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初中教案
  • >导航
  • >初一音乐初中教案精选
  • 初一音乐初中教案精选

    发表时间:2022-04-05

    作者宋曦教材:沿海版第一册,第八课

    课题:《可爱的家》

    年级:初中一年级

    执教:北大附中南山校宋曦

    一、教学内容:

    (1)音乐知识:弱起小节,反复跳跃记号

    (2)欣赏:《可爱的家》的MTV

    (3)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培养和激发出学生的内心感受。

    (2)学唱歌曲《可爱的家》,使学生能用情来演唱歌曲并了解英国歌曲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重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

    四、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讲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和目的。

    二、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部MTV.(背景有英国的风光,一些有趣的家庭生活照片全家照等,音乐用《可爱的家》。)

    三、导入新课:

    1.教师问:同学门刚刚看完这部MTV,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谈一下家庭生活,并给这部片起一个名字。

    2.学生发言后,教师作出小结,并引入今天的课题《可爱的家》。

    四、简介《可爱的家》的曲作者创作经过:

    1.利多媒体把英国作曲比肖普的肖像及英国的风光展示给学生看。

    2.放出《可爱的家》的音乐。

    3.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并把这部歌剧的大概内容讲一下,歌曲采用英国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调写成的。

    五、分析《可爱的家》的旋律线条及情绪:

    1.用投影仪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的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教师在旁边加以指导,然后请他回到座位上。

    2.教师问:这首歌的旋律线条是平淡还是起伏跌宕的?

    学生回答:是平稳的。

    教师问:我应以什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启发学生回答。

    3.教师通过提问总结出,这首歌我们应用美好的心情来演唱,要唱出对家庭的眷恋。

    六、分析《可爱的家》曲式结构并讲解弱起小结反复跳跃记号:

    1.请学生们把这首歌的结构画出,相同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笔画出。

    2.教师小结,此曲是A-B-C三段体的结构

    3.讲解弱起小结及反复跳跃记号:

    弱起小结:歌曲开始的第一个音起于小结的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

    反复跳跃记号:::在::记号内的音乐要反复两遍,第三遍则越过:接唱

    七、熟悉歌曲

    1.请学生把电子琴调到风笛的音色,一起来演奏。

    2.教师把电子琴的节奏调成4/4拍,要求学生跟着节奏用事打节拍,做试唱练习,可以变化多种变化多种形式,知道熟悉乐谱。

    3.请一位女同学配乐朗诵歌词,教师要求,用自己的情感来朗诵,下面同学来欣赏。

    4.再请一位男同学来朗诵,下面的学生一部分用电子琴伴奏,另一部分用哼名伴唱。

    5.请同学们边演唱边弹琴。

    6.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遍MTV,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听音乐,用心来感受,同时要回想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听完音乐后再来唱这首歌,用“情“唱。

