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热门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其一
  • 热门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其一

    发表时间:2022-06-28

    小学数学教案。

    在课前,我们经常会接触到教案的撰写,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一份优质的教学方案往往来自教师长时间的经验累积,那么如何写一份教案?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热门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其一,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税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授

    1、阅读P122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5%表示什么?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这里的20%表示什么?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5(课本99页)

    一家大型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理解:这里的5%表示什么?(应缴纳营业税款占营业额的百分比。)

    (3)要求应缴纳营业税款多少就是求什么?

    (4)让学生独立完成?

    4、看课本98页内容。读一读,什么是纳税?什么是税率?

    三、练习

    1、巩固练习:练习三十二第4题。(要点:5%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额,7%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税。)

    2、依据第5题,学生各自发表意见。

    jK251.COm精选阅读

    《文言文》教案其一


    现在,很多教师需要用到教案,通过不断的写教案,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教师经常会为写教案感到苦恼,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子的?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教案其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3个会认字,正确书写2个会写字。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

    3、明白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感想。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在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

    感悟寓意的寓意,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文言导入

    1、(PPT出示句子)指名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你发现这几句话和我们现在的语言有什么不同了吗?

    生:是古时候的人说的话,听不懂,有好多“之”

    师:像这样的语言我们称之为“文言”,由文言组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揠苗助长。

    2、板书课题——揠苗助长(生书空)。

    指名读题——齐读

    这个故事出自于古代的一本文集《孟子》中的一篇——《公孙丑上》。PPT出示,认识孟子(简介)

    3、理解题意:拔禾苗帮助它长高——揠:拔(指导认字方法:查字典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重要方法。)

    听过这个故事吗?我们来看看它用文言文是怎么写的。

    二、朗读课文

    (PPT出示课文)

    揠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1、初读正音

    自读要求:

    ①、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小组内每人读一遍,检查字音。

    (生读文)

    指名汇报读,纠音:

    师评价朗读:你读得很认真,字音准确语句通顺,不丢字不加字。

    易读错的字

    悯mǐn,曰yuē,

    矣yǐ(文言助词,用在句子末尾),

    予yú,多音字,yú我,yǔ给,给予、赋予、授予,

    趋qū,槁gǎo,

    师: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是学好文言文的第一步。

    齐读课文

    2、再读明确目标

    读准音,读通句了,感觉好读点了吗?下面你想怎么读?

    生:读得有感情,读出节奏,读好听(什么样是好听?声音有高有低。抑扬顿挫,像唱歌一样)

    古文不只是写法和现代文章不一样,读的时候也有它的特点。回想一下我们读古诗时是怎样读的?

    生:读慢一点,声音有高有低,有节奏,有感情。

    师:对,要想读好古文,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还要读出它的节奏。

    比如可以这样读:师范读“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师:想不想这样读?

    生:想

    生试读。(有点味道了)

    师:读出文言文的节奏,除了要注意标点符号,在长句子中也要适当停顿。谁能试着再读一读?

    (PPT出示断句后的课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生自由练读。同桌合作读。

    指名读。评价:他们读得有什么不同?除了读出节奏外,还有什么特点?

    声音有起伏,很好听。(读出了韵味)

    像他这样读一读。(生练读)

    三、了解内容,读出感情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课文已经我们已经读熟了,

    自学提示:

    1、默读古文,并结合译文理解每一句的意思。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打“?”

    2、小组内说一说你的疑惑,试着共同解决。

    生自学

    2、汇报:

    悯,的意思不明白,后来看课后的大意,猜测是担心的意思。

    谁在担心?(宋人)他担心什么?

    “其苗之不长”(意思:禾苗总是不长高)师:学习文言文时,结合译文或课后注释理解词语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师:他有多担心啊,谁来读一读?(生读)听不出担心来啊,再试试。(读出担心的语气)

    芒芒然归(PPT出示“芒芒”的几种解释:广大辽阔;模糊不清,通“茫”;匆忙。

    曰,说。师:谁对谁说话呢?生:宋人对他的家里人说。

    师:他说了什么?(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什么意思?

    生:今天累坏了我啦,我帮禾苗长高了!

    这个“病”和我们现在说的“生病”一样吗?(不一样:累坏了)

    师:文言文中的有些字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

    师:我们来想象一下,他说这句话时是心里怎么想的?

