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统计图教案
  • 统计图教案

    发表时间:2023-10-14

    统计图教案。

    关于"统计图教案"的话题研究将会是本文的核心部分,期待这篇文章可以为大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思考,欢迎大家引用和分享。对于每位教师来说,课件教案是他们日常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可能每天都需要进行教案的编写。教案是增强师生间互动的有效方法。

    统计图教案【篇1】

    《折线统计图》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会用(单式和复式)统计表和(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了统计的观念的基础上,又一次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除了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之外,更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本课内容又为以后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作准备。

    1.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及其特点,知道制作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学会在有横轴和纵轴的方格图上画出折线表示数据及其变化情况。

    2.学生能看懂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作数量的简单分析。从统计中发现数学问题。

    3.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进一步认识统计图的意义和作用;进一步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①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制作方法;

    ②体验制作折线统计图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导入:同学们还记的吗?举世瞩目第29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办,那激动人心的比赛场面至今仍然回荡在我们耳畔,现在让我们共同回顾我国在奥运会上的获奖情况。

    (1)师:这么多的数据看起来不方便,怎样整理可以使他们更简洁、明了呢?

    (条形统计图,再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观察条形统计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国家体育总局的教练们用这些数据制成了这样的一幅统计图。大家见过这样吗,是什么统计图?

    师:这种统计图就是折线统计图,为什么教练们选择了折线统计图,看来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

    师:你观察的很认真,再来仔细观察,统计图上还有些什么?

    师:真是会观察的孩子,一下子抓住了关键,在统计图上有点、线段还有数据。

    师: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些点表示什么?这个点表示?

    生:

    师:你的说法比较专业,是的,先看点对应下面横轴上的届数是23届、左面对应的枚数是15枚这个点正好是届数和枚数的交叉点。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点的作用,相邻两个点连接的线段又表示什么?

    生:从线中可以看出金牌的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了。

    具体说说:有的线段是急剧下降的,有的是水平的,有的是缓慢上升,有的是快速上升的

    师:你真善于观察,从线的方向上看出了数量的变化,也就是增减变化。

    师:我们通过点、线初步认识了折线统计图,你能借助这幅统计图分析一下这几届获金牌的变化吗?

    学生2--3人说,说想法。

    (4)预测:

    师:根据总体是上升的,请你根据第23届到29届我国获得金牌的数据预测一下,的第30届奥运会我们国家会获得多少枚金牌?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一直增加吗?)

    总结:同学们,这只是一种猜测,比赛的结果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管是多是少,都有可能,要想知道究竟会获得多少枚金牌,还要大家密切关注今年的伦敦奥运会比赛。

    师: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采用折线统计图而不采用条形统计图吗?

    生:通过折线的起伏让我们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在清楚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方面更具有优势。

    小结:折线统计图的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折线的起伏让我们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折线统计图在清楚地反映数量增减变化情况方面更具有优势。

    师:我们已经对折线统计图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想想,生活中你还从哪儿见过折线统计图?(报纸上、股市上、父母单位、电视里)

    我这里也带了一些生活中出现的折现统计图,大家一起看一看。

    (3)移动电话数量变化统计图等。

    (1)师:看来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确实挺广泛的,怎样制作折线统计图呢?

    先想想怎样制作折线统计图,同位两人谈谈自己的想法,再尝试制作折线统计图。

    汇报、评价、补充。

    (2)现在我们一起看看小电脑是怎么制作折线统计图的。(出示课件)

    首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统计表,5月10日是9度,就要先在横轴上找到日期所对应的这条线,再看纵轴上的.温度,日期与温度的交叉点就是第一个点,描出这个点并标上数据,像这样根据统计表中数据的大小依次找出其他各点,描一个点标一个数据。最后用线段把各点依次连接起来。注明制图时间。

    师:现在谁来给大家说说制作折线统计图可以分成哪几步?(板书:描点----标数-----连线)

    (描点时要沿着竖线对准总轴上的刻度,两点间的线段要直等等。)这些步骤清楚了吗?(同位互相订正)

    (3)分析:看着这个最低气温统计图你能说说气温是怎么变化的吗?

