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示例2
  •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示例2

    发表时间:2022-01-07

    【www.jk251.com - 初中优秀教案】

    在我们的初中教学中都离不开教案,教案是教师安排教学的依据,一份完整的教案有许多内容,怎样写好自己的初中教案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示例2,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案示例2教学设计:

    全课的教学大致分为两块。

    第一板块的教学内容如下:1.读课文。2.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的内容表达出来:①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②用一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③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3.学生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组织讨论,认为: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句话说出了课文的内容;②课文开头第一、二句话简明准确的说出了全文的内容;③课文中关于中路军、本路军、东路军三个层次的内容说出课文的内容。4.教师顺势讲析:新闻要有标题、要有导语、要有主体。用一个语句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叫标题: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叫导语;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的内容叫主体。另外,课文开关括号部分叫电头。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电头、导语、主体。

    第二板块的教学内容如下:1.教师组织讨论: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不行。教师顺势讲析新闻的特点之一新闻必须具有真实性。2.教师组织讨论: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了吗?同学位认为不可以,因为这样的好消息必须及时告诉给全国人民。教师顺势讲析新闻的特点之二:新闻必须具有及时性。

    评析:

    这个教例简洁生动、朴实无华而又令人回味,表现出巧妙的教学设计艺术。

    这种巧妙的艺术就是:课堂活动既有表象,也有深层次的含义。

    这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生动而热烈。在第一个教学板块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畅所欲言,纷纷说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和理解,真正成为学习和思考的主人。在第二个教学板块中,除了教师讲析,点示有关新闻的知识之外,学生同样也占有大量的课堂时间,正是由于这样的安排和处理,从学生角度来说,这一节课可以说是“活动充分,积累丰富”。

    然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其课堂活动有着含蓄而又明确的目的性。第一个教学板块从表象看,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再表达”——要求学生“分别用一句话、一段话、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其深层含义呢,则是水到渠成地引出关于新闻结构的知识。第二个教学板块从表象看,是对于字词和内容的理解,而教师的意图则时顺理成章地告诉学生关于新闻的两个特点。

    教者这样的教学艺术设计真有点儿像高明的棋手:第一步棋的落子。正是为了酝酿第二步棋有力搏杀的良机。

    实际上这就是教学设计中的立意问题。从教师的主导作用看,正是因为教者“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有了这样立意高远的好课。这也告诉我们:在教材相同的情况下,教师的素质是多么的重要。

    (宁鸿彬设计,余映潮评析)教案点评:教例简洁生动、朴实无华而又令人回味,表现出巧妙的教学设计艺术,即:课堂活动既有表象,也有深层次的含义。这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生动而热烈。在第一个教学板块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畅所欲言,纷纷说出他们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和理解,真正成为学习和思考的主人。在第二个教学板块中,除了教师讲析,点示有关新闻的知识之外,学生同样也占有大量的课堂时间,正是由于这样的安排和处理,从学生角度来说,这一节课可以说是“活动充分,积累丰富”。然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其课堂活动有着含蓄而又明确的目的性。第一个教学板块从表象看,是对课文内容进行“再表达”——要求学生“分别用一句话、一段话、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其深层含义呢,则是水到渠成地引出关于新闻结构的知识。第二个教学板块从表象看,是对于字词和内容的理解,而教师的意图则时顺理成章地告诉学生关于新闻的两个特点。教者这样的教学艺术设计真有点儿像高明的棋手:第一步棋的落子。正是为了酝酿第二步棋有力搏杀的良机。

    jk251.cOm扩展阅读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导学案


    课题: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2、正确认识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增强热爱主义祖国的情感和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

    学习重点:公民权利与公民基本权利。

    学习难点:公民与人民的关系。

    二、导学流程:

    自主学习组内合作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利属于。

    2、我国的国家性质:。

    3、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含义,现阶段人民概念包括哪些?

    4、公民权利与公民的基本权利指的是什么?

    5、公民的含义以及我国宪法对我国公民的规定:

    展示与探究

    1、人民与公民是一回事吗?

