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荐】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怎么写(4篇)
  • 【荐】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怎么写(4篇)

    发表时间:2022-03-30

    【www.jk251.com - 三角形的内角和课件】

    在我们的校园生活中离不开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好的教案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写教案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本站收集了《【荐】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怎么写(4篇)》,供您参考。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一)

    教材分析

    教材的小标题为“探索与发现”,说明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并发现有关三角形内角和性质。

    教材创设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探索活动。首先,教师应使学生明确“内角”的意义,然后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大多数学生会想到用测量角的方法,此时就可以安排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可以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求出它们的和,填写在教材提供的表中。最后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三角形,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都在180°左右。="background:yellow;">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正好等于180°呢?教材中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把三角形三个内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组成一个平角,因此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二是把三个内角折叠在一起,发现也能组成一个平角。每个活动都要使学生动手试一试,加深对三角形内角和的认识,体验三角形内角和性质的探索过程。

    另外,教材还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是根据三角形中已知的两个角的度数,求另一个角的度数;二是直角三角形里的两个锐角和等于90°,钝角三角形里的两个锐角和小于90°。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分类,并且在四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知道了两块三角尺上的每一个角的度数,知道了平角是180°;学生通过前几年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习惯,所以在学生具备这些数学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来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性质。

    要让学生明确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后,每个三角形内角和还是180°,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探索与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度,会求出第三个角度。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会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认识三角形内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三角形有三个角,…。)

    请看屏幕(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

    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闪烁三个角及它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

    形的内角。(这里,有必要向学生直观介绍“内角”。)

    2、设疑激趣

    现在有两个三角形朋友为了一件事正在争论,我们来帮帮它们。(播放课件)

    同学们,请你们给评评理:是这样吗?

    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学认为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大,还有部分同学认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都是一样的。那么到底谁说得对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探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师拿出两个三角板,问:它们是什么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两个三角尺,在小组内说说每一个三角尺上三个角的度数,并求出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background:yellow;">

    (由于学生在四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知道了两块三角尺上的每一个角的度数,所以能够很快求得每块三角尺的3个角的和都是180°)

    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是特殊的三角形。

    2、探究一般三角形内角和

    (1).猜一猜。

    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可能是180°)

    (2).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使别人相信呢?

    (可以先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

    测量计算,是吗?那就请四人小组共同计算吧!

    老师让每个同学都准备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三种不同的三角形,并量出了每个内角的度数,下面就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每种各选一个求出它们的内角和,把结果填在表中:

    (3)小组汇报结果。

    请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测量计算我们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都在180°左右。="background:yellow;">

    3继续探究

    (1)动手操作,验证猜测。

    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这个办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怎么办?还有其它办法吗?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能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吗?

    (先小组讨论,再汇报方法)

    大家的办法都很好,请你们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汇报验证方法、结果。

    学生放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看。(剪拼、撕拼、折拼)="background:yellow;">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引导学生通过剪拼、撕拼和折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使学生证实三角形内角和确实是180°,测量计算有误差。

    5、辨析概念,透彻理解。

    (出示一个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出示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180°,两块同样的三角尺拼成的一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学生有的答360°,有的180°.)

    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有的答90°,有的180°。)

    这两道题都有两种答案,到底哪个对?为什么?

    (学生个个脸上露出疑问。)

    大家可以在小组内用三角尺拼一拼,也可以画一画,互相讨论。

    经过一翻激烈的讨论探究后,学生发现:三角形不论位置、大小、形状如何,它的内角和总是180°

    (三)小结="background:yellow;">

    刚才同学们用很多方法证明了无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现在让我们用自豪的、肯定的语气读出我们的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下面,我们就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课件)

    1、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

    (1)在三角形中,已知∠1=85°,∠2=65°,求∠3。

    (2)在三角形中,已知∠1=98°,∠2=49°,求∠3。

    2、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是:90°、75°、25°。()="background:yellow;">

    (2)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background:yellow;">

    (3)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比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background:yellow;">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等于90°。()="background:yellow;">

    3、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2)交通警示牌“让”为等边三角形,求其中一个角的度数。

    4、拓展练习。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四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课件)

    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看谁能找到最佳方法。

    学生汇报,在图中画上虚线,教师课件演示。

    请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

    (四)、课堂总结="background:yellow;">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二】

    设计说明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明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以后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讲故事、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快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上课伊始的故事导入以及新知识的情境创设都能把学生带入快乐的学习氛围中。

    2.通过操作、观察、猜测、交流,使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对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一结论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量、算、剪、拼、折等活动证实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使学生在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了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量角器 直尺

    学生准备 量角器 直尺 各种三角形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三角形内角和(1)

    ⊙故事引入

    三角形的家庭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但今天,三角形的家庭内部却发生了争论,一个钝角三角形说:“我的钝角比你们的角都大,所以我的内角和最大。”一个锐角三角形说:“我的个子比你高,我是大三角形,你是小三角形,所以我的内角和肯定比你大。”一个直角三角形说:“不能只看一个钝角大就说内角和大,也不能只看个子,这样不公平。”其他的三角形也跟着争执不休,都说自己的内角和最大。这时,家庭里的王者来了,听了它们的诉说,也糊涂了。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呢?