    这是5月10日-----13日学生生病人数统计图,谁来给大家分析一下学生生病人数的变化情况。

    2、出示气温图和生病人数图:对比这两张统计图你又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建议给他们说说。

    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评价、补充。

    师:我们要注意天气变化增减衣服,合理饮食、营养全面,还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小彬为了锻炼身体,采取了1500米跑步训练,他坚持锻炼并记录了每周的最好成绩。出示:课件。仔细观察你能分析一下他的锻炼成绩吗?

    统计图有着悠久的历史,大家听(出示课件)孩子们,统计图确实无处不在,就在咱们的大自然中,大自然以它无穷无尽的变化,造就了无以计数的物象形态,这是树的年轮,这一圈圈的年轮不正是大自然对统计图的杰作吗?

    统计图教案【篇2】

    【学习内容】

    条形统计图 P94——P95

    【学习目标】

    1、我会根据实际问题,利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地表示相应的数据。

    2、我能根据要求准确的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能对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3、我能养成良好的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活动中,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感受统计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经历用数字、图形和条形来表示数量的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多少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

    难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根据数据大小准确地画出长短合适的条形统计图。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与独立思考相结合。

    【学习准备】

    直尺、课件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生进行关于天气情况的谈话,引导学生认识表示各种天气的图形符号。(出示表示天气符号图片)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20xx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图:提出问题: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几天?你能把他们清楚的表示出来吗?

    1、整理数据

    提问: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个月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呢? 启发学生思考并整理数据:我们要统计什么?用什么方法可以统计出这些数呢?

    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知道可以分别用数数、画“√”、画“○”、写“正”字等方法。

    学生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是用什么方法收集数据的?为什么选用这个方法?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到用写“正”字法来进行统计,比较方便。

    2、表示数据。

    提问:我们通过画“正”字法来进行统计,已经知道了每组天气各有多少天了,那如何才能清楚的表示出来呢?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并在小组内完成。(88教案网 Www.jab88.COM)

    汇报展示。

    3、分析数据。

    提问:刚才这几组同学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汇报时明确指出:这三种方法都能表示出20xx年8月北京市的天气情况,但是条形统计图能更好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4、小结

    像这样用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我们把它叫做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

    仔细观察条形统计统计图,除了表示数据的条形外,从图中还能看到什么?

    小结: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图日期(指画统计图的时间)、单位名称、条形、横轴(要统计的内容)、纵轴(一般表示数量)等组成。

    5、比较统计表和统计图

    提问:统计表和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1)是条形图与象形图进行对比,条形图可一眼看出数据的大小;

    (2)是条形图与统计表进行对比,条形图表示数据更直观。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95页“做一做”情境图。

    (1)学生在组内汇报自己出生的月份,组内做好出生月份统计表。 (2)各组汇报统计结果,完成全班学生出生月份统计表。

    (3)学生利用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卡片完成教材95页的统计图。

    (4)学生根据统计图独立完成教材95页下面的填空题。

    2.教材100页1题。

    (1)学生在组内汇报自己的睡眠时间,组内做好睡眠时间统计表。

    (2)各组汇报统计结果,完成全班学生睡眠时间统计表。

    (3)学生独立在教材上完成全班学生睡眠时间统计图。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同时还有哪些疑惑?

