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最新教案: 防灾减灾教案(篇二)
  • 最新教案: 防灾减灾教案(篇二)

    发表时间:2022-07-26

    在课前,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教案能够安排教学的方方面面,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案应该从哪方面来写呢?小编为你推荐《最新教案: 防灾减灾教案(篇二)》,希望您喜欢。

    一、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能够了解一些基本常识,结合 “全国防灾减灾日”开展活动,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二、内容简介

    1、“防灾减灾日”意义。对我国影响较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2、 常见灾害及预防自救、自护常识

    三、活动过程

    Ⅰ、活动背景

    1、出示搜集到的有关地震知识。

    学生1: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结构有关。在地壳中有断层,而且断层又具有一定活动性的地带,地震最容易发生。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学生2: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通常,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成为微震;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学生3: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唐山的7.8级大地震,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倾刻成为一片废墟.这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学生4: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濒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这次四川发生了8.0级的地震,震后到目前为止,还发生了四次6级以上的余震,以唐山大地震的破坏性更大。

    ④、初步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各种地质灾害既具有各自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例如,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有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因毁坏生产和生活设施而成灾,同时造成地裂,并引发火灾,又由于人员伤亡和医疗设施的破坏,可能会引起疫病曼延等。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

    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学生8: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Ⅲ、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几种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种类有: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下沉、地震。

    洪涝及其它灾害:雨涝灾害、洪水灾害、凌汛灾害、地震灾害。

    大风灾害: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

    热带气旋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冰雹灾害: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海洋灾害: 风暴潮、灾害性海浪、 海啸、赤潮。

    Ⅳ、常见严重灾害的防护

    (一)、地震时该怎样办

    1、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地震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4、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5、地震发生后应当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妥善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自救。a. 要尽量用湿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筑物进一步倒塌造成的伤害。b. 尽量活动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压在身上的物件。c. 用周围可以挪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方的重物,避免进一步塌落;扩大活动空间,保持足够的空气。d. 几个人同时被压埋时,要互相鼓励,共同计划,团结配合,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e. 寻找和开避通道,设法逃离险境,朝着有光亮更安全宽敞的地方移动。f. 一时无法脱险,要尽量节省气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计划着节约使用,尽量延长生存时间,等待获救。g. 保存体力,不要盲目大声呼救。在周围十分安静,或听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动时,用砖、铁管等物敲打墙壁,向外界传递消息。当确定不远处的有人时,再呼救。

    (二)、火灾逃生小常识

    一般来说,在高层建筑中遭遇火灾时,首先应该防止窒息和中毒,从消防通道及时逃生。如果火势太大,可以选择卫生间等地方躲避,等待救援。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贸然跳楼。

    1. 卫生间是个避难所

    如果房间内起火,且门已被火封锁,室内人员不能顺利疏散时,可另寻其他通道。如通过阳台或走廊转移到相邻未起火的房间,再利用这个房间的通道疏散。发生火灾时,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因为卫生间湿度大,温度低,可用水泼在门上、地上进行降温。WWw.jk251.cOM

    2.如果房间外面起火,且火势较大,可将门缝用毛巾、棉被等封死,不断往上浇水进行冷却,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要用手背去接触房门,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如在楼梯间或过道上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烟火里冲出。

    3.湿毛巾捂嘴匍匐前进

    在疏散过程中,应采用湿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防止吸入毒气。由于着火时烟气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时,不要直立行走,应弯腰或匍匐前进,但石油液化气或城市煤气火灾时,不应采用匍匐前进方式。

    因为火灾现场温度很高,可以用浸湿的棉被、毛毯等遮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冲出火场,到达安全地点。

    4.千万注意,不能乘普通电梯逃生。

    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疏散失效,反而处于更危险的境地,而且人员在电梯里随时会被浓烟毒气熏呛而窒息。

    5.迫不得已不要跳楼

    如果多层楼着火,楼梯的烟气火势特别猛烈时,可利用绳索、消防水带,或者用床单撕成条连接起来,一端紧拴在牢固的门窗上,再顺着绳索滑下。

    如无条件采取上述自救办法,而时间又十分紧迫,烟火即将威胁生命时,较低楼层(如二楼)可以选择跳楼逃生。但是一定要先向地面上抛下棉被、沙发垫子等物品,以增加缓冲,然后手扶窗台往下滑,以缩小跳楼高度,并保证双脚首先落地。

