巧,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及审美能力。
2、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思想和变废为宝的创造精神。教学重点:制作有趣的蛋糕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思想和变废为宝的创造精神。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放录象,元宵灯会,灯的知识,也可让学生讲讲元宵看过哪些灯?)
1、师:灯是中华民族喜庆日子里必不可少的吉祥物,刚才同学们讲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看书上的蛋糕灯,大家仔细看,认真想,这灯的制作过程是怎样的。
师生探索
(学生回答蛋糕灯的制作过程,教师小结)
2、师:对,这灯笼要发光发亮,这面上的图案要画得生动,大一些。这光要彩色的,粘上去的布、纸要漂亮写,下面我们一起来设计卡通图象。
学生作业
A、画图象。学生打开蛋糕盒,在底和盖上分别画不同的图象。教师巡视指导,可以提供一些卡通图象。
B、镂空图象。可用美工刀,注意边上要光滑。
(p28----图12----1)
C、镂空窗门,在蛋糕边框上开窗门,使热气可散出。
(p29------图12---3图12----4)
D、粘彩纸、布,粘平整,并且画上眼睛、嘴巴等面部的特征。
(p29----图12---2)
E、装灯源、蜡烛或电池灯泡,固定在中间,四面临空。
F、装坠子、线、杆子等。
(p-----29图)
二、学生活动
A、分四人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只灯笼。
B、结合寒假、国庆、元宵节,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社区去踩街舞灯、献灯,也可在学校里、班里办主题灯展,如谜语灯,增添节日喜庆。
三、评价
A、美观、牢固的评优,次之的为良好,合格。
B、展出后由学生打分。
三年劳动教案 篇3
教案名称:石家庄“三年大变样”的铺路的劳动工人(爱劳动幼儿园教案)
教案目标:
1、喜欢参加数学操作活动,并能积极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2、能够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3、能够选择合适的图形进行镶嵌,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教案准备:
1、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音乐。
2、知道了解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3、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
教案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走走!”(随音乐进入舞蹈房)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幼儿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二、踩石头:
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三、铺石头:
1、“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幼儿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4、幼儿再次操作。
5、发现问题:“老师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幼儿介绍他的方法。
6、引导幼儿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教案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幼儿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老师,并列出图表。
三年劳动教案 篇4
1.生豆芽
教学目标
1.通过小实验,探究黄豆的发芽条件:具有生长了的种子、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2.学会观察、记录的简单方法:抓特征,记录有关数据,通过数据反映变化。3.发芽率的计算。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黄豆发芽条件:具有生长的种子、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学会观察记录的简单方法:抓特征,记录有关数据,通过数据反映变化。课前准备
适量黄豆 能漏水的筐 干净的罩布 小盆 教 学 过 程 修改记录
一、提问,导入新课:
大家喜欢吃豆芽吗?豆芽是怎样生长的?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生豆芽?
二、教师将自己提前生的豆芽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师指导学生筛选黄豆。
1、教师讲解生豆芽的黄豆要粒大,饱满,不能要那些干瘪霉烂的 黄豆。
2、学生动手精心挑选黄豆。
四、教师讲解生豆芽的方法
1、把捡好的黄豆放到一个小盆里,加上水,泡上半天时间,2、等黄豆差不多都泡涨了,就用清水冲洗一下,上面盖上打湿的笼布,遮住光,保持湿度,3、一般天气不热的情况下早晚各冲洗黄豆一次,热时早中晚各冲洗一次即可,差不多3-4天就可以吃了。
4、要特别注意,在操作过程中,所有东西都不能沾上油。
五、学生按教师讲解的要求生豆芽。
六、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七、检查评比,看谁生的豆芽长得壮长得快。
八、教师小结本次活动。
九、学生谈收获体会。
十、课后延伸:学生用自己生的豆芽做豆芽菜。
板书设计: 生豆芽
2.水培蒜苗 教学目标
1.实验的可比性。选择两个同样大的小盘,两盘蒜瓣的大小和数量要尽量一致,使学生知道这样才有可比性。
2.实验观察要抓重点。观察记录是,要注意抓住蒜苗长度、宽度、颜色等特征。教学重点难点 实验的可比性。实验观察要抓重点。课前准备
两个同样大的小盘,两盘蒜瓣的大小和数量要尽量一致,水 教 学过程 修改记录 想一想
猜谜: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全扯破。今天,我们做一个水培蒜苗的实验。做一做
用牙签将蒜瓣相互连接起来,分别放到两个小盘里,盘子里注上水。一个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另一个盘放在阴暗处。一周后,这两盘蒜瓣都长出了蒜苗,它们会有什么不同呢? 说一说 这两盘蒜苗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拓展
把蒜瓣栽在花盆里,长出的蒜苗会怎样呢? 请你认真地进行管理,看它不能长成一头新蒜?
板书设计: 水培蒜苗
3.喂养小金鱼 教学目标
1.自己喂养小金鱼,并学会科学的喂养方法进而掌握小金鱼的生活习性。
2.学习鉴别金鱼的品种。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喜爱小动物,愿与它们交朋友。教学重点难点 给小金鱼喂食 换水 课前准备
鱼缸若干个,各种鱼若干条,金鱼若干条;鱼食、面包、馒头渣等;录音机、磁带、小鱼操;环境准备:海底世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修改记录
一、观察发现
1、一起来跳小鱼操
2、参观海底世界,学生观察发现海底世界里的小生物。
3、猜谜语:小金鱼
4、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观察小金鱼的外形特征
二、自由探讨(提供充足材料)
1、小金鱼爱吃什么?
2、小金鱼喜欢生活在哪里?
三、交流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并与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及时鼓励和表扬勇于探索的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不仅使学生知道了问题的正确答案,还培养了学生的互相交流能力。
四、深入探索
1、小金鱼都有哪些种类?
2、小金鱼用哪里呼吸?
3、小金鱼是从哪里来的?
教师与学生一起观看多媒体演示,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正确答案。
五、思品教育
1、爱护小金鱼,不捕捉小金鱼
2、小金鱼离开了家园,离开了亲人,心里会很难过。请小朋友来帮帮它。
六、结束部分:教师和学生一起将小金鱼送回家结束。活动延伸:将小金鱼放置于饲养角,请学生喂养小金鱼,并随时对其进行观察,增强学生对小金鱼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兴趣。(如:小金鱼死后是睁着眼睛的,因为它没有眼睑等。)
板书设计: 喂养小金鱼
4.便笺盒 教学目标
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便笺盒,并说一说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巧用废弃纸盒设计、制作一个美观实用的便笺盒。利用废弃材料设计制作成品,学生体会成功的轻松和愉悦。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设计制作便笺盒,让学生体会活动的乐趣。如何对废弃纸盒进行构思、设计和制作。课前准备
各种废旧纸盒、剪刀、彩纸、胶水、彩笔、直尺等。教学过程 修改记录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纸盒,向学生介绍盒子的形状、颜色、用途和作用。
2、组织学生介绍各自的纸盒
3、提问:在平时你们是如何处理这些纸盒的?
4、出示范作,说明自己对纸盒的处理。
5、揭示课题: 便笺盒
6、说一说便笺盒有哪些功能。
二、艺术实践
1、分析思考:怎样使你带的纸盒变成一只便笺盒?
2、尝试制作:巧妙利用纸盒的形状和颜色,制作出一个便笺盒的雏形。
3、小组选出1—2件作品介绍制作经验。
4、给同学的设计制作提供一些建议。
5、你在制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师生共同解决)
6、加工、装饰:用不同的方法对便笺盒的雏形进一步加工、装饰,使之更新颖、美观、实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三、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小组内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2、评价:你认为谁的设计最好?如果让你来评价的话,你看重便笺盒的造型美观,还是看重实用功能?说一说理由。
四、总结
教育学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寻找身边的一些废弃材料;具有一颗创造的心,把它们变成可以美化我们生活的东西
板书设计: 便笺盒
5.巧插蔬菜
教学目标
1通过创造性劳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设计能力。2.体会创造性劳动的情趣和成功的喜悦。
技术要点:
1.蔬菜插制小作品的步骤:先构思设计作品,然后根据设计选择合适的蔬菜作材料,接着对材料进行剪切、雕刻,最后用牙签把他们连接在泡沫塑料板上。
2.认识蔬菜的色泽、形状和质地。
3.左右手配合使用剪刀、水果刀和竖刀,对蔬菜进行剪切和雕刻。课前准备:
蔬菜插制的工艺品、各种蔬菜、牙签、水果刀、小型切菜板、剪刀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出示蔬菜插制工艺品:同学们这些用蔬菜插制的工艺品你喜欢吧,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仔细看看每一幅作品用什么蔬菜插制的。
二、想一想
1.怎样用这些蔬菜制作成工艺品呢?(学生讨论)2.制作这些工艺品需要哪些工具?
3.构思设计一幅美丽有意义的画面,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蔬菜,接着是剪切、雕刻,最后是拼插。
三、说一说 制作蔬菜工艺品还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
1.设计方案确定后,根据什么选择蔬菜?(根据形状、色泽和质地选择蔬菜)
2.怎样把蔬菜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对蔬菜剪切、雕刻以后,用牙签连接在泡沫塑料板上。
四、做一做
想不想亲自插制一件蔬菜工艺品? 好吧,看谁的作品最精美、最有新意!
注意:工具不要碰伤手,垃圾不能随地乱丢,不要刻坏桌面。
五、评一评
你给自己插制的作品起名字了吗?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学习: 板书设计 巧插蔬菜
6.缝制饰物袋
教学目标
通过制作小饰物袋,了解缝制作品的一般过程和相应的制作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的技术意识,体验劳动的喜悦。技术要点:
1.根据构思画出外形草图。2.按照纸样在织物上裁剪面料。
3.手工缝纫中穿线、打针结、打止针结三种基本技法。4.手针和锋线的使用方法。
5.回针针法,通过手缝小饰物袋,了解缝制作品的一般过程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小饰物袋式样、材料和制作方面的资料。2.教师准备面料、针、线、划粉等材料。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同学们母亲节就要来到了,你准备怎么感谢妈妈辛勤的付出?你想送给妈妈一份怎样的礼物?(适时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缝制小饰物袋送给妈妈。
2.商店里,有许多精美小巧的饰物袋。看一看,老师收集的小饰物袋的式样、材料(展示实物)
3.你还收集了哪些式样的小饰物袋?仔细观察它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怎样封口?制作时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学生设计草图:先确定要制作的小饰物袋的外形,然后画出草图。画裁剪图:出示一饰物袋。它分前片后片两部分,还要确定袋口和袋身的大小。
7.教师讲解穿线、打针结、打止针结三种基本技法。
8.提示:两块面料的缝合,常用回针针法;开口处扎眼、穿绳、系扣。9.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10.评一评:你缝制的小饰物袋是不是无漏洞,是否好系好开,造型是否美观。作业:请你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再为自己或同学设计、缝制一个漂
7.洗袜子 教学目标:
1、学习洗袜子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袜子、肥皂、脸盆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在家里会做哪些事情?(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朋友在家里自己洗过袜子吗?(引起幼儿兴趣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洗袜子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二;准备袜子、肥皂、脸盆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在家里会做哪些事情?(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朋友在家里自己洗过袜子吗?(引起幼儿兴趣)
2、学习洗袜子。
教师:因为脚上会出汗,袜子每天都要换洗。袜子的什么地方最脏?(出示一双脏袜子,让幼儿观察,并能说出袜跟、袜头等处最脏。)教师讲解洗的方法:先将袜子浸湿,再涂些肥皂,然后来回搓,尤其是脏的地方应多搓几次,最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3、幼儿操作。
幼儿每人一双袜子、一只脸盆,学习洗袜子。教师巡回指导。
4、组织幼儿晒袜子,并进行讲评,让幼儿自己说说哪几双袜子洗得最干净。
8.学用微波炉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微波炉的一般使用方法和微波炉的一般原理。
2.能够使用它正确加热食物,体验学习生活的乐趣。3.培养学生家务劳动学着做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阅读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加热食物的器皿。正确设定加热的火力和时间。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同学们对微波炉可以说不陌生了,因为我们的家里基本上都在使用。
2、谁能说说使用微波炉的好处? 用它热饭、做菜,又快又好,食物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保持不变,并且没有油烟,能保持环境清洁,他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
二、说一说
听老师说说:微波炉为什么能加热食物呢? 微波炉产生的微波是一种高频率的电磁波,具有反射、穿透、吸收的特性。这样的微波使蛋白质、脂肪、糖类、水分等分子相互碰撞、摩擦产生热量。也就是说,微波炉是靠摩擦产生热的原理加热烹调食物的。
三、试着做做:
你是如何使用的。如何选择火力和正确的加热时间。
四、想一想:
使用微波炉时,首先需要看懂“说明书”,这是为什么? 使用微波炉时应该注意什么?
五、拓展学习;认真看看使用说明书,了解一下微波炉除了加热食品外,还有什么用途?
9.劳动小能手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在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和同学间的技术交流,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科学的劳动方法,2.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和劳动的情感。重点;懂得简单劳动中也有科学和技术。
难点;劳动中懂得优质,省时,节约,及自身保护的方法。教学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公益劳动图片。二;说一说;
1.提问你参加过哪些公益劳动? 2.说一说具体做法。3.谈谈劳动后的体会? 三;评一评 谁的做法好?为什么 谁是劳动小能手。
(从劳动中的优质、省时、节约、自身保护等方面谈一谈)板书; 劳动小能手
10.小发明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本节课教学,渗透“需要是创新的源泉”,树立“小学生也能搞发明”的意识。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学准备
书,自带手工发明的材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下面是几位小朋友的创新作品,每一件作品都很好的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这些作品,展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看书上的图,举例:
A 看书时,为保持良好的坐姿,调整阅读角度,解放双手进行书写,发明制作了“卡书器”。它可以根据书本的大小,上下移动固定卡。
B 把几种液体调味剂盛在一个分格的壶里,就成“多味调料壶”。C为了帮助老年人增加听力,用薄金属片做成的“助听器”。D为了解决油漆滴落而发明的“特制油漆刷”。二。想一想
以上几位小学生的作品对你有什么启发?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各抒己见。三拓展练习
你发现生活中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想想改进的方法,试着对它们进行改造好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小发明并展示。板书设计
小发明
11.各种工作都重要 教学目标:
1.让小学生对社会职业有初步的了解。
2.懂得各种工作都很重要,进而明白未来职业与现在学习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于他们经常接触的职业有初步了解。
通过活动在生动的创造性活动中,感悟出更多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大家一起看图片,猜猜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
2、大家边看边交流,各抒己见说说你对这些职业的了解。
3、你的父母都是做什么的,为了我们生活得更美好,你知道有哪些人正在为我们服务?请你举例说明。
4、你对他们的工作有什么进一步的了解。
5、读书中的拍手歌。
多种形式朗读
二、小品表演
1、你长大想做什么?
2、自由组合,分角色演一演。
3、大家当评委,看看谁的小品演得好,为什么?
你还能给他们的工作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
(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进一步体会每项工作的重要性)
三、拓展学习:
你们大家的理想都很出色,刚才同学们的表演也很精彩,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从小要做哪些准备?
四、教师小结:
老师为你们加油,为你 们打气,希望你们从现在做起,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从现在开始行动。
12.叠衣服
学习内容:
叠衣服 学习目标:
学会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学生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学习难点:
步骤和要领 学习重点:
叠衣脚 教具准备:
上衣一件,长西裤一条,木板一块。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根据课文开头的一段引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问:“小芳看见妈妈把晾干的衣服收下时怎么样?她为什么这样做?”
二、指导学生学会叠衣服。(本文的重点)结合图文,边讲授边示范。先教叠上衣,然后裤子。板书步骤和要领,加深学生的印象。板书:叠上衣的操作是:
1、把上衣钮扣扣好。
2、把上衣反向铺在床板上,用手抚平。
3、取肩宽的六分之一宽度,叠一条直边直到衣脚。
4、把袖子往衣背里叠。
5、叠另边的方法与2、3、4点相同。
6、以包住袖子下方为度,把衣脚往上叠。
三、进行练习叠上衣。要求学生按照板书的顺序去叠,加强堂上巡视,发现操作不当的,要求及时纠正。
四、指导学生叠裤子。(本文的另一个重点)指导方法与叠上衣的方法大致相同。作业布置: 叠上衣 板书设计:
叠衣服
1、把上衣钮扣扣好。
2、把上衣反向铺在床板上,用手抚平。
3、取肩宽的六分之一宽度,叠一条直边直到衣脚。
4、把袖子往衣背里叠。
5、叠另边的方法与2、3、4点相同。
6、以包住袖子下方为度,把衣脚往上叠。
13.整理教室
学习内容
整理教室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分工合作,一齐动手来整理教室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爱护书学生爱劳动的习惯 学习难点
怎样清扫天花板和墙壁高处的灰尘 学习重点
让学生学会整理教室 教具准备:
抹布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的教室又该打扫了,让我们一齐动手来整理我们的教室吧。
二、说一说
(一)打扫教室
1、教室整理需要做哪些事?
2、怎样能使我们的教室更加整洁、美观?
3、要清扫天花板和墙壁高处的灰尘,应该怎么做?
4、为什么要戴上帽子和口罩?
5、擦黑板、擦窗户时,应注意些什么?
6、先洒水后扫地对吗?为什么?
(二)摆放桌凳
根据你们教室的情况,怎样摆放桌凳最合适?
(三)布置教室
1、教室正面怎么布置?
2、教室后面怎么布置?
3、教室两侧怎么布置?(学生讨论解决以上问题)
三、集思广益
教室整理好了,还应注意保持,应该怎么做?
四、动手做
大家一齐动手,把教室打扫干净、布置好。
五、评比台
你们的教室整理得怎么样?小组给予评价
六、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作业布置、教室两侧怎么布置? 板书设计
整理教室
1、教室正面怎么布置?
2、教室后面怎么布置?
3、教室两侧怎么布置?
14.做毽子
学习内容
做毽子 学习目标
1、学会几种做毽子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学会使用剪刀等劳动工具;通过做毽子,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来做毽子;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团结协作,合作交流的精神。学习难点
学生学会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实践—再创造的基本学习方法。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历,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动手解剖实物等方法来了解并总结出做毽子的一般方法。教具准备:
1、工具和材料:鸡毛、包装带2米、垫圈、线、索线、布条、剪刀等
2、准备几种不同类型的毽子
3、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毽子的故事或相关资料。
4、课间让学生玩一玩踢毽子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踢毽子的体会。
2、交流收集的有关资料。
3、教师展示几种毽子,让学生认识,并相机揭示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索
1、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及收集所获知识,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做毽子的基本方法。
拆一拆,仔细观察,研究做法,让学生进一步弄清做毽子的具体步骤及不同毽子在做法和材料上的区别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材料和方法初步尝试,发现问题。探究解决
让学生及时反馈在初步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予相应指导。积极鼓励学生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动手实践
1、在研究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劳动作品的制作。
2、教师帮助,学生相互借鉴、交流,共同提高。
五、竞赛巩固
1、组织学生进行劳动竞赛。
2、学生在竞赛后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六、总结评价
1、劳动作品展评。
2、学生谈谈自己劳动后的体会。
3、发散学生思维,思考其他种类毽子的做法并延伸到课外探究、尝试 作业布置
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及收集所获知识,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做毽子的基本方法。板书设计
做毽子
1、学生说一说自己踢毽子的体会。2.交流收集的有关资料
3、展示几种毽子,让学生认识,并相机揭示板书课题。
15.做纸袋
学习内容:
做纸袋 学习目标:
1.让孩子们对坐纸袋产生兴趣。
2.学会制作纸袋的基本过程。
3.自主美化、自主设计纸袋。
4.让孩子在兴趣中接受环保理念。并把这种理念化作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学习难点:
制作纸袋的过程 学习重点
制作纸袋的过程 教具准备:
8开的长方形牛皮纸一张(或纸质较厚的纸,如旧挂历、白白纸等均可)、胶棒或双面胶、粗一点的绳子、小刀、剪刀、彩笔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实物激趣导入本课内容,让孩子产生想要动手的愿望。
1.结合多媒体课件,出示做好的漂亮纸袋向同学们展示,可以让大家评价一下老师手中的纸袋:
(1)这些袋子漂亮吗?你喜欢吗?
(2)你发现了没有,这个袋子是用什么做的?
(3)使用纸袋有什么好处呢?
2.谈话导入:“同学们,既然使用纸袋有这么多的好处,让我们一起动手学学制作方法好吗?学过这节课之后,你就能自己动手做出这样的漂亮纸袋。说不定有的同学做的比老师的更漂亮呢!”
二.学习制作纸袋的基本过程。
1.多媒体出示制作纸袋需要准备好的东西,让孩子们自主检查是否准备齐全。
2.多媒体出示纸袋制作步骤:
(1)把长方形的牛皮纸(或其他纸质较厚的纸)对折,在一端留下宽约1.5厘米的边,以便粘贴。
(2)把留下的边缘折叠,粘贴在另一端边缘上。
(3)把粘好的纸折成方盒行,上下都留下开口。
(4)顺着上图虚线把纸盒两边向内折,老师演示折后的形状。
(5)把口袋的另一端折压成老师示范的样子,再沿虚线向上折叠,折成船行。
(6)顺着老师指定的位置画虚线,然后沿虚线相对折叠,粘贴住,做纸袋的底部。
(7)在纸袋开口处两边各打两个孔,分别穿上绳子,固定好。做纸袋的提手。
三.观察比较自己和周围同学做的是否一样,并讨论自己在制作过程中觉得哪一步较难,是怎样克服的?
1.把自己做好的纸袋和同桌还有周围的同学比较一下,看和别人做的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仔细观察究竟是谁做的不正确,修改一下。
2.小组讨论:哪一步制作较难完成,是怎样克服的。
四.讨论交流:
用什么办法加固袋口,让提绳不容易吧袋口拉破?
五.让孩子自主设计制作一个纸袋。并且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让纸袋漂亮、与众不同。
六.展示学生们好的创意作品,让大家来欣赏学习。作业布置: 把做好的纸袋选一个最漂亮的送给妈妈,让妈妈购物使用。并记录下妈妈使用过程中对纸袋优缺点的说明,自己想办法改进缺点,让纸袋成为代替塑料袋的购物用品。
三年劳动教案 篇5
记一次劳动
记一次劳动(包括家务劳动)的要求是:要写得真实、具体。
【教学目的】
1.记叙一次劳动的全过程,做到真实、具体、完整、有次序。
2.仔细观察、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学步骤】
(一)写前训练
1.在作文前可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次劳动,使学生身临其境,观其情,见其人,闻其声,从自己的所见所闻中激发写作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认真回忆,口述劳动经过、场面、表现。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最后一段时间你参加了哪些劳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
②这项劳动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进行的,有哪些人参加?
③在劳动中大家表现得怎样?
2.比较下面几段话,看看哪一段写得具体、真实。
①我做饭时,把米淘了一遍又一遍。
②今天是我第一次独立做饭。我想一定要做好,所以把米淘得非常干净。
③傍晚,我按照妈妈教我的办法开始煮饭。我量了两碗米,再舀两瓢水倒进饭盆里,用手轻轻地搓。水浑了,我就把水倒掉,然后再舀些水倒进盆里,让浮在水面上的糠皮、杂物顺水流掉。我又把杂在米中的稻壳和沙粒拣了出来。就这样淘了三次,水清了,米也就淘好了。
3.把下面短文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具体,要联系实际想一想,妈妈是怎样教的?洗衣服有哪些具体办法,要把过程写清楚。
【例文】
一天,妈妈指着盆子说:小红,这是你换下来的衣服,泡在水里已经十多分钟了。现在我来教你洗。
(二)习作指导
1.审题
把《一件难忘的事》和本次作文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异同,弄清本次作文题目的要求。
文题的不同点是:《一件难忘的事》对文题只限定了事件的性质,但没有限定写哪件具体的事,只要是自己深受感动的事就行,平淡的、印象不深的不能写。本次作文题目限定了内容范围,必须记一次劳动,超出劳动以外的事件不能写。
文题的相同点是:都要求记叙一件事,都有写具体的要求。
通过对文题的分析比较,要使学生明白,劳动一词涉及的面很广,可写社会公益劳动、校园劳动,也可以写家务劳动,但必须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亲身体验的劳动,而且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体会,不能虚构。
2.借鉴
引导学生重温《雨中》这篇课文,使学生借鉴课文是怎样写劳动过程的。例如《雨中》描述了一个阴雨的傍晚,群众帮助拉车送货的姑娘拾撒在地上的苹果的事,反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这也是写了一次劳动的过程。课文是按撒苹果--拾苹果--拾完苹果的顺序写的,先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事件的起因,接着把过路人主动帮助拾苹果作为主要部分具体地描述。课文写了人们拾苹果时的表情、动作、语言;写了孩子们动脑筋想办法;写了姑娘的内心变化。这些都写得逼真感人。通过重温课文,要使学生明白,写一次劳动除了要交代清楚六要素外,还必须具体、逼真地再现劳动中人们的表现,包括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劳动中遇到的问题及怎样解决的等等。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用词造句要恰如其分外,哪些话要先说,哪些话要后说,哪些地方要总说,哪些地方要分说,哪些事要详说,哪些事要略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依据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参考文题
为了帮助同学们命题和选材,可以提出一些文题供学生参考,并鼓励学生自己拟出有创造性的题目。
《妈妈教我学做饭》《周末大扫除》《植树》《记一次夏收劳动》
(三)独立试写
按照以上的训练和指导鼓励学生选择与劳动有关的感受最深的材料列出写作提纲,通过反复修改,然后进行写作。遇到疑难问题要记下来。
(四)质疑评议
1.让学生分小组分别交换自己的习作,细读后提出:还有哪些地方按要求写得不够详细,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根据他人的意见,再认真思考及修改。
教师要在巡视时了解学生试写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列出重点题目进行讨论,然后将学生的习作按上中下三类,各分别选出一至二篇,在班上交流,师生分析,指出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五)修改成文
通过质疑评议和例文分析,让学生找出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或重写,教师同时分类指导。
(六)总结讲评
教师讲评要注意鼓励、引导,个性问题不宜课堂集中点评。要紧扣本次作文的要求,结合学生习作中暴露的问题,采用赏析的方法,或让学生读作文、谈体会,或印发佳作、出墙报等,同教师评点相结合。要让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领会文章的精妙之处和不足,找到修改的途径,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三年劳动教案 篇6
第一课
纸工初步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知识,知道纸也是一种手工的好材料。
2、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3、知道纸工制作时的案例防护。教学重难点:
了解纸的知识,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教学准备:
各类纸工工具、投影仪、纸工作品图片、劳动vcd光盘 教学过程:
一、课程内容说明:
师: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从本学期开始,大家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帖、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纺织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二、了解纸的知识:
1、相互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了解纸的相关知识,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造纸术的发明:在造纸术没有发明以前,中国古代曾先后使用龟甲、兽骨、金石、竹简、木牍、缣帛等作为书写材料写字记事。直到西汉时期,简牍、缣帛依然是十分重要的书写材料。但由于简牍笨重,缣帛昂贵,于是寻求廉价、方便易得的新型书写材料成了迫切的社会要求。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古代劳动人民终于发明了用麻绳头、破布、旧鱼网等废料制成植物纤维纸的方法,这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纸的诞生为交流思想、传播文化和发展科学技术提供了重要工具。1986年,中国考古工作者在甘肃天水放巴滩汉墓中发现一幅纸质地图。其纸质薄而软,纸面光滑平整,呈黄色,纸上用细墨线条绘制出山脉、河流、道路等图形。这次出土的纸质地图是目前所知道的中国最早的纸实物。另外,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的故纸堆中也发现了西汉时代的纸。这表明早在东汉蔡伦之前的西汉时期,中国已
发明了纸。
(2)早期的造纸方法:将砍伐来的植物,比如麻类植物,用水浸泡,剥皮,剁碎,放在锅里煮;待晾凉后再行浸泡、脚踩,用棍棒搅拌,使其纤维变碎、变细;掺入辅料,制成纸浆;用抄纸器(竹帘之类)进行抄捞、晾干,即可制成为纸。
(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年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年增长率。2001年我国年产量已达3 200万吨以上,居世界前三位。但是我国人均纸和纸板消费量仍然较低,仅为世界人均消费量的1/3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量。
(4)介绍几种常用的纸:
书写纸、精制双胶纸、铜牌纸、箱板纸、地图纸、账册纸、静电复印原纸,电脑打印原纸。
三、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
1、纸工工具。
1)剪刀——最方便的裁剪工具。2)美工刀——切刻的工具。
3)胶水——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
4)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5)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2、纸工制作符号。
纸工材料卡片上有各种各样的符号,主要有以下一些(出示): 1)山线 2)谷线 3)剪切线 4)粘贴面 5)挖切
3、纸工的基本技法。
播放vcd光盘上的有关纸工技法的内容。
4、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
1)讨论纸工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总结:使用纸工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用手触摸剪刀、美工刀的刀刃;把刀具传递给同学时,刀锋不要对着他人;用刀沿着手指紧压的直尺刻划时,手指应与尺的外缘保持一定距离,以防划破手。
四、板书设计:
1、纸工初步 了解纸的知识
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 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
第二课
学习纸工基本技法
教学目标:
1、复习纸的知识。
2、复习纸工制作符号的意义,温习纸工制作的注意点。
3、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纸工的基本技法。教学重难点:
学习掌握纸工的基本技法。教学准备:
劳动vcd光盘、纸工材料、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复习纸的知识: 造纸术是谁发明的? 早期的纸是如何制造的?
2、投影仪出示各类纸工制作符号,指名说说意思。
3、说说有哪些纸工需要的制作工具?
二、学习纸工基本技法:
1、师介绍纸工的几种基本技法:
剪
刻
贴
撕
拼
插
卷
编
植
2、播放vcd,逐一观察基本技法的操作。
3、学生实践练习。
4、介绍学习较为复杂的纸工技法:
1)山线切折——在正面用针(或小刀)沿着山线符号划线(如用刀划,用力一定要轻,以免将纸划穿),然后再折(正面朝外),折成像山形的样子。
2)谷线切折——先在谷线符号的两端用针扎孔,再在反面的两个洞眼之间用针(或刀)划痕,最后折成正面相靠(背面朝外),形成像山谷形的样子。
3)压印法(以压出凸起的鱼眼为例)选择有圆孔的模板(也可用硬卡纸刻圆孔做模具),把圆孔对准鱼眼的部位,捏紧,不要移动。翻个身,平放在桌上。用有圆头的棒(钢笔圆形尾部也可),在纸上磨,找到轮廓后,沿轮廓反复轻压。再将卡纸鱼翻个身,鱼眼就凸现了。鱼鳞的做法与眼相似。
5、学生练习山线和谷线的切折。注意知道安全操作。
6、教师巡视,展示正确的学生操作。
三、板书设计:
2、纸工基本技法
剪、刻、贴、撕、拼、插、卷、编、植 山线切折
谷线切折
压印法
第三课
制作折扇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能够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看懂制作步骤。
2、掌握山线、谷线的划痕折叠。
3、会在操作过程中保护自己。教学重难点:
掌握山线、谷线的划痕折叠。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投影片的制作(纸工符号、制作步骤、纸工制品等),实物投影仪及其他电教辅助设备。
(2)消毒棉球、创口贴等。2.学生准备:
(1)课前了解纸的相关知识,收集一些不同种类的纸制品或图片。(2)纸工工具一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针、线等。(可分组准备)(3)每人一张01号纸工材料。教学过程:
一、欣赏折扇,激发兴趣导入:
1、展示各类美观的折扇。
2、介绍苏州的檀香扇。
3、今天我们要来自己制作一把折扇。
二、学习教材:
1、自学教材“折扇”部分的内容
2、指名说一说你学到了些什么?
三、学习制作方法:
Vcd播放制作过程,讲解制作方法,学生仔细观察制作方法。
四、学生小组学习,制作纸扇:
1、回顾纸工制作的安全注意点: 不要拿着剪刀、美工刀等玩耍、嬉闹 2、4人一小组,讨论分工安排,互相帮助制作折扇。
3、教师巡视。
五、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再指导:
1、山线、谷线折叠之前的划痕可以用针、用刀,或者用没有油 的圆珠笔芯刻划。
2、做纸工时剪切下的边角料要及时处理干净,装入垃圾袋。切刻材料时要垫上垫板,以免损坏课桌或操作台。
六、学生再练习,独自完成一把折扇的制作。
七、评一评:
完成作品后,按照“方法正确、作品美观、团结互助、粘贴严整、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评价。选出优秀作品。教师打分记录成绩。
八、板书设计:
3、制作折扇 1)、剪切制作部件,划山线 2)、划谷线 3)、折叠 4)、结扎,粘贴,完成。
第四课
十五巧板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七巧板、十五巧板的来历,了解这种传统民间游戏深受人们喜爱,是老少皆宜的好玩具。
2)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几何图形,用它们可以拼接成许多复杂有趣的图形。
2、能力目标:
1)比较熟练地使用纸工工具。
2)能够用七巧板、十五巧板拼出几种简单的人物或自然现象。3)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七巧板、十五巧板的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在小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业精神。教学重难点:
1、制作十五巧板。
2、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十五巧板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直尺、剪刀、胶水、和劳动制作材料02号,另备方形或圆形纸板。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为激发学生制作十五巧板的兴趣,可以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七巧板、宝高拼装玩具等人手。让学生说一说七巧板等,进而引导学生了解十五巧板。
2、讲故事: 七巧板的故事
宋朝有个叫黄伯思的人,对几何图形很有研究。他热情好客,发明了一种用6张小桌子组成的“宴几“„一一请客吃饭的桌子。后来有人把它改进为7张桌组成的宴几,可以根据吃饭人.数的不同,把桌子拼成不同的形状,比如3人则拼成三角形一人则拼成四方形,6人则拼成六边形„„这样用餐时人人方便,气氛很好。后来,有人把宴几改变为七块板,用它拼图,演变成一种玩具。
因为它十分巧妙好玩。所以人们叫它“七巧板”。到了明末清初,皇宫中的人经常用它来庆贺节日和娱乐。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和文字.,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存着当时的七巧板呢!l 8世纪,七巧板传到国外,立刻引起外国人极大的兴趣,有些外国人通宵达.地玩它.并叫它“唐图”,意思是“来自中国的拼图”。由于这种玩具简单到可以由小孩子自己用厚纸板制作,而玩起来的无穷趣味足以使成人为之着迷。所以流传极广。在此同时.,不少七巧板的玩家还编写专著,公布自己的拼图成果,现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里,就有《七巧新谱》藏本。相传拿破仑在流放生活中,也曾以拼合七巧板作为消遣。2002年8月20日至2 8日在中国举办了国际数学家大会,会上:展出了七巧板、鲁班锁、九连环等古典游戏。清代童叶庚对古代七巧板和蝶几形图进行研究后,产生¨环规为圆,合矩成方•千变万化,十色五光的方案。制成十五巧板。取名益智图。
二、制作十五巧板。
1、介绍制作过程:
首先沿最外围的剪切线剪下两块相连的大正方形,划山线,将它们相对粘贴(图案在外),再按照图剪切出大小三角形4块,梯形2块,平行四边形1块,半圆形2块,折尺形2块,不规则图形4块。
2、投影仪下老师演示制作过程,学生仔细观察。
3、学生自己制作,可小组互助。
三、运用十五巧板拼图,开展活动:
(1)独立拼图,然后在组内与同学交流,介绍自己所拼的图形。(2)以小组为单位,大家在一起拼,发挥每个组员的聪明才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拼图后。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向老师、同学们说明所拼图形的意义。
四、板书设计:
4、十五巧板 大小三角形4块 梯形2块,平行四边形1块,半圆形2块,折尺形2块,不规则图形4块。
第五课
快乐的小鸟
教学目标:
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在底板上拼贴出不同形态的各种小鸟。几个作品连接成快乐的大森林。教学重难点:
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在底板上拼贴出不同形态的各种小鸟。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和03号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小鸟或自己养鸟的趣事,想象森林中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可以运用电教课件展示小鸟飞翔的各种姿态.从而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制作“快乐的小鸟”。
1、指导学生剪贴。
其中,头部的剪贴是难点。头、眼睛等圆形部分的剪切,意在训练学生的双手及眼的协调性。一般左手拿纸样做圆形移动,右手拿剪刀沿边线做弧线运动,注意剪圆滑,不剪破。
粘贴时掌握基本顺序:翅膀一身体一头一尾巴一翅膀,胶水要适量地涂在反面,按先后顺序贴。(鼓励学生粘贴出各种姿态的小鸟——翅膀向上拍的,翅膀向下拍的,低头的,回头的等等。摆放位置、版面设计也应不拘一格)
2、老师示范完成一幅作品
3、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一幅作品
4、补充介绍:
吹塑纸、蜡光纸、布等材料均可制作小鸟。运用色彩鲜艳的即时贴,剪贴在白瓷板上,效果也特别好。
三、开展作品展评活动。
1、评一评优秀作品
2、展示优秀作品,比比谁贴的画面生动有趣:几个学生的作品连接起来,便成了一幅美丽的“百鸟飞翔图”了。
3、根据画面编出动听的故事。
四、板书设计:
5、快乐的小鸟
翅膀一身体一头一尾巴一翅膀
第六课
猫头鹰
教学目标:
在学习拼贴“快乐的小鸟”的基础上,拼贴猫头鹰(04号材料),巩固前面的知识技能。教学重难点:
拼贴猫头鹰(04号材料),巩固前面的知识技能。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棒和04号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介绍猫头鹰。
2、今天我们要来用上一节课学习到的本领来独立制作一幅猫头鹰作品。
二、自学教材,学习制作方法:
1、学生自学教材,明确制作方法。
2、集体交流,说说制作方法。
三、教师点拨,学生制作作品:
1、指名说说制作过程:
剪切制作部件——拼贴猫头鹰——将猫头鹰粘贴在底板上——完成作品
2、学生独立制作作品,教师巡视。
四、展示评价:
1、展示优秀作品。
2、展示不成功的或较差的作品,说说失败的原因。巩固复习制作要点。并鼓励其再创作。
五、板书设计:
6、猫头鹰
剪切制作部件——拼贴猫头鹰——将猫头鹰粘贴在底板上
第七课
剪纸团花、花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思想感情。
2.学习剪团花、花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用针、剪刀等工具制作团花、花边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各式团花、花边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和设备。2.学生准备:剪刀、小刀、彩色纸(已提供)、针、直尺、笔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各式团花、花边作品
2、介绍中国剪纸艺术:
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剪纸从形式上分有对称图案剪纸和不对称图案剪纸;从色彩上分有单色剪纸和套色剪纸。这里要学习的剪纸是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团花可以横竖对折,也可斜折,外框可以是方形,也可以是圆形,折叠后,要在最上面一层画出纹样,再切挖去多余部分.展开后便成了团花。花边是将彩纸条左右对称反复折叠后,在最上面一层上设计图案,剪去多余部分,然后展开,便成了花边。比较团花和花边,它们有相同之处:都需要折叠、自行设计图案、挖去多余部分,而且都是对称的。不同之处在于:团花是用方形纸折叠,而花边是用细长形纸多次折叠,因而效果也就不一样了。
二、学习教材:
1、学生自学教材内容
2、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做什么用?曾经在哪里见过?
3、补充介绍:早在汉唐时期,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剪成花鸟贴在头上作为装饰的习俗,以后应用更为广泛,如春节窗花、元宵灯花、生肖纪岁、婚俗喜花、丧俗祭纸、服饰纹样、宅居装饰及其他民俗喜事等。在形象处理上,多用寓意象征性手法来表现富足、吉祥、长寿等内容。如:用鲤鱼、荷花表现“连年有余”;用仙鹤、青松、鹿表现长寿;喜鹊传喜讯,燕子迎春天,凤凰表现吉庆祥瑞等。中国民间剪纸以强烈的夸张变形,大胆的构图和丰富的图案著称于世,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成为出口工艺品之一。现代剪纸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在书籍装帧、贺卡设计、装饰艺术等方面都有应用。
三、学习制作方法:
1、播放vcd,观察制作方法。
2、讲解重点:剪团花、花边,设计图案。1)剪团花,彩纸的对折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案,小组讨论。(学生会发现可以横竖对折,也可以斜折。)每个学生可多准备几张彩纸,折叠好后,先设计外框(如果沿彩纸的边画一弧线,外框呈圆形;画一条直线,就呈多边形),然后在外框内设计图案。
2)剪花边,也是先折叠,折叠的方法是一左一右多次折叠,每折一次都要注意平整、对齐,否则图案就不对称了。
3)设计图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醒学生画图时要留有挖空的部分,线条要富有变化,设计的图案才精美。
4)图案设计好之后,就是剪贴团花和花边了。剪时,手要捏紧,否则图案不容易完全对称,并且必须注意,不要剪断周边连接处。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剪,如果要挖去中间的一部分,可以用剪刀尖在中间轻轻穿一个小孔,然后插进剪刀尖沿图案轮廓剪。确实难剪的部分也可以用刻刀刻。剪完之后,轻轻地按顺序展开,平整地粘贴在底板上,作品就成功了。
四、根据讲解和操作示范,学生4人小组开始制作。
教师巡视。
五、交流展示:
1、交流制作感受:哪一部分你们组完成得最好?哪一部分最难?你们是如何克服的?
2、展示交流小组作品。
六、欣赏彩色剪纸图片,思考、探究美化剪纸的方法,鼓励创作出更美观、更具有实用价值的剪纸作品。
七、板书设计:
7、剪纸团花、花边
折叠彩纸——画出纹样——沿纹样剪切——展开,完成
第八课
拉花(彩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拉花是剪纸的一种,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训练折、剪、拉等几种技法,形成立体造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装饰、美化教室。教学重难点:
使用针、剪刀等工具制作拉花,进一步训练折、剪、拉等几种技法,形成立体造型。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彩纸拉花半成品、半成品。
2、学生准备:彩纸(已提供)、一米长彩线、尖刀、双面胶或固体胶棒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蜡光纸)一张纸,不仅能写字、作画,还可以做成剪纸作品,彩纸拉花就是其中的一种(出示彩纸拉花作品)。在节日到来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用它来装点教室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彩纸拉花。
二、讨论制作拉花步骤
1、究竟怎样做拉花呢?(出示团花和拉花的单张)制作团花和拉花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组讨论。结论:先折叠,再设计图案,最后剪贴)
2、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小组讨论。结论:拉花是好多张粘贴连接起来的)
3、总结拉花制作过程:折叠---设计图案---剪---粘贴连接---串线。
三、实践操作
1、折叠。剪团花时我们学过折叠,下面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折纸。(可以用十字格折叠,也可以用米字格折叠)
2、设计纹样。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纹样呢?大胆想象,怎样美观就怎样设计。(学生设计,暂时不用)
3、教师巡视,找出设计中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分析可能带来的后果。
4、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呢?(中心点留得适当,花纹可以用笔描得粗些,或者在剪口处用笔做记号)
5、修改纹样,动手剪一个拉花单位。小组里比一比,看谁的拉花展开后最漂亮?
6、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组拉花。
7、展示:各小组把制作好的拉花挂起来。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拉花最漂亮,剪贴得最整齐。
四、总结
1、今天,我们教室真漂亮!
2、我们用灵巧的双手、辛勤的劳动装扮了我们自己的教室。
3、课后,有兴趣,我们再试试,一定越做越好。
五、板书设计:
8、拉花(彩练)
折叠,剪切——展开,粘贴四角——粘贴中心点——串连起来——完成,拉开。
第九课
四角彩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彩灯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装饰工艺品,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思想感情。
2.着重“剪”、“折”技法的训练,对山线、谷线的折叠方法有较高的要求。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如何把弧形的“山线”、“谷线”折叠整齐,使之美观。教学准备:
四角彩灯作品,针、线、剪刀、05号制作材料等。教学过程:
一、欣赏彩灯作品,激发兴趣
1、欣赏彩灯作品
2、介绍彩灯:
彩灯,又名花灯,是我国民间流行的传统工艺品。彩灯艺术也就是灯的综合性的装饰艺术。彩灯的产生,是从人类运用火、发明灯、制造灯具等发展而来的。
到了唐朝,元宵放灯发展成盛况空前的灯市,这之后,各地花灯活动尤为盛行。宋代,花灯发展到了高峰,样式变化万千。
到明清时期,花灯活动尤为盛行,样式变化万千,种类逐步增多,规模也有所发展。“漂河灯”、“牛儿灯”、“孔明灯”、“狮灯场市”等灯节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主要灯会活动。还有一种敬灶神点红灯的习俗,民间也较为盛行。农历大年三十晚,各家各户均要点上红灯一盏,就连贫家小户门前也要挂上红纸灯笼;中等家境的吊四方形檐灯或六方形宫灯;富贵之家则为圆形大纱灯,以示对灶神的尊敬。
民间最盛行的灯种是宫灯和纱灯。这些灯题材丰富,精美奇巧,以竹木作架,红色丝绸、布料、纸张等均可作灯衣。富豪之家在厅堂、门首悬挂的宫灯和纱灯都要制作得十分讲究,有的镶金嵌玉。有的饰以彩穗,有的题写诗文。纱灯因呈鼓球体,用三块楠竹篾钉成三脚架,把它挂起来,三脚分开,便可离地三尺垂悬半空,三脚合拢,又可手举高悬。在当时,它比宫灯的用途还要广泛。龙灯、狮灯、花灯等杂耍多用纱灯伴舞。
二、自学教材,说说制作过程:
指导学生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用彩线制作穗子——剪下材料——折叠山线、谷线——将穗子和彩灯各部分连接起来。
三、重、难点讲解:
本课的重点、难点在于如何把弧形的“山线”和“谷线”折叠整齐,使之美观。教师不必把方法直接教给学生,可以事先发给学生一张画有直线、弧线的纸,让学生练习怎样折叠“山线”、“谷线”。练习中启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开始很可能折叠得不整齐,很快,他们会想出不少办法,如用笔在线上划几下,产生印痕再折;用针在线上刺几下再折„„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用哪种方法最方便,效果最好。
四、小组为单位,制作彩灯,教师巡视。
(在学生碰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帮助解决,可以试着把问题摆在全班学生面前,让大家共同想办法。这样,效果要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好得多。)
五、交流展示。
展示优秀作品,并拿来布置教室。
六、板书设计:
9、四角彩灯
制作穗子——制作彩灯部件——连接各部件和穗子——彩灯完成第十课
动物世界
教学目标:
1、制作4件作品:狐狸和老鼠、牛、摇头公鸡、寄居蟹。在纸工制作的技法要求上,由剪、刻的训练延伸至粘贴与插接的技能训练,难度加大。
2、再设计制作一件作品。学习自主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作为期末考试内容)教学重难点:
着重划山线、谷线以及折叠技法的训练。自主进行简单的设计,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好的动物造型作品及半成品各一份,剪刀、胶棒、小刀,实物投影仪。
2)学生准备:制作材料06、07、08、09号,小刀或针、直尺、剪刀、胶棒、彩笔、卡纸。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谈话为主,了解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尤其是对动物的形体特点能作简要说明,为后面进行创作做好铺垫。
二、制作材料06号
1、观察制作材料,仔细观察制作符号,同桌说说每个符号的意思。
2、学习材料上的制作符号及制作步骤,教师板书:剪——刻——折
3、学生操作,小组互助。
三、制作材料07号
1、出示成品,观察、思考:这头牛的制作主要分为几部分?在进行制作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
提示:剪的时候,每个部件都要剪平滑,牛身体中间的山线要刻直再折叠;提示插接槽很重要,插槽小了,插进去不平整,会歪;插槽大了,插进去会晃动。并适当做示范:先剪开一个小口子,插上试试,若觉得小再慢慢调大,不能一次剪得太大,3、教师示范,学生操作。
四、制作材料08号
1、出示成品,激发学生的兴趣,观察,思考:为什么鸡头会动?
2、小组讨论,回答。
3、提示制作要点,引导学生自己按步骤图制作一只摇头公鸡。
五、制作材料09号
1、出示寄居蟹的图片,介绍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2、提示制作要点,引导学生自己按步骤图制作一只寄居蟹。
3、启发学生尝试制作不同的海螺壳。
六、组合、讨论
组合“动物世界”。讨论: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该生活在哪里呢?让我们用彩笔、卡纸为小动物设计营造一个美丽的家园,让它们在那里生活得更加快乐。
七、交流展示:
1、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展出一幅作品,并派一名组员作为解说员,介绍“动物世界”的故事。
2、评出一、二、三等奖,予以奖励。
八、板书设计:
10、动物世界 制作步骤图(狐狸)
剪切,划山线、谷线——按山线、谷线折叠。
制作步骤图(牛)剪切,划山线——切刻——粘贴、插接——完成。
第十一课
学习认识纸编
教学目标:
1、了解编织技法,运用编织基本技法开展纸编活动,制作完成几件有趣的纸编织品:编新疆辫,编织书签、纸篓,编拖鞋。
2、通过简单的纸编织品的设计、制作以及对作品的评价活动,认识编织,学习编织,体会手工纸编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运用编织基本技法开展纸编活动,进行简单的自主设计,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好的编织品及半成品各一份,剪刀、胶棒、小刀、纸条。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10、11、12、13号,小刀、直尺、剪刀、胶棒、纸条。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编织的认知。
2、自学教材内容。进一步了解编织的历史和所用的材料知识。
(二)制作材料10号
1、让会编辫子的学生上台演示,边演示,边讲解。
2、学生尝试着做一做,不明白的地方及时提问。(可同桌互助)切刻——穿编——穿编——贴牢背面——调整编织条——粘贴背板——系丝带、完成。
3、教师巡视指导
4、评价展示
(三)制作材料11号
1、出示做好的成品,让学生观察,说一说书签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2、观察编织书签与编辫子有什么不同。
书签的编法:在刻好槽的底板上,用纸条穿插的方法进行编织,穿插时要注意对好图案,才能编出漂亮的花朵。
3、提醒学生:刻槽时要垫上垫板,以便保护桌面;线要刻直,在正面编,再在背面贴牢,这样就完成了。
4、学生尝试制作。教师巡视。
5、展示评价
(四)制作材料12号
1、出示成品,学生会立刻喜欢上这个皮卡丘造型的纸篓。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说说编织的方法和制作要点,并尝试按照制作步骤图自己编织纸篓。
3、学生尝试制作,教师巡视。
4、展示评价
(五)制作材料13号
1、拖鞋的制作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既可以用编辫子的方法,也可以用编纸篓的方法。
用编织方法制作的拖鞋图案各异、样式美观,因此在实际生活中,编织的拖鞋一直很受人们的喜爱。
2、自学拖鞋的编织方法。尝试制作。可以同桌合作进行.尽可能设法编织出不同的花样来。
3、学生制作,教师巡视。
4、展示评价。
(六)板书设计:
11、学习认识纸编 第一阶段:编新疆辫
第二阶段:制作书签和可爱的纸篓 第三阶段:编拖鞋
第十二课
设计制作纸编物品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引导学生构思、设计、编织出其他样式的纸编物品(如各式书签、小扇子、小动物造型等)。
2、进行自评与互评,积极鼓励创新,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进行简单的自主设计,并完成纸编作品。教学准备:
师生一起准备:彩色纸条若干,卡纸。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节课,我们接触了用纸编织的方法制作出精美的手工作品,其实用纸编的方法能做出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用纸条还能编出什么呢?(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二、总结做法,进行创作。
1、大家想得都很好,为了能构思出更好的作品,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我们所学习的纸编方法:(边说边用实物投影演示)有编辫子的方法,有穿插编织法,还有交错编织法。同学们可以运用我们所学的这些方法进行创作。
2、小组讨论你打算创作什么?互相补充想法。
3、集体汇报,教师指导评议。说说注意点。
4、学生自主创作,教师巡视帮助。
三、自主评价
1、同学们制作出了许多漂亮的纸工编织品,(展示作品)请大家来评一评这些作品。
2、互相评价,评出优秀作品。
四、板书设计:
12、设计制作纸编物品
编辫子的方法
穿插编织法
交错编织法
第十三课
设计制作一件作品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学期所学内容。
2、指导学生对考试作品进行设计。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
进行简单的自主设计,并完成期末考试作品(建议纸编作品)。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彩色纸条若干,卡纸。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说说本学期劳动课,你学到了哪些本领?
2、展示你最得意的作品。
3、复习纸编作品的操作技巧及要领。
4、以前我们制作了一些可爱的动物造型,今天,我们来自己设计动物造型,还要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得好。
二、制作指导:
1、前几节课,我们运用了哪些方法制作动物造型的?(折叠、插接、粘贴等)
2、归纳:较大的动物可用折叠、插接的方法,鸟类可仿照摇头公鸡进行制作,爬行动物可用插接
(指导制作时,可以用实物投影出示一些动物造型供学生参考、借鉴,降低创作难度,鼓励学生尽量自己动脑筋进行创作。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指导,如:动物的头与身体之间用正折、反折的折叠法,可采用先画半边的方法,剪下,再附在卡纸上一正一反描下来;又如:用粘贴的方法进行制作时要预先设计好粘贴面,否则剪下后无法制作;再如:用插接方法进行制作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好连接片。)
3.合作创作。要求学生相互配合,设计创作。
三、2个人为一组,合作完成一幅纸编作品。教师巡视。
四、评价作品。
以鼓励为主,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同时要适时渗透爱护环境、爱护动物等方面的教育。
五、记录期末成绩。
六、板书设计:
13、设计制作一件作品
较大的动物可用折叠、插接的方法 鸟类可仿照摇头公鸡进行制作 爬行动物可用插接
三年劳动教案 篇7
劳 技 教 案
超化矿区学校:李小丽 第一课 整理教室
学习内容:同学们自己动手整理教室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分工合作,一齐动手来整理教室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爱护书学生爱劳动的习惯
学习重点:让学生学会整理教室
学习难点:怎样清扫天花板和墙壁高处的灰尘
教具准备:抹布等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的教室又该打扫了,让我们一齐动手来整理我们的教室吧。
二、说一说
(一)打扫教室
1、教室整理需要做哪些事?