    【板书设计】

    条形统计图

    用条形的长短来表示数量多少的统计图,叫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一眼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比统计表更加直观,更加清楚,而且方便比较。

    条形统计图一般是由标题、制作日期、单位名称、条形、横轴、纵轴等组成。

    统计图教案【篇3】

    课题:折线统计图

    课型:新授课

    备课人:

    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能力目标:

    会看单式折线统计图,能从单式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情感目标:

    对在具体的情境下,选择哪种形式进行统计有一个初步的感受。

    重点: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知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

    能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预设个性修改

    目标导学

    复习激趣目标导学自主合作汇报交流变式训练

    创境激疑

    一、引出折线统计图

    (1)这是李康同学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统计表。出示统计表

    (2)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清晰地表示体温变化的情况吗?(条形统计图)

    (3)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清楚的看出什么?小结:通过条形统计图确实可以清晰地看出一天的体温变化,还能很快看出哪一时刻的体温最高,哪一时刻的体温最低。

    (4)那怎样更简单、更清晰的表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呢?出示折线统计图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合作探究

    二、解读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也是统计图的一种,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你看懂了什么?a)独立观察b)小组交流c)、大组交流

    (1)点:①你是怎么看出来的?②小结:折线统计图上的点是表示一天的体温。

    (2)线:两个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什么呢?(李康的体温变化情况)

    小结: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4)在折线统计图里,可以通过折线的升降来看变化的情况,看看书上怎么说的?学生看书

    三、感受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独立思考——同桌说一说

    (2)交流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今天我们认识了折线统计图,你能说说它与我们以前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吗?(1)生说(2)小结:条形统计图能清晰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事物的变化情况。

    拓展应用:

    总结:

    折线的升降可以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折线越陡,变化越大。

    作业布置

    108页1、2题

    板书设计

    统计图教案【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特征

    (1)合理运用迁移规律,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

    由于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比较相似,只是不画直条,而是按照数据的大小描出各点,再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因此教材中选用了数据富于变化的条形统计图,从而引出另一种表达方式,自然地过渡到折线统计图。

    (2)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本单元精心地选取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如身高的变化、气温的变化、病人的体温变化等。

    (3)培养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教材在安排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时,为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2、《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中对于“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通过分析《课标》要求,可以看出,对于折线统计图这部分重在:理解、应用,制作统计图不是学习重点。

    3、教材对比

    冀教版教材此部分内容出现在五年级下册,比较两种不同版本教材可以发现:

    第一,两种版本教材都是利用知识迁移,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体现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第二,冀教版教材的折线统计图中用红颜色重度标识了“点”,在尝试画折线统计图时先将“点”标好,让学生补充。这样降低了学生操作的难度。

    第三,冀教版教材中本单元还涉及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内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开始接触“统计”内容,学习了根据分类结果得到的简单统计表和“以1当一”的简单条形统计图,在二年级上下册分别学习了“以1当二”、“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到三年级学习了“起始格”不同的条形统计图和横向条形统计图,因此在学习本单元“折线统计图”之前对条形统计图已经学习了很多内容,包括画条形统计图,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条形统计图中蕴含的数学信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及提出相关问题等等,所以学习本单元知识,就从条形统计图迁移过来。

    另外“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例如新闻之中,有的学生可能有所认识,有些学生可能没有注意到,但是有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学生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理解不会存在太多的问题。

    本单元知识还是五年级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因此需要学生们充分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以及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学习困难点预设:

    (1)。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的总结要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产生,让学生在充分交流“发现了什么?”、“有什么不一样?”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其特点。

    (2)。在什么条件下选择什么统计图比较好?条形统计图还是折线统计图。

    我的思考

    本节课我将尝试将本单元两个课时内容(例1、例2)进行整合,在本节课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合作;让学生感悟折线统计图对生活的指导意义,学会根据数据的变化正确地进行预测;不要求学生会制作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只要能根据数据把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描述、分析数据就可以了。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制作,但并不对此作统一要求。

    在后续课中,我将安排统计图的选择(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选择)和对折线统计图的继续理解与应用。

    三、确定目标

    1学生能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学生能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以及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学生能将折线统计图补充完整并描述、分析数据。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制作。

    4学生能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较简单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习重难点预设

    学习重点:通过与条形统计图的对比,理解折线统计图反应数量增减变化的特点,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

    难点:能补充完整折线统计图。

    四、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

    出示过去一周兴隆天气预报的图片。

    谈话引入:同学们,这是老师从网上找到的过去一周内我们兴隆每天的天气情况的一组图片,从中你看懂了什么?