    Ⅴ、特别提示

    每个家庭应当准备一个应急包并放在离门口较近的位置。

    家庭应急包中的必备品包括:可供3天的不易变坏的食物和水、电池供电的收音机、手电筒、多用刀具、卫生纸、雨具、口哨、地图、绳子、药品和亲友通讯录。

    Ⅵ、小结

    jk251.cOm扩展阅读

    防灾减灾教案6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揭示一些关于“防灾减灾教案”的幕后故事。当老师新授课程时,通常会为其准备教案和课件,但是关键是要设计好教案中的知识点。教案需要考虑到不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能力。希望您在阅读本网页时能够收获满满!

    防灾减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①幼儿了解地震的一般现象。

    ②幼儿能够掌握基本的地震自救方法。

    教学重点

    幼儿学会在地震中自救。

    教学难点

    了解地震的严重危害性,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教学准备

    地震相关图片、儿歌《小花猫遭遇地震》、地震自救视频。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

    出示地震时,房屋倒塌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房子、桌子都害怕的开始发抖了,你们猜猜谁来啦?

    师:地震来了会发生些什么呢?

    教师:地震来了,房屋倒塌,森林着火,海啸,山体滑坡,人员伤亡。

    二、故事儿歌,学自救

    1、听故事《小花猫遭遇地震》

    师:地震来了,万物都倾倒了,小花猫急的呀,跳上了床,小朋友们想想这是一个好办法吗?我们一起来为小花猫想办法!

    教师:①地震时,不要惊慌;②在室内时躲到桌子下面,床底下,墙角边;③在室外时跑到空旷的地方。

    2、跟读,朗诵儿歌《小花猫遭遇地震》加深印象。

    三、观看地震自救视频,巩固自救方法

    师:小朋友们假如我们遭遇了地震我们该怎么办?(讨论、交流回答)地震时能冲出房屋,能靠近窗户吗?

    教师:地震时要远离楼房、树木、电线杆、高大建筑、地窖、隧道、地下通道。

    四、判断图片对错(根据地震逃生图片,巩固自救方法)

    结束部分:

    地震演习(加深认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防灾减灾教案【篇2】

    课程介绍

    进一步强化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

    课程目录

    1、课前自学——带学生观看地震视频:

    1、让幼儿感知地震的可怕,从而引导他们了解地震,学习求生方法。

    2、讨论交流:什么是地震,地震来了怎么办?(交流发言)

    2、课中互学——让幼儿掌握地震时的应急求生方法。

    一、通过看视频动画《地震来了怎么办》,让幼儿掌握地震时的应急求生方法。

    1、在平房、楼房中发生地震时怎么办。

    2、在室内及公共场所发生地震时怎么办。

    3、如果震后,被埋在建筑物内该怎么办。

    二、观看视频动画《防震减灾动画教育》。

    1、让学生了解地震的预兆(地下水异常、生物异常、地声异常、气象异常等)

    2、学习简单的避震方法,在学校发生地震时懂得听从老师指挥,沉着应对。

    三、小朋友们请说一说,看完动画片后你学到了什么?

    3、课后拓学——学习《防震儿歌》

    学习视频中的《防震儿歌》。让幼儿通过学习儿歌,加深对地震发生时应对策略的记忆。

    防灾减灾教案【篇3】

    5—9月,是雷雨天气集中的季节,为了提升儿童青少年对雷电、暴雨等气象自然灾害的认识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班级开展了三场“知识守护生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主题班会,希望将有关防雷电、暴雨等灾害的知识带进课堂、走近小学生。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初步了解地震、各种灾害之间的关联性。

    活动准备:

    收集有关地震的相关材料;排练节目;课件制作等。

    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内容

    同学们,这次日本大地震,给日本人民带来巨大的伤痛及损失,谁能来说一说你了解到地震的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同学们了解还真不少,这次活动我们一起来了解地震是怎么产生的,遇到地震应该如何预防伤害。