    (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

    师生共同小结: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这三个角就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课件闪烁三个内角)。这三个内角的度数之和就是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导入:到底谁说得对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三角形内角和(1)]

    设计意图:由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故事提出问题,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提出问题。

    师:你有什么办法来比较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2.量一量,算一算。

    (1)出示活动要求。

    ①在练习本上画一个锐角三角形、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②用量角器测量所画三角形的各个内角的度数,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2)小组合作,量一量,算一算。

    (3)交流汇报。

    师:观察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在180°左右。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并证实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经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探索和验证。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那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里面的角),它有几个内角?(三个)出示纸片,那什么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呢?(把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

    出示课件

    2、提出问题,为后面做铺垫。

    现在有3个三角形(出示课件),直角三角形说:“我是直角三角形,我的内角和最大”钝角三角形说:“我有一个钝角,比你们三个角都大,所以我的内角和才是最大的。锐角三角形说:“我虽然是锐角三角形,但我的个头最大,所以我的内角和才是最大的。

    孩子们,它们这样吵起来可不是办法呀!你们可知道它们谁的内角和最大呢?那我们就一起来证明给他们看。

    二、新授

    1、任意画不同的类型的三角形,算一算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我们就画三个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算一算三个内角和是多少度,我们有三大组,为了节约时间,每一大组画一种又分几小组,三人一小组,一人画,一人量,一人记录。(小组合作,画图,量角,记录,计算)

    指名汇报结果并板书(至少一种一个板书),有不同意见的举手,相差1、2度很正常,量角会有误差(你们完成的又快又好,因此可见小组合作很到位)

    师出示一个大直角三角板,请大家算一算这个三角板的内角和是多少?

    (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一样大的,都是180°,仅仅一个实验还不能让它们心服口服,下面我们再来做两个实验,让它们心服口服)

    1、拼一拼,折一折

    孩子们,我们又活动起来吧,拼一拼折一折,让它们看一看,拿出你们准备好的三角形。我们一起来:拿出一个三角形(不管形状),撕下三个角,然后拼在一起(注意三个角的顶点要在同一个点上)你们发现了什么?(拼成了一个平角,这一点就是平角的顶点)

    我们再拿出一个三角形,折一折(注意科学的严谨性,折的时候不留很宽的缝隙)你又发现了什么?(这个三角形还是组成了一个平角)

    通过这三次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不分形状,不分大小,任何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此时,这三个三角形还争吵吗?它们都心服口服了。

    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轻而易举就平息了一场争吵。现在你能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呢?

    三、练习

    1、抢答游戏(答对的给你的那一小组加一分)

    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把这个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是多少度。

    这个小三角形再分成一大一小两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度?

    三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更大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2、智慧角

    3、判断(用手语表示)(哪个小组同学全部举手,就由哪个小组回答,口说手划答对加一分)

    4、知识扩展

    其实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个小朋友发现并提出来的,当时他只有12岁,比你们大一点点,真了不起,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帕斯卡)

    出示课件

    孩子们,其实你们跟他们同样聪明,以后,我们就利用所学知识去发现探索新的知识和规律,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孩子们加油吧!

    四、总结

    任何一个三角形不分大小,不分形状,它们的内角和都是180°

    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测量、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争辩、操作、推理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使学生初步掌握由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辨方法和先猜想后验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学生分析:

    在上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分类及度量问题。在本课之前,学生又研究了三角形的分类。这些都为进一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作了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为本课内容的教学作了铺垫。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学习、研究几何问题的基础。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两个三角形争论,大的对小的说,我的内角和比你大。)

    (学生小声议论着,争论着。)

    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助大三角形和小三角形解决这个问题啊?

    生:可以把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比一比。

    生:它们不是一个角在比较,可怎么比呀?

