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紧时间做
发表时间:2022-04-01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做事磨蹭影响学习和工作,也影响休息和娱乐。
2.知道从小养成抓紧时间学习。做事好习惯的重要性。
情感:
1.愿意抓紧时间学习、做事。
2.愿意纠正做事磨蹭的坏毛病。
行为:
1.学习时高高兴兴地学习,游戏时痛痛快快地玩,抓紧时间。
2.逐步养成抓紧时间学习、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好好学习”德目的要求设置的,落实此德目行为要求第一条:“学习时高高兴兴地学,游戏时痛痛快快地玩”。关于学习方面的教育在各年段都有涉及,高年级侧重学习目的教育,中年级侧重学习态度的教育,低年级侧重学习的基本要求和一般学习习惯的培养,此课即属这方面内容。表面看抓紧时间学习、做事是小事。是个时间安排问题,实际是个学习习惯、做事习惯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渗透珍惜时间、讲究效率的思想。
设此课很有针对性,因为做事磨蹭的现象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本来二十分钟的作业量,有些学生磨磨蹭蹭边做边玩,一个小时也做不完。他们还不懂得学习、做事不抓紧时间也影响休息,玩也玩不痛快的道理。同时,由于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许多事情父母、长辈替他们做了,所以他们对“人一天要做许多事情,不,就做不完”的体会不深。然而,如果不从小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养成做事磨蹭的习惯,那么对其现在的学习效率,以及今后的工作效率都会有影响。因而学习此课是有现实意义的。
课文以学生做作业为例,用对比的手法,以儿歌的形式,通过小乐乐和小多多两人的不同表现,说明怎样做是抓紧时间以及这样做的好处;小学生不抓紧时间的典型表现是什么,以及那样做的害处。从而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抓紧时间学习、做事的好习惯。具体来说,可从小乐乐抓紧时间的表现讲明以下道理。
1.怎样做是:学习做事不耽搁,做好准备说做就做;学习做事专心,做完一件再做一件;动作快。
2.这样做的好处:学得扎实,玩得痛快;可以多做一些事情;养成抓紧时间学习、做事的好习惯。
小多多的不良表现,可与小乐乐的表现对比分析,也可讲完乐乐再讲多多,意在从反面再次帮助学生体会,怎样做是没抓紧时间,及其危害。
教法建议
教学注意事项。
1.本课属“好好学习”的德目,所以课文主要从学习方面谈。但实际生活中,小孩子磨蹭有多方面的表现,如:由于磨蹭误事,赶不上火车,看不成电影等等。教学中应用学生举出的事例,从各方面论危害,使学生反复体会这一毛病的害处。
2.本课不是泛泛地谈时间的宝贵,这些问题另设课。
本课主要是针对小学生做事磨蹭的普遍现象,帮助学生分析磨蹭的原因。比如,做事之前没很好思考,准备工作做不好;做事不专心,动作太慢等等,可针对学生反映的不同原因,相机诱导。
3、本课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把和不进行鲜明地对比,让学生自己找出哪一个队,哪一个不对。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二课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做事磨蹭影响学习和工作,也影响休息和娱乐。
2.知道从小养成抓紧时间学习。做事好习惯的重要性。
情感:
1.愿意抓紧时间学习、做事。
2.愿意纠正做事磨蹭的坏毛病。
行为:
1.学习时高高兴兴地学习,游戏时痛痛快快地玩,抓紧时间。
2.逐步养成抓紧时间学习、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做事磨蹭影响学习和工作,也影响休息和娱乐。
教学难点:知道从小养成抓紧时间学习。做事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竞赛导入:
找三个组的三名代表竞算数学题,看谁算得最快最准。
得出结果。
教师小结:好,这组同学做得最快最准。最准:我们上节课已经讲过,他们不马虎,所以算得很准确;他们算得快,说明了他们什么呢?请同学们找一些词汇来形容一下。(集中精力、抓紧时间、有效率)
二、为什么要抓紧时间:(通过对比的故事来说明问题)
把问题制成卡片,每组同学领取一张卡片,小组讨论并回答卡片上的那个问题。
问题1乐乐是怎样做作业的?多多是怎样做作业的?谁做得好?
