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发表时间:2024-02-07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每个老师上课需要准备的东西是教案课件,认真规划好自己教案课件是每个老师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要知道学生课堂反应也会在老师教案课件里体现出来。其他人的优质教案课件是怎么写成的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编织工艺品是将植物的枝条、叶、茎、皮等加工后,经手工编织而成的工艺品。编织工艺品在材料、色彩、工艺等方面形成了天然、朴素、清新、简练的艺术特色。

    本课中学生要学习采用传统编织最基本的提压技法进行简单的穿编制作。可将纸条、草绳、草叶等材料,通过剪、粘、穿编等方法,编织成有趣的作品。

    教材中用纸穿编成的“仙鹤”展翅高飞,活灵活现;用玉米叶穿编成的龙,利用了玉米叶天然的肌理,看上去纹理清晰,精美绝伦;用草叶穿编成的蝗虫,造型逼真;用彩色纸条穿编成的变色龙,色彩艳丽,趣味盎然;用草叶穿编成的小兔子,技法独特,新颖有趣;用麻线穿编成的小毛驴,精巧细腻,憨态可掬。这些作品能在材料选取、制作技巧及思路拓展上给学生以帮助。

    本教学活动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双手,促进手脑并用能力的提高,又开拓了学生造型的新领域,会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激情。

    教学思路:

    根据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可采用激趣方式导入教学。教师课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穿编工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拆分、恢复,加深学生对操作步骤的理解。教师应适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问题,如色彩的搭配、经线的裁剪、图案的设计等,并进行个别指导,提高作品质量。本课教学可采用以下环节:认识编织概念—欣赏与编织有关的艺术表现形式—探索编织的基本技法与步骤—实践制作—展示评价。

    教学建议:

    教案一

    (一)引导阶段

    展示一顶太阳帽,交流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编织工艺,激发学习兴趣。

    师生回忆身边常见的编织物品,它们有什么用处?有什么特点?感受编织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与乐趣。

    (二)发展阶段

    拆开、恢复草帽,探讨它是如何编织而成的,了解编织的基本技法。

    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并动手试做,初步掌握基本的编织技法。

    学生欣赏收集的不同材质的编织工艺品图片,思考:编织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

    可以怎么添加?怎么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行交流,并动手实践,制作自己的作品。

    (三)展示与讲评阶段

    学生展示作品,简述制作心得及感受。

    (四)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注意环境卫生。

    教案二

    (一)引导阶段

    课件展示编织工艺品,请学生讲一讲这是什么,用什么做的。教师提问:“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吗?”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学生自学教科书中的穿编技法,探索其规律。观看教师示范穿编一件简单的作品,巩固基本技法。

    分组讨论,总结步骤,解决难点。

    对穿编技法进行改进、创新。对穿编材料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

    在教师范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还可以怎么做,可以选取什么材料,并动手把自己的设想制作出来。

    (三)展示与讲评阶段

    将学生作品展示出来,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对学生作品的造型要求不应太高,只要作品完整、有趣就可以。

    (四)收拾与整理阶段

    引导学生整理好制作工具,注意环境卫生。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2


    2021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为范文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篇一

    一、主要内容及教材重点、难点

    主要内容

    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教材重点

    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教材难点

    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二、教学目标

    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谈。

    知识和能力

    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具体措施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与个人的目标,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本学期的具体措施(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科实践活动、创造性的培养、电教辅助教学、评价的改革、减负手段等)

    合作的学习方式

    提倡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高学生做小老师的兴趣及自学水平,也有利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发展;学生仍然按照上学期分好的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鼓励合作与探究,合作作业以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欣赏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如:上网查阅有关资料,采访有经验的家长等。橡皮泥雕课以小组为单位准备材料,进行合作练习。而造型表现课、游戏式活动方式的课业一定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集体活动获得丰富的知识与情感体验。

    学科实践活动(每学期2次):

    1、在《会走的玩具》一课学习完毕后,自己设计、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一间会走的玩具并进行展览。

    2、在《校徽设计》一课中,设计课后拓展作业为:为我们自己的学校设计一枚校徽。

    创造性的培养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用美术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和切近自己生活的设计、制作能力。

    采取巧妙的设计提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和发散性,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将自己通过《变废为宝》一课学到的设计知识运用到为自己家的容器“穿上花衣裳”的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的能力。

    转变学习方式,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创造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把发现、探究、研讨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从而使每一个学生真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

    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全册教学进度

    周 次 内 容

    第一周 《色彩的冷与暖》

    第二周 《线条的动与静》

    第三周 《美术的节奏》

    第四周 《变一变》 《色彩的对比》

    第六周 《快乐的回忆》

    第七周 《登山游戏》

    第八周 “国庆”假

    第九周 《校徽设计》

    第十周 《精美的邮票》

    第十一周 《做年历》

    第十二周 《星座的联想》

    第十三周 《美丽的画盘》

    第十四周 《我心中的未来》

    第十五周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第十六周 《欢聚游乐园》

    第十七周 《纸带穿编1》

    第十八周 《纸带穿编2》

    第十九周 《电脑美术》

    第二十周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计划》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篇二

    一 学生概况

    本年级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浓厚,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其中对绘画材料的运用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二、教学目的、要求

    (一)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各学习领域目标

    1.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体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作意图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它美术活动的区别。

    3.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南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4.综合探索学习领域

    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重点

    1.学习色彩的明度渐变和纯度渐变等色彩知识,体验色彩的表现力,并能有目的地加以运用。

    2.能用日记画的形式表现生活中的有趣情境、有意义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

    用各种瓶子及其它塑造材料,大胆想象并设计制作简单的立体或半立体造型。

    (二)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媒体,如蛋壳、废包装、稻草等材料制作作品。

    2.欣赏情节性比较强的中外作品,认识该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

    3.用水粉、水彩颜料表现周围的事物,表达自己的兴趣与愿望。

    4.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通过植物籽粒,纤维线材、织物等材料的平面拼贴进行造型设计。

    5.能运用紫沙泥等材料进行立体造型,并用水粉颜料加工、装饰。

    四、教学措施

    1.应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术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对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宽容和尊重。

    3.采用多种办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以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五 全册教学进度

    周 次 内 容

    第一周 《色彩的冷与暖》

    第二周 《线条的动与静》

    第三周 《美术的节奏》

    第四周 《变一变》

    第五周 《色彩的对比》

    第六周 《快乐的回忆》

    第七周 《登山游戏》

    第八周 “国庆”假

    第九周 《校徽设计》

    第十周 《精美的邮票》

    第十一周 《做年历》

    第十二周 《星座的联想》

    第十三周 《美丽的画盘》

    第十四周 《我心中的未来》

    第十五周 《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第十六周 《欢聚游乐园》

    第十七周 《纸带穿编1》

    第十八周 《纸带穿编2》

    第十九周 《电脑美术》

    第二十周 《会走的玩具》

    第二十一周 《我们的生日聚会》

    第二十二周 《漫画与动漫欣赏》

    第二十三周 期末测评 优秀作业展示

    四年级美术上册教学计划篇三

    一、班级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具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能力,已经初步认识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了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能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但还缺乏想象力和创造精神。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了初步的创新意识,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对一些废旧材料的综合运用能力较差,对于一些绘画的基本方法了解的不够深,学生普遍创造性不够,在本学期将加强训练。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编写,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不断发展的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成长。本册教材共13课,每一课即为一个单元。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造型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色彩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欣赏等,这些美术活动都十分接近生活,且可操作性强,很容易吸引学生,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加强美术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2、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才能的发展,发展学生的形象记忆力、想象力、手工制作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学习美术的空间,从而让学生明白美术无处不在。

    四、教学措施:

    1、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深钻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精心准备,做好课前准备。

    2、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魅力价值。

    3、在课堂上运用范画,手工范品及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情境,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美术学习过程中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逐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4、教师的评价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5、教师加强学习,不断研究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教学教研水平和业务能力。

    6、推荐美术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美术兴趣小组活动,使他们得到更大的提高。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3


         2019年秋期数学教学计划

    四(1)班     商志兰

    1.教育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想象和事物产生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能质质疑问难,逐步形成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态度,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栏目和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爱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智育目标:期评及格率达到  95 %以上,班平均达到  90分 以上 。

    (3)基本技能: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想象和事物产生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能质质疑问难,逐步形成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以及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的态度,逐步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评价他人;经过自己的努力,主动探索并获得数学知识,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栏目和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爱到数学文化的熏陶,感受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促进作用,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从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2.知识体系及其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具体的活动,初步建立升和毫升的概念,知道1升=1000毫升。(2)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试商和调商;理解商不变的规律,能用简便方法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能正确解答连除的实际问题。。(3)会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物体;能根据物体的形状选择相应的视图或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4)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分段整理数据,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⑸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综合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并能按步骤实施解题。⑸感受随机现象的特点,能列举出简单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能对简单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⑹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会解决一些稍复杂的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⑺了解角、垂线、平行线的特征,会画角、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难点:(1)掌握用“四舍”法或“五入”法试商后需要调商的除法笔算方法,能根据简便计算的过程确定除法计算的余数。(2)能根据物体的形状想像相应的视图,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3)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确定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对简单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4)灵活运用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⑸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⑹理解射线和直线的特征,初步建立无限的概念;会用量角器量角,会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充分整合数学教学资源,向每一节数学课要效率。

    (2)与家长联系,双管齐下,共同督促、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难点。

    (3)平日教学实行过关制,做到段段清,让每个学生都掌握好每个知识点。

    (4)帮助学生主动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作出调整。

    (5)在学生中建立竞争型学习机制,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年级数学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教  学  活  动  内  容

    课 时

    备 注

     

    1至2

    一、升和毫升

    4

    2至5

    二、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5

    6

    三、观察物体

    4

    7——8

    四、统计

    4

    9—10

    期中复习检测

    8

    11

    五、解决问题的策略

    4

    12

    六、可能性

    4

    13——16

    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16

    17

    八、垂直与平行

    6

    18——19

    九、整理与复习

    8

    20

    期末检测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第1课时:认识容量和升

    教学内容:教材1-2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2.使学生初步了解测量、比较容量的方法,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

    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具体概念。

    学具准备:课件、量杯、纸杯。

    教学过程:

    一、教学“容量”。

    1.老师取两个大小明显有区别的容器,问:这两个容器,哪个可以装得更多?

    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学生用“容量”来说一说,指出:这个容器所能装的液体的多少,可称之为“容量”。

    2.拿两个差不多大的容器,让学生猜一猜哪个容量比较大,如何验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操作,可以两个容器互相注水比较。

    (3)议一议:小红家水壶装满后可以倒5杯,小明家水壶可以装满后可以倒4杯。你认为哪家的水壶更大?为什么?

    在学生说理的基础上,得出: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因为倒的杯子可能有大有小,用它来比是不合适的。

    二、认识“1升”

    1.出示例2情景图。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知道物品后面的几升代表什么意思吗?(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升”做单位。升可以用字母“L”表示。)

    2.那么1升有多少呢?我们可以用量杯来量出1升水。师操作用量杯量出1升水,让学生观察。

    继续操作:教师取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将刚才量出的1升水倒正方体,让学生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说一说这个正方体容器的容量是多少?猜一猜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验证过程中提问:为什么要从里面量?而不从外面量?

    3.继续感受1升水多少。

    (1)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估计下1升水大约能倒满几个纸杯,再验证下(5个)。

    (2)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介绍:成人一天一般要喝1到1.5升水,孩子要喝1升水,那你知道1升水大约是这样的几杯呢? 想一想,你每天的水喝够了么?

    三、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同桌交流。指名回答,说明如何比较。

    2.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说说今天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第2课时:认识毫升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认识容量单位毫升,知道毫升是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

    2.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知道1升=1000毫升

    教学重、难点:认识容量单位毫升,掌握升和毫升之间进率。

    教学准备:滴管、量桶、瓶盖、水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什么?你知道了相关的哪些知识?

    取出纸杯,上节课上我们做了实验,1升水大约可以装满几个这样的纸杯(5个)?那么这个纸杯的容量是多少呢?如何精确表示出这个纸杯的容量,就需要一个比较小的容量单位(毫升)。

    2.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经常见到毫升这个单位。(出示例3)

    师: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毫升作单位。毫升可以用字母“ML”表示。

    二、认识1毫升

    1.取出滴管,介绍:用这个滴管可以量出1毫升的水。现在我们要用这个滴管来找1毫升有多少滴,你有什么好办法?

    (先用滴管吸取1毫升,然后慢慢滴出,数一数1毫升的滴数。)

    实验:大约是18-20滴。

    2.每个组派人上来,用老师准备的滴管在瓶盖内滴20滴水(1毫升),组内传一传,看一看1毫升的水大约是多少?

    说一说:1毫升水是多少水呢?

    三、教学“1升=1000毫升”

    现在我们认识了“毫升”是比较小的容量单位,那么1毫升和1升比较下我们可以发现1毫升的水要比1升水少得多。现在你想不想知道多少毫升水是1升水呢?有什么办法吗?

    实验操作,教师取出量杯(500ml)和正方体容器(1L),让学生观察量杯刻度,然后量出量出2杯500ml的水倒入1升的容器,让学生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1000毫升=1升      1升=1000毫升

    四、完成想想做做:

    1.下面的容器里各有多少毫升药水?

    指出:饮料我们可以多喝点少喝点,但在医学上却不能有一点点的马虎,所以在用药的时候都要严格按照规定。下面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格,分别说说是多少毫升?

    2.老师用量筒量出一个50毫升,然后倒入一个常见的一次性透明的杯子里,让学生感受一下其高度,然后再让学生想象如果倒入题中的这几个容器中,水面高度各可能是什么情况?

    3.填空:4升=(     )毫升              2000毫升=(     )升

    9升=(     )毫升              5000毫升=(     )升

    五、全课小结:说说你对毫升的认识。

    第3课时:练习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练习一。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

    2.能对一些常见容器的进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使用合适容量单位。

    教学难点:对常见的容器进行估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关于容量单位你有哪些认识?

    2.出示练习一第1题情景图。你发现了什么?

    3.练习一第2题。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二、练习指导。

    1.第3题。

    出示各生活用品,先学生估计下容量。再在课本上完成选择。

    2.第4题。

    学生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

    3.第6题。

    出示生活中物品,先让学生估计下容量,再在课本上完成选择。

    4.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选择容器的容量单位的?有什么技巧?

    5.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6.第9题。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每个量杯中液体各有多少毫升?你是如何读出数值的?合起来一共有多少毫升?比1升多吗?

    7.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是如何比较的?