2、怎样能使我们的教室更加整洁、美观?
3、要清扫天花板和墙壁高处的灰尘,应该怎么做?
4、为什么要戴上帽子和口罩?
5、擦黑板、擦窗户时,应注意些什么?
6、先洒水后扫地对吗?为什么?
(二)摆放桌凳
根据你们教室的情况,怎样摆放桌凳最合适?
(三)布置教室
1、教室正面怎么布置?
2、教室后面怎么布置?
3、教室两侧怎么布置?(学生讨论解决以上问题)
三、集思广益
教室整理好了,还应注意保持,应该怎么做?
四、动手做
大家一齐动手,把教室打扫干净、布置好。
五、评比台
你们的教室整理得怎么样?小组给予评价
六、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二课 种盆花
学习目标
1、学会种盆花。
2、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
学习重点
学习盆花的种植方法。
学习难点
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
学习准备
1、各种花盆和花
2、课件。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春天到了,我们种点什么好呢?盆花,便于移动和管理,既能放在室外庭院、台阶,又能摆在室内陈列展览,所以人们都喜欢种盆花。
二、看课件
学生看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盆花
三、学技能
(一)选盆
黏土盆 陶瓷盆 塑料盆
(要根据花卉的习性来选择不同的花盆,最好选用黏土盆。)
(二)装土
可用腐叶土或人工调配的培养土。
1、花盆装土前,最好用300份水加1份福尔马林配成的药水进行消毒。
2、再用瓦片把花盆底部的排水孔垫住,铺上一层粗沙作为排水层。
3、盆内所装的土要细碎、疏松,不要装的太满。
(三)播种
1、盆花一般在清明前后播种
2、播种前,先用水把盆花浇透,水全部渗入后,把种子均匀的撒在土上
3、再撒上一层细土盖住种子
(四)管理
1、花盆应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
2、在幼苗成长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盆土湿润,还要注意防冻保温
四、讨论
1、花盆装土前,为什么要进行消毒?
2、盆花一般在什么时候播种?
3、管理盆花,需要注意什么?
五、动手做
自己动手种盆花
第三课 做小标语牌
学习目标
1、学生学会做小标语牌来装点学校。
2、观察探究-动手尝试-展示评价。
3、通过制作小标语牌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他人、尊敬师长、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通过制作小标语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行。
学习重点
掌握小标语牌的制作方法。学习难点
创新和基本的设计技巧。材料准备
硬纸板、白纸、墨汁、糨糊、细绳。工具准备
剪子、锥子、毛笔或彩色笔。学习过程:
一、播放音乐《劳动最快乐》。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上课,我给大家带来两个好朋友,“小蜜蜂”和“小喜鹊”。大家欢迎吗?
2、“小喜鹊”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大家想听吗?(课件展示:用“小喜鹊”的语言向学生宣传关于学校要开展“告别不良行为,作文明学生”的活动,要求学生争做“文明小卫士”。)
3、师提问:要做文明小卫士,你应该为学校做些什么呢?
4、师:“学校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只靠我们一个人是不够的。我们应当应用标语牌让大家都知道,一起作好“文明小卫士”。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制作标语牌。(板书:做小标语牌)
三、探究方法,合作交流。
1、师:你们都在什么地方见过标语牌?
2、课件展示标语牌,让学生初步感知。
3、大家喜欢吗?想自己制作一个吗?
4、下面就让我们的好朋友“小蜜蜂”教你一招。(课件展示制作小标语牌的过程。)
5、请各小组讨论小标语牌的制作方法。
6、让学生感知课本,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
四、生动手实践,加强师生互动。
1、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
2、学生动手制作,要求学生使用剪子、锥子时要注意安全。(课件出示要求。)
3、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与展示。
1、组内先推选一件作品进行评价。看看谁的小标语牌既有新意又有创意。
2、挑选出各组的最好作品在全班展示评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3、教师总结评议。大家用自己的劳动制作了标语牌,大家在为学校创建文明学校的方面做出了努力,大家都是“文明小卫士”。
六、拓展延伸,实践创新。
今后,你还希望制作怎样的小标语牌?
七、实践、感想作业。
1、把你制作的标语牌挂在合适的地方。
2、以“我想制作这样一种标语牌”为题写一篇日记。
板书: 做小标语牌
“文明小卫士”
第四课 做毽子
学习目标:
1、学会几种做毽子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学会使用剪刀等劳动工具;通过做毽子,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来做毽子;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团结协作,合作交流的精神。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历,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动手解剖实物等方法来了解并总结出做毽子的一般方法。
学生学会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实践—再创造的基本学习方法。学习准备:
1、工具和材料:鸡毛、包装带2米、垫圈、线、索线、布条、剪刀等
2、准备几种不同类型的毽子
3、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毽子的故事或相关资料。
4、课间让学生玩一玩踢毽子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踢毽子的体会。
2、交流收集的有关资料。
3、教师展示几种毽子,让学生认识,并相机揭示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索
1、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及收集所获知识,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做毽子的基本方法。
2、拆一拆,仔细观察,研究做法,让学生进一步弄清做毽子的具体步骤及不同毽子在做法和材料上的区别。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材料和方法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三、探究解决
1、让学生及时反馈在初步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予相应指导。
2、积极鼓励学生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
四、动手实践
1、在研究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劳动作品的制作。
2、教师帮助,学生相互借鉴、交流,共同提高。
五、竞赛巩固
1、组织学生进行劳动竞赛。
2、学生在竞赛后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六、总结评价
1、劳动作品展评。
2、学生谈谈自己劳动后的体会。
3、发散学生思维,思考其他种类毽子的做法并延伸到课外探究、尝试
第五课 剪纸工艺
学习目标:
1、知道通过折、剪、刻的方法可以设计各种精美的图案;能根据要表现对象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折法进行折叠;
2、从玩中发现圆形、方形、三角形、多边形等图案的最基本的剪法,并掌握其技能;在学习小组内学会分工、讨论并学会总结;
3、知道劳动可以创造美的生活,会用自己的剪纸作品来美化教室、房间等;在对学习过程及作品的自评和他评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在玩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热爱剪纸艺术的思想感情;课后能运用不同的材料剪出更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学习重点、难点:
能根据要表现对象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折法进行折叠后进行剪或刻;
学习准备:
学生:腊光纸或其它装饰纸、剪刀、胶水、白纸等。
教师:1.腊光纸或其它装饰纸、剪刀、胶水、白纸以及教师事先准备的剪纸图案。2.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小魔术导入
1、教师表演魔术导入。
师:同学们想看魔术表演吗?好,那今天王老师就来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小魔术,请同学们睁大眼睛观察,看谁的观察力最敏锐。
老师手里首先有一张纸,彩色的纸,非常漂亮,折两下,然后老师拿出一把剪刀,正着剪四个小长方形,另外一面剪两个小长方形,请同学们睁大眼睛观察,老师手里这张美丽的彩纸变成了什么?
2、你想玩吗?你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
3、你以前见到过这样的作品吗?你知道这种作品的名字吗?
4、这样的作品漂亮吗?你喜欢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动起自己的小手来了解剪纸,来完成一副漂亮的剪纸作品。
二、欣赏剪纸,指导研究
1、欣赏剪纸作品(多媒体课件展示)以丰富、多姿多彩的剪纸作品来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剪纸作品的兴趣;
2、你发现这些图案的特点吗?你想知道是怎么剪的吗?
3、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的剪纸作品,研究研究它是怎么剪的? 请各小组分组讨论,然后共同交流;
请小组代表来表达自己观察到的,研究到的剪纸的方法。
4、老师现场示范几种不同的折法为代表的几种剪纸作品,请同学们观察和研究,重在观察讨论,组织小组的观点并表达。
5、在讨论的过程中总结几种折的方法,为下面的操作环节做基础。
三、动手实践,寻找规律
1、学生自由折、剪,小组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剪的?
2、通过自己的操作,让学生来总结自己完成剪纸作品的过程!
3、鼓励学生尝试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剪纸,比比谁做得最有创意?比比谁发现的方法多?比比谁完成的剪纸最漂亮?最有特点?
3、引导学生尝试剪双喜,重在尝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要注意的问题,(折缝和折口不要搞反,否则无法完成)
四、剪纸创作,展示评价
1、请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和技巧,自己设计并完成一幅剪纸作品。
2、互相参观,展示评价。评价:
A、夸夸最漂亮的作品或作品中最精致的地方。可以评自己组的作品,也可以评他人的作品。B、表扬一下你的同伴或者是你自己。
可以说说课前准备、课间合作等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地方。说说你准备怎么展示这漂亮的剪纸画? 把同学中好的作品贴到教室墙上、窗户上。
五、课外延伸拓展:
我们除了用蜡光纸剪外,还可以用什么剪?请同学们大胆的选用材料并进行尝试,下次上课我们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六、教师小结:
同学们在玩中学到了剪各种形状的图案,也欣赏了中国民间的部分剪纸作品,感受到了剪纸的魅力无穷,更感受到了自己动手亲自尝试的无限乐趣。老师相信同学们不仅仅能够剪出美丽的剪纸作品,更能够从中学会发现美、大胆地去创造美,老师更相信同学们能够在生活中创造出更多的美。
第六课 做纸袋
学习目标:
一.
1.让孩子们对坐纸袋产生兴趣。
2.学会制作纸袋的基本过程。
3.自主美化、自主设计纸袋。
4.让孩子在兴趣中接受环保理念。并把这种理念化作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
学习重点、难点:制作纸袋的过程
学习准备:
学生准备:8开的长方形牛皮纸一张(或纸质较厚的纸,如旧挂历、白白纸等均可)、胶棒或双面胶、粗一点的绳子、小刀、剪刀、彩笔。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
学习过程:
一.实物激趣导入本课内容,让孩子产生想要动手的愿望。
1.结合多媒体课件,出示做好的漂亮纸袋向同学们展示,可以让大家评价一下老师手中的纸袋:
(1)这些袋子漂亮吗?你喜欢吗?
(2)你发现了没有,这个袋子是用什么做的?
(3)使用纸袋有什么好处呢?
2.谈话导入:“同学们,既然使用纸袋有这么多的好处,让我们一起动手学学制作方法好吗?学过这节课之后,你就能自己动手做出这样的漂亮纸袋。说不定有的同学做的比老师的更漂亮呢!”
(设计意图:让孩子对纸袋产生制作兴趣。并让孩子知道,制作纸袋,不仅可以学会它的制作,还能上升到环保的高度。)
二.学习制作纸袋的基本过程。
1.多媒体出示制作纸袋需要准备好的东西,让孩子们自主检查是否准备齐全。
2.多媒体出示纸袋制作步骤:
(1)把长方形的牛皮纸(或其他纸质较厚的纸)对折,在一端留下宽约1.5厘米的边,以便粘贴。
(2)把留下的边缘折叠,粘贴在另一端边缘上。
(3)把粘好的纸折成方盒行,上下都留下开口。
(4)顺着上图虚线把纸盒两边向内折,老师演示折后的形状。
(5)把口袋的另一端折压成老师示范的样子,再沿虚线向上折叠,折成船行。
(6)顺着老师指定的位置画虚线,然后沿虚线相对折叠,粘贴住,做纸袋的底部。
(7)在纸袋开口处两边各打两个孔,分别穿上绳子,固定好。做纸袋的提手。
(设计意图:我采用课件出示纸袋每一步的制作过程,就是为了让孩子更清晰,一步一步按照要求做。)
三.观察比较自己和周围同学做的是否一样,并讨论自己在制作过程中觉得哪一步较难,是怎样克服的?
1.把自己做好的纸袋和同桌还有周围的同学比较一下,看和别人做的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仔细观察究竟是谁做的不正确,修改一下。
2.小组讨论:哪一步制作较难完成,是怎样克服的。
(设计意图:让孩子做好之后自己仔细观察,是为了培养他们细心的习惯。讨论的过程则是加深对较难完成的一部的制作过程的印象。)
四.讨论交流:
用什么办法加固袋口,让提绳不容易吧袋口拉破?
(设计意图:让孩子动脑筋想一想好办法。让孩子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也在这项设计中曾经纸袋的实用和耐用性。)
五.让孩子自主设计制作一个纸袋。并且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让纸袋漂亮、与众不同。
六.展示学生们好的创意作品,让大家来欣赏学习。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孩子们的独创性,鼓励孩子创新。)
七.课后实践。
把做好的纸袋选一个最漂亮的送给妈妈,让妈妈购物使用。并记录下妈妈使用过程中对纸袋优缺点的说明,自己想办法改进缺点,让纸袋成为代替塑料袋的购物用品。
第七课 择菜、洗菜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掌握正确择菜和洗菜的方法。
2、培养动手、动脑 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正确择菜和洗菜的方法
学习难点:摘掉不宜吃的部分和杂质,洗干净。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蔬菜在食用前,都要经过择和洗。蔬菜的种类很多,我们应该学会不同的择法和洗法。
二、让生尝试,选择择菜方法
1、带着问题独立看书
(1)蔬菜分为哪几类?各类蔬菜的择菜方法是什么?(2)洗菜的方法有哪几种?
2、指名回答问题1
3、四人一个小组,分工试着择菜
4、师桌上分四类蔬菜及工具,每类指名上台示范边择边说方法
5、师小结:可见不同种类要用不同的方法
6、小结注意事项:一定要把不宜吃的部分和杂质摘掉
三、1、指名回答问题2
2、每组习自己择好的菜
3、请一人上台择、洗菜
4、小结:择菜的注意事项
四、开展“我是妈妈的小帮手”家务劳动大比武
五、师生共同说收获
第八课 洗茶具、餐具
学习目标:
1、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餐具的方法。
2、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学习重难点:
学习洗茶具、餐具的方法。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准备:
学生准备:茶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等。学习过程 洗茶具
一、导入,出示课题。
⒈看洗茶具的图片,弄清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⒉让学生小结清洗茶具的主要步骤,教师板书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①浸泡茶具; ②擦洗茶具; ③冲洗茶具; ④擦干、摆放。
二、讨论学习,确定洗茶具各步骤的操作要领。
⒈分组讨论,根据洗茶具的主要过程,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的要领。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⒉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⒊投影出示填写情况,师生评议。
⒋小结:⑴浸泡茶具:加1~2滴洗洁精。
⑵擦洗茶具:不要用力过猛。有茶垢,可用牙膏擦。
⑶冲洗茶具:从里到外,逐一冲洗。注意节约用水。
⑷擦干、摆放:用净布擦干水,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三、研究性学习: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去茶垢的几种方法。
⒈在洗茶具时,最需要清除的是积在茶杯上的茶垢,除了用牙膏擦除,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⒉让每组学生分别用自己准备的辅助材料,擦洗一个有茶垢的杯子。⒊各小组代表介绍所用方法,并展示洗涤效果。⒋提问:能不能用洗衣粉?为什么?
学生阅读书上的内容。
四、动手实践,分组洗茶具。
教师巡视指导,并请学生说说洗涤过程和注意点。
五、根据实际情况分项目进行评价。洗餐具
一、调查情况:
平时你在家洗餐具吗?谁来说说餐具怎样洗?
二、学习如何洗餐具:
1、观看洗餐具的图片。
2、说说洗餐具的过程。
3、每个步骤需要注意些什么?(1)小组讨论。
(2)参考“技术信息”,填写书上的表格。(3)师生共议,确定注意点。
4、讨论难点。
问:如果洗的碗很油腻,该用热水洗还是冷水洗? 如果一个碗鱼腥味很重,该用热水洗还是冷水洗?
小结:(1)油腻的碗要用热水洗,用冷水不能去除油腻。(2)鱼腥味很重的碗要用冷水洗,用热水洗不能去除鱼腥味。讨论夹过糯米糕的筷子、有粘底的锅该如何洗。
5、洗餐具可以有几种洗涤方法?怎样洗既干净又方便?
三、交流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
第九课 叠衣服
学习目的:学会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学生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课前准备:上衣一件,长西裤一条,木板一块。学习过程:
一、根据课文开头的一段引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问:“小芳看见妈妈把晾干的衣服收下时怎么样?她为什么这样做?”
二、指导学生学会叠衣服。(本文的重点)结合图文,边讲授边示范。先教叠上衣,然后裤子。板书步骤和要领,加深学生的印象。板书:叠上衣的操作是:
1、把上衣钮扣扣好。
2、把上衣反向铺在床板上,用手抚平。
3、取肩宽的六分之一宽度,叠一条直边直到衣脚。
4、把袖子往衣背里叠。
5、叠另边的方法与2、3、4点相同。
6、以包住袖子下方为度,把衣脚往上叠。
三、进行练习叠上衣。要求学生按照板书的顺序去叠,加强堂上巡视,发现操作不当的,要求及时纠正。
四、指导学生叠裤子。(本文的另一个重点)指导方法与叠上衣的方法大致相同。
五、结合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主动做。”
六、关于想想做做。
第十课 认识几种工具
学习内容:认识几种常见的劳动工具
学习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劳动工具,并学会用法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锤子、钳子、扳子、螺丝刀等工具,你们认识它们吗?会用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认识。
二、学技能
(一)学生独立看课本
1、锤子
2、钳子
3、扳子
4、螺丝刀
(二)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
三、注意事项:
使用锤子、钳子、扳子、螺丝刀等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使用工具打闹或挥舞。
四、拓展
你还会使用什么工具?
五、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十一课 正确使用干电池
学习内容:正确使用干电池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正确使用干电池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各种各样的电池,你们认识它们吗?会用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认识。
二、学方法
(一)学生独立看课本
(二)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
1、认识圆柱体干电池
2、如何安装干电池
3、长期不用该怎么办?
4、如何存放?
三、拓展
和家长交流正确使用干电池的方法
四、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十二课 电风扇的使用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电风扇的使用方法 2.掌握安全使用的一般知识 3.学会自己开、关电风扇 学习重点
学会自己开、关电风扇 学习过程
一、指导学生学习课文 1.电风扇的用途。
2.电风扇的种类:吊扇、楼顶扇、壁扇、落地式风扇、台扇、转页扇 3.电风扇的操纵装置(1)调速开关(2)定时开关(3)摇头装置
4.电风扇的使用方法(1)插电源
(2)按开关、选风速(3)使用定时开关(4)使用摇头装置(5)关风扇
二、让学生结合课文中使用电风扇时要注意的问题和有关保养的常识谈谈自己在使用风扇的做法和体会。
三、进行学习总结,鼓励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正确使用电风扇的方法。
第十三课 学查水表、电表、燃气表
学习内容:学会查水表电表、燃气表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查水表电表、燃气表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谁水、电、燃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会查水表、电表、燃气表,随时可以知道自己家里用水、用电、用气的数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查水表电表、燃气表。
二、认识各种仪表
三、学习各种仪表的使用方法
(一)学生独立看课本
(二)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
1、电表
2、燃气表
3、水表
四、拓展
查看自己家的水表、电表、燃气表,计算本月应缴费用
五、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十四课 养兔子
学习内容:养兔子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学会养兔子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动手、观察的习惯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兔子温顺可爱,是我国普遍饲养的草食动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养兔子。
二、学习兔子的饲养方法
(一)学生独立看课本
(二)说出饲养方法
1、兔舍的要求
2、兔子的饲养
3、疾病的预防
三、拓展
在家里养几只小兔子,并记录你的饲养体会
四、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十五课 害虫防治
学习内容:害虫防治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习害虫的防治方法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动手、观察的习惯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害虫的危害,只有及时防治,才能确保农作物丰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防治玉米虫。
二、生读课本,认识玉米虫
三、防治玉米虫的方法
(一)学生独立看课本
(二)说出防治方法
1、科学使用秸秆,消灭虫源
2、投放“1605”颗粒剂
3、人工扑捉
4、灯光诱杀
5、释放赤眼蜂
三、拓展
把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
四、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jk251.cOm扩展阅读
三年级劳动教案九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通常老师都会认真负责去设计好。要知道优秀教案课件,会让学生更快地理解各知识要点。那网上有哪些值得推荐的优秀教案课件?小编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三年级劳动教案九篇,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1
整体备课;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2.能通过收集资料,欣赏各种各样的布艺作品,领略;美感;3.学生了解布艺制作的材料、方法和工具;4.学生能够用碎布拼贴的方法制作一幅装饰画;5.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或一套漂亮的布娃;6.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或一套可爱的玩偶;7.学生能够尝试为生活的中的几件旧物品穿上“新装;8
整体备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
2.能通过收集资料,欣赏各种各样的布艺作品,领略布艺作品的艺术 美感。
3.学生了解布艺制作的材料、方法和工具。4.学生能够用碎布拼贴的方法制作一幅装饰画。5.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或一套漂亮的布娃娃。6.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或一套可爱的玩偶。7.学生能够尝试为生活的中的几件旧物品穿上“新装”。
8.学生能够利用搜集到的废旧布片,和同学一起设计一款自己喜欢的布包。9.学生能够利用布片或旧毛巾制作一个多用挂袋。10.学生能用彩袜制作出可爱的小动物。11.认识不织布,并能用不织布制作各种物品。导学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2.感受、了解布的材质特征,能发现和表现出材质的美,体验“变废为美”的乐趣。
3.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课时安排:
本学期共计安排课时36——38课时。1.多彩“布”世界 教学目标:
1.能通过收集资料,欣赏各种各样的布艺作品,领略布艺作品的艺 术美感。
2.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美化生活的意识以及耐心细致的好习惯。课前准备:课件、学生搜集的布艺作品图片、资料及布艺作品。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各钟布艺作品图片、资料及布艺作品。2.教师出示课件,通过欣赏布艺图片,让学生感受布艺的美。教师 导出课题——1《多彩“布”世界》。
二、课内探究
1.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各钟布艺作品图片、资料及布艺作品,进行欣赏。2.小组同学结合欣赏谈谈欣赏后的感受。
3.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一边欣赏一边了解布艺的分类。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布艺在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三、课后提升
课后注意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使用了布艺进行装饰?效果如何? 课后反思:
通过本次学习,学生能够通过欣赏各种各样的布艺作品,领略布艺作品的艺术美感。培养了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2.布艺制作的材料、方法和工具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布艺制作的材料、方法和工具。2.学生了解布艺还是一种变废为美的工艺活动。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能力,提高艺术综合素质。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的各种布艺制作材料和工具、学生制作的几件布艺作品。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课前学生搜集各种变废为美的布艺作品和制作工具。
2.教师课件展示几件变废为美的布艺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这么多可爱的布艺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呢?都使用了哪些材料、工具和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布艺制作的材料、方
法和工具》
二、课内探究 1.学生把带来的布艺作品进行交换欣赏。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些作品都使用了哪些材料?使用了什么方法和工具?
3.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布艺制作的材料、方法和工具都有哪些? 4.教师出示一个做好的布艺作品,让学生看一看这件作品都使用了哪些材料、哪些方法和工具?
5.学生结合自己带来的工具材料,选择合适的制作方法制作一件布艺小品。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本组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指出作品中的存在的优点与不足。
三、课后提升
课后广泛搜集布艺制作的素材与材料,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学习,学生了解了布艺制作的材料、方法和工具,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变废为美的乐趣,教学效果良好。
3.拼拼贴贴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碎布拼贴的方法制作一幅装饰画。2.了解布贴画的制作方法步骤与技巧。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想象能力。
课前准备:各种废旧布料、剪刀、胶水等。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学生课前搜集布贴画的相关资料。
2.教师课件展示几组布贴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出示课题 ——《拼拼贴贴》
二、课内探究
1.学生小组交流了解到的布贴画的知识。
2.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说对布贴画的了解。3.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布贴画的知识:
布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始于唐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民间广泛流传,它又叫“布堆画”“布贴花”又叫“拔花”,它以粗布为原材料,以剪代笔,以布为色创作而成的一种装饰画,自元明清以来,北京已成为布艺产品制作的中心,所以布贴这一具有民族传统的手工产品亦被称“国粹”。布贴画来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因此它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它可以美化校园、可以装饰家庭,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信息搜集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能力。
4.教师出示几幅布贴画作品,学生欣赏并思考布贴画的制作步骤。制作步骤:;第一步:把绘制好的图案,用复印纸印制到硬纸板上按;第二步:按照部件的要求,把不同的布粘好,再沿着边;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制作一幅漂;6.学生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三、课后提升;课后通过参加民间艺术展或通过网络欣赏、了解更多的;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布贴画的制作步骤与;4.百变俏娃;教学目标:;1.学生能
制作步骤:
第一步:把绘制好的图案,用复印纸印制到硬纸板上按照图的各部分剪下。第二步:按照部件的要求,把不同的布粘好,再沿着边缘剪下。第三步:把剪好的各部分,按照设计时的图案,粘好。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制作一幅漂亮的布贴画。6.学生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三、课后提升
课后通过参加民间艺术展或通过网络欣赏、了解更多的布贴画作品。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布贴画的制作步骤与技巧,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自主讨论解决,学生用碎布拼贴的装饰画精美、有趣,教学效果良好。
4.百变俏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或一套漂亮的布娃娃。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学生小组团结合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布娃娃或布娃娃的图片资料及各种布艺制作材料、课件、手工布娃娃。
课时:6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学生课前搜集布娃娃或布娃娃的图片资料。
2.教师课件出示几组布娃娃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这么漂亮的布娃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4课——《百变俏娃》
二、课内探究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课前搜集的布娃娃作品,并对课前搜集的布娃娃的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布娃娃的制作材料与制作步骤。3.教师展示几个手工布娃娃师生总结制作材料与制作步骤。
4.学生结合自己小组所带的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或一套漂亮的布娃娃。
5.小组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进行评价。
三、课后提升
课后通过参加民间艺术展或通过网络欣赏、了解更多的布娃娃作品。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或一套漂亮的布娃娃。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5.玩偶总动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可爱的玩偶。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小组团结合作的能力。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玩偶或玩偶的图片资料及各种布艺制作材料、课件、手工玩偶。
课时:6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学生课前搜集玩偶或玩偶的图片资料。
2.教师课件出示几组学生玩偶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这么漂亮的玩偶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玩偶总动员》
二、课内探究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课前搜集的作玩偶品,并对课前搜集的玩偶的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的玩偶制作材料与制作步骤。3.教师展示几个手工玩偶,师生总结制作材料与制作步骤。
4.学生结合自己小组所带的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可爱的玩偶。5.小组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进行评价。
三、课后提升
课后通过参加民间艺术展或通过网络欣赏、了解更多的玩偶作品。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可爱的玩偶,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遇到的问题自主探究解决,并能大胆的进行创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6.我们的新装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为旧物片制作一件“新装”。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小组团结合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旧物品、各种废旧布料、剪刀等。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学生课前搜集旧物品。
2.教师课件出示几件物品包装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这么漂亮的包装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我们”的新装》
二、课内探究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物品的包装方法与材料。
2.教师展示几个包装精美的物品,师生总结制作材料与制作步骤。3.学生结合自己小组所带的材料、旧物品,通过小组合作为旧物品穿上“新装”。
4.小组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进行评价。
三、课后提升
课后通过参加民间艺术展或通过网络欣赏、了解更多的包装创意。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为旧物品制作一件“新装”,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遇到的问题自主探究解决,并能大胆的进行创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7.多彩布包
1.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漂亮的布包。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小组团结合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布包的图片资料及各种布艺制作的材料、课件、手工布包。
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学生课前搜集布包的图片资料。
2.教师课件出示几组布包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这么漂亮的布包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多彩布包》
二、课内探究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课前搜集的布包作品,并对;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布包的制作材料与制作步骤;3.教师展示几个手工布包,师生总结制作材料与制作;4.学生结合自己小组所带的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制作;5.小组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进行评价;
三、课后提升;课后通过参加民间艺术展或通过网络欣赏、了解更多的;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8.多用挂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课前搜集的布包作品,并对课前搜集的布包的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布包的制作材料与制作步骤。3.教师展示几个手工布包,师生总结制作材料与制作步骤。4.学生结合自己小组所带的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漂亮的布包。5.小组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进行评价。
三、课后提升
课后通过参加民间艺术展或通过网络欣赏、了解更多的手工布包作品。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漂亮的布包。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遇到的问题自主探究解决,并能大胆的进行创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8.多用挂袋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漂亮的多用挂袋。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小组团结合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挂袋图片资料及各种布艺制作材料、课件、手工制作的挂袋。
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学生课前搜集挂袋的图片资料。
2.教师课件出示挂袋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这么漂亮的挂袋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8课——《多用挂袋》
二、课内探究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课前搜集的多用挂袋作品,并对课前搜集的多用挂袋的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多用挂袋的制作材料与制作步骤。3.教师展示几个手工多用挂袋,师生总结制作材料与制作步骤。4.学生结合自己小组所带的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多用挂袋。5.小组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进行评价。
三、课后提升
课后通过参加民间艺术展或通过网络欣赏、了解更多的多用挂袋作品。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多用挂袋。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遇到的问题自主探究解决,并能大胆的进行创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9.彩袜“大变身”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运用彩袜制作可爱的小动物。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小组团结合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课件以及学生课前收集的彩袜、各种布艺装饰材料。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学生课前搜集彩袜制作的动物图片资料。
2.教师课件出示几组彩袜制作的小动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这么漂亮的小动物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彩袜“大变身”》
二、课内探究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欣赏课前搜集的彩袜作品,并对课前搜集的彩袜作品的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用彩袜来制作小动物所应使用的材料与制作步骤。3.教师展示几个彩袜动物作品,师生总结制作材料与制作步骤。4.学生结合自己小组所带的彩袜等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可爱的小动物
5.小组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进行评价。
三、课后提升
课后通过参加民间艺术展或通过网络欣赏、了解更多的彩袜作品。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利用彩袜等多种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制作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遇到的问题自主探究解决,并能大胆的进行创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10.认识不织布 教学目标:
1.学生了解什么是不织布?
2.学生了解不织布手工的特点及常见的针法、工具。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熟练练习不织布的各种针法。
课前准备:课件、各种色彩的不织布、制作工具。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课前学生搜集各种色彩的不织布及不织布作品、制作工具。2.教师课件展示几件不织布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这么多可爱的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呢?都使用了哪些材料、工具和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认识“不织布”》
二、课内探究
1.学生把带来的不织布作品进行交换欣赏。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些作品都使用了哪些材料?使用了什么方法和工具?
3.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不织布作品的材料、方法和工具都有哪些?
4.课件出示不织布作品的常见针法,学生熟练练习。
5.教师结合学生的练习进行循环指导,指出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
三、课后提升
课后广泛搜集不织布制作的素材与材料,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课后反思:通过本次学习,学生了解了不织布的特点以及不织布制作的方法和工具,熟练练习了不织布的几种常见针法,教学效果良好。
11.百变“不织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可爱的“不织布”作品。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小组团结合作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不织布作品以及各种色彩的不织布、针线、剪刀等。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延伸
1.教师课件展示几件不织布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除了这些作品,不织布还可以千变万化,制作出哪;
二、课内探究;1.学生把带来的不织布作品进行交换欣赏;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些作品都使用了哪些材料;3.学生结合自己小组所带的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制作;5.小组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进行评价;
三、课后提升;课后通过参加民间艺术展或通过网络欣赏、了解更多的;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可爱;
3.除了这些作品,不织布还可以千变万化,制作出哪些可爱的形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百变“不织布”》
二、课内探究 1.学生把带来的不织布作品进行交换欣赏。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些作品都使用了哪些材料?使用了什么方法和工具?
3.学生结合自己小组所带的材料,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好看的“不织布”作品。
5.小组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进行评价。
三、课后提升
课后通过参加民间艺术展或通过网络欣赏、了解更多的“不织布”作品。课后反思:通过学习,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可爱的“不织布”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遇到的问题自主探究解决,并能大胆的进行创意,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2
我是小主人
1、沏茶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学会选择合理、快捷的方法解决问题。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3、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思维能力。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1时间 教学过程:
1、回忆父母或他人是怎样沏茶的。交流观察所获
2、教师讲解茶文化的相关资料
3、沏茶选具
4、泡茶过程: A、小勺掏茶叶 B、冲入开水 C、盖上盖子
D、把握等待时间 E、倒茶、喝茶
5、冲泡绿茶的三种方法(不宜用刚烧开的开水冲泡)
6、茶叶的贮藏
2、削水果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水果刀和刨刀削梨或苹果的皮。
2、养成细心耐心的动手习惯。
教学准备:水果刀、刨刀、梨和苹果。教学课时:1时间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由实物导入
2、回忆并说说怎样削水果。
二、学消水果。
1、认识为什么要削去果皮。
2、削水果时的手势和注意点(学习P21-22 学·做)
3、讨论并交流“实践创新”的第一题。
三、师生共同总结
四、清理现场。
3、冲泡食品 教学目标:
1、掌握冲泡食品的冲泡方法。
2、牢记冲泡食品的注意事项,学会当个生活小主人。教学准备:方便面、三合面、等冲泡食品碗、开水、汤匙 教学课时:1时间 教学过程:
1、认识常见的食品,并说说这些食品应该怎样食用。
2、教师讲解冲泡食品的方法
3、学习教材P16页中的“小知识”
4、学生冲泡方便面à师边指导边指出注意事项。
5、分组冲泡藕粉或三合面等食品à教师巡视指导。
6、思考:直接用开水冲泡藕粉会出现什么现象?
7、总结指出。
8、清理现场。我爱我的班级
1、教室的布置 活动目标:
1、知道班级的美丽离不开大家的努力,懂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应主动积极地参与班级建设工作。
2、能给布置教室提出一个合理化的建议并参与布置教室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合作能力。
3、激发学生关心班级,关注班级生活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
1、学生根据兴趣、条件等因素自行成立小组,自己取名,选择一个小课题,并写好调查方案。
2、学生在学校所有的班级内开展调查研究,然后把调查的资料在小组内进行整理,分析,共同总结一个结论。
3、开展“我心中的教室”美术作品征集活动。
4、准备学生的书画作品,学生手抄报。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因而对教室的布置不可忽视。整洁、美观、优雅的室内环境,犹如细雨润物,容易给人营造良好的心境,能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心态得到改善,情操得到陶冶,视野得到拓宽。今天我们一起来策划一个有创新的班级布置方案,大家有信心吗?
二、示范讲解,明确道理
1.教师首先指出这次布置班级注意点:(1)班级布置必须“简约,而不简单”。因为班级是学习的地方,不能杂,更不能乱,不然就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班级布置必须突出班级的功能。班级是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班级的功能就是育人。布置班级就是布置育人的环境。(3)班级布置必须整齐、整洁。
(4)班级布置必须精心选择内容如:学习园地、争星园地、卫生区、读书角等。
2.教师检查学生准备的与本课内容有关的材料:字、画、彩色纸、花边、浆糊、图钉等。3.教师讲解布置教室的工作要领,突出重点、难点。(1)课桌凳要摆放整齐。(2)教室四周的设计要求。(讲解要点)4.让学生阐明每一步这样做的道理。
三、讨论设计,汇报方案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布置教室四周的方案。
2、进行“我心中的教室”优秀美术作品展览。(1)师组织学生展示成果。
(2)让学生说说自己创作的构想。(3)其他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4)师归纳,小结。
四、选出最佳方案,课堂实践 1.全班讨论,选出最佳设计方案。2.师生动手按最佳方案布置教室。
五、汇报总结,进行教育
1.学生汇报这次布置教室的收获。
2.教师总结布置教室的方法、技能,同时对学生进行教育 板书设计:
简约、整洁、美观、优雅
学习园地、班级公约、卫生区、读书角
2、班级大扫除 活动目标:
1、在表现整理学生家物品的情境中,体验劳动的乐趣。
2、能有控制的画直横线。活动准备: “吸尘器”:将两支深浅不同颜色的水彩笔用胶带纸捆绑,上面贴有吸尘器图片。淡紫色纸作底板、用奶黄、淡绿色纸剪出各种家具的形状作为粘贴的材料。固体胶、抹布等。迷你型吸尘器一台。
情景布置:娃娃家(家中有小床、桌椅等家具),地毯,地毯上有垃圾。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老师用语言激发幼儿帮助娃娃家打扫地毯。提问: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学生把地毯打扫干净呢?
2、教师用吸尘器打扫娃娃家。
3、老师小结:先从左到右一排一排吸,再从上往下一排一排吸,每个角落都吸到,就干净啦!
二、大家一起来打扫
1、教师与幼儿共同操作画直线,以儿歌提示操作的方法,同时丰富词语:左、右、上、下。
2、教师演示把家具模型纸贴在画好线的纸上。
三、学生自己来打扫
1、幼儿自己来打扫,教师按操作步骤逐步提供材料。a)提供地毯、双色蜡笔。b)家具模型纸、固体胶。
c)细勾线笔。
2、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以儿歌的形式提示幼儿正确使用材料。
四、欣赏各自打扫的房间,看看哪个房间最干净最漂亮。小制作
1、制作笔架 教学目的:
1.学会制作小笔架。2.会欣赏文房四包宝。3.培养学生爱动手的良好习惯。二教学准备:木板、锯、砂纸。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笔架既便于我们提笔又便于保持桌面的干净,一个美观的笔架还有很强的装饰作用,是我们传统的文房用品。
2.学习文章,讨论交流:(1)笔架的种类:
金属笔架、陶瓷笔架、石头笔架、木制笔架等。(2)木制笔架的制作材料: 小木板、白乳胶(3)制作工具: 线锯、木砂纸(4)制作方法: a.在木板上画线。b.剧割。c.打磨。d.组装。3.注意:
(1)安全操作。(2)尺寸准确。(3)精细加工。
2、制作简易书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制作小书架,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框锯、锤子等木工工具的使用技术。
2、能力目标:学习简易小书架的制作方法,并在操作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不怕困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1、以小组为单位,各配备一套材料和工具。
2、范小书架一个或挂图一幅。教学课时:1时间 教学过程:
一、书籍是我们增长知识的良师益友。如果自已制作一个书架放书,那多有意义。
二、结合读书活动,从教育学生爱惜书籍作引入,并出示实物或挂图,介绍小书架的结构和制作程序。
1、今天学做的小书架虽然是简易的,但对多数同学来说,亲手制作小书架还是第一次,而且工序还不少,要做得好还是不容易的。因此,操作过程中要认真细致、不怕困难。
2、整个小书架都由板料组合,要注意先画好线(长线要用墨斗弹出),然后再锯,这样才能保证锯成直线。
3、钉钉子是本课的难点之之一。选用多大的钉子,要根据板料的厚度而定。钉钉前,在所需下钉的位置上先画出直线。钉钉时,注意垂直用力,使钉子准确地穿过板面,钉在需接合的木板上(可钉3——5颗铁钉)。如发现钉子钉偏或弯曲变形,则必须及时用钳子拔起重钉。如果在接合处涂上乳胶,接合将更加牢固。
三、“想想做做”中第二题,可根据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实际,选用以小组为单位或个人独立完成的方式。最后通过“比一比”来展示学生的劳动成果,使同学们体会劳动创造的欢乐。
四、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别是锯的使用,要让学生切实弄懂使用方法后,再去操作。锯子宜选较小的。由于锯的使用不列入本课重点,故可集中开料后再由学生组装。钉子要放在盒子里,不要随地乱扔,以免扎脚。学生操作时教师要加强巡视,给予具体指导。操作完后,要及时收拾好工具并把劳动现场清扫干净。
五、教材中图二所示尺寸和板料规格都可根据需要和条件适当改变。
3、做风车 活动目标:
1、尝试制作风车,并验证风车是否转起来。
2、通过制作、探究、验证和相互交流,使幼儿认识到风车转动与风力、风向的相互关系。活动准备:
让幼儿自己收集让风车转动的材料,学会折风车。活动过程:
一、引起制作兴趣:
我们已经学会折风车了,你知道风车能转动吗?你有什么办法能让风车转起来?
二、设计制作方案:
你觉得让风车转动起来有什么好办法?需要什么材料?
1、让幼儿议论让风车转动的方法,老师记录。
2、幼儿自己设计制作方案,并将自己需要的材料记录下来。
三、幼儿进行制作
四、分享交流:
1、你制作的风车转起来了吗?你是怎么样让风车转起来的?
2、为什么有的小朋友制作的风车没有转起来呢?(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五、户外玩风车,进一步感知风车转动与风的力量及凤向的关系。
4、做毽子 教学目标:
1、学会几种做毽子的基本方法。
2、通过做毽子,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来做毽子;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动手解剖实物等方法来了解并总结出做毽子的一般方法。教具:
工具和材料:鸡毛、包装带2米、垫圈、线、索线、布条、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说道踢毽子,大家一定很熟悉吧。你自己动手做过毽子吗?从中找到什么乐趣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屋”吧? 二:检查预习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踢毽子的体会。
2、交流收集的有关资料。
三、主动探索理清脉络 文章抓住做毽子的基本步骤、材料和从中找到的乐趣来写。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做毽子的使用的材料及过程 第二部分:写鸡毛的选用
第三部分:写自己动手做毽子是一件乐事
四、结合实物,理解课文(1)出示毽子
(2)毽托一面缝一截鹅毛管
(3)鹅毛管中插鸡毛,使之上直挺
师:你知道做毽子的选材吗?读课文的第二段
五、动手实践
1、在研究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劳动作品的制作。
2、教师帮助,学生相互借鉴、交流,共同提高。
六、竞赛巩固
1、组织学生进行劳动竞赛。
2、学生在竞赛后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七、总结评价
1、劳动作品展评。
2、学生谈谈自己劳动后的体会。
3、发散学生思维,思考其他种类毽子的做法并延伸到课外探究、尝试。走进厨房
1、认识烹饪工具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厨具,初步了解它们的用途。
2、使学生知道厨具在生活中的作用,通过教学和家长的指导逐步学会使用厨具。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了厨具的用途。难点:常用厨具的使用方法。课前准备:
准备一些常用的简单厨具;厨刀、剪刀、刮鳞器、镊子等,还可以准备一些挂图。课前让学生作一些有关厨具的调查。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检查课前调查情况
1、让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厨具?
2、这些厨具都放在哪?你看到家里人都用它来干什么?
3、简单归纳一下厨具的定义。
二、认识厨具
1、处理用的厨具:分别出示厨刀、剪刀、刮鳞器、镊子等厨具,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使用方法,并分别进行演示。
2、烹饪用的厨具:出示挂图,让学生说一说铁锅、钢精锅、不粘锅的用途。并说一说它们相同及相异的地方。
3、烹饪辅助工具:煮东西除了锅还需要一些辅助的工具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分别出示铲子、漏勺、和勺子。让学生现在演示一下它们的使用方法。4其它厨具:科学发展以后,我们的厨房里又多了许多新成员比如榨汁机、豆浆机和消毒柜。谁能说一下它们分别有什么用处?
布置实践作业:向家里人了解过去和现在厨具有什么变化,到商店看一看还有哪些厨具。学会一些简单厨具的使用。
2、厨房小电器 教学目标:
1、认识常见的几种厨房小电器,了解他们的使用方法。
2、通过指导,使学生掌握保养电器的一般方法。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几种厨房小电器,了解他们的使用方法。难点:通过指导,使学生掌握保养电器的一般方法。课前准备:
搜集常用电器的图片。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家有哪些厨房小电器?这些电器是用来做什么的?
二、交流学习
1、说一说你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使用这些电器,这些电器给你带来了哪些便利?
2、家人对你会使用这些电器是怎么评价的?
3、掌握常用的电器使用方法,做生活的主人。
三、安全使用的方法
1、讨论后总结各种电器安全使用的方法
2、基本掌握小电器的使用方法
四、注意事项
1.湿手不得接触电器和电器装置,否则易触电,电灯开关最好使用拉线开关。
2.电源保险丝不可用铜丝代替。因为铜丝熔点高,不易熔断,起不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应选用适宜的保险丝。
3.灯头应使用螺口式,并加装安全罩。
4.电饭煲、电炒锅、电磁炉等可移动的电器,用完后除关掉开关,还应把插头拔下,以防开关失灵。因为长时间通电会损坏电器,造成火灾。
5.一般家庭在正常情况下不宜使用电炉,如要用电炉应有专用线路。家用照明电路不可接用电炉,因为这样电炉电热丝容易和受热器接触而直接或间接造成触电事故。
3、洗刷餐具 教学目标:
1、认识餐具使用后要及时洗净的原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
2、通过实践指导,使学生掌握洗刷餐具的一般方法。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清洗餐具的一般方法。难点:餐具清洗过程中,两手怎样配合。课前准备:
操作示范用的常用餐具,洗碗盆,水桶、抹布、洗涤剂。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揭题
统计一下,在家里吃完饭主动帮助家长收拾、清洗的同学有多少。根据统计情况相机引导要体会关心家长,主动帮助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当一个爱劳动的孩子。
二、揭示课题。
说一说及时清洗餐具的好处。小组讨论应该怎么样清洗餐具。
三、现场演练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清洗老师事先准备好的餐具。其它学生集体评议哪一个同学做得好、做得对。做不好的同学有什么问题,应如何进行改正。
四、总结清洗餐具的注意事项:
1、收拾餐具,要注意把餐具分类叠齐,去除剩余的饭菜。
2、按餐具大小把清理干净的餐具逐个放好,并用干净的专用抹布擦干。
3、要根据餐具的数量及油污程度适量配制洗涤剂浓度。
4、筷子要重点搓洗夹菜的一头,清水漂洗至少要两次。种种养养
1、养金鱼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知道怎样养金鱼。
2、培养学生的饲养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热爱生活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2)谈话:金鱼有各种各样的,你认识这些金鱼吗?它们好看吗?你想自己饲养金鱼吗?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各种各样的鱼缸
金鱼一般饲养在鱼缸里,用大口罐头瓶也可以。在一个鱼缸里不能放很多鱼,要让金鱼有一定的活动范围。为了使金鱼在水中有充足的氧气,可以在水中种一些水草。
2、认识养金鱼的水
鱼缸内的水应经常换,以保持水的新鲜,含有较多的供鱼呼吸的氧气。换的水不能太凉,如果是自来水,应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再倒进鱼缸。换水时可以用塑料管先把鱼缸中的水抽去一部分,然后再往鱼缸内加水。利用塑料管抽水时,可以同时把鱼缸底的鱼屎、污物抽去。
3、给金鱼换水
金鱼需要换水,视天气、水质情况而定。把金鱼从鱼缸捞出或放入鱼缸时,应用特制的小鱼网(演示),不能用手抓,以免伤害鱼的身体。
4、给金鱼喂食
可以喂鱼虫,也可以喂馒头碴等。无论喂什么,每次都不能喂得太多。
(三)拓展实践
1、用塑料管抽水、除污的方法。
2、怎么样选金鱼
3、实践创新:饲养金鱼
2、种吊兰
教学目的要求:
1、让学生知道繁殖吊兰的方法和盆栽植物的种植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幼株繁殖吊兰。难点:怎样整理幼株。课前准备:
盆栽的吊兰若干盆和不同品种的吊兰图片、小花盆、肥沃的沙质壤土、小瓦片或者小石块、剪刀、小铲子。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观察了解吊兰
1、老师出示吊兰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说吊兰的形态。
2、出示图片,欣赏不同种类吊兰。师简单介绍吊兰的种类。
二、学种吊兰
1、取小花盆,用小瓦片或小石块盖在花盆底部的小孔上。思考:为什么花盆底部要留小孔,为什么要把小孔盖上?
2、用小铲子把准备好的壤土装入花盆,稍稍压实,使上方留出3厘米左右以防浇水时,水溢出花盆。
3、用剪刀将匐茎上的幼株剪下来,将幼株栽进土里,培上土,并且要使壤土的表面和幼株的基部保持水平。
4、给幼株浇上少量的水,这样一株吊兰就种好了。平时不要天天浇水,等壤土快干的时候适当浇一些。
(让学生或者学生代表自己动手操作,师在一旁进行指导。)
5、师演示分株法繁殖吊兰。并告诉学生用这种方法繁殖吊兰有的地区要受季节的影响。
三、总结本节课的得失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自己觉得有哪些地方今后种吊兰的时候要多加注意?
3、种植龟背竹 教学要求: 1.初步掌握种植龟背竹的方法,并学会简单的繁殖龟背竹的方法。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教学过程:
一、导入。
龟背竹为多年生常绿藤本植物。它的株型、叶片都非常奇特。它那宽大叶子的主脉两侧常有裂口,叶的边缘又呈羽状分裂,其形状酷似龟背,茎粗壮并有节,又似竹杆,在节处生出许多褐色细柱状的气生根直至地面,因此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龟背竹气
二、简单介绍龟背竹的相关知识。
三、向学生讲解龟背竹的繁殖方法。
龟背竹的繁殖方法常用掀插法。剪取带有两个节的茎段,去掉气生根和叶子,将它插入沙土里,保持沙土湿润,放置在阴处,大约20天左右即可生根。
四、让学生掌握龟背竹的特性。
由于龟背竹原产墨西哥等地,因此它喜光。但放置在阴处一段时间,也不会影响它的生长。光照强度能影响叶子的大小,光照越多,叶子越大,裂口就越多。龟背竹喜欢温暖、湿润的通风环境,喜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五、龟背竹室内养护注意的事项。在室内养护中要注意每过一段时间,将它从阴处移置阳台或窗前一星期,然后再将它放回原处,这样能使龟背竹长势强健,叶色更有光泽。在生长季节里,应该常浇水,保持盆土湿润。每个月施一次稀薄的液肥,每两年进行一次翻盆。如果发现有介壳虫危害,应及时进行剥离或喷药防治。
园艺品种还有花叶龟背竹,其叶片带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纹,同样非常美丽。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3
第一单元:纸工初步
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贴、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编制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纸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
2、了解我国早期的造纸术和造纸方法。
3、介绍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教具准备:各类生活中常用的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纸——纸工制作的基本材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纸,纸的类型很多,它的用途十分广泛。你知道一些关于纸的知识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介绍收集的关于纸的图片、资料,互相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
三、集体学习
1、造纸术的发明。
2、早期的造纸方法。
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并会使用。
2、了解纸工制作的符号并掌握一些纸工的基本技法。
3、制作纸工时的安全防护。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根据制作符号制作纸工。教具准备:常用的纸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做纸工要用什么样的工具呢?你知道图上的虚线、实线、密集的小点子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组讨论)
二、认识纸工工具
1、剪刀:是最方便的裁剪工具。
2、美工刀:切刻的工具。
3、胶水: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
4、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
5、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三、认识纸工制作符号
1、山线-------------------
2、谷线 —-—-—-—-
3、剪切线
4、粘贴面
5、挖切
四、教学纸工的基本技法
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剪、刻、贴、撕、拼、插、卷、编、植、山线切折、谷线切折、压引法。
五、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
教师讲解,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制作折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山线和谷线。
2、能看懂制作步骤,并根据图例和说明学会制作“折扇”。教学重点、难点:山线和谷线的划痕折叠。
教具准备:折扇成品、制作步骤、纸工符号、消毒棉球、创可贴。学生准备:
(1)了解纸的相关知识,收集一些不同种类的纸制品或图片。(2)纸工工具。
(3)每人一张01号纸工材料。教学过程
一、活动前的教育
1、教师强调纸工制作时的安全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2、提醒学生山线、谷线折叠之前的划痕可以用针、刀,或者用没有油的圆珠笔芯刻划。
3、做纸工时剪切下的边角料要及时处理干净,装入垃圾袋。切刻材料时要垫上垫板,以免损坏课桌。
二、学生操作
1、学生尝试,小组合作,自主操作;
2、教师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三、评一评
在完成作品后,可按照“方法正确,作品美观,团结互助,粘贴严整,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评价。
第二单元:拼接玩具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拼接玩具。拼接玩具就是运用剪切、组拼、粘贴的击发制作各种几何图形,再拼出各种形象。
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制作出不同形态的小鸟和自己设计七巧板、八巧板等,进而启发学生剪切制作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并把他们拼摆组合成动物、人物、花草等有趣的图形。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其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审美情趣。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十五巧板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十五巧板”。
2、根据图例制作“十五巧板”。
3、学会使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教学重点、难点:动手动脑,发展思维。教具准备:十五巧板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直尺、剪刀、胶水和劳动制作材料02号,令备方形或圆形材料。教学过程:
一、了解十五巧板的历史,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做过哪些拼图玩具,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七巧板等)是啊!七巧板是我国传统的益智玩具,大家都玩过了,那么你们玩过十五巧板吗?课前,大家已经查阅了关于十五巧板的历史,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十五巧板呢?同学们想自己做一做、拼一拼十五巧板吗?
二、指导学生制作十五巧板
指导学生按照图样,用正方形纸剪切出大小三角形4块,梯形2块,平行四边形1块,半原形2块,折尺形2块,不规则图形4块。制作完十五巧 板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制作的体验,并推选代表介绍本组的制作经验,展示制作成果。
三、拼图,体会创造性游戏的快乐
怎样才能拼摆好十五巧板呢?这儿有一首儿歌: 十五块小板都用到,不能多来不能少。不能重叠,不能离,十五块小板紧紧靠。先想想,再拼拼,拼拼、想想有创造。多动手,多动脑,看谁拼得多又好!