    2、你知道吗?在我国拥有立法权和审判权机构是哪些?

    3、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它对公民权益作了严格的法律限制,公共权利的行使必须在合法的限度之内,行政权利、司法权利和立法权利均不得例外。

    ⑴请你概括我国公民的权利保障体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⑵谈谈你对我国公民权利保障体制主要内容的理解?

    4、考考你:p5书面材料及练习

    归纳与总结

    通过本节教学内容学习。请你将本课知识结构描绘一下。

    感悟与启示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感悟?

    三、反馈与检测

    1、“宪法是法律的法律”,马克思这句话的意思是()

    a、宪法和法律都是法律b、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d、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2、下面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具有中国国籍正在服刑,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

    b、具有外国籍的华侨

    c、长期居住在中国的美籍华人

    d、具有中国血统的华裔美国人

    e、我国超计划生育的“黑娃”

    3、公民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就会落空。

    a、国家保障b、物质保障c、法律保障d、自我维权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2


    教学目标

    1、把握诗的内容,理解诗的主题思想。

    2、培养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人感情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3、学习这首诗,理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并在实际生活中创造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的内容,领会诗人在诗中寄托的感情。

    难点:探讨诗歌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新闻片段:土地沙漠化、沙尘暴肆虐、洪水泛滥、水资源减少等等。而与时同时,无知的人们仍然肆意砍伐。同学们,你们想对那些肆意砍伐的人们说什么话?

    (学生自由回答,围绕“环保”。)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学生自由诵读诗歌。初步掌握诗的内容。

    三、听朗读录音,注意节奏,领会诗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第一节。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想一想,诗人为什么会发出“樵夫,别砍那棵树”的呼喊?

    因为诗人与老橡树有深厚的感情。

    2、请找出诗中哪些句子表达了诗人与这棵老橡树之间的深厚感情?

    学生回答。

    3、本节诗写的是什么?

    写出了“樵夫,别砍那棵树”及其原因。可看出“我”和“那棵树”的关系密切。

    4、第一节在全首诗起了什么作用?

    开篇入题。

    五、品读第二节。

    1、第二节写了哪些原因呢?

    “它的光荣和名声/已传遍各处”——贡献大;“它的根已在土里扎牢”——扎根牢;

    “它现在已是参天的大树”已成材。

    2、此时,诗人对于樵夫的态度是怎样的?

    动情地责问。

    六、品读第三节。

    1、指名学生朗读。

    2、诗人对于樵夫的态度又起了什么变化?为何?

    苦苦地恳求;

    因为那有诗人美好的童年,有诗人美好的回忆。

    3、小结:诗人一次又一次地要求樵夫别砍那棵树,由此诗人对老橡树的感情可见一斑。

    七、品读第四节。

    这节诗写的是什么?

    这节,诗人先是对老橡树诉说衷情,表明自己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然后转向樵夫,这时诗人的态度有所变化。随着感情的加强,语气也由最初的平和劝说,到后来的真诚恳求,再转为最后的严厉警告:“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八、探讨诗的主题。

    形式:分小组讨论

    2、根据你的理解,自由地把诗歌有感情地读几遍,并且背诵下来。

    数学教案-菱形教学示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菱形的判定.

    2.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3.通过教具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教法设计

    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菱形的判定方法.

    2.教学难点:菱形判定方法的综合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做一个短边可以运动的平行四边形)、投影仪和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演示教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观察讨论;学生分析论证方法,教师适时点拨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叙述菱形的定义与性质.

    2.菱形两邻角的比为1:2,较长对角线为,则对角线交点到一边距离为________.

    【引入新课】

    师问:要判定一个四边形是不是菱形最基本的判定方法是什么方法?

    生答:定义法.

    此外还有别的两种判定方法,下面就来学习这两种方法.

    【讲解新课】

    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钱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图1

    分析判定1:首先证它是平行四边形,再证一组邻边相等,依定义即知为菱形.