问题2乐乐做完作业都做了哪些事?多多做完作业都做了哪些事?谁做得好?。
问题3乐乐是几点起床的?多多是几点起床的?谁做得好?
问题4乐乐是怎样刷牙的?多多是怎样刷牙的?谁做得好?
问题5乐乐是怎样吃饭的?多多是怎样吃饭的?谁做得好?
问题6乐乐上课迟到了吗?多多上课迟到了吗?谁做得好?
演示动画:乐乐和多多下载
学生分组回答。
提问:根据刚才同学的回答,谁能说一说乐乐为什么能做得好?多多为什么做有好?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乐乐做作业、玩、吃饭、干家务活、起床、刷牙、上学每件事都,该做什么时做什么,该玩时玩,因此每件事都能做得很好,养成了好的习惯。而多多每件事都不,做时玩,玩时做,做也做不好,玩也玩不好,因此我们不要学习他,现在,请大家帮我一个忙,帮多多改正这些磨蹭的坏毛病。
分组讨论,怎样改正磨蹭的坏毛病?
板书:高高兴兴地学
痛痛快快地玩
养成好习惯
三、制定作息时间表
学生回答。
教师小节:大家都建议为多多制定一个规范的作息时间表。这个主意很好。那现在大家就一起来做一个作息时间表吧!
多多的作息时间表(时间仅供参考)
早上6:30分起床;
6:40分刷牙;
6:50吃早餐
7:00到校遇习
上课
放学后
5:30—6:00做作业:
6:00一6:30做运动;
6:30一7:00吃饭
7:00一7:30做家务;
7:30-9:00自由
9:00睡觉
板书:制定作息时间表
四、探究活动
同学们把这个表填得很棒,那现在针对你自己的时间为自己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吧!
看谁最抓紧时间,做得最好!
把这个表带回家,贴在你认为最醒目的地方,从现在开始,大家按照上面的做,让爸爸妈监督,放假前我们评出做得最好的同学。
板书:贴在家里照着做
五、结束语:
同学们,希望大家都成为高高兴地学,快快乐乐地玩的小乐乐。
板书:高高兴兴地学制定作息时间表
痛痛快快地玩贴在家里照着做
养成好习惯
Jk251.coM编辑推荐
思品教案抓紧时间做优秀模板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做事磨蹭影响学习和工作,也影响休息和娱乐。
2.知道从小养成抓紧时间学习。做事好习惯的重要性。
情感:
1.愿意抓紧时间学习、做事。
2.愿意纠正做事磨蹭的坏毛病。
行为:
1.学习时高高兴兴地学习,游戏时痛痛快快地玩,抓紧时间。
2.逐步养成抓紧时间学习、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好好学习”德目的要求设置的,落实此德目行为要求第一条:“学习时高高兴兴地学,游戏时痛痛快快地玩”。关于学习方面的教育在各年段都有涉及,高年级侧重学习目的教育,中年级侧重学习态度的教育,低年级侧重学习的基本要求和一般学习习惯的培养,此课即属这方面内容。表面看抓紧时间学习、做事是小事。是个时间安排问题,实际是个学习习惯、做事习惯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渗透珍惜时间、讲究效率的思想。
设此课很有针对性,因为做事磨蹭的现象在小学生中普遍存在,本来二十分钟的作业量,有些学生磨磨蹭蹭边做边玩,一个小时也做不完。他们还不懂得学习、做事不抓紧时间也影响休息,玩也玩不痛快的道理。同时,由于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许多事情父母、长辈替他们做了,所以他们对“人一天要做许多事情,不抓紧时间做,就做不完”的体会不深。然而,如果不从小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养成做事磨蹭的习惯,那么对其现在的学习效率,以及今后的工作效率都会有影响。因而学习此课是有现实意义的。
课文以学生做作业为例,用对比的手法,以儿歌的形式,通过小乐乐和小多多两人的不同表现,说明怎样做是抓紧时间以及这样做的好处;小学生不抓紧时间的典型表现是什么,以及那样做的害处。从而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抓紧时间学习、做事的好习惯。具体来说,可从小乐乐抓紧时间的表现讲明以下道理。
