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藤野先生教案收藏14篇
  • 藤野先生教案

    发表时间:2023-09-16

    藤野先生教案收藏14篇。

    教案课件在老师少不了一项工作事项,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只有充分准备好教案课件的前期设计,才能很好地达成要求的教学目标设计。你有没有关于教案课件撰写方面的苦恼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藤野先生教案收藏14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藤野先生教案 篇1

    一、艺海拾贝

    1、从原名、评价、主要著作、我们已学过的作品四个方面回顾鲁迅。

    2、从写作目的、命名之意、文体三个方面介绍《朝花夕拾》:

    二、初读标疑

    温馨提示:朗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疑难字词,并给文章标上自然段序号。

    小试牛刀:(这些字音、词义是老师希望你掌握的)

    1、注音:

    烂熳()绯()红匿()名诘()责

    不逊()驿()站畸()形杳()无消息

    解剖()瞥()见深恶()痛绝

    2、解词:

    ①标致:②模糊

    ③落第:④不逊:

    ⑤匿名:⑥诘责:

    ⑦凄然:

    ⑧油光可鉴:

    ⑨抑扬顿挫:

    ⑩杳无消息:

    火眼金睛:(你还有读不准音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吗?查查字典吧!)

    二、复读感知

    温馨提示:填写下表就能了解课文内容,别忘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地点(注明起止段)简要概括事件

    我的发现:全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顺序来记叙的。

    三、细读探究

    1、哪几件事在写藤野先生?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组织的?你能看出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吗?

    2、哪几件事没写藤野先生?和藤野先生有关吗?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组织的?

    3、你认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藤野先生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用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2.了解藤野先生的品质。

    教学重点:

    1.了解本文作者留学日本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情况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文本的事件。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直接写人的并不多,我们学过的人物有——《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还有一个就是藤野先生他是日本人,鲁迅先生为什么对他如此难忘?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访《藤野先生》吧!

    二、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大声读课文,读后说说:

    1、鲁迅先生为什么时时记起藤野先生?(提示:第一步,寻找相关段落第二步,提取关键词语)

    2.文中着重写了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人物和事件、要紧扣文本,尽量用原文中的词句组合,养成细读文本的习惯)

    小结:添改讲义、了解裹脚、关心实习、改解剖图

    三、品读:第6到第23段(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交流讨论,并做好记录。格式:先生,您xx的行为,让我感受到您xx的品质)

    例如:我品读的是: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先生,您添改讲义的行为,让我感受到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关爱弱国学生的品质。

    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关爱弱国学生、求真务实、治学严谨。。。。。。

    四、第1到第5段是写见藤野先生之前的所见所闻所感,第24到第31段是写匿名信、看电影事件,这些是不是多余之笔?(考查写作手法: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总结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人物的描写描写方法、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方法

    五、假使鲁迅与藤野先生阔别20年后,再次重逢,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藤野先生说,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段话,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七、总结全文:这节课我们跟随鲁迅先生的文笔,认识了生活俭朴、认真负责、严谨求实、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藤野先生他就像一朵梅花,不仅烙印在鲁迅心中,也烙印在我们心中。

    板书设计:(二)添改讲义、关心学生、工作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对学生要求严格

    关心解剖实习、热情诚恳,重视学生思想观念进步

    了解女人裹脚、实事求是、探索研究

    教后反思:这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师的引导学生学到了一些品读的方法,在今后的品读环节学以致用。再就是小组分工合作有实效。学生们先自学再小组交流,做到了有准备,有问题,有目的。我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有两点:一是教学语言不干净利落,课堂活跃不够。主要是细节上打磨不到位。二是参与发言的学生人数不够多,没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去。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藤野先生教案 篇3

    一、艺海拾贝

    1、从原名、评价、主要著作、我们已学过的作品四个方面回顾鲁迅。

    2、从写作目的、命名之意、文体三个方面介绍《朝花夕拾》:

    二、初读标疑

    温馨提示:朗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疑难字词,并给文章标上自然段序号。

    小试牛刀:(这些字音、词义是老师希望你掌握的)

    1、 注音:

    烂熳()绯()红匿()名诘()责

    不逊()驿()站畸()形杳()无消息

    解剖()瞥()见深恶()痛绝

    2、解词:

    ①标致:②模糊

    ③落第:④不逊:

    ⑤匿名:⑥诘责:

    ⑦凄然:

    ⑧油光可鉴:

    ⑨抑扬顿挫:

    ⑩杳无消息:

    火眼金睛:(你还有读不准音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吗?查查字典吧!)

    二、复读感知

    温馨提示:填写下表就能了解课文内容,别忘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地点(注明起止段) 简要概括事件

    我的发现:全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顺序来记叙的。

    三、细读探究

    1、哪几件事在写藤野先生?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组织的?你能看出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吗?

    2、哪几件事没写藤野先生?和藤野先生有关吗?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组织的?