    生:我们先画出一个大三角形,再画一个小三角形。分别量一量这两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这样就知道谁的内角和大,谁的内角和小啦。

    师:那好,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出示,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想探索大、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谁大?】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

    师让学生分别画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学生用量角器测量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并做着记录,并统一填表格。(表格略。)

    生汇报测量的结果:内角和约等于180°。

    师启发学生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设计意图: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也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可能出现问题:用测量的方法得到的结果不是刚好180°。使学生明白是因为测量存在误差的缘故。】

    2、用拼角法验证。

    师:刚才同学们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约等于180°,那么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生:我们手里有一些三角形,可以动手拼一拼。

    生:还可以剪一剪。

    师:那同学们就开始吧!

    (学生动手进行拼、剪、折等方法,检验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

    生: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可以拼成一个平角。因为平角是180°,所以锐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

    生:我把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成了一个平角,所以直角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也是180°。

    生: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因为全面研究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这三类三角形的内角和,所以可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一结论。通过这些过程使学生明白:探究问题有不同的方法、途径,并且方法之间可以互为验证,达到结论的统一,从而使学生明白获得探究问题的方法比获得结论更为重要。】

    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1.出示题目:在三角形中,已知∠1=78°,∠2=44°,求∠3=的度数。

    2.已知∠1、∠2、∠3是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猜一猜下面的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图略,分别是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学生猜后,教师抽去遮盖的纸,进行验证。

    通过以上的练习使学生对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有个初步认识,并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3.师:(出示一个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

    师:(出示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生:180 °。

    师:(把大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指均分后的一个小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有的答90°,有的答180°。)

    师:哪个对?为什么?

    生:180°对,因为它还是一个三角形。

    师:每个小三角形的度数是180°,那么这样的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这时学生的答案又出现了180°和360°两种。)师:究竟谁对呢?(学生脸上露出疑问。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探究后,学生开始举手回答。)

    生:180°。因为两个三角形拼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个三角形了,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总是180°。

    生:我发现两个小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拼接在一起的两条边上的两个角没有了,比原来两个三角形少180°,所以大三角形的内角和还是180°,不是360°。

    师:你真聪明。(课件演示。)

    四、小结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学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新知识,现在能来帮助大、小三角形进行评判了吧?(生答能。)

    师: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这节课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研究问题的方法?

    五、探究性作业

    求下面几个多边形的内角和。(图形略。)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样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教学的层次性。】

    反思:

    1、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探究中收获知识。《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通过量、折、剪、拼等多种活动,使学生主动探究,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得出研究问题的结论,有利于学生培养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能力、团队精神。我们要从平时抓起,在平常的课堂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是前后四人为一组,深入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和途径。这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能落到实处,才不会变成某些公开课的摆设

    jk251.cOm扩展阅读

    三角形的内角初中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2.弄清三角形按角的分类,会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通过对三角形分类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分类的基本思想,并会用方程思想去解决一些图形中求角的问题。

    4.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

    5.通过对定理及推论的分析与讨论,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联系与转化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互动式,谈话法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自然引入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发现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问题1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我们已经明确了,而且利用上述关系解决了一些几何问题,那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何关系呢?问题2你能用几何推理来论证得到的关系吗?对于问题1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小学学过的),问题2学生会感到困难,因为这个证明需添加辅助线,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辅助线”。教师可以趁机告诉学生这节课将要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板书课题)新课引入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本节课从旧知识切入,特别是从知识体系考虑引入,“学习了三角形边的关系,自然想到三角形角的关系怎样呢?”使学生感觉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自然合理。2、设问质疑,探究尝试(1)求证: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让学生剪一个三角形,并把它的三个内角分别剪下来,再拼成一个平面图形。这里教师设计了电脑动画显示具体情景。然后,围绕问题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进行学法指导。问题1观察: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什么角?问题2此实验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转化为一个平角)问题3由图中AB与CD的关系,启发我们画一条什么样的线,作为解决问题的桥梁?其中问题2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对于问题3学生经过思考会画出此线的。这里教师要重点讲解“辅助线”的有关知识。比如:为什么要画这条线?画这条线有什么作用?要让学生知道“辅助线”是以后解决几何问题有力的工具。它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条件;恰当转化条件;恰当转化结论;充分提示题目中各元素间的一些不明显的关系,达到化难为易解决问题的目的。(2)通过类比“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按角怎样分类呢?学生回答后,电脑显示图表。(3)三角形中三个内角之和为定值,那么对三角形的其它角还有哪些特殊的关系呢?问题1直角三角形中,直角与其它两个锐角有何关系?问题2三角形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有何关系?问题3三角形一个外角与其中的一个不相邻内角有何关系?其中问题1学生很容易得出,提出问题2之后,先给出三角形外角的定义,然后让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并书写证明过程。这样安排的目的有三点:第一,理解定理之后的延伸――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模仿定理的证明书写格式,加强学生书写能力。第三,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三角形三个内角关系的定理及推论引导学生分析并严格书写解题过程(本例主要加强“辅助线”知识的渗透,通过几种方法的解决,提高学生作辅助线的水平)(由上题D点是三角形ABC内的任意一点,可以将D点的位置特殊化,得到这个题目)通过上面四个例题的分析与讨论,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与提高,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练习、讲评等教学环节中,形成师生之间的、学生之间的“双向反馈”是很重要的。4、变式训练,巩固提高根据例4的度数的求法,思考如下问题:(3)如图5,过D点画AB的平行线MN,与AC、BC交于点M、N,则的度数多少?(4)当MN绕着点D旋转过程中,会有怎样的变化?提示:变化1当直线MN与AC、BC的交点仍在线段AC、BC上时,=变化2当直线MN与AC的交点在线段AC上,与BC的交点在BC的延长线上时,变化3当直线MN与AC的交点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与BC的交点在线段BC上时,=变化4当直线MN与AC、BC的交点在C点时,=经过这样的变式、发展、学习,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也使学生体验了数学的运动变化观,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5、小结通过设置问题:“本节在知识方面以及在思想方法方面你有怎样的收获?”师生以谈话交流的形式进行小结。强调学生注意:辅助线的作用及运用定理及推论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条件与结论的关系。6、布置作业a、书面作业P43#3b、上交作业P42#16、17思考题:板书设计:

    相似三角形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首先给出了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相似比的概念,并利用探究法得出三角形相似的预备定理

    重难点分析

    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是研究相似形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图形,是在全等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的拓广和发展,全等形是相似形的特殊情况,研究比研究全等三角形更具有一般性.对应边和对应角子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在找对应边及对应角时常常出现错误.

    教法建议

    1.从知识的逻辑体系出发,在知识的引入时可考虑先给出相似形的概念,在给出的概念

    2.在知识的引入上,可以从生活实例的角度出发,在生活中找几个的例子,在此基础上给出的概念

    3.在知识的引入上,还可以从知识的建构模式入手,给出几组图形,告诉学生这几组图形都是,由学生研究这些图形的边角关系,从而得到对的本质认识

    4.在概念的巩固中,应注意反例的作用,要适当给出或由学生举出不是的例子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5.在概念的理解过程中,要注意给出不同层次的图形,要求学生从中找出,既增加学生的参与又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6.在本节内容中对应边及对应角的寻找学生常常出现混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设计由浅入深的一系列题组由学生寻找其中的对应边或对应角,并说明根据,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的概念,理解相似比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预备定理,并了解它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3.通过预备定理的条件所构成的图形的三种情况,教给学生对一致性问题的思考方法.

    4.通过学习,培养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观点.

    二、教学设计

    类比学习、探索发现.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的概念及预备定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本质的认识.

    2.教学难点:是相似比的概念及找对应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全等三角形?它在形状上、大小上有何特征?

    2.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也和对应角有什么关系?

    【讲解新课】

    1.

    的本质特征是“具有相同形状”,它们的大小不一定相等,这是和全等三角形的重要区别.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本质的认识,教学时可预先准备几对,让学生观察或测量对应元素的关系,然后直观地得出:两个三角形形状相同,就是他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

    符号“∽”,读作:“相似于”,记作:∽,如图所示.

    ∴∽

    反之亦然.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性质).

    ∵∽,

    另外,具有传递性(性质).

    注:在证两个三角形相似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

    思考问题:(l)所有等腰三角形都相似吗?所有等边三角形呢?为什么?

    (2)所有直角三角形都相似吗?所有等腰直角三角形呢?为什么?

    2.相似比的概念

    对应边的比K,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

    注:①两个的相似比具有顺序性.

    如果与的相似比是K,那么与的相似比是.

    ②全等三角形的相似比为1,这也说明了全等三角形是的特殊情形.

    3.预备定理:平行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如图所示.

    教材通过探讨的方法,根据题设中有平行线的条件,结合5.2节例6定理的结论,再根据三角形的定义,从而得出了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的结论,这里要强调的是:

    (1)本定理的导出不仅让学生复习了的定义,而且为后面的证明打下了基础,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2)由本定理的题设所构成的三角形有三种可能,除教材中两种情况外还有如左图所示的情形,它可以看成BC截两边所得,其中,本质上与右图是一致的.