    教师将这些最高气温放大,让学生感受这么多的信息中要找到最高气温有些困难,然后谈话引出:你能给老师想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图片所要表达的意思展示的更直观、清晰一些吗?

    【设计意图】

    选择学生熟悉的、真实生活情景——“气温的变化”,目的是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统计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数学学习与生活很贴近,生活中能用到数学。

    第二环节:探究新知

    活动一:出示条形统计图,让同学们观察,提问:还记得条形统计图吗?回答问题:①如何读数的呢?②能不能找到气温是多少的日期呢?③气温相同的日期有没有呢?

    【设计意图】

    让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相关知识,为迁移到折线统计图做准备。

    活动二:出示折线统计图,有同学认识这个统计图吗?(引出本课课题)

    再出示刚才的条形统计图,让同学们对比两个统计图,思考一下:两个统计图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设计意图】

    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在与“已有知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形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学习情况预设】

    相同点:都能表示某一天的最高气温是多少。

    折线统计图的读数方法:

    教师要追问:①如何读数的呢?

    先看表示日期的横向上的线,找到具体的日期,再看这个日期“条”或“线”上的读数,就读出温度。

    如果“条”或“线”上没有读数,要用直尺读表示温度的竖着的线上数。

    追问:②能不能找到气温是多少的日期呢?

    追问:③气温相同的日期有没有呢?

    例如:5月5日气温是多少?怎么读?

    例如:5月3日是21℃。

    最高气温是29℃,有两天,分别是5月5日和5月8日。

    不同点:

    形状不同:条条的和折线形的日期表示方法不同:一段和一点折线统计图的“线”是有的向上,有的向下。

    “向上的”也不都一样,有的“陡”,有的“平”,可以让学生通过动作比划一下。

    教师要追问:“陡”跟“平”有什么区别呢?

    “陡”表示:温度上升的快;“平”表示温度变化不大。

    课件中隐去温度的读数,让学生用“陡”与“平”来判断温度变化的快慢。

    【设计意图】

    让学生充分表达,适时利用课堂上生成资源,形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活动三:观察折线统计图的做法

    课件演示折线统计图的做法,让学生思考:做折线统计图时关键的几步是什么?

    描点与连线

    让学生尝试描点:一名同学演示,大家评价。

    先找到日期,再用直尺找到温度。

    【设计意图】

    “教”给学生作图的方法,并在学生展示过程中,解决容易出错之处。

    活动四:完成折线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陈东几岁到几岁时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

    2、陈东身高115厘米时几岁?

    3、陈东5岁半时身高大约多少?

    110厘米

    方法一:(115—108)÷2=3。5

    108+3。5=111。5

    方法二:画线

    先画竖线(年龄)

    再画横线(身高)

    大约11。5

    4、预测一下11岁时,陈东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150厘米左右

    5、你还有什么其他问题吗?

    其他数学问题:围绕图中的数学信息即可。

    例如:10岁比9岁高了多少?……

    【设计意图】

    通过“完成”折线统计图,让学生通过描点、连点成线段,在连点的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增减变化,经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全过程,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让学生初步经历折线统计图的做法,同时通过问题5“预测一下11岁时,陈东的身高大约是多少?”来让学生达到《课标》中“

    6、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的学习目标。

    第三环节:达标测评

    独立完成练习十九中的第4题

    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效果

    教师出示答案,反馈学习效果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出示知识树

    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认识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是我们在小学学习统计知识的一部分,回想一下我们小学阶段:一年级学习了简单统计表和“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二年级学习了复式统计表和“以一当二”、“以一当五”的条形统计图;三年级学习了“起始格不同”的条形统计图;四年级上学期学习了复式条形统计图,今天又学习了折线统计图,将来我们在五年将讲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六年级学习扇形统计图。这些统计图和统计表对于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很大的作用,老师给同学们留一项作业: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又到了统计图或统计表,比如电视的新闻等等,看看这次统计图你会不会画。