1.怎样做是抓紧时间做:学习做事不耽搁,做好准备说做就做;学习做事专心,做完一件再做一件;动作快。
2.这样做的好处:学得扎实,玩得痛快;可以多做一些事情;养成抓紧时间学习、做事的好习惯。
小多多的不良表现,可与小乐乐的表现对比分析,也可讲完乐乐再讲多多,意在从反面再次帮助学生体会,怎样做是没抓紧时间,及其危害。
教法建议
教学注意事项。
1.本课属“好好学习”的德目,所以课文主要从学习方面谈。但实际生活中,小孩子磨蹭有多方面的表现,如:由于磨蹭误事,赶不上火车,看不成电影等等。教学中应用学生举出的事例,从各方面论危害,使学生反复体会这一毛病的害处。
2.本课不是泛泛地谈时间的宝贵,这些问题另设课。
本课主要是针对小学生做事磨蹭的普遍现象,帮助学生分析磨蹭的原因。比如,做事之前没很好思考,准备工作做不好;做事不专心,动作太慢等等,可针对学生反映的不同原因,相机诱导。
3、本课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把抓紧时间做和不抓紧时间做进行鲜明地对比,让学生自己找出哪一个队,哪一个不对。
教学设计示例
第二课抓紧时间做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做事磨蹭影响学习和工作,也影响休息和娱乐。
2.知道从小养成抓紧时间学习。做事好习惯的重要性。
情感:
1.愿意抓紧时间学习、做事。
2.愿意纠正做事磨蹭的坏毛病。
行为:
1.学习时高高兴兴地学习,游戏时痛痛快快地玩,抓紧时间。
2.逐步养成抓紧时间学习、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做事磨蹭影响学习和工作,也影响休息和娱乐。
教学难点:知道从小养成抓紧时间学习。做事好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竞赛导入:
找三个组的三名代表竞算数学题,看谁算得最快最准。
得出结果。
教师小结:好,这组同学做得最快最准。最准:我们上节课已经讲过,他们不马虎,所以算得很准确;他们算得快,说明了他们什么呢?请同学们找一些词汇来形容一下。(集中精力、抓紧时间、有效率)
二、为什么要抓紧时间:(通过对比的故事来说明问题)
把问题制成卡片,每组同学领取一张卡片,小组讨论并回答卡片上的那个问题。
问题1乐乐是怎样做作业的?多多是怎样做作业的?谁做得好?
问题2乐乐做完作业都做了哪些事?多多做完作业都做了哪些事?谁做得好?。
问题3乐乐是几点起床的?多多是几点起床的?谁做得好?
问题4乐乐是怎样刷牙的?多多是怎样刷牙的?谁做得好?
问题5乐乐是怎样吃饭的?多多是怎样吃饭的?谁做得好?
问题6乐乐上课迟到了吗?多多上课迟到了吗?谁做得好?
演示动画:乐乐和多多下载
学生分组回答。
提问:根据刚才同学的回答,谁能说一说乐乐为什么能做得好?多多为什么做有好?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乐乐做作业、玩、吃饭、干家务活、起床、刷牙、上学每件事都抓紧时间做,该做什么时做什么,该玩时玩,因此每件事都能做得很好,养成了好的习惯。而多多每件事都不抓紧时间做,做时玩,玩时做,做也做不好,玩也玩不好,因此我们不要学习他,现在,请大家帮我一个忙,帮多多改正这些磨蹭的坏毛病。
分组讨论,怎样改正磨蹭的坏毛病?
板书:高高兴兴地学
痛痛快快地玩
养成好习惯
三、制定作息时间表
学生回答。
教师小节:大家都建议为多多制定一个规范的作息时间表。这个主意很好。那现在大家就一起来做一个作息时间表吧!
多多的作息时间表(时间仅供参考)
早上6:30分起床;
6:40分刷牙;
6:50吃早餐
7:00到校遇习
上课
放学后
5:30—6:00做作业:
6:00一6:30做运动;
6:30一7:00吃饭
7:00一7:30做家务;
7:30-9:00自由
9:00睡觉
板书:制定作息时间表
四、探究活动
同学们把这个表填得很棒,那现在针对你自己的时间为自己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吧!
