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美术教案(范文10篇)
  • 美术教案

    发表时间:2024-03-16

    美术教案(范文10篇)。

    老师都需要为每堂课准备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 学生反应是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体现,什么样的教案课件才是好课件呢?编辑专门为你搜罗整理了与“美术教案”相关的各种资料,阅读本文或许会对您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非洲舞蹈音乐及鼓的语言,了解非洲手鼓的来历,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非洲音乐文化;

    2、通过探索和学习,让学生了解非洲音乐与社会生活、劳动的联系,体验非洲独具特性的音乐文化,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进行创编,即一段自己的舞蹈、一个自制的乐器、一个独具特色的手鼓。

    教学重点:探究后创编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观看一段视频20xx年南非世界杯主题曲导入。

    (播放非洲风土人情的视频)

    二、聆听丰多姆佛罗姆的舞蹈音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非洲舞蹈的特点,聆听后的感想启发。凭自己的想象回答问题,大胆的拓展思维。

    2、延伸----非洲舞蹈节奏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贡献(街舞、爵士舞、踢踏舞在节奏上的变化)非洲黑人舞蹈对美国和其他西方世界的音乐舞蹈产生了很大影响。它特有的节奏是现代西方大多数流行音乐舞蹈的来源,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音乐舞蹈的动作和节奏中,可明显看到非洲黑人舞蹈的影响

    3、视频欣赏

    4、自编舞蹈下节课展示。

    三、非洲拇指钢琴

    1、观看视频欣赏了解拇指钢琴

    2、观看---气球与贝司视频

    设计意图:课下能自制小乐器(用废旧材料)下节课展示。

    四、键盘乐器“冬哥”。

    1、师: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非洲人民独特的生活习性和劳动方式。如果在茂密的树林里,聆听录音,这样的鼓声代表着一种什么样的信息呢?请大家猜一猜。看课本提示。

    2、介绍手鼓的外形(点击手鼓的图片,给学生介绍)

    师:在非洲,鼓是王权、神权或氏族的象征,非洲人喜欢打击乐,敲击的节奏复杂多变,不同节奏性频繁交替。表演常与舞蹈结合在一起,除拍手、跺脚外,还常伴随身体动作、热情豪放,粗犷有力,具有原始的、野性的震撼力。

    设计意图:了解鼓的语言

    学生凭自己的想象回答问题,让他们大胆的拓展思维。

    教师小结:

    这样的鼓声在很久以前是用来驱赶猛兽和传递信息的。非洲手鼓在日常生活中不但演奏着节奏,而且还传递着信息,他们这时给节奏赋予固定的信号,传达着他们想表达的具体事情.所以他们根本就不用走出屋去,就已经知道村里所发生的一切,因为非洲手鼓的鼓声已经

    把当时的情况传达到每个人的脑海中.因此,它也被称为“会说话的鼓”。

    五、学习手鼓节奏

    1、出示课件。

    节奏练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融入到非洲节奏的音乐氛围之中。

    设计一个非洲鼓,并说一下创意。

    各小组讨论、设计。

    教师小结

    非洲音乐最朴实无华,最纯真的音乐,但是它丰富多彩和复杂变化的节奏,又是世界音乐的宝贵资源。作为世界音乐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希望通过这节课,同学们能够了解并喜欢上非洲音乐,我相信课后每一位同学都会对非洲音乐有更深的认识。

    把老师课上布置的三个作业课后能完成的非常出色。

    美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麦管,尝试用小麦管进行吹画。

    2。发展对色彩的想象力,体验吹画过程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颜料(红、白)、小麦管、黑色卡纸、麦秆

    【活动重难点】尝试用小麦管进行吹画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有一幅画要给你们看看。(教师出示范画)老师画的是什么呢?

    2。师:小朋友说的都对,那你们知道这幅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二、认识小麦管

    1。师:这幅画是老师吹出来的,这就要请一位好朋友了,咦,这是什么呢?(出示小麦草)这是小麦的家,老师用剪刀剪了一小节,这就是我们吹画的好朋友——小麦管

    2。师:那要怎么吹呢?我们先来试一试,请小朋友把手拿出来,嘴巴对着手心吹,有没有风?