    3、你认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藤野先生教案 篇4

    一、说教材

    新课程标准主张中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依据这一原则,并结合本课的具体内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理清思路,梳理线索,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

    3、学习选取典型事件,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4、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鲁迅先生东渡日本留学,弃矿从医,幸遇藤野先生;不久又弃医从文,惜别藤野先生,在与老师阔别二十年后,他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篇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但藤野先生毫不受恶劣空气的影响。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受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体会鲁迅和藤野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鲁迅原来想走“学医救国”的道路,但“匿名信风波”和“电影事件”极大地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使鲁迅认识到要拯救国家,就要医治国民的麻木、愚昧,这就需要用文艺唤醒沉睡的国民。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这一举动正是作者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表现。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这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所在。

    二、说教法、学法

    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这就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课文,突出重点、难点。教学中要始终突出以学生为本位的思想,从文学常识的积累、主题内容的把握、重点词句的.赏析到拓展、迁移、运用,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读、思、品、说、写,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在独特的体验中去品味语言、揣摩内涵与反思人生,从中获得感悟,得到教益。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问题“对于鲁迅和《朝花夕拾》,你了解多少?”,让学生结合文学常识的积累了解鲁迅先生的原名、籍贯、地位及代表作品,尤其是《朝花夕拾》回忆散文集的性质及其创作背景,为理解本文做情感铺垫。

    (二)检查预习

    多媒体出示“读一读,写一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三)整体感知

    首先让学生阅读标题,揣测文章内容,思考如果没有阅读课文,假如让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写些什么,主题会是什么?此环节让学生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明确认识到“文似看山不喜平”,好文章大都是一波三折的,更何况是大手笔的鲁迅,从而激发学生感悟名篇、深刻探究的学习激情。

    第二出示问题组,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读课文,这里采用师生共读的方式。思考问题如下:

    (1)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在这段经历中,作者转换了三个地点,请找出文中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2)文章标题是对全文思想内容鲜明精练的概括。据此,你认为课文是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叙述线索又是什么?请结合文意谈出自己的理解。

    (3)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来组织的?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里领会到的?

    这里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明确问题。通过第一题来给课文划分段落,使学生能够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通过时间、地点的变换来叙述事件的好处,从中学习构思布局的写作方法;通过第二、三题明确认识本文有两条叙事线索,明线是鲁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通过第四题理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爱国之情,使学生能够在自我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如“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实在标致极了”等),抓住典型事件(如“匿名信风波”和“电影事件”),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至此完成第一课时的学习任务,突破学习重点——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线索,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研读赏析

    在这一环节重点突破本课的另一个个学习重点——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并学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要求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速读第二部分“在仙台”。

    (1)在这一部分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你认为最让鲁迅感动的是什么?说说理由;

    (3)那段感人至深又发人深省的往事是什么?请你带着感情复述一下这件往事。

    结合第一题总结出这一部分共叙述了四件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多方面的高尚品质:

    修改我的讲义——正直热诚、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纠正解剖图——热情关心、严格要求

    关心解剖实习 ——正直无私、真挚诚恳

    了解女人裹脚——认真求实、治学严谨

    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的好处。

    在第二题中则让学生重点了解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这一高尚品质,鲁迅虽然是弱国的国民,但藤野先生却给他满腔热忱的帮助和指导,鲁迅的医学专业成绩“及格”。可日本的“爱国青年”对此却无端猜疑,“借”了鲁迅的笔记查看,他们的言行充满对弱国国民的歧视。藤野先生和“爱国青年”对鲁迅的态度截然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第三题则结合《鲁迅自传》进行比较阅读,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过程,完成对教学难点的突破。

    (五)探究补疑

    为了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挖掘教材,设计一些出乎学生意料的疑难问题,促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以活跃课堂气氛,并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问题如下:

    1、本文是赞美藤野先生高尚品质的,却写了他的“掌故”,这样是否有损于他的形象吗?

    2、日本学生给鲁迅的信,以托尔斯泰的话开头,隐含什么内容?

    3、藤野先生向鲁迅泄露了题目吗?如没有,你有何依据?

    4、鲁迅对藤野先生充满敬佩、感激之情,为何分别时,却向藤野先生说了谎?

    (六)布置作业

    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通过两三件具体事例,来刻画给你帮助最大的一个人。

    (七)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清晰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结构层次、表现手法,我精心设计板书,体现教学思路。把课文内容浓缩于板书,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根据板书,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把握课堂教学动向。

    整个教学流程,既要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又要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以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应该点拨到位,从而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引导学生深刻探究,从而抓住内在的东西,以培养自学能力,能够学以致用,突出其主体地位。

    藤野先生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收集鲁迅生平和创作的资料,认识鲁迅的人生道路,为理解鲁迅作品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2、复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探究本文外貌描写及典型事例对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学习他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2、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难点

    联系背景解读本文的主旨,思考和感悟人生意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绯红、标致、诘责、油光可鉴、深恶痛疾”等词语。

    2.回顾复习作者鲁迅及相关知识;了解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时代背景材料。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

    4.研读典型事例,理解人物形象。学习运用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5.学习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出示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1.作家作品

    学生介绍鲁迅其人及作品。

    2.简介作者的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于1906年到东京开始从事文学活动,1909年回国后,继续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成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阅读这篇课文。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标示段序,初步感知文意。疏解疑难字词,读准字音,弄懂词义。

    2.在这篇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写了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请你依据文章叙述中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理清课文内容,列出结构简表。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两名学生,到讲台上板演自己列出的结构图。

    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见藤野前,在东京

    相识

    与藤野在仙台相处

    离别

    相别后,深切怀念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组织材料。开头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是作者往仙台的缘由,接着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这就是当年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显示图片)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这篇文章还有另外一条暗线,那么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我们先按下暂且不表。下面先来看作者在文中是如何描述藤野先生的。