    八、表演

    1.请同学根据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来做即兴小品表演,下面的同学做背景音乐。

    2.全体用合唱的形式来唱这首歌,分声部,加表演动作,用轮唱,伴唱的形式来演唱。

    九、教师作课堂总结。

    来源北大附中南山校

    Jk251.com相关文章推荐

    音乐与绘画教案初中教案精选


    教学对象:初中二年级教学目标:1、欣赏音乐与绘画作品,找出音乐与绘画的要素,体会音乐与绘画的联系。2、学生能够尝试用绘画表现音乐,用音乐表现绘画。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已经上过很多门课,下面我就说两门课,你们根据我说的这两门课的特征来猜一猜我说的是哪两门课?师:第一门课每周都只上一节课,你们在课上可以用五颜六色的画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图画。生:美术课师:第二门课也是每周只上一节,你们都会到一个特殊的教室上课,在课上可以欣赏到很多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还可以学唱很多好听的歌曲。生:音乐课师:大家都猜出是音乐课和美术课,你们觉得音乐与绘画有没有联系呢?生:有,没有……师:我们有了两种答案,那么你们能说说原因吗?生:讨论师:那么,音乐与绘画究竟有没有联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二、新课1、用绘画中的要素——线条来描绘音乐师:我们在美术课上都会画一些静物或风景,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下面我们就试试用绘画来表现一下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首先,我先放几段音乐片段,你们想一想能用一种什么样的线条来描绘,为什么?播放《梁祝》、《大海呀,故乡》生:《梁祝》这段旋律比较舒缓,优美,速度慢,用平滑的曲线来描绘。《大海呀,故乡》速度时而缓慢,时而急速,旋律是上下波动的,体现大海的波浪起伏,用波浪线来描绘。2、用绘画中的要素——色彩来描绘音乐师:你会用什么色彩来描绘这个音乐片段?播放《命运》生:黑色、灰色……师:好,那我们看看这里用了什么色彩?播放DVD《命运》这个主题是指当时德国的封建势力,贝多芬号召人们起来和命运抗争,激发人们同封建势力搏斗。我们可以看到乐曲一开始那种令人窒息的封建势力用了黑色来表现,到后面有了一段比较抒情的旋律,仿佛人们战胜了命运,从黑暗走向了光明,色彩也变的明亮起来。3、听音乐联想画面师:我们刚刚用绘画中的要素:线条和色彩来描绘音乐,下面我们把这两个要素结合起来,我们欣赏一段音乐,你来联想一幅画面,大家可以动笔画一画。播放《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组曲》中的《日出》,同学边听边作画。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师:你们怎么想到这些的呢?生:这段音乐的旋律很优美,很舒展,就让我联想到清晨日出的景象……4、总结根据音乐中的哪些因素进行绘画?师:刚才你们边听音乐边作画,而且画的非常好,那么你们是根据音乐中的哪些因素来进行绘画的呢?生:旋律起伏、音量、节奏、音色、力度、速度、音乐所表达的情绪……5、欣赏绘画作品联想音乐师:下面请大家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作品中有两个人物,我请两位同学来给大家描述一下,在同学的描述中你来体会一下这两个人物是什么样的?生:第一个人物是一个富人,他很胖,穿着也比较华丽、富有,他的神情显得很自满、狂妄、傲慢……第二个人物是一个穷人,他很瘦弱,穿着很破旧,他看见富人后显得很紧张、不安,看上去他很可怜……师:大家看得很仔细,描述的很清楚。其实,这两个人物是画家写生中的两个人物,原本不在一个作品中,但是,由于他们两人有鲜明的对比,作曲家就让他们在音乐中相会了,让他们聚在一起,相互交谈。那么,如果你是作曲家的话,你会用什么样的音乐来表现这两个人物?你会用什么乐器?比如在音区的选择上,在力度、旋律上?生:表现富人在低音区,用大号演奏;表现穷人在高音区,用长笛来演奏……表现富人力度强,表现穷人力度弱……师: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作曲家是怎样用音乐来表现这两个人的。欣赏《图画展览会》中的《两个犹太人》(钢琴版)师:(边欣赏边介绍)一开始在低音区富人出现了,作曲家用间歇的节奏,出人不意的重音表现了自满、狂妄的富人。紧接着,在高音区可怜的穷人走来了,描写穷人的音乐很快,表现了他看到富人后的紧张、不安和害怕。两个主题同时出现了,似乎他们在喋喋不休地谈论什么。低音区富人粗暴的音调始终占有音响上的优势,而高音区穷人的细弱的音调则显得战战兢兢,惶恐不安。最后富人用粗暴的音响将穷人的音响打断,仿佛可怜的穷人被蛮横无理的富人赶跑。我们欣赏的是用钢琴来表现这两个人物的,接下来我们听一听管弦乐是如何表现的?用了那些乐器?生:表现富人用的是弦乐,表现穷人用的是小号……师:此曲是用弦乐群来表现富人,用加了弱音器的小号来表现穷人的。6、总结绘画中的哪些因素让你觉得有音乐的存在?师:这首作品我们就欣赏到这里,你们想一想绘画作品中的哪些因素让你觉得有音乐的存在呢?生:构图、人物形象、线条、色彩……三、总结师: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音乐与绘画的关系,音乐与绘画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用音乐可以表现绘画,我们通过音乐中旋律的起伏、音量、节奏、音色、力度、速度、音乐所表达的情绪,联想到一幅美丽的画面;用绘画也可以表现音乐,我们可以从画面中的色彩、线条、构图中感受到音乐存在。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把音乐与绘画联系起来,让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多姿多彩。