    生:今天特别累(读一读)但是又特别得意(因为——读一读)指导朗读: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家田里的禾苗已经超过了别人家。这么好的办法除了我别人怎么想得到呢?

    师:家里人听了他的话心想——

    生:这怎么可能?这是真的吗?

    于是——其子趋而往视之(读)结果——苗则槁矣。(读)

    师:宋人以为他帮助禾苗长高了,结果呢?生:苗都枯死了。

    3、复述故事

    谁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导方法:讲明时间、地点、人物和他做了什么事

    生练习。指名说,相机指导。

    同桌互说。

    4、读出韵味

    师:明白了古文的意思,再读文章会更有韵味。

    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四、揭示寓意

    1、后来,这个宋国人揠苗助长的事情被邻居们知道了。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

    生:你太自作聪明了,田里的禾苗不但没有长高,还都枯死了。

    生:禾苗本来自己会长高的,你偏偏去拔它,最后不但没有长高,还都死了。

    师:植物生长有它的自然规律,随意去破坏只能适得其反。

    生:你太愚蠢啦,禾苗自己会长的,根本不用去拔。

    师:要学会等待。

    2、听了这个故事,以后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生:做事不能着急,要慢慢来。

    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师:像“揠苗助长”这样,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却告诉了我们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板书:寓言)。

    五、总结

    说一说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84—8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

    教学关键:让学生经历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平行四边形纸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各三组、剪刀等。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至少准备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一个平行四边形,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我们学校一年级有一批小朋友加入少先队组织,学校做一批红领巾,要我们帮忙算算要用多少布,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帮学校解决这个问题?

    (屏幕出示红领巾图)

    师:同学们,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你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探索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红领巾实物,以及帮学校计算要用多少布这样的事例,激起了学生想知道怎样去求三角形面积的欲望,从而将“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

    二、探索交流、归纳新知

    1.寻找思路:(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1)平行四边形面积怎样计算?(板书: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观察:沿平行四边形对角线剪开成两个三角形。

    师: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关系?(完全一样)

    三角形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这一剪多问,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与平行四边形及面积的比较,直觉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规律,增强了整体意识,同时为下面的进一步探究,诱发了心理动机]

    师:你想用什么办法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提供许多思路,只要说的合理,教师都应给予肯定、评价鼓励。)

    师:上节课,我们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探索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大家猜一猜: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

    优选: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其一


    当我们提起教学,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教案吧。教案可以围绕我们学校的各方面来写,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优选:小学一年级思想品德教案其一”,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为自己是一名小学生而感到高兴和自豪,对小学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并初步感受到在校园生活中与师生分享的快乐。

    2、能够文明、有秩序地参观校园,学会与同学、老师有礼貌地交往。

    3、知道自己成长为一名小学生了,体会到成为小学生的角色变化,初步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熟悉校园环境,尝试了解校园设施与自己的学习生活的关系。

    4、 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学情分析

    一年级新生刚入小学,特别是农村学生对学校这个陌生的环境和对小学生这样陌生的角色既充满新鲜与好奇,也不免有一些担忧、不安甚至惶恐。这本的设计就是要通过感知周围具体事物与环境的变化的美好来引导学生消除其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激发学生求学的好奇心与兴趣,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

    熟悉校园环境,尝试了解校园设施与自己学习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体会到小学生角色的变化,对小学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全面了解学生入学前、后的不同生活情况;准备歌曲《上学歌》。

    2、欢迎新同学图片 放大的课程表 校园实景图

    3、教学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准备一张自己在幼儿园时的活动照片;彩笔;画纸;书包文具。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完成话题“我背上了新书包”的教材内容。

    第2课时完成话题“我们的校园”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 我背上了新书包

    1、听歌激趣,揭题导入

    (1)、播放歌曲: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

    [播放动画:上学歌]

    (2).交流:上学了,最让你高兴的是什么?生各抒己见。板书:我背上了新书包。

    (3).过渡:背上新书包,上学了,大家终于是真正的小学生了!9月1日真是个难忘的日子。

    2、出示欢迎新同学图片,仔细观察图片

    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开学第一天的情景吗?谈谈自己成为小学生的感受吧。

    学生交流,教师追问:

    (1)开学第一天,是谁把你送到学校的?当时你是什么心情?(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交流。)

    (2)学校的哥哥姐姐是怎样欢迎我们的?(学生小组内说一说,全班汇报。)

    小结: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非常高兴,热情地迎接我们。

    (3)那你们的爸爸、妈妈在上学前为你们准备了什么?