    四、研读,分析藤野形象

    1.学生采用跳读方式。阅读有关写藤野先生的内容

    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投影显示如下)

    跳读课文,找出文中作者关于藤野先生的描写,说说作者初到仙台时,目睹耳闻的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目睹印象——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大家找找看,一共写了我与藤野先生之间的几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2.学生朗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

    关心实习———热情诚恳

    了解裹脚———求实精神

    结论: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

    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明确:①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②叙事应该有详略

    ③上下文注意过渡

    ④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这时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前面我们阅读了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一些文字,文中还有一些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

    3.领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作者是抱着什么目的去日本的?为什么又离开日本去了仙台?(出示《自题小像》)

    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研讨交流,教师小结。

    A.在东京

    所见所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不学无术思想腐朽

    所感————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

    B.去仙台

    日暮里:触发忧国之情

    爱国

    水户: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C.弃医从文(显示图片和电影资料)

    匿名信事件——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

    爱国

    电影事件———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D.离开仙台,怀念先生

    直抒怀念之情——热情赞颂高度评价

    藏讲义爱

    怀念付诸行动——挂照片

    写文章国

    五、布置作业:

    抄写词语并明确词义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采用小组自改互查的方式,组长点评完成情况。

    二、研读关键语段,深透理解文意

    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1、2语段,思考: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

    学生交流后回答,教师明确:

    (1)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作者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东京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远大抱负与灰色的环境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心绪包容在这感慨良多的一句话里面。反衬出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

    (2)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在”表示“的确”的意思,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了这一反浯的讽刺力量,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夷和反感。而改动后则语意直露,缺乏讽刺意味。

    2.学生集体诵渎第5语段,思考:

    (1)初到仙台的“我”受到优待。究其缘由是“物以希为贵”.那么句中的“大慨”可以用“因为”替代吗?

    (2)“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教师点拨:

    (1)“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句末语气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肯定语气。作者用诙谐的口气猜测他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有点自谦、自喜,还有点隐含的感激之情。作者把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而“因为”则表达不出这层意味。

    (2)“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前面说明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睡,但出乎意料的睡安稳了,表露了作者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居然”一词加强了整个句子的幽默感。

    3.学生自读课文第24至3l语段,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2)“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特意写明呢?

    (3)“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句中“何尝”是什么意思?

    (4)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交流后发言,教师明确:

    (1)这是在考试风波一事使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和人格受到极大伤害后写下的一句极为愤慨的话。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歧视中国的日本人的心理来写的:在他们看来,贫弱中国的国民是低能儿,分数六十分以上,是老师漏题,而不是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结论,侮辱人格的做法引起作者极大愤慨,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到侮辱,更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悲哀。所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2)文中看电影事件中所叙述的中国人的情形,是依着一个要被枪毙的中国人、一群围着看枪毙的中国人和一个“我”的次序来说的。特意写明:“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说明作者没把自己看做局外人,旁观者。

    (3)“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情感。“酒醉似的喝采”原指日本学生看到枪毙中国人时兴高采烈的表现。句中的“他们”指麻木的中国人。

    (4)匿名信事例中作者有意揭示日本“爱国青年”的荒谬逻辑,表现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感情。看电影事件反映作者难以抑制的激愤。这两件事各有侧重,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国富强的志向,第二件事写中国国民的不觉悟——这是造成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使作者弃医从文。

    4.学生自读课文38语段,教师点拨:

    语段中“良心发现”一词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增加勇气”是指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便增加了勇气;“正人君子”指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御用文人等。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斗。文章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爱国主义思想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5.学生齐读课文1、5、24~31、36~38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朗读要求:第1段要读出辛辣嘲讽意味,第5段以轻松亲切语调表现友好之情,24~31段则充满愤激,36~38段应满溢感激。

    三、合作研讨,体验反思

    1.关于课文主旨的理解,沦争颇为热烈,对于下面的说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结合文(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学生各抒己见.激烈争论。

    2.鲁迅弃医从文的人生选择对你有什么启示?请联系自身思考人生的意义。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引导、鼓励。

    四、课堂小结

    欣赏一篇优秀的作品,就像品味陈年佳酿,只有用心体悟,才能获得心灵的飞跃和思想的升华。鲁迅的文章尤为如此。走进散文《藤野先生》,使我们更亲近地触摸了鲁迅奋然前行的心迹,更深透理解了鲁迅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藤野先生,令鲁迅感念,更镌刻在读者的心中,愿我们在关爱的沐浴中,生活的天空更为湛蓝、亮丽。

    五、作业布置

    朗读课文,领会感情

    六、自我问答

    藤野先生教案 篇6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并根据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制定了“藤野先生”课时的教学设计方案。问题提出,引导思路,合作学习,总结,精神学习,并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和课前准备的材料共同研究,学习。巩固已学的生字和生词。从课文中寻找文中“写藤野外貌特征的语句,说明他们的作用”,“分析文中四件事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为什么说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讨论的结果;最后,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任务分析

    “藤野先生”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学《语文》八年级的内容,篇幅很长,让人回味。

    本文共有37个自然段,可以分为3课时进行学习。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生字、词语和前四段的内容,为第二课时打下基础;第二课时主要学习4——35段第三课时学习剩下的两段。学习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此部分比较难懂,教师必须认真的引导学生理解。

    (1)学习重点

    学习重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品评重点句段,领会思想感情。

    (2)学习难点

    学习难点:在叙事中如何运用心理描写抒发感情。

    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中学八年级的学生,以前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加上平时对鲁迅的了解,因此,学习此文有认知基础。通过对第一课时的学习,已能正确朗读绳子、生词;初步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但是对于鲁迅的思想感情的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找出文中写藤野外貌特征的语句,学习抓特征描写人物的写法。

    (2)文中写藤野与我交往的四件事,分析每件事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3)标注作者对藤野深厚感情的语句,理解作者为什么说“他的性格在我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

    教学准备

    通过学生对第一课时的了解、料的查阅,多媒体课件进入课文的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设计,我们已初步了解藤野先生离开东京,前往仙台,那么鲁迅对仙台是什么样的印象呢?