看谁最抓紧时间,做得最好!
把这个表带回家,贴在你认为最醒目的地方,从现在开始,大家按照上面的做,让爸爸妈监督,放假前我们评出做得最好的同学。
板书:贴在家里照着做
五、结束语:
同学们,希望大家都成为高高兴地学,快快乐乐地玩的小乐乐。
板书:高高兴兴地学制定作息时间表
痛痛快快地玩贴在家里照着做
养成好习惯
时间与数学 优秀教案推荐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思想。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到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感受集合思想。
一、课前小研究
p75(1)\(2)
二、堂上学习
1、交流课前小研究,请出一个组汇报,其他组补充。
2、课堂交流p76(3),请出一个组汇报,其他组补充。
引导观察:纵向、横向、对角……
三、堂上练习。
p77~p78
其中p76练一练1(楼梯问题)
飞飞上楼梯,可以一次上1级或上2级台阶,有10级台阶,他从地面上到第10级台阶,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上楼方法?
四、全课小结
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2.让学生经历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理解优化的思想。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生活中的运用,形成优化的意识,寻找解决问题最佳方案,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用不同的方法发学具。2.请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用不同的方法发学具,所用的时间是不同的。3.导入:看来有些事同时做可以更节省时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二、教学例21.中国是礼仪之邦,有一个古老的习惯就是以茶待客,(课件图片)星期天,妈妈的同事李阿姨来做客,请学生说说妈妈要小明做什么。请学生说一说沏茶要做哪六件事,各用多长时间。算一算,一共用了多长时间。(14分)2.有没有更省时的方法呢?请学生用手中图片摆一摆找出最省时的方法。一生展示于黑板上。(洗水壶、接水、烧水、沏茶)共11分
洗茶杯
找茶叶3.请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方法,说一说这种方法为什么节约了时间。体会到我们可以同时做一些事情来节约时间。(板书:同时做)4.说一说这些事中哪些事顺序可以改变,哪些事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体会到做事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板书:按顺序)我们可以用图示表示它们的顺序,用箭头把它们连接起来。5.练习中午妈妈要留李阿姨吃午饭,打算用最拿手的烙饼来招待李阿姨。请学生说一说烙饼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课件出示)为和面、醒面、擀饼、刷锅和准备豆油排出合理的顺序三、教学例11.出示主题图中的信息。2.分别研究烙1张、2张饼的方法。引导学生把烙2张饼的方法用表格表示出来。
次数1号饼2号饼需要时间(分)第一次正面正面3第二次反面反面3共需要几分钟6
3.学生动手操作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并把自己的方法填到表格中。次数1号饼2号饼3号饼需要时间(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共需要几分钟展示学生不同的烙法。请一生在黑板上“烙一烙”,其他同学观察9分钟的方法为什么能节约时间。引导学生发现这种方法锅里每次都有两张饼。(板书)4.共同研究烙4张、5张饼的最优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刚才学到的烙3张和2张饼的最优方法解决。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填表。5.在学习小组中研究烙6张、7张、8张、9张、10张饼的最优方法并汇报。在汇报烙6张饼的方法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到在所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哪种方法好操作就用最种方法。6.通过观察,发现规律。(1)烙单数的饼时先用烙3张的最优方法再用烙2张饼的最优方法。(2)每多烙一张饼就多用3分钟。(3)饼数乘3就是所用的时间,1张饼的情况除外。四、练习1.“美味餐厅”中解决问题。请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小结:要让两位厨师要尽可能同时给两位不同的客人炒菜,这样最节省时间。2.请学生看小刚的数学日记,体会有些事可以同时做,有些事不能同时做。“我今天学习了关于如何节约时间的知识,以后我要尽量节约时间。每天早晨我的时间最宝贵,所以我打算在早晨一边洗脸一边听早间新闻广播,在乘车的时候看书。我一定要做个节约时间的人。”3.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事可以同时做.4.小结:简要介绍运筹学。天的时间 优秀教案推荐
教学内容:一天的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2、结合具体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培养遵守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和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1、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2、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掌握换算方法,推算经过时间。
教学过程:
一、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出示课件,以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的重要性。
2、出示课题:24时记时法
二、认识24时记时法。
1、你对24时记时法有哪些了解?