1、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完成十五巧板的拼图,看哪一组拼地最多做好。拼完后,给拼图赋予一定的意义,准备交流。
2、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所拼的图案,向老师、同学们说明自己所拼图案的意义。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制作十五巧板,并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那么,学会了十五巧板、七巧板。你们能设计出其他的拼板吗?(五巧板、六巧板、八巧板)回家之后,自己尝试着做一做,拼一拼,发挥你们的创造力,看谁拼得多、拼得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快乐的小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拼出不同形态的小鸟。
2、结合制作内容,对学生进行要保护鸟类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发挥想象,拼出不同的小鸟形态。教具准备: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和03号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鸟或者自己养鸟的趣事,想象森林中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鸟飞翔的各种姿态,从而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制作
首先指导学生剪贴。其中,头部的剪贴是难点。头、眼睛等圆形部分的剪切,意在训练学生的双手及眼的协调性。一般左手拿纸样做圆形移动,右手拿剪刀沿边线做弧线运动,注意剪圆滑,不剪破,培养学生做事时耐心、细致的良好品质。粘贴时,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顺序:翅膀——身体——头——尾巴——翅膀,胶水要适量地涂在反面,按先后顺序贴。应鼓励学生粘贴出各种姿态的小鸟——翅膀向上,翅膀向下,低头,回头的等等。摆放位置、版面设计也不拘一格,让学生自由发挥。
三、展评
作品完成后,比比谁贴的画面最生动有趣。几个同学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成了一幅美丽的“百鸟飞翔图”了。根据画面,看谁能编出动听的故事。7 这样,既动手,又动脑,发挥想象力,培养合作意识,训练表达能力,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
四、作业
回家后,自行设计制作用其它材料制作的小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猫头鹰 教学目标:
1、根据图例和文字说明学会制作“猫头鹰”。
2、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技能加以巩固。
教学重点、难点: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猫头鹰”。教具准备: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和04号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小朋友见过猫头鹰吗?在哪里见过的?它长得怎么样?你对它还有些什么了解?
二、制作
1、自学图例,说说制作“猫头鹰”的步骤。
2、老师相机指导制作的难点。
3、学生自行制作。
三、展评
作品完成后,比比谁制作的最生动有趣。几个同学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成了一个美丽的“猫头鹰乐园”了。根据画面,看谁能编出动听的故事。这样,既动手,又动脑,发挥想象力,培养合作意识,训练表达能力,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第三单元:给节日增添欢乐
本单元围绕“给节日增添欢乐”这一主题,安排了学习制作团蛤、边花、拉花、四角彩灯手工制品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饿热爱;同时,还可以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教师,给国庆节和元旦等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剪纸团花、边花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的剪纸工艺。
2、学会剪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
3、用剪出的团花和花边装扮自己的教室。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剪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教具准备:各式团花、花边作品
学生准备:剪刀、小刀、彩色纸、针、直尺、笔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制作兴趣
可以先和学生一起欣赏团花、边花作品。观察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做什么用?曾经在哪见过?进而介绍剪纸,还可以引导学生奥妙卡纸上提供的网址,查找、学习剪纸小常识。
二、设计图样
剪团花、边花,设计图案是关键。剪团花,首先要掌握彩纸的对折方法。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学生可多准备几张彩纸,折叠好后,先设计外框,然后在外框内设计图案。设计图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醒学生画图时要留有挖空的部分,线条要富有变化,设计的图案才精美。
三、剪贴
剪时,手要捏紧,否则图案不容易完全对称,并且必须注意,不要剪断周边连接处,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剪,如果要挖去中间的一部分,可以用剪刀尖在中间轻轻穿一个小孔,然后插进剪刀尖沿图案轮廓剪。确实难剪的部分也可用刻刀刻。剪完之后,轻轻地按顺序展开,平整地粘贴在底板上,作品就成功了。
四、展示作品
五、欣赏、思考
欣赏彩色剪纸图片,思考、探究美化剪纸的方法,创作出更美观、更具有应用价值的剪纸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拉花(彩练)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制作拉花时是融折、剪、拉等几种技法为一体的。
2、学会制作拉花的基本步骤。
3、发挥想象力,制作出漂亮的拉花。
教学重点、难点:在学会制作拉花的基础上,会自己设计制作拉花。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彩纸拉花成品、半成品
学生准备:六色彩纸、金纸、一米长彩线、剪刀、固体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蜡光纸)一张纸,不仅能写字、作画,还可以做成剪纸作品,彩纸拉花就是其中的一种(出示彩纸拉花作品)。在节日到来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用它来装点教室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彩纸拉花。
二、讨论制作拉花步骤
1、究竟怎样做拉花呢?(出示团花和拉花的单张)制作团花和拉花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组讨论。结论:先折叠,再设计图案,最后剪贴)
2、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小组讨论。结论:拉花是好多张粘贴连接起来的)
3、总结拉花制作过程:折叠---设计图案---剪---粘贴连接---串线。
三、实践操作
1、折叠。剪团花时我们学过折叠,下面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折纸。(可以用十字格折叠,也可以用米字格折叠)
2、设计纹样。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纹样呢?大胆想象,怎样美观就怎样设计。(学生设计,暂时不用)
3、教师巡视,找出设计中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分析可能带来的后果。
4、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呢?(中心点留得适当,花纹可以用笔描得粗些,或者在剪口处用笔做记号)
5、修改纹样,动手剪一个拉花单位。小组里比一比,看谁的拉花展开后最漂亮?
6、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组拉花。
7、展示:各小组把制作好的拉花挂起来。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拉花最漂亮,剪贴得最整齐。
四、总结
1、今天,我们教室真漂亮!
2、我们用灵巧的双手、辛勤的劳动装扮了我们自己的教室。
3、课后,有兴趣,我们再试试,一定越做越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四角彩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
2、了解“四角彩灯”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装饰工艺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教具准备:四角彩灯作品
学生准备:针、线、剪刀、05号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指导、连接
指导学生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哟内个彩线制作穗子——剪下材料——折叠山线、谷线——将穗子和彩灯各部分连接起来。
二、重、难点讲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如何把弧形的“山线”和“谷线”折叠整齐,使之美观。教师不必把方法直接教给学生,可以事先发给学生一张画有直线、弧线的纸,让学生联系怎样折叠“山线”“谷线”。练习中启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开始很可能折叠得不整齐,很快,他们会想出不少办法,最后让学生总结,用哪种方法最方便,效果最好。
三、动手操作
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在学生碰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帮助解决,可以试着把问题摆在全班学生面前,让大家共同想办法。这样,效果要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好得多。
第四单元 礼品包装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2、学会运用纸工接插技术。教学重难点:盒盖的连接。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礼品包装盒示范作品,包装盒的资料及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备。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红丝带、07号手工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结合将要到来的节日(“六一”儿童节、母亲节、同学的生日等)引出礼品包装的主题。先展示各种精美的包装盒实物或图片,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兴趣。
2.按照卡片上印好的职工符号正确制作礼品包装盒。包装盒的盒盖连接要运用职工插接技术,使难点,这里要借助示范作品讲解说明清楚。
3.装饰。装饰盒盖,可以选择制作材料上提供的图案,但最好由学生自己设计、装饰。包装盒制作完成后,可继续自行设计,用丝带在包装盒上扎蝴蝶结或进行其他美化装饰,使作品成为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4.作品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纸盒造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纸盒的了解,培养学生“联想状物”、“借形造像”的能力。
2、学会借助生活中的各种纸盒,创造出一件作品。教学重难点:制作的作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纸盒示范作品,纸盒的资料及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红丝带、废旧卡纸。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在过节或过生日的时候你们常常会收到礼品吧,用过的礼品包装盒你是怎么处理的?
2.家里经常买的一些食品或生活用品,他们大都有包装盒,爸爸妈妈是怎么处理这些包装盒的?
3.如果随便丢弃,会有什么害处?(污染环境,资源流失,浪费纸质材料等等)
4.除了制成再生纸,你认为废旧包装盒还能有神用途?
导入课题:废旧的纸盒除了能盛放其它东西,我们还可以利用它的形状、颜色等原有条件和特点,进行造型设计,通过在制造而成为一件艺术品、实用品或玩具模型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盒造型的作品。
二、设计制作:
1.展示、观赏纸盒造型示范作品。
说明:这些作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哀号,利用废旧纸盒原有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进行构思,设计而成的。如果18页中的人物,动物,16 器物,建筑,家具,交通工具等纸玩具,请大家在观赏这些作品时,认真思考原有纸盒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的巧妙之处。
2.设计,确定制作一件作品。
分析各自带来的各式各样的纸盒,利用它们的形状、色彩等方面的条件,联想设计,确定制作一件自己喜爱的作品。
3.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思考讨论:
(1)制作过程中要运用那些纸工制作的计发?(2)除了用旧纸盒,制作中还要用到那些材料?(3)作品基本完成后,我们怎样把它装饰得更美观?
三、展示评价。
第五单元 陆上交通王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磁悬浮列车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磁悬浮列车”。
2、进一步训练学生掌握节剪切、折叠和粘贴的基本技法。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细心、条理、规范化操作。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磁悬浮列车示范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备。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直尺、胶水、08①、08②号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1.体温激趣,导入课题。
(1)你乘坐过哪些陆上交通工具?
(2)你知道目前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是什么?
(3)说说你所了解的磁悬浮列车(可先播放磁悬浮列车的相关录像)。
2.制作磁悬浮列车车厢。
(1)复习几种手工制作符号及剪、刻、折、贴等基本技法:(2)观察示范作品,对照认清卡片上提供的“列车”各部件。(3)分别剪下各部件,有条理地折叠、粘贴(最好剪下一个部件就立即处理好,再剪下一个;否则部件过多,容易乱)。3.分小组将个人制作好的车厢组合成一列长长的磁悬浮列车。
4.比一比,看哪个同学的车厢做得好,哪个小组的磁悬浮列车组合得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卡车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卡车”。
2、了解卡车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卡车的车厢。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卡车示范作品,各种卡车的图片资料或多媒体课件及设备。学生准备:剪刀、美工刀、直尺、胶水、09号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1. 根据制作磁悬浮列车的经验和已掌握的基本技能,学生自行制作完成卡车车身模型。
2. 设计制作车厢是难点。教师要启发、帮助学生完成再创造的制作过程。
(1)提问:卡车有哪些用途?不同用途的卡车车厢样子有什么不同?
(2)出示各种卡车的图片或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3)在小组里议论,交流各自知道的各种式样的卡车车厢。(4)画草图,设计车厢并完成制作。3.评价展示。
(1)在小组内自评、互评,评出具有最佳创意且制作精细的优秀作品。
(2)请优胜者上讲台展示作品,介绍制作经验,心得体会。
第六单元 化妆舞会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面具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面具”。
2、了解面具的种类、材料等知识。教学重难点:要求学生有创新。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面具示范作品,其他面具样品,面具艺术的资料和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及设备。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笔、卡纸、橡皮筋、10①、10②号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一、了解面具。
1.展示各种各样的面具(可以让几个同学戴上),调动学生的兴致和动手制作的欲望。
2.赏析面具:从面具表现的题材内容上,从面具造型的形态上给面具分分类。烁烁我们见过的(从影视上,在舞会中)或自己使用过的面具。
3.介绍面具及面具的种类(人物、动物、卡通、平面,半拉体)
二、制作面具
1.展示面具示范作品。
2.对照示范作品读懂10①号卡片上的制作步骤示意图(小组内讨论)3.按步骤完成面具的制作。
4.用10②号彩色卡纸装饰面具(可以在面具的眼部涂上自己认为合适的颜色),尽可能装饰得与众不同。
三、设计,制作面具。1.熟悉面具的种类和面具的不同造型。
2.自备材料,创意设计,画出要制作面具的形象草图。3.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面具。
四、戴面具,做游戏。
1.猜一猜,我是谁?
选择一种游戏,戴上面具玩一玩。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小熊帽饰 教学目标:
1、根据制作面具的方法,学会制作“小熊帽饰”。
2、学会制作帽饰头箍。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会设计创作自己喜爱的帽饰。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小熊帽饰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纸带、卡纸、11号卡纸材料。教学过程:
1.制作头箍——要自备几条宽约3厘米,长约60厘米的纸带(质地较柔韧的)。制作时,按照自己的头围尺寸将纸带粘贴成圈做成头箍,然后与帽饰的主题部件粘贴链接起来。也可以用绳带(松紧带)作头箍。
2.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设计制作不同式样的帽饰。戴起来,开展课外文体娱乐活动。3.作品评价。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本课以自制彩泥为活动主题创设活动期情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制彩泥和制作生动有趣的泥塑作品,开始走进泥塑世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体验到劳动与学习的可贵与快乐,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趣。这节课是多彩泥艺这一主题的第一课,本次活动安排学生从了解制作彩泥所需要的材料与工具,到掌握制作的基本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体验自我动手劳动的快乐,树立合理利用身边资源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橡皮泥有一定的接触与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彩泥制作彩泥,学生有一定的求知欲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自制彩泥,了解泥塑工艺基本材料的特性,学会制作彩泥的步骤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查资料读书等认识彩泥制作过程,学会使用基本工具。养成细心、耐心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激发对传统泥塑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欣赏中国传统泥塑艺术,养成细心、耐心的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学会制作彩泥的一般程序方法。
教学难点:
制作彩泥的材料搭配
教法建议:
教师演示指导学生读图解、练习二者结合。
学法建议:
自主学习探究和小组学习探究相结合。
教学资源:
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
2、学具准备:面粉、明矾、食用色素、防腐粉、盐、食用油、热水、小盆、竹筷。
教学评价:
引导学生从制作彩泥的速度、彩泥的可用程度、制作工具的使用熟练程度等进行评价。
教学建议:
注重学生在学习探究实践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关注对学习实践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别,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多元性以及开放性与自我评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min)
学习指导语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趣味盎然的折纸艺术,创造了生动形象的作品,大家喜不喜欢?
今天开始,我们将各种各样的泥吧变成栩栩如生的作品,愿意不愿意与大家一起做?
课件出示泥塑
【资料卡】
泥塑,俗称彩塑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一种雕塑工艺品。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秃上底粉,再施彩绘。另外,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xx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可以考证记载的泥塑的产生可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战国策》中苏泰阻益尝君入秦故事有传泥作上偶的记载。做源人殉葬,做佛像膜拜,做耍货玩赏的民间风俗,是中国泥塑艺术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至唐宋时代,泥塑艺术发展到盛期,著名泥塑有甘肃敦煌莫高窟的菩萨,山西太原晋祠的宫女等。至清代,泥塑形成南北两著名流派:北方有天津泥人张,南方有无锡惠山泥人。泥人张指天津泥人张长林,是捏塑世家,作品以写实为特色,人物造型,音容笑貌,色彩装饰,无不强调一个像字。其子张兆荣、孙张景桔继承祖业,为中国彩塑艺术作出贡献。惠山泥人又可分两类:一类泥要货供儿童玩耍、大阿福是最典型的作品。其造型丰满活泼、浑厚简练,色彩明朗热烈,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另一类为手捏戏文,主要塑造戏曲人物。这类泥人很注意种态刻画,造型适当夸张,表现技法精练,色彩纯朴、深厚,实有江南地方特色。现代著名艺人有胡新明、王忠富、于庆成等人。此外,陕西凤翔、河北白沟河、苏州虎丘等地亦为著名的民间泥塑重要产区。
读一读
问题与思考
知道了泥塑是我们中华民族古老神圣的艺术,你有什么问题呢?
讨论与交流
汇报,整理
(如,彩泥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什么样的泥巴适合做泥塑作品?怎样制作泥塑?制作泥塑需要什么工具等)
课堂小结:(出示彩泥)
要想制作出美轮美奂的泥塑作品,首先要学会制作精美的彩泥。想知道怎么做彩泥吗?让我们一起来做出有自我个性的彩泥吧。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愿望和表现欲,为制作彩泥做好情感铺垫)
二、学习与探究(10min)
学习指导语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搜集的制作彩泥的相关资料。
学生交流
全班汇报,教师整理
如,原料:面粉2杯,盐1杯,塔塔粉1/8杯,食用油1/2杯,凉开水1.5杯。
做法
1、将盐用水化开,与其他原材料同时搅拌均匀,入锅蒸20分钟蒸熟出锅。
2、融色。将面团揉成若干小团,每一团挤入几滴水彩颜料,或揉或搓,颜色均匀就行了。
刚揉好的面团,颜色不会这么鲜亮,有些暗,用保鲜膜包起来,它自己发酵融合之后就变成色泽鲜亮的彩泥啦。)
大家都很用心搜集了很多彩泥的制作方法,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材料与制作彩泥的步骤吧。
课件出示
材料准备:面粉400克、明矾5克、食用色素和防腐剂、盐200克、食用油10克、热水、碗、和面盆、竹筷。
制作步骤
1、将面粉与防腐粉放在盆里混合。
2、将食用油、色素、盐和热水放在碗里搅拌均匀。
3、将碗里的混合液倒入盆里搅拌,搅拌成泥状时反复揉捏。
4、揉成面团,彩泥制作结束。
读一读以上制作步骤
出示各种颜色的彩泥,
说说自己喜欢什么颜色的,为什么?怎么做出来。
课堂小结:掌握了彩泥的制作方法步骤,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制作出具有个性的彩泥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激发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因为三年级的学生还小,综合实践课上一些必要的知识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在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
三、实践与体验(15min)
学习指导:学生根据以上所学习的方法步骤进行动手实践。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分工合作完成彩泥的制作。
教师巡回指点纠正,对操作正确熟练小组成员分工细致,完成较快的给予肯定,对有困难的小组加以鼓励和指点。及时发现解决出现的困难障碍,帮助学生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课件出示
1、小组分工细致合理。
2、操作过程中使用工具轻拿轻放,注意安全。
3、混合材料时搅拌用力适当,搅拌均匀。
4、材料不要弄丢,注意保持桌面清洁卫生。
5、出现问题及时想法解决或寻求帮助。
课堂小结:大家在做事的时候,只要细心用心,就一定能够将事情善始善终顺利完成。
(设计意图:将所学知识加以应用,体现实践精神,学会自己制作彩泥,而不是用到什么就只想着去买的不良习惯。通过经历制作过程,掌握制作彩泥的方法步骤,体验自己动手劳动的快乐)
四、总结交流,评价提高(5min)
学习导语:经过大家的合作努力,每个小组都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制成了彩泥,下面我们请各小组展现自己的作品,大家一起来欣赏评价一下吧。
学生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评价。
问题
1、在制作彩泥时你是否遇到了困难?怎样解决的?
2、你认为你们小组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3、还有哪些困惑?
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实践活动课,你认为自己收获是什么?你对自己的表现是否满意?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全面表现,注重对学生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五、拓展与创新(5min)
制造出精美的彩泥是我们制作泥塑形象的开始,那么泥塑作品创作有哪些基本的方法呢?需要什么基本工具呢?
说一说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与大家分享一下。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继续学习探究的愿望,持续关注多彩泥艺这一主题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
板书设计:
自制彩泥
古老艺术
材料准备制作过程个性彩泥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5
三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案(上册)
第一单元:纸工初步
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贴、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编制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
2、了解我国早期的造纸术和造纸方法。
3、介绍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
教具准备:各类生活中常用的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纸——纸工制作的基本材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纸,纸的类型很多,它的用途十分广泛。你知道一些关于纸的知识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介绍收集的关于纸的图片、资料,互相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
三、集体学习
1、造纸术的发明。
2、早期的造纸方法。
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4、介绍几种常用的纸。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并会使用。
2、了解纸工制作的符号并掌握一些纸工的基本技法。
3、制作纸工时的安全防护。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根据制作符号制作纸工。
教具准备:常用的纸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做纸工要用什么样的工具呢?你知道图上的虚线、实线、密集的小点子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组讨论)
二、认识纸工工具
1、剪刀:是最方便的裁剪工具。
2、美工刀:切刻的工具。
3、胶水: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
4、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
5、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三、认识纸工制作符号
1、山线
-------------------
2、谷线
—-—-—-—-
3、剪切线
4、粘贴面
5、挖切
四、教学纸工的基本技法
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剪、刻、贴、撕、拼、插、卷、编、植、山线切折、谷线切折、压引法。
五、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
教师讲解,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第三课时:制作折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山线和谷线。
2、能看懂制作步骤,并根据图例和说明学会制作“折扇”。教学重点、难点:山线和谷线的划痕折叠。
教具准备:折扇成品、制作步骤、纸工符号、消毒棉球、创可贴。
学生准备:
(1)了解纸的相关知识,收集一些不同种类的纸制品或图片。
(2)纸工工具。
(3)每人一张01号纸工材料。教学过程:
一、活动前的教育
1、教师强调纸工制作时的安全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2、提醒学生山线、谷线折叠之前的划痕可以用针、刀,或者用没有油的圆珠笔芯刻划。
3、做纸工时剪切下的边角料要及时处理干净,装入垃圾袋。切刻材料时要垫上垫板,以免损坏课桌。
二、学生操作
1、学生尝试,小组合作,自主操作;
2、教师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三、评一评
在完成作品后,可按照“方法正确,作品美观,团结互助,粘贴严整,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评价。
第二单元:拼接玩具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拼接玩具。拼接玩具就是运用剪切、组拼、粘贴的击发制作各种几何图形,再拼出各种形象。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制作出不同形态的小鸟和自己设计七巧板、八巧板等,进而启发学生剪切制作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并把他们拼摆组合成动物、人物、花草等有趣的图形。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其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十五巧板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十五巧板”。
2、根据图例制作“十五巧板”。
3、学会使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 动手动脑,发展思维。教具准备:投影仪、十五巧板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直尺、剪刀、胶水和劳动制作材料02号,令备方形或圆形材料。
一、了解十五巧板的历史,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做过哪些拼图玩具,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七巧板等)是啊!七巧板是我国传统的益智玩具,大家都玩过了,那么你们玩过十五巧板吗?课前,大家已经查阅了关于十五巧板的历史,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十五巧板呢?同学们想自己做一做、拼一拼十五巧板吗?
二、指导学生制作十五巧板
指导学生按照图样,用正方形纸剪切出大小三角形4块,梯形2块,平行四边形1块,半原形2块,折尺形2块,不规则图形4块。制作完十五巧板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制作的体验,并推选代表介绍本组的制作经验,展示制作成果。
三、拼图,体会创造性游戏的快乐
怎样才能拼摆好十五巧板呢?这儿有一首儿歌: 十五块小板都用到,不能多来不能少。不能重叠,不能离,十五块小板紧紧靠。先想想,再拼拼,拼拼、想想有创造。多动手,多动脑,看谁拼得多又好!
1、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完成十五巧板的拼图,看哪一组拼地最多做好。拼完后,给拼图赋予一定的意义,准备交流。
2、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所拼的图案,向老师、同学们说明自己所拼图案的意义。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制作十五巧板,并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那么,学会了十五巧板、七巧板。你们能设计出其他的拼板吗?(五巧板、六巧板、八巧板)回家之后,自己尝试着做一做,拼一拼,发挥你们的创造力,看谁拼得多、拼得好。
第三课时:猫头鹰
教学目标:
1、根据图例和文字说明学会制作“猫头鹰”。
2、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技能加以巩固。
教学重点、难点: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猫头鹰”。
教具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和04号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小朋友见过猫头鹰吗?在哪里见过的?它长得怎么样?你对它还有些什么了解?
二、制作
1、自学图例,说说制作“猫头鹰”的步骤。
2、老师相机指导制作的难点。
3、学生自行制作。
三、展评
作品完成后,比比谁制作的最生动有趣。几个同学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成了一个美丽的“猫头鹰乐园”了。根据画面,看谁能编出动听的故事。这样,既动手,又动脑,发挥想象力,培养合作意识,训练表达能力,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给节日增添欢乐
本单元围绕“给节日增添欢乐”这一主题,安排了学习制作团蛤、边花、拉花、四角彩灯手工制品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饿热爱;同时,还可以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教师,给国庆节和元旦等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
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剪纸团花、边花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的剪纸工艺。
2、学会剪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
3、用剪出的团花和花边装扮自己的教室。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剪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
教具准备:各式团花、花边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设备
学生准备:剪刀、小刀、彩色纸、针、直尺、笔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制作兴趣
可以先和学生一起欣赏团花、边花作品。观察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做什么用?曾经在哪见过?进而介绍剪纸,还可以引导学生奥妙卡纸上提供的网址,查找、学习剪纸小常识。
二、设计图样
剪团花、边花,设计图案是关键。剪团花,首先要掌握彩纸的对折方法。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学生可多准备几张彩纸,折叠好后,先设计外框,然后在外框内设计图案。设计图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醒学生画图时要留有挖空的部分,线条要富有变化,设计的图案才精美。
三、剪贴
剪时,手要捏紧,否则图案不容易完全对称,并且必须注意,不要剪断周边连接处,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剪,如果要挖去中间的一部分,可以用剪刀尖在中间轻轻穿一个小孔,然后插进剪刀尖沿图案轮廓剪。确实难剪的部分也可用刻刀刻。剪完之后,轻轻地按 顺序展开,平整地粘贴在底板上,作品就成功了。
四、展示作品
五、欣赏、思考
欣赏彩色剪纸图片,思考、探究美化剪纸的方法,创作出更美观、更具有应用价值的剪纸作品。
第二课时:拉花(彩练)
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制作拉花时是融折、剪、拉等几种技法为一体的。
2、学会制作拉花的基本步骤。
3、发挥想象力,制作出漂亮的拉花。
教学重点、难点:在学会制作拉花的基础上,会自己设计制作拉花。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彩纸拉花成品、半成品
学生准备:六色彩纸、金纸、一米长彩线、剪刀、固体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蜡光纸)一张纸,不仅能写字、作画,还可以做成剪纸作品,彩纸拉花就是其中的一种(出示彩纸拉花作品)。在节日到来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用它来装点教室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彩纸拉花。
二、讨论制作拉花步骤
1、究竟怎样做拉花呢?(出示团花和拉花的单张)制作团花和拉花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组讨论。结论:先折叠,再设计图案,最后剪贴)
2、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小组讨论。结论:拉花是好多张粘贴连接起来的)
3、总结拉花制作过程:折叠---设计图案---剪---粘贴连接---串线。
三、实践操作
1、折叠。剪团花时我们学过折叠,下面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折纸。(可以用十字格折叠,也可以用米字格折叠)
2、设计纹样。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纹样呢?大胆想象,怎样美观就怎样设计。(学生设计,暂时不用)
3、教师巡视,找出设计中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分析可能带来的后果。
4、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呢?(中心点留得适当,花纹可以用笔描得粗些,或者在剪口处用笔做记号)
5、修改纹样,动手剪一个拉花单位。小组里比一比,看谁的拉花展开后最漂亮?
6、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组拉花。
7、展示:各小组把制作好的拉花挂起来。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拉花最漂亮,剪贴得最整齐。
四、总结
1、今天,我们教室真漂亮!
2、我们用灵巧的双手、辛勤的劳动装扮了我们自己的教室。
3、课后,有兴趣,我们再试试,一定越做越好。
第三课时:四角彩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
2、了解“四角彩灯”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装饰工艺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
教具准备:
四角彩灯作品
学生准备:针、线、剪刀、05号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指导、连接
指导学生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哟内个彩线制作穗子——剪下材料——折叠山线、谷线——将穗子和彩灯各部分连接起来。
二、重、难点讲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如何把弧形的“山线”和“谷线”折叠整齐,使之美观。教师不必把方法直接教给学生,可以事先发给学生一张画有直线、弧线的纸,让学生联系怎样折叠“山线”“谷线”。练习中启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开始很可能折叠得不整齐,很快,他们会想出不少办法,最后让学生总结,用哪种方法最方便,效果最好。
三、动手操作
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在学生碰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帮助解决,可以试着把问题摆在全班学生面前,让大家共同想办法。这样,效果要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好得多。
第四单元:动物世界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操作方面进一不提高动手能力,并学会一些技术探究的方法,能自主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二课时)设计制作“动物世界”
教学目标:
1、巩固剪、刻的技法,逐步学会粘贴和插接的技能。
2、引导学生在制作时养成细致、耐心的良好品质。
3、通过自学图例,学会四种动物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用粘贴和插接的新技能,制作四种动物。
教具准备:制作好的动物造型作品及半成品各一份,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06、07、08号、小刀或针、直尺、剪刀、固体胶、彩纸、卡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谈话为主,了解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尤其是对动物的形体特点能作简要说明,为后面进行创作做好铺垫。
二、制作材料06号
1、观察制作材料,仔细观察制作符号,同桌说说每个符号的意思。
2、学习材料上的制作符号及制作步骤,教师板书:剪——刻——折
3、学生操作,小组互助。
三、制作材料07号
1、出示成品,观察、思考:这头牛的制作主要分为几部分?在进行制作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示范,学生操作。
四、制作材料08号
1、出示成品,激发学生的兴趣,观察,思考:为什么鸡头会动?
2、小组讨论,回答。
3、提示制作要点,引导学生自己按步骤图制作一只摇头公鸡。
五、组合、讨论
组合“动物世界”。
讨论: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该生活在哪里呢?让我们用彩笔、卡纸为小动物设计营造一个美丽的家园,让它们在那里生活得更加快乐。
第三课时:再设计制作一件作品
教学目标:
1、通过上两节课的制作,自己设计一个动物造型。
2、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自己设计的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己设计制作动物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具准备:一些制作好的动物造型
学生准备:卡纸、剪刀、固体胶、小刀、彩笔、动物图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由前几节课的授课内容导入,激发学生主动要求制作的愿望。提出:“我们制作了一些可爱的动物造型,今天,饿哦们要来自己设计动物造型,还要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小组做得好。”
二、制作指导
1、提问:前几节课,我们都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制作动物造型的?
2、指导学生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不同类型的动物。
适时用实物投影出示一些动物造型供学生参考、借鉴,降低操作难度,鼓励学生尽量自己动脑筋进行创作。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指导。
三、合作创作
学生互相配合,设计创作。
四、评价作品
自评与互评结合,渗透爱护环境、爱护动物等方面的教育。
第五单元:纸编的乐趣
本单元共介绍了三种编织的方法,通过本单元的练习,让学生对编织的击发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些激发进行编织练习,编织出美观实用的物品,并在编织的过程中训练学生耐心、信心、做事有恒心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能自主进行一些简单的编织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对编织方法的讲解配以实物的展示,效果才会更好,因为这些编织激发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若讲解不清楚,学生很难完成作品,要创作就更难了,最好能让学生边学边做,这样容易巩固。
教学安排:5课时
教学内容:(第1—4课时)学习纸编
教学目标:
1、了解编织的基本技法。
2、会利用学会的编织技法,制作材料中的四件纸编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自学图例,学会制作纸编作品 教具准备:制作好的编织品及半成品各一份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09、10、11、12号,小刀、直尺、剪刀、固体胶、纸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编织的认知,可以讲述编织的历史,所用的材料知识等。
二、制作材料09号
1、剪下头部部件,裁纸条。
2、编辫子
3、粘贴,完成。
三、制作材料10号
1、切刻
2、穿编
3、穿编
4、贴牢背面
5、调整编织条
6、粘贴背板,系丝带、完成。
四、制作材料
11号
1、切割
2~~~
4、穿编、粘贴
5~~~
7、折叠、粘贴到底板上
8、粘贴手、脚,完成。
五、制作材料12号
1、穿编、粘贴鞋带
2、粘贴鞋带与鞋底
3、粘贴另一层鞋底,完成。
第五课时:设计制作纸编物品
教学目标:
1、通过上几节课的制作,自己设计一个纸编作品。
2、通过设计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设计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设计制作的纸编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彩色纸条若干、卡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激发兴趣 前几节课,我们接触了用纸编织的方法制作出精美的手工作品,其实用纸编的方法能做出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用纸条还能编出什么呢?(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二、总结、创作
1、小组交流。
2、分小组尝试编织,教师巡视帮助。
三、自主评价
展示各小组的作品,请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6
记一次劳动
记一次劳动(包括家务劳动)的要求是:要写得真实、具体。
【教学目的】
1.记叙一次劳动的全过程,做到真实、具体、完整、有次序。
2.仔细观察、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学步骤】
(一)写前训练
1.在作文前可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次劳动,使学生身临其境,观其情,见其人,闻其声,从自己的所见所闻中激发写作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认真回忆,口述劳动经过、场面、表现。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最后一段时间你参加了哪些劳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
②这项劳动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进行的,有哪些人参加?
③在劳动中大家表现得怎样?
2.比较下面几段话,看看哪一段写得具体、真实。
①我做饭时,把米淘了一遍又一遍。
②今天是我第一次独立做饭。我想一定要做好,所以把米淘得非常干净。
③傍晚,我按照妈妈教我的办法开始煮饭。我量了两碗米,再舀两瓢水倒进饭盆里,用手轻轻地搓。水浑了,我就把水倒掉,然后再舀些水倒进盆里,让浮在水面上的糠皮、杂物顺水流掉。我又把杂在米中的稻壳和沙粒拣了出来。就这样淘了三次,水清了,米也就淘好了。
3.把下面短文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具体,要联系实际想一想,妈妈是怎样教的?洗衣服有哪些具体办法,要把过程写清楚。
【例文】
一天,妈妈指着盆子说:小红,这是你换下来的衣服,泡在水里已经十多分钟了。现在我来教你洗。
(二)习作指导
1.审题
把《一件难忘的事》和本次作文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异同,弄清本次作文题目的要求。
文题的不同点是:《一件难忘的事》对文题只限定了事件的性质,但没有限定写哪件具体的事,只要是自己深受感动的事就行,平淡的、印象不深的不能写。本次作文题目限定了内容范围,必须记一次劳动,超出劳动以外的事件不能写。
文题的相同点是:都要求记叙一件事,都有写具体的要求。
通过对文题的分析比较,要使学生明白,劳动一词涉及的面很广,可写社会公益劳动、校园劳动,也可以写家务劳动,但必须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亲身体验的劳动,而且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体会,不能虚构。
2.借鉴
引导学生重温《雨中》这篇课文,使学生借鉴课文是怎样写劳动过程的。例如《雨中》描述了一个阴雨的傍晚,群众帮助拉车送货的姑娘拾撒在地上的苹果的事,反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这也是写了一次劳动的过程。课文是按撒苹果--拾苹果--拾完苹果的顺序写的,先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事件的起因,接着把过路人主动帮助拾苹果作为主要部分具体地描述。课文写了人们拾苹果时的表情、动作、语言;写了孩子们动脑筋想办法;写了姑娘的内心变化。这些都写得逼真感人。通过重温课文,要使学生明白,写一次劳动除了要交代清楚六要素外,还必须具体、逼真地再现劳动中人们的表现,包括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劳动中遇到的问题及怎样解决的等等。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用词造句要恰如其分外,哪些话要先说,哪些话要后说,哪些地方要总说,哪些地方要分说,哪些事要详说,哪些事要略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依据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参考文题
为了帮助同学们命题和选材,可以提出一些文题供学生参考,并鼓励学生自己拟出有创造性的题目。
《妈妈教我学做饭》《周末大扫除》《植树》《记一次夏收劳动》
(三)独立试写
按照以上的训练和指导鼓励学生选择与劳动有关的感受最深的材料列出写作提纲,通过反复修改,然后进行写作。遇到疑难问题要记下来。
(四)质疑评议
1.让学生分小组分别交换自己的习作,细读后提出:还有哪些地方按要求写得不够详细,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根据他人的意见,再认真思考及修改。
教师要在巡视时了解学生试写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列出重点题目进行讨论,然后将学生的习作按上中下三类,各分别选出一至二篇,在班上交流,师生分析,指出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五)修改成文
通过质疑评议和例文分析,让学生找出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或重写,教师同时分类指导。
(六)总结讲评
教师讲评要注意鼓励、引导,个性问题不宜课堂集中点评。要紧扣本次作文的要求,结合学生习作中暴露的问题,采用赏析的方法,或让学生读作文、谈体会,或印发佳作、出墙报等,同教师评点相结合。要让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领会文章的精妙之处和不足,找到修改的途径,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7
第一单元:纸工初步
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贴、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编制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了解纸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
2、了解我国早期的造纸术和造纸方法。
3、介绍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教具准备:各类生活中常用的纸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纸——纸工制作的基本材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纸,纸的类型很多,它的用途十分广泛。你知道一些关于纸的知识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介绍收集的关于纸的图片、资料,互相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
三、集体学习
1、造纸术的发明。
2、早期的造纸方法。
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4、介绍几种常用的纸。教学内容:(第二课时)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并会使用。
2、了解纸工制作的符号并掌握一些纸工的基本技法。
3、制作纸工时的安全防护。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根据制作符号制作纸工。教具准备:常用的纸工工具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做纸工要用什么样的工具呢?你知道图上的虚线、实线、密集的小点子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组讨论)
二、认识纸工工具
1、剪刀:是最方便的裁剪工具。
2、美工刀:切刻的工具。
3、胶水: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
4、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
5、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三、认识纸工制作符号
1、山线
-------------------
2、谷线
—-—-—-—-
3、剪切线
4、粘贴面
5、挖切
四、教学纸工的基本技法
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剪、刻、贴、撕、拼、插、卷、编、植、山线切折、谷线切折、压引法。
五、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
教师讲解,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制作折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山线和谷线。
2、能看懂制作步骤,并根据图例和说明学会制作“折扇”。教学重点、难点:山线和谷线的划痕折叠。
教具准备:折扇成品、制作步骤、纸工符号、消毒棉球、创可贴。学生准备:
(1)了解纸的相关知识,收集一些不同种类的纸制品或图片。(2)纸工工具。
(3)每人一张01号纸工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活动前的教育
1、教师强调纸工制作时的安全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2、提醒学生山线、谷线折叠之前的划痕可以用针、刀,或者用没有油的圆珠笔芯刻划。
3、做纸工时剪切下的边角料要及时处理干净,装入垃圾袋。切刻材料时要垫上垫板,以免损坏课桌。
二、学生操作
1、学生尝试,小组合作,自主操作;
2、教师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三、评一评
在完成作品后,可按照“方法正确,作品美观,团结互助,粘贴严整,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评价。第二单元:拼接玩具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拼接玩具。拼接玩具就是运用剪切、组拼、粘贴的击发制作各种几何图形,再拼出各种形象。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制作出不同形态的小鸟和自己设计七巧板、八巧板等,进而启发学生剪切制作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并把他们拼摆组合成动物、人物、花草等有趣的图形。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其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审美情趣。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十五巧板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十五巧板”。
2、根据图例制作“十五巧板”。
3、学会使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教学重点、难点:动手动脑,发展思维。教具准备:投影仪、十五巧板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直尺、剪刀、胶水和劳动制作材料02号,令备方形或圆形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了解十五巧板的历史,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做过哪些拼图玩具,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七巧板等)是啊!七巧板是我国传统的益智玩具,大家都玩过了,那么你们玩过十五巧板吗?课前,大家已经查阅了关于十五巧板的历史,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十五巧板呢?同学们想自己做一做、拼一拼十五巧板吗?
二、指导学生制作十五巧板
指导学生按照图样,用正方形纸剪切出大小三角形4块,梯形2块,平行四边形1块,半原形2块,折尺形2块,不规则图形4块。制作完十五巧板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制作的体验,并推选代表介绍本组的制作经验,展示制作成果。
三、拼图,体会创造性游戏的快乐
怎样才能拼摆好十五巧板呢?这儿有一首儿歌: 十五块小板都用到,不能多来不能少。不能重叠,不能离,十五块小板紧紧靠。先想想,再拼拼,拼拼、想想有创造。多动手,多动脑,看谁拼得多又好!
1、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完成十五巧板的拼图,看哪一组拼地最多做好。拼完后,给拼图赋予一定的意义,准备交流。
2、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所拼的图案,向老师、同学们说明自己所拼图案的意义。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制作十五巧板,并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那么,学会了十五巧板、七巧板。你们能设计出其他的拼板吗?(五巧板、六巧板、八巧板)回家之后,自己尝试着做一做,拼一拼,发挥你们的创造力,看谁拼得多、拼得好。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快乐的小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拼出不同形态的小鸟。
2、结合制作内容,对学生进行要保护鸟类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发挥想象,拼出不同的小鸟形态。教具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和03号制作材料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鸟或者自己养鸟的趣事,想象森林中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鸟飞翔的各种姿态,从而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制作
首先指导学生剪贴。其中,头部的剪贴是难点。头、眼睛等圆形部分的剪切,意在训练学生的双手及眼的协调性。一般左手拿纸样做圆形移动,右手拿剪刀沿边线做弧线运动,注意剪圆滑,不剪破,培养学生做事时耐心、细致的良好品质。粘贴时,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顺序:翅膀——身体——头——尾巴——翅膀,胶水要适量地涂在反面,按先后顺序贴。应鼓励学生粘贴出各种姿态的小鸟——翅膀向上,翅膀向下,低头,回头的等等。摆放位置、版面设计也不拘一格,让学生自由发挥。
三、展评 作品完成后,比比谁贴的画面最生动有趣。几个同学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成了一幅美丽的“百鸟飞翔图”了。根据画面,看谁能编出动听的故事。这样,既动手,又动脑,发挥想象力,培养合作意识,训练表达能力,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
四、作业
回家后,自行设计制作用其它材料制作的小鸟。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猫头鹰 教学目标:
1、根据图例和文字说明学会制作“猫头鹰”。
2、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技能加以巩固。
教学重点、难点: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猫头鹰”。教具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和04号制作材料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小朋友见过猫头鹰吗?在哪里见过的?它长得怎么样?你对它还有些什么了解?
二、制作
1、自学图例,说说制作“猫头鹰”的步骤。
2、老师相机指导制作的难点。
3、学生自行制作。
三、展评
作品完成后,比比谁制作的最生动有趣。几个同学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成了一个美丽的“猫头鹰乐园”了。根据画面,看谁能编出动听的故事。这样,既动手,又动脑,发挥想象力,培养合作意识,训练表达能力,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第四课
小剪刀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小剪刀”。
2、了解剪刀的基本结构以及剪刀的活动是利用杠杆原理。教学重难点:剪刀的两部件在支点处的结合。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已经制作好的“小剪刀”1份。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针、线、04号制作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使用的剪刀,了解剪刀的结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教师出示“小剪刀”成品,调动学生的制作兴趣。2.制作难点:
(1)将4片把手与4片垫片粘贴成剪刀的两部分,注意不要贴错。
(2)用针线将两部分固定。固定时,先将剪刀两部分的针孔对齐。是用针线时,要提示穿针,打结的方法,并强调针的使用安全。3.作品评价。
第三单元:给节日增添欢乐
本单元围绕“给节日增添欢乐”这一主题,安排了学习制作团蛤、边花、拉花、四角彩灯手工制品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饿热爱;同时,还可以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教师,给国庆节和元旦等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剪纸团花、边花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的剪纸工艺。
2、学会剪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
3、用剪出的团花和花边装扮自己的教室。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剪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教具准备:各式团花、花边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设备 学生准备:剪刀、小刀、彩色纸、针、直尺、笔等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制作兴趣
可以先和学生一起欣赏团花、边花作品。观察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做什么用?曾经在哪见过?进而介绍剪纸,还可以引导学生奥妙卡纸上提供的网址,查找、学习剪纸小常识。
二、设计图样
剪团花、边花,设计图案是关键。剪团花,首先要掌握彩纸的对折方法。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学生可多准备几张彩纸,折叠好后,先设计外框,然后在外框内设计图案。设计图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醒学生画图时要留有挖空的部分,线条要富有变化,设计的图案才精美。
三、剪贴
剪时,手要捏紧,否则图案不容易完全对称,并且必须注意,不要剪断周边连接处,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剪,如果要挖去中间的一部分,可以用剪刀尖在中间轻轻穿一个小孔,然后插进剪刀尖沿图案轮廓剪。确实难剪的部分也可用刻刀刻。剪完之后,轻轻地按 5 顺序展开,平整地粘贴在底板上,作品就成功了。
四、展示作品
五、欣赏、思考
欣赏彩色剪纸图片,思考、探究美化剪纸的方法,创作出更美观、更具有应用价值的剪纸作品。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拉花(彩练)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制作拉花时是融折、剪、拉等几种技法为一体的。
2、学会制作拉花的基本步骤。
3、发挥想象力,制作出漂亮的拉花。
教学重点、难点:在学会制作拉花的基础上,会自己设计制作拉花。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彩纸拉花成品、半成品
学生准备:六色彩纸、金纸、一米长彩线、剪刀、固体胶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蜡光纸)一张纸,不仅能写字、作画,还可以做成剪纸作品,彩纸拉花就是其中的一种(出示彩纸拉花作品)。在节日到来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用它来装点教室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彩纸拉花。
二、讨论制作拉花步骤
1、究竟怎样做拉花呢?(出示团花和拉花的单张)制作团花和拉花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组讨论。结论:先折叠,再设计图案,最后剪贴)
2、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小组讨论。结论:拉花是好多张粘贴连接起来的)
3、总结拉花制作过程:折叠---设计图案---剪---粘贴连接---串线。
三、实践操作
1、折叠。剪团花时我们学过折叠,下面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折纸。(可以用十字格折叠,也可以用米字格折叠)
2、设计纹样。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纹样呢?大胆想象,怎样美观就怎样设计。(学生设计,暂时不用)
3、教师巡视,找出设计中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分析可能带来的后果。
4、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呢?(中心点留得适当,花纹可以用笔描得粗些,或者在剪口处用笔做记号)
5、修改纹样,动手剪一个拉花单位。小组里比一比,看谁的拉花展开后最漂亮?
6、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组拉花。
7、展示:各小组把制作好的拉花挂起来。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拉花最漂亮,剪贴得最整齐。
四、总结
1、今天,我们教室真漂亮!
2、我们用灵巧的双手、辛勤的劳动装扮了我们自己的教室。
3、课后,有兴趣,我们再试试,一定越做越好。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四角彩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
2、了解“四角彩灯”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装饰工艺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教具准备:四角彩灯作品
学生准备:针、线、剪刀、05号制作材料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指导、连接
指导学生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哟内个彩线制作穗子——剪下材料——折叠山线、谷线——将穗子和彩灯各部分连接起来。
二、重、难点讲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如何把弧形的“山线”和“谷线”折叠整齐,使之美观。教师不必把方法直接教给学生,可以事先发给学生一张画有直线、弧线的纸,让学生联系怎样折叠“山线”“谷线”。练习中启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开始很可能折叠得不整齐,很快,他们会想出不少办法,最后让学生总结,用哪种方法最方便,效果最好。
三、动手操作
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在学生碰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帮助解决,可以试着把问题摆在全班学生面前,让大家共同想办法。这样,效果要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好得多。
第四单元:礼品包装
第一课
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2、学会运用纸工接插技术。教学重难点:盒盖的连接。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礼品包装盒示范作品,包装盒的资料及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备。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红丝带、07号手工制作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结合将要到来的节日(“六一”儿童节、母亲节、同学的生日等)引出礼品包装的主题。先展示各种精美的包装盒实物或图片,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兴趣。
2.按照卡片上印好的职工符号正确制作礼品包装盒。包装盒的盒盖连接要运用职工插接技术,使难点,这里要借助示范作品讲解说明清楚。
3.装饰。装饰盒盖,可以选择制作材料上提供的图案,但最好由学生自己设计、装饰。包装盒制作完成后,可继续自行设计,用丝带在包装盒上扎蝴蝶结或进行其他美化装饰,使作品成为漂亮的礼品包装盒。4.作品评价。第二课
纸盒造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纸盒的了解,培养学生“联想状物”、“借形造像”的能力。
2、学会借助生活中的各种纸盒,创造出一件作品。教学重难点:制作的作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纸盒示范作品,纸盒的资料及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红丝带、废旧卡纸。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在过节或过生日的时候你们常常会收到礼品吧,用过的礼品包装盒你是怎么处理的? 2.家里经常买的一些食品或生活用品,他们大都有包装盒,爸爸妈妈是怎么处理这些包装盒的?
3.如果随便丢弃,会有什么害处?(污染环境,资源流失,浪费纸质材料等等)4.除了制成再生纸,你认为废旧包装盒还能有神用途?
导入课题:废旧的纸盒除了能盛放其它东西,我们还可以利用它的形状、颜色等原有条件和特点,进行造型设计,通过在制造而成为一件艺术品、实用品或玩具模型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盒造型的作品。
二、设计制作:
1.展示、观赏纸盒造型示范作品。
说明:这些作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哀号,利用废旧纸盒原有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进行构思,设计而成的。如果18页中的人物,动物,器物,建筑,家具,交通工具等纸玩具,请大家在观赏这些作品时,认真思考原有纸盒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的巧妙之处。2.设计,确定制作一件作品。
分析各自带来的各式各样的纸盒,利用它们的形状、色彩等方面的条件,联想设计,确定制作一件自己喜爱的作品。
3.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思考讨论:
(1)制作过程中要运用那些纸工制作的计发?(2)除了用旧纸盒,制作中还要用到那些材料?
(3)作品基本完成后,我们怎样把它装饰得更美观?
第五单元:动物世界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操作方面进一不提高动手能力,并学会一些技术探究的方法,能自主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二课时)设计制作“动物世界” 教学目标:
1、巩固剪、刻的技法,逐步学会粘贴和插接的技能。
2、引导学生在制作时养成细致、耐心的良好品质。
3、通过自学图例,学会四种动物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用粘贴和插接的新技能,制作四种动物。
教具准备:制作好的动物造型作品及半成品各一份,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06、07、08号、小刀或针、直尺、剪刀、固体胶、彩纸、卡纸 教学时间:()月()日
()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谈话为主,了解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尤其是对动物的形体特点能作简要说明,为后面进行创作做好铺垫。
二、制作材料06号
1、观察制作材料,仔细观察制作符号,同桌说说每个符号的意思。
2、学习材料上的制作符号及制作步骤,教师板书:剪——刻——折
3、学生操作,小组互助。
三、制作材料07号
1、出示成品,观察、思考:这头牛的制作主要分为几部分?在进行制作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示范,学生操作。
四、制作材料08号
1、出示成品,激发学生的兴趣,观察,思考:为什么鸡头会动?
2、小组讨论,回答。
3、提示制作要点,引导学生自己按步骤图制作一只摇头公鸡。
五、组合、讨论 组合“动物世界”。讨论: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该生活在哪里呢?让我们用彩笔、卡纸为小动物设计营造一个美丽的家园,让它们在那里生活得更加快乐。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再设计制作一件作品 教学目标:
1、通过上两节课的制作,自己设计一个动物造型。
2、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自己设计的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己设计制作动物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具准备:一些制作好的动物造型
学生准备:卡纸、剪刀、固体胶、小刀、彩笔、动物图画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由前几节课的授课内容导入,激发学生主动要求制作的愿望。提出:“我们制作了一些可爱的动物造型,今天,饿哦们要来自己设计动物造型,还要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小组做得好。”
二、制作指导
1、提问:前几节课,我们都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制作动物造型的?
2、指导学生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不同类型的动物。
适时用实物投影出示一些动物造型供学生参考、借鉴,降低操作难度,鼓励学生尽量自己动脑筋进行创作。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指导。
三、合作创作。学生互相配合,设计创作。
四、评价作品
自评与互评结合,渗透爱护环境、爱护动物等方面的教育。
第一课
立纸花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立体花”。
2、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3、用花瓣组合成一朵立体花,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准备:
1.教师准备:立纸花之范作品,相关的电教多媒体课件及设备。2.学生准备:美工刀、直尺、胶水、03号制作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设计:
(一)了解墙面装饰。你认为经过装修的墙壁是不是更好看?(出示有关墙面装饰的图片——彩色涂料粉刷的墙壁、做出纹理效果的墙面、画有壁画的墙面、挂了花或装饰了浮雕的墙面等。)
你家的墙壁是怎样装饰的?说说你见过的经过装饰的墙壁。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制作一种可以装饰墙面的工艺制品——立纸花。(展示立纸花作品)
(二)制作立纸花
1.制作立纸花的一个单元部件。
立纸花是由几片“花瓣”组成的,一个“花瓣”就是一个单元部件。制作件上已标出一些切割线,我们应该用什么工具?怎样切割呢?
小组讨论,并强调提示注意安全。
制作步骤:切割——将折线画痕——粘贴成圈——折叠 2.组合立纸花
看一看这些立纸花作品,观察、探究组合单个部件的方法。独立组合完成立纸花制作。3.如果制作卡上画好折线和切割线的部件不够,还可以在另一半卡纸上画出折线和切割线,自己设计制作部件。
(三)作品展示。
比一比,看谁的立纸花做得更漂亮。
(四)作品评价。
第二课
盛开的花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盛开的花”纸浮雕。
2、接触、认识、了解纸浮雕及浮雕艺术。
教学重难点:学习、掌握制作纸浮雕最基本的手法技巧。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盛开的花纸浮雕示范作品,有关浮雕作品及资料。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06号手工制作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制作一件纸浮雕作品。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吧。课件点击,请同学欣赏。
问:你感受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件与花有关的纸浮雕作品
盛开的花
出示老师制作的作品。说:同学们,你看,这就是老师事先做好的,您喜欢吗?你呀,一定能比老师做得更漂亮,有信心吗?