    二)新课教学

    一、在仙台鲁迅与藤野初次相识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细读课文,分析外貌描写的作用。

    他的脸“黑瘦”“戴着眼镜”表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居然能概括讲述书的内容,说明他_____________。

    他“穿衣服太模糊”“冬天是一件旧外套”说明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朗读藤野为我“添改讲义”语段,分析这件事体现了藤野怎样的思想品德?作者对藤野的感情是如何表述的?找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词语。

    三、纠正解剖图和关心解剖实习两件事表现了藤野怎样的品质?

    四、如何理解藤野询问中国女人裹脚一事?

    五、从相识相处到惜别,作者对藤野怀着深厚的感情,跳读课文,标注关键词语。

    六、同样是日本人,别的日本人是如何对待中国人的?与藤野相比,你觉得他伟大在何处?由此我们知道藤野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前提测评

    解词:

    模胡掌故订正

    寒颤落第畸形

    (二)明确目标,预习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情,根据小组情况分配任务,预设第四和第六个问题稍难,教师指点小组板书讲解。

    (三)课堂展示:

    预设:

    1、外貌描写主要是抓特征。

    2、作者对藤野的感情应抓住我的心理描写分析。

    3、关于询问女人裹脚一事学生可能不能总结:求实精神。

    4、对藤野的感情可总结为:感激—怀念—愧疚

    5、写其他日本人主要是为了衬托藤野,要求学生概括日本青年所做的几件事: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三)课堂小结

    本堂课只要学习抓人物特征和选典型事迹表现人物思想品德的评优秀小组,布置下节课的任务

    当堂训练

    一、概括人物形象:藤野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归纳写作特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藤野先生的可贵品质的?

    三、回忆自己读书生活中哪位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口头描述并整理成文字。

    资源媒体的应用

    课前布置学生利用户联网查阅有关鲁迅的内容,以便于对课文的了解,教师在网络上找一些关于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是的生活状况,以共教学之用,这既为课堂教学效率做好准备,有能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共鸣。采用提问问答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入课堂的学习。

    藤野先生教案范文2

    【学习目标】

    1、提取信息,概括事件。

    2、多角度、多层面地解读人物。

    【教学重、难点】

    多角度多层面的解读藤野先生。

    【教学方法】

    品读法

    【教学过程】

    板书课题

    一、激趣导入:

    春有春花,夏有夏花,人的心里也会开花。一些不能忘记的事不能忘记的人,就是心中常开不败的花朵,有一天细细捡点慢慢品味,就是鲁迅所说的朝花夕拾。今天,我们就跟随鲁迅先生的文笔,细细评点那朵开在鲁迅心头的藤野之花。

    二、明确目标:

    这节课的目标是:(齐读:)

    1、提取信息,概括事件。

    2、多角度、多层面地解读人物。

    三、朝花夕拾之一经典回放:鲁迅的老师

    过渡:在鲁迅先生的文章中直接写人的并不多,有《阿长与山海经》的阿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再一个就是藤野先生。他是日本人,鲁迅先生为什么对他如此难忘?

    1、速读感知

    出示:请带着问题快速浏览:

    1、用原文回答鲁迅先生为什么时时记起藤野先生?

    2、文中着重写了鲁迅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

    出示:教你一招:第一步,寻找相关段落。

    第二步,提取关键词语。

    [学情预估]:第37自然段。

    学生活动:齐读倒数第二段。

    过渡:写人离不开事件,是通过哪些事件反映出藤野先生对他的鼓励和教诲?来看第二个问题:着重写了鲁迅和藤野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

    [学情预估]:添改讲义、改解剖图、关心实习、了解裹脚

    2、品读镜头

    出示:品读6——23段,镜头就是文本中的一个典型事件或细节,请任意选取这样一个镜头,深情朗读,并用“鲁迅致藤野先生”对话的方式品出藤野先生的品质。

    再教一招:如何选镜头:就是选取能体现藤野先生品质的事件或细节。

    如何品镜头:先生,您_____的行为,让我感受到您_____的品质。

    出示:动画,同步解说我们将“镜头”整理成一本“影集”,名为“永远铭记的温暖”,主角是藤野先生。

    师示范:我的镜头品读是(动画)镜头:添改讲义: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过渡引导:这是一处细节描写。)

    (出示)鲁迅致藤野:先生,您批改讲义的行为,让我感受到您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关爱弱国学生的品质。(板书)