    五、课后反思

    1、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找准知识迁移点,让学生在跟已有知识对比过程中,形成对新知的建模过程。

    2、引导学生尝试、交流使学生亲历折线统计图的建构过程,从而更深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3、关注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统计图教案【篇5】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型是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课题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认识折线统计图》。

    本课教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根据新课标中对统计提出的要求,我制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是:

    认知目标: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在统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进行合理推测的能力。

    情感目标:

    ①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②通过对东营市各项资料的分析与认识,加强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分析,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这是我将采用的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我将其分为以下4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复习旧知: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的引入素材单一,以书本引例为主,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本节课前我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到了有关东营市小型汽车拥有量的数据,将它作为导入素材,不仅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来源于我们身边,还能增加学生对东营市发展变化的了解,调动学生的兴趣。接下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统计图表,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是学生的完成的情况,这又是在传统教学中不可能实现的,而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师、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先进的现代化设备将自己的智慧、成果展示给大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激励他下面的学习。

    二、通过对旧知的的复习,我们进入了下一环节:新知的学习。

    有数据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而传统教学中,知识的呈现“死板”,以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倾听为主,使学生丧失了83%的知识来源,因此,在这里我将“不动”的折线统计图,借助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功能,将它的绘制过程演示出来,利用视觉的直观性、形象性,突出折线统计图的构成——点线及连线的起伏,为难点的突破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对比教学,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是小组讨论的结果,由组长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现给大家,并给予解说,利用实物投影仪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学生展现自我和小组智慧的机会;从学生的讨论总结内容看,基本上找到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可见,课件演示的作用明显。

    三、接下来进入第3环节:寻找新知,运用新知。

    在这里更加突出了多媒体的强大作用,我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知识信息,制成课件,当学生举例时,一一呈现出来,更加形象具体,让学生看到实实在在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学科,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在运用新知部分,我利用网络搜集到了5项关于东营市的环境及基础建设方面的数据,制成了折线统计图,融入到课件中,利用贴近自己生活的、丰富的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利用各种不同的统计图资料,有针对性的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通过多方面、不同角度的训练突破第二难点。发挥多媒体环境下内容丰富、容量大的特点。

    如第一题主要练习折线的起伏可以反映数量增减的变化

    第二题通过气温的整体变化趋势的分析预计将来气温的变化趋势,培养学生的合理推测能力,并结合下面三道题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四、总结,布置作业。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

    总之,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充分利用了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功能,将知识的呈现更加直观化和形象化、具体化,更加易于接受、理解;丰富的内容、高容量的练习更能让学生迅速的将所学知识消化吸收;实物投影仪的应用,更为师生、生生的交流提供了机会和平台,让学生在交流和展示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最后,通过多媒体的“动”、板书的“静”,两者的完美结合将数学知识的内容体现在学生面前。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

    统计图教案【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改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08页—109页第七单元《统计》例1及练习十九部分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并作出预测。

    教学难点:

    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

    教具准备:

    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幻灯片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去科技馆参观过吗(没有)老师去年就到北京科技馆去参观了一次(点幻2),科技馆里的东西可有趣了,有许许多多的新型汽车,(点幻3)还有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课件出示主题图及图片)每年都有很多像同学们这样的中小学生到里面去参观,下面就是1998年——20xx年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统计图(点击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这个统计图可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同学们还认识它吗?谁来说说它叫什么名字?(条形统计图)用你的火眼金睛仔细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

    师:

    (1)从条形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指名学生回答)

    (2)条形统计图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引导学生回答:①标题,日期②横轴、纵轴③直条④数据。

    (3)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学生口答)(板书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以表示数量3万人和1998年的相交点上),很棒,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同时课件出示3万的点)这就是画折线统计图很重要的一步,描点。(课件出示并板书:描点)。从1999年到20xx年的点你能找出来吗?(能)把你们小组的纸片拿出来,互相合作,描上剩下的点。(教师巡视)