    二、活动过程

    1、各小队相互交流,了解地震的成因。

    2、播放地震成因影片。

    3、学生出示搜集到的有关地震知识。

    学生1:地震是指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结构有关。在地壳中有断层,而且断层又具有一定活动性的地带,地震最容易发生。世界上有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学生2: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里氏震级来表示。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通常,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成为微震;5级以上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破坏性地震。

    学生3:地震是一种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大部分省区都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976年7月28日发生在唐山的7。8级大地震,使这个百万人口的工业重镇,倾刻成为一片废墟。这是20世纪全球破坏性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学生4: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带,该地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濒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节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这次日本发生了9。0级的地震,震后到目前为止,还发生了五次6级以上的余震,以唐山大地震的破坏性更大。

    4、初步了解各种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各种地质灾害既具有各自形成、发展、致灾的规律,各灾害之间以及它们与其他因素之间又有一定的关联性。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例如,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有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因毁坏生产和生活设施而成灾,同时造成地裂,并引发火灾,又由于人员伤亡和医疗设施的破坏,可能会引起疫病曼延等。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间接或直接诱发地质灾害。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水量和速度加大,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灾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5、地质灾害的防御

    当今世界,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加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提高。这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

    学生5: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学生6: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学生7:实施一些预防措施。例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除采取工程措施外,还可进行植树造林等综合治理措施,如通过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以减少泥石流或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学生8: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能够更有效地开展和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6、地震防护演习。

    三、班会小结。

    防灾减灾教案【篇4】

    为认真贯彻福建省减灾委《关于做好20xx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幼儿园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学园师生自救自护意识和能力,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各类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学园、进课堂,切实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二、活动主题

    科学减灾,依法应对

    三、时间安排

    20xx年5月11日至17日

    四、活动内容

    (一)成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周”领导小组

    组长:张珊珊

    副组长:王锦芳 颜甜甜

    成员:许剑英、吴清缎、吴珊妮、柯雅俐

    (二)举行“八个一”活动。

    1.一次启动仪式。

    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园师生进行防灾减灾专题讲话,对全园师生进行安全教育。

    2.一次专题会议。

    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学习“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周”活动方案,布置活动安排。

    3.一次安全隐患排查。

    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对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大型玩具等建筑设施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对发现的风险隐患,落实责任,立即采取防范治理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4.一次专题教育活动。

    各班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兴趣水平,借助集中活动、游戏或故事等组织形式,对幼儿开展防灾减灾的安全教育,帮助幼儿掌握日常基本的安全知识,懂得基本的防范方法。

    5.一次防灾减灾动画片。

    各班教师组织幼儿观看防灾减灾动画片《蟾童》,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6.一次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学园组织全员师生进行一次“防踩踏暨地震”疏散演练活动,通过模拟疏散,提高师生的应急意识及面对灾难的安全疏散能力。

    7.一次防震减灾的的电子信息化宣传。

    学园利用电子显示屏、网站、微信群、QQ群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向全园师生、家长发送宣传教育标语,增强师生、家长们的防灾减灾的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行为。

    8.一次总结反思。

    学园及时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信息报道,并做好反思、推进,重点总结本次宣传教育周工作成效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为今后开展活动做好借鉴。

    防灾减灾教案【篇5】

    一、演练目的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教师、幼儿防地震灾害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演练时间与地点