二、新授:
(一)自学讨论
1.讨论制作步骤:先观察制作材料,想一想应该怎样制作,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据学生发言,明确制作步骤,并相机板书制作步骤:剪切、折叠、粘帖,三大步骤。
2.明确制作难点:说一说花瓣和叶片,花瓣要沿着剪切线剪开,叶片只有一张该怎么办呢?让学生说办法。折叠时出示老师事先折好的花瓣和叶片。让学生明确。粘贴时只需粘住叶子的底部和花瓣的底部即可,是拿出样子给学生看一看,明确一下。
(二)动手制作
1.接下来,以4人一组,做好后还要请同学来评一评,请小组长分工。
2.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放音乐)
3.小组同学之间互助合作,会做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三)展示评比
1.在小组内自评,互评,一评谁做得好,二评哪个小组和做得最好。评出优秀作品,请做得好的同学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介绍制作经验。第一课
小鸟的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平时见到的圆纸筒都是由平面的纸张卷制而成的。
2、学会制作“小鸟的家”。
3、在制作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动手动脑,发挥想象,独立完成制作任务。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录像片“树林与小鸟”、“小鸟的家”示范作品。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胶水、02号制作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先放一段录像:小鸟的家在树林里,那里有茂密的大树,小鸟在那里生活得自由自在。学生可以先说说看了录像之后的感受,然后导入课题。
2.制作之前先复习一下几种制作符号。
制作时,由学生自己观察,研究应该如何制作小鸟的家,理出操作顺序,再剪、刻、卷折、粘贴、插接。
整个制作过程,应该是学生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的过程。提倡在小组里,同学间及时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团结协作解决问题。
3.小鸟的家安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制作好的圆筒,使大树的树干,绿色的部分是树 叶的位置。树叶的设计、选择及怎样拜访,则要求各自发挥想象:你认为小鸟喜欢在什么树上安家?形态各异的树叶,造就了各式各样小鸟的家。这一制作步骤,意在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树叶创造性的安排小鸟的家,使制作件“小鸟的家”多姿多彩。4.作品评价。第三课
排气扇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排气扇”。
2、了解排气扇的基本结构,知道它是一种变体风车。教学重难点:了解该制作的结构和组合方式。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成品“排气扇”、“纸风车”各1份。2.学生准备:剪刀、美工刀、胶水、05号制作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1.首先展示“纸风车”,提问:是什么使风车转动?风车可以帮助人们干哪些事?接着展示各种风车的图片,提问:风车以电风扇有什么区别?(风车将风力转化为其他动力,电风扇将电力转化为风力)再出示,说明“排气扇”成品。2.制作难点:
(1)排气扇外壳有多处需挖空,可以使用美工刀完成,操作中务必强调安全。(2)了解制作件的结构,按照正确的顺序组装。
3.通过“排气扇”的制作,使学生了解运用轮轴使纸玩具动起来的办法。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后设计制作不同类型的纸风车。5.作品评价。
第五单元:纸编的乐趣
本单元共介绍了三种编织的方法,通过本单元的练习,让学生对编织的击发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些激发进行编织练习,编织出美观实用的物品,并在编织的过程中训练学生耐心、信心、做事有恒心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能自主进行一些简单的编织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对编织方法的讲解配以实物的展示,效果才会更好,因为这些编织激发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若讲解不清楚,学生很难完成作品,要创作就更难了,最好能让学生边学边做,这样容易巩固。教学安排:5课时 教学内容:(第1—4课时)学习纸编 教学目标:
1、了解编织的基本技法。
2、会利用学会的编织技法,制作材料中的四件纸编作品。教学重点、难点:自学图例,学会制作纸编作品 教具准备:制作好的编织品及半成品各一份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09、10、11、12号,小刀、直尺、剪刀、固体胶、纸条 教学时间:()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编织的认知,可以讲述编织的历史,所用的材料知识等。
二、制作材料09号
1、剪下头部部件,裁纸条。
2、编辫子
3、粘贴,完成。
三、制作材料10号
1、切刻
2、穿编
3、穿编
4、贴牢背面
5、调整编织条
6、粘贴背板,系丝带、完成。
四、制作材料11号
1、切割
2~~~
4、穿编、粘贴
5~~~
7、折叠、粘贴到底板上
8、粘贴手、脚,完成。
五、制作材料12号
1、穿编、粘贴鞋带
2、粘贴鞋带与鞋底
3、粘贴另一层鞋底,完成。
教学内容:(第五课时)设计制作纸编物品 教学目标:
1、通过上几节课的制作,自己设计一个纸编作品。
2、通过设计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设计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具准备:设计制作的纸编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彩色纸条若干、卡纸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节课,我们接触了用纸编织的方法制作出精美的手工作品,其实用纸编的方法能做出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用纸条还能编出什么呢?(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二、总结、创作
1、小组交流。
2、分小组尝试编织,教师巡视帮助。
三、自主评价
展示各小组的作品,请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第一课
磁悬浮列车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磁悬浮列车”。
2、进一步训练学生掌握节剪切、折叠和粘贴的基本技法。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细心、条理、规范化操作。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磁悬浮列车示范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备。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直尺、胶水、08①、08②号制作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1.体温激趣,导入课题。
(1)你乘坐过哪些陆上交通工具?
(2)你知道目前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是什么?
(3)说说你所了解的磁悬浮列车(可先播放磁悬浮列车的相关录像)。2.制作磁悬浮列车车厢。
(1)复习几种手工制作符号及剪、刻、折、贴等基本技法:(2)观察示范作品,对照认清卡片上提供的“列车”各部件。
(3)分别剪下各部件,有条理地折叠、粘贴(最好剪下一个部件就立即处理好,再剪下一个;否则部件过多,容易乱)。
3.分小组将个人制作好的车厢组合成一列长长的磁悬浮列车。
4.比一比,看哪个同学的车厢做得好,哪个小组的磁悬浮列车组合得好。第二课
卡车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卡车”。
2、了解卡车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卡车的车厢。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卡车示范作品,各种卡车的图片资料或多媒体课件及设备。学生准备:剪刀、美工刀、直尺、胶水、09号制作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1.
根据制作磁悬浮列车的经验和已掌握的基本技能,学生自行制作完成卡车车身模型。
2.设计制作车厢是难点。教师要启发、帮助学生完成再创造的制作过程。(1)提问:卡车有哪些用途?不同用途的卡车车厢样子有什么不同?(2)出示各种卡车的图片或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3)在小组里议论,交流各自知道的各种式样的卡车车厢。(4)画草图,设计车厢并完成制作。2.评价展示。
(1)在小组内自评、互评,评出具有最佳创意且制作精细的优秀作品。(2)请优胜者上讲台展示作品,介绍制作经验,心得体会。
第一课
面具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面具”。
2、了解面具的种类、材料等知识。教学重难点:要求学生有创新。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面具示范作品,其他面具样品,面具艺术的资料和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及设备。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笔、卡纸、橡皮筋、10①、10②号制作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了解面具。
1.展示各种各样的面具(可以让几个同学戴上),调动学生的兴致和动手制作的欲望。2.赏析面具:从面具表现的题材内容上,从面具造型的形态上给面具分分类。烁烁我们见过的(从影视上,在舞会中)或自己使用过的面具。
3.介绍面具及面具的种类(人物、动物、卡通、平面,半拉体)
二、制作面具
1.展示面具示范作品。
2.对照示范作品读懂10①号卡片上的制作步骤示意图(小组内讨论)3.按步骤完成面具的制作。4.用10②号彩色卡纸装饰面具(可以在面具的眼部涂上自己认为合适的颜色),尽可能装饰得与众不同。
三、设计,制作面具。
1.熟悉面具的种类和面具的不同造型。
2.自备材料,创意设计,画出要制作面具的形象草图。3.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面具。
四、戴面具,做游戏。1.猜一猜,我是谁?
选择一种游戏,戴上面具玩一玩。第二课
小熊帽饰 教学目标:
1、根据制作面具的方法,学会制作“小熊帽饰”。
2、学会制作帽饰头箍。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会设计创作自己喜爱的帽饰。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小熊帽饰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纸带、卡纸、11号卡纸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1.制作头箍——要自备几条宽约3厘米,长约60厘米的纸带(质地较柔韧的)。制作时,按照自己的头围尺寸将纸带粘贴成圈做成头箍,然后与帽饰的主题部件粘贴链接起来。也可以用绳带(松紧带)作头箍。
2.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设计制作不同式样的帽饰。戴起来,开展课外文体娱乐活动。3.作品评价。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8
第一单元:纸工初步
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贴、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编制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了解纸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
2、了解我国早期的造纸术和造纸方法。
3、介绍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教具准备:各类生活中常用的纸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纸——纸工制作的基本材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纸,纸的类型很多,它的用途十分广泛。你知道一些关于纸的知识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介绍收集的关于纸的图片、资料,互相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
三、集体学习
1、造纸术的发明。
2、早期的造纸方法。
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4、介绍几种常用的纸。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并会使用。
2、了解纸工制作的符号并掌握一些纸工的基本技法。
3、制作纸工时的安全防护。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根据制作符号制作纸工。教具准备:常用的纸工工具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做纸工要用什么样的工具呢?你知道图上的虚线、实线、密集的小点子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组讨论)
二、认识纸工工具
1、剪刀:是最方便的裁剪工具。
2、美工刀:切刻的工具。
3、胶水: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
4、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
5、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三、认识纸工制作符号
1、山线-------------------
2、谷线
—-—-—-—-
3、剪切线
4、粘贴面
5、挖切
四、教学纸工的基本技法
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剪、刻、贴、撕、拼、插、卷、编、植、山线切折、谷线切折、压引法。
五、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
教师讲解,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制作折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山线和谷线。
2、能看懂制作步骤,并根据图例和说明学会制作“折扇”。教学重点、难点:山线和谷线的划痕折叠。
教具准备:折扇成品、制作步骤、纸工符号、消毒棉球、创可贴。学生准备:
(1)了解纸的相关知识,收集一些不同种类的纸制品或图片。(2)纸工工具。
(3)每人一张01号纸工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活动前的教育
1、教师强调纸工制作时的安全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2、提醒学生山线、谷线折叠之前的划痕可以用针、刀,或者用没有油的圆珠笔芯刻划。
3、做纸工时剪切下的边角料要及时处理干净,装入垃圾袋。切刻材料时要垫上垫板,以免损坏课桌。
二、学生操作
1、学生尝试,小组合作,自主操作;
2、教师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三、评一评
在完成作品后,可按照“方法正确,作品美观,团结互助,粘贴严整,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评价。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拼接玩具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拼接玩具。拼接玩具就是运用剪切、组拼、粘贴的击发制作各种几何图形,再拼出各种形象。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制作出不同形态的小鸟和自己设计七巧板、八巧板等,进而启发学生剪切制作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并把他们拼摆组合成动物、人物、花草等有趣的图形。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其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审美情趣。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十五巧板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十五巧板”。
2、根据图例制作“十五巧板”。
3、学会使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教学重点、难点:动手动脑,发展思维。教具准备:投影仪、十五巧板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直尺、剪刀、胶水和劳动制作材料02号,令备方形或圆形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了解十五巧板的历史,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做过哪些拼图玩具,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七巧板等)是啊!七巧板是我国传统的益智玩具,大家都玩过了,那么你们玩过十五巧板吗?课前,大家已经查阅了关于十五巧板的历史,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十五巧板呢?同学们想自己做一做、拼一拼十五巧板吗?
二、指导学生制作十五巧板
指导学生按照图样,用正方形纸剪切出大小三角形4块,梯形2块,平行四边形1块,半原形2块,折尺形2块,不规则图形4块。制作完十五巧板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制作的体验,并推选代表介绍本组的制作经验,展示制作成果。
三、拼图,体会创造性游戏的快乐
怎样才能拼摆好十五巧板呢?这儿有一首儿歌: 十五块小板都用到,不能多来不能少。不能重叠,不能离,十五块小板紧紧靠。先想想,再拼拼,拼拼、想想有创造。多动手,多动脑,看谁拼得多又好!
1、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完成十五巧板的拼图,看哪一组拼地最多做好。拼完后,给拼图赋予一定的意义,准备交流。
2、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所拼的图案,向老师、同学们说明自己所拼图案的意义。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制作十五巧板,并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那么,学会了十五巧板、七巧板。你们能设计出其他的拼板吗?(五巧板、六巧板、八巧板)回家之后,自己尝试着做一做,拼一拼,发挥你们的创造力,看谁拼得多、拼得好。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快乐的小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拼出不同形态的小鸟。
2、结合制作内容,对学生进行要保护鸟类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发挥想象,拼出不同的小鸟形态。教具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和03号制作材料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鸟或者自己养鸟的趣事,想象森林中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鸟飞翔的各种姿态,从而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制作
首先指导学生剪贴。其中,头部的剪贴是难点。头、眼睛等圆形部分的剪切,意在训练学生的双手及眼的协调性。一般左手拿纸样做圆形移动,右手拿剪刀沿边线做弧线运动,注意剪圆滑,不剪破,培养学生做事时耐心、细致的良好品质。粘贴时,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顺序:翅膀——身体——头——尾巴——翅膀,胶水要适量地涂在反面,按先后顺序贴。应鼓励学生粘贴出各种姿态的小鸟——翅膀向上,翅膀向下,低头,回头的等等。摆放位置、版面设计也不拘一格,让学生自由发挥。
三、展评 作品完成后,比比谁贴的画面最生动有趣。几个同学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成了一幅美丽的“百鸟飞翔图”了。根据画面,看谁能编出动听的故事。这样,既动手,又动脑,发挥想象力,培养合作意识,训练表达能力,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
四、作业
回家后,自行设计制作用其它材料制作的小鸟。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猫头鹰 教学目标:
1、根据图例和文字说明学会制作“猫头鹰”。
2、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技能加以巩固。
教学重点、难点: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猫头鹰”。教具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和04号制作材料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小朋友见过猫头鹰吗?在哪里见过的?它长得怎么样?你对它还有些什么了解?
二、制作
1、自学图例,说说制作“猫头鹰”的步骤。
2、老师相机指导制作的难点。
3、学生自行制作。
三、展评
作品完成后,比比谁制作的最生动有趣。几个同学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成了一个美丽的“猫头鹰乐园”了。根据画面,看谁能编出动听的故事。这样,既动手,又动脑,发挥想象力,培养合作意识,训练表达能力,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给节日增添欢乐
本单元围绕“给节日增添欢乐”这一主题,安排了学习制作团蛤、边花、拉花、四角彩灯手工制品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饿热爱;同时,还可以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教师,给国庆节和元旦等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剪纸团花、边花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的剪纸工艺。
2、学会剪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
3、用剪出的团花和花边装扮自己的教室。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剪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教具准备:各式团花、花边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设备 学生准备:剪刀、小刀、彩色纸、针、直尺、笔等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制作兴趣
可以先和学生一起欣赏团花、边花作品。观察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做什么用?曾经在哪见过?进而介绍剪纸,还可以引导学生奥妙卡纸上提供的网址,查找、学习剪纸小常识。
二、设计图样
剪团花、边花,设计图案是关键。剪团花,首先要掌握彩纸的对折方法。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学生可多准备几张彩纸,折叠好后,先设计外框,然后在外框内设计图案。设计图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醒学生画图时要留有挖空的部分,线条要富有变化,设计的图案才精美。
三、剪贴
剪时,手要捏紧,否则图案不容易完全对称,并且必须注意,不要剪断周边连接处,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剪,如果要挖去中间的一部分,可以用剪刀尖在中间轻轻穿一个小孔,然后插进剪刀尖沿图案轮廓剪。确实难剪的部分也可用刻刀刻。剪完之后,轻轻地按顺序展开,平整地粘贴在底板上,作品就成功了。
四、展示作品
五、欣赏、思考
欣赏彩色剪纸图片,思考、探究美化剪纸的方法,创作出更美观、更具有应用价值的剪纸作品。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拉花(彩练)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制作拉花时是融折、剪、拉等几种技法为一体的。
2、学会制作拉花的基本步骤。
3、发挥想象力,制作出漂亮的拉花。
教学重点、难点:在学会制作拉花的基础上,会自己设计制作拉花。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彩纸拉花成品、半成品
学生准备:六色彩纸、金纸、一米长彩线、剪刀、固体胶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蜡光纸)一张纸,不仅能写字、作画,还可以做成剪纸作品,彩纸拉花就是其中的一种(出示彩纸拉花作品)。在节日到来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用它来装点教室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彩纸拉花。
二、讨论制作拉花步骤
1、究竟怎样做拉花呢?(出示团花和拉花的单张)制作团花和拉花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组讨论。结论:先折叠,再设计图案,最后剪贴)
2、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小组讨论。结论:拉花是好多张粘贴连接起来的)
3、总结拉花制作过程:折叠---设计图案---剪---粘贴连接---串线。
三、实践操作
1、折叠。剪团花时我们学过折叠,下面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折纸。(可以用十字格折叠,也可以用米字格折叠)
2、设计纹样。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纹样呢?大胆想象,怎样美观就怎样设计。(学生设计,暂时不用)
3、教师巡视,找出设计中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分析可能带来的后果。
4、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呢?(中心点留得适当,花纹可以用笔描得粗些,或者在剪口处用笔做记号)
5、修改纹样,动手剪一个拉花单位。小组里比一比,看谁的拉花展开后最漂亮?
6、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组拉花。
7、展示:各小组把制作好的拉花挂起来。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拉花最漂亮,剪贴得最整齐。
四、总结
1、今天,我们教室真漂亮!
2、我们用灵巧的双手、辛勤的劳动装扮了我们自己的教室。
3、课后,有兴趣,我们再试试,一定越做越好。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四角彩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
2、了解“四角彩灯”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装饰工艺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教具准备:四角彩灯作品
学生准备:针、线、剪刀、05号制作材料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指导、连接
指导学生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哟内个彩线制作穗子——剪下材料——折叠山线、谷线——将穗子和彩灯各部分连接起来。
二、重、难点讲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如何把弧形的“山线”和“谷线”折叠整齐,使之美观。教师不必把方法直接教给学生,可以事先发给学生一张画有直线、弧线的纸,让学生联系怎样折叠“山线”“谷线”。练习中启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开始很可能折叠得不整齐,很快,他们会想出不少办法,最后让学生总结,用哪种方法最方便,效果最好。
三、动手操作
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在学生碰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帮助解决,可以试着把问题摆在全班学生面前,让大家共同想办法。这样,效果要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好得多。
课后反思:
第四单元:动物世界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操作方面进一不提高动手能力,并学会一些技术探究的方法,能自主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二课时)设计制作“动物世界” 教学目标:
1、巩固剪、刻的技法,逐步学会粘贴和插接的技能。
2、引导学生在制作时养成细致、耐心的良好品质。
3、通过自学图例,学会四种动物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用粘贴和插接的新技能,制作四种动物。
教具准备:制作好的动物造型作品及半成品各一份,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06、07、08号、小刀或针、直尺、剪刀、固体胶、彩纸、卡纸 教学时间:()月()日()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谈话为主,了解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尤其是对动物的形体特点能作简要说明,为后面进行创作做好铺垫。
二、制作材料06号
1、观察制作材料,仔细观察制作符号,同桌说说每个符号的意思。
2、学习材料上的制作符号及制作步骤,教师板书:剪——刻——折
3、学生操作,小组互助。
三、制作材料07号
1、出示成品,观察、思考:这头牛的制作主要分为几部分?在进行制作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示范,学生操作。
四、制作材料08号
1、出示成品,激发学生的兴趣,观察,思考:为什么鸡头会动?
2、小组讨论,回答。
3、提示制作要点,引导学生自己按步骤图制作一只摇头公鸡。
五、组合、讨论
组合“动物世界”。讨论: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该生活在哪里呢?让我们用彩笔、卡纸为小动物设计营造一个美丽的家园,让它们在那里生活得更加快乐。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再设计制作一件作品 教学目标:
1、通过上两节课的制作,自己设计一个动物造型。
2、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自己设计的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己设计制作动物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具准备:一些制作好的动物造型
学生准备:卡纸、剪刀、固体胶、小刀、彩笔、动物图画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由前几节课的授课内容导入,激发学生主动要求制作的愿望。提出:“我们制作了一些可爱的动物造型,今天,饿哦们要来自己设计动物造型,还要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小组做得好。”
二、制作指导
1、提问:前几节课,我们都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制作动物造型的?
2、指导学生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不同类型的动物。
适时用实物投影出示一些动物造型供学生参考、借鉴,降低操作难度,鼓励学生尽量自己动脑筋进行创作。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指导。
三、合作创作。学生互相配合,设计创作。
四、评价作品
自评与互评结合,渗透爱护环境、爱护动物等方面的教育。
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纸编的乐趣
本单元共介绍了三种编织的方法,通过本单元的练习,让学生对编织的击发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些激发进行编织练习,编织出美观实用的物品,并在编织的过程中训练学生耐心、信心、做事有恒心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能自主进行一些简单的编织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对编织方法的讲解配以实物的展示,效果才会更好,因为这些编织激发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若讲解不清楚,学生很难完成作品,要创作就更难了,最好能让学生边学边做,这样容易巩固。教学安排:5课时
教学内容:(第1—4课时)学习纸编 教学目标:
1、了解编织的基本技法。
2、会利用学会的编织技法,制作材料中的四件纸编作品。教学重点、难点:自学图例,学会制作纸编作品 教具准备:制作好的编织品及半成品各一份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09、10、11、12号,小刀、直尺、剪刀、固体胶、纸条 教学时间:()月()日()月()日
()月()日
()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编织的认知,可以讲述编织的历史,所用的材料知识等。
二、制作材料09号
1、剪下头部部件,裁纸条。
2、编辫子
3、粘贴,完成。
三、制作材料10号
1、切刻
2、穿编
3、穿编
4、贴牢背面
5、调整编织条
6、粘贴背板,系丝带、完成。
四、制作材料11号
1、切割
2~~~
4、穿编、粘贴
5~~~
7、折叠、粘贴到底板上
8、粘贴手、脚,完成。
五、制作材料12号
1、穿编、粘贴鞋带
2、粘贴鞋带与鞋底
3、粘贴另一层鞋底,完成。
教学内容:(第五课时)设计制作纸编物品 教学目标:
1、通过上几节课的制作,自己设计一个纸编作品。
2、通过设计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设计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具准备:设计制作的纸编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彩色纸条若干、卡纸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节课,我们接触了用纸编织的方法制作出精美的手工作品,其实用纸编的方法能做出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用纸条还能编出什么呢?(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二、总结、创作
1、小组交流。
2、分小组尝试编织,教师巡视帮助。
三、自主评价
展示各小组的作品,请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
课时
(第一课时)剪纸团花、边花
我国民间传统的剪纸工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
团花和花边装扮自己的教室。
难点: 学会剪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
各式团花、花边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设备
剪刀、小刀、彩色纸、针、直尺、笔等
()月()日
作兴趣
和学生一起欣赏团花、边花作品。观察思品有什么特点?做什么用?曾经在哪见绍剪纸,还可以引导学生奥妙卡纸上提供找、学习剪纸小常识。样、边花,设计图案是关键。剪团花,首先的对折方法。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学生可彩纸,折叠好后,先设计外框,然后在外案。设计图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醒学生画图时要留有挖空的部分,线条,设计的图案才精美。手要捏紧,否则图案不容易完全对称,并,不要剪断周边连接处,一般按从上到下、顺序剪,如果要挖去中间的一部分,可以中间轻轻穿一个小孔,然后插进剪刀尖沿。确实难剪的部分也可用刻刀刻。剪完之按顺序展开,平整地粘贴在底板上,作品
品思考色剪纸图片,思考、探究美化剪纸的方法,观、更具有应用价值的剪纸作品。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9
三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第一课 《课 程 表》
一、教学要求:
在学生已初步掌握了抽拉技术在手工制作中的运用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运用抽拉手法制作“课程表”。
二、教学难点:通过抽拉使人物活动起来。
三、教学准备:制作件“课程表”成品一份。
剪刀、刻刀、胶水、制作材料。
四、教学时间: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课程表”成品,抽拉几次,调动起学生制作活动课程表的浓厚兴趣和迫切要求。
二、制作“课程表”。
1、展示“课程表”作品。
2、明确制作步骤。
(1)剪切、折叠,制作课程表外壳,将抽拉板与外壳粘贴。(2)将课程表粘贴在外壳里面。(3)粘贴好外壳,完成。
3、学生小组内自行研究制作中的难点。(1)怎样粘贴一下底板,让课程表动起来;(2)怎样使课程表中的小男孩站起来? 4、全班交流反馈。
三、作品展示。
比一比,看谁的“课程表”作品做得更漂亮、更巧妙、更有用。请做得好的同学说说自己制作中的体会。
四、延伸
同学们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已经了解并初步掌握了让纸玩具动起来的小窍门。介绍抽拉连动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通过操纵杆体现简单抽拉连动的现象。
想一想:我们还能制作什么抽拉纸玩具。
教学反思:
劳动技术课属于技术性课程,根据劳技课的知识性、教育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我认为,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就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抓住一个“精”字,突出一个“动”字,由灌输性教学变为趣味性教学。不论什么学科都要讲究美感,写诗歌,要讲究音韵美,节奏美,下棋,要讲究棋形美。当然,劳技课教学也应遵循审美规律。例如,学习刺绣、编织、配菜、缝纫等,学生不仅要学习工艺技能,而且要学习合理地选择色彩,安排线条布局,设计花色式样等艺术技巧。学生的作品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三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第三课 《小鸟的家》
一、教学要求:
在由剪、刻、卷折到粘贴、插接等的技能训练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并动脑筋发挥想像,克服困难,独立完成制作任务。
二、教学准备:“小鸟的家”示范作品。
剪刀、刻刀、胶水、制作材料。
三、教学时间: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小鸟的家在树林里,那里有茂密的大树,小鸟在那里生活得自由自在。导入课题。
二、复习几种制作符号:
山线、谷线、剪切线、粘贴面
三、制作过程
1、学生观察,理出操作顺序。
2、学生剪、、刻、卷折到粘贴、插接,发现问题,并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可以小组里、同学间及时交流讨论。
3、树叶的设计、选择及怎样摆放。
启发想象:你认为小鸟喜欢在什么树上安家?形状各异的树叶,造就了各式各样的小鸟的家。
学生操作,师行间巡视,及时指导。
四、全班评比、展览
1、小组内推选出一至两份作品,呈送上来。
2、全班范围内评比。
五、小结
教学反思:
针对基础差的学生爱动手,不爱动脑的特点,每次操作比赛选几名上台表演,让多动手来促进动脑。这种做法能激发全班学生来学劳技课。本节课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形成了课堂教学的宏观结构。在技术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查找资料,需要进行社会调查,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完成作品过程中,各学习小组为了制作出有个性的作品,不仅查找了大量的资料,还到花店进行考察,分析、研究体现个性化设计的标准和途径,并制作出自己喜爱的作品,自然而然地把研究性学习贯穿其中,从而充分体现了劳动与技术课程注重学生在劳动与技术学习中的体验与探究,注重劳动与技术思想方法和文化特性的熏陶与感悟的特征。
三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第五课 《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2、学习运用纸工插接技术。
二、教学重点难点:盒盖的连接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礼品包装盒示范作品,包装盒的资料及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备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红丝带、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明的生日到了,他又收到好多礼物。这不,这么多。(展示各种精美的包装盒实物和图片。)你也收到过精美礼品吗?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制作礼品包装盒。
二、制作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1、讲解制作步骤 1)剪下各部件
2)划痕、折叠成盒子 3)外盒盖两边贴装饰花 4)将内盒盖插合 5)再插合外盒盖。
包装盒的盒盖连接要运用纸工插接技术,是难点。
2、学生制作
3、装饰
装饰盒盖,可以选择制作材料上提供的图案,也可以自己设计、装饰。用丝带在包装盒上扎蝴蝶结或进行其他美化装饰,使作品成为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三、集体评优、拓宽延伸
1、展出作品,学生互评。
2、师生共评。
3、结语
教学反思:
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的教师,每天面对的是有着生命活力的学生,由于学生是有生命活力的,因此,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思维,教学活动往往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如在互动对话的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教师在备课中无法想像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正确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异想异说现象。更不要学生稍有“旁逸斜出”就被无情“修理”,稍有“异念出头”就当众训斥。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下,便会伤害学生的心灵,伤害学生的自尊,而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技术设计这个环节,教师要求学生设计出活动方案,内容包括(1)所用材料及工具,(2)制作过程及其要求,(3)创新与特色(形式、材料等);在现场制作这一环节,学生经历了一个富有典型意义的技术应用活动;而在评价与交流这一环节,学生介绍制作过程,交流各自的经验、体会与收获。
三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第七课 《磁悬浮列车》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磁悬浮列车
2、训练学生进一步掌握剪切、折叠和粘贴的基本技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剪切、折叠和粘贴的基本技法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磁悬浮列车示范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备
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直尺、胶水、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
1、提问激趣,导入课题。
(1)你乘坐过哪些陆上交通工具?
(2)你知道目前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是什么吗?(3)说说你所了解的磁悬浮列车。(可播放录象)
2、制作磁悬浮列车车厢。
(1)复习几种手工制作符号及键、刻、折、贴的基本技法。(2)观察示范作品,对照认清卡片上提供的“列车”各部件。(3)分别剪下各部件,有条理地折叠、粘贴。i.制作车头,将车头与车身粘连在一起 ii.车厢顶上安装排风口
iii.制作轨道,将车子架在轨道上 iv.组成列车
3、分小组将个人制作好的车厢组合成一列长长的磁悬浮列车。
4、比一比,看哪个同学的车厢做的好,哪个小组的磁悬浮列车做得好。5师生共评。
6、结语
教学反思:
在国外,劳动技术课老师把学生带到工厂,学生在工人的指导下操作,例如 :制作螺丝帽、小工艺品等,学生在工厂学到了技术又得到了锻炼。学生高中毕业也可以去实践过的工厂,也可以继续上大学 ;但在中国我们上劳动技术课只能呆在教室,老师只能给学生教学做中国结、纸鹤、缝沙包、缝衣服、缝扣子、擀饺子皮、包饺子等等。千万不能教学生织毛衣一类的东西,因为不小心钎子会把同桌伤了。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制作作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评价与交流。在这些技术活动中,同学们不仅动手,掌握了操作技能,而且动脑,发展了思维。
三年级(下册)劳技教案
第九课 《小熊帽饰》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帽饰的制作中,产生许多新的创意,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帽子装饰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制作件“小熊帽饰”成品若干份。
学生准备:剪刀、刻刀、纸带、胶水、11号制作材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小熊们在草地上还玩耍的图画,问学生:你们也想做回小熊,去玩有趣的游戏吗?
二、明确制作步骤。
1、剪切,眼部挖空,粘贴。
2、做鼻子,将鼻子与头部粘贴起来。另找纸张裁成约3厘米宽的纸条,根据自己的头围做成头箍。
3、完成。
三、制作主体部分。
用提供的卡纸材料完成制作。
四、制作头箍。
1、请同学们拿出自带的几条宽约3厘米、长约60厘米的纸带。
2、按照自己的头围尺寸将纸带粘贴成圈做成头箍,然后与帽饰的主体部件粘贴连接起来,也可以用绳带(松紧带)作头箍。
3、请你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设计制作不同式样的帽饰。
五、评价展示。
1.组内自评、互评,评出具有最佳创意且制作精细的优秀作品 2.请优胜者上讲台展示作品,介绍制作经验、心得体会。
六、同学们,让我们戴上我们自己设计的帽饰,尽情地做游戏吧!
教学反思:
敢想敢说是孩子们的天性,即使学生说的不符合事实或是非常离奇,教师切不可用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们,或者否定,更应敏感地捕捉学生异说中的闪光点,循循善诱,巧妙引导,善待学生的独特见解,呵护学生的敢想敢说的无邪的童心,这样才能削除学生不敢发言的胆怯,才能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精神,让学生在敢想敢说的过程中让他们独特见解得到发展,使自己个性得以充分的发挥。我做一步,学生们跟着做一步,孩子们学的很认真,课堂气氛也很愉快,孩子们在笑声中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使我没想到的是同学做的比我做的更好,通过这节课对我的反思也很大,学生在制作工艺品方面,老师应该虚心向学生学习,学生有强的一面,老师也有弱的一面。
三年级音乐春教案7篇
为了促进学生掌握上课知识点,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只有将教案课件提前准备充分,才能完成前期设计的教学目标。你是否正在动笔写一篇教案课件吧?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三年级音乐春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喜欢!
三年级音乐春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用各种创编活动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2、创编活动,节奏练习,旋律片段创作,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教具准备
钢琴、录音机 、磁带、打击乐器(碰铃、铃鼓、双响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1 2 3 4 │ 5— │ 5 4 3 2 │ 1 — ‖
小猫 爱吃 鱼, 鱼。
《小酒窝》。
三、导入
1、聆听音乐《草原放牧》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
生:想!
师: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放《草原放牧》flash给学生看)。
2、情境想象,进入主题
师:草原是不是很美丽呀?
生: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天上有什么?地上有什么?草原有什么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生: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
3、初步掌握歌曲风格
师: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播放歌曲《草原上》的录音)
想一想《草原上》和《小酒窝》在情绪、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A、优美、舒展地、宽广
B、欢快、活泼地、紧凑
四、学习歌曲《草原上》
1、进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就仿佛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热爱家乡的美好生活,刻画了内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小声的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请同学回答。(生)高、照、跑、叫、壮、肥。
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6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进一步掌握风格,播放一段蒙古舞蹈《我也来当小骑兵》,让同学们留意看内蒙古舞蹈有什么特点。
合作得最好的一组
六、课堂小结
内蒙古人的性格开朗,
而且很热情好客,如果你们到内蒙古去做客,他们一定会很热情地招待你,这就是我们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内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内蒙古草原参观活动结束了,请同学们骑着马离开这个美丽的大草原。(放《我也来当小骑兵》音乐,学生们做着骑马状离开课室)
三年级音乐春教案(篇2)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健康歌》,并随歌曲进行律动表演。
2、学唱歌曲《小小足球赛》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健康歌》的全部歌词内容,感受其跳荡的律动,学会一段歌词。
2、学会歌曲《小小足球赛》的第一段歌词。
3、能随歌曲《健康歌》,的音乐即兴动作。
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在歌曲《健康歌》的 伴奏为背景音乐开始学习。
教师提问:这段音乐唱了些什么?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学习歌曲《美丽的黄昏》
(1)教师范唱歌曲《美丽的黄昏》
(2)指导学习歌词
教师提问:你感觉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子的?歌曲表现了什么意境?你应该用什么样的歌声表现?
(3)学生跟着歌曲录音清唱两遍。
(4)鼓励学生跟着音乐做律动表演
3、用自己身边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放《小小足球赛》的录音,学生朗诵歌词,跟着录音学唱第一段歌词。
5、自我评价: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6、教学反思:学生能感受歌曲中的跳跃的律动,能跟随歌声即兴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乐曲《溜冰圆舞曲》《跳绳》
2、学唱歌曲《小小足球赛》
教学目的:
1、能听辨出乐曲《溜冰圆舞曲》中各段音乐的情绪变化,听辨出《跳绳》中三个乐段ABC的结构。
2、学会歌曲《小小足球赛》
3、能随着《溜冰圆舞曲》的录音模仿溜冰的动作。
4、知道一些有关足球的趣闻。
教学过程:
1、请同学们议论有关溜冰的话题,引入新课,欣赏《溜冰圆舞曲》。
(通过欣赏这首曲子你看到了什么?)
3、随教师唱这一主题的乐谱。
4、再次聆听《溜冰圆舞曲》全曲,注意上述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第三乐段时可做挥绳动作。第二乐段可做跳跃动作和轻盈的舞蹈动作。
6、引导学生听出第三段与第一段是相同的,再在课本中第三部分的空格中填上绿色。
7、继续学习《小小足球赛》的二段歌词。
8、师生共同讨论有关足球的趣闻。
9、分组讨论如何表演这首歌曲。
上台展示。
教学反思:在欣赏音乐时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在模仿溜冰动作时有创造性。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综合性音乐活动“趣味运动会”
教学目标:
1、能听辨《溜冰圆舞曲》《跳绳》《拔河》
1-61-i
3、学会跳绳儿歌的歌谱并唱会歌曲。
4、在诸项表演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1、《运动员进行曲》的音乐声中开始本课教学。
2、师生共同讲述一些有关运动会的趣闻。
3、找两三组同学表演《小小足球赛》。
4、在欢悦的音乐声中表演踢毽子动作。
,途中可即兴的改动某些歌词,如“小熊小熊你点点头”等。
6、随《溜冰圆舞曲》的音乐表演溜冰动作。
7、听音乐《两个小乒乓球运动员》,再进行“我们来打乒乓球”的即兴演唱的练习。
8、随着优美的音乐表演韵律操动作。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小小足球赛》《健康歌》
2、创编与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歌曲的学习与聆听,让学生初步了解抗日战争年代,我们少年儿童在战争中所发挥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2、在节奏的创编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大胆地创造,使其更加喜欢上音乐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1、学生听琴完整地演唱本课两首歌曲一遍。
2、让学生针对自己的演唱,进行简单的评价,说一说哪些地方唱得好,哪些地方唱得不好,并说出原因。
3、分小组进行讨论,用一句话谈谈自己对这两首歌曲的感受及理解。
三、为乐伴奏:
1、学生分别拿出自己制的小乐器,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进行歌曲伴奏。
2、每小组选出优秀的演奏者在全体同学面前为大家作表演,上全体同学为这些演奏的同学作评价。
四、游戏
五、教学反思:学生们能积极参与表演。
三年级音乐春教案(篇3)
根据审美教育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和直觉性的特点,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读,在朗读中有所感悟,读出趣味。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走进自主探究的境界,自读自悟,达到“情由景生”的效果,领略草原的特点,陶冶爱美的情趣。
本文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的话句,更应该用语文的手段解决课文的问题,借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上课所采用的策略主要是朗读、图像、交流、写作、资料、制作手抄报,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创设好良好的网络环境,使其在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刺激下充分感知,在这种新的学习环境下,营造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为落实以上教法与学法,需要制作一个网站型课件,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资料库中进行阅读与探究,以解决学习中的疑难。这样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信息空间,为学生创设一个信息量大、且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三年级音乐春教案(篇4)
教学内容:1、欣赏乐曲《船歌》
2、复习歌曲《原谅我》
3、创编与活动
4、选用内容:学习用竖笛演奏歌曲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聆听《船歌》,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作品良好习惯,感受作品中轻松、欢快的气氛。引导学生动手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
2、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创编。
3、通过乐器演奏歌曲《船歌》为表演伴奏,增强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兴趣,提高学生器乐的演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有较规范动作要求。主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竖笛小练习。(结合复习前课内容吹奏学生自己作品进行练习)
二、复习歌曲《原谅我》
1、完整地唱一边。
)
4、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编创与活动
1、节奏 :2/4 Ⅹ Ⅹ∣Ⅹ Ⅹ∣Ⅹ ―∣Ⅹ ―‖
用“3 5 6”三个音按节奏编自己的歌唱一唱吗?
2)学生同座试编
3)学生展示
4)师生评价
四、聆听《船歌》
放录音,学生聆听
学生交流——答案
5、指导学生看书上是怎样画图形谱的,然后听音乐试画
6、师:请学生随音乐划动,表达伙伴们轻松活泼地在船上划行的情景。
3、复听音乐,学生随音乐划动。
三年级音乐春教案(篇5)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田野里生活着哪些“农作物的小卫士”吗?(生答)同学们说的非常正确,因为有这些小卫士,所以庄稼才能生长得好,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位小卫士吧。板书课题:花蛤蟆
1、听录音范唱歌曲《花蛤蟆》,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2、再听录音范唱歌曲《花蛤蟆》,让学生说说歌曲有什么特点?
3、第三遍听录音范唱歌曲《花蛤蟆》,让学生和着节拍打节奏。
4、教师按节奏教学生读歌词,让学生感受歌曲的特点。
5、教师用手风琴带学生学唱歌曲《花蛤蟆》。
6、学生随琴学习歌曲《花蛤蟆》。
7、学生齐唱歌曲《花蛤蟆》。
8、教师指导学生唱好歌曲《花蛤蟆》。
引导学生用轻巧、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学习前倚音:
1、教师采用听辨的方式让学生找出乐曲中出现了几次前倚音。
2、学生体验前倚音在音乐中的作用,即前倚音使花蛤蟆的叫声及蹦跳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
3、教师和学生一起唱倚音,看看谁唱得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学生分组表演;
(1)、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花蛤蟆动作和神情的练习。
(2)、学生进行动作表演(要求表现出花蛤蟆蹦跳的神情和比较准确的节奏感)
(1)学生之间进行接唱练习。
(2)学生唱会唱或感兴趣的旋律。
(1)请学生讲述小节线与终止线的区别,并做练习。
(2)请学生数一数《花蛤蟆》这首歌有多少小节。
同学们,今天咱们和“庄稼小卫士”一起进行了游戏,大家表现得非常棒,因为我们和小卫士们是好朋友,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1、 回家把歌曲唱给父母听或好朋友听。
2、可以听一些有关动物的歌曲,丰富音乐知识。
1.爱祖国、爱人民、爱长辈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祟高品格。本课的五首作品就是表现了“音乐与人”这一主题,反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少儿对妈妈深切的爱。
2.在聆听活动中了解女声、男声、童声的演唱形式。
3.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四分休止符。
三年级音乐春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4/4拍歌曲优美的意境,感受家庭的温暖,深情的演唱歌曲。
2、引导学生认识全音符、了解4/4拍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声断气连的歌唱。
2、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课前准备:《小小的船》歌曲录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音乐做律动(播放《小小的船》歌曲录音)。
2、刚才歌曲里唱的小船是指弯弯的月亮,今天老师再请你们听一首歌曲,听一听这一首歌曲里的小船指的什么?
二、教唱歌曲
1、分别听歌曲《小小的船》和《小船》第一段歌词,熟悉歌曲旋律。
(1)提问:感受一下两首歌曲有什么异同(从情绪、节拍、速度等方面考虑)?
(2)复习3/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引导学生学习4/4拍号的含义和强弱规律。
(3)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如第一拍拍手;第二拍手打开;第三拍拍腿;第四拍手打开。
2、完整聆听《小船》的范唱录音,让学生再次感受4/4拍的韵律,进一步熟悉4/4拍的强弱规律。
3、用哼鸣模唱歌曲旋律。
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教师音乐伴奏。
5、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学生轻声跟唱。
6、学生随伴奏演唱歌曲。
三、歌曲处理
1、指导学生演唱好弱起拍,休止符处声断气连,注意倚音的演唱。
2、结束音要唱满四拍,讲解全音符,让学生了解全音符的形状和时值。
3、这首歌曲表现的是小主人公感到了家庭的温暖,父母的关爱,你们觉得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达呢?
##结束三年级音乐春教案(篇7)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唱出山歌风格的民歌。
2、学习la、do、re及八分音符时值。
师生一起表演。
3、师:你们可知道歌里唱的是哪里的小朋友呢?(四川)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唱一唱四川儿歌《放牛山歌》。
4、找出不认识的字进行识字教学。
齐读歌词。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一起唱一唱。
注意:“啥”“哟喂”等词都是四川的土语,所以在演唱是要注意地方语言的语调和语气。
6、处理。
再听范唱,学生听后回答:小朋友的心情为什么是喜悦的?(因为是他们自己参加劳动而获得丰收)
师:你们会不会将喜悦的心情表达出来。用用高亢、嘹亮的歌声和喜悦的心情演唱《放牛山歌》。
7、视唱教学:
出示321|2―|121|6―|
学生读谱视唱。
1、复习misolla边唱边用手势表示。
学习ladore手势边唱边做。
2、用手势唱准“6123456”各音的音高。
从有规律的上行、下行到任意的手势位置唱。
开展小组比赛:教师随意指一个音点一组学生唱,看哪一组学生唱的正确率高。
3、将612变成不同时值的音符让学生唱。
如:6―、6、6从而学习八分音符时值――“跑”。
1、唱一唱第一组问答句,找一找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都是由什么音符组成的?
2、教师唱第二个问句,请学生创作答句,提示:用已经学过的六个唱名和三种节奏进行。
3、同桌之间相互问答。
指明问答,其余学生进行,好的予以表扬。
最新三年级劳动教案模板13篇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作为人民教师,我们会认真负责对每一堂课做好准备,优秀的教案能帮老师们更好的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那么怎么才能写出优秀的幼儿园教案呢?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最新三年级劳动教案模板13篇,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1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剪指甲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使学生知道剪指甲是保持个人卫生的好办法,了解剪指甲的意义
(3)、是学生养成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2、教学重点
剪指甲的方法和步骤
3、课前准备指甲剪
4、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起朗诵儿歌,指甲刀,张开嘴,咬住指甲不松开。小小手,来帮忙,来帮忙,用力按下指甲断。脏东西,露出来,清洁卫生不忘掉。
师:同学们,看一下自己的小手,上面圆圆的东西是什么?看看指甲里藏着什么东西?爸爸妈妈经常用指甲刀帮我们做什么?为什么要剪指甲呢?
(2)新授课
1)同学们,我们来到博奥学校,离开自己的父母,开始了自立的生活和学习,我们还能让爸爸妈妈来给我们剪指甲吗?
2)你们自己会剪指甲吗?知道怎么剪指甲吗?来说一说。(学生交流探讨并作回答)
3)来看看老师是怎么样来剪指甲的?(边示范边讲解)
A、剪左手指甲,首先,将指甲剪按片翻起旋转到相应位置,再将指甲尖放在左手拇指和食指间。手心向内。其次,左手心向下,五指自然弯曲。再次,左手轻轻用力顺着指甲的曲线剪。注意不要剪得太深。
B、用同样方法剪右手指甲。
C、剪完指甲后,把手洗干净。
4)同学们,你自己会剪指甲了吗?来试一试吧?
5、小结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用气球制作简单的造型。培养孩子动手能力。
2.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劳动的快乐以及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气球造型的制作及创新。
教学准备:
气球、打气筒、记号笔或眼睛贴、安全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五颜六色的气球可以烘托节日的气氛。十月一日是祖国母亲的生日,让我们用多彩的气球喜迎国庆吧!
二、劳动基础
1.想一想,怎样巧妙地利用气球让国庆的气氛更喜庆呢?
【小贴士】
一般选择普通的.空气气球作为造型材料,推荐使用打气筒,最好不要用嘴吹气球,禁止使用氢气。
2.练一练
单泡结:向气球内充气,但不能充满,尾部要预留一段,打结封口。用两手握住气球,反向旋转几圈,一个单泡就做好了。
双泡结:连续拧两个单泡,将两个单泡并排旋转几圈,转成一个双泡,将封口处的结从两个单泡中间穿过,固定。
三、劳动过程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气球是怎样变成鱼儿的!你也可以设计不同造型,准备好气球开始吧!
1.做小鱼身体:将一个红色圆形气球充气后打结,作为小鱼的身体部分。
2.做鱼嘴和尾巴:将两根黄色长气球充气后打结。一端各扭一个单泡,将两个单泡扭在一起做鱼嘴。根据红色圆形气球的大小留出合适的长度,剩余部分用同样的方法做出鱼尾。
组合美化:将鱼身和头尾组合起来,画(或贴)小鱼的眼睛,剪去鱼尾多余的气球。小鱼造型完成。
四、劳动成果
比一比谁的气球造型有创意,让这个国庆更喜庆了!
五、劳动评价: 我是超级“魔术师”!
六、劳动日志
同学们,气球造型好玩吗?你设计了什么造型来表达喜迎国庆的心情呢?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
七、劳动拓展
气球造型变化丰富,生日、校庆等活动也经常使用,你还有其他创意吗?
八、劳动谚语
人们真正的财富是劳动的本领。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3
第一课 整理教室
学习内容:同学们自己动手整理教室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分工合作,一齐动手来整理教室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爱护书学生爱劳动的习惯
学习重点:让学生学会整理教室
学习难点:怎样清扫天花板和墙壁高处的灰尘
教具准备:抹布等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的教室又该打扫了,让我们一齐动手来整理我们的教室吧。
二、说一说
(一)打扫教室
1、教室整理需要做哪些事?
2、怎样能使我们的教室更加整洁、美观?
3、要清扫天花板和墙壁高处的灰尘,应该怎么做?
4、为什么要戴上帽子和口罩?
5、擦黑板、擦窗户时,应注意些什么?
6、先洒水后扫地对吗?为什么?
(二)摆放桌凳
根据你们教室的情况,怎样摆放桌凳最合适?
(三)布置教室
1、教室正面怎么布置?
2、教室后面怎么布置?
3、教室两侧怎么布置?(学生讨论解决以上问题)
三、集思广益
教室整理好了,还应注意保持,应该怎么做?
四、动手做
大家一齐动手,把教室打扫干净、布置好。
五、评比台
你们的教室整理得怎么样?小组给予评价
六、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二课 种盆花
学习目标
1、学会种盆花。
2、通过学习,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
学习重点 学习盆花的种植方法。
学习难点 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
学习准备
1、各种花盆和花 学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春天到了,我们种点什么好呢?盆花,便于移动和管理,既能放在室外庭院、台阶,又能摆在室内陈列展览,所以人们都喜欢种盆花。
二、看课件
学生看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盆花
三、学技能
(一)选盆
黏土盆 陶瓷盆 塑料盆
(要根据花卉的习性来选择不同的花盆,最好选用黏土盆。)
(二)装土
可用腐叶土或人工调配的培养土。
1、花盆装土前,最好用300份水加1份福尔马林配成的药水进行消毒。
2、再用瓦片把花盆底部的排水孔垫住,铺上一层粗沙作为排水层。
3、盆内所装的土要细碎、疏松,不要装的太满。
(三)播种
1、盆花一般在清明前后播种
2、播种前先用水把盆花浇透,水全部渗入后,把种子均匀的撒在土上
3、再撒上一层细土盖住种子
(四)管理
1、花盆应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
2、在幼苗成长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盆土湿润,还要注意防冻保温
四、讨论
1、花盆装土前,为什么要进行消毒?
2、盆花一般在什么时候播种?
3、管理盆花,需要注意什么?
六、动手做
自己动手种盆花
第三课 做小标语牌
学习目标
1、学生学会做小标语牌来装点学校。
2、观察探究-动手尝试-展示评价。
3、通过制作小标语牌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关心他人、尊敬师长、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通过制作小标语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行。
学习重点 掌握小标语牌的制作方法。学习难点 创新和基本的设计技巧。材料准备
硬纸板、白纸、墨汁、糨糊、细绳。工具准备 剪子、锥子、毛笔或彩色笔。学习过程:
一、播放音乐《劳动最快乐》。
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上课,我给大家带来两个好朋友,“小蜜蜂”和“小喜鹊”。大家欢迎吗?
2、“小喜鹊”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消息,大家想听吗?(课件展示:用“小喜鹊”的语言向学生宣传关于学校要开展“告别不良行为,作文明学生”的活动,要求学生争做“文明小卫士”。)
3、师提问:要做文明小卫士,你应该为学校做些什么呢?
4、师:“学校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只靠我们一个人是不够的。我们应当应用标语牌让大家都知道,一起作好“文明小卫士”。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制作标语牌。(板书:做小标语牌)
三、探究方法,合作交流。
1、师:你们都在什么地方见过标语牌?
2、课件展示标语牌,让学生初步感知。
3、大家喜欢吗?想自己制作一个吗?
4、下面就让我们的好朋友“小蜜蜂”教你一招。(课件展示制作小标语牌的过程。)
5、请各小组讨论小标语牌的制作方法。
6、让学生感知课本,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
四、生动手实践,加强师生互动。
1、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
2、学生动手制作,要求学生使用剪子、锥子时要注意安全。(课件出示要求。)
3、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与展示。
1、组内先推选一件作品进行评价。看看谁的小标语牌既有新意又有创意。
2、挑选出各组的最好作品在全班展示评议。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3、教师总结评议。大家用自己的劳动制作了标语牌,大家在为学校创建文明学校的方面做出了努力,大家都是“文明小卫士”。
六、拓展延伸,实践创新。
今后,你还希望制作怎样的小标语牌?
七、实践、感想作业。
1、把你制作的标语牌挂在合适的地方。
2、以“我想制作这样一种标语牌”为题写一篇日记。
第四课 做毽子
学习目标:
1、学会几种做毽子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学会使用剪刀等劳动工具;通过做毽子,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材料来做毽子;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意识,团结协作,合作交流的精神。学习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历,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和动手解剖实物等方法来了解并总结出做毽子的一般方法。
学生学会动手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实践—再创造的基本学习方法。
学习准备:
1、工具和材料:鸡毛、包装带2米、垫圈、线、索线、布条、剪刀等
2、准备几种不同类型的毽子
3、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毽子的故事或相关资料。
4、课间让学生玩一玩踢毽子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踢毽子的体会。
2、交流收集的有关资料。
3、教师展示几种毽子,让学生认识,并相机揭示板书课题。
二、主动探索
1、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经验及收集所获知识,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做毽子的基本方法。
2、拆一拆,仔细观察,研究做法,让学生进一步弄清做毽子的具体步骤及不同毽子在做法和材料上的区别。
3、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材料和方法初步尝试,发现问题。
三、探究解决
1、让学生及时反馈在初步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予相应指导。
2、积极鼓励学生自己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倡合作学习。
四、动手实践
1、在研究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劳动作品的制作。
2、教师帮助,学生相互借鉴、交流,共同提高。
五、竞赛巩固
1、组织学生进行劳动竞赛。
2、学生在竞赛后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六、总结评价
1、劳动作品展评。
2、学生谈谈自己劳动后的体会。
3、发散学生思维,思考其他种类毽子的做法并延伸到课外探究、尝试
第五课 做纸袋
学习目标:
1.让孩子们对坐纸袋产生兴趣。
2.学会制作纸袋的基本过程。
3.自主美化、自主设计纸袋。
4.让孩子在兴趣中接受环保理念。并把这种理念化作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
学习重点、难点:制作纸袋的过程
学生准备:8开的长方形牛皮纸一张(或纸质较厚的纸,如旧挂历、白白纸等均可)、胶棒或双面胶、粗一点的绳子、小刀、剪刀、彩笔。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
学习过程:
一.实物激趣导入本课内容,让孩子产生想要动手的愿望。
1.结合多媒体课件,出示做好的漂亮纸袋向同学们展示,可以让大家评价一下老师手中的纸袋:
(1)这些袋子漂亮吗?你喜欢吗?
