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 范文大全
  • >教案
  • >导航
  • >《项脊轩志》教案精华5篇
  • 《项脊轩志》教案

    发表时间:2023-07-19

    《项脊轩志》教案精华5篇。

    栏目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项脊轩志》教案”将为您解答疑惑。在老师日常工作中,教案课件也是其中一种,每天老师要有责任写好每份教案课件。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以下内容仅供您参考最终决策仍需您自主抉择!

    《项脊轩志》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和作品的主要题材及风格。

    2、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3、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4、体验文中流露出的真挚的亲情。

    【学法建议】

    要重视诵读。本文是归有光的抒情名篇,感情真挚强烈,应通过诵读读出文气,读出意蕴,读出感受。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项脊轩( ) 垣墙周庭( ) 珊珊( )(大学生范文网 wwW.1467.COM.Cn)

    偃仰( ) 兀坐( ) 迨诸父异爨( )( )

    先妣( ) 门扉( ) 栏楯(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可容一人居: 顾视无可置者:

    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室始洞然: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迨诸父异爨:

    客逾庖而宴: 凡再变矣:

    先妣抚之甚厚: 某所,而母立于兹:

    一、文本研习

    1、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划分为两个部分:

    文章开头,具体地写项脊轩的小、旧、破漏而又阴暗:旧称“ ”,“ , ” 见其小; “ ”直接点明旧;“ , ” 见其破漏;“ , , ”则见其阴暗。这样写,跟下面写修葺后的项脊轩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出作者对它的喜爱。修葺后的项脊轩变得不漏、不暗了。作者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怡然自得。

    这一段是课文的第一部分,写可喜事,记项脊轩内外的'景物,着意写自己在轩中读书怡然自乐的情景。

    后面四节是第二部分,写可悲事。作者写了“ , ,

    ”这三个典型的细节,写出封建大家庭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这是可悲事之一。 ,是可悲事之二。 ,是可悲事之三。十几年后作者又补记了最后两段, ,是可悲事之四。

    2、艺术特色

    (1)文气贯通,浑然一体

    文章写于不同时期,思念的人有三代,但作者以 为线索,把人物、事件串联起来,又把自己的感情灌注其中,使得文章浑然天成,毫无松散凌乱的感觉。

    (2)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写出真情实感。

    表现大家庭的破败衰落,作者选取了自己感受最深的细节,不言感慨而感慨自见;写祖母,也只是平平常常的几句话和“ ”“ ”两个动作,就表现出责备、疼爱和喜悦交织的复杂情感。

    三、问题探讨

    1、作者在修葺后的项脊轩中有时“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请从古代诗歌中再找出一些用了这种手法的诗句并加以体会。

    2、第二节中写作者的悲情写得很有层次,请划分出层次并加以品读。

    3、有人认为第三节是多余的,应该删去。你是怎么看的?请说出理由。

    4、本文的结尾,不言悲而悲不可禁,说说这样的结尾妙在何处。

    5、有人说《项脊轩志》的主题是写亲子和夫妇之情,有人说是表达对昔日家庭生活的怀念,也有人说是对家道中落的身世的哀鸣和对个人遭际的不幸的凭吊,请谈谈你的看法。

    【课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扃牖(jiōng) 修葺(qì) 栏楯(shǔn) 栖息(xī)

    B.象笏(hù) 先妣(bǐ) 阖门(hé) 老妪(ōu)

    C.尘泥渗漉(shèn) 长号(háo) 异爨(cuàn) 冥然(míng)

    D.万籁(lài) 偃仰啸歌(yǎn) 逾庖(yú) 呱呱而泣(guāguā)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今已亭亭如盖矣

    C.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室西连于中闺

    D.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B.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D.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室始洞然(宽畅的样子)

    ②桂影班驳(错杂)

    ③先妣抚(抚摸)之甚惜

    ④妪每(每次)谓余曰

    ⑤风移影动,姗姗(美好的样子)可爱

    ⑥吾妻来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⑦其制(形式、制式)稍异于前

    ⑧或凭几学书(学写字)

    ⑨旧时栏楯(横的叫栏,纵的叫楯)

    ⑩瞻顾(泛指看,有瞻仰、回忆之意思)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⑩ B.②⑤⑥⑦⑧⑩

    C.③④⑤⑧⑨ D.①③⑥⑦⑨⑩

    5、翻译以下句子:

    ①.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②.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③.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④.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

    《项脊轩志》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词类活用以及一词多义的词语,还有特殊句式。

    2、理解作者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家庭变迁的感慨,品味其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积累重点词语及句式;学习细腻的细节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

    文中托物寄情及细节描写等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在理解重点文言词语意义的基础上,能自行疏通文意,做到朗读熟练,并能当堂背诵文章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导入:(回忆上个单元宋代散文)其表现手法:《六国论》是借古讽今,《游褒禅山记》是托物言志,《伶官传序》是借古讽今等等。回顾散文的表现手法还有那些,例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小见大、虚实结合、修辞等。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一篇明清散文——《项脊轩志》又是采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表现作者对家人的思念的?