    时间:20XX年12月7日下午开始。

    地点:幼儿园内

    三、参加人员

    幼儿园全体教师幼儿

    四、准备工作

    1、成立以园长为组长的“紧急避险领导小组”。

    2、20XX年12月7日下午,全园教师学习演练方案,明确各项要求,做好相应准备。

    3、12月7日利用户外活动时间进行演练,班主任进教室向幼儿讲解紧急避险疏散演练的.顺序及要求。听警报声响起时正式开始。

    五、演练组织与管理

    组长:张爱华

    成员:各班主任

    六、演练流程

    1、幼儿排队:听到演练警报声,教师迅速组织班级幼儿排成第一、第二两纵队。

    2、撤离教室:幼儿从前后门撤离到大操场。

    3、从教室撤出的幼儿,双手护头一个跟着一个迅速撤离。

    4、清点人数:幼儿撤出后,教师带领幼儿到指定的位置,幼儿继续双手护头蹲下。班主任清点人数。

    5、第一遍演练结束后,各班回教室,再进行第二次演练。

    七、注意事项

    1、所有工作人员务必保持镇静有序,确保幼儿人身安全。

    2、幼儿疏散过程禁止推挤,以防发生意外。在任何情况下,前面的幼儿停下,后面的幼儿也应停下,前面的幼儿动,后面的幼儿跟着动。如有幼儿绊倒,后面的幼儿立即稍作停顿,并由教师扶起撤离。

    3、听到演练警报声后,按照撤离顺序,有秩序地向教室外指定区域疏散。当撤离的路线上已有别班撤离队列时,应等别班队列通过后,紧随其后撤离。

    4、所有人员应认真学习防震避险知识,严肃认真、高质有序地完成各项演练任务。

    5、要求各班在疏散时按指定的行走路线走,防止出现无序的局面,所有参与组织的教师要牢记行走路线,并引导幼儿,让幼儿明白如何行走。

    防灾减灾教案【篇6】

    【教学难点】

    学习一些基本逃生、自救技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是几号?

    今天我们来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了解防灾减灾日的来历

    1、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2、“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3、防灾减灾知识问答

    问:什么是自然灾害?

    答:以自然变异为主而产生并表现为自然态的灾害称为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地震、滑坡等。

    问:遇到地震,你知道怎么逃生吗?

    答:遇地震,先躲避,桌边床边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问:发生火灾时,如何防护?

    答: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弯腰快步离险境,不乘电梯走楼梯,盲目跳楼会伤身。

    问:洪水来,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栓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问:我们在雷雨天需要注意什么?

    答:雷雨时,强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远离,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断电闸,避免雷火屋里窜。

    问:暴雪天气,我们应该怎么办?

    答:暴雪天,怒风吼,最好别往外面走,室外受冻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手和背,慢慢温暖才见好。

    三、小结

    1、交流上述避险知识

    2、你还有哪些好主意避险?

    四、提高安全意识,树立珍爱生命观念

    1、课余学习安全知识。

    2、谈谈珍爱生命的理解。

    [教案分享] 幼儿园大班防灾减灾活动的教学设计篇二


    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做好教案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写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为了解决大家烦恼,小编特地收集整理了[教案分享] 幼儿园大班防灾减灾活动的教学设计篇二,供大家参考。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知道发生地震时应该如何应变,掌握好逃生的技巧。

    2、掌握好躲、爬、钻、跑的技能,提高身体运动质素。

    3、培养幼儿互相关心的情感,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课件《地震发生时,该如何应变》;发生地震的影片一张;桌子、椅子、脸盆、床、锅炉、衣柜等各7份;公共汽车3辆;

    活动过程:

    一、活动的导入:孩子们随着《小红军》的音乐,跳着舞进入场地。

    二、观看发生地震的立体影片。小朋友们,今天除了我们这些小红军之外,还来了许多红军叔叔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三、围绕影片与幼儿展开讨论:

    1、提问:

    (1)、刚才的故事里有哪些人物?发生在什么时候、地点?

    (2)、发生什么事情啦(地震)?发生地震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3)、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呢?

    2、老师小结地震的可怕性,讲解会发生地震的原因。

    3、提问幼儿发生地震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做?开发幼儿的思维和想像能力。

    四、观看课件《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五、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发生地震时,故事里面的曾美丽、小帅哥他们是怎么逃生的?

    2、我们还可以有其他的逃生方法吗?