    3。师:现在我们就要开始吹画了。小嘴巴对着小麦管的一头,另一头对着颜料,用力吹一吹,上吹吹、下吹吹、这边吹吹、那边吹吹,可以往各个方向吹一吹。

    4。请一名幼儿示范

    三、幼儿操作:

    1。请幼儿回到座位旁边,每人一根小麦管,老师为幼儿的纸上滴几滴颜料。

    2。重点指导幼儿进行吹,而不是吸

    四、展示

    师:小朋友吹得都很棒,谁来说一说你吹得是什么画呢?

    五、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都很棒,等画干了之后可以把我们吹得画拿到教室给小朋友一起看看,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选择麦秆作为材料,体现了浓浓的乡土气息,对于农村,麦秆很常见,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数生活在家人的庇护下,很少见过麦秆,加上玩颜料宝宝一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因此,本次活动孩子们的兴趣很高,利用小麦管进行吹画,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难度不大,有些小朋友能很好的吹出美丽的画面,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操作的纸选择不当,导致颜料不能很好地吸收;颜料调的不稀,有些小朋友吹不动颜料。第一次上科研课,虽然失误很多,但也给我积累了一些经验。

    美术教案【篇3】

    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的我做的罐和壶。

    教学目的:

    1、认识领域:了解一些陶艺历史,我做的罐和壶使学生对陶艺产生了兴趣,学习不同造型的罐和壶的制作方法。 我做的罐和壶

    2、操作领域:学习制作的方法,能做一个简单的“罐和壶“

    3、情感领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我做的罐和壶

    教学重点:了解一些陶艺知识,学习制作“罐和壶”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制作的方法,并可以加上一些装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玩过泥土吗?

    二、用布把自己的眼睛蒙起来,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学生上台摸一摸陶罐,分析一下罐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三、讨论制作方法。如果要做好一个陶罐要从哪里入手,学生讨论。出示:毕加索的《鸟形壶》,学生讨论是如何来制作的,教师总结、演示制作方法。

    四、研究“装饰”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展示,教师总结,学生自由想像。

    五、制作“罐和壶”,可以模仿书本,也可以自己想像。

    六、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七、开展活动。罐壶展示会,学生每人一张评价纸,把自己最喜欢的几件作品名称写下来,并写好在哪里,还有哪里要修改。学生自己评价和互相评价。

    八、课后延伸: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罐和壶的图片,为下一堂课作好准备。

    九:收拾活动场地,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美术教案【篇4】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人的长相的差别所在,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人的长相,感知自我。并表现出内心到外形最具特点的我。

    重点

    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人物五官的特点。

    难点

    如何用各种手法表现出特征更突出、深刻的自我。

    教学准备

    五官比较有特色的人物图像小镜子、图画纸、铅笔、橡皮。

    教学方法

    展示、实践法等。

    板书设计

    雕塑自己的形象

    一、面部构成:眼、鼻、嘴、眉毛、耳朵等。

    二、雕塑方法:刻、粘、挖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每个人的脸都是一张无声的介绍信,传达了我们的面部特征和一些内在信息。

    特别处于青春期的你们,更在意自己的脸,因为它代表了自己个性的形象。你能准确的说出自己的特点么?是什么决定了我们每个人都长得各不相同呢?板书标题:“认识我们的脸”。

    二、新授

    经过同学们的观察与讨论,我们得知,五官以及脸型、发型是区分人与人差别的主要部分,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些关于“相貌”的知识。(课件展示:发型、脸型、眉、目、鼻、口、耳)

    (一)头发是我们头上的一片茂密的森林,它不但反映性别,还表现出人的某些爱好,性格。

    讨论总结:长发、短发、直发、卷发、传统发型、新潮发型……,反映出潇洒、直率、古典、时尚等个性。

    (二)脸的形状对一个人的长相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脸基本上是卵圆形,但仔细分析又各有特点,找几个脸形有特点的同学分析,如方形脸、圆形脸、瓜子脸。老师可用八个字来概括每个人的脸“田国目用,甲申由风”。请同学们用小镜对照自己的脸形,找出自己更靠近哪一种?