    8.第11题。

    (1)学生独立审题后让学生先说说你获得哪些信息?5岁儿童应该按照哪个剂量来服用?

    (2)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注意用药安全。

    三、布置课后练习:

    到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物品是用毫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有哪些物品是用升坐单位的,各是多少升。

    四、全课小结。

    你现在对于升和毫升有了哪些认识?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1课时: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商是一位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例1。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 灵活掌握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学会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和验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例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小黑板出示)

    ⒈笔算: 48÷4=      65÷6=    93÷3=

    ⒉指名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过程。

    二、新授。

    ⒈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图。

    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要求“要打成几包”怎样列式?

    ⒉学习口算方法:

    ⑴提问:60÷20等于几?你们会口算吗?

    ⑵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口算方法并汇报讨论情况,师小结。

    ⒊完成“练一练”。

    ⑴出示四组题,要求学生竖着一组一组地完成。

    ⑵集体订正,并说说可以如何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

    ⒋学习笔算方法:

    ⑴60÷20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试列,指名学生板演。

    ⑵订正:说说自己笔算的方法,错误的学生请你找出原因。

    ⑶练习:80÷40。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说说笔算过程。

    5.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96÷20  150÷30。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说说笔算过程,并问问学生怎样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

    (3)提问: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呢?怎样验算?

    学生们验算,注意格式的讲解。

    三、巩固算法练习。

    ⒈口算下面各题(练习二第1题)。

    120÷20  70÷10  300÷60  320÷40  350÷70  720÷90

    学生口算。其中一、二题说说口算方法,口算方法合理就可以,不强求统一。

    ⒉练习二第2题。

    学生练习并验算。说说计算方法,商的位置,验算方法。

    ⒊练习二第5题。

    ⑴指名读题,理解题意。

    ⑵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用什么方法做?如何列式?

    ⑶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二第3、4题。

    第2课时: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商是两位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9页例2。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⒉使学生在探索、练习中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估计商的大致范围。

    教学准备:教学例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小黑板出示)

    ⒈口算下面各题,指名说出其中一、两题的思考方法。

    120÷40   560÷70   420÷60     240÷80     320÷40

    二、新授。

    ⒈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题意。

    提问:要求“可以分给几个班”算式怎样列?学生列式。

    ⒉提问:380÷30得多少,你们能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多少吗?

    ⑴估算出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估算的结果和方法。

    ⑵笔算出结果。

    ①学生尝试完成,师巡视指导。(提示: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吗?)

    ②提问:你是怎么想到要商1的?这个1要写在商的什么位上?为什么?商的个位是几?怎么来的?

    ③组织验算。

    让学生独立进行验算。

    比较计算结果和估算结果,使学生明白两者的相互支持作用。

    ④小结笔算方法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可以先看被除数前两位,如果前两位够除,就先用前两位除以除数,得到的商要写在十位上。

    3.教学试一试。

    ⑴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两题,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⑵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进一步明确计算时要先看被除数前两位)

    4.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⑴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可以怎样算?

    ⑵师小结,补充完整。

    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前两位不够除,再看被除数的前三位数,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三、巩固练习。

    ⒈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⒉练习二第6题。

    学生独立计算,完成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⒊练习二第7题。

    ⑴出示三组题,让学生一组一组计算。

    ⑵让学生比较每组两道算式计算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补充习题

    教学后记:

           第3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的练习课(练习二)

    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8-15题。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进一步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⒉使学生能过练习,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锻炼数学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小黑板出示)

    1.计算下面各题。

    360÷30=           310÷30=          421÷40=

    720÷60=           340÷20=          523÷50=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上黑板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二、基本练习、查漏补缺。

    1.口算下面各题。(练习二第10题)

    要求学生一组一组完成,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上下两道题的联系。

    2.练习二的第11题。

    ⑴出示第11题,请学生读一读题目要求。

    ⑵学生独立思考估计一下每题的商,指名回答。

    ⑶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老师巡视指导。

    ⑷集体订正时,选择其中两题说说笔算过程。

    ⑸说说怎样笔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三、综合应用,巩固提高。

    ⒈练习二第12题。

    先让学生说清楚每道算式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

    指名四位同学进行板演,最后集体订正。

    2.练习二第14题。

    学生独立审题。提问:卡车要运走哪些水果?解答这道题时要先求出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列综合算式时的运算顺序)

    3. 练习二第13题。

    (1)学生独立计算,完成表格填写。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张表,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将自己的观点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一下。

    (3)组织全班交流,教师可适时点拨,使学生初点体会除法算式中的“商不变的规律”。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些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练习二第8、15题。

    第4课时: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不要调商)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3。

    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⒈口答:

    ⑴96里面最多有几个30?      ⑵190里面最多有几个30?

    ⑶74里最多有几个20?      ⑷274里最多有几个20?

    ⒉口答

    42≈(  ) 31≈(  ) 69≈(  ) 75≈(  )

    二、新授。

    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⑴出示例题图,请同学们说说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⑵请学生列出算式?

    ⑶组织学生估计一下它的结果,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⒉笔算96÷32。

    ⑴提问:是不是3天正好看完呢?请大家用竖式来算一算。

    ⑵学生尝试练习,组织全班交流。

    提问:你是怎样想到商3的,有什么好方法?

    ⑶组织学生验算,看看算得对不对。

    三、模仿训练、加强理解。

    1.完成“试一试”。

    ⑴出示题目,质疑:可以先怎样估计一下商?

    ⑵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提问:你是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的?

    ⑶讨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2.完成练一练。

    学生根据提示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指正,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四、巩固训练。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1)出示题目要求,指名读题。

    (2)请学生说说各题都是把除数看作几十数试商的。

    (3)学生们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选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第5课时: 练习三(1)

    教学内容:教材第15页练习三2-6题。

    教学目标:

    ⒈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⒉ 通过提高题练习,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提问: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

    二、基本练习、查漏补缺。

    小黑板出示口算练习

    44÷4    90×60   16×6    270÷60

    15×4    46÷2       95÷5    180÷30

    学生口算,请生回答

    三、对比练习、辨析异同。(练习三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要求一组一组对比着做。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答案。

    比一比,每组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四、指导练习。

    ⒈练习三第5题。

    ⑴请学生想想每题的商是几位数,然后指名回答。

    ⑵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⑶学生说说计算过程,尤其要说清试商的方法。

    ⑷提问: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验算?

    ⒉练习三第2题。

    ⑴出示题目先让学生独立审题。让学生明确从题目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⑵提问:如何求出儿童剧每天播放的多少分钟?要求多少能播放完,应该怎样列式?

    ⑶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⒊练习三第3题。

    ⑴出示题目,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⑵提问:如何求出每位阿姨每天编织的中国结数量?

    ⑶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⒋练习三第6题。

    ⑴出示题目,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⑵学生独立完成,把结果填在表格里。

    ⑶指名回答,教师板书。

    ⑷引导学生观察上表,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说出:要生产水泥的吨数越多,需要的天数也就越多。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些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6课时: 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13页例4。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看图提问并解答。

    图1:显示10盒羽毛球,并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平均每盒有多少个?

    图2:显示很多小袋羽毛球,小袋上标注“6个装”,旁边出示“一共600个”。

    学生可以提问:一共有多少袋?

    2.根据问题选择条件解答。

    二、学习新课

    1.观察图意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问:图上告诉了我们哪些数学信息?

    提问:题中有哪些已知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2.自主探索。

    (1)出示自学提示: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说说可以先算什么?

    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第一种解法:224÷2=112(本)     112÷4=28(本)

    综合算式:224÷4÷2=28(本)

    问:第一步是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第二步是根据哪两个条件来求的?

    3.继续讨论交流。

    (1)这两种思考方法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

    (2)想一想,这题可以怎样检验?

    (3)回顾解决问题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4.完成练一练。

    三、应用提高

    1.练习三第9题。

    依次出示两道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最后提出问题并解答。

    2.练习三第10题。

    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一个药瓶,通过投影放大显示药瓶上的相关信息——共“150片,每日3次,每次2片”。

    提出问题: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

    让学生先讨论这些信息的含义,再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交流汇报。

    3.练习三第12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片,了解图中呈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再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最后让学生交流思考方法。

    交流反馈时,教师分别提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已知条件来求的?

    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两种解法进行比较。

    4.练习三第14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审题。说说解决第一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解决第二个问题呢?

    学生独立解决,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11、13题。

    第7课时: 练习三(2)

    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练习三15-2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⒉通过练习,进一步了解用连除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连除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发现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听算

    80÷2   21÷7  39÷3   100÷4   81÷9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练习三第15题。

    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师生小结:做除法计算时,先说出商是几位数后再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不至于把商中间或末尾的0漏掉。

    2.练习三第16题。

    依次出示两组题目,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再说说每组中两道算式有什么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3.练习三第17题。

    出示题目,先让学生观察,再结合上一题中的发现?和同桌交流下,你打算如何计算这三道题目?然后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总结:恰当选择计算方法,可以让我们计算更加简便。

    4.练习三第18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独立审题。

    (2)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时,说说自己的解题想法?

    5.练习三第19题。

    (1)学生独立审题,说说两道题分别用什么方法来做?

    (2)交流对比: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

    6.练习三第20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拓展延伸。

    完成思考题。

    出示情景图,学生读题、审题。

    讨论:抬一个西瓜需要2只小猴,现在只有3只小猴可以怎样分组?根据小猴的分组,说一说怎么分配路程才公平?再算一算平均每只小猴要抬多少米?

    四、全课小结。通过练习,你又获得了哪些解题经验?

    第8课时: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要调商⑴

    教学内容:教材第18页例5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⒉初步学会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调商的方法。

    ⒊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 1.初步学会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调商的方法。

    2.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⒈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自己练习本上计算。

    70÷9    69÷20     520÷60

    集体订正后,让学生说一说用整十数除怎样试商。

    ⒉口答: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0×(  )<83         30×(  )<158

    40×(  )<250           20×(  )<98

    二、新    授。

    ⒈引入新课。

    ⒉教学例题

    ⑴出示例题图,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提问: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四年级一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可以怎样列式?

    ⑵探索“272÷34”的笔算方法。

    ①提问:272÷34可以怎样试商?为什么要把34看作30试商?你估计商应是几?

    ②学生独立尝试。

    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试着算一算。师巡视指导。

    ③交流算法。

    提问:用9乘34得306,272比306小,怎么办?

    提问:为什么要改商8,指名回答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④学生独立完成竖式

    学生完成竖式计算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核对,帮助学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格式。

    ⑶师归纳概括、模仿训练、加强理解。

    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各题的竖式,然后指名口答,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准确的商,并让学生说一说确定商的理由。

    ⑷阶段小结

    试商过程中,发现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一个整十数后,有时试商和除数的乘积笔被除数大了,这时我们就要把商改成比初商小1的数,也就是要“调商”。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题。

    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组的两题在试商过程中有什么区别。

    2.“练习四”第2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题中三小题的计算过程,找出错在哪里,并加以改正。

    3.“练习四”第4题。

    ⑴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⑵本题解答过程:184÷23=8(棵)

    ⑶集体订正后,教师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还有哪些不懂的?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练习四第3题。

    第9课时: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要调商⑴

    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例6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初步掌握“五入”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⒊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掌握“五入”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⒈竖式计算

    ⑴91÷20   326÷50    280÷30

    ⑵96÷32   326÷53    200÷43

    ⒉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除数个位是1、2、3、4的两位数除法,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

    二、新授。

    ⒈教学例题

    ⑴出示例题图。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提问: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四年级二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可以怎样例式?

    ⑵探索“252÷36”的笔算方法。

    ①提问:252÷36可以怎样试商?为什么要把36年作40试商,你估计商应是几?

    ②独立尝试

    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试着算一算。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③交流算法。

    先指名把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进行全班核对。

    再提问:商6对吗?为什么?

    教师强调:计算过程中要注意调商,命名余数比除数小。

    ⑶归纳概括

    ⑷比较,发现异同点。

    让学生比较“372÷34”和“252÷36”的计算过程,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先独立观察、比较,并在小组内交流想法,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相同点:这两题都是把除数整十数试商;这两题都要调商。

    不同点:34看作30用的是“四舍”法,36看作40用的是“五入”法;调商的方向不同,用“四舍”法取除数近似值的 ,要把商调小1,用“五入”法取除数近似值的 ,要把商调大1。

    三、模仿训练、加强理解。

    完成练一练。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各题的竖式,然后指名口答,让学生说一说各题准确的商,并让学生说一说确定商的理由。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5题。

    让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然后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组的两题在试商过程中有什么区别。

    2.“练习四”第6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题中两道小题的计算过程,找出错在哪里,并加以改正。

    3. “练习四”第7题。

    (1)先让学生观察表格,说一说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平均每棵猕猴桃的产量是多少千克?平均每棵水蜜桃的产量是多少千克?平均每棵脐橙的产量是多少千克?

    五、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有什么新的收获?

    六、作业布置

    练习四第7题。

    第10课时:练习四(1)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练习四第9-13题。

    教学目标: ⒈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⒉通过练习,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教学难点: 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时我们应该如何试商?(四舍五入)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

    二、基本练习。

    笔算:练习四第11题。

    ⑴先指名说出各题怎样试商。

    ⑵让学生独立计算。

    ⑶集体订正。

    三、指导练习。

    1.练习四第9题。

    ⑴要求学生一组一组地完成题目。

    ⑵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⑶说一说每组中的两题在试商过程中有什么不同?

    2.练习四第10题。

    ⑴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估计一下每题的商大约是多少。

    ⑵同学们算一算,指名板演。

    ⑶集体订正。

    ⑷提问:你今天比昨天估计的准了些吗?为什么?

    四、解决问题。

    ⒈练习四第12题。

    ⑴指名读题。

    ⑵同学们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⑶集体订正。

    ⒉练习四第13题。

    ⑴出示情景图,说一说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⑵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骑电动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多少小时?……再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解答?