    经典初中教案初一美术教案心与祝愿


    课型:综合课

    教学方法:欣赏,讲解演示和制作相结合。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懂得贺卡是具有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并学习贺卡制作的方法。

    2、通过贺卡的制作,提高学生装的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品德增进师生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剪贴手法设计和制作贺卡。

    难点:1、构图设计

    2、恰当选择材料。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自制各种示范贺卡;示范制作备用的花纹图案资料;8开白纸,废旧彩图纸,浆糊、剪刀、画板、图钉等。

    学具:16开白纸对折,废旧彩图纸、浆糊,彩色笔,剪刀等。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检查学具,2.引导认真听课。3.课前谈话导入新课:(约2分钟)

    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色彩知识和美术字等课,今天让同学们运用这些已学过的知识,自己动手制作贺卡。(板书课题:贺卡设计与制作)

    贺卡是在重大节日、纪念日、生日互相赠送的具在纪念意义的精美艺术品,它能显示爱心,表达美好的祝愿,给我们增添欢乐,友谊和节日气氛,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自己已掌握的图案基础知识,自己动手制作,那么,不但能够节约,而且会使人更感亲切,更有意义。

    (板书:爱心与祝愿)

    3、贺卡欣赏:(出示贺卡范图、边欣赏边讲解边板书)

    贺卡的内容广泛:包括贺年卡,对话圣诞卡,尊师卡、生日卡等。贺年的形式很多:单页卡折页卡;有平面的、立体有声的;横式的,竖式的;心形的、树叶形的及不规则形的。

    制作贺卡的方法有:摄影的,色彩绘声绘的,镂印喷刷的以及剪贴的。剪贺卡包括利用多种材料拼贴和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的等。贺卡的制作要求:构思巧妙,形式新颖,造型优美,工艺精致。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利用废旧彩图纸剪贴制作贺卡的方法。

    4、剪贴贺卡的制作步骤:(边演示制作步骤边讲解、边板书)(约分钟)

    (1)构思、设计

    我们要制作一张贺卡,首先应该有一个好的构思,准备制作一个内容,什么形式的贺卡,然后,可按自己的构思画出铅笔设计稿。

    在设计时我们应该考虑赠送的对象,因人而异,如老年人喜欢爱欢乐、新颖的格调;儿童则喜爱灿烂绚丽的色彩我们只有掌握了不同对象的心理和爱好来进行设计制作的贺卡就一定会受到珍视和喜爱的。

    (2)准备一张较厚的纸,按所需形状剪裁。

    (3)选材、配色:废旧的画报和图片本身就有一定的图形和色彩,我们就是要利用它选取我们所需要的部分图形。要注意色彩配置鲜艳、明快。

    (4)剪贴;剪取合适的图形,按设计稿依层次贴到纸上合适的位置。

    (5)书写或剪贴赠言:如:新年好、老师您好、生日快乐等祝愿的字句。

    (6)整理画面:看看什么地方需调整,什么地方空了需添画。

    5、学生课堂作业

    (1)请位同学到讲台前各拼贴一张贺卡。

    (2)其它同学在座位上开始设计制作剪贴形式的贺卡。

    (《新年快乐》、《友谊地久天长》、《老师,您好!》播放轻音乐。)

    教师巡视辅导,交待注意事项:

    构图时要注意疏密、虚实关系;配色要鲜艳、明快图案和文字要眉目清楚剪贴花纹线条要流畅不要把连接处剪断了。

    6、课堂小结(约分钟)