    学生活动:学生小组分工合作任选一个镜头,制作一本“影集”。师巡回。

    全班交流:([学情预设]:生活俭朴、关爱学生、认真负责、(治学)严谨求实、循循善诱、正直热忱……

    顺势板书藤野的品质。

    小结过渡:我们通过品读文章,藤野先生这个人物就呼之欲出了,他鲜活的站在鲁迅先生的心里,也仿佛活生生站在我们面前。就写藤野先生来说,我觉得就此已经完整了。

    3、悟读探究

    出示:1——5段是写见藤野先生之前的所见所闻所感,24——31段是写匿名信、看电影事件,这些是不是多余之笔?谈谈你的理解。

    引导:让我们分组深入探讨,这些和写藤野先生有关系吗?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一组讨论1——5段,一组讨论24——31段。

    [学情预估]:

    1——5段,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时作这里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陪衬。

    24——31段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匿名信事件)是为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看电影事件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小结:以上内容,实则上恰恰反映了对藤野先生的更深层次的解读:如果说藤野先生改讲义等事件体现的是师德(出示上联),那么这些看似闲笔实则不闲的情节体现的却是人格(出示下联)。这是一个强国国民对弱国弱民超越了地域,超越了国家、甚至超越了种族的关心和热望。我们看到这位尊重客观事实,有着健康晴朗的人格的老师,外表枯瘦但内心却有着充沛情感的老师,的确让人难忘(出示横批)。

    同步出示对联:

    上联:谆谆教诲点点滴滴尽显师德

    下联:句句激励朝朝暮暮皆为树人

    横批:师恩难忘

    学生活动:在老师引导下齐读对联。

    四、朝花夕拾之二经典再续:师生重逢

    出示:假使鲁迅与藤野先生阔别20年后,再次重逢,一定有许多话想对藤野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段话,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学生活动。

    (配乐)先生:

    周树人

    五、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引导:我们和鲁迅先生一起拾起的是藤野之花,还有一朵鲁迅之花一直开在我们心头。

    出示:运用抓细节、品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查找资料,探讨鲁迅为什么弃医从文从而了解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藤野先生教案 篇7

    鲁迅是我最喜爱的一名做作家,最喜爱的就是他的《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原本叫做“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生活片段的10篇文章。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边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富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虽然在鲁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让人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小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住在一起,那时我时常和楼道里的一些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一起嬉戏,每次都玩的很开心,以至于每次都忘了时间的匆匆流去,每次都要大人在窗口大喊一声才会依依不舍的结束游戏回家。每逢佳节,吃完团圆饭,我们又会聚集在那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空地上,点燃我们早就准备好的小烟花,在火光中,尽情的奔跑着,欢笑着,舞蹈着,体验着前所未有的快乐。如今,我搬了新家,不在出门和其他伙伴们嬉戏了,而是不停的为学业操劳。每封佳节,也不在出去和伙伴们一起放烟花了,而是站在窗口凝视着那些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的五彩缤纷的“鲜花”,独自享受着。

    藤野先生教案 篇8

    这篇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作者与的交往为明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是暗线。教学时,可以采用由主到次、由整体到局部的教学思路,首先弄清文章的主要形象,然后再突破其他相关的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1、理清课文段落结构。

    2、着重分析藤野的形象,以及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即本文的明线及暗线。

    1.导人新课。

    2.介绍作者留学日本的目的以及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

    引用《呐喊》中相关内容加以介绍。

    1.学生迅速默读课文,标记出自己把握不准确的字词。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部分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4.思考讨论:这篇散文是以什么顺序记叙的.?又是以什么作为中心记叙的?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以为记叙的中心,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1.学生默读课文,采用跳读法,阅读与有关的内容。

    2.请学生根据所阅读的内容,在下列空缺处填上适当的内容。

    是一个——的人。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填空题。要想填写好,首先要准确把握好课文内容,然后选好填写的角度,概括好填写的内容。学生发言时,教师既要注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又要把握学生回答的正确性,不可放任自流。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填写的内容是不相同的:

    从肖像角度来考虑: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医学教授。依据第6段。

    依据第9、10段。

    从治学的角度考虑:认真负责,治学严谨。依据第16、17、23等段。

    从对待学生的角度来考虑:热情诚恳,循循善诱。依据第11—15、21、22等段。

    3.思考:作者写了与交往中的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的思想品质。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文选取典型事例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人物品质的特点,让学生明白写记叙文时对事例要有所选择。如果前一环节(即填空)解决得比较好,则此处只要稍做归纳即可。参考答案如下:

    4.学生再次速读课文,思考:“我”对怀有一种什么感情?请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学生讨论后明确:首先是一种感激和怀念之情,这种感情体现在以下行动上: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照片。③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的勇气和力量。之所以有这种感情,是因为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然后是一种愧疚之情,因为“状况也无聊,说起来无非使他失望,”“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

    明确:还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在课堂上看电影。等等。

    这道题涉及面广,难度较大,在分析时,可以分解成多个小问题。引导学生找准相关的课文内容,准确筛选信息。内容分析如下:

    文章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的缘由。写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表现作者忧国之情,是作者在教导下刻苦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作正面陪衬。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写作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告别的直接原因。总之,所有这些,都与突出有密切的关系。

    五、鲁迅先生是用什么来统摄全篇内容的?