    ⑶学生独立解题后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11课时:练习四(2)

    教学内容:教材第22页练习四14-20题。

    教学目标:

    ⒈引导学生先思考再计算,边计算边思考,计算后再思考,在思考中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水平。

    ⒉巩固学生已掌握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⒊使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锻炼克服困难的意识,培养认真负责的精神,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及笔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试商和调商。

    教学难点: 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运用学过的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例题插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

    口算:出示练习四第14题。

    1.学生口算。

    2.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基本练习。

    笔算:练习四第15题。

    ⑴指名读题。

    ⑵同桌之间活动:一位同学估计商是几位数,再估计一下商可以是多少,另一位同学通过笔算来验证,然后两位同学交换,同桌比一比,看哪一位同学估计的最准。

    ⑶指名汇报。

    ⑷说说估商准确率高的方法是什么。

    三、对比练习、辨析异同。

    练习四第16题。

    ⑴指名读题。

    ⑵以小组为单位活动:估计一下这些算式商的最高位可能是几,商可能是多少?组内同学讨论。

    ⑶分组将刚才估计的题目再笔算一下,来验证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学生练习。

    ⑷全班交流、订正。

    ⑸指名请出估计得最准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

    四、课堂练习。

    解决问题

    ⒈练习四第19题。

    ⑴指名学生读题。

    ⑵质疑:要求养鸡只数是鸭九倍,应先求什么?

    ⑶指名板演。

    ⑷集体证下。

    ⒉练习四第20题。

    ⑴出示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通过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⑵根据图中的信息,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吗?(出示2个问题)。

    ⑶学生独立完成。

    ⑷小组内互相说说是怎样解决这两个问题的。

    ⑸全班交流并集体订下。

    思考题

    ⒈在计算正确的商之后,我们可以先根据题目的意思列出这样的算式:

    (   )÷72=(   )

    (   )÷27=26……18

    ⒉根据这样的算式,请同学们计算一下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第12课时:商不变性质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例7。

    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商不变的规律。

    教学难点:归纳商不变规律的过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导入(快速口算)。

    90÷30=       450÷50=       480÷40=       360÷30=   

    840÷20=      6000÷1000=    7000÷1000=    400÷200=    

    二、探索新知

    (一)自主探究商不变的规律。

    1.课件演示情境:孙悟空让猪八戒先填写下表,再回答问题。

    ①猪八戒只会计算第一道,后面几道由同学们帮猪八戒计算。

    ②孙悟空提问:“什么数变了,什么数没变。”猪八戒不会,同学们帮助他回答。(被除数和除数都变了,商没有变。)

    2.学生在小组内自主交流,探究规律。

    教师注意引导““从第一行到第二行,被除数怎么变了,除数怎么变了,商怎么样?”

    (1)让同学们任选两行探究“被除数和除数是怎样变的。”想好了把你的想法先和前后左右同学交流一下,然后集体汇报交流。

    (2)汇报交流。师多指几名学生说,然后适时引导学生说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3)进一步讨论:同时乘的一个数和同时除以的一个数中的这个数是任意数吗?有没有哪些数不可以的吗?为什么?现在你可以有一句话概括下你发现的这个规律吗?

    (4)小结: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二)模仿练习,巩固对规律的认识。

    完成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五第1题。

    先让学生观察下每组中三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情况,再独立完成,最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练习五第2题。

    先让学生默算,指名回答时随机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3.练习五第3题。

    (1)你打算怎样解答这些题目,先和你的同桌说说,再计算。

    (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4.练习五第4题。

    (1)观察表格,你打算怎样填?有什么技巧吗?

    (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5.练习五第5题。

    (1)出示表格,让学生观察,说说你从表格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运用商不变的规律帮猪八戒弄明白课前孙悟空给猪八戒分桃为什么哈哈大笑。

    教学反思

    第13课时: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例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探索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掌握这种计算方法,并加深对商不变的规律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学习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优化方法的意识,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说什么是商不变性质?(强调“同时”、“相同的数”)。

    导入: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使一些除法计算更简便,这节课我们就学习这种简便计算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感悟规律

    出示例题:队鼓单价50元,王老师带了900元,可以买多少个?

    ①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都有什么特点?

    ②想一想能不能使900÷50的笔算变得简单些,又使结果不变。

    ③根据学生讨论板书: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各划去一个0。

    ④设问:被除数900末尾有两个0,为什么只划去1个0?如果把被除数末尾的两个0都划去行不行?

    2.出示:队号的单价降为40元,王老师带的钱可以买多少个,还剩多少元?

    ①教师巡视;

    ②指名学生说,教师板演。

    ③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板演的算式,让学生讨论这里的“2”是几?

    ④引导学生通过验算检验余数是“20”还是“2”?

    3.模仿练习,巩固新知识。

    完成练一练。

    三、巩固发展,形成技能

    1.完成练习五第6题。

    完成后,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五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汇报时注意让学生比较商和余数的变化规律(特别注意余数的变化规律)。

    4.完成练习五第10题。

    (1)学生独立审题,说说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可以先求什么?

    (2)解答第二个问题时需要先求出什么?

    四、全课小结,内化知识

    设问: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五、作业:练习五第8、11题

    第14课时:整理与练习(1)

    教学内容:教材27-28页整理与练习1-6题。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⒉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的方法,正确地笔算。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复   习

    二、回顾整理、形成体系。

    1.怎样口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请举例说明。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可以怎样进行分类?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可以怎样进行试商?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

    三、基本训练。

    口算

    ⒈练习与应用第1题。

    ⒉指名学生口算,随机要求说说口算的方法。

    笔算

    ⒈练习与应用第2题。

    ⑴出示第一组:140÷20      147÷21    147÷29

    ⑵谁来估计一下它商大约是多少?

    ⑶请同学们算一算这三题,指名板演。

    ⑷集体订正,提问:仔细观察这三道题,找一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⒉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

    ⑴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⑵集体订正。

    四、指导综合应用、融会贯通。

    解决问题

    1.练习与应用第4题。

    ⑴指名读题。

    ⑵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2.练习与应用第5题。

    ⑴指名读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⑵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布置完成课本第6题。

    第15课时: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教材第28-29页整理与练习第7-13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商不变性质,熟练应用商不变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进一步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熟练应用商不变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什么是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如何应用这商不变性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基本训练、查漏补缺。

    ⒈整理与练习第7题。

    ⑴学生独立完成。

    ⑵指名回答说说是怎样想的?

    ⒉整理与练习第8题。

    ⑴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完成。

    ⑵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⑶观察每组中的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向学生渗透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计算两个除数的积,再用这个数除以这个积。)

    三、综合应用解决问题

    ⒈整理与练习第9题。

    出示题目,理解题意。

    ⑵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说说解题思路。(先求什么?)

    ⑶全班交流,注意鼓励学生用不再方法进行解答。

    ⒉整理与练习第10题。

    ⑴出示情景图,理解题意。

    ⑵学生独立完成,并与同桌交流解题方法。(先求什么?)

    ⑶全班组织交流,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进行解答。

    四、探索与实践。

    ⒈整理与练习第12题。

    ⑴指名读题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你知道吗?

    ⑵小组讨论:观察你所填写的表格,有什么发现?

    ⑶全班组织交流。

    2.思考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观察后提问:⑴这两题的商是几位数?(两位数)根据商是两位数,你能确定被除数的和除数的范围吗?(小组讨论)

    ⑵小组合作完成填空,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五、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掌握哪些知识?获得了哪些解题经验。

    六、作业:28页第11题。

    第16课时:简单周期

    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2.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国庆节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出示教材30页场景图)师: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场景,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彩灯、彩旗、盆花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师: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过渡语:你们观察得特细致,说得很好,找到了他们排列的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1.初步感受规律:首先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第11盆花是什么颜色的?(黄色)

    2.探索发现规律:

    (1)你能发现盆花是按照怎样的规律排列的吗?你能表示出来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在学生活动时注意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出盆花的排列规律为:每3盆为一组,每组按“蓝花、黄花、红花”的顺序排列。

    3.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1)现在你能按盆花的排列规律说一说第19盆花是什么颜色吗?在小组内和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解决的?

    (2)汇报交流,方法优化。

    画一画:蓝花、黄花、红花、蓝花、黄花、红花、蓝花、黄花、红花、蓝花、黄花、红花、蓝花、黄花、红花、蓝花、黄花、红花、

    排一排: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第六组、第七组(蓝花)

    计  算:19÷3=6(组)……1(盆)

    注意让学生讨论:除数为什么是3?余数1表示什么?(每3盆一组,余下的一盆是蓝花。)

    (3)重点比较: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可争论)

    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4.独立尝试,巩固新知。

    彩旗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第26面旗是什么颜色?第28面呢?

    当学生解决第28面彩旗是什么颜色时让学生说一说没有余数表示什么?

    5.小结。

    师:像刚才盆花和彩旗这样同一事物依次重复出现叫作周期现象。(板书:周期现象)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般策略是:先确定每组的数量、再计算出组数、最后看是什么物体或图形。现在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吗?(星期、春夏秋冬、红绿灯……)

    你能用        这三个图形设计出一个按周期规律排列的图形序列吗?在作业本上画一画。

    三、全课小结。

    回顾探索和发现周期规律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1课时:观察物体(1)

    教学内容:教材32-33页例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辨认从前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认识“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观察过物体吗?一般我们是怎样观察物体的?可以从哪些角度观察物体呢?(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观察的角度可以是前面、上面、右面……)

    这节课我们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学习例1。

    1.观察投票箱。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投票箱)我们一起来观察这个投票箱,你能指出投票箱的前面、右面和上面吗?(学生指一指)

    (2)从前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这个投票箱,你看到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先让学生想一想是什么形状,再让学生观察。)

    (3)汇报交流。教师课件展示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形状。

    2.完成练一练。

    (1)拿出你的文具盒,分别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看到的形状分别是什么样的?(指名1-2名同学说一说)

    (2)练一练第2题。

    三、学习例2。

    1.出示视图1:这张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看了这张图,你能把它摆出来吗?(学生分组操作)

    分别从它的前面、侧面、上面观察,你分别看到的是怎样的形状?分别把它们画在方格纸上。相同吗?

    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同样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得到不同的形状)

    2.完成试一试。

    (1)学生独立完成。

    (2)观察前面和右面看到的形状,你有什么发现吗?(前面和右面一样,同样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也可以得到相同形状)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2.完成练习六第1-3题。

    五、作业:练习六第4题。

    第2课时:观察物体(2)

    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认真组织拼摆,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学生体会在同一位置看到相同的视图的不同摆法,从不同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可能看到的视图,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借助想像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视图,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出示例3视图。

    提问:这幅图是由几个小正方体摆出来的?你能摆出来吗?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学习提示:

    (1)从前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从上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3)从右面观察你摆出来的物体,能看到几个小正方体?

    2.连一连。

    (1)学生在课本的34页上完成。

    (2)完成练一练第1题。

    3.摆一摆,画一画,比一比。

    (1)学生按例3第2幅视图摆一摆,然后在课本上画一画。

    (2)比一比:上面两个物体,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完全相同?从哪一面看到的图形不同?你有什么发现?

    (3)完成练一练第2题。

    三、巩固练习。

    1.摆一摆,画一画。(练习六第5题)

    注意:学生可以横着摆,也可竖着摆。

    2. 摆一摆,比一比。(练习六第6题)

    学生摆完后提问:从哪些面看到的图形是相同的?

    3. 按要求摆一摆。(练习六第7题)

    学生同桌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补充习题。

    第3课时:练习六

    教学内容:教材第37-39练习六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视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2.教学生尝试着画视图,进一步巩固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视图,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练习。(38页第12题)

    2.谈话:

    我们已经学会了“观察物体”,说说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二、练习指导。

    1.练习六第9题。

    (1)小组合作,取出3个小正方体,按要求摆一摆。

    (2)汇报交流。说一说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3)小结:从同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练习六第11题。

    (1)小组合作,取出4个小正方体,按要求摆一摆。

    (2)汇报交流。说一说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3)小结:同一角度上的多个小正方体不在同一平面上,得到的视图可能是相同的。

    3.练习六第1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4.练习六第14题。

    (1)小组合作,摆一摆。

    (2)学生独立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5.练习六第15题。

    (1)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

    (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教师注意指导:从前面能看到几个正方体?是什么形状?从右面能看到几个正方体?是什么形状?

    6.练习六第16题。

    (1)学生独立审题,小组合作,摆一摆。

    (2)讨论:你有不同的摆法吗?

    7.练习六第1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三、拓展练习。

    第39页“动手做”。

    四、全课小结。

    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单元   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第一课时 分段数据统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3、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分段整理数据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学习新课:

    1、每个星期一,大家都会穿校服,看上去整齐又漂亮。

    想一想,在每次换校服之前都要做什么呢?(量身高)

    随便请几个学生说出自己的身高。问:是不是要为你们每个同学都设计一个尺寸,做出50种规格的校服呢?

    出示全班的身高记录单,请大家观察表中的数据,你觉得应该怎样安排比较的合适?

    (分大号、中号、小号三种规格。身高120cm~129的穿小号,130~139的穿中号,140~149的穿大号。)

    2、现在我们已经想到了要根据身高把服装分成3种型号,看了这张记录单,你清楚具体有几套大的?几套中的?几套小的?那下面该做什么?

    (按各段统计,可以用打“√”的方法或是用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

    更喜欢哪种统计方法呢?为什么?(用“正”字可以更清楚地看出结果)

    根据记录单上的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注意不要遗漏不要重复。

    写完之后与电脑的演示校对一下,如果有错,检查一下问题在哪里。

    3、能不能就这样把画“正”字的记录表交上去呢?

    指出:还要根据它完成统计表。

    学生继续完成。与电脑校对。

    想一想,那么多的班级,都制作了类似的统计表,而且每年都需要这样的统计,检查我们的这份表格,还缺了什么呢?

    出示完整的表格,包括表名和日期。

    4、服装厂的看到这张统计表,会明白哪些问题?

    5、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分段整理的方法进行统计

    二、联系实际,巩固练习

    1、其实我们身边用分段的方法来整理的现象是很多的。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比如成绩:90多分的为A,70多、80多的为B,60多的为C,60以下的为D……

    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出示)

    看了这些数据,你觉得怎么分段比较的合适?

    (50多的为A,40多的为B,30多的为C,20多的为D。)

    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下面的统计表。交流校对

    2、我们都希望自己有一个美丽的家园,需要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流水。

    演示: “你知道吗?”

    了解空气污染指数的一些常识

    3、现在你们想知道我国一些大城市的空气质量现状吗?(出示p.72第2题)

    找一找,哪些城市的空气质量是“优”?画“正”字统计在表中。

    那我们现在居住的城市空气质量到底如何呢?请大家找一找。(良)

    把其他也是“良”的城市找出来,统计好

    剩下的几个城市空气质量属于哪一段呢?继续填写。

    根据“正”字整理情况,完成统计表。

    看了这份统计你有什么想法么?

    指名读一读表名,这个表名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其中的时间:2004年4月30日

    指出:空气质量随时会随着一些交通、工业等情况发生变化,所以这份统计表还特意要说清楚统计的时间。

    4、再来看一份我们比较熟悉的城市——上海在2004年4月整个月中的空气质量情况

    演示该题,先找到刚才提到的“4月30日 58”指出:4月30日这天,它的空气污染指数是58,空气质量良,是不是每天都这样呢?