    一、解题

    1、“志”,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也叫“记”、“铭”,如我们学过的〈醉翁亭记〉和〈陋室铭〉,这样的文体一般来说采用的就是托物言情的表现手法。

    2、项脊轩名字的由来:①、祖辈曾住项脊泾,表达追怀祖辈之意。

    ②、项脊之位极小,形容此轩之狭小。

    二、作者简介

    1、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著名散文家。他的散文被称为“明文第一”,他也被称为“今之欧阳修”。

    2、其文章强调真情实感,言“人人心中有,人人手中物。”

    3、归有光的身世:8岁丧母

    18岁写《项脊轩志》

    23岁娶妻

    29岁丧妻

    35岁后写补记

    35岁中举,其后考8次进士不第,讲学20余年

    60岁中进士,授县令职

    三、听录音朗读,辨明字音,学生跟读。

    四、请同学逐段朗读,注意读准作者的感情。然后概括一下各段的内容。

    明确(板书):第一段:修葺前后的项脊轩

    第二段:承上启下

    第三段:思念母亲和祖母

    第四段:项脊轩曾遭火

    第五段:思念妻子(补记)

    第六段:触景生情,思念妻子(补记)

    五、投影片出示重点词语及句式,提问学生回答

    1、一词多义

    置: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放置)

    内外多置门(设置)

    得:不能得日(得到)

    得不焚(能够)

    过:日过午已昏(超过)

    大母过余(探望)

    然:室始洞然(……的样子)

    冥然兀坐(……的样子)

    然余居于此(但是)

    而:而庭阶寂寂(表并列)

    往往而是(表修饰)

    而母立于兹(第二人称,你)

    凡:凡再变矣(总共)

    轩凡四遭火(总共)

    凡六百一十六言(总共)

    从:吾从板外相为应和(由、自)

    从余问古事(向……学习)

    语:语未毕(话)

    自语曰(说话)

    述诸小妹语(话)

    自: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从)

    自语曰(自己)

    然自后余多在外(从此)

    书:借书满架(书籍)

    或凭几学书(写字)

    归:吾妻来归(女子出嫁)

    吾妻归宁(女子出嫁后回娘家省亲)

    2、词类活用

    雨泽下注(名词作状语)

    使不上漏(名词作状语)

    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

    垣墙周庭(名词作动词)

    小鸟时来啄食(名词作状语)

    东犬西吠(名词作状语)

    乳二世(名词作动词)

    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名词作动词)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

    3、特殊句式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妪,先大母婢也。(判断句)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状语后置句)

    鸡栖于厅(状语后置句)

    其制稍异于前(状语后置句)

    得不焚,殆有神护者(被动句)

    六、齐读全文,疏通文意。

    七、抓住第一段内容达到背诵目标

    教师引导:本段先后写了项脊轩的狭小、破漏、昏暗、不漏、亮、美化、作者生活其中、夜景。

    八、课后思考:

    本文运用了托物寄情的.表现手法,请找出文中记了哪些事、物,又分别寄托了什么情感。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解文中托物寄情手法的运用以及作者对家人深切的怀念。

    一、检查第一自然段的背诵完成情况

    二、齐声朗读全文,要求找出文中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板书):托物 寄情

    项脊轩修葺前后不同 喜(偃仰啸歌、珊珊可爱)

    诸父异爨 悲(往往、东犬西吠)

    母亲音容 悲(余泣、妪亦泣)

    祖母的期望 悲(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中苦读 悲(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四遭火)

    妻子伴读 喜(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妻子去世 悲(室坏不修)

    庭中枇杷树 悲(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亭亭如盖)

    三、合作讨论,完成下列思考题

    1、有人认为正文与补记部分不应该放在一起,你认为呢?