    明确:作者是用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来统摄全篇的。文章开头写对东京的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是作者爱国思想的一个表现;在往仙台途中记得日暮里,可能是“日暮里”使作者联想到清王朝的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这里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土朱舜水客死的地方,这是作者爱国感情的又一表现;写对初到仙台受“优待”不以为然的理解,对艰苦的生活条件的态度,也是作者爱国思想的表现;对表示敬仰,是由于他不怀民族偏见,真诚帮助中国留学生;对日本“爱国青年”表示愤懑,是由于他们看不起中国人;看电影之后毅然决定弃医从文,更是出于爱国的考虑;最后把怀念之情变为多写反映黑暗现实的文章,则是当年弃医的目的,是爱国的实际行动。可见,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是统摄全篇的中心思想。

    注意分析上述内容时,教师切不可满堂灌,而应该引导学生依据相关内容进行思考,逐一分析,最终把握问题的实质。可以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文章第1段、第5段、第24---31段以及第36--38段等段落,体会文章的感情

    要求学生朗读时注意读出其中的感情:第1段透出的是一种辛辣的嘲讽,第5段应该是一种轻松亲切的语调,表现出一种友好之情;而第24--31段则是充满着作者的愤激之情,最后第36酗38段充满着作者的感激之情。

    有关内容请参照“教学设计(A)”。

    藤野先生教案 篇9

    藤野先生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和组织材料,学习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具体事例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体会、理解文章含义丰富的语言,掌握文章叙事线索。

    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明确文章的线索,探讨文章的主题。

    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

    3.联系材料,领会作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

    三.教学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让学生说说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人,并阐述理由。(有老师、

    父母、朋友、还有偶尔相识的陌生人)

    再让学生说说在成长中,哪件事最让你难忘?

    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文章。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讲述了他与先生的交往。鲁迅先生怀念藤野先生的原因与我们刚才所讲的原因是不是一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课文。

    2.复习有关《朝花夕拾》的知识。让学生说出已经学过的两篇课文的名称。然后说说在《从》《阿》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间的先后顺序。

    顺序是《阿》《从》《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长的经历来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散文集。

    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速读课文。

    1.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事情?

    (2)文章重点写了发生在哪里的事情?此外还写了什么地方的事情?你能说出文章中的地点变化吗?

    2.明确:

    (1)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学的经历为线索,写了作者在日本求学的一段经历,即写了离开东京,去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的关心,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即离开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2)重点写了发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还写到了东经等地的事情。文章中的地点变化:东京——仙台——中国。

    三.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以次我们可以比较容易地划分

    文章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

    第二部分(4-35):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经过。

    第三部分(36-38):回国后对藤野先生的思念。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朗读课文前三段,体会鲁迅文笔特点。

    2.讨论交流:

    (1)这部分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2)作者对所描写的对象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能够通过具体的语句来分析吗?

    明确:

    所描写的对象是“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员。对他们是一种厌恶之情,这是从他们逛公园,赏樱花,梳辫子,学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这也许也是鲁迅为什么要离开繁华的东京的原因所在。

    (3)一些段落在语言上有何特点?

    明确:

    比喻、反语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

    这段文字在准确地形容与细致的描写的基础上,作者还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刻画出来了,本来是担当着救国重任的留学生,到东京之后,则不思进取,反而追逐时髦,将头发弄得油光可鉴,尤其可悲的是,始终不忘记那条象征落后和耻辱的大辫子,反而将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恶心。文章用比喻和反语夸张,将讽刺之情巧妙地流露在字里行间。

    藤野先生教案 篇10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的主要事例;

    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重点:1.理思路、找线索,析事例;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难点: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

    鲁迅是大家所熟悉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你知道他最难忘、最使他感激的老师是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藤野先生》这篇文章来解开这个疑问。Www.jK251.com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根据地点变化,可以将课文分成几个部分?(板书略)

    提问:第一段写清国留学生在干什么?(赏樱花)指读第二段:他们又在干什么?(学跳舞)他们做这些事应不应该呢?为了更好地讨论这个问题,请同学们给补充一些历史资料:鲁迅去日本留学是什么年代?当时中国是什么样的状况?

    从鲁迅和那些“清国留学生”的不同表现中我们能感受到鲁迅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正是本文叙事的一条暗线。请大家在下文的学习中注意这一点。

    提问:想一想,作者写了他与藤野先生先生交往的哪四件事,从这四件事中,可以概括出藤野先生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这四件事,前两件是详写,后两件是略写。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提问:弃医从文这一举动表现了鲁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鲁迅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充分体现。)

    1在藤野先生诸多美好的品格中,作者认为哪一种是他最为敬佩的感动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

    2对于这样一位使鲁迅敬佩和感激的老师,鲁迅怀念他吗?鲁迅有哪些具体的怀念行动呢?

    3最后一句话中的“良心发现”“正人君子”分别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请学生归纳中心思想,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藤野先生教案 篇11

    一、艺海拾贝

    1、从原名、评价、主要著作、我们已学过的作品四个方面回顾鲁迅。

    2、从写作目的、命名之意、文体三个方面介绍《朝花夕拾》:

    二、初读标疑

    温馨提示:朗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疑难字词,并给文章标上自然段序号。

    小试牛刀:(这些字音、词义是老师希望你掌握的)

    1、 注音:

    烂熳()绯()红匿()名诘()责

    不逊()驿()站畸()形杳()无消息

    解剖()瞥()见深恶()痛绝

    2、解词:

    ①标致:②模糊

    ③落第:④不逊:

    ⑤匿名:⑥诘责:

    ⑦凄然:

    ⑧油光可鉴:

    ⑨抑扬顿挫:

    ⑩杳无消息:

    火眼金睛:(你还有读不准音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吗?查查字典吧!)