    (三)眉毛是我们脸上的一道天然屏障,脸上浓重的一笔。眉毛又是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观察并讨论。长眉、短眉、浓眉、淡眉、平眉、上挑眉、下垂眉……等

    (四)眼睛像是什么呢?眼镜是心灵的窗子,人的丰富的感情世界都靠这扇窗子来展示。看看自己的眼,杏眼、吊眼、垂眼、平眼、细眼、眯眯眼……你是哪一种?

    (五)鼻子又像什么呢?——“脸上挺拔的山峰”。看看、摸摸自己的鼻子,它是什么样子?高鼻、塌鼻、瘦鼻、肥鼻、长鼻、短鼻、勾鼻等等

    (六)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自己的唇形,有平嘴、大嘴、小嘴、上厚嘴、下厚嘴……无论那种嘴,老师都希望它的嘴角永远是向上提的,因为这说明我们永远在微笑。微笑的姿态永远是最美的!

    (七)我们的头上还有一对永远也不能见面的“双胞胎兄弟”——耳朵,它也有长短、厚薄、大小之分。

    以上我们了解了自己的脸,怎样去表现才让人过目不望,印象深刻?先看看冯小刚、陈佩斯、宋丹丹的相片,每看一位都让学生讲出他(她)的五官特征、脸型及发型特征,讲完后再让学生看明星的漫画像,通过漫画像证实学生分析的正确与否。

    讨论如何表现人的特征:一、夸张的手法,将特征因素适当加强,例如嘴大是一特点,就适当将画中嘴的尺寸比实际还大。二、用突出的手法,增强特征部分的对比强度和刻画力度,或用削弱非特征部分强度的方法,突出特点,也就是要有主次之分,不处处夸大。比如重点刻画有特点的眼睛,削弱非特征的耳朵。

    三、布置作业:

    利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五官、脸形、发型特点,并结合自己的性格,从不同角度选一自我感觉最美、最酷的造型,可结合漫画的表现手法,为自己画一张生动的画像。此时教师在教室巡视,帮助一些学生分析他们的特点并进行造型的辅导。

    四、小结:

    用展览的形式将学生作品共同分享,体会是否挖掘了内心的情感和突出了自己的外形特征。

    通过这一节课的设计,我觉得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能量是巨大的,他们会去主动地联系自己,学习效果便十分明显。教与学真的是需要花一番工夫去研究的,不能把全部的知识都通过教师交给学生,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寻找他们想要的东西。

    教学反思

    我觉得课上如果做雕塑同桌的形象效果会更好.现在的学生全部为独生子女,平时在家娇生惯养,很多孩子表现出自私,不独立,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些时候导致老师在讲台上讲课,他们在下面幻想自己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成绩。有些家长问老师孩子的成绩为什么上不去,有部分原因就在这里,所以我认为在原雕塑自己形象的基础上改为雕塑同桌的形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关心他人的情感,而不是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美术教案【篇5】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用折叠或剪贴的方法,完成各种扇子造型作品,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手工制作技能,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

    教学重点:

    1、扇子的造型设计;2、折扇的折叠方法;3、纸扇的制作。

    教学难点:纸扇不同造型的设计与基本技法的运用。

    作业要求:任选你喜欢的方法做一把小纸扇。

    教学用具:纸扇、各种材质的纸材料、胶水、剪刀、线绳、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夏天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谁想谈谈,夏天给我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夏天非常的炎热。

    师:在非常热的时候,你们怎样来降温呢?