    (不是,有空气质量优的时候,也有轻度污染的时候。……)

    根据这份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你能评价一下上海2004年4月份的空气情况吗?

    你想到了什么?(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

    三、全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用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统计。课后请大家多搜集一些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统计的素材,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在刚才提到的空气特别好的城市中,我去过四个地方:北京、贵阳、桂林、海口

    边说边出示自己在这几个地方游玩时拍的一些照片,让学生感受美。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练习七

    教学内容:44页2—7题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简单的统计过程,学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分段进行整理;

    2、让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学习的兴趣。

    3、联系环境保护的一些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第二题

    1.出示题目,弄清题意

    2.学生完成分段统计

    3.怎么计算合计人数呢?算加法

    4.分析数据:哪一段的人数最多?前十名,你能估计她的成绩可能是多少吗?(只要估计)

    二、第三题

    1.分别画出横向统计图

    2.注意标注数据

    三、第四题

    了解我国代表团在第24~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金牌的数量,完成统计图。

    第2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韩国汉城 5枚 第2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西班牙巴塞罗那 16枚

    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美国亚特兰大 16枚 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澳大利亚悉尼 28枚

    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希腊雅典 32枚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中国北京 51枚

    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英国伦敦 38枚

    四、第五六题

    学生设计表格,在班内统计后,完成统计表

    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分工合作。

    数据记录准确,分析有道理

    五、作业:完成思考题,补充习题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第49—5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读图、画图等活动,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这样的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能读懂这样的统计图,会求平均数,根据图里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和说明,并进行交流

    2、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体验描述数据的不同方式,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统计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使学生感受条形统计替可以说明生产、生活中一些数据之间的关系,体会从报刊或查阅资料中获得信息或数据,体会统计有说明问题、对问题有简单预测的作用,产生对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制作(1格表示多个单位)

    教学准备:光盘,事先调查好4大河流的长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以前认识过条形统计图,谁来简单的描述一下条形统计图有几部分组成的?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条形统计图,选用的话题是关于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的。

    先请大家来看一些关于这方面的常识。

    学生轻声阅读“你知道吗?”

    读完后,交流,主要要明白:

    (1)有89个成员国

    (2)确定的方式有2个。一是超过半票的直接当选;二是没有超过半票的时候,最少的会被淘汰

    追问:89个成员国超过半票是多少票?

    5个国家一起竞争,需要多少次的淘汰?

    二、学习例题:

    1、演示:2002年12月3日,国际展览局成员国的代表投票决定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城市。在第一轮投票中,五个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如下图。(图略)

    问: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

    (比如具体的5个城市以及相应的得票情况等。)

    这些数据使你想到了什么?

    (根据评选规则,没有出现超过半数的情况,虽然说上海的票数是最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波兰将淘汰了……)

    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甚至可以问:89个成员国都投票了么?你可以怎么知道?

    引导学生把图里的5个数据加起来,得到84票。问“84票”说明了什么问题?)

    质疑:这张条形统计图与我们前面认识的有什么不同呢?

    注意观察纵轴上的数据,指名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根据实际需要,我们在制作这统计图的时候,可以把1格表示成多个单位,比如说这里的1格就表示5票

    当不正好是5票的时候,比如说是2票,就需要根据经验去选择合适的高度。

    2、预测一下,波兰被淘汰之后,接下来哪个城市也可能被淘汰?

    读试一试,看一下,自己的预测正确吗?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吗?

    注意规范学生画条形时的步骤:(1)确定高度,并标上数据;(2)画框,连成一个条形;(3)画阴影

    学生继续完成,并交流检查。

    说说从统计图里你知道些什么?

    最后提醒:完整的统计图还要有图名(已有),制作时间等,所以要填上时间:2002年12月

    三、完成想想做做

    1、(1)说说上面每座电视塔的高度

    (2)中央电视塔比江苏电视塔高多少米?

    问:如果我再提一个问题“江苏电视塔和中央电视塔一共高多少米?”合适吗?为什么?

    那谁能继续提比较合适的问题?

    2、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注意:(1)条形边成了圆柱体;(2)单位:万吨

    (1)哪一年的棉花产量最高,哪一年的棉花产量最低?

    (2)2004年的棉花产量比2000年增加了多少万吨?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我国体育代表团在第24~28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的金牌数如下表(略)

    说说第28届是在哪一年举办的呢?27届呢?

    指出:奥运会每4年一届,正好和闰年是一样的,这几届都是在闰年举办的。

    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把条形统计图绘制完整吗?

    要提醒学生注意: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区别

    画完统计图后问:你看了这张统计图,你有什么想法么?

    4、查资料,了解我国的长江、黄河、珠江和淮河四条河流的长度,再把统计图绘制完整。

    长江6300千米,黄河5464千米,珠江2214千米,淮河1000千米

    注意这份统计图和前面讲的有不同:条形是横向的,可以更直观地显示这几条河流的长短。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   练习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3、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怎么求出平均数

    (先求和,在求平均)

    二、练习

    1.练习八第3题

    1.平均身高160厘米,李强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吗?

    2.学校篮球队中,可能有超过160厘米的队员吗?

    说说理由

    2.练习八第4题

    指名板演。平均每天卖出苹果核橘子各多少箱?

    哪几天卖出的苹果箱数超过平均数?卖出的橘子呢?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多多少?少多少?一样多?)

    3.练习八第5题

    判断,注意平均数的含义

    4.第6题

    估计平均数,只要在最多与最少之间即可

    5.第7、8、9题,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校对,订正。在求平均数的过程中要细心。

    三、作业

    完成第10题,补充习题中的练习

    教学反思:

    运动与身体变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进一步巩固有关平均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实验讨论”阶段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生活现象,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引导学生在交流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学法: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秒表

    学生:答题纸、文具等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引出课题

    教师:同学们,生命在于运动,上个星期学校举行了运动会,我们班的同学表现得非常不错。

    提问:适量的运动可以使我们变得更健康。你知道在运动后,身体会发生哪些变化吗?

    教师:这些变化需要一些具体的数据来说明,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运动与身体变化”

    明确目标

    点名读教学目标

    三、动手操作,活动讨论

    研究运动时间的长短对身体状况的影响

    刚才我们知道了,运动之后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那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证实是否会有变化。

    第一步:伸出你的右手中间三个手指,放在左手手腕上,我们可以感觉到脉搏在跳动。老师喊开始的时候,你们数一数脉搏跳动了多少次,在测量的过程中,要保持安静,这样才能准确的测出脉搏跳动次数。

    第二步:全体起立,老师喊开始的时候,原地跑30秒,休息几分钟后,再开始原地跑60秒。

    第三步:学生记录活动数据

    布置活动要求:了解原地跑步30秒和60秒前后脉搏跳动次数的变化情况。

    四人一组完成实验表格

    教师:测量脉搏时方法要正确,第一次原地跑步后要休息几分钟,等脉搏恢复正常后再开始第二次原地跑步

    提问:运动后脉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两次的变化相同吗?为什么?

    研究运动方式的不同对身体状况的影响

    用同样的1分钟时间进行不同的运动,记录脉搏的变化情况

    选两名同学进行测试,其余学生记录活动数据

    教师:接下来,我们继续做个小测试,请两位同学上台,老师喊开始,你们在原地坐上下蹲60秒,测脉搏一分钟跳动次数。休息几分钟后,再跳绳60秒,测脉搏一分钟跳动次数。

    提问:通过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教师小结:通过这一组实验,我们发现运动时间的长短和运动方式的不同都会引起脉搏的变化,变化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同学们课后可以向体育老师了解在体育课上我们每分钟脉搏的跳动次数达到多少最合适。

    教学“你知道吗”

    学生自己阅读“你知道吗”

    教师向学生介绍“脉搏的跳动”

    练一练,巩固本章所学知识

    六、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4

    课题:光的魅力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光影效果及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指导学生采用纸张,泡沫塑料,木材等材料设计制作作品,并用各种不同颜色的人造光源照射作品,进行展示。

    3、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设计制作,作品展示等活动,感受美术设计工作的乐趣和创作展示活动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欣赏光影效果及有关的美术作品,了解光与美术的关系。

    2、设计制作。

    教具学具:相关图片与资料、纸张、泡沫塑料、木材等工具与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导入课题,先让学生欣赏一些有强光影效果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二、发展阶段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欣赏,查阅各种资料,探讨光影与美术的关系。

    2、光影与生活,光影与美术的`关系,分析几个相关作品的设计思路并演示一些具体的制作方法。

    3、学生分头设计,与组内学生谈论改进,并按制作完成作品,并进行展台布置。

    4、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

    三、收拾和:指导学生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积极的设计制作更好的作品,进行设计制作实践,不断提高美术的应用能力。并在生活中注意观察的光影艺术。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5

    第一课

    《教室一角》

    教学目标:

    1、学习书籍推介设计、队角布置设计与制作、课程图标设计与组合应用的方法,了解班队活动角的设计、制作与布置的各种方式及表现形式。

    2、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

    3、.增强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养成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增强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队角是我们少先队的活动阵地,用文字、图画、实物、照片、图书及相应的制作等来宣传一个中心内容,供我们经常参观和利用。今天我们一起来策划一个有创新意味的队角布置方案。那如何设计布置方案,又如何实施方案呢?

    二、了解队角

    1.队角一般都有一个主题,我们来看看这个队角是什么主题的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主题)

    2.为了表现这个主题,队角的教育与宣传内容有哪些?

    3.队角还有咨询箱、工具箱、小队日志、中队日志等项目内容。

    4.这个队角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吹塑纸、彩纸、图片等)

    三、探究设计方法

    1.我们教室原来的队角是什么主题?你准备用一个什么主题来创意我们的队角?(学生表达创意)

    2.比较队角你觉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分析,小结:构图散乱、颜色灰暗的不好,层次分明的好。

    3.说一说教材上设计方案草图的特点。

    4.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布置方案?我们来试试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尝试草图设计训练)

    5.反馈与指导布置方案的设计。

    四、分工设计

    1.根据座位分布,分出8个小组,组内自选小组长。小组成员合作,每组选定和完善

    出一个队角布置方案。对分工提出建议:

    每组由3人设计队角教育与宣传内容,l一2人设计小队或中队日志封面,l一2人设计医药箱等物品的外观。

    2.学生分工设计。

    五、展示评述

    每组派代表来介绍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分工情况,将准备用一些什么材料来制作。其他同学说说,觉得最有特色、最好看实用的队角设计是哪个?对设计有特色的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

    第二课时

    一、任务导入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队角布置的设计,今天,我们就要大显身手,将队角制作和布置出来,大家有信心吗?

    二、学习制作方法

    1.根据所带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上节课的设计进行排版。排版注意疏密变化、均衡协调。

    2.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吹塑纸,皮纹纸等可用来给图片或文字衬底框边。提问:还可以怎样有效利用你们带来的工具材料? 3.队角刊头的制作可以剪贴,也可以绘画。

    4.应同时进行队角周围的咨询箱、医药箱等的制作。

    三、分工制作

    学生分工合作进行队角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

    1.分小组布置队角,展示于教室角落。

    2.说一说,自己组队角的特色。评出最优秀的队角布置,师生共同贴到教室的队角处。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用简洁明了美观大方的图案表明课程的特征。

    教学难点:直观而形象,简洁而美观的设计各门课程图标;集体合作作业的组织

    一、欣赏导入

    1.上节课我们齐心协力美化了教室的那一角(指向队角等),这节课我们用集体的智慧再来美化教室里的一件东西,它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的好朋友,猜猜是什么呢?

    怎样把普通的课程表美化成充满创意又美观有趣的课程表呢? 2.我们来看看这张表有什么特点?(课程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3.揭示课题——课程图标设计

    二、认知了解

    1.借助学科活动的工具材料、活动形式、特有符号、象征图形等进行设计,以突出各门课程的特点。

    2.用最简练的图案(形象或文字)表明课程的特征。

    三、探究设计方法

    1.想一想我们的美术课可用什么图形表示呢?板书:工具材料。看看这三幅草图,哪一幅最适合做课程图标呢?为什么?

    第一幅罗列太多内容,不精练。第三幅外形散乱,不美观。

    板书: “简洁”。

    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课呢?

    还有什么课也可以用工具材料表示?(科学课、信息课、数学课)2.数学课还可以用什么表示?板书:特有符号。

    还有什么课具有很典型的符号?(音乐)

    3.同学们看这个是什么课程的活动形式?板书:活动形式。

    怎样把这样的场景图案化成代表课程的图标呢? 学生上台绘出草稿,大家进行评选。

    老师指导:精简到2—3个内容并进行排版。

    4.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图标,看看它精选哪些内容?是怎样排版的?想想它是代表什么课呢?(思想品德课)板书:象征图形为什么它也是用了象征图形呢?师生互动交流。

    5.讲一讲它是怎样进行综合运用的。

    6.看看这个课程表上周二第三节课是什么课。

    怎么看出来的?老师再指几节课,让学生判断。

    7.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图标,为什么?你想设计哪一科的图标?

    四、分工设计

    1.六人一组分配工作纸,每人按组内分配完成一课的图标设计。

    2.图案设计大小合适、简洁美观、色彩鲜艳、富有创意。

    3.剪下图标,插入课程表底纸,准备参加“精彩二选一”。

    五、集体组合、展示评述

    1.学生将完成的图标设计参加“精彩二选一”的游戏,通过互评被选为优秀者即可组

    合进入大课程表。

    2.将完成的课程表贴在教室一角,为我们大家的杰作鼓掌。

    通过这一课我们运用集体的力量美化了教室,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呢? 4

    第二课

    《花手帕》 教学目标:

    1、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

    2、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

    3、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l、教师出示浸染纸手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它们与我们甲时用的手帕有什么不同?它有何特点?(图形的对称美、色彩的浸润美)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制作一方浸染纸手帕。

    3、板书课题:花手帕(一)纸手帕

    二、方法指导

    1.请一名学生上台将折叠好的宣纸随意染上不同的颜色。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说制作纸手帕需要哪些步骤吗?(小结板书:折纸,染纸)2.折法启示:

    ①教师提问:你能折出不同形状来吗?

