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溶解度教案
  • 溶解度教案

    发表时间:2024-01-03

    溶解度教案。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写好教案课件,可以防止老师漏报重点内容,怎么样教案课件才算?下面的“溶解度教案”是栏目小编收集整理供你借鉴的内容,希望以下解决方案能够对你有所启示!

    溶解度教案 篇1

    溶解度 教案(二)

    溶解度 教案(三)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区别和联系。

    2.进一步练习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向试管里滴加液体和振荡试管的操作;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步骤的能力。

    3.从影响溶解度的诸因素中,对学生进行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教学方法 

    边讲边实验。

     

    三、教学用品 

    酒精灯、试管、试管夹、滴管、饱和硝酸钾和硝酸铵溶液(使用上一节课制得的两种物质饱和溶液)、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通过实验,在一定条件下(室温、10mL水)制得了硝酸钾和硝酸铵的饱和溶液。现在请大家考虑:如何使一定条件下的饱和溶液转变为不饱和溶液?具体地说:通过什么方法,可以使在一定条件下未溶解的硝酸钾和硝酸铵继续溶解?大家先进行讨论,然后,我们来设计实验的具体步骤。[学生讨论,教师巡视,不时地参加学生间的议论]

    师:现在请同学们提出自己的意见。

    生甲:可以采取增加溶剂的方法,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请你具体地说明操作步骤。

    生甲:向硝酸钾和硝酸铵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观察试管中剩余的固体是否溶解。如果不溶解,再加入少量水,继续振荡试管,直到剩余的固体全部溶解为止。师:这个方法是否可行,我们可以试一试。除了增加溶剂之外,还可以采取什么方法?

    生丙: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试一试。给试管里的饱和溶液加热,观察试管里剩余的固体是否溶解。如果溶解,饱和溶液就变成不饱和溶液了。

    师:应该怎样操作?

    生丙:用试管夹夹持盛有饱和溶液的试管,在酒精灯上先均匀加热,然后加热液体。观察试管里的固体是否溶解。如果固体溶解了,就停止加热。

    师:很好。下面按大家提出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可以对两种饱和溶液中,一种加入少量的水,另一种进行加热。实验中,注意滴加液体和加热试管里的液体的操作方法。现在,先检查仪器、药品,然后开始实验。[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大约5min实验结束]

    师:停止实验操作。同学们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乙:向盛有硝酸铵饱和溶液的试管里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原来试管里剩余的固体又继续溶解了。说明增加溶剂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生丁:我们是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水,振荡试管,原来试管里未溶解的硝酸钾又溶解了。说明增加溶剂,也可以使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使用加热的方法,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戊:给盛有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试管加热,不久,试管里剩余的.固体硝酸钾又溶解了。说明加热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应该说是“加热”还是“升高温度”?

    生戊:是升高温度,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对。加热是操作方法,升高温度是加热的结果。升高温度才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那么,给硝酸铵饱和溶液加热,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生辛:和加热硝酸钾饱和溶液的现象相同。说明升高温度也能使硝酸铵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师:好。大家的实验结论是一致的。实验说明,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可以使一定条件下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那么,大家设想一下,如果把加入到上面饱和溶液中的水分蒸发掉,或者使较高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降低到原来的温度,又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己:又会变成饱和溶液。

    师:这是结论。你根据什么现象得出这个结论?

    生己:试管中又会有固体物质析出。

    师:对。也就是说,如果将不饱和溶液降温或减少溶剂,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可表示如下:[教师边讲边板书如下内容]

    因此,只有指明在“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切的含义。

    实验证明,各种固体物质,例如硝酸钾、硝酸铵、食盐等,在相同的条件(相同的温度,相同质量的溶剂)下,达到饱和时溶解的质量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各种固体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溶解的能力各不相同。如果我们要用确切的数值来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的能力,必须规定哪些条件呢?

    生甲:要指出是哪种溶剂,还要规定在一定量的溶剂中。

    生壬:要在一定的温度下。

    师:还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生丙:还必须使溶液达到饱和。

    师:大家回答得很正确。科学上就是用“溶解度”来定量地表示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溶解能力的大小。溶解度是这样规定的:[教师边讲边板书]“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种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是哪种溶剂,通常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请同学们打开书,查阅用实验的方法测出的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学生查阅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师:大家查一下,在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数值是多少?