    二、复读感知

    温馨提示:填写下表就能了解课文内容,别忘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地点(注明起止段) 简要概括事件

    我的'发现:全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顺序来记叙的。

    三、细读探究

    1、哪几件事在写藤野先生?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组织的?你能看出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吗?

    2、哪几件事没写藤野先生?和藤野先生有关吗?这些材料是围绕什么线索组织的?

    3、你认为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藤野先生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认识生字词,挟着、芋梗汤、诘责、颤颤、畸形、绯红。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二)过程与方法:

    1.归纳人物典型事例和特征,概括人物思想品质。

    2.品读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崇敬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主要事件。

    学习难点:理清课文的线索,初步了解作者对藤野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给画“”的字注音

    挟着、芋梗汤、诘责、颤颤、畸形、绯红

    (学生补充预习过程中碰到的其他易读错或易写错的字词)

    二、导入新课

    1.回顾有关鲁迅的文常。

    我们已经读过不少鲁迅先生的文章,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鲁迅?(提示:原名、代表作、人生经历等等)

    2.在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两个人是最受鲁迅先生敬重的,一位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寿镜吾先生,一位就是我们今天将要认识的藤野先生。藤野先生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为什么一向以犀利的文笔著称的`鲁迅在回忆起藤野先生时竟是笔笔深情?现在,就让我们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三、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6—22节(时间10分钟),思考下列问题:

    1.藤野先生留给鲁迅的第一印象怎么样?

    2.后来,哪些事使我对他刮目相看?(作者回忆了与藤野先生直接交往的哪些事?)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学法指导:

    ①学会用“一目十行”的方法快速阅读文章。

    ②用批注法阅读。阅读时用笔及时划下重要的语句、语段,并写边批。

    [明确]:

    1.中规中矩、不拘小节、其貌不扬

    2.四件;为“我”添改讲义、为“我”纠正解剖图、关心“我”的解剖实习、向“我”了解有关中国女人裹脚的事。

    四、交流互动

    (一)再次阅读11—22节,找出文中描写藤野先生的句子,体会从中可以看出藤野先生的哪些特征或品质。

    学法指导:人物描写的方法有:语言描写、外貌描写(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情描写等等。另一种分类: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所有的描写都是为了刻画人物的性格。

    [明确]: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有求实精神、没有民族偏见、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与尊重

    (二)身处异乡,能遇到这样优秀并关心自己的好老师,真是人生一大幸事。可是鲁迅先生后来为什么要中断学业、告别藤野先生、离开仙台呢?

    快速阅读课文23-31节,寻找答案。

    明确:因为两个事件: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追问:鲁迅先生是如何与藤野先生告别的?

    明确:善意的谎言、赠送照片

    五、质疑交流

    本文是按什么线索来叙事的?

    明确:“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的经过(见板书)

    六、自主小结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选取典型事例,刻画了一位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诚恳、有求实精神、没有民族偏见、对中国人的热情友好与尊重的教育者的形象。

    七、反馈练习

    通过典型事例可以有效地表现出人物思想品质,你能否列举出几个典型示例(提纲式)来表现一个你敬佩的人的思想品质?试试看吧。

    八、布置作业

    1.背诵“但不知怎的……”一段。

    2.思考:课文1—5节写了什么?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藤野先生教案 篇13

    一、说教材

    《藤野先生》选自部编版高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这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本文通过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亲身经历,穿插展现了藤野先生的性格特征与作者爱国思想的转变,体现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谢和怀念,以及对祖国和人民深切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热爱之情。

    本文属于记事比较零散的散文,因此对散文线索的把握尤为重要,因此我将此作为授课重难点。

    二、说学情

    我们常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八年级的学生对于基本词汇的积累已经到达了比较熟练的程度,对于散文文体也不陌生了,但理解散文的能力仍存在不足。如何把握散文线索、分析人物性格特征需要进一步的训练。

    所以,我将如何把握散文线索和如何准确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把握文章的线索。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能较准确地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本文创作时的时代背景,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内容,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是:

    【教学重点】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文本线索,体会作者深刻的爱国情感。

    五、说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是将学生从生活中带进文本的过程。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请他们说说自己记忆中难忘的老师,并说说原因,在互动中顺势引题。

    在导入环节过程中加以互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势引入课题。

    (二)整体感知

    首先,请学生回忆之前所学的散文线索的定义(即作者对散文语言材料的梳理及组织方式)。这之后,请学生大致归纳本篇文章所写的事情。学生概括出文中详写的四件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出前两件事情是关于藤野先生,后两件事情是表达作者的爱国情感。

    这时,教师总结叙事性散文的线索分析方法,即归纳事件大意再分类。通过这样的流程,学生能够顺利分析出线索,概括出文章的脉络,为接下来深入文本做好铺垫。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通过文章细节反映整篇文章,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

    首先我会请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梳理有关藤野先生的事情,同时找出文章中详写和略写的地方。