(2)你发现了没有,这个袋子是用什么做的?
(3)使用纸袋有什么好处呢?
2.谈话导入:“同学们,既然使用纸袋有这么多的好处,让我们一起动手学学制作方法好吗?学过这节课之后,你就能自己动手做出这样的漂亮纸袋。说不定有的同学做的比老师的更漂亮呢!”
(设计意图:让孩子对纸袋产生制作兴趣。并让孩子知道,制作纸袋,不仅可以学会它的制作,还能上升到环保的高度。)
二.学习制作纸袋的基本过程。
1.多媒体出示制作纸袋需要准备好的东西,让孩子们自主检查是否准备齐全。
2.多媒体出示纸袋制作步骤:
(1)把长方形的牛皮纸(或其他纸质较厚的纸)对折,在一端留下宽约1.5厘米的边,以便粘贴。
(2)把留下的边缘折叠,粘贴在另一端边缘上。
(3)把粘好的纸折成方盒行,上下都留下开口。
(4)顺着上图虚线把纸盒两边向内折,老师演示折后的形状。
(5)把口袋的另一端折压成老师示范的样子,再沿虚线向上折叠,折成船行。
(6)顺着老师指定的位置画虚线,然后沿虚线相对折叠,粘贴住,做纸袋的底部。
(7)在纸袋开口处两边各打两个孔,分别穿上绳子,固定好。做纸袋的提手。
(设计意图:我采用课件出示纸袋每一步的制作过程,就是为了让孩子更清晰,一步一步按照要求做。)
三.观察比较自己和周围同学做的是否一样,并讨论自己在制作过程中觉得哪一步较难,是怎样克服的?
1.把自己做好的纸袋和同桌还有周围的同学比较一下,看和别人做的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仔细观察究竟是谁做的不正确,修改一下。
2.小组讨论:哪一步制作较难完成,是怎样克服的。
(设计意图:让孩子做好之后自己仔细观察,是为了培养他们细心的习惯。讨论的过程则是加深对较难完成的一部的制作过程的印象。)
四.讨论交流:
用什么办法加固袋口,让提绳不容易吧袋口拉破?
(设计意图:让孩子动脑筋想一想好办法。让孩子养成爱思考的习惯。也在这项设计中曾经纸袋的实用和耐用性。)
五.让孩子自主设计制作一个纸袋。并且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让纸袋漂亮、与众不同。
六.展示学生们好的创意作品,让大家来欣赏学习。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孩子们的独创性,鼓励孩子创新。)
七.课后实践。
把做好的纸袋选一个最漂亮的送给妈妈,让妈妈购物使用。并记录下妈妈使用过程中对纸袋优缺点的说明,自己想办法改进缺点,让纸袋成为代替塑料袋的购物用品。
第六课 择菜、洗菜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掌握正确择菜和洗菜的方法。
2、培养动手、动脑 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正确择菜和洗菜的方法 学习难点:摘掉不宜吃的部分和杂质,洗干净。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蔬菜在食用前,都要经过择和洗。蔬菜的种类很多,我们应该学会不同的择法和洗法。
二、让生尝试,选择择菜方法
1、带着问题独立看书
(1)蔬菜分为哪几类?各类蔬菜的择菜方法是什么?(2)洗菜的方法有哪几种?
2、指名回答问题1
3、四人一个小组,分工试着择菜
4、师桌上分四类蔬菜及工具,每类指名上台示范边择边说方法
5、师小结:可见不同种类要用不同的方法
6、小结注意事项:一定要把不宜吃的部分和杂质摘掉
三、1、指名回答问题
2、每组习自己择好的菜
3、请一人上台择、洗菜
4、小结:择菜的注意事项
四、开展“我是妈妈的小帮手”家务劳动大比武
五、师生共同说收获
第七课 洗茶具、餐具
学习目标:
1、了解洗茶具的操作要领,掌握洗茶具、餐具的方法。
2、学生从事简单家务劳动的能力和热爱劳动的思想。
学习重难点: 学习洗茶具、餐具的方法。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生准备:茶具、洗洁精、去茶垢的辅助用品,抹布等。学习过程 洗茶具
一、导入,出示课题。
⒈看洗茶具的图片,弄清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⒉让学生小结清洗茶具的主要步骤,教师板书洗茶具的主要过程: ①浸泡茶具; ②擦洗茶具; ③冲洗茶具; ④擦干、摆放。
二、讨论学习,确定洗茶具各步骤的操作要领。
⒈分组讨论,根据洗茶具的主要过程,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说说各步骤的要领。然后对照参考书上“技术信息”提示,得出正确的结论。
⒉将讨论结果填写在书上的表格中。⒊投影出示填写情况,师生评议。⒋小结:⑴浸泡茶具:加1~2滴洗洁精。
⑵擦洗茶具:不要用力过猛。有茶垢,可用牙膏擦。
⑶冲洗茶具:从里到外,逐一冲洗。注意节约用水。
⑷擦干、摆放:用净布擦干水,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三、研究性学习: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去茶垢的几种方法。
⒈在洗茶具时,最需要清除的是积在茶杯上的茶垢,除了用牙膏擦除,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⒉让每组学生分别用自己准备的辅助材料,擦洗一个有茶垢的杯子。⒊各小组代表介绍所用方法,并展示洗涤效果。
⒋提问:能不能用洗衣粉?为什么?
学生阅读书上的内容。
四、动手实践,分组洗茶具。
教师巡视指导,并请学生说说洗涤过程和注意点。
五、根据实际情况分项目进行评价。洗餐具
一、调查情况:
平时你在家洗餐具吗?谁来说说餐具怎样洗?
二、学习如何洗餐具:
1、观看洗餐具的图片。
2、说说洗餐具的过程。
3、每个步骤需要注意些什么?(1)小组讨论。
(2)参考“技术信息”,填写书上的表格。(3)师生共议,确定注意点。
4、讨论难点。
问:如果洗的碗很油腻,该用热水洗还是冷水洗? 如果一个碗鱼腥味很重,该用热水洗还是冷水洗? 小结:(1)油腻的碗要用热水洗,用冷水不能去除油腻。(2)鱼腥味很重的碗要用冷水洗,用热水洗不能去除鱼腥味。讨论夹过糯米糕的筷子、有粘底的锅该如何洗。
5、洗餐具可以有几种洗涤方法?怎样洗既干净又方便?
三、交流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
第八课 叠衣服
学习目的:学会叠衣服的方法和技能,学生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课前准备:上衣一件,长西裤一条,木板一块。学习过程:
一、根据课文开头的一段引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问:“小芳看见妈妈把晾干的衣服收下时怎么样?她为什么这样做?”
二、指导学生学会叠衣服。(本文的重点)结合图文,边讲授边示范。先教叠上衣,然后裤子。板书步骤和要领,加深学生的印象。板书:叠上衣的操作是:
1、把上衣钮扣扣好。
2、把上衣反向铺在床板上,用手抚平。
3、取肩宽的六分之一宽度,叠一条直边直到衣脚。
4、把袖子往衣背里叠。
5、叠另边的方法与2、3、4点相同。
6、以包住袖子下方为度,把衣脚往上叠。
三、进行练习叠上衣。要求学生按照板书的顺序去叠,加强堂上巡视,发现操作不当的,要求及时纠正。
四、指导学生叠裤子。(本文的另一个重点)指导方法与叠上衣的方法大致相同。
五、结合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懂得:“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会做的事情主动做。”
六、关于想想做做。
第九课 认识几种工具
学习内容:认识几种常见的劳动工具 学习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劳动工具,并学会用法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习惯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锤子、钳子、扳子、螺丝刀等工具,你们认识它们吗?会用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认识。
二、学技能
(一)学生独立看课本
1、锤子
2、钳子
3、扳子
4、螺丝刀
(二)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
三、注意事项:
使用锤子、钳子、扳子、螺丝刀等工具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能使用工具打闹或挥舞。
四、拓展
你还会使用什么工具?
五、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十课 正确使用干电池
学习内容:正确使用干电池 学习目标:
1、使学生正确使用干电池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各种各样的电池,你们认识它们吗?会用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认识。
二、学方法
(一)学生独立看交流
(二)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
1、认识圆柱体干电池
2、如何安装干电池
3、长期不用该怎么办?
4、如何存放?
三、拓展
和家长交流正确使用干电池的方法
四、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十一课 电风扇的使用
学习目标
1.初步了解电风扇的使用方法 2.掌握安全使用的一般知识 3.学会自己开、关电风扇 学习重点
学会自己开、关电风扇 学习过程
一、指导学生学习课文 1.电风扇的用途。
2.电风扇的种类:吊扇、楼顶扇、壁扇、落地式风扇、台扇、转页扇 3.电风扇的操纵装置
(1)调速开关(2)定时开关(3)摇头装置 4.电风扇的使用方法
(1)插电源(2)按开关、选风速(3)使用定时开关(4)使用摇头装置(5)关风扇
二、让学生结合课文中使用电风扇时要注意的问题和有关保养的常识谈谈自己在使用风扇的做法和体会。
三、进行学习总结,鼓励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正确使用电风扇的方法。
第十二课 学查水表、电表、燃气表
学习内容:学会查水表电表、燃气表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查水表电表、燃气表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谁水、电、燃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会查水表、电表、燃气表,随时可以知道自己家里用水、用电、用气的数量。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如何查水表电表、燃气表。
二、认识各种仪表
三、学习各种仪表的使用方法
(一)学生独立看课本
(二)说出它们的使用方法
1、电表
2、燃气表
3、水表
四、拓展
查看自己家的水表、电表、燃气表,计算本月应缴费用
五、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十三课 养兔子
学习内容:养兔子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学会养兔子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动手、观察的习惯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兔子温顺可爱,是我国普遍饲养的草食动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养兔子。
二、学习兔子的饲养方法
(一)学生独立看课本
(二)说出饲养方法
1、兔舍的要求
2、兔子的饲养
3、疾病的预防
三、拓展
在家里养几只小兔子,并记录你的饲养体会
四、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第十四课 害虫防治
学习内容:害虫防治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习害虫的防治方法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学生动手、观察的习惯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害虫的危害,只有及时防治,才能确保农作物丰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防治玉米虫。
二、生读课本,认识玉米虫
三、防治玉米虫的方法
(一)学生独立交流
(二)说出防治方法
1、科学使用秸秆,消灭虫源
2、投放“1605”颗粒剂
3、人工扑捉
4、灯光诱杀
5、释放赤眼蜂
三、拓展 把学到的知识告诉家长。
四、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基本需求。
2. 学生能够学会一些简单的园艺技能,如播种、浇水、施肥等。
3.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安全知识,如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如何避免伤害等。
过程与方法:
1. 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生能够体验劳动的快乐和成果的喜悦,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
2. 学生能够体验植物的生命力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培养环保意识和爱护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基本需求。
2. 学生能够学会一些简单的园艺技能,如播种、浇水、施肥等。
教学难点:
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 教师带领学生观看一些图片或视频,介绍一些与园艺相关的知识,如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的生长过程等,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命力。
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图片或视频,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等。例如,可以展示一些果树、蔬菜、花卉等图片,让学生看到植物的不同形态和生长环境。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植物有关的知识,如植物的种类、生长时间、需求等,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生命力。
2.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我爱开心小农场”,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在小农场里的情景,让学生感受种植的乐趣和成果的喜悦。
二、植物的`生长
1.出示一些植物的图片,向学生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其基本需求。例如,教师可以介绍植物的生长阶段,如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同时也可以介绍植物的基本需求,如阳光、水分、土壤等。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基本需求,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摸土、浇水,感受土壤的湿度和植物的需求。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如阳光充足的环境、潮湿的环境等,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摸土、浇水,感受土壤的湿度和植物的需求。
三、园艺实践
1. 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开始实践活动。每个小组需要准备一块土地,播种一些易于管理的植物,如小麦、豆类等。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不同植物的种类和特点,并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种植。
2. 引导学生进行播种,让学生自己动手撒种子、覆土、浇水等,让学生感受到种植的过程和乐趣。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植物的生长情况,如发芽、生长、开花等,并让学生适时地进行浇水、施肥等管理活动,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3. 在实践中观察学生的操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如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如何避免伤害等。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铲子、锄头等工具,如何避免伤害自己和他人。同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识别并处理植物病虫害等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让学生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如发芽、生长、开花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周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并根据记录进行分析和总结,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总结
1. 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和收获,让学生感受到种植的快乐和成果的喜悦。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种植过程和收获,如种植的植物种类、生长情况、收获量等,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
2.引导学生思考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如何让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等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让学生身体力行,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板书设计:
我爱开心小农场
植物的生长过程及需求
园艺技能:播种、浇水、施肥等
安全知识:正确使用工具、避免伤害等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园艺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实践中,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如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记录等。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为后续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5
第一单元:纸工初步
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贴、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编制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纸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
2、了解我国早期的造纸术和造纸方法。
3、介绍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教具准备:各类生活中常用的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纸——纸工制作的基本材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纸,纸的类型很多,它的用途十分广泛。你知道一些关于纸的知识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介绍收集的关于纸的图片、资料,互相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
三、集体学习
1、造纸术的发明。
2、早期的造纸方法。
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并会使用。
2、了解纸工制作的符号并掌握一些纸工的基本技法。
3、制作纸工时的安全防护。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根据制作符号制作纸工。教具准备:常用的纸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做纸工要用什么样的工具呢?你知道图上的虚线、实线、密集的小点子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组讨论)
二、认识纸工工具
1、剪刀:是最方便的裁剪工具。
2、美工刀:切刻的工具。
3、胶水: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
4、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
5、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三、认识纸工制作符号
1、山线-------------------
2、谷线 —-—-—-—-
3、剪切线
4、粘贴面
5、挖切
四、教学纸工的基本技法
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剪、刻、贴、撕、拼、插、卷、编、植、山线切折、谷线切折、压引法。
五、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
教师讲解,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制作折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山线和谷线。
2、能看懂制作步骤,并根据图例和说明学会制作“折扇”。教学重点、难点:山线和谷线的划痕折叠。
教具准备:折扇成品、制作步骤、纸工符号、消毒棉球、创可贴。学生准备:
(1)了解纸的相关知识,收集一些不同种类的纸制品或图片。(2)纸工工具。
(3)每人一张01号纸工材料。教学过程
一、活动前的教育
1、教师强调纸工制作时的安全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2、提醒学生山线、谷线折叠之前的划痕可以用针、刀,或者用没有油的圆珠笔芯刻划。
3、做纸工时剪切下的边角料要及时处理干净,装入垃圾袋。切刻材料时要垫上垫板,以免损坏课桌。
二、学生操作
1、学生尝试,小组合作,自主操作;
2、教师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三、评一评
在完成作品后,可按照“方法正确,作品美观,团结互助,粘贴严整,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评价。
第二单元:拼接玩具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拼接玩具。拼接玩具就是运用剪切、组拼、粘贴的击发制作各种几何图形,再拼出各种形象。
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制作出不同形态的小鸟和自己设计七巧板、八巧板等,进而启发学生剪切制作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并把他们拼摆组合成动物、人物、花草等有趣的图形。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其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审美情趣。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十五巧板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十五巧板”。
2、根据图例制作“十五巧板”。
3、学会使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教学重点、难点:动手动脑,发展思维。教具准备:十五巧板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直尺、剪刀、胶水和劳动制作材料02号,令备方形或圆形材料。教学过程:
一、了解十五巧板的历史,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做过哪些拼图玩具,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七巧板等)是啊!七巧板是我国传统的益智玩具,大家都玩过了,那么你们玩过十五巧板吗?课前,大家已经查阅了关于十五巧板的历史,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十五巧板呢?同学们想自己做一做、拼一拼十五巧板吗?
二、指导学生制作十五巧板
指导学生按照图样,用正方形纸剪切出大小三角形4块,梯形2块,平行四边形1块,半原形2块,折尺形2块,不规则图形4块。制作完十五巧 板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制作的体验,并推选代表介绍本组的制作经验,展示制作成果。
三、拼图,体会创造性游戏的快乐
怎样才能拼摆好十五巧板呢?这儿有一首儿歌: 十五块小板都用到,不能多来不能少。不能重叠,不能离,十五块小板紧紧靠。先想想,再拼拼,拼拼、想想有创造。多动手,多动脑,看谁拼得多又好!
1、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完成十五巧板的拼图,看哪一组拼地最多做好。拼完后,给拼图赋予一定的意义,准备交流。
2、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所拼的图案,向老师、同学们说明自己所拼图案的意义。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制作十五巧板,并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那么,学会了十五巧板、七巧板。你们能设计出其他的拼板吗?(五巧板、六巧板、八巧板)回家之后,自己尝试着做一做,拼一拼,发挥你们的创造力,看谁拼得多、拼得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快乐的小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拼出不同形态的小鸟。
2、结合制作内容,对学生进行要保护鸟类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发挥想象,拼出不同的小鸟形态。教具准备: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和03号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鸟或者自己养鸟的趣事,想象森林中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鸟飞翔的各种姿态,从而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制作
首先指导学生剪贴。其中,头部的剪贴是难点。头、眼睛等圆形部分的剪切,意在训练学生的双手及眼的协调性。一般左手拿纸样做圆形移动,右手拿剪刀沿边线做弧线运动,注意剪圆滑,不剪破,培养学生做事时耐心、细致的良好品质。粘贴时,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顺序:翅膀——身体——头——尾巴——翅膀,胶水要适量地涂在反面,按先后顺序贴。应鼓励学生粘贴出各种姿态的小鸟——翅膀向上,翅膀向下,低头,回头的等等。摆放位置、版面设计也不拘一格,让学生自由发挥。
三、展评
作品完成后,比比谁贴的画面最生动有趣。几个同学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成了一幅美丽的“百鸟飞翔图”了。根据画面,看谁能编出动听的故事。7 这样,既动手,又动脑,发挥想象力,培养合作意识,训练表达能力,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
四、作业
回家后,自行设计制作用其它材料制作的小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猫头鹰 教学目标:
1、根据图例和文字说明学会制作“猫头鹰”。
2、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技能加以巩固。
教学重点、难点: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猫头鹰”。教具准备: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和04号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小朋友见过猫头鹰吗?在哪里见过的?它长得怎么样?你对它还有些什么了解?
二、制作
1、自学图例,说说制作“猫头鹰”的步骤。
2、老师相机指导制作的难点。
3、学生自行制作。
三、展评
作品完成后,比比谁制作的最生动有趣。几个同学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成了一个美丽的“猫头鹰乐园”了。根据画面,看谁能编出动听的故事。这样,既动手,又动脑,发挥想象力,培养合作意识,训练表达能力,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第三单元:给节日增添欢乐
本单元围绕“给节日增添欢乐”这一主题,安排了学习制作团蛤、边花、拉花、四角彩灯手工制品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饿热爱;同时,还可以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教师,给国庆节和元旦等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剪纸团花、边花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的剪纸工艺。
2、学会剪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
3、用剪出的团花和花边装扮自己的教室。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剪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教具准备:各式团花、花边作品
学生准备:剪刀、小刀、彩色纸、针、直尺、笔等 教学过程:
一、激发制作兴趣
可以先和学生一起欣赏团花、边花作品。观察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做什么用?曾经在哪见过?进而介绍剪纸,还可以引导学生奥妙卡纸上提供的网址,查找、学习剪纸小常识。
二、设计图样
剪团花、边花,设计图案是关键。剪团花,首先要掌握彩纸的对折方法。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学生可多准备几张彩纸,折叠好后,先设计外框,然后在外框内设计图案。设计图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醒学生画图时要留有挖空的部分,线条要富有变化,设计的图案才精美。
三、剪贴
剪时,手要捏紧,否则图案不容易完全对称,并且必须注意,不要剪断周边连接处,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剪,如果要挖去中间的一部分,可以用剪刀尖在中间轻轻穿一个小孔,然后插进剪刀尖沿图案轮廓剪。确实难剪的部分也可用刻刀刻。剪完之后,轻轻地按顺序展开,平整地粘贴在底板上,作品就成功了。
四、展示作品
五、欣赏、思考
欣赏彩色剪纸图片,思考、探究美化剪纸的方法,创作出更美观、更具有应用价值的剪纸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拉花(彩练)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制作拉花时是融折、剪、拉等几种技法为一体的。
2、学会制作拉花的基本步骤。
3、发挥想象力,制作出漂亮的拉花。
教学重点、难点:在学会制作拉花的基础上,会自己设计制作拉花。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彩纸拉花成品、半成品
学生准备:六色彩纸、金纸、一米长彩线、剪刀、固体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蜡光纸)一张纸,不仅能写字、作画,还可以做成剪纸作品,彩纸拉花就是其中的一种(出示彩纸拉花作品)。在节日到来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用它来装点教室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彩纸拉花。
二、讨论制作拉花步骤
1、究竟怎样做拉花呢?(出示团花和拉花的单张)制作团花和拉花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组讨论。结论:先折叠,再设计图案,最后剪贴)
2、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小组讨论。结论:拉花是好多张粘贴连接起来的)
3、总结拉花制作过程:折叠---设计图案---剪---粘贴连接---串线。
三、实践操作
1、折叠。剪团花时我们学过折叠,下面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折纸。(可以用十字格折叠,也可以用米字格折叠)
2、设计纹样。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纹样呢?大胆想象,怎样美观就怎样设计。(学生设计,暂时不用)
3、教师巡视,找出设计中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分析可能带来的后果。
4、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呢?(中心点留得适当,花纹可以用笔描得粗些,或者在剪口处用笔做记号)
5、修改纹样,动手剪一个拉花单位。小组里比一比,看谁的拉花展开后最漂亮?
6、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组拉花。
7、展示:各小组把制作好的拉花挂起来。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拉花最漂亮,剪贴得最整齐。
四、总结
1、今天,我们教室真漂亮!
2、我们用灵巧的双手、辛勤的劳动装扮了我们自己的教室。
3、课后,有兴趣,我们再试试,一定越做越好。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四角彩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
2、了解“四角彩灯”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装饰工艺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教具准备:四角彩灯作品
学生准备:针、线、剪刀、05号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指导、连接
指导学生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哟内个彩线制作穗子——剪下材料——折叠山线、谷线——将穗子和彩灯各部分连接起来。
二、重、难点讲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如何把弧形的“山线”和“谷线”折叠整齐,使之美观。教师不必把方法直接教给学生,可以事先发给学生一张画有直线、弧线的纸,让学生联系怎样折叠“山线”“谷线”。练习中启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开始很可能折叠得不整齐,很快,他们会想出不少办法,最后让学生总结,用哪种方法最方便,效果最好。
三、动手操作
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在学生碰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帮助解决,可以试着把问题摆在全班学生面前,让大家共同想办法。这样,效果要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好得多。
第四单元 礼品包装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2、学会运用纸工接插技术。教学重难点:盒盖的连接。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礼品包装盒示范作品,包装盒的资料及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备。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红丝带、07号手工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结合将要到来的节日(“六一”儿童节、母亲节、同学的生日等)引出礼品包装的主题。先展示各种精美的包装盒实物或图片,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兴趣。
2.按照卡片上印好的职工符号正确制作礼品包装盒。包装盒的盒盖连接要运用职工插接技术,使难点,这里要借助示范作品讲解说明清楚。
3.装饰。装饰盒盖,可以选择制作材料上提供的图案,但最好由学生自己设计、装饰。包装盒制作完成后,可继续自行设计,用丝带在包装盒上扎蝴蝶结或进行其他美化装饰,使作品成为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4.作品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纸盒造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纸盒的了解,培养学生“联想状物”、“借形造像”的能力。
2、学会借助生活中的各种纸盒,创造出一件作品。教学重难点:制作的作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纸盒示范作品,纸盒的资料及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红丝带、废旧卡纸。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在过节或过生日的时候你们常常会收到礼品吧,用过的礼品包装盒你是怎么处理的?
2.家里经常买的一些食品或生活用品,他们大都有包装盒,爸爸妈妈是怎么处理这些包装盒的?
3.如果随便丢弃,会有什么害处?(污染环境,资源流失,浪费纸质材料等等)
4.除了制成再生纸,你认为废旧包装盒还能有神用途?
导入课题:废旧的纸盒除了能盛放其它东西,我们还可以利用它的形状、颜色等原有条件和特点,进行造型设计,通过在制造而成为一件艺术品、实用品或玩具模型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盒造型的作品。
二、设计制作:
1.展示、观赏纸盒造型示范作品。
说明:这些作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哀号,利用废旧纸盒原有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进行构思,设计而成的。如果18页中的人物,动物,16 器物,建筑,家具,交通工具等纸玩具,请大家在观赏这些作品时,认真思考原有纸盒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的巧妙之处。
2.设计,确定制作一件作品。
分析各自带来的各式各样的纸盒,利用它们的形状、色彩等方面的条件,联想设计,确定制作一件自己喜爱的作品。
3.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思考讨论:
(1)制作过程中要运用那些纸工制作的计发?(2)除了用旧纸盒,制作中还要用到那些材料?(3)作品基本完成后,我们怎样把它装饰得更美观?
三、展示评价。
第五单元 陆上交通王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磁悬浮列车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磁悬浮列车”。
2、进一步训练学生掌握节剪切、折叠和粘贴的基本技法。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细心、条理、规范化操作。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磁悬浮列车示范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备。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直尺、胶水、08①、08②号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1.体温激趣,导入课题。
(1)你乘坐过哪些陆上交通工具?
(2)你知道目前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是什么?
(3)说说你所了解的磁悬浮列车(可先播放磁悬浮列车的相关录像)。
2.制作磁悬浮列车车厢。
(1)复习几种手工制作符号及剪、刻、折、贴等基本技法:(2)观察示范作品,对照认清卡片上提供的“列车”各部件。(3)分别剪下各部件,有条理地折叠、粘贴(最好剪下一个部件就立即处理好,再剪下一个;否则部件过多,容易乱)。3.分小组将个人制作好的车厢组合成一列长长的磁悬浮列车。
4.比一比,看哪个同学的车厢做得好,哪个小组的磁悬浮列车组合得好。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卡车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卡车”。
2、了解卡车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卡车的车厢。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卡车示范作品,各种卡车的图片资料或多媒体课件及设备。学生准备:剪刀、美工刀、直尺、胶水、09号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1. 根据制作磁悬浮列车的经验和已掌握的基本技能,学生自行制作完成卡车车身模型。
2. 设计制作车厢是难点。教师要启发、帮助学生完成再创造的制作过程。
(1)提问:卡车有哪些用途?不同用途的卡车车厢样子有什么不同?
(2)出示各种卡车的图片或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3)在小组里议论,交流各自知道的各种式样的卡车车厢。(4)画草图,设计车厢并完成制作。3.评价展示。
(1)在小组内自评、互评,评出具有最佳创意且制作精细的优秀作品。
(2)请优胜者上讲台展示作品,介绍制作经验,心得体会。
第六单元 化妆舞会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面具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面具”。
2、了解面具的种类、材料等知识。教学重难点:要求学生有创新。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面具示范作品,其他面具样品,面具艺术的资料和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及设备。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笔、卡纸、橡皮筋、10①、10②号制作材料。教学过程:
一、了解面具。
1.展示各种各样的面具(可以让几个同学戴上),调动学生的兴致和动手制作的欲望。
2.赏析面具:从面具表现的题材内容上,从面具造型的形态上给面具分分类。烁烁我们见过的(从影视上,在舞会中)或自己使用过的面具。
3.介绍面具及面具的种类(人物、动物、卡通、平面,半拉体)
二、制作面具
1.展示面具示范作品。
2.对照示范作品读懂10①号卡片上的制作步骤示意图(小组内讨论)3.按步骤完成面具的制作。
4.用10②号彩色卡纸装饰面具(可以在面具的眼部涂上自己认为合适的颜色),尽可能装饰得与众不同。
三、设计,制作面具。1.熟悉面具的种类和面具的不同造型。
2.自备材料,创意设计,画出要制作面具的形象草图。3.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面具。
四、戴面具,做游戏。
1.猜一猜,我是谁?
选择一种游戏,戴上面具玩一玩。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小熊帽饰 教学目标:
1、根据制作面具的方法,学会制作“小熊帽饰”。
2、学会制作帽饰头箍。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会设计创作自己喜爱的帽饰。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小熊帽饰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纸带、卡纸、11号卡纸材料。教学过程:
1.制作头箍——要自备几条宽约3厘米,长约60厘米的纸带(质地较柔韧的)。制作时,按照自己的头围尺寸将纸带粘贴成圈做成头箍,然后与帽饰的主题部件粘贴链接起来。也可以用绳带(松紧带)作头箍。
2.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设计制作不同式样的帽饰。戴起来,开展课外文体娱乐活动。3.作品评价。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洗鞋的意义,教育学生经常洗鞋,保持鞋子卫生;
2、了解洗鞋常识,学会洗鞋。
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布鞋或胶鞋一双,鞋刷一把,盆一个,肥皂一条或洗衣粉少许。
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1)谈话:当布鞋和胶鞋弄脏或穿了一段时间后,不仅外观不好看,而且气味也不好闻,这是就要换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洗鞋。
(2)阅读课本15只17页,弄清洗鞋的步骤和方法。
2、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1)指导示范洗鞋的方法,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洗鞋方法。
第一步:浸泡初洗。在水中轻轻洗刷,刷掉鞋帮表面和鞋底上的泥土。
第二步:细洗。在鞋内、斜面、鞋帮擦上肥皂或洗衣粉再用鞋刷依次刷洗。
第三步:清水漂洗。一般要漂洗两三次。
第四步:晾晒。将鞋帮撑起,放在通风的地方晾干,胶鞋不要放在烈日下暴晒或火炉旁烘烤。
(2)实践练习。各小组学习洗鞋子。
温馨提示:
a、换水时不要把水撒泼在地板上。
3、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写一写:我的主要收获,并与同桌交流分享。
(2)评一评:从活动准备情况、步骤方法、成果质量三方面进行小组自评。
(3)请洗得最干净的'小组说说收获或体会。
4、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1)小结:经常换洗鞋子既卫生,又可延长鞋子的使用寿命,还能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培养娴熟的劳动技能。
(2)回家后按照洗鞋的步骤方法帮爸爸妈妈洗一次鞋。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7
第一单元:纸工初步
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系统地学习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学习运用剪、刻、折、贴、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拼接玩具,编制书签,做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了解纸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
2、了解我国早期的造纸术和造纸方法。
3、介绍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纸的种类和它的用途。教具准备:各类生活中常用的纸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纸——纸工制作的基本材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纸,纸的类型很多,它的用途十分广泛。你知道一些关于纸的知识吗?
二、学生自主学习
1、学生介绍收集的关于纸的图片、资料,互相说说自己知道的纸,充分感受纸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议一议:纸的产生和发展。
三、集体学习
1、造纸术的发明。
2、早期的造纸方法。
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4、介绍几种常用的纸。教学内容:(第二课时)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的符号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并会使用。
2、了解纸工制作的符号并掌握一些纸工的基本技法。
3、制作纸工时的安全防护。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根据制作符号制作纸工。教具准备:常用的纸工工具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做纸工要用什么样的工具呢?你知道图上的虚线、实线、密集的小点子表示什么意思吗?(小组讨论)
二、认识纸工工具
1、剪刀:是最方便的裁剪工具。
2、美工刀:切刻的工具。
3、胶水: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注意卫生。
4、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
5、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三、认识纸工制作符号
1、山线
-------------------
2、谷线
—-—-—-—-
3、剪切线
4、粘贴面
5、挖切
四、教学纸工的基本技法
教师示范学生学习:剪、刻、贴、撕、拼、插、卷、编、植、山线切折、谷线切折、压引法。
五、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
教师讲解,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制作折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山线和谷线。
2、能看懂制作步骤,并根据图例和说明学会制作“折扇”。教学重点、难点:山线和谷线的划痕折叠。
教具准备:折扇成品、制作步骤、纸工符号、消毒棉球、创可贴。学生准备:
(1)了解纸的相关知识,收集一些不同种类的纸制品或图片。(2)纸工工具。
(3)每人一张01号纸工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活动前的教育
1、教师强调纸工制作时的安全教育,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
2、提醒学生山线、谷线折叠之前的划痕可以用针、刀,或者用没有油的圆珠笔芯刻划。
3、做纸工时剪切下的边角料要及时处理干净,装入垃圾袋。切刻材料时要垫上垫板,以免损坏课桌。
二、学生操作
1、学生尝试,小组合作,自主操作;
2、教师指点、辅导,帮助学生完成作品。
三、评一评
在完成作品后,可按照“方法正确,作品美观,团结互助,粘贴严整,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评价。第二单元:拼接玩具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拼接玩具。拼接玩具就是运用剪切、组拼、粘贴的击发制作各种几何图形,再拼出各种形象。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制作出不同形态的小鸟和自己设计七巧板、八巧板等,进而启发学生剪切制作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并把他们拼摆组合成动物、人物、花草等有趣的图形。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发展其想象力、创造力和提高审美情趣。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十五巧板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十五巧板”。
2、根据图例制作“十五巧板”。
3、学会使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教学重点、难点:动手动脑,发展思维。教具准备:投影仪、十五巧板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直尺、剪刀、胶水和劳动制作材料02号,令备方形或圆形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了解十五巧板的历史,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做过哪些拼图玩具,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七巧板等)是啊!七巧板是我国传统的益智玩具,大家都玩过了,那么你们玩过十五巧板吗?课前,大家已经查阅了关于十五巧板的历史,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十五巧板呢?同学们想自己做一做、拼一拼十五巧板吗?
二、指导学生制作十五巧板
指导学生按照图样,用正方形纸剪切出大小三角形4块,梯形2块,平行四边形1块,半原形2块,折尺形2块,不规则图形4块。制作完十五巧板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制作的体验,并推选代表介绍本组的制作经验,展示制作成果。
三、拼图,体会创造性游戏的快乐
怎样才能拼摆好十五巧板呢?这儿有一首儿歌: 十五块小板都用到,不能多来不能少。不能重叠,不能离,十五块小板紧紧靠。先想想,再拼拼,拼拼、想想有创造。多动手,多动脑,看谁拼得多又好!
1、以小组为单位,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完成十五巧板的拼图,看哪一组拼地最多做好。拼完后,给拼图赋予一定的意义,准备交流。
2、学生自由上台展示自己所拼的图案,向老师、同学们说明自己所拼图案的意义。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制作十五巧板,并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图形。那么,学会了十五巧板、七巧板。你们能设计出其他的拼板吗?(五巧板、六巧板、八巧板)回家之后,自己尝试着做一做,拼一拼,发挥你们的创造力,看谁拼得多、拼得好。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快乐的小鸟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利用提供的圆形、半圆形、大小三角形等图形,拼出不同形态的小鸟。
2、结合制作内容,对学生进行要保护鸟类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发挥想象,拼出不同的小鸟形态。教具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和03号制作材料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鸟或者自己养鸟的趣事,想象森林中鸟儿自由自在生活的情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鸟飞翔的各种姿态,从而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制作
首先指导学生剪贴。其中,头部的剪贴是难点。头、眼睛等圆形部分的剪切,意在训练学生的双手及眼的协调性。一般左手拿纸样做圆形移动,右手拿剪刀沿边线做弧线运动,注意剪圆滑,不剪破,培养学生做事时耐心、细致的良好品质。粘贴时,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顺序:翅膀——身体——头——尾巴——翅膀,胶水要适量地涂在反面,按先后顺序贴。应鼓励学生粘贴出各种姿态的小鸟——翅膀向上,翅膀向下,低头,回头的等等。摆放位置、版面设计也不拘一格,让学生自由发挥。
三、展评 作品完成后,比比谁贴的画面最生动有趣。几个同学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成了一幅美丽的“百鸟飞翔图”了。根据画面,看谁能编出动听的故事。这样,既动手,又动脑,发挥想象力,培养合作意识,训练表达能力,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
四、作业
回家后,自行设计制作用其它材料制作的小鸟。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猫头鹰 教学目标:
1、根据图例和文字说明学会制作“猫头鹰”。
2、对前面所学的知识技能加以巩固。
教学重点、难点: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猫头鹰”。教具准备:投影仪、示范作品
学生准备:剪刀、固体胶和04号制作材料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小朋友见过猫头鹰吗?在哪里见过的?它长得怎么样?你对它还有些什么了解?
二、制作
1、自学图例,说说制作“猫头鹰”的步骤。
2、老师相机指导制作的难点。
3、学生自行制作。
三、展评
作品完成后,比比谁制作的最生动有趣。几个同学的作品连接起来,就成了一个美丽的“猫头鹰乐园”了。根据画面,看谁能编出动听的故事。这样,既动手,又动脑,发挥想象力,培养合作意识,训练表达能力,达到了综合训练的目的。第四课
小剪刀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小剪刀”。
2、了解剪刀的基本结构以及剪刀的活动是利用杠杆原理。教学重难点:剪刀的两部件在支点处的结合。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已经制作好的“小剪刀”1份。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针、线、04号制作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使用的剪刀,了解剪刀的结构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教师出示“小剪刀”成品,调动学生的制作兴趣。2.制作难点:
(1)将4片把手与4片垫片粘贴成剪刀的两部分,注意不要贴错。
(2)用针线将两部分固定。固定时,先将剪刀两部分的针孔对齐。是用针线时,要提示穿针,打结的方法,并强调针的使用安全。3.作品评价。
第三单元:给节日增添欢乐
本单元围绕“给节日增添欢乐”这一主题,安排了学习制作团蛤、边花、拉花、四角彩灯手工制品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饿热爱;同时,还可以用自己的作品装饰教师,给国庆节和元旦等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剪纸团花、边花 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我国民间传统的剪纸工艺。
2、学会剪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
3、用剪出的团花和花边装扮自己的教室。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剪出单色对称图案的团花和花边。教具准备:各式团花、花边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设备 学生准备:剪刀、小刀、彩色纸、针、直尺、笔等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制作兴趣
可以先和学生一起欣赏团花、边花作品。观察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做什么用?曾经在哪见过?进而介绍剪纸,还可以引导学生奥妙卡纸上提供的网址,查找、学习剪纸小常识。
二、设计图样
剪团花、边花,设计图案是关键。剪团花,首先要掌握彩纸的对折方法。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学生可多准备几张彩纸,折叠好后,先设计外框,然后在外框内设计图案。设计图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醒学生画图时要留有挖空的部分,线条要富有变化,设计的图案才精美。
三、剪贴
剪时,手要捏紧,否则图案不容易完全对称,并且必须注意,不要剪断周边连接处,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剪,如果要挖去中间的一部分,可以用剪刀尖在中间轻轻穿一个小孔,然后插进剪刀尖沿图案轮廓剪。确实难剪的部分也可用刻刀刻。剪完之后,轻轻地按 5 顺序展开,平整地粘贴在底板上,作品就成功了。
四、展示作品
五、欣赏、思考
欣赏彩色剪纸图片,思考、探究美化剪纸的方法,创作出更美观、更具有应用价值的剪纸作品。
教学内容:(第二课时)拉花(彩练)教学目标:
1、认识并学会制作拉花时是融折、剪、拉等几种技法为一体的。
2、学会制作拉花的基本步骤。
3、发挥想象力,制作出漂亮的拉花。
教学重点、难点:在学会制作拉花的基础上,会自己设计制作拉花。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彩纸拉花成品、半成品
学生准备:六色彩纸、金纸、一米长彩线、剪刀、固体胶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蜡光纸)一张纸,不仅能写字、作画,还可以做成剪纸作品,彩纸拉花就是其中的一种(出示彩纸拉花作品)。在节日到来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用它来装点教室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制作彩纸拉花。
二、讨论制作拉花步骤
1、究竟怎样做拉花呢?(出示团花和拉花的单张)制作团花和拉花有什么共同之处?
(小组讨论。结论:先折叠,再设计图案,最后剪贴)
2、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小组讨论。结论:拉花是好多张粘贴连接起来的)
3、总结拉花制作过程:折叠---设计图案---剪---粘贴连接---串线。
三、实践操作
1、折叠。剪团花时我们学过折叠,下面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折纸。(可以用十字格折叠,也可以用米字格折叠)
2、设计纹样。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纹样呢?大胆想象,怎样美观就怎样设计。(学生设计,暂时不用)
3、教师巡视,找出设计中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分析可能带来的后果。
4、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呢?(中心点留得适当,花纹可以用笔描得粗些,或者在剪口处用笔做记号)
5、修改纹样,动手剪一个拉花单位。小组里比一比,看谁的拉花展开后最漂亮?
6、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组拉花。
7、展示:各小组把制作好的拉花挂起来。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比一比,哪个小组做的拉花最漂亮,剪贴得最整齐。
四、总结
1、今天,我们教室真漂亮!
2、我们用灵巧的双手、辛勤的劳动装扮了我们自己的教室。
3、课后,有兴趣,我们再试试,一定越做越好。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四角彩灯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
2、了解“四角彩灯”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装饰工艺品。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教具准备:四角彩灯作品
学生准备:针、线、剪刀、05号制作材料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指导、连接
指导学生观察制作步骤图,掌握制作方法:哟内个彩线制作穗子——剪下材料——折叠山线、谷线——将穗子和彩灯各部分连接起来。
二、重、难点讲解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如何把弧形的“山线”和“谷线”折叠整齐,使之美观。教师不必把方法直接教给学生,可以事先发给学生一张画有直线、弧线的纸,让学生联系怎样折叠“山线”“谷线”。练习中启发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开始很可能折叠得不整齐,很快,他们会想出不少办法,最后让学生总结,用哪种方法最方便,效果最好。
三、动手操作
教师要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动手操作,在学生碰到困难的时候,教师不要急于帮助解决,可以试着把问题摆在全班学生面前,让大家共同想办法。这样,效果要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好得多。
第四单元:礼品包装
第一课
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漂亮的礼品包装盒”。
2、学会运用纸工接插技术。教学重难点:盒盖的连接。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礼品包装盒示范作品,包装盒的资料及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备。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红丝带、07号手工制作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结合将要到来的节日(“六一”儿童节、母亲节、同学的生日等)引出礼品包装的主题。先展示各种精美的包装盒实物或图片,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兴趣。
2.按照卡片上印好的职工符号正确制作礼品包装盒。包装盒的盒盖连接要运用职工插接技术,使难点,这里要借助示范作品讲解说明清楚。
3.装饰。装饰盒盖,可以选择制作材料上提供的图案,但最好由学生自己设计、装饰。包装盒制作完成后,可继续自行设计,用丝带在包装盒上扎蝴蝶结或进行其他美化装饰,使作品成为漂亮的礼品包装盒。4.作品评价。第二课
纸盒造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纸盒的了解,培养学生“联想状物”、“借形造像”的能力。
2、学会借助生活中的各种纸盒,创造出一件作品。教学重难点:制作的作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纸盒示范作品,纸盒的资料及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红丝带、废旧卡纸。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在过节或过生日的时候你们常常会收到礼品吧,用过的礼品包装盒你是怎么处理的? 2.家里经常买的一些食品或生活用品,他们大都有包装盒,爸爸妈妈是怎么处理这些包装盒的?
3.如果随便丢弃,会有什么害处?(污染环境,资源流失,浪费纸质材料等等)4.除了制成再生纸,你认为废旧包装盒还能有神用途?
导入课题:废旧的纸盒除了能盛放其它东西,我们还可以利用它的形状、颜色等原有条件和特点,进行造型设计,通过在制造而成为一件艺术品、实用品或玩具模型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纸盒造型的作品。
二、设计制作:
1.展示、观赏纸盒造型示范作品。
说明:这些作品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哀号,利用废旧纸盒原有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点,进行构思,设计而成的。如果18页中的人物,动物,器物,建筑,家具,交通工具等纸玩具,请大家在观赏这些作品时,认真思考原有纸盒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的巧妙之处。2.设计,确定制作一件作品。
分析各自带来的各式各样的纸盒,利用它们的形状、色彩等方面的条件,联想设计,确定制作一件自己喜爱的作品。
3.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思考讨论:
(1)制作过程中要运用那些纸工制作的计发?(2)除了用旧纸盒,制作中还要用到那些材料?
(3)作品基本完成后,我们怎样把它装饰得更美观?
第五单元:动物世界
本单元要求学生在操作方面进一不提高动手能力,并学会一些技术探究的方法,能自主进行一些简单的设计。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二课时)设计制作“动物世界” 教学目标:
1、巩固剪、刻的技法,逐步学会粘贴和插接的技能。
2、引导学生在制作时养成细致、耐心的良好品质。
3、通过自学图例,学会四种动物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用粘贴和插接的新技能,制作四种动物。
教具准备:制作好的动物造型作品及半成品各一份,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06、07、08号、小刀或针、直尺、剪刀、固体胶、彩纸、卡纸 教学时间:()月()日
()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谈话为主,了解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尤其是对动物的形体特点能作简要说明,为后面进行创作做好铺垫。
二、制作材料06号
1、观察制作材料,仔细观察制作符号,同桌说说每个符号的意思。
2、学习材料上的制作符号及制作步骤,教师板书:剪——刻——折
3、学生操作,小组互助。
三、制作材料07号
1、出示成品,观察、思考:这头牛的制作主要分为几部分?在进行制作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示范,学生操作。
四、制作材料08号
1、出示成品,激发学生的兴趣,观察,思考:为什么鸡头会动?
2、小组讨论,回答。
3、提示制作要点,引导学生自己按步骤图制作一只摇头公鸡。
五、组合、讨论 组合“动物世界”。讨论:这些可爱的“小动物”该生活在哪里呢?让我们用彩笔、卡纸为小动物设计营造一个美丽的家园,让它们在那里生活得更加快乐。
教学内容:(第三课时)再设计制作一件作品 教学目标:
1、通过上两节课的制作,自己设计一个动物造型。
2、用一些废旧材料制作自己设计的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己设计制作动物造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具准备:一些制作好的动物造型
学生准备:卡纸、剪刀、固体胶、小刀、彩笔、动物图画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由前几节课的授课内容导入,激发学生主动要求制作的愿望。提出:“我们制作了一些可爱的动物造型,今天,饿哦们要来自己设计动物造型,还要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小组做得好。”
二、制作指导
1、提问:前几节课,我们都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制作动物造型的?
2、指导学生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制作不同类型的动物。
适时用实物投影出示一些动物造型供学生参考、借鉴,降低操作难度,鼓励学生尽量自己动脑筋进行创作。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技术指导。
三、合作创作。学生互相配合,设计创作。
四、评价作品
自评与互评结合,渗透爱护环境、爱护动物等方面的教育。
第一课
立纸花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立体花”。
2、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3、用花瓣组合成一朵立体花,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准备:
1.教师准备:立纸花之范作品,相关的电教多媒体课件及设备。2.学生准备:美工刀、直尺、胶水、03号制作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设计:
(一)了解墙面装饰。你认为经过装修的墙壁是不是更好看?(出示有关墙面装饰的图片——彩色涂料粉刷的墙壁、做出纹理效果的墙面、画有壁画的墙面、挂了花或装饰了浮雕的墙面等。)
你家的墙壁是怎样装饰的?说说你见过的经过装饰的墙壁。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制作一种可以装饰墙面的工艺制品——立纸花。(展示立纸花作品)
(二)制作立纸花
1.制作立纸花的一个单元部件。
立纸花是由几片“花瓣”组成的,一个“花瓣”就是一个单元部件。制作件上已标出一些切割线,我们应该用什么工具?怎样切割呢?
小组讨论,并强调提示注意安全。
制作步骤:切割——将折线画痕——粘贴成圈——折叠 2.组合立纸花
看一看这些立纸花作品,观察、探究组合单个部件的方法。独立组合完成立纸花制作。3.如果制作卡上画好折线和切割线的部件不够,还可以在另一半卡纸上画出折线和切割线,自己设计制作部件。
(三)作品展示。
比一比,看谁的立纸花做得更漂亮。
(四)作品评价。
第二课
盛开的花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盛开的花”纸浮雕。
2、接触、认识、了解纸浮雕及浮雕艺术。
教学重难点:学习、掌握制作纸浮雕最基本的手法技巧。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盛开的花纸浮雕示范作品,有关浮雕作品及资料。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06号手工制作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制作一件纸浮雕作品。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吧。课件点击,请同学欣赏。
问:你感受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制作一件与花有关的纸浮雕作品
盛开的花
出示老师制作的作品。说:同学们,你看,这就是老师事先做好的,您喜欢吗?你呀,一定能比老师做得更漂亮,有信心吗?
二、新授:
(一)自学讨论
1.讨论制作步骤:先观察制作材料,想一想应该怎样制作,然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据学生发言,明确制作步骤,并相机板书制作步骤:剪切、折叠、粘帖,三大步骤。
2.明确制作难点:说一说花瓣和叶片,花瓣要沿着剪切线剪开,叶片只有一张该怎么办呢?让学生说办法。折叠时出示老师事先折好的花瓣和叶片。让学生明确。粘贴时只需粘住叶子的底部和花瓣的底部即可,是拿出样子给学生看一看,明确一下。
(二)动手制作
1.接下来,以4人一组,做好后还要请同学来评一评,请小组长分工。
2.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放音乐)
3.小组同学之间互助合作,会做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三)展示评比
1.在小组内自评,互评,一评谁做得好,二评哪个小组和做得最好。评出优秀作品,请做得好的同学上台展示他们的作品,介绍制作经验。第一课
小鸟的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知道平时见到的圆纸筒都是由平面的纸张卷制而成的。
2、学会制作“小鸟的家”。
3、在制作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动手动脑,发挥想象,独立完成制作任务。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录像片“树林与小鸟”、“小鸟的家”示范作品。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胶水、02号制作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先放一段录像:小鸟的家在树林里,那里有茂密的大树,小鸟在那里生活得自由自在。学生可以先说说看了录像之后的感受,然后导入课题。
2.制作之前先复习一下几种制作符号。
制作时,由学生自己观察,研究应该如何制作小鸟的家,理出操作顺序,再剪、刻、卷折、粘贴、插接。
整个制作过程,应该是学生发现问题,自己想办法克服困难的过程。提倡在小组里,同学间及时交流讨论,互相启发,团结协作解决问题。
3.小鸟的家安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制作好的圆筒,使大树的树干,绿色的部分是树 叶的位置。树叶的设计、选择及怎样拜访,则要求各自发挥想象:你认为小鸟喜欢在什么树上安家?形态各异的树叶,造就了各式各样小鸟的家。这一制作步骤,意在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的树叶创造性的安排小鸟的家,使制作件“小鸟的家”多姿多彩。4.作品评价。第三课
排气扇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排气扇”。
2、了解排气扇的基本结构,知道它是一种变体风车。教学重难点:了解该制作的结构和组合方式。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成品“排气扇”、“纸风车”各1份。2.学生准备:剪刀、美工刀、胶水、05号制作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1.首先展示“纸风车”,提问:是什么使风车转动?风车可以帮助人们干哪些事?接着展示各种风车的图片,提问:风车以电风扇有什么区别?(风车将风力转化为其他动力,电风扇将电力转化为风力)再出示,说明“排气扇”成品。2.制作难点:
(1)排气扇外壳有多处需挖空,可以使用美工刀完成,操作中务必强调安全。(2)了解制作件的结构,按照正确的顺序组装。
3.通过“排气扇”的制作,使学生了解运用轮轴使纸玩具动起来的办法。4.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后设计制作不同类型的纸风车。5.作品评价。
第五单元:纸编的乐趣
本单元共介绍了三种编织的方法,通过本单元的练习,让学生对编织的击发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些激发进行编织练习,编织出美观实用的物品,并在编织的过程中训练学生耐心、信心、做事有恒心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能自主进行一些简单的编织设计。
本单元的教学,对编织方法的讲解配以实物的展示,效果才会更好,因为这些编织激发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若讲解不清楚,学生很难完成作品,要创作就更难了,最好能让学生边学边做,这样容易巩固。教学安排:5课时 教学内容:(第1—4课时)学习纸编 教学目标:
1、了解编织的基本技法。
2、会利用学会的编织技法,制作材料中的四件纸编作品。教学重点、难点:自学图例,学会制作纸编作品 教具准备:制作好的编织品及半成品各一份
学生准备:制作材料09、10、11、12号,小刀、直尺、剪刀、固体胶、纸条 教学时间:()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编织的认知,可以讲述编织的历史,所用的材料知识等。
二、制作材料09号
1、剪下头部部件,裁纸条。
2、编辫子
3、粘贴,完成。
三、制作材料10号
1、切刻
2、穿编
3、穿编
4、贴牢背面
5、调整编织条
6、粘贴背板,系丝带、完成。
四、制作材料11号
1、切割
2~~~
4、穿编、粘贴
5~~~
7、折叠、粘贴到底板上
8、粘贴手、脚,完成。
五、制作材料12号
1、穿编、粘贴鞋带
2、粘贴鞋带与鞋底
3、粘贴另一层鞋底,完成。
教学内容:(第五课时)设计制作纸编物品 教学目标:
1、通过上几节课的制作,自己设计一个纸编作品。
2、通过设计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设计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教具准备:设计制作的纸编作品若干 学生准备:彩色纸条若干、卡纸 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前几节课,我们接触了用纸编织的方法制作出精美的手工作品,其实用纸编的方法能做出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用纸条还能编出什么呢?(学生分小组讨论,汇报)
二、总结、创作
1、小组交流。
2、分小组尝试编织,教师巡视帮助。
三、自主评价
展示各小组的作品,请其他小组同学进行评价。第一课
磁悬浮列车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磁悬浮列车”。
2、进一步训练学生掌握节剪切、折叠和粘贴的基本技法。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细心、条理、规范化操作。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磁悬浮列车示范作品,相关的电教课件及设备。2.学生准备:剪刀、刻刀、直尺、胶水、08①、08②号制作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1.体温激趣,导入课题。
(1)你乘坐过哪些陆上交通工具?