    生[齐]:31.6。

    师:用什么单位表示?

    生[齐]:用“克”表示。

    师: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它表示什么意义?

    生甲: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g硝酸钾。师:他回答得是否准确?

    生丙:应该说:在20℃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硝酸钾能溶解31.6g

    师:正确。溶液的状态只能用“饱和”或“不饱和”来描述,而不能用溶解溶质的“多少”来表示。溶解度的概念包含以下四个要素,即“一定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和“溶质的克数”缺一不可。

    下面,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教师用投影仪,映示写在胶片上的下列练习题](1)20℃时,10g食盐可以溶解在100g水里,所以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2)20℃时,10g食盐溶解在水里制成了饱和溶液,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3)20℃时,20g某物质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溶液恰好达到饱和,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20g。(4)20℃时,碳酸钙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时能溶解0.0013g。所以,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是0.0013g。

    [教师提问以上各题,学生都能指出1~3题中的错误。特别是第(3)题。学生认为,既然某物质全部溶解于100g水中,没有剩余的固体物质,溶液就不是饱和状态。所以,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不是20g]

    师: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不仅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而且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为了确切地表示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要应用溶解度的概念。溶解性和溶解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溶解性是指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的能力,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通常使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等粗略的概念表示。溶解度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衡量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一把尺子”,定量地表示在一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里所能溶解的最大质量。溶解性和溶解度有一定的联系。溶解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例如,通常把在室温(20℃)时,溶解度在10g以上的,叫易溶物质;溶解度大于1g的,叫可溶物质;溶解度小于1g的,叫微溶物质;溶解度小于0.01g的,叫难溶物质。

    课后,请大家完成作业之后,思考下面的问题。

    【板书思考题】

    怎样测定室温下硝酸钾的溶解度?

    溶解度教案 篇2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不相同,不同种物质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性也不相同.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克数, 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不里的溶解度.例如,NaCl在20℃的溶解度为36g;表示的意义就是: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克氯化钠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或者说,在20℃时,100克水最多能溶解36克氯化钠.

    (2)在理解固体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的四个要点:

    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值,或者说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所以给出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标明温度。

    ②“在100克溶剂里”:溶解度的概念中,规定溶剂的质量为100克.

    ③“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100克溶剂里,溶质的溶解量的最大值.

    (3)溶解性粗略地、定性地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而溶解度精确地、定量地衡量溶解性的大小.如20℃时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见下表(S表示溶解度)

    溶解度 S>10g 10g>S>1g 1g>S>0.01g S

    在溶质和溶剂一定的情况下,温度是影响固体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一般规律如下: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少数固体物质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溶解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过程

    【引言】前两节课我们学过溶液和溶解过程,今天我们学习溶解度。它主要研究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程度以及它的表示方法。

    【板书】溶解度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设问】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有大有小。根据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有没有某种溶质在某种溶剂里是基本不溶解的,能无限溶解的,或者是有限溶解的?

    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回答这些问题。

    【投影】用表格形式展示实验的内容和步骤。

    【实验】注意加固体试剂、振荡试管、滴加液体试剂的操作。

    【提问】在上述四个实验现象中,哪些溶质在溶剂中基本不

    溶?哪些能有限溶解?哪些能无限溶解?

    (回答略。)

    【讲解】在上述四个实验中,食盐在油中始终大量存在,基本不溶;油和水始终是分层的,油在水中也基本不溶;食盐开始在水中溶解,后来不能继续溶解,说明食盐在水中能有限溶解;酒精和水始终不分层,因此推测酒精在水中能无限溶解。

    【提问】不同溶质在同一种溶剂中的溶解程度完全不同。溶解程度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回答】溶解程度的大小由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决定。

    【讲解】氯化钠能溶解在水里而难溶解在油里,说明同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中的溶解程度不同。酒精极易溶解在水里,油却难溶在水中,说明溶剂相同,溶质不同,溶解情况也不一样。可见物质的溶解程度跟溶质和溶剂的性质都有关。那么,影响溶解程度还有什么条件呢?

    【投影】展示实验的内容和步骤

    【实验】注意加热试管的操作。

    【提问】加热和加水后各发生什么现象?说明溶解程度跟什么外加条件有关?