    ②学生尝试后,教师小结:田字格、米字格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稍有变化。折出的形状影响到染的纹样的形成,辐射状、折扇形折叠法、任意折叠、揉纸团法等也可以尝试。

    3.染法示范:

    ①教师示范:点染、漫染纸张,展开形成纹样。

    ②师生共同分析、小结染制纸手帕的要点:

    A.注意画面色彩的控制,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度要有深浅的变化。

    B.染色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时间长则吸色多、染色的面积大,反之则少、染色的面积小。

    4.教师示范打开作品,进行展示。提示:纸吸水后十分脆弱,稍不小心就会揭破,前功尽弃,可以用吸水性强的纸或其他材料将水分基本吸干,再小心翼翼地展开。

    三、观察分析

    1.欣赏纸手帕作品(优劣对比)。提问:你喜欢哪块纸手帕?

    为什么?

    2.学生开书欣赏书中作品。

    四、自主表现

    I.学生分小组动手制作纸手帕,将作业纸采用不同的方法折叠,然后在彩色水中浸染或点染,制作2._4块美丽奇特的纸手帕。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请注意,浸染得好的应叫学生适可而止。

    五、展示评价

    I.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

    2.提问:

    ①你最喜欢哪一块?说说你的理由? ②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第二课时

    一、尝试表现

    1.欣赏上节课优秀作业,回顾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

    2.导人新课,提问引导思考:制作纸手帕染前要先折。那么,制作布手帕在染前,你准备将布料做怎样的处理? 3.学生讨论、尝试。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仿效民间艺人的手法,制作扎染手帕。

    5.板书课题:花手帕(二)布手帕

    二、方法指导

    1.观看短片,了解民间扎染的发展、制作过程、方法,以及民间扎染作品欣赏,画面配讲:

    ①扎染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印染工艺之一,主要盛产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其制作方法是把布料用绳线捆扎后,再用染料煮染。凡是扎了的部分染料进不去,这样就保留了布料原有颜色的面貌而形成图案,因此叫扎染。

    ②在机器印染术出现之前,人们的服饰花纹、家居用品等就是用这种手工工艺制作而成,至今在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扎染作坊,如湘西凤凰、云南大理、贵州等。

    ③扎染作品色彩朴实、自然、大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味。

    2.教师模拟民间扎染作坊师傅的身份,示范、讲解课堂制作扎染花手帕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①捆扎布料。

    ②浸染布料。

    ③展开呈现。

    三、观察分析

    1.将扎法图示和染出的图案两两对比欣赏,从中明了制作扎染手帕的关键所在:扎的方法、位置、松紧等直接影响扎染纹样的样式,扎、染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先进行设计。

    2.学生开书欣赏书中作品。

    四、创作表现

    1.学生动手制作扎染手帕。

    2.教师随堂巡视指导。

    五、评析交流

    .将学生的扎染作品悬挂在教师课前牵扯的铁丝或绳线上,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2.提问:

    ①你是如何做出扎染手帕的?有小窍门吗? ②你最喜欢哪一块?说说你的理由。

    ③再给你一块白布,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成花手帕?

    第三课

    《纸品乐陶陶》5 教学目标:

    1、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

    2、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3、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教学重点: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教学难点: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教学活动:

    一、欣赏导入、反馈交流

    欣赏运用纸团、纸绳制作好的作品。

    思考:这些作品是用什么材料翻作的?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二、方法指导

    1、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纸品乐陶陶

    2、学生尝试将皱纹纸制作成纸绳或纸团。

    3、师生交流解决捌作问题:

    (1)怎样使纸团的大小基本一致?(2)怎样搓纸绳不易松敢?

    4、教师规定时间,学生合作准备材科。

    5、教师示范制作方法步骤

    (1)构思画草图:内容可以是简单的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简洁鲜明。

    (2)涂胶:用胶水或胶棒均匀地涂在所画图形的线上。

    (3)粘贴:将纸绳或纸团牯贴在所涂胶的部位,并将其轻压粘牢,示范时结合采用单线贴和团线贴法。

    6、学生根据出示的草图讨论,什么地方可用纸团,什么地方可用纸绳。

    7、学生为两幅作品提出评价。

    (1)纸团排列松散,形象不突出。

    (2)未注意纸团、纸绳与底纸的色彩搭配。

    8、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创作的设想。

    三、自主表现

    两人合用材科,各自用纸绳、纸团制作一幅粘贴画。

    四、体验感受厚纸条的性能

    出示厚、薄两张纸条让学生用力拉扯或折制,并谈感受.

    教师总结厚纸条的性能特点:有弹性、易成形。

    五、尝试探究纸条成形方法

    1、学生尝试将纸条折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2、评析作业,了解纸条成形的多种方法:折、卷、压、扭等。

    3、小组合作将尝试制作的纸条小零件进行组合拼摆。教师适当提供技术指导。

    六、作品赏析

    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欣赏。(抽象、具象作品,半立体、全立体作品)

    七、归纳制作步骤和方法

    1、教师示范,小结纸条工艺品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1)将卡纸裁成等宽纸条。

    (2)构思:要求将实物变形.运用概括、夸张、添加、想像等方法,使之变得适合于用纸条制作。(出示动、植物变形图辅助讲解)

    (3)制作:运用卷、折、压、扭等方法进行想像创造。

    (4)粘贴组合成形。

    2、出示一朵花的草图及相关的纸条工艺品,让学生感受同一内容由于制作方法、组织形式不同,可产生很大变化。

    八、创作表现

    提出作业要求,学生作业,老师指导粘贴固定纸条的方法。

    九、评析交流

    以自评或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

    第四课

    《时间告诉我》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钟的历史和文化,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时钟、手表。

    2、联系生活实际,回忆想像相同时刻不同的人物或一天中不同的时刻相同的人物所做的事情,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3、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有关钟的历史和文化,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时钟,手表。教学难点:体会时间的意义,形成珍惜时间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第一课时

    一、欣赏导入

    1、欣赏感受各种风格的钟表.聊一聊钟表的特征及每种风格的钟表给人的独特感受。

    2、学生拿出从自己家带来的钟表,与同学们一起看一看,说一说,比一比。

    二、认知了解

    通过观察自己带的钟表.引导学生认识钟的外形结构。

    三、自主表现

    1、师生讨论,考虑钟表设计方法及要求,设计体现创意。从整个钟表外形的设计及指针、刻度和数字的设计等方面考虑。

    2、欣赏钟表,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制作钟表?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分出适合做钟面的材料、适合做刻度的材料、适合做指针的材料。

    3、通过展示各种设计不够完美的钟表.使学生巩固钟表设计的特点与方法,避免学生制作中出现类似的问题。如:钟面太过复杂看不清指针、指针太过相似、时间不明确、钟表外形阻碍指针行走等等。

    4、自学纸手表的折法,师生共同探讨指正。

    四、自主探究

    2—3位同学为一组,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制作一只精美别致的钟表。也可折叠一只纸手表,设计添画完整。与同学一起玩一玩时间游戏。

    五、展示评价

    开展“我的红星送给谁”的评价游戏.并在游戏的过程中相互看看同学们设计的钟表外形,相互提提改进意见,说一说你喜欢的设计,在自己最喜爱的钟表作品上贴上一个红星。最后,比比谁的红星最多。

    六、知识迁移

    1、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方法记录时间的?

    2、欣赏历史上最早的计时器(日晷、沙漏等)。通过图片欣赏,让学生了解钟的历史文化。

    3、课后通过上网找资料或去图书馆等方式了解更多的有关时间的知识。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 “报时”小游戏:

    1、讲台前面摆着一个大钟表模型,请一名学生根据播音员的报时拨动指针,设置时间。

    2、请学生上台,模拟电台播音员进行报时游戏,拨动大钟表指针。其他学生_在座位上用上节课制作的钟表一起拨动指针。

    二、方法探索

    1、师生互动:

    教师拨动大钟表指针,并报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学生们在座位上(可在座位旁)做动作表演这个时间自己在于什么。

    2、教师依次提出问题,学生讨论:

    a.这三幅画各画了什么?这三幅画有什么联系?

    b.你能将这三幅画按顺序排一排吗?为什么这样排?(按时间顺序)

    3、相同的时间里,不同的人都忙着做些什么呢?

    4、游戏表演:

    请一名学生上台拨动大钟表报时,三名同学为一组,上台分别从纸盒里抽出一张纸条,扮演纸条上不同角色(如:工人、农民、医生等).表演在这个时间各自在做什么。

    5、讨论:了解有“时差”的现象——世界各地时间不一样。

    6、说说这些绘画作品的特点,与前面的作画方式有什么不同?

    三、创作训练

    1、出示作画要求。

    2、学生任选一种作画形式独立创作。

    3、教师巡同辅导。

    四、展示评价

    将自己的画贴在教室四周的展示板上。与同学互相介绍自己的画,并进行简短的评价。

    五、拓展延伸

    1、听名人珍惜时间的故事,谈谈感受。

    2、课后自己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学会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

    第五课

    《蔬果的联想》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

    2、培养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奇妙、独特的想像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雕刻、塑造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增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学生欣赏、感受由蔬果引发联想而带来的奇妙世界。

    二、感知联想

    1、提出思考:你认为南瓜变青蛙妙不妙?为什么?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倾听、参与讨论。

    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板书:

    联想

    形体(圆鼓鼓)

    南瓜 色彩(黄绿色)青蛙

    纹理(黄绿相间的条状花纹)

    4、观察自己带的蔬果和教材第14页小训练中的白萝卜,分组展开联想,然后集体交流一下想法。

    三、自主探究

    1、教师指导一名学生根据联想的形象在蔬果的基本形体上用刀切、割或挖出作品的大致造型。

    2、教师提示学生正确使用垫板和刀具,注意安全。

    3、要求学生自学教材,阅读说明文字,进一步了解塑造作品的方法:镂、刻、组合、插接等。

    四、赏析作品,创造表现

    1、作品赏析。

    2、分组自由创作。

    五、教学评价与延伸

    1、自由欣赏,自由交流。

    2、集体评议最佳创意奖。

    第六课《玻璃水彩》

    教学目标:

    1、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

    2、感受水色的浸润、渗化、流动、变化,增进对色彩美的审美体验。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形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在玻璃上点画转印水彩画的方法,探索玻璃水彩的多种美妙效果。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探索美的精神和创造性使美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1、学生欣赏一组图片。①张家界风光②一块奇石③一个树根

    2、师问:这是什么? 师问:像什么? 小结:对,像老人,像“山峰”,从“山峰”到像“老人”是同学们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去想像的结果,使人信服.从这里让我们认识到: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想像。在我们的绘画中,有时没有用往常的方法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和创造r美的形象。

    二、认知了解

    1、请同学们再看一张图片,听老师作简要介绍。

    这是在一块玻璃板上涂的色,灰紫色浓淡相间,略有变化,然后将画纸覆盖上,轻抹,揭起来,玻璃上的彩色转印到了纸上。

    2、师问:请同学们思考,画面上有什么具体形象或者说经过稍微加工后,可以成为一张什么图画?学生讨论:„„

    小结:刚才同学们各抒己见,讨论热烈。请看第六课加工后的作品《春山》。树干挺拔,枝叶斑驳,湿雾缭绕,小鹿乖张,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这种运用玻璃板(塑料片或有机玻璃)抹印色彩,制造纹理的绘画方法,又好看,又好玩,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玻璃水彩”。(板书课题)

    三、方法指导

    教师演示,请学生发现形象或命题。(师生共同完成)

    1、在玻璃上涂色,稍浓。

    2、点水渗化开来。

    3、覆盖纸张,轻抹。

    4、揭纸(运用不同的方法揭纸,会产生不同效果,如一张纸分几次揭起,边拖边揭起,改变揭纸方向都会出现不同效果)。

    5、发现形象:①揭纸后,教师改变纸的方向展示,师生共同发现纸上偶然出现的形象,如果需要可稍作点染加工。②如果无任何具体形象出现,这是常有的事,可以趁湿采用补救措施制造形象。向学生介绍几种方法:a.用剪刀背刮色;h.弹水;c.撒盐。

    6、学生为老师演示的作业命题。

    四、创作训练

    1、作业要求:

    (1)请每位同学按教师提供的方法完成l一2张玻璃水彩作业。

    (2)转印揭纸后同座两人可以共同讨论捕捉形象和命题,相互合作,相互帮助。

    2、教师巡视指导。

    五、展示评价

    1.请自认作业成功的学生,到讲台前展示,自我评价作业。

    2.其他同学欣赏台前学生作业,学会欣赏评价他人作品。

    3.教师总结。

    第七课

    《窗口》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窗”的常识以及文化内涵。

    2、能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制作出造型独特的“窗”。

    3、渗透取景构图知识。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怀和创造美的生活的欲望。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教学难点: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展示窗口图片,了解窗的作用。

    2、揭示课题——《窗口》

    二、了解认识

    认识不同时期的窗户形式,了解窗的历史。

    三、自主探究

    1、你家的窗户是什么样的?透过窗口可以看到什么?你喜欢自己家的窗户吗?为什么?

    2、展示欣赏造型多变、风格各异的窗户。

    3、讨论分析窗的结构。(窗户分为外框、窗格及装饰等)

    4、变一变:窗框有哪些形状的变化?窗格可以怎样变化?

    四、尝试表现

    尝试设计一个新颖独特与众不同的窗框造型,并画出相称的窗格。

    五、欣赏评价

    1、同学互评:每组评出最佳设计方案粘贴在展板上,并介绍其设计构想。

    2、教师点评,学生进一步完善设计。

    六、初步制作

    1、分析材料:哪种材料适合做窗框或窗格?

    2、教师指导帮助,全组同学合作制作窗框。

    3、展示讲评。

    第二课时

    一、感受想像、欣赏提高

    1、欣赏几种窗户,说说它们的特点。想一想,打开这扇窗,窗外会有怎样的景色。

    2、课件欣赏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的漏窗:设计师巧妙地依据风景设计窗口,达到引景的效果,使窗与景相得益彰,收到与众不同的艺术效果。

    3、对比欣赏不同的窗口,选出其中你喜欢的并说出理由。

    4、为窗户搭配合适的风景。

    二、综合探索

    1、根据本组窗户的风格设计窗外美景。

    2、合作绘制画面。

    3、进一步添加装饰。

    三、延伸应用

    1、自由欣赏展示:你最喜欢哪一个窗口?为什么?