    明确:可放在一起,原因有二:①贯穿同一线索,即物是人非,物在人亡的感慨,感情线索也都是由喜到悲。

    ②都是围绕项脊轩展开回忆

    2、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细节描写,例如:写回忆母亲、祖母和妻子都有采用语言的细节描写。

    3、文章在描写环境方面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答案应是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庭阶寂寂”“明月半墙”“桂影班驳”等都写出了项脊轩的寂静、优美,后来一句“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风移影动”就是起到一种以动衬静的作用。

    4、请找出文中叠词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例如:寂寂、珊珊、往往、呱呱、亭亭等。它们的作用在于增强音乐美和加强感情表达。

    四、课堂小练笔

    写一段关于人物的回忆性文字,采用细节描写手法。

    五、作业布置:预习《病梅馆记》,思考:文中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项脊轩志》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体悟作者的感情;

    2、会借日常琐事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

    体悟作者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借日常琐事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巩固延伸

    一、自主学习。

    ㈠、回顾检测

    1、译。翻译以下两个句子。(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翻译)

    a、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b、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2、说。回顾上节学过的内容,说出这篇文章都写到了哪些人和事。

    a、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情况以及作者在这里生活、读书的情趣;

    b、家庭的变迁以及对母亲和祖母的回忆;

    c、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以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

    d、回忆妻子及婚后生活。

    ㈡、激情导入

    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们今天就来细细品读这些事背后的浓

    浓深情。

    ㈢、自学感悟(解情)

    1、出示学习目标

    2、诵读思考。

    ①围绕这些人和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用文中原话作答)

    (明确)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②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明确)承上启下。

    二、合作探究(品情)

    1、品读第一段,体会其“喜”。

    ①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能表现“喜”的句子,并读出来。

    ②教师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鼓励多名学生有感情的诵读。

    ③鼓励学生尝试背诵。

    2、品读第三段,体会其“悲”。

    ①问题出示:本段的悲情有何变化?

    ②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三、巩固延伸

    1、想一想,说一说(悟情)

    从写作技法上思考这两段文字为什么会如此感人?

    2、写一写(抒情)

    请同学们把自己生活中能够表达亲情的小事写下来。

    要求:五分钟时间,写80字左右,写完之后,小组内交流,推出最好的,与全班同学分享。

    3、回顾本节内容,以一首小诗《亲情之歌》作结

    亲情是一支古老的藤,

    承载着对岁月的'眷恋,和对往事的缠绵。

    遒劲的枝蔓里,

    写满了思念、宽容和等待,

    凝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亲情是一片深情的海,

    描绘着春天最美的画卷,

    和夏日里瑰丽的诗篇。

    博大的胸怀里,

    贮藏着憧憬、思念和眷恋,

    充满着欢乐、希冀和关怀。

    亲情是一条金丝带,

    让心相拥,让爱汇集。

    历史分不开,岁月剪不断,

    千年万年寻觅觅,天涯咫尺紧相连。

    4、作业布置

    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

    《项脊轩志》教案 篇4

    一、 教材分析

    文贵情真,真挚的情感,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亲为自己买橘子过铁路时艰难的攀援,是遇到委屈时爸爸妈妈理解的那份心情,今天,我们来学习归有光的一篇散文小品《项脊轩志》,看作者是如何通过记叙日常琐事,抒发对亲人的真挚情感的。

    《项脊轩志》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的名篇。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表达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也表达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体会本文以日常琐事平淡中见真情的写作特色。

    (2)学习本文善于选取富有特征的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2、能力目标:了解作者,朗读课文基本了解作品的记事抒情,表达情怀的特点,口译第一、二、三段,继续积累有关文言知识。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作者在叙事中营造出来的抒情气氛。

    三、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技巧。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四、学情分析:

    在学生阅读“项脊轩志”注解的基础上,教师补充:

    《项脊轩志》又名《项脊轩记》,是明代作家归有光的散文代表作。 “项脊轩”是作者在昆山时的书斋名,以此为名,有两重含义。其一:书斋很小,如人的脊梁之间,从文中“室仅方丈,仅容一人居”可以看出。其二:归有光的远祖归道隆曾在太仓泾居住,作者自号“项脊生”。把自己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含有怀远追宗之意。

    五、课前预习:

    “志”: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我们学过的《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也属这类文体,把文章读熟。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

    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渗漉lù 修葺qì 垣yuán墙 栏楯shǔn 珊shān珊 爨cuàn