    (1)与学生一起分析、讲评作业,并对优秀作业进行表扬。

    (2)学生互相交换贺卡。

    (3)总结课堂教学情况。

    五、作业要求

    利用废旧图片或画报剪贴制作一张贺卡,要求构思巧妙,形式新颖,工艺精致。

    音乐教案-初中音乐欣赏金色的秋天教案初中教案精选


    初中音乐欣赏课《金色的秋天》教学设计

    1、通过欣赏歌曲《西风的话》和《在希望的田野上》、《丰收锣鼓》、《扬鞭催马运粮忙》,感受相同题材的音乐,不同的表现方法,所产生的不同音乐效果。

    2、能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来表现秋天丰收的气氛,并且可以了解几种打击乐器。

    3、听辨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中各种乐器的效果,并能够排列出现顺序。

    4、能够自选乐器为《扬鞭催马运粮忙》伴奏,并随着音乐模仿马蹄声和动作。

    教学重点:

    教师联系秋天的自然景色变化,引导学生说出秋天应该有的情绪,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从而,引出音乐作品是如何运用多种形式来表现秋天落寞的情绪,以及秋天丰收人们喜庆的场面。

    展开新课

    1、播放音乐《西风的话》

    设计提问:该曲的音乐风格,节奏特点,以及它所表达的音乐感觉是什么样的。

    (抒情歌曲,速度中速,表现了深邃悠远,余味无穷的意境,有点淡淡的忧伤。)

    2、播放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设计提问:①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欢快,热烈,喜气洋洋的情绪。)

    ②音乐中出现了哪些事物?表现了什么场景?

    (炊烟、小河、冬麦、高粱、荷塘、果香等等,表现了一副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

    3、从农村富了,粮食丰收了开始,引出农民欢庆丰收的场面。

    4、选择合适的乐器。来表现丰收场景。

    主要乐器:笛子、二胡、云锣、木鱼、唢呐等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选择乐器,更有利的加深印象。

    5、播放民乐合奏《丰收锣鼓》,请听辨先后出现的演奏乐器。

    ①堂鼓②唢呐③唢呐④二胡⑤云锣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听觉灵敏度,也可以加深对民族乐器的印象。

    6、给音乐分段。每一段表现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开镰收割,你追我赶的劳动场面。

    第二部分:竹笛开始,表现秋天美景,抒发劳动者欢快的心情。

    第三部分:全曲高潮,表现欢庆丰收的热烈场面。

    7、播放音乐《扬鞭催马运粮忙》。

    设计提问:①音乐表达了又是怎样的一种情绪?兴高采烈,愉快的

    ②音乐中反复出现的声音是什么?马蹄声

    8、请学生自己设计动作,扮演角色,全班分组,一组用打击乐器模仿马蹄声,为音乐伴奏,另一组随音乐做动作,表现音乐中的场景。

    设计意图:律动,培养学生身体协调性和创造性。

    小结:

    选择不同的乐器,不同的节奏,不同的力度,可以表现不同的音乐风格。多种音乐做比较,可以使学生从听觉上感受到不同的音乐情绪,《西风的话》速度舒缓,表现的是秋天落寞的感觉,其他音乐使民族乐器伴奏,速度稍快,力度强,表现的是一种热烈欢快的情绪。

    音乐教案-凤阳花鼓初中教案精选


    2、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3、发声练习:

    (1)用“u”音唱(问学生学过力度记号f、p运用发声中)

    6---|6---||

    u

    (2)

    4、提问课前听过什么地方的什么歌曲?

    (回答:鄂伦春族民歌《鄂伦春小唱》)

    5、归纳引入新课:我国的同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种类繁多,每个民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歌,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安徽民歌《凤阳花鼓》(板书)(书23页)。

    (1)老师范唱。

    (2)节奏训练:8小节板书。

    (3)视唱(难点附点)(2遍)。

    (4)用节奏读歌词。

    (5)歌曲的分析:(先让学生讲,老师再补充,后听录音)这首歌曲是流传于安徽的一首民间歌舞曲,旧社会里淮河流域的人民在剥削阶级的压迫和连年水患下迫于生活,向外逃荒,有的沿街卖唱,《凤阳花鼓》就是当时卖唱者的舞歌,史书记载:“凤阳女花鼓敲,打锣的男子跟着跑”描写了街头卖艺者的情景。