    生:用扇子扇,就凉快了。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扇子是我们夏天避暑最好的用具,同学们看,老师现在就把扇子给大家带来了,(出示一把小扇子),这把小扇子是用反复折的方法制作的,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自己制作一把小扇子,现在我们就来开动脑筋,看看谁最先做出来。

    二、学生用反复折的方法制作小扇子。(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拓展学习。

    1、学生介绍自己是还能用什么方法制作小扇子。

    2、介绍另一种扇子的制作方法:(平面制作扇子)

    ①在卡纸上画出扇子外形;

    ②根据外形剪出两个相同形状的扇面,并设计图案;

    ③卷曲卡纸做成扇柄,可加上扇坠;

    ④粘合扇面,做成扇子。

    3、欣赏扇子,学习方法。(通过学生欣赏各种纸工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4、你打算为扇面进行怎样的装饰。

    四、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音乐)

    教师提醒学生小扇子的装饰方法。

    五、总结:展评学生作业。

    美术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 学习美术中的比例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2、 了解比例在美术作品中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学习此例关系,设计一个花瓶,提高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比例在美术中的关系,分析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从比例的角度考虑设计一个好看的花瓶。

    教学过程

    一、

    1、《出示溪山行旅图》:

    (1) 画上画的什么?

    (2) 山和人物的大小对比如何?

    (3) 这样对比有何作用?

    师:宋代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描写了我国陕西一带的风光,山处在画的中央,顶天立地,雄佛壮观下面的商人赶着驴,显得很小,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耸伪气势。这幅画成功地运用了山和人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是我国山水画的杰作。

    2.出示《维鲁维斯的人》

    (1) 人存站立和伸张四肢时,在圆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关系?

    (2) 师简单介绍这幅作品。

    3、 师介绍黄金分割的知识

    (1)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的址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称为黄金分割。因这种比例在造型上址较美观而得名。

    (2) 师用黄金分割的知识分析《巴黎圣母院》。

    4、 欣赏花瓶

    (1) 花瓶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2) 从比例的角度分析花瓶。

    5、教师示范

    教师出示做好的花瓶,给它进行装饰。装饰可以有多种方法,学生思考回答。

    三.动手实践

    (1) 用比例知识先在稿纸上设计一个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纸剪下来。

    (2) 为这个花瓶添加图案花纹。

    四:作品展示

    1. 你为什么设计这种式样的花瓶。

    2. 你能否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设计的?

    3. 你最喜欢哪幅作品。

    美术教案【篇7】

    教学目标 :

    1、掌握包书皮的一般方法;

    2、为自己的书皮设计美观适用的图案;

    3、体验用美术手段美化生活的乐趣。

    课前准备

    报纸、素描纸、水彩笔

    教 学 流 程

    1、提问:“如书本对我们来说有哪些意义?为什么要给书包上皮”。

    2、编个“课本的遭遇”故事,讲一讲新课本在不同的同学手里会有什么样的不同遭遇,或编一个“穿新衣的课本”的故事,说一说,课本穿上“新衣”后的心情。

    3、学习包书皮的方法(让学生自己读图学习)。请学生给大家做介绍。

    4、引导学生合理选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选。

    5、设计上实用美观的图案,什么类别的课本穿上怎样的外衣最适合,这一问题来引导学生的设计与制作。

    6、给数学书包的书皮上应该装饰设计些什么?怎样设计才会又符合数学书的特点,有新颖美观?

    7、互相展示欣赏。提问:假如你是书本,现在穿上了新衣服,你是什么样的心情?

    美术教案【篇8】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整体学习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学期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四个单元“材料”、“声”、“光”、“电”、“磁”。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每个单元都有七个教学内容,一般每(转载于:

    (二)过程与方法

    1.小组分工合作画学校的景观图并进行正确的.组合。

    2.初步了解画平面图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学习精神。

    2.培养讲纪律、讲安全、分工合作的品德。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画图是介绍学习环境的方法之一。