    2、将作品挂在教室的墙上。

    四、总结评价

    1、教师评价学生在整个学习与创作过程中的表现,重点评价自主研究、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等方面。

    2、大家谈谈在学习活动中的感受与体会。

    第八课

    《剪纸的故事》教学目标:

    1、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2、了解剪纸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教学难点:锻炼语言组织河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1、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公园喂鸽子”故事。

    二、故事交流

    1、在你的身上或者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三、讨论、演示分工合作过程

    1、(从各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故事)清三位同学来跟老师合作示范。

    2、先分工再进行组合。(学生讨论怎么分工)

    3、师生示范剪刻步骤。

    ①随意剪出外形。

    ②剪或刻出人物的细节、花纹。

    在这些民间剪纸作品中,你比较喜欢哪一张的细竹和花纹的处理?花纹有什么特点?中国民间剪纸最常用的花纹就是锯齿纹和月牙纹。③组合粘贴。

    准备粘贴了,你想怎么贴?怎样贴才会又快又平整呢?——胶涂在底纸上。

    出示几个剪纸人物,你能给他们编个故事吗? ④添加道具。

    故事“剪”完了吗?还有什么需要补充、完善的?——添加背景、道具等。

    四、欣赏剪纸故事作品

    1、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本组展示板上,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并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评述作品。

    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

    五、合作完成剪纸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欣赏评价

    1、你喜欢哪个故事,为什么?

    2、今天我们用剪纸的方法表现了身边的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故事每天都有,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你就能发现,受到启发。愿我们都成为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第九课《“打扮”文章》教学目标:

    1、加深对生活情趣的体验和感受。

    2、学习“打扮”文章的方法。

    3、培养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学习“打扮”文章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齐唱歌曲《祖国祖国我爱你》,边唱边观察歌词发生了哪些变化。

    师问:歌词发生了,什么变化?(词语、底色)可以怎样打扮一下让它更漂亮?(加边框)

    2、导入课题:

    文章这样打扮一下果然漂亮了很多,今天我们就看谁最会“打扮文章”。

    二、认知了解

    1、观察评议

    欣赏一幅优秀学生作品,讨论创作方法。观察一幅学生作业,指导矫正作业中常见的问题。

    2、引导思维

    如果给你们一段文字,你会怎样来打扮它呢?(词语、边框、底纹)我们除了能用画的方法来打扮文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打扮文章呢?(蜡笔水彩、装饰手工„„)

    3、分组比赛

    分四小组进行尝试作业。提出比赛要求。

    4、讨论,制作,评比。

    5、总结。

    三、发散思维、创作表现。

    1、矫正深化

    出示学生作业,展示作业中常见问题,讨论矫正。

    2、创作要求

    用你喜欢的工具来打扮你的文章。打扮好文章后,用自己喜欢的装饰工具与方法,将作品装扮得更漂亮。完成作业后给自己的好朋友读一读,相互提提意见,改一改。

    四、创作表现

    1、讨论评议

    完成创作的同学将作业贴至展示板后可自由欣赏各组作业,与身边的同学说一说,评一评。

    2、齐评作品。

    请几位同学说说刚刚评议的内容。

    五、延伸应用

    1、发散思维

    生活中,我们除了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打扮文章,还可以打扮什么,让它更漂亮更有趣呢?

    2、课后交流

    送礼物(用各种方法打扮的生活物品)课后交流:这些礼物是用什么方法打扮了什么东西?它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第十课

    《拼泥板》 13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学会运用泥板来塑造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有趣的形象,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泥板造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用陶泥做各种物体的方法。

    2、师生讨论。

    3、揭示课题:拼泥板

    二、体验感受

    1、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做泥板?(分组讨论)

    2、学生动手做一做。

    3、教师示范泥板的成型方法

    三、工具材料

    泥板成型是陶艺制作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工具材料。

    四、方法和步骤

    1、泥板造型的几种方法:

    卷(教师边讲边示范“卷”的方法、要领及注意事项)、折、切、挖、粘。

    2、制作步骤:

    a.用拍压的方法将陶泥做成泥板;

    b.用泥板卷筒(示范做鱼)做成鱼身,捏出

    鱼嘴、鱼尾;

    c.用多余的泥板做鱼鳍、鱼眼粘在鱼身上;

    d.装饰刻画,整理成形。

    五、作品欣赏

    用泥板制成的具有代表性的陶艺作品欣赏

    六、作业要求

    1、将泥板卷折成型后,大胆想像装饰,独立

    制作成一个形状独特、新颖的形象。注意粘接要牢哦。

    2、讨论:你会用泥板做一个什么样的物体?

    七、创作训练

    1、分组进行创作

    2、教师巡视

    3、师生一起评议

    八、欣赏评析

    陶罐、浮雕、雕塑欣赏

    第十一课《雪花飘飘》教学目标:

    1、用泡沫表现雪花,自制一个“雪花飘飘”的玩具,并了解有关制作原理。

    2、掌握有关制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动手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体验创造的乐趣。

    3、感受冬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用泡沫表现雪花,自制一个“雪花飘飘”的玩具。教学难点:感受冬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欣赏教师自制的“雪景”玩具,学生轮流吹一吹。玩一玩。

    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玩具并提出观察问题:

    (1)这个玩具由哪几大部分组成?

    (2)每个部分都用了哪些材料?你能用其他材料替代吗?(3)这些飘动的“雪花”是如何制作出来的?(4)如果你来制作的话会按什么样的步骤来做?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观察结果,自主总结。

    A.玩具主要由底、盖、景三大部分组成。

    B.底——泡沫板,盖——塑料瓶,景——综合材料。

    C.“雪花”其实就是泡沫珠,可用摩擦泡沫板的方法得到。

    D.制作底与盖——制作“雪景”——将底与景组合后将底与盖接好——摩擦出泡沫珠将其从瓶口灌入。

    3、请学生给这个玩具起个名字,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小结并出示课题。

    二、认知了解

    1、欣赏有关雪景的图片和影片。

    2、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词汇描述一下印象中的雪景。

    3、欣赏用各种材料制作出来的玩具中的雪地景色。

    4、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景色,说说它是如何制作的。(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作者如何巧妙地利用材料。)

    5、学生观察分析自己所带材料,互相说说它们适合制作什么样的景色,并讨论采用什么方法固定在泡沫底板上。

    三、探究创作

    1、师生合作制作“雪景”玩具,进行简单示范。

    2、学生独立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提示学生注意安全及教室卫生保洁。

    四、交流评价

    1、学生拿着自制的玩具在教室内自由玩耍,边玩边向其他同学展示介绍自己的“雪景”玩具,或者交换玩具玩一玩。

    2、让学生说说对自己的玩具的看法,好的地方或还有待改善之处。说说最喜欢哪个玩具并说出原因。

    五、课后延展

    1、提问:你们知道“雪花”是如何飘舞起来的吗?

    2、简单演示空气由吸管进入瓶中,在瓶中流动形成风,于是带动泡沫珠飘动的过程。

    第十二课《色彩ABC》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2、能用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一2种颜料。

    3、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教学难点: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小实验。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将菊花在白纸上用力摩擦,发现了什么?

    2、讨论: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这样的事情吗?

    3、师总结:在大自然中有丰富的材料都可以制作出颜料。

    二、欣赏讨论

    1、欣赏几幅作品和染制的方巾。

    2、寻找合适的材料:你从大自然中找来了些什么材料?

    3、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工具将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出颜料呢?

    4、总结制作方法:用小棒和碗捣汁,用纱布包好或用过滤网挤压过滤出汁液。

    三、自主探究

    边制作边用简短的文字填写研究表格。

    四、交流探讨

    每组小组长进行汇报总结,讨论解决遇到的困难。

    五、总结评价

    1、用自己制作的颜料组内共同完成一幅画。

    2、贴在展示板上评一评。

    六、欣赏评析

    1、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也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直接作画。

    2、史前艺术家都是用土和矿石制作出颜料画画。

    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中国画中的朱砂色颜料是把朱砂矿石研成粉末获取的。

    研究表格:

    制作的原料

    制作的方法

    遇到的困难

    颜料的颜色

    试试效果

    是否成功

    第二课时 16

    一、激趣导入

    1、学生观看录像

    2、教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做一幅美丽有趣的画。

    二、整理材料

    1、学生观看图片

    2、学生开展讨论:你找到的细小物件有哪些颜色?有哪些形状?

    3、教师提问: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可直接利用的材料吗?

    三、方法步骤

    1、欣赏范画,讨论这些画是用什么颜色和哪些东西做的?

    2、学生看书,讨论并总结活动步骤。

    四、自主探究

    1、尝试作画后学生自评。教师总结作画方法。

    2、引导学生评价范画,掌握创作要领。

    3、教师小结:构图要饱满;设计要新颖;涂胶水要匀;铺色块时材料要密、齐、匀;巧妙运用不同形状的材料。

    五、开展活动、学生分工又合作,愉快地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学习评价 1、学生互评。、师评:肯定学生的精心制作,赞扬学生的大胆表现。

    第十三课《乘风破浪》 教学目标:

    1、收集船舶资料,认识船的造型特点和结构、功能,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

    2、能抓住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描画出自己喜欢的船。

    3、了解材料特点,掌握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工具的正确操作技术,制作一艘(木)船。

    4、养成细心观察、精心制作的习惯,培养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教学难点: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7

    一、探究学习

    1、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用线条勾画一艘船。

    2、尝试作业点评

    (1)船的外形结构了解。

    (2)作业分析,船体近似倒梯形,甲板以上部分是各种圆形、三角形、方形的任意组合。

    3、教师质疑:怎样画得更美,更具体,更有特色?

    二、欣赏了解

    师生共同拿出收集的关于船的图片资料传观,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船的外形特点。

    三、师生探讨

    1、教师选择一艘舰船模型进行示范描画。

    2、质疑:(1)绘画作品是否画得像船模型?(2)教师怎样刻画船的局部?(3)船舱的表达采用的是平面形组合还是立体形组合?

    3、教师选择学生尝试作业中的一幅进行改画。

    4、师生交流写实性绘画的特点。要求:表现出立体感,注意

    前后遮挡、形体穿插。

    四、尝试创作

    1、提供作业方式:(1)根据自己带的图片资料或模型画船。(2)提供两幅船的图片,让学生选择描画。

    2、作业要求:将自己喜欢的船模型或摄影图片描画下来。抓住船的外形特征细致刻画。

    3、学生作业。

    五、评价交流

    1、学生将两次作业比较欣赏,谈感受。

    2、欣赏大师的作品,再现真实的生活。

    第二课时

    一、欣赏激趣

    1、引导学生观察做木船的过程。

    2、揭示课题。

    二、认知了解

    1、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说说其分别适合做船的什么部位。

    2、教师小结:长的木头适合做船体,薄的木板适合做船的甲板和船舱,短小的木头可用来堆砌船舱等。

    3、启发思考:在制作中木材不符合自己的构想要求,该怎么办?

    4、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现场演示切割或修削板材、锯木头的方法,如制作甲板选择长方形木片,分别裁切两个或四个角就行了。

    三、尝试体验

    1、小组合作尝试用木头等材料组拼成一艘船。

    2、在制作中思考以下问题:

    (1)船体制作成什么形才符合力学要求?(2)怎样使船体更美观,更有特色?(3)用什么办法使你做的船变得更牢固?

    四、讲授释疑

    1、展示学生的作品,教师引导观察。

    2、通过作业评析了解组拼船体的方法:

    (1)下面大上面小,逐步向上搭建。

    (2)左右两边搭建,平衡感较好。

    (3)组拼时注意大小木头的搭配,高低起伏的变化。

    3、老师再次出示做好的木船范品与学生作业比较,解决工艺制作的技术问题和细节处理问题。

    五、拓展思路

    学生欣赏各种船的图片资料,谈自己的构想。

    六、学生制作

    学生两人合作制作一艘自己喜欢的木船。要求:造型美观,富有创意。

    渗透: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七、游戏激趣

    1、展示:将学生做的船放入水中漂浮、玩耍。

    2、质疑: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船”不下沉?出示范品启示。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资源的知识,初步学习招贴设计的基本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综合应用活动,提高对水资源的危机感的认识,知道用美术的方式关注生活。

    3.初步学习利用招贴画宣传节约水资源,唤起以实际行动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资源知识,能设计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

    难点:巧妙地设计并进行一次以节约用水为主题的美术宣传活动。

    三、教学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纸张。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认识世界水日等知识,初步了解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发展史、文化等。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名画家笔下水姿态的欣赏体会,完成第一次练习:用合适的线条画某一种水的姿态。

    3.展示学生用线条描绘的各种水姿态的作业,师生共同进行简单的评价。

    4.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水资源被破坏前后的现状对比,启发学生关注身边的水资源。

    5.引导学生小组讨论、调查了解家乡水资源的现状,总结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制定针对该办法的宣传活动方案。

    6.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启发学生观察、研究中国国家节水标志的设计手法,教师介绍其他地区先进的水资源保护方法。

    9.拓展:要求学生课后寻找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材料。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或油画棒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招贴画实物等。

    教学过程

    1.请学生展示第一课时学习后搜集的关于水的各种知识的资料。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根据课本的图片欣赏,讨论以下2个问题:

    (1)什么是招贴画?

    (2)招贴画的特点是什么?

    3.教师在学生小组代表汇报之后进行小结:招贴画通常包括创意图形和标题两个部分:创意图形可以用各种手法来表现

    标题可大可小,要与图形协调地编排设计在一起。

    4.欣赏各种爱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学习招贴设计的多种方法。

    5.提出本课时作业要求:设计一幅爱护水资源的宣传招贴画。

    6.学生完成招贴设计,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7.引导学生展示完成的招贴画,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8.教师小结本课内容的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水资源,进行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活动。

    第2课砖石上的雕刻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和了解砖石雕刻作品的有关知识。

    2.运用刻、挖法,学习制作泥板雕刻,提高造型能力。

    3.感悟砖石雕刻作品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体验造型的乐趣,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泥板雕刻的制作步骤和方法。

    难点:根据材质的特点,巧妙构思,创作出具有一定主题的浮雕作品。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工具材料。

    (教师)课件、黏土(或彩泥)、泥工刀等。

    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欣赏浮雕作品《五四运动》图片(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之

    一),说说作品带给你什么感受。

    2.教师小结,出示课题:《砖石上的雕刻》。

    3.引导学生欣赏历代砖石雕刻艺术品,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砖雕作品的艺术魅力。

    4.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7页的泥板雕刻步骤图,师生共同探究:怎样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教师适当进行示范。

    5.提出作业建议:用泥板雕刻的方式创作一件浮雕作品。

    6.欣赏同龄人的作品,进一步学习泥板雕刻多样的`表现方法,拓宽创作思路。

    7.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8.展示评价:以“泥雕作品展览会”的形式,互相交流作品。

    9.拓展延伸:欣赏不同材质的雕刻艺术品:玉雕、木雕等。

    第3课墙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墙文化(功能、类别)和艺术特点,感受不同风格的墙的艺术美。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等,学习如何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将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独特的“墙”。

    3.感受丰富多样的墙,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并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灵活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难点:灵活运用多样的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纸张、泥巴和泥塑工具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后引导学生欣赏图片,感受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墙。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运用关键词(材料、形状、色彩)选择一面墙进行介绍。

    3.教师小结:墙的种类繁多,不管用什么材料、什么形状,稳固对建造一面墙来说,非常重要。介绍墙的组成部分:墙脚、墙顶和墙身。点明墙脚的重要性。

    4.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各种材料的墙,小组讨论:这些不同的材料给墙带来了怎样不同的美感?