    歌曲是八小节为一段,共二段,词句精练质朴,前四句直接指出了明王朝统治下的饥荒景况,后四句叙述了人民的悲惨生活。

    歌曲开头由四小节的锣鼓点作前奏,唱腔分两个乐段,一段唱后又以四小节锣鼓点为间奏,第二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反复句,最后又有四小节锣鼓点结束。曲调具有抒情叙事性,歌和舞互相结合,富有浓郁的民间歌舞风格。(听录音)

    (6)填词演唱(2遍)

    (7)提示:今天我们过着辛福生活,不要忘记过去的苦,我们在这么好的环境里一定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的祖国和人民更加繁荣富强起来,不能让这种沿街卖唱的现象在我们国家重演。为了有个完美的结局,在第一段的歌词的基础上,再创作出第二段词,中心是反映新社会的美好。(尽量减少改动的字词,还要压韵。这是老师的创作。尽量鼓励学生创作。)

    说风阳,唱风阳,风阳就是好地方。

    自从来了共产党,一年更比一年强。

    大户人家种田地,小户人家来经商。

    俺家喜欢卖杂货,身背货担走四方。

    (随着录音演唱第二段)

    6、下面我们认识几件打击乐器(鼓、锣、钹):

    这是我们民族打击乐器,我们民族打击乐器种类繁多,大体分为鼓、锣、钹、梆子四种,打击乐器经常运用合奏方式演奏,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我国人民在节日和喜庆的场面喜欢用它来助兴。

    (1)简单介绍各种乐器的打法。

    (2)练习(看小黑板)少数人打打击乐器,多数人用手拍打。

    (3)我们二段合起来演唱、演奏(看效果如何,可轮换)。

    (4)完美的演唱:

    要求:二段应有对比。

    小结

    我们初步了解并初步掌握了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学唱了《风阳花鼓》又进行了再创作,这些都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遗产,我们一定要让这些民族文化和民族音乐,在我们这一代得到继承和发扬,一定要代代流传下去。

    音乐教案-可爱的家初中教案精选


    一、教学内容:

    (1)音乐知识:弱起小节,反复跳跃记号

    (2)欣赏:《可爱的家》的MTV

    (3)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培养和激发出学生的内心感受。

    (2)学唱歌曲《可爱的家》,使学生能用情来演唱歌曲并了解英国歌曲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重点: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心感受。

    四、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讲这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和目的。

    二、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部MTV.(背景有英国的风光,一些有趣的家庭生活照片全家照等,音乐用《可爱的家》。)

    三、导入新课:

    1.教师问:同学门刚刚看完这部MTV,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谈一下家庭生活,并给这部片起一个名字。

    2.学生发言后,教师作出小结,并引入今天的课题《可爱的家》。

    四、简介《可爱的家》的曲作者创作经过:

    1.利多媒体把英国作曲比肖普的肖像及英国的风光展示给学生看。

    2.放出《可爱的家》的音乐。

    3.给学生讲述它的创作过程:这首歌是作曲家比肖普为歌剧《克拉里——米兰姑娘》写的主题歌,并把这部歌剧的大概内容讲一下,歌曲采用英国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调写成的。

    五、分析《可爱的家》的旋律线条及情绪:

    1.用投影仪把歌曲的旋律显现出并请一位同学上来用彩色的笔把旋律线条勾画出来,教师在旁边加以指导,然后请他回到座位上。

    2.教师问:这首歌的旋律线条是平淡还是起伏跌宕的?

    学生回答:是平稳的。

    教师问:我应以什样的情绪来演唱呢?