    (2)学生尝试描点

    (3)同桌交换看一看。(剩下的点都描好了吗?把你的作品和同桌互相交换展示一下,把你觉得应该改进的地方告诉你的同桌)

    (4)全班汇报,集体描点或指名回答。(如:4万人这个点,横轴对准4万,纵轴对准1999年……)

    (5)连线

    点描好了,折线统计图画好了吗?还要做什么?(课件出示并板书:连线)说得真棒!为了统计图的美观和顺畅,要用直尺把这些点连起来,而且用铅笔画,笔尖不能太粗了,这样画出来的折线统计图才漂亮美观。

    (6)标数据

    折线统计图画好了吗?(如:指着4万这个点,问:这个点表示有多少万人去参观?(4万人)所以我们最后还应该把数据标上。)

    4、教师小结:这就是我们的新朋友—折线统计图我们已经画好了,在画折线统计图时,我们要先描点,再把这些点用线段按顺序连接起来,并标上数据。

    5、学生画的和课件对照,学生改错。

    6、分析图中信息。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折线统计图,小组讨论: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课件出示)

    学生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小结:

    (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的人数逐年增加。

    我的感想是:现在的科技展办的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看科技展了。)

    (4)引导学生预测、教师自己预测。

    师:20xx年是10万人,那么同学们,你们预测一下20xx大约是多少万人?(指名学生预测,并说明理由)

    师:老师认为20xx年大约是12万人,因为从1998年开始,大部分都是每年增长2万人,所以我认为20xx年大约是12万人。

    7、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位新朋友折线统计图,再加上我们的老朋友条形统计图,现在我们把它们俩个全请出来(课件出示),请同学们来对比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

    相同点:都有标题、日期、横轴、纵轴。横轴都表示年份,纵轴都表示人数。

    不同点:条形统计图用每个直条表示人数,而这个统计图是用点表示人数,还把点顺次连接成线段。

    特点的异同:

    条形统计图:直观、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既能直观、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在原来的板书上板书:既…………,又能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当我们只是想知道数量的多少,我们用什么统计图比较合适?当我们既想知道数量的`多少,又想知道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用什么统计图合适?(课件出示)

    考考你:

    (1)当我们只想知道三小每个班人数的多少,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2)当我们想知道这一个星期以来每天的气温变化情况我们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请同学们打开书108—109页,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请同学们把书看一遍,看看还有什么不懂的,把它提出来。

    看完的请举手,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如何画折线统计图,其实折线统计图和同学们的关系可密切了,只是同学们平时不注意罢了,同学们不信就请看大屏幕,这是图书室的老师对喜欢看科普读物的学生人数作的统计表,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吗?(课件出示统计表)

    学生动手画折线统计图;

    师:同学们,有困难吗?(没有)那把你画的和老师的对比一下,看看和老师的一样不一样?(学生对照)

    难点:不在相交点上的点怎么描点。

    同学们没有困难了,可老师有个疑问,26人这个点应该怎么确定?谁来帮帮老师?

    (如:26人这个点应该怎么确定?我们知道纵轴要对准二年级,横轴要对准26人,可是没有26人怎么办呢?(指名回答:在20人和30人的中间上去一点点。)

    学生交流,回答问题。

    2、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

    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呀?(天气预报图),对,在气温变化方面我们就常用到折线统计图,(课件出示)这是某地20xx年每月的月平均气温如下表,你能根据上表中的信息回答书上的问题吗?

    3、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同上)

    同学们,这是某地区1997—20xx年每百户家庭彩电平均拥有量统计图,仔细观察这个折线统计图,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交流回答问题。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四、课外作业

    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情况,并制成能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近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

    五、板书设计

    折线统计图

    画法:①描点②连线③标数据

    特点:既能表示数量的多少,

    又可以看出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

    【统计图教案】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