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七年级数学教案推荐
  • 七年级数学教案

    发表时间:2023-10-06

    七年级数学教案推荐。

    编撰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因此老师每天都会严格按时按质量去完成教案课件的撰写。授课时,老师都会遵循教案课件的内容来进行。那么,一份优秀的教案课件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下面是栏目小编为您精心搜集和整理的“七年级数学教案”相关的信息,供您参考,有时候,言语难以表达,分享就变成了最好的传递方式!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的概念以及抽样调查的意义,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或全面调查,进一步熟悉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教学重点:对概念的理解及对数据收集整理。

    教学难点:总体概念的理解和随机抽样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对全班同学对自己所喜爱的学科进行了调查,那么如果要对某校20__名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

    二、新课

    1.抽样调查的意义

    在上述问题中,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全面调查花费的时间长,消耗的人力、物力大,因此需要寻求既省时又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抽样调查。

    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叫抽样调查。

    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意义

    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

    个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

    样本: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3.抽样的注意事项

    ①抽样调查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即样本容量要恰当.样本容量过少,那么不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比如要调查20__名学生对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若抽取的样本容量为几名学生就不能反映20__名学生的喜爱情况;如果抽取的学生人数过多,必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再如要调查60岁以上的老人的生病情况,在医院去抽取一些60岁以上的住院病人,它又不具有代表性,则应从60岁以上的老人册中任意抽取部分老人的生病情况来反映总体的60岁老人的生病情况,才能达到目的.

    ②抽取的样本要有随机性.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所谓随机就是机会相等.例如在20__名学生的注册学号中,随意抽取100个学号,调查这些学号对应的100名学生.当然还可以在上学或放学时,在学校门口随机进行调查;或则每隔10个人调查一个,直到调查满确定的样本容量.

    总体说来抽样调查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抽样过程中避免了人为的干扰和偏差,因此随机抽样是最科学、应用最广泛的抽样方法,一般情况下,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精确度就越高.

    下面是某同学抽取样本数量为100的调查节目统计表:

    表中的数据信息也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来描述。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中的符号法则和绝对值运算法则,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能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熟练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使学生掌握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法则;

    3、三个或三个以上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时,能正确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简化运算过程;

    4、通过有理数乘法法则及运算律在乘法运算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5、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法则的合理性,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能够熟练进行运算。依据法则和运算律灵活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是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和乘方运算的基础。运算和加法运算一样,都包括符号判定与绝对值运算两个步骤。因数不包含0的乘法运算中积的符号取决于因数中所含负号的个数。当负号的个数为奇数时,积的符号为负号;当负号的个数为偶数时,积的符号为正数。积的绝对值是各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运用乘法交换律恰当的结合因数可以简化运算过程。

    本节的难点是对法则的理解。法则中的“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只是针对两个因数相乘的`情况而言的。乘法法则给出了判定积的符号和积的绝对值的方法。即两个因数符号相同,积的符号是正号;两个因数符号不同,积的符号是负号。积的绝对值是这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有理数乘法法则,实际上是一种规定。行程问题是为了了解这种规定的合理性。

    2、两数相乘时,确定符号的依据是“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也就是小学学过的算术乘法。

    3、基础较差的同学,要注意乘法求积的符号法则与加法求和的符号法则的区别。

    4、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

    5、小学学过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有理数乘法仍适用,需注意的是这里的字母a、b、c既可以是正有理数、0,也可以是负有理数。

    6、如果因数是带分数,一般要将它化为假分数,以便于约分。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3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的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口算方法的全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0×3= 7×50= 6×3=

    20×5= 4×9= 8×60=

    24÷6= 8÷2= 12÷3=

    42÷6= 90÷3= 3000÷5=

    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1)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怎样算80÷20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汇报:

    预设学生可能会有以下两种口算方法:

    B.因为8÷2=4, 所以80÷20=4 这是根据计数单位的组成

    为什么可以不看这个“0”? ( 80÷20可以想“8个十里面有几个二十?”)

    这样我们就把除数是整十数的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表内除法。

    (4)师小结:

    同学们有的用乘法算除法的,也有用表内除法来想的,都很好,那么你喜欢哪种方法呢?

    师:你能知道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吗?你怎么知道的?你是怎样计算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生:求83除以20、80除以19大约得多少,从题目中的约等号看出不用精确计算。

    预设:83接近于80,80除以20等于 4,所以83除以20约等于4。

    19接近于20,80除以20等于 4,所以80除以19约等于4。

    (3)你是怎么这样快就算出的呢?