    5.教师启发学生创新:还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表现墙?假如只用泥又该怎样创作表现墙呢?

    6.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用泥巴制作零件。

    7.教师创作墙体图纸,让学生欣赏同学创作的砖块墙图纸方案,感受砖的多样性,同时强调注意墙的稳固性和趣味性。

    8.引导学生欣赏陶艺大师创作的墙作品和同学的泥塑墙作品。

    9.教师提出本课时的作业要求:

    (1)运用泥巴零件塑造完成一面稳固的墙。

    (2)灵活运用排列、组合方法,用泥巴零件表现一面独特的墙。

    10.学生在进行小组作业时,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II.引导学生展示介绍完成的作业,互相观赏并进行评价。

    12.拓展:启发学生观察、欣赏各种艺术墙。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一、初步了解静物的分类、组合,及构图中主次关系的基本知识,感受绘画作品中构图的美。

    二、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初步做到有意识地运用构图这一绘画语言来传递情感与思想。

    三、培养乐于观察事物,形成对静物绘画的浓厚兴趣和热爱之情。教学重点:

    一、学生能运用所学对静物进行分类、组合并形成基本的构图意识。

    二、让学生了解静物画家及线描静物画作品。教学难点:

    一、运用所学,以线描的形式表现身边的静物。

    二、初步运用构图语言来传递情感和思想。教具准备:各类静物、

    学具准备:画纸、橡皮、铅笔,水彩笔、油画棒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4分钟)

    1、老师拿出一个苹果,询问同学们喜欢吃苹果吗?讨论苹果的用处(有营养、好看)图片展示各类物品(水果类、蔬菜类、学习类、家庭生活类等等)。蔬菜和水果非常有营养,对我们的成长非常有帮助。各类文具等生活用品因为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观赏价值,所以成了我们生活中离不开的好伙伴。(我们可以给这些物品使用一个统一的概念名称)

    2、在生活中我们接触的这些物品,它们静止不动、无声无息、陪伴着我们学习、生活、成长,这些物品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叫做静物。我们把它们摆放在一起的时候,就给它们组成了一个美丽的大家庭。 3、展示课题《静物一家》

    二、探究学习:(13分钟)

    1、同学们,老师今天也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礼物,请你们将它们组合起来摆放在课桌上。(学生随意的组合)

    2、老师这里有几张静物的'图片,想请同学们帮老师选一张你觉得比较喜欢的好吗?请学生回答为什么这样选择?(老师总结,这也是老师要告诉大家的,一幅比例大小合理的构图,给我们的心里感觉是比较舒服的)

    3、构图的第一步就是合理的摆放静物,这里面同学们可以考虑主题物体占据大面积位置,次要物体要起到衬托主体物的作用。这样画出来的作品才会比例合适、构图饱满。

    4、同学们以组为单位把课桌上的静物摆放做一个比较合理的调整。老师帮忙指导、及时评价并帮助学生摆放静物。(由学生尝试画一幅静物的构图练习。要求静物在画面中占据的位置和比例要适当,并及时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评价。)并示范线描写生:(老师在黑板上用线描的形式示范静物线描写生。边画边讲解要注意线条的粗细、疏密、穿插组合。)

    5、静物画:以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题材的绘画。欣赏线描静物绘画作品。(在欣赏作品时提醒学生应该注重观察画面的构图。)

    三、作业(18分钟)

    1、在画纸上以线描的形式画出本组静物组合。

    2、画面中物体的组合体现主次关系,构图饱满,画面美观。

    四、交流评价:(5分钟)

    互相欣赏同组之间的作品,可以从构图和线条变现的角度进行评价。(构图是否饱满,画面中心有没有太偏)

    五、课后延伸

    生活中还有哪些静物可以成为我们的艺术作品?你是否愿意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记录下来,留下我们对美好生活回忆呢?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在学习中体验设计与生活的关系,以及设计的方法和 设计的知识,并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理念。

    2、 技能目标:在通过设计操作和材料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了解设计的服务对象,培养创新的意识

    课时课题:杯子的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结构、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2、技能目标:运用了解的知识,设计出方便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3、情感目标:了解设计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设计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杯子各部分的功能,养学生的设计意识。

    难点:运用设计意识设计出实用又美观的杯子。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谈话法、讲授法、观察法、随堂欣赏法、比较欣赏法等

    手段:视听教学手段、人工智能教学手段

    使用教材的构想

    《课标》中指出“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正因为设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设计应用课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

    《杯子的设计》课堂设计以学生探究为切入点,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感受不同的杯子设计的微妙之处,从而体验设计者表达的设计思想,使学生了解杯子各部分的结构、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出方便实用美观的杯子。了解设计与应用之间的关系,明确“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启发学生通过各种设计的手段,从实际出发进行杯子的设计,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分目标:语言交流直接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

    教师设问内容: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我们来一起做个小游戏,请你在我的描述猜出一件物品,(投影逐一出现)

    1、这是一件日常生活用品,

    2、我们天天都在使用它

    3、他有各种形状,颜色也丰富多彩

    4、我们喝水时也要用到它

    学生行为:猜谜并逐渐靠近答案。(杯子)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杯子的设计(出题)

    二、第一环节 赏析探究

    (分目标:小组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生动直观的让学生了解杯子的功能)

    1、合作学习 小组探究

    问题设计:他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小小的杯子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它。那就请你仔细看看黑板上的这个杯子,(用手指示贴着的杯子他由那几部分组成的呢?)

    学生行为:杯体、杯把、有的有盖子…….

    教师追问:杯子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呢?

    学生行为:杯体盛水,杯把手握,盖子可以保温也可以防止灰尘……

    2、小组分析

    问题设计:今天我给每组同学都都准备了一个各有特点的杯子,那你找一找这些杯子特点在哪里?它各部分有什么功能呢?请小组一起找一找会有什么新发现呢?

    (小组分析各种杯子特点和功能)

    问题设计:

    同学们讨论的真热闹,哪组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们组的杯子特点在哪?

    第一层次:学生行为:汇报(第一组)我们组的杯子是个保温杯,它可以保温。

    问题设计:

    1、我们都知道钢是很容易导热的,那这个保温杯为什么会保温呢?

    2、是什么材质的?

    3、两层的设计可以有效的保温,对吗?

    4、那你再看看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的呢?(过滤网)

    学生行为:观察分析杯子的设计可以总结出,材料的特性。以及杯子滤网的设计可以让茶叶喝不到嘴里。

    5、那你觉的这个杯子谁用最合适呢?

    教师#教案# 导语:你观察的真仔细,我们下面看看其他组又会有什么发现

    第二层次:学生行为:汇报 (第二组)我们组的杯子是个玻璃杯,

    问题设计:

    1、为什么要用玻璃材质?

    学生行为:分析玻璃的材质特点,根据已有经验得出玻璃的特点就是透明,可以看见里面的东西

    2、那你再看看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的呢?(杯体的刻度)

    学生行为:察是刻度,联系其他学科的知识,联系到像科学课里面用的烧杯一样

    3、为什么要在杯子上面设计刻度呢?

    学生行为:再次引发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总结得出,想要服液体药物的人需要这样的设计。

    第三层次:学生行为:汇报(第三组)我们组的杯子是个可以伸缩的,

    问题设计:

    1、为什么要这样伸缩设计呢?

    2、适合什么情况下使用呢?

    3、这是什么材料呢?这种材料有什么特点呢?

    4、那你再看看为什么要在盖子部分设计个小盒子呢?

    学生行为:学生分析材料,和伸缩的设计中包含的要素。最后逐步分析观察杯盖里面的设计,里面可以放药品,在旅游时方便喝药。

    第四层次:学生行为:汇报(第四组)我们组的杯子是个套杯,里面有5个杯子

    问题设计:

    1、你认为这个杯子适合什么时候使用呢?

    2、那你再看看在盖子里藏着什么秘密呢?(起瓶器)

    学生行为:通过分析联想,指出人多聚会或者郊游使用, 并发现杯盖中隐藏的起子,可以方便外出喝酒使用。

    第五层次:学生行为:汇报(第五组)我们组的杯子是个小孩喝水的杯子

    问题设计:1、你怎么知道杯子是小孩子使用呢?

    2、为什么要设计两个把呢?

    学生行为:通过引导分析观察,两个把的设计是为了方便小孩拿稳当,这样的设计符合服务对象的特点。

    第六层次:学生行为:汇报(第六组)我们组的杯子是卡通的杯子

    问题设计:1、为什么要把杯把设计成弯的,而且上面凹凸不平呢?

    2、你觉的这个杯子适合谁用啊?

    学生行为:分析观察分析发现花纹的设计,可以防止滑落……..

    无论是保温杯子,还是套杯,他们的设计都考虑了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逗具备了实用的功能。

    板书:实用的功能。

    问题设计:(手指大屏幕)大家往这里看,其实这6个杯子,都有个共同点,你找到了吗?

    问题设计:你说的没错,可他们在结构上也有个共同点,为什么大多数杯口为什么是圆形而不是其他形呢?(引发学生思考)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圆形更适合我们的嘴唇,这样我们喝水才更方便。

    学生行为:学生发现杯子都是圆口的,进一步引发思考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的儿女不是其他形状。

    教师总结:看来无论是杯子的结构还是个部分的功能,都是根据人的需要来设计,这样的设计才是 以人为本的设计, 是吗?

    问题设计:

    方便实用的杯子就能受到顾客的欢迎,那么只要方便实用就够了吗?我们在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到什么? (师手拿一个没有花纹的白色杯子)

    学生行为: 还应该有花纹、颜色…….

    师:就是让它们更加美观,对吧

    板书:美观

    你们考虑的真周到,我们也应该注意他的 造型 色彩 图案 要美观

    板书: 造型 色彩 图案

    4、 欣赏设计开拓思路

    (分目标:欣赏古今各类设计作品,开拓思维思路,)

    师:老师也带来一些这样美观的杯子我们一起来看看请看大屏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其实我们的古人就十分注重杯子的装饰

    这是新新石器时代折线纹彩陶杯、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妇好墓的象牙雕夔鋬(kuí pàn)杯、玉云形杯 唐朝

    这些杯子都有很美的图案,而且他们使用的的材料也不尽相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杯子的也悄悄发生着变化,请你仔细观察他们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师:这是水果造型的、还有你们最喜欢的卡通造型,看这是什么造型的?

    这个造型真巧妙,电脑键盘也跑到杯子上了,我不得不为这个设计师竖起大拇指。

    我们看这些杯子多么与众不同啊,你看 你再看

    这些杯子除了方便使用,造型美观它也许会有深刻的含义在里面

    你看看这组杯子有什么特点呢?(点击家庭的杯子)

    学生行为:观察得出一组杯子是家庭套杯,这样的家庭实用的杯子,爸爸大杯子,妈妈用中杯子,孩子用小杯子

    师:你说的真好,真的老师看到了这三个杯子就想到了自己温馨的家,看这小小的杯子给人多么美的享受啊。

    实用美观的杯子就能受到我们的欢迎,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设计,又有什么创新之处。

    三、教师示范

    (分目标:教师示范有助学生了解较有难的步骤,互动中解决难题,再次突破本课难点)

    问题设计:我日常实用杯子时总希望无论何时都能喝到温水,又希望自己的杯子很有个性。你能帮我想想我应该怎么样设计吗?

    学生行为:提供建议共同完成设计。保温、加热、散热……

    师:你的想法很新颖很独特 很有见解,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你的想法真实用 ,你的想法真奇特,以后我也会试试

    我也想了许多的解决办法,你们来看,(示范)

    同样造型的杯子我们可以加上不同装饰,会有不同的效果。

    我仅这张图纸去生产,可能还缺点什么,你帮我看看缺什么啊?

    学生行为:指出颜色,样子……

    师:你们说的都很重要,老师用图示的方法表示出来,就会更加清楚明白

    再给他来点装饰 这样一张设计草图就完成了。我相信这支多功能笔肯定会受到众多人的欢迎。

    四、作业设计

    1、设计建议:设计一个方便有美观的杯子。并注意环境卫生。

    2、学生创作设计。

    五、展示评价

    教师行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五位同学的设计。先请这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你的设计。

    师:你真是个富有爱心的孩子。我们来看下一位同学的设计。

    学生行为:介绍自己的作品相互提出建议意见

    我设计的是个大炮形的杯子,我很喜欢兵器,这里的炮管是个吸管,坦克车里面可以放饮料…….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学习书籍推介设计、队角布置设计与制作、课程图标设计与组合应用的方法,了解班队活动角的设计、制作与布置的各种方式及表现形式。

    2、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

    3、.增强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养成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增强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

    教学活动: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队角是我们少先队的活动阵地,用文字、图画、实物、照片、图书及相应的制作等来宣传一个中心内容,供我们经常参观和利用。今天我们一起来策划一个有创新意味的队角布置方案。那如何设计布置方案,又如何实施方案呢?

    二、了解队角

    1.队角一般都有一个主题,我们来看看这个队角是什么主题的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主题)

    2.为了表现这个主题,队角的教育与宣传内容有哪些?

    3.队角还有咨询箱、工具箱、小队日志、中队日志等项目内容。

    4.这个队角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吹塑纸、彩纸、图片等)

    三、探究设计方法

    1.我们教室原来的队角是什么主题?你准备用一个什么主题来创意我们的队角?(学生表达创意)

    2.比较队角你觉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分析,小结:构图散乱、颜色灰暗的不好,层次分明的好。

    3.说一说教材上设计方案草图的特点。

    4.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布置方案?我们来试试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尝试草图设计训练)

    5.反馈与指导布置方案的设计。

    四、分工设计

    1.根据座位分布,分出8个小组,组内自选小组长。小组成员合作,每组选定和完善出一个队角布置方案。对分工提出建议:

    每组由3人设计队角教育与宣传内容,l一2人设计小队或中队日志封面,l一2人设计医药箱等物品的外观。

    2.学生分工设计。

    五、展示评述

    每组派代表来介绍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分工情况,将准备用一些什么材料来制作。其他同学说说,觉得最有特色、看实用的队角设计是哪个?对设计有特色的小组给予表扬和鼓励。

    第二课时

    一、任务导入

    上节课我们进行了队角布置的设计,今天,我们就要大显身手,将队角制作和布置出来,大家有信心吗?

