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小学教案
  • >导航
  • >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练习题 教案精选篇
  • 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练习题 教案精选篇

    发表时间:2022-02-01

    童眼看世界

    儿童会经常语出惊人,下面是四则这样的小故事。

    一个四岁的孩子,当看到邻居爷爷因为亲人的去世而哭泣,便跑过去坐在他身边,后来,妈妈问:孩子,你对爷爷说了些什么?孩子回答:我什么也没说,只是帮他一起哭。

    下班回家的路上,街边公园里正在举行一场儿童棒球赛。我停下车,走到场边坐下观看,问旁边的一个孩子比分是多少。那孩子微笑着回答:我们队正以0比14落后。真的吗?我说,可你看上去并不沮丧啊?沮丧?孩子不解地说:为什么要沮丧?还没轮到我们队进攻呢。

    一年级教室里,老师正在和同学们讨论一幅画,画上画着一家人。其中一个小男孩头发的颜色和家人明显不同。一个男生说:画中的男孩子一定是被这家人收养的。一个女生说:我知道关于收养的所有事情,因为我是被人家收养的。被人收养意味着什么?另一个学生问,女生答道:被人收养意味着你曾在妈妈的心里生长,而不是在她的肚子里生长。

    四[好工具范文网 FaNWen.haO86.COm]

    学校排演戏剧,小海梅一心想参加这次演出,并想得到剧中的一个角色,海梅的妈妈知道孩子的心情,但她担心海梅会落选。分配角色的那天,小海梅激动地跑回家,眼中闪烁着骄傲的光芒。她大声说:妈妈,你果然猜对了,我被选中为演员们鼓掌喝彩。

    【思考感悟】

    读了这几个令你忍俊不禁的小故事,你想过没有,它是不是还带给你一点思考和启迪。如果是这样,就给每个小故事写一句话,试一试。

    故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故事一:哭在其中,分担爷爷的痛苦。

    故事二:在乎的是过程,并不注重结果。

    故事三:儿童眼里的一切是美好的。

    故事四:喝彩也是一种表演,重在参与。

    JK251.com延伸阅读

    将心比心练习题 教案精选


    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将心比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意思是_________。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文章记叙了日常生活的一个小故事,告诉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帮助,必须先__________________,要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必须先去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照样子写词语。

    将心比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闷闷不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语段阅读。

    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和()。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充满了()与()。

    1按原文内容填空。

    2这段话是母亲的_____________描写,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人。

    3如果你是文中那位被扎针的母亲,你会这样做么?如果对那位护士进行责怪,会有什么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1a2先帮助别人,为别人着想宽容鼓励别人

    二大错特错心服口服将计就计心心相印翩翩起舞文质彬彬

    三宽容鼓励2语言将心比心,为自己女儿着想

    3我会怎么做,如果对护士责怪护士该永远不敢面对病人

    苏教版语文下册郑远航练习题 小学教案范例


    ★学什么

    导学提示:郑和下西洋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它不仅体现了我国高超的科技水平,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国与国的交往,打开了崭新的一页,每个

    炎黄子孙都会因此而骄傲。学习生字,理解新词,有感情地根据“扬帆远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复述课文。

    ★怎样学

    一、读文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扫清障碍

    把你不懂的词语划下来,然后借助词典理解词义。

    三、仔细推敲

    划出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在旁边标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测一测

    一、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组词)

    遣()魁()夷()拳()

    遗()魅()姨()券()

    缰()俘()乘()撕()

    疆()浮()乖()嘶()

    二、词语世界(把词语补充完整)

    雄伟()()浩浩()()扶()携()

    ()()自若化险()()()()摸摸

    严()以()万里()()人()人()

    三、句子平台(在课文中找出两个比喻句)

    1、。

    2、。

    五、课文传真(先按原文填空,然后按你的理解,用适当的语气朗读。)

    1、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这些大船又叫“”。每艘室船长,宽,有那么高。船上有振桅杆和面风帆,可以乘坐,需由人驾驶。船

    上配备着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2、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先,希望。各国君臣看见,使者的,没有,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老百姓听说的船队来了,也都,

    争相。

    3、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狂风,海水。巨浪,仿佛。面对,郑和总是,指挥船队在,一次次。

    4、郑和远航,之大,之长,之广,达到了的顶峰。它表现了,也开阔了。

    ★再提高

    相关链接

    郑和航海知识小考察

    从年月日起,朝的率领船队先后次远航,最远曾到达。关于郑和远航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在下面:

    古诗两首 教案精选篇


    教学内容位于教材的第5页至第7页

    教学目标

    1、会人“咏”、“柳”、“碧”、“垂”、“似”、“剪”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识字。

    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咏柳

    一、激情入境,引趣揭题,认识美。

    1、同学们,万物复苏的春天你们喜欢吗?

    2、动画展示春景,定格河边垂柳婆娑的画面,多美的春天啊,瞧,那河岸的柳树给这美丽的春景添上了浓浓的春气。唐代大诗人贺之章沉醉在这美景之中,不禁吟咏作诗,想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吗?今天咱们一起学习古诗《咏柳》。

    板书:咏柳

    3、读题释意。指名学生读题识字咏(yǒng)柳(liǔ)。咏柳就是赞美柳树,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么赞美的呢?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感受美。

    1、打开书借助横条里的拼音自由读古诗,遇到不会读是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字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都可以。

    2、请同学再读一遍古诗,争取把字音咬得更准。

    3、看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我也想读了,同学们在心里和我一块儿读好吗?