    A.因为15÷5=3,所以150÷50=3。

    B.因为3个50是150,所以150÷50=3。

    这一题跟刚才分彩旗的口算方法有不同吗?

    都是运用想乘算除和表内除法这两种方法来口算的。

    师:在解决分彩旗和刚才的问题中,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法的口算方法,(板题:口算除法)口算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口算。

    口算练习:150÷30 240÷80 300÷50 540÷90

    你能估吗?请先估算,再把你的估算方法与同伴交流,看看能否互相借鉴。

    (2)谁想把你的方法跟大家说一说。

    (4)判断估算是否正确:122÷60=2 349÷50≈8 为什么不正确?

    观察每道题,怎样很快说出下面除法算式的商?

    如果估算的话把谁估成多少。

    2.算一算、说一说。(申请书范文网 WWW.Sq158.cOm)

    (1)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

    (2)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商反而除以几。

    (1)一共要寄240本书,每包40本。要捆多少包?

    你能找到什么条件、问题。你会解决吗?

    (2)这个小朋友也是一个爱看书的好孩子,她在看一本故事书。

    问:要求看完这本书大约需要几个月?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你会求吗?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本节课学习了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有80面彩旗,每班分2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80÷20=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4

    一、 教学目标

    1、 在了解相反意义量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正负数的概念和学习正负数的意义。

    2、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 学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

    难点:负数的概念

    三、 教具

    投影片、实物投影仪

    四、 教学内容

    (一 )引入

    师:我们知道,为了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产生了1,2,3,4……这些数,我们把它叫做什么数?

    生:自然数

    师:为了表示“没有”,又引入了一个什么数?

    生:自然数0

    师:当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不是整数时,又引进了什么数?

    生:分数(小数)

    师:可见数的概念是随着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发展的。请同学们想一想,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着别类型的数呢?如吐鲁番盆地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5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高出海平面8848.13米,我市某天最高气温是零上8摄氏度。

    请学生用数表示这些量,遭遇表示困难。

    师:为了能表示这些量,我们需要引入一种新数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1、1正数与负数]

    (二)新课教学

    1、 相反意义的量

    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比如:(投影片显示)

    (1) 汽车向东行驶2.5千米和向西行驶1.5千米;

    (2) 气温从零上6摄氏度下降到零下6摄氏度;

    (3) 风筝上升10米或下降5米。

    引导学生明确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征:(1)有两个量 (2)有相反的意义

    请学生举出一些相反意义的量的实例。

    教师归结:相反意义中的一些常用词有:盈利与亏损,存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运进与运出,上升与下降等。

    2、 正数与负数

    师: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能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

    由师生讨论后得出:我们把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的,用“+”(读作正)号来表示,同时把另一种与它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为负的,用“-”(读作负)号来表示。

    师:例如,如果零上6℃记作+6℃(读作正6摄氏度),那么零下6℃记作-6℃(读作负6摄氏度),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表示(1)、(2)两题。

    生:(1)如果向东行驶2.5千米记作+2.5千米(读作正2.5千米),那么向西行驶1.5千米记作-1.5千米(读作负1.5千米);(2)如果上升10米记作+10米(读作正10米),那么下降5米记作-5米(读作负5米)。

    师:像+6,+10,+2.5等前面放有“+”号的数叫做正数,像-6,-5,-1.5等前面放有“-”号的数叫做负数。正号可以省略不写,如+5可以写成5,但负数的负号能省略不写吗?

    生:(讨论后得出)不能。

    师:(以温度计为例)温度计中的0不是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是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因此得出: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练习

    1、 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练习1,2,3

    2、 补充练习

    (1)在-2,+2.5,0, ,-0.35,11中,正数是 ,负数是 ;

    (2)如果向东为正,那么走-50米表示什么意思?如果向南为正,那么走-50米又表示什么意思?

    (3)欧洲人以地面一层记为0,那么1楼、2楼、3楼……就表示为0,1,2……那么地下第二层表示为 。

    (四)小结

    1、 引入负数可以简明的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对于相反意义的量,如果其中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量可以用负数表示。

    2、 在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把哪一种意义的量规定为正,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3、 要特别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建立正负数概念后,当考虑一个数时,一定要考虑它的符号,这与小学里学过的数有很大的区别。

    (五)作业

    见作业1.1节作业。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的概念和的画法,掌握的三要素;

    2.会用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利用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画法和用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难点是正确理解有理数与上点的对应关系。的概念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另外应该明确的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上的点表示,但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这个工具打下基础.