    (3)根据两个三角形相似写对应边的比例式时,每个比的前项是同一个三角形的三边,而比的后项是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对应边,它们的位置不能写错,作题时务必要认真仔细,如本定理的比例式,防止出现的错误,如出现错误,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

    (4)根据两个三角形相似写对应边的比例式时,还应给学生强调,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角所对的边就是对应边,对应边应写在对应位置.

    (5)建议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一些形象性语言,如:有平行就有成比例线段,有平行就有.

    【小结】

    1.本节学习了的概念.

    2.正确理解相似比的概念,为以后学习的性质打下基础.

    3.重点学习了预备定理及注意的问题.

    七、布置作业

    教材P238中2,3.

    八、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三角形的内角相关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

    2.弄清三角形按角的分类,会按角的大小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3.通过对三角形分类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学分类的基本思想,并会用方程思想去解决一些图形中求角的问题。

    4.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

    5.通过对定理及推论的分析与讨论,发展学生的求同和求异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联系与转化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推论。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教学用具:直尺、微机

    教学方法:互动式,谈话法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自然引入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发现新知识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问题1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我们已经明确了,而且利用上述关系解决了一些几何问题,那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有何关系呢?问题2你能用几何推理来论证得到的关系吗?对于问题1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出来(小学学过的),问题2学生会感到困难,因为这个证明需添加辅助线,这是同学们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辅助线”。教师可以趁机告诉学生这节课将要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板书课题)新课引入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本节课从旧知识切入,特别是从知识体系考虑引入,“学习了三角形边的关系,自然想到三角形角的关系怎样呢?”使学生感觉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自然合理。2、设问质疑,探究尝试(1)求证: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让学生剪一个三角形,并把它的三个内角分别剪下来,再拼成一个平面图形。这里教师设计了电脑动画显示具体情景。然后,围绕问题设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师进行学法指导。问题1观察:三个内角拼成了一个什么角?问题2此实验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转化为一个平角)问题3由图中AB与CD的关系,启发我们画一条什么样的线,作为解决问题的桥梁?其中问题2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对于问题3学生经过思考会画出此线的。这里教师要重点讲解“辅助线”的有关知识。比如:为什么要画这条线?画这条线有什么作用?要让学生知道“辅助线”是以后解决几何问题有力的工具。它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条件;恰当转化条件;恰当转化结论;充分提示题目中各元素间的一些不明显的关系,达到化难为易解决问题的目的。(2)通过类比“三角形按边分类”,三角形按角怎样分类呢?学生回答后,电脑显示图表。(3)三角形中三个内角之和为定值,那么对三角形的其它角还有哪些特殊的关系呢?问题1直角三角形中,直角与其它两个锐角有何关系?问题2三角形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有何关系?问题3三角形一个外角与其中的一个不相邻内角有何关系?其中问题1学生很容易得出,提出问题2之后,先给出三角形外角的定义,然后让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并书写证明过程。这样安排的目的有三点:第一,理解定理之后的延伸――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二,模仿定理的证明书写格式,加强学生书写能力。第三,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3、三角形三个内角关系的定理及推论通过上面四个例题的分析与讨论,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掌握与提高,同时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练习、讲评等教学环节中,形成师生之间的、学生之间的“双向反馈”是很重要的。4、变式训练,巩固提高根据例4的度数的求法,思考如下问题:(3)如图5,过D点画AB的平行线MN,与AC、BC交于点M、N,则的度数多少?(4)当MN绕着点D旋转过程中,会有怎样的变化?提示:变化1当直线MN与AC、BC的交点仍在线段AC、BC上时,=变化2当直线MN与AC的交点在线段AC上,与BC的交点在BC的延长线上时,变化3当直线MN与AC的交点在线段AC的延长线上,与BC的交点在线段BC上时,=变化4当直线MN与AC、BC的交点在C点时,=经过这样的变式、发展、学习,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也使学生体验了数学的运动变化观,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培养。5、小结通过设置问题:“本节在知识方面以及在思想方法方面你有怎样的收获?”师生以谈话交流的形式进行小结。强调学生注意:辅助线的作用及运用定理及推论解决问题时,要善于抓住条件与结论的关系。6、布置作业a、书面作业P43#3b、上交作业P42#16、17思考题:

    【【荐】三角形的内角和教案怎么写(4篇)】相关推荐
    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梯形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反思《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在三年级上册中,教材专门安排了一个单元让学生直观认识四边形,其中也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学生已经能够从具...

    2022年中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了抓好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计划:一、指导思想:新的一年我们将面临新的挑战以及新的机遇,它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