    4、让同学们把古诗读给同桌听听,相互提提意见。

    5、教师从诗里请出了这些词,你们一定觉得眼熟吧,自己读一读,你一定能读准。

    6、抽读词卡:碧玉、垂柳、丝绦。

    7、再读古诗,这一遍要争取把每句诗读通顺。

    8、指名读,互相评议。

    9、齐读

    三、细读诗文,深入领会,品味美。

    1、图文结合,远近对照,品悟第一、二句。

    ①看柳树远景图。

    ②想象表达:你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

    ③诗人发出的感叹是什么?图下出示两句诗。

    ④你觉得这两句诗是什么意识呢?让学生谈自己对字词的初步理解。

    ⑤指导朗读这两句:

    (1)碧玉,翠绿而晶莹,很美。而随风轻拂的柳枝就像千万条丝带。诗人比喻的多好啊,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样来读这两句可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呢?

    (2)学生自主试读,体会感情及语气。

    (3)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

    (4)激励赛读。

    2、探究协作,读中悟情,品读第三、四句。

    ①过渡,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接下来咱们读第三、四句。

    ②出示柳树近景图,观察柳树叶子的形状。

    ③根据观察到的树叶的样子,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从这两句诗中你读明白了什么?指导学生理解裁:裁剪。

    ④小组交流各自理解。

    ⑤指名说:这两句除了赞美柳叶的精致,更主要的是赞美什么?

    ⑥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

    四、拓展延伸,内化情感,表现美。

    a、自由读。b、指名读、互评互议、教师相机指导。c、齐读。

    1、过度,学了这首诗,柳树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们可以美美地把它读出来,还可以采用什么方式把你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呢?

    2、让学生列举自己喜欢的表达形式。

    ①开朗读会。②绘画。③写话。④当解说员。

    3、学生根据自己不同喜好,自由组合自己表现。

    五、古诗表演大看台,群英聚会展示美。

    1、组织各小组展示各组不同的表达赞美的方式,并适当讲解点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内化情感。

    2、指导背诵古诗,师扮演角色创设情境。

    ①扮演耳背的奶奶。②扮演不懂事的小妹妹。③扮演严格的妈妈。

    其中有意设置语音、语意障碍以纠正学生读音,强化学生理解,增强学生记忆。

    3、激励学生课外多读经典诗文。

    怀念母亲阅读练习题 教案精选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sāngsàng),只在母亲身边待(dāidài)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后来我到德国留学,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为了说明当时的感情,我从初到哥廷根的日记里摘抄几段:

    1935年11月16日

    不久外面就黑起来了。我觉得这黄昏的时候最有意思。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我的心往往在沉静到不能再沉静的时候,活动起来。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心里有点酸酸的,有点凄凉,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划上横线。

    2、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食不下咽,寝不安席:

    终天之恨:

    频来入梦:

    3、为什么说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结合自己的实际体会谈谈?

    4、仔细读画的句子,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请写出你的体会。

    5、为什么我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里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

    这个文段表达了作者

    练习题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77页,练习十三第8~14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体会被除数(除数)变化,除数(被除数)不变,商也随着变化的规律。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1、完成练习十三第8题。

    集体口答,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的不同。

    2、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巡视指导。

    完成后交流,展示学生作业,集体订正,分析错误原因。

    3、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

    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4、完成练习十三第11题。

    独立完成计算。

    观察每组中的三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被除数扩大,除数不变,商随着扩大;被除数缩小,除数不变,商随着缩小。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商反而缩小;除数缩小,商反而扩大。)

    二、提高训练

    1、完成练习十三第12题。

    课件出示表格。

    从统计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界碑村去年楼房的户数是前年的多少倍?应该怎样列式?

    其余两个村呢?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从计算的结果你可以看出什么?

    2、完成练习十三第13题。

    读题,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每一步的实际意义。

    3、完成练习十三第14题。

    出示表格。要求平均体重,首先要求出什么?

    怎样列式呢?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三、拓展训练

    1、出示思考题。

    2、读题,理解题意。

    3、根据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说明乙数是甲数的多少倍?

    4、如果把甲数看作1份,乙数就是多少份?

    5、甲乙两个数合起来,就是这样的多少份?

    6、每份是多少怎么求?

    7、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16.5 11=1.5甲数1.510=15乙数

    四、课堂总结

    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关小数的除法计算是经常要用到的,大家掌握好方法后,就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后面我们还将继续学习小数除法的计算。

    小数乘整数练习题 教案精选篇


    1、比一比

    123520432158035325472503651169单价数量总价风筝13.5元3个风筝24.6元4个风筝36.4元6个2、3、猜一猜下列算式的积各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一下。4.7612=57.122.853=1148.41030.25=25.753.0134=12.052你有什么发现?4、马秋月家开了一个水果店,这是水果价码表。有4位顾客分别购买了以上几种水果,他们各用了多少钱?5、王阿姨用来算账的计算器坏了,计算器的显示屏上显示不出小数点,你能帮她算出下列算式的结果吗?已知:14823=3404,那么:14.823=1480.23=1482.3=0.14823=6、下面各题做得对吗?如果有错,你能改正吗?7、小华一家要到200千米外的姑妈家作客。爸爸汽车的油箱里有25千克汽油,每千克汽油可供汽车行驶6.8千米。爸爸中途要加油吗?8、挑战自我(1)下面几题的结果,可能是怎样算出来的?根据积,在因数上点上小数点。3219=60.85441=22.1432465=210.6(2)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看谁填的最多!()()=0.48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8453.html

    【语文下册儿童诗两首练习题 教案精选篇】相关推荐
    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教师的职责所在,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对于小学教案报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 小学生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教案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

    [参考]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

    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小学教案该怎么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少年闰土教案简短 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闰土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少年。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来认识这个少年闰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