    二、知识结构

    有了,数和形得到了初步结合,这有利于对数学问题的研究,数形结合是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三、教法建议

    小学里曾学过利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为此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把射线怎样做些改进就可以用来表示有理数?伴以温度计为模型,引出的概念.是一条具有三个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这三个要素是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的根本依据。与它所在的位置无关,但为了教学上需要,一般水平放置的,规定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要注意原点位置选择的任意性。

    关于有理数与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应该明确的是有理数可以用上的点表示,但上的点与有理数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几个有理数在上所对应的点的相互位置关系,应该能够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通过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及其应用,逐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的相关知识点

    1.的概念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

    这里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二是这三个要素都是规定的.

    (2)能形象地表示数,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上的点表示,但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

    以是理解有理数概念与运算的重要工具.有了,数和形得到初步结合,数与表示数的图形(如)相结合的思想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思想.另外,能直观地解释相反数,帮助理解绝对值的意义,还可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因此,应重视对的学习.

    2.的画法

    (1)画直线(一般画成水平的)、定原点,标出原点“O”.

    (2)取原点向右方向为正方向,并标出箭头.

    (3)选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并标出…,-3,-2,-1,1,2,3…各点。具体如下图。

    (4)标注数字时,负数的次序不能写错,如下图。

    3.用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1)在上表示的两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由正、负数在上的位置可知:正数都有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比较大小时,用不等号顺次连接三个数要防止出现“ ”的写法,正确应写成“ ”。

    五、定义的理解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如图1所示.

    2.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上的点表示.例如:在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如图2).

    A点表示-4; B点表示-1.5;

    O点表示0; C点表示3.5;

    D点表示6.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在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又从正数和负数在上的位置,可以知道:

    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因为正数都大于0,反过来,大于0的数都是正数,所以,我们可以用 ,表示 是正数;反之,知道 是正数也可以表示为 。

    同理, ,表示 是负数;反之 是负数也可以表示为 。

    3.正常见几种错误

    1)没有方向

    2)没有原点

    3)单位长度不统一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2)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3)会用列表尝试的方法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能力目标:

    1)渗透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思想。

    2)通过尝试求解,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认真的学习习惯。

    2)在积极的教学评价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本班共有40人,请问能确定男女生各几人吗?为什么?

    (1)如果设本班男生x人,女生y人,用方程如何表示?(x+y=40)

    (2)这是什么方程?根据什么?

    2.男生比女生多了2人。设男生x人,女生y人.方程如何表示? x,y的值是多少?

    3.本班男生比女生多2人且男女生共40人.设该班男生x人,女生y人。方程如何表示?

    两个方程中的x表示什么?类似的两个方程中的y都表示?

    像这样,同一个未知数表示相同的量,我们就应用大括号把它们连起来组成一个方程组。

    4.点明课题:二元一次方程组。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取数据,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探究新知,练习巩固

    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1)请同学们看课本,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的概念,并找出关键词由教师板书。

    [让学生看书,引起他们对教材重视。找关键词,加深他们对概念的了解.]

    (2)练习:判断下列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学生作出判断并要说明理由。

    ①x2+y=0 ②y=2x+4 ③y+?x ④x=2/y+1 ⑤(x+y)/3-2=0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设计的重点,为加深学生对“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的内涵的理解,我采取的是阅读书本中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项的次数的思考”,进而完善血生对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概念

    (1)由学生给出引例的答案,教师指出这就是此方程组的解。

    (2)练习:把下列各组数的题序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

    方程x+y=0的解,方程2x+3y=2的解,方程组的解。

    (3)既满足第一个方程也满足第二个方程的解叫作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练习:已知是方程组的解,求a,b的值。

    (三)合作探索,尝试求解

    现在我们一起来探索如何寻找方程组的解呢?

    1.已知两个整数x,y,试找出方程组的解.

    学生两人一小组合作探索。并让已经找出方程组解的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明自己的解题思路。

    一般思路:由一个方程取适当的xy的值,代到另一个方程尝试.

