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热门教案: 《估算》教学思考其一
  • 热门教案: 《估算》教学思考其一

    发表时间:2022-07-01

    投资估算范文。

    一名优秀的教师肯定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教案,一篇好的教案需要我们精心构思,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什么样的教案比较高质量?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热门教案: 《估算》教学思考其一》。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乘法估算,只要你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有意识地运用估算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会觉得数学很有趣。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当它运用到生活中的时候,要注意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用好我们的数学!

    关于估算的几点思考:《乘法估算》,从三年级开始,一直觉得最难上的便是估算课,没有标准的答案可言。有些学生甚至先算出标准答案然后再进行估算,我不知道对这些学生说什么好。

    从三年级开始,几乎每个学期的都有乘法估算。但是教学目标和学生所要达成的知识点却不一。我找了一些资料,将区别罗列如下:

    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乘法估算:

    大纲要求:

    重视估算的教学,注意各种算法的结合,加强算法选择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且还可以用来检验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意识的建立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因此估算教学不能走过场。学好估算的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这要靠教师持之以恒经常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和提供估算的机会,让学生多做估算的练习。

    在这一单元中,口算、估算、笔算都出齐了,怎么处理好这三算之间的关系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这里要处理好两个方面,一是要做到三算互相促进,达到共同提高。二是三算各有其适用场合和范围,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因此,估算教学不能走过场,学好估算的方法并不难,关键在于培养估算的意识和习惯,要靠老师持之以恒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和提供估算的机会。除了让学生学习如何用估算解决问题,形成合理选择估算策略的意识外,在计算教学中也要重视让学生养成运用估算检验计算结果的习惯。例如,在教学精确计算之前,让学生先估一估计算结果的范围;在精确计算之后与估算结果对比,判断计算是否正确等。长此以往,培养学生用估算来检验精确计算结果的习惯,体会估算的价值。

    Jk251.coM编辑推荐

    《雷雨》教案其一


    大家对教案都很熟悉了吧,多写教案能够提升我们的策划能力,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好的教案都有哪些内容?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雷雨》教案其一》,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回顾

    1、读写上节课学习的字词。利用生字卡片或课件等形式,检查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

    2、分段读文,回忆课文内容。

    (字词的掌握、读书的水平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基础。课堂教学要追求创新的同时,更要兼顾的是学生语文基础能力的扎实训练。)

    研读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划分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部分内容,进行合作读书。思考:你认为这个部分写得怎么样?结合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由。

    2、交流读书感悟的情况;教师相机点拨。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互相提问题。

    如:描写雷雨前的部分“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黑沉沉”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

    描写“雷雨中”的部分,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等等。

    (这一过程,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组内充分交流互动,教师的相机点拨与学生提出问题相结合,在读中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观察的细致,描绘的生动形象。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

    诵读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练习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__越__越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了,()也()了。

    3、照样子写词语:黑沉沉

    拓展

    1、你还读过其他描写下雨的文章或段落吗?把自己收集的材料在组内或全班交流。

    2、观察一个自然现象,写一篇观察日记。

    (促进学生积累,引导观察生活,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语文能力。)

    数学下册估算教案 教案精选


    估算

    教学内容:16页例2

    1.教学目标: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抽象对算式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听算。

    二.新授:

    1.由情境引出估算这个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学生知道是生活中的需要。

    2.出示例题2,“你有什么样的解答方法?”

    3.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列示124÷3≈,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方法,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

    4.让学生多说自己的想法,但注意其完整及简洁。

    5.小结,总结加强。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

    1.260÷4≈260可以看成240,也可以看成280。

    2.估算练习。

    四、作业:第18页6、7题。

    [教案系列] 《树叶》教学思考篇一


    教师上课前最好是准备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编写教案认识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对于教案的撰写你是否毫无头绪呢?这篇《[教案系列] 《树叶》教学思考篇一》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在执教本课后自己感觉以下几点做得比较好:

    一、“以读为本、以读促悟”。

    由于这篇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接近,所以在教学手腕上,我注意以读为本,不断激励学生朗读,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接洽生活实际进行反思,琢磨人物内心世界,丰盛内心的感受。通过初读、再读、品读、选读、分角色等情势,让学生体会感悟出李丽自始至终都非常有礼貌,林园园则很自私。并结合文末小泡泡中的提醒,让学生和林园园对话,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进行沟通和交换。