    二、学习制作方法

    1.根据所带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及上节课的设计进行排版。排版注意疏密变化、均衡协调。

    2.用各种材料进行装饰。吹塑纸,皮纹纸等可用来给图片或文字衬底框边。提问:还可以怎样有效利用你们带来的工具材料?

    3.队角刊头的制作可以剪贴,也可以绘画。

    4.应同时进行队角周围的咨询箱、医药箱等的制作。

    三、分工制作

    学生分工合作进行队角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评价

    1.分小组布置队角,展示于教室角落。

    2.说一说,自己组队角的特色。评出秀的队角布置,师生共同贴到教室的队角处。

    第三课时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用简洁明了美观大方的图案表明课程的特征。

    教学难点:直观而形象,简洁而美观的设计各门课程图标;集体合作作业的组织

    一、欣赏导入

    1.上节课我们齐心协力美化了教室的那一角(指向队角等),这节课我们用集体的智慧再来美化教室里的一件东西,它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的好朋友,猜猜是什么呢?

    怎样把普通的课程表美化成充满创意又美观有趣的课程表呢?

    2.我们来看看这张表有什么特点?(课程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

    3.揭示课题——课程图标设计

    二、认知了解

    1.借助学科活动的工具材料、活动形式、特有符号、象征图形等进行设计,以突出各门课程的特点。

    2.用最简练的图案(形象或文字)表明课程的特征。

    三、探究设计方法

    1.想一想我们的美术课可用什么图形表示呢?板书:工具材料。看看这三幅草图,哪一幅最适合做课程图标呢?为什么?

    第一幅罗列太多内容,不精练。第三幅外形散乱,不美观。

    板书:“简洁”。

    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课呢?

    还有什么课也可以用工具材料表示?(科学课、信息课、数学课)

    2.数学课还可以用什么表示?板书:特有符号。

    还有什么课具有很典型的符号?(音乐)

    3.同学们看这个是什么课程的活动形式?板书:活动形式。

    怎样把这样的场景图案化成代表课程的图标呢?

    学生上台绘出草稿,大家进行评选。

    老师指导:精简到2—3个内容并进行排版。

    4.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图标,看看它精选哪些内容?是怎样排版的?想想它是代表什么课呢?(思想品德课)板书:象征图形为什么它也是用了象征图形呢?师生互动交流。

    5.讲一讲它是怎样进行综合运用的。

    6.看看这个课程表上周二第三节课是什么课。

    怎么看出来的?老师再指几节课,让学生判断。

    7.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图标,为什么?你想设计哪一科的图标?

    四、分工设计

    1.六人一组分配工作纸,每人按组内分配完成一课的图标设计。

    2.图案设计大小合适、简洁美观、色彩鲜艳、富有创意。

    3.剪下图标,插入课程表底纸,准备参加“精彩二选一”。

    五、集体组合、展示评述

    1.学生将完成的图标设计参加“精彩二选一”的游戏,通过互评被选为优秀者即可组合进入大课程表。

    2.将完成的课程表贴在教室一角,为我们大家的杰作鼓掌。

    通过这一课我们运用集体的力量美化了教室,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呢?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10

    1、请小朋友拿五只大雁给老师

    2、活动反思:

    3、教师引导幼儿排队当大雁宝宝,教师是大雁妈妈,请大雁宝宝听妈妈的口令找妈妈。妈妈随机请幼儿找妈妈,并区分序数和基数。

    4、教师:“今天大雁也到我们班做客了!”

    5、(3)教师:假如你要画美丽的秋天,你会画些什么?

    6、欣赏作品中丰富的色彩搭配,学习表现秋天的美。

    7、教学目标:

    8、活动准备:大雁卡片,教学动画,幼儿操作色卡

    9、完成装饰

    10、(4)引导幼儿欣赏挂图中的其他两幅作品。

    11、活动准备:

    12、绘画步骤:

    13、教师引导幼儿从右边开始辨别序数。

    14、通过观察画出印象中的秋天。

    15、了解独角兽的外形特征,拥有一个独特的尖角造型。

    16、2.运用大量的线条绘制身上花纹,提高小朋友的造型能力,丰富孩子想象力。

    17、教师:“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从左边开始数第三只大雁是哪一只?”

    18、秋风吹,引导幼儿回顾对秋天的印象。

    19、(1)幼儿自由绘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20、4.最后运用色彩纸片制作独角兽的毛发,增加画面趣味性。

    21、“一共飞回了几只大雁?第十只大雁说了什么?”

    22、3.通过蜡笔的运用,大胆搭配颜色,激发小朋友的创造能力。

    23、教师:“大雁在什么季节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南方飞回了北方?”

    24、教师引导幼儿欣赏表现秋天景色的绘画作品。

    25、教学重、难点:

    26、二,集体活动:

    27、“第四只大雁是哪一只,请小朋友们指出来。”

    28、请小朋友说一说,五只和第五只一样吗?五只多,还是第五只多?

    29、教师出示10只大雁的卡片,引导幼儿辨别基数与序数。

    30、(1)教师:请你们看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路边有什么?

    31、幼儿自由绘画,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32、教师引导幼儿感知基数与序数的不同。

    33、本次活动从目标的的完成情况来看,还是基本都完成了三条目标,但在前半部分幼儿欣赏秋天图片时,我让孩子表达的不够多,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说的机会,让他们多说说自己对秋天的理解以及他们眼中的秋天。在孩子作画的过程中,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作画的过程,而我过多的强调了作画的过程和步骤,以至于最后的作品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我会在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上多下工夫。

    34、欣赏儿童诗

    35、(2)小结:这是画家画的秋天的美丽图画,他画出了秋天晴朗的天空,彩色的树木,以及落满树叶的街道,看起来秋天很美丽。

    36、活动目标:

    37、活动过程:

    38、大胆添画,感受画面的动感美。二、活动重点、难点1.用单线条的不同方向来表现树叶的手脚,表现出树叶飞舞时的不同姿态。2.在感受树叶飞舞时的欢快情境中为小树叶添画上开心的表情。三、活动过程1.情境导入师:前两天我们在散步的时候,看见小树叶都离开了大树妈妈,现在仔细听听这段音乐,猜猜小树叶在空中可能会做什么?(播放欢快的背景音乐)2.跟音乐来表现小树叶欢快舞蹈师:请你们也来做小树叶,跟着音乐一起跳舞,想想你会怎么跳,音乐停止时请摆一个你觉得最好看的动作。3.教师示范:给小树叶来拍个照师:小树叶们的舞蹈真优美,我要给大家拍个照。(请一个孩子摆好造型,其他幼儿仔细观察手和脚的动作)师:这片小树叶的手是往哪里的?脚呢?(边引导幼儿说,老师边在树叶上用笔画出手和脚相应的线条来表现树叶跳舞的姿态)照片拍好了,看看和这片小树叶跳的舞一样吗?4.请能力强的幼儿来给小树叶拍照。师:谁也想来给其他的小树叶拍个照呢?拍照的时候要仔细看好小树叶的手和脚是什么样子的。5.幼儿绘画,尝试用简单地线条来表现树叶跳舞的样子。师:还有很多的小树叶都想拍跳舞的照片,你们愿意去帮助它们吗?想想小树叶在跳舞的时候它脸上会有什么样的表情呢?对了,笑起来拍出来的照片会漂亮哦!6.展示欣赏作品(播放背景音乐,请幼儿把拍好的照片展示在大树林背景图中)你的小树叶是怎么跳舞的?你最喜欢那片小树叶跳的舞呢?我们一起来跟着小树叶跳一个舞吧!

    39、一、目标预设1.在情境中能用简单地线条来表现树叶跳舞的各种姿态。

    40、点、线、图形装饰独角兽头部、颈部的鬃毛

    41、教师将事先在地上画好方格,让幼儿将沙包投在任意方格内,再说一说沙包的具体位置。

    42、“第六只大雁是哪一只。”

    43、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

    44、彩墨渲染梦幻背景

    45、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46、对独角兽形态特征把握,运用点、线、面的方式对独角兽头部鬃毛进行装饰,彩墨渲染梦幻背景

    47、教师:请小朋友拿第五只大雁给老师,

    48、教师引导幼儿从左边开始辨别序数。

    49、游戏玩法:

    50、教师出示故事动画,看完动画回答老师的问题

    51、(2)评价,展示幼儿作品:你最喜欢哪一幅画,为什么?

    52、教师:“请小朋友们说一说,从右边开始数第八只大雁是哪一只?”

    53、教师与幼儿一起玩丢沙包的游戏。

    54、准备一张圆形白色卡纸,画独角兽头部的特写

    55、先在头顶上画一个三角,再画出一个像马的形状,脚上涂上七彩的颜色,再画出它的尾巴须,涂上白色就完成了。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鱼的基本结构的表现方法,能灵活表现不同鱼类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画鱼的方法和步骤,能大胆地运用做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并有一定的组织画面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用中国画的画法画鱼,进一步认识写意画的形式美感,弘扬我国民族艺术,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欣赏、分析、认知鱼的结构特征和结构变化,教会学生用彩墨画鱼的方法,表现不同造型的鱼,从中体验彩墨学习的乐趣。

    三、教学难点:

    用彩墨表现出富于情趣的画面。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

    画具,课件,学生用纸、墨、色、碟、水桶、印泥。

    2、学生准备:

    画毡或旧报纸,毛笔、板刷等。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海底世界水的声音)

    生:好像是水的声音、泡泡的声音。

    师:是的,现在我们听到这种声音,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里。那在海底世界里最多的是什么呢?鱼。那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鱼呢?

    生:各种颜色的都有,红、橙、黄、绿、蓝、紫等。而且还有不同的花纹,横的、竖的、斜的等。

    师:同学们了解的真多。是的,鱼是水中的动物,它种类繁多,全世界大约有16000多种。它五颜六色,形态万千,是一种十分漂亮的动物。那现在我们就结伴一起去看一看美丽的鱼儿吧。(课件播放海底世界视频。)

    看完了这么多美丽的鱼儿,同学们一定心痒痒的想动手试一试,今天我们来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表现,那就是用彩墨——画鱼。(板书课题—用彩墨画鱼))

    (二)探究新知

    1观察发现,感知鱼儿

    师:通过刚才的海底畅游,你肯定又发现了好多奇形怪状的鱼儿,它们分别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大的、小的、圆的、方的,长的、短的…..师:哦,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这些可以归为它们的形状。除了形状不一样,还有不同吗?请大家观赏一些奇特、美丽的鱼。(出示课件,观赏鱼图)

    生:颜色。

    师:对,你们反应真快。这么多鱼儿都有各自的特点,就像我们同学们一样。每人都是不同的。那除了不同,这些鱼儿也有相同的地方。它们的身体结构大体一致。你知道鱼儿一般分哪几个部分吗?不同的鱼各个部分的形状都一样吗?(学生分小组讨论,认识鱼的外形结构和鱼的外形特点。)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予以总结:无论鱼的外形怎样变化,它的基本特征都是一致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鱼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鱼的基本特征。)

    鱼的结构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头上有嘴、眼睛、鳃;身上有背鳍、胸鳍、腹鳍、臀鳍;身上布满鳞片。现在我们已经欣赏了这么多活在水里的鱼,那下面我们来看看游在纸上的鱼儿吧。

    2欣赏作品,教师示范

    师:自然界的鱼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用彩墨表现这样的鱼会是什么样的?彩墨画由于它特殊的水墨效果,所以使画面产生一种很神气的艺术效果,我们大家在欣赏的时候注意留心去体会一下。

    (播放课件,展示作品)

    教师边放边简单介绍

    ①欣赏韩美林彩墨画鱼的作品

    这幅作品是奥运福娃的主要设计者韩美林先生的作品,是不是感觉这个鱼更加可爱啦!这幅画主要是用墨线勾勒鱼的外形,再用墨和颜色进行渲染,墨和色结合的恰到好处使画面生动简洁,而且整幅画一种鱼按不同的方向去排列,在形式上也感觉很新颖、很奇特。

    ②欣赏学生作品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特点:用笔用墨大胆,画面完整,充满童趣。

    师提出问题:1作者是怎么表现鱼的?2怎样用毛笔蘸色才能表现出鱼的特点呢?

    生仔细观察得出:有的画用墨和色直接勾勒鱼的外形,有的外形很模糊。

    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到的两种画鱼的方法。勾染法和泼染法。下面老师来画一下这两种方法表现的鱼。勾染法,顾名思义就是先勾出鱼的形状再填色。而泼染法则直接用毛笔画鱼,没有明显的外轮廓。

    (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两种方法如何的画出不同形态的'鱼,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

    画完两条鱼后,让学生再观察海底世界的图片,还缺少什么?

    生:水、水草、珊瑚……

    师:对,我们要多加一些植物或鱼,让画面丰富多彩。好了,老师的这一小部分海底已经画好了,那你们都想好自己的那一份要画什么了吗?下面同学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一起来画我们心中的海底世界吧。

    (三)尝试创作

    1、现在大家一定特别想画了,请大家先清楚今天的作业要求,然后再动手创作,课件出示要求:用彩墨的方法表现鱼,可以画真实的鱼也可画想象中的鱼,彩墨要富于变化,体现出笔趣、墨趣、水趣、情趣。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大幅的彩墨鱼,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笔墨的使用,画面的安排。在这过程中,利用多媒体循环播放海洋鱼类的图片,让学生在这种愉快感中进行创作。同学们可以小幅度走动观察、动手,让学生学会合理分担各自的任务,共同合作完成作品。

    (四)展示交流

    教师将学生作品黏贴在海底世界的长卷上,请几位同学进行走动展示,播放背景水流的音乐,进行“游在纸上的鱼儿”海底世界的展示。并且请小组简单介绍自己的画,教师予以鼓励。请学生交流感受:看了这些图像,你有什么感受?(学生交流观赏后的感受;美、漂亮、可爱)

    (五)拓展提高

    教师:鱼不仅漂亮、可爱,而且代表着吉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绘画、陶瓷等众多艺术作品中也都留下了鱼的身影。(出示艺术图片课件)

    在这一课当中,我们不仅了解学习了鱼的基本特征,并学会了用彩墨表现鱼的方法,希望下课后同学们能用更多的方式来表现鱼,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