    启发学生回答。

    3.教师通过提问总结出,这首歌我们应用美好的心情来演唱,要唱出对家庭的眷恋。

    六、分析《可爱的家》曲式结构并讲解弱起小结反复跳跃记号:

    1.请学生们把这首歌的结构画出,相同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笔画出。

    2.教师小结,此曲是A-B-C三段体的结构

    3.讲解弱起小结及反复跳跃记号:

    弱起小结:歌曲开始的第一个音起于小结的弱拍(或强拍的弱位置)

    反复跳跃记号:::在::记号内的音乐要反复两遍,第三遍则越过:接唱

    七、熟悉歌曲

    1.请学生把电子琴调到风笛的音色,一起来演奏。

    2.教师把电子琴的节奏调成4/4拍,要求学生跟着节奏用事打节拍,做试唱练习,可以变化多种变化多种形式,知道熟悉乐谱。

    3.请一位女同学配乐朗诵歌词,教师要求,用自己的情感来朗诵,下面同学来欣赏。

    4.再请一位男同学来朗诵,下面的学生一部分用电子琴伴奏,另一部分用哼名伴唱。

    5.请同学们边演唱边弹琴。

    6.请同学们再欣赏一遍MTV,要求同学们闭上眼睛听音乐,用心来感受,同时要回想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听完音乐后再来唱这首歌,用“情“唱。

    八、表演

    1.请同学根据歌曲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来做即兴小品表演,下面的同学做背景音乐。

    2.全体用合唱的形式来唱这首歌,分声部,加表演动作,用轮唱,伴唱的形式来演唱。

    九、教师作课堂总结。

    音乐教案-希望与你同行初中教案精选


    《希望与你同行》

    教学目标

    1、过用适当的速度、力度、音色演唱歌曲《希望与你同行》、《我们一起来》,体会歌曲的情感。在演唱、表演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新集体的温暖,唱出真情、唱出活力、唱出对绚丽未来的憧憬。

    2、在欣赏童声合唱《校园多美好》这首歌曲的过程中,积极参与音乐体验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

    3、在聆听时展开想象,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使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校园景象和崭新的中学生活。在朗诵、绘画、律动等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氛围,使新同学之间加强交流,加深师生感情。

    4、介绍使学生了解童声合唱的相关知识点。

    教学时间三课时

    设计理念

    教法:讲授法视听感受法律动表演。

    学法:感受法,回忆联想,小组讨论法,朗诵律动

    教学流程

    一、师生相互问好,同学们做自我介绍。

    (老师用亲切的话语向学生问好,同学们给予回应并纷纷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姓名、爱好、特长。有的同学为音乐课规划了美好的蓝图,说出了心中的希望。中学的第一节课就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

    二、教授歌曲《希望与你同行》

    1、聆听歌曲,向周围同学表示亲切地问候。

    2、配乐朗诵歌词

    3、学唱歌曲

    4、介绍简单的五线谱相关知识点

    5、分组讨论排练,用不同形式更好的表现歌曲的内涵。

    如:配合朗诵、小组表演唱、将歌曲旋律作为背景音乐配合短小的情景故事。

    三、教授歌曲《我们一起来》

    1、初步感受歌曲

    2、跟琴学唱歌词

    3、完整演唱歌曲。

    4、配合简单舞蹈动作,进行律动练习。

    (歌曲在我国最初是以“跳舞毯”的音乐流传开来,加上充满朝气的歌词,学生非常喜爱。引导他们用恰当的体态动作表现内心的感受。歌名是《我们一起来》,从同学中发现较合适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大伙儿的积极性高涨。)

    四、欣赏童声合唱《校园多美好》

    1、童年的回忆:[情感导入]

    (聆听《校园的早晨》那欢快的旋律,闭上双眼细细体会:“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纯真的童年时光在小学校园里度过,一定有许多美好的事情,快快告诉大家。)

    2、踏进中学校园[情感准备]

    介绍中学和学生生活。

    3、欣赏歌曲[情感体验]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情感体验学习状态

    欣赏全曲欣赏的同时选出你感觉最美好的一句话,读给大家听整体的初步印象聆听联想

    配乐朗诵根据钢琴伴奏朗诵歌词从歌词角度体验歌曲的情感声情并茂

    介绍童声合唱欣赏童声合唱的图片从演唱形式中体验歌曲的情感欣赏感受

    再一次欣赏全曲体态律动以律动的形式感受音乐体验创造

    4、多彩的校园生活:[情感反馈]