    小结:看来,爸爸妈妈也对我们上学感到特别高兴,为我们准备了上学需要用的铅笔、本子、笔盒等学习用品。

    3.播放课件,谈心情:看一看,选一选,说一说,现在你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呢?

    [播放课件:心情图]

    小结:同学们刚刚进入学校,会有不一样的心情,有的高兴、快乐;也有的同学会觉得紧张、害怕,还有些担心。老师刚上学的时候也有和你们一样的心情,这都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什么都不了解,还需要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不过,老师相信通过对学校生活的熟悉,你们会很快喜欢学校生活的。

    活动二 新生活开始了

    1.对比照片找不同:这两张照片有什么不同?

    [出示图片:看照片,找不同]

    学生交流,从模样、衣着、生活环境等方面比较不同。

    小结:看来,我们小朋友在学校的生活与在家里或在幼儿园里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2.提问,谈感受:谁来讲一讲自己在幼儿园或者在家里的生活和小学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呢?(让学生大胆地讲这方面的故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细节发现不同,对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

    3、翻开新书包,打开文具盒,摸摸新课本,看看课程表,比比现在的学习用品与幼儿园时有什么变化?

    4、观察教室里,摸摸课桌椅,发现自己使用的物品的变化。

    小结:告别玩具,背上新书包,走进新教室,我们不再是幼儿园的以玩乐为主的小孩子,而要开始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老师希望大家能够早日适应我们学校的学习生活,希望大家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努力的学好各门功课,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

    活动三 我的愿望

    过度:我们背上书包上学学,来到学校,爸爸妈妈、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1、你们对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有什么想法和愿望吗?

    2.老师讲述自己小时候的美好心愿。

    3.与同桌说说自己的心愿。

    4.将自己的愿望以写或画的形式全班展示,可贴上左侧墙的“心愿小屋”中。

    小结:同学们回家后,把学校里发生的事情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的学校生活的喜悦吧!我们一起再唱《上学歌》,来结束这节课的学习吧!

    江苏版小学数学上册~页“分分”教学设计 优秀小学教案 教案精选


    主讲:于x

    一、学习内容:

    1、江苏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44~45页“分一分(二)”

    二、学情分析:

    1、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初步的感知了平均分的简单方法。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具体的操作,用不同的方法将一些物体按指定的要求进行平均分,掌握平均分的具体方法。

    三、学习目标:

    1、我能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我能通过动手操作初步学会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知道每份是多少。

    四、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1、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请同学回答平均分概念)

    回顾旧知:(出示幻灯片)(1)、说一说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为什么?

    (2)、填空:8朵花每4朵一份,分成()份。

    18颗星,每份6颗,分成()份。

    3、新课:

    (1)、创设情境:今天猴妈妈上山摘桃,看它一共摘了几个桃?(教师出示幻灯片)引导学生说出: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可以分得几个?(教师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学生小组讨论,并展示分的过程。(教师巡视指导)

    (2)、请若干个学生代表到板前展示自己分的过程,并说一说。下面同学注意观察。

    (i)、一个一个地分

    (ii)、两个两个地分

    (iii)、四个一起分

    (iv)、先一个一个分再三个一起分

    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让学生体会四种不同分法,(帮助学生理解)

    归纳:不管怎样分,每次分得结果一样多。

    小结:8个桃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得(4)个。

    同学们不用摆能得出结果吗?谁知道?(学生答二四得八)

    教师表扬用此方法更快捷。注意:只有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一样多。

    例:12个苹果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几个?

    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到板前展示。(同时提倡学生用乘法口诀)

    4、试一试

    把12跟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平均分成3份、4份呢?先分一分,再说一说。

    想想做做

    (1)、先分一分,再填空。

    6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里,每盘放()个。

    (2)、9颗白菜,平均放在3个框里,每框放()颗。

    (3)、8根萝卜,平均分给4只兔,每只兔分得()根。

    (4)、10个菠萝,平均分给5只松鼠,每只松鼠分得()个。

    (5)、15个,能平均分成几份?先分一分,再说一说。

    思考:用8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找到不同

    拼法吗?