    (设计意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探索并解答问题,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也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2.据了解,某商店出售两种不同星号的“红双喜”牌乒乓球。其中“红双喜”二星乒乓球每盒6只,三星乒乓球每盒3只。某同学一共买了4盒,刚好有15个球。

    (1) 设该同学“红双喜”二星乒乓球买了x盒,三星乒乓球买了y盒,请根据问题中的条件列出关于x、y的方程组。(2)用列表尝试的方法解出这个方程组的解。

    由学生独立完成,并分析讲解。

    3.例 已知方程3X+2Y=10

    ⑴当X=2时,求所对应的Y 的值;

    ⑵取一个你自己喜欢的数作为X的值,求所对应的Y的值;

    ⑶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

    ⑷用含Y 的代数式表示X;

    ⑸当X=-2,0 时,所对应的Y值是多少;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形成求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一般方法,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再从他们解一元一次方程的重复步骤中提炼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然后把它与原方程比较,把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哪一个方程计算会更简单,形成“正迁移”,引导学生体会“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过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学哪些知识和方法?

    2.你还有什么问题或想法需要和大家交流?

    3.教材P82

    教学设计说明:

    1.本课设计主线有两条。其一是知识线,内容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到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再到列表尝试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第二是能力培养线,学生从看书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到学会归纳解的概念,再到自主探索,用列表尝试法解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是本课设计的主要理念。由学生给出数据,得出结果,再让他们在积极尝试后进行讲解,实现生生互评。把课堂的一切交给学生,相信他们能在已有的知识上进一步学习提高,教师只是点播和引导者。

    3.本课在设计时对教材也进行了适当改动。例题方面考虑到数码时代,学生对胶卷已渐失兴趣,所以改为学生比较熟悉的乒乓球为体裁。另一方面,充分挖掘练习的作用,为知识的落实打下轧实的基础,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7

    A、以高原、山地主B、 以丘陵、平原为主 C、以山地为主 D、以平原为主

    C、亚洲位于世界上的大陆东部,面临世界的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3、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下图中①~④表示的海峡,与非洲有关的是( )

    A.广阔的平原 B.高大的山系 C.陡峻的高原 D.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19、贝贝在欧洲西部旅游时拍摄了许多旅游景观图片,他在网上发送给玲玲时,有张图片的国名标注错误。这张图片是( )

    A、斗牛—葡萄牙 B、埃菲尔铁塔—法国 C、风车—荷兰 D、古罗马斗兽场—意大利

    21、诞生于1939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与这个的“音乐之都”一样,在世界上几乎是家喻户晓。要欣赏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应去的国家是( )

    22、意大利处于地中海沿岸,夏季火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农作物成熟。这里有比较发达的( )

    (2)图中字母H表示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这条分界线是 运河,它沟通了地中海和 海。

    (3)从图中河流的渡河,判断亚洲的地势是 。

    (4)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④ 气候。

    (1)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位于 (填“南”或“北”)半球,西临 洋。

    (2)由上图所示河流的流向可判断中南半岛的地势特点 ;地形特点是 。

    (3)由左图分析,中南半岛的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是 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

    (4)右图中表示中南半岛主要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沿河 (地形)和河口 地区。

    (5)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①是 最终注入 .

    (6)图中②海峡是海峡,是世界海洋运输的重要枢纽。

    (1)写出非洲略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2)写出拉丁美洲略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3)从纬度位置来看,非洲与拉丁美洲主要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以 带的气候类型为主。从人种的分布来看,非洲以 人种为主,拉丁美洲以

    人种为主。

    (4)⑤山峰为非洲峰,有“赤道雪峰”之称,这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响。

    (5)C河流域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特征为。

    (1)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三洲”是指 洲、欧洲和非洲,“五海”主要为地中海, 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其中 海是世界上的内陆湖泊。

    (2)本地区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及其沿岸地区。请任意写出本地区一个重要的产油国: 。

    (3)中东地区居民主要以 人为主,属于 人种。

    (2)我国在南极内陆冰盖建立了第三个南极科考察站C 站,该站位于南极点的 方向。

    (5)当我们放暑假时,南极地区是 季节。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通过正.负数学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3.通过探究,渗透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

    学习重点:

    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学习难点:

    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讲练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

    问题1:“零”为什么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参考例子:温度表示中的零上,零下和零度.

    二.探究理解解决问题

    问题2:(教科书第4页例题)

    先引导学生分析,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20xx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一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kg,小华体重增长—1kg,小强体重增长0kg.