    分析判定2:

    师问:本定理有几个条件?

    生答:两个.

    师问:哪两个?

    生答:(1)是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师问:再需要什么条件可证该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生答:再证两邻边相等.

    (由学生口述证明)

    证明时让学生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在这里的应用,

    师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吗?为什么?

    可画出图,显然对角线,但都不是菱形.

    菱形常用的判定方法归纳为(学生讨论归纳后,由教师板书):

    注意:(2)与(4)的题设也是从四边形出发,和矩形一样它们的题没条件都包含有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

    例4已知:的对角钱的垂直平分线与边、分别交于、,如图.

    求证:四边形是菱形(按教材讲解).

    【总结、扩展】

    1.小结:

    (1)归纳判定菱形的四种常用方法.

    (2)说明矩形、菱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思考题:已知:如图4△中,,平分,,,交于.

    求证:四边形为菱形.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59中9、10、11、13(2)

    九、板书设计

    2.2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2)_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的过程,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3、会用三角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教学重点:

    弄清内错角和同旁内角的意义,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教学难点: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准备活动:

    1、如图,a∥b,数一数图中有几个角(不含平角)

    2、写出图中的所有同位角.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小明有一块小画板,他想知道它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于是他在两个边缘之间画了一条线段ab(如图所示).他只有一个量角器,他通过测量某些角的大小就能知道这个画板的上下边缘是否平行,你知道他是怎样做的吗?

    定义:1、内错角;2、同旁内角.

    二、探索练习:

    观察三线八角,内错角的变化和同旁内角的变化,讨论:

    (1)内错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

    (2)同旁内角满足什么关系时,两直线平行?为什么?

    ★结论: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巩固练习:

    1、如右图,∵∠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

    ∴____∥____,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4=180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f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右图,∵de∥bc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180º,___________________

    ∵∠b=∠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180º,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小结:

    会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作业:

    课本p58习题2.3:1、2、3.

    教学后记:

    初步了解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但在三线八角图中,找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就有些混乱,不过能通过观察内错角、同旁内角度数的变化发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在实际应用中比较乱,出现“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错误.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的教学方案


    课题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法自学探究,讨论

    教学目标1了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了解法律确认,保障权利重点难点掌握人民的概念,公民的权利及保障人民与公民的区别教具、学具投影仪通案个案一预习检测你能说出我过国徽图案的象征意义吗?二导入新课我国是人民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你知道人民享有什么权利吗?三探究新知1自学课文4—7页提示1人民的权利2公民的基本权利2用投影仪出示问题,分组讨论1.我们国家的性质答: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人民在现阶段包括哪些人答: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其它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3.人民享有的权力和权利答:权力:管理国家等,权利: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4.人民与公民的区别答:人民:区别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阶级内容5.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哪些保障?答:家庭,学校,社会,他人法律保障6.我国宪法对人权有何规定?答: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7.国家尊重和保障什么是立法保障司法保障?答:立法保障:法律确认,国家强制力维护8.法律对我们权利的重要性答:法宝,维权利剑四课堂小节五布置作业课堂检测1人民代表汇聚北京,共商国事,表明----------。2在押犯人是---------,不能享有公民的-------权利。3行政复议法:保障公民------------权利。4义务教育法:保障----------权利。5作为国家公民享有-------公民权利。教学反思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案示例2】相关推荐
    铁的性质相关教学方案

    第六章铁第一节铁的性质一.知识教学点1.铁的物理性质。2.铁的化学性质(跟氧气、盐酸、稀硫酸和硫酸铜的反应)。3.钢铁的生锈和防锈。二.重、难、疑点1.重点:铁的化学性质。2.难点:对“铁的化学性质比...

    合理使用洗涤剂

    生活中,我们使用很多种类的洗涤剂,最常见的还是肥皂和洗衣粉。使用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请听我们细细说来。一、少用洗涤剂原则无论是肥皂还是洗衣粉都有一定的碱性,若长期直接接触后,皮肤表面的弱酸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