    5、小结:这节课你们收获了什么?

    6、布置作业:练习八1题。

    初中生物教案其一


    我相信大家都接触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写出一份教学方案需要经过精心的准备,教案要写哪些内容呢?本站收集了《初中生物教案其一》,供您参考。

    《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能力目标:能够说出猫和马等一些生物所处分类等级的位置

    情感目标: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了解双名命名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教学难点】

    生物分类的七个等级;

    生物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教学工具

    多媒体电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上的一些内容

    师:上堂课我们练习了如何对生物进行分类。那么,我们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呢?

    生:生物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特征。

    师: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

    生:种。

    师:上节课讲的动物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其中又可以分为哪些小类?

    生: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可以分为体温恒定和体温不恒定;无脊椎动物可以分为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

    师:很好,这堂课我们来学习新的内容:第二节从种到界

    二、讲授新课

    1、分类的依据

    师:幻灯片放映一则汤姆寻亲记漫画

    要求:

    1)在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我汤姆猫相似多的保留下来,相似少的排除。

    2)我每次最多只能排除三种生物。

    生:根据教师幻灯片的播放进行一一排除,找到狗和猫的相似度是很近的。

    师:要求学生回答排除的依据是什么?

    生:依据是他们的相似度(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分类的等级

    师:汤姆最终通过分类找到了狗和猫的相似度很近的,那你能给汤姆找到那些亲戚类别以准确的命名吗?

    生:学生根据老师的幻灯片播放分别予以准确的命名

    师:你通过这些命名,能否知道分类学上的分类单位是什么?最小的单位是什么?从大到小依次是什么?

    生:的分类单位是界,最小的是种,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师:

    1)进行一些扩展(如界、门的扩展)

    2)接下来通过一个寄信的题目引导学生回答汤姆猫分类中的地位

    生:汤姆猫分类中的地位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猫属猫种

    师:为了进一步说明动物的分类等级,以马来进行再次讲解。

    生:通过老师播放幻灯片进一步加强了动物的分类等级

    师:要求学生说出马在分类等级中的地位

    生: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马种

    3、分类的意义

    师:通过前面所学的进行引导学生回答分类的意义

    生:分类的意义是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知道他们的亲缘关系和他们的分类等级

    4、双名命名法

    师:通过幻灯片的播放让学生了解双名命名法的相关知识

    生:对双名命名法有一些认识

    5、总结:

    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上册折纸教学设计 小学教案范例


    折纸——不同分母分数相加减

    教学内容:折纸(书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的操作活动,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掌握不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推理和概括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中培养积极参与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探索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先通分,再加减的算理。

    教、学具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人准备正方形纸片、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给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1/3和4/93/4和5/6

    2、回顾,计算下面各题,并想一想你是怎样想的?

    1/5+2/5=3/7+2/7=1/9+5/9=

    4/7-1/7=11/15-11/15=7/12-5/12=

    二、揭示课题

    1、出示例题:小华要用一张正方形纸的1/2折小船,用它的1/4来折小鸟,那么小华一共用了这张正方形纸的几分之几呢?

    2、请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的纸折一折,然后在折的一部分涂上颜色,并说一说涂颜色的部分是正方形纸片的几分之几?

    3、请学生介绍自己的折纸与涂色的情况。

    4、现在要计算两张纸的涂色部分合起来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5、请你估计一下,两次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想一想,这个算式要怎样计算。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不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板书)

    三、自主探索。

    1、认真看书自学p66页,然后在练习本上完成p66的试一试。

    2、同桌互相讨论、交流“如何计算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

    3、交流汇报。

    (1)“1/2与1/4在图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因为它们所代表的每一份都不同,只有当每份都相同时,才可以直接相加。”

    (2)“每份不同也就是说它们的分数单位不同,所以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才可以直接相加。”

    (3)“所以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应该先通分,把它们变成同分母的分数,然后再相加减。”

    (4)“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四、归纳总结方法:

    1、指名板演,试一试,并根据计算发现什么?

    2、归纳计算方法:

    不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看图填一填。

    2、数学小医生。

    3/4+1/6=4/10=2/54/9-2/5=2/4=1/2

    六、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你认为进行分母不同的分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七、作业:课本p67第3、4、5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折纸》教学课件1124788125.ppt

    【热门教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其一】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2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