    语文课在我们小学课堂中该起怎样的一种作用呢?又该如何是教学呢?语文顾名思义:语言与文学的统一,语言是人类用来沟通交换的。在协调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对文学的欣赏,我想有学习《蓝色的树叶》,学生已经能感受到文字的含义了而今天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多是教师带着学生对课文的词句进行剖析理解,这个与传统的语言教学相符吗?怎么看都像是在上思品课。教学的研讨永无止境,然而完全背弃传统的文学诗词教学是否不妥。我还在思索,愿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路上走得更坚实!

    二、以生为本,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上,我没有给学生设下框框,也没有给学生过多的讲解,而是引导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自由施展,相互填补,老师只是站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度,把学习的自动权交给学生。课堂上学生争夺参与各种读说的训练,自动性、积极性很高。“读、思、议、说”的时间占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四分之三以上,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当然本节课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今后在教学中我一定要充分备好学生。

    乘法的估算练习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一,填空题.

    1.把下面各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82≈()59≈()346≈()280≈()

    410≈()568≈()851≈()219≈()

    2.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先把两个因数()后面的()省略,求出(),再用这两个()相乘.

    3.用乘数两位数乘法估算,可以帮助检查()相乘的积的()有没有错误.

    4.估算680×813,680≈(),813≈(),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704≈700,400是398的近似数.()

    2.873×34≈27000.()

    3.近似数比准确数大.()

    4.516的48倍约是2000.()

    三,估算.

    1.28×322.590×43

    ↓↓↓↓

    □×□≈□□×□≈□

    3.826×274.64×39

    ↓↓↓↓

    □×□≈□□×□≈□

    四,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或"×",看谁先到终点

    61×81=4941()→38×69=2522()→

    →1058-969=89()→76×204=15504()→

    →398×51=19298()→406×49=19894()

    【基本能力达标学习】

    一,最大填几.

    200×() 502400×() 1700

    500×() 698700×() 2081

    300×() 1100()×500 4010

    ()×800 5108()×600 4820

    二,先用估算方法检查竖式中积最高位是否有错误,有错的找出原因并改正.

    三,估算.

    1.估算294×301,大约得多少2.估算5923大约是32的多少倍

    3.301个97相加,大约是多少4.把403扩大9倍大约是多少

    四,应用题

    1.一个粮店每天卖出大米985千克,如果每千克大米卖1元9角,这个粮店每天卖大米大约可收多少元钱

    2.一个打字员每分钟打字97个,每天如果工作6小时,每天大约打字多少个(估算)

    3.一辆汽车耗12千克柴油可行驶120千米,这辆汽车的油箱装满油是80千克,要行驶850千米的路程,还要加油多少千克

    【理解运用探究学习】

    一,根据3×37=111,37×1001=37037,111×1001=111111

    想一想:37037×3=()37037×12=()

    37037×18=()37037×()=777777

    二,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400÷□×14=700

    (2)26×□+58=1670

    (3)(□+9)÷32=19

    参考答案

    【基本能力达标学习】

    三,1.900002.2003.300004.3000

    四,1.20002.360003.5千克

    【理解运用探究学习】

    二,(1)8(2)62(3)599

    加减法估算教案 小学教案范例


    加、减法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3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并通过对两位数加、减法估算方法的交流,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能力点:1、培养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德育点:让学生用所学到的估算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加、减法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估算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准备:主题图,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我们家今年分了大庆区的房子,我们要搬新家了。妈妈要去商店去买一些日常用品。出示暖壶、烧水壶、茶杯。你能猜一猜的它们的价钱吗?学生猜完后,再出示价格。

    热水瓶28元烧水壶43元茶杯24元

    二、自主探究:

    妈妈带了100元钱去买这三样东西,够吗?

    小组合作交流,估算一下100元钱够不够。你用的什么方法?