    以《校园多美好》的音乐旋律作为原形,进行改编。学生根据音乐进行想象,为音乐配上校园生活场景。

    A、聆听音乐,展开想象。

    音乐特点想象要求

    4/4慢速3/8稍快较为平静的活动舞蹈性,生动、活泼

    B、指名学生描述想象中的校园生活场景。

    5、画出你心中美好的校园。

    A、分组讨论绘画(背景音乐《校园多美好》)

    B、贴上同学们的作品。(个别同学介绍内容)

    6、拥抱青春[情感延伸]

    A、青春寄语

    B、齐唱《我们一起来》(配合律动表演

    课后反思

    一、情感导入和发声练习

    发声练习相对比较枯燥,学生一般很难完成好。然而发声练习在教唱歌曲之前,往往这时候的情绪会影响下面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我将情感导入和发声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了尝试。

    来自不同小学的几十名同学聚到了一起,组成了新的集体。他们之间并不熟悉,老师和同学也是第一次见面。课堂上我亲切的和大家问好:“Hi,同学们好!

    让我们彼此认识一下吧……”可以看到同学们眼前一亮,立刻兴奋起来。然后,我请第一小组的同学和大家打招呼,规则是:你和大家用“Hi”相互问好,再向大家介绍你自己或者说一句此刻最想说的话。

    我引导学生要用响亮、饱满的声音发“Hi”这个音,这时的口腔状态正是发声练习时所需要的。学生急着练习,因为这是他们每天和别人打招呼时用的着的。一轮下来,每个同学都说了近几十次。同时,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加强了交流,彼此多了一份了解。有的同学说:“我喜欢音乐,但是我又讨厌那些歌谱。”有的同学说:“小学的时候我不爱上音乐课,我真心希望在中学能够喜欢音乐课。”有的同学说:“我会吹小号,参加演出时的情景令我难以忘怀。”

    最令人感动的是,第二节音乐课刚刚开始,同学们的小手举得高高的,大声告诉你:“老师,今天轮到第二组的同学介绍自己了,你可别忘记了!”

    二、有趣的五线谱

    我在一些班级做了调查,平均每班大约只有5%的人没有学习过五线谱。但是对识谱有十足信心的人却只有50%。于是我将五线谱用很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大家。同学们能在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五线谱的认识。个别不会的同学也能很快的掌握要领。

    教室里的座位做了安排:第五线第四间

    第四线第三间

    第三线第二间

    第二线第一间

    第一线

    每一排的同学代表不同的音高,不同的位置。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练习。再配合五线谱电教板给学生整体的印象。教学效果良好。

    三、关注并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很多同学对于歌曲的学习只求会唱,不去体会和理解。在学习《希望与你同行》这首歌时,我通过用朗诵歌词体会含义,聆听钢琴演奏了解音乐强弱变化的方式使学生很快从整体把握了歌曲。

    歌曲的高潮部分试着请同学们站起来演唱。“希望啊希望,希望与你同行!”反复咏唱四遍。同学们自己分配任务,前后两部分同学分别在第一句和第三句时站起来演唱。没想到,同学之间发生了争论:“先站起来的同学需要坐下来吗?”有的同学说:“不需要,最后一句,应该全体同学演唱,有气势。”有的同学说:“我们需要此起彼伏,这样音乐才有层次感。”按照大家的想法,我们都进行了演唱。同学们个个精神饱满。原来唱歌拖沓的同学跟上节奏了,原来大声喊叫的同学现在唱得可好听了。四、欣赏教学和情感活动

    通过情感活动把学生与教师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且贯穿于欣赏教学的始终。

    本文网址://www.jk251.com/jiaoan/25312.html

    【初一音乐初中教案精选】相关推荐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初中教案精选

    一、教学目标1、能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2、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3、学会用辩证的观点来...

    第 生物的进化教案

    第2节生物的进化一.教学目标: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二.教学重难点: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