(2)你知道目前最快的陆上交通工具是什么?
(3)说说你所了解的磁悬浮列车(可先播放磁悬浮列车的相关录像)。2.制作磁悬浮列车车厢。
(1)复习几种手工制作符号及剪、刻、折、贴等基本技法:(2)观察示范作品,对照认清卡片上提供的“列车”各部件。
(3)分别剪下各部件,有条理地折叠、粘贴(最好剪下一个部件就立即处理好,再剪下一个;否则部件过多,容易乱)。
3.分小组将个人制作好的车厢组合成一列长长的磁悬浮列车。
4.比一比,看哪个同学的车厢做得好,哪个小组的磁悬浮列车组合得好。第二课
卡车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卡车”。
2、了解卡车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卡车的车厢。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卡车示范作品,各种卡车的图片资料或多媒体课件及设备。学生准备:剪刀、美工刀、直尺、胶水、09号制作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1.
根据制作磁悬浮列车的经验和已掌握的基本技能,学生自行制作完成卡车车身模型。
2.设计制作车厢是难点。教师要启发、帮助学生完成再创造的制作过程。(1)提问:卡车有哪些用途?不同用途的卡车车厢样子有什么不同?(2)出示各种卡车的图片或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3)在小组里议论,交流各自知道的各种式样的卡车车厢。(4)画草图,设计车厢并完成制作。2.评价展示。
(1)在小组内自评、互评,评出具有最佳创意且制作精细的优秀作品。(2)请优胜者上讲台展示作品,介绍制作经验,心得体会。
第一课
面具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制作步骤,学会制作“面具”。
2、了解面具的种类、材料等知识。教学重难点:要求学生有创新。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面具示范作品,其他面具样品,面具艺术的资料和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及设备。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彩笔、卡纸、橡皮筋、10①、10②号制作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一、了解面具。
1.展示各种各样的面具(可以让几个同学戴上),调动学生的兴致和动手制作的欲望。2.赏析面具:从面具表现的题材内容上,从面具造型的形态上给面具分分类。烁烁我们见过的(从影视上,在舞会中)或自己使用过的面具。
3.介绍面具及面具的种类(人物、动物、卡通、平面,半拉体)
二、制作面具
1.展示面具示范作品。
2.对照示范作品读懂10①号卡片上的制作步骤示意图(小组内讨论)3.按步骤完成面具的制作。4.用10②号彩色卡纸装饰面具(可以在面具的眼部涂上自己认为合适的颜色),尽可能装饰得与众不同。
三、设计,制作面具。
1.熟悉面具的种类和面具的不同造型。
2.自备材料,创意设计,画出要制作面具的形象草图。3.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制作自己喜爱的面具。
四、戴面具,做游戏。1.猜一猜,我是谁?
选择一种游戏,戴上面具玩一玩。第二课
小熊帽饰 教学目标:
1、根据制作面具的方法,学会制作“小熊帽饰”。
2、学会制作帽饰头箍。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会设计创作自己喜爱的帽饰。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小熊帽饰示范作品。
2.学生准备:剪刀、胶水、纸带、卡纸、11号卡纸材料。教学时间:()月()日 教学过程:
1.制作头箍——要自备几条宽约3厘米,长约60厘米的纸带(质地较柔韧的)。制作时,按照自己的头围尺寸将纸带粘贴成圈做成头箍,然后与帽饰的主题部件粘贴链接起来。也可以用绳带(松紧带)作头箍。
2.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设计制作不同式样的帽饰。戴起来,开展课外文体娱乐活动。3.作品评价。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8
记一次劳动
记一次劳动(包括家务劳动)的要求是:要写得真实、具体。
【教学目的】
1.记叙一次劳动的全过程,做到真实、具体、完整、有次序。
2.仔细观察、体验,培养观察能力,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学步骤】
(一)写前训练
1.在作文前可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次劳动,使学生身临其境,观其情,见其人,闻其声,从自己的所见所闻中激发写作的欲望。然后引导学生认真回忆,口述劳动经过、场面、表现。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①最后一段时间你参加了哪些劳动,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
②这项劳动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进行的,有哪些人参加?
③在劳动中大家表现得怎样?
2.比较下面几段话,看看哪一段写得具体、真实。
①我做饭时,把米淘了一遍又一遍。
②今天是我第一次独立做饭。我想一定要做好,所以把米淘得非常干净。
③傍晚,我按照妈妈教我的办法开始煮饭。我量了两碗米,再舀两瓢水倒进饭盆里,用手轻轻地搓。水浑了,我就把水倒掉,然后再舀些水倒进盆里,让浮在水面上的糠皮、杂物顺水流掉。我又把杂在米中的稻壳和沙粒拣了出来。就这样淘了三次,水清了,米也就淘好了。
3.把下面短文中省略号的内容补充具体,要联系实际想一想,妈妈是怎样教的?洗衣服有哪些具体办法,要把过程写清楚。
【例文】
一天,妈妈指着盆子说:小红,这是你换下来的衣服,泡在水里已经十多分钟了。现在我来教你洗。
(二)习作指导
1.审题
把《一件难忘的事》和本次作文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异同,弄清本次作文题目的要求。
文题的不同点是:《一件难忘的事》对文题只限定了事件的性质,但没有限定写哪件具体的事,只要是自己深受感动的事就行,平淡的、印象不深的不能写。本次作文题目限定了内容范围,必须记一次劳动,超出劳动以外的事件不能写。
文题的相同点是:都要求记叙一件事,都有写具体的要求。
通过对文题的分析比较,要使学生明白,劳动一词涉及的面很广,可写社会公益劳动、校园劳动,也可以写家务劳动,但必须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亲身体验的劳动,而且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体会,不能虚构。
2.借鉴
引导学生重温《雨中》这篇课文,使学生借鉴课文是怎样写劳动过程的。例如《雨中》描述了一个阴雨的傍晚,群众帮助拉车送货的姑娘拾撒在地上的苹果的事,反映了良好的社会风尚,这也是写了一次劳动的过程。课文是按撒苹果--拾苹果--拾完苹果的顺序写的,先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事件的起因,接着把过路人主动帮助拾苹果作为主要部分具体地描述。课文写了人们拾苹果时的表情、动作、语言;写了孩子们动脑筋想办法;写了姑娘的内心变化。这些都写得逼真感人。通过重温课文,要使学生明白,写一次劳动除了要交代清楚六要素外,还必须具体、逼真地再现劳动中人们的表现,包括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劳动中遇到的问题及怎样解决的等等。在记叙事情的过程中除了要注意用词造句要恰如其分外,哪些话要先说,哪些话要后说,哪些地方要总说,哪些地方要分说,哪些事要详说,哪些事要略说,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依据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参考文题
为了帮助同学们命题和选材,可以提出一些文题供学生参考,并鼓励学生自己拟出有创造性的题目。
《妈妈教我学做饭》《周末大扫除》《植树》《记一次夏收劳动》
(三)独立试写
按照以上的训练和指导鼓励学生选择与劳动有关的感受最深的材料列出写作提纲,通过反复修改,然后进行写作。遇到疑难问题要记下来。
(四)质疑评议
1.让学生分小组分别交换自己的习作,细读后提出:还有哪些地方按要求写得不够详细,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根据他人的意见,再认真思考及修改。
教师要在巡视时了解学生试写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列出重点题目进行讨论,然后将学生的习作按上中下三类,各分别选出一至二篇,在班上交流,师生分析,指出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五)修改成文
通过质疑评议和例文分析,让学生找出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或重写,教师同时分类指导。
(六)总结讲评
教师讲评要注意鼓励、引导,个性问题不宜课堂集中点评。要紧扣本次作文的要求,结合学生习作中暴露的问题,采用赏析的方法,或让学生读作文、谈体会,或印发佳作、出墙报等,同教师评点相结合。要让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领会文章的精妙之处和不足,找到修改的途径,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9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三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今天,学生要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首先要学会劳动。要树立素质教育的基本观念,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上好劳动与技术课,使每个学生得到生机活泼、主动的发展,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能力及生存与发展能力打好基础。坚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创新发展为主线,综合性、开发性的实践活动为主要环节,以活动为主要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实验工作,促进学生校内学习同校外生活及需要与兴趣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使其获得全面积极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把今学期的劳动与技术课上好,特制定教学计划大体如下:
二、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的《劳动与技术》教学,三年级共分四个班,每班学生数均将近60人。由于本学期我担任该年级的数学课,所以对学生比较熟悉。该班学生非常喜欢上劳动与技术课,他们喜欢动手,做小制作。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我与学生建立了比较深的感情,学生喜欢我,我也喜欢学生。这些都为我本学期继续上好劳动与技术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也非常乐意上该年级的劳动与技术。而且该年级学生上课纪律也非常好,思想集中。如果要说不足,那就是个别学生动手能力差,需要教师耐心的辅导。我有信心使该年级的劳动与技术课上的更好。
三、教材分析:
该教材以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为中心,编排一些生活自理劳动、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简单的加工工艺等,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初步掌握简单的加工技能。教材强调实践性,每项内容都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教材注意与德育相结合。内容力求趣味性。注意与美育创造教育相结合,陶冶学生审美情趣,开发学生创造力。教材内容力求切实可行,基本都能实施。教材留有10%余地,供补充乡土教材。教材附有劳动作业评价与反馈表,内容包括劳动技术和劳动态度两个方面,要求学生先进行自评,然后教师、家长予以评定。教材按家庭衣食起居和加工工艺两条技术系列安排,但在实施时,可根据季节、气候、设备等实际情况安排教学进度。
四、学期教学目标:
在今学期中,使每个学习者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制作、实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操作”体验,进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技术能力的发展,并通过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技术的设计和评价,技术思想和方法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为学生展示创造力提供广阔的展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学期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学会手工工艺的制作,如:做毽子、剪纸工艺等。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六、改进教学的主要措施
根据该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继续认真钻研教材,备好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是要求学生会做的,做到自己先会做。而且在课堂上认真做好师范演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生活与劳动课的兴趣。
2、做到每堂课准备充分,保证上课质量,按时进课堂。
3、对个别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辅导,关心他们,使他们的动手能力也有提高。
4、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经验总结。
5、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兴趣,是成功的一半。凡事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运用现代电教媒体吸引学生或设置悬念,引起学习兴趣,也可以采用录音、讲故事、谈经验等方法。
6、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一方面教师要把有关劳动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要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劳动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学生在实践中、劳动中往往注意力最集中,求知欲最为强烈。
7、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
开展“我有一双小巧手”“我是个爱劳动的孩子”等活动,要求人人参赛,让每个学生在比赛中,认悦。
8、参加公益劳动,开展学雷锋、为社会、为集体、为他人做好事。如为孤寡老人、烈军属打扫卫生,到街道旁进行义务植树,到车队擦洗公共汽车等。这样做不仅使自己学到一些生产劳动的本领,还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表现,也是自我价值的体现。
七、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 整理教室
第2周 种盆花
第3周 做小标语牌
第4周 做毽子
第5周 剪纸工艺
第6周 做纸袋
第7周 择菜、洗菜
第8周 洗茶具、餐具
第9周 叠衣服
第10周 认识几种工具
第11周 正确使用干电池
第12周 电风扇的使用
第13周 学查水表、电表、燃气表
第14周 养兔子
第15周 害虫防治
第一课 整理教室
学习内容:同学们自己动手整理教室
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分工合作,一齐动手来整理教室
2、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3、培养爱护书学生爱劳动的习惯
学习重点:让学生学会整理教室
学习难点:怎样清扫天花板和墙壁高处的灰尘
教具准备:抹布等
学习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的教室又该打扫了,让我们一齐动手来整理我们的教室吧。
二、说一说
(一)打扫教室
1、教室整理需要做哪些事?
2、怎样能使我们的教室更加整洁、美观?
3、要清扫天花板和墙壁高处的灰尘,应该怎么做?
4、为什么要戴上帽子和口罩?
5、擦黑板、擦窗户时,应注意些什么?
6、先洒水后扫地对吗?为什么?
(二)摆放桌凳
根据你们教室的情况,怎样摆放桌凳最合适?
(三)布置教室
1、教室正面怎么布置?
2、教室后面怎么布置?
3、教室两侧怎么布置?
(学生讨论解决以上问题)
三、集思广益
教室整理好了,还应注意保持,应该怎么做?
四、动手做
大家一齐动手,把教室打扫干净、布置好。
五、评比台
你们的教室整理得怎么样?小组给予评价
六、课堂小节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10
三 年 级 劳 动 与 技 术 教 案 变幻的花结
教学目标:
1、学习花结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编有创意的花结。教学重点:
学习花结的制作方法,创编有个性的花结。教学准备:
缎带,订书机,双面胶,透明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五彩缤纷的缎带可以编制出一个个美丽的蝴蝶结,我们可以把他们扎在小姑娘的辫梢上,戴在小朋友的衣服上,还可以装饰在漂亮的礼品盒上„„赶快动手做吧!
二、学习花结的制作。1观察思考。
仔细观察,你知道单蝴蝶结是怎样编制的吗? 2实践探索。
挑选你满意的缎带,学习编制花结。单蝶结编制方法:
A在缎带的一端留10厘米折成一个圈。
B将较长一端的缎带折向中心点,往下绕圈。C较长一端的缎带绕至后面。D继续绕向前,成为一个圈。
E缎带向右,从短缎带的背后向前绕一个圈。F缎带穿过绕成的圈,使圈包住花结。
G双手拉紧缎带的两个圈和两端,调整好比例,使它成蝴蝶结形。双蝶结
A绕两个大小不同的缎带圈。
B将小的缎带圈重叠放在大的缎带圈上。C用一根缎带在中心打结,并整理成形。3评一评。
你做的是单色蝴蝶结还是双色蝴蝶结?好看吗?
三、课后拓展延伸。
花结的式样多种多样,编制的方法也各有不同。借助书本提示,挑选自己喜欢的花结自己编制。五彩的小花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缎带制作五彩的小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在制作的过程通过看图学习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教学重点:
在观察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花结的制作方法。教学准备:
各色纸缎带,剪刀,双面胶,卡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看老师制作的这些小花,漂亮吗?这些小花也是用五颜六色的纸缎带穿编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这些小花。
二、学习小花的制作过程。
1、观察思考。
仔细观察小花,你有什么发现?
想一想:小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编制小花有几个步骤?
2、实践探索。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编制前,可以在每根纸缎带的带头处标上序号,然后对照图示编制。B、说一说。
你是怎样对照图示编制小花的?你如何给小花搭配出满意的色彩? C、想一想。
小花的各组成部分运用了哪些编制方法?
三、课后拓展延伸。
1、相互欣赏自己创编的小花,让同学提出改进的意见。
2、看图欣赏龙,运用直线和直线转弯的编制方法,试着编制出一条巨龙。
3纸编小帽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皱纹纸制作五彩的小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在制作的过程通过看图学习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教学重点:
在观察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小帽的制作方法。教学准备:
各色皱纹纸,剪刀,白板纸,布料,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炎热的夏天,戴上一顶草帽会感觉特别凉爽,麦秆、芦苇、塑料绳、草绳、皱纹纸都能编制草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皱纹纸制作自己有个性的小帽。
二、学习小帽的制作过程。
1、观察思考。
仔细观察小帽,你有什么发现?
想一想:小帽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编制小帽要注意些什么?
2、实践探索。
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自主学习三根编制法,四根编制法,注意纸绳不断地交叉编成辫子是基本的编制方法。B说一说。
你是怎样对照图示编制小帽的?如何装饰小帽的,说说你的创作意图? C想一想。
你觉得编制草帽有趣吗?和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课后拓展延伸。
1、相互欣赏自己创编的小帽,让同学提出改进的意见。
2、看图欣赏,运用这样的编制方法编制其他的小饰物。挂历纸的妙用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挂历纸制作小饰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2、在制作的过程通过看图学习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教学重点:
在观察的过程中,自主发明旧挂历纸的用处。教学准备:
挂历纸,厚板纸,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幅幅精美的挂历不仅给人生活带来了方便,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当一年过去时,你是否将挂历纸都收集在一起了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挂历纸的用途。
二、小组学习构思挂历纸的用途。
1、观察思考。
仔细观察纸盒和纸杯垫都是用挂历纸编成的,它们的制作方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你有什么发现?
2、实践探索。
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学习编制纸杯垫的方法。(做纸条——编制垫子——绳带穿编打结收边——收尾涂漆)
B说一说。你是怎样对照图示编制杯垫的?说说你的创作意图? C想一想。
你觉得挂历纸还可以做什么?和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课后拓展延伸。
1、相互欣赏自己创编的杯垫,想一想能不能把它编成小篮子。
2、想一想挂历纸还能做什么,自己制作有特色的小饰品。叶形盘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牛奶盒制作叶形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2、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教学重点:
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习制作叶形盘的方法。教学准备:
牛奶盒,包装纸、直尺,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废旧牛奶盒丢掉了多可惜啊,让我们借助它们美丽的图案,独有的轻巧,用自己的双手编制出漂亮、实用的物品。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牛奶盒制作叶形盘。
二、小组学习构思牛奶盒的用途。
1、观察思考。
仔细观察纸盘像树叶吗?这就是用牛奶盒制作出来的。温馨提示:在制作之前牛奶盒要清洗干净。
2、实践探索。
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学习制作叶形盘的方法。(裁剪清洗——裁长条——编制——装饰)B评一评。
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同学互评装饰后的叶形盘。C想一想。
你觉得牛奶盒还可以做什么?和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课后拓展延伸。
1、相互欣赏叶形盘,想一想能不能用牛奶盒制作别的东西。
2、用截、裁、穿编的技巧做一个果盘。自制盘垫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废弃的包装纸制作盘垫,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2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教学重点:
在自学观察的过程中,学习制作盘垫的方法。教学准备:
包装纸、小木棒、胶水,细铁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废弃的包装纸,我们可以利用它们,自己动手编制出大小不同的盘垫。
二、自主学习盘垫的制作。
1、观察思考。
你知道一张张的包装纸是怎样变成一根根的圆纸棒的呢?编制盘垫中又运用了哪些编制方法呢? 2实践探索。
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学习制作盘垫的编制方法。(卷纸棒8根——编盘垫——学接枝)B试一试。
盘垫不仅可以用“井”字排列法编制,还可以用“十”字排列法编制。动手试一试。
C评一评,说一说。
谁的盘垫既平整又美观?
三、课后拓展延伸。
1欣赏盘垫,想一想能不能把它制作的更精美,装饰墙面。2用所学的编制方法用身边的其他材料编制更多的作品。中国结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绳子编制中国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2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和爱国之情。教学重点:
观察学习制作中国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准备:
中国结绳,剪刀,钉板,珠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用一根绳子按一定的规律在手中绕来绕去,就能编制出各种各样的中国结,有趣极了,试着自己动手编一个象征吉祥如意的中国结吧!
二、学习编制中国结。
1、观察思考。
仔细观察看看吉祥花,吉祥鞭分别是用几根绳子编成的呢?与同学相互交流看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2实践探索编制吉祥鞭和吉祥花。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B评一评。
在小组李展示自己的作品,说说自己的创作意图。C想一想。
能编制出其它中国结的吉祥饰品吗?尝试一下。
三、课后拓展延伸。
1用截、裁、穿编的技巧编制中国结。2向同学们介绍一件自己编制的作品。手编毛线垫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毛线编制毛线垫,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2在编制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教学重点:
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习编制毛线垫的方法。教学准备:
硬纸板,毛线、直尺,铅笔,剪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将废旧的毛线按照一定的方法,规律穿编起来,可以编织出一个个可爱的毛线垫,很有趣。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毛线编制作品。
二、小组学习构思毛线垫的作品。
1、观察思考。
你会编制毛线垫吗?怎样编制的?仔细观察毛线垫,你有什么发现? 2实践探索。
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
(1)定点,在硬纸板上每隔1厘米定一个圆点,并剪出槽。(2)固定毛线,进行十字缠绕(3)固定号齿口的毛线,收边。B评一评。
同学间相互欣赏交流自己的作品,提出改进的建议。C想一想。你觉得毛线还可以做什么?和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课后拓展延伸。
1创作一个毛线编制作品,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创作意图,分享成功的喜悦。
9、针钩毛线垫
教学目标:
1、学习用针钩毛线垫,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在编制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 :
学习钩针的起针与针法 教学 准备 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毛线按照一定的方法,用钩针编织,可以编织出一个个可爱的毛线垫,很有趣。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毛线编制作品。
二、小组学习构思毛线垫的作品。、1、观察思考。你会编制毛线垫吗?怎样编制的?仔细观察毛线垫,你有什么发现?
2、实践探索。
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
(1)学习钩针起针,学习基本辫子针。
(2)看看编织图示,学习针法(3)学习流苏的制作方法。B评一评。同学间相互欣赏交流自己的作品,提出改进的建议。C想一想。你觉得毛线还可以做什么?和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课后拓展延伸。
创作一个毛线编制作品,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创作意图,分享成功的喜悦。
10、温暖的围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织围巾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2.让学生掌握两种最简单又最重要的基本针法:上针、下针编织针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大脑的发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
4.使学生学会编织围巾,并为自己的父、母亲或者他人编织一条围巾,培养学生的爱心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两种最简单又最重要的基本针法
上针、下针编织针法 教学 准备 配合教学用的围巾、照片及其他资料 教学 过程 1.展示几条围巾成品,揭示课题
2.讨论织围巾的过程: 挑选毛线、绕毛线、起针、编织、加流苏
3.学生活动:挑选毛线(自己喜欢的颜色、毛线的粗细等)两人合作绕毛线 4.学习起针方法:(PPT)
1)用绒线打一个活结套在棒针上
2)左手拿棒针,把绒线挂在右手食指上,再把右手食指上弯曲的绒线套在棒针上
3)抽紧套在棒针上的绒线
4)重复2~3动作,直至起到所要求的针数 5.学习两种最简单又最重要的基本针法: 上针、下针编织针法(PPT)下针编织针法:
下针编织又称为正针编织,是一种最简单而又最重要的基本编织针法 下针编织时,一根棒针位于左手,另一根棒针位于右手,首先将右棒针从上右边第一个线圈的左侧插入到该线圈中,并使右棒针位于左棒针下面,然后,用右手握住右棒针,将贴在右棒针上的绒线从线圈中勾出,最后,将左棒针上的这个被串套的线圈从左棒针上脱下,以后依次从右向左编织,在右棒针上就增加了一个横列的新线圈。上针编织法:上针编织即反针编织,与下针编织针法一样,也是一种又简单又重要的编织针法 上针编织与下针编织针法正好相反,首先将右棒针由右向左插入左棒针上的一个线圈内,并使右棒针位于左棒针上方,然后,将绒线绕在右棒针上,并将这绕在右棒针上的绒线从线圈中挑出,最后,将左棒针上这个被串套的线圈从左棒针上脱下
6.学习加流苏的方法: 剪下你想要的长度的两倍的毛线对折„从织好的围巾针角的缝隙中穿过把两端从对折的地方穿过。(学生操练)7.为父、母亲或者 他人编织一条围巾,表达自己的爱心。
11、小方篮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纸艺穿编的规律,运用常见的穿编方法,设计制作简单的生活、装饰用品。过程与方法:
2、在学习中体会穿编工艺制作的实用及装饰功能,感受纸艺穿编的乐趣,培养看图动手操作能力及设计、工艺制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3、感受穿编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 用纸带穿编的方法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小方篮)及纸带穿编工艺的运用。纸带穿编方法及小方篮的制作。
教学准备: 配合教学用的照片及其他资料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1、以谈话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范作,指导学生欣赏。这是什么呢?它美吗? 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吗?
2、出示课题 二.教授新课
1、指导学生看图自学穿编技能。有什么规律,要注意什么?
2、拆解范作(与学生试做结合)。如何使小篮子立起来 ? 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在篮子上作装饰 ? 怎么处理篮子的开口 ?
3、指导学生看幻灯制作图编制小篮子。
4、作品展示与评价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精细美观评价,总结穿编规律(一上一下交织)。三.欣赏拓展:
小结:穿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运用,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穿编,还有其他编法。只要你开动脑筋,动手创造,就会有与众不同的作品诞生。
1、展示穿编的其他作品(小果篮、装饰图案、创意篮子等)
2、布置课后拓展作业(上网自学创意篮子的制作)
12、小藤篓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竹穿编的规律,运用常见的穿编方法,设计制作简单的生活、装饰用品。过程与方法:
2、在学习中体会穿编工艺制作的实用及装饰功能,感受竹艺穿编的乐趣,培养看图动手操作能力及设计、工艺制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3、感受穿编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用穿编的方法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 教学 准备 教学用的资料 教学 过程
一.导入:
1、以谈话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范作,指导学生欣赏。这是什么呢?它美吗? 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吗?
2、出示课题 二.教授新课
1、指导学生看图自学穿编技能。有什么规律,要注意什么?
2、拆解范作(与学生试做结合)剪裁长度相同的藤条,交错编织,如何使小篓子立起来 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在篮子上作装饰 怎么处理篓子的开口,用橡皮筋固定。
3、指导学生看幻灯制作图编制小篓子。
4、作品展示与评价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精细美观评价,总结穿编规律(一上一下交织)。
三.欣赏拓展:
小结:穿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运用,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穿编,还有其他编法。只要你开动脑筋,动手创造,就会有与众不同的作品诞生。
1、展示穿编的其他作品(小果篮、装饰图案、创意篮子等)
2、布置课后拓展作业(上网自学创意篓子的制作)
复习1 变幻的花结 个性化备课 复习内容: 学习花结的制作方法 教 学 目 标 复习目标: 1学习花结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2在制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编有创意的花结。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 学习花结的制作方法,创编有个性的花结。复习准备 复习准备: 缎带,订书机,双面胶,透明胶 复习过程 复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用五彩缤纷的缎带可以编制出一个个美丽的蝴蝶结,我们可以把他们扎在小姑娘的辫梢上,戴在小朋友的衣服上,还可以装饰在漂亮的礼品盒上„„赶快动手做吧!
二、学习花结的制作。1观察思考。仔细观察,你知道单蝴蝶结是怎样编制的吗? 2实践探索。挑选你满意的缎带,学习编制花结。单蝶结编制方法: A在缎带的一端留10厘米折成一个圈。B将较长一端的缎带折向中心点,往下绕圈。C较长一端的缎带绕至后面。D继续绕向前,成为一个圈。E缎带向右,从短缎带的背后向前绕一个圈。F缎带穿过绕成的圈,使圈包住花结。G双手拉紧缎带的两个圈和两端,调整好比例,使它成蝴蝶结形。双蝶结 A绕两个大小不同的缎带圈。B将小的缎带圈重叠放在大的缎带圈上。C用一根缎带在中心打结,并整理成形。3评一评。你做的是单色蝴蝶结还是双色蝴蝶结?好看吗?
三、课后拓展延伸。花结的式样多种多样,编制的方法也各有不同。借助书本提示,挑选自己喜欢的花结自己编制
复习2 五彩的小花 个性化备课 复习内容: 学习用缎带制作五彩的小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 学 目 标 复习目标: 1学习用缎带制作五彩的小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在制作的过程通过看图学习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 在观察的过程中,自主学习花结的制作方法。复习准备 复习准备: 各色纸缎带,剪刀,双面胶,卡纸 复习过程 复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看老师制作的这些小花,漂亮吗?这些小花也是用五颜六色的纸缎带穿编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这些小花。
二、学习小花的制作过程。
1、观察思考。仔细观察小花,你有什么发现? 想一想:小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编制小花有几个步骤? 2实践探索。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编制前,可以在每根纸缎带的带头处标上序号,然后对照图示编制。B说一说。你是怎样对照图示编制小花的?你如何给小花搭配出满意的色彩? C想一想。小花的各组成部分运用了哪些编制方法?
三、课后拓展延伸。1相互欣赏自己创编的小花,让同学提出改进的意见。2看图欣赏龙,运用直线和直线转弯的编制方法,试着编制出一条巨龙。
复习3 纸编小帽 个性化备课 复习内容: 学习用皱纹纸制作五彩的小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 学 目 标 复习目标: 1学习用皱纹纸制作五彩的小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在制作的过程通过看图学习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 在观察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小帽的制作方法。复习准备 复习准备: 各色皱纹纸,剪刀,白板纸,布料,胶水 复习过程 复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在炎热的夏天,戴上一顶草帽会感觉特别凉爽,麦秆、芦苇、塑料绳、草绳、皱纹纸都能编制草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皱纹纸制作自己有个性的小帽。
二、学习小帽的制作过程。
1、观察思考。仔细观察小帽,你有什么发现? 想一想:小帽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编制小帽要注意些什么? 2实践探索。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自主学习三根编制法,四根编制法,注意纸绳不断地交叉编成辫子是基本的编制方法。B说一说。你是怎样对照图示编制小帽的?如何装饰小帽的,说说你的创作意图? C想一想。你觉得编制草帽有趣吗?和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课后拓展延伸。1相互欣赏自己创编的小帽,让同学提出改进的意见。2看图欣赏,运用这样的编制方法编制其他的小饰物。
复习4 挂历纸的妙用 个性化备课 复习内容: 学习用挂历纸制作小饰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教 学 目 标 复习目标: 1学习用挂历纸制作小饰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2在制作的过程通过看图学习制作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 在观察的过程中,自主发明旧挂历纸的用处。复习准备 复习准备: 挂历纸,厚板纸,胶水,剪刀 复习过程 复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幅幅精美的挂历不仅给人生活带来了方便,还能美化我们的生活。当一年过去时,你是否将挂历纸都收集在一起了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挂历纸的用途。
二、小组学习构思挂历纸的用途。
1、观察思考。仔细观察纸盒和纸杯垫都是用挂历纸编成的,它们的制作方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你有什么发现? 2实践探索。A仔细看图,并尝试着编制。学习编制纸杯垫的方法。(做纸条——编制垫子——绳带穿编打结收边——收尾涂漆)B说一说。你是怎样对照图示编制杯垫的?说说你的创作意图? C想一想。你觉得挂历纸还可以做什么?和大家谈谈自己的感
三、课后拓展延伸。1相互欣赏自己创编的杯垫,想一想能不能把它编成小篮子。2想一想挂历纸还能做什么,自己制作有特色的小饰品。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11
课题 1:花球朵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做彩色花球的基本方法和步骤。2.过程与方法:观察——讨论——实践——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制作花球的方法与步骤。
教学难点:剪花球和整理花球。
教学准备:各色皱纹纸、剪刀、订书机、针、线。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实物,激发兴趣: 1.教师戴一串花球,走进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 2.师:这些花球圆圆的、茸茸的,漂亮吗?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做花球。板书课题:花球朵朵
二、观察讨论,掌握方法: 1.每组分发一个花球进行观察思考。2.感知课本,进一步掌握花球的制作方法。
3.指名回答制作方法,教师适时板书:订牢、剪圆、剪边、整理。
三、教师示范: 1.教师利用半成品示范作花球的方法与步骤。2.让学生来整理花球。
四、学生动手实践 1.学生动手制作花球。
2.老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卫生(养成良好制作习惯,不要把纸屑 散一地。
五、展示与评
1.让学生自由展示自己的花球。2.把你的方法与体会和同学们交流。
六、拓展: 1.花球可以作成许多饰品,非常有趣,花球还有什么作用? 2.希望同学们课后自己动手设计自己喜欢的饰品。板书设计:花球朵朵
方 法:订牢、剪圆、剪边、整理 课题 2:小船扬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折小船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自己看图折叠小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己观察动手实践与教师示范掌握的方法学会折小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负责,耐心细致的劳动态度和环保意识,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折小船的方法与步骤。教学难点:看图自己折叠小船。
教学准备:小船、正方形彩色纸或彩色包装纸等。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揭示课题: 1.欣赏小船,激发学生兴趣 2.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你发现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4.纸折的小船可好玩了,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做吧!5.板书课题:小船扬帆
二、感知课本,初步尝试: 1.让学生感知课本中的图文
2.学生动手尝试制作小船,不懂的学生可以相互交流
三、教师示范、掌握方法:
1.教师示范折小船的步骤,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2.提示学生慢慢拉,小心不要拉破了
四、动手实践 1.学生动手折小船 2,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价,分享快乐 1.展示作品然后评价
2.折小船时,你是怎样在折叠中使它角对着角、边对着边!把你的方法告诉你 的小伙伴
3.回家可以试试它能平稳地“航行” 板书设计:小船扬帆 材 料:各色彩纸、剪刀 课题 3:折剪图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折纸方法剪出不同的图案。过程与方法:观察思考——实践探索——教师示范——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制作、精益求精的劳动习惯以及审 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学会用不同的折纸方法剪出不同的图案。
教学难点:设计与剪出图案。
教学准备:示范用图案、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彩色纸、剪刀和铅笔。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不同形状的图案,让学生观察欣赏。2.提问:你发现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折剪图案。
二、感知教材,学习实践 1.学生认真阅读课本 6— 8页。
2.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折纸方法, 然后剪出来。(每位学生可以选一 到两种试一试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不同的折纸方法,剪出的图案是不一样的。”
三、教师示范,掌握正确方法 1.教师示范折剪图案 2.适时归纳板书:(1边续对折;(2对角折三次;(3对角折四次;(4三角花折叠;(5五 瓣花折叠
四、学生动手实践
1.学生动手折剪出各种图案。
2.鼓励最先剪完的同学试着剪一剪喜花和盘长结花。
五、评价与拓展
1.鼓励学生小组内互相评价,谁的图案剪的漂亮剪的与众不同。
2.要求学生在课后,自己设计制作一件折剪作品,并用剪出的作品装饰你们的 教室。
板书设计: 折剪图案
1连续对折;2对角折三次;3对角折四次;4三角花折叠;5五瓣花折叠 课题 4:可爱的纸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制作纸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与大胆创新的过程与方法学习制作纸 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纸偶的制作,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和制作兴趣,发 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制作纸偶的方法。教学难点:纸偶的组合。
教学准备:成品与半成品、白纸板、有色纸、剪刀、圆规、胶水、针线、彩笔等。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出示教具,激发兴趣。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纸偶,大家看它可爱吗? 2.今天我们就来学做《可爱的纸偶》出示课题。
二、观察讨论、制作方法: 1.思考:它是用什么材料来做的呢? 2.你还能想到那些材料适合制作纸偶? 3.小组讨论: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白纸板和彩纸。讨论分析一下运用哪 些方法制作纸偶? 4.指名说说纸偶的制作方法,教师适时进行板书: 剪圆片、粘圆筒、做头部组合,提醒学生注意圆片的大小不一样。
三、教师示范: 1.教师利用半成品对学生示范。
2.引导学生怎样能一次剪出几个圆形纸片,注意各组的卫生与安全。
四、动手制作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个纸偶,小组内讨论如何分工。2.比一比,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3.教师巡视,对困难学生进行帮助。
五、作品展评 1.展示作品。
2.选出大家认为做得最好的纸偶,并请该组的同学说说。
六、小结与拓展
1.今天我们用白卡纸彩纸制作了可爱的纸偶。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材料适合制 作纸偶,(教师同时出示各种废弃材料制作的纸偶课后大家可以试着做一做, 还可以把各自的纸偶集中起来,排演一场小小的纸偶剧。
板书设计:可爱的纸偶
方 法:剪圆片、粘圆筒、做头部、组合 课题 5:人物剪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制作人物剪纸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动手实践与大胆创新的过程与方法学习制作人 物剪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制作,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制作兴趣。教学重点:制作人物剪纸方法。
教学难点:人物剪纸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成品与半成品、有色纸、剪刀、胶水等。课 时: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出示教具,激发兴趣。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剪纸,大家看它漂亮吗? 2.今天我们就来学做《人物剪纸》出示课题。
二、观察讨论、制作方法: 1.思考:它是用什么材料来做的呢? 2.你还能想到那些材料适合制作纸偶? 3.小组讨论: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白纸板和彩纸。讨论分析一下运用哪 些方法制作剪纸呢? 4.指名说说剪纸的制作方法,教师适时进行板书: 用铅笔画好剪纸稿样,或用拓样的方法复制成品。固定剪刻。
先内后外、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圆后方、先繁后简的顺序进行。
三、教师示范: 1.教师利用半成品对学生示范。
2.引导学生怎样能画好任务的稿样,注意各组的卫生与安全。
四、动手制作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小组内讨论如何分工。
2.比一比,看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3.教师巡视,对困难学生进行帮助。
五、作品展评 1.展示作品。
2.选出大家认为做得最好的剪纸,并请该组的同学说说。
六、小结与拓展
1.今天我们用彩色的纸只做了人物剪纸。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我们一 定要好好运用它,让它既能装饰环境,美化生活,又能发扬我们的民间艺术,课 后大家可以试着做一做,还可以把各自的剪纸集中起来,装饰我们的教室。板书设计:人物剪纸
方 法:画图案——固定剪纸样(先内后外 课题 6:纸珠的魅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制作纸珠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激趣——思考探究——示范——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纸珠的制作,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制作兴趣。发 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教学重点:制作纸珠的方法
教学难点:卷(包括要卷紧和要卷得有规律
教学准备:成品作品两件,半成品,尺,铅笔,剪刀,固体胶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物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纸珠项链和手链,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谈话: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纸做的。
2.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纸制作纸珠。板书课题:纸珠
二、学生自主探究
1.学生观察项链上的纸珠共有几种?(三种
2.每组分发三颗纸珠, 让学生动手拆开探究, 它们分别是什么形状的纸卷成的? 3.学生汇报三种纸珠的形状,教师同时画图板书。
三、教师示范
1.教师示范卷纸珠,强调要卷得紧才美观。2.请一学生尝试,提出要注意的地方。3.教师概括方法并板书:画—剪—卷—粘
四、动手实践
1.学生动手制作纸珠,要求认真、仔细、注意保洁。2.教师巡视指导,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五、评价与延伸
1.教师对卷得较好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
2.让学生回家后把它穿成自己喜欢的项链或其它工艺品。板书设计: 纸珠:画——剪——卷——粘 课题 7:有趣的纸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纸雕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用语。过程与方法:观察探究——动手尝试——展示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纸雕的制作方法。教学难点:创新和基本的雕刻剪技巧。
教学准备:纸雕成品和半成品,色卡纸,铅笔,直尺,美工刀,剪刀等。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教师出示纸雕成品让学生欣赏。师:老师带来了几个朋友,看看它们都是谁?(孔雀、狮子、机器人等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做有趣的纸雕。
二、探究方法
课时:1课时
1.师:它们都是用一张平面的纸做出来的,那怎样才能做出这样有趣的立体造 型呢? 2.请各小组讨论纸雕的制作方法。3.学生汇报制作方法,教师适时进行板书。4.让学生感知课本,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画——剪切——折
三、教师示范 1.教师示范制作纸雕。
2.示范时强调一些专用符号和用语。
四、学生动手实践
1.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
2.学生动手制作,要求学生使用美工刀时注意安全。3.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与拓展
1.组内先推选一件作品然后全班进行评价。看看谁的纸雕作品既有新意又有创意。
2.教师出示一幅作品,激发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制作与探究。3.教师小结。板书设计:
画——剪切——折 课题 8:美丽的绣球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绣球花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观察探究——动手尝试——展示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生活热情,提高生活情趣。教学重点:掌握绣球花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绣球花的制作技巧。
教学准备:绣球花的成品和半成品,紫色手揉纸、绿色纸藤、铜芯电线、胶水、剪刀等。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你见过纸做的鲜花吗? 师:老师带来了纸折的花,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吗? 2.教师出示绣球花成品让学生欣赏。
二、探究方法
1.师:观察绣球花的成品, 结合书中的图片, 你能试着做一做绣球花的花瓣吗? 2.请各小组讨论绣球花的制作方法,参考书中 17-19页。
3.学生汇报制作方法,教师适时进行板书。4.让学生感知课本,掌握正确的制作方法。(1是制作花团,(2是制作叶子,(3三是进行组合
三、教师示范
1.教师示范制作绣球花。
2.示范时强调一些专用符号和用语。
四、学生动手实践
1.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
2.学生动手制作,要求学生使用胶水粘连组合时注意方法。3.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与拓展
1.组内先推选一件作品然后全班进行评价。看看谁的绣球花作品既好看制作又精致。2.教师小结。
板书设计: 做花团——做叶子——组合 课题 9:立体纸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立体纸工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观察探究——动手尝试——展示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立体纸工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几何多面体的,制作不同的多面体。教学准备:正方形彩色纸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教师出示纸雕成品让学生欣赏。
师:这些纸折得几何多面提色彩缤纷,你想知道它是怎么做的吗? 2.观察思考:你能看出这些多面体的折合方法吗?
二、探究方法
1.指导学生观赏丰富变化的立体纸工(教师的范品,课本中的图例 ,感受其奇 妙多变的艺术美。
2.说明这种立体纸工可以面面观,与纸浮雕对比,使学生认识这种柱体是圆雕 的一种。提问:用什么方法才能制作出这种立体纸工 ?(答案:方法很简单,用卷 接法。
3.讲解设计制作步骤:参照书本 20-22页, 先用正方形纸折出平行四边形单元, 指导学生按书本的步骤来操作, 再把三个单元拼成三菱锥状, 作为多面体的基本 单位。
4.拼合常见的几何多面体:(粽体、立方体、球体
三、教师示范
1.教师示范制作立体纸工。
2.示范时强调一些专用符号和用语。
四、学生动手实践
1.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2.学生动手制作。3.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与拓展
1.组内先推选一件作品然后全班进行评价。看看谁的几何多面体作品既有新意又有创意。
2.教师出示一幅作品,激发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制作与探究。3.教师小结。板书设计: 折出立体四边形——拼出三菱锥——拼合常见的几何多面体 课题 10:飞机上天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用瓦楞制作一架飞机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观察欣赏——看图识图——尝试实践——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教学重点:制作飞机的方法。
教学难点:画飞机的组成部分。
教学准备:作品、瓦楞纸、美工刀、剪刀、白乳胶、直尺、铅笔等。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物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瓦楞纸飞机,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
2、让学生观察发现飞机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指名回答
3、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瓦楞纸做飞机。
二、尝试技能,明确方法
1、观察实物
(1提问:怎样把飞机做成功?(2教师综合学生所述并进行小结。
2、阅读理解
(1怎样画图呢,请大家打开书 23页。(2根据书中介绍请学生进行初步尝试制作。(3学生小结实践情况。
三、实践方法,培养能力
1、学生实践制作瓦楞纸飞机的方法。要求:(1制作认真,讲求质量。
(2看谁做得快,而且跟别人有所不同,有所创造的作品。
2、教师辅导: 教师针对情况进行辅导。
四、评议小结,延伸拓展
1.评议:每一组进行评比,选出最好的一名。2.请制作好的同学谈制作感受。3.延伸拓展: 回家后用瓦楞纸还可以制作其它的工艺品,如:笔筒、像框等。板书设计: 飞机上天啦
方法:1画图 2剪彩 3粘接 课题 11:插片彩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插片彩灯的几个主要步骤,能熟练做出彩灯。过程与方法:欣赏——自学——示范——实践——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 有条理、有程序的劳动习惯, 培养学生审美及心灵手巧的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彩灯的方法 教学难点:绘图、组装等
教学准备:吹塑纸、剪刀、尺、索线、教具和半成品等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今天的劳动课先请大家欣赏一件工艺品(出示彩灯 2.教师介绍有关无宵灯及花灯的来历 3.板书课题:制作彩灯
二、讲解示范,学习方法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自学课文内容, 初步了解制作彩灯需要哪些工具及材料, 分别有哪几步? 2.指名答。(相机板书制作方法绘图——剪刻——装饰——组装 3.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4.师小结:下面同学们就参照课本,按照老师讲解的方法制作彩灯,我们来比 一比谁做的彩灯漂亮,剪下的废纸请放入小篓子里,注意保护环境卫生。
三、动手实践,巩固认识 1.学生根据感知方法,动手制作。
2.教师巡回指导,对动手较慢学生重点指导,对带有普遍性问题再强调,着重 指导强调灯片大小一致。
3.以小组为单位推荐好作品。
四、展评总结,扩展延伸
1.将小组推荐的好作品进行展示,指导欣赏。
2.指名评价。
3.让制作者说说在制作过程中特别注意哪些地方,突破难点,扩展深化。4.教师总结评议,激情延伸。
今天大家都学得很认真, 做得很仔细, 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做的彩灯装饰美化自己 的房间, 大家课后还可以采用别的方法自己设计其它式样的花灯, 看谁最会动脑 筋。
板书设计: 插片彩灯 方法:绘图——剪刻——装饰——组装 课题 12:凌波仙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水仙花的制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欣赏——感知——实践——展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水仙花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做花的步骤
教学准备:教具、剪刀、纸、花蕊、铜芯线等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物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水仙花让学生欣赏 1.这盆水仙花好看吗? 2.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3.同学们做吗?
二、自读课文,感知方法
引导学生看课文 P27-28页制作步骤,学生用自己的话归纳,教师板书并小结。
三、动手实践
学生通过感知方法动手制做,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安全。
四、以小组为单位推荐好作品
让制作者说说在制作过程中特别注意哪些地方 , 突破难点 , 扩展深化.板书设计: 做花蕊——做花瓣——做花朵——做球茎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12
劳动与技术教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卢善记
12.生豆芽 教学目标
1.通过小实验,探究黄豆的发芽条件:具有生长了的种子、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2.学会观察、记录的简单方法:抓特征,记录有关数据,通过数据反映变化。3.发芽率的计算。教学重点难点
探究黄豆发芽条件:具有生长的种子、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学会观察记录的简单方法:抓特征,记录有关数据,通过数据反映变化。课前准备
适量黄豆 能漏水的筐 干净的罩布 小盆 教 学 过 程 修改记录
一、提问,导入新课:
大家喜欢吃豆芽吗?豆芽是怎样生长的?你们想不想自己学着生豆芽?
二、教师将自己提前生的豆芽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师指导学生筛选黄豆。
1、教师讲解生豆芽的黄豆要粒大,饱满,不能要那些干瘪霉烂的 黄豆。
2、学生动手精心挑选黄豆。
四、教师讲解生豆芽的方法
1、把捡好的黄豆放到一个小盆里,加上水,泡上半天时间,2、等黄豆差不多都泡涨了,就用清水冲洗一下,上面盖上打湿的笼布,遮住光,保持湿度,3、一般天气不热的情况下早晚各冲洗黄豆一次,热时早中晚各冲洗一次即可,差不多3-4天就可以吃了。
4、要特别注意,在操作过程中,所有东西都不能沾上油。
五、学生按教师讲解的要求生豆芽。
六、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七、检查评比,看谁生的豆芽长得壮长得快。
八、教师小结本次活动。
九、学生谈收获体会。
十、课后延伸:学生用自己生的豆芽做豆芽菜。
板书设计: 生豆芽
13.水培蒜苗 教学目标
1.实验的可比性。选择两个同样大的小盘,两盘蒜瓣的大小和数量要尽量一致,使学生知道这样才有可比性。
2.实验观察要抓重点。观察记录是,要注意抓住蒜苗长度、宽度、颜色等特征。教学重点难点 实验的可比性。实验观察要抓重点。课前准备
两个同样大的小盘,两盘蒜瓣的大小和数量要尽量一致,水 教 学过程 修改记录 想一想
猜谜: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大家一分手,衣服全扯破。今天,我们做一个水培蒜苗的实验。做一做
用牙签将蒜瓣相互连接起来,分别放到两个小盘里,盘子里注上水。一个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另一个盘放在阴暗处。一周后,这两盘蒜瓣都长出了蒜苗,它们会有什么不同呢? 说一说 这两盘蒜苗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拓展
把蒜瓣栽在花盆里,长出的蒜苗会怎样呢? 请你认真地进行管理,看它不能长成一头新蒜?
板书设计: 水培蒜苗
14.喂养小金鱼 教学目标
1.自己喂养小金鱼,并学会科学的喂养方法进而掌握小金鱼的生活习性。
2.学习鉴别金鱼的品种。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喜爱小动物,愿与它们交朋友。教学重点难点 给小金鱼喂食 换水 课前准备
鱼缸若干个,各种鱼若干条,金鱼若干条;鱼食、面包、馒头渣等;录音机、磁带、小鱼操;环境准备:海底世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修改记录
一、观察发现
1、一起来跳小鱼操
2、参观海底世界,学生观察发现海底世界里的小生物。
3、猜谜语:小金鱼
4、教师以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观察小金鱼的外形特征
二、自由探讨(提供充足材料)
1、小金鱼爱吃什么?
2、小金鱼喜欢生活在哪里?
三、交流讨论
教师提出问题,并与学生一起交流讨论,及时鼓励和表扬勇于探索的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不仅使学生知道了问题的正确答案,还培养了学生的互相交流能力。
四、深入探索
1、小金鱼都有哪些种类?
2、小金鱼用哪里呼吸?
3、小金鱼是从哪里来的?
教师与学生一起观看多媒体演示,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正确答案。
五、思品教育
1、爱护小金鱼,不捕捉小金鱼
2、小金鱼离开了家园,离开了亲人,心里会很难过。请小朋友来帮帮它。
六、结束部分:教师和学生一起将小金鱼送回家结束。活动延伸:将小金鱼放置于饲养角,请学生喂养小金鱼,并随时对其进行观察,增强学生对小金鱼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兴趣。(如:小金鱼死后是睁着眼睛的,因为它没有眼睑等。)
板书设计: 喂养小金鱼
15.便笺盒 教学目标
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便笺盒,并说一说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巧用废弃纸盒设计、制作一个美观实用的便笺盒。利用废弃材料设计制作成品,学生体会成功的轻松和愉悦。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设计制作便笺盒,让学生体会活动的乐趣。如何对废弃纸盒进行构思、设计和制作。课前准备
各种废旧纸盒、剪刀、彩纸、胶水、彩笔、直尺等。教学过程 修改记录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个纸盒,向学生介绍盒子的形状、颜色、用途和作用。
2、组织学生介绍各自的纸盒
3、提问:在平时你们是如何处理这些纸盒的?
4、出示范作,说明自己对纸盒的处理。
5、揭示课题: 便笺盒
6、说一说便笺盒有哪些功能。
二、艺术实践
1、分析思考:怎样使你带的纸盒变成一只便笺盒?
2、尝试制作:巧妙利用纸盒的形状和颜色,制作出一个便笺盒的雏形。
3、小组选出1—2件作品介绍制作经验。
4、给同学的设计制作提供一些建议。
5、你在制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师生共同解决)
6、加工、装饰:用不同的方法对便笺盒的雏形进一步加工、装饰,使之更新颖、美观、实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三、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小组内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
2、评价:你认为谁的设计最好?如果让你来评价的话,你看重便笺盒的造型美观,还是看重实用功能?说一说理由。
四、总结
教育学生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寻找身边的一些废弃材料;具有一颗创造的心,把它们变成可以美化我们生活的东西
板书设计: 便笺盒
16.巧插蔬菜
教学目标
1通过创造性劳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设计能力。2.体会创造性劳动的情趣和成功的喜悦。
技术要点:
1.蔬菜插制小作品的步骤:先构思设计作品,然后根据设计选择合适的蔬菜作材料,接着对材料进行剪切、雕刻,最后用牙签把他们连接在泡沫塑料板上。
2.认识蔬菜的色泽、形状和质地。
3.左右手配合使用剪刀、水果刀和竖刀,对蔬菜进行剪切和雕刻。课前准备:
蔬菜插制的工艺品、各种蔬菜、牙签、水果刀、小型切菜板、剪刀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出示蔬菜插制工艺品:同学们这些用蔬菜插制的工艺品你喜欢吧,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仔细看看每一幅作品用什么蔬菜插制的。
二、想一想
1.怎样用这些蔬菜制作成工艺品呢?(学生讨论)2.制作这些工艺品需要哪些工具?
3.构思设计一幅美丽有意义的画面,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蔬菜,接着是剪切、雕刻,最后是拼插。
三、说一说 制作蔬菜工艺品还有两个很重要的问题:
1.设计方案确定后,根据什么选择蔬菜?(根据形状、色泽和质地选择蔬菜)
2.怎样把蔬菜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对蔬菜剪切、雕刻以后,用牙签连接在泡沫塑料板上。
四、做一做
想不想亲自插制一件蔬菜工艺品? 好吧,看谁的作品最精美、最有新意!