2、结合课件讲解24时记时法的记时方法和特点。
3、请学生对照钟面说一说。
4、抢答游戏:
5、请学生在钟面上拨出以下时刻:
(1)2时、14时,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
(2)8时、21时30分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怎样拨的?
6、拨一个你最喜欢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和同学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时刻?
7、想一想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过24时记时法?
8、教师小结:
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可见24时记时法表示的时刻,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24时记时法是世界通用的记时方法,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普遍的使用这种记时方法。
三、应用24时记时法制作作息时间表,推算经过时间。
1、出示作息时间表,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能否用24时记时法重新制作?
3、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一节课多长时间?
课间休息多长时间?
一天在学校学习多长时间?
……
引导学生总结出:推算经过时间可以用数钟面的方法,也可以用结束时间-开始时间这种计算的方式。
四、总结:
这节数学课你有哪些收获?学习24时记时法有什么用处?
认识时间几时几分 教案精选篇
教学内容:
教材第82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十五第3、4题。
教学目标
l.引导同学们掌握用1分1分数的方法认识时间。
2.培养同学们的观察和发散思维能力。
3.使同学们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1分1分数认识时间的方法。
2.提高学生准确迅速读取时间的能力。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孙悟空)
师:可以孙悟空有个坏习惯,就是睡懒觉,看,同学都上学了,他还在呼呼大睡。
师:孙悟空上课总是迟到,同学们有什么好方法帮助他吗?
预设;早点睡觉,叫他妈妈叫他起床,调个闹钟等。
师:孙悟空为了感谢同学们给他的建议,还来了一些礼物,不过要拿到这个礼物,先要闯关。
生较为兴奋,学习积极性提高。
2.复习旧知,新知铺垫。
老师提问:钟面上有几个大格,几个小格。(12个大格,60个小格)
时针走一个大格是几小时?(1小时)
分针走一个小格是几分,走一个大格是几分?(一个小格是1分,一个大格是5分)
时针走一个大格,分针走一圈是几分?(60分)
二、新课:
l.用1分1分数的方法读出某一时间
(1)出示教具钟,让学生根据钟面读出时间。并说是怎么看的?(先看时针指在9和10之间,所以就是9时多,再看分针指向刻度3,对应的是15分,这个时间9时15分。)板书:9时15分
(2)老师将分针又转过2小格,要求学生1分1分地数下去。
老师一边拨表一边问几时几分?让学生看表问答,边拔边数。(9时15分、9时16分、9时17分)
用什么办法还可以读出9时17分?(我先读出9时20分,再往回数3个小格(也就是3分),就是9时17分,)板书:9时17分
(3)屏幕出示另一个时间(7时52分)。
先让学生同桌互说,再请个别同学说出怎么看的,并请同学互评。
2.教材第82页“做一做”。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订正答案并让学生“说一说”读取时间的方法,(先看时针过了几,确定几时再看分针指向刻度几,想就可以读出时间几时几分。)老师板书:
3时10分7时15分5时25分
3:107:155:25
2时40分10时45分6时50分8时55分
2:4010:456:508:55
3.教材第82页“做一做”的第2题。要引导学生尽量使用钟表外圈已有的分钟数就能很快读出时间。
观察时针、分针所指向的位置。(时针指在5和6之间,分针指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
分针更接近刻度几?(分针更接近刻度1)
先读出几时几分?(先读出5时5分。)
再1分1分的数到分针指向的位置。(5时6分、5时7分)
板书:5时7分5:07
能不能用更快的方法读出?(钟表外圈已标有⑤,表示5分,再1分1分的数到5时7分)(利用圈外的分钟数,读出几时几分,而1分1分地数到4时22分)板书:4时22分4:22
(先读10时35分,再1分1分地数到l0时39分)(可以先读出10时40分,再往回数1分,10时39分。)
板书:10时39分——10:39
4.老师分别拨出下面的时间,让学生读出来。
11时25分9时35分7时25分8时40分
6时17分2时32分1时50分3时48分
12时9时半
5.每两人一组,一人拨表,一人读出时间。
6.练习十五第4题。
我们太阳做游戏
教学目标:
1、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亲近。
2、通过实验活动,探究一些和阳光有关的自然现象。
3、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表现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对大自然的亲近。