    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们不难找出:详写的有改讲义和送别;略写的有被当做扒手、询问裹小脚、担心作者不参加解剖课。找出这些事件,也就找出了人物性格的分析对象。之后,我会围绕“改讲义”这一事件重点讲解,结合具体文本,分析这件事情体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性格特征(1.作为学者,治学严谨;作为教师,认真负责2.尊重他人,没有民族间的偏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又一次回顾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接着,我会请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析剩余的几件事体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这一环节是学生对人物形象分析方法的运用以及合作探究的环节,学生在梳理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将熟悉并巩固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延伸作业

    在这个环节,我会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结合本文中的另外两件事谈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个环节,是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主要环节,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认识到,本文饱含作者深切的爱国情感和对祖国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学生也认识到,散文的情感常常是有层次的。在研读散文情感的时候,引导学生结合背景深层挖掘文本材料,给之后的散文学习及分析以观念及方法上的启发。

    七、说板书设计

    藤野先生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特点;

    2、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学习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作者情感,感受师生真情。

    教学创意:

    1、以品读人物对话为重点,以读代讲,让学生身临其境,层层感知,在情景再现中感悟师生情谊。

    2、注重对比阅读教学,及时总结,落实到原文,引导学生形成初步的阅读策略,并加以实践。

    3、情感导读。在教师引领下诵读课文第37段,使课堂呈现出一种音乐美。

    教学设计:

    一、感知课文,理清思路

    (一)课前小故事(ppt显示《藤野先生》鲁迅)

    1935年,日本出版社要出版《鲁迅选集》,于是派人去询问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只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在这之前,这篇文章也被鲁迅先生收录到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中,那么藤野先生究竟是谁?为何得到鲁迅如此的看重?他和鲁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往事和真情?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和作者。(板书:《藤野先生》、回忆性散文)

    (二)课前小问题

    通过课前的预习,我们了解了生字词和课文内容,那么老师有几个问题想问问大家:

    1、藤野先生是谁?他和鲁迅是什么关系?

    生答:鲁迅在仙台求学时教授骨学的老师,师生关系。

    也就是说鲁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怀念他的老师。(板书:一位恩师、两个人物)

    2、文章有38段之长,来叙述这两个人物之间的故事,那么地点经历过几处呢?

    生答:三处,东京——仙台——北京(板书:三处地点)

    3、这三处地方分别表达了什么,我们再来说一说。

    生答: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对藤野先生的

    怀念。

    (三)诵读课文,概括典型事件

    接下来我们直接去往仙台,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作者在仙台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件事情。

    生答:四件,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足。(板书:四件事情)

    二、品读对话,走近人物

    (一)找对话

    我们常说,要了解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那么我想问问,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在仙台一共有过几次对话,我们一起找找。

    生答:①12-14段;②17-19段;③22段;④23段;⑤33-34段

    (板书:五次对话)

    大家都知道,说话是一门艺术,作为一位老师,藤野先生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品对话

    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的对话和原文有什么不同?体现了人物什么性格品质?(屏显)

    ①“你把我的讲义抄下来吧!”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对比:你能抄下来么?是商量询问的口吻;拿来我看!为学生可以抄下来讲义而兴奋。

    品质:关心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

    ②“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对比:原文是委婉的批评,耐心的指导,怕我难堪。

    品质:要求严格,一丝不苟,循循善诱。

    ③“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迷信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对比:作为一个医学教授,本可以坦言,没有鬼,不必迷信之类的话,但是怕伤了我的自尊,故意委婉地说敬重,而不是迷信或是相信,这是对我的尊重,也对中国文化的.尊重——即使它可能是落后的、愚昧的。“总算”一次这说明了藤野先生对于“我”的关心之深。

    品质:尊重学生、了解中国文化

    教师提示:除了语言描写之外,细节也是我们不可忽略的部分,大家请看到文中第11、16、21自然段,“他使助手来叫我了”、“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研究室里去”、“他又叫我去了”这几处细节描写突显了人物什么样的品质?

    生答:关心学生、热情诚恳、有耐心

    小结: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把人放在具体的叙述和细致的描写中,从而体现人物性格品质。(屏显并板书:典型事例、具体叙述、细致描写)

    (三)演对话

    老师带大家分析完前面三次对话后,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自行分析第23小节和32-34小节部分,完成两个任务:

    1、用“我从________中读出了藤野先生_______的性格特点。”句式说话。

    提示:从藤野先生因为不能了解中国文化而叹息中,我读出了藤野先生的求实探索精神;从藤野先生对中国裹脚文化热心的态度中我读出了他是一位认为医学无国界的好老师;从藤野先生听到“我”要离去而惋惜不舍中我读出了藤野先生对我的重视和他为不能将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的悲伤。(藤野先生对“我”的期待,“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能够传到中国去。”)

    2、情景再现。

    分组演绎对话,教师点评。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生动细致的表演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关心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术严谨求实、无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作者认为他是——伟大的,鲁迅先生对他充满了——感激。(板书:伟大、感激)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偏见、有歧视,藤野先生就像一座大山,给予了弱国学子鲁迅以温暖和慰藉,难怪在二十年后,鲁迅先生仍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篇绝世美文。

    三、理解情感、深情朗读

    指导朗读:

    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屏显:对联——谆谆教诲点点滴滴尽显师德,句句激励朝朝暮暮皆为树人)

    结束语:一堂课,小而言之,是学文;大而言之,是学情。让我们读着这文,记着这人,带着这情,那些不能忘却的事,便在一次次拾起、一次次品味之中,成为了永开不败的花朵——《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教案收藏14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4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