注意:工具不要碰伤手,垃圾不能随地乱丢,不要刻坏桌面。
五、评一评
你给自己插制的作品起名字了吗?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学习: 板书设计 巧插蔬菜
17.缝制饰物袋
教学目标
通过制作小饰物袋,了解缝制作品的一般过程和相应的制作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的技术意识,体验劳动的喜悦。技术要点:
1.根据构思画出外形草图。2.按照纸样在织物上裁剪面料。
3.手工缝纫中穿线、打针结、打止针结三种基本技法。4.手针和锋线的使用方法。
5.回针针法,通过手缝小饰物袋,了解缝制作品的一般过程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小饰物袋式样、材料和制作方面的资料。2.教师准备面料、针、线、划粉等材料。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同学们母亲节就要来到了,你准备怎么感谢妈妈辛勤的付出?你想送给妈妈一份怎样的礼物?(适时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缝制小饰物袋送给妈妈。
2.商店里,有许多精美小巧的饰物袋。看一看,老师收集的小饰物袋的式样、材料(展示实物)
3.你还收集了哪些式样的小饰物袋?仔细观察它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怎样封口?制作时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学生设计草图:先确定要制作的小饰物袋的外形,然后画出草图。画裁剪图:出示一饰物袋。它分前片后片两部分,还要确定袋口和袋身的大小。
7.教师讲解穿线、打针结、打止针结三种基本技法。
8.提示:两块面料的缝合,常用回针针法;开口处扎眼、穿绳、系扣。9.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10.评一评:你缝制的小饰物袋是不是无漏洞,是否好系好开,造型是否美观。作业:请你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再为自己或同学设计、缝制一个漂
18.洗袜子 教学目标:
1、学习洗袜子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袜子、肥皂、脸盆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在家里会做哪些事情?(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朋友在家里自己洗过袜子吗?(引起幼儿兴趣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洗袜子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二;准备袜子、肥皂、脸盆若干。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在家里会做哪些事情?(幼儿自由发言)教师:小朋友在家里自己洗过袜子吗?(引起幼儿兴趣)
2、学习洗袜子。
教师:因为脚上会出汗,袜子每天都要换洗。袜子的什么地方最脏?(出示一双脏袜子,让幼儿观察,并能说出袜跟、袜头等处最脏。)教师讲解洗的方法:先将袜子浸湿,再涂些肥皂,然后来回搓,尤其是脏的地方应多搓几次,最后用清水漂洗干净。
3、幼儿操作。
幼儿每人一双袜子、一只脸盆,学习洗袜子。教师巡回指导。
4、组织幼儿晒袜子,并进行讲评,让幼儿自己说说哪几双袜子洗得最干净。
19.学用微波炉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微波炉的一般使用方法和微波炉的一般原理。
2.能够使用它正确加热食物,体验学习生活的乐趣。3.培养学生家务劳动学着做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阅读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加热食物的器皿。正确设定加热的火力和时间。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同学们对微波炉可以说不陌生了,因为我们的家里基本上都在使用。
2、谁能说说使用微波炉的好处? 用它热饭、做菜,又快又好,食物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保持不变,并且没有油烟,能保持环境清洁,他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
二、说一说
听老师说说:微波炉为什么能加热食物呢? 微波炉产生的微波是一种高频率的电磁波,具有反射、穿透、吸收的特性。这样的微波使蛋白质、脂肪、糖类、水分等分子相互碰撞、摩擦产生热量。也就是说,微波炉是靠摩擦产生热的原理加热烹调食物的。
三、试着做做:
你是如何使用的。如何选择火力和正确的加热时间。
四、想一想:
使用微波炉时,首先需要看懂“说明书”,这是为什么? 使用微波炉时应该注意什么?
五、拓展学习;认真看看使用说明书,了解一下微波炉除了加热食品外,还有什么用途?
20.劳动小能手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在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和同学间的技术交流,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科学的劳动方法,2.激发学生劳动的兴趣和劳动的情感。重点;懂得简单劳动中也有科学和技术。
难点;劳动中懂得优质,省时,节约,及自身保护的方法。教学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公益劳动图片。二;说一说;
1.提问你参加过哪些公益劳动? 2.说一说具体做法。3.谈谈劳动后的体会? 三;评一评 谁的做法好?为什么 谁是劳动小能手。
(从劳动中的优质、省时、节约、自身保护等方面谈一谈)板书; 劳动小能手
21.小发明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通过本节课教学,渗透“需要是创新的源泉”,树立“小学生也能搞发明”的意识。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启迪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学准备
书,自带手工发明的材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
1.下面是几位小朋友的创新作品,每一件作品都很好的解决了一个生活中的问题。这些作品,展示了他们的聪明、智慧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看书上的图,举例:
A 看书时,为保持良好的坐姿,调整阅读角度,解放双手进行书写,发明制作了“卡书器”。它可以根据书本的大小,上下移动固定卡。
B 把几种液体调味剂盛在一个分格的壶里,就成“多味调料壶”。C为了帮助老年人增加听力,用薄金属片做成的“助听器”。D为了解决油漆滴落而发明的“特制油漆刷”。二。想一想
以上几位小学生的作品对你有什么启发?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各抒己见。三拓展练习
你发现生活中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想想改进的方法,试着对它们进行改造好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制作小发明并展示。板书设计
小发明
22.各种工作都重要 教学目标:
1.让小学生对社会职业有初步的了解。
2.懂得各种工作都很重要,进而明白未来职业与现在学习的关系。教学重难点:
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于他们经常接触的职业有初步了解。通过活动在生动的创造性活动中,感悟出更多的道理。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 1.激情导入:
大家一起看图片,猜猜他们是做什么工作的。
2、大家边看边交流,各抒己见说说你对这些职业的了解。
3、你的父母都是做什么的,为了我们生活得更美好,你知道有哪些人正在为我们服务?请你举例说明。
4、你对他们的工作有什么进一步的了解。
5、读书中的拍手歌。多种形式朗读
二、小品表演
1、你长大想做什么?
2、自由组合,分角色演一演。
3、大家当评委,看看谁的小品演得好,为什么? 你还能给他们的工作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进一步体会每项工作的重要性)
三、拓展学习:
你们大家的理想都很出色,刚才同学们的表演也很精彩,要想实现自己的理想,从小要做哪些准备?
四、教师小结:
老师为你们加油,为你 们打气,希望你们从现在做起,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从现在开始行动。
三年级劳动教案 篇13
第一课包书皮
教学内容:怎样包书皮
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会包书皮 能力目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情感目标:培养爱护书的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包书皮 教学难点:包书皮的过程 教具准备:包书皮的纸、剪刀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课 谈话:
同学们包过书皮吗?
二、自主探究,讲授新知
1、学生看课本,自主探究
把书皮对折,量好书的上下边际,用小刀把书脊背处的上下边际距折线部分2公分左右(视书的厚薄而定)裁开,向内折叠,把书放入后四边折叠即可.
2、教师指导
书皮纸一定比书大对吧,用书皮纸裹住书后延书的各条棱压出痕迹,一共八条,之后把正面右下角的书皮纸往封面中心的方向向上折叠,当下方折线与书的右下角的角相齐时,把书皮纸按着开始压出的痕迹向书皮里面折,你就可以看到右下角的小三角了。其他各角如法炮制就可以了。
三、拓展延伸 加角的方法: 先按一般方法包至底面纸边折入前。然后在预计书角处向外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平行折痕数毫米再反向折入一个直角三角形.继续按一般包法完成包书程序,则所包的书有一角象是套上一只角,有立体感。依此方法可给底面各套上两角.这样,一个书皮就完成了
四、课堂小节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呀?(学会包书皮)
关于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案7篇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要想教学计划按步骤推行,其中的重点就是要准备好教案,老师编写创设情境教案,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写好教案有什么好方法?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关于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案,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关于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Let’s talk部分通过Mike和John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对话,让学生学习如何用What’s your name?询问对方的姓名并作出回答以及表达道别的方法:Goodbye! Bye,…. Let’s play部分从实际生活入手,通过在卡片上写人名来进一步巩固Let’s talk 中的会话。Let’s check部分中的Listen and number这道题通过听力练习检测学生对本单元所学对话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够在真实情景中询问对方的姓名并作出回答以及表达道别的说法。
(2)能完成Let’s check部分的听力检测。
2.知识目标
听懂、会说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 Goodbye!Bye.
3.情感、策略、文化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他人交流的习惯,渗透尊重他人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询问对方的姓名What’s your name?及回答 My name’s…. 以及道别的表达法:Goodbye! Bye,…
2.难点:(1)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2)name’s 的发音。
四、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参考 个性化备课
Step 1 Preparation
1. Sing a song"Hello".课本P10歌曲。师播放录音,师生拍手、挥手齐唱。
2. 师生相互问侯。用自己的真实姓名做自我介绍, Hello, I'm … My name’s...(注意放慢语速,可重复)
Step 2 Presentation
1.教学My name’s….
(1)课件展示情境图并通过:What are their names ?引出本节课的人物。T:Mike is talking with John .Listen and answer :What does John say ?引出第一个知识点:My name’s...
(2)师带着自己的姓名卡片,走到学生中间和其中一名学生打招呼:T: Hello, I'm Mr….My name's….重复两遍并同时指着自己的姓名卡片,再指着学生的姓名卡片问What's your name?
(3)教师引导学生回答My name's….用类似的方法与其他学生进行问答练习。
板书句子My name’s….师教读、示范发音(强调name’s的发音)、领读,生跟读,个读。
(4)指生做自我介绍Hello!/Hi! My name’s….小组内练习。
(5)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介绍自己的姓名有两种表达法:I'm..../My name's....
2.教学What’s your name?
(1)Listen and choose:What does Mike say ?
A.What’s your name ? B.My name’s Mike.通过听音选择引出第二个知识点:What’s your name ?
(2)教师带着自己的姓名卡片说My name's….问2---3名学生What’s your name?
(3)师板书句子What’s your name?师教读、示范发音(多次示范what’s的发音)、领读,生跟读,个读。
(4)让一生站起,其余生齐问:What’s your name?此生回答:My name’s …
(5)Pair work 小组内问答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3.教学Goodbye! Bye,...
(1)Listen,watch and answer.播放视频并出示问题:What does Miss White say ?引出Goodbye并教学。师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与自己对话。例如:
Hello, I'm….What's your name?/ My name's …./ (分别时说) Goodbye!/ Goodbye或Bye!
教师板书Goodbye! Bye.师教读、示范发音、领读,生跟读,个读。
(2)师生示范,小组内进行问答练习。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道别的几种表达法:Goodbye.Bye.Bye-bye.告诉学生Goodbye.是道别的正式用语,Bye! Bye-bye.是非正式用语。
Step 3 Practice巩固练习
1. T: Listen and point. 生看课本,听录音,注意正确的语音、语调。
T: Listen and repeat. 生跟读录音,模仿正确的语言、语调。
2.师生、生生、同桌戴头饰分角色朗读课文。
3.Let's play. 四人或六人为一个小组,先将学生自制的名卡收集在一起,再由每组的"小老师"通过问What's your name?同学回答My name's….的方式练习,答对的同学拿回自己的名卡戴在胸前。教师与一组学生进行示范,分小组练习。
Step 4 Production输出运用
1.角色表演:让学生戴上头饰,表演展示Let's talk 的对话。
2.Let’s act.让学生用自己的英文名,师先与一生示范,然后小组内进行交流。如:
Hello!/ Hi!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Goodbye!/ Bye!
Step 5 Progress检测提高
1. 做当堂达标题。
做基础训练第3页第一、二题。
2.Let's check 听录音,完成听力练习,核对答案。教师及时表扬。
3. Summary:What have you learned today?引导生总结本课所学的内容。
3.Homework
(1)听录音跟读课文。
(2)用对话中所学的内容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关于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新单词 water bottle , thank,welcome;
2、能听懂、会说本课对话;
3、能运用“Are you„„?”询问辩人;用“Thank you.”表示感谢;并作出回应“You are welcome!”
4、渗透礼仪教育,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美德。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询问辩人,表示感谢,并作出回应。
难点:创设情境,在情景中寻找物品的失主。
三、教学步骤:
Step 1 Warming up
1.师生问好。
2.唱英语歌曲“The more we’re together.” And “Hello” 询问学生姓名。
T: What’s your name?/Who are you?
S: I’m…..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drill
1.随意走到学生的面前。
T: Are you Xiao Qing?
引导学生回答:Yes, I am./ No, I’mnot. T: Thank you.
引导学生回答:You’re welcome.
2.游戏——接龙游戏。
S1:(回头对后面的一位同学说) Thank you.
S2:You’re welcome. (回头对后面的一位同学说) Thank you.
S3:You’re welcome.
2、出示书中人物头饰,引导学生提问并回答。
S1: Are you Peter?
S2: Yes I am.
S3: Are you Ling ling?
S4: No, I’m not.
让学生练习并表演。
3、教学词组:water bottle /my waterbottle
学习课文A部分内容。
听课文A部分录音,复述所听内容。
听课文A部分录音,跟读。
Step 3 Practice
分组练习课文A部分。
分角色表演。
Step 4 Consolidation
创设情境,自由会话。
评价。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给予肯定与鼓励,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
练习。
关于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1.听说读写字母Ll、Mm、Nn、Oo、Pp
2.听说读单词light、milk、nose、orange、plane
过程方法
Listening 、reading、speaking and acting .
情感态度
通过游戏教学等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
教学重点
1.字母、单词的正确发音。
2.能熟练掌握字母和单词。
教学难点
小写字母l和p 的手写与印刷体区别。
教学、教具(课件准备)
CAI, ppt, cassette recorder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Step 1 warming-up
1. Greetings
2.Sing the song. Hello, what’s your name?
3.Say the letters“A—K” with the pupils.
Step 2 procedure
1. (ppt shows light)
T: What’s this?
It’s a light. What colour?.
2. Teach “Ll” (强调小写l 的手写与印刷体的区别.
3. Teach “milk 、 nose 、 orange 、 plane”and the letters“Mm、Nn、Oo、Pp” (在教授Pp的时注意区分手写体和印刷体。)
Then read more.
Step 3.Activities:
1. PPT shows the letters“A—L” in order.
2. Change the order.
3. Show the words and the correct pictures. Match the pictures and the words.
4. Ss write the letters, give some guide.
Homework:
1.Listen and read the letters and words.
2.Write these letters five times.
3. Preview the letters.
预设学生活动
Greetings
Sing together
Read and write the letters:“A—K”
Repeat the letters and words.
Read in groups.
Read in pairs.
Read one by one.
Write
Say the letters.
Read in the right order.
Read and match the .
Read and write.
板书设计
Ll Mm Nn Oo Pp
light milk nose orange plane
课后反思
本节课字母教学运用新颖的呈现方式,注意读音和书写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更多词汇,既巩固了字母,也扩展了词汇量,练习方式也极具趣味性,学生乐于参与活动,教学效果很好。
关于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补全字母帮助学生区别和辨认字母的大小写。同时,让学生
清楚26个字母的排序,认识其字母的代表单词。
2、学会字母歌
【教学重点】
巩固复习1—6单元所学的字母,听到字母能说出它对应的发音。
【教学难点】
巩固复习1—6单元所学的字母,听到字母能说出它对应的发音。
【教具准备】
1、师生准备已学过26个字母的大小写及其读音。
2、教师卡片,录音器材
【学法指导】
活动交流
【习惯培养】
工整书写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热身(3—5分钟)
1、学生间进行日常对话。
2、将学生分两组,一边拍手,一边唱第一单元的ABC song。
二、新课呈现(5—8分钟)
1、字母接龙:教师随便念出一个字母,学生马上反应出其字母前面或者后面。
2、 Bingo游戏:提前让学生在英语本上画出九方格,游戏开始前,先让学生出三个字母,其字母能够连成直线就站起来大声喊出Bingo。
3、学唱歌曲Sing a song中的歌曲。学生可以一起拍手演唱。教师也可以增加。
三、趣味操练(10—15分钟)
1、 “倒金字塔游戏”快速认读单词,教师先快速呈现一个字母让学生马上认。
2、根据字母代表单词自编歌谣。
四、运用拓展(5—8分钟)
做活动手册本单元第4、5部分。
五、评价反馈(3—5分钟)
将这首歌唱给家长和同学听。
关于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案 篇5
人教版英语小学三年级上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并巩固身体部位的词汇:head, arm,hand,leg,foot 等,以及运用此句型:This is +人称物主代词(his)+名词。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听,做,说,读的能力,以及言语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和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使其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人体各部位的词汇
教学难点:
运用简单的句型This is his ……进行描述。区别head和hand.的读音。
教学准备:
Card .Pictures .tapes . radio
板书设计:
Module10 Unit 1 This is his head.
This is his head.
leg.
arm.
foot.
教学过程:
Step 1:Warming up
1. Sing a song: Stand up.
2. Greeting: How are you?
[设计意图]:通过唱歌、师生交流、手偶与学生互动,不但让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而且给学生营造英语学习氛围,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而师生间交流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旧知识的再现率,为学习新知识埋下伏笔。
Step 2: Presentation
Activity 1: Introduce Father Christmas, then lead in new words.
T: Today is Christmas, and Father Christmas is here. He will give you a Christmas presents, guess what it is?(屏幕逐个出示福娃的身体部位,教师引导学生猜)
Activity 2: Learning new words. (head/leg/foot/arm/hand)
T: /e/:ea, ea; hea, hea,hea; head, head, head, head.
Ss: (point to head and say after the teacher.) head.
T: My head. (T and Ss do the action together.)
Ss: My head.
T: His head.
Ss: His head.
同样的方法教arm,hand, leg, foot.
Activity 3:Guess the right words.
1. 教师出示本课生词卡,引导全班读一遍。
2. 猜词游戏: What’s missing?
Activity 4:Chant.
Two little hands go, clap, clap, clap;
one little foot goes, tap, tap, tap;
Two little arms go, up and down;
Two little head goes, from side to side.
[设计意图]:利用听听、说说、猜猜的任务形式进行生词的导入,不但能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他们的好动的心理特点,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在学习生词时,教师让会说的学生先读,当小老师带读,为他们提供展示的空间。单词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教师带学生的机械跟读,而是设计真实的语境,使学生指认、复述的活动中,体验、感知、运用并习得语言;而chant又能让学生在有韵律的说唱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单词。
Step 3: Practice
Activity 1: Listen and act. (在小组间进行听音做动作比赛。)
(1)教师发指令 ,学生做动作,如:head/leg/foot/arm/hand.
(2)指名学生发指令其余同学做动作。
(3) 指名学生发指令,其余同学做动作并说句子,
S1:Point to your head/etc..
Ss: This is my head/etc
Activity 2: Learning new sentences.
请学生介绍手偶和机器人奥特曼。用句型:This is his ____.
[设计意图]:运用listen and act 的游戏来巩固单词,能避免反复跟读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增强学生对单词的记忆;针对小学生注意力不得持续久的特点,设计listen,say and point和介绍奥特曼的方式来操练句型能有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Step 4: Consolidation
Task 1: Listen to the dialogue
Task 2: Read the dialogue in text book.
[设计意图]:听录音、跟读给学生学习、模仿正确的发音,进一步感受句型。
Step 5: Production
1. 请学生介绍两个人物刘翔和樱桃小丸子。
2. 学生在小组中用英语介绍自己的玩具或朋友。
3. 学生展示并介绍自己玩具。
[设计意图]:介绍学生熟悉的人物,给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知识就在生活中,体验到语言的实用性。而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玩具,不但给学生提供了使用英语、展示所学知识的平台,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到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成功后的愉悦,知道学英语就能用,并且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Step 6: summery and assessment
1.引导学生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2.生生间互评及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小结本课所学习知识,能反馈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而评价设计能让学生在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树立学习信心。
七、家庭作业(三选一)
1.熟读课文。
2.画一画你喜欢的人物或动物,并用英语介绍其身体各个部位给家长或朋友听
3.用硬纸制作一个人或喜欢的动物,并用英语介绍其身体各个部位给家长或朋友听。
[设计意图]:家庭作业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让学生有更多练习的空间,学有所用,给学生予学习策略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而作业布置的三选一能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照顾到学生个性差异和能力的不同,更能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人教版英语小学三年级上教案篇2
教学内容:
A Let's learn Let’s chant
教材分析:
Let’s learn部分以Sarah 和Chen jie 在公园里玩捉迷藏游戏的情景呈现要学习的五个数字单词。由于在第一课时已解决数字单词的音和义,本节课应在巩固单词音义的基础上强化单词形的认读和记忆。Let’s chant 通过跳绳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操练one to five.由于歌谣里基本每一行最后一词押韵,应帮助学生在唱熟歌谣的基础上初步感知音韵。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能听辨、会说生活中one to five 。
2.知识目标
听说、认读单词: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文化态度、学习策略
(1)了解不同国家的幸运数字。
(2) 注意单词音、义、形之间的联系,整体学习单词。
教学重点:
听说、认读单词: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教学难点:
强化单词形的认读和记忆。
教学过程:
Step1 Preparation.
1.Enjoy a song
2. Let’s do
师发指令,生做动作。如:T: Show me one and two. 一生指令,一生做动作,1-2组同学展示。
Step2 Presentation
1.自设情景,单词导呈
教师呈现出Sam生日聚会的场景,学生猜测Sam收到的礼物和数量,依次教学单词 one-five。
T:Today is Sam’s birthday. He gets so many gifts from his friends. Look,wow,so many gifts. PPT出示五个礼品箱子。 Now let’s do the guessing game . Can you guess what gifts are there in the boxes? You can choose one box。 Which one? 生选择一礼品盒,What’s in the box? Guess.生猜测。师打开箱子,Oh, some pencils. How many pencils? 引出对应的数字one, 出示图片,领读(升降调)--生跟读--师板书—领读--学生认读练习(分组、男女、开火车、个别读…)。师伸出一根手指,问生How many fingers? 然后进行意义练习,T: Look, one pencil→I have one pencil.PPT出示文具,生生相互询问数量How many bags/...? I have one bag/...练习展示。
2.同样依次猜测各个礼物盒,引出教学数字。
注意教学数字five 时,分音节教学领读,强调i-e的发音,及v 的发音,同时注意区分four 和 five。
3.听音正音,整体感知。
师呈现课本图片,T:Who are they? Sarah and Chen jie.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playing the game -Hide and seek.What does Chen jie say? 播放录音,整体感知。
(1)Listen and point
(2) Listen and repeat
4. .小组合作,整体认读
(1)T:Group Work. One speak, one point the picture, one point the word. 互相纠音,看谁做得。
(2)教师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Step3 Practice
1.音义训练活动
说说生活中的数字:教师将一些房间号如212、411等,电话号13542251252等,紧急呼救号码如120、110、114.等图片粘在黑板上,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准备,试读这些数字,然后分组抢答。
2.音形义训练活动
音形义配对活动:教师出示五张单词卡,学生快速大声朗读出数字。并让学生小组讨论配对单词卡和数字卡,请学生在黑板上完成配对。
T: Look at the word cards. Can you read them ?Can you put the cards under the right numbers? Discuss in your group. Who wants to try ?
3.玩游戏:Lucky number 教师将数字one to five写在黑板上,学生读一读,请一位学生上台把他的幸运数字告诉老师,让其他同学猜。
T: Boys and girls, let’s say the numbers together. (转向一个学生)Tell me your lucky number. Now guess. What’s her/his lucky number ?
4.Let’s chant 活动:a. 打开课本第59页,看图引出跳绳活动,教师配合动作教单词jump. b. 听歌谣写数字。c. 听录音,师生边做动作边唱歌谣。d. 学生四人小组操练和表演。
5. 小组活动:小调查
师展示自己的各种文具,师与一生示范:。
A: I have many pencils/....
B: How many books/pencils…?
A: Three/Five…。
生生相互询问,1-2组展示
Step4 Production
1.Go shopping! 四人一小组进行购物活动。组长在桌子上放好文具,动物等卡片,其余三人购买礼物。教师可与几个学生先示范。
T: Sam has a birthday party today. Do you want to go ? Let’s go shopping for some gifts.
A: Hello!
B: Hi! I’d like some pencils, please.
A: Sure. How many ?
B: Four.
A: Here you are.
B: Thank you.
A: Hello!
C: Hi! This bag, please.
A: Here you are.
C: Thank you. …
2.小组合作,1-2组展示。
Step5 Progress
1. 做当堂达标题。基础训练43页第二题。
2. Summary. What have you learned today?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时所学知识。
3. Homework.
a. 听录音,仿读对话。
b.根据对话创编新对话。
人教版英语小学三年级上教案篇3
教学目标:
基本能听懂、说出并读出How old are you?语言结构,并能运用“I’m+数词。”的语言结构进行回答。同时,能用“I’m+数词,+too.”的语言结构表示对相同年龄的附和。
熟练掌握词汇look。
学唱歌曲I’m ten.
教学重点:
“How old are you? I’m…。”的语言结构。
“I’m…,too.”的语言结构。
任务设计:
A、学习任务
学习How old are you? “I’m+数词。”的语言结构。
学习“I’m+数词,+too.”的语言结构。
B、运用任务
运用任务1 小小调查员
运用任务2 小记者
运用任务3 好歌对唱
教学用品:
录音带、录音机、1——10英文数字卡片、皮球、单词卡片(cat \dog\dragon\bird\kite)、自制年龄牌、调查表、教师自备幸运盒、贴有双面胶的动画人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启动(5分钟)
(1) 师生同唱第5模块歌曲Stand up!
(2) 教师任意给4个大组依次出示不同数字的英文词卡,各组学生根据看到的词汇迅速喊出该数字,并站起与所说出的数词相同人数的学生。教师为4组学生进行记分,并对优胜组予以奖励。(如果站起来的学生人数与数词不符,或者英文数词表述错误,则不得分。)
(3) 教师拿出已准备好的卡片运用What’s this ?的语言结构对学生进行提问,鼓励学生运用It’s a …。来进行回答。答对者可将该单词卡片放入教师准备好的幸运盒中。当问完所有问题后,教师庆最后一个回答对问题的学生从幸运盒中任意抽取一张卡片,并将图片的背面面朝其他学生,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学生运用Is it a …?对图片内容进行猜测。教师可以在学生猜测之前运用Is it a …?来进行猜测,给学生做出示范。
二、操练指导(5分钟)
(1) 教师出示句型“How old are you?”询问学生对该语言结构的理解,并对该语言结构进行教授。
(2) 教师可以为该语言结构加入相应的动作,如:how old——拍手两下,are you——拍膝盖两下。
(3) 教师请学生边作动作边练习该语言结构。
(4) 教师请男、女生完成互问互答。
教师教学用语:Now,boys,please stand up!Ask and do the actions. Girls,please answer.
Boys: “How old are you?”
Girls: “I’m…。”
(5)Chain-games
教师向学生扔出皮球并询问 “How old are you?”。 接到皮球的同时用“I’m+数词。”的语言结构进行回答。
三、课文呈现(6分钟)
(1) 教师请学生们猜测一下书中4位小主角的年龄。
(2) 在学生完成猜测之后,教师揭秘——播放第2单元课文录音,并请学生打开课本,听音看图。
(3) 教师请学生们将听到的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
(4) 跟读课文。
(5) 教师请学生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自由读课文。
(6) 全班齐读课文。
四、巩固训练(3分钟)
(1) 做活动用书第2单元活动1。教师对学生活动情况予以评价。
(2) 做活动用书第3单元活动2。(4人小组或同座位活动。)
五、完成运用任务1(7分钟)
(1) 教师先向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调查表,然后向几位学生的年龄进行调查,填调查表。
(2) 教师利用自己的调查表,向学生们汇报自己调查表的内容。
(3) 教师请学生们自制调查表,找到自己的朋友,对朋友的年龄进行调查,并填表,汇报。
(4) 根据学生们的表现,评选出调查员。教师对其表现予以奖励——将任意一动
六、复习总结(1分钟)
教师请学生总结所学各语言点。
关于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案 篇6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正确地听、说、读、写农场中的动物单词cat, dog, chicken, duck
2.能综合运用所学的语句进行交际。
— What’s this? Is it a duck?
— No,it isn’t. \Yes, it is. It’s a …
二. 能力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复习的词汇和句子来正确表达周围的具体实物。
情感目标:促使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达与交流。
三.教学重、难点:
能够运用所复习的词汇来正确表达自己喜欢的动物以及运用所复习的句型进行语言交际。
四、教具:录音机和磁带,课件,教师用卡片和本课主题图的张贴画。
学具:学生用小卡片。
五. 教学过程:
Step1. Let’s sing a song,Bingo, OK?
(设计意图: 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前气氛,使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英文歌曲也为下面的复习做铺垫
Ask and answer to review theanimals.
T: What’s this? Is it a duck?
Ss: No,it isn’t. It’s a sheep/cow/pig…
板书:—What’sthis?
—No,it isn’t. It’s a chicken.
Is this a duck? Yes, it is.
Ask the student to spell theimportant words.
Step2.Practice in pairs andpresent the dialogues.
What’s this? Is it a duck? Yes, it is.
Step3.Play games(课件展示游戏)
1. What’s missing?
2. Match the animals and the pictures.
Step4.Take out the text paper andfinish number 1.
(设计意图:这四个步骤,通过课件给学生创设去农场参观的情境,自然引入到本课的复习中;通过学生认读,师生对话,同桌互练,做游戏和完成练习题一等活动方式,扎实的进行动物单词的听、说、读、写训练,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
Step5.Review the sentences
六、板书 Lesson 2 Cats and Dogs
cat, dog, chicken, duck
—What’s this?
—No,it isn’t. It’s a chicken.
Is this a duck? Yes, it is.
七、教学反思:
关于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与策略方法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听.说.认读.单词 :bag.in.on.under.
2.能听说读: Where is the cat? It's on /in/under… .
(二)教学方法
1. TPR教学法
2. 情境教学法
3. 任务型教学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听做.听说和听读等活动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在听音模仿等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角色扮演等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二、课前准备
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动物的小卡片,彩色袋子等
三、教学过程
导学
1.教师热情地用Hello song和学生打招呼问好,并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做Free talk.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到英语课堂上来。
2.教师和学生一起拍手说唱以前学过的英语童谣:Please stand up.
呈现新知与操练
1.Where’s the cat?
逐渐出示以前复习过的各种物品,利用玩具猫和包的位置的关系呈现和学习句型。Where’s the cat?It’s in/on/under the bag.以及单词 where,in,bag.
2.Is it in the green bag?
Yes, it is /No it is not
拿出绿色袋子和黄色袋子,让学生学会说green bag,yellow bag,达到脱口而出,方便后面句子的操练。
3.全班学生和老师一起利用手势来操练:in/on/under
看谁反应快:老师说in/on/under,学生快速用手势做出反应。
自学与展示
1.播放动画课文,要求学生听完后回答问题。
2. 再放录音,让学生跟读。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4. TPR游戏:教师向学生发出指令,例如“Put your book on your desk. Put your pencil in your bag. Put the ruler under your pencil-box.”由学生根据听到的指令作出反应。
总结
在生活实践中主动用Is it a…?来询问自己不能确定是什么的物品,练习学到的句型。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7篇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每个人都要计划自己的教案课件了。教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相信您能从本文找到帮助!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篇1】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牛津小学英语》4B第八单元第二课时
2、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句型 What's in / on/ near…?
There's/ There are … in/ on/ near…
4、 了解字母组合ch 在单词中的读音。
1、 熟练运用单词a chair, a blackboard, a picture, a bookcase, a classroom, an office, a playground , our
2、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句型 What's in / on/ near…?
There's a / There are some …in/ on/ near…
1、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句型What's in / on/ near…?
There's a / There are some …in/ on/ near…
Step1. Revision:
1.师生用Good morning/afternoon. How are you?互相问候。
(教师说I am thinking of a word begining with /k/ , 学生猜测本课中由/k/开头的单词。)
T: There's a table in the office.
There are some books on the table.
Make some sentences like this, can you?
Step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 出示第六课中的地点类的图片。
T指图片) What's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S: I can see a library.
T: What's in the library?
S: There's a/ an… There are some …in/ on/ near…
出示句型: What's in the library?
2.T: What's in the library?
There are some…
Who can ask me?
S: What's in the library?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can you?
What's in the office?
There is a/ an … There are some…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篇2】
本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Welcome back to school!欢迎学生回到学校,从巩固问候语开始,如:Welcome back! Nice to see you again. Nice to see you, too.接着学习自我介绍I'm… I'm from… 及问句Where are you from?和9个单词Canada, China, USA, UK, she, he, student, teacher, pupil以及元音字母a的发音。在上个学期知识点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新知识,学生易于接受,能更好地学习自我介绍。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更好地为以后学习介绍他人奠定基础;字母的学习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课本通过新学期新学生与大家见面、学生之间做自我介绍的情景,让学生感知句型的意义及应用情景。
三年级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对英语有了全新的认识,加上社会与家庭的渲染与影响,学生对新课程充满了好奇,想了解英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学习热情也比较高。这也是学生从对英语的无知向求知发展的动力。这对他们学好英语有很大帮助,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因素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里充分展示英语的魅力,让他们从一开始就爱上这门学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能够听懂、会说句型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 He/She is…
(2)能够听、说、认读单词:UK, Canada,USA,China,teacher, student, pupil, he, she。
(3)掌握Let's spell中元音字母a在单词中的发音以及认读、书写含有这个字母的单词。
(4)学会Let's check, Let's sing等部分内容。
(1)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 Where are you from? I'm from…询问他人的国籍或籍贯并回答。
(2)能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运用句型He/She is a… This is… My name is… I'm… and I'm from…等简单介绍自己及他人。
(1)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通过以旧带新的方式自主学习,同时注重合作学习。
(2)学会与人沟通、交流个人信息。
(3)通过学习国家名称,了解中国和主要英语国家的国旗以及标志性建筑物。
(4)能够逐步做到见到符合发音规律的单词能认读,听到符合发音规律的单词能拼写。
第一课时:Main Scene A Let's talk Look and say
第五课时:B Let's learn Let's chant Start to read
第六课时:B Let's check Let's sing C Story time
本单元重点词汇:UK, Canada, USA, China, she, he, student, pupil, teacher。要求学生做到能听、会认,并在实际情景中准确表达。可选用的活动有:
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几张不同国家的国旗或标志性建筑物的图片,然后学生拿一个充气锤子,教师说单词,学生听后,马上跟读,然后将锤子砸在相应的图片上。
教师让10名学生把椅子围成一个圈,在圈中间的地上画一条鳄鱼,把每个学生编上号,然后大家坐进去。教师拿出几张卡片,写上今天学过的单词,然后通过抽号的方式抽出5名学生,问他们每人一个单词,看他们是否会读,读对的就从鳄鱼池出来,读错的继续留在鳄鱼池。也就是说,有五名学生有机会先跳出鳄鱼池。剩下的人怎么办呢?我们开始用准备好的免死金牌!金牌的背面写上今天学的单词或句子,每人抽出一张金牌,读对背面的单词或句子就可以出来,否则就留在鳄鱼池被咬死。咬死的人不得参加下一轮游戏,看谁留到最后。
本单元的重点句型:Where are you from? I am from… Who's he/she?This is… He's/She's… 可选用的活动有:
6—8人一组围坐成一圈,每组发一个气球。谁拿到气球谁就要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如:游戏开始时,一人拿着气球说:I'm Tom. I'm from China.然后把气球随便传给另一个人,拿到气球的人要继续游戏。(注:在这个游戏中,可以把自己当成其他国家的人。)
谁拿到花,必须用上英语单词he或she介绍自己的好朋友。Who's he/she?This is… He's/She's…教师利用事先制作好的课件或教材中出现的人物的剪影,让学生猜一猜他是谁。
教师将人物头饰、写有数字的小球和几面小国旗放入三个不同的箱子,请一名学生上台,全班向他问候Good morning/afternoon.并依次提问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ere are you from?学生根据抽到的头饰、小球和国旗灵活回答。
一名学生背对大家,任意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话,让背对大家的学生猜一猜
他(她)是谁,用He/She is a boy/girl.和 He/She is+名字.句型来回答。
本单元的语音:学习元音字母a在单词中的发音以及认读、书写含有这个字母的单词。可选用的活动有:
谁拿到花,必须说出一个含有字母a的单词。
学生每人写两张字母卡片,大小写各写一张。教师将卡片混合后再发给学生,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的朋友(大小写配对),并一起大声读出这个字母。
两名学生背对背,教师在其后背各放两张卡片,数1、2、3,学生同时转身看对方的单词,谁先说出对方的单词谁就赢。如果双方都没有看到,那教师就再下一个口令,学生开始跑动着去看对方的单词,谁先说出来算谁赢。
活动3:展示学生照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练习介绍他人。如:This is my friend, Amy.
1.能听、说、认读单词welcome, back, boy, and, girl, we, new, friend, today, from等。
2.会运用句子I'm… I'm from…介绍自己。
3.掌握表示国家、地点的名词(专有名词)需要大写。
1.通过图片理解并掌握名词boy, girl, friend。
2.掌握专有名词UK, USA, Canada, Shandong的拼写及对应的汉语意思。
1.掌握boy和from的读音。
2.认识和理解英语中人名、地名及国家名称的书写和读音。
教师:与本课时相关的录音、各个国家的国旗、人物头饰、课件。
教师利用动画形式展示Main Scene 中的两组小对话,让同学根据图片和对话内容进行模仿练习,让学生初步感受英语的氛围。
教师让同学们分别用英语介绍自己的姓名和自己来自哪里,创设英语情景,让同学感受英语的语言氛围。
教师展示加拿大、美国、中国和英国的国旗,让同学们合作用自己的笔画出它们,并标出正确的国家名称。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
1.师生问候,互相对话: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Nice to see you again.
How are you?
Ss: I'm fine, thank you.
How are you?
a happy new year?
(1)教师使用课件展示主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图片,根据图片信息找出情景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推测本单元要学习的内容,选择与本单元内容匹配的主题词:
学校,新学年,家庭成员,食物,打招呼,自我介绍和认识新朋友等。
(2)播放录音,让学生基本了解本单元的内容。
(3)根据录音,让学生给情景图的句子排序。
1.教师借助Amy和 Zhang Peng的头饰向学生引出单词:boy, girl, friend。
2.利用单词卡片教学生认读单词和短语:boys and girls, today, new friends。
3.教师戴上头饰进行自我介绍:Hi, I'm Amy. I'm from the UK.借助国旗引导学生认识英国的英语名称。
4.教师戴上头饰进行自我介绍:Hi, I'm Zhang Peng. I'm from Shandong.
5.教师点拨:英语中人名、地名和国家名称的首字母要大写。the UK是英文缩写形式,UK必须都大写,读作U和K。
6.听课文录音,跟读对话。
6—8人一组围坐成一圈,每组发一个气球,谁拿到气球谁就要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如:游戏开始时,一人拿着气球说:I'm Tom. I'm from China.然后把气球随便传给另一个人,拿到气球的人要继续游戏。(注:在这个游戏中,可以把自己当成其他国家的人。)
2.小组展示,表演对话:
—Hi, I'm Amy. I'm from the UK.
—Hi, I'm Li Na. I'm from China.
运用句子:I'm… I'm from…介绍自己。理解What about you?的含义。
4.完成全品学练考—课后练01页第二题。
1. 4人一组,每人代表一个不同国家的学生,分别用句型Hi, I'm… I'm from…做自我介绍。
2.让学生反复听A部分Let's talk的录音,熟读课文。
师生一起回顾本课时所学内容:
单词和短语:boys and girls, today, new friends。
1.仿照课文对话,自己创编对话并表演。
2.我会用be from。
be from的汉语意思是“来自”,需要注意的是be(is/am/are)要与主语保持一致。例如:I am from China.我来自中国。 He is from the UK. 他来自英国。We are from the USA.我们来自美国。 Where are you from? 你来自哪里?
3.What about you?
What about you? 这是英语口语交际对话中经常用到的句子,我们要根据上下文内容来确定其正确的含义。例如:I'm ten years old. What about you?我十岁了,你呢?(你几岁了?) I'm from China. What about you?我来自中国,你呢?(你来自哪里?)我们也必须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回答。
4.选词填空。
(1)I (is/am) from the UK.
(2)We (is/are)from the USA.
(3)Amy (is/am)from Canada.
(4)You (are/am) from Shandong.
本课时是第二学期的第一节课,所以我强调了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同时对上学期期末考试进行了总结,对上个学期中表现好的学生进行了表扬。另外,我指出了同学们能够改进的地方,学生听得聚精会神,效果很好。此外,本节课我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让同学在轻松愉悦的对话中掌握本课时的内容。对新学期的第一单元进行了预习,教学了第一单元的单词,由于这些单词在生活中不是很常见,所以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Canada, friend等单词的发音还得及时纠正。同时,各个国家的名称很容易混淆,在课下要不断听录音纠正。对于重要句型:I'm from the UK. We have two new friends today. 很多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跟读录音就必不可少。同时,小学生好玩好动,好胜且好奇心强。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传气球,看国旗编对话的各种形式,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1.能听、说、认读单词UK, Canada, USA, China等。
2.会运用句子I'm… I'm from…介绍自己。
3.学会与人沟通,交流个人信息。
4.通过学习国家名称,了解中国和主要英语国家的国旗以及标志性建筑物。
1.掌握Canada 的读音。
2.了解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国旗以及标志性建筑物。
教师:与本课时相关的录音、国旗以及建筑物图片、 课件。
教师和同学一起哼唱Let's chant 部分的小歌谣,让同学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英语单词及简单的句式。
教师利用图片或大屏幕展示英国、加拿大、美国和中国的标志性建筑,分别找不同的同学扮演不同国家的小朋友,向大家介绍自己,使学生掌握本课时的句型和单词。
1.师生问好,并做简单的自我介绍。
2.Let's sing!同学一起唱歌曲Hello。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Nice to see you again.
How are you?
Ss: I'm fine, thank you.
Follow me, please.
We are friends. We like to play.
We are friends. We like to play.
A boy from Canada,
A girl from the UK,
Friends from China and the USA.
1.教师出示不同国旗图片让学生认识,引出单词:UK, USA, China, Canada。
2.听录音或看课件认识不同国家的标志性建筑物,并跟读单词。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国旗和建筑物的图片,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说:I'm from…让学生反复练习句子。
教师在黑板上贴上几张不同国家标志性建筑物或国旗的图片,然后学生拿一个充气锤子,教师说单词UK, USA, China, Canada,学生听后,马上跟读,然后将锤子砸在相应的图片上。
2.两人一组利用国旗图片用“I'm…I'm from…”句型进行自我介绍。
3.Let's chant.听录音,学生跟着说唱。
4.完成全品学练考—课后练02页第一题。
课件展示本课所学四个国家的国旗,国旗下分别标上A,B,C,D,教师播放录音UK, USA, China, Canada,让学生听录音并选择正确的国旗序号。
师生一起回顾本课时所学内容:
单词:UK, USA, China, Canada。
1.听课文录音,熟记单词UK, USA, China, Canada和对应的国旗图片。
2.完成全品学练考—课后练02页第三题。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篇3】
一、整体设计思路及方法:
根据>和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是这样设计本课的:首先以一个猜谜游戏导入新课,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包里有什么.引出了There be 句式,然后由包里Ben的照片引出了参观的学校。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也使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十分自然。同时我还从学生的生活出发,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要求学生介绍自己的教室时,我拍摄了本班的教室图以及电脑房和阅览室的图片,然后要求学生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完成任务。这样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创设了与完成任务相关的情景,进行了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尽量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和方式中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牛津小学英语〉〉4B第八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的重点是学习PartA对话。
三、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听懂、会说PartA的对话,能掌握句型What’s in/on…? There’s…/There are…。
2、 培养学生在情景中熟练运用句型的能力,灵活运用交际用语的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四、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PartA 对话 There is/are…的灵活运用。
(二)、难点:熟练灵活地在情景中运用There is/are…句式。
五、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核心教学内容是“介绍教室”,还重点介绍了There is/are…in/on/near…句型。由于该单元句型较复杂,生词量较大。因此,教学中,我对教材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第一课时先教学了PartB 的单词。在第二课时教学PartA 对话。这样学生在掌握了单词,初步了解句型的基础上,学习PartA 对话,就非常轻松了。所以整个学习过程轻松、愉快,水到渠成。
六、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单词卡片、一个大包、几本音乐书、录音机、作业纸
七、教学过程:
Step 1.Warming up 师生共同欣赏歌曲:In the classroom
(设计意图:歌曲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教学形式之一,让学生欣赏歌曲,不仅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本课教学句型做好准备。)
Step 2 Presentation 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S:It’s fine.
T:Let’s go to YangZhou station.
S:OK.
T:Oh,where’s my bag?
S:It’s on the desk.
T:(出示大包)It’s a big bag .It’s heavy.What’s in my bag?Can you guess?
学生进行猜测,学生每说出一个物体,教师可用Yes.There’s/There are….然后再让学生把这些物品放在教室内不同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的游戏复习了以前的单词,同时教学了新的单词songbook,起到了以旧带新的作用,同时教师用There’s/There are….来说句子,让学生对新句型有了感性的认识,降低了新句型教学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欲望。)
Step 3 Learn the new dialogue.
1.T:This is our classroom.Is it big?
S:Yes,it’s big.
T:It’s big and bright.
Teach: big and bright. Make sentences with “big and bright”.
2.T:Look,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our classroom.What’s in the classroom?
Let the students answer it.
Teach : There’s/There are….
3.T:Today is the open day of Ben’s school.Let’s go and see.
电脑出示无文字的图片。
Listen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4.Read after the tape.(电脑显示有文字图片)
(设计意图:在新授的教学中从词到句,从听到说、读,层层递进,通过各种感官的刺激,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听、说、读的能力。)
Step 4 Practice1.Read the passage after the teacher
(教师大声读,学生小声读,然后进行交换)
2. Read the passage by themselves.
3.Practise in pairs
4.Act in pairs.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给予学生充足的听、说、读、演的机会,全面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并通过不同形式的阅读,小组交流学习,提高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Step 5 ConsolidationRiddles:
T:There are lots of books in it. There are some computers in it ,too. You can read books in it.
What room is it? Guess.
教师说一些谜语让学生来猜一猜,也可以让学生编一些谜语,采用竞赛的形式。
(设计意图:采用猜谜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是对本课内容的总结与运用,由学生说谜语就是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Step 6 An assignment分发给每一位学生一张作业纸,电脑显示教室图,电脑房图,图书室图,音乐室图,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两幅向别人结束,别的同学可以根据介绍情况打星,看谁得的星多。并选择其中一幅图完成作业纸上的填空。
(设计意图:学生学的知识要从课本引申到现实,从抽象过渡到具体,从规则引导到运用。教师要让学生尽快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任务,让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到真实的任务中去。)
Step 7 Homework1、 熟读对话。
2、 用There’s/There are向别人结束自己的卧室。
八、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中,创设合理的情景,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景中交流,是教学中最需要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倡以人为本,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本课中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了生活中的情景,设计了符合生活实际的任务。在这样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状态中,,学生不由自主的把学习的需要转化成了生活的需要,教学效果较好。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篇4】
2.认读以这些字母开头的单词fox,box,yellow,yo-yo,zoo,zebra。
教学重点:
本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字母Xx,Yy,Zz以及让学生听懂并会说带有这些字母的单词fox,box,yellow,yo-yo,zoo,zebra。
教学难点:
Hello!What’s your name?
Where is your pen/pencil/ruler/pencil-case/…?
Can I use your pen/…?
播放录音让学生听A部分Let’sdo的内容,边听边做动作。
3.用字母卡复习所学字母,并抢答以这个字母开头的单词。
1.学习字母Xx和单词box、fox。
(1)教师出示box的图卡,问:What’s this?生:It’s a box.板书box并进行教读。教师指着图卡下面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先问学生:What letter is this?如学生不会,再告诉他们是X,并出示X的字母卡,大小写字母先同时呈现,再分别进行书空与认读。(在四线三格中书写字母大小写Xx。让学生观察并做空中书写练习。)然后教师出示课本中fox在盒子里的图,问学生:What’s in the box?Yes,it’s a fox.然后出示fox的单词卡,让学生跟读。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Yy和Zz。利用颜色卡复习yellow,利用图卡学习yo-yo和zebra。
(3)出示作业纸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练习中教师先进行强调注意事项,学生开始书写教师进行巡视,及时进行纠正错误。
(4)听录音,用手指着字母及单词,跟读Let’s say部分。
(5)听Let’s sing部分,出示字母卡随着歌曲复习字母A--G。歌曲处理教师进行适当讲解与领唱让学生全部能掌握。让学生跟着录音一起学唱歌曲,学生在唱歌时打出相应的节拍并做出相应的动作。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相对宽松的情景下巩固复习所学内容。
将X—Z的字母卡贴在黑板上,将大小写分贴两行,然后打乱顺序,让学生将大写字母与相应的小写字母连线。
将fox,box,yo-yo,zebra,zoo的图分别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看完图后在教师提供的作业纸上把缺少的单词字母写出来。并能够做到认读。
1.出示学生学过的Aa-Zz的字母卡片。请学生说出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在认读单词。做到听、说、认读以及用正确的笔画和笔顺书写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字母的笔画和笔顺。)
2.Let’s check.
第一遍学生听音选择。
第二遍进行听音核对答案。
书写本课所学字母。把歌曲《HideandSeek》唱给家长听。
5.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通过实物来进行字母的教学,让简单的字母教学融入具体事物中,最后通过歌曲的教授更加巩固了本堂课的知识要点。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篇5】
1,教学内容与目标:Let’s talk:本部分主要巩固Good morning./ Hi.并学习新句型:We have a new friend
today. I’m from …(国家)。Welcome!通过教学会话,让学生学会介绍他人及做自我介绍。Let’s practice:为了巩固Let’s
talk部分而设计的练习。教学重点、难点:国家名称及介绍他人和自己。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人物头饰及一些公众人物或卡通人物的头饰,还有常见的国家国旗。或是某个国家有代表性的物品。教学过程: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播放英语歌“Hello”的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演唱。师生之间互相打招呼,与学生进行日常对话。
2,新课展示(Presentation):接着刚才的环节教师继续和学生对话,如班上有新同学,引入We have a new
friend.如没有新同学就安排个学生戴上Amy的头饰,引出该句。T:带领全班一起说Amy!
Welcome!注意不要将Welcome的发音发错了。教师戴上头饰,手中兴起中国的国旗,扮演Bai Ling:Hi, I’m Bai Ling. I’m
from China.(手中挥动中国国旗)。利用国旗卡片,教读China, America,
Canada三国的名字。教师通过放录音,贴挂图的方式来让学生感知对话。并能利用头饰及老师提供的各国特殊物品作拟人式的自我介绍。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篇6】
一、课题
Lesson 10 It’s cold
二、教学内容
Let’s learn. Let’sing 和Ask and answer.
三、教学目标
1.能听懂和指认:
cold,hot,fine,sunny,cloudy.rainy,windy7个表示天气的生词。
2.掌握“
Is it hot?”“Yes,it is.”“Is it sunny?”
“No,it isn’t.It’s rainy.”几个句型。
3.进一步复习巩固元音字母O的发音。
四、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主题句型。
2.Let’s learn.
五、教学难点
Ask and answer.
六、教学方法
1.复习法
2.图片导入法
七、教具准备
单词图片,录音机,小黑板。
八、教学过程
【复习检查】
1.复习单词:复习以前学过的单词,其中要求掌握的单词可由教师说英文,让学生拼写出英文并写出中文意思。对只要求会听说的词,可由教师说英文,让学生跟说并说出中文意思。
2.复习Let’s talk:教师出示简笔画,让学生看图听一二遍录音,然后全班一起说两遍,再叫若干对学生站起来对话。
【Let’s learn】
1.学习生词(表示天气的)
A.复习cold,hot,fine三个单词。
B.从“活动材料中”取出sunny,cloudy,rainy和windy几个单词的简笔画,让学生边听读单词边画和涂色,画好后,将它们剪下来制成卡片。
C.教师举图并说cold,sunny,cloudy等,反复说多遍,学生能基本熟练后,由教师发指令,说“It’s sunny.”“It’s hot.”“It’s rainy.”等,让学生举手中的卡片,做动作反应。
D.学生能熟练反应后,教师举图片,让学生说英文。
2.导入主题句型:(自问自答导入)
A.举表示hot的图,并自问自答:“Is it hot?” “Yes,it is .”
B.举表示rainy在的图,并自问自答:“Is it sunny?”“ No,it isn’t. It’s rainy.”说过后解释一下,这里的it表示天气。
【训练操作】
1.师生问答,教师举一个图并提问,由全班一起回答。如教师举表示cloudy的图并问:“Is it cloudy?”学生答:“Yes,it is.”教师举表示rainy的图并问:“Is it sunny?”学生答:“No, I t’s rainy.”
2.全班分左右两部分,教师举图,左边学生问,右边学生答,如教师举表示cold的图,并说hot,则左边学生问:“Is it hot?”右边学生答:“ No,it isn’t. It’s cold.”教师举表示windy的图并说windy,则左边学生问:“Is it windy?”右边学生答:“ Yes,it is.”练几遍后,两边换过来。
3.各竖排间进行同样操练。
4.同座同学用手中的卡片互相提问和回答。
【Let’s sing】
听录音学唱,进一步练习[u] 的发音
【Ask and answer】
1.教师就当天的天气提问,让全班学生答,如当天是晴天,且很热,教师可问:“Is it cold?”“Is it cloudy?”“Is it rainy?” “Is it hot?”“Is it sunny/fine?”对前三个问题学生要答:“No,it isn’t.”对后边的两个问题学生要答:”Yes,it is.”
2.教师举图片问:“Is it…?”让全班学生作答.全班左边和右边的学生依次到讲台前,一人举图片问,另一人回答。
【效果测试】
做练习册中的练习二至练习四
【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单词两边
2.抄写Let’s learn中的主题句型一遍。
三年级下册英语教案【篇7】
My school bag
教学目标:
1. 能听懂、会说单词a tape, a pencil sharpener, a knife, a crayon
2. 能听懂、会说、会读日常交际用语What’s this/that in/on the…? 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It’s … Come here. 并获得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要求读音正确,语调自然。
重点难点:能正确理解运用介词in 和on。
教 学 过 程
用时:20分钟
第一步:重难点突破
用时:5分钟
T: (PPT 1 显示课题) Hello, boys and girls. Nice to meet you.