    2.小组分工合作画学校的景观图。

    (二)教学难点

    1.初步了解什么是俯视图,会看俯视图。

    2.对景观图进行正确的组合。

    ●教学方法

    合作式探究学习法,讨论法,课堂外活动法。

    ●教学媒体

    (一)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等。

    (二)素材准备

    教师准备一个小杯子以及相关文本和图片素材,学生准备画图所用相关工具。●课时安排

    美术教案【篇9】

    第1课认识美术工具

    教材分析:工具和材料是进行美术活动的重要条件,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这些引导是这一节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把它定位为美术课教学中的综合。探索领域,目的是想结合儿童以往的(学前)绘画经验,进行延伸由此引发全体孩子对学习美术的欲望。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美术的表现形式,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美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培养爱护学习用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引发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3、开阔视野,拓宽想象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功感。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课件、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验引语: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朋友,这个朋友是谁,我先不告诉您们,上完课你们就知道了。请大家想一想下列的问题,小组讨论,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时要完整。

    1、你在画画的时候用过那些工具,请你向大家介绍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样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吗?

    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你介绍一下,你在那里见到的?你认为它们能用来干什么?

    3、你最想拥有的美术用品有那些?为什么?

    蜡笔小知识1、是年幼儿童最常用的绘画工具2、同彩色铅笔相比,蜡笔的色彩比较鲜艳、笔芯也稍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3、蜡笔即可以用来画线条,也可用于大面积的涂色。

    油画棒小知识1小朋友最喜欢使用的工具,色彩鲜艳、浓烈2油画棒比蜡笔要软得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颜色之间容易混合,色彩的变化,层次都比较丰富。

    彩色铅笔小知识:

    1、最简单的色彩画工具,如同铅笔一样,比较适合年龄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2、色彩柔和,即可以用来涂颜色,但涂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因为它的笔芯是硬性的,会在纸上留下痕迹。

    3、比较适合于画轻柔、淡雅的画面。

    师小结:在绘画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个好助手能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三、引导观察思考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课件展示:

    1、欣赏中国画、书法作品。

    2、欣赏油画作品。

    3、欣赏水粉、水彩画作品。

    4、欣赏版画作品。

    5、欣赏儿童画作品。

    师:欣赏了这些画,大家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来完成的吗?生自由议论。

    6、课件再次展示(结合作品进行展示),目的是让学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发学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术课的课前准备能有所重视。大家现在可以猜出我们要找的朋友是谁了吗?

    7、怎样爱护这些工具和材料。

    课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识,进一步强调爱护工具、保护学习用品、正确使用学具的良好品质。

    四、评价,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回答问题。

    1、你能认识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种?

    2、通过学习你又认识了那些绘画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3、你能爱护和正确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吗?

    五、课后观察和思考

    1、收集和尝试一种你没有用过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2、到美术用品店去观察文房四宝是什么?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第2课大家都来做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难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体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二、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交流所准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体和造型。

    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三、讲授新课:

    1、思考与讨论阶段

    分组展示自己所具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像,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2、发展阶段

    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与造型。通过组与组参观,相互补充,拓宽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3、收拾与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四、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2、在排列时,要大胆想像。造型的内容,材料的运用应更丰富更广泛

    第3课彩线连彩点

    教学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大胆地涂绕。

    1、能按自己意愿涂绕出不同的形象,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在涂绕中感受到绘画的乐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能按自己意愿,大胆地涂绕出不同的形象。

    教学难点:线条变化的丰富性。

    课前准备:油画棒或彩笔,铅画纸。

    教学过程:

    一、回忆童年,激发兴趣。

    1、小时候,你们在墙上涂画过吗?

    2、有没有被老师或家长批评过吗?

    3、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让小朋友们尽情的涂,有可能老师还会表扬你呢?

    4、请几个小朋友上黑板上来涂,其余同学在纸上涂。

    5、你觉得黑板上涂了些什么呀?

    二、以趣导学

    1、观察、思考,你看上面黑板上的小朋友画的像什么呀?能不能把它们添几笔,使它成为我们生活中熟悉的形象?

    2、试一试,请小朋友上黑板演示。

    3、比一比,看一看,打开课本欣赏。

    A、你认为它们好在哪里?