    (2)六个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美国—6.4%,德国1.3%,

    法国—2.4%,英国—3.5%,

    意大利0.2%,中国7.5%.

    三.巩固练习

    从0表示一个也没有,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

    在学生的讨论中简单介绍分类的数学思想先不要给出有理数的概念.

    在例题中,让学生通过阅读题中的含义,找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决定哪个用正数表示,哪个用负数表示.

    通过问题(2)提醒学生审题时要注意要求,题中求的是增长率,不是增长值.

    四.阅读思考1页

    (教科书第8页)用正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问题:1.直径为30.032mm和直径为29.97的零件是否合格?

    2.你知道还有那些事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允许误差吗?请举例.

    五.小结

    1.本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2.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

    六.应用与拓展

    1.必做题:

    教科书5页习题4.5.:6.7.8题

    2.选做题

    1).甲冷库的温度是—12°C,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酷低5°C,则乙冷库的温度是.

    2.)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9±0.05(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9mm,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9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所学内容就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设计理念:

    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案,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科学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 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难 点:掌握合理安排时间的方法。

    教 法:启发法

    学 法:练习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干过家务活吗?谁能说说都做了那些家务?(学生发言)

    周末小明也主动帮妈妈做家务,瞧,他做了些什么?(课件出示)

    需要几分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科学、合理安排时间方面的知识。(出示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沏茶问题

    谁沏过茶?请举手。你平时沏茶的时候都需要做哪些事?你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估一估,做这些事情你需要多长时间? (指名说)

    (2)看一看,淘气沏茶要做几件事情?(出示课件)从画面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如果淘气一件一件地完成,需要多长时间?但小明是个爱动脑的好孩子。他想什么呢?(出示课件),怎样才能尽快地让客人喝上茶?”尽快”二字怎样理解?

    聪明的小明就想跟大伙比比,看谁能设计出一个最佳的沏茶方案。出示课件。

    小明也给咱们发来了一个温馨提示的信息:设计时应该考虑:1、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哪些事又可以同时做?2、可用箭头“→”标出做事的先后顺序3、经你合理安排,计算出一共用了多少时间?节省了多少时间?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与小明比比吧。板书示范。

    ③互相交流,比比谁的设计方案即合理又省时。

    (3)学生展示、解说设计方案,学生集体观察。

    方案A: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找茶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1+1+8+1=11(分钟)

    方案B: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找茶叶1分钟→洗茶杯2分钟→沏茶1分钟

    1+1+8+1+2+1=14(分钟)

    对这些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合理,又省时间?为什么(同时)?学生说,师板书工序流程。出示课件,指导学生看流程图。

    此时,小淘气的方案也出来了。(出示课件),你能看懂他的沏茶方案吗?

    请同学们再想想,在哪个时间内还可以做些什么事?(学生说)能节省多长时间?多做了几件事?(揭示:同时做的事情越多就会越节省时间)

    像小明写的这样图示,我们把它叫做“流程图”

    2、出示情境图片:妈妈正在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小女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问: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

    问: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烙两张呢?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

    问:还可以怎样烙?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启发引导: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问: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

    学生动手用硬币、课本来代表饼进行实验。

    问: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呢?

    怎样按排最节省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思考:(讨论)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数学游戏:

    1、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

    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第一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

    2、两人轮流报数,必须报不大于5的自然数,把两人报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0,谁获胜。

    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获胜,你第一次报几?以后怎么报?

    四、当堂训练

    1、判断:这样安排时间合理吗?为什么?(课件出示)

    A、小东边吃饭边看电视。

    B、边打电话边骑车。

    C、一边走路一边看书。

    D、在马路上踢球。

    五、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

    总结全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最后老师把伟大的文学家鲁迅的一句话送给大家,与大家共勉(课件):“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

    六、作业

    板书设计:

    统筹安排时间

    先后有序 同时完成 科学合理

    最佳方案: 洗水壶 → 接水 → 烧水 → 沏茶

    同↓ 洗茶杯

    时找茶叶

    课后反思:

    七年级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②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③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观点和能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在的数集的图里.难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讨论交流现在,同学们都已经知道除了我们小学里所学的数之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数,即负数.大家讨论一下,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生列举:3,5.7,-7,-9,-10,0,-3,-7.4,5.2…

    议一议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整数、0、分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

    说明: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

    【七年级数学教案推荐】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