    学情预测:(1)热水瓶的价格大约是30元,烧水壶的价格大约是40元,茶杯的价格大约是20元,这三样加起来大约是90元,因此,100元够了。30+40+20=90(元)90

    (2)买热水瓶后大约剩70元,买烧水壶后大约还剩30元,买茶杯够了。100-30-40=30(元)30>24

    (3)买热水瓶和烧水壶大约花去70元,还剩30元,买茶杯够了。30+40=70(元)100-70=30(元)30>24

    三、拓展运用:

    1、二年级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一班39人,二班42人。二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参加学校运动会?学校准备了62个座位够吗?

    2、做练习六第1题。这些算式的估算结果大都和80比较接近,要判断其精确的结果是否比80大,并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只要大致估计就可以了。如:31+52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8,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超过80,38+39中两个加数十位上的数相加得6,不管个位上是几,其和都比80小。

    开放题:我们班有45人,大家要去公园划船,大船每条租金51元,限乘40人。中船每条租金38元,限乘25人。小船每条租金17元,限乘8人。应该怎样租船?请你设计一个乘船方案,再预算一下大约要花多少钱?哪一种方案较为经济合理?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小结:

    估算优秀模板


    教学内容:教材84——8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选购电器问题,经历自己选择信息、估算和计算的过程。

    2、会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初步学会用语言描述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3、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估算意识,提升生活经验。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难点:明确两个符号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1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前两天我去商场逛了逛,准备买两件家电。下面就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在商场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出示情景图)

    2观察情境图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从图中都发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说出三件家电的价格等)

    二、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

    师:下面,同学们就从这些电器中任选两件,然后,试着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算完之后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估算情况。)

    2交流算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

    1280≈1300

    988≈1000

    1300+1000=2300(元)

    一台洗衣机和一台音响

    3240≈3200

    988≈1000

    3200+1000=4200(元)

    一台电视机和一套音响

    1280≈1300

    3240≈3200

    1300+3200=4500(元)

    3解决问题

    师:刚才,有的同学估算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套音响大约需要4500元,那么,如果我们只带着4500元钱,够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套音响吗?大家可以商量商量!

    (小组交流,也可以实际算一下)

    通过实际计算,学生明白:估算的结果4500元只是一个近似的数,实际要用1280+3240=4520(元)。

    师:看来呀!我们今后去买东西时,估算结果所带的钱不一定够用,我们要适当地多带一点钱!

    二、尝试应用

    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之后出示问题,第(2)个问题:因为我们把1280的近似数看作1300,所以把850看成800要比把850看成900的结果更接近一些。因为前一个数多估了,后一个数只有少估,才能使估算和计算的结果更接近些。

    第2题:这道题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过程和方法。

    第3题:重点提示:手摇车最少500元,最多750元。妈妈已经带了380元,所以最少还要500-380=120(元),最多还要带750-380=370(元)

    [精选教案] 期中教学思考(一篇)


    现在,很多教师需要用到教案,多写教案能够提升我们的策划能力,通过教案可以帮助自己分析教学的重点,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精选教案] 期中教学思考(一篇)》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根据新课程改革大纲要求,我力求使教学结构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培养创新意识,更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教学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课堂及课余时间上,在课堂上我注重加强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课余时间则注重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将数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一、加强口算的学习。通过课前的3分钟的口算练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来练习,还不定期的举行“速算手”比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二、加强乘、除数的三位数的乘、除法笔算。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乘、除数是二位数的乘、除法笔算,在原有知识及对法则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多加强巩固练习,防止学生因粗心大意而计算出错。

    三、应用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学习的一大难点,针对这一情况,我让学生多练、多想、多问,从量到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惧怕应用题了。

    四、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又蕴涵着数学问题的活动。使学生通过在活动中解决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五、为了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我还设计了一些带有一定的难度的练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以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培养他们数学能力。

    一学期过去了,在新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望来年,能再接再厉。

    《文言文》教案其一


    现在,很多教师需要用到教案,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教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教案其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3个会认字,正确书写2个会写字。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3、明白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在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感悟寓意的寓意,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文言导入

    1、(PPT出示句子)指名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你发现这几句话和我们现在的语言有什么不同了吗?