    庖páo 先妣bǐ 呱gū呱 阖hé 象笏hù 扃jiōng牖yǒu

    2.志”:记。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我们学过的《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也属这类文体。说说这篇文章记了哪些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朗读翻译第一二两段,积累有关文言知识。

    1.学生默读课文第一、二、三段。

    2.口译第一、二、三两段。

    3.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

    (1)结合课文,掌握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方丈:一丈见方(古今义)

    《项脊轩志》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掌握“归”“稍”“置”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本文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来表情达意的方法。

    3.学习本文语言清新、凝练的特点。

    【导入新课】

    1、出示教学目的

    2、以归有光《寒花葬志》引入

    新授课阶段

    一、作者简介:

    归有光(1506—1571)清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姚鼐视其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字熙甫,号项脊生,人称震川先生,昆山(江苏昆山)人。明代著名散文家。出生于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少年好学,一生仕途坎坷,前后历8次会试。嘉靖21年迁居于嘉定安亭,读书讲学,远近从学者常达数百人。60岁时中进士,初任浙江长兴县令,后被大学士高拱推荐,任南京太仆寺丞,留在北京掌内阁制敕房,参与撰修《世宗实录》,66岁卒于任上。

    二、朗读课文

    三、译文参考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子。室内仅一丈见方,只可容一人居住。它是一间上百年的老房子,(屋顶墙上的)泥土常漏下来,雨水也往下直灌;每次移动书桌时,看来看去没有可安置的地方。又加上(屋门)朝北,不能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一过中午,(屋里)就昏暗下来。我稍微给它修补,使它不从上面漏雨、落灰。室前新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矮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日光反照,屋子里才明亮起来。

    在庭前我又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图书摆满了书架,我安居在室内,有时长啸吟唱,有时安静独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声响;庭前、阶下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庭中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

    我在这里居住,有许多可喜的事,但也有许多可悲的事。在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室外设置了许多小门,隔墙到处都是。东西各家的狗相互对叫,客人得越过邻居的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离,总共变动了两次。

    家里有一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阁中居住过。这位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仆女,在我家曾做过两代人的乳母,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母亲曾到轩中来过。老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还说:“你姐姐小时候,我抱在怀中,她呱呱地哭;你母亲听见了用手指轻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在门外一一回答。”老婆婆的话没有说完,我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

    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中读书。一天,祖母来看我,她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看到你的身影。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临走时,她用手轻轻地掩上轩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人长期以来读书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成立,就可以等待了呀!”不一会儿,又拿了一个象笏到轩里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日后你会用到它!”回忆旧日这些事,就像昨天刚发生,真叫人忍不住放声悲号啊!

    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是厨房,人们到厨房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在里面读书,时间长了,能根据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竟然没有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护的缘故吧……

    我已经作了这篇志,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到轩中,向我问及一些历史故事,有时伏着桌子学写字。妻子回娘家去省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里有阁子,那么什么叫阁子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逐渐破败,也无心修理。此后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近生病卧床,闲极无聊之际,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那格局和以前稍有不同。然而此后我长期羁留在外,不常回到轩中居住。

    庭前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亲手种下的,今天已高高矗立,枝叶繁盛,像伞盖一样了。

    四、整体感知

    《项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为两截文字。前半段悼念母亲、祖母,补记及于发妻魏氏。正文至于“殆有神护者”,悼念母亲、祖母,作于18岁;35岁左右写补记,内容及于发妻魏氏。文章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三世变迁,表达了人亡物在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项脊轩的迁变兴废,一条是归有光的悲喜感情。所用素材看似碎而不相连缀,可它们都发生在项脊轩。作者借一小轩把所见所闻所感的物事、人情穿连起来,再用自己悲喜的情怀加以统摄,使过滤而成绝响。全文两个部分。

    第1部分:围绕项脊轩的迁变,叙述或可悲喜的小轩苦读及亲情。涉及人物,祖母、母亲。

    第2部分:围绕项脊轩的兴废,补记或可悲喜的寒门婚姻及爱情。涉及人物,妻子。

    【《项脊轩志》教案精华5篇】相关推荐
    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

    充分准备一份教案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所在,我们可以通过教案来进行更好的教学,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考虑教案的设计,你是否在烦恼教案怎么写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优秀范文模板》,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五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在新的学期里把工作做好,把我...

    2023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

    按照学校要求,教师都需要用到教案,教案在我们教师的教学中非常重要,做好教案对我们未来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如何才能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春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计划”。20xx春四年级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年级的班主任,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现拟订本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