T: 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My name is May. 我的名字是May。今天由我来和你们一起学习三年级第一单元Unit 1 My school bag,现在我们就开始吧!
T: 首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复习已经学过的单词和句子。请你看老师出示的图片,猜一猜它们都是些什么呢?(PPT 2)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What’s this?和What’s that? 你可以怎么回答呢?对了,你可以回答It’s a/an… 记住了吗?好,我们开始吧!(PPT 显示图片剪影×4,教师带领学生问答)
T: OK! Good! 你们回答的真好!现在老师要把几样东西分别放到不同的地方,请你仔细看好回答老师的问题 (PPT 3显示图片,若干物品分别放在桌子上椅子上盒子里面和上面。)
T: Look! What’s that on/in the …? (PPT 3点击显现物品)
Yes. It’s a/an … (教授单词tape)
T:同学们,刚才老师是怎么样用英语来问在某处的某样东西是什么的呢?你还记得吗?对了,老师是在原来我们学过的句子后面加上了物品所在的位置。例如What’s this on the desk?是想问在桌子上的这个是什么。请你也来读一读.(带读) 再例如What’s that on the …? 是想问… 请你也来读一读。
T:在这里老师还想提醒大家介词in 和on的区别,(PPT4显示帮助解释) in 表示在……里面,例如What’s this in the box? 盒子里面的是什么?而on 表示在……上面,例如What’s this on the box? 盒子上面的是什么?好,现在你都懂了吗?老师来考考你。(拿铅笔盒和一只铅笔,分别放在里面和上面,带领学生问和答,进一步解释说明)
(本步骤设计说明:教师首先通过游戏带领学生复习旧知并过渡到新句子的学习,这样的层次有助于学生自然接受新知识。同时通过讲解和教授,帮助学生理解,体会in 和on这两个介词的区别,突破重点难点。)
第二步:课文学习
用时:10分钟
1 T: Now boys and girls, let’s look at these boy and girl. Who are they?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位小朋友,他们是谁呢? (PPT5显示Yang Ling 和Wang Bing) Yes, they’re Yang Ling and Wang Bing. Yang Ling is in Wang Bing’s house today. 今天杨玲在王兵的家里,他们在说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播放课文动画)
2.T: 好,现在你知道他们在谈论什么了吗?对了,他们在谈论王兵的文具呢!那么他们谈论了哪几样文具呢?请你听课文对话,把他们谈论到的文具选出来。(PPT 6显示待选文具和听力要求)(播放课文录音)
3.T: OK. 他们到底谈论了哪几样文具呢?请你和同学讨论讨论。
T: 好,我们一起来看看正确答案。他们谈论了这四样文具,你会用英语说一说这些文具吗?首先我们来看What’s this in English? Yes, it’s a tape. And what’s this in English? It’s a pencil sharpener. 很好。这个呢?What’s this in English?这个用英语怎么说呢?Yes, it’s a knife. (教授带读knife) 最后What’s this in English? Yes, it’s a crayon. (教授带读crayon)
4. T: 同学们现在你知道怎样询问某样物品用英语怎么说了吗? 我们可以问: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in English是用英语表示的意思。(带读词组和句子) 现在就请你看着这几样文具用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It’s a/an …来问答。首先请你来看看以下两位同学是怎样对话的吧!
(学生演示问答)
5. T: 好了,现在我们来跟随杨玲和王兵一起来说一说。请听课文动画跟读。
(播放课文动画,暂停跟读)
6. T: Very good! 现在你能来自己读一读课文吗?
7. T: 同学们,现在请你来当杨玲,跟电脑上的王兵来对对话。
8.T: 好,现在请和一位同学搭档表演课文。首先请你来看看这两位同学的表演吧!(学生演示表演课文)
(本步骤设计说明:本部分教师直接引出课文中的两个人物,让学生通过看初步感知课文,在通过听理解课文内容,从待选物品中选出他们所谈论到的文具并进行新单词和句型的教授,此部分的重点应转移到句型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这个问句上。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跟读学习课文,在充分的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课文表演。)
第三步:巩固操练
用时: 5分钟
1. T: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种新的提问方式,(PPT小结)一种是询问在某处的某样物品是什么,我们可以问:What’s this/that on/in…? 这里我们不但要注意物品的远近,还要注意物品的位置,如果物品离我们比较近,我们应该用代词this;如果比较远,应该用代词that;如果物品是在某样东西的上面,我们应该用介词on;如果物品是在某样东西的里面,我们应该用介词in。另一种提问的方式是询问某样物品用英语怎样表达,我们可以问: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 而这两种提问方式都可以用It’s a/an …来回答。你都明白了吗?好,现在我们就用今天所学的内容来编对话进行表演。(提供四个场景,让学生4选1进行表演)
2. T: 首先请你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所编的对话吧,说不定会对你有所启发哦!(学生演示表演编对话)
(结束语)
T: 本节课中我们一起跟随杨玲和王兵学习了如何询问在某处的某些物品是什么,还学会了询问某样物品用英语怎样表达,希望你在课后认真复习课文,我们下节课再见。Bye!
三年级燕子的教案热门7篇
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份“三年级燕子的教案”分析报告,望能为您带来帮助与启示。欢迎您分享这份报告。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在开学前必须准备的,按照要求制作出严谨的教案课件是确保良好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三年级燕子的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出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课前准备:
1.课前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
2.收集有关燕子的资料。
3.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课件:青草、柳叶、鲜花、小溪流水、燕子体会春天的美丽。
2.说说你了解的春天。
小朋友有没有留意观察自己的周围,有没有嗅到春的气息?有没有找寻到春天已经悄悄来临的足迹。
二、初读课文,划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学习生字
1.读准字音。
俏:与悄区别读音和字形。
拂:不要错读成f。
2.自主识字,找规律。
3.交流。
4.巩固运用。
5.同桌抽读。
四、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五、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六、写字
1.读准字音。
2.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燕、聚、演、倦、漾。
3.观察字形结构。
4.练习书写。
三年级燕子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被崛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模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碧寤岫窳悠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备惺芄岽┤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题,质疑。
1、板书:燕子。你对燕子有哪些了解?(燕子是候鸟)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燕子专列)齐读课题。自读课题,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学生交流。板书部分问题。(注:学生想问的问题可能主要有这些:什么叫专列?专列是怎么样的?燕子为什么要乘专列(会乘专列)?这个故事讲了什么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先要读熟课文。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现在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在文中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有关语句,做上记号。
(三)、解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读后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学习下面的语段)
——解决“专列”是怎么样的?
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
(提示读:漂亮舒适)
——解决什么叫“专列”?
在与学生的对话中随机解决“专列”意思。
——解决“燕子是候鸟,为什么要用专列送呢”?
(1)学生自由谈。(板书:麻烦、决定、呼吁、寻找、救护)?燕子遇到麻烦就能坐上专列吗?
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就有一个句子把燕子遇到的麻烦写清楚了,谁能找出来读一读。
(2)学生交流,出示句子: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3)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个句子,想想燕子到底遇到了哪些麻烦?(随机理解“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骤降”等词语。)
指导朗读。
(四)、深读课文,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感悟人们对燕子的关爱之情
1、教师导入第三段“呼吁”。理解“呼吁”,瑞士政府呼吁什么?读句子。
请同学们联系上文,想像一下,如果你是当时瑞士的电视台、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会怎样向人们发出呼吁。
学生说话。(教师点评,要求说时联系第二自然段中的词语,注意语气)
2、政府的呼吁,瑞士的人民听到了,课文是怎样写瑞士居民们寻找、救护燕子的?
听老师读一读。
(1)教师漏读加点的词,在学生评说中理解这些词语所表现的困难。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2)教师激发情感,引导感情朗读,读出关爱之情。
(3)在无数寻找燕子的居民队伍中,作者具体写了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救护燕子的行动。请大家自由读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像贝蒂小姑娘具体救护燕子的行动。
(4)同学们,这就是小贝蒂,请你仔细看看图,说说小贝蒂是怎么救护冻僵的小燕子的。
(5)老师小结:多么感人的一幕呀!在寻找燕子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呢!人们用爱、用情编织了多少个美好的故事!让我们再读这两段话。来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感。
(五)、写话学习语言表达,提升人文。
1、教师深情导读:于是,出现了课文开头所描写的这一幕,(一列漂亮舒适……)列车开动了……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什么是致谢)假如你就是车厢里的燕子,你觉得特别要向谁致谢呢?(生交流:向瑞士政府、居民们、小贝蒂致谢、贝蒂的爸爸妈妈、播音员等)
(1)提示话题:向瑞士政府致谢。
向居民们致谢。
向贝蒂致谢。
……
(2)提示写话内容。选择一个你“致谢”的对象,请你把致谢的话写下来。要求写清楚向谁致谢,结合课文内容,用上课文有关词语或句子写出致谢的原因。
教学反思:
《燕子专列》是一篇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并用专列把它们送到了温暖的南方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唤人们要保护动物。
通过这篇短文的教学,我深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应该放不开手脚,总想自己主宰课堂,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尤其是阅读课文,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因此,作为《燕子专列》这样的阅读短文,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加强学生的自读自悟,注意加强朗读教学,注意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大胆发表自我见解的能力,整节课围绕“爱”之主题构建课堂,理解层层推进,情感步步升华。
三年级燕子的教案【篇3】
一、揭示课题:
1、歌曲欣赏《小燕子》,说说听这首歌的感受。
2、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请学生观察燕子的样子,抓住它的特点说说燕子。
3、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怎样来写燕子的呢?今天就一起来学6、燕子。
教学生字“燕”,“燕”是个象形字,“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北”是燕子的翅膀,四点底是摊子的尾巴。
在写“燕”的时候各部分要紧凑。
学生用钢笔在书上描红。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读音。
(1)抽读生字卡片,纠正读错的音节。
提醒学生注意:拢、掠是边音;俊、晕是前鼻音;横是后鼻音。
(2)学生齐读
2、掌握生字的写法:
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并在书上逐个进行描红。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
(1)学生读课文。
(2)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评价。
4、交流: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那些方面?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
1、多媒体出示燕子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的外形。
2、自由读课文,想想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3、学生交流。
4、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结合交流板书:羽毛乌黑发亮
翅膀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5、指导朗读
(1)激发情感
看多媒体:面对这么机灵的燕子,这么可爱的燕子,你愿尽情的夸奖它吗?让我们赞美的语气读。
(2)自由朗读。
(3)指名试读、齐读。
6、指导背诵。
(1)学生说该怎样背?
(2)看板书练习背诵。
6、说说这一段的意思。
四、指导写字。
五、作业。
1、抄写词语三遍。
2、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燕子有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还有一个()的尾巴。
三年级燕子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方法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并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春天的美丽。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的方法以及抓住特点生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搜集春天的景物的图片,搜查关于燕子的资料。
2、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安排: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春天来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你们通过平常的观察以及查资料知道小燕子有哪些特点呢?
(示例:燕子是一种候鸟,体小,翅膀尖而长,尾巴分开像剪刀,背部黑色,腹部白色。常在人家屋檐下用泥筑巢居住,对农作物有帮助,是益鸟。她总是和春天一同来临。)
二、指导看图,初步感知
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后说出图上景物。
2、学生按一定顺序将观察到的景物描述出来。
3、引导学生重点观察图中的燕子,并对春光中的小燕子作出评价。
4、出示课题并设疑:文中的作者将怎样描述在春暖花开、绿柳轻扬时节从南方赶回的小燕子?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轻声读课文,边读边作批注:用符号标出不会认读的生字以及不懂的地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3、出示生字、生词,纠正读音。
(1)读生字卡片。、重点指导“拂”的读音。
(2)生字扩词,丰富词汇。
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俊俏、吹拂、五线谱
4、指导书写。
聚:下面不是“禾”。
演:右边有一横,不要丢掉。、漾:右下部分是“永”,不是“水”。
四、再读课文,粗知大意,学习观察方法
1、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美景。
2、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各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一自然段:写燕子的外形。、第二自然段:写燕子从南方赶来。、第三自然段:写燕子的飞行状态。
第四自然段:写燕子像音符般停歇在电线上,谱成春天的赞歌。)
3、请学生图文对照,说说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观察的重点。
(作者是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第一段写近处看到的燕子。第
二、三段写由近处看到的燕子的各种飞行的姿态。最后写从远处看到的像音符般的燕子。作者的观察重点是燕子。)
4、结合学生读课文之前的看图情况,鼓励学生将学习到的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去。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师播放歌曲《小燕子》)同学们,你们喜欢歌中的小燕子吗?今天,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歌声继续学习《燕子》这篇课文吧!
二、品读课文,朗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出示填空题。
一身()的羽毛,一对()的翅膀,加上()的尾巴,()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这段话写出了燕子的外形,都写了它的哪些部位?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写了羽毛、翅膀和尾巴。按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来写。)、(3)“乌黑发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凑成了”这些词说明了什么?、(突出了燕子活泼机灵的特点。)、(4)课文中为什么用“凑成”,而不用“组成”(“凑成”能体现出燕子身形灵巧、搭配和谐的外形特点。)、(5)你从文中体会到了什么?、(小燕子很可爱。)、(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7)背诵第一段。、2学习第二自然段。
(1)图文对照,自由读第二段,讨论交流。、①画出最能突出春天美的特点的一个词。、(光彩夺目)
②作者通过对哪些景物的描写来突出这一特点?
(这段共写了七种景物:细雨、微风、柳丝、草、叶、花、燕子。这七种景物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春雨如丝、柳丝黄绿、叶子嫩绿、花朵五颜六色、小燕子活泼可爱,体现出了春天多彩的美。)
(2)想象“赶集似的聚拢来”的景象。、(“聚拢”是聚集的意思,这里用拟人的写法,写出了生动活泼的春景。)、(3)带着对春天的赞美,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朗读这部分内容要定准轻松欢快的基调,语速要根据内容的变化时缓时急。“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语调要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语速加快,要有赶集、聚拢之意。“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要读出欣喜之情。)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出描写燕子飞行3、(2)找出重点词,交流感悟。
通过“斜着身子”感受燕子飞行的姿势,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通过“掠过”体会燕子飞行之快速;
通过“唧唧地叫着”感受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
通过“有的有的”了解众多的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
(3)教师:读了这一段内容,你有怎样的感受?、示例:我仿佛看到了众多的燕子在早春的阳光中,迎着微风欢快飞行的情景。这些自由自在的燕子为春天增添了活力,真令人神往!
(4)带着对燕子的喜爱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4学习第四自然段。
(1)让学生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圈出描写燕子停歇的词句。、(2)出示句子: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教师:“落”字用得真好,你能体会到什么?
(“落”字写出了燕子的轻盈、灵巧。)
(3)出示句子: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①教师:“痕”字用得很好,你能体会到什么?、(“痕”字写出了景物在远处若有若无的情景。)
②教师:为什么用“五线谱”打比方?(教师出示五线谱让学生了解。)、(电线的样子很像乐谱中的五条线,燕子停在电杆上很像音符。这个比喻与最后一句话相呼应,更好地体现了歌颂春天这一主题。)
三、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1课件展示:在明媚的阳光下,燕子快乐飞行的画面。、2配乐朗诵全文。
四、总结
1读完全文,燕子给你总体印象是什么?、(活泼、机灵、可爱)
2读完全文,你能体会作者在描写之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赞美燕子,赞美充满活力的春天,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课外延伸,布置综合性学习
1留心观察大自然中的燕子。
2搜集并积累描写燕子的好词佳句。
教学反思:
《燕子》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文章描写了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重点写了与春天一同到来的'燕子这一美丽形象。教学本课,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还要让学生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另外还要让学生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
1.注重观察方法的指导。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插图进行教学。课前让学生观察图片,初步感受春天的美,燕子的美。上课过程中,图文结合,让学生深入感悟燕子的外形美,飞行美,停歇美,以及燕子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2.合适的情境创设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伊始,播放歌曲《小燕子》,让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继续学习。学完全文的内容,课件展示明媚的春光下,燕子快乐飞行的画面,让学生的情感进一步升华。
3.注重朗读感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会体会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勃勃生机。
三年级燕子的教案【篇5】
一、复习:
1、读课文第一段。
2、说说从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3、交流填空。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把表示事物的词语画出来,圈出具体描述的词语。
2、学生交流。
结合理解赶集、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4、重点品味:(并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
(1)春天是个热闹、色彩斑斓的季节。
请学生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在书上用横线划出所写的景物,用曲线划出景物的特点)
学生同桌、全班交流。
(2)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理解为什么说像赶集似的聚拢来?[
(3)出示填空题。
二三月间,微风轻轻地()着,毛毛细雨从天上()下来。千万条柔柳()了鹅黄色的嫩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的春天。
学生完成填空。
再次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用词的正确性。
读好上面的一段话。
(4)从这段中还知道了什么?
(燕子为春天增添了生机)
读好最后一句话。
5、有感情朗读第二段。
(1)学生自由读,想想用怎样的语气读。
(2)指名读,评议。
(3)看这多媒体出示春天的美景,齐读第二段
6、指导背诵。
(1)请学生说说怎样来背。
(2)学生试背
(3)齐背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生自读课文,从这段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再读课文燕子飞行给你留下的影象是什么?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
4、学生交流。
5、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快?为什么能体会到?
(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了飞行动作的优美。)
(唧是叫声,只短短的一声一从这飞到了那,速度真快。)
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
6、朗读有关句子。
7、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轻?为什么能体会到?
(偶而、沾、小圆晕)
理解:小圆晕
作者为什么说是小圆晕呢?
相机理解偶尔并用偶尔造句。
看多媒体燕子飞行加深印象。
8、朗读有关句子。
9、感情朗读课文第三段。
10、指导背诵。
四、学习课文第四段。
1、指名读第四段。
2、学生质疑。
3、理解词句:五线谱、音符、。
4、理解句子。
5、看多媒体燕子的休息。
6、感情朗读。
7、指导背诵。
五、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燕子什么地方可爱?春天美在哪里?
六、作业:
1、造句:
偶尔――-
活泼―――
2、背诵课文。
三年级燕子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识认文中的生字新词,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5、查阅资料,了解瑞士政府在环保方面所作的努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能在课外开展环保调查。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环保意识,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天气与环境的内容和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领悟这样描写的效果。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课
1、告别翠鸟,让我们去读一个有关燕子的感人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燕子专列
2、板书课题,指名读,读后就课题讨论质疑
“专列”指什么样的列车?生根据了解谈:又漂亮又舒适;还有空调;设备齐全;服务很好;是贵宾或重要人物可以坐的。
指名再读课题,读出自己的感受,提出自己的问题:燕子为什么会坐这种专列呀?燕子是侯鸟,它会飞呀?谁特意安排它们坐的呢?燕子要坐专列到哪儿去?燕子是怎么坐上专列的?……这篇课文和第五课有联系吗?作者为什么写这篇课文?
二、带着问题初读课文,提示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
2、边读边圈划生字词。
3、思考以上问题,把自己感受深的段落或句子画出来,并做批注
4、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初读情况
1、识认生字词。重点指导:濒殊骤跋政载的读音理解词语跋涉特殊骤降殊荣结合词语认读“瑞士”拓展了解瑞士。是一个中立国,很美丽,高原多,气温变化大……
书写:欧洲舒骤载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力求简洁。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了解瑞士的环保
3、调查身边的环境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气温骤降政府决定呼吁人们救护燕子专列送走燕子
二、研读课文第一小节
1、师引读: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让我们也去这个车站看看。你看到了什么?引导读第一小节。
汇报示例:看到了专列,果然很漂亮也很舒适;我还看到了很多人来送行;列车里的乘客是燕子……
2、引导品读:“启程”指什么?可以换成“出发”吗?
汇报:不能,用启程说明不是短途,可能是长途的。这批特殊的乘客要被送到瑞士以外的温暖的地方,路途很远。
3、质疑:燕子为什么要乘坐专列,它们遇到了什么麻烦?
三、研读课文第二小节
1、生默读课文,思考:燕子遇到了什么麻烦?圈划出有关语句,写体会。
2、汇报示例:
A、气温骤降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的昆虫都被冻死了。
“骤降”说明突然,事出突然,没法做好准备;“风雪不止”说明很冷;“冻死”不是因为年老而死,可见天很冷。师引导:把“几乎”换成“所有”不是更能说明天冷吗?生辩驳:课文中的意思是大部分的昆虫被冻死,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死了。还有,如果是“所有的昆虫被冻死”说明天气冷极了,燕子一定也会冻僵。即使不冻死,也会因为一点食物也没有,无法生存,等不到人们救助了。
朗读体会,燕子的困境。结合第一课《燕子》,想象拥有那样一身光亮乌黑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在这样的风雪中会怎样艰难?
B、燕子经过长途跋涉……濒临死亡。
体会燕子的麻烦:“非常”可见它们极度疲劳,因是长途跋涉,无法返回,吃力,也没有力气去搏击风雪;饥寒交迫;濒临死亡,是大麻烦。朗读领悟,燕子的困境。
C、创设情景,情感体验:你就是这批燕子中的一只,濒临死亡,你怎么办,怎么求救呢?
你们吃了那么多的苦,飞越大海,沿途战胜了那么多的困难,终于飞到风景如画的瑞士,还没有来得及享受,来不及庆祝,就遭遇了这样的麻烦,濒临死亡,眼看着自己的亲人同伴在风雪中垂死挣扎,快点大声呼救吧,不然就来不及了。
生:我们从南方飞回北方,遇到了麻烦,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的昆虫都冻死了,我们经过长途跋涉,已经十分疲劳了,饥寒交迫的我们濒临死亡了。
师引导要呼救呀。
对话示例:
生:我希望你们来救我!
师点拨:希望可以吗?态度要诚恳,要呼救。
生:我恳求你们赶紧来救救我们吧!
过渡:燕子发出了这样恳切的呼救声,正如我们在《翠鸟》一课中同学们说的,鸟类要和我们做朋友,我们应欣然接受。作为朋友,燕子们为我们做了些什么呢?现在朋友有了麻烦,作为他们的朋友,我们享受了很多,现在我们人类该为它们做些什么呢?我们看瑞士政府是怎么回报燕子朋友的?
四、研读三——五节
1、默读课文瑞士政府做了什么?
2、概括:政府做决定呼吁人们行动起来救助燕子,派专列送燕子去温暖的地方。
3、角色体验。作为燕子得知瑞士政府的决定,不禁由衷的赞叹:
生:瑞士政府能够做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
师引导生谈为什么觉得了不起
生:做这样的事是要耗费大量的物力和人力的,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他们要救的不是一部分而是全部的燕子,需要信心、勇气、耐心……
大家都知道“决定”是指就这么办,不能更改的,救助燕子和处理国家大事比,是微不足道的呀,可他们却把这件事当作大事来办!
瑞士有很多城市,要救助这么多的燕子,非常难!在山路上救助燕子的人们可能会滑倒,受伤,救燕子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小鸟,可是瑞士政府能作出决定还呼吁人们立即行动去救我们,把我们看得这么重要,真了不起!政府要用火车把我们送到温暖的地方,并不只是把我们送出瑞士就算了,把我们送到安全的地方,一定要救活我们!天气这么寒冷,政府呼吁人们出门救燕子,即使人们穿的再暖,在风雪中,在山林里寻找燕子,一定是非常艰难的,政府能在这种情况下,呼吁人们来救我们,真了不起!再说,我们燕子又不只是在一个地方,山谷岩缝都是我们藏身地,人们要找我们不容易呀,政府能下决定救我们真了不起!
政府呼吁“人们理解行动起来,寻找燕子”,可见人们听到呼吁,就放下手头的工作,丢下一切,去寻找燕子,代价太大了!
总结:可见,救助燕子看似微不足道,但做起来却困难重重,瑞士政府作出这样的决定真的太了不起了!
再读,竖起大拇指,表达对瑞士政府的敬意。
课外也课内整合:其实,在我们看来如此了不起的事,在瑞士政府来说却理所当然。学生结合课前了解的瑞士政府对环保的做法,如:立法保护树木,组织居民定期参加环保学习……
4、这样的政府领导的人们怎样对待燕子的麻烦呢?结合理解词语“呼吁”,从人们的自觉行动中体会他们对鸟的爱心。设想:在政府呼吁前,人们会为燕子做些什么呢?理解,人们自发的行动力量还是不够,也体会,瑞士人民博大的爱心!
5、人们怎样行动的?角色体验,作为被救助的燕子中的一只,你是怎样被救助的,怎么致谢呢?
研读第三、四小节
A、自读自悟
B、汇报自己找到的句子
C、引导感悟:
你们就是冻僵的燕子,是什么让你感动,为什么感动?
“纷纷”全体行动,这么多人来救助“我们”,他们放下自己手头的工作,来救我们,甚至有老人,孩子,他们也加入到救助“我们”的行列!
激情:
此刻,你就被卡在岩石缝里,你就滞留在山谷里,被困在高山顶上……饥寒交迫,努力地将身子缩成一团,凄凉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此时,燕子妈妈们,艰难地拼尽全力撑开翅膀,让孩子躲避风雪,保护着自己的孩子,有的燕子妈妈就这样在风雪中渐渐失去知觉,被活活的冻死了;燕子爸爸把仅有的食物给了自己的孩子吃了,而它们自己却活活饿死了……成千上万只燕子,成千上万个燕子家庭正处于这样悲惨的处境。风仍然猛烈的刮着,大雪无情地满天飞舞着,你们在风雪中苦苦挣扎着!现在,你们终于看到了生的希望,人类伸出援助之手,来救助你们了!指导研读人们救助燕子地句子,从“冒着,顶着,踏着,四处寻找”体会人们博大的爱心。读出情感来!
D、在这批救助燕子的人群里,我们特别要感谢一位叫贝蒂的小姑娘:瞧,指导看图,结合读文,体会贝蒂的了不起!
如:图上看出雪很大,山上有着厚厚的积雪,贝蒂的手冻僵了,只好用口哈出的热气来温暖燕子,她的手套也许是出门时太着急忘记戴了,也许是在岩缝里寻找燕子时弄破了,弄丢了,她跪在寒冷的雪地上完全忘了寒冷,一身只想着燕子!
j结合课文:在山间的岩缝里寻找燕子真不容易;小小年纪,一天就救助了10多只燕子,一定非常艰辛。燕子得到温暖了,可她自己脸冻红了,手冻僵了,也不在乎!
E、齐读最后一节,体会人类与燕子之间的“友情”,对照课文开头“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感悟,人类的博大爱心!
四、总结
交流体会,学习收获,自己的感悟。
五、作业
1、摘抄课文好词
2、照抄好句,并评析。
3、写话:
想象自己是只获救的燕子,是怎样获救的,如何致谢。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研究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角色感受”的方法,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书,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体验。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直奔主题,教会学生“点”“线”“面”。牵出文章的主线,以线贯穿全文,再抓住“点”与“面”中重点词理解和体会,感受文章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并通过朗读传达出来。
三年级燕子的教案【篇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燕子专列》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当地气温骤降,饥寒交迫的燕子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它们送到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很感人,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动物。
依据年段目标及本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懂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主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意,增强爱护动物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和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二、说教法
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参与其中,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感受。所以,在教学方面,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提问导入、品读感悟、朗读指导、创设情景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本课,我引导学生运用了以下学习方法:品读感悟、自主学习、情感体验、情境想象。
四、说教学过程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以“爱”的情感为主线,我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喜爱之情;
(二)、初读悟文,体会怜爱之情;
(三)、层层研读,感悟关爱之情;
(四)、拓展延伸,升华博爱之情。
(一)创设情境,激发喜爱之情
新课开始,我和孩子们谈话交流对燕子这种候鸟的了解,然后创设情景:孩子们,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是人类的朋友。它们带来了春的气息,带来了灵动的天空,为大自然划上了一道美丽的音符。学生背诵第一课《燕子》。学生情感被充分激发后,我及时谈话导航:“同学们,多可爱的小燕子啊!你们喜欢吗?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它们。”自然引入新课。
然后我以“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为什么还要用专列送呢?”这个问题为突破口,为学生走进文本确立探究的方向。
(二)、初读悟文,体会怜爱之情;
我首先让孩子们领会课文的大致内容,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初步感知文意后,再思考:燕子是候鸟,能长途飞行,为什么还要用专列送呢?孩子们能很快找到“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这一句。品读时我引导学生抓住“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等词语进行探究。如谈到“长途跋涉”时,我先让孩子们想象燕子都会飞过哪些地方,然后告诉孩子们:“每年三月份,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要飞五千多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这一路上,它们飞过城市,飞过大海,飞过沙漠,飞过高山,每天都要飞一百多公里,此时此刻的燕子是多么的疲劳。”通过对这些重点词语的探究和交流,让学生深刻感受燕子冷、饿、累的艰难处境和濒临死亡的那份可怜与无助。
我再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想象濒临死亡的小燕子会对人们说些什么?学生动情的进入角色,从而产生对燕子的同情,怜爱之心。在学生感情自然流露之时,我再加以朗读指导,读出焦急、担心的心情。
(三)层层研读,感悟关爱之情
当学生体会到燕子的艰难处境之后,我及时引导:多可怜的小燕子啊!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难面前,燕子是不幸的,然而它们又是
幸运的。请大家用心去读课文的第3、4、5自然段,他们的幸运究竟是来自谁对他的关爱呢?学生进行深入的自主研读,便很快能找到政府、居民、贝蒂这三个层面。(相机板书:政府、
居民、贝蒂)政府、居民和贝蒂救助燕子三个不同层面的代表,并且由大到小,由高到低。孩子们先交流谁对燕子的关爱,我就引导研读相关的段落,然后加以点拨和朗读指导。
(1)在感悟政府爱心的时候,我围绕“呼吁”这个重点词语,创设情境:如果你是瑞士电视台的主持人或电台的播音员,你准备怎样播报这条新闻?让学生模拟当一回播音员,并给以简单的提示,让他们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体验政府对燕子的关爱之情。
(2)在感悟居民的爱心时,重点体会和想象这句话的含义: “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我先出示填空让孩子们填,再交流从所填这几个词语中能体会到什么?在对重点词语的体会中感悟文本。
当孩子们说到“纷纷”时,都能体会到拯救救助燕子的人很多,我顺势引导:都有哪些人呢?孩子们会想到有老人、年轻人、小孩、政府官员们、警察等不同年龄不同职务的人。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便引读:
听到消息后,老人们不顾自己年老体弱,他们冒着——
年轻人更是冲在前头,他们冒着——
孩子们也不甘示弱,他们冒着——
不同年龄不同职务的人,都纷纷走出家门,他们冒着—
这一次次的引读、接读,在这一浪高过一浪的读书声中,孩子们能够想象到瑞士居民不顾天气的寒冷和环境的恶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拯救燕子的行动中,感受到了瑞士人民的博大爱心,从而激发孩子对瑞士人民的敬佩之情,提升文本所蕴涵的人文精神。
(3)在感悟贝蒂的爱心时, “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我抓住“一点也不在乎”这个词不放手, 从“不在乎”感受内心的“在乎”。
我以“贝蒂不在乎( ),不在乎( ),不在乎( ),只在乎( )。”的句式进行了训练。孩子们可能会填不在乎“天气的寒冷、路途的危险、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饥饿、疲劳”等,不论孩子们体会到了哪一个层面,只要言之有理,我都会给孩子充分的肯定,尊重每个人独特的感受。
我再次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孩子们观察贝蒂跪着,捧着,呼着热气的动作和表情,想象她会对小燕子说些什么?通过孩子们的想象,一个鲜活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小贝蒂多么珍惜手上的小生命啊,此时让孩子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次深情朗读。
从政府的呼吁到居民的救助,这一切都让我们感觉到了瑞士人民对燕子的——爱!
以上环节的设计,我始终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创设情境,在文本的留白处,开启学生思维,发挥想象。体现了“以情为基点、以读为主线、以悟为手段”的设计理念。
爱是一种最神奇的语言,她可以沟通人和动物之间的情感。此时此刻,这些曾经濒临死亡的小燕子呀,恢复了生机和活力,听,它们在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呢。齐读课文开头和结尾两个自然段。读完后想象你也站在送燕子的行列中,你想对远去的燕子说些什么?假如你就是其中一只获救的燕子,你将如何向人类致谢?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理解、感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将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语言的表达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
(四)拓展延伸,升华博爱之情
瑞士的政府、居民用爱心编织了一个多么感人的故事。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关于人和动物之间感人的故事,我也带来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为保护动物做些什么?让孩子们畅所欲言,在叙述和倾听中进一步增强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这一环节的设计也将深深触动学生心灵,在他们的心底铬下了一个字,那就是——“爱”。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力求达到简明形象,以爱表现文章的重点内容,突出爱这一中心,给孩子们留下鲜明的印象,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7篇
“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的内容均为教师范文大全收集和整理的。教案是老师上课之前需要备好的课件,每个老师都需要仔细规划教案课件。一份成功的教案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您带来一些意外的收获!
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让学生在自然轻松的环境下,很自然的将知识过渡到新课,通过多种的操练方法得到巩固,在拓展部分自由的发挥。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将发音潜移默化的得以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习单词favorite subject together yours room food
2)学习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3)字母组合m,n,ing在单词中的发音。
2.技能目标
1).通过模仿课文录音,培养英语语感。
2).能运用What’s your favorite…?来问其他同学最喜欢的东西
3.情感目标
在小组活动中能互相帮助,并能更深的体会朋友的意义
4.学习策略
1)采用谈话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言谈中锻炼口语,巩固旧知,学习新知.
2)情景教学,在相对真实的环境中运用句型,拓展句型.
[教学流程]
一、热身活动
1. Greetings.
二、复习导入
1.埋地雷的游戏
复习已学的科目的单词和星期的单词
2.导出subject
3.揭示课题School Subjects教新单词subject。
三、教授新课
1.通过like,导出favorite
问学生喜欢什么科目,有学生回答很多答案时便用favorite
在教授这个单词时出现评价
2.教授句型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3.操练。贯穿What’s yours?并教授yours
4.你来描述,我来猜
请一名学生上来,其他学生问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这名学生描述I like swimming.
四、课文教学:
Let’s listen and look what are Li Hong and Wang Tao’s favorite subject.
1.观看VCD
2.回答问题
What’s Li Hong’s favorite subject?
What’s Wang Tao’s favorite subject?
3.读课文
五、拓展延趣
1.让学生应用What’s your favorite…?的句型造句
2.根据课后的练习,给三个组不同的任务,调查全班同学的favorite …
3.心有灵犀
请上一位同学,和他的好朋友。看看他们是否相互了解。
六、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抄写单词三遍,中文一遍
2.听录音,模仿录音读课文
3.用What’s your favorite…?造句
注明:评价是将学生分为三个组分别是subject color season
课后的练习一就是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
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
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篇2
课题:Unit Two Look at me
教学重点:学生学习早上(上午)问候语 Good morning. 及介绍人物用语 This is …
教学难点:介绍人物用语 This is …一句的发音较难,口型和发音不易到位,教师要适当提示,切不可盲目纠正发音,从而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教具准备:
1、Cheng Jie ,Mike, Wu Yifan, Sarah, Zip, Zoom 的头饰。
2、为 Let’s play 准备所需要的 Kitty, Mickey 等卡通人物的手偶或头饰。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 [Unit 2 Let’s talk/A]
4、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5、教师准备一个小木偶
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 (Warm-up/Revision)
(1)教师播放第一单元的歌曲 Hello,师生共唱。教师边唱边用体态语示范和学生问候,并鼓励学生边唱边和戴有歌曲中人物头饰的同学打招呼。
(2)用所学打招呼用语,师生互相问候。
Hello/Hi, what’s your name?
Hello/Hi, I’m…
(3)让学生用自己的英语名字,自由下座位同别人打招呼并询问姓名。此时,学生可将制作的英文名卡戴在胸前。(还可戴上其它一些头饰,扮演不同人物,练习打招呼和自我介绍。)
2、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教师用木偶的形式介绍自己和朋友的姓名。
将本单元的单元双面对开情景图展现在学生面前,(熟悉的木偶剧表演现场,学生们如亲临其境一样。教师可将此项内容再现)自然形成打招呼的氛围。
(2)教师告诉学生英语的打招呼用语有很多,除Hello/Hi 以外,在早上或上午可用 Good morning. 来进行。同时教师出示表示上午的图片,或在黑板上画一个升起的太阳,并在旁边标上时间7:30和 Goodmorning.一句。(在图案旁边板书Good morning.)然后教师用学生的英文名字,以不同的身份和学生打招呼。 用Hello/Hi, A. 和Good morning, A. 两种方法同时进行(A代表人名)。(使学生了解到,这两种方法都是在打招呼,但不同点在于Good morning.可用于上午或早上,Hello/Hi 可用于所有时间段。)
(3)师生共同观看本部分的教学课件。[Unit 2 Let’s talk/A]
(4)再次观看本部分课件,教师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件内容,并用中、英文提问,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句子练习回答This is … 。
T: Who’s this? 这是谁呀?
T: This is John. 这是John 。
T: Where are they going? 他们要去哪?
T: To school. 去学校。 (T代表教师说)
(5)学生扮演不同角色练习Let’s talk/A 。
(教师向学生打招呼:T: Good morning. I’m Miss Wang /Mr. … What’s your name? 学生回答 S: My name’s … 此时,教师主动与学生握手并说T: Nice to meet you. 鼓励学生回答 S: Nice to meet you, too.)
(6)教师介绍卡通人物Kitty, Mickey并进行交流。还可用头饰或简笔画,并让学生先简单了解称谓词Miss, Mrs , Mr。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 Good morning, Miss Wang.
T: This is Kitty.
S: Hi, Kitty.
K: Nice to meet you.
S: Nice to meet you, too.
K: Let’s go to school. OK?
S: OK!
此时强调Let’s go to school.和This is Kitty.两句话。提示学生Let’s go to school. 一句,在第一单元B 部分的Let’s do 活动中的“Go to school” 曾学过。教师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和结合,从 “Go to school” 导入到Let’s go to school. 一句的理解“让我们一起去上学”。This is Kitty.是介绍人物的方法,本句的发音较难,口型和发音不易到位,教师要适当提示,切不可盲目纠正发音,从而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在简笔画旁板书This is…)
(7)学生跟读并模仿Let’s talk 部分的内容。(使用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8)再次观看本部分的教学课件,给学生分小组,扮演对话中的人物或其他人物,进行实际交流。教师在可鼓励学生说Miss, Mrs , Mr (此时,学生可以运用教材中人物的头饰,也可运用其他卡通人物手偶或头饰)此处的练习也是与 Let’s play 的活动相结合。
(9)学生展示练习情况。 此时,教师可给予一些小贴画儿,适当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展示情况,尤其是运用多人物或运用 Miss, Mrs , Mr …进行练习的小组。用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勇于运用英语的习惯并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
3、趣味操练 (Practice)
(1)游戏1:
玩 “击鼓传花” 的游戏。首先,将全班学生分为两大组。教师可有节奏地敲击小鼓,两组学生同时开始传花,当老师的鼓声停止时,两组各有一名学生拿到花,这时,拿到花的学生先自我介绍说Hello, I’m …/Hi, I’m …/Good morning, I’m… ,之后再介绍一名好友说This is…没被介绍的学生向大家问好 Nice to meet you.(这个游戏也可用放音乐来代替击鼓,学生可待音乐停止时起立做自我介绍、介绍他人等。)
(2)游戏2:
玩 “听声音,猜朋友”的游戏。教师请一些学生上讲台前,分别戴上Cheng Jie ,Mike, Wu Yifan, Sarah, Zip, Zoom的面具或头饰,以及 Kitty, Mickey 等卡通人物的手偶或头饰,其他没有上讲台的学生闭紧双眼,等待上面的学生和大家打招呼说 Good morning. 之后猜猜他或她是谁,说 This is Cheng Jie /Mike/ Wu Yifan/ Sarah/ Zip/ Zoom/Kitty…猜对的同学为小组赢得一分。
4、课堂评价 (Assessment) 此环节可灵活处理,根据需要设置。
做活动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部分练习。
(1)学生看图,说说图中学生在做什么、说什么。
(2)让学生听录音做练习。
(3)再次播放录音,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一句一句地跟读并相互核对答案,最后通过给小花涂色进行自我评价。
5、扩展性活动(Add-activities)
游戏: Walk to the corner
方法:
(1)教师请6--8个学生上来。
(2)让他们每人选择一个头饰或面具戴上,并说出他们所戴面具的人物。This is …
(3)教师任意给每个人物指定一个角落。比如指着一个角落说:Sarah ,指着另一个角落说: Zip ,分别指着其它两个角落说: Mike, Zoom.
(4)学生听到老师的指令后走到与自己名字相同的地点,做在座位上的学生说:This is Zoom/ Sarah/ Zip/ Mike…
(5)角落处的学生则要与大家打招呼说:Good morning! Nice to meet you.
(6)教师可以不断更改人物的位置和学生继续这个游戏。
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会听、说、读、认:blue, pink, black, white.
2、会认读have, pet, it, rabbit, color, star, teacher…。.
3、会说I have a… What color is it? It’s…。
4、能听、说、读、写R r, S s, T t
教学重点:
1、会听、说、读、认:blue, pink, black, white.
2、能听、说、读、写R r, S s, T t
教学难点:
会说I have a …。 What color is it?It’s…。
教学过程:
一、复习Lesson 13, say a chant,
Yellow, yellow, yellow, a yellow banana
Green, green, green, a green frog
Orange, orange, orange, an orange fish
Red, red, red, a red apple
二、由以上四种颜色,引出另外四种颜色的教学,拿出四张不同颜色的图片,教学:blue, pink,black,white
三、出示四张图片教学并操练
1、出示一张a black cat的图片,教学:
T: I have a ca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black.
2、出示一张a pink fish的图片,教学:
T: I have a fish. What color is it?
S: It’s pink.
3、出示一张a white rabbit的图片,教学:
T: I have a rabbit. What color is it?
S: It’s white.
4、出示一张a blue kite的图片,教学:
T: I have a kite. What color is it?
S: It’s blue.
四、听录音,跟读课文
五、字母教学
1、学习字母R r
出示a rabbit的图片,问“What’s this?”操练a rabbit,接着问:“What’s the first letter?”
出示字母卡片,辨别大小写,教读音。
指着卡片:“Big letter R, small letter r, R r is for rabbit, R r, R r. R r.”
2、同法教学S s
3、同法教学T t.
4、范写,书写。
六、完成Listen and circle the right picture.
七、总结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自我评价
八、Homework
1、朗读课文
2、完成《活动手册》Lesson 14
【教学反思】
这单元涉及的主要的句型是What color is my.(衣服)/it? Its.(颜色)。所以我整个的教学设计思路是:首先我由一首歌(color song)导入这堂课的课题colors。接着是让学生根据白板上的提示(Look at my.;Its.和已学的服饰)选择自己喜欢的衣服编短话。这一环节不仅复习了前一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还能引出下个环节Guessing game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上课的'激情,让学生在玩中学。接着是创设一个情境,我有一个魔术表演,将学生带入今天所要学的内容当中,杨玲的魔术表演。然后通过听,说,读三方面来整体感知对话,以及处理对话中的重难点。在读的方面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来操练。例如男生女生分角色朗读,跟在电脑后面读,齐读等。最后是通过学生展示来检测学生有没有掌握本堂课的重点,并给与评价。
当然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和值得改进的地方。
1、教授单词时没有注重单词的拼读,给人感觉就是一带而过。
2、有几张课件不是很合理,比如在变魔术的时候,课件上文本显示的是变完魔术后的颜色。还有一张课件上的图片太小以至于做在后面的学生不是看得很清楚。
3、教具准备得不是太充分。
4、忘了板书。
5、说话语速太快。
在接下来的教学当中,我将会不断自我反思,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专业知识水平。与此同时,虚心像前辈请教,共同讨论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点。希望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老师。
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生们能熟练掌握数字1~5。
2.学生们能听懂会用How many ?这个句型。
3.复习学过的单词:
red, yellow, blue, black, green,dog,cat,elephent.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数字1~5的掌握。
2.难点:five的发音。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铅笔、钢笔、书。
Step 1. Greetings.
S:Hello, Miss Du.
. T:Hello, boys and girls.
T: First let’s sing two English songs together. (师生共同随伴奏演唱,并做动作。)
Step 2. chant:
Desk,desk,desk,it’s a blue desk.Desk,desk,desk,it’s a blue desk.Chair,chair,chair,it’s a red chair.Chair,chair,chair,it’s a red chair.
Step 3.Free talk: T:Hello,boy.S:Hello,Ms DuT:What’s your name?S:My name is ……
T:How are you ?S:I’m fine,thank you.And how are you?T:I’m fine,too.What colour is it?
S:Red.T:What colour is it?S:Yellow.
(老师问几个同学之后就让学生自己起来问答)
Step 3. Let’s review the words.
Read the words together. (通过播放课件,让学生集体复习单词:)panda, chameleon,red,yellow,blue,green,black.
好,下面谁想下来领同学们说和做,做什么动作都可以,只要是三下就行。
(全体同学都踊跃参与,气氛热烈)
4.T:Now let’s go on. four↘ four ↗four↘
S:four↗ four↘
T:下面老师要考一考同学们的数学水平,看谁能又快又好地回答老师出的算术题。Listen carefully, 老师请第一个举手的同学起来回答,答对了给小队加一面红旗,OK?
S:OK. T: One and three is ……?OK,you please. S1:four.( 全体学生齐说:Yes.) T:Ok.(在黑板上加一面红旗)
Two and two is ?Three and one is ? one and two is ? two and one is ? ……
.T:伸出五个手指问)How many? S:five. T:( 伸出三个手指)How many?
S:three. T:(伸出两个手指)How many?
S:two. T:Ok,now say after me:How many?(出示课件) S:How many?
Step 5. Practise.
T: 下面请同学们用你自己身边的物品来提问。
S4:(拿出四本书)How many?
S:four.
S5:(指着自己的两只耳朵问)How many?
S:two.
S6:(拿出三枝铅笔问)How many?
S:three.
……
Step 6: Learn the dialogue.
T:Now please open your books.Turn to page 14. 让我们一块儿来欣赏我们的魔术师盼盼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Listen and point.(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指)
T:Now please read after the recorder.
T:Now read after me.
T:Now please read it together.
七.教学反思
1. 注重为用而学,学了就要用.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数字1~5,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因而在教学的时候我就从生活中的英语入手,例如教学“two”的时候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两枝笔、两本书,自己身上的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两只手等;教学“three”的时候,领学生做各种有趣的动作,边做边说“one,two,three”,然后再让学生下来领同学们一块儿做,不管是什么动作,只要是三下就可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迎合了学生爱玩的心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很好地掌握了one,two,three.在教学“four”的时候,就利用数学算式来练;教学“five”的时候利用人民币,让学生找出老师说的钱,既训练了学生英语数字的掌握,又让学生认识了人民币。
2、巧设游戏巩固教学内容。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把深受学生们喜欢的游戏引入课堂,游戏是小学生乐此不疲的活动,在游戏中学生们参与面广,积极性异常高涨,巧设游戏既能让学生们心情放松,又能在玩中学到知识,巩固本课所学内容。本课,我设计了一个丢沙包的游戏:每队派一名队员参赛,丢一个学生们就数一个,不知不觉中就把one ,two ,three,four,five练了一遍又一遍,有效地巩固了教学内容,从而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篇5
Story time
Teaching contents教学内容
Story time
Teaching aims and learning objectives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读、会说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me, family。
2.能听懂、会读、会说日常用语This is …。
3.能正确地理解并朗读课文,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尝试复述课文内容。
4.能初步运用本课所学的词汇和日常用语介绍家庭成员。
Focus of the lesson and predicted area of difficulty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理解并朗读课文,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能初步运用本课所学的词汇和日常用语介绍家庭成员。
Teaching procedures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 &Warm up
1. Greeting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 Hello, Lisa.
T: Nice to meet you.
S: Nice to meet you too.
2. Sing a song
T: Do you like songs? First let’s sing a song Do you know this man?
(播放歌曲一遍)
3. Show the picture in P2
4. T: Look at the picture. Do you know these boys and girls?
S: Yes.
T: Who are they?
S: She’s Yang Ling/ Su Hai. He’s Liu Tao/ Mike.
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因为学生初接触英语,所以本学期主要目的是:
1.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2.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知道如何让用英语描述
3.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际
教学思路:分大专题教学,共八个专题。(在此只列简单纲要,各位同仁可以自由发挥聪明才智,根据自己特点补充详细)
专题一:问候英语
一.在欢乐的儿歌声中开始
1.儿歌一:
我们都是好朋友,见面就说hello, hi (摆手问好的动作)——教学理论:全身动作反应教学法 我们都是好朋友,分手bye, goodbye.(摇手再见的动作)
2.儿歌二:
hello, hello
二.儿歌:小手拍拍
专题二:数字
一.0-10数字英语卡片识记
二.常用电话号码:110,119,120. 爸爸妈妈电话号码要会说。
三.听老师拍手拍几下,说出数字。
四.教师拿两张数字卡片,做十以内的加减法,考察学生反应能力。随着练习次数增加,速度也要加快。
专题三:动物
一.展示动物简笔画(反面有英语),教学生认读识记。所有图片展示完后做总结:它们都
是animal (动物),都住在zoo (动物园)。
二.将(bomb)炸弹卡片放入动物卡片中,教师抽一张卡,如果是动物的卡片,学生看图
回答英语,如果看到bomb就抱头趴下,否则就被炸到。
专题四:教室用品
展示图片,贴到相应位置,指着单词教学生识记认读
游戏:口香糖粘哪里:教师说英文名称,学生听到后跑到该物品处(如果是多名学生一起的话要注意安全)
专题五:食物
一.图片识记关于食物的名称
二.复习i like…句型。让学生回答自己喜欢的食物。
三.给学生简单介绍中西方饮食差异
专题六:过生日
一.问学生想要什么生日礼物,如果提前准备了实物或者图片的话,就从包里拿出相应的图片来,教会学生认读。
二.将提到的生日礼物按照会飞的和会跑的分两类,教唱儿歌
kite,kite,kite, fly, fly, fly
plane, plane, plane, fly, fly, fly
…加动物 (复习了动物)
car, car, car, run, run, run
doll, doll, doll, run, run, run
…加动物
三.教唱生日快乐歌
专题七:其他交际英语
第一学期还应在每次课上陆续教学生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际英语,比如:见面的问候、初次见面的问候、早上好、中午好、晚安、询问对方身体情况、询问对方多大年龄、道别、感谢、不客气。(课上课下应该多和学生样英语进行交际,越用越熟练。并且告诉学生可以做小老师,教会爸爸、妈妈,每天都和爸爸、妈妈说一遍,就永远不会忘记了)
专题八:教唱英语歌曲
可以根据时间安排以及学生兴趣教唱简单英语歌,我认为比较合适教三年级学生唱的英语歌曲有以下几个,大家可以做参考:字母歌、数字歌、生日快乐歌、新年快乐歌、农夫和小狗、are you sleeping (英文版两只老虎)。
几个需要注意的points:
1. 图片展示是重要的手段。我教学中用到的图片多是我自己制作的,一面是图画,一面是英语单词。学生知道是我自己画的,每次都由衷赞美我:老师,我觉得你长大后会成为一个画家。嘻嘻……窃喜中。我的建议是图片能自己画就自己画,因为这样会起到引导作用,学生会不自觉的.模仿老师。
2.展示图片也是学问,不能雷同,每次用不用的方式展示,比如学动物专题,我用的引导语是:星期天,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到了过生日专题,我说的是:大家最喜欢过生日了,因为过生日可以收到好多生日礼物,你想收到什么生日礼物呢?看看老师这里有没有不管怎样,展示的方式都要生动,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3. 做游戏是经常用到的方法,要兼顾到每个学生,不能只让踊跃的学生参与,要给每个学生机会。
4. 句子的教法:领读是必须的手段,但是领读也是有技巧的。比如:my name is jim. 领读顺序应该是这样的:jim--?is jim--?name is jim--?my name is jim. 之所以用这样的顺序,是根据心理学上的首尾效应。
三年级上册英语教案 篇7
一、教学内容:
Let’s say and Let’s sing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用英语打招呼、告别;
2.使学生会唱字母歌;
3.通过一些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养成活学活用的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会打招呼
2.学会唱歌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1、游戏教学法:学生通过游戏掌握本堂课的单词和句型。在本课堂中,表演对话等活动对单词和句型进行操练。
2、实践行动法:以日常生活中打招呼的情景,操练学生口语能力。
3、歌唱教学法:通过教唱歌曲和随机改编歌曲,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巩固和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记得更深
刻和更牢固。歌曲使人轻松、快乐。歌曲使人记忆深刻,通过歌唱学习英语能长久记忆。老师唱问,学生唱答,一唱一和,快唱快和,慢唱慢和,灵活贯通。使教师和学生都感受快乐。
五、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写字母a、b、c、f、x让学生认,区别英语字母和汉语拼音,今天学习一种新的语言——英语。
2.介绍英语
3.说一说,你知道的英语词汇。那么我们今天从最简单学起。
(二)新知
1.认识图片上x hello/hi
反复练习,要每个人都说。
4.讲解goodbye byebye bye 再见,拜拜
5.对话练习
Goodbye misswangbyebye/bye
反复练习,每个人都说
6.hello、byebye合起来练习
7.观察英语与汉字的写法组成上有什么不同?组成英语单词的教字母,英语单词就是由一个一个的字母组成。所以要学好英语得必须掌握好26个字母。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字母歌。
播放字母歌视频,学生跟着视频学习字母歌
表演唱
8.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打招呼用hello,告别用goodbye。
七、板书设计
Hello
Hello
Hi
Goodbye
bye
bye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