    【回答】第1组加热后硝酸钾又溶解了。第2组加热后产生小气泡,而且随温度升高气泡不断增多,说明温度升高时空气的溶解量减少。第一组加水后硝酸钾又溶解,说明增加溶剂的量,能溶的溶质也增多。

    【提问】同学们能不能归纳一下,影响溶解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回答】影响溶解程度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性质、温度以及溶剂的量。

    【讲解】通过以上的实验和分析,我们学习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定义。

    (阅读教材)

    【提问】饱和溶液的定义包含了哪几方面的因素?

    (回答略。)

    溶解度教案 篇4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3.使学生掌握有关溶解度的几种基本计算。

    能力目标:

    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的分析,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和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如教材中表7-1;另一种是坐标法,即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坐标曲线,如课本图7-1。可以先向学生说明溶解度曲线绘制原理(不要求学生绘制),再举例讲解如何应用这种曲线图。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等。

    进行这些分析之后,教师还可以就某物质在曲线上的任一点,请同学回答其表示的含义,来验证学生是否已了解溶解度曲线。例如,横坐标是60,纵坐标是110的点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应该回答(1)代表6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10克;(2)代表60℃时,100克水里,达到饱和时可溶解硝酸钾100克等等。当然,可以提出教材中表7-l中未列出的温度,例如让学生说出3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顺利地作出回答,使学生体会到曲线图在这方面所表现的特点。

    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溶解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就必须先了解物质溶解性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不论其原因或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例如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容易溶解于汽油,但很难溶解于水等等。食盐、油脂的这种性质,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都可以用溶解性这个概念来概括。然而溶解度则不同,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所能溶解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差别。因此,溶解度的概念既包含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又进一步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的具体数量,是溶解性的具体化、量化,是为定量研究各物质的溶解性而作的一种规定后形成的概念。

    对于气体溶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三点应向学生做常识性介绍:

    (1)定基地描述物质溶解性时,不论气体还是固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规定的条件和表示方法上有所不同:固体溶解度用质量(克)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00克;气体溶解度则是用体积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个体积(一般以升为单位)能溶解若干体积气体,而其它条件如达到饱和、一定温度等都是一样的。

    (2)所以规定不同标准,是因为气体的体积容易测量、而质量不易称量,因此就用体积来表示。

    (3)由于气体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很大,所以规定其溶解度时,对于压强作出规定―101千帕。这一点可以用打开汽水瓶盖后,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泡沫为例来加以说明。

    气体溶解度在实际测定时比较复杂,非标准状况下的数据,还应该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值。初中学生很难掌握,因此对这部分内容不必过多要求,只要知道如何表示,就可以了。

    1.对学生来说,物质在水中溶解是一件非常熟悉的事情。但是对学生而言,溶解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对表征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的规定不像质量分数那样容易理解,因此溶解度观念的建立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宜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可以从质量分数的概念出发去建立溶解度的概念。对于溶解度概念的表述应加以适当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

    2.要注意实验在学生形成概念时的重要作用。本节安排了若干实验,可以有教师边讲边演示,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做。

    3.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合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本节在教学的编排上特意设置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内容,具有活动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要精心组织好相关活动,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学生的设计、论证,应对学生设计的方案予以实施。

    对具体活动的建议如下:

    :(1)取过量硝酸钾和一定量的水,制成饱和溶液。然后按下面两种思路进行操作,第一,设法将饱和溶液除去,测定剩下的未溶固体;第二,设法将固体除去,在将饱和溶液蒸干。至于如何除去饱和溶液、如何除去未溶固体,则完全由学生取设计。建议先发散,再归纳、再评价、再实施。(2)本实验关键问题在于温度的控制,教师应根据溶解度曲线设定要求学生测定的温度。为了获得较稳定的温度值,建议用水浴的方法,水浴中的水量可适当大一些。

    根据相关数据用描点法画出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这是另一种学生活动方式。数据点在图中后所连成的曲线可能不够平滑,教师应讲明可能的原因,并说明处理方法。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教材只列举了三种类型。若没溶解度为R,饱和溶液为A,溶剂量为B,溶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三种类型是:

    这几种类型的计算都统一于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即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有以下关系式:

    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三种类型例题的分析,归纳出上述关系式,以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的规范性,也可以按下列格式要求,例如课本中例2:

    解:设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里含氯化铵的质量为x。

    答:20℃时,配制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271克,水729克。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酒精可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那么,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有没有一个限度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种限度呢?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实例,说明气体在水中溶解性受哪些外界条件的影响,这些条件对气体的.溶解性产生怎样的影响。

    溶解性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怎样才能比较精确地表示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大小呢?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理解溶解度概念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关键词:一定温度(指条件);100g溶剂;饱和溶液;克(单位)。

    “20℃时食盐溶解度是36g”的含义是什么?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可以以横坐标表示温度,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1.溶解度曲线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到有关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以及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等等。

    2.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铵、硝酸钾等;有些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不大,如氯化钠。利用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可以对某些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

    对大多数物质来说,其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也有些固体物质,其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就是这样一种物质。

    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1体积水中所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来表示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把食盐和硝酸钾放入水中,他们会逐渐溶解形成溶液。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他们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1.蒸发食盐水:

    (在蒸发皿中注入少量饱和食盐水加热蒸发,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有晶体析出。利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适用于该物质的溶解度岁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可以得到该物质的晶体。)

    溶解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和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了解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以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常识性介绍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以及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关系

    教学重点:

    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

    1、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2、正确认识溶解性与溶解度的表示联系及区别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什么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2、在饱和溶液的概念中,为什么强调“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

    引入新课:

    【演示一】 20oC时,把蔗糖、食盐分别一份一份地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能溶解为止,

    【讨 论】 通过粗略的计算,讨论蔗糖与食盐对水的溶解能力

    【提 问】 如果温度不定、溶剂量不同,能否比较他们的溶解能力大小?

    【演示二】 20oC时,配制KNO3饱和溶液时有KNO3固体剩余,然后加热,剩余固体又继续溶解

    【讨 论】 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一定量的溶剂中在不同的温度下,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三】

    1、食盐溶解在水中;

    2、食盐放在煤油中;

    3、植物油放在水中;

    4、植物油放在汽油中

    【讨 论】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

    【总 结】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结合课本P70内容

    讲授新课:

    【板 书】 一、溶解性

    1、定义:

    2、影响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决定性因素)

    ②外界条件

    【过渡】 如何精确地知道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性大小是否需要什么条件和标准?

    【投影】 列表:20oC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质量

    物质 蔗糖 食盐 硝酸钾 小苏打 熟石灰 大理石

    最大质量(g) 203.9 36 31.6 9.6 0.165 0.0013

    【讲解】 以上表格中的数据能精确地表示各物质的溶解性大小

    二、溶解度

    固体溶解度

    1、表示方法:

    气体溶解度

    2、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由表格得)

    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通常溶质在100g溶剂

    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来表示。

    ⑴定量表示溶解性大小

    ⑵理解概念:①一定温度(外界条件)

    ②100g溶剂(衡量标准)不指明溶剂时为“水”。

    ③饱和状态:(对溶液的要求)

    ④溶质的质量:(单位:g)

    ⑤这种溶质在溶剂里(适用范围)

    【提问】 ⑶含义:说出20oC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

    引申:20oC时KNO3饱和溶液中:

    m质:m剂:m液 =S:100g:(S+100g)

    =31.6g:100g:131.6g

    ⑷物质溶解性分类:易溶物质:S > 10g

    (室温) 可溶物质:S:1g~10g

    微溶物质:S:0.01g~1g

    难溶物质:S

    巩固:判断投影表格中所属分类

    蔗糖、食盐、硝酸钾、小苏打、熟石灰、大理石

    师生共同分析P72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性表

    ⑸溶解度曲线:

    【板书】 画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或见课本P72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曲线可表示以下几种关系:

    ①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③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及大小

    分析得出变化规律:

    A、多数固体物质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KNO3,NaNO3等

    B、少数固体物质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例如:NaCl

    C、极少数固体物质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例如:Ca(OH)2

    ⑹溶解度与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和联系 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

    意义

    表示方法

    计算式

    联系

    3、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⑴定义:某气体在一定温度和一定压强下,溶解在一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数

    外界条件:温度、压强

    ⑵影响因素

    内部因素:气体与溶剂本身的性质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压强不变时

    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

    温度不变时

    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

    中考点击:

    课堂小结:

    【投影】

    概念

    要点

    决定因素 定 量 影响

    描 述 因素

    习 惯 分 类

    随堂练习:

    教学后记:

    【溶解度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