    3、教师小结发生地震时该如何应变。

    (1)地震发生时,千万不要惊慌,要镇静。

    (2)赶快跑到空旷的地方。

    (3)如果你在家里的时候,要赶快把煤气、电、水龙头等关掉,然后把脸盘或是锅等东西罩在自己头上,或者跑到桌子、椅子、床底下躲起来,以免被天花板上的掉灯或其他东西掉下来砸伤自己。

    (4)不可以躲在招牌处或玻璃处,以免它们掉下来摔伤你。

    (5)如果在车上,要赶快把车熄火,停靠在空旷的地方,走出车外。

    六、幼儿进行地震逃生演习。

    1、场地布置:摆放好桌子、椅子、床、衣柜、脸盘、锅炉等;安排一些幼儿坐在车子上;

    2、引导孩子们要注意别惊慌,要注意掌握躲、闪、钻、爬的技能,别撞倒别人,要互相关心同伴是否脱离危险,互相扶持。教师要注意引导帮助孩子们掌握好逃生技能。

    [课件系列] 中班安全活动防灾减灾教案900字


    无论何时,教案都是我们准备教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教案可以围绕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来写,在教案中总结好经验与教训,我们才能逐步成熟起来。自己的教案如何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课件系列] 中班安全活动防灾减灾教案900字》,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一、演练目的

    为了使全体教职工及幼儿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全体师生对各种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做到紧急避险、懂得自救自护的能力。

    二、演练领导小组名单及职责

    (1)现场指挥: 朱旭

    (2)班级组织指挥:主班老师指挥,配班老师协助

    (3)广播信号组:刘海

    老师及管理人员在演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两位老师要预先做好部署,做好分工,既要确保演练顺利进行,通过演练来提高幼儿的自救自护能力,使幼儿得到锻炼,也要防止在演练中发生意外的事故。

    三、演练安排

    1、演习的时间、参加人数:

    时间:20xx年4月14日 9:50-10:00

    人数:小、中、大班共9个班级

    2、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中小班大型玩具场地,大班楼前操场偏东边),以防余震发生。

    3、警报信号

    应急避震和疏散以警报声作为启动信号。

    地震发生的信号:警报声起;代表发生地震,幼儿进行应急避震。

    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警报声结束。代表主震结束,幼儿进行疏散(距发生地震约3分钟后)。

    4、疏散路线:中三、大三、大二从西楼梯依次下楼;中二、中一、大一从东楼梯依次下楼,老师要注意组织,不得拥挤。幼儿在撤离过程中,特别在门口,不准相互推、拉、挤。

    四、地震发生时到地震结束

    一般只有十几秒钟的时间,很少会持续一分钟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几秒钟,赶紧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到地面停止摇动,再也没有东西落下来为止。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幼儿们立即开始演练。应该做到: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

    2、在室内的幼儿,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各班幼儿到达集中地后,幼儿要蹲下,保护头部。等到演练结束后,以班为单位集队,各班应立即清点人数。

    演练结束当各班经查实人数无误后,可以回到教室。老师要再次总结经验,提高幼儿应急避震演练的效果。

    最新教案: 《我们爱祖国》教案篇二


    老师在开学前需要把教案课件准备好,因此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可以的。要知道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应当与时俱进,还需包含各个知识点。那写教案课件包括哪几个部分?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最新教案: 《我们爱祖国》教案篇二”,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工作要点:

    1、初步了解我国的名胜古迹、民族文化等,能根据已有经验技能创造性的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认识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初步了解其主要居住地、服饰特点和生活习俗等。对富有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感兴趣。

    3、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及自己喜欢的方式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大胆地表现自己。

    音乐欣赏:森吉德玛

    自主活动

    内容与材料:

    科学区:观察地球仪、少儿中国地图、世界地图等,并学习拼中国地图。

    表演区:提供民族服饰(如自制五彩围裙、新疆帽、哈达等)、自制的京剧脸谱面具、铃鼓、串铃等让幼儿自由表演。

    音乐磁带:“大中国”“森吉德玛”“达板城的姑娘”“哈达献给解放军”“北京的金山上”“瑶族舞曲”以及挤奶、骑马、牧羊等曲子。

    美工区:提供废旧材料、纸张等让幼儿制作自己喜欢的建筑工艺、民族服饰等。

    建构区:提供大型积木及辅助材料(如废旧瓶盒)等,让幼儿搭建长城、天安门等一些名胜古迹。

    语言区:提供反映祖国四大发明,中国之最,现代科技发展的图书或图片等让幼儿观察交流,并投放一些著名的地名文字卡片,让感兴趣的幼儿读读认认,并贴到地图相应的位置。

    欣赏区:天安门图片、京剧脸谱、少数民族人物画像、国画等。

    数学区:2和3的组成。

    户外活动

    内容与措施:

    1、积极锻炼,热了知道擦汗和脱衣服,并把衣服放到指定地方。

    2、锻炼时找空的地方,不与同伴碰撞不做危险的事。

    3、早操时,能根据音乐节奏整齐有力地变化队形及动作。

    日常活动

    内容与措施:

    1、参观走廊的主题展区。

    2、交新朋友。

    3、大带小活动听从老师安排,不单独行动。

    4、巩固常规,轻声说话、离开椅子时要将椅子塞到桌子下。

    个别活动

    1、教育幼儿在人员较多的情况下要遵守集体规则。对个别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2、观察发现幼儿的特长爱好等。

    亲子活动

    1、和孩子共同收集和主题相关的图片照片和实物等。

    2、促幼儿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适应大班作息时间。

    3、帮助幼儿记录口述稿“国庆见闻”。

    选择性课程

    诗歌欣赏。

    最新教案: 科学教案之二


    按照惯例,老师必须撰写自己的教案,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什么样的教案比较高质量?《最新教案: 科学教案之二》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设计意图:

    陈鹤琴老先生说:教师的设计始终要以幼儿为核心,所设计的活动本身,要充足给予幼儿放手操作的机会,因此所寻找的玩具一定是“活”的,是能有多重针对性,并且源于幼儿鲜活的生活实际的,是具有相当趣味性的。

    瓶子是孩子身边最熟悉的生活用品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各类瓶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还给幼儿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乐趣和探究的思索及创意的空间。在我们小班的角色游戏中的‘超市’里,摆放着许多由孩子们自己收集而来的瓶瓶罐罐(沐浴露、洗头膏、矿泉水、洗手液、饮料瓶等等),超市对小年龄的孩子来说是退贴近生活的一个去处,日常生活中经常跟随成人来往超市,超市中的物品和买卖规则也基本熟知。同样的小班孩子在游戏中也很喜欢去超市买东西,无论需不需要、无论有没有钱……可是在游戏结束整理玩具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混乱的现象――瓶子没有盖子、罐子没有盖子、瓶子罐子的按嘴找不到了等等,每天,给我们的‘营业员’的工作带来了许多的麻烦!面对小班幼儿游戏特点和这些散了家的“瓶子和盖子”,老师却发现其中许多教育契机和可挖掘可利用的教育资源,于是诞生了这个‘瓶子和盖子’的活动。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同时考虑到瓶子盖子对幼儿小肌肉、一一对应等能力的发展,制定了以上目标。尝试用掀、拔、旋、按等动作打开和盖住瓶子,发展小肌肉动作;初步感知瓶口大小和盖子大小的关系。材料就是各种各样的瓶子及其盖子。在流程设计上,主要是通过帮娃娃家整理物品的游戏形式,采用了层层递进的原则,不断让幼儿自然地练习掀、拔、旋、按等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感知瓶口大小和盖子大小的关系。

    活动目标:

    1. 知道瓶盖子的作用,在寻找瓶子特征的过程中,尝试选择合适的盖子与瓶子进行匹配。

    2. 乐意探索拧、按等不同方法,尝试盖紧瓶盖,发展手部动作;

    重点:通过自己动手给瓶子盖盖子,发现不同的盖子适合不同瓶子。

    难点:发展孩子的手部动作,给各种瓶子盖盖子,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知道瓶子都是有盖子的,如果生活中少了盖子会带来很多方便;

    环境准备:

    一、幼儿收集各种不同形状、功用的瓶子;

    二、泡沫板若干(和幼儿人数相当);

    三、橡皮筋(细而长,便于孩子操作);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并引导幼儿讨论盖子的作用

    老师:我们的超市里有许多有用的瓶子,有饮料瓶、食品瓶、化妆品瓶、洗涤用品瓶等大大小小式样不一的瓶子,老师想在这些瓶子里装东西,可是一不小心把瓶盖子全弄乱了,这下该怎么办呢?