    B、看了这些画,你认为还可以涂绕出什么?

    C、请学生在自己的纸上涂绕。

    (表扬大胆的小朋友。)

    三、交流。

    四、布置作业

    1、小小组合作完成一张画,小小组自己确定主题。

    2、学生大胆用线创作。

    五、教师巡回辅导。

    重点是指导胆小的学生。

    六、点评

    你认为谁画得好?好在哪里?

    美术教案【篇10】

    明与暗

    课时:4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情感: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

    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

    3、静物台

    4、范画两幅

    5、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

    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师: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出示课题)

    (二)新授: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师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

    师: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师: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师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

    师总结: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三)观察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1、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

    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

    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

    2、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

    (四)主动参与

    (设计意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

    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

    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

    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

    4、最后进行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作业设计:

    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

    B、明暗交界线不准;

    C、投影不准;

    D、排线问题;

    E、反光太亮。

    四、欣赏讲评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

    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六、拓展:

    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

    教学反思:

    寻找美的踪迹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

    2、技能: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情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肌理的美

    2、合理构图

    教学难点: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

    教具学具准备:

    牙刷、吸管、水粉颜料、水粉笔、墨水、宣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1、请学生欣赏一朵花照片、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

    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师:小结: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2、揭示课题

    我们一起来《寻找美的踪迹》。(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教师再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师小结:近处的长城威严壮观,远处的长城宛如一条长龙盘旋在山间。

    教师启发学生:古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来形容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

    2、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提问学生:从这些自然的景色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踪迹呢?小结: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

    3、学生用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设计意图:开拓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发现美的踪迹。)

    例如:汪洋的大海很美丽,滴滴水珠也美丽。

    我家的房屋很美丽,整齐的砖瓦也美丽。

    我们的学校很美丽,也美丽。

    4、欣赏肌理图片。(设计意图: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肌理现象,找寻肌理制作的方法。)

    自然界的肌理图片以及制作出的肌理图片。(制作的肌理图片表现点和线的各一张)

    在欣赏照片肌理现象中,提问学生:你觉得它们象什么?

    在欣赏制作的肌理图片中,提问学生: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一幅是用白菜的叶子沾墨拓印制作成的。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皱的纸张沾墨,然后打开后的效果。

    学生讨论

    小结:线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纸渲染等方法

    点可以用牙刷、喷壶、水彩笔点等方法进行制作。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到两种方法。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作业设计:

    可以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肌理的照片。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

    四、作业评价:

    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

    五、拓展:

    (1)用照相机记录事物的发展过程,如植物的生长、季节的变化、昆虫的演化等。

    (2)比比,看谁的照片拍得好。

    教学反思:

    泥浮雕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类

    2、技能:学习用陶泥制作一个浮雕作品。

    3、情感:培养在生活中发现美,并用自己双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设计一个自己喜爱的泥浮雕。

    教具学具准备:

    收集有关浮雕的资料、图片、陶泥、泥塑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欣赏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雕塑馆去参观,想去吗?

    课件展示一起欣赏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

    如:中国唐朝的《昭陵六骏》,《人民英雄纪念碑》、非洲浮雕、青岛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学生的浮雕作品

    师:欣赏到了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

    教师拿泥笔筒或完全立体的雕塑与我们欣赏的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

    (生答:一种是完全立体的,一种是在平面的基础上有一部分立体)

    2、揭示“浮雕”的概念

    师:我们知道,从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称为浮雕。根据凸出的程度不同,还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浅浮雕。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为什么我们说浮雕具有绘画与雕塑相结合的特点呢?

    生:因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样是凸出的,但却又和绘画一样只能从一个方向进行观察,所以我们这样说。

    (二)新授:

    学习制作泥版浮雕(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看书和师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总结出制作的方法)

    1、看到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学们也都跃跃欲试了,你们想做一个什么样的浮雕呢?(生答:动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太阳的等)

    2、制作步骤:

    (1)揉泥

    (2)拍泥板

    (3)割边

    【美术教案(范文10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