2、通过实验活动,探究一些和阳光有关的自然现象。
教学难点:
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表现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三棱镜、放大镜、吹泡泡的肥皂水、管子、歌曲音带、录像带、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图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感受阳光的温暖
1晒一晒太阳
2观看迎着阳光上学的动画
3说一说太阳帮我们做了些什么
组织学生晒太阳
播放动画
了解影子与太阳的关系
观察影子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变化
组织学生观察
了解彩虹与太阳的关系
欣赏彩虹图片
用三棱镜进行小实验
做游戏吹泡泡
出示彩虹图片
使用三棱镜
与学生一起吹泡泡
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
欣赏太阳图片
学习有关的知识
欣赏太阳升落的动画
出示太阳图片
讲解有关的知识
播放动画
扩展学习知识
自己找寻资料
给学生安排任务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导新课:
1、组织学生晒太阳
2、观看动画《早晨上学》
3、同学们晒太阳舒服吗?那你们喜欢太阳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了解太阳都有那些用处
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都可以为我们做些什么吗?
板书:晾衣服、杀菌、帮助人体钙的吸收、帮助植物生长、给我们温暖
出示图片:
2、你们知道影子和太阳的关系吗?
出示思考题:
(1)什么时候能看到影子?
(2)一天中自己的影子有变化吗?
(3)影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作用吗?
出示图片:
讲解:在有阳光照射的情况下,任何不透明的物体都有影子。在一天中观察影子,你会发现早晨日出时影子特别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的缩短,到了正中午,影子最短。日落时影子又会跟早晨一样长。影子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判断大概的时间,等等¨¨
3、了解彩虹与太阳的关系
欣赏彩虹图片,出示图片:
(1)
(2)了解彩虹的由来
讲解:夏天雨过天晴之际,常常会看到天边出现一道五彩缤纷的圆弧,好似天宫的彩桥,这就叫“彩虹”。它为什么总在雨过天晴时突然出现在人们的面前呢?原来雨过初晴时,天边还有雨幕,阳光透过大量细小水滴时发生折射、反射、衍射,于是被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形成彩虹。
彩虹有主虹和副虹。主虹鲜艳,色彩排列外红内紫;副虹又称为“霓”,不如主虹鲜艳,色彩排列内红外紫。这主要是光线反射、折射次数不同的缘故。
(3)用三棱镜进行小实验
(4)做游戏:吹泡泡
4、学习一些简单的太阳知识
(1)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
(2)欣赏太阳的图片
(3)观看太阳升落的动画
(4)说一说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太阳的知识?
太阳能既是一次能源,又是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知道利用钢制四面镜聚焦太阳光来点火;利用太阳能来干燥农副产品。发展到现代,太阳能的利用已日益广泛,它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利用和太阳能的光化学利用等。
太阳能电池汽车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必将展现飞跃发展的新姿。
三、小结
你们在游戏中是不是也发现许多有趣的问题?大自然真是很奇妙,有很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揭开呢!就让我们从现在起去探索吧!
教案点评:
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春天阳光的温暖和户外活动的快乐,表现出与大自然的喜爱与亲近。通过一些实验活动探究与阳光有关的自然知识,养成爱观察、好提问的好习惯,表现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教师在准备这一课时注重了设计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进来,让学生在活动中、实验中不知不觉的接受知识。教师准备了丰富的图片、动画、与实物教具,使得课堂生动丰富。学生在参与晒太阳、吹泡泡等活动时兴趣高涨,教师在这些环节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足之处是教师在讲析与太阳有关的知识时应深入浅出,易于学生理解,使学生听得更明白,这样更利于吸引学生,让他们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
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