    重点提问:老师心里真着急,没有了盖子,瓶子还能用吗?为什么?

    【这一问题帮助幼儿了解盖子对瓶子的重要性,旨在和孩子们共同讨论缺少了盖子会发生哪些问题。孩子们纷纷表示没有瓶盖子是绝对不行的,有的孩子说:“没有盖子,脏东西会跑到瓶子里面去的。”;有的孩子说:“没有盖子,瓶子里面的东西会流出来了,都浪费了。”;有的孩子说:“没有盖子,里面的东西不卫生了”;有的孩子说:“没有盖子,小虫子会飞进去,东西就不能吃了”……】

    老师根据孩子的回答进行小结:引导幼儿讨论瓶盖子的作用――没有瓶盖子里面的东西会跑出来,会被弄脏,用时不方便,吃的东西就会变得不卫生。

    二、“找盖子”

    1、 教师鼓励幼儿动手为瓶子找合适的盖子,将配好盖子的瓶子放在自己的泡沫板上。

    这一环节中,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少为3个瓶子找到盖子,能力较强的孩子最多为6个瓶子找到了盖子,他们高高兴兴地将配好盖子的瓶子捧到了自己的“家”里(泡沫板上),还和旁边的同伴互相介绍自己的瓶子和盖子呢!

    【老师观察到,孩子在帮瓶子找盖子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的方法,有的孩子通过观察瓶子和盖子的颜色来配对;有的孩子通过瓶子和盖子的大小来配对,老师仔细观察,记住孩子们的这些方法,小班的孩子语言能力还比较弱,可能自己使用的方法说不清楚,老师观察入微,稍后可以帮助孩子梳理经验。】

    2、你给几个瓶子找到了盖子?

    【一笔带过的一个环节,巩固小班孩子点数的能力,寻找到数量多的孩子老师可以在幼儿手口一致点数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帮助。】

    3、为什么还多出来几个盖子呢?它们到底是哪些瓶子的呢?

    【孩子们大多找的都是大的、平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些瓶子,例如饮料、洗发水、沐浴露、面油等,而一些平时不常见的,例如香水瓶、保健品都没有人帮着找盖子,还有就是一些盖子特别难盖的,盖的方法和平时使用的不太一样的,孩子们就采取放弃的办法了。】

    4、是怎么找到最合适的盖子的?怎么帮它盖盖子的呢?

    【根据孩子寻找过程中的方法,以及剩余瓶子大家共同找出的方法,帮助孩子共同梳理瓶子找盖子的各种方法:有的孩子根据瓶口大小找到盖子的;有的孩子根据瓶子和盖子的颜色找到盖子的;有的孩子根据盖盖子的方式找到盖子的;有的孩子根据拧、按的不同方式找到盖子的(老师重点介绍盖子的不同盖法)……】

    5、每个瓶子都有不同的盖子,那么瓶子里的东西是怎么出来的呢?

    【通过老师和孩子的演示,总结出了各种瓶子出东西的方法:按、挤、倒……】

    三、“找朋友”

    1、每个孩子去找两个“好朋友”瓶子,这两个好朋友要有一个地方是一样的,比如说它们都是饮料瓶子……;

    【旨在鼓励孩子发现瓶子之间的共同点,例如颜色、功用、按取方式或者是一摸一样的瓶子,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辨别事物的能力。】

    2、将找到的两个“好朋友”瓶子用橡皮筋捆绑在一起,送到自己的泡沫板上;

    3、向大家介绍自己找到的两个“好朋友”瓶子一样的地方;

    【因为老师介绍演示的是饮料瓶子找朋友,所以找饮料瓶的孩子特别多,还有的孩子找到洗发水的瓶子做朋友;有的孩子将颜色相同的两个瓶子做朋友;有的孩子找了两个都是玻璃瓶做朋友;有的孩子找了两个都是用按德方法将东西弄出来的瓶子做朋友……】

    四、活动小结

    小结瓶子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

    【激发幼儿继续寻找、探究的兴趣。】

    活动反思:

    针对小班幼儿来说,我设计的这个活动总体上比较满意。活动前,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瓶子和盖子、把玩弄瓶子和盖子,目的就是为了让幼儿积累一定的经验,经常见到幼儿对瓶盖的拧、开等动作很感兴趣,这些材料在生活中比较多见, 活动很容易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在活动中幼儿都能动手尝试,在反复的操作中能找出瓶盖和瓶口匹配才能盖上的方法。

    活动结束后.我将活动操作材料投放到区角游戏中,一来让能力弱的幼儿可以得到巩固练习,二来进一步满足幼儿的操作欲望,三来鼓励幼儿留意观察生活中不同类型的瓶子和盖子,发现了奇特的瓶子和盖子,可以带来与同伴一起分享。让幼儿初步产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并有初步的探究意识。

    教案范本: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班会教案(推荐一篇)


    教案课件是老师上课中很重要的一个课件,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下足了教案课件的前期准备工作,才能充分实现教学意图。写好教案课件,你目前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本: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班会教案(推荐一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掌握安全知识,从小树立保护自我的安全意识。

    2、设计安全教育课程,以丰富地震知识,提高防震意识与幼儿应对危险能力。

    3、通过演练,让幼儿懂得地震来时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地震灾害。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懂得正确的避震、疏散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从容应对地震灾害的冷静心态和逃生要领。

    活动准备

    教学用具:

    1、幼儿教师共同收集的地震安全宣传挂图,课件,地震视频小简段,爱心小背篓。

    2、逃生小书包(手电筒,矿泉水,面包,打火机,刀子,绳子等)。

    活动过程

    一、课前热身

    老师带领小朋友闭着眼睛听音乐,让幼儿感受地震来时天崩地裂的感觉,教师观察小朋友的表情。

    听完音乐提问:

    1、音乐表现的是什么声音?(地震时的声音)

    2、小朋友听了音乐以后有什么感觉?(害怕)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的见识和感受,使幼儿知道遇到地震时不要慌,要听从老师的指挥,有序的撤离可以避免危害的发生。

    那地震来了我们要怎么办?(幼儿讨论问题)

    二、幼儿根据讨论的结果按自己的方法进行演练,教师对幼儿的演练过程做观察记录。

    三、教师对幼儿的撤离演练做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讲述观察记录,总结幼儿的演练效果(从幼儿的撤离路线和撤离时的动作进行评价)。

    四、教幼儿安全有效的撤离

    1、学习正确的撤离动作

    提问:我们在撤离的时候如何在运动的过程当中保护自己?

    (双手抱头,上身向前弯曲,快速撤离)

    2、出示班级撤离图带幼儿观察并找出班级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的路径和位置。(使幼儿知道图中标记路径为安全的并且为最近路径。)

    3、带幼儿观察撤离路径的条件,引导幼儿讨论:怎么走到达安全地带的路径最快,启发幼儿讲述撤离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可以分成两队,按顺序,听老师指挥,不拥挤等。)

    4、组织幼儿进行演习,演练室内紧急避震和撤离。若在演练过程中出现幼儿拥挤,无秩序老师要及时纠正并组织再次演练,使幼儿掌握正确快捷的撤离方法。

    五、让幼儿了解一些防震减灾的基本常识。

    1、自由讨论,教师拓展。

    a、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b、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c、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d、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e、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

    f、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g、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2、观看图片,演示课件,视频。

    3、教师补充讲解正确的避险,逃生,自救方法。

    4、通过观看汶川,玉树地震后全国支援帮助灾区的图片视频,教育幼儿从小有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

    5、教师和小朋友一起叠祝愿星,祝福灾区小朋友,把祝愿星投在爱心小背篓里。

    六、活动结束

    总结本节主要内容:地震来了怎么办?

    让小朋友背起自己的逃生小书包在正确的演练一次,地震来了怎么办。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际演练,让全班幼儿知道了,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遇到困难不要退缩,遇到危险不要慌张,要学会冷静对待天灾,小朋友之间要从小培养互帮互助的情感友谊,树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爱心巢屋。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41979.html

    【最新教案: 防灾减灾教案(篇二)】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5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