    生:是古时候的人说的话,听不懂,有好多“之”

    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之为“文言”,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揠苗助长。

    2、板书课题——揠苗助长(生书空)。

    指名读题——齐读

    这个故事出自于古代的一本文集《孟子》中的一篇——《公孙丑上》。PPT出示,认识孟子(简介)

    3、理解题意:拔禾苗帮助它长高——揠:拔(指导认字方法:查字典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听过这个故事吗?我们来看看它用文言文是怎么写的。

    二、朗读课文

    (PPT出示课文)

    揠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初读正音

    自读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小组内每人读一遍,检查字音。

    (生读文)

    指名汇报读,纠音:

    师评价朗读:你读得很认真,字音准确语句通顺,不丢字不加字。

    易读错的字

    悯mǐn,曰yuē,

    矣yǐ(文言助词,用在句子末尾),

    予yú,多音字,yú我,yǔ给,给予、赋予、授予,

    趋qū,槁gǎo,

    师: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是学好文言文的第一步。

    齐读课文

    2、再读明确目标

    读准音,读通句了,感觉好读点了吗?下面你想怎么读?

    生:读得有感情,读出节奏,读好听(什么样是好听?声音有高有低。抑扬顿挫,像唱歌一样)

    古文不只是写法和现代文章不一样,读的时候也有它的特点。回想一下我们读古诗时是怎样读的?

    生:读慢一点,声音有高有低,有节奏,有感情。

    师:对,要想读好古文,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还要读出它的节奏。

    比如可以这样读:师范读“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师:想不想这样读?

    生:想

    生试读。(有点味道了)

    师:读出文言文的节奏,除了要注意标点符号,在长句子中也要适当停顿。谁能试着再读一读?

    (PPT出示断句后的课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生自由练读。同桌合作读。

    指名读。评价:他们读得有什么不同?除了读出节奏外,还有什么特点?

    声音有起伏,很好听。(读出了韵味)

    像他这样读一读。(生练读)

    三、了解内容,读出感情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课文已经我们已经读熟了,

    自学提示:

    1、默读古文,并结合译文理解每一句的意思。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打“?”

    2、小组内说一说你的疑惑,试着共同解决。

    生自学

    2、汇报:

    悯,的意思不明白,后来看课后的大意,猜测是担心的意思。

    谁在担心?(宋人)他担心什么?

    “其苗之不长”(意思:禾苗总是不长高)师:学习文言文时,结合译文或课后注释理解词语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师:他有多担心啊,谁来读一读?(生读)听不出担心来啊,再试试。(读出担心的语气)

    芒芒然归(PPT出示“芒芒”的几种解释:广大辽阔;模糊不清,通“茫”;匆忙。

    曰,说。师:谁对谁说话呢?生:宋人对他的家里人说。

    师:他说了什么?(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什么意思?

    生:今天累坏了我啦,我帮禾苗长高了!

    这个“病”和我们现在说的“生病”一样吗?(不一样:累坏了)

    师:文言文中的有些字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

    师:我们来想象一下,他说这句话时是心里怎么想的?

    生:今天特别累(读一读)但是又特别得意(因为——读一读)指导朗读: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家田里的禾苗已经超过了别人家。这么好的办法除了我别人怎么想得到呢?

    师:家里人听了他的话心想——

    生:这怎么可能?这是真的吗?

    于是——其子趋而往视之(读)结果——苗则槁矣。(读)

    师:宋人以为他帮助禾苗长高了,结果呢?生:苗都枯死了。

    3、复述故事

    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导方法:讲明时间、地点、人物和他做了什么事

    生练习。指名说,相机指导。

    同桌互说。

    4、读出韵味

    师:明白了古文的意思,再读文章会更有韵味。

    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四、揭示寓意

    1、后来,这个宋国人揠苗助长的事情被邻居们知道了。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

    生:你太自作聪明了,田里的禾苗不但没有长高,还都枯死了。

    生:禾苗本来自己会长高的,你偏偏去拔它,最后不但没有长高,还都死了。

    师:植物生长有它的自然规律,随意去破坏只能适得其反。

    生:你太愚蠢啦,禾苗自己会长的,根本不用去拔。

    师:要学会等待。

    2、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生:做事不能着急,要慢慢来。

    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师:像“揠苗助长”这样,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却告诉了我们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板书:寓言)。

    五、总结

    说一说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热门教案: 